【薦】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不認識媽媽的孩子》是語文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最后一篇 課文,該單元以“科學啟蒙”為主題展開。《不認識媽媽的孩子》講 述的是石油媽媽和她的孩子們的故事,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正 確認識自己,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愛科學的教育,激發學 生的創新欲望。
這節課是本課的第一課時,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 新課標中“知識和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 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 14 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3、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 我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和“初步懂得一些做 人的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 ”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完美統一。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 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 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 和勾畫圈點法,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 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環節 1 設疑引趣
學貴有疑,有疑才有欲,上課伊始引導學生質 疑,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 2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以個人讀的形式展開,這是第一層次讀,目的是讀通全文,讀準 字音。教師請學生學生邊讀邊圈畫出文中的會認字,在語境中建立生 字的音形義聯系,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環節 3 檢查反饋
通過簡單的小組合作,有效的檢查并促進學生對會認字的掌握。
環節 4 再讀課文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 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這一環節中, 我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議。 首先討論:你是怎么知道那些色彩繽紛的展覽品是孩子,石油是它們 的母親的?找到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而后進一步引發學 生思考:孩子們為什么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呢?導入課文 1、2 自然段 的學習。
環節 5 細讀課文
思考:孩子長的什么樣?媽媽長的什么樣?讓學生說一說,之后 是填空練習,讓學生通過第 1 自然段這些詞語感受展覽品的美。
1、2 自然段的對比讀,讓學生感受石油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外形 的截然不同。
展覽品的話的朗讀,是一次朗讀訓練的時機,同時通過朗讀可體 會到展覽品對石油的不喜歡。
環節 6 發散想象
抓住課文結尾展開討論, 延伸想像, 并演一演, 使學生受到教育, 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初步懂得以禮相待、人人平等的道理。突破教學 重點。
環節 7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品讀課文
這就是我本節課的教學思路。 《不認識媽媽的孩子》反思這節課,從整體上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完成了“認識 14 個生 字。”“朗讀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 道理,能夠正確認識自己。”這 3 個目標,突破了重點和難點。學生 學習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和討論。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要向大家匯報的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屬于第一學段。本冊教材包括15個單元,我要說的是第4單元。
下面我從課標、教材和建議三個部分八個方面研說這一單元。
一、說課標
(一)學段目標:語文第一學段的學段目標由五方面組成,分別是:識字寫字、閱讀、表達、綜合活動、自檢。
在識字、寫字方面:會認432個,會寫220個,同時熟練掌握累計70個左右的常用偏旁部首,抓住字形分字的結構、字音、字義,學習看上下文猜字的識字方法。明確寫字的目標是寫對、寫好、寫快。閱讀方面,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至少17篇古詩文,會參與課堂討論。表達方面,能夠與同桌或在小組內表達清楚自己的意見,能把句子續寫完整,會寫留言條。知道日記什么樣,能寫5篇左右的日記。綜合活動,參與至少4次班級的綜合活動。自檢,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自評。
(二)內容標準
內容標準:結合本單元內容說具體目標。(第四單元)
在識字寫字方面:1.認會27個生字。2.寫會13個生字,書寫楷書。3.積累部首左耳刀和示字旁。閱讀方面:①朗讀課文,想象感受、祖國山河的秀美;②背誦《流動的畫》和《祖國在我心間》、語文天地中的古詩《望廬山瀑布》。
2.在閱讀中培養學生揣摩字形,把字寫好的習慣。
表達方面:鼓勵學生口頭組詞,會用文中的重點詞語造句。學會合理想象。
綜合活動,結合語文天地,結合地圖,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說教材
說完課標之后,我們再來說教材
◆我將先后從編寫特點、編寫體例、內容結構、立體式整合四個方面講述。
(一)北師大版教材在編寫上有四個顯著特點:
1.重視積累,感悟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積累,如引導學生識字、寫字,不僅學會認字、寫字,而且滲透漢字的文化;指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文化精品、背誦經典的古詩文、名家格言,感受豐富多彩的文章樣式和語言創造力。
2.重視感悟生活的能力。三篇課文都是從孩子的視角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金鑰匙”適當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提示和引導。對學生階段性的學習還有“自檢”,培養學生自審能力。
3.整體推進,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教材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設計編排,體現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整體推進的課程理念,具體表現在課文和語文實踐活動的整合,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的結合。
4.具有開放性、靈活性、適應性。教材打通語文課本、語文課堂、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其他學科的、學生興趣愛好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以語文教材為切入點,與其他學科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通過查找資料、參與社會活動等方式,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領域。
(二)編寫體例
北師大版教材不同于人教版,以內容整合,主題單元形式呈現,包括:文本、課后思考題、語文天地。全冊教材最后還設計有查字表、認字表、寫字表等內容。
以本單元為例:包括單元主題名稱:努力。主題課文《上天的螞蟻》、《第三個小板凳》。還有拓展閱讀《包餃子的故事》。“語文天地”中則安排了:“描一描,寫一寫”,“抄寫音節”,“比一比,看誰寫的多”,“把意思相關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照樣子說句子,再抄寫下來”,“讀一讀,背一背”。還有金鑰匙安排了學習默讀。
(三)內容結構
二年級上冊共15個單元,按內容可以分主三大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
第四單元教材由2篇主體課文和1個《語文天地》組成。
編排的2篇主體課文分別為一篇兒童視角《流動的畫》《視國在我心間》和一篇自讀課文《我們的祖國真大》,都設及了有關祖國的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想象感受祖國的秀美。《語文天地》除了有描一描、寫一寫、比一比以外,還安排有描繪祖國山河秀美的古詩《望廬山瀑布》、感知祖國的語文活動。
(四)立體整合
橫向整合:主體課文雖然體裁不同,抒寫事件大小不同,有身邊小事,也有回國大事;所寫對象不同,但都是緊緊圍繞熱愛祖國的主題。其他欄目也是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的相關語文活動。
縱向整合:
一上“家”《家》;二上“祖國”《流動的畫》《祖國在我心間》;三上“祖國在我心中”《國徽》《回自己的祖國去》《意大利的愛國少年》;四上“民族之花”《愛我中華》《草原》《中國結》;五下“龍”《龍的傳人》《大人們這樣說》;六下“珍惜”《可愛的中國》。
三、說建議
說完教材,我們來說建議
1.教學建議:
這個單元我分以下五步完成:
第一步:教學《流動的畫》
第二步:教學《祖國在我心間》
第三步:自學形聲字識字,完成積累詞語。
第四步:完成語文天地
第五步:背誦《望廬山瀑布》,積累形聲字和古詩。
①識字與寫字:20xx版課標:注重寫字姿勢,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引導主動識字,寫字每天都要安排十分鐘以上。
獨立識字,以詞為單位識記。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形聲字、會意字、編字謎等)
寫會生字詞;每天十分鐘寫字。
②閱讀:20xx版課標: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習運用聯想的方法讀懂課文,積累描寫春天的古詩。
③口語交際:20xx版課標: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互動過程。引導學生進行由字而詞,到短語,進而到句子的延展練習。
④寫話:20xx版課標: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根據實際寫一寫自己看到的春景。
⑤綜合性學習:20xx版課標:結合語文學習,觀察社會,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2.評價建議:
①評價標準:
識字與寫字(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字意;獨立識字;關注毛筆書寫)閱讀(感受形象,體驗情感;品味語言、背誦積累)寫話(興趣習慣,文從字順)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參與意識、情感態度、學會傾聽與交流)
②評價方式
口頭評價、書面評價、展示型評價、獎勵性評價、多元評價、過程性評價
3.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①課堂教學資源(文本資源和多媒體資源)
②課外教學資源(網絡資源和生活資源)
結束語:
研說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為載體,把握語文新課標,構建高效新課堂,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解讀,敬請指正,謝謝!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3
一、課文地位:
這篇課文選自本教材第六單元。本組以“關愛他人”為專題,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引導學生感知社會生活,培養愛心,獲得美好的人生體驗。
《識字六》通過對對子的形式,在識字學詞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漢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帶有強烈感情對比的詞語,使學生知道美和丑、愛和恨、冷漠與熱忱、索取與奉獻,從而,在學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二、教學目標:
根據20xx版語文課標對第一學段的目標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暖、饑、飽”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3.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感受、發現對聯的特點,初步培養關愛他人的意識。
下面,我來談談教學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對聯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小禮物,看看,這是什么?(投影對聯照片)學生回答:對聯。
我問學生在哪里見過對聯。學生可能會說過年時,家家戶戶門上會貼。
我簡單介紹對聯相關知識:對聯也叫對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對聯是濃縮的小詩。在古代,有的讀書人會因為寫了一幅好對聯在朝廷做上大官呢!
然后,指導對聯的朗讀:對聯要從右邊的上聯向左邊的下聯讀。請一位學生朗讀對聯內容,說說已經知道的其他對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幾個簡單的對子。
最后,出示并板書課題:識字6,進入課堂的第二環節: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首先,請學生看投影,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請學生做小老師領讀。
此處強調“誠”是后鼻音,“忱、貧”是前鼻音。
3.接著,去掉拼音,同桌互相朗讀,檢查字音。
4.最后,指名朗讀,逐步達到正確、通順、流利的朗讀目標,并進入第三環節:創境理解,深究字詞。
(三)創境理解,深究字詞:
1.幻燈片出示課后“我會讀”詞語:冷漠、虛假、索取、奉獻、人間、真誠、愛心、永遠、助人為樂、雪中送炭。向學生說:“詞語寶寶跑出來了,讓我們大聲喊出它們的名字,送它們回家吧。”指名朗讀。
2.讀完詞語后,投影出示生字:恨、漠、奉、永、炭,指名朗讀、開火車讀,并交流記字方法。
3.請學生齊讀課文,并提醒學生思考: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
讀完后,學生會紛紛回答說,課文中有很多反義詞。
我會告訴他們,課文中每一組對子,都是由這些反義詞組成的。你都發現了哪些反義詞?
讓學生先在文中獨立找文,然后四人一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
預設一:
當學生回答“貧—富”時,我想教會學生用組詞解釋詞義的方法,我會問:誰能用“貧”來組詞?學生會回答“貧困、貧窮”。我會及時給他們鼓勵性評價,并提醒他們:組詞解釋詞義是一種好方法。
學生的認識規律是從形象到抽象。新課標要求引導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并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字理教學是非常適合的。于是,我這樣講解:“貧”就是沒有錢或者錢很少不夠用。古人用貝殼當作錢,把錢分出去,越分越少,最后,錢不夠用,就是“貧”。
“富”就是“富有”。在古代,“富”是這樣寫的(出示幻燈片),上面的部分像一所房子,下面是酒缸。意思是:一戶人家不僅有房子住,還有糧食吃,他們用吃不完的糧食釀酒喝。像這樣有房子住、有吃的、有喝的,生活很富裕,就叫“富”。現在,“富”的寫法有變化,我們可以這樣記:一個人住一間大房子,還有許多田地。最后,用“富”組詞。
預設二:
學生答到“冷—暖”時,我啟發他們:誰能用“暖”組詞?(學生會回答“溫暖、暖洋洋”)我問:“暖”為什么是日字旁?(生答:太陽一出來,就暖和了)
接著,請學生仔細觀察,寫“暖”字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我在表揚他們觀察仔細的同時,總結:“暖”在書寫時不要把右邊寫成“愛心”的“愛”,將“愛”的禿寶蓋變為短橫,就成為了“暖”的右邊,并且上橫短,下橫長。
隨后,師生共同書寫,邊寫邊強調:“暖”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右邊不要寫成“愛”。
最后,請全班在課本104頁的田字格里,自己描一個,寫兩個。在學生書寫時,我強調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姿勢。同時,關注書寫薄弱的學生,找出他們的優點,及時鼓勵、表揚。
預設三:
當學生回答“真誠——虛假”是一對反義詞時,我貼板書。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課文詞句意思,因此我采用聯系生活理解詞義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真誠”。
我問:哪些行為是真誠的?你有沒有真誠地幫助過別人?
學生聯系生活感受到,人們都喜歡真誠的人。如果我們對別人不真誠,就叫“虛假”。
預設四:
教學“冷漠—熱忱”時,教會學生理解詞義的另一種方法:找近義詞。
我會問學生:誰能給“熱忱”找個近義詞?學生會回答“熱情、熱心”。我會說:“找近義詞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接著,采用情景教學法,深化對“熱忱”的感悟。
“叮咚——”老師來你們家做客了,你熱忱地接待老師,該怎么做呀?學生表演。我會做出及時評價,如:“謝謝你,你真是個熱忱的孩子”,“老師感受到了你的熱忱”。
預設五:
講解“饑寒—溫飽”時,我教給學生第四種理解詞語的辦法,即:拆字組詞,理解詞義。
我會這樣講:“饑”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饑餓”。“寒”是什么意思呢?學生回答“寒冷”。“饑寒”就是“饑餓、寒冷”。像這樣,把一個詞中的兩個字拆開分別組詞,也是解釋詞義的好方法。并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用相同的方法解釋“溫飽”。
隨后,仔細觀察,“饑、飽”兩個字該怎么記?(學生自由說,教師強調要點:①兩個字都有“食”字旁,餓得饑腸轆轆,吃得酒足飯飽,都跟吃飯有關;②都是形聲字,或一個人只吃了幾粒飯,自然感到饑餓;“飽”,右邊的“包”表示讀音)
課標要求在書寫漢字時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因此,在指導書寫“饑”時,我重點強調“食”字旁的書寫。
一筆撇,二筆橫鉤,橫鉤的橫不能長,三筆豎提,豎提的起筆處應該離橫鉤遠一點。“饑”右半部分是“幾”。
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寫完“饑”,學生獨立寫“飽”,注意“食”字旁寫法。在此過程中,我鼓勵、表揚比第一次書寫有進步的學生。
預設六:索取——奉獻(貼板書)
新課標還要求學生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在講解“索取——奉獻”時,我想教會學生這種方法。
我問學生“奉獻”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有一句話解釋了,找找看。學生會找出“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然后我解釋,“奉獻”就是把我們的愛心或擁有的其他物品送給別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它的反義詞“索取”就是把別人的東西拿來當成自己的。
找完文中的反義詞,理解了詞義,課堂將進入第四部分。
(四)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根據課標要求,我這樣設計誦讀教學,引導學生感受到對子歌語言的優美。
1.請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體會對子的短小精辟和節奏特點。
2.接著,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拍手方式讀出課文。可以像老師這樣,還可以個跟同桌拍手讀。
3.在熟讀基礎上,比一比誰背課文最快。請學生先看著屏幕,跟同桌,一人讀前半句,一人讀括號里沒寫出來的后半句。準備好后,向其他同學展示。
4.接下來,全班搶答:老師讀前面,全班同學接后面。比一比,誰接得最快。
課堂第五環節是知識拓展。
(五)知識拓展:
1.我會問: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對對子的規律?學生可能會說字數相等,簡短,意思相對。
2.接著,我引導學生自己對對子: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都喜歡對對子。大家想不想試試?看屏幕,你能接下來嗎?
最后,進入課堂的結尾部分。
(六)結尾:
課文中還有兩個四字詞語,它們是什么意思?你還知道課外的哪些對子?在生活中我們如何關愛他人,奉獻自己的愛心?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以上是我授課全過程。板書設計如下:
四、板書設計:
板書的好處:1.采用愛心形狀的粉紅色詞卡,不僅和本單元、本課愛心主題相呼應,還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板書內容強調了重點詞語寫字指導,體現了低年級語文課以識字、寫字為重點的特點。
五、教后反思:
本節課教學特點有:
字詞教學方面,教會了學生多種理解詞義的方法,有:組詞理解、拆字理解、找近義詞、聯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生字教學采用字理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培養了學生對漢字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課文內容方面,從對子入手,引導學生感受到了漢語的魅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對子也幫助學生扎實地鞏固、掌握了反義詞。
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以上是我本節課的所有內容,歡迎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指導意見,謝謝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4
一、 說教材
《清澈的湖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三冊的一篇課文。現就以下兩方面說一說教材。
1. 說教材內容的作用和意義。
隨著21世紀的到來,高科技突飛猛進,地球村悄然形成,空間站相繼興建,新能源不斷開發,然而人們也清醒地意識到我們生存的環境正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如不警醒,人類終將遭遇滅頂之災。
保護環境,關愛自然從小是做起,從自己做起。就是給我們自己創造良好的生存的空間。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感到大自然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這幅畫要靠我們的雙手來共同描繪。
2. 說教材的內容安排
跟隨著小潔的月光,我們欣賞著藍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躍的青蛙,展翅的胸鷹,賽跑的“龜兔”,栩栩如生,美不勝收。當小潔正想把面包紙扔進湖里的時候,她看見那清清的湖水像鏡子一樣,映照出蔚藍的天空和如畫的山巒。誰忍心把“這”鏡面打破呢?小潔拽緊了面包紙,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進了應該放的地方。
3. 說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難點:陪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力求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德的熏陶,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得到升華。
4. 課時建議:
2課時或2課時以上。
二、 說目標
1.認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欣賞、變幻、展翅高飛等詞的意思。能用……像……練習說句
2. 技能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促進學生的閱讀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標: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體會自然美和行為美的和諧。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 說學情
從二年級已有知識和經驗來看。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比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
四、 說教法,學法、
教法:
1.創設情景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用課件圖畫,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從而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美好環境的感染。
2.自主探究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識字過程中可采用多種形式,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瀆自悟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感情,成為學習的主人。
3.朗讀感悟
朗讀是語文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匯,陶冶情操。《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應用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感悟體驗。
4.練習說法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涵。在本課中,我設計了想象說話和句式練習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朗讀感悟學習法。
五、 說教學課程序
1.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前準備:畫環保圖畫。
2. 設計思路:
語文是一門審美性較強的學科,霍姆林斯基說:美育是一種心靈體操。我想這種美的體操應該是語言文字的涌動,去感悟。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思路:
激趣導入,感知美——初讀課文,尋找美——自主品讀,欣賞美——交流討論,發現美——拓展練說,延續美
3.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美
師激趣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給大家去看一彎清澈的湖水。(出示課間)清澈的湖水是怎樣的?說一說。感受有情境美,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老師在問:這一灣清澈的湖水你喜歡嗎?帶著喜愛之情齊讀課題,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尋找美
風景美,語言文字更美。引入初讀全文。給難讀的生字做上記號,劃出詞語,多讀幾遍。
交流預習情況,把難讀的字、詞指出來,再把問題拋給學生。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互相合作幫助。(課文指出,教師在教給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發現使兒童漸漸學會用喜歡的方法或合適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獨立識字能力)。
1.把難讀的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互相糾正字音。
2.檢查學習情況: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注意把字音讀準,及時評價。
3.表揚學習成果:自學能力多強啊!讀對了這么多生字和詞語。讓我們隨著小潔蕩舟湖上去欣賞如詩畫的美景吧。教師范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把句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和同桌討論討論,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板書:景美)
(三)自主品味、欣賞美
教師請學生來說說找到的句子。課標強調閱讀方法,歸根到底是為了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補性,重在感受體驗,整體把握,而不是單純性,機械的分析,要重朗讀感悟,我依據理念這樣設計:
課件出示,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龜、石兔,好像在賽跑。
指名讀句子,比一比誰讀的好,進行朗讀爭星,鼓勵學生樂讀美讀。
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說出山石很有趣等原因。教師板書山石奇特。
在圖上找一找,認一認這些石頭,用動作表演“展翅欲飛”。
再指名讀,讀出有趣,肯定,你完全有資格做小導游了,為我們介紹一下其它的山石。
引導說話練習,圖上還有怎樣的山石,積累語言出事出示課件詞語卡、奇峰林立、栩栩如生、千姿百態、奇形怪狀、美不勝收
讀一讀,積累詞語。
合作背誦(師生合作,美美背誦)
1.課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
讀讀,湖水給你什么印象?(平靜)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閉上眼睛讀一讀。,感受美麗湖水。
此時小潔的感覺是怎樣的?有感情的讀,我覺的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過渡:小石是奇特的美,湖水是平靜的美,繼續匯報美的句子。
3.課件出示: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跳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重點能解決“躍”是什么意思?感受小魚的有趣。結合老師范讀——想象讀——表演讀,多種形式讀,讀中感悟景之美。
4.在音樂中齊讀1——4突然之前自然段。
引導學生欣賞美的風景、感受美的風景。在教學設計中我是緊緊扣住朗讀,了解感悟語言文字的美。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說: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
(四)交流討論,發現美。
過渡,山石美、湖水美、魚兒美、人更美,你從哪里看出來?(板書:人美)
引導學生抓住面包紙的主線,抓住“剛想”“生怕”“”三個詞語。指名,讀,她在想什么?(想象讀,想象說話練習)
小潔在欣賞美景時又發現了什么?讀出“不滿”的語氣。(板書不滿)
小潔把紙扔進河了嗎?找出文中句子,她跨步上岸,四處張望,好象在尋找什么。————她在尋找什么呢?生:垃圾箱,清潔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五)拓展延續美
假如你是小潔,會對亂扔香蕉皮的小孩說些什么呢?(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學生個性的表達愿望。)
(六) 總結全文
簡述本文大意,讓學生談談學后想法,強化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
(七)說板書
板書是整堂課的教學思路的縮影,是教學的藍圖。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游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課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繪形繪色。作者抓住秋天里天空一望無邊、白云變幻無窮的形態特點,以及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點,繪形繪色。
(2)情景兼備,真切細膩。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備,真切細膩。寫秋景處處關情,字里行間流淌著喜悅;寫秋游處處涉景,由遠而近,由景及人,絲絲入扣。插圖與課文內容緊密配合,意境優美生動。
(3)句式整齊,富有節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有短句排列,句式整齊,簡約靈動,富有節律,是朗讀背誦的好文章。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郊”、“涼”兩個生字,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3、背誦課文。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如何在美讀課文中讓學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養學生流利正確地說話。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
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海南,對秋天這個季節的景物特征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因而我在教學這一課時,運用了自制的大幅掛圖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空間距離,時空差異,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對秋天景物有一個深刻認識。
2、以讀代講法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語言文字生動優美,讓學生通過多種讀的方式(如:配樂朗讀、表演朗讀等。)反復誦讀,熟讀成誦,深入領會課文描寫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情境教學法
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力量,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我在本節課一開始就運用了師生拍手齊誦兒歌《秋天到》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我還讓學生動手把秋天的美景畫下來,這一環節的設計,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既培養了學生動手的能力,又讓學生在畫畫中深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
4、游戲教學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我除了在以上環節中運用畫畫等多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還設計了“摘蘋果”競賽游戲,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并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三、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采用“讀讀——畫畫——練練——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眼口手腦并用,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注重“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主模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陶冶情操。
四、說教學程序
一、開門見山,揭示主題
這節課我們還是去郊外秋游。請大家打開課文。
課本上有一幅非常美麗的秋景圖,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的同時,教師相機出示圖畫。)
二、進入情境,美讀課文
(配樂)呀,這兒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師范讀第一自然段)想和老師一起到郊外游玩的小朋友,請站起來和老師一起走吧!
請同學們繼續自由地美美地把課文讀一讀,一會兒告訴老師你覺得哪個自然段寫得最美?(生自由讀課文)
(隨機教學)
1、讓學生在讀、評、畫、議中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景。
讀: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采用多種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
評:讓學生實實在在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畫:給學生一幅輪廓圖,讓學生給各種景物涂上顏色。抓住“顏色美”這一特點,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
議:讓學生自由走動交流、展示自己的畫。
2、讓讓學生在玩、讀、評中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郊外秋游的快樂。
玩:讓學生根據第四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在表演中切身體會快樂的感覺,激發學生用快樂的心情朗讀課文。
(讀、評的方式同上。)
三、做“摘蘋果”的游戲,進行說話、識字訓練。
1、小朋友們今天表現得可真棒,秋姑娘可高興了,她給大家送來了一棵蘋果樹。呀!滿樹的蘋果又大又紅,你們想摘嗎?可是,秋姑娘說了,你們要回答出她的問題才能摘。
2、 出示問題:
①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
②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③“郊”怎樣讀?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會寫嗎?
④“涼”怎樣讀?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會寫嗎?
四、整體感知,深化主題
1、再讀課文。
2、秋天的景色美嗎?你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一下秋天嗎?
(學生思考,發言。)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活化石》是二年級上冊第八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教材是以愛科學為專題編排的。本課用較為淺顯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三種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的銀杏樹,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還有稀有魚種中華鱘。
根據課標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后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過程與方法:在讀書過程中,注重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在讀中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了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和學法
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本課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巧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融入文本,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體驗。
2、朗讀感悟法。“閱讀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多種形式、反復朗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從而加深理解體驗,獲得情感的熏陶。
3、體驗教學法。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活化石的趣味性,激發學生保護稀有動物的興趣。
三、說學法
因為二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充滿著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和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這兩種學習方法引入課堂,為學生鋪設體驗成功的平臺。鼓勵他們自主學習、思考,大膽質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進步。
本課的教學準備,需要多媒體課件和生字詞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
下面我重點介紹第一課時的設計思路。
四、說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然后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鮮活而精彩的畫面能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感受神奇,產生向往之情。)
2.板書:化石。你見過化石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用語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畫面表達出來。師尊重他們的個體感受,并鼓勵指導他們說較完整準確的話,激發其說話熱情。)
3.板書: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問題讀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小組內互相幫助解決。
(自主識字與小組合作的形式相結合,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效率。)
2、出示生字詞:引導學生自讀、評議、指讀、齊讀、開火車讀、小組賽讀,做猜字游戲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從而把枯燥的識字變成有趣的識字活動,扎實有效的進行識字教學,切實落實識字教學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學重點的學習目標。
(三)、細讀感悟,讀中悟趣:
1、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
學生自由匯報,師相機板書: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
2、你最喜歡哪種活化石,把有關的段落多讀幾遍。
3、重點指導第二段“銀杏樹“:
①自由朗讀,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學生交流。
②教師相機板書:珍貴小扇子長得慢
教師抓住銀杏樹的特點,指導學生朗讀。采用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教師范讀等不同讀書方式,滲透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銀杏樹,幫助學生讀好課文。
3、剩下的兩個自然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選擇小組喜歡的小節用不同的方式朗讀,可以齊讀、男女生分讀、表演朗讀等多種匯報形式。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始終把握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特點,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6、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激發學生保護稀有動物的意識)
(四)、拓展延伸:
請小朋友們把課前收集的有關活化石的資料,來和同學們交流。
(現代信息社會,學生會利用網絡資源,是他們今后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領。這一環節的設計,激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學習,激發他們愛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總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力圖體現以下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本節課的教材分析。
本課的十二個詞語,描繪出一幅幅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學校生活畫面。學生通過讀詞語、想畫面、識生字,一定會感到熟悉、親切、有趣。
2、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驗課余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感知詞句的意思,感悟動詞的準確運用。
4、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二、說教學方法:
本人這節課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主線,為體現這一模式,老師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自學、接著安排小組討論。最后安排鞏固練習。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感悟詞句的意思。
三、說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安排了六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引入課題
第二環節:學習課文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
第四環節:玩游戲
第五環節:總結
第六環節:布置課外作業
這個教學過程的安排,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構思,把時間、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活動中學習,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下面我就從這六個環節具體說說這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談話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的'課余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哪些同學能夠告訴老師,你在課余生活里最喜歡干什么?你們還想知道其他同學的課余生活嗎?現在老師就帶同學們去看看他們的課余生活是怎樣的。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P22識字二(板課題)。
(這樣通過談話導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自學。
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先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自學課文。(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完后老師再來一個檢測。在檢測時先讓學生說出每幅圖的意思(誰在干什么),教師隨后在圖片下出示相應的詞語。(這樣圖文并茂,既直觀又可以幫助學生感悟詞語的意思。)接著教師又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讀時采用多種形式來讀。如:個人、全班、同桌互讀。讀后教師又把卡片張貼在黑板上。(這樣教師既可以大面積地檢測學生的認讀情況,又可以把整節課的重點一下子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
3、分析字形
在認讀完生字后,就轉入分析字形這一環節。在分析字形時,教師先跟學生復習識字方法,再讓學生按所學的識字方法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完后小組派代表匯報。(這樣既可以教給學生的識字方法,又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合作,從而得到互補,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學習詞語。
在學習詞語時,教師也是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在認讀詞語后,教師問:“讀了這些詞語后,你有什么發現?”(這樣設計,其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思考中找出答案。)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分別把表示動作的詞和多音字顯示出來。接著教師為了讓學生感悟表示動作的詞語的準確運用。又問:“二胡”為什么用“拉”而不用“彈”。(通過這樣的質疑,讓學生明確到運用表示動作的詞時,一定要根據它所用的對象來定。)為了能更好地讓學生準確地運用表示動作的詞,教師又設計了一個小練習(詞語搭配)。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知識方面得到延伸。
5、小結、質疑。
在學習完后,教師又來一個知識小結,再質疑。(這樣讓學生有一個知識反饋的空間,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四、鞏固練習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生字詞,教師又設計一個復習鞏固練習。在練習中,教師出示課件、詞語卡片,讓學生認讀。(通過認讀來鞏固學生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這樣使整節課的重點就更突出。)在復習、鞏固后,為了擴大學生的詞語積累,在此又安排一個擴詞練習(其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得到知識延伸)。
這節課,為了讓學生讀寫相結合,教師又指導學生書寫比較難記易錯的字——“琴”。
五、游戲
在學習完后,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又來一個輕松環節“玩游戲、編兒歌”。在玩“快樂傳真”的游戲時,教師讓幾名學生到講臺上做自己喜歡的運動,讓臺下的學生猜,猜對獎一顆☆。(這樣除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又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悟出如何準確地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這樣又一次幫助學生解決這節課的難點。
六、總結
教師總結時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先讓學生說,教師再來歸納這節課的知識,這樣就更好地明確到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接著再總結這節課的比賽結果,加以獎勵。
七、課外作業
為了讓學生課后去復習功課,教師布置了一個口頭作業“認讀生字和詞語”。(這樣讓學生回家后有目的地復習功課。)
八、說板書
因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認讀生字詞、熟讀課文,所以板書方面,教師把這節課要認的字,詞語和識字方法全貼在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8
說課內容
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第三冊的第22課《窗前的氣球》。課文講述了科利亞得了傳染病,住在醫院里。他的同學們借一個飄在窗前的紅氣球,給他送去問候,送去關懷的真情故事。窗前的氣球將激動著孩子們的顆顆童心,引導著孩子們打開想象的大門,飛向真情的天空。
說教學目標
本課由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下面我僅就第二課時向大家介紹。教學目標有三:
1、知識目標:會用“可愛的”、“高興地”寫句子。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課文的學習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憑借教材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帶領學生感悟課文,使他們懂得珍惜友情。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體會科利亞前后兩次心情的變化,并憑借教材展開想象。同時受到珍惜友誼的良好教育。
說教法
語文教學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自主閱讀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通過挖掘文本中的空白點,放飛想象,喚醒學生的人生體驗,激活生活積累。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 兒歌激趣,鞏固識字。
教學伊始,我先出示一首體現課文內容的兒歌,讓學生邊拍手邊讀。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個個激情萌動。然后讓學生找出兒歌中的生字“科”“亞”“呆”。接著,學生認讀文中的生字詞和部分短語。在這一過程中,文中的生字詞以不同形式反復再現,教師不斷以激勵性語言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肯定,讓學生在復習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并為接下來的讀文做好鋪墊。
上文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窗前的氣球說課稿,希望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二、 聯系生活,讀中感悟。
我是這樣過渡的:“復習了生詞再讀課文,相信你們會把課文讀得更加流利。讀課文前,誰當小老師給大家提提要求?”學生再一次興奮起來,有的說要讀準字音;有的說要讀出感情;還有的說要把句子讀通順……當我說:“請打開書自己大聲讀吧!”教室里頓時一片書聲朗朗。這里通過學生自己提出讀書要求,體現了自主學習的理念。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問題引導學生閱讀第1、2自然段。(1)、窗前的氣球代表什么?(2)、科利亞生病了,同學們為什么不去醫院看望他?(3)、這時的科利亞心情怎樣,你是從哪知道的?
我把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作為了閱讀的重點。先請一名同學讀一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主要說了什么?在數句子的同時,復習了標點符號的使用,并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他覺得真沒意思。我又接著問:“你從哪能體會到科利亞的心情?”學生再一次細讀第2段,找到了靜靜地、呆呆地、什么也看不見、真沒意思,來體會科利亞的孤獨和寂寞。這時有學生問道:“老師,為什么這里說一角天空呢?”這正是我要解決的一個小問題,沒想到學生竟在自主閱讀中產生了質疑。我立刻把握住學生這一提問的閃光點,贊賞地說:“真不錯,你能邊讀邊思考,我們要向你學習。是啊,我們平時都說一片天空,這里怎么用角呢?”一個學生立即說道: “因為科利亞只能看到窗口露出的天空,就像《坐井觀天》里的青蛙一樣,就看到井口大的天。所以用角更好。”我贊揚道:“你說得很好,還聯系了前面學過的知識,太棒了。看來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朗讀課文。”
這一教學過程從文本中的詞句入手,引領學生入境生情,集中全部的心智與文本對話,去感受科利亞的無奈。同時滲透了初步的閱讀方法,并教會了學生思考。
在學生讀有所悟的基礎上,我播放了一段動畫。看后,我問道:“現在你有什么感受?想想你生病的時候,心情怎樣?”這一問題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孩子們紛紛表達著自己對科利亞地理解和同情。例如:我覺得科利亞真可憐。我都替他難過。我感到科利亞好孤獨啊!我生病的時候,又難受,又沒意思,想快點好起來。
順著孩子的回答,我繼續引導“你們都是情感豐富的孩子,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學生一個個聲情并茂,緊皺的眉頭,噘起的小嘴,以自己的感悟表達著科利亞的孤獨和無奈。
讀中體驗,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這個環節,是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聯系生活的體驗,放飛自己的想象,以我心比他心,深入的體會科利亞的心情。當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感情朗讀自然水到渠成。
讀后,注重教師的評價和同學之間的評價。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使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我讓學生當小老師,評價其他同學讀的怎么樣。學生們聽說要當小老師,個個把小手高高舉起,躍躍欲試。于是,小老師們在熱鬧的氣氛中一個個產生。他們爭著指出朗讀同學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我對學生的朗讀和評價也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在閱讀中構建起鼓勵和評價機制,既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又讓學生始終保持著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
三、 圖文結合,讀中想象。
“科利亞這么孤單,我們再一起去看看他。”這是我再播放一段動畫。當學生看到科利亞的笑臉和窗前的紅氣球時,自然產生疑問:“氣球是從哪來的?科利亞為什么笑得這么開心?”一些有價值的問題一一呈現出來。我隨即鼓勵道:“你們這么聰明,自己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于是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第3至5段,并在自己有所發現,有所感悟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地方做些記號,然后在小組中交流,全班交流。
在理解“氣球是怎樣飄到窗前”這一問題時,我讓學生找出第三段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引導學生抓住“搖搖擺擺”、“一上一下”兩個詞想象氣球的動態,有的學生還配上動作演一演,展現出兒童的天真。
學習第四段,讓學生注意體會“氣球上畫著一張可愛的小臉”和“他好像看見米莎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這兩句話蘊含的感情。科利亞由這張“可愛的笑臉”聯想到的,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畫面!這里讓學生展開聯想,描述自己頭腦中的畫面。有的說科利亞想到和同學們在教室里上課,有的說科利亞想到和小伙伴一塊踢足球,總之,孩子們盡情地想象著校園里的美好生活。
理解“指手畫腳”時,學生有一定困難。我引導學生想 象科利亞的同學站在四周可能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這樣,邊說邊做動作指揮別人,就是指手畫腳。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主讀書,動筆墨讀書,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在學生充分閱讀,充分感悟之后,再一次讓童心飛翔,讓想象馳騁,把他們帶到科利亞的世界,讓他們領悟到科利亞的高興是由于他想到了一幅幅多么美好的畫面,使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華。
讀是閱讀的基礎,運用才是學習的目的。因此,我還設計了比較句子和用“可愛的”“高興地”寫一句話的練習。先用可愛的、高興地說短語,再讓學生把短語擴展成句子說一說,最后完成書上的讀讀寫寫。這樣說寫結合,循序漸進,加強了詞、句的訓練,使學生真正將課文中規范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
學到這里,學生的心情已經隨著科利亞輕松了許多,再進行朗讀訓練,孩子們的臉上自然帶著微笑,語氣也隨之歡快起來。
“窗前的氣球在說話,心里暖洋洋的科利亞在說話。”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想象說話的空間,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成為劇中人,讓氣球撞擊打開想象的大門,帶著自己的情感體驗走進課文,走進愛心小世界。孩子們暢所欲言:“科利亞,祝你早日康復!” “科利亞,你寂寞的時候就想想我們吧。”“謝謝同學們,有了你們的關心,我一定很快好起來。” 這一環節的教學讓人始終沉浸在一種溫馨的氛圍中。一句句充滿童真的問候語,包含著孩子們濃濃的情誼。使在座的每一個人,心中都頓生暖意。
最后教師小結:科利亞也許是被“可愛的笑臉”逗樂而笑;也許是為米莎的“創舉”而開心的笑;也許是忘了病房里的孤獨而高興地笑……總之,這個飄在窗前的紅氣球,給科利亞帶來的是一聲問候,一個驚喜,它代表著全班同學真誠的心。
四、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當學生借助氣球向科利亞表達問候之后,我再一次開啟學生的思維:一個學生“你還有什么好辦法問候科利亞?”一個學生說:“老師,現在科技發達了,有一種遙控飛機,我可以把要說的話寫在紙上,用遙控飛機送到科利亞窗前。”其他孩子也爭先恐后地回答:放風箏、打電話、寫信、錄音等等,孩子們在想辦法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現代化設備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最后我說:“老師的心里暖融融的,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談要和同學友好相處,要能替他人著想,有的講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友情故事,深化了文章主題。
這節課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班級中有哪些同學需要你幫助、鼓勵?用你喜歡的方式向他表達友誼,可以給他畫個可愛的笑臉,說幾句鼓勵的話,或寫幾句知心話等。
板書設計主要采用“圖文式”板書,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總之,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人文性首先以童心為基礎。我在教學中努力追尋童心,以童心與兒童對話,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感受語文,體悟情趣,擁抱美好的生活。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蘇教版語文二上第九課《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重點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說教學方法
教法與學法相輔相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眼看、耳聽、口讀、腦想、身演一體化的語文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他們有機會動腦想、動口評、動身演,激發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所以,在開課伊始,讓學生先復習生詞及課文第一自然段為新課作鋪墊,使教學內容前后銜接,以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加深感悟(學習2-3自然段)
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采用簡筆畫、青蛙圖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方法,再現課文情境,給學生強烈的真實感,創設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出青蛙和蒼鷹的對話指導學生在朗讀、評價、感悟中批文入境。體會青蛙登山的艱難和此刻青蛙失望的心情,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角色遷移、加深體驗(學習4—10自然段)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為了突出重、難點,我設計了兩步進行教學。
1、播放青蛙和松鼠對話的動畫片。
2、角色朗讀。
先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指名在全班朗讀,通過朗讀、評議和指導,讓學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變化,明確它們說話語氣的不同。接著,讓學生帶上頭飾分角色演讀,然后,師生配合分角色演讀。
(四)拓展延伸、展開相象(學習11、12自然段)
1、請同學們默讀第11自然段,把青蛙登山辛苦的詞找出來。
2、齊讀第11自然段,體會青蛙登山的艱難。
3、齊讀第12自然段、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
4、想象說話: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
(五)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學理念
根據教材的特點,其字里行間蘊涵著極其豐富的審美資源。因此,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我把引導學生審美作為重點,把這節語文課上成一堂美的欣賞課。“讓詩教永駐語文課堂”,這就是我教學設計的主導思想。我的想法是:
1、落實“讀”——讀出形、讀出情、讀出神
2、感受“美”——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為學生創設一個“書聲瑯瑯”的課堂氛圍,讓他們沉浸在優美的意境中,豐富情感,陶冶情操。
二、說教學要求
●教學目標
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置教學目標:
1、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讀通、讀順、讀美課文,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2、使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詩歌的語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培養語感。
3、激發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熱愛祖國的美好河山。
●教學重點
通過落實“讀”,讓學生感悟詩歌的“美”。
●教學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讀自悟”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在整堂課中,力求做到:
(課件顯示:過程——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參與;
問題——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提出;
疑難——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探究;
朗讀——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評價;
詩歌——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感悟。)
三、說教學過程
1、讀出詩歌的形,披文入境發現美(課件顯示)
“讀出形”即讓學生通過讀,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描繪的形象,發現詩歌的美。這個環節通過3步來實施:
●“猜謎激趣,讀題質疑”;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觀畫說景,感自然美”。
上課一開始,我用了一首優美的關于“畫”的謎語詩。(課件演示: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這樣,緊緊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課學習、探究。
接著,讓學生通過三次自讀(課件顯示:一讀,自主解決課題質疑;二讀,自主合作學習生字;三讀,合作探究新的質疑),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懂。
利用課件“活化”教材內容,創設情境(課件演示:車窗外不斷變換的美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再結合詩歌中的語言描寫,讓學生在頭腦中喚起詩歌描繪的形象,讀出詩歌的“形”。
這個環節,主要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初步讀懂詩歌。
2、讀出詩歌的情,情理交融欣賞美
“讀出情”即引導學生讀出語言蘊涵的情感,由發現美進而到欣賞美,提高了審美的層次。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為突破口,讓學生主動走向教材。
●首先,讓學生“盡情品讀,賞自然美”。即引導學生品讀詩歌中寫景的六個句子。(課件演示)通過對比讀、指名讀、評價讀、挑戰讀、示范讀、配樂讀等方式,(課件出示:品讀:對比讀、自主讀、指名讀、評價讀、挑戰讀、示范讀、配樂讀)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會。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揣摩語言,欣賞景物,獲得美的享受。
●緊接著,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內化文本,說自然美”。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猜猜看,流動的畫中還會有什么美景?二年級學生的生活感受畢竟有限,我用課件出示田野、果園圖,(課件出示:田野、果園圖)指導他們模仿課文的句子進行描繪,讓“大家都來說流動的畫”。為學生創設說話的情境,進行口語訓練。
●“略讀課文,悟人文美”。通過“三讀三說”學習詩歌的第二小節,(出示課件:三讀三說——自由讀,說說讀懂了什么;分角色讀,說說沒讀懂什么;集體讀,說自己的感想。)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思考,感悟到詩歌中蘊藏的人文美,懂得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熱愛祖國的美好山河。此時,學生的理解已經層層深入,能明確地領悟到詩歌的語言美、情感美和意蘊美了。
3、讀出詩歌的神,導之以行創造美
這個環節里,我再次借助多媒體,通過兩個方面和學生一起來感受、學習,引導學生讀出語言包含的精髓和言外之意,達到審美的更高境界。
●“廣泛閱讀,拓展知識”。(出示課件:模擬網站)我試著讓學生自主上網,廣泛閱讀課外資料,更多地了解祖國的壯美山河。通過泛讀拓展,“讀出神”。
●“感官閱讀,延伸情感”。讓學生通過課件“飽覽祖國美麗河山”,(課件演示:一張中國地圖,圖上演示從長沙出發的鐵軌圖,鏈接著名風景點的美景)又一次讓學生從感官上來“閱讀“祖國的畫,延伸情感。從課內知識自然地拓展到課外生活,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祖國的愛,來創造美!
在迷人的風景中,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欣賞戛然而止,“課已盡而意無窮”。
總之,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自主完成對詩歌的探究和感悟,提高審美情趣。力求在詩歌的教學上有所創新,“讓詩教永駐語文課堂”!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內容是《黃山奇石》,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教學設計流程】【說教學過程】
【說教材】
本節課是河南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教科書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并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表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偉大。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概括地寫黃山風景區的景色秀麗神奇,點明黃山的怪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四處有代表性的奇石的樣子,寫出了黃山奇石的有趣。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第六自然段改口介紹了幾處有特點的奇石。結尾依據不僅交待了黃山的奇石數量多,而且有助于引發學生的思考、想象。
課文緊緊抓住一個“奇”字,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一塊塊本無生命的石頭,描寫得活靈活現,給人以呼之欲出之感。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在作者筆下惟妙惟肖,趣味橫生,讓人對黃山產生無限向往。文章字里行間蘊含作者對黃山奇石和秀色景色的贊美。
【說學情】
據調查,我班學生沒有一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因此,在課前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方式來收集相關資料,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大膽想像,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喜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所以,本課時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說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會寫“陡峭”兩個字。
能力目標: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
情感目標: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產生去黃山看奇石的愿望和喜愛黃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選擇地說說黃山奇石的樣子,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難點: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說教學設計流程】
品味課題 理解“奇”字
導讀課文 揭示“奇石”
默讀感知 找出“奇石”
精讀品讀 欣賞“奇石”
學習生字 規范書寫
自主性作業 豐富積累
【說教學過程】
一、品味課題,理解“奇”字
以問題導入,提問:課題中哪個字最能說明黃山奇石的特點?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帶著你對“奇”的理解,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課題“黃山奇石”,懂得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奇石”只有黃山才有。此時,“奇”字吸引了學生,使他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緒基礎。
課前教師搜集有關黃山的各類資料,整理成圖片、文字。如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溫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二、導讀第一自然段,揭示“奇石”
教學中抓住重點詞語“聞名中外”“秀麗神奇”“尤其”,讓學生體會出黃山“奇石”的秀麗神奇、有趣極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紹,描寫的正是“奇石”。學生頭腦中想象著黃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愿望。
三、默讀感知,找出“奇石”
教學中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奇石的樣子,說自己認為最奇、最有趣的石頭并想它的樣子,讀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主動、專注,興致勃勃地去讀。選自己喜歡的內容學,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改變了教師的“指令性”行為,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品讀課文,欣賞“奇石”
1、比較句子,體會“奇”
如: 仙桃石
句子1: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句子2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下來的一個大桃子,在山頂的石盤上。”
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學生很快發現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飛”和“落”兩個字。于是抓住這兩個詞,讓學生想象,體會到仙桃石不會飛,這塊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頂上是靜止的,用了“飛”和“落”兩個詞語描述它,變靜為動,把這塊桃石寫活了,賦予了神奇的色彩。
2、抓重點詞語,領悟“奇”
如:猴子觀海
教學中抓住抱、蹲、望三個字,讓學生體會這三個字把猴子寫活,使得這塊石頭不但像猴子,而且它還有猴子的動作、神態,多像一只看海入迷的猴子呀!
“陡峭”和“翻滾的云海”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詞語。因此,播放陡峭的山峰錄像,幫助學生生動形象的理解陡峭一詞的含義。沒有去過黃山的人,很難想像云海的樣子,播放錄像,讓學生親眼看到云海翻滾的景象,深刻的體會云海的浩瀚與壯美。這時再讓學生讀,學生對“猴子觀海”這一奇特景觀理解的更為深刻。
3、展開想象,感悟“奇”
如:仙人指路
讓學生邊做動作邊想象這位仙人的樣子,想像他會說些什么。(站 伸 指)
又如:金雞叫天都
在指導學生理解“金”時,想想金光閃閃的雄雞什么樣。理解“叫”時,提問:難道這只雞還會叫嗎?結合句子想像它伸著脖子,好象在那里對著天都峰啼叫。這時,巧妙地導入了一段空谷回蕩的金雞雞叫聲,金雞鳴叫其實是作者的聯想,課件的運用,是為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感受,引發情感的共鳴。
4、師生同讀,加深“奇”
引讀2-5自然段。用答的形式,欣賞黃山奇石怎么奇。就說仙桃石吧:學生接;還有有趣的猴子觀海呢:學生接;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著名的金雞叫天都怎么樣!
5、發散思維,創造“奇”
在學習第6自然段時運用課件直觀演示,說自己想象中的奇石的樣子,為沒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目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在這里學生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為了他們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五、關注寫字,提高寫字習慣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節課我安排學習“陡峭”兩個字,它們是一個詞語,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有利于書寫指導上的遷移與模仿,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少說一些,多練一些。
六、自主選擇性作業:
課前學生收集了黃山風景圖片,課下小朋友互相介紹。安排此題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自主選擇的意識,二是鼓勵學生初步學習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豐富積累。激發學生熱愛黃山,熱愛祖國之情。
板書設計:
2、 黃山奇石
仙桃石 飛 落
猴子觀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雞叫天都 伸 啼叫
(奇) (趣)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2
一、分析教綱教材,制定教學目標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0課第五專題單元的一篇課文. 第五專題主要是要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品質,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諒解別人,成為受大家歡迎的人。而本課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它向我們揭示出小熊和松鼠因為紙船和風箏成為了好朋友,在發生矛盾后,又是紙船和風箏成為他們之間的友誼的紐帶,告訴小朋友們在與好朋友吵架后該怎么去“縫合”友誼,主動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整篇課文以“情”為主線,表現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時的快樂,鬧別扭時的難過、失落,以及云開霧散時的興奮、激動。把真摯的友情在字里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是學生體驗情感、訓練語感的一篇優秀文本材料。根據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階段目標以及本篇文本的特點,本節課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2、過程方法目標: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使學生感知課文,通過表演讀,范讀,比賽讀感悟課文的含義。3、、情感態度目標: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松鼠和小熊對友誼的感受。
二、根據學生情況確定教法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應重視情感體驗,在朗讀感悟文學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形成良好的語感。”而本篇課文的動人之處恰恰就在字里行間蘊含的真情。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對二年級的孩子,要讓他們感悟小伙伴失去友誼時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方式和感人場面,還是有難度的。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根據低年級學生生性活潑的個性特點,我嘗試采用體驗教學的方式,通過“讀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體會”,讓學生自主感悟體驗,達到體驗情感,形成語感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教師始終是學生體驗活動的一個組織者,一個促進者和一個平等對話者。
三、以學生為主體,安排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因此,在教學《紙船和風箏》這一課時,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復習字詞
上課一開始,我創設了一個到童話樂園去逛一逛的情境,如果讀準字詞即可順利得到通行證進入童話樂園。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
二、板畫貼圖,進入角色
我首先用簡筆畫的形式勾畫出童話樂園的概貌,然后讓學生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把松鼠和小熊的家貼到合適的位置,隨后請學生帶上頭飾走進童話角色,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后面的學習創設了活潑和諧的氣氛。而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小鳥的角色進入,拉近了與學生角色的距離。
三、入情入境,朗讀感悟。
(1)感悟松鼠和小熊的快樂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2-6自然段,找出是什么使小熊和松鼠成為了好朋友,然后抓住3、5自然段進行朗讀感悟訓練,進一步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快樂。同時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樂壞了”的含義,用角色讀,賽讀,分工讀、配樂讀等方式來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感受,用發現的方法來學習“漂”“飄”的特點,初步感受漢字的魅力。
(2)體驗松鼠和小熊的失落
首先在憂傷音樂的渲染下,我用深情地朗誦來感染學生的情緒,自學課文的八、九自然段,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然后我以小記者的身份走進小熊和松鼠的家進行采訪,把小熊和松鼠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同時也突破了難點。
(3)感受松鼠和小熊的興奮
在本部分的教學中,同樣注重的讀的訓練,以學生幫幫讀,教師范讀、齊讀等形式來感受友誼給小熊和松鼠帶來的興奮和激動。
四.文情延伸,生命涌動。
在本環節中我設計了說和寫的兩個拓展練習,第一個練習是說一說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后,小熊看到這么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第二個練習是把你想對朋友說的話寫一寫。這樣的設計,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訓練了學生組織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更加深對友誼的理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突出重點
以板畫的形式設計板書,既直觀形象,又突出了重點,起到了總結概括的作用。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北京》一課敘述了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很美的城市。從教材內容看,本文有三大特點:
1.結構嚴謹。
課文共5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最后一段是全文的總結,抒發了贊美和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中間2、3、4三段對北京的景物展開了具體的描寫,特別是第二自然段是按照方位順序來介紹。全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
2.選擇精煉。
課文選取了三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北京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這是北京的象征;二是街道和立交橋,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來的建設成就;三是北京的名勝古跡和公園。通過以上三處景物的描寫,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風貌。
本課課文語言清新、簡潔、淺顯,字里行間洋溢著對首都北京的贊美之情和熱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3.講讀課文1、2自然段,體會作者按一定順序介紹天安門及周圍建筑。
4.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程
第一課時我分成三大板塊,包括預習反饋、研讀課文、寫字指導。
預習反饋有兩個內容,一個是字詞,一個是課文的整體感知。在這一板塊中,我關注學生學習起點。字詞教學我的目標定位是以檢查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每個字都教。一開始就是讓學生直接讀出詞語并非拼讀,我以學生的起點為我教學的起點,從學生的認讀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音、形、義上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字新詞,教給學生碰到不理解的詞可以先拆詞再綜合起來理解是個不錯的方法。整體感知課文,對于剛剛步入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對課文的整體感,把握起來有很大的難度,他們只會零碎的講出一部分,所以在這個環節上,我先是讓他們自由地說一說,有意識地培養鍛煉這方面的能力,再是幫幫他們,在老師的提示下整體感知課文,逐步形成整體概念。而今天的課堂上也確實反映出學生在課文整體感知環節有難度,我想如果我能在讓他們同桌互相說一說的過程中,到學生中去了解一下,指導幾個,學生的收獲會更多,交流的過程也會更順。
課堂的第二個板塊研讀課文,在這一板塊,我力求體現“品讀感悟,關注表達”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現在語文課堂發展方向是三得:得意、得言、得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心靈對話,在品讀中,感受北京的美麗,天安門的雄偉,這是得其意;
抓語言特色(是讓學生發現構詞特點:紅墻、黃瓦,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第一個字是表示顏色,第二個字是表示一樣事物,這樣的詞語非常有意思,而且學生還會說出很多這樣的詞語來,他們會感受到漢字的趣味,從而產生學習、積累的興趣。其實在這個自然段中還有一個詞語現象是有別于一年級學到的,就是“又莊嚴,又美麗”和課文第三自然段中出現的“又寬又長”,同樣是又什么又什么,但中間加了個逗號就有區別了。那因為考慮到這段中已經放了一個語言知識點,最后決定這個還是放到第二課時碰到“又寬又長”再去比較教學。),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那是得其言;
得法:第一個是句式訓練:“什么是什么,是什么”,讓學生自主發現兩種表達形式的區別,老師進行小結:寫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用一句話表示,中間用逗號,省去第二句的事物名稱,再通過練習加以鞏固。以后小朋友碰到這樣的句式就會很清楚地分兩步走,第一步:標點,第二步:省略一個事物,方法的習得會使學生終生受益。第二個是寫作順序的滲透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典型按方位順序介紹的段落,結構嚴謹,雖然還不是二年級要掌握的。但教材出現了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滲透一點。通過我的第一問,學生知道這里介紹了三個地方: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通過自己動手擺一擺,學生又不難發現原來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方位順序向我們介紹的,怪不得我能準確地擺出它們各自的位置。這樣的理解層次小朋友肯定很難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達到,課堂上他們在我的引導下體會、感受,這就是質的提升。
第三板塊是寫字指導。二年級的學生每一課要求會寫的字基本都在10個,每課按兩課時上的話,我這堂課至少要解決一半。通過鉆研教材,我設定第一課時的寫字目標為6個(圖、國、優、壇、陰、城),很明顯這6個字分兩類:一是全包圍結構,寫得時候要先里面后封口,二是左右結構,寫得時候要左窄右寬,同時要求學生抓住關鍵筆畫在田格里的位置,寫好字。而教師兩種類型的字各示范一個較難的,其他的字因為二年級小朋友也有一定的寫字基礎了,所以讓孩子自己觀察寫,當然教師在巡視的時候若發現問題就可以再強調。
回顧整個課堂教學我的目的都不僅僅只是為了教會孩子理解這一篇課文,而是教給學生方法,從課堂走向課外,讓語文課顯示語文味。
我一直很崇尚沈大安老師倡導的常規模式下自然狀態的真實課堂,就像我們徐老師所倡導的從學生學習起點出發,追尋高效課堂,扎扎實實教語文,也一直努力著,不過,上課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今天留下了許多的缺憾,不過和大家一起探討研究,非常高興,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4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們組設計執教的是湘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神農嘗百草》這篇課文。以下謹就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及設計思路等作一簡要的說明。
一、對教材內容的解讀。
《神農嘗百草》是二年級語文第十七課,屬第七單元。本單元共三課,除該課外,另有兩首古詩及一個歷史故事。縱觀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是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主串聯起來的。我想,編者選編本單元的三篇課文的目的,一定是旨在讓學生學習和積累更為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體悟詩人的情感,了解神話及歷史人物的事跡并從中得到教育和啟迪。
教材內容,既包括作為總起的神農發現“五谷”,制作農具,教人耕種,和作為尾聲的神農之死的部分,又涵蓋作為主體的,向人們敘說神農歷盡艱辛,踏遍神州,嘗盡百草,身冒萬險,為人類發現草藥,配成藥方而造福人類的故事。就本課選編意圖而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神農的豐功偉績,并從神農的事跡中收到感染和熏陶,學習他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二、對設計理念的解讀。
在兒童接觸的影視世界中,各種神話劇和動畫片一樣不分伯仲,也許他們早就在影視片中看到過有關神農的事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影視的作用并不能等同于對文本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有必要突出文本的特點,打破學生先入為主的形象記憶,以及可能已經擁有的對神農的固有看法。依照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來看,過往的印象,來自于視覺,當屬觀察的經驗,而此次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屬于詞語符號,是基于觀察的經驗之上的一種抽象的經驗。從觀看動畫、神話劇到研讀文本,符合從具體經驗逐步上升到抽象的科學理論。
在教學設計上,我力爭突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力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為他們樹立自信。譬如在幻燈的制作上力爭體現出動感,讓學生有一種視覺的沖擊。在語言的選擇上,使用“我能……”“我會……”等詞匯,努力讓學生感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他們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對教學目標的解讀。
知識能力方面,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會寫其中的“嘗、炎、帝、治、病、健、康”等7個漢字。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神農的事跡。
過程方法方面,要求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探究識字方法來識記生字,通過抓關鍵詞的方法助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要求學生體會神農的科學態度和為人類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學習他的奉獻精神。
四、對教學過程的解讀。
對本課教學,我共設計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突出生字詞的教學和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第二課時力求在前一課時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抓關鍵詞結合學生的探討等形式、渠道來達成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細致理解,對課文中心的把握和對神農精神品質的膜拜。第一課時是基礎知識,力求突出一個“實”,第二課時是對文章的領悟,力求突出一個“活”字。
以上就是我對《神農嘗百草》一課的設計與領悟的一種個人觀念的陳述。由于個人學識和理念所限,對問題的認識和陳述,難免浮光掠影,掛一漏萬,乃至避重就輕,本末倒置,但借今天的機會,向彭老師及各位學友誠摯請教,請予斧正。謝謝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5
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程序”六方面來完成本次說課。
一、說教材
二年級語文上冊《咕咚來了》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一個木瓜熟了,掉進湖里。兔子聽見咕咚一聲,嚇得邊跑邊叫,許多卸年級語文上冊《物跟著跑,最后大象攔住他們,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這是一篇童話,通俗易懂,趣味性強。(幻燈)第一單元教學主要是為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家鄉的美,而本單元的參考提示中則強調以識字、寫字為主,培養學生識字能力。本課識字方法的學習和滲透,將為下一識字單元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奠定良好基礎。
二、說學情
學習此課,(幻燈)我們有以下有利因素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比較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而且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筆畫和常見的偏旁部首,能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再有我班從一年級就開始了課外閱讀,學生的識字量較大,這對他們獨立認字、理解字義都有很大幫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過前幾課學習,我發現由于課文較長,識字量增大,在第一課時進行集中識字,學生對生字掌握的不牢固。脫離了文本這個載體孤立地識字,學習效果不好,于是我決定采用分散識字,提高實效性。
三、說目標
(幻燈)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各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課上,我將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體悟蘊含在漢字中的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接受文化熏陶,對識字感興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課標)。
基于上述對教材、學生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目標確定為(幻燈)
1.認讀8個生字字音,會寫“熱、鬧、逃、跑、嚇、哈”6個生字。觀察“熱、鬧”的演變過程,進而掌握字的形、義;在語境中理解“熱鬧、逃、跑”的意思,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2.在掌握“熱、鬧”兩字結構、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運用“熱鬧”說一句話。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帶有“熱鬧”“逃、跑”字詞的重點語句。
4.體驗識字的樂趣,產生喜歡漢字的愿望。
四、說重難點(幻燈)
課標中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把本課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認讀8個生字,會寫6個,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2.有語氣地朗讀重點語句
教學難點
在掌握“熱、鬧”兩字結構、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運用“熱鬧”說一句話。
五、說教法學法
過去的識字教學方法低效枯燥,只注意了“音、形”,而忽視“義”,造成學生錯別字多,口語交流時說錯話表錯意。基于這種現狀,識字教學必須注意“音、形、義”的結合,教給多種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其獨立識字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注意了以下兩點
1.運用字理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利用字理識字,挖掘漢字本身的趣味,會讓學生感覺學起來有趣。教學“熱”“鬧”時,我將采用追根溯源法幫學生識字。這樣,會讓學生很快記住,同時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好。
2.在語境中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中有讀,讀中有悟。識字教學不能孤立進行,必須在語境中識字。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識字,并鼓勵學生大膽尋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六、說教學程序
我將本課分為四個環節來完成(幻燈)
第一環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第二環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第三環節多種方法“識”“悟”結合;第四環節通讀全文設置懸念。
第一環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幻燈)
首先給學生放一卸年級語文上冊《我羝擔ü具斯具說納音),讓學生猜是什么聲音,從而引出課題二年級語文上冊《咕咚來了》(板書)。然后讓學生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聽視頻猜聲音,可以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質疑,是為了培養問題意識,我認為問題意識應從低年級培養,習慣成自然。】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幻燈)
于永正老師說過“書不讀熟不開講”。這節課主要是識字教學,但第一課時擔負著讀通課文的任務,讀通是讀懂的基礎,所以朗讀也必須重視。第一步,讓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多字。第二步,認讀本課生字新詞,從看拼音讀到去掉拼音讀。第三步,指名分段再讀課文,如果哪個段落學生讀不好,糾正再讀。
第三環節多種方法“識”“悟”結合(幻燈)
第一、重點學習“熱、鬧”。這節課預計讓學生掌握六個生字,重點學習“熱、鬧”兩字是因為“熱”這個字筆畫多,“四點底”又是新學偏旁,再有本課總目標中要求會用“熱鬧”寫一句話。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字義,才能用“熱鬧”說一句完整的話,為下一課時落實到“寫”做好鋪墊。這兩個字我采用了字理識字法,我重點說“熱”字的教學。
首先,我板書“熱”字從甲骨文到楷體的演變過程(幻燈),讓學生猜字,并讓學生說說怎么猜到的,我估計個別學生能猜到這個字,因為學生在品德課學過漢字的演變。如果猜不到,我就把字寫出來,給學生講“熱”字的演變,點出是象形字。(幻燈)之后,我讓學生說說他們還有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學生可能說出“換一換、結構識字、編一個小故事”等方法。如果說出“四點底”,順勢學習這個新偏旁,并告訴他們“四點底”的字一般和“火”有關系。如果沒說出再出示這個偏旁。然后問“你還知道哪些帶四點底的字?”向課外延伸。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01-13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8
二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01-13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8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07-01
語文上冊說課稿:稱贊06-26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2-07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1-12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