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集錦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 教材分析
《小海星快回家》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詩歌,描寫了一只可愛的小海星傍晚還在沙灘上玩耍,海風提醒他快回家的事。整首詩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優美而富有動感色彩的想象,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使他們感受到了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
(二) 學情分析
海星是一種可愛的海洋生物,孩子們十分喜愛,因此會對這篇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低年級學生能記、愿讀、肯說、會想、敢問,因此,本課的設計依然以自主識字、合作學習為主,由老師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并輔以游戲設計使學生有深刻的體會。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互相合作的意識,并初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投入。
(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本課11個生字,正確書寫“風”、“沙”;重點理解、積累5個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讀正確課文,小組合作派小組代表讀正確課文。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學習生字,群策群力。在老師引導的基礎上,體會感悟兒歌中角色的不同情感,使學生讀懂、讀好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朗讀、表演等方式,體會母愛。
(四) 教法
在識字教學上,本課我主要鼓勵學生運用多元化的方法去識字,通過分組教學這一小班化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促進組員間團結協作、相互激勵、彼此幫助、默契配合,從而使課堂教學氣氛更活躍、更濃厚。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根據生字的音、形、義等特點,找好辦法識記生字,老師則重在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從而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并在學習中體會識字的樂趣。
本課的閱讀教學,我主要通過學生在聽懂、讀對的基礎上,通過老師自身的棉部表情、肢體語言、語言感染的方法來由淺入深地指導學生進入到兒歌中去,使更多的學生能真正地讀懂課文、讀好課文,即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朗讀的愉悅,并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在寫字教學是,我主要也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反客為主,更好的教會孩子寫字時的筆順和寫在田字格中時的位置,并時刻注意寫字姿勢,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五)分組教學的學法與實施計劃
在分組學習時,旨在形成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提倡在合作中競爭,即變個人競爭為小組合作競爭。為了達到集體優勝的目的,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動腦,參加討論,貢獻自己的智慧,為本組的成功盡最大的努力。這既給了學生機會和權利,同時也賦予了義務和責任,并能激發起學生表達的欲望,使學生的學習更主動。因此,在教學中,我在3個地方重點凸顯了小班分組教學,第一處是整體感知部分,小組自由讀,組長派學生代表朗讀,一方面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去讀兒歌,另一方面使學生的表現欲充分地得以張揚,并使小組與小組間的競爭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第二處是學習繩子部分。這一處也是小組學習氛圍達到高潮的部分,此處,老師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授者,而是一個指揮者,相反,每個組的組長卻成了“小老師”,由他們來控制、組織小組進行學習,此時,他們的學習就好比是一個“智慧集中營”每個成員都在組長的帶領下拼讀詞語,然后在組長的組織下積極討論、群策群力,通過對生字的音、形、義的分析,每組分別得出自己的學習成果,如:“加一加”的識字辦法,對生字“風”拼度時的注意點等,他們每個人都化個人的智慧為集體的智慧,為自己小組的成功盡最大的努力。第三處的設計在“拓展延伸”部分。這一部分由組長組織自己的小組分角色表演小海星回家后,它和媽媽間的對話,目的在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快樂的教學氣氛。學習是艱苦的,但是教學過程未必就是那么嚴肅,尤其是一年級學生,完全可以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追求新知、抒發情感,在活潑愉悅的氛圍中發揮自己的潛力和創造力。而通過角色扮演這一方式可使教室成為孩子的樂園,并進一步使孩子體會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濃濃的愛,充分體現小班化教學所營造的“生動”、“活潑”、“快樂”。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上,我主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老師的引導、啟發、點撥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習的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本冊教材編寫意圖和體例
(一)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便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乃至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如第二組,在簡短的導語之后,以三字經的形式編寫識字課,既認了字,又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接著,編排了《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于助人。在語文園地里,"讀讀背背"安排反映溫馨家庭生活的短詩《鞋》;"口語交際"安排討論爸爸媽媽不讓自己做家務事該怎么辦。整組教材圍繞"家庭生活"這個主題,把各項內容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
(二)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涵豐富,形式多樣。
本冊教科書的識字課沒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識字課的做法,而是把八課識字,分別安排在每組的開頭。這八課識字大多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易于朗讀;內容均貼近每一組的專題,便于整合。通過學習這些意境優美、內涵豐富的識字課,學生不僅識了字,而且積累了優美的語言,豐富了知識儲備,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三)大幅度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
本冊教科書新編選的課文占了全部課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領袖事跡的《鄧小平爺爺植樹》,有反映家鄉新貌的《畫家鄉》,有體現關愛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現現代兒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陽光》,有反映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松鼠和松果》《美的小路》等,有介紹自然常識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車的故事》等。全冊書中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便于學生學習語言,并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四)大力改進呈現形式,使教科書成為學生喜愛的"學本"。
本冊教材在呈現形式上有很大的創新和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編寫角度由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方便學生的學。
無論是單元前的導語,還是課文練習,或是語文園地,都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敘述,非常親切、自然。在部分課文之后,根據需要以靈活的形式提出問題或引導實踐。在《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課后引導學生:"植樹節快到了,我們去植樹吧!"這樣設計,既靈活,又實用,對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投身實踐,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2、教材注重引導發現,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使學生樂學、會學,不斷產生成就感。
在每個語文園地里設"我的發現",不斷引導學生發現新的識字方法,發現字、詞、句中的一些規律。如"語文園地一"中,"今天,我發現了兩種識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嗎?"讓學生和學習伙伴一起去發現可以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認識漢字。
在語文園地里還設有"展示臺",鼓勵學生展示課外認識的字,鼓勵學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勵學生展示講故事的本領,等等。
3、聯系單元的專題設計口語交際,加強各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各單元的口語交際題目都與本單元的專題密切相連,使閱讀課文及相應的搜集、創造活動成為口語交際的重要知識背景。如第八組的口語交際,題目是"未來的橋"。在之前的《蘭蘭過橋》一文的課后練習中,已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分頭設計未來的橋的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可以得到很多啟示,還可以從現實中、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生發出形形色色的對未來的橋的設想。這樣的題目,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和創造力。
(五)體現彈性,增加適應性。
在識字方面,每課要求認識的字體現基本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多認。另外,在教科書里貫穿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在課外閱讀中主動識字的思想。學生如果是識字的有心人,所認的字一定會突破教科書規定的識字量。
在閱讀方面,在教科書的最后編排了五篇選讀課文,供學生選讀。此類課文不作統一要求,但對認真閱讀的學生,教師要予以鼓勵。
另外,鼓勵學生隨時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體現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程度上的提高與發展。
二、本冊目標及知識點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800個,其中25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初步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5、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6、誦讀兒歌、童謠、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8、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或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詞文15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萬字。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能簡單寫自己想說的話。
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用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形象化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
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其敘述方法。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
育。
教學難點: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處和特點。
4.教具準備
小壁虎剪圖、課文錄音、課文幻燈片4框、CAI課件、魚模型。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三至七自然段并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以突出一個特色,遵循四個原則,落實兩個結合為指導思想設計教法、學法、以及教學程序。一個特色培養學生自讀會讀。遵循哪四個原則呢?
1.三為主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
2.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文道統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
4.課內外聯系原則,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閱讀、觀察、研究這一
應用上延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在目標上落實兩個結合,即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握科普童話教學特點,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起來。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本課的教法主要用導學法即講扶放、直觀法、朗讀式教學法。學法是自讀、讀中思考、讀中討論、舉反三,貫徹自讀、會讀這一精神。
三、說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1.導語:上課開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小壁虎剪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么名字嗎?對!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還要去借尾巴,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2.看幻燈,聽錄音故事,思考: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它向誰借尾巴,借到尾巴沒有?
3.自由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提出兩個要求:
(1)畫出本課生字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4.檢查自學效果。
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后進行檢查,及時反饋,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認真的程度。
(二)先扶后放,逐層精讀。
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怎樣借借到了沒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課文。首先引導學生尋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學生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掙,難看)小壁虎怎樣掙斷尾巴逃走的?放CAI課件,屏幕中顯示出:一只壁虎在墻角捉蚊子,一條蛇悄悄地爬過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鮮明、活動的畫面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一掙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掙斷尾巴后,心情怎樣?指導學生用難過的語氣讀: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強調?多難看。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文具的家》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以通過一個小朋友找不到鉛筆、橡皮時媽媽與他的對話以及后來他的改變,滲透著對于孩子們要愛護文具的主題思想的教育。課后設了兩道題,第一道是要求學生朗讀課文;第二題是“讀一讀,記一記”,出示了“新”“平”“些”這三個字組成的不同的詞語,意在培養學生通過同一個字組成不同詞語的詞語積累的觀念和方法。
二、說學情
這篇課文內容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借助拼音,學生可以自己閱讀并理解其內容。因為低年級學生常常出現與文中貝貝相同的丟三落四的情況,所以教學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改掉自己的壞毛病。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并端正、整潔地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觀察插圖,聯系生活經驗,讀好人物對話。
3.了解課文內容,逐步培養孩子養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四、說教法
1.生字認讀時多采用游戲的方式。例如:開火車認讀、小老師領讀、我是小小神槍手等,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產生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
2.朗讀課文時,可采用自讀認字、同桌對讀相互幫扶、師生對讀掌握語氣、指名朗讀檢驗效果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疏通自己朗讀時的各種阻礙,以達到通順流利朗讀的目的。
3.生詞積累時用一字組詞開花的方式,讓學生愛上組詞和積累,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五、教學過程
(一)聯系學生生活,激發閱讀愿望。
1.展示學生丟棄的文具,引發思考: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們丟掉了?文具們可傷心了!它們都要離開你們找貝貝去了。你們想不想留下它們呢?
2.快去找小貝貝商量商量吧。
(二)板書課題,隨文認讀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具”?提示:
1.“具”里面是三橫。
2.可以組成很多詞,比如:家具、道具、刀具、玩具……
“文”這個字我們天天都能和它見面,你知道我們能在哪見到它嗎?(語文書上)那這個字還能組成哪些詞呢?(文明、文化、文學、文章、文本)
看看這個字由幾筆組成?——教書寫。
(隨文識字、隨認隨寫)
(三)給足朗讀時間,讀準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讀課文,畫下生字新詞反復朗讀。要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互相幫助對方讀準字音。
3.游戲——我是小小神槍手(將生詞寫在氣球上,讓學生以射擊游戲的方式來記住生字生詞的讀音)
(四)反復閱讀實踐,讀通課文內容。
1.自由讀文,邊標自然段序號邊把遇到困難的語句畫下來。
2.同桌互助,幫助對方把課文讀通順。如果兩人都讀不好,示意老師指導。
3.讀文,師生評議:能否做到了正確、流利。
4.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讀生字。
(五)整體閱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談的問題嗎?
(六)聯系實際質疑,引發深層探究。
1.鉛筆,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著了。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想過為什么嗎?(聯系生活實際,將文本中的內容遷移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來,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與思考。)
2.讀文,從哪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到貝貝像媽媽愛她一樣,愛惜著她的小伙伴們?
3.再次探究讀文:怎樣才能做到不丟文具呢?(小組討論)
4.鼓勵學生互動,結合課文或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七)選擇性閱讀、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1.選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背積累。
2.賽讀、賽背。
(八)總結學習收獲,布置作業。
1.端正工整書寫本課要求會寫的七個會寫字。
2.讀一讀,記一記。(養成學采集并積累的好習慣)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5
《秋天到了》是教科版課標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主體課文。作者抓住初秋季節景物的變化及特征,描繪秋季天高云淡、五谷豐登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贊美之情。這篇描寫秋景的散文,作者從整體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動物,形象直觀地寫秋天豐收的景象。文章雖短小精悍,三個自然段共5句話,但合在一起卻描繪了一幅初秋全景圖。
一年級學生剛剛走入校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還不是很強,但是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漢語拼音的直呼方法,初步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與學文。一年級的孩子對周圍事物處于好奇狀態,對于語文課亦是如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興趣的養成是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的保證。但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打好基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為重要。學生們喜歡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課文,通過本課的學習,不但能讓學生了解秋天、觀察秋天、感受大自然,還能體驗在大自然中探索、發現的樂趣,同時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學會學習,打下扎實的語文學習基礎。
根據一年級學段目標,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 6個;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了解閱讀方法;
3、使學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及本課的教材特點,我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熟、讀懂本文,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感受秋天的美。
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及學段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為四個步驟:
1、激趣揭題,范讀感知;
2、自讀課文,自主識字;
3、反復讀文,讀熟讀通;
4、指導書寫,落實雙基。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邊解讀文本邊站在學生的視角思索,“秋天到了,天氣涼了。” 孩子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呢?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一年有四個季節,誰愿意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接下來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示動物朋友“大雁飛飛”帶來的一組圖片,問道:“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嗎?”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了,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之時,我適時小結:“大家觀察得真仔細啊,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變化吧!”通過秋天里事物的變化,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從而給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教學過程中,我力爭突出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將語文知識與能力的訓練貫穿于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板書課題時,我請學生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寫,并將拼音標注,使學生在書空的同時對生字“秋”、“到”有了初步的感知。閱讀過程中我嘗試改變從頭到尾串講的模式,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機會。新課伊始,借助多媒體課件,屏幕上出現了秋天的美景,在悠揚的背景音樂中,我仿佛置身于美麗的秋天,投入的范讀讓學生仿佛也沉浸其中,從而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這時,學生很容易產生想讀的愿望。根據課標一年級閱讀要求,在學生自讀前,我提出以下要求: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我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生讀完一遍后,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我設計了第二遍讀。在這里,我并沒有直接要求學生讀課文,而是先出示學生的動物朋友小老虎,告訴孩子們“小老虎也想讀讀這篇課文,但它有幾個字不認識,都著急了,大家都是有愛心的孩子,愿意幫幫他嗎?”這時再讓學生邊讀課文邊圈畫出小老虎不認識的字,然后通過看拼音自己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賽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認識本節課生字的同時,又一次感知了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
一年級學生年紀小,注意力不夠持久,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兩遍讀后我設計了間休。讓學生欣賞一曲秋天的兒歌,舒展一下身體。短暫的休息后,學生們又有了精神,這時讓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第三遍讀文,要求學生要注意讀出詞語之間、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停頓,并請學生自己發現文中幾個“一”字變調的不同讀法,注意“一會兒”一詞兒化音的讀法。通過三遍讀文,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時候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去讀。學生通過學習伙伴間的練讀,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會讀書的方法。這時再問學生“你都讀懂了什么?”自然水到渠成,理解文章內容迎刃而解。指導朗讀時,我在詞語上下功夫,請學生將第一自然段中重讀的詞語用小圓點畫出來;第二自然段,學生讀到大雁南飛時,我通過動畫將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看到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同時還向學生介紹了關于大雁的科學知識,再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接著讓學生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使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
識字、寫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在幾遍讀文的過程中,學生基本解決了會認的問題;因為低年級的字詞教學內涵很多,字詞、朗讀、閱讀、感悟理解等等,想在短短的40分鐘里面把想講的全都呈現出來,那樣就比較蜻蜓點水或是浮光掠影了, 在本節課的寫字指導中,我重點指導“飛”字,“節”字,主要從筆畫上進行指導,交給學生寫字方法,其他的逐漸放手讓學生獨立識字,相信學生會逐漸掌握寫字方法,提高書寫能力,促進其良好習慣的養成。
進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進行了深深地思索,我不斷地閱讀文本,揣摩從這5句話中表現出的思想內涵,思考如何通過這5句話三個自然段,落實低年級學生語文知識與能力的訓練。我將進行本課教學設計的過程視為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在重新審視課標,充分的查閱資料的同時,我真的提高不少。全國小語會在如何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的問題上提出“立足工具,弘揚人文,凸顯語文學科個性”的觀點,本課的設計,我努力向此目標靠近,但我深知,我做得還很不夠。謝謝各位專家、評委!在語文教學之路上,我要走的路還很長,我愿意努力為小學語文教學付出,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服務。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6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課文《比尾巴》。下面我從教材、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篇課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語言瑯瑯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
本文共四小節,分兩課時完成。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以及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問句。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喜歡觀察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讀好文中的問句。
三、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天生喜歡小動物,對于動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鮮。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學生,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注重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地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從而激活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為了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課堂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看、聽、比、讀、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課文。
在新課標“以讀為本,以讀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程序。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激趣導入,學習生字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力量,是開發兒童智能的一把金鑰匙。針對這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猜謎語(課件出示),謎底分別是書上的六種小動物,學生很容易猜出來。這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緊接轉入話題:那你們才這些小動物干什么來了?引出板書:比尾巴。
第二步:趣味對讀,熟讀課文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只有學生走進了文本,對所學內容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他們才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和體驗。因此,我問學生:“動物尾巴各有特點,他們比什么呢?”引起學生思考,引出第一組問句。讓學生觀察這些句子的特點(都是問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指導學生讀好問句。采用多種方式讀,師范讀,個人讀,小組讀,男女生比賽讀,在進行評價。通過評價,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熱情,并且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本課的難點得以突破。接著出示三個答句。第一組三問三答出示,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問答的對讀。教師的積極參與學生學習能給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同時也展示學生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后面的一組問答讓小組互相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團結協作的能力。最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帶上頭飾朗讀課文,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更大的提高了他們的朗讀興趣。
第三步:知識拓展
遵循語文教學要開放的理念,適當地在課內拓展延伸,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對科學的興趣,我出示其他動物圖片,魚、馬、牛等,讓學生觀察動物尾巴的特點,找學生說一說,既拓展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為課后的練習打好基礎,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第四步:布置作業
在作業布置方面,讓學生回家查一查動物尾巴的功能,和家長說一說,下節課討論。
五、說板書設計
為了方便指導學生背誦,我的板書緊扣課題,左邊寫動物尾巴的特點,右邊寫上動物的名稱,簡單直觀。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ao ou iu》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漢語拼音第十課。(課件)本課的內容主要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學習復韻母ao ou iu 的音、形和拼讀方法。這部分是通過在圖中的相應位置上出現了復韻母ao ou iu,圖意有助于學生練習拼讀三個復韻母的雙拼或三拼音節,意在強化學生的注意和記憶。另一部分也就是今天要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這節課是利用句子和兒歌《有禮貌》來鞏固含有復韻母ao ou iu 的拼讀,認讀拼音句,并在其中學習8個生字。
2.教學重難點:根據本組知識的訓練重點,教學漢語拼音《ao ou iu》時,拼讀8個生字的音節并從文中找出生字來識記作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圖正確朗讀句子作為難點。
3.教學目標:根據新大綱對小學低年級的具體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利用拼讀音節來學習8個生字,并能利用拼音正確朗讀句子和學習兒歌《有禮貌》。
(2)過程和方法:采用創設情境、游戲、兒歌等多種方法來拼讀音節,學習生字。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游戲和兒歌的學習中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習慣和團結友愛的精神。
二、說教法:
情境教學法:陶行知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于親。”教師只有在這種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并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進行有效學習。教學本課時,通過生動兒童化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圖片、游戲等多種途徑,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新的知識。
三、說學法:
(1)在兒歌游戲讓學生身心愉悅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2)自我嘗試法: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學習中利用已經學習過的拼讀方法進行自由拼讀,并拼讀拼音句,學習8個生字,還嘗試由感情的朗讀,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學習生字。
1.創設情境:祖國60歲生日就要來到,為了慶祝國慶節,老師帶來鞭炮,我們和小動物一起放鞭炮啊!
2.新舊知識銜接學習生字的音節。出示8個生字的音節,利用上一節課學習的拼讀方法,自由拼讀。并利用游戲進行檢查驗收。
3.找朋友的游戲學生生字。音節驗收后再到句子和兒歌中去找拼讀的8個音節以及相對的生字,并標畫在原文中,然后以找朋友的游戲將音節和生字對應上,這個環節中還滲透著文明禮儀教育。最后用學習的生字進行組詞說話訓練。
4.火眼金睛孫悟空來鞏固字音:首先請戴孫悟空頭飾的同學出來,請大家認讀去掉音節的生字讀音。然后以出難題的形式,找音節中的錯誤。
(二)學句子:
1.創設情境:國慶節去農家院中轉一轉,觀察圖,都有些什么物體?然后猜一猜:小貓愛吃魚。小狗愛吃---?小牛愛吃--?
2.回到文中讀句子。
3.擴展:我愛--?媽媽愛—爸爸愛—我們愛—進行口語訓練。
(三)學習兒歌《有禮貌》
創設情境:看農家院里真熱鬧(課件)聽,太陽公公來送信了,打開書讀兒歌《有禮貌》,并采用分角色朗讀,動作表演朗讀,啟發學生體驗情感,啟發朗讀興趣,期望他們越讀越出色。
(四)鞏固拓展:
大公雞有禮貌,起得早,太陽公公獎它一頂大紅帽,誰想要,帽子藏著歌謠,誰讀對了就把紅帽獎給她。
歌謠是:小河里面魚兒游,來到河邊要看牛,小牛慢慢來吃草,小魚跳出水面來問好。小貓最愛吃小魚,見到魚兒流口水。
總結:本課采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將游戲、兒歌貫穿于教學拼音和識字中,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拼音生字并能恰當運用它們,促進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8
教學目標
1、認識“影、前”等11個生字和寶蓋、女字旁、月字旁三個偏旁會寫“在、后”等四個字和斜鉤一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體會我對影子的喜愛之情,借助生活經驗理解在陽光下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
3、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教學重點
1、正確朗讀課文,認識“前、后、左、右”在生活情境中辨別這四個方向,并用這個四個詞來表達方位。
2、斜鉤和臥鉤的書寫區別。
說教法
1、激趣導入謎語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聽老師說“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投陽光下面跟你走。”
2、情境創設法
在學習第一,二節課文時,用課件出示相應的插圖,達到圖文結合直觀形象的效果。對于天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借助電教媒體感受課文意境,其實打開的是學生心靈的小窗,睜大的是學生智慧的眼睛。
3、多種識字法
針對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大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顯得尤其重要,學生識字時我設計了多種形式方法識字,如借助拼音拼讀字音、開火車讀、個別讀、讀文識字、玩識字游戲等方法,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4、趣味游戲法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于是結合課文重點,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我安排了課中拍手操游戲,師生在游戲中理解前、后、左、右。
5、質疑、釋疑
學生根據圖畫讀書并想一想:影子為什么有時候在前,有時候在后,有時候在做,有時候在又讓學生通過讀課文,看圖再結合生活經驗想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大家共同解決。
說學法
1、合作學習。同桌一起讀課文,然后互相探討問題,并說說自己的想法,要學生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2、朗讀比賽發。讓學生利用多種形式讀,如同桌讀、個別讀,男女接力讀等方法貫穿始終,讀中悟、悟中讀,收到以讀代講的效果。
說程序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初識影子。
1、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好停頓。
3、指名讀給大家聽。
三、動腦筋自主識字。
1、看拼音讀詞語。
2、趣味識字。
3、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并組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學習第一小節。
1、齊讀第一小節,思考你覺得第一小節哪句語句最有趣兒?
2、學習“影子在前,影子在后”一句。
3、啟發提問:你還覺得覺得哪句有趣?讀一讀。
三、自讀第二小節理解句子。
1、齊讀第二小節,再讓學生自己讀課文。
2、影之為什么有時在小朋友的左邊,有時在小朋友的右邊。(引導學生看圖。)
3、引導學生朗讀第二小節。
四、實踐活動。
1、練習說說:我的前后左右都是誰。
2、通過課中操來鞏固對影子和“前后左右”的方位認識。
五、學寫生字。
1、引導學生說說寫字要注意什么?
2、老師范寫“后、我”。
3、學生試寫,教師巡視指導。
4、反饋評價。
5、學生再次練習。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蝸牛》是一篇童話。課文以一只可愛的小蝸牛和它慈愛的媽媽之間有趣的對話呈現故事情節。課文借助小蝸牛先后3次去樹林里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點以及蝸牛爬得慢的特點。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現的一篇沒有全文注意的課文,只給部分難字注了拼音,配了插圖,旨在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獨立閱讀的能力。
2、目標的確定
(1)教學目標:
1、通過結合圖片、生字的偏旁認識4個生字。(完成課后習題2的要求)
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己的感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圖畫、生活經驗,在交流中讀懂課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4、通過故事認識到小蝸牛沒完成媽媽要求的原因,學會珍惜時間。
5、在學習中讓學生會質疑、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
(2)學習目標:
1、我認識:4個生字。
2、我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我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3、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借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教學難點:通過教師的引導,自己的感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突破策略:與教學相應,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索,感悟,朗讀四結合的學習方法。
4、設計理念
在本課教學中,我結合我校的“先學后導、問題評價”的教學模式,雖然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學習能力不強,但因為在平時的學習中我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所以本節課我也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大膽質疑,主動說出自己明白了什么,并教會學生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順學而教,隨疑而導,順著學生的匯報點及時訓練指導學習,并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一讀、說一說、練一練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二、教學流程
(一)借圖猜想明確目標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用圖片導入新課,形象直觀。在揭示課題后,我結合上節課隨課文題目識記“蝸牛”的方法,讓學生再結合插圖認識“芽、草、莓、蘑、菇”五個生字。輕松自然的對所學的漢字進行理解和記憶,也完成了課后練習二,適度分散了學生識字的難度。同時出示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小樹的變化,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研讀探究認識四季
“放手”是我在設計這一課教學時的核心思想。
這一環節首先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寫作思路,明確課文主要寫了蝸牛媽媽和小蝸牛的3次對話,再由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它們的第一次對話。
(三)拓展堂清表達交流
1、請按小樹的生長過程給句子排序
2、這篇課文通過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對話的方式來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嗎?
3、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做了幾件事?小蝸牛都做到了嗎?為什么?理解蝸牛的爬行速度慢的特點。并通過想對小蝸牛說什么,進而提醒學生要學會珍惜時間。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本環節通過讓學生結合自己學習到自己眼中的四季,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對話,把課內的知識延伸到了課外,既鞏固了課內知識,又打開了學生思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0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路》。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說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教學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學目標,第三是教學環節。
【教材分析】
(點課件)首先,我來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篇課文。《美麗的小路》是一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個有關環境衛生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鴨先生小屋前小路的變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動物不同的感受,告訴小朋友要保護環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樣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優美,語言生動、有趣,每個小動物的語言、動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戲劇化的效果,非常適合分角色進行朗讀訓練。
【教學目標】
(點課件)這堂課我想讓學生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會寫“先、干”等6個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其中如何抓住描寫“美麗小路”的失與回的語句,體會每個角色的語氣,也是我在教學中感到頗為為難的地方。通過反復推敲,深思熟慮,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教學環節】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點課件)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采用情境導入,激發興趣。利用課件展示鴨先生小屋前那條美麗的小路后,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它美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讓學生先試著說說這兒美麗的景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點課件)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說說課文介紹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結合語境,識記生字:
(點課件)接下來,是識字教學環節,這是本課的重點。因為文中的生字較多,我主要利用課文的學習,分散到兩課時或三課時中識字。識字方法可以多樣化,讓學生選擇自己有效的方法識字。我打算選用以下的方法:
1、可以讓學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多讀幾次,讀準字音。
2、還可以讓學生做小老師教大家認字。學生由于課外閱讀,識字量不太均衡。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實行因材施教:識字量大的孩子充當小老師,不再覺得識字枯燥無趣,識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認讀,也不至于喪失信心。這樣充分發揮了孩子的自主性,讓他們自愿學習。
3、根據反饋,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注意容易讀錯的生字。如:“凈、生”等。
4、進行識字方法指導。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字,例如:爭取的爭加兩點水變成了干凈的凈。汽車的車加上兩只的兩變成了車輛的輛。形近字比較法識字,如:堆積的堆和推開的推,千篇一律的千和干凈的干。反義詞比較法識字,如:后和先,快和慢。同音字比較法識字,如:九個的九和永久的久,母雞的雞和積極的積。
5、通過識字游戲鞏固漢字。游戲能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鞏固生字,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最后,再把生字放回文中來讀。讓孩子在語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三、朗讀課文,促進感悟
(點課件)接著進入朗讀課文,促進感悟的環節。這是學生本課學習中的難點。在童話、故事等內容中,不僅蘊涵著思維發展的無限空間,而且還為學生感受和體驗豐富多樣的情感提供了機會。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朗讀。
1、比較讀:
老師范讀“我會讀”里的句子,學生注意聽,比較帶有問號、句號、感嘆號的句子所表達的不同語氣。然后學生練讀,體會這三種句子的語氣。
2、分角色朗讀:
例如:文中有許多讓小朋友感興趣的角色,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訓練朗讀,體會每個動物的不同特點以及說話的語氣。兔姑娘和鴨先生看到美麗的小路時發出感嘆:“啊,多美的小路啊!”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看到一件美麗的物品時是怎樣的心情,會發出怎樣的感嘆。從而來體會文中的感情。
3、表演讀:
在理解了課文之后,我讓學生將課文的5~8自然段來演一演。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劇組,先分小組演,再在全班抽小組進行比賽,評出表演最成功的同學頒發“最佳表演獎”。課本內容的表演拓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調動了學生自主探究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學生的個性在活動中得到施展。我覺得這也是對語文內容最好的詮釋,更是學生個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四、指導寫字
(點課件)在指導寫字的這個環節中,我覺得重點指導的是左右結構和半包圍結構的字,例如:明字和凈字要注意寫得左窄右寬。“起”字和“趕”字的走字旁,筆畫要伸長略平些,注意要寫得外大里小,捺是平捺,要拖住干字和己字。
五、欣賞、拓展
(點課件)在欣賞、拓展環節中,我安排一個說話訓練,讓孩子們想象說話。出示多媒體課件,啟發想象。幾個小朋友在美麗的小路上,一個老爺爺正和他們高興的說著什么?可模仿課文中的句子說話,更鼓勵說出與課文不同的句子,鼓勵說出跟別人說的不同的句子。這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六、課外作業
(點課件)最后,我結合課文,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課外作業:
如何為學校“美容”?
這樣既拓展了語文課程資源,把凈化校園、環保知識收集宣傳引入語文學習的園地,也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給孩子們提供了學習、展示的舞臺。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美麗的丹頂鶴》是小學語文教科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它在第八單元是第16課。
2、教材分析:
我初讀這篇課文,第一感覺就是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丹頂鶴的顏色美、形體美、姿態美。滲透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篇幅不長,層次清楚,內容生動,語言通俗易懂。
但是,作為老師我也從來沒有親眼見到過丹頂鶴,很難有真實的感受,要讓學生只靠讀書就能體會丹頂鶴的美麗、高雅確實存在很大的困難。后來,我不斷地鉆研教材,并通過各種渠道查找有關丹頂鶴的知識、圖片、音像資料。在此過程中,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和高雅。當我拿起書來再讀課文的時候,是情不自禁地將這種對丹頂鶴的喜愛、欣賞融入課文的字里行間,相信一年級的小學生讀完課文也會被丹頂鶴特殊的美所深深的吸引。
3、教學目標分析: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對第一課時的教學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圖文對照來展開合理想象,感受丹頂鶴的外形美和姿態美。
(2)了解詞語“旅伴、嵌、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等的意思。
(3)通過學習,在樂讀中懂得丹頂鶴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在教學時,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我引導學生從課文中領略丹頂鶴的美麗、高雅的難點,而開頭和結尾兩個自然段在教學中的比例相對較少。
二、說教法:
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通過朗讀訓練,整體把握知識內容和情感態度。根據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的認知特點,運用多媒體、語言描述、動作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三、說學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課文重點詞語理解能力有限和本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學法指導上主要以激趣為主,學生在愉悅情景中自讀、領讀、比讀、演讀。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
四、說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丹頂鶴的美,懂得丹頂鶴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第二課時:學習本課生字,練習背誦
五、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2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第一冊第8課《陽光》。第一次翻閱教材我便被這篇優美而富有童趣的短文所吸引。作者將陽光這一抽象的事物與禾苗、小樹、小河等相聯系,既富有人情味,又形象易懂。
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注重以讀為主,因此本課我基本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過程,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猜謎導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從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入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拉近師生以及課堂與生活的距離。接著“那你知道太陽有哪些用處嗎?”提出問題讓學生自由表達,從中調動學生對生活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情感,最后引出課題(教師板書:8、陽光)
二、體驗閱讀,讀中見情
《課標》中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感悟。因此我設計了如下幾個環節: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自然段的分法在《新閱讀》中已滲透,故學生可以自主完成)
2、同位間互讀,相互糾正讀錯的字音。
3、指名讀,這時我的要求是讀準、讀通。
4、用正確的讀音,全班齊讀。
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即:分組(分段)朗讀,將朗讀細化讓學生初步體驗合作的樂趣,建立與人合作的意識。
三、感情朗讀,背誦全文
1、教師談話:陽光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溫暖,還給這個世界上萬物增添了生機。下面啊,老師就請大家一同老觀看一個短片,感受一下陽光。
此時播放幻燈片的目的旨在從感官、聽覺等角度刺激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語文課堂變得“充實”“厚實”起來,喚起一年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建立起對陽光的喜愛、珍惜的情感,為下面的有感情朗讀打下基礎。
2、帶著感情自由練讀。
3、全班齊讀。
4、突破重點:對于課文“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的理解,我放在了朗讀之后。我認為只有在充分的閱讀之后,才能達到感悟上的水到渠成。不做局限性的總結,而是鼓勵個性化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5、背誦全文。
6、互動環節:輕松一刻。此環節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勞逸結合,進一步深化理解,更好的投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四、自主識字,合作學習。
《課標》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我也適當的穿插了一些簡單易行的合作學習。如:同位互查,一人指一人讀等都體現了這一點。接著我又引入“猜字游戲”等強化生字的識記。
最后,我以一個開放式的話題:“假如世界上沒有陽光”來結束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化文意,達到情感的升華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 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上冊地3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六行兩句,課本配有兩幅插圖,通過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根據本課的安排,分為兩個課時來完成,現將《家》一課第二課時擬定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會讀《家》這首詩。
(2)情感與態度: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詩句的難點,而突破難點的關鍵是創設情境,使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四、說學情
學生經過幾個月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能過通過觀察、思考、聯系生活,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
五、說教法
這節課采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運用簡筆畫、游戲、教學掛圖等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采用“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多讀、主動、自覺地為解決問題而讀,如通過同桌讀、男女生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等形式,讓學生入情、入境、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有利于降低學生理解詩句的難度,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
六、說學法
因為教是為了學服務的,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我著重引導學生運用誦讀法,本節課“讀”是一個重要的手段,本課詩句優美,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主要讓學生通過誦讀,結合平時生活中的觀察,激趣生情,讀出親切的感受,在讀后兩行時,要讓學生帶著在祖國的哺育下多么幸福的感情,讀出愉快、自豪的語氣。
七、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設計分為以下四個環節來進行: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先用簡筆畫畫出一間房子,然后提問學生,這是什么呀?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出:家。讓學生說說你有一個什么樣的家?讓學生通過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2、細細體會,美讀欣賞。
新課標特別強調要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文,通過朗讀,讓學生結合觀察圖,在讀中體會詩句的意思,把你認為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學生是學習的小主人,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去理解,試著讓學生把一句話換成別的說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然后進行討論, 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感受,師相機出示全詩,讓學生進一步通過觀察,比較他們之間的聯系,能過很好地突破重點,理解難點。
3、游戲復習,擴展訓練。
(1)做找朋友游戲。指名幾個同學分別帶上不同的頭飾找出相對應的家。通過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同步的發展。
(2)擴展練習,除書上介紹的這些以外,你還知道(什么)是(誰)的家?讓學生分組討論,自由發表,最后集中訂正。
(3)小結(由學生完成)
八、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簡練精巧,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復述課文,本板書又是一個從讀到說的轉變,同時為學生說話、寫話提供了提綱。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4
《畫》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課文部分第一課的內容,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課文里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
一、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我為本課擬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讀:能夠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認:通過本堂課的學習,認識11個生字。
理解:理解: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2、過程與方法:
⑴ 通過學生反復地拼讀,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學生通過聽,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朗讀,齊讀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能夠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⑵ 讓學生反復地讀課文,無形地識字,再通過齊讀,開火車讀,男女讀等方法鞏固生字。
⑶ 通過學生自己找反義詞,讀反義詞,理解反義詞,再記住它們。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反復朗讀,了解古詩內容,懂得這首古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感悟”、“體驗”,都是以讀為本,讀是語文教學重要手段。讀的實踐越多,自然感悟越深,體驗也越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篇文章,讀得多了自然就見其義。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接觸的字詞量極少,這首古詩的意思非常淺顯,只要他們反復地讀,都能夠理解其義。
二、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讀準、讀好、讀懂、讀背。
1、讀準:
初讀古詩,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這一點非常重要,假如學生連字音也讀不準,哪來讀的感悟。這里我安排了各種讀法,由于學生已經學了所有的漢語拼音,能夠獨立地拼讀音節,所以我先讓學生自己拼讀,再同桌互讀,接著指名讀(2~3名),然后分小組讀,最后齊讀。通過各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讀好,有些基礎比較弱的學生要進行個別指導。雖然這首古詩只有20個字,但是里面的字比較難讀準,平翹舌音,前后鼻音難區分,比如說“色”讀成“shè”,“近”讀成“jìng”,還有“聽”、“聲”、“春”、“驚”。“近聽水無聲。”這一句特別難讀,學生容易把 “近聽”這兩個字都讀成后鼻音。我把這些字著重讓學生練讀,分開讀,連起來讀,放在詩句里讀,直到學生讀好為止。在這一教學環節,一定要沉著,不能浮躁。
2、讀好:
怎樣讀好,讀出古詩的韻味?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朗讀起來瑯瑯上口。為了使學生讀出味兒來,讀出感覺來,我設計了兩個環節:① 讓學生聽讀,我范讀,學生聽;② 標上停頓記號“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劃兩條的地方聲音延得長一點,劃一條的地方聲音延得稍微短一些。然后反復練讀,采用自由讀,個別讀,男女讀,小組讀,配樂讀多種形式,最后熟讀成誦。
3、讀懂:
我這里所說的“懂”,并不是說要說出每個字詞的意思。根據一年級的特點,我只要求學生初步知道這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畫。“水無聲”、“花還在”描寫的就是這幅畫。我先讓學生整體感知,再反復讀。讀好后,我例舉詩中的一組反義詞“遠——近”,通過采用各種形式反復地讀,讓學生們理解什么是反義詞,然后到書中找出其他兩組反義詞。
4、讀背:
學生通過不同方式不斷的練讀,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堂上已經能背出了,還不會背的學生,讓他們課后再讀,要求人人會背。
通過讀準、讀好、讀懂、讀背這四部曲的層層深入,完成了讀的教學目標。
三、本課的字詞我是這樣處理的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識寫分流”的識字教學新理念。我在教學本課生字時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通過前面學生反復地讀課文,再讓學生圈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字,這時大部分學生都能認識所有的字。現在的識字不是像過去那樣孤立地一個個學習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課文里去識記。當生字與生動有趣的課文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識字難度就大大降低,這不是抽象的識記,而是一種有意義、有趣味的識記,孩子們通過反復閱讀,不知不覺間就把生字記住了。
然后我把要求掌握的生字拿出來,反復練讀,采用齊讀,開火車讀,男女讀,讀的時候及時正音。然后把拼音擦了,再練讀。接著我安排了一個送信的游戲,“丁零零,丁零零,郵遞員阿姨來送信……”拿到信的小朋友大聲朗讀,讀對了,大家一起跟讀,讀錯了,讓其他人送信。學生們在學中玩,個個興趣盎然。這些都是鞏固識字效果的方法,讓生字不斷再現,不斷重復,反復強化。在教學中創造各種再現重認的機會,尤其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把已經學過的生字進行溫習鞏固。
本節課要學生會寫兩個生字“人”、“火”。寫字時,首先還是要規范寫字姿勢,這是他們入學時就反復強調的。寫字姿勢不正確,事雖小,但危害不小。我在寫字前要求學生背“寫字姿勢很重要,身體做正書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學好知識身體健。”這樣耳提面命,時間久了,印象也就自然深刻了。其次要著重強調寫字的筆順,要求學生一定要嚴格按照筆順來寫。最后要求寫好每一筆,擺好每個字的結構。每課書后面都有“描一描,寫一寫。”我在教學這兩個生字時,自己先在黑板上示范,然后讓學生書空,書筆畫,再描一描,最后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寫一寫,讓學生在課內完成。
語文教學是一門永恒的藝術,需要不斷探索。我這樣設計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指教。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5
說教材:
《畫》是人教版第一冊教材中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有一幅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全詩共四行,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節,它都照樣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這些都表現出一幅畫的特點。
說教學目標:
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直觀形象,認識事物比較表面)和他們的實際(對這首詩,他們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學生都會背了。)依據年段訓練的重點,結合本課的學習內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文、六”4個漢字,認識2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和 2個偏旁,會寫4個漢字。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本課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2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
教學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和 2個偏旁。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說教學方法:
一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豐富,因而古詩的教學,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情境,“詩情畫意”地教古詩,“詩情畫意”地學古詩。課文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循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熏陶。我打算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老師說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好嗎?“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學生猜謎語)這則謎語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畫》。(板書課題:1 畫)
(好奇、愛表現是低年級學生最大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來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
2、(出示課件)今天,老師就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山水畫。請你們看看畫上都有什么?(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說話)(隨機板書:山 水 花 鳥)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一)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
(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大自然的景色美和詩句的韻律美。)
(二)識字
1、 你們想讀嗎?要想讀得好得先過生字寶寶這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
2、 課件出示本課生字,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不認識的借助拼音來練習讀。說說你是在哪里認識這些字的。
(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增強學生識字的信心和識字的愿望。對識字量大的學生及時鼓勵,激發他們更積極地去認識更多的漢字。)
3、(課件) 自讀課文,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同桌合作認讀生字。
4、 交流識字方法。(認識2個新偏旁。)
(交流識字方法,有利于學生擴大視野,相互促進,豐富識字經驗,提高識字效率。)
5、 你想提醒大家在識字的時候注意什么?小老師領讀(注意區分平翹舌、前后鼻音:“色”是平舌音,“聲、春”是翹舌音,“聲”是后鼻音,“春”是前鼻音。用給熟字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無、人、近”;用給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識字“來”。)
6、 認讀帶拼音的生字,隨機認識2個偏旁。(齊讀,開火車讀)
7、 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寶寶你還認識嗎?請你通過這一關!
(識字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還應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復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三、讀詩想象,體會感情
(一)朗讀
1、 生字寶寶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你們順利過關了,可他們又調皮地跑回課文中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相互評價。
(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任務,從一年級起教師就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評價態度和良好的評價能力。)
(二)感悟
1、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簡單地說出詩意,發現問題并質疑。)
2、 結合圖,說說你是怎樣猜出這首謎語詩的謎底的。
(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哪一句。)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臺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么?(畫上的水)。那么,這一行該怎么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么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只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么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好,明白詩的謎底是畫。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畫,學生邊看圖邊吟誦。
4、多種方式練習朗讀。 (師范讀引導學生注意詩的韻律)
(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拇指教育的“讀者”,通過自由讀、分組讀、指名讀、教師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三)背誦
給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練習背誦。
(四)表演
啟發學生展開想象,根據個人的感悟設計動作,結合音樂進行表演。
如:遠遠地看畫中的山,念第一句;貼近畫側耳聽,念第二句;想象春天過去了,夏天也過去了,秋天也過去了,冬天來了,但這畫中的花兒還是開著的,念第三句;到畫前驅趕鳥兒,念第四句。
先練習,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齊表演。
(根據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
四、鞏固字詞,課外延伸 (課件)
1、找朋友游戲: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卡片上的詞說一兩句話。(14名同學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張卡片,找到與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學做裁判,給找對的同學以掌聲鼓勵。這14個字是遠——近、高——低、來——去、笑——哭、白——黑、晚——早、有——無)
2、讀句子,找生字。
3、猜謎語。(月亮、熊貓)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大家一起認識了11個生字和2個偏旁,朗讀并背誦了課文,有些小朋友還進行了表演,還有些小朋友沒有展示自己讀書呢,回家讀給爸爸媽媽聽。
六、作業
(1)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
(2)請教家長,或者看書、上網等方法查找謎語,開展猜謎語競賽活動。
說板書設計:
畫
山 有色
水 無聲
花 還在
鳥 不驚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語文烏鴉喝水說課稿說課稿01-20
小學語文的說課稿11-16
小學語文的說課稿11-09
小學語文經典說課稿07-21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說課稿范文11-04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說課稿范文03-19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04-30
小學一年級語文《家》說課稿10-27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說課稿11-07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