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4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教材分析: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小鷹學飛》。《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課文,該課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課文生動有趣,富有動作性,激發兒童進入角色,動手動口。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助于學生仔細觀察,起行合理想象。
[說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低年級學生的要求并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已經”說話。
3、啟發學生想象,提高說話能力,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4、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難點:啟發想象,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本文可以分三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主要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
[說教法、學法]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識知規律,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1、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在創造性想象、表達中積淀語感和言語交際經驗。通過情境導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性閱讀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使自己的主導作用不但發揮在知識的傳授中,而且發揮在啟迪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上,并采用多種方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閱讀在讀中進入角色,在情境中動情。2、品詞析句法,朗讀訓練時,教師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反復比較、讀、悟、表演使學生體會到文中語言運用精當之處,加深對寓意的理解,采用的學法是讓學生通過讀一讀,找一找,議一議,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的一系列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悟意,從而逐步掌握此類課文的讀書方法。
[說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學生在齊讀課題后,復習上節課學過的生字詞,然后談談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都知道了些什么。自然引入本課的學習。
二、充分品讀,讀中感悟。
在學習1-2自然段時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老鷹和小鷹的話多讀一讀,結合板畫,讓學生看到小鷹已飛到了大樹的上面,引導學生想小鷹這時會怎么想呢。再結合文字“高興”、“喊”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出來,體會小鷹自以為飛到了大樹的上面,飛行的本領就已經學會了,自然地讀出它此時的高興、滿足的心情。
這時候,老鷹是怎么說的?你是從哪兒看出老鷹不滿意。學生通過讀,指出“搖搖頭”,“還不算”,明白老鷹希望小鷹飛得更高。老師用親切的語言點出母親對孩子的愛。鼓勵學生讀出親切、和謁的語氣。孩子是最喜歡動起來的,通過看板書,從自己編動作到指名學生上臺表演,鼓動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讓這一段的教學“活”起來。這一階段的教學利用文中重點詞,讓學生的讀讀、演演來調動他們全員參與,從動口、動手、動腦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能力。
教學中的讀、說、演正滲透著學法的指導,為結構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作好鋪墊。由于第四自然段中,老鷹在評價小鷹是否會飛時,用了和第二自然段一樣的評價“還不算會飛。”同樣的句子,讀法是否相同呢?為了讓學生有所感悟,我首先讓學生熟讀了含有這兩句評價的1—4自然段,弄清老鷹分別時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接著讓學生展開討論,發表自己讀后的感受:第一個“還不算會飛”強調的是什么?第二個“還不算會飛”又是強調的什么。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小鷹只比打樹飛得高,根本不能算會飛,因此,老鷹的意思是說小鷹根本不能算會飛,朗讀重音應落在“不算”上面。而第二次小鷹已經飛得比大山還高了,可以算得上會飛了,只是距離搏擊長空得本領還差很遠,所以老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小鷹還不能算真正會飛,是在前一句話的基礎上的評價,因此,朗讀重音應在“還”這個字上。
一番討論之后,學生紛紛體會到了句子雖然相同,但表達的意思卻是截然不同的,朗讀的語氣也應不同。帶著對句子的理解,學生再次投入到朗讀中去,讀出了自己的感悟,讀出了老鷹語重心長的語調。
經過這樣的朗讀指導,學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而且掌握了如何讀準語氣語調的方法,那就是,邊讀邊悟,以悟促讀。
最后,我設計了“小鷹已經飛了兩次,這時它又會怎么想呢?”讓學生在眾說紛紜中,將自己的想法與小朋友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大膽想象,促進理解
在學習五、六自然段時,教師適度放手,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白,“鼓起勁”,“拼命向上飛”,不但描述了小鷹使出全身力氣刻苦練習飛行的樣子,而且說明越往高處越難飛,“飛呀,飛呀”是說小鷹在反復地練飛。“急促地喘著氣”是說小鷹由于刻苦練習而顯得很累“小鷹第一次學飛,好不容易飛到了大樹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媽媽不滿意,它只好再花點力氣。”學生加大了動作的力度,終于飛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飛得更高,你會怎么做?學生通過表演,悟出“鼓起勁”與“拼命飛”的含義,這時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爬上山頂”,“爬上高樓”“跑了好幾圈”都會急促地喘氣。學生的話語閃爍著個性與創新的光彩,而且還情不自禁地喘起氣來。這時,老師巧妙地過渡,指導學生朗讀“急促地喘著氣”這句話,這里用調動生活經驗的手段,使感情朗讀有了扎實的基礎。為了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使朗讀富于變化和層次感,我設計了回過頭來縱向比較小鷹在三個高度說的話——“我已經會飛啦”,“我真的會飛啦”,“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要指導學生抓住“已經”、“真的”、“總算”等關鍵詞,體會小鷹的不同心情,讀出小鷹的不同語氣來,特別是最后小鷹不肯定的語氣說明它經過老鷹的幾次教育,不僅提高了飛行本領,而且變得虛心了。接著引讀第六自然段,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這里要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思考:“孩子,你往上看!”老鷹是想告訴小鷹什么?小鷹看到比它飛得還要高的鷹會怎么想,怎么做呢?通過討論讓學生懂得:老鷹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鷹提出新的要求是希望小鷹虛心學習,永不止步,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小鷹通過老鷹的教育和自己的實踐,終于明白了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永遠前進。總結出關于這個道理的成語,多讀讀加深理解。
四、學習生字
一年級寫鉛筆字的要求是寫正確,二年級要寫美觀了。因此通過學生自己觀察發現字的間架特點,筆畫變化,來把字寫美觀。
[說板書]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利用板畫,讓學生看清楚小鷹三次飛行的高度。本課時的設計,意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利用媒體再現情境,渲染氣氛,在情境中感情朗讀,大膽質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我執教的是蘇教版第四冊第一課《春雨》,這首詩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原題為《春夜喜雨》。課文節選了其中的前四句。一二兩句寫春雨發生的時令,傳達贊美之情。三四句描寫了春雨的特征,具體寫好。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自古以來,描寫春雨的詩文成千累萬,杜甫的這首詩歌可以說是其中的上品。詩人用洗練的語言,擬人的手法,形象而又準確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作用,抒發了對春雨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本詩時,我借助多媒體播放和春天有關的圖片,勾起學生對美好春天的向往,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先解釋詩題,簡介作者。接著初讀詩句,學習字詞。在初讀全詩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字詞,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提示學生,逐句誦讀領會,再聯想全詩大意。熟讀成誦,體悟意境。最后,教學生字,并指導書寫。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教學本課之后,我想還可以適當拓展。如讓學生看圖說話或運用古詩進行說話練習。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蜜蜂引路》處于本組教材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無數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清晰的規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蜂人的所在。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通過本課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單元總體目標:
1、認識38個生字,會些39個生字。
2、培養學生多動腦,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決。
3、讓學生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課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7個及一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初步培養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優秀品質。
(三)說教學重點: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說教學難點:
了解"蜜蜂怎么會引路"的道理。
三、說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錄音。
四、說教法:讀書指導、談話、討論、講授、演示
五、說學法:預習、讀書、閱讀、質疑問難、聽課
六、說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平時我們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該怎么辦?
2、板書課題、讀題。蜜蜂怎么會引路呢?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讀一讀本課全部生字。多種情況檢查識字情況。
3、檢查讀課文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暢。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自悟一、二自然段,匯報交流,點播釋疑。
2、重點指導讀第三自然段。
(1)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A列寧的住處在哪兒?
B誰能說說花叢在哪兒?
C那么,園子在哪兒?
D養蜂人的小房子呢?
E房子旁邊還有什么?
(2)現在誰能看著圖把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連起來說一說?
(3)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A(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列寧在路邊發現了什么?(板書:發現)他是怎么想的?
B列寧觀察什么?他是怎樣觀察的呢?
C我們再來看看列寧觀察的和想的對不對。請大家讀讀第三句話。
D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下面我們把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等一下我還要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3、學習第四段。
小朋友,養蜂的人看見列寧會怎么想呢?
(1)請一位小朋友讀讀第四段課文。
(2)請你們看書上的圖,再圖文對照,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在說話?
(3)養蜂人見到列寧為什么會感到驚訝呢?
(4)指導讀一讀這句話。那么誰能用驚訝的語氣讀一讀養蜂人說的話?
(5)小朋友,什么叫向導?(向導就是帶路的人。)列寧指的向導是誰呢?(齊)蜜蜂。
(6)但是你們想一想,蜜蜂真的能當向導,能引路嗎?(點課題)不能。
(7)列寧是*什么找到養蜂人的呢?
四、課堂小結:列寧是*動腦,想辦法,仔細觀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飛回蜂房去的這個特點,找到養蜂人的家的。這就告訴我們,今后我們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難,只要開動腦筋,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七、說板書設計:
蜜蜂(向導)——園子
蜜蜂引路觀察思考
列寧——小房子(養蜂人)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識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為小朋友描繪了大自然中動物們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時揭示了“人和動物是朋友,保護動物是大事”的道理。課文內容生動、活潑,富于情趣。讀著本課,想起了孩提時玩過家家和唱拍手歌的生活情景,眼前浮現出家鄉那熟悉的“布谷——布谷——”的陣陣催春,還有那小羊互相追逐、嬉戲……詩情畫意,令人神往。
本課的拍手歌共十節,字數相同、讀音壓韻、節奏感強。相信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定能從演唱“拍手歌”的掌聲中有所領悟——地球是人類和動物共同的家園,動物與人類互相依存……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唱一唱、演一演這首“拍手歌”吧,這是個游戲,但絕非兒戲,拍手之間,我們在感受著一個重大的主題,感受著一種責任。
2、教學目標
鑒于對教材的認識和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10個生字,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培養自主學習,樂于與他人合作的品質,促進語言的積累。
(2)過程與方法:寓識字于情景中,寓識字于優化課堂教學之中,寓識字于學生學習識字方法引導中。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課文的主題,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激發保護動物的美好愿望;培養自主學習,樂于與他人合作的品質。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0個生字;有節奏地讀拍手歌;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難點:識記生字是難點。
4、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相關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由于低年級年齡小,有意注意不能持久,形象思維占優勢,因此,采用情境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游戲等多種形式再現生字。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字音、字形、字義的聯系,教給學生一些識字方法,讓他們分析字形,自主識字。如:做動作記憶,借助表演形式,形近字比較,換一換、加一加、減一減等,使之快速掌握字形,理解字義。并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感受詞文結合,幫助學生領悟兒歌,達到加深理解字義,增加語言積累的目的。
2、學法:
(1)自主學習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扶放結合,讓學生在已有的識字基礎上充分運用已掌握及教師提示的識字方法主動識字,達到識字效果的最優化。
(2)游戲學習法。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猜字謎,找朋友、摘蘋果……將這些游戲引入課堂,使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3)在語言環境中循環記憶。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位動物朋友,他們是誰呢?咱們先來猜一猜,好不好?
2、依次出示兩則謎語:
(1)花冠頭上戴,錦袍披身上,尾巴象扇子,展開很漂亮。(孔雀)
(2)棲息沼澤和田頭,隨著季節南北走,隊列排成人字形,紀律自覺能遵守。(大雁)
3、同學們真聰明,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于保護動物的兒歌。
4、看老師寫課題“識字七”,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孔、雀、錦、鷹、鸝、靈”
1、生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2、請你用喜歡的符號把小動物的名字圈出來。(生圈)
3、誰能匯報一下你找到了哪些小動物?(指名匯報)孔雀、錦雞、雄鷹、大雁、老虎、黃鸝、百靈和熊貓。
4、學習“孔、雀、錦、鷹、鸝、靈。”
通過大屏幕一起去認識這些小動物。
(1)多媒體課件一一出示動物的圖片和名字,學生借助圖片認識動物的名稱。
(2)多種形式認讀帶拼音詞語。
(3)八種動物的名字里藏了我們要認識的六個生字娃娃,讓我們一起把他們叫出來吧。(課件出示生字“孔、雀、錦、鷹、鸝、靈”)
(4)誰能當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大家一起讀。
(5)(出示字卡:鷹、靈、錦)
老師提示你們注意:“錦”是前鼻音,“鷹、靈”是后鼻音。
(6)說一說你有哪些好辦法來記住這些字。
孔:換一換。聯想記憶“孫、禮、扎”
錦:形近字記憶“錦——棉”換偏旁
鸝:加一加,熟字加偏旁。
雀、鷹: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兩個字?
可引導學生說出通過課外看電視如動物世界認識的;看畫報或關于動物的各種課外書認識的;還有的是通過去動物園看一些標牌認識的。
(出示字卡“鸝、鷹”)你發現了什么?鸝和鷹:都有鳥,(拓展)你還能說出哪些帶鳥的字?(多媒體課件出示帶鳥的生字,讓學生認一認,讀一讀)
(7)游戲“對號入座”
咱們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對號入座”(貼動物圖片)(拿著詞語卡片)請表現好的同學給這些詞語卡片找一找座位.(生貼詞卡)他們貼的對不對啊?請貼詞卡的同學領著大家讀一讀你貼的詞語。
三、朗讀課文,學習句子
1、你最愿意和誰交朋友?請你在課文中找到寫它的句子,先自己讀讀,要讀出對它的喜愛。
2、先說你想和誰交朋友,再讀讀寫它的句子。(課件隨機配圖出示該生讀的句子。)
孔雀錦雞是伙伴
雄鷹翱翔在藍天
天空雁群會寫字
叢林深處有老虎
黃鸝百靈唱不休
竹林熊貓在嬉戲
3、指導朗讀,相機點撥,拓展說話:
(1)孔雀錦雞這一對好伙伴常常一起(),一起()
(2)雄鷹飛過(),飛過(),飛過(),翱翔在蔚藍的天空。
(3)聰明的雁群會寫什么字呢?
(4)孔雀百靈會唱什么歌呢?
四、鞏固生字。
1、猜謎語游戲(課件出示“我會猜”)
兩人擠過獨木橋(叢)
房屋底下拴頭牛(牢)
女孩歡歡喜喜(嬉)
手拿戶口本(護)
美麗的鳥兒(鸝)
2、做游戲:“找朋友”
五、書寫指導
1、例字范寫
(1)(課件出示帶田字格的“護”)分析結構,師示范,生書空。
(2)(課件出示:牢、叢)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師示范,生書空。
2、學生在田字格里將黑板上的三個字描紅一個,寫一個。
3、點評作業。
六、引導課外鞏固
1、字寶寶不只藏在我們的書里,如果我們留心觀察的話,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2、展示多媒體畫面,模擬上街、進商店,遇到自己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出:熊貓電視機、老鷹音像、百雀靈……
3、老師小結:世界真精彩,生字寶寶真多。你們回家后再去找一找,讀一讀,并且做成詞語卡片,明天帶回來與同學交流,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北師大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詩是單元主題為“遠行”的一篇主體課文。全詩運用夸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抓住極具特色的回蕩在耳畔的猿聲和早已越過萬重高山的輕舟,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該詩氣勢豪放,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的極好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本課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二、說學情:
二年級兒童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本堂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識字,注重多音字的正確讀音。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學生已經讀過了很多他的詩歌,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學中以學生積累的知識入手調動學生興趣,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熱情地參與學習。同時,學生已經學會了查字典的方法,在本詩的教學中,我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字詞,理解字義,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給學生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同時邊讀邊想,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情況,圍繞《課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精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認識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發”“朝”“重”“還”的讀音;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其中,教學重點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教學難點是: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四、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課標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網上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古詩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為著眼點,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習,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體現“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
五、說課前準備:
1、收集李白資料、詩歌。
課前,我讓學生通過圖書、網絡、社會等資源查找有關李白生平簡介、詩歌等資料,以便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詩人。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達到新舊知識的連接,情感的投入;同時也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網絡課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程門立雪》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第五課。這是一篇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個尊師的故事。教學中先引導學生讀懂內容,了解“程門”指的是程頤老師的門,“立雪”是楊時與同學在門外雪中久久等候。
其次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讓人感動的地方,認識長時間立于雪中等待就是對師長的尊重,再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從而感悟到尊師是一份美德,最后進行拓展延伸,認識自己在生活中應怎樣尊敬師長。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拼讀中學生字,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楊時求知心切,意志堅定,尊敬老師,真心誠意。
3、學習楊時尊師好學的精神。教學重點、難點課文二至四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楊時和他的同學在雪中等老師睡醒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采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2)讓學生說一說,演一演,從而感悟到楊時尊師好學的精神;
二、說教法
根據成語故事的特點,教學中,以楊時尊師好學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采用簡筆畫、動畫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 ”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演示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范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結合圖文,通過說一說,議一議的方式,感悟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
(3)采用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布置學習課后把這個故事說給家里人聽的契機,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真正做到尊師好學。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
說下面具第二課時的教學體步驟:
(一)啟發談話,激情導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件談起,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借助圖片感悟體會楊時尊師好學的精神。
(三)指導朗讀,啟發學生思想意識。重點引導體會楊時和同學在門外雪中久久等候與老師醒來后和楊時的對話,讓學生感受到師愛,尊師好學的精神。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
(2)通過生活中的事例與之作比較,讓學生懂得尊師好學。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楊時與同學站在風雪中等候及老師醒來后的對話。
(七)歸納總結,提示課文中心。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圖文、表演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課文中心,
板書如下:
程門立雪
遇到疑難問題——爭論熱愛學習
冒著鵝毛大雪——請教尊敬老師
默默地、靜靜地——等值得我們學習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一)教材說明
《水鄉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21課。本課是一首詩歌,歌詠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詩共三小節,分別寫了水多、船多、歌多。每一節的開頭都采用問答的形式,回環復沓,瑯瑯上口。詩人以活潑清晰的語言,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點,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水鄉風光圖。篇末點睛之筆使人如聞勞動者的愉快歌聲,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詩歌每小節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是一篇訓練朗讀的好材料。
(二)學習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課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和進行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應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感悟課文意境,重點抓好識字教學。根據《課標》要求和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寫好“蕩”、“船”、“飄”、“裝”。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通過朗讀和想象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水鄉美景,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識字教學。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起學生共鳴,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荷花貼畫
(四)課時安排
本課安排兩課時
二、說教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鮮奇異的東西所吸引。根據孩子這些年齡特點和教材自身的特點,這一課我主要運用課件及荷花貼畫進行輔助教學。在教學中運用闖關游戲、多種形式的朗讀等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孩子樂于接受的形式進行教學。最后進行遷移練習,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個闖關摘荷花的游戲,寓教于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生字;通過學生自讀自評、加動作讀、師生比賽讀、以唱促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感悟課文內容;最后的遷移運用更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鍛煉。
四、說教學程序
(一)舊知引路,激趣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誘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一上課就覺得似曾相識,進入想學、愿意學習的境界,上課伊始,我為學生們描述了江南的美,再讓學生背誦學過的《識字1》,勾起學生對江南水鄉美麗景色的回憶。接著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今天老師再向大家介紹一首描寫江南水鄉美麗景色的詩歌——《水鄉歌》。小朋友們請準備好,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回到那個美麗的地方!
這樣的導入,即復習舊知而提出新課題,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集中精力積極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愉快的享受。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我設計了一個闖關游戲,寓識字教學于玩樂之中。
在教師范讀、學生自讀課文之后,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池塘邊的小青蛙送來了許多荷花,要得到荷花就得答對小青蛙的問題。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為了得到美麗的荷花,就會積極地投入到這個闖關游戲中來。
按照學習的循序漸進原則,我按順序出示了帶有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帶有生字的詞條,引導學生開火車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來讀、當小老師帶讀,通過多種活潑有趣的讀,使學生掌握了生字的讀音。
《課標》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根據《課標》要求,我設計了“生字寶寶找朋友”這一游戲,讓學生幫助荷花貼畫背后的生字部件尋找朋友,組成這一課的生字,并向大家介紹這個生字。這樣,在游戲中學生學到了記憶生字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在游戲中還滲透著互相幫助的思想。
最后再讓學生跟著課件書空,在課本上描紅。做到了《課標》要求的“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三)感情誦讀,感悟詩句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一小節來朗讀,并讓學生間互相評價,重視對學生閱讀過程中感受、體驗和理解的評價。在讀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導”的工作,采用加動作進行朗讀、師生比賽讀、唱歌促讀、師生齊讀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朗讀中感悟課文內容,感受閱讀的樂趣,進而喜歡閱讀,愿意閱讀。
此外,每一節的開頭都采用問答的形式是本篇課文的一大特色。根據《課標》第一學段中對閱讀的要求:“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每小節都有的一個相同的句子,即問句,讓學生練習朗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這樣,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感悟,把握了問句所表達的疑問語氣。
(四)遷移運用,綜合提高
學習語文,就是要學習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使學生持續發展。”在教學的最后,我利用多媒體播放海南美麗的風光,使學生感受到家鄉的美麗,再模仿課文說說“海南什么多?”并動手寫下來。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是滲透了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又提高了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為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鋪設橋梁,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不要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位于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一篇,對于后續課文的學習起著很大的引領作用。
教學目標: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理解“井沿”,并學會書寫“沿”。理解“坐井觀天”、 “說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分角色流利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發揮想象,理解寓意。
3、口語練習:用“誰和誰在干什么”、“_____得很哪!”“一……就……” “因為……所以……”進行口語練習;續編青蛙跳出井口的第四次對話。本課的寓言故事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其中有很多口語訓練的素材。可以利用本課生動有趣的情景,結合語言點對學生進行較為規范的口語訓練,讓學生理解并且運用文中的句式,豐富口語的內容,為接下來把口語更規范地轉化為書面語(作文)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難點:課文二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口語訓練及續編對話是難點。
創新點:為突破教學難點,采用的方法有(1)與生活相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結合本課對話內容中的語言點對學生進行模仿訓練,讓學生在口語練習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3)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
三、說學法
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等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練習:
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口語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范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抓重點詞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達到理解和運用的結合;(3)個別讀、齊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引導由說到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訓練想象能力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五、說過程
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安排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解決生字(寫7個,除“沿”),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理解了“井口”、“井底”并找到了青蛙和小鳥的3次對話。今天的第二課時,首先回顧課文內容,復習詞語,學寫“沿”字,然后抓住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著重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抓住對話中的語言點進行訓練,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在運用過程中加深理解,從而達到理解和運用的相互促進。本課時的口語練習基本分為三個層次:1、是課文詞語和句式的理解及運用,如“( )無邊無際”、“__________大得很哪!”、“一......就......”;2、歸納句式的運用,如本課開頭的“誰和誰在干什么”以及最后“因為......所以......”;3、對所學的詞語和句式的靈活運用,體現在學生續編第四次對話。這三個層面的口語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基本上做到了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在第三個層面運用所學續寫對話時,我采用了說和寫結合的方式,這樣的方式,首先是幫助學生學會把口語規范化地變成書面語,其次,由說到寫,實際上是放慢了說的速度,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可以將所學的詞語和句式寫出來。最后說和寫結合起來,訓練學生寫片段,模糊作文的概念,逐步培養學生“我手寫我心”的能力,為三年級過渡到寫作上打下基礎。最后是理解寓意,布置練習。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樹之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識字課,在教學上應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寫字上。其中《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征的歸類識字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
課文每句話的觀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觀察樹木的形狀,描寫了楊樹的高大,榕樹的茁壯和梧桐樹葉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觀察樹葉的顏色,描寫了楓葉的火紅和松樹、柏樹的翠綠。第三句觀察樹木的習性,寫出了木棉喜暖和樺樹耐寒的不同習性。最后一句介紹了兩種被譽為"活化石"的樹木以及香溢滿園的桂花樹。
二、說學情
1.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漢字知識積累,所以要引導學生在誦讀文本的同時,體現多樣的識字形式,要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文本有機融合,在反復的讀書體會中,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運用生活實際識字,列舉相關聯的詞語等方法總結識字規律,學會識字方法。
2.初步了解過形聲字,但對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和自主識字意識差一些。所以本課要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運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歸類識字,并鼓勵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自主識字。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歸類識字等方法認識"梧、桐"等15個新字,會寫"楊、壯"兩個生字,運用形聲字自主識字。
2.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
3.通過讀文看圖,初步了解11種樹木的基本特點,激發學生了解樹木,探索自然的興趣。
四、教學模式
語文精讀新授課
五、說教學方法
教法:
1.講授法
學生對樹木種類了解不多,對樹木的習性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教師豐富資料。
學法:
1.圈點批注法
主要讓學生圈畫樹木種類,了解樹木習性。
2.討論法
細品兒歌環節,可以讓學生根據樹木習性來找樹木圖片。
六、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師:孩子們,你們都認識哪些樹木呢?(生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多認識幾種樹木,并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板書課題《樹之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這首兒歌介紹了哪些樹木呢?用筆把他們圈出來,讀一讀吧!(松柏不是一種樹,是兩種樹。各自的名字是松樹和柏樹。)
指生說。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認一認這些樹的名字吧。課件出示:
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 木棉白樺銀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你還會讀么?)開火車讀
2、集中識字。
這些樹名里藏著許多生字,仔細觀察,在結構上有什么相同點你有什么發現?
楊、榕、梧桐、楓、松、柏、樺、桂、杉
生:都是木字旁。
師:還學過哪些與木字旁相關的字呢?(生回答)
師:木字旁一般與樹木相關。再觀察這些字,在讀音上有什么發現呢?
師:他們是形聲字。左邊表意表示他們都是樹木,右邊表音提示了讀音。形聲字可以讓我們快速識字。你來猜猜這是什么樹:
榆樹 橡樹 楠樹 棕樹石榴椿樹檸檬樹
(三)細品兒歌
師:我們的課文中有好多的樹木插圖,他們分別是什么樹木呢?答案就在兒歌里。請仔細讀讀兒歌,畫出每種樹木的特點。
1.師:看看第一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特點?
生回答:楊樹很高。
榕樹枝干比較粗壯。(有時候一棵大的榕樹遠遠看去就像一片小樹林)
梧桐樹的樹葉像手掌。(掌這個字我們怎么記住它呢?)
……
師:出示圖片請你根據他們的特點,猜一猜這三幅圖分別是什么樹?
2.師:看看第二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生回答:楓樹的樹葉到了秋天會變紅。
松樹、柏樹的樹葉一年四季都是綠的,不發生變化。(綠裝也就是綠衣服,所以裝這個字下面是一個衣字,誰有好方法記住它?)
師:為什么松柏樹終年長青。
普通的樹木在氣候不適宜的時候(譬如寒冷,干燥),因為葉子面積較大,表面沒有蠟質的薄膜,而導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秋冬季會變黃,落葉。而松樹,冬青,柏樹等,由于葉子要么尖細,要么表面有蠟質層,水分不易散失,所以在嚴酷的環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存,所以不會落葉,保持常青。
師:出示圖片請你根據他們的特點,猜一猜這三幅圖分別是什么樹?
3.看看第三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生回答:木棉樹喜歡溫暖,生活在我國的南方。
樺樹比較喜歡嚴寒,生活在我國的北方邊疆。(耐、守、疆如何識記?)
欣賞木棉樹和樺樹,觀察圖片,看看他們的樣子有什么不同?
3.看看第四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師:為什么叫銀杏樹和水杉樹活化石?
因為科學家發現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紀冰期以后,同屬于水杉屬的其他種類已經全部滅絕。而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復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為曠世的奇珍。
師:出示圖片欣賞銀杏、水杉和桂花樹。
(四)朗讀全文并嘗試背誦
孩子們,我們更詳細的了解了這些樹木,讓我們再來美美的讀一讀吧!(齊讀,男生讀,女生讀,打著節拍再次朗讀。)
(五)指導書寫
楊:第五筆是橫折折鉤。
壯:前三筆要注意,是點、提、豎。
(六)拓展延伸
師:孩子們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樹之歌
樹之歌
o 榆樹( ),槐樹( ),
o 柳樹樹枝像( )。
o 石榴開花(),
o 桂樹開花十里香,
o 桑樹結果( )。
o 冬青四季(),
o 棕樹( )在南方,
o 橡樹( )守邊疆。
課下,我們可以去校園里認認學校里的樹木,上網搜集他們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樹之歌
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柏樹木棉樺樹 銀杏水杉金桂
高 壯 像手掌紅 綠 暖 寒 活化石 香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0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十三課《坐井觀天》。“坐井觀天”是個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對孩子們來說卻有一定的難度。在這一課時中,我帶著學生從讀中悟,悟中讀,反復品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又利用簡單的小實驗,讓故事深含的寓意躍然紙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鞏固已學生字。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閱讀能力。
(2)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寓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學習、做事要開闊眼界,不能自以為是。
二、說教學重難點 :
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采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說學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手段掌握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3、說教學手段的運用
語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最有助于培養兒童的語文能力,因此,我采用學生親身體驗的方法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從而達到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四、說教學過程: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為:揭示課題,導入新課——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研讀對話——演讀入境——抒發感情,升華情感幾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看了“坐井觀天”這個課題,會想到什么?學生自由猜測。這時,教師根據學生的理會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在黑板上面,如“誰坐井觀天?”“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我采用學生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然后提出思考問題:他們在爭論什么?指名說說,教師隨機點評。并結合圖文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 井底 ),小鳥落在( 井沿 )。理解“井沿”,并舉實際例子,如:桌沿、床沿等幫助學生理解。
(三)研讀對話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著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為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匯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輔。
由于學生生活經歷淺,閱讀積累少,很難從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淺,不信小鳥說的話。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而后再仔細品讀。
1、研讀第一次對話。讀完后讓學生自己交流讀懂了什么?
(指導學生讀出小鳥又累又渴的語氣,還可加上適當的動作。)
2、研悟第二次對話
A、學生自讀第二次對話,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讓學生接觸到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B 、青蛙認為天有多大?理解“大話”,同時也聯系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說過大話嗎?說大話對不對?(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動手體驗:學生用紙卷成筒看天,再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C、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并說話。
D、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通過比賽朗讀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并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E、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F、分角色朗讀。
3、研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A、分角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小鳥和青蛙都笑了,為什么?有什么不同嗎?并用“一……就……”說話。
B、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對話。(朗讀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的態度。)
C、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四)演讀入境
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最后指名學生戴頭飾表演朗讀。
(五)抒發感情、升華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難點所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揭示寓意,突破難點。
拓展延伸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我設計了如下練習:
1、學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說什么,選擇喜歡的方式交流。
(說明青蛙見識少、目光狹小,而小鳥則見多識廣。得出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2、假如青蛙聽了小鳥的勸說,真的跳出了井口。它會看到些什么?說些什么?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1
各們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本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展示。
說教材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介紹植物用什么方法傳播種子的常識。全詩共五節,第一節提出問題,第二、三、四節結構相似,分別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詩歌語言生動形象,簡潔明快,富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
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我設計如下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課文中介紹的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
3.情感價值目標: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文中重點詞句,了解蒲公英、蒼耳和豆莢傳播種子的辦法。
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按每段課文的深淺程度,選用如下幾種教法授課,使學生很快了解了植物傳播種子的常識,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1.用談話的方式讓學生進入情境,引入新課。學生產生疑問,有了疑問,才有解決問題的興趣。
2.為了更好地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其中以“多形式的讀”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
3.適當采用“表演——體驗”的教法,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得到發展。
說學法
1.鼓勵課外收集信息,調動學生主動收集的積極性,開闊視野。
2.初讀課文采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
3.讓學生合作學習2、3、4段。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賞讀課文,入情悟趣
四、深化內容,拓展延伸
這里的詳細過程,我將在以下的教學過程中實施再現。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行嗎?去過哪?跟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吧!(生匯報)
植物們也特別喜歡旅行,它們怎么去呢?別急,他們的媽媽有辦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兒童詩:植物媽媽有辦法。
板書課題3、植物媽媽有辦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a、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并關注預習時圈出的生字詞。
b、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c、出示生字詞(小黑板):小老師讀;全班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男女生分組讀。
三、賞讀課文,入情悟趣。
a、師引領第一小節后,學生自讀課文,本文共有幾小節。
b、指名讀課文,思考:文中都講了哪幾種植物媽媽的辦法,分別在第幾小節?
學生匯報,相機板書:
蒲公英2蒼耳3豌豆4
c、小組合作學習,出示學習要求;
A:齊讀2、3、4小節。
B:選出你們組喜歡的那一小節多讀幾遍。
C:小組交流,植物媽媽的辦法是什么?
d)學生匯報哪小節,指導哪小節。
(一)、喜歡蒲公英媽媽的辦法
1、小組齊讀,匯報辦法。
2、相機板書:降落傘風
3、指導:“降落傘”指什么?
4、“紛紛出發”是什么樣的情境?你什么時候見過這樣的情境?
5、“紛紛出發”,他們會去哪呢?我來采訪一下小蒲公英,你想去哪兒?(公園,田野,樹林……)那用我們第一小節的一個詞就叫“四海為家”。(四海為家即是走到哪兒,種子就在哪兒生根發芽)
6、請同學們看插圖,小蒲公英在空中飛啊飛啊,它們終于長大了,可以自己去闖天下了。它們多么快樂,多么自豪啊!讓我們一起看著板書,分享他們的快樂吧!(背誦第2小節)
(二)喜歡蒼耳媽媽的辦法
1、小組齊讀,匯報辦法。
2、相機板書:帶刺的鎧甲動物掛
3、指導:“帶刺的鎧甲”指什么?
4、看,一只小狗跳過,小蒼耳們掛在小狗身上去旅行了,你們想,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帶他們去旅行呢?(小兔,小羊,小豬……)
5、是啊,蒼耳媽媽多有智慧啊,它能借助小刺掛住動物的皮毛,讓孩子們走遍天下,四海為有。讓我們一起夸一夸她吧。(試背第3小節)
(三)、喜歡豌豆媽媽辦法
1、小組齊讀,匯報辦法。
2、相機板書:豆莢太陽曬
3、小豌豆們開心嗎?你從哪個詞中看出來的?請你來讀出它的開心吧。
4、雙手做豆莢,體驗炸開的情景。(全班表演)大家真是活潑可愛的豆寶寶。
(四)學習最后一小節。
1、植物媽媽們就只有這幾種辦法嗎?你從哪一小節看出來的?讀一讀。
2、哪個詞最能表現出來還有很多?(許許多多)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嗎?
3、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它”是指什么?你想做怎么樣的小朋友。
4、細心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再來品味聰明的植物媽媽們的辦法吧!
(會背的背,不會背的讀)
四、深化內容,拓展延伸
是啊,自然界有許許多多的知識,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大自然的無窮奧秘,那你們知道其它植物媽媽的好辦法嗎?仿照課文的形式說一說。
(如:柳絮、椰子、野葡萄……)
你們懂得真多,其實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傳播種子的辦法。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們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為一個會觀察,愛思考的孩子。將來揭開大自然的更多奧秘。
五、作業
a、把這首小詩背給自己的朋友或家人聽。
b、做個小詩人,仿課文寫幾小節這樣的小詩。
板書:
3、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 降落傘 風
蒼耳 帶刺的鎧甲 動物掛
豌豆 豆莢 太陽曬
說板書:一堂課的板書,相當于一堂課的靈魂,一個人的眼睛。這是我的板書設計,能讓學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文章的重難點,幫助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2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文描寫了丹頂鶴美麗的色彩、修長的體形和高雅的姿態。文字優美,將丹頂鶴寫得栩栩如生,適合朗讀、欣賞。在本文的教學中,王老師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教態親切,自然大方,既重視低年級學生的習慣培養,又不乏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素養的培養。這是一節非常扎實的富有語文味的語文課,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總結為以下幾點:
1、低年級讀寫能力的培養。課前復習生字詞,讀的方面重點指導了兒化音和輕聲的朗讀,寫的方面重點指導了新偏旁和重點生字的書寫。課前十分鐘顯得穩穩當當,扎扎實實,沒有輕浮之氣。
2、找出關鍵詞,富有語文味。王老師很善于引導學生找出段落中的關鍵詞來理解文意,但又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找出并點明這個詞上,而是每次都能在一個詞上深挖,通過話語和圖片的引導理解詞義,通過指導朗讀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對文意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第一自然段找到了“遙遠”和“嘹亮”讓學生知道了丹頂鶴來自于遙遠的北方,第二自然段通過“潔白”“黑”顏色的對比,突出了丹頂鶴的身體特征,尤其是“鮮紅鮮紅”這樣ABAB型詞語的學習,不只讓學生知道了這種詞語形式,而且通過朗讀和圖片觀察讓學生知道了詞語的意思,同時做了更深入的拓展。學生不光知道這種詞語,而且會說會用,在課堂當中就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3、注重訓練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在學習丹頂鶴的姿態一自然段,王老師不是停留在對丹頂鶴姿態的欣賞和理解上,最后還設計了說話環節,讓學生在觀察圖片后用自己的話補充句子,在此環節學生變成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是積極主動地去發現,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培養了學生的說話和學習能力。才有了后面學生在課堂上熟練成誦的效果。
4、課文最后的立意很好。王老師把本文的立意最后立在了保護野生動物上,通過丹頂鶴,又出示了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的圖片,告訴孩子們這些珍稀動物的情況,讓孩子們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一個道理:我們要保護珍稀動物!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
《畫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十五課。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紙上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但本文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同時通過讓學生說一說除了課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方法外,你還有什么方法畫風?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應盡量創設情景讓學生樂讀、樂聽、樂思、樂說。
二、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總目標為: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為: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認識7個生字“宋、濤、陳、丹、趙、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理清課文思路。(知道誰在畫風,怎樣畫風。)
三、說教學法:
1、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法:充分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2、情境教學法: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注重學生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教學貼近生活。
3、“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
4、“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5、合作學習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學生和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見解,做到了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四、預設流程:
(一)猜謎揭題、鼓勵提問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出個謎語給你們猜好嗎?請聽好了!課件出示:無形無色看不見,摸不著。樹兒見它招手,花兒見它點頭。紅旗見它舞蹈,風鈴見它唱歌。[興趣是學生積極求知的誘因,猜謎導入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課一開始就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師:是什么?誰猜出來了?(指名學生說)同意嗎?對了,是風!那風無形無色看不見,摸不著,能畫出來嗎?真的能嗎?今天這節課咱們要學的課文就是__畫風(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這一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圍繞課題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很好地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產生讀書探究的欲望,促進主體的發展。]
過渡:小朋友們真善于思考,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認真讀書,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夠在課文中找到它們的答案。請大家打開書,翻到15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內匯報朗讀,評評小組內的“小播音員”。
3、指名分節讀課文,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教師隨機引導學生評價。
[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讀一讀,評一評,使學生在人文的課堂中學會讀書的方法,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創設情境,自主識字。
過渡:讀了課文后,大家知道誰在畫風了嗎?學生會高興地喊出三個小朋友的名字。
1、師:瞧,這三位小朋友來到咱們班了,想認識一下嗎?(出示課件:圖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畫畫,三位小朋友頭的上方分別有他們帶拼音的名字。)
(1)小老師領讀,齊讀。
(2)去掉拼音讀。師:看看,屏幕上有什么變化?還會讀嗎?男同學先讀,女同學接著讀。
2、擇出生字讀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
師:老師把他們的名字拆開了,還認識這些字嗎?出示生字卡片(生集讀)。師:我們來開火車讀好嗎?
①怎么記這個(宋、濤、陳、丹、趙、藝)字?
②能給它找找朋友,組一個詞嗎?(宋、濤、陳、丹、趙、藝)
3、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過。
(畫風)說課,標簽: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二年級下冊語文說課,
5、老師這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你會讀嗎?(指名學生讀)
課件出示:
顯得更美了一根旗桿
風車呼呼地轉斜斜的雨絲
師:這個顯字,也是課文中的生字,你能給它組一個詞嗎?能用它說一句話嗎?[根據課文特點,創設交朋友的情境,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巧妙識字,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識字的質量。]
(四)、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過渡:把這些字送回課文,老師相信你們肯定會讀得更好。
2、請大家帶著“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這個問題再來自由的讀讀課文。課件出示: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讀完后師:這篇課文講了些什么事呢?(指名說)
4、師:那么他們到底是怎么畫風的呢,請同學再一次的去默讀課文,可以拿起筆畫出你自己的答案。
5、師:有答案了嗎?誰來告訴大家他們是怎樣畫風的呢?隨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⑴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⑵說著,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⑶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⑷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她讀書細心嗎?句子中的“她”“他”分別指誰呢?能不能換成小朋友的名字,說得更清楚些?隨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⑴只見趙小藝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⑵說著,陳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⑶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⑷趙小藝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6、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上面的句子。
7、師:那趙小藝他們的畫到底是怎樣的呢?想不想看看他們的畫呢?課件逐幅出示趙小藝三個人的畫:你看到了些什么?這是誰畫的畫?能給它配上課文里的句子嗎?
師:配得好嗎?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課件出示:畫和相應的文字)[本環節克服了乏味地串講,對學生提出自讀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在自讀中解決問題,隨機出現圖文并茂的課件,再加上老師適當鼓勵性的提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理解、思維等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五)想象拓展,積累語言。
師:文中的三個孩子畫出了風,小朋友,你們想畫風嗎?準備怎么畫風呢?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訴你的學習伙伴吧!
1、小組討論畫風方法。
2、全班交流畫風的方法。
3、完成課后“讀讀寫寫”。
課件出示:張潔問:“你想怎樣畫風?”我說:“___________________。”
[讓學生想象說話,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發展了思維,同時小組間的交流,使學生之間有機會互相幫助,有機會獲得同伴的創新信息,促進了學生多方位的互動,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4、其實,生活中的風很多,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風吧。(課件出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風。)
(六)個性作業,自主選擇。
老師給大家設計了這樣幾項作業,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項去完成吧!
小畫家:用你的畫筆,畫出不同的風。
播音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演員: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課本劇。
小詩人:編一首關于風的兒歌。
小巧手:做架紙飛機或風車,到風中去放飛你的歡樂。
[學生的個性,能力有差異,作業應具有“創造性學習過程”的本質,教師應從作業的主體——學生出發,設計具有多樣性的,富有創造性和趣味性的作業,讓學生通過作業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現在我自己執教的《三個兒子》這篇課文作一個簡單的說課。
一、 分析教材
本課中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 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長的兒子卻能幫媽媽干活,他才是真正的兒子。
這是一篇淺顯的課文,但淺顯的文字中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要教育學生要孝敬長輩。教學時,我通過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白“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個問題,從而教育學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二、 教學目標
本節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讓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會用生字組詞、造句、并用詞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寓意所在。
3、學會體貼、孝敬長輩。
三、重難點:
1、讓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會用生字組詞、造句。
2、理解老爺爺的話是一個教學重點難點。
四、教法、學法
本節課以學習課文明白道理為重點,因此朗讀、討論問題是主要環節。要體現出自主學習,我每節課都要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本課的生字,解決識字、詞語積累、用詞造句的問題。教師通過自主學習檢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入下一環節:我來考考你,展示出他們自學的效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適當補充出本課的問題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教學任務的完成。
五、 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學習生字。先讓學生同桌學習課文的生字。再讓齊讀課文生字,給生字組詞、造句,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第二環節: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課文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他只看到一個兒子這句話的意思。
第三環節:課文的拓展認識。讓學生說說,講講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孝敬父母是怎樣的。這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受到教育,懂得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說課稿07-14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01-14
二年級語文畫風說課稿09-04
二年級語文《畫風》說課稿09-07
二年級語文《歡慶》說課稿01-27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8
二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12-30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