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優秀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語文優秀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語文優秀說課稿1
一、 說教材
《逍遙游》是第四冊,第六單元的文章。第六單元由兩篇古代散文和兩篇古代小說組成,單元要求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并領略文言文在敘事和抒情中的藝術魅力!跺羞b游》是表現莊子思想的重要篇章,莊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的理想就集中體現在這一篇中,它突出的藝術特色在于它的奇特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風格。根據本文的特色,現將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1、教學目標
結合課文注釋即工具書讀通全文,增加文言積累,訓練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初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和形象化說理的風格。領略莊子散文想象豐富、氣勢磅礴、汪洋恣肆的特點。
能一分為二的適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為了強調“無所待”的觀點,從反面提出問題,緊緊扣住“有所待”論證,最后給予否定,提出正面主張。
2、教學重點
了解本文的結構特點;賞析本文形象化說理的特點。
3、教學難點
理解莊子世間萬物若“有所待”則不自由的思想。
理解“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思想。
二、說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培養學生對古代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問答法。對文中較容易的問題采用問答法,簡明扼要。
3、討論法。對有難度的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
教學課時: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將本課題安排為:導入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塊,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
(一)情感激發,導入文本
1、利用《列御寇》中莊子臨死前的小故事,初步感知莊子的思想,引入課文
2、多媒體展示莊子的簡介、主要哲學思想及寫作的主要特色!跺羞b游》全文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論中世間萬物都因有所待而不自由,自己追求的是“無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則是通過一系列的語言故事,論證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境界,通過無為來達到。而本文選自第一部分。解題“逍遙!
(二)誦讀品析,感知文本
1、在聽讀問記中疏通文意,積累文學常識。
2、重讀文章,整體感知,概括每段的大意。
第一段:世間萬物皆有所待
第二段:小大之辨
第三段:提出無可待的觀點
(三)合作探究,理解文本
A 在這部分中,細讀每段,這部分主要采取問答的方式進行。
1、課文舉例說明世界萬物都有所待的時候,所涉及到的人和事物有哪些?哪些是作者贊美的,哪些是作者嘲諷合法否定的?
2、第一段中,莊子說萬物都有所待都不自由,第二段為什么還要討論“小大之辨”,為了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作者舉了哪些例子?
強調小大之辨,一方面強調人在認識上的大小區別,說明以小及大的困年,另一方面,也反映莊子認識世間事物時,并不能完全地“無己”,他是肯定事物有差別的。文字間充滿了對鯤鵬的熱愛和對蜩與學鳩的鄙夷。
3、課文第三段寫了那三種不同層次的人,作者怎樣得出最后的結論?
4、《史記》說莊子“汪洋恣肆以適己”,在課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這種特點?
首先是全文的構思。鯤鵬的雄偉與細微者的對比
其次,是作者描繪的鯤鵬形象
B文中出現了幾個“笑”,各笑什么?為什么笑?莊子對這種笑是贊成還是反對?
全文可以說,由三個“笑”組成,“蜩與學鳩笑之”“斥`笑之”“宋榮子猶然笑之”三個之,是笑的對象。
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從反面論證,最后才用幾句話提出正面主張。
(四)拓展延伸 、走出文本
如何看待莊子的“無所待”思想?
莊子對人的精神的肯定是對的,但這種“絕對自由”的超現實性,恰恰表現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和無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來逃避現實的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有待和無待以為著人生的兩個層面,物質形體活動都是有待的,而無形的精神活動可以是無待的。人生世間,難免神為形累,心為物役,應該通過“無用”、“無己”的道德修養,使精神突破有待的束縛,達到無待的自由。
課文總結: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才,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里,客觀顯示中的萬物都是對立和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中學語文優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ㄒ唬┙滩乃幍牡匚缓妥饔
高中語文必修5本書共有文言文單元5個,17篇文章。涉及了5個方面的文章類型:古代記敘散文、山水游記散文、議論性散文、人物傳記和古代抒情散文!而欓T宴》屬于古代記敘散文,也是學生進入高中所學習的第三篇文言文。
編者希望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既可以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鑒敘事的藝術;希望學生在反復朗誦中體會古代敘事散文特有的簡潔美,在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敘事脈絡中,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ǘ┙滩哪繕思按_定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確立三維目標:
1、掌握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了解故事發生的相關背景。
2、了解文言實詞活用(包括使動、意動)的一些規律,理解古漢語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識。
3、學習本文緊湊地安排故事情節、生動地刻畫人物的寫法。
4、感受作者隱忍發憤的著述精神,樹立正確的讀史觀,學習一分為二地評論歷史人物。
。ㄈ┙虒W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魏晉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并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欣賞魏晉歷史散文的能力,養成思辨的習慣。
據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1、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學習一分為二地評判人物。
二、說學法
。ㄒ唬⿲W情分析
剛入高中的學生,不少還延續初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滿足于盲目背誦,只顧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無法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猜測,越是這樣越是缺乏興趣。針對這一現狀,我們著眼于文學與歷史相融合,或借文釋史,或者借史釋文,把語文與歷史兩科結合起來。本文就是著眼于學生的實際現狀,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歷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品為基礎,來說說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文史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ǘ⿲W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A、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B、參照注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C、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三、說教法
新課程觀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體驗。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共享資源,創設互動平臺,從而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決定本文教學中主要采用三種方法,即:目標導學、自主合作、遷移創新。
“目標導學”即根據相應的學習內容設立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如關于朗讀、積累的教學。
“自主合作”在本文教學中主要體現為分組歸納和小組討論交流等。
“遷移創造”是將閱讀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如讓學生創編課本劇《鴻門宴》等。
為了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我設計運用錄音帶、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并印發課文翻譯等文字資料。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g理解部分
我設計的是兩個環節。
一是讓學生粗讀原文,借助工具書和書本釋翻譯大意,重點完成三個內容:依據文脈推斷不懂的詞義,點出重點的實詞,框出通假字并歸納規律;
二是讓學生細讀原文,進一步落實字句的翻譯,主要完成兩個任務:實詞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規律總結。兩個環節是由簡入難的過程。
本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文字淺易,并且是典范的記傳性文體,因而對高一學生來說大部分內容比較易于理解和翻譯。對那些不易懂的字詞就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提供的語境、前后涉及的情節加以推測、判斷,以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好方法。要求學生點出重點實詞、框出通假字,主要是為幫助學生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異讀現象、古今異義和通假現象的詞語,并進一步得出規律,指導今后的文言文學習。
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譯中難度較大,也是本文教學的兩大難點。要求學生標出有活用現象的字和劃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兩點考慮:
1、積累一定數量的第一手例句;
2、引導學生加以分類,找出每類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來形成規律性的東西,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能由學會一個到會學多個。
在翻譯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養成用符號法表示重點字句的好習慣,如點、框、圈、劃線等符號應約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譯中的重點、難點及復習。
我的提示著重歸納了實詞“幸”“如”“舉”“謝”等,名詞活用、使動用法、賓語前置、被動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學生填充相關內容,既是訓練又是歸納。
(二)分析人物部分
分析人物是本文的一大重點。為更好地使學生了解史傳文學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內心,準確把握人物性格,我設計了四個問題:
1、項羽是怎樣一步步地由主動走向被動的?劉邦又是怎樣一步步地由被動走向主動的?
2、項羽、劉邦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問題1是對內容的把握,可引發學生探究的心理。通過對比討論分析,學生會看到這是一個矛盾不斷轉化的過程,即沿著戰與不戰、殺與不殺、追與不追三組連貫的矛盾,項羽由主動轉向被動,劉邦由被動轉向主動。而其中根本原因則在于兩個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導入問題2對項劉性格的概括。這樣,問題1成為問題2的鋪墊,并可以使學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畫的,這也為人物刻畫方法的總結埋下伏筆。
概括項羽性格時,學生可能對他“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認識,是“婦人之仁”還是“君子之度”?就這一點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爭論,挖掘出項羽性格的弱點,及其在這場斗爭中埋下的禍根,從而幫助學生認識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認清項羽的悲劇絕非偶然,可以說是性格悲劇。
我將這兩個問題結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進行提示,由劉項雙方的轉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應的概括,又形成鮮明的對比,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如果劉邦不去鴻門向項羽謝罪,會有怎樣的結局?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這是兩個假設性的問題,目的在于引起學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歷史,學生設想的結局可能是多樣的,只要能自圓其說合乎一定的邏輯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劉邦、項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結局,進而啟迪學生多樣的思維,鍛煉語言表達。
4、文中還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簡略說說他們的性格。
設置這道題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鮮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組人物的對比塑造,為總結人物刻畫方法作伏筆。
。ㄈ┛坍嫹椒ú糠
由于前一部分的鋪墊,學生會比較容易地歸納出在矛盾中和對比映襯中刻畫這兩條,而在初中學過的《孔乙己》等小說中刻畫方法也會使較多的學生聯想到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這一條,所以學生自己就可以很快歸納出來。
。ㄋ模┱n堂延伸部分
我引用列寧的比喻——有時歷史的發展就像一個人想要進入一大串房間中的一間,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另一個房間——對全文進行總結,給學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鑒。
作業布置:
一、聯系情節背誦第三、四段;
二、寫一篇讀后感,談談你從“鴻門宴”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中學語文優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本部分學習的重點是鑒賞散文的意境美,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中通過“讀”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領悟作者所蘊含的情感,在“讀”中品味語言之妙,從而主動探究本文的魅力所在。
二、說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ㄒ唬┙虒W目標
1、學生情況分析
這篇文章的教學對象是高一的學生,初中的學習已經使學生有了一定的散文知識的積累,也有了一定的鑒賞和品味散文的能力,但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審美的技巧和能力上,還有待加強。
2、教學目標制定的理論依據
本單元是現當代散文單元,學習重點是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心靈的搏動,體會作者所描繪的美景,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3、制定教學目標
依據以上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能力: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培養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谶^程與方法:在反復誦讀中揣摩重要詞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賞析散文的方法。
、矍楦袘B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三個目標的要求我設計了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通過品讀語言,尤其是精彩語段4—5段的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復雜的感情。
三、說教法
散文的本質是審美的,因此散文教學很適合鑒賞活動的展開。尤其是,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往往是作者心靈的絮語,很適合于朗讀。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要求,在教學時要加強誦讀指導,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作者心靈的律動,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說學法
1、朗讀法:形式多樣的讀、大量的讀。
2、討論法:通過提問思考討論,引導自己思考。
3、質疑法: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五、教學設想
由于《荷塘月色》是篇膾炙人口的美文,讀是解讀文本的途徑。授課中我始終貫穿了“朗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聽讀和學生自己的朗讀來走近文本。
初讀感受畫面美;
二讀領略語言美;
三讀體會情感美;
四讀投入學生生命體驗。
遵循學生學習的規律,依靠“文本”本身來說話,讓學生自己來與文本對話,得出自己的結論。
作者本來就是因為心緒不寧,才出來排解內心苦悶的,作者到底為什么心緒不寧,我們無法知曉,但他把他筆下的景描寫的那么美,那么細?梢娮髡咴诳酥谱约,努力讓自己專注于眼前的景色,無論是看荷葉還是荷花都是那么精工細描。作者本來是在看景,但美麗的荷塘景色吸引了作者,作者忘我的開始賞景了,隨風飄來的荷香,使作者好像聽到了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此時的作者已經和景物合二為一了,達到了一種無我之境。由看景到賞景,引導學生達到無我之境,和學生一起陶醉在這美景之中,永遠留在美麗的荷塘,不再回到紛繁雜亂的現實。
六、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我是這樣設計教案:
播放《荷塘月色》Flash片頭:夏季的一個夜晚,月亮高懸,靜靜的荷塘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伴著輕柔的音樂,從一片荷葉中探出頭來,慢慢綻放。從盛開的荷花花蕊中現出《荷塘月色》的文題及作者。
(二)提問
看到我設計的篇頭了嗎?看到花兒盛開,心情怎么樣?
有一個成語是形容人很高興的,與花開有關,是什么?心花怒放。
花兒開放是寫什么?寫景。
你們看到花兒開放,很開心是寫什么?寫情。
寫景是為了什么?抒情。
(導出本課主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板書)
(三)誦讀四五段,感知畫面美
引導學生誦讀第四五段。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讀是讓學生體驗這篇文章的辦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讀”就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最直接體現。放手讓學生讀吧,只有讀,才會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這一部分大約分這樣幾步:
。1)學生自由讀,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我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2)第二步,抽學生起來朗讀。教師予以適當的評點、指導。
。3)教師適時的范讀一部分!懊雷x吟誦”是“回歸語文教育的誦讀之本”,誦讀的關鍵“在于走入作者文字之心”。而且,老師的誦讀,很容易感染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的內心世界容易和文本達成共鳴”,使冷冰冰的文字活了起來,使聽課的學生在情緒上達到一個點。
(4)再次動情朗讀。聽完范讀后,競讀交流。分組競賽,各組推舉優秀者在班上朗讀表演。通過多形式朗讀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仔細品讀,體驗感情美
經過幾次誦讀之后,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感知。再次請學生起來朗讀四五段,這次是請學生挑出自己最有體會的語句段,帶著感情來讀。
(五)誦讀品味,領悟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多媒體出示問題:第四五段都寫了哪些景,是動態的還是靜態的?這與作者的情感有何關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是怎樣的?
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作必要的啟發指點,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處,以下僅舉幾例:
1、第四段有哪些演員上場?第五段是給演員制造氣氛的,是哪些景物?(引導學生找出四五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2、第四段寫荷塘是動態的還是靜態的?(理解作者動靜結合的寫法)
3、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領會通感手法的運用)
4、作者為什么要突出荷塘的動態呢?是為了表現什么?(分組討論,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明確:毛澤東在他的《沁園春·長沙》中有一句詞“萬類霜天競自由”,他由自然景物的自由自在想到了什么?那么朱自清看到荷葉荷花的自由自在,生機勃勃會產生什么樣的愿望呢?追求自由。
5、第五段寫月光突出了動態還是靜態?(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分析)
6、心里不寧靜朱自清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暫時獲得了寧靜。作者對眼前美景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把握感情,體會借景抒情)
7、荷塘的一動一靜與作者的情感有何關系?
(六)走近作者,體會作者淡淡的喜悅夾雜淡淡的憂愁
假如你是六個孩子的父親,妻子兒女一大家全指望你養活,你工資又不高,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生在七八十年前,經歷了四一二政變,看到國民黨瘋狂捉捕共產黨和進步革命青年,你會參加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可是那時共產黨的力量很小,隨時都可能被殺。那你還要參加共產黨。朱自清那時候作何選擇呢?他選擇了逃避,不參加任何一方。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同樣是白色恐怖下,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魯迅會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彼恼Z言象投槍,象匕首,時時體現他的疾惡如仇的性格。而朱自清的性格相對來說較平淡,平和。他從荷塘月色中獲得喜悅,他的喜悅是——淡淡的。淡淡的喜悅中還摻雜著哀愁,哀愁也是——淡淡的。
。ㄆ撸⿲W以致用,活用鑒賞方法
八、作業:
任選校園中一景,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題目自擬。
【中學語文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中學語文優秀說課稿3篇12-12
逍遙游中學語文優秀說課稿02-14
中學語文說課稿11-10
關于中學語文的說課稿06-12
中學語文說課稿11-10
中學語文說課稿11-10
中學語文《春》說課稿09-01
《秋天》中學語文說課稿02-16
中學語文說課稿10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