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說課稿1
1、教材簡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課文的作者是現代作家鄭振鐸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描繪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在電線上停歇的畫面,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
課文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寫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文章的篇幅短小、條理性強、語句優美,作者的觀察細致入微,表現了燕子
的可愛,春天的美麗,既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訓練的好文章,也是本單元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的好材料,又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好素材。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
(2)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點、難點分析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因此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點,同時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及小學生認識分析事物的特點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而理解課文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課的難點。
【說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宜將情教學
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完成本課教學。
【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
法,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課時安排】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第二課時: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質疑問難,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由學會聽兒歌《小燕子》引入課題,這樣的導入既觸動了兒童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同時讓學生齊唱便無形中讓學生對歌詞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覺同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一調動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學生通過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句子做鋪墊。
(2)給課文每個自然段概括段意,并歸納主要內容。
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就為下面深入研究課文作好鋪墊,也能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細讀課文,思考并勾畫理解:課文從那幾方面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現
了燕子怎樣的特點?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交流。
板書:
羽毛——烏黑發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尖刀似的
(總的特點:活潑可愛)
利用形象的教學手段可彌補語言文字不足,充分發揮教學直觀性的特點,也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觀察能力。
(2)“湊”字是什么意思?(幾方面合起來)
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點擊電腦課件,與學生一起邊敘述燕子的外形,邊演示“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閃動),“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使翅膀閃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閃動)這幾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個“湊”字就使文章頓顯生動,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于紙上。
(3)指導并背誦第一自然段(讀出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
詞語。
(2)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外形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了一種美感,有助于學生體會春天的美,并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3)欣賞教學光盤中本段描繪的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
再次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美的情感。
(4)指導感情朗讀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運用“讀——劃——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2)投影出示練習題
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 ),唧唧的叫著,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一下水面。
①按課文內容說一說
②展開合理想象,想一想鳥兒具體的“掠”“沾”的姿勢和叫聲。
這一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把學生放飛到想象的自由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同步發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4)指導背誦,強化記憶。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詞、句。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辨析“幾痕”和“幾根”
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在兩組線上分別添上幾筆,利用板書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了然。
(3)以讀代講理解最后一句話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質疑問難,總結全文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鼓勵學生勤發問多發問,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發展思維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不懂就問的習慣。
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全文,可促進學生對全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提綱挈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可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華。
語文說課稿2
各位領導、老師下午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一組中的第一篇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
首先我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這篇課文是第一組當中的一篇。第一組共有四篇課文,教學的主題是了解和認識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過學生的自我感受,培養他們發現、觀察、創造能力。這四篇課文的組合是按照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景物、場景的順序編排的,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具體景物的觀察思考逐步推進到廣闊復雜場景的觀察、理解和想象。
本組課文從新課改的角度上說,采用了課文學習點的深入和整體訓練延伸發揮的編排方式,融知識學習、個性培養、審美教育、創造發揮為一體,較好的體現了學習的綜合性、自主性、創造性的教學理念。
本課是鄭振鐸先生的散文刪改。主要通過春天景色特別是“燕子”這一形象的描寫謳歌了春天及生活的美好。課文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分不同的側面刻畫燕子的形態、動作及所體現的美麗內蘊。
下面我再說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
(1)引導學生具體觀察燕子的外形、動作等的特點。
(2)體會課文中詩化的語言美。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4)掌握本課字、詞及句子。
難點在于:
(1)培養學生做細微、具體、準確的觀察。
(2)從課文具體描寫出發,使學生更開闊、生動的想象。
我再說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一方面,運用情景教學在情感化的課堂氛圍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一誦讀為線索整體感悟和具體指導分析相結合,加強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本可的學法主要采用自我吟誦、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的方法。
下面我具體談一下本課的執教過程:
本課我分為四個環節:
1、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2、初度課文,整體感知;
3、分讀賞析;
4、回讀升華,積累拓展。
下面我分步說明我的教學設計:
一、 在導入環節根據本課內容,我準備采用多媒體課件:春天,燕子在空中翻飛往來的場景,并配音樂,設置情景引入課題。在播放畫面的同時,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問:同學們,在我們播放的畫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然后過度到本課的學習。
二、 在初讀感知環節采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并要求學生投入感情,然后教師范讀,整體感知全文。
三、 分讀賞析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感情分讀課文,并體會情感。為了推進課文的朗讀和理解,我準備采用“誦讀小標兵”的競賽方法最后評出“誦讀小標兵”。在這個環節中我準備采用以下幾個步驟實施教學:
1、帶著“小燕子是什么樣”的問題誦讀第一段,然后投出一只燕子的具體畫面,讓學生詳細觀察燕子的色彩、翅膀、尾巴等的形狀,同時在觀察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來理解燕子翅膀輕快;尾巴似剪刀的特點,并板書燕子特點的重點詞語:活潑、機靈。
2、投出燕子在春天成群結隊歸來的畫面,讓學生觀摩畫面后,帶著“小燕子為春天帶來了什么”的問題朗讀第二段,引導學生理解和想象“趕集似的聚攏”。為了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趕集似的聚攏”及“增添生機”,我特別設計了一個學生模仿燕子叫聲的教學細節,理解“增添生機”。
3、播放燕子在微風中、陽光中翻飛的畫面片段,在畫面的啟發下,采用小組代表競賽的方式,形象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創造性的模仿小燕子飛翔的樣子,突出重點詞語:掠過、一轉眼、橫掠過、偶爾、波紋、蕩漾。分組討論這些詞語的形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通過對燕子聲音和動作的模仿、關鍵詞語的體會和想象,來觀察和理解燕子飛翔的動態特點,從而突破課文重、難點。
4、投出燕子在電線桿上的畫面,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放下課本,觀察多媒體畫面,想象燕子和電線桿的構圖像什么,引導學生沿著“五線譜”想象到音樂,然后鼓勵誘導學生根據這個畫面唱出一兩句自己創作的春天的歌曲。最后讓學生明白用五線譜打比方,我們不僅看到燕子的空間想象,同時仿佛聽到春天美妙的旋律。
5、通過讀課文最后在整體播放整篇課文的畫面和《嘀哩嘀哩》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八、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把本篇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父母聽
語文說課稿3
【說教材】《雷雨》是一篇描寫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課用精練的文字為我們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變化。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并茂,學生們樂于接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表達能力。我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運用以小組探究活動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直觀的課文情景,多形式讀文,讓學生通過自由讀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特點。
目標是: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觀察雷雨這一自然現象。
【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二年級的學生在生活中對雷雨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本課的預設中,通過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將文本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發展個性。
【說過程】
第一步“談話交流,激發興趣。”學生們都曾經歷過雷雨時節,經歷過大自然中的各種天氣。這些畫面,這些意境,都沉睡在他們心中。只要我們去激活,去運用,它就能成為解化和接納課文語言的精神同化點。在開始激趣導入時,我以談話的方式讓學生們聯系生活說一說自己看到的雨的特點,孩子們由于對雨非常的了解,所以積極性特別的高,說的也非常的好。這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喚醒學生對以往感知的回憶,喚醒學生心中沉睡的生活,從而進入課文中雷雨前的特定情境,使豐富的感知成為學生體會課文的基礎。在這步教學過程中,之所以采用這種追憶式導入,是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七八歲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希望通過這種輕松簡單的談話,激發學生的興趣,直觀地感受課文內容。然后再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的朗讀課文,這時,孩子們沒有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他們有的站在講臺上讀,有的站在窗戶邊讀,有的找小伙伴一起讀……充分體現了孩子們的個性。激發了他們對語文的渴求。
第二步“小組合作,自主識字。”鼓勵學生互相合作,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自主識字,如:借助拼音、字形分析、組詞……將識字和積累語言、發展思維結合起來,提高識字效率,培養識字能力。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生字,體會了成功的喜悅。他們在自主交流的過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膽大的孩子帶動膽小的孩子,利用“聽、評、說”等方式在小組內進行互動。這種方式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平等的、友好的、互助的學習交流舞臺。
第三步“聯系生活,發展思維。”低年級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聯系生活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化為可感的畫面,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途徑。為此,我利用生動的朗讀讓孩子們邊聽、邊想像,再來找一找,說一說,“作者圍繞雷雨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文中哪些地方是描寫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的?”讓學生反復品讀課文,再來感悟雷雨前烏云、葉子、蟬、大風、蜘蛛、閃電、雷聲是怎樣的?感知后再讀課文,學生就能憑借作品語言,去神游自然美景,去聆聽狂風暴雨。最后充分的理解文本。
遺憾的是,學生的朗讀沒有指導到位,對課文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另外,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
語文說課稿4
說課來源于中國基層教育實踐,現在已發展為教學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接下來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小學語文的說課稿,歡迎大家的借鑒閱讀!
一、說教材
《寫人要凸顯個性》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的表達交流中的一篇作文訓練。本單元寫人。寫人的什么呢?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相同的兩個人,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出來的,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點,這就是個性。寫人一定要寫出人的個性,所以,本單元在寫法上要注意凸顯人物的個性。寫人在記敘文的寫作訓練中至關重要。
二、說學情
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寫人的幾種基本寫作手法,在上一次課《園丁贊歌 記敘要選好角度的記敘文》的記敘文寫作中,也穿插了刻畫園丁形象特征的練習,因此,對于寫人,學生是有一定的基礎的。但是由于我們學校是農村高中,學生的基礎及素質都不盡人意。學生在描寫美女的時候,都會說是“櫻桃小嘴,柳葉眉,曼妙的身姿”。在他們的筆下,美女都是一個樣,毫無個性所言。所以在高一記敘文訓練階段,我們必須加強對人物個性的塑造。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知識目標:
①學習寫作中選材應運用典型事例。
②學習用多種方法刻畫生動形象的人物,凸顯個性.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教育學生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凸顯個性.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依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至于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有困難的地方。根據以上這些,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
①、運用多種手法表現人物的個性
②、強化語言運用能力
4、課時安排 一課時。
新課標要求“要重視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因此,針對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學情,我確立本課的教學方法如下: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和文字片段讓學生直觀的感受人物的個性,通過討論交流,協助學習,學生自主探究分析描寫人物的方法, 布置任務講練結合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1展示習作,導入課文。用多媒體展示學生課前習作,讓學生猜猜他是誰?來導入課堂學習內容;
2討論交流,明確方法。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課本中最具個性的人物,由學生分析出描寫方法 。
3各個擊破,解決重點。
首先是如見其人,分析肖像描寫。在肖像描寫分析中,著重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和經典的肖像描寫片段,來讓學生直觀的體會肖像描寫,然后是如聞其聲,分析語言描寫。用多媒體展示經典語言描寫片段,師生一起品味片段,歸納出寫人物的語言,表現人物個性,應該緊扣人物的哪些方面?第三分析動作描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片段,突出一些動詞運用進行,再通過兩個學生上臺完成老師所說的任務,讓學生用眼睛觀察,發現其性格,并進行片段訓練,描寫其中一生的動作。
4,講練結合,布置作業。請以“校園里的——(人)”為題,寫一個片段。
五、教學反思
在本堂課中,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很多精彩的片段,加大了的課堂的容量,也能夠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如何進行人物描寫。通過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自主探索意識 。講練結合,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但是,我總覺得在多媒體的課堂上,學生過分重視多媒體,而忽略了老師的講解,就感覺在看熱鬧一樣,一下課,我就有點擔心學生在課堂中什么都沒有學到。所以,我應該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體。
語文說課稿5
一、教材及學情
《觀潮》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我們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編者將這篇課文選編在這里,一方面是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上好一堂課必須了解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富于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
二、教學目標
依據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我特擬定了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識記生字詞,抓重點詞句進行品味,注重語言積累。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使學生受到壯闊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能力,確定出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學習課文3、4自然段,體會大潮的磅礴氣勢。
難點: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四、教法
“教有多法,但無定法。”在本課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和朗讀法進行教學。通過展示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大自然的偉大力量,并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
五、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六、教程
1、激趣導入,引人入勝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如此,一堂課的導入十分重要。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用潮水聲作襯托,同時用優美的語言聲情并茂地渲染課堂氣氛,勾起學生想去觀潮的強烈欲望。
2、觀看畫面,啟發想象,學習第2自然段。
①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潮來前人山人海的情景。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此刻的心情怎樣?我的意圖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通過邊看邊想,設身處地地理解人們期盼潮水早點來的焦急心情。
②課堂教學不僅在于老師的導,還在于學生的學。對于第二自然段的內容我將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后提出問題:江潮還沒有來,作者看到了什么?學生通過讀書,能夠自己解決問題。
三、讀中感悟,理解課文3、4自然段。
潮來時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我讓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學習,運用情境教學,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悟情,學生采用看、讀、思、背等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a、首先運用多媒體學生展示潮來時的情景,學生的情感一下子沉浸在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中。同時,我巧設疑問,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這里采用情景教學法將視覺手段與聽覺手段緊密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
b、如此壯觀的景象,作者又是如何進行描繪的呢?我因勢利導、自然過渡,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內容。
1、《小學語文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準備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朗讀課文,比如:自由讀,合作讀,指名讀,讀自己喜歡的詞語、語句等,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感悟,讀中自得。然后出示自學提示(1)作者觀潮的順序是怎樣的?(2)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來描寫?我讓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共同探討、合作解決問題,存在困難的地方,我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抓住潮水聲音變化的詞語。如: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山崩地裂和潮水形態變化的詞語,如:一條白線—--拉長、變粗—--白色城墻----白色戰馬來理解大潮的雄偉氣勢。
2、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我將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在本課中學生也許會提出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潮水為什么會拉長呢?我組織學生議論交流,然后我結合錢塘江的地理位置及形狀及時點撥,這樣,學生的疑問就得到了解決。
3、為了使學生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我將引導學生背誦3.4自然段,讓學生把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內化為自己的真切感受,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
四、回歸整體,理解全文
在理解了前面兩個重點段落以后,我讓學生回過頭來,整體瀏覽全文,感受觀潮的整個過程,從而整體把握全文。
五、總結延伸,感情升華
錢塘江大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此處我將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進一步升華主題,我向學生展示祖國大好河山的圖片,有意識地把這種感情升華到對大自然,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人物描寫”單元的習作內容。本次習作要求和單元目標均提到 “運用課文寫人的方法,寫出人物鮮明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本次習作教學,我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構思,合作學習。通過方法指導,從身邊熟悉的老師、同學等出發,小組合作討論與習作,激發學生的習作欲望;在提煉寫法、選材訓練等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寫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富有技巧性,充滿樂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通過欣賞、評改習作,提高學生的評賞能力,使學生養成主動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享受到修改習作的樂趣,和看到習作越來越充實、精美的成就感。
二、說學情:
學生在習作前雖然只是大概預習了一下《人物描寫一組》課文內容,沒有進行過隨文練筆,但他們已經有了從三年級以來積累的一些習作方法和技巧,并非從“零起點”開始學習。基于學生起點和現狀,我們發現學生對人物特點內涵理解比較淺顯,對人物細節描寫掌握不到位。因此,本次習作教學的指導課我采用了“四部曲”方式進行教學:第一部激趣解題,第二部方法指引,第三部片段習作,第四部評賞修改。即先讓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一個人物的特點,接著結合課文精彩片段進行方法指導,然后出示更多的寫作素材,拓寬學生思路,讓生在小組內確定一個人物和他的一個最鮮明的特點,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共同完成一個習作片段,最后依托學生優秀作品,以小組為單位,全班欣賞、點評習作片段。
三、說教學目標:
1、復習人物描寫方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抓住人物的特點。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完成一則習作片段。
3、通過互動賞評,培養學生欣賞、評價、修改習作的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依據不同的寫作對象,寫出生動具體的文章”。所以我將教學重點設置為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完成一則習作片段。教學難點為通過互動賞評,培養學生欣賞、評價、修改習作的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按照規定的教學內容,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所以教師應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教材讓學生審讀,規律讓學生尋找,疑問讓學生議論,錯誤讓學生辨析,知識讓學生梳理。大綱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合作教學,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和學生關系,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法、學法:
教法:引導法、合作法、拓展法、實踐法。
學法:激發興趣法、討論法、評議法、舉例法、探究法。
偉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壞的教師是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是教人發現真理。”這就告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激活學生思維的“深”度和調動學習主動性的“廣”度上下真功夫,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自始至終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為了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前三分鐘熱身>
(二)方法指導:
1、師課件出示課文精彩片段,進行方法指導。
(1)、師提出任務:讀一讀,聯系上下文,思考這個片段表現了嚴監生什么樣的特點?用了什么人物描寫方法?請找出相應的字或詞。
(2)、師提問回顧所學過的人物描寫方法。
(3)、師提問質疑,引導生結合課文上下文,學會選擇合適的描寫方法。(師板書“合適”)
(4)、師繼續質疑,引導生學會用一件事例來表現人物鮮明的特點。課件出示《臨死前的嚴監生》節選。(動作詞紅色字體顯示)
文摘: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三)片段習作:
1、師課件出示其余素材照片(周勇、彭老師、TF boys、同學等),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擇一個人物,抓住一個鮮明特點,舉例描述。師播放圖片。
2、小組內討論,確定一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他最鮮明的特點。
3、小組內合作,結合一件事例,選擇合適的描寫方法,完成一個人物特點描寫片段。(師課件逐步出示要求。)
4、師巡視,相機指導。(師提示:可以像課文中的片段一樣,抓住細節來描寫。)
(四)展示賞評:
1、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展示,師生共同欣賞、點評。
a)、先請一個小組上臺,展示小組的習作。其余學生自由點評。課堂如果生成好的點評句式,師相機抓出來,黑板上板書,后面小組效仿。
b)、如果課堂生成不夠理想,師相機出示溫馨提示,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賞評習作。
師課件出示賞評句式溫馨提示:
你用了( )描寫方法,表現了XXX( )的特點。我建議( )
2、教師相機點撥。
3、師相機課件出示自己的下水片段,請生賞評、修改。
(五) 繼續習作:
師小結本課,布置作業。
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語文新教材八年級第一學期第六單元《心靈詩語》中第五篇。從內容上來講,新教材在思想教育上突出了育人的特點,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關注學習的情感體驗。本單元共編集了九首詩歌。這些詩作長短不一,中外兼有,既有對生命的感悟,又有對祖國,對母親深沉情感的表達,這充分體現了《兩綱》教育中加強“生命教育、民族教育”的要求。而且,這些詩作想象豐富,情感澎湃,言語形式自由,契合青少年多夢而富于詩情的年齡特點。所以本單元內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首《仿佛》在教材編排時盡管是泛讀篇目,但鑒于以懷念母親、贊頌母愛為主題的文章學生已多次學習,已有相關的學習體驗,而現代詩歌的教學剛剛起步,為此,我們備課組對本節課(也根據學生特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把它作為精讀篇目來進行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入詩歌的情境之中,提高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二、結合課題說學情
教學對象是八年級五班的學生,這個班的學生并不活躍,但對于新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平日課堂上只有極少數的同學喜歡說,其他同學比較安靜。他們對于寫作有一定的興趣。根據這些學生的特點,以及考慮到詩歌教學的整體性,我們備課組對教學內容的安排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把泛讀改成精讀。希望學生能夠結合生活體驗很快地進入到詩歌情境中去,深刻體會詩歌中豐富的情感,并能結合自身情感體驗,化所學為所用,進行小詩或詩歌片段的的創作。
從學生的知識儲備來看,在此之前,已學過幾首近代詩或現代詩。比如本冊第7課《我愛這土地》,8課《鄉愁四韻》,以及第六單元的《短章一束》、學生對詩歌已具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
從學生的心理特征來看,學生對于詩歌學習是比較感興趣的,因為詩歌語言精練含蓄,又富于音樂美;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講,思念母親的主題學生應該不陌生,這樣有利于進入詩歌的情境之中。
我們知道,主體性學習一方面要求注重學生個性張揚和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以人文性創設愉悅的氛圍培育學生群體,真正使學生個人、群體與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為了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其學習的主體地位,我設計了三個主要的教學方法,以使他們充分體會這首詩樸實的文字背后所蘊涵的深情。
一是情景創設法,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情感氛圍,幫助理解。
二是朗讀法,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在讀中悟。
三是討論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廣泛交流,碰撞出思維火花。
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品讀法,在讀中悟;
二是合作探究法,共同討論,突破難點;
三是切身體驗法,由詩中情感聯系自身的體驗,進行創作。三、目標分析
(一)、教學目標:
新教材更重視積累與體驗,重視感悟與熏陶感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喚醒沉睡的記憶,不斷地探求、體驗、感受、認識新知,從而努力建設開放、有活力、適應時代發展的語文課程。因此,根據這首詩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品味語言等方式,感受詩中詩人豐厚的念母、愛母、頌母的情懷。
2、通過對詩歌的品讀理解,嘗試借助于某一形象抒發心中的感情,創作小詩。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我把這首詩的教學重、難點放在了朗讀、品味詩歌,用心感受樸實的文字間汩汩流淌著的念母、頌母的深情上。
三、說教學過程
對于這一堂課的具體授課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我把整個過程分成七個版塊:
第一部分——詩歌引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希望通過對詩歌的誦讀調動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為學習新詩作鋪墊。
第二部分——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第三部分——初讀詩歌,整體感知。學生自由地盡情地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的情感基調。
第四部分——讀出畫面。我設計主要是從學生的認知心理和詩歌欣賞的角度來看,學生對文本的認知一般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學生對詩歌畫面內容的理解要先于對詩歌整體意境的把握,而畫面的把握為下一環節品讀文字背后的滋味,讀出詩情蓄勢。
第五個部分——讀出詩情,也就是催動情感,深刻理解主題,這是教學上螺旋上升的環節,可以這么說:沒有感情就沒有詩歌。作者的感情體現在詩歌里,詩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間我設計第一步由教師范讀;第二步讓學生合作品讀。現代詩歌教學的品味應建立在學生自我思考的基礎上,使“詩人心中之詩”最終成為“我心中之詩”。詩歌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詩歌內涵的與眾不同的獨特體驗,也許創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發第三步,全班交流,并把品讀出來的滋味通過自己的聲音傳達給周圍的老師和同學。在能夠把握文章真摯深沉情感之后,請同學讀、集體讀,以便鞏固剛才的成果,讓學生融入到詩歌的情感之中。
第六個部分——讀寫創作。讀詩、品文只是在“學”的層面上,而語文教學的根本,在于讓學生能用語言表達生活。現代詩歌的教學亦應本著這個根本,由學至用。
應該說,我們過去的語文教學對現代詩歌的創作練習上是重視不足的,許多中考作文要求就有明顯的限制——“文體不限(除詩歌外)”。在考試這指揮棒指引下,教師極少鼓勵學生用“詩意”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語文新教材八年級第一學期《心靈詩語》單元教學目標中明確規定 :要“培養學生寫作現代詩歌的能力。”我認為初中階段學生嘗試詩歌的寫作是可行的。首先,從理論上講,應該鼓勵我們的學生們“詩意”地生活著,對人間、社會、世界、生活的關懷懷有美好的愿望,讓學生們懂得:我們的情感生活,是在生活中感觸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是遠離粗俗、鄙陋、愚昧,走向高雅、精致、聰慧的生活;其二,現代詩歌在文字理解的難度并不大,進入詩歌的狀態也不是很困難,學生在大量的朗讀,聲情并茂的反復朗誦后,是很容易走進創作的氛圍與詩意之中的。
由于學生的詩歌創作只是剛起步,本節課只要學生能把自己想的情感借某一形象寫出來,哪怕只有兩三句,也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后的創作中再逐步要求依據音律節奏分行排列,最后才提出適當考慮雙句或小節末的字的大致押韻的問題。
這個環節實現了對課本的拓展,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走出文本,然而又結合文本,體會詩歌語言的精練以及借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物來表達情感的寫法,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的目的。
第七個部分:布置作業鞏固所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情況自組小組,有選擇地完成作業。完成對課內所學的延展,而建議學生均能去完成的讀詩給父母聽或者以自己可以做到的方式告訴父母對他們的愛的作業,則融入了對學生的感恩教育。
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將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以“將心比心”為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據文章的特點,我為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的意思,懂得人與人之間應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根據教材編排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根據課文的兩件典型事例,體會“將心比心”的意思。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為:
1、抓住重點語句進行朗讀、體會,組織學生討論。
2、結合典型事例,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學法指導為:
通過閱讀思考、合作交流、展示點評及擴展練習說話,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我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特點,為了突出“聽說讀”的訓練,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我以身邊的小事引出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緊扣課題的意思,以引出今天的課文,同時板書課題:8。*將心比心,并讓學生齊讀課題,隨之提問:這兩個心字的意思相同嗎?是將誰的心比誰的心呢?以此過渡到新課中來。
(二)檢查預習,鞏固基礎知識。
檢查預習的方式由小老師抽查,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也可以初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在歸納事例時,我相機板書重點內容。
(三)合作探究,體會事例,理解“將心比心”。
在這個環節,我主要設計了兩個探究點和一個課堂延伸訓練點。為了讓學生在理解事例中體會“將心比心”的含義,我又在前兩個探究點中分別安排了兩個小點和一個補充訓練,補充訓練是針對全班同學而設計,由點評學生引導解答,以幫助學生理解,也達到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和培養“小老師”的講解能力。
此外,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對課題的理解,我小結了全文,點明了中心。為了鞏固學生的理解,我安排了分享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例。
(四)當堂訓練
這個環節重點安排了理解課題的練習和寫話練習。模仿課文的語言描寫,寫幾句人物的對話,選用第二題中的短語,注意對話語中提示語的位置。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出示)
8*將心比心
阿姨為奶奶開門
溫暖
母親鼓勵實習護士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又有利于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更突出了課文的主旨。
最后,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有助于我的進步,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9
這篇講讀課文是一則寓言,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的故事。說明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正確,是不對的。根據課文內容,說教法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聯系插圖,查閱字典,理解生字。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如“觀”“答”“別”“弄”等字可用此種方法;再看插圖理解,例如“觀”(看的意思),圖中指誰坐在井底觀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過插圖“井沿”理解。最后用檢驗字義。
識字是理解課文的基礎,理解字義是識字的關鍵。通過“聯系上下文猜義-看圖解義-證義”是理解字義的一種好方法。
2.初讀課文,觀察插圖,理解內容。讓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什么?再讓學生認真觀察兩幅插圖,說出圖意:(1)小鳥站在井沿上,望著井底。(2)小鳥和青蛙在談話。最后讓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回答:小鳥和青蛙在說些什么?
“輕聲讀課文”,是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
“觀察插圖”,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看圖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再讀回答”,這是第二次的讀,既理解內容,又能概括主要內容。
3.角色朗讀,辨別是非,揭示寓意。這篇寓言以話為主,引導學生同桌和分組分角色有表情朗讀,注意標點符號的語氣。再讓學生討論“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起來?”(為了“天的大和小”)它倆誰說得對?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小鳥說的對,從“飛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對,從“天不過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討論:青蛙錯在哪里?(錯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訴它,它聽不進去(很固執),堅持自己的錯誤看法)最后討論:你讀了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見有限,還以為自己是對的(所見很廣),這是不對的)可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通過分角色朗讀,可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由淺入深讓學生進行充分討論,辨別是非,聯系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話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
從識字、朗讀、理解到揭示寓意,都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學效益。
語文說課稿10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解說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教材,我將從三方面來進行研說: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說課標將圍繞課程目標、學段目標、本冊教材目標進行闡述;說教材將圍繞教材的編寫意圖、體例,教材的特點,知識的整合進行展開闡述;說建議將圍繞教學建議、評價建議進行闡述。
一、說課標
(一)課程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九年一貫整體設計,在總目標之下,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共同設計,按1-2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七-九年級,分四個學段提出不同的階段目標,各階段之間相互聯系,螺旋上升,體現語文的階段性、聯系性、整體性,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全面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識字寫字的能力,閱讀的能力,口語交際的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綜合性學習的能力。
下面我就從這五個方面,對比低年級學段來簡單談一談小學語文的中年級學段目標。
(二)學段目標
在識字寫字方面,一二年級的孩子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到了中年
級孩子們則養成了主動識字的習慣了;在閱讀方面,一二年級的孩子喜歡閱讀并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會積累詞語了。孩子們則會提出疑問來體會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口語交際部分,一二年級的孩子在聽人說話時努力了解講話的內容。到了中年級則可以把握主要內容并可以作簡要轉述了;在寫作方面也是如此,一二年級的孩子在寫作時樂于運用學到的詞語,到了中年級孩子們則可以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地方了;在綜合性學習方面,一二年級的孩子是可以熱心參加校園社會活動,到了中年級則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的語文活動。從這五個方面,我們不難看出,小學語文從低到高,確實是相互聯系,螺旋上升的。
(三)本冊目標
課標在第二學段要求我們全面準確的加以把握,具體到本冊目標是這樣的:首先識字與寫字方面,要求學生認識200,會寫300個,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有獨立識字的能力。閱讀方面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的閱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開始學習略讀,能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學會積累優美詞句。口語交際方面要求學生學會交流與溝通,注意口語表達,語言優美,能講述故事,能就見聞談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本冊教材圍繞上述目標進行多次訓練。習作方面三年級開始練習簡單的習作,要求學生能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知道與他人分享寫作的快樂。綜合性學習方面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語文學習,學會觀察,書面口頭相結合進行表達,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
讓學生充分展示交流,使綜合性學習得到提高。
二、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結構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分為八組專題,分別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二)教材編寫體例、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內容整合編寫體例:
教材的編寫體例,就整冊教材而言,安排了文配圖的目錄,再是八組專題,八篇選讀課文,生字表兩個,詞語表一個,最后是后記。文配圖的目錄,樣式新穎獨特,符合三年級孩子的特點。本冊教材安排八組專題,具體到每一組專題都設有相應的導語、課例、園地三大部分。導語部分點明專題內容,提示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和重點。每單元的課例圍繞專題均安排四篇課文,三篇精讀,一篇略讀,略讀課文前設導語,根據需要有的在課后設資料袋,豐富課文內容。園地部分在原有固定欄目基礎上增添了新的機動欄目,固定欄目本冊繼續安排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習作,口語交際習作內容廣泛,師生相互配合,進一步加強對口語交際技能和習作技能的訓練。機動欄目增添了寬帶網、成語故事、展示臺、趣味語文,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閱讀渠道,讓學生感悟到語文的微妙之處。
編寫意圖:
教材的編寫意圖,本冊教科書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構建開放、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材特點:
1、專題組織單元,加強整合性。本冊教材從導語到課例到語文園地,各項語文活動都緊密聯系專題展開。如第三單元四篇課文《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都是圍繞秋天的主題進行編排。
2、結合專題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放手讓學生確定內容,選擇伙伴,制定計劃,開展活動同時教師參與其中的綜合性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3、更新課文,精心安排課文類型。課文體裁豐富多樣,有散文、故事、詩歌、寓言、神話等,拓寬學生視野,豐富語文知識。
4、改進編排,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泡泡語靈活的在課文前,課文中,課文后,以學習同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問題形式出現,引領學生進行讀書、思考,逐漸領悟文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5、完善圖文系統,注重圖文并茂。課文優美精致的插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孩子愛看書,愛讀書。
教材具體到每一個專題選材角度有所不同,老師們請看,這是教材的基本結構。全冊教材圍繞八組專題安排32篇課文,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側略有重,每單元根據專題都設置了相應的園地,
對所學單元內容進行鞏固。八組專題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發啟迪、熏陶。的通過練習使學生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內容整合:
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全冊教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展開,各部分之間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有利于全面實現課程目標。通過學習,學生的認識得到加深,情感得到升華,能力得到提高。
我將語文的十二冊教材的專題進行了一下整合,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依次呈現)這其中有名人的專題,動物的專題,愛祖國愛家鄉、生活、了解大自然、觀察、愛、四季、愛護環境、科技、文化藝術、動腦思考這些專題。那么在“愛”這個專題當中呢,通過整合我們來看一看,主要是: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關愛他人”、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奉獻與關愛”、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獻出我們的愛”、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可貴的親情友情”、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人間真情”、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誠待人”。那么在“愛祖國愛家鄉”這個專題中我們通過整合來看,有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熱愛祖國”、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愛祖國愛家鄉”、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壯麗的祖國山河”、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祖國在我心中”。教材“整合”的編排思想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最優化的立體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開展多樣的學習活動,獲得全面的學習體驗得以實現,同時也在引導著學生認識世界的思想方法,為學生多角度地了解世界打開一扇扇明亮的天窗。在這里,教材成為了學生了解文化的基點,
終身學習的起點,人文色彩更加豐厚,工具性愈加突出。我們可以想象當學生憑借這樣的教材拿到了打開未知、認識世界的金鑰匙,將會對學生素養的提高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三、說建議
1、教學建議
針對以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在此提出教學建議如下:閱讀教學方面,從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分開來講。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訓練的主要憑借,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重點加強詞句的訓練,重視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逐步培養學生默讀的能力,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合作交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有的放矢得進行點拔和講解,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
略讀課文的教學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即可;二是從方法上,教師更加放手,學生能夠自己把課文讀懂,習得基本的學習方法即可。
總的來說我認為閱讀教學應該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感悟,有所獲得,這比教師教授的要強之百倍。同時要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重視課外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旨在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我認為語文素養的提高不是在于學了多少篇課文,會寫多少個字,而在于他是不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學生們畢竟年齡較小,怎樣才能保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應該有一定的方法,我主要以活動為主要手段,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生的興趣自然濃厚。
對于習作教學,建議首先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并且指導學生寫作作文,第三方面指導學生練習并做好激勵評價。在練筆方面,重視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自由表達,同時要將學生的閱讀與習作進行有效的結合,以讀促寫。并且教師要提供和創造更多的機會,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組織同學之間相互展示和交流。
2、評價建議
評價建議: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在這樣的前提下,結合我們學校的賞識教育的主題,我們在評價是應注重“賞識激勵”,以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相結合,讓學生不但注重自身,同時也學會與人合作。
語文說課稿11
一、說課內容
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8課《陽光》。
二、教材分析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單從字面明白這句話的寄義,對付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大概會有肯定的難度。然而,課文以抒懷的筆調,先給我們刻畫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盼望與優美──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有形、有色,一幅色彩美麗的圖景,它讓孩子們明確了這統統都是陽光的勞績。沒有陽光,就沒有生機盼望勃勃的天下,讓孩子們充實感覺到陽光的優美與名貴。
三、教學目的
1、了解12個生字,了解1個偏旁“阝”。
2、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覺陽光的優美與名貴。
四、教學重點
識字和練習朗讀。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五、教學難點
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這句話。
六、教學關鍵
采取多種形式朗讀,在朗讀中識字,在朗讀中感悟。
七、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如下幾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三)賞讀課文,激發情感;
(四)回歸整體,內化語言。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導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導入的。
師:謎語。“一個球,熱烘烘,落在西,出在東。”是什么?生:(太陽)。
師:太陽光有什么作用呢?(生:帶來溫暖,光明……)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陽光》。
2、板題,讀題,8.陽光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陽光給我們帶來什么。
3、看書中圖。
師:在陽光的照耀下,大地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來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通過看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要看拼音。
2、指讀語文。
3、師范讀課文。師:字音一定要讀準,聽老師讀。
4、再讀課文。師:再讀一遍,看能不能像老師這樣讀得正確、流利。讀完后,把課前畫好的詞讀一下。(通過以上四次朗讀,不但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隨文識字,以便于更好地產生定位聯想。)
5、識字。
(1)讀書中畫好的生字詞。
(2)師:我把這些字詞請上黑板,看同學們還認識不認識。
yángxiàngjīnyěgèngmiàncháng
陽光像金子田野更寶貴河面長長的
zǎochénlājìnshuí
早晨拉開跳進誰
(3)說一說應該注意的字音。(引起學生注意)
長(cháng)早(zǎo)晨(chén)誰(shuí)
(4)讀不帶音的詞。(考考學生對字音,字形的記憶程度)
(5)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同學之間互相提示,鼓勵學生識字方法多樣化。)
(陽→說結構,并教偏旁“阝”,像→形聲字,金→一個人,他姓王,兜里揣了兩塊糖,野→里+予=野,面(面包),早→日+十=早,晨→日+辰=晨,也是形聲字,拉→用手拉,進→說結構,區別近,誰,(誰的)。
(6)生字組詞:(開火車組詞)
(7)師生對口令:師說字,生說書中詞。
6、師:下面自讀課文,認字以后,相信同學們定會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詞不離句,字不離詞。這樣使生字從文中來,又回到文中去,始終不脫離語言環境,更利于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第三個環節賞讀課文,激發情感
1、齊讀題目,并找出文中稱贊陽光的一句話。
生: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1)指讀;
(2)齊讀。
師:陽光與金子有什么相似之處。
(生:金色,寶貴)
2、師:上文中去找一找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體現在哪兒?(以課文最后一句話為切入點,提出感悟全文的問題,更利于對課文的理解。)
師:我們首先來看第一段。
(1)指生讀。
(2)陽光照向哪里?(板書:田野,高山,小河)
(3)齊讀。
學習第二段:
(1)自讀。想:陽光給田野,高山,小河都帶來哪些好處?
(2)生1:禾苗更綠了,師板:禾苗綠
生2:山上小樹更高了,師板:小樹高
生3:河面像長長的錦緞了,師板:河面錦緞
師:這時的小河什么樣?(金色,一閃一閃,像緞子),(引導學生看圖體會)。
(3)生選擇三句之一來讀,讀出喜愛之情
(通過自讀,指讀等形式,使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的內涵。)
學習第三段:
(1)指讀。
(2)師:陽光給小女孩帶來哪些好處?
生:帶來溫暖,送來光明
(3)指讀。
(4)齊讀。
學習第四段:
齊讀這一段,師:陽光屬于萬物,萬物離不開太陽。
3、說說陽光的長處和給人類帶來的利益。
灼爍與溫暖殺菌,植物生長,動物生存……
4、用一句話歸納綜合。
齊讀末了一段(板:更名貴)
第四關鍵回歸團體,內化語言
1、讀全篇(男女生接讀)。
2、背誦全篇(寫語言)。
3、演出全文(本身想象行動)。
(使學生再回到團體,通過背誦、演出,積聚語言,內化語言。)
語文說課稿12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的第21課《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師說》是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論說文。文中韓愈批評了“恥學于師”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為師。表現了他不顧流俗,銳意改革世風的進取精神。現依據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說明。
一、說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一)關于大綱
《語文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誦讀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2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的用法;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二)關于考綱
據《大綱》要求,高考《考試說明》對古文閱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層級B級):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級):篩選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③鑒賞評價(能力層級E級):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關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是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上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這種傾向,多誦讀、多積累,培養語感,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
(四)關于學情
高一(9)、(10)兩班均為實驗班,語文基礎較扎實。經過初中和高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閱讀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待突破。如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師說》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①掌握、積累實詞“師”“傳”“從”“道”、虛詞“之”“其”“而”“乎”“所以”的意義和用法。(重點)
②區別古今異義詞語,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有感情地、用多種語氣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難點)
②培養學生自讀注釋、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重點)
(三)德育目標
①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戰的精神和勇氣。
②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三、說學法、教法
(一)學法
①誦讀法
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誦讀法成功的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現的過程,老師應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察語氣,逐步讀出“情味”來,揣摩文意。因此,范讀、多讀尤為重要。
②圈點法
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閱讀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說:“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于領會,而句讀無訛。”我從兩方面指導:一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適當作一些批注。
③提問法
這是打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解等方式解讀課文,學會向老師質疑。
④練習法
這是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一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我設計了一套課堂鞏固練習,重點鞏固課文重要詞語,當堂“消化”。
(三)教法
①點撥法
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此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我主要點撥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樣準確理解一詞多義的幾種方法,通過比較,溫故知新,從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歸納法
從高一上學期開始,我一直指導學生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這樣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例如《師說》第一課時講解重要實、虛詞,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傳”“師”“道”等實詞義項及“之”“其”“所以”等虛詞用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總體設計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質疑師生互動;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通過精練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在這個思路指導下,《師說》一文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理清思路,積累實虛詞;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實、虛詞,分析論證結構。
(二)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
學生齊讀注釋①;補充作者相關內容及文學常識(屏幕展示)
2、整體把握(共21分鐘)
①教師配樂示范朗誦(4分鐘)
②難讀、異讀字讀音點撥指正(屏幕展示)(1分鐘)
③教師誦讀指導(2分鐘)
④學生自由朗讀(4分鐘)
⑤個別學生示范朗讀(4分鐘)
⑥齊讀(4分鐘)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書)(2分鐘)
3、著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鐘)
①一學生示范朗讀,其余學生看注釋疏通文意(2分鐘)
②學生質疑,教師點拔,師生互動(6分鐘)
③師生歸納重點詞語、句式(3分鐘)
④學生試背誦第一段(2分鐘)
4、課內鞏固練習(共4分鐘)
出題(屏幕展示)
5、布置作業
五、說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精華所在。我設計的板書如下:
師說韓愈
為師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必要:“不從師,惑終不解”
擇師標準:“無貴賤、無長少,道所存,師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對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
醫、師、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師生,師道關系
四段:寫作緣由
高中語文說課稿《師說》
語文說課稿13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背影》。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說生活是一首韻味無窮的抒情詩,那么語文就是對生活聲情并茂的吟誦;如果說生活是一篇雋永秀麗的散文,那么語文就是對生活詳實生動的鑒賞。語文新教材具有強烈的時代色彩和生活氣息,具有很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背影》這篇課文,鮮明的體現了這一特點。作品采用記實的手法,通過“背影”寫出了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相愛相憐的情感,文章語言平實質樸,情感濃烈,充滿著濃郁的人文關懷。此文在教材中編入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從編者意圖來看:
A、本單元是以“愛”為主題的寫人記敘文,反映的是日常生活;因此本文不僅成為學生繼續了解敘事作品的重要載體,而且也是對處于生理、心理急劇變化的八年級學生情感的洗禮。
B、訓練學生整體上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
C、本文還是本單元綜合性學習“讓世界充滿愛”的鋪墊之作。
2、教學目標
教育是生命參與的事業“與每一位孩子共同成長”應是每一位教師的座右銘,讓每一位學生都平等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靈光與活力,應成為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兼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大目標的基礎上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情感;
②、創設優良的教學情景;通過自主學習,理解文章主題。
③、體驗父愛的偉大無私,提升自我情感。
3、教學重點
理解關鍵語段的含義,體會對父親背影描寫所滲透的情感。
4、教學難點
調動學生情感,體味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所滲透的人間至情。
二、學情分析
鎮鄉初中的學生特別缺乏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與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由于學生進入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為師生課堂的交流和溝通帶來了難度,而這篇文章反映的是成年人并且是三十年代知識分子的情感,因而較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點“淡淡的憂愁”很難讓這些沐浴在陽光下的中學生真正的領會。
三、資源的分析和采用
1、遠教資源的來源
《遠程教育資源庫》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它把教學時可能用到的資源盡可能地集在一起,為我們的備課、上課及素材的收集與整理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提高了教學效率。《背影》這一課的教學輔助資源就是從遠教資源中的媒體資源、習題精選、擴展資料"中篩選的。
2、資源及設備的選擇,應用依據
遠程教育IP資源共有三種模式,每種模式各有其適用價值。根據《背影》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及學情分析,在教學時,我運用模式二作為教學輔助手段。模式二是以遠程接收設備為依托,可以上連一模式,下接三模式的IP資源運用模式。因為在這一課中模式二給我們提供的媒體資源有利于很好地創設教學情景,輕松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便于激發學生情感,輕松愉悅地解讀文本。
3、設備,資源,課程的整合
遠程教育資源,是有效實施新課標理念的平臺,為了達到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在上《背影》這一課時,我根據教學需要對現有的設備、資源進行篩選與整合:首先將資源庫中的資源事先下載到電腦之中,然后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選取教學課件1為主,以課件2為輔,4斷剪輯,同時還從擴展資料、習題精選中挑選了部分資源,利用電腦這個平臺,用powerpiont這個軟件適當進行整合,結合課本資源輕松有效地教學。
4、應用規律及應用效果
遠教IP資源運用有三個層次:一是照搬著用,二是整合運用,三是創造地用。專家們多次強調“原汁原味運用資源”,明確提出“拿來主義”,不要“太多創新” 。“原汁原味運用”并不是所有資源逐一播放,我借助模式二教學《背影》這一課時,就是從眾多IP資源中篩選出自己需要的,最適合班上孩子特點的資源,再經過適當組裝后進入課堂。整合后的影像資源有聲有色,課件動靜結合,給學生營造了優良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四、教法設想
語文教學要煥發出生機與活力,要讓學生在活生生的文學作品形象中去體驗。利用整合后的資源,教學時以文本對話法為主,同時輔以整體閱讀訓練法、情景教學法、范讀法、總結歸納法進行教學。
五、學法探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材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因此要改變教師一場鑼鼓打到底的做法。對于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重要,這是走向和諧課堂的最根本途徑。因此,在本課我借助整合后的資源引導學生以自主閱讀法為主、以朗讀法、圈點批注法、問題探討法、比較閱讀法等學習方式為輔學習本文,同時注重以下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1、借助各種資源,自主解讀文本。
2、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
3、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六、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分為五個環節:激發情感,走近課題-創設情景,走近作家作品-整體感知,走進文本,-研讀賞析,深入文本,-探究學習,升華文本。
教學時間兩課時,我想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設計。
(一)、激發情感,走近課題
出示問題,導入:
1、在你的生活中誰最令你感動,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2、而在我們今天所學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誰是令他最感動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動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問的設計體現語文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由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出發;第二問旨在激起學生的閱讀需要。)
(二)、創設情景,走近作家作品
播放介紹朱自清散文及作品的剪輯,同時出示課件簡介作家作品及創作背景。
(該環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從而催生學生情感,縮短師生、生生間的距離,為平等對話創造條件。)
(三)、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聽遠教資源中的配樂范讀課文
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標出記號。
2、正音練習,檢查課前預習。
(根據本班基礎差的實際情況,我從資源中的習題精選及20xx年的《背影》教學課件中選取這個練習,目的是檢查課前預習情況;通過聽讀的方式對全文進行整體感知,為后面解讀文本打下了基礎。 3、自由朗讀,理清全文脈絡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內容宜從理清全文脈絡入手,學生自主閱讀,老師引導其歸納總結。)
(四)、研讀賞析,深入文本
1、結合課件中車站月臺一角的圖片有感情地朗讀文本,邊讀邊品味文章流露的情感。(通過朗讀,讓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耳聽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
2、課件出示課本后的研討練習一的問題組,分組討論
(此設計意在引導學生抓住“背影”這個重點,體會文章情感,研究課文特色。因此采取分組討論法,分組時要做到優生與差生的搭配,男生與女生的搭配同時借助資源中的視頻剪輯幫助學生解讀月臺買橘子的片段。)
3、課件出示課本后的研討練習四的問題組,深入探討。
(此設計意在引導學生深入領會文章中一些表達得比較含蓄的情感,引導學生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當時的年齡分析。)
(五)、拓展延伸,人文交融
1、課后上閱讀《朱自清傳記》2、對比閱讀:肖蓉葆的《父親的背影》
(單調的文本閱讀,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而且理解片面,因此利用擴展資料中的《我的背影》與文本進行比較閱讀,有助于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進一步理解父愛的深層內涵,在此基礎上閱讀《朱自清傳記》,升華學生對父愛的認識,達到人文交融的課堂境界)
七、說板書設計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面面俱到的“火鍋式”板書已不適應教學的需要,而只重內容,形式卻陳舊的板書同樣沒有生命力,真正成功的板書必然是精華的內容與創新形式的完美結合。我采用了將兩顆心貼在一起,父親的心里面是兒子的心,兒子的心里既在落淚,淚眼中仿佛看到了父親的心及千千萬萬個像父親的背影。意蘊深刻,發人深思……
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霧凇》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9課。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并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3個自然段,結構清晰。第一自然段講在三九嚴寒之際,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出現了霧凇奇觀。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霧凇形成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著這千姿百態的霧凇奇景,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地贊嘆。
本課安排三課時,我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教時中,我以指導學生讀通課文,感知了課文大意,所以第二教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陶冶。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霧凇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學生借助網絡瀏覽信息,進行交流,不斷溶入自己的思想觀念,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中,通過朗讀來了解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及霧凇的奇異景象,感受霧凇的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首先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然后請他們到教師制作的網頁上進行新的學習探究。這一環節主要是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創造一種氛圍,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一個平臺,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為深入學文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識,降低了學生理解文本的難度。
2、細讀品位,整體感悟
課文共三個自然段,但都是重點段,需要細讀。這時要注意指導學生抓關鍵詞語,通過反復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明白霧凇形成的原因,在讀中體會霧凇的美,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心里產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①打破文章結構,學習第一、第三自然段,體會霧凇的美。一、三自然段分別寫了陽光照耀下和清晨的霧凇的美景。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快速默讀找出表現霧凇美的句子。接著通過范讀或指讀的方式說說應該抓那些關鍵詞讀好這句話。然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啟發學生:為什么會有霧凇這個奇觀的?從而過渡到下文的教學。
②學生質疑,自主學習第二自然段。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找出概括霧凇形成原因的句子。接著讓學生圍繞句子,提出疑問:
a、嚴寒季節具體指什么時候?
b、霧氣是從哪里來的?
c、霧氣遇冷以后會有什么變化?
d、霧氣怎樣凝結成霧凇?
e、飽和的霧氣指的是什么?
然后組織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問題并組成學習小組討論解答。最后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感悟語言就水到渠成了。
3、網上活動,拓寬認識
隨著時代的發展,因特網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精彩,你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關于霧凇還有很多的知識有待我們去探究,學生可以通過上網來拓寬對霧凇的認識。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利用了網絡資源,帶領學生由“小教材”(課文文本)走向“大教材”。它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拓寬了學生的認知,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說教學特色
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網絡教學以超媒體的方式組織學習內容,整合多學科知識,通過靈活的導航機制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十分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自主地發現、探究,通過合作交流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語文說課稿15
教學內容:
《浪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
教材分析:
《浪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課文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大海特有的景致:沙灘、浪花、貝殼、小蝦。其中,最逗人的是浪花,浪花跑去又跑來,像一群淘氣的娃娃。課文語言優美,音律和諧,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兒童的口吻,描述海邊的景物,具有很強的親和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給學生以美的熏陶。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我們在新課程實驗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至高追求。通過對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張揚,讓他們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詞語“邁著”“搔癢”“捧來”“輕輕的”“悄悄地”等。
2、能力目標: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感悟理解“邁著”“搔癢”“捧著”等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海邊玩耍的樂趣,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為擴大課堂容量,拓寬學生的視野,我準備了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法學法:
基于本課教材持點、學生的年齡持點及新課標的要求,我在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法、變式教學法、動作演示及激勵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讀中感悟,實現與文本對話。
教學流程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流程圖
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引導探究
引導表達
自讀自悟
品讀感悟 細細體味
賞 品 讀 練
品讀感悟 細細體味
拓展視野 情感升華
寓學于練 積累語言
課堂小結 分享快樂
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請學生趴在桌面上,閉上眼晴仔細傾聽,感受一下,我們現在來到了什么地方?(放海浪聲)
2、放課件讓學生欣賞大海風光。
小朋友,海美嗎?(美)沙灘美嗎?(美)浪花美嗎?(美)想到海邊去嗎?(想)那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課文,一起看美的大海、美的沙灘和美的浪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誘發興趣,這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基礎。
“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我想,首先要喚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之前,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把“海浪聲”“海”“浪花”引入教室,讓“海浪聲”“海”“浪花”直接訴諸于兒童的感官,使學生對教材由“遠”及“近”,由“近”感“真”,由“真”感“親”,從而引發學生的共鳴,使其如臨其境。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
(二)品讀感悟,細細體味。
1、教師配樂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2、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并通過讀把自己的體會表達出來。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模仿浪花的動作、用詞說話、找關鍵字等方法,讓學生理解“邁著”“搔癢”“捧著”“又”等詞語,體會文中“我”和“浪花”的快樂。并讓學生把自己的體會用讀表達出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這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關鍵。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低年級的學生要達到這理想目標并不容易。因而引導學生進行“品讀、感悟”顯得更為重要。低年級的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于直接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這一思維特點,采用動作演示、多媒體再現情景等多種方法,讓學生通過做動作學習詞語,讓學生模仿“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還讓學生“悄悄地搔癢同桌的小腳丫,感受被浪花搔癢的感覺”等做法,讓學生在直接、整體觸摸語言現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時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體會表達的精妙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并用讀的方式表現出來。我認為,這一過程實質是學生由對語言文字的自主探究、感悟品味到對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學生內心與文本產生共鳴的過程。這也就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與文本對話。
(三)寓學于練,積累語言。
(1) 連一連,讀一讀。
藍藍的 貝殼
金黃的 小蝦
雪白的 沙灘
青青的 海水
(2) 照樣子,說一說。
我坐在沙灘上 玩耍。
爸爸坐在沙發上 。
媽媽坐在 。
設計意圖:語文作為實踐的工具,非得在實踐中反復地操作、運用和練習才能熟練地掌握它。學生要掌握語文這個工具,不能光靠課堂聽老師講,還要靠課內和課外大量的聽、說、讀、寫和實踐活動。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安排了“讀一讀、連一連”,“照樣子,說一說”兩道練習題,讓學生在運用語文知識的同時,注重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四)、拓展視野,情感升華。
播放《海底世界》動畫,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熏陶。繼而讓學生用一句熱情洋溢的話表達自己對海、或浪花、或沙灘、或海底世界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組合和調整,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感性的材料。美麗的《海底世界》的動畫,把學生的視野及情感向縱深拓展,繼而讓學生用一句熱情洋溢的話把情感釋放出來。
(五)課堂小結,分享快樂。
小結:師生共同小結本課的收獲,讓學生體驗收獲,分享快樂,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
設計意圖:
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板書設計:
18 、 浪 花
我 浪花
笑
設計意圖:隨機抓住學生匯報過程中出現的“閃光點”進行板書,幫助學生更好地
把握文本的重點,起引領作用。同時,隨機板書也作為一種肯定學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進學生進一步探索的熱情。
教學評價:
評價方式采用“觀察法”“隨機點評法”及“激勵”等方法。
“觀察法”是在學習探索過程中,注重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在充分暴露思維的過程中,積極肯定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和探究精神。
“隨機點評”“激勵”包括師生間和生生間的點評和激勵,這些評價方法能及時溝通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提高信息反饋的頻率,調控課堂氣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說課稿06-25
語文說課稿03-15
語文《山雨》說課稿02-08
語文《雷雨》說課稿02-13
語文荷花說課稿02-16
語文《鯨》說課稿06-11
語文《匆匆》說課稿08-16
語文《白鷺》說課稿07-08
語文《春》說課稿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