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11-19 18:15:16 語文說課稿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匯編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匯編15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

  《酸的和甜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是圍繞著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一主題展開。本課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它用這種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要不是小猴子敢于親自嘗一嘗,它們都將錯過這頓美餐。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事情不能光聽別人說,要敢于親自去嘗試。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迫不及待”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并把這個小故事表演出來。

  3、通過朗讀,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直接導入課題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17課《酸的和甜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1、我們已讀過了這個童話故事,故事有哪幾個小動物?

  (狐貍、猴子、松鼠、白兔)

  2、這些小動物圍繞“酸的和甜的”發生了一個什么樣的小故事呢?

  (讓學生簡單復述課文,達到整體 感知課文的目的)

  3、課后老師又讓你們再讀了課文,你們讀了嗎?說說你是怎么讀的?

  (讓學生交流讀書的方法)

  學生可能說出:劃出生字,劃出好詞,劃出好句。

  肯定學生的讀書方法:小朋友們真會學習,學習的過程中劃出好的詞語、句子,注意積累,學習效果會更好一些。

  三、設疑激趣

  談話: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的?

  學生可能提出:

  1、狐貍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呢?

  2、小猴子聽了小松鼠、小白兔的話,為什么還大口大口吃葡萄呢?

  3、“迫不及待”什么意思?

  提出問題后,讓其余學生先嘗試回答,老師不肯定答案。旨在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激勵學生:小朋友那么愛學習、愛動腦,老師相信這節課你們再認真讀讀課文,肯定能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自由讀課文)

  四、細讀感悟

  〈一〉 重點引導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課文,其余學生體會一下狐貍的心情。

  2、老師范讀,學生戴頭飾表演。

  談話:小狐貍,你們轉來轉去的在干什么?(摘葡萄)可當你想盡辦法也摘不到葡萄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著急、唉聲嘆氣、難過、失望等)

  3、體會了狐貍的心情,相信你會讀得更好,誰再來讀一讀?(多找幾個學生讀)

  4、齊讀

  5、解決問題:狐貍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呢?

  引導:先讓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回答,如能答上來就表揚他既能提出問題,又會自我解決問題。如答不上來,再讓其余學生幫助他解決。

  可能會說:

  1、狐貍很自私,他不想讓別人吃到葡萄。

  2狐貍摘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來安慰自己。

  〈二〉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讀

  1、重點引導第四段

  (1)、找學生試讀,其余學生評價。

  (2)、課件展示“一串葡萄”和“一串串葡萄”,讓學生明確“一串串”是形容有許許多多的葡萄。象這樣的詞還有很多,(課件展示)看看你還可以說什么?

  (3)、你能聯系實際生活再舉些例子嗎?

  (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不僅學習了“一串串”的用法,還豐富了學生的詞語積累)

  (4)、小朋友們,想象一下。葡萄架上掛滿了一串串葡萄,密密麻麻,那葡萄粒紫中帶紅,好象水都要流出來了。看到這一切,你會怎么做?(學生自由回答)看出來,你們都很著急,所以小猴子就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課件展示)你明白“迫不及待”什么意思了嗎?(找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回答)

  重點句: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誰來讀讀這句話,把小猴子著急的神情讀出來。(多讀幾遍)

  齊讀,看哪只猴子最著急。

  2、談話:小猴子爬上葡萄架,他吃到葡萄了嗎?(吃到了)從哪讀出來的?

  課件展示:小猴子聽了,什么也沒說,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解決問題:小猴子聽了小松鼠,小兔子的話,為什么還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呢?

  談話;大口大口吃說明他吃得怎么樣?(投入、津津有味、開心、香等)

  有感情朗讀這一句話。

  “讓我們也伸手摘下一顆嘗一嘗,味道怎么樣?”用課文里的話。(啊,真甜)

  “發自內心的還不夠,再來一遍。”

  齊讀最后一段。

  3、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讀是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本環節的設計,我摒棄了面面俱到的分析,抓住了重點詞句,讓學生入情入境,自讀自悟。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

  五、表演遷移,創新學習

  熟讀課文后,采用課本劇表演的形式,把自己領悟到的課文內容、情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小組合作表演出來。表演過程中,學生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把小動物們的神態、動作、表情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語言上也有所突破,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而也體現了閱讀教學“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

  六、口語互動,明確故事的教育意義

  談話:看了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你們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或者有什么建議提出來。

  如:“小狐貍,你太狡猾了,自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小狐貍說:“我以后再也不狡猾了。”真正做到口語互動。

  學生還可能會說:

  1、小猴子,你敢于親自嘗試,我真佩服你。

  2、小松鼠、小兔子,你們再不要隨意輕信別人的話,遇到事情要親自嘗試等等。

  “你有沒有話要對同學們說?”(如×××,希望你今后不要一遇到難題,就問老師,問同學,要敢于親自嘗試。)

  (讓學生在相互溝通中,能聯系生活實際,明確文章的教育意義。同時也訓練了口語交際能力。)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二》,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本節課的教材分析

  本課的十二個詞語,描繪出一幅幅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學校生活畫面。學生通過讀詞語、想畫面、識生字,一定會感到熟悉、親切、有趣。

  2、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驗課余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感知詞句的意思,感悟動詞的準確運用。

  4、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二、說教法:

  這節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主線,還將借助多媒體課件、詞卡片等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三、說學法:

  老師在教學先讓學生自學,接著安排小組討論,最后安排鞏固練習。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感悟詞句的意思。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這樣開展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說課的核心內容。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錄像,請大家認真看、仔細聽,看片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們在做什么,一會兒說給大家聽。

  放錄像:校園生活片斷。

  2、誰來說說剛才你從錄像中都看到了什么?(根據學生說的內容,老師出示新詞卡:練書法、畫圖畫、下象棋、彈鋼琴、拉二胡、唱京戲、栽花草、喂鴿子、養金魚、做航模、學電腦、觀天氣等。)

  3、指導學生說話:誰在哪干什么?

  如:小明和小芳在校園里栽花草。

  亮亮和月月在教室里下象棋。

  ……

  4、小結:校園生活多有意思啊,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活動中吧!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自學。

  (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檢查自學情況。

  在檢測時先讓學生說出每幅圖的意思(誰在干什么),教師隨后在圖片下出示相應的詞語。接著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3、分析字形。

  在分析字形時,教師先跟學生復習識字方法,再讓學生按所學的識字方法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完后小組派代表匯報。(這樣既可以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學習詞語。

  在學習詞語時,教師也是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在認讀詞語后,教師分別把表示動作的詞和多音字顯示出來。(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知識方面得到延伸。)

  這個教學過程的安排,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構思,把時間、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活動中學習,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五、鞏固練習

  在練習中教師出示課件、詞語卡片,讓學生認讀。(通過認讀來鞏固學生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這樣使整節課的重點更突出。)

  這節課,為了讓學生讀寫相結合,教師又指導學生書寫比較難記易錯的字——“琴”。

  六、游戲

  在學習完后,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又來一個輕松環節“玩游戲、編兒歌”。(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七、總結

  先讓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進行總結,教師再來歸納這節課的知識。

  八、課外作業

  為了讓學生課后復習功課,教師布置口頭作業“認讀生字和詞語”。(這樣讓學生回家后有目的復習功課。)

  九、說板書

  板書:

  1、部件分析法。棋、彈、鋼、琴、胡、戲、

  識字方法:

  2、熟字換偏旁。喂、鴿、養、航、模

  3、熟字加、減偏旁。

  練書法畫圖畫下象棋

  彈鋼琴拉二胡唱京戲

  栽花草喂鴿子養金魚

  做航模學電腦觀天氣

  因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認讀生字詞、熟讀課文,所以板書方面,教師把這節課要認的字、詞語和識字方法全貼地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力求取得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3

  一、分析教綱教材,制定教學目標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0課第五專題單元的一篇課文. 第五專題主要是要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品質,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諒解別人,成為受大家歡迎的人。而本課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它向我們揭示出小熊和松鼠因為紙船和風箏成為了好朋友,在發生矛盾后,又是紙船和風箏成為他們之間的友誼的紐帶,告訴小朋友們在與好朋友吵架后該怎么去“縫合”友誼,主動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整篇課文以“情”為主線,表現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時的快樂,鬧別扭時的難過、失落,以及云開霧散時的興奮、激動。把真摯的友情在字里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是學生體驗情感、訓練語感的一篇優秀文本材料。根據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階段目標以及本篇文本的特點,本節課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2、過程方法目標: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使學生感知課文,通過表演讀,范讀,比賽讀感悟課文的含義。3、、情感態度目標: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松鼠和小熊對友誼的感受。

  二、根據學生情況確定教法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應重視情感體驗,在朗讀感悟文學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形成良好的語感。”而本篇課文的動人之處恰恰就在字里行間蘊含的真情。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對二年級的孩子,要讓他們感悟小伙伴失去友誼時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方式和感人場面,還是有難度的。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根據低年級學生生性活潑的個性特點,我嘗試采用體驗教學的方式,通過“讀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體會”,讓學生自主感悟體驗,達到體驗情感,形成語感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教師始終是學生體驗活動的一個組織者,一個促進者和一個平等對話者。

  三、以學生為主體,安排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因此,在教學《紙船和風箏》這一課時,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復習字詞

  上課一開始,我創設了一個到童話樂園去逛一逛的情境,如果讀準字詞即可順利得到通行證進入童話樂園。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

  二、板畫貼圖,進入角色

  我首先用簡筆畫的形式勾畫出童話樂園的概貌,然后讓學生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把松鼠和小熊的家貼到合適的位置,隨后請學生帶上頭飾走進童話角色,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后面的學習創設了活潑和諧的氣氛。而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小鳥的角色進入,拉近了與學生角色的距離。

  三、入情入境,朗讀感悟。

  (1)感悟松鼠和小熊的快樂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2-6自然段,找出是什么使小熊和松鼠成為了好朋友,然后抓住3、5自然段進行朗讀感悟訓練,進一步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快樂。同時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樂壞了”的含義,用角色讀,賽讀,分工讀、配樂讀等方式來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感受,用發現的方法來學習“漂”“飄”的特點,初步感受漢字的魅力。

  (2)體驗松鼠和小熊的失落

  首先在憂傷音樂的渲染下,我用深情地朗誦來感染學生的情緒,自學課文的八、九自然段,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然后我以小記者的身份走進小熊和松鼠的家進行采訪,把小熊和松鼠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同時也突破了難點。

  (3)感受松鼠和小熊的興奮

  在本部分的教學中,同樣注重的讀的訓練,以學生幫幫讀,教師范讀、齊讀等形式來感受友誼給小熊和松鼠帶來的興奮和激動。

  四.文情延伸,生命涌動。

  在本環節中我設計了說和寫的兩個拓展練習,第一個練習是說一說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后,小熊看到這么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第二個練習是把你想對朋友說的話寫一寫。這樣的設計,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訓練了學生組織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更加深對友誼的理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突出重點

  以板畫的形式設計板書,既直觀形象,又突出了重點,起到了總結概括的作用。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農業的變化真大》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本單元是以愛科學為專題編排的。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活了占世界百分這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給農業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令人驚嘆,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孩子們在了解科學技術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農”“致”“勃”“技”等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引人注目”等四字詞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業知識,初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圖文的緊密結合,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并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

  (2)教學難點:通過對科學技術的學習了解,感受農業技術的發達,增強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教具準備]:

  錄音機、掛圖、字卡。

  三、說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導入(出示巨型茄子、特長絲瓜圖片)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很有意思的圖片,想看看嗎?

  2、這是什么?(生猜)像房子一樣大的茄子,多有意思呀!農業科技成展中有好多這樣的新產品呢!

  想去看看(農業科技成就展)嗎?

  3、孩子們都那么充滿期待,都那么感興趣,課文第一自然段有個詞寫出來了,是什么呢?打開書,讀一讀。

  4、是個什么詞?生說,師出示興致勃勃讓學生反復讀,聯系實際說。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因此,新課的導入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看到圖片時,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隨之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便會自然產生。)

  (二)、層層遞進、引導讀文

  1、初讀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抽讀這幾段中的生詞(注意提示詞語連讀)(帶拼音自讀,去掉拼音抽讀,齊讀)讀好四字詞語:

  興致勃勃引人注目百花盛開

  瓜果飄香十分茁壯科學技術

  生字掌握了嗎?(帶拼音讀—提醒易錯字音—鼻音、邊音、翹舌音歸類讀—齊讀)

  這些字在哪些地方見過?能組什么詞?(識字途徑與組詞結合起來)

  這些生字,你怎么記住他們?(注意識字方法及歸類)

  (2)練讀長句:(生練讀—抽讀—師示范讀—齊讀)

  A、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B、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3)匯報(每人讀一自然段)

  (4)評價重點評價學生讀時字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通順。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應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能力提出要求,不必要求過高,這樣便于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2、再讀

  同學們非常想了解農業有哪些變化,老師相信小朋友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明白的,有信心嗎?好,用你喜歡的方法讀一讀課文吧!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

  (2)反饋學生閱讀信息,抽說你都看到些什么?

  然后逐一用簡筆畫畫出:

  雜交水稻溫室大棚彩色棉花無土栽培的植物。

  我看到這些農業產品,不禁發出贊嘆:農業的變化真大!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紅領巾”真好》一文是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全詩分三節,結構基本相同,每節都采用了自問自答的形式展開敘述。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為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贊歌。

  紅領巾、小鳥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并茂,學生們樂于接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中應在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于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從中受到美與家的啟發熏陶,激發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的熱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如下目標:

  1.知識和能力:

  認識“嘰、喳、蓬、躍”等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識字規律。借助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在朗讀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讀,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三.說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蓬”、“撲棱棱”的正確讀音。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說設計理念

  1.“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在識字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視識字方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在閱讀理解上,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學生的角色表演,教師的語言描述,創設情境,架起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入情入境的學習語文,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情感體驗,引領學生自讀自悟,進行審美和探究。

  2“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讀,還學生以真正的“讀者”。并在讀的基礎上,學生經歷感知、思考、探究、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發展思維和語言,加強理解和體驗,從而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五.教法學法

  教學時,我遵循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按每段課文的深淺程度,選用如下幾種教法方法:

  1.談話激趣法

  2.整體閱讀法,這種方法是從教材的整體出發,采用“從整體入手--分解導讀--再回歸整體”的三段式教法。它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這種講讀方法,既體現了小學語文教材(一課一事)的特點,也符合兒童由“整體--部分--整體”的認識規律。

  3.情境教學法

  教師根據講解的需要,可運用電教手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能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寓教于趣,寓教于樂,提高教學效果。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六,說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

  (出示紅領巾)這是什么?(板書課題)你可以給它加上一個量詞嗎?(一塊紅領巾),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題,想知道什么?如:是誰贊揚“紅領巾”真好?它們為什么要贊揚少先隊員呢?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題“紅領巾”指的是誰?

  1.要求學生借助漢語拼音,先讀準生字的字音,再輕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字音重點:“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嶄”是翹舌音。提示:“棱”在“撲棱棱”詞中變讀為一聲。

  展示生活識字成果:“牌”字在哪兒見過?(門牌號、刻字牌匾)

  編歌謠識字:幾只小雞嘰-嘰-嘰,一群小鳥喳-喳-喳。

  2.指名分節試讀課文,讀后評議。

  3.整體感知:你讀懂了些什么?

  板書:“快樂的小鳥”

  “機靈的小鳥”

  “愛鳥‘紅領巾’”

  4.現在你知道了紅領巾是誰了嗎?所以,課題中多了一個標點符號,那就是雙引號,表示這里的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

  (三).學習第一小節:可愛的小鳥

  1.師:清晨,太陽慢慢地張開了笑臉,寂靜的大森林熱鬧起來了,你聽,誰來了?(幾聲鳥叫)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鳥吧!

  你看到了什么?或你覺得這些小鳥怎么樣?(可愛機靈活躍快樂開心)

  2.清晨,這些可愛又機靈的小鳥在森林中干什么呢?請小朋友們打開書126頁,自己讀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3.它們在林中干什么呢?指名說。

  (1).多么快樂,多么活躍啊!自己讀讀這些詞語吧!(出示詞語:唱歌,嘰嘰喳喳蹦蹦跳跳蓬松撲棱棱捕捉害蟲)

  (2).誰來帶大家讀讀?

  (3).開火車讀

  (4).你能用上面的詞語來說一句話嗎?理解“蓬松”的意思。它的反義詞是什么?

  4.誰愿意用朗讀把可愛的小鳥帶給大家?(指名讀,隨機正音)

  其他的小朋友邊聽邊想,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小鳥?你想怎樣去讀呢?

  嘰嘰喳喳:唱歌多么快樂啊。(應該讀得歡快)。

  蹦蹦跳跳:小鳥跳得多么輕巧啊。(應該讀得輕快)

  一會兒一會兒多么自在,多么悠閑啊。

  多么可愛的小鳥啊!誰再來讀一讀。

  1.指名后師生對讀

  2.和你的同桌讀一讀

  (四).寫一寫:理躍捉

  七.說板書設計

  “紅領巾”真好

  少先隊員

  可愛的小鳥

  機靈的小鳥

  愛鳥的“紅領巾”紅領巾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6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稱贊》。下面我 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稱贊》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新入選的教材,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稱贊》一課,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描寫了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稱贊,獲得成功快樂的故事。看來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稱贊,得到別人的肯定。學生更是如此,當學生獲得成功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說稱贊,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的心中涌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閱讀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創設情境,自主感悟,體會稱贊帶來的快樂。

  3、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猬是怎樣發現小獾的優點,從而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四、教法與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采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五、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 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一上課,我就創設情景,興致勃勃地說道:“咱們班的同學都很聰明可愛,有些小朋友的大眼睛是很善于發現問題的,表達能力很好,也有些小朋友充滿活力,上課積極開動腦筋,舉手回答問題。其實,老師很佩服你們呢!”再發現部分做得好的學生,加以表揚,調動學生的激情,進入到稱贊的氛圍中,從而解讀課題,引發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

  (二)鞏固識字,初讀課文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同時也再一次認生字。當學生讀完課文后,把在第一課時中已經學習的生字,組成課文中的詞語,以多種形式去認讀。而作為讀好了的獎勵,引出課文故事中的主人公——刺猬和小獾。這時出示帶有生字詞的句子,同時是課文的重點句子,進行初步的了解。如,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在我有點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謝謝你,你的稱贊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讓學生用稱贊的話語去稱贊同伴。接著從句子過渡到課文了。請10位同學朗讀課文的10個段落,其他的的學生就要進行思考,這也是本篇課文的主問題:課文中誰稱贊了誰?是怎么稱贊的?整節課的教學都是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把這個問題理解透徹了,深刻了,就理解了整篇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三)讀文理解,感悟道理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抓重點語句從稱贊的語句入手。即:小刺猬稱贊小獾的話“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和小獾稱贊小刺猬的話“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好的蘋果。”

  這兩句稱贊的話中,我主要抓住第一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展開,這是一句平淡如水的話,為了讓學生明白正是這句平淡如水的稱贊帶給小獾的幫助,我引導學生讀文找“這樣的稱贊對別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學生立馬就能找到“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同時也從句子中明白了稱贊讓小獾有了自信,讓小獾憑著這份自信,最終學會了做椅子。為什么就這一句“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就能讓小獾充滿自信呢?學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先前的小獾到底怎么了呢?這里我就順勢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泄氣”一詞,可是同樣是這三個粗糙的小板凳,小獾看到了泄氣,然而在小刺猬眼里卻看到了不同,當時小刺猬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此時學生在小刺猬稱贊小獾的句子中就能馬上找出小刺猬看到的是“一個比一個好”。讓學生感受到小刺猬是“拿起板凳仔細的看了看”,“看出做的粗糙,但是做的很認真”,感受到小獾付出勞動后取得的點滴進步,讓學生明白稱贊別人并不是盲目的奉承,而是真心實意的,一是一,二是二,通過仔細觀察,才能真正稱贊別人,才能真心稱贊別人。這樣,文章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當學生明白了這些后,再請他們來朗讀稱贊的語句,相信就能做到水到渠成,真心誠意了。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個質疑,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躍躍欲試,爭相各抒己見,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又如“學了《稱贊》,讓我們也學著小刺猬和小獾,來試著稱贊咱們身邊的同學,家人吧!”最后讓學生從生活入手,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夸夸別人的優點,讓學生以讀引讀,以讀引說,理出了人間的真情美,懂得了從平淡中見深情的真理,拓展了思維,又培養了語言,提倡了學習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結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用粗線條理解課文,深化主題。

  《稱贊》這一文本,帶給了學生許多許多,同時也給我們老師一些啟迪,平時對學生也不要太吝嗇稱贊,當學生獲得成功或取得進步時,給他們一個笑容,一個贊許的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或許都能讓學生心中涌起一陣暖流。 稱贊,是有神奇魅力的!讓我們和學生一起分享這句話———稱贊帶給我們勇氣和自信,稱贊帶給我們進步,稱贊帶給我們成功和喜悅!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7

  40分鐘的課堂快樂而短暫,40分鐘背后的日子緊張而漫長。回顧賽課的經歷,我這心里呀,只兩種味道──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使人受啟發的詞語和故事”為主題,《酸的和甜的》為最后一課,是一篇以連環畫形式編排的童話,在體裁上具有雙重特征。文中8個自然段配有8幅插圖,除了敘述松鼠、兔子的輕信、猴子的敢于嘗試外,還涉及到了狐貍的“精神勝利法”。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難點為在閱讀中滲透“做事要敢于嘗試”的道理。

  在構思教學設計時,我始終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理念。所謂統一,我的理解是工具性的訓練與人文性的滲透二者有機結合,辨證、和諧地存在于課堂。

  一、文本解讀,我考慮的是辨證

  仔細琢磨文本的人文內涵,我們應該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現上,也應該用一種辨證、客觀的態度看待狐貍:不能偏頗地說他壞、狡猾,也不能高深的傳達“精神勝利法”,還不能舍本逐末地深究“為什么硬說酸”。面對初入二年級的孩子,我只把狐貍定位在“因為沒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說葡萄酸,以此來安慰自己”這樣的程度。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弱化對狐貍的研究,清晰對比松鼠、兔子與猴子的不同,強化、加深對猴子的印象。這是我在文本解讀時的一點個人看法。

  二、落實目標,我考慮的是和諧

  首先,落實文本體裁連環畫與童話的雙重特征。一是借助圖畫識字、初讀課文、朗讀對話、概述故事、總結課文,讓圖文結合,圖與文和諧展現,突出連環畫教學的特征;二是在課堂中,時時、處處引導學生融入童話的情境──課初帶領學生去葡萄架下看看,課中引導學生去聆聽、朗讀葡萄架下的對話,去想象、琢磨動物之間的語言,去識記、書寫他們的名字,課尾以離開葡萄架結束,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與境和諧共生,體現童話教學的基本特點。

  其次,落實“在閱讀中識字學詞的階段性目標”。識字教學,第一做到隨文識字,因時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課題中,句子里,朗讀時、板書中,兒歌總結處、寫字時。第二做到依托,不組織學生識記單個生字,因地制宜地賦予生字具體的環境。這兩點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后顧和潛移默化中達到識字教學目標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兩個詞語的訓練放在重點句子中、朗讀體會時,生活經驗里去學習、理解、運用。

  突破教學難點,我也考慮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例如,把揭示文本寓意與學生的想象、說話訓練結合起來,借小兔子和松鼠的嘴說出學生閱讀童話的收獲、體會;再如,課堂中的那首兒歌,集鞏固識字、概述內容、體悟內涵、總結課文為一體。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反思賽課的經理,我的體會是我曾像文中的狐貍,在小學語文這座葡萄架下,轉來轉去,跳起來摘葡萄;曾像松鼠和兔子,走過彎路,歷經酸酸甜甜;我更想像文中的小猴子,敢于探索,大膽體驗,酸的是收獲,甜的是成果,酸酸甜甜,我曾經努力嘗試過!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8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識字四》

  下面,我就從教材、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組課文圍繞“怎么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專題,選取了能給人以啟迪的成語和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識字四》是開篇的第一課,這課精選了三組成語,既是從《識字一》開始的成語系統積累的進一步延續,又對本組課文起提綱挈領的作用,本課按“取長補短”“看事物不能以偏概全”“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有聯系的排列,給學生提供科學地認識事物的方法,從涉及的思想內容看,《識字四》在全組課文中具有統領的作用,從呈現形式看,是幫助學生集中識字,激發學生識字樂趣的好范本。

  二、說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教材內容訓練的重點和學生實際,教學本課,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有三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方面:認識9個生字,會寫寸、落、補等8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體會其中的韻律美。

  2、過程與方法方面:讓學生反復地朗讀成語,在朗讀中體會其中的韻律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本課的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成語,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成語。

  (2)教學難點:感知詞句的意思,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成語。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本著以“互動、交流、合作、探究”為特點的“新授課教學策略”理念,,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情景教學法、集體討論法、自主探究法等。

  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合作學習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等。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設計了四步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第二環節:隨文識字,感知成語

  第三環節:朗讀感悟,積累詞語。

  第四環節:書寫生字,總結拓展。

  這個教學過程的安排,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構思,把時間、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活動中學習,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下面我就從這四個環節具體說說這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先讓學生交流最近讀過的故事,再聽老師講故事,坐井觀天,交流聽懂了什么,引出成語坐井觀天。也許有的孩子聽過,也許有的孩子讀過,但是無論怎樣孩子都喜歡故事,這樣勢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隨文識字,感知成語

  9個生字如果集中在一起學習,勢必增加識字難度,也會讓學生對識字不感興趣,所以我在設計課時,把生字分散在每組成語中,一組成語認識三兩個,學生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所以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以坐井觀天帶出成語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因為學生有預習讀出成語不難,在把生字挑出來,放到詞語里再置于句子中,這幾個句子,既考察了學生的識字情況又讓學生初步感知了成語的意思。

  接著以比較講棍和粉筆的長短,討論誰的用處大,引出成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再讓學生看書,找出生字,交流識字方法,寸益兩個字,學生在讀書時經常遇到,引導學生交流在哪見過并及時鼓勵表揚,激發自主識字的愿望。彰和障很難區分,拿出來比較,引導學生編兒歌,“章家兩兄弟,三撇章,耳刀彰”這樣不但再現了生字,又分散識字,降低難度。

  《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識字教學要,“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所以識字教學方法不能是單一的,情景也不能是固定的,因此在學習第三組成語的字時,主要以自學交流為主,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分享識字成果,展示識字收獲。

  (三)朗讀感悟,積累詞語。

  1、讓學生自讀,要求讀準確,讀通順。

  2、學生之間對賭、齊讀、多種方式閱讀,指導讀出韻味。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讀了這些詞語明白了什么。

  (四)書寫生字,總結拓展

  1、示范書寫生字,重點指導補、拔、所的筆順。

  2、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3、拓展:有許多成語都有來歷和故事,希望課下去閱讀成語故事,下周的讀書交流課開成語故事會,選出“成語故事大王”。

  讓學生帶著任務走出課堂,鼓勵課下閱讀,課下識字,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五、說板書

  因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認讀生字詞、熟讀課文,所以板書方面,教師把這節課要認的字,詞語和識字方法全貼在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

  板書: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管中窺豹坐井觀天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拔苗助長徒勞無功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晚上好!

  我叫蔣紅英,代表小學部語文組參加此次活動。

  我說課題目是《識字7》,選自湘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內容。

  我的說課分說教材、說學情、說三維目標、說教學過程及說教學反思五個部分。

  說教材:

  小學語文教學分幾個階段,其中第一學段是1~2年級。透過教學大綱,我們明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教學的目標中提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課本上出現了“我會認”、“我會寫”兩種不同的要求,體現了“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特點。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同時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本學期共有八課識字,此課為識字7,是中華姓氏歸類識字。該話題接進我們的生活,教學活動空間較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方法認識生字,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識字興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了解中華姓氏文化,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有效載體。

  要設計有效的教學離不開教學對象的分析

  說學情:

  此課所執教的班級是我校二(2),我既擔任該班班主任又是班級語文老師,因此,課堂紀律較好,部分學生大膽活躍,能積極發言。針對班級留守兒童多,開展“大對小生生幫助”活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增強,班上學習氛圍逐漸轉好。學生總體上對拼音識字掌握較好,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根據拼音獨立閱讀,但近6個后進生進步不明顯。

  分析教學大綱、教材,結合學情,我確立以下三維目標及重難點。

  說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中的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0個字;認識主要姓氏;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輕松學習生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中華姓氏;進行日常行為文明禮儀教育。

  重點:認識本課中的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0個字。

  難點:認識姓氏,激發學生探究中華姓氏的興趣。

  以上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分為謎語導入、交流會、小書法、砸金蛋、小游戲五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通過謎語引出主題,并先認寫“姓”字。

  認寫“姓”字具體包括拼音、筆順、結構、字義幾方面。

  在交流會中,通過老師范說,引導學生仿說,加強口語訓練。例如:我姓蔣,學生叫我蔣老師,我的媽媽姓何,我最好的朋友姓李。

  我姓吳,我奶奶姓羅,我鄰居奶奶姓周,我叫她周奶奶。

  同時引出本課部分生字,邊說邊學,層層深入教學。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充分遵行低年級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已有認知水平。

  教學中不脫離教材,通過展示課文,讓學生讀準字音,流利朗讀課文。通過多讀鞏固生字,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情課文內容。并利用一些方法記憶生字。

  在小書法環節中,出示田字格,老師范寫,同時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通過游戲式的砸金蛋,學生有效認讀“我會認”生字。這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最后集中出示“我會認”生字,要求學生認讀.

  針對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小游戲,主要目的是檢驗學生掌握情況及活躍課堂,讓學生樂于學習及體會學習之樂。

  我認為我的課堂設計有以下優點及不足:

  說教學反思:

  緊扣教學目標,合理運用教材,結合學生特點,聯系生活實際,采用多種方式教學,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對于生字的書寫,既注重老師范寫又合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課堂教學又是一個整體教學過程。而后進生在課堂難以跟上進度,如何讓他們愛上課堂,每天進步一點,請各位前輩指點迷津

  我的說課結束,請各位老師、評委指正,謝謝大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有趣的動物》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本單元教材內容是圍繞"自然科學"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通過課文中隱藏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學會觀察大自然。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有趣的動物",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動物是什么?他有趣在哪里?此次口語交際鍛煉,意在讓學生學會說得清楚明白,同時學會認真傾聽,并有禮貌的提問。此次口語交際的鍛煉,有助于學生培養認真聽講,禮貌提問的好習慣,為今后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豐富學生對動物知識的認知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豐富學生對動物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突出重點,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

  難點:增強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通過介紹動物們的優點和與人類的關系來突破難點,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的可敬。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上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

  1.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本課應著重采用實踐訓練、情景創設和學導式討論教學法。

  2.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實踐訓練教法,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表達,整理出初步思路。最后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小組競賽,二次組織語言,做到表達有邏輯。此時注意關注后進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三、學情分析: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學生特點分析: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說話起來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語言不夠,連貫,無法表達清楚想要說明的意思,教學本次口語交際,從學生喜歡的動物入手交流,能激發她們說話的欲望,同時引導學生說話前,先想好要說的內容,再講給同學聽,這樣讓學生先在頭腦里,進行語言初步加工,說的過程中,進行語言的再次組織,感受說話的邏輯思維,慢慢養成,先思后講,學會把意思表達清楚。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教學程序及設想:

  1談話導入,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提示,首先大家要想好自己要說的內容,然后再講給同學聽,講的時候要吐字清楚,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禮貌的提問,而是自己也了解的動物可以舉手補充

  3三小組內討論交流,

  首先,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同學間可以互相閱讀,其次,互相推薦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最后,用簡單的話在小組內介紹最感興趣的內容。

  4創設情境:召開動物介紹會。課件出示動物介紹示范,小獅子的自述,引導學生注意聽,然后學著仿說,同桌互助準備好搞講稿。

  5小組競賽: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講解,組內其他成員評議。小組內選評選出說的好多同學來班級參加比賽

  6總結結論:強化認識,提綱挈領。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今天同學們一起努力,讓我們大家都認識了好多動物。動物們真是有趣,長得千差萬別,住的地方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大自然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才變得那么有趣,那么精彩,我們一定要保護動物!

  8布置作業。

  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搜集更多關于動物的知識,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7板書

  有趣的動物

  名字 樣子 優點(本領) 愛好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

  [教材簡介]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么過冬的事情。課文有8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2~7自然段寫三個好朋友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情。這部分有5個自然段都是寫他們的對話,介紹了他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是飛到溫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里吃蜂蜜。第8自然段寫他們約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見。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

  2、了解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過冬不同方式,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

  3、根據課文內容理解生詞。學會生字“物、刮”。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活動一:體會冬天的寒冷和朋友間友誼深厚,為引出對話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1至2自然段

  1、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19小動物過冬。出示三個動物圖片,師述: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他們常常------(生接著說)

  2、 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會干什么?心情怎樣?

  3、 課文中的三個好朋友遇到一起更是好得沒話說,青蛙時天生的歌唱家,小燕子、小蜜蜂呢酷愛跳舞,它們在一起的日子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出示第一段,齊讀。請使用站內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本站()地址是:

  4、 可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轉眼冬天就要到了。

  (1) (出示冬天圖)仔細觀察,誰來說說冬天是什么樣的?

  板書:天寒地凍

  花草枯萎

  動物稀少

  (2) 三個小動物都在為自己的朋友擔心著,于是聚到了一起,(相機出示多媒體)想聽聽各自越冬的方法,這就叫————(生:商量)

  二、學習3至7自然段

  1、它們是怎么商量過冬的事情的呢?輕輕打開書,讀一讀第3至7自然段,想一想。

  (1)你對哪個小動物的過冬方式最感興趣,把寫到它過冬的段落反復讀幾遍,再把自己當成這個小動物,練習向同桌介紹一下你是怎么過冬的。

  A、小燕子:

  (1)指名“小燕子”介紹,(出示第三自然段,“燕子說”省略,用圖片代替)

  (2)師與學生對話:從小燕子的話中可以聽出,它早為自己打算好怎么過冬了,但老師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那只小燕子愿意來為我解答:

  ① 小燕子,你要去哪里過冬呀?

  ②為什么非要趕到遙遠的南方去呢?在這邊過冬不行嗎?

  ③去南方的路途這么遙遠,一路上多孤單啊,有誰陪你嗎?(大雁、黃鸝、杜鵑、金絲鳥)

  ④你什么時候才能回來看我們呀?(出示春天的圖,用自己優美的詞語說)

  ⑤你這種秋天飛回南方,春天再飛回來的過冬方式是不是叫遷徙呀?祝你一路順風。

  (3)聽了小燕子的話,老師就不再為小燕子擔心了,但是小青蛙和小蜜蜂還在擔心著它們的朋友呢!哪只燕子來對著它們說一說。(出示小青蛙和小蜜蜂)

  B小青蛙

  (1)師:小燕子自己的過冬問題解決了,但一想到同樣吃蟲子的青蛙哥哥時,又擔心起來,它會擔心些什么呢?

  是啊,冬天這么冷,又沒什么蟲子了,青蛙哥哥沒有翅膀去不了溫暖的南方,這怎么不讓小燕子擔心呢!(停頓,給學生心理活動的時間)但聰明的小青蛙會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過冬方式。同桌兩位同學分角色去讀一讀下文中小燕子和小青蛙的對話吧。

  (3) 指名讀。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小青蛙怎么過冬的嗎?

  補充:因為青蛙的身體表面很光滑,沒有毛和羽毛來保暖,它又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氣溫變化而變化,如果它不冬眠,當溫度降到很低的時候就會被凍死。而冬眠能讓身體降低新陳代謝,即使不吃不喝也能靠身體已有的養分活著,到了春天天氣暖和了再醒過來。

  (4) 瞧,為了不讓小燕子擔心,小青蛙正在沾沾自喜地向小燕子說著它過冬的方法呢。誰來做一只吃得飽飽的青蛙,加上動作來讀一讀?指名讀。

  (5) 這種過冬的方式稱為——(學生齊說)

  (6) 哪位知識豐富的小朋友來告訴我們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冬眠?

  C小蜜蜂

  (1)蜜蜂妹妹妹是否也能順利得度過冬天呢?(出示第6-7段)男女生分角色 齊聲朗讀一下第6-7段。

  (2)瞧,這些小蜜蜂在寒冷的冬天就躲在蜂巢里吃著香甜的蜜,你能想象得出它們在其他季節都忙著干些什么嗎?

  它們不但勤勞能干,而且更有一種在困難來臨前表現出的大智慧值得我們學習,誰能用一些成語來夸夸它們?

  (3) 像蜜蜂妹妹的這種過冬方式叫備糧。你知道還有誰也靠備糧來過冬?

  (4) 同桌扮演一下,并學著小蜜蜂的樣子給我們介紹一下。

  師:“***,冬天地上都是冰雪,——————,你怎么生活呢?”

  生:(出示填空)“我早就——————,藏在---------,夠吃上一個冬天的。”

  7、三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過冬方式,這樣大家就不用相互擔心了,他們商量好了第二年春天————(引讀)這是他們的——(生:約定)

  三、分角色朗讀、表演。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書中的這些小動物嗎?愿意演一演嗎?四人小組合作表演。學生上臺表演。

  2、如果在最后自己想象一下,添加一些朋友之間分別時的話會更精彩。學生再練習表演。

  四、 升華總結:

  三個小動物為什么要選擇不同的過冬方式呢?(學生討論,自由說說)

  還有許多小動物過冬的方式與眾不同,你們還知道哪些?給大家說一說。

  補充一:松鼠和野兔都要把窩墊暖了,找到松塔啊、榛子啊、橡子什么的儲備食物,它們冬天都不冬眠。還有,它們還要換毛,冬天要換上與夏天不一樣的毛。

  補充二: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那樣可以相互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補充三:熊冬眠是因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們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長胖,冬天就靠脂肪來提供養料。但是,冬眠時,它們還會醒過來的。”

  1782年的一天法國巴黎郊外采石場的一位工人敲開一塊大石頭,竟發現有四只活著的蟾蜍。蟾蜍是怎么鉆進石頭的呢?原來當時那里都是泥啊,水啊,草啊,蟾蜍冬天就挖了洞在那兒過冬,可是氣溫一直很低,它們就沒有醒過來。過了一百萬年,它們泥都變成石頭了,等到工人把它們救出來,它們才醒過來。你們看,蟾蜍這一覺睡了多久啊!足足有一百萬年!

  同學們,自然界還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探索,只要我們努力學習,一定會成為小小科學家。

  五學生字。

  出示“物、刮”。

  1 認讀。

  2 找朋友。

  3指導書寫。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假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23課,是一首兒童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好教材。這一課需要用兩個課時完成。

  二、說理念

  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一基本理念,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三、說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四、說理念

  1、創設情境,入情入境。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親”。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因素對人的情感能起感染作用。小學生因生活經驗缺乏,知識水平有限,教學中如果僅靠文字的敘述,很難向學生呈現直觀形象。因此,要善于創設各種直觀情境。

  這節課我創設多種情境,如在教學第一、二、三小節時,通過創設“小樹在寒風和大雪中受凍”、“小鳥在鳥窩里孤零零地大哭”、“西西在輪椅上孤獨地望著窗外” 三個情境,讓學生仔細看,仔細聽,通過多種感官的感受,引發學生內心體驗,感受到小樹的寒冷,小鳥的孤單,西西的痛苦。這樣,讓學生達到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深刻體驗文中蘊含的情感。又如在讓學生仿寫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時,通過圖片,感知生活中有很多人、事、物需要幫助,激發學生情感,有話可寫。

  2、揣摩文字,誘發情感。

  課文的情感總是從字里行間顯露出來,特定的語言總是表達特定情感,特定的表達方式和文章的情感傾向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學中,應在感知課文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文字,強化語感訓練,使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如在教學第一小節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對“縮著身子,輕輕嘆息”的理解,讓學生看圖后邊做邊說說小樹在嘆息什么,讓學生邊模仿小樹冷的動作邊學著小樹說說話,讓學生感受到小樹的可憐,通過反復誦讀,體驗文章的思想情感。

  3、讀寫結合,深化體驗。

  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復出現。適合對學生進行仿寫的練習。而且這篇課文的內容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學了這首詩,學生產生了許多共鳴,產生了許多新的“假如”,萌發了寫詩的沖動。我抓住時機,通過對省略號含義的挖掘,讓學生認識到身邊需要關注的事物還有很多。讓學生把自己的愿望說出來,寫下來。讀寫結合,讓學生把自己獨特的體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讓體驗在學生寫話中升華。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3

  一、 說教材

  沈括是宋朝著名的科學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少年沈括由兩句詩的內容引發思考:為什么自家院子里的桃花枯萎了,山里的桃花才剛盛開?通過上山觀察終于明白了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山上的地勢高,溫度低。本課集常識性與人文性為一體,“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課外知識,沈括善于觀察思考,勇于探索的好習慣是值得學生學習的,也是平時學生們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二、 說目標

  1、 認知目標:

  (1) 學習本課“沈、芳、寺、凋、院、枯、萎、約、襖、原”這十個生字,積累詞語“芳菲、枯萎、盛開、七嘴八舌”。

  (2) 通過課文內容學習,知道山里桃花遲開的原因是地勢高,溫度低。

  2、 技能目標:能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并積累這些句子,在此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復述相關內容。

  3、 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要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習慣。

  《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中的“三維概念”。一維是知識技能,二維是過程方法,三維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其中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最重要的學習目標。所以我這節課我就是想通過課文內容學習,引導學生懂得山里桃花遲開的原因。讓學生感悟到要養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習慣。這里要強調的是本節課三維目標的定位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慮到了原有的學習基礎,考慮到了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目標的落實強調整體性,是強調在整體的課文學習過程中去落實三維目標,而非割裂地機械完成。整個內容都是圍繞學生在比較中提出的問題“為什么三里的桃花開得遲?”展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三、 說教學環節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談談我這節課對目標的落實和重點難點的突破。

  (一) 導入激趣 破題生疑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又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也就能成功一半了。所以我非常注重“導入”這一重要的開端。開始我先出示圖片,并板書:桃花開 。然后問學生:“桃花幾月開?”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不難回答出桃花是三月開的。我請學生尋找課文中和他們講述的不一樣的地方。學生找到詩句,我出示內容,讓學生讀詩句,讀譯文。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同時感受到了不同,在比較的過程中發現了矛盾 ,教師揭示課題,學生很自然地在矛盾中產生并提出了問題:“為什么山里的桃花開得遲?”這里問題的產生非老師代替他們提出,而是學生在比較中感悟到的。這樣的設計做到了“以學生為本”。在這個環節中,我根據語言環境,進行了重點生字的識字教學。如,在讀到古詩的時候,講到沈括這個人物,我出示沈括的圖片介紹,讓學生在了解沈括的同時記住“沈”并知道這個字的讀音是前鼻音。又如“凋謝”的“凋”字,我讓學生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來記住,并找找“凋謝”在文中的反義詞,在學生字的同時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通過不同的方法進行了字詞教學。

  (二)、帶疑深入 研究學習

  這一環節是突破重點的環節,我主要通過填空的形式(出示媒體)把整個環節的內容貫穿在一起。在這里我先讓學生讀讀課文,找找沈括當時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在有感情的朗讀之后,再讓學生找到山里桃花開的情景。沈括怎么知道山里的桃花會開得正茂盛呢?完成填空。完成的是填空,訓練的是朗讀,感悟的是觀察、思考、探索的過程。最后,讓學生找找山上山下的不同,沈括正是從這些不同現象的比較中明白了山里桃花遲開的原因。

  二年級的學生還不能連貫地表達完整的意思,這個填空形式是老師給學生一個扶手,讓學生能找到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并且積累這些語言文字,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這里我非常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是對文本的體驗,是語言積累的重點,是復述課文主要內容的扶手和依據。例如,最后一句:沈括一下子明白了的內容,是山里桃花遲開的原因,是認知目標中的重點,這樣的內容不僅要會讀,還要會背,還要化為自己的語言講出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填空內容的層層深入,我隨即板書。

  (三)、積累運用 感悟生情

  學生在層層深入的語言訓練之后,我又讓他們進行角色的遷移,讓他們做沈括,看著投影來說說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過。并且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是前面一個環節基礎上的升華,是調動學生自身積累的知識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有了前面反復朗讀甚至背誦為鋪墊,復述主要內容對學生而言就不是困難的事情了。

  下面是對學生進行第二次的角色遷移:如果你是媽媽,你聽了沈括說的話,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媽媽對沈括說的話,就是情感目標中的內容,也是本節課教師希望學生知道的人生的真諦。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自己感悟,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其效果遠遠超過教師來告訴他。

  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牢牢抓住四個字:趣 疑 練 悟。學生在學習的初始,因為興趣而讀古詩,因為興趣而產生疑問,產生了疑問就要解決,通過解疑促進了語言訓練,在語言訓練中悟出了感情。這四步不是孤立的,是緊密相連,步步推進,環環相口的。

  最后的課外拓展,教師布置了這樣的內容:說說對生活中的哪些現象充滿好奇想知道答案的,課堂內不能解決的,自己想辦法去找到答案。這樣就讓學生將疑問延伸到了課外,同時也將課堂上學生自己感悟的象沈括那樣“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學習習慣延伸到了課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中國有句古話:授之魚,不如授之漁。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因為這才是讓他們授用一生的。所以我立足于課堂,將眼光延伸到了課堂以外更遠的地方。在“授之漁”的教學道路上,不斷探索!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4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中的《青蛙看海》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敘述張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后來在蒼鷹的指點下,在松鼠的鼓勵下,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完了所有的臺階,最后終于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針對課文特點,結合本人承擔的課題,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識字,夯實基礎

  (1)識字是讀寫的基礎,識字太少,讀書,寫話必將遇到很大困難。低年級段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識字寫字,面面廣量大的“隨課文識字”是知識教學中的“重頭戲”。我們知道一個字(詞)的意思是隨著語言環境的確定而最終得到確認的,要在短短幾十分鐘的課堂上讓學生認識,會寫那么多的生字,對于每一位低年級老師來說都應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寫應該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的過程,因而在教學時,我始終抓住識字教學不松手,如在復習環節中認讀的“蒼鷹、一雙、登山……”等詞都是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認讀,目的是讓學生再次讀準生字的字音,再現它們的字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一雙( )”,旨在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雙”這個量詞,對于“善跑”、“展翅”這些新詞,對于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可能不太會使用,因而采用了課文中現有的規范用語,事業幫助學生來積累詞組,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這引起生詞,

  (2)在閱讀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則是側重了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在語言環境中較好的理解生詞的意思,如理解“失望”,學生肯定無法用語言來描述,而把它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而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須要登上山項,可它又覺得自己上不去,所以它感很失望,這樣學生就容易接受。

  (3)在學習生字環節中,再次把這篇課文中所有要求會寫的生字進行認讀,目的是考察、學生在脫離了語言環境還能否認出這些生字,這樣識字教學貫穿于整個閱讀教學之中,也是使識字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但使更多的學生去主動識字,鞏固識字效果,夯實基礎。

  二、誦讀體味,增強體驗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閱讀教學首先是要求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而我們使用的教材用語言描寫的形象,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得以展示,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逼真,具體富有感染力。我們在這一環節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如在讀青蛙和蒼鷹的對話時,抓住“天哪,這么高的山!”“我沒有……也沒有……”來體會青蛙當時的畏難情緒,教學時,我采用了圖文結合,先讀正確,既而指導讀懂,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創設情境,強化能力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鍛煉學生積極參加討論,讓他們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做到認真聽別人講話,能用普通話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在教學中,我針對本課的特點有意識的設計了幾個說話的訓練點。

  (1)在復習環節中,設計了“初讀了課文,你了解了課文哪些內容”,目的是檢查學生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了解程度。

  (2)另外一個說話的訓練點,就是在讀到“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臺階,到達了山頂”時,“青蛙終于到達了山頂,它會說什么呀!”因為有了前感悟課文內容的輔墊,青蛙從失望到充滿信心,一級一級地跳完了,所有的臺階學生也是有感而發了,因而說出了“我疑義于看到大海了!”“大海真美呀!”……我想,針對每篇課文內容的不同,設計相應的說話訓練點,對于提高低年級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一定是受益匪淺的。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歡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首詩歌,本詩共兩句8行,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二)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本單元訓練重點和新課標的要求,我認為這篇課文應該完成以下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2)熟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讀準每個字的讀音;(3)能夠背誦課文,感悟歡慶氣氛。

  2、能力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2)展開想象,能為課文配上一幅插圖。

  3、情感目標。通過“讀”“悟”“畫”“說”等方式,對祖國母親產生深深的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二、說教法、學法

  這篇課文是一首描寫國慶節歡快喜慶場面的小詩,語言優美生動,感情真摯熱烈。但由于孩子們對“國慶”認識不多,對“國慶節”的重大意義不甚了解。因此,我在教學中,盡力做到依據教材,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國慶節的歡樂喜慶,做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悟”,我對課文中的語句不做過多的、細枝末葉的講解和分析。同時,又不能僅僅拘泥于教材,我會跳出教材用教材,在學生對課文產生疑滯的時候,輔以相關資料(圖片及學生為課文配插圖等),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歡樂喜慶的國慶氣氛,使情感得到升華。因此,我的教法主要是講解法、“以讀代講”法,資料輔助法,視頻展示法等,相應地來說,學生的學法就是多讀、自悟、小組合作。

  三、說教具

  所需教具有生字卡、課件。根據本課內容的添加了開國大典的資料,歡慶熱鬧場面的圖片,四幅歡慶圖,生字卡片等內容。

  四 說教程

  (本課教學目標的完成必須用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熟讀課文,初步認識課文中7個生字,會寫“歡”和“慶”兩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國慶節的節日喜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產生對祖國的熱愛,試背誦課文。第二課時——鞏固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會寫好6個字;背誦課文,交流自己搜集的有關國慶的資料;完成課文后面“讀讀寫寫”的擴詞練習。)今天,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下面我簡單說說我的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師:“我們每個人都有生日,我們的祖國也有生日,你們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是的,我們剛剛歡度完祖國媽媽的第五十五個生日,誰知道國慶節的來歷?”(來歷課件)[設計意圖:了解國慶節]

  2、師:“我們一起來見證這一莊嚴而又神圣的時刻吧。“(開國大典資料)[課件的播放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效果,便于學生進入課堂教學,為教學活動的展開創造契機。]

  3、師:“回憶這莊嚴的場面,真是令人激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歡慶國慶的小詩。(板書歡慶)請結合自己過節的感受說說什么是歡慶?”[問題是啟發學生走向探索的引路人,敢于并善于提出問題是學生應該逐步養成的一個良好思維品質。由“歡慶”入手,抓住了課堂發展的一個重要線索。由此引發聯想、訓練學生的思維。](多媒體展示)是呀,國慶節那天,全國人民有的敲鑼打鼓,有的唱呀跳呀,在歡天喜地地慶祝國慶,這就叫做歡慶。

  4、我們來滿懷激情、大聲的齊讀課題:歡慶。 師:我們除了可以說歡慶國慶節還可以說歡慶什么?[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親身體會,理解課題]

  5、指導書寫:歡、慶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生字,理清文中的行、句。[自讀能力的培養是低年級的一個重要任務,在自讀中引導學生鞏固、發現、掌握讀書學習的方法,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2、再讀,把生字的音讀準。

  3、檢查識字情況:去拼音讀。

  [設計意圖:由字到詞,利于鞏固]

  (三)細讀課文,朗讀感悟

  過渡:“祖國媽媽的生日快到了,祖國大地到處是一片歡樂、喜慶的景象。老師帶來了四幅歡慶圖”。(出在課中劃出與這四幅圖相對應的句子示課件)

  “請同桌合作,,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聽”。

  師:“你最喜歡哪幅圖?課文中哪句話寫了這幅圖的內容?請你讀一讀。”(結合學生回答,隨機出示下面句子)

  1、看圖學習學習前四行:A、理解什么是“旗幟”?“歡樂的樂曲”指的是什么?

  B、指導朗讀,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讀得好。生多種形式讀。

  過渡:同學們,你覺得我們的國家美嗎?你為生長在這樣的國家感到自豪嗎?感到驕傲嗎?好,下面就請你們用驕傲、自豪的語氣把后面四行讀出來。

  [抓住“歡慶”這一特點,從讀中入手,引導學生多種形式讀中體會,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背誦,促進語言積累。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擬人化的景物描寫,為孩子歡慶

  祖國媽媽的生日做好情感準備。]

  2、品讀后四行:

  (1)、過渡: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體會到了: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那么,我們中華兒女是怎么歡度國慶的呢?

  (2)、讀自悟后四行

  請小朋友先自己讀讀后四行,再和同學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通過討論挖掘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課文。]

  (3)、全班交流,朗讀感悟

  小朋友們讀得好認真,收獲一定不少吧,你讀懂了什么?

  (4)生多種形式讀,要把驕傲自豪和對祖國媽媽的崇敬之情表達出來。

  3、品讀全詩。

  4 指導背誦

  (四)實踐活動

  1 說話:祖國媽媽的生日就要到了,你想對她說些什么?[ 結合文章相關語句的理解,體會語言文字的美、訓練學生語言、促進語言能力發展。]

  (五)總結

  學習《歡慶》這首小詩后,我們要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去把這首小詩讀給爸爸媽媽聽。

  五、說板書設計

  美麗的圖畫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板書簡單明了,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背誦出本文。因此,我是這樣設計的:

  9、歡慶

  ——祖國媽媽的生日

  田野 獻上 果實

  楓林 舉起 旗幟

  藍天 飛著 鴿子

  大海 奏起 樂曲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8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8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07-01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1-12

語文上冊說課稿:稱贊06-26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07-01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模板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11-11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02-17

二年級語文上冊北京說課稿12-07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