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說課稿通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文主要描寫了在上甘嶺戰役中,為奪下597.9高地,黃繼光冒著槍林彈雨去摧毀敵人的火力點,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課文渲染了激烈、殘酷的戰斗場面,襯托出黃繼光為了戰斗的勝利,而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同時也生動刻畫了黃繼光在戰斗中的言行,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二、說設計理念
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分解教材,資源重組教材,通過教師、學生、文本、媒體四者之間的相互呼應,多元互動,追求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段要求,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如下:
三、說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黃繼光“英勇頑強”的精神品質,并使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
2.體會作者在修辭運用和人物描寫上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黃繼光“英勇頑強”的精神品質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修辭運用和人物描寫上的寫作特點。
四、說教學流程:
(一)營造氛圍引入情境
上課伊始,我以鮮明的人物畫面和激烈的炮火音效,刺激學生的視聽;以飽含深情的話語,碰撞學生的心靈:同學們,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志愿軍戰士,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用他年僅22歲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英雄贊歌。讓我們一起深情的呼喚他的名字——黃繼光。這樣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課文的情境之中,為進一步學習課文營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圍。
(二)把握精髓,以讀為本
“讀”應該是閱讀教學永恒的主題,它是閱讀理解文本最基本的方法。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充分參與讀書實踐,采取“以讀悟語、以讀悟情”的教學策略,精心設計有層次的讀文三步曲:
第一步,自由朗讀,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學生心中初步定位黃繼光的人物形象——“英勇頑強”。
第二步,靜思默讀,圈畫出黃繼光從請求任務到完成任務過程中,描寫他語言和動作的詞句,并在感動之處加以批注。這一步讀文,靜中有動,滲透著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訓練學生捕捉文章重點的能力;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第三步,重點精讀,指導學生朗讀品悟描寫黃繼光動作、語言的重點詞句,如:
主動請纓時堅定的話語:“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讓祖國人民聽我們勝利的消息吧!”
匍匐前進時頑強的動作:“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更加頑強地向前爬,還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舍身堵槍口時的英雄壯舉:“只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通過這樣標的明確的挖掘,深入體會黃繼光英勇頑強的精神品質,同時體會作者在修辭運用和人物描寫上的寫作特點。
讀文三部曲由淺入深,步步推進。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入情入境地讀書,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并在讀的過程中實現對課文內容的逐步感知、感悟、內化和延伸……
(三)小詩鋪路,練筆言情
在品讀重點詞句感悟黃繼光的英勇頑強之后,將詩人嚴辰為黃繼光所寫的一首小詩《永恒》引入課堂
永恒
在那千鈞一發的時刻,
你的胸膛是一道勝利的高墻。
敵人的罪惡的槍口被堵住了,
你生命的火花像長虹一樣閃耀。
你死得那樣年輕,
卻活的那樣久長。
誰說莊嚴的剎那不就是永恒!
……
相信此時,那一行行感人的詩句撥動學生的心弦,黃繼光的英雄形象愈來愈清晰高大,積蓄已久的情感續勢待發,教師相機而動,安排了這樣一個練筆訓練:孩子們,讀著嚴辰的這首詩,感悟著黃繼光的英雄形象,老師相信在你心里一定有好多話要說!現在就請同學們把你想說的話寫在這篇課文的題目下面,寫在“黃繼光”這個偉大的名字下面。這樣一寫,就在文本和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互通的心橋,行之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受到黃繼光精神品質的深度熏陶,完成了英雄形象的再塑造。
(四)精神永生,真誠獻禮
教學的尾聲,音樂響起,示意全體同學起立,向英雄的黃繼光致以最崇高的敬禮,并把這莊嚴的一禮,獻給那些為祖國和人民利益英勇獻身的英雄們!至此,《黃繼光》一課的課堂教學已被推向情感的巔峰,讓人倍感震憾!在語文學科工具與人文的和諧統一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2
①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②嘗試背誦這一段。
(2)學生嘗試練習。
(3)指名背誦,交流學習方法,揭示色彩詞語的特點:
(4)小結學法,抓住特點完整提綱。
(5)第二次嘗試: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指名背、齊背)
(6)小結學法,并用一個詞來說說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三、嘗試學習火燒云形狀的變化特點,指導感情朗讀
(1)出示投影,觀察火燒云變化時不同的形狀,再次激發嘗試學習的興趣。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3
課文的第4—11自然段是重點段落,也體現了“我”在特定環境下的獨特感受。鳥兒真的有語言嗎?課文中的“我”真的能“聽懂”鳥語,與鳥兒交談嗎?這是學生理解中的一個難點。因此,如何引領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同時,去深切地體會“我”與鳥兒的那份親密無間、心心相通的濃濃的人鳥情是我要重點把握的。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疏忽”“倍感親切”造句。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與鳥兒的交流過程,體會“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懂得鳥兒是人類的朋友,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鳥的熱情。
其中目標3是重點也是難點。我預設用三課時完成以上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采用三個層面的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首先揭示課題,(板:鳥語)引導學生由課題質疑,然后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接著,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著重對“犒”“矯”“公冶長”等字詞進行正音,并對一些不容易讀好的句子留心指導,如“公冶長,公冶長,南山頂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來,你吃肉,我吃腸。”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仔細讀課文,并適時梳理課文,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我”怎么會想要通曉鳥語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我”與鳥兒的交流?通過不同層面要求的讀,引導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主要分三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走進鳥的世界。
上課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并指名交流接著多媒體展示美麗的森林畫面及百鳥爭鳴的熱鬧聲音,生動的畫面很自然地把學生引進了鳥兒的世界,為進一步學習作好了鋪墊。
二、研讀課文,感受人鳥情深。
課文的4—10自然段寫的是作者與布谷鳥、喜鵲的兩次對話,我準備“一扶一放”,與布谷鳥的對話,我準備扶著學生去研讀感悟,分六步進行:
一“讀”。引導學生自讀4—9自然段,知道作者聽懂了布谷鳥的叫聲。
二“聽”。多媒體展示布谷鳥及它的叫聲,引導學生認真聽,從而了解布谷鳥其實不會說話,那是作者根據鳥叫聲進行的猜測,(板猜想)所以,我將提醒學生注意“種田織布”“勤勞刻苦”與“布谷布谷”句尾都以“u”壓韻,讀時要注意節奏。
三“演”。我將引導學生小組來演一演對話,表演時可戴上頭飾,以使學生盡快融入角色。接著我將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無拘無束”“仿佛也變成了……鳥兒”等詞句進行評價,在評價中引領學生感悟到“我”與鳥兒的傾心交流、物我相融。
四“質疑”。我將適時出示句子“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為什么呢?學生可暢談自己的理解,我將尊重學生的個體感悟。
五“議”。為什么“我”和布谷鳥之間能達到這樣心心相通、物我相融的境界呢?我將引領學生聯系1—3自然段,找相關句子,了解到作者從小就愛看鳥兒“美麗矯健”的身姿,愛聽(板傾聽)鳥兒的“歌聲和軟語”,為了想要和公冶長一樣通曉鳥語,常和鳥兒去談心聊天。
六“再聽”。多媒體再次播放布谷鳥的叫聲,引領學生用心聽,用心揣摩鳥語,看看能不能聽出自己的感悟。
關于和喜鵲的對話,我將利用媒體播放鳥叫聲,然后讓學生以文本為基礎,創造性地去解讀,表演。
此時,我想學生已不單單滿足于跟著作者走了,而也想讓自己做一回鳥的知音人了,因此我將適時播放一些鳥叫聲,如黃鶯啦、百靈啦……讓學生來猜猜它們在說些什么。這個拓展不僅有利于形成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愛鳥護鳥。
在學生激昂的情緒中我將引讀并出示第11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話,并通過多媒體畫面的動畫演示,讓學生體會這些鳥兒是否擁有這種精神。另外,結合省略號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和句式訓練,即運用“從那里,我認識到 ;從 那里,我懂得了 ;從 那里,我學到了。”寫一寫還可以從其它鳥兒給我們帶來的啟示,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此時此刻,不管是作者,還是學生,都將涌起強烈的感覺: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哇!(板人類的朋友)此時此刻,再來讓學生讀課文,定能達到披情入文的境界。
三、拓展延伸,深化愛鳥認識。
1、看一看,你喜歡的鳥是什么樣子?聽聽它們的叫聲。
2、做一做,為護鳥做一件有益的事。
第三課時,主要是指導造句“疏忽”和“倍感親切”,以及指導學生寫一寫自己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以上只是我的預設,教學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少“生成”,我將作及時而相應的調整。
板書設計:
鳥語
傾聽 猜想
人類的朋友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4
—、說教材
1、《語言的魅力》是四年級下學期21課,是一篇略讀課文。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目的是抓住文中重點段落、語句去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它既是第四單元抓住人物特點描述的延續,又為第六單元抓住事物的特點打下基礎。
2、這篇略讀課文是一篇打動人心的好文章。課文講述的是在繁華大街的街頭,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討,他的身邊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我什么也看不見!”但是沒有人幫助他。法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組成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這打動人心富有詩意的語句,結果巴黎街頭的行人變了,他們從開始對老人的冷漠無情,到后來的熱情相助,老人獲得幫助后,從心底顯出了喜悅之情。從故事中,人們可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相高發展的關鍵階段。大綱明確要求,能抓住重點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根據大綱要求,課文教學的規律以及《語言的魅力》這一課的特點,應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A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增強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B明白語言運用的恰當,有非凡的感染力。
C教育學生關心幫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情感目標:
A學生會認識生字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會用引號的用法。
B給課文分段。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啟發學生創設更多有魅力的語言。自制警上示語。
3、教學重難點
體會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的魅力所在。
4、教具:CAI課件畫面
5、教學時間:1課時
二、說教法
遠用電教手段,創設情景。通過語言進行聯想、想象,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羅丹說過:“藝術就是情感”。教育離不開愛,教學情為先。我充分利用電教手段,把學生帶入美麗的春景之中,調動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黑,他什么也看不見,利用課件出現的這兩幅圖畫的巨大反差,強烈對比,使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將他們的情融為一體,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深刻。利用這種情境教學法,學生對這句話產生的巨大作用就容易理解了。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同時還能啟迪思維,發展想象,陶冶情操,對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有獨到的作用。
三、說學法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化課堂學習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采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這節課我說的是第二課時。
四、說教學過程
1、 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語言的魅力》一文,現在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地讀一遍,在這篇課文中哪句話最有魅力?請把它畫出來,并概括文章的故事主要內容。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課件,這句話從重點句子入手和整體文章出發,把握文章的內容,為學習下文奠定了基礎。
2、 借電腦課件突破重難點
CAI出示一幅春天美景的畫面,并配以悠揚的音樂,使學生陶醉在那美麗的景色之中,這時課件出現盲老人衣衫襤褸地站在巴黎的街頭乞討的樣子,周圍的世界是漆黑一片,與剛才的情景出現強烈的對比,使學生產生共鳴。
(這樣,給學生一個獨立學習的空間,鼓勵他們積極思考,主動閱讀,并大膽表述自己觀點,使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視覺反差,啟發思維,讀其文句,品其蘊意)
3、 設計作業:
填空(感悟其義)
CAI出示填空題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
當人們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見”,想到-------心情----------,
于是對老人產生了----------,是---------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因為它有----------。
(目的:學生通過看、聽、讀、品,理解重點句,從而理解其中心思想,體會到盲老人的無助和人們的幸福兩種心情,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4、可以用采訪的形式檢查學生對課文的自悟感情情況。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學生的情感緊緊地被這句話所打動。學生表演得積極投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對課文的感受。教師導,學生演,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主的宗旨。
5、 學以致用,向詩人學習,自己創設語言去打動別人,教師給出一定處所范圍。如:在學校,有些學生亂踩草坪,隨地吐痰,亂扔廢紙,請同學們寫一句打動人心的話,呼吁人們愛護環境,保護校園。
(花在微笑,草在睡覺,手腳留意,別打攪。。。。。。)
(設計意圖:學習在于運用,教給學生方法,重視語文實踐,在合作的學習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陶冶學生情操,提高語文素養,關注學生發展。)
6、 板書設計 21 語言的魅力
什么也沒有得到 春天到了,可是
我什么也看不見!給錢的人多極了
板書設計抓住了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總結,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整體了解,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課文的能力,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總之,《語言的魅力》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借助、運用電化教學的先進手段,采用了情景教學法,發揮學生課堂教學 “三為主”的調控作用,圍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重點,訓練項目,教師注重導方法、導技能,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對學生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又滲透了思想教育。當前,教育面臨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重大改革,新課改又注入了生命力。為此,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加強課堂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研究,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培養跨世紀的人才而努力奮斗!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5
[教學目標]
(1)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快的特點,背誦第三自然段。
(2)學習火燒云開關變化的特點,仿寫一段話。
(3)感情朗讀,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嘗試鋪墊
看圖回顧火燒云上來時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動現象,交代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二、嘗試學習,學會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1)激發興趣,嘗試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七色花》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語文第五冊第九單元《想象和幻想》
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是一篇童話,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在迷路時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并用它做了七件事。主要是要教育學生要做有意義的事。
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第1-3然段寫小女孩珍妮因迷路而哭了起來,一位老媽媽看珍妮哭得可憐,就送她一朵能幫助她做事的七色花。第4~10自然段寫珍妮用七色花瓣為自己做了許多事。第11~18自然段寫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幫助一個雙腿有病的小男孩站了起來。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能簡單概括出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七件事情,能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體會七色花的神奇。
技能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最后一片花瓣做的事情最有意義,因為助人乃快樂之本。
2.總結全文,運用想象和幻想,說說如果有一朵七色花,自己想實現什么愿望。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進行仿寫。
情感價值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感悟到助人是快樂的,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可愛,心地善良。體會到凡事都應該為別人著想,懂得只有樂于助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重點:
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幫助雙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義。
教學難點:
模仿課文的構段方式,運用幻想象,引導學生寫一寫如果有一片七色花瓣想實現什么愿望。
三、說教法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從1、重視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2、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3、發展想像,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4、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四個方面出發,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在教法上運用電教輔助法、圖文對照法、誦讀體會法等方法幫助學生全面達到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考慮到課文篇幅較長,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設計學生一邊讀,一邊根據教師的提示思考、想象。當今的新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研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同時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并且讓學生發揮想像,并進行口語交際,而且把練習寫作集中起來,既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指導。
五、說程序
我的教學流程是:談話導入,直接揭題——自由讀文,了解大意
引導講授——自主合作交流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拓展升華,指導寫作——總結歸納提高。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漂浮的山》是西師版教材第七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向我們介紹了漂浮的山——冰山的身高、外形、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以及漂浮的特點。科普說明文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普及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了解說明方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但由于這類文章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因此很容易被上成科學課或常識課,使教學過程顯得枯燥,學生學得乏味。如何才能讓本課的教學更具“語文味”,在《漂浮的山》教學設計中,從以下四個方面彰顯了的語文意識、基礎意識、文本意識、訓練意識,突出了說明文教學的語文味。
2、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借助字典、詞典和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學過的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批讀。
3、了解冰山的特點,培養關注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冰山的特點。
教學難點
在閱讀過程中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進行批讀。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彰顯語文意識、基礎意識、文本意識、訓練意識,突出了說明文教學的語文味,我從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強化訓練。
重視朗讀訓練。《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讀是傳統,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中的精華,是幫助學生品味語言、打好語言功底的最好方法之一。為此在本課的教學中共設置了四處朗讀:
一是教師開課是聽寫中的導讀。
二是泰坦尼克號撞冰山的事例。
三是介紹冰山身高的擬人句。
四是介紹冰山漂浮特點的擬人句。雖然科普說明文簡潔通俗,但作為一篇文章,哪所敘述再客觀,文字再嚴謹科學,也不可能不包括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著力去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再通過朗讀傳遞作者透過文字想要表達的情感。
重基礎訓練。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體現語文學習的工具性。在教學中抓住了“隨波逐流”和“藏”字,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創設語言環境,感情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和作者用詞的準確,并讓學生透過文字去深刻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在這樣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解詞和運用。
重語言感悟。淡化對說明方法的講解。在引導學生對文本語言有了感悟后,在總結學生發言時,指出他們剛才說的舉例子,列數據就是常用的說明方法。
重語言的遷移。學習語言的最終目標是要學會運用語言。因此在課的結束處設計了一個冰山的自述環節。讓學生在介紹冰山特點過程中就把文本語言轉化成了自己的語言,從而真正實現了語言的內化。教師用大屏幕出示的句式,用利于讓學習困難的學生有話可說,既照顧了全體學生,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總之,這節課是根據本年級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在讀中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培養閱讀能力,在讀中發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也激發了學生關注自然,探自然奧秘的情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火燒云》一課是訓練學生認真觀察,注意積累的好課例。本課訓練重點確定為: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基本技能目標)
2.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能力目標)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語感目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瑯瑯、議論紛紛、**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選用“自學探究”式教學方法,采用電教、討論、展開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讀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四、說教學程序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
劃分成5個環節:
1.導入新課
在早晨或傍晚,我們經常會看到天空中現一些美麗的云霞,根據課題進行字面推測?(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自由發散思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發言后,小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4課《火燒云》(板書:10)看看作家蕭紅是怎樣把絢麗多彩的火燒云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2.檢查預習
3.自學討論
這部分可分三個環節:(1)提供自學材料,(2)個人自學,(3)小組討論。
根據教材的訓練重點,難點及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自學材料:
1.火燒云的最主要的特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這一特點的?
2.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各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請標出來。
3.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云的?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示?
4.交流點撥這部分又分兩個環節:交流點撥、質疑解難。交流是檢驗學生自學成果的過程。在交流中,當學生意見出現分歧和偏差時,教師要適時點撥。
根據學生的回答:火燒云最主要的特點是“變”,作者從(顏色)和(形狀)兩方面來寫,板書:
顏色
>變
形狀
在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這部分時,大部分學生能夠從“紅通通的、金燦燦的……”等表示顏色的詞中體會出火燒云顏色變化多的特點,但不一定能從“還有些說也說不出,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云這一特點。讓學生從“一會兒……一會兒……”中體會變化“快”這一特點。讓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體會出這句話也能說明變化多的特點,還有顏色的多,議并出示描寫顏色的詞語。再讓學生說說,這些說也說不清,見也沒見過的顏色.形狀的變化是這節課的重點,通過“出現、樣子、變化、消失”的順序,來說馬、獅子和狗的變化,再出現之幅火燒云圖片,讓學生按照這樣的順序,來練習說一段話,進行小練筆訓練。
5.總結評價
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讓生贊美一下火燒云(學生可以從學習課文內容和觀察方法兩方面來談)你認為這節課你學得怎么樣?
根據學生的回答做總結和綜合性評價。
總結評價后布置作業:按描寫火燒云的方法,展開想象,以火燒云或煙花為題寫一個片斷。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
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課,談話導入。
(二)、合作探究,分塊閱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鳥的天堂》是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景象,讓學生把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用于實踐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教學目標針對本課教學內容特點,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單元訓練重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對大榕樹和群鳥歡鬧情景的描寫。
(2)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
(3)使學生領悟作用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本文的重點是寫作用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難點是重點句子的理解,體會出大榕樹的特點。
二、學生分析六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而且他們的思維也比較活躍,因此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并且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并針對學生的自學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點撥和講解,努力做到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為了體現精讀課文的特點,我善于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富于啟發性的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思考,善于在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交流。通過同學間的合作,把學生的理解與體會逐步引向深入,并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激發演算珠學習興趣。
四、教學流程
(一)質疑導入、提示課題。
(二)了解大榕樹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
1、初讀課文后填空:我們知道作者兩次來到,第一次到了。
2、自由讀描寫大榕樹的這部分邊讀邊思考:大榕樹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通過學生的思考、討論、交流總結出大榕樹的特點。
3、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能說明這些特點的句子,想想為什么?
(三)了解鳥的特點,朗讀課文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看到了鳥,這兒的鳥又有什么特點?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默讀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這部分,同時看多媒體,邊看邊總結板書。讓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悟文字深層次的情感。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五)板書設計樹鳥的天堂茂盛、大、綠、生命力強(靜態)色鳥聲(動態)動五、教學反思從整體上看,這節課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比較強烈,主動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非常透徹,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但也有不足,學生對重點句子理解不透,有待今后的進一步努力。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與文本對話,我喜憂參半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組“成長的故事”專題中的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里,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游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后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捧讀課文,我著實喜歡上了這個獨自一人游歐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她的自立意識,讓我這個成人由衷地欣賞與佩服。反思我們的孩子們,大部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長此以往,未來的世界,我們的孩子憑什么與外國的孩子競爭呢?這確實令人擔憂。
在與文本對話之后,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讀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3、能對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在單元中的位置,我覺得教學重點、難點是;
(1)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敘述和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并在閱讀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設計思路:在閱讀中感悟,在交流中升華
葉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讀教學要求與精讀要求不同。為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靈活運用自學法和討論法,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使他們不僅學懂了這篇課文,還使他們知道今后在學習這類文章時,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質,從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古羅馬教育家普羅塔克說過,學生不是一個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顆需要點燃的火種。我把這篇課文作為一個引子,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燃起他們的討論熱情,進而內化為他們的行為準則。我期待每一個孩子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都能有所發展。
三、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學法遷移。
1、出示世界地圖,請學生指出歐洲,再出示歐洲版圖找到德國。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位來自歐洲德國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2、出示連接語,指名讀。師生共同總結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學習方法。
①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②邊讀邊批,寫下體會。
③抓住重點,理解課文。
④結合實際,暢談收獲。
我們就用上節課學到的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師生共同交流總結:小姐姐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總結時老師引導,烏塔14歲,我們十一、二歲,她可以說是我們的小姐姐了。這樣,可以拉近學生和烏塔之間的距離,進入情境,同時便于學生將自己與烏塔進行比較。
(三)深入學習,領悟課文
1、烏塔獨自一人有歐洲好不好呢?這問題看似普通,其實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閱讀課文的見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學生的辯論,為下面的教學進行目標定位。
2學生自由質疑,教師相機歸納,認為烏塔這樣做非常好的請舉手,認為不好的到黑板上寫明理由。理由有以下幾條:孤獨、不能好好照顧自己、不安全等。
3、組織學生舉行一次小小的辯論賽。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兩個問題先讀書后交流。
(在這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更要作為反方參與到同學們的辯論中去,成為其中的一員。教師也要有獨特的見解,這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持。)
3、各組匯報,辯論開始。
⑴自理能力強,能照顧好自己。如:說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⑵生活經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⑶熱情、活潑,很容易交到朋友。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⑷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⑸有責任感。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4、播放歐洲風情介紹,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烏塔說:“中國的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我說:“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但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她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5、大家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看屏幕,出示烏塔的圖片,你們想對烏塔說些什么?
讓學生在討論中了解烏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從而懂得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這一設計我認為有三個功能:1、檢測的功能;2、情感釋放的功能。應該說此刻學生情感已積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種機會釋放表達;3、訓練語感的功能。
(四)拓展延伸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課后小調查《從烏塔看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分析中外小學生在計算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簡單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1
①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
②火燒云形狀變化有哪些特點;
③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種火燒云的樣子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嘗試學習,進行四人組討論。
(3)交流學習過程:
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馬
變化快忽然形狀變化多狗
一轉眼(靜態-動態)獅子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5)小結,再用一個詞說說火燒云形狀變化又多又快的特點。
四、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嘗試寫一段話
(1)千變萬化的火燒云接著還會像什么呢?展開想像......你想嘗試描繪這美麗的景象嗎?
嘗試題(三):(任選一題)
①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寫一種你最喜歡的火燒云樣子的變化過程。
②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多又快的特點,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生嘗試寫,教師個別指導。(指名寫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饋,訂正。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三個牧童在清理泉眼,砌上小井后,人們能喝到干凈的泉水后,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智慧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們相聚,各自回顧彼此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較深刻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后智慧女兒再次出現,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就是這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它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童話故事,選編的意圖很明確,是想讓學生建立對童話體裁的認識。
二、說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培養閱讀能力,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
2、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
3、朗讀課文,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類有益的事情。”這句話的理解。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故事內容,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四、說教學策略
學會略讀是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這一組中,共選編了四篇童話故事,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建立了對童話體裁的認識,這一篇課文的出現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一種補充。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所以,這節課的學習我放手大膽的讓學生自讀自悟,“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并聯系生活實際深化理解童話內涵。
五、說課時安排
1課時
六、說教學流程
對于略讀課文的教學,我的大體流程是“自讀—交流—拓展”三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聽《幸福拍手歌》后,師問:聽了這首歌,同學們有什么感受?你們什么時候有幸福的感覺?(同學們暢所欲言,課題的氣氛也隨之變得活躍)同學們說了這么多幸福,可是你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幸福到底是什么?(孩子們會陷入沉思中)
2、這時學生可以發言說一說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3、對于幸福各自的理解,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否對幸福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板書課題)(意圖:激發思考、訓練說話,使學生初步進入角色)
二、緊扣主題,自讀自悟
1、讀“閱讀提示”,明確自學任務。
2、快速閱讀課文,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歸納課文大意,提示學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來說。
4、引導學生反復讀三個牧童砌井后的幸福,和十年后再相聚感悟幸福的段落。
5、師三個青年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板書)
生齊讀:幸福要靠勞
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
[意圖:本文故事情節簡單,我沒有按照起因,發展等順序來分段學習,而是直插重點。]
三、聯系現實,深化理解
[意圖:由于三個青年的經歷與學生的生活相距太遠,讀課文,劃句子等方法無法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所在,我設計了讓學生聯系生活,編故事的方式,從而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1、師:三個青年經過十年的磨練,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他們是怎樣弄明白的?請大家再次閱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畫出來。
2、讀后交流句子明確(表面上看孩子們們似乎把課文內容已經讀懂了,但實際上孩子們無法真正的體會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問了下一個問題)
3、師:這三個青年為什么會感到幸福?這十年來三個青年都做了些什么?發生了什么事?引導學生想象,如青年一是怎樣給病人治病的?病人會對他說什么?做什么?他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盡自己的責任給別人帶來幸福[青年二,做過許多工作都勤勤懇懇,他都什么?別人怎樣評價他?青年三,組內交流]板書(笑臉)
(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勞動為別人服務,別人幸福了,自己也會幸福)
4、師:我們可以回顧第9課《巨人的花園》生活中幸福的場面(展示畫面)
5、鼓勵學生也說一說你知道的事例(領悟幸福的多元化,明白幸福的真諦,從而珍惜所擁有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內化情感
過渡語:剛才同學們說了這么多幸福的場景,感受到了我們被幸福包圍著的感覺很甜蜜,下面老師給大家看一組圖片,來體會一下各行各業對幸福的感悟。
1、出示各行業人對幸福的感悟,師讀。
2、鼓勵學生也來寫一寫對幸福的理解,(有時間可以選一兩份讀一讀)
(幸福的多元化導致有些學生肯定會說一些譬如媽媽給我買了一件禮物或去吃肯德基之類的自我幸福感,出示這組圖片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內涵。適時的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3、播放故事:《提醒幸福》
幸福是什么?
靠勞動盡義務
做益事
做益事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一座依山抱水、氣象萬千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典范。長于鑒賞的乾隆皇帝有詩云: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人教版九年之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七冊第18課《頤和園》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旅游順序具體描寫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文章按總分總的結構,以游覽的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2、教學目的和要求: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課文內容的優美。
(2)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優美的語言,從中得到陶冶,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能力目標:
a、通過對詞句的理解,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 話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b、借助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引導學生感受頤和園大而美的特點。
2、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其中學習本課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也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雙向交流活動。現在,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已提升到了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因此,要讓閱讀活起來,關鍵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打算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提高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教學中力爭做到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讀、說、議、寫、畫,去代替教師單一的講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揭題:
同學們,北京是我國首都。它既是現代化的大都市,也是一座文明古城。你們去過北京嗎?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你能告訴我這是什么地方嗎?
這時相應出示天安門、天壇、故宮、頤和園圖片,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揭示課題。
(二)交流資料:
閱讀教學必須樹立大語文觀,打開課堂教學大門,打破課內外的界限,使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地靈活多樣地豐富知識。本著這一原則,課前發動學生通過翻閱課外書,網上查找,請教家長等多種渠道,收集并整理頤和園的知識、圖片資料,在課堂上交流。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后說一說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這樣做旨在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并培養學生概括、感悟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自主學習,去感悟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四)瀏覽課文,明確游覽順序:
學生瀏覽課文,畫出作者游覽了那些景點。學生匯報時,教師相應地把各個景點的簡筆畫貼在黑板上,使學生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
(五)探究學習,理解內容:
課文以游覽的路線為線索,把各個景點串聯在一起,其中著重描寫了長廊、萬壽山的佛香閣和昆明湖的十七孔橋,把各個景點的不同特點寫得具體生動,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教學時,讓學生分小組,每組一個景點,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用賞析詞句法、結構梳理法、情境體驗法、聯想想象法、質疑問難法、朗讀體會法去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這一環節教學是在學生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的,交流時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見解,給學生充分的俄自由表達空間,學生在談中加深理解,在讀中體會意境,掀起可嘆教學的高潮。
學生匯報時,教師相機在每個景點簡筆畫處板書景物特點。
(六)師生合作板書,升華情感:
本次教學設計時,在板書上留空白。課題處這樣設計:
18( )頤和園( )
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合適的詞句,概括出自己對文章的感悟,相應地添在板書的空白處。如:(美麗)頤和園,頤和園(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填完后再說說自己從課文中那些語句中體會到的。這樣做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還促使學生進一步讀書,感悟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七)總結全文,創新作業:
作業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測,也是檢測學生獨立個性知識習得與發展的重要途徑。學生間有著個性的千差萬別,一刀切作業難以檢測出這一差別,還容易加重學生負擔而引起他們對作業的厭倦情緒。因而在本課作業設計中,我注意做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孩子饒有興致地選擇自己喜愛的作業形式去主動完成。這樣不但體現了個性,還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本課作業設計如下:
從下列幾項作業中選擇其中一項你最喜愛的作業:
1、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2、結合課文描寫,展開想象,畫一幅畫;
3、為頤和園或頤和園其中的一處景觀設計導游詞;
4、仿照課文的描寫方法,寫一篇游記。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自選作業如一道自助餐,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調動了學生自覺學習的內因,又豐富作業的內涵。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做事情或看問題,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應訓練他們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爸爸和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事情。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學會尊重他人,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還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熏陶。
三、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如下:
1、在預習的基礎上認識“囑、審、肅、晌、悅,誨”6個生字,正確規范的書寫“叮、排、靠”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四、學習重點、難點
依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為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五、評價設計
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習目標,我設計了與之匹配的評價設計:
針對學習目標一:采用自讀、指名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通過傾聽,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使百分之九五以上的孩子能準確認讀生字,讀通句子。
針對學習目標二:通過自讀感悟、教師引導、角色體驗等多個環節,多個層次的教學。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熟讀成誦老師說的那段話。
針對學習目標三:通過抓住作者畫畫時的態度、父親和老師的話這些重點語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角色朗讀和角色體驗等多種方式突破重難點。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體會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六、教法、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合適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本課我采用“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為主,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朗讀體會法”和“角色體驗法”為輔,優化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悟悟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七、學習過程
這篇課文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讀通課文,理清脈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研讀不同人物對待畫楊桃這件事的不同態度,體會文章的主旨。下面我詳細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
以“看”為線索,設計了三個環節:
(1)讀中理解,引出“看”;
(2)揣摩道理,品味“看”;
(3)鏈接課外,內化“看”。
(一)讀中理解,引出“看”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然后找出父親對作者說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這個句子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句之一,我是這樣引導的:首先,引導同學們讀讀這句話,說說你沒有不理解的地方。(預計學生對于“想當然”這個口語化的詞語,會不太理解。)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填空練習,來幫助理解:你畫一樣東西,是圓的就___,是方的就______,不要把圓的畫成_______,也不要把方的畫成_______,否則就是想當然。
然后再讀父親的話,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想當然”的含義。
在本環節的教學當中,以此為切入口,在全課教學中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父親的話,理解“想當然”一詞的意思,從而理解父親的話中所蘊涵的道理,也是突出重點的重要一步。
(二)揣摩道理,品味“看”。
分四個層次:
(1)以問促讀,讀思結合。
(2)角色體驗,深入理解。
(3)角色朗讀,細讀品悟。
(4)問題探究,明白道理。
(1)以問促讀,讀思結合。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白鵝》是編排在人教新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課。這篇課文,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高傲的特點。文章從剛把這只鵝抱回家時的姿態描寫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繼而以“鵝的高傲”為線索,從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細致地刻畫了鵝高傲的特點。作者運用對比、擬人、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用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特點的分析、解讀,基于學生學習水平的估計,基于編者意圖的領會,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a類目標: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認讀8字,會正確書寫12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厲聲呵斥、厲聲叫器,引吭大叫、局促不安、步調從容、大模大樣、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倘若、從容不迫、窺伺、不勝其煩”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等朗讀課文;
b類目標:在過程與方法方面:了解白鵝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具體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c類目標: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對于以上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把白鵝高傲的特點寫出來的。教學難點: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他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節課我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我盡量啟發學生、跟學生談話,鼓勵學生大膽做一做和利用課件等方法來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四、說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力求簡簡單單、扎扎實實地上好語文課,真實展開我的我的教學流程。我的教學流程有以下五大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猜個謎語,課件出示謎語,(學生很快會猜出是鵝)一說起鵝,你們會想到什么?由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引入,學生可能會說,想起鵝的樣子。也可能會說想起《詠鵝》這首詩,如果有學生提到這首詩,那就大家一起背一背。
2板書課題:《鵝》,引出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豐子愷先生寫的《白鵝》,在他筆下,這只白鵝什么樣子呢?好,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豐子愷先生吧。”由課題又引出對豐子愷先生的介紹。
第二板塊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
1這一環節布置學生自由讀書,在讀書前,提出讀書要求,養成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的習慣。反饋中我設計了字、詞、句的檢查(課件出示),由易到難,逐步上升。重視對學生字、詞、句的掌握,同時檢查學生自學預習情況,并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
2.交流: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初讀過后,應該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與把握。我就在課上讓學生說說這只高傲的白鵝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是從文章中的哪些語句描寫中可以看出來呢?讓學生說說自己初讀的感知。這不僅是我們的感受,更是豐子愷老先生初見這只大白鵝時的第一印象。
第三板塊:圍繞主問題,品味語言。
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課文里是怎樣具體描寫的?認真讀了課文的學生,就可以找出文中的重點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當然,如果學生沒有說出“高傲”,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文中豐子愷對這只白鵝的印象。)
把這句話出示在屏幕上,并提問,什么叫“高傲”?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會說,“高傲”是傲氣的意思,是看不起別人、不把別人放在眼里的意思……
為什么作者初次見到白鵝,就有這樣的印象呢?指讀第1自然段,從文中找到答案。學生可以抓住“伸長了脖頸”“左顧右盼”,說明白鵝初次到我家,東瞧西看,一點兒也不拘束。通過對重點的理解來體會白鵝高傲的特點。
課文在很多地方都用了明貶實褒的寫法,課文一開始這個“高傲”就是這樣一種用法,可以在這時把這個語言特點告訴給學生。作者竟把它喜歡的動物稱“高傲的動物”,把“高傲”這個貶義詞褒用,語言多有特色呀!
作者初見這只白鵝,就認為它是一只高傲的動物,那么文中圍繞這個特點還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呢?由這個問題引出2-5自然段,學生們小聲讀2-5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請把它找出來并畫在書上。通過對“更”字的理解,說明白鵝的高傲在叫聲、步態、吃相這三方面表現得更加突出,而且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了上文“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也引出了下文,讀起來非常自然。
這時,我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哪些句子表現出了白鵝的高傲呢?給大家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學生在體會這部分內容時,主要通過想象與對比感受白鵝的“高傲”,如“叫聲”這部分,讓學生想象,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它可能在喊:。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它可能在叫:。通過想象,賦予鵝人的語言與思想,進一步感受它的特點。
在“叫聲”和“步態”這兩部分中,還有一個寫法,就是運用對比的方法,把鵝與狗、鴨進行了對比,從而突出它的厲害與傲慢,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可以通過有語氣地朗讀,來表現出白鵝的特點。
第5自然段“吃相”圍繞第一句話展開即可,通過對詞句的朗讀,以及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畫面,來感受白鵝可笑的樣子,非常有特點的一面,它不僅很高傲,而且還顯得很死板,不知變通。
第6、7自然段,寫得非常生動有趣,同時很直接地表現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學生可以通過文字感受到。讓學生讀一讀,然后找出自己覺得最有意思的語句和大家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體會白鵝吃飯時的特點,即必須有人在旁邊侍候,因為它雖然知道狗會常常來偷吃它的飯,但它還是不知變通地總是吃一口飯就走開去遠處喝水吃草,當飯被狗吃光,它還要責備人們對他照顧不夠。而且從這部分中,也可以再一次感受到這只白鵝的厲害,因為狗每次想偷吃飯時,都得先“窺伺”,不敢明目張膽地來吃,而且得趁著白鵝離開時“敏捷地跑”“努力地吃”“立刻逃”,好像在抓緊時間盡量多吃點兒,生怕一會兒白鵝回來對它不客氣似的。
第四板塊:升華情感,進行實踐。
在這個板塊當中我主要做2件事情:第一就是讓學生積累,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大量去積累,理解運用,使學生明確作者的寫作特點,對于一些寫作方法可以適當運用到自己今后的習作中。第二.自己選擇摘抄描寫白鵝性格特點方面的優美的語句,仿照其寫作手法進行模擬訓練。這樣可以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積累語言,而且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是提升其語言的品質。
第五板塊:回應目標,總結全課。
這篇文章以活潑、詼諧、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只高傲的白鵝形象。運用了多種修辭表現手法,主要運用了對比,擬人,反語等。而反語的應用,更顯得這只鵝雖然固執迂腐,卻率真質樸,憨態可居,文中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鵝的喜愛。
板書設計
白鵝
高傲{叫聲:嚴肅鄭重
步態:傲慢
吃相:從容不迫
喜愛
根據課文的結構及內容,我設計簡潔性概括性的板書,既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又讓人一目了然,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說課稿06-25
四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說課稿09-17
四年級語文優秀說課稿06-14
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06-12
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