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緊扣特點,感悟教材。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寓言兩則中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韓非子》,講的是扁鵲要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幾次三番都說自己沒有生病,最后病入膏肓,無藥可醫(yī)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什么都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本單元的專題是“故事長廊”。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根據(jù)教材編寫意圖,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fā)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有關詞句,體會扁鵲的醫(yī)術高明和醫(yī)德高尚,懂得做什么都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鑒于它的體裁特點,根據(jù)學生實際,所以我將教學重點放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難點是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心理,認識人物形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二、依據(jù)課標,凸現(xiàn)理念
1.構建課內外閱讀體系。
新“課標”明確規(guī)定了各學段的課外閱讀總量,凸顯了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鋪墊”與“延伸”這兩種方式,構建了課內外銜接的教學機構。開課時利用以前學過的寓言故事安排了看圖猜故事的環(huán)節(jié),引出“寓言”這種文學體裁,進而讓學生回憶寓言的特征,從而引出《扁鵲治病》,既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復習,又檢測了學情,并激發(fā)了學生閱讀興趣,由課內知識的積淀走進文本。在結課布置作業(yè)時,我設計的第二道作業(yè)是推薦閱讀四則寓言故事并能明白其中的寓意。整堂課做到了課前復習寓言,課中學習寓言,課后積累寓言。
2.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它們相得益彰,使語文課堂教學充滿著永久的活力與生機。鑒于這樣的認識,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從教師與學生共同運用教材的角度出發(f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課堂上,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法。開始的初讀正音、整體感知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感悟“名醫(yī)”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桓公之死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與語言表達能力;明白寓意,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以致用;到最后的按照順序復述故事是讓學生明白本課的寫作特點的同時告訴學生說話寫作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每個環(huán)節(jié)有的突顯了工具性,有的突顯了人文性。實現(xiàn)了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統(tǒng)一生成。
3.教師做好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合作者,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任何一個問題和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都是先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先讓學生解決,在學生解決不了的情況下給他們做一點拔和指導。如:在找扁鵲醫(yī)術高明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同桌合作來完成,然后匯報,并且讓學生說出找這句話的理由;還有體會扁鵲醫(yī)德高尚環(huán)節(jié),同樣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談自已的體會,進而帶著體會讀句子,從而加深理解。還有在評價方面,也突顯學生地位,努力讓學生之間進行評價,這樣既教給了他們該如何學,又讓他們客觀正確去評價,同時還培養(yǎng)了他們有自主、合作的意識,達到了教學的預期效果。
三、依據(jù)理念,設計思路
1.把握兩條主線
《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故事,有兩條主線,一條是以人物內心活動為主線。在這條主線里,分為了兩個板塊進行,分別是感悟“名醫(yī)”和恒公之死。在感悟“名醫(yī)”這個板塊主要是通過同桌合作交匯報來感受扁鵲的醫(yī)術高明,通過朗讀來感悟醫(yī)德高尚。在桓公之死板塊主要是通過想象補白來感受蔡桓公的諱疾忌醫(yī)和固執(zhí)已見,進而突顯人物的特征。二是以時間為順序的寫作順序。通過找?guī)讉表示時間的詞,讓學生利用這些詞語進行故事內容的復述,從而讓學生知道無論是寫文章還是說話都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這樣才會條理清楚,簡潔明了。
2.落實三個訓練點
本節(jié)課我重點落實三個訓練點:讀、想和說。第一個訓練點:讀。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朗讀,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所以,在這節(jié)課上,重視讀的訓練。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讀學生所帶得任務不同,要求不同,所獲得的情感不同。如第一遍的的自由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扁鵲三次勸說蔡桓公時的讀,要求讀出心情,讀出情感再到后來的男女分角色讀,從而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精神。
第二個訓練點:想。課標指出,語文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還要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所以在本節(jié)課中走進蔡桓公內心時四次讓學生進行了想象,這種想象,使誦讀者完成了對作品“空白”的填充。
第三個訓練點:說。語文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如何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至關重要。在本節(jié)課中,多次給學生提供了說的機會,在醫(yī)術高明環(huán)節(jié)讓他們說理由,在桓公之死板塊讓他們走進桓公內心,說出自己所想,在最后,能根據(jù)順序講述故事,都在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要求能簡潔明了地展現(xiàn)課文靈魂。因此,我設計主副兩塊板術。在主板術里,我設計了兩個內容:一是對本課中的兩個主人公扁鵲和蔡桓公的形象的重點詞語的呈現(xiàn),(扁鵲:醫(yī)術高明,醫(yī)德高尚;蔡桓公:諱疾忌醫(yī)、固執(zhí)已見);二是本則寓言的寓意(聽取意見、防微杜漸)。在副板書里,我主要呈現(xiàn)了對本節(jié)課的易寫錯的字“蔡”。
期盼得到各位領導、老師的批評與指導。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給予是快樂的》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記敘文主要寫了保羅在圣誕節(jié)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1—5)寫保羅以為小男孩想得到新車,結果錯了。第二段(6—11)寫保羅以為小男孩想坐車炫耀自己,又錯了。第三段(12—13)寫保羅與小男孩度過難忘的夜晚,并懂得"給予是快樂的"道理。
本課語言文字比較樸實,內容比較淺顯,揭示的道理比較明顯。
(二)教學重點、難點
“獲得”與“給予”的矛盾化解、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升華人物品質是教學重點。
(三)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地引領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價值觀,從而走向精神的極高境界,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
(四)教學目標
鑒于《語文課程標準》,按照三維立體的設計理念以及認知水平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組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1)會用“炫耀”、“懂得”造句;(2)理解感悟課文。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憑借課文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體驗,激發(fā)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材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討論、探究、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朗讀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的中心。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共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今天,我主要來談第二課時的教學。整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分四個環(huán)節(jié):
1、激趣導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想要學習的要求,我打算引導學生來談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我預設孩子會說的無非是得到老師表揚,受到家長的禮物。這時,我總結大家在獲得的時候會感到很快樂,再提出課文中的保羅卻有另一種感受,他認為“給予是快樂的”出示課題,研讀課題,然后提出,“給予”意味著付出,失去,怎么還會快樂呢,這是怎么回事,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
2、初讀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對學生的預習情況作一個了解,對學生的餓認知水平摸個底。安排的內容是認讀理解生字詞。多種形式檢查朗讀。
3、學習課文。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再讀課文。思考三個人物中給你印象最深,最令你感動的是誰?和你的小組成員討論一下。(指名說)這里預設學生會認為小男孩最令人感動,接著再問為什么呢,小男孩什么最令你感動?畫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
(二)組織交流
圍繞學生覺得令人感動的地方進行重點教學,打算采用說理由,讀出感受,采取多種形式朗讀,個別讀,合作讀相互穿插,務必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感悟語言文字。
(三)激情渲染,感情升華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打算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帶大家去看看圣誕節(jié)的晚上熱鬧的大街,歡樂的人們,美麗的櫥窗。讓學生在震撼中理解小弟弟的不幸和那天晚上的幸福,進而體會小男孩關愛弟弟,思想高尚,體會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原因,解決課后問答“為什么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
(四)積累拓展
俗話說,情動而辭發(fā)是完美的閱讀過程,學到這兒學生自然有許多話想說,這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就讓學生來談談自己學完后的感受,
現(xiàn)今語文的教學不能再向過去只圍繞書本來教學,而是應該有開闊的語文教學方式,這里我打算提供學生一些可以積累的東西,如:相關的名人名言,一首小詩,一些故事等等。
四、說作業(yè)安排。
作業(yè)以超市自選的形式出現(xiàn),讓學生任選2題來完成,這個設計是力求體現(xiàn)不同要求,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1)視自己的能力熟讀,講故事給朋友聽。
(2)喜歡寫作的同學用靈動的筆寫生活中"給予是快樂的"故事。
(3)搜集"給予是快樂的"故事閱讀。
總之,這節(jié)課是根據(jù)本年級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在讀中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讀中發(fā)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為學生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3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四年級語文。我今天說課的課文是四年級上冊第一課《觀潮》。我將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反思。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四上教材:
先來說說教材。今年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是第一次采用部編版語文教材,我們都知道,部編版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閱讀、強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因此,在整個學期的教學當中,應該盡量透過課文,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同時加大學生的古詩詞教學。
在這一冊教材中,共有八個單元。內容涉及自然奇觀、中外童話、觀察發(fā)現(xiàn)、神話故事、多彩生活、人間真情、愛國立志、歷史故事等。《觀潮》是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自然奇觀”,由《觀潮》《走月亮》《現(xiàn)代詩二首》《繁星》4篇課文和《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組成。本單元的學習要素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最后的習作是: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因此,我們在整個單元的授課中,要在每篇文章教學中滲透寫景作文的教學,同時也要引入類似寫景文章的學習和寫景古詩詞的積累。
2.《觀潮》這篇課文:
《觀潮》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文章。通過作者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觀。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寫作方法。文章從“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三個方面寫了錢塘江大潮這一雄奇的景色。
(二)學情分析
下面是學情分析,簡單講講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富于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因此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
其次,由于這一課生字詞較多,而且又是開學第一課,學生可能還不能馬上進入狀態(tài),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會在字詞意思的學習上多花點時間,同時也要求學在上這一課之前必須做好預習工作。包括:讀課文、認識生字、查找字詞意思等。
(三)教學目標
結合小學課標要求、新教材特點和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觀潮》這篇課文我將設計兩個課時的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寫田字格內的生字,會認綠線格內的12個生字,理解“籠罩”、“逐漸”等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讀懂文章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寫作的;
3.學習第一小節(jié)的寫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5.通過觀潮人的描寫學習,體會側面描寫的好處、嘗試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重點:
1.通過學習,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并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感受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難點:1.邊讀邊想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二、教學策略
(一)教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的特殊之處就在于通過文字去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奇觀”。如何讓他們感受到呢?
1.教學中,我將使用朗讀法,即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老師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進行朗誦。當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使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真實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二)學法
1.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首先,課前預習一定要學生單獨完成。其次,在上課過程中要通過多提問學生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后,教師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寫景的作文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主要分為:課前預習、課程導入、詳細教學內容、課堂小結、課后拓展、教學板書六環(huán)節(jié)。
(二)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預習課文。
2.再讀課文,邊讀邊把生字詞圈出來,并嘗試通過查字典解決。
3.“——?”用問號劃出不明白的地方,上課注意聽。
(三)課程導入
1.在黑板上書寫“觀潮”二字,并分別詢問學生“觀”是什么意思,“潮”是指哪里的潮?然后引出錢塘江大潮。
2.順勢列舉出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留下的對錢塘江大潮的贊美詩句。
比如: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蘇軾;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李白
3.本文作者是如何贊美錢塘江大潮的?文中有一句話,請學生找出來。從而引出全文主旨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4.板書:天下奇觀。
5.那究竟何種景象能被稱為天下奇觀?作者又是如何來寫天下奇觀的?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四)教學內容
1.生字詞學習。
教師指名讀,并相機正音。
2.將這些詞語放進文章的句子中,再讓學生開火車讀。
3.從這些句子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分別是描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景象。這些景象,你一定有印象深刻的畫面,指名讓學生分小節(jié)進行朗讀。
第一段學習:主要掌握寫景文開頭言簡意賅的表達方式。
4.再回到文章第一段:讀一讀、品一品第一段這樣的開頭,好嗎?好在哪里?讓學生自己讀,同學之間交流。然后引導學生回答:這樣的開頭言簡意賅、點明中心、深入人心、讀來簡短有力。
5.引申到寫景作文:其實很多經(jīng)典的寫景文章,都喜歡使用這樣的開頭。
比如:我們在三年級上冊學習的第十八課《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句就是“西沙群島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接下來,課文就描寫西沙群島如何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如何可愛。
再比如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黃果樹瀑布》,第一句就是“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今后我們在寫景時,也可以用這種干凈有力的開篇。
綜上,作者開篇點出“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接著他先寫了潮來前,再寫潮來時,最后寫潮來后。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潮水的變化。(此時板書)
第二段學習:找關鍵詞,并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1.默讀第二段,畫出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2.除了寫潮來前的平靜,還寫了什么?
3.結合第二段每一句話,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賞析。
第三、第四段學習:
1.朗讀第三、第四自然段。在朗讀前關注文中的小泡泡。引出這兩段的閱讀要關注兩點:樣子和聲音。
2.談談讀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感受。
3.利用表格,讓學生整理第三、第四段時間、地點、潮聲的變化,潮形的變化來感受潮水浪潮撲過來之快、潮聲之響、潮形之壯闊。
時間、地點潮聲的變化潮形的變化
午后一點左右,遠處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過了一會兒,東邊響聲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很快,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再近些,兩丈多高的水墻
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
4.引導學生欣賞欣賞第三、第四段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并順勢引導學生看著表格進行背誦。
第五段學習:
1.朗讀第五自然段,提問學生還有哪些詞用得好。引導學生關注“還在”、“依舊”“好久”“已經(jīng)”等詞。賞析他們的妙處。
2.呼應首段,難怪作者會寫到“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學習側面描寫——觀潮人。
1.提問學生作為天下奇觀,作者觀到的僅僅是潮嗎?還觀到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中側面描寫的句子。
2.提問學生為何需要側面描寫,從而引出側面描寫的作文。
3.再一次呼應首段,這么多人看,就是因為“錢塘江大潮,自古以為被稱為天下奇觀。”
(五)課堂小結
1.提問學生“寫景文章應該如何讀?”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出“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
2.提問學生以后如何寫寫景文,從而引導學生概括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第一段開門見山、修辭手法、側面描寫。
(六)課后拓展
結合自己暑假的經(jīng)歷,模仿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式,寫一篇寫景文。
(七)教學板書
1.觀潮
潮來前——平靜
天下奇觀——潮來時——洶涌澎湃
潮過后——余波未平
四、教學反思:
1.由于不了解學生學情,因此,很多教學引導布置能否順利進行。
2.學完這篇文章,練筆是個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因此要妥善安排好授課時間。
3.第一次與學生磨合,一定要抓好課前預習工作,并在課程中利用恰當?shù)姆绞秸{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4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第21課《鄉(xiāng)下人家》。本次的說課我設計了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
一、說教材:今天我要說的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課。《中彩那天》這是一篇外國小故事,寫了一名修理廠的技工無意抽中了大獎,但是抽中了大獎的卻是他幫同事代買的。經(jīng)過思想斗爭,他把大獎送還了同事。作者贊揚了這種誠實、守信的品質。
根據(jù)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質,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三維目標落到實處,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通過人物的神態(tài)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情感。
技能目標 體會敘事條理清楚,首尾照應的表達方式,能復述課文,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守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
3.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新課標對本冊課文的提出的要求及學生的知識水平我把教學重點定為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理解誠實與守信的珍貴。難點是對“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的理解。
二說教法
1.以讀代講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學時,我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把讀的訓練貫徹于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求解,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啟發(fā)誘導法。“思起于疑”,在教學中,我根據(jù)課文的重點及學生勇于探索的特點設計了一些啟發(fā)性較強的問題,誘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3. 情境創(chuàng)設法。“入境始于親”,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使學生“親”入課文當中,入情入境地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說學法
1.自主學習法。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也曾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扮演著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著的角色,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以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2. 合作學習法。新課程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使學生互學互鑒,在小組的討論交流中不斷得到啟發(fā),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為今后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
四.說教學過程
㈠創(chuàng)設情境,促情激趣。
1.組織“幸運大抽獎”的游戲活動。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游戲后,詢問“中獎者”:你的心情任何?讓中獎者發(fā)表“中獎感言”。
2. 板書課題“中彩那天”,誘導:今天老師要帶著同學們一起走進一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的與中獎有關的故事。
3.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資本主義社會普通農民的生活狀況。
(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本環(huán)節(jié)中我以游戲開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體會中獎者的心情,為感受父親形象打下基礎。)
㈡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說說對父親的印象。
3.學習生字詞。
(“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環(huán)節(jié)遵循認識規(guī)律——“感知——重現(xiàn)——理解”)
㈢梳理經(jīng)過,復述課文
1.讓學生再讀課文,掌握事情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準備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進行評價。
(本文的故事性較強,適宜進行復述訓練。學生在復述過程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概括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進一步領會人物的品質作鋪墊。)
㈣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體會人物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組織探究:在故事發(fā)展的整個過程當中,母親、我、父親的情感有什么變化?從哪看出來?請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3.組織探究:“你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這個道德難題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這是一個道德難題?小組合作學習,深入探究。
4.組織探究:父親有沒有理由留下這輛車?為什么又沒有留下?你覺得父親這樣做值得嗎?為什么?(小組討論,各組代表匯報)
5.組織討論:母親的話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什么?為什么說“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
6.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人一旦擁有誠信就等于擁有了一大筆財富。”這句話的。
7.總結,對學生的發(fā)言作點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設計問題,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討論交流理解了什么是“道德難題”,并感受父親解決道德難題的不從而充分認識父親的高貴品質,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㈤回歸整體,領悟寫法
1.讓學生讀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2.提問:這三段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通過讓學生比較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領悟作者敘事條理清楚,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主旨,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基礎。)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文章的脈絡,好的板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我的板書以主人公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展開,層次清晰,主題明確,既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品質,又能幫助學生領悟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板書:
中彩那天
不是自己的
中彩→神情嚴肅
還車 誠實守信
打電話→高興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白鵝》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體會動物的有趣、可愛,感受作者對動物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朗讀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學生保護動物,跟動物交朋友。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領悟學習方法,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我通過引導學生讀句子,劃句子、朗讀重點語句,并自制直觀形象的課件,搜索各類教育資源提供的材料,以及利用教育資源演示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和感悟,以達到解決這一重點的目的。
本課的難點是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解決這一難點我利用課文優(yōu)美的語句,及制作非常生動直觀的課件,并搜索能利用的教育資源,向學生提供展示作者寫這鵝是為了表達自己喜愛的思想感情。
四、說媒體和遠程教育資源利用
這節(jié)課前,我精心地備課,查閱了許多教育資源網(wǎng)站,找了許多的有利于本課教學的遠程教育視頻資源,利用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設備。通過多媒體的聲,形、影像的播放,給學生最直觀的展示,讓學生對未見過,未體驗過的事有直接感觀。如:在教學鵝的叫聲這段,由于鵝不是每個學生都看過的動物,學生們對鵝的叫聲都比較生疏。為了讓學生對鵝有直接認識,我四處搜索網(wǎng)站,終于找到了視頻資源優(yōu)酷網(wǎng)的鵝的叫聲,鵝追咬人的網(wǎng)頁。我把這些網(wǎng)頁鏈接到課件中,當學生們說沒見過鵝,沒聽過鵝叫,更沒見過鵝咬人的情景時,我播放視頻資源,讓學生從屏幕上直接感受到鵝的高傲,鵝的兇猛盡職,從而理解了課文內容。再如:為了區(qū)別鵝和鴨的步態(tài),我也在網(wǎng)絡上搜索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找到了經(jīng)濟網(wǎng)有關鴨和鵝的步態(tài)視頻資源。特別是“凈角”學生平時根本了解不到和想象不到的名稱,我在網(wǎng)絡上下載了一些凈角的圖片和京劇《打龍袍》,放給學生看,不僅讓學生耳聞目睹了京劇的風采,還很直觀地把鵝和凈角聯(lián)系起來,解決了這段教學的難點,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最后在教學寫字階段,我在VCM新課改主題教育資源網(wǎng)站上,找來了指導書寫生字的網(wǎng)頁,讓網(wǎng)絡直接代替教師書寫,讓學生能跟著筆畫書空,掌握生字的寫法,既方便又科學,達到了非常令人滿意的效果。這堂課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和遠程教育網(wǎng)絡資源,使整個教學非常直觀、形象、便捷、科學、高效。
五、說教學方法,學法指導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1、教學方法:《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節(jié)課我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我盡量啟發(fā)學生、跟學生談話,鼓勵學生大膽表演和利用課件及遠程多媒體資源演示的教學方法來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2、學法指導:《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這篇文章語言風趣幽默,詞語豐富、精彩。在教學鵝的步態(tài)這段,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并教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并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獨立思考,合作討論來解決問題,這樣既解決了問題,又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3、教學手段的運用:課前我搜索大量的教學資源資料,用錄像展示、肢體語言的方法啟發(fā)學生想象,使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直觀、形象、貼近學生生活的事物,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六、說教學過程: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我按四步來進行。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利用謎語導入,把學生興趣提起來,再從舊知識入手,背古詩引出新課,讓學生有個知識的遷移。介紹作者同時,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情感教育。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這一環(huán)節(jié)布置學生自由讀書,在讀書前,提出讀書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的習慣。反饋中我設計了字、詞、句的檢查,由易到難,逐步上升。重視對學生字、詞、句的掌握,同時檢查學生自學預習情況,并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的習慣。
三)、品讀課文1——4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在這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多讀課文,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并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文章所寫的白鵝的特點。能在自讀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時讓學生懂得過渡段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學習3、4兩自然段時,我先指導學生學習第3自然段,然后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在這環(huán)節(jié)里,我設計了讓學生想像說話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網(wǎng)絡資源,讓學生親眼聽到,看到鵝的叫聲及鵝的步態(tài),來感受鵝的盡職勇敢。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訓練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分析能力。在匯報過程中,我還鼓勵學生大膽表演,模仿鴨和鵝的步態(tài),讓學生從表演中感受鵝的高傲,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注重朗讀指導,借助朗讀,讓學生從讀的過程中感受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四)、鞏固識字,書寫難字。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樹立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思想。然后利用教育資源網(wǎng)絡教材指導書寫較難的“餐”和“蹲”字,并讓學生跟著書空,這樣避免寫錯字。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寫字按筆畫寫的習慣。
七、說作業(yè)設計
我讓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和精彩句段,培養(yǎng)學生隨時積累,多背、多抄、多積累的習慣。并布置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愛的動物,為后面的寫作作準備。
八、說板書設計
姿態(tài):伸長頭頸 左顧右盼
13 白 鵝 叫聲:嚴肅鄭重 厲聲呵斥
高 傲 步態(tài):步調從容 大模大樣
吃相:三眼一板 一絲不茍
根據(jù)課文的結構及內容,我設計簡潔性概括性的板書,既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又讓人一目了然,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6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語文六年級上冊《夜鶯的歌聲》,這篇課文講述了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一個被稱為“夜鶯”的小男孩把德國官兵引入游擊隊的伏擊圈,使德國法西斯強盜被殲滅的故事。一個機智、活潑、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躍然紙上。文章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構思巧妙,段落分明,語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悅耳的歌聲仍不絕于耳。
由于這是一篇敘事性文章,條理清楚,學生容易把握,所以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我就考慮開展探究性閱讀,并且通過抓住重點句子,充分朗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悟性,顯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針對課文特點,教師可設計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一、抓住主線,理清脈絡
教師首先回顧課文內容,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礎上快速瀏覽全文,抓住主線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主要事件,從而理清課文脈絡。
二、以讀促悟,重點探究
在課文中找到思考題的答案:
⑴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分幾部分寫的?你是怎么分的?課文的重點部分寫什么?
⑵找出小孩回答德國兵的話,想想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⑶在給敵人帶路時,小孩有哪些言行?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⑷游擊隊員是怎么知道敵人情況的?說明了什么?
⑸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寫了夜鶯的歌聲,說說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lián)系?
三、總結全文
我設計兩道小題來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總之,本課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讀、議、悟為主要手段,并穿插說的練習,對學生進行了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反思與體會
一、以讀促悟,深究感悟
“讀”是閱讀教學的根本、好灑不品不知其味,好書不讀不知其妙,好的朗讀可以穿越語言文字,還文本以形象,化文境為心境、使學生通過朗讀,深入文本,走近角色,親歷小英雄與敵人的不同形象,自然受到愛國情感熏陶、在教學實踐中我立爭把讀的訓練落到實處,在讀中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感悟,體驗,獲取最豐富的營養(yǎng)、我想讀完后,學生這樣的感受不能不說是對文本一種新的詮釋、這樣入情入境地讀是必要的。
二、以讀引思,遷移運用
文章以濃重的筆墨譜寫小夜鶯引誘敵人進入游擊隊的伏擊圈,寫了小夜鶯的很多的語言和動作,但是對小夜鶯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卻很少,因此我就設計了很多小夜鶯的心里想法讓學生去想象發(fā)揮。比如在第一句里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他停下來,會想些什么呢?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他好象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他真的完全忘了嗎?(沒有)所以課文中一個詞用的特別好(好象)好象忘了,其實他不但沒有忘,而且在思考著……留給學生補白。學生們都說得很好,很有自己的見解。但是我并沒有發(fā)現(xiàn)舉手的總是這么幾個人。也就是大部分人對問題的答案還是不知道的。特別是中等生,他們沒有了發(fā)揮的余地。究其原因是因為自己的節(jié)奏太快了,沒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只有個別基礎特別好的學生在緊緊地跟著我的思路走,其他學生或多或少都落下來了。因此,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點死氣沉沉。
三、回歸主旨,深化感情
總之,本課以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為重點,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讀、說、悟,思為主要手段,對學生進行了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和深刻的思想熏陶。但是整堂課下來,學生感悟到的和體會到的不夠深。可能這篇課文讓四年級的孩子去體會和感受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再次我的引導和提問方式可能不能接近學生的實際,思考的過程也太短,因此出現(xiàn)了發(fā)言少,甚至沒人發(fā)言的情況,對我的課堂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這些都需要好好去反思和改進的。但是,歸結結底,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課堂上的應變能力,這需要在平時的課堂中慢慢去體會和磨練出來的,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7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十七課《長城》。我將從教材、教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五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長城》是本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xiàn)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本組課文都是介紹我國世界遺產的,要求學生能夠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
根據(jù)教材內容,本著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原則,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情感目標: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與教學相整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方法
根據(jù)新課程基本理念以及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考慮到四年級學生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長城,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信息技術整合法”,以有關長城的視頻、圖片、聲音等信息技術手段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基本掌握“讀——悟——品”三步學習方法。
三、說過程
現(xiàn)在,我重點介紹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這節(jié)課我一共設計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
(一)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課始,我展示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并有感情地朗讀,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在游覽長城之后,留下了這樣的題詞“我到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中國的長城是最美的!”聽完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并設疑:長城究竟是一處什么樣的建筑,讓那么多偉人都來贊美呢?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激發(fā)學生探究長城文化的興趣。為本節(jié)課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的鋪墊。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后讓學生談談對長城的初步印象。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讀,體驗成功、樹立信心。
3、在學生匯報中理清課文思路
(三)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1、“長城遠景”教學
在教學長城遠景一段時,我準備一幅長城遠景圖。讓學生先從視覺上感受長城像一條長龍的特點,并借助圖畫理解“蜿蜒盤旋”“崇山峻嶺”。而對于數(shù)字“一萬三千多里”,我用具體的實例:二十年前,有個年輕人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里,用了整整508天,以次引導學生領會長城的長。在理解感悟之上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表達長城的雄偉壯觀。
2、“長城近景”教學
學習長城的近景,在結合圖片了解了“垛子”等以及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之后,我設計一個讓學生動手畫長城示意圖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古代勞動者的智慧。這樣的設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聯(lián)想”教學
俗語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作者的聯(lián)想這部分教學中,先讓學生放開讀,讀到動情之處批注自己的感受,并以“哪些地方你感觸最深”的形式匯報。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學生會用自己的體重來比較。“多少”“才”等詞語飽含著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贊嘆。匯報完后,播放一段教學視頻,讓學生觀察并盡情地展開想象,學生可能會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可能會想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詩句或者“孟姜女哭長城”的典故等。此時,學生通過交流,引起了和作者的共鳴,便產生了朗讀的欲望。于是,我嘗試著將這部分內容改寫成分行的形式,配上音樂,讓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來讀。老師適當?shù)卦u價和鼓勵,學生的情感便自然與文本融為一體了。這樣,信息技術與教學獲得了很好整合。
4、陶冶情操
文章的最后一段,總結全文,抓住氣魄雄偉引導學生讀出自豪和驕傲之情。我設計以學生題詞并署名的方式結束教學,首尾呼應,結構精致。學生展示后,我出示一首小詩,配上《長城長》的音樂,學生的激情在朗讀重再一次迸發(fā)。這樣,就將一條橫貫東西,逶迤曲折的人工長城演繹成融會古今、堅強剛毅的人文長城。
(四)拓展延伸,提升感情
課堂雖然畫上了句號,但是情感還在延續(xù)。我設計了三道選做題:
1、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那時,一定會有眾多中外朋友來參觀長城,如果你是一位小導游,你會怎樣介紹長城?請創(chuàng)作一篇解說詞。
2、出一期以“長城”或“世界遺產”為主題的手抄報舉辦小型展覽。
3、把搜集到的“長城”資料貼在“文化窗”,大家一起分享。
四、下面是我的板書設計: 17長 城
遠看:像一條長龍 近看: 高大堅固 聯(lián)想: 凝結著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8
一、 教學理念
《語言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在基礎教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雙基的學習與訓練,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文化品味的提高、|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等。做好這些的前提,教師就要正確地把握語言教育的特點,重視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充分利用課堂的實踐性,使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語文學習和言語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能力。
二、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扁鵲治病》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第八組中的一篇課文。是關于戰(zhàn)國時名醫(yī)扁鵲的傳說故事,主要寫扁鵲多次拜見蔡桓公,并勸戒他及時醫(yī)治自己的疾病,但蔡桓公堅信無病不肯從醫(yī),導致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扁鵲治病》是第八單元的課文,該單元主要學習故事,感受故事的魅力,體會其中道理。在這篇文章中,一是讓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2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有關詞句,體 會人物想法。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整體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fā)表。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漂浮的山》是西師版教材第七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向我們介紹了漂浮的山——冰山的身高、外形、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以及漂浮的特點。科普說明文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普及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了解說明方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但由于這類文章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因此很容易被上成科學課或常識課,使教學過程顯得枯燥,學生學得乏味。如何才能讓本課的教學更具“語文味”,在《漂浮的山》教學設計中,從以下四個方面彰顯了的語文意識、基礎意識、文本意識、訓練意識,突出了說明文教學的語文味。
2、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借助字典、詞典和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學過的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批讀。
3、了解冰山的特點,培養(yǎng)關注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冰山的特點。
教學難點
在閱讀過程中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進行批讀。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tǒng)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彰顯語文意識、基礎意識、文本意識、訓練意識,突出了說明文教學的語文味,我從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強化訓練。
重視朗讀訓練。《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讀是傳統(tǒng),是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精華,是幫助學生品味語言、打好語言功底的最好方法之一。為此在本課的教學中共設置了四處朗讀:
一是教師開課是聽寫中的導讀。
二是泰坦尼克號撞冰山的事例。
三是介紹冰山身高的擬人句。
四是介紹冰山漂浮特點的擬人句。雖然科普說明文簡潔通俗,但作為一篇文章,哪所敘述再客觀,文字再嚴謹科學,也不可能不包括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著力去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再通過朗讀傳遞作者透過文字想要表達的情感。
重基礎訓練。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工具性。在教學中抓住了“隨波逐流”和“藏”字,引導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感情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和作者用詞的準確,并讓學生透過文字去深刻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在這樣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解詞和運用。
重語言感悟。淡化對說明方法的講解。在引導學生對文本語言有了感悟后,在總結學生發(fā)言時,指出他們剛才說的舉例子,列數(shù)據(jù)就是常用的說明方法。
重語言的遷移。學習語言的最終目標是要學會運用語言。因此在課的結束處設計了一個冰山的自述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介紹冰山特點過程中就把文本語言轉化成了自己的語言,從而真正實現(xiàn)了語言的內化。教師用大屏幕出示的句式,用利于讓學習困難的學生有話可說,既照顧了全體學生,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總之,這節(jié)課是根據(jù)本年級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在讀中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讀中發(fā)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關注自然,探自然奧秘的情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七色花》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語文第五冊第九單元《想象和幻想》
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是一篇童話,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時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做了七件事。主要是要教育學生要做有意義的事。
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第1-3然段寫小女孩珍妮因迷路而哭了起來,一位老媽媽看珍妮哭得可憐,就送她一朵能幫助她做事的七色花。第4~10自然段寫珍妮用七色花瓣為自己做了許多事。第11~18自然段寫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幫助一個雙腿有病的小男孩站了起來。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能簡單概括出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七件事情,能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體會七色花的神奇。
技能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最后一片花瓣做的事情最有意義,因為助人乃快樂之本。
2.總結全文,運用想象和幻想,說說如果有一朵七色花,自己想實現(xiàn)什么愿望。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進行仿寫。
情感價值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悟到助人是快樂的,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愛,心地善良。體會到凡事都應該為別人著想,懂得只有樂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
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幫助雙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義。
教學難點:
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運用幻想象,引導學生寫一寫如果有一片七色花瓣想實現(xiàn)什么愿望。
三、說教法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從
1、重視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能力;
2、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3、發(fā)展想像,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4、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四個方面出發(fā),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在教法上運用電教輔助法、圖文對照法、誦讀體會法等方法幫助學生全面達到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考慮到課文篇幅較長,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設計學生一邊讀,一邊根據(jù)教師的提示思考、想象。當今的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研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同時打破傳統(tǒng)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并且讓學生發(fā)揮想像,并進行口語交際,而且把練習寫作集中起來,既發(fā)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指導。
五、說程序
我的教學流程是:談話導入,直接揭題——自由讀文,了解大意
引導講授——自主合作交流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拓展升華,指導寫作——總結歸納提高。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1
《白鵝》是豐子凱先生描寫動物的一篇佳作。課文用生動詼諧的語言通過對鵝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三個方面的具體描寫,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高傲的白鵝形象。
根據(jù)本課的內容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好詞佳句。
2、了解白鵝的特點。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4、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根據(jù)本課的內容特點,我設計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說說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課文中的一句概括,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鵝高傲的特點的,引導學生從課文的中心句、過渡段總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表達順序。
然后通過教師提問:“作者是怎樣把白鵝的叫聲特點寫具體的呢?”展開第三自然段的教學。同時讓學生邊默讀邊畫出表現(xiàn)白鵝叫聲特點的詞,并想象白鵝在干什么,好象在說什么。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詞語,動手批注,調動想象思維參與解讀文本,從形態(tài)、聲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既培養(yǎng)了學習方法和習慣,又豐富了語言積累。同時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感悟作者認真觀察的態(tài)度和寫作方法。
接著通過問題:“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了白鵝步態(tài)的特點?”展開第四自然段的教學。在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中,體會作者通過鴨和鵝比較的方法突出蛾的步態(tài)特點。同時讓學生從課文描寫鵝和鴨的詞語中,想象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并演一演。
這樣設計一是了解對詞語把握的情況;二是進一步感悟觀察細致的態(tài)度和用詞準確,運用對比、擬人來突出特點的表達方法;三是在多種感官及師生合作參與的學習中獲得愉悅的體驗,提高效率。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是積累運用,讀寫結合。
課文用準確的詞語和生動的事例,通過對比的方法寫出了鵝的高傲,我們也仿照課文的表達方法,寫寫我們身邊的人或動物的某個特點。閱讀教學應該引導學生經(jīng)歷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的語言學習過程。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創(chuàng)設這種由內化到外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真正做到一課一得。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綠》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詩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詩人艾青用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由各種綠色繪制而成的圖畫,展現(xiàn)了春天到處是綠色,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情景。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擠、叉”這2個生字,會寫“瓶、擠”等4個字,正確讀寫“墨水瓶、墨綠”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為何所有的“綠”會按著節(jié)拍飄動。
4.對比感受《西湖漫筆》中的“綠”,想象詩歌畫面,體會詩歌情感。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詩歌內容,想象畫面,體會詩歌情感是教學的重點,后一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課標指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我力求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特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接觸文本,把發(fā)現(xiàn)、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留給學生。主要采用了情景法、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教”,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課標指出“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因此,我認為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方式重點在體驗學習和感悟學習上。引導學生采用情景體驗法、讀書入境法、圈點勾畫法、合作探究法、發(fā)散聯(lián)想法等方法展開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以學生最喜歡的顏色引入課題,初步認識“綠”色代表的生機與希望,為詩歌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詩句,檢查生字認讀、詩歌朗讀情況。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讓學生交流識字寫字方法,幫助識記、書寫。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流利、順暢。
2.學生分小組接力讀。思考:讀完詩歌,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場景?
如果讓你將它畫出來,你會怎樣畫?
3.理清結構。
第一部分:(1)總寫到處都是綠色。
第二部分:(2—5)分寫綠的形態(tài)、樣子。
(四)學習第二部分
1.分小組自主學習第二部分。
2.組內自由朗讀,交流問題與理解。
3.班級匯報,教師點撥。
(1)理解感悟第2小節(jié)
抓住“墨綠、淺綠、嫩綠、翠綠、淡綠、粉綠……”體會“綠”的顏色豐富。
(2)理解感悟第3小節(jié)
引導想象畫面:風、雨、水、陽光都是綠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啟發(fā)填空:(春風)吹綠萬物,所到之處生機盎然;(春雨)滋潤萬物,所到之處生機勃勃;(流水)喚醒萬物,所到之處春意融融;(陽光)沐浴萬物,所到之處翠綠芬芳。
理解春風、春雨、春水、陽光為什么是綠的。
(3)理解感悟第4小節(jié)
理解“集中”“擠”“重疊”“交叉”,想象畫面。體會綠的濃郁厚重。
啟發(fā)想象:春天的校園、田野是怎樣的情景?
(4)理解感悟第5小節(jié)
思考:“綠”為什么會按著節(jié)拍飄動?
啟發(fā)想象:一陣風吹來,小草( ),柳枝( ),麥田( )
理解“飄動”。
(五)對比朗讀,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出示《西湖漫筆》片段,學生閱讀。
2.學生自主交流。想象畫面,對比理解。
3.體會詩人的情感。(對春天與自然的熱愛與贊美,對光明與希望的向往與追求)
(六)課文小結
這首詩通過對豐富的綠、濃郁的綠、飄動的綠的描繪,展現(xiàn)了春天到處是綠色、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描繪了一個綠色的、充滿生機與希望的世界。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抓住文中作者描寫綠的思路,概括各小節(jié)的內容,最后總結主題。這樣的板書比較簡潔,但內容呈現(xiàn)直觀,重點、主題突出。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3
【說教材】
《尊嚴》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2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從內容體會思想。本篇課文抓住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他是一個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的人,表現(xiàn)出年輕人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因此,我把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四個生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體現(xiàn)人物的品質。
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么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抓住描寫年輕人哈默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透過年輕人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以及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那句話。
【說教法】
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為多媒體直觀法、閱讀討論法、以讀代講法、以讀促寫法。
【說學法】
本課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質疑問難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讀法、收集材料法。
【課前準備】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課前需做好以下準備:
(一)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尊嚴“的格言。
(二)課文插圖。
【說程序】
這篇課文我計劃1課時完成。我把這課時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饑腸轆轆、筋疲力盡的逃難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面前,你會怎么做?(出示課文插圖)可是有一個年輕人他沒有這么做,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讀完《尊嚴》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這樣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自學質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
1、根據(jù)閱讀提示自由讀書感悟,勾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讀懂的和不懂的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2、質疑問難。學生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歸納:年輕人為什么拒絕擺在他面前的食物?當聽說“沒活”時,他為什么不高興?當聽杰克遜大叔說要他捶背時,他為什么又高興起來?為什么他會從一無所有到后來擁有一筆讓所有美國人羨慕的財富呢?
(三)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交流。(探究剛才質疑的問題)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以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1、分小組合作學習。重點通過年輕人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想象他當時的心理活動,體會他自尊、自強的精神。學生在朗讀中提出不懂的問題,如食物擺在年輕人面前時,從他說的話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當聽說“沒活”時,他會怎么想?當聽杰克遜大叔說要他捶背時,他又會怎么想?學生在提出問題后又進行朗讀,實現(xiàn)在讀中問、問中讀。(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是讓學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內心活動,從內容體會思想,加深對年輕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學生在讀中問、問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學生在自讀自問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升華,個性得到張揚。)
2、說一說、演一演、議一議
(1)說一說
學生自由說出文中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學生自由暢談后,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和欣賞即興表演“對話”部分。(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杰克遜大叔和年輕人,其余幾個學生扮演逃難人進行現(xiàn)場表演,本課的重難點就在寬松的氛圍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喚起人們對江南絢麗春色的向往,反問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詩,更真切有力地表達了對江南的眷戀之情。同時,“詞”這種體裁在湘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現(xiàn),選編這首詞,意在使學生對詞這種體裁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初步感受詞的語言美、韻律美,開拓學生的視野,感覺中國經(jīng)典詩詞的無限魅力。
二、說設計思路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歷經(jīng)千百年而傳誦至今的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燦爛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體會到:教師激情有余,學生悟性不足;教師情有獨鐘,學生卻無動于衷。原因何在?往往由于教師在教學上的情感灌輸,造成學生的情感距離,未體現(xiàn)經(jīng)典詩詞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本堂課的教學重在體現(xiàn)語文新課標中“以讀為本”的理念,使學生走進文本、親近文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滲透古詩詞教學“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guī)律,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力求營造一種“簡約而不簡單,隨意卻不隨便”的和諧語文課堂。
本首詞的教學過程我設定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二)“胖”讀全詞,古詞新談。(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四)牽引“憶”線,拓展延情。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1、(師生問好后,教師板書“憶”字)①師:請同學們讀這個字。能給“憶”字組幾個詞嗎?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創(chuàng)造這個字的呢?(課件一:演示“憶”的演變過程)②師:由此,你想到了“憶”的本意是什么呢?(引導學生說出回想、思念)。③師:古往今來,有人思念家鄉(xiāng),有人思念親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天,我們將和詩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書:江南,學生齊讀課題)2、師: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課件二:江南風光視頻:小橋、流水、垂柳、涼亭??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的錄音伴奏)。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配上樂曲可以唱。詞不同于詩,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為長短句。《憶江南》這首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詩人白居易50多歲時曾在江南的蘇州、杭州任職做官,江南的秀麗風光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12年以后,他對江南依舊魂牽夢縈,67歲那年,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憶江南》。
(教師配著古樂范讀)[設計理念:教師巧妙地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與江南美景融為一體,在這種無意注意之下,教師細膩、傳神、聲情并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心中蕩漾起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向往之中,進而有種渴望要了解,朗讀這首詩的心情,激發(fā)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熱情。]
(二)“胖”讀全詞,古詩新談。[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本”,教師剛才的范讀已潛移默化地激發(fā)了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求知欲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胖”讀全詞,不在于質好,只在于量大,讓學生在反復自由地讀字、讀詞、讀句的訓練過程中,先領悟詩的大意,初步感悟詩的意境。]這一環(huán)節(jié)分以下步驟進行教學:1、學生自由朗讀并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讀通順,爭取熟讀成誦。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出示課件三:重要詞的注解。要求:①根據(jù)注釋讀懂詞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能質疑提問并作上記號。②書寫“諳”字兩個,在自己與同伴都認為美觀的字下畫“☆”。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設計理念: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包羅了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作者的贊揚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只因“好”字之甚,方能“憶”之不休,“好”和“憶”二字在詞中相互驗證,相得益彰,實為絕妙之筆]1、品析佳句,引導想象。(1)江南好,好在何處?(景美)(2)詞中寫了哪些景物?用“ ”把它畫出來。(太陽、花、水、春天)(3)分別抓住景物的什么特點來進行描寫?(色彩)教師引導學生口頭填充:( )的花兒 ( )的江水( )的太陽 ( )的春天課件四出示:“日出江花紅勝地紅,春來江水綠如藍。”①輕讀句子。②說說這個句子寫得怎樣?用了什么修辭手法?③把詞中的“勝”換成“似”、“像”,比較朗讀,進一步理解“勝”的妙處。④江邊的花為什么會紅勝火,江花為什么會綠如藍呢?(太陽很紅,花兒在太陽的照射下,更紅了,勝地過了火焰。美麗的江水綠得很純凈,如同藍草一般)⑤心誦詞句。(提示學生眼睛看著文字,嘴上說著語句,腦海想像畫面)
課件五:出示江南美景圖:日出→江花→江水→全景。①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這時的江南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②如果你身臨其境,你會怎么說?會怎么做?(會大聲感嘆,會把它畫下來,拍下來,會流連忘返?)2、搜尋詞眼,品讀“江南好”。師:剛才,大家解譯詞意,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不知不覺就把這首詞讀“胖”了。如果把我們剛才說的話全寫下來,那該是多長一篇文章啊!但我們看這首詞,它只有幾個字?(27字)。這就是詞的優(yōu)美、簡潔、凝練、含蓄的魅力所在。想把這首詩讀“瘦”嗎?請再放聲地讀讀全詞,看能不能把整首詞讀成一個詞語?找找整首詞是圍繞哪一個詞來寫的?提問引導學生質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還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導學生說:天氣好、人好、人杰地靈、美食多??),師:一個“好”字,包羅了詩人對江南的無限贊嘆和向往之情,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引導學生想象詩人當時贊美、回憶江南的表情、神態(tài)來讀,或者想像詩人作詩的心情,大聲的贊誦讀,或小聲的感嘆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四)牽引“憶”線,拓展延情。師反問:對比洛陽,如此美麗的江南春色,叫詩人怎“能不憶江南”呢?
1、對比句子,說說更喜歡哪句?為什么?出示課件六:能不憶江南?應該憶江南。
2、創(chuàng)設情境,詩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對他和他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他辭官離任時,詩人劉禹錫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出示課件七:引導學生讀一遍,課件更換一種字體。師:江南人民對詩人如此的愛戴,讓詩人生:接著讀——“能不憶江南?”師:詩人對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讓詩人生:接著讀——“能不憶江南?”師: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的眷戀之情,讓詩人生:接著讀——“能不憶江南?”師:詩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結,讓詩人生接著讀——“能不憶江南?”再次對著你對《憶江南》的獨特感受,齊讀全詞。
3、結束語:同學們,古詩詞是我國文學中的藝術瑰寶,好的古詩詞、好的現(xiàn)代文一定要背,我們正處在背誦詩文、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我的老師曾送給我一句話,今天我想把它送給大家:誰擁有了語言,誰就擁有了智慧。
謝謝大家,下課!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游時,看到一只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只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yōu)樽约罕Wo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fā)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只幼龜是偵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龜?shù)玫搅隋e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同時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說學情
從四年級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出發(fā)進行分析,四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初步具備了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探究大自然的奧秘,對自然現(xiàn)象有著關注的熱情。所以對于這篇課文,學生是有學習欲望的。但是,學生的關注可能僅僅停留在表面,要引導學生對話文本,在讀中感悟。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生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躊躇不前,愚不可及、頹喪”等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悟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明白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guī)律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為注定要失敗的。激發(fā)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我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設定為教學重點,將“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設定為教學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我按照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采取以講讀法、談話法為主的教學方法。我將通過講讀法,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并讓學生學會概括內容的方法。
通過談話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引領學生對課文進行探究質疑,在點撥之下學生主動思考,體悟課文情感。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我還選擇了朗讀法和聯(lián)想法,自主品讀,體會情感,針對關鍵情節(jié)進行聯(lián)想。
五、說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課堂效果,我還準備了多媒體課件,用來播放動畫、圖片,呈現(xiàn)重點字詞。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主要談談對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在上課之前我會用多媒體出示一個故事動畫,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成語?
學生們很容易能猜到是(拔苗助長)。借此我會請同學來談一談這個成語的道理,自然的引出“自然之道”。
為什么采用這樣的導入方式呢,《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我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學生熟悉的成語動畫,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也將學生引入“自然之道”的情境中。
(二)整體感知,自主質疑。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整體感知,自主質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首先會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且想一想課文里講了什么人、什么事情。
學生讀完后,我請同學概括主要內容,并教給大家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講出事件結果等要素來概括內容的方法。
緊接著,我會讓學生結合預習和讀文情況,提出質疑,針對重點問題,組織大家進行深入探究。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對文章內容進行歸納。通過對概括方法的引導與提煉,學生學會用簡短的幾句話說清主要內容,掌握概括內容的一種方法。之后,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矛盾沖突,引發(fā)質疑,找出質疑點,以點突破。這樣設計旨在找準教學的起點,真正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探究體驗,深入感悟。】
(三)深入文本,體驗感悟。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深入文本,體驗感悟,本環(huán)節(jié)緊緊圍繞有價值的問題,結合學生的質疑,一步步進行深入探究。
1、為什么救幼龜。
我預設學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救幼龜”。研究“救”的原因,體會我們救幼龜?shù)摹耙黄眯摹保惺茏匀坏纳衿娴葍热荨?/p>
(1)通過讀文章,找出我和同伴、向導的不同態(tài)度,抓住“探”和“若無其事”等有關詞句,理解我們和向導救幼龜?shù)脑颉?/p>
(2)結合詞語,讀懂向導口中“自然之道”的含義,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理解、感悟和體驗。
(3)此時,我會對該問題進行總結。之所以救幼龜,是源于我和同伴緊張、焦急的心情,以及幼龜?shù)奶幘场O驅鋵嵤嵌米匀恢赖模瞧扔谥車说膲毫Γ是不情愿地救了幼龜。
【設計意圖:充分預設學生質疑點,借助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會通過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詞語并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學段的特點;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情感。】
2、“愚不可及!”
此時,我會讓學生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我們的行為,學生能夠找出“愚不可及”。所以,下一個問題,是研究為什么愚不可及,進而研究“害”的慘烈,突出對幼龜?shù)摹皞Α薄?/p>
(1)先讓學生默讀5-8段,畫出有關句子,體會幼龜受到的傷害及人們的愚不可及。
(2)結合有關重點句子理解體會、想象表達。教師指導配樂朗讀,讀中感悟。
想象當時的情景,進行寫話練習,通過“語言表達”豐富原文畫面,以寫促悟。
(3)感情朗讀,觸動學生情弦。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著重突出以讀促悟,讀中悟情,以寫促悟,寫中生情。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理解內容,受到震憾,觸動心靈,提高朗讀能力。利用寫話練習,實現(xiàn)寫中動情、感受“害”的慘烈場面,提高運用詞語的表達能力,也為深入探究原因、領悟道理做好鋪墊。】
3、為什么這樣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龜,卻害了更多的幼龜呢?
第三個問題,將探究“救”了一只,卻“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復揣摩,觸動學生“心靈”。
(1)探究原因:引導學生關注全文,學生在文章關鍵處反復揣摩,由淺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體會出人們的愚不可及,領悟道理。
(2)引導學生抓住“悲嘆”等,角色體驗朗讀。到底是為何而悲、為何而嘆?體會愚蠢,得到啟迪。
4、教師小結
正如大家所言,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違背自然規(guī)律,否則,不了解、不尊重自然,堅持已見,違背自然規(guī)律,往往事與愿違,“好心”也容易辦“壞事”。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深層探究自然之道,引發(fā)思考。在表達交流中,解決疑問,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啟示,在入境體驗與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義,觸動心靈,受到啟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探究寫作:觀察生活中的動、植物等,看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把新發(fā)現(xiàn)寫下來。
【設計意圖:課中探究,深入理解了幼龜入海的自然之道,悟出了人們愚不可及的多重原因,得到人生的啟迪;課后拓展,再引導學生進入大自然,進行新的發(fā)現(xiàn)和探究。整個設計,從單元和專題的整體考慮進行了全面規(guī)劃和構思,注重了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大語文觀,注重了探究、體驗,實現(xiàn)了對方法的學習和遷移運用,發(fā)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特點。】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說課稿09-17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小學四年級語文優(yōu)秀說課稿10-08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說課稿06-25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09-03
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11-25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