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說課稿匯編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里跳出的七顆鉆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著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
二、設計意圖
讀了課文,最初的認識是愛貫穿了始終!但總覺得認識不夠深入,后又細讀幾遍,頭腦中冒出了“生命”一詞,對,這是用“生命”搭建的愛!
。、復習導入──提出研學思路:
一上來,就直奔中心,扣住學生的心弦。我設計這樣兩個問題:
、胚@七顆鉆石是從哪里來的?還記得這只水罐在故事中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出示一只水罐)
、普媸且恢簧衿娴乃!到底是什么魔力使水罐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呢?
這些問題,意在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另外,文中除了神奇的水罐外,還有“水”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生命之水。我用這樣的問題把學生帶入到童話中:
是呀,水是多么珍貴呀!可是水呢,這生命之水又在哪里呢?眼看著旱災將毀滅一切時,一個奇跡發生了。一天夜里,一位小姑娘竟意外地得到了滿滿一罐子清亮清亮的水。這罐水是怎么來的呢?請小朋友認真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可以用筆劃劃關鍵詞句。
。、引領體悟──愛是變化的力量:
對媽媽的愛,對小動物的愛,對陌生人的愛,媽媽對孩子的愛……一切的愛使水罐不斷變化著。這部分是閱讀理解的重點,也是難點。變化是一次一次地在升級,怎樣讓學生能深入地理解語言呢?我著重引導學生來感悟理解“小姑娘對媽媽的愛!弊寣W生先讀課文,然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扣住“夜里”“哪兒”“喜出望外”等詞語來展開豐富的想象,意在豐滿小姑娘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不斷挖掘出文本中蘊涵的濃濃情義來。
最后通過朗讀體會小姑娘對媽媽的一片孝心,真是這份真摯的愛感動了命運之神。使她擁有了這一罐清亮的水。
為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愛心”這一主題,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幾個故事情節:小姑娘為母親找水,小姑娘分水給小狗喝,母親讓水給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讓給過路人,從而得出“愛心”主題。應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水罐的最后一次變化。首先,最后一次變化應是在前幾次變化的基礎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選擇有違“愛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顆鉆石,涌出清澈又新鮮的水流。為幫助理解這次變化的重要性,可讓學生結合第一自然段來想象愛心帶來的神奇變化: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大地一片荒蕪的景象,而現在從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人、動物、植物乃至大地將會……可引導學生想象久旱逢甘露的美好景象,還可以讓學生想象,如果沒有“愛心”,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體會這篇童話的內涵。也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結合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愛心”的故事來談談愛心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延伸閱讀──愛是真實的奇跡:
雖然愛的內容不同,但愛的意義是相同的,是愛創造了故事中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學到這兒,學生對課文語言已經有了很深的理解。但僅僅是了解文中故事,明白變化的原因是“愛”。對作者的意圖還不甚理解。所以,我向學生提出疑問:
、艦槭裁床话雁@石留給小姑娘她們,而讓它飛上天變成了星星呢?
(讓愛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中;告訴我們,只要心中充滿愛,就會發生奇跡,充滿希望;播種愛,就會收獲愛……要像小姑娘一樣,都有一顆美好的心。由愛而生的七顆鉆石化成北斗星,就是告訴人們,讓愛成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
、谱x完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么呢?
讓學生結合實際談生活中感人的事,明白愛是真實的奇跡。在我們生活中到處有愛,到處有奇跡發生。所有這一切都在“愛心”中發展,這樣的愛都是用生命編織的!板書的最后,就完成一顆“紅紅的愛心”。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該課文是神話故事題材。主要寫了:名叫盤古的巨人開辟天地的故事,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
根據以上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目標:會認“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內容,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神話故事的神奇之處,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二、說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講授法、談話法和探究法等教學方法。講授法便于教師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談話法和探究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性,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法上,主要采用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討論法,勾畫圈點讀書法。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閱讀習慣。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三個環節展開:由師生談話聊神話故事導入《盤古開天地》。這里我選取了三個學生比較熟悉的神話故事:1。嫦娥奔月2。后羿射日3。女媧補天,由這三個神話故事為由,引入到本課所要學習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
1、基礎性讀,解決字詞。
由于課前已經布置過預習作業,所以課堂上教師直接呈現重點字詞,先請學生帶著拼音讀,然后再去掉拼音讀,掌握本課重點字詞,采用點名讀與齊讀的方式。在讀的時候提醒學生關注“血”這個字,是多音字,并引出另一個讀音“xie”。在呈現的詞語中引出重點詞“混沌”,將其帶入課文中的句子中去理解,“混沌”是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團的景象,從而了解盤古開天地的原因。
2、建構性讀
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分成“盤古開天地前,盤古開天地時和盤古開天地后”三部分內容,并嘗試各用一個詞概括每個部分的內容。盤古開天地前:混沌一片;盤古開天地時:掄斧劈;盤古開天地后:創造宇宙。最后將三個詞串一起,簡要說說故事的大概內容:盤古開天地前宇宙混沌一片,然后盤古掄起大斧劈向黑暗,最后犧牲身體創造了宇宙。(通過這些關鍵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3、習得性閱讀
重點閱讀課文描寫“盤古開天地時”的兩個段落,請學生從老師提供的4個詞語中(鋪天蓋地、頂天立地、天長地久、開天辟地)中挑選兩個合適的詞送到相應的段落中。第二自然段可以用開天辟地,第三自然段用頂天立地來概括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每個自然段主要內容,并引出神話故事的結構很簡單,一個段落就可成為一個獨立的小故事。
接下來重點品味語句,先品活。請學生仔細閱讀描寫盤古開天地時的兩個自然段,并劃出具體描寫盤古開天地的語句,和圈出相應的動詞,品味這些動詞,并請學生模仿盤古開天地的動作,邊模仿動作邊朗讀語句,感受盤古開天地時的動作,并感受課文中描寫盤古開天地的“動作活”。
再品神,請學生在剛才呈現的描寫盤古開天地時的兩個自然段中找出盤古開天地后所出現的“神奇”變化,并讀一讀,小組內討論交流下神奇在何處。通過這兩句描寫變化神奇的句子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之處。重點理解:“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备惺芴斓匦纬傻纳衿妫⒄页鲈摼渚渥又械乃膶Ψ戳x詞,了解這種對對子的語句,再聯系本冊前面學過的對對子“天對地,雨對風……”感受品味中國文化的奇妙之處。最后回味整讀,感受神話故事的魅力所在。并推薦好書《中國神話故事》,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能體現電腦神奇的文章,所寫的內容極為有趣。文章的敘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園機器人各種特性的介紹,是隨果園生產需要的變化一步步體現出來的。這樣的敘述一方面使得果園機器人特點的介紹有層次,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生產需求是科技的發展動力。了解果園機器人的有趣設計,激發學生對機器人世界和科技的興趣,繼續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設計理念:
簡明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果園機器人的基本情況,引起對機器人的興趣,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簡約的教學環節:
一、看報告,愛上機器人。
教會學生處理收集信息的方法:挑選與整理。
二、獨立閱讀課文。
獨立閱讀課文,達成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果園機器人是怎樣的?能干什么?它有趣嗎?還需進一步改進的地方?
3、交流學習成果。
4、小結,機器人,服務于人。
三、暢想心中的機器人。
24果園機器人(教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果園機器人的基本情況,引起對機器人的興趣,培養閱讀的能力。
學習重點:
了解果園機器人的有趣設計。
學習難點:
繼續培養學習后進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看報告,愛上機器人。
同學們,喜歡機器人嗎?它對我們來說,有些陌生,只要我們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關于機器人的知識那是應有盡有,我們仿佛一下子就熟悉了,成了朋友。我也收集了一些關于機器人的資料,還進行了認真地整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喜歡我收集的這些資料嗎?喜歡我的匯報方法嗎?同學們以后收集資料的同時也應該學會對內容進行挑選與整理。
二、獨立閱讀課文。
想不想對機器人有更深入地了解?這里就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板書:果園機器人。
獨立閱讀課文,明確要求。
交流學習成果。
小結:科學家發明機器人是不是為了好玩呀?板書“服務于人!”
三、設計心中的機器人。
果園機器人教后反思
一、喜看成功處:
1、做人教育滲透于無形中。如:學生講到機器人做事情很細心,不會出錯時,引導:機器人都能如此,我們又該怎么做呢?又如:從科學家的研究——發明——再研究——再發明,這些都江是針對人類生產生活的發展需要而改進的,因此,引出機器人——服務于人。
2、公開課結束了,但課的內容還未結束,第二堂雖不是公開課,學生也學得很精彩。你一言我一語,交流著自己心中的機器人。根據別人發言的要點,對他的說話及想象的合理性、奇特性,說話的清楚明白這幾方面進行評價,口語交際也是本學期自己認為最理想的。
3、學法的滲透上。開頭導入處對于資料的收集與處理上,引用老師的匯報與學生的進行對比,發現,原來我們還可以這樣來收集資料,而不是一大疊一大疊的打印出來。對學生一些語文學習的能力上進行了比較到位的指導。
4、關于語文的拓展方面。在口語交際課中學生暢想機器人的之后,指導學生寫、畫下自己心中的機器人,做成展板,進行交流,讓全班同學結合他展板中的書寫、繪畫及作文水平進行打星,也請家長參于其中。機器人之星評比活動也有聲有色。
二、細思不足處:
關于這類說明性質的文章,除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之外,如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公開課如果能像平時一樣不拘謹,風趣幽默會更好。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這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文章。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拔摇备鶕约嚎吹降,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觀察一件事物要從多角度去觀察,要實事求是,要尊重他人。
二、心育目標
1、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心育策略
通過觀察實物,設置情境,多種形式的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在情景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要學會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
四、實施例談
1、游戲導入,初步感悟:黃色的乒乓球怎么又成了黑色的了?引導學生質疑,又自己尋找答案,初步領悟到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2、品讀父親的話:緊扣“叮囑”,讓學生體驗“父親”這個角色進行朗讀,和老師互換角色在情境中對話,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明白看到是什么樣就畫成什么樣,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
3、實物展示,審視楊桃:出示楊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在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在觀察楊桃的體驗中讓學生感悟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
4、品讀老師的話: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討論問題,在思考中明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結果是不一樣的。
5、游戲鞏固,拓展延伸:從課文里跳出來,在游戲中運用剛才學到的道理來解決問題,鞏固了所學的東西,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
教學設計:
11、畫楊桃
教學目標: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叮囑”、“審視”等詞語,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樣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4、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聯系全文,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情所說的道理。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楊桃、乒乓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份禮物,想不想看?
2、 (出示乒乓球)請看,是什么呀?它是什么顏色的?(黃色)
3、 (出示球的另一面)好,請大家再看看?它又是什么顏色?(黑色)
4、怎么剛才明明看到是黃色的球,它又變成了黑色的了?難道它會變魔術嗎?
5、同學們,由此你們想到了什么?
6、同一件事物,換個角度來看,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畫楊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7、板書課題,大聲齊讀課題。
二、講解新授
(一) 、初讀課文
1、釋題:看到題目中的“楊桃”,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2、課件出示楊桃的相關介紹,師簡單介紹。
3、看到題目中的“畫”,你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4、同學們的問題都提的很好,都是愛動腦筋的同學,那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先自己讀讀課文?纯矗阕x懂了什么?
5、自由讀課文。
6、反饋。
(二)、體會重點語句
過渡:同學們明白的道理可真多!課文中的誰告訴你們的?
1、父親是怎么告訴“我”的?
2、老師又是怎么告訴“我”的?
3、是啊,課文中的小作者有一位好父親,一位好老師告訴他畫畫的方法,讓我們一起讀讀他們的話。(課件出示兩段話,男生讀父親,女生讀老師)
(三)、品讀父親的話
1、(體會“叮囑”)父親對自己孩子都寄托了無限的希望,總是千叮囑,萬叮嚀。同學們,平時你們的爸爸媽媽叮囑過你們嗎?誰來學學你們的爸爸媽媽叮囑你們的樣子?
2、點名回答。(多元評價,你學得真像!你也有位好父親!你記住了爸爸的叮囑,真棒!)
3、那課文中父親叮囑我時應該怎樣說?自己好好體會體會練習練習。
4、剛才大家都練習得特別認真。平時都是你們聽父母的叮囑,聽鄭老師的叮囑。今天,我來當課文中的小孩,誰愿意來叮囑叮囑我?
5、點名回答。大家覺得他像嗎?(像)請同學們像他這樣讀,叮囑叮囑你們的孩子。齊讀。
6、父親告訴我畫楊桃的方法,你能用簡單的話來概括嗎?(是什么樣,就畫什么樣)師板書。
(四)、審視楊桃
過渡:課文中的“我”是個乖孩子,按照父親的話去做,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這是為什么呢?
1、我們一起來說說下面的故事吧。
2、分角色朗讀第2—12自然段,一生讀旁白,1、2大組讀老師的話,3、4大組讀同學的話。
3、咦?我明明是按父親的話去做的,同學們為什么嘲笑我呢?
4、點名回答。
5、哦,是這樣。那“我”到底有沒有畫錯呢?
6、你們怎么知道?耳聞不如目睹。我們來親眼看看楊桃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7、 (出示楊桃)讓我們像課文中的老師一樣來看楊桃。老師是怎樣看的?
8、 (課件出示)“審視”是怎樣看的?誰會看?
9、點名上臺看,大家評點。
10、大家覺得他像“審視”嗎?
11、誰來說說看他是怎樣看的?
12、請大家學著他這樣來審視楊桃?纯茨憧吹降臈钐沂鞘裁礃拥。
13、多個角度展示。
14、我看誰的樣子最像“審視”?好,老師覺得你看得最認真,你來說說。(點不同位置的同學說,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15、一個普普通通的楊桃,從不同的角度看,看到的樣子可真是千姿百態呀!
(過渡)課文中一開始嘲笑我的同學,這下知道自己錯了,一個個多么不好意思呀!看到這個情景,老師的神情由嚴肅變成了什么?(和顏悅色)
(五)、品讀老師的話
1、他又說了什么?誰想當老師來說說?這個大組坐得最端正,你們來試試。(課件出示)
1、老師講的話真有道理,讓我們來好好地體會體會。
2、學習小組帶著問題合作學習:
朗讀思考:
(1)一共有幾句話。
(2)關于畫楊桃老師講了幾個方面的意思?
(3)聽了老師的話,你想到了什么?
4、反饋。師隨機板書:多角度觀察,尊重他人。
5、師引讀。
6、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過渡:老師講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了嗎?若從課文中走出來呢?
1、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吧:樹上停著三只鳥,被獵人打死了一只,樹上還剩幾只鳥?為什么?請你從多角度考慮,并說出你的充分理由。
2、學習小組討論。
3、學習組長匯報。
4、師小結。
四、 總結全文
是啊,畫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父親和老師告訴我們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老師還告訴我們要學會多角度觀察,更不要隨便嘲笑別人,要尊重別人。(點板書)我想,這些話不僅對我們畫畫有幫助,對我們學習生活、思考問題有幫助,對我們今后做人更有幫助,將會讓我們一生受用。讓我們記住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吧!(齊讀老師說的話)
《畫楊桃》評課稿:
優點:
1、學科心育目標較合理,考慮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2、為實現心育目標,心育策略符合要求,遵循了直觀性原則,采用了課件,實物等。
3、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來理解,體會課文,體現了語文的學科特色。
4、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體驗中親身感受。
5、課件簡練精致,達到了為教學服務的目的。
6、教師的綜合素質高,語言親切,教態自然大方。
7、教師注重了口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強。
不足:
1、觀察力的培養只注重了教學生觀察,應該還要拓展。
2、人文性注意的較好,工具性注重的還不夠。
3、在課堂中若關注細節,處理好課堂中的偶發事件,更能體現心育特色,為課堂增色。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一、說設計理念;二、說對教材的解讀;三、說教學方法;四、說教學過程;五、說板書設計。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淀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本文脈絡清晰,圍繞奇怪的巨石,作者將捉迷藏、向老師和父親請教、在英國求學、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時空發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遵循刪繁就簡抓本位的原則,依據教材和低年級語文教學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奇怪、嚴嚴實實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教師指導下讀懂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并學習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據新課標要求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讀懂課文,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是通過對話來展示人物內心活動的,抓住對話來體會李四光的思考是層層深入的,李四光的問題是很有邏輯性的,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
1、教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十分重要,據新課標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中。
2、說法: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中注重向學生滲透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法指導,整體把握、品詞析句、朗讀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調動學生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
本著教重啟發,學重思維感知的教學原則,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優化教學過程。下面我以第一課時為例來談教學環節的設計:
(一)直接揭題,質疑導入
板書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針對學生的質疑,總結有價值的問題:大石頭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
【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幫助教師把握學情,然后以學生的自主提問組織教學程序,以學定教,圍繞這樣兩個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課堂的主體性、自主性!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豐厚初讀,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本,在與文本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本,做到不讀熟,不開講。隕等字音難點注意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整體認讀。新課標中第二學段目標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于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這是存在一定難度的,也是需要我們在平時扎扎實實訓練的。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比較繁瑣和片面,此時我將逐步引導學生概括:主要人物是誰、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這樣,學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時也提高了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教材與目標:
1、教材分析:《荷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寫景記敘文。“我”在公園觀賞荷花并展開豐富的想象,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寫出了荷花的豐姿,突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感受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養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讓學生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重點、難點:(1)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體會荷花的美。(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法和學法:
依據文本性質及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本堂課我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創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景,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學過程與意圖: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在激發動機中——入情
如果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動。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掠過水面。上課伊始,教師要放飛一群“蜻蜓”,要送上一陣“微風”,讓學生情感的河水蕩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和關注的心理。為此,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今天,我們先來猜個謎語“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展示各種美麗的荷花圖)葉圣陶先生在看過荷花后也跟我們一樣被荷花的美麗給迷住了,陶醉了,還寫下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荷花》。而后請學生初讀課文,暢談感受。
如此激情的導入新課,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學習狀態。
第二環節、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在引導學生從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飽蘸著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讓學生仿佛看到、聽到、整個心靈都感受到課文中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
我將教材中的插圖制成課件進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瞧,這就是作者看到的荷花開放時的樣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著碧玉盤似的荷葉,透過荷葉的縫隙,一枝枝荷花從水里探出頭來,就像穿著潔白衣裙的少女。它們中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則微露笑臉,含苞欲放;有的還未綻開,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薄澳敲次覀冋n文哪一自然段具體寫了荷花的美?”從而引入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段,想想這段有幾句話,你最喜歡讀哪幾句,為什么?
。2)反饋,估計學生會出現兩種情況。
、俸笕洌鹤寣W生在課件上找出三個句子所寫的相對應的荷花。引導學生把這三句話的意思說出來:有的剛開,有的全開了,有的將要開。并將它與課文原句在讀中比較,在比較中讀,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樣美,誰能把它讀得很美很美呢?”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指名讀、評讀。
②第二句:為什么喜歡?并進一步討論寫荷花為什么先寫荷葉?感情朗讀寫荷葉的句子。
。3)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并試著背誦。
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匯的積累和內化。
第三環節、在領悟課文的神韻中——移情
學生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教師因勢利導將教學過程推進,從細讀進入精讀。精讀時要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
我借助想象展開和語言媒介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層,產生移情。
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課件展示:看圖想象說話,“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有的,還有的!毙〗M討論,指名說,集體評議。
2、指圖引讀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討論:作者為什么把這一大幅畫看作是“活的畫”呢?用這么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指導學生用陶醉的語氣來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這樣的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第四環節、在表情朗讀中——抒情
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來了,他們會不容自遏地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發,可以使學生之間的內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啟發,相互感染。而表情朗讀正是抒發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好形式。因此在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學中,我都設計了表情朗讀,就是讓學生在讀中抒發內心的情感。
學生略讀第一自然段,知道這一段寫了荷花的清香后。我安排配樂朗讀前三段來結束這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再次感受荷花的美,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反思:
情感素養是人的一切素養的血肉。沒有了情感,就沒有素質可言。有人說,兒童是“情感的王子”,就是說兒童的情感有時會比成年人的更豐富。因此這節課我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逐步將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學中學會了追求美好,熱愛生活。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7
《掌聲》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于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讀來十分感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我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后的小英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 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系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環節: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課伊始,我激動地向學生宣布:“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這次**同學參加七巧板比賽榮獲縣一等獎!敝链,學生會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而后讓獲獎的學生說說此時的感受,也請鼓掌的同學說說這掌聲所包含的意思,從而很自然地引出課題——我說,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掌聲有關的課文,看看文中的掌聲是誰送給誰的?這掌聲又有什么意義?這樣就很自然地進入到第二環節的教學
第二環節:讀通課文
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是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自由讀文。在匯報交流中,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字詞。然后以“你讀懂了什么?”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整體感知,為后續的學習蓄積情感.
第三環節:扣牢“變化”產生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主要把第4小節與第1小節比較教學。我先引導學生自由讀第4小節,通過自由讀,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去體會、感悟 。然后以“可是,以前的英子是這樣的嗎?”自然引入到第1小節的研讀。在學生對比閱讀后,感知到英子的開朗、快樂與憂郁、文靜之后,我以::“是什么使英子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樣關鍵性的問題自然引入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第四環節:聚焦“掌聲”,感受濃濃愛意.
在感悟掌聲的內涵這部分教學中,我通過自讀重點段,談體會;細讀重點段,品字詞;再讀重點段,指導朗讀.這樣層層深入,以讀代講,保證了讀的時間,保證了讀的形式,保持了讀的興趣.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此外我還注重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通過抓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用"小英此時在想些什么 "去引導學生體會小英猶豫不定的心理.又如在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時,我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敘述的語言轉變成自己的話,用:"如果小英此時就在我們班級里,你想通過掌聲和目光對她說些什么 ""小英聽懂了你的掌聲嗎 "的等生動情境將學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終實現了學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場".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第五環節聯系實際,延伸情感.
以"情"延伸課堂內容,使學生感到課雖然結束了,但學習是無窮盡的.在學完課文后,我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給予愛的掌聲的人的圖片,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生活,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等圖片,再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要把你的愛的掌聲獻給誰,你的掌聲中想表達些什么 "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最后的作業設計"給班級里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某一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或進行一次幫助",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通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們教師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為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為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8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課文里的外部語言內化為自己的內在語言的心理過程,而促進這一過程順利進行的方式就是“讀”。我非常重視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課堂里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培養良好的語感,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課改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一篇寫景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大草原美麗而歡騰的景象,表現了作者贊美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寬闊胸懷。本篇課文有4個自然段,依據重點句和段的關系,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廣闊而又美麗的”,通過對野草、湖水、野花等事物的描寫,描繪了一幅靜態的畫面;第二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通過對動物和人的描寫,描繪了一幅動態的場景。動靜有序,畫面優美,生動感人,引人向往。
中年級重點是進行“段”的教學,本篇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其中一二自然段是總分關系,三四自然段也是總分關系。而第三自然段又是一個過渡段,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識。
2.學生情況分析
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他們喜歡閱讀,但草原離學生生活很遠,所以要根據課文引導學生想象,并結合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自學、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草原的美麗和歡騰。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想象理解句子意思。
3.培養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產生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情感,想象創新。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字詞,學生認讀:內蒙古鋪滿草灘歡騰矯健悠閑廣闊
2、能用以上的幾個詞語說說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深入學習
(一)小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怎樣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草原的廣闊美麗,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同時提出閱讀要求,用鉛筆畫出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
同桌小聲討論后回答。(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2、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3、出示課件,對照品讀課文中各種景物所對應的句子。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先出示相應的畫面,讓學生看圖說話,然后比較句子:
藍天底下,全是野草。
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品句,指名說說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分組讀出你的感受來。
(2)指名讀描寫野草的句子,品詞品句(這里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說明草很茂密。這里的景色很美。能夠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出示課件中相應的畫面感受美麗與有趣,再出示句子,男生有感情地讀出大草原的廣闊與美麗來。(有感情地朗讀)
(3)指名讀描寫湖水的句子,品詞品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學生自由發言(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寶鏡一樣。在草灘之中,
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一洼洼說明湖水很多,清亮說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真美。
課件展示,理解“嵌”的意思,并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么?
。ㄕ归_想象: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4)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么呀?
指名反饋,相機出示課件,欣賞各種各樣的野花,感受野花的美麗迷人,全班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然后細細品讀句子:文中哪個詞寫出了花多?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花美?哪個詞寫了花的味道?
男女生對讀句子后,展開想象:清香單單是花朵的味道嗎?學生自由發言。
4、師帶領學生小結:
第二自然段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學生試著填空: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因為那里有()的(),有()的'(),還有()的()。
小結: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了清亮的湖水,最后是各種各樣的野花。這樣美麗迷人的草原,像是把我們帶入了仙境一般,我們大家試著把這段背誦一次。(老師引導背誦)
。ǘ、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從哪兒能讓我們感受到草原是歡騰的,用“ ”圈出來。
2、輕聲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想想他們在做什么,口頭完成下列填空。
雄鷹( )地( )
百靈鳥( )地( )
牛羊( )地( )
小馬駒( )地( )
黃羊( )地( )
小牧民( )地( )
3、生對讀,再次感受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老師讀名稱,學生讀描寫并唱出最后一句)。
。ㄈ、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了解過渡段的作用。
1、文中哪段介紹了草原的美麗,哪一段又介紹了草原的歡騰?
2、引導發現:哪句話與它前后兩個自然段的內容有什么聯系?
3、教師總結說明:在這句話中,前半句介紹了上一段的內容,后半句又介紹了下一段的內容,起了承接上下文章內容的作用,叫過渡句,獨立成段的叫過渡段。我們在以后的寫作中要學會使用。
三、想象、創新
1、師引導:草原的廣闊美麗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我也想象馬背上的少年一樣放聲歌唱,請你繼續—
小組合作,續寫幾句歌詞。交流展示。
2.師小結:是的,人與動物和諧生活,非常地友好,并且十分的快樂。這么美麗歡騰的草原,不僅是草原人的,也是我們的,讓我們像小牧民一樣放聲歌唱,在歌聲中結束這次草原之旅。(全體起立,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學生跟唱,在歌聲中結束。)
板書設計:15、錫林郭勒大草原
美麗:野草、湖水、野花
歡騰:人和動物
五.教學效果評價
1.通過朗讀,及時評價,進行反饋。
2.填空,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以及運用語言的能力。
六.本次教學的特色
1.根據三年級的特點,在這節課中,我非常重視段的教學,引導學生認識段與段的關系,以及過渡段。從而了解整篇的關系
2.重視一課時與二課時的有效連接,在課始,復習字詞時,讓學生有一兩個詞說說對文章的感受,這既是說話又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9
說教材簡析:
《走馬燈的奧秘》是六年制小學語文S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本文講述的是茅以升小時候對家里的兩盞走馬燈發生興趣,自己動腦動手弄懂走馬燈為什么會轉和怎樣轉得快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茅以升爺爺少年時就很會觀察,并且喜歡在觀察中思考、探求科學的道理。
說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學習茅以升從小遇事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和勇于探索科學道理的精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宵、盞、懸、旋、蠟、燭、串、幼;要求會寫的字有:奧、秘、形、堂、引、轉、旋、插、蠟、燭、投、串、幼。
說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樣發現走馬燈的奧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
說教學難點:
對走馬燈的構造及原理有一定的認識。
說教法學法:
1、情境教學法:在導入新課時,我借助輕松談話、形象、生動的課件,用充滿感染力的語言,扣住學生的心弦引領學生搜索記憶中的印象,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朗讀感悟法:結合本課的語言特色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在感悟的基礎上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
3、評價激勵法: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珍視學生的獨特的閱讀體驗,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給予認可與鼓勵。讓學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此在本堂的教學中,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一)元宵夜看花燈是我國傳統的春節習俗,同學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花燈呢?今天老師也帶大家看看花燈!(出示幻燈片)誰能說說你剛才看見了什么?
(二)剛才同學們都說有走馬燈,那走馬燈到底是一盞什么樣的燈會這么神奇,這么惹人喜愛呢?看得出來,同學們對走馬燈很感興趣,有一個人對走馬燈也很感興趣,簡直入迷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本課的主人公——茅以升。(出示圖片,介紹茅以升)
設計意圖:興趣能夠讓學生進入學習的最好狀態。通過提問,圖片交流,使學生進入學習意境,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
二、走進課文,整體感知。
有的同學說這不就是一盞普普通通的燈嗎?對!就是這樣一盞別人看起來很平常的走馬燈對少年時代的茅以升卻產生了不平常的影響。通過他的表現我們將認識了一個怎樣的茅以升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學習今天的課文《走馬燈的奧秘》。(板書:走馬燈的奧秘)
(一)檢測字詞的掌握情況。(出示生字)
(二)指名讀生字。
(三)齊讀。
(四)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出示自學提示)
1、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元宵節的時間是?
2、走馬燈的樣子是什么?
3、茅以升入迷地看著走馬燈,他提出了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體現語文學習的整體性。
三、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解疑合探。
1、誰能說說走馬燈懸掛的位置是哪里?
2、課文在介紹走馬燈的位置時用了這兩個詞語(“懸”和“掛”)。你知道“懸”和“掛”的意思嗎?它們有哪些不同呢?(出示幻燈片)懸:吊在空中,掛在天花板,沒有碰到四周。掛:借助繩索、鉤子、釘子等物體附著在高處或連到另一個物體上。(利用教室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懸和掛的不同。)如:教室中間懸著的吊扇和教室四壁的壁扇等。
3、說說走馬燈的結構是怎么樣的?在文中用橫線畫出來。(出示幻燈片)
(二)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馬燈的構造,他是怎樣觀察的呢?
1、指名回答。(出示幻燈片)
2、哪幾個詞語可以感受出茅以升觀察的很認真呢?(板書1善于觀察:仰 目不轉睛 盯)
3、理解“目不轉睛”是什么意思?體會盯著”一詞的好處。(表現了茅以升觀察得非常專心)
4、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升的認真觀察。過渡:茅以升小時候不但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還勤于動腦,善于發現問題呢?
(三)仔細讀讀課文,茅以升入迷地看著走馬燈,提出了哪些問題?
1、四人小組交流,討論,提問。
2、幻燈片出示。
3、從剛剛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茅以升不光愛觀察,還愛什么呢?(板書2:勤于思考:問 又提問)
(四)茅以升只是提出這幾個問題而已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一連串”“爭著”“擠”等詞語寫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馬燈為什么會轉的迫切心情,也說明了茅以升很會動腦筋,提出的問題很多。
(五)在“怎么有時候轉得快,有時候轉得慢呢?”中省略號表示什么?體會此處省略號的用法。
(六)茅以升發現問題后是怎樣做的?找出本段描寫茅以升的動詞。(出示幻燈片)從這些動詞中,你又覺得茅以升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3:勇于探索取 吹 又拿 點燃)
小結:茅以升真是一個勤于觀察、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勇于實踐驗證的孩子呀!
(七)品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指導朗讀。
2、茅以升為什么會特別高興呢?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0
說教材
《讓我們蕩起雙槳》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第五冊的一首兒童歌曲的歌詞,它描繪了一群少先隊員課余時間蕩舟北海、盡情歡樂的動人的情景。引導孩子通過聲情并茂地誦讀課文,想象北海公園綠樹紅花、碧水清波的迷人景色,感受少先隊員們泛舟碧波的愉快心情是教學重點所在。在真切感受少先隊員“幸福生活”基礎上,理解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培養孩子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是教學難點所在。
說教學目標
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所要達到的目標有三: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時光,熱愛生活,努力學習。
3、在反復誦讀詩歌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先隊員們的愉快心情,知道是黨、祖國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培養孩子們對黨的感恩心理。
說教學重難點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并通過想象說出詩歌描繪的情景。
2、理解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培養孩子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說教法
1、采用多種方式教學,讓學生輕松、易懂的掌握知識。例如:分組朗讀比賽,這樣不但讓學生逐步熟悉課文,也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
2、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學法
1、以學生為主,老師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例如: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如朗讀、默讀課文時,學生自主發現錯誤,并由其他成員解決,達到互補互促,共同提高。
2、舉一反三,當堂掌握。
說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想聽嗎?下面老師就把這首歌放給你們聽。聽的時候可以把課本翻開第一頁,邊聽邊看課文,看看歌詞和課文有什么聯系?播放歌曲。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符合小學生心理,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達到初步熟悉課文目的。]
隨后板書課題,同時教學課題中的兩個生字,達到了隨文識字的效果。
二、簡介作者
。墼O計意圖: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拓展知識面]
三、精讀第1節,感受景美
首先激趣:下面就讓我們蕩起雙槳,劃進美麗的北海公園。接著教師伴隨音樂范讀,生邊聽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再指名讀,結合讀,引導感悟:“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
1、小朋友們來到北海,劃船時心情怎樣?聯系生活加深體驗。
2、小船兒是怎樣“推開”波浪的?輕輕的、重重的?做做動作加深體悟。
“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
1、借助彩圖感受白塔高大雄偉。
2、借助彩圖感悟“環繞”一詞所體現綠樹之茂密、紅墻之綿長。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1、借助動作感受小船飄蕩在水中的情景。
2、聯系生活體驗“涼爽的風“吹在身上的感受,并試著讀出這種感受。最后,再次配樂誦讀,加深體會。
四、精讀第2節,感受人樂
首先老師激趣:綠樹紅墻,碧波蕩漾,小船兒在水中輕輕飄蕩,此時少先隊員們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樣呢?讓孩子自由讀2節體會。再指名讀,結合孩子的讀,指導體悟:
1、“紅領巾”是誰?
2、師范讀“紅領巾迎著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生聯系生活想象此時情景。
3、想象我們此時會唱些什么歌?角色體驗:現在,同學們就是水中的魚兒,為什么會悄悄望著我們?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最后感情誦讀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活躍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精讀第3節,感受情深
首先老師激發興趣:孩子們在盡情玩耍,此時想到些什么?然后結合孩子們的讀,引進材料,拓展背景,突破難點:
1、聯系文本,說說什么是“幸福生活”,聯系自身生活說說什么是“幸福生活”?
2、在舊社會小朋友們能不能這樣歡樂?為什么?最后通讀體會。
[設計意圖:教導學生愛父母、愛我們的祖國,愛黨,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
六、美讀品味,加深體會
生配樂誦讀,走進文本。
七、小結:談談學習這篇課文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表達能力,拓展其思維!
八、作業:
學唱這首歌曲。
九、重放歌曲。
板書設計
讓我們蕩起雙槳
自然
熱愛黨
祖國
我設計的板書清晰簡潔,有條理,學生易掌握。
教學效果預測
教學中我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讀”貫穿始終,這樣既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又給下節課做了很好的鋪墊。所以我相信這節課學生能夠在正確、流利、感情的朗讀的基礎上,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激發熱愛祖國、熱愛黨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童年的時光,熱愛生活,努力學習。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1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小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描寫我國西南邊疆地區的一所民族小學,在學校里,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羨慕。這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體現了學校團結的氛圍,反映了學校的歡樂、祥和氣氛。課文中就詞句的理解,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里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本文對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
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鐘,鳳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鐘聲悠悠不絕,影子綿綿縈繞,這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正處于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的過渡時期這一實際,我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
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场⒘私饷褡逍W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說教法、學法:
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1、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并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里為什么這么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在讓學生體會熱鬧中,通過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外,還有可能作什么?通過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使下課后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為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復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情感。
。场⒓訌妼W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通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一)對教材的理解
《游天然動物園》這篇課文是一篇游記,寫的是游覽坦桑尼亞國立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各種有趣的見聞,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野游活動的過程,“晨光熹微”、
“約四五個小時”、“中午”、“下午兩點多鐘”,具體點明了瀏覽的時間;“出發”、“開始參觀”、“返回”、“結束”,具體點明了瀏覽的過程。這樣文章的結構經緯分明,條理十分清晰。全文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我們”乘車來到了國立米庫米天然動物園。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寫上午在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寫中午和下午在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
第四段(第7自然段):寫這次野游活動的愉快感受。
。ǘ┍疚牡膶懽魈厣饕w現在以下兩方面:
1、是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課文重點寫了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略寫了從出發到米庫米動物園的過程以及返回結束的有關情況;寫在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詳寫了長頸鹿、基馬猴、河馬、大象、獅子這些野生動物,面對犀牛、鬣狗、黃牛以及導游阿里介紹的某些動物只是一筆帶過。這一寫法有詳有略,重點突出,讓讀者獲得集中而深刻的印象。
2、是抓住特征,寫出特點。
課文寫動物注意抓住特征來寫,例如長:通過描寫長頸鹿“細長的脖子”等寫出“長頸鹿亭亭玉立”的特點,通過“蹦來蹦去”、“跳到……背上”、“一邊啃……一邊擠眉弄眼”“挑逗”、“圍著奔前跑后”等詞語寫出基馬猴調皮好動的特點,抓住“從水里鉆出來”、“可怕的吼聲”、“龐然大物”“身長丈余,最大的足有三噸重”等詞語體會河馬軀體龐大的特點,用“橫過道路”、“脾氣……可怕”、“慢騰騰地踱步”、“扇動著那葵扇般的大耳朵”、“用鼻子齊根打斷”等詞句寫出大象力大無窮的特點。
。ㄈ⒈菊n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長頸鹿、基馬猴、河馬、大象、獅子等野生動物的特點,知道課文的寫作特色。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天然動物園的樂趣。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
4、品德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自覺保護人類的朋友——動物的品質。
。ㄋ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組織學生利用網絡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動口、動手的能力
。ㄎ澹、教學準備:
教師:搜尋有關網站,制作有關網頁。
學生:熟悉相關網頁,并能上網操作。
二、說教法、學法。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學習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用類似科研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語文教材只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它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學習的需要,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學習的需要,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現代網絡技術能為學習者提供海量的信息,能極大地豐富課程資源,它為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舞臺。因為,《游天然動物園》這篇課文的內容較簡單,但卻是學生十分興趣的。學生的興趣來自對動物的興趣。遵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利用網上相當豐富的有關動物的信息資源,組織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學文、探究、實踐的活動,我想比單一的讀文、理解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我采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方法:首先,讓學生帶著“你讀懂了什么?”“你最喜歡讀課文的哪個部分?為什么?”“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包容性比較大的問題自學課文,同時可以觀看相關的錄象;接著,讓學生在匯報自學成果;然后,讓學生在“回音壁”里完成作業(一)來檢測他們的學習效果;最后學生可以根據網頁上的相關網站、圖片資料等,在“耕耘地”里為動物制作一張身份證。
我想,這樣的教學能給學生以較大的自由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能真正實現學習目標的自主性、學習方法的自主性、體驗感悟的自主性、問題情境的自主性,能真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與欲望,再加上現代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能實現學習成果之間的相互交流,彼此的交流更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勗,導入新課。
好奇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動力。一開始學生讀題,質疑課題少了“天然”二字。比較“動物園”和“天然動物園”的區別,談談游“動物園”的感受。游覽動物園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有的經歷,讓學生談自己參觀的樂趣,這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聯系自己的親身體驗,既能打開學生的思路,又促使學生敢于說話,有話可說,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繼而出示:“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的樂趣是無窮的,無怪乎每年從世界各地前去游覽的人絡繹不絕!泵讕烀滋烊粍游飯@之行有哪些樂趣呢?這樣,運用遷移規律,就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ǘ⿲W文,自讀感悟。
順著“樂趣”這個話題,讓學生自讀感悟,“把你認為充滿樂趣的地方讀一讀,想想,為什么覺得這些地方充滿樂趣?”因為學習方法是不能移植的。每一個人的學習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讓學生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交流完后點擊“回音壁”用一個詞概括動物的特點。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冒出創造的火花。當學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 也就能理解本文的寫作特色——寫出特點,詳略得當。
。ㄈ坝斡[”,親身體驗
向學生介紹相關網站,錄象,讓學生點擊進入“游覽”一下天然動物園。栩栩如生的情境,美侖美奐的畫面,會有力地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ㄋ模┙涣鳎柧氄Z言
讓學生帶著問題游覽網上動物園,及相關網站,學生除了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之外,肯定體會頗多,而且這些都是他們獨特的體驗,富有個性化的思維成果,我們必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把它表達出來。為此,我設計了游戲“小導游”,介紹自己的理解并留下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為動物制作一張身份證,利用網絡進行成果展示、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如何對網上的信息作科學的處理。
(五)作業,自主選擇
學生點擊“回音壁”自由選擇作業,我設計了兩道題:1、選擇一種自己感興趣的動物,可以側重實地觀察,也可以側重查找資料,以第一人稱寫一篇《我的自述》,要求把這種動物的體貌特征、生活習性寫具體。2、
四人小組為單位,編輯一期動物小報,主題自定,可以是:動物趣聞、動物與人、珍稀動物等。布置本班墻報。
課后進行“奇趣動物世界”專項作業評比活動。這樣,就把選擇作業的自主權大膽地交給了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完成作業,這樣無疑會大大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于探究的延伸,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四、說媒體使用
本堂課我主要運用網絡這個媒體。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是把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學與教融為一體,讓內容豐富的語文課堂作為信息技術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的一個嶄新的支撐。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環境,開展研究性學習,能夠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豐富性,使知識的信息通過各種視聽手段,有聲有色、有靜有動地再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誘發學生多思善想,主動、有個性地學習。
在本課中,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查找有關動物的資料;瀏覽有關網站,觀看有關錄象,獲得親身體驗;利用網上浩瀚的信息資源,解決、研究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我的網頁的主頁設計了“學課文”、
“回音壁”、“耕耘地”等欄目,因為這是學習一篇課文的網頁,所以我把“學課文”設計成我的主頁面。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我在本頁面設計了
“站點導航”、“友情鏈接”等欄目,還有部分圖片,每一種動物名點擊之后都可以觀看錄象、圖片,學生學習課文時,可以更方便地利用資源。這樣的設計也能滿足各種層次的學生的需要。網絡操作技術相對較熟練、學習探究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可以從“友情鏈節”中上更多的網站,獲取更多的資源。
在“回音壁”欄目里,我設計了一個超連接,我利用自己班級的互動網站,讓學生在我發的帖子里跟帖,完成“動物身份證”的制作。這樣有利于我較好的控制電腦畫面,及時展示學生的作業,進行評論。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3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反映南疆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散文。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后描寫西沙群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利用網絡瀏覽、查詢、篩選、搜集相關的信息。了解課文是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的。從中感受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3、收集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并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4、通過本次學習活動,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策略:
使用網絡課件,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氛圍。
西沙群島位于祖國的最南端,她的富饒和美麗,對于生活在祖國北方山區的孩子們來說十分陌生。如何讓孩子們感受到她無窮的魅力,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帶領學生們走進西沙群島的懷抱是最好的辦法。教師在課前制作準備了網絡課件。(切換至課件,邊說邊演示)它包括地圖、全文朗讀、海水、海島、海底、海灘、未來、西沙遨游、海洋鏈接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再按照教學要求,隨機調控、綜合處理。學生們暢游在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中,自然而然地有一種置身于西沙群島美麗風光中的感覺。下面我就具體談一談,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深化教學的。
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課件)
教師聯機出示地圖,讓學生自己找出西沙群島。(出示課件地圖頁)為同學們講解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并以假想參觀的方式進入西沙。很快便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節:自主探究,交流匯報。
此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以讀為主線,首先讓學生點擊課文朗讀,自由欣賞,初步感知課文。(點擊播放一小段課文朗讀)教師適時拋出西沙群島什么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件了解西沙群島的特點。讓學生到西沙小站盡情地暢游。有的同學來到了海灘,在這里讀懂了千奇百怪、龐大等詞的意思。有的同學來到了海底,威武的大龍蝦、蠕動的海參、美麗的珊瑚、神奇的魚都深深吸引了他們。在這里還可以自讀、自探、自得自樂。進入海水、海島的同學也很快弄懂了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棲息等詞的含義。
接下來,就是小組交流、匯報融通。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向大家匯報。下面我給大家放幾段課堂實錄。(播放課堂實錄)讓學生自由匯報,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使有限的時空所有的學生參與了學習,獲取更多、更豐富的信息。他們交往的愿望也得到了滿足,既受到了尊重,個性又得到了張揚;既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第三環節:網絡搜索,知識拓展。
經過上一環節的學習,學生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也了解到課本上僅僅介紹了西沙群島的一部分,自然想了解得更多。于是教師請同學們點擊西沙遨游、海洋鏈接,進入網絡去探索更神秘的西沙群島。教師巡視點撥,個別輔導。這時學生可以獨立學習,也可以結伴而學,收集感興趣的內容,然后再由學生將自己查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有的同學查閱了海底的生物,來到這里,真是大開眼界!有珍奇的動物,由奇怪的植物,有科學常識,還有海洋趣聞。(演示課件)有的同學查閱了西沙群島的風光,美麗的海灘、遼闊的大海、壯麗的日出、歷史的見證盡收眼底,仿佛置身其中。(演示課件)同學們爭先恐后,眾說紛紜。積極地參與探究。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得以有效地發揮,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自學。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提取、運用信息資源的能力。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情感升華。
學生借助網絡資源的檢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全面、更詳細地了解了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自然而然地傾瀉出對祖國的熱愛。讓學生來總結自己的收獲,感情自然充沛,達到了教育教學的最高潮。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運用多媒體網絡進行教學,利用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形象、生動地啟迪學生思維,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鑒賞語言文字,提供條件。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里檢索到更多、更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提高靈活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使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意、所流露的情有著更加真切的感悟,幫助學生抓住西沙群島的特點,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整節課教師旨在讓學生在寬松、和諧、平等、愉快的氛圍中,運用網絡多媒體課件進行自主探知,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生動活潑地發展。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一、教材簡析:
《狼和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個關于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捕殺兇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饑荒、疾病流行。它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
三、教學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首先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中入境。然后讓學生在讀中對比,讀中悟情,組織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說話明理。最后課堂延伸,學科整合。總之讓學生在和諧.民主.寬松的課堂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的主要教學思路是:以讀為主線,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課文。在一幅幅鮮明畫面,一個個具體數據的對比中悟情明理。通過討論,反復朗讀等多種形式,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在讀讀、議議中突破重點、難點。讓孩子們在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中真正融入課文,明白課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五、說教法、學法:
(一)興趣導讀,讀中入境。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在揭題之后,創設情境: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么樣的呢?讓學生帶著興趣讀第一小節。接著問“你喜歡這樣的森林嗎?說一說你的理由!睂W生可以喜歡森林的生機勃勃,喜歡鹿的活潑美麗。學生也可以不喜歡森林中狼的貪婪和兇殘。這樣的設計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現個體發展、展現其問題解決能力的舞臺,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思路說說自己的看法。
“凱巴伯森林當地的居民恨透了狼,他們又是如何做的呢?”讓學生自由去讀一讀,通過具體的數據體現人們捕殺狼數量之多
。ǘ┳x中對比,讀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1)、森林狀態的前后對比,一是生機勃勃,一是蕭條無比;
(2)、鹿群要死的前后對比,一是活潑美麗健康,二是頻臨滅絕,疾病纏身;
。3)狼鹿易位的對比,一是對鹿痛恨之極,對鹿愛護有加,一是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
緊緊抓住這三處對比,讓學生明白狼和鹿之間的關系,形成保護生態平衡的價值趨向。
想象法——想象大森林前后變化的景色,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由圖入手,看正面說美學圖文結合展開想象,通過學生回憶的描述,深深地體會到凱巴伯森林的前后變化之大,僅僅是因為狼的消滅嗎?潛移默化地滲透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探究法——“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這句話應該是這篇課文的重點語句,抓住這句話,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深入探究為什么說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呢?研究根本何在,學生在矛盾的情緒和迫切知道真相的需要支配下,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抓住這個重點語句來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ㄈ、合作學習,說話明理。
第四小節是文章的難點,讓學生自讀這一小節,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聯系文中的句子說話,領悟人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的原因。進而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學生自由地將自己的發現、想法和結論進行交流和共享。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5
1、說教材:
《飯錢》是上海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新教材第一學期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是一則民間故事,寫聰明的阿凡提幫助窮人智斗巴依,用錢袋里的聲音抵償飯菜的香味,結清了帳。文章內容有趣,語言淺顯,幽默。從結構上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第1至第4節,寫一個窮人請阿凡提幫忙;其余為第二部分,寫阿凡提幫窮人“算”清了帳。
2、說學情:
學生進入三年級的學習已經過半,學習生字的能力在不斷地完善,對于語言淺顯的文章能一讀就懂。在閱讀上所面臨的困難是如何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也就是方法不夠多樣,往往會脫離實際的語言環境,為解釋而解釋。良好、嚴謹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顯得意義尤為重要,是學生閱讀方法更加完善的關鍵期。
3、說教學目標:
由于本文語言淺顯,我在設計這篇文章的目標時,從小處著手,以品詞為抓手,以讀句為訓練落實點展開閱讀教學。做到詞不離文,文不離句。當詞句爛熟于心時,文章的道自然而現。所以我設計了如下三條目標:
認識本課6個生字“懇、榮、判、陪、迫、帳”。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嘗試讀出人物的語氣。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戰勝巴依的故事。
體會阿凡提熱心助人、聰慧過人的特點。
4、說教學設計:
《飯錢》是一則民間故事,文章內容有趣,語言淺顯,幽默。它是第六單元的打頭篇,結合第六單元的一個重要的訓練目標:總結學過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在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直到選擇合適的辦法去解決。我認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1)能在語言環境中,用合適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在讀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出人物的語氣。
我設計了如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阿凡提是家喻戶曉的聰明人,出示阿凡提騎著毛驢的經典形象結合老師的講解,學生不費吹灰之力便能猜到。出示阿凡提的名言,學生通過對句子的朗讀,體會到阿凡提的善,結合學生已知的阿凡提的智,出示課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探課文,了解人物特點。
在初讀課文時,給予學生明確的要求
。1)讀準生字的讀音,能準確朗讀課文。
。2)讀了課文后,說說你對這三個人物的印象。在處理生字教學時,有別于低年級,做到有側重,重點比較“陪”和“倍”以及多音字“卡”。
。3)、出示了一個填空題來理清文章的脈絡。
三、細品文本,體會人物性格。
細品文本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遵循以讀為本的原則。以課文中的關鍵語句為抓手,進行變序教學。以關鍵語句中關鍵詞語的理解為基礎,指導學生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文本看似碎成支離破碎的句子,實則不離整體,只有學生有了對文本整體的把握,才能找到具體句子來體會人物性格。確定了重點才能突出重點,才能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在得出了三個人物的印象后,在初讀時重點抓窮人的“弱”,找到有關句子后,在抓住關鍵詞語“懇求”體會到窮人的“弱”,進而體會當時窮人走投無路的處境,從而在朗讀中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同時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懇求”。然后換詞讀句子,加深對“懇求”的理解。
阿凡提的“善”和“智”主要體現在這幾句句子:
“幫助人是光榮的事情,也是快樂的事情,你說吧!卑⒎蔡崴斓卮饝恕
“行,行!”阿凡提一口答應下來,就陪著窮人去見卡子。
。ㄟ@兩句都是阿凡提“善”的表現)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阿凡提的善良。
阿凡提從褲腰上取下一個小錢袋,舉到巴依耳朵旁邊搖了幾下,問巴依:“你聽見錢袋里響亮的聲音嗎?
在學生圈出動詞后,讓學生上臺演一演,形象地展現了阿凡提付飯錢的過程,促使孩子們熟讀課文,品味、積累、運用課文中的語言,用心體會人物特點。
“好,他吃了你飯菜的香味,我付給你錢的聲音,咱們的帳算清了!卑⒎蔡嵴f完,拉著窮人的手大搖大擺地走了。(用作動作來理解“大搖大擺”,并且說說為什么會大搖大擺?體會懲治惡人后的開心的心情。
第二課時內容:
卡子的“惡”和巴依的“貪”主要集中在:
卡子一看見窮人就迫不及待地叫起來:“你吃了巴依飯菜的香味,怎么敢不付錢?快把錢付給巴依!”(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迫不及待”,指導讀出人物的語氣。)
“什么?啊,聽到了,聽到了!”巴依說。(思考:巴依為何如此得意呢?)
而語言實踐:從卡子那里出來后,窮人__________地對阿凡提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眲t是幫助解決阿凡提是怎樣把帳結清的這個關鍵問題。
四、總結全文,拓展提高。
在課文最后再次出現阿凡提的名言,既做到了首尾呼應,又能很好地總結全文。讓學生續編故事,提高學習積極性,做到學以致用。
在課文最后再次出現阿凡提的名言,既做到了首尾呼應,又能很好地總結全文。讓學生續編故事,提高學習積極性,做到學以致用。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說課稿06-25
三年級語文《掌聲》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翠鳥》說課稿06-19
三年級語文《開啟》的說課稿06-14
三年級語文《趕!氛f課稿06-10
三年級語文《石榴》說課稿01-06
三年級語文《小蝦》說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