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指出,語文教學應做到五個“實”即:真實、樸實、扎實、豐實、平實。我致力于做真實的自己,做一名樸實的語文教師,教學生扎實的語文知識,努力讓孩子的心靈得到豐實,這就是我平實的教學理念。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設計、說板書、說評價、說開發,這六大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共八個單元,這套教材的編寫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每個單元語文學習的目標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難度適宜,梯度合理,銜接自然。
我們今天所說的《荷葉圓圓》一課是本冊教材的第六單元中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夏天”,單元語文要素訓練重點是重視角色朗讀,抓住關鍵詞句品讀,從而讓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圖文并茂的散文詩,通篇洋溢著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啟迪學生智慧,又豐富了學生內心體驗,激發想象。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第一階段的教學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認識“珠、搖、躺”等14個生字,會寫“朵、機”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引導學生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停機坪、搖籃”等詞語意思,通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
4、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美好。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借助插圖,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停機坪、搖籃”等詞語意思,通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美好。
二、說學情
一年級的孩子對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春天桃花開了,夏天知了在樹上唱歌;但是,那僅僅是一些零碎的,不規范的語言,為了使他們正確理解運用語言,本組教材帶領孩子走進快樂的夏天,在課堂上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
三、說設計
“成就師生夢想,開啟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學的辦學理念,課堂是實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法”,說明教學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無定法”說明不能視流程為教條。三里畈小學推行“幸福課堂”教學模式,正是這種思想的產物。
本著這一理念,結合本節課的特點,及我對教材的理解,我將本節課設計如下:1、謎語激趣,揭示課題2、初讀課文,掌握字詞3、朗讀感悟,互動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飛想象
(一)謎語激趣,揭示課題
我班學生喜歡猜謎語,所以我就尊重學生的愛好。開課之初,我先出示謎語:“一把大傘綠又圓,夏天站在水里邊。”讓學生邊猜謎語邊欣賞荷葉。再說一說荷葉的樣子。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課題,荷葉圓圓。這樣,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產生樂學的情緒。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新課標提倡:在語境中鞏固識字而不再是單字復現,即讓學生在聽、讀、說的過程中盡快的認識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來引導學生熟悉課文,識記生字:
初讀:整體感知,圈圈劃劃,即慢速地、大聲地朗讀全文,并把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劃出來。
再讀:展示朗讀,自主識字。
多種形式識記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戲法來識記生字。“加動作識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搖”、“蹲”學生就做出“搖”、“蹲”的動作,還有“何老師戴了一頂草帽(荷)”
在識字過程中我還適時指導學生書寫“朵”、“機”這兩個生字,寫之前首先請學生觀察它們的筆畫結構和占格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字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為把漢字寫得規范、美觀做好充足的準備,并對容易出錯的筆畫進行書空,強化記憶。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適時提醒坐姿(頭正、肩平、身直、足安)和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身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規范寫字姿勢。
通過“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用肢體語言表演,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
在良好的氛圍鋪墊下,我順利的展開教學的第三環節:
(三)朗讀感悟,互動交流
首先,老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思考,故事里來了哪些小伙伴,他們把荷葉當作了什么?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找到相應的詞語卡片粘貼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
其次,讓學生小組交流,通過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相機結合圖片理解:“搖籃、停機坪”等詞語意思。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創景中感悟小動物的心情并結合小動物的動作再次有感情朗讀課文,達到熟讀成誦。
最后帶上頭飾表演讀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們很主動、很樂意地去選擇、去展示,把“要我讀”變成了“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學生的語感,感悟課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強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四)拓展深化,放飛想象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和創造潛能。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全面理解后,我啟發學生想象:孩子們,美麗的池塘,圓圓的荷葉,還會吸引誰呢?他們會把荷葉當作什么呢?這樣的話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學以致用,落實本節課主題思想。在結課時,我還向孩子們推薦課外閱讀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教學語言,本課我主要采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并茂,色彩鮮艷,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五、說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
1、多角度評價學生,讓評價適當、合理、明確、有針對性。口頭評價是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在自讀課文時,有的孩子會讀得很有感情,我就適時給以評價:老師真喜歡聽你讀課文啊,你的聲音真好聽,真有感情!
2、即時評價,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激勵。
比如在識字闖關比賽環節,學生進行匯報時,我就做了如下評價:你認字真有進步,能再響亮的給同學們讀一遍嗎?學生在教師的贊賞聲中建立了自信,教師評價幫助學生體驗和享受了成功。
3、培養合作意識,重視小組評價,以及小組之間的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的評價往往只注重對匯報個體的評 價,忽視了小組合作的其他個體的存在,導致了小組合作之后,學生仍然熱衷于個體競爭,我會利用小組得星星的方式促進小組合作。如:在朗讀課文,全班展示環節,對于表現突出的小組進行評價:你瞧,這個小組的同學,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對于優等生而言,應注重評價他(她)對后進生的培養、幫助情況,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
六、說開發
1、挖掘教材資源。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新教材越發顯示出它的優越性,例如在教學本節課時,將課本中精美的插圖運用到課件中,讓孩子們一邊看一邊聽,會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做既營造親切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巧用生成資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學會傾聽,成為學生的忠實的聽眾,并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再因勢利導,進行教學。
3、運用媒體資源。電教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走進教學課堂,正顯示著它無與倫比的優勢,并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在這種形勢下,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把文本搬上頻幕,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從而優化語文教學。
4、挖掘課外資源。采取的是溫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泛讀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讀不懂也沒關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課我推薦的課外閱讀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術課上引導學生觀察荷葉并手工制作荷葉。在科學課上一起探索荷葉底下的奧秘。并確定當月閱讀主題活動為“夏季”注重學科之間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2
【說教材】
《村居》是小學一年級下冊課本中一首普通的古詩。它是清代詩人高鼎寫春天景色的名篇,它的“春之景“和“童之樂”兩幅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人景交融的“春之圖”都融合在這一首“春之詩”中。它是寫景詩歌的代表作之一。我用了一個課時來完成這首詩歌的學習。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的基本含義和詩歌的人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2、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詩歌。
3、詩歌拓展:以這首詩為跳板,讓學生在課外去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詩歌,并背誦下來,看誰背的又多又棒。
【說教法】
1、教授古詩:
因為這首詩是一首描寫春景的古詩,描繪了春天特有的景物,每句詩仿佛都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所以我讓學生采用畫“簡筆畫”的方法,畫出古詩中的各種景物,這樣用來加深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
2、古詩拓展:
這是這一節課的重點,讓學生把課外收集的古詩詞進行背誦和默寫,這樣讓學生既能把以前學過的古詩詞進行復習,又能把沒有學過的古詩詞先一睹為快,這樣的效果也比專門為了背誦而背誦要好很多啊。
【教學過程】
1、初步學文:
先指導學生去初步了解每句詩的大概內容,看看寫了那些景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2、畫圖學文:
在讓學生把這些景物結合詩句用簡筆畫畫下來,再把詩句寫在畫的旁邊,做到畫中有詩,詩旁有畫。
3、拓展學文:
利用學生的古詩積累來說說有那些寫春景的詩,寫景的詩……
【教學理論】
《村居》是一首寫景的古詩,再好的文字不如直觀的畫面,又是學生親手畫的,能畫出來的學生相信對古詩應該有了相當深刻的理解。在新課改的春風下用一種寫生的方法來學習寫春景的古詩,相信這本身就比較有趣味吧!
讓每一首古詩變成一幅幅美麗,充滿色彩的畫卷,讓可愛的學生在其中自由自在的玩耍,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一.教材簡析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課文。本課屬于“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的確是培養學生聯系語言環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
二、 教學目標
根據20xx年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蘇教版“文包詩”這一類文章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訂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說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并會背誦這首詩。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逐步學會基本的自學古詩的方法。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形象再現詩歌意境,感受詩歌深遠意境。
難點是:理解詩意,用現代語言來講說古詩的意思。
四、 教法與學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本課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學習、前后聯系、讀中感悟、角色體驗,從而真正掌握學習此類文章的基本學法。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3
【說教材】
本說課稿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讀為主線,由“初讀”到“細讀”到“精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朗讀、表達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在教學方法上,試圖采用“扶”與“放”相結合,再輔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里始終處于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通過“求異、創新”及“課外練習”收集有關橋的圖片、文字,舉辦拓展活動——展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5~10自然段的5個生字及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塑料橋的輕巧簡便。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了解課文中介紹的兩種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橋?在哪里見過?快把你見過的橋說給同學、老師聽。(學生自由答)
2.課件(出示不同橋的圖片)邊播放邊向學生介紹: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的巨大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里所講的橋會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二、初步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各是什么橋?
(1)你是從課文的哪個地方找到這個答案的?
(2)鼓勵引導:你很會讀書,請再往下讀課文,看看爺爺是怎么告訴蘭蘭的。
3.課文的哪段寫潛水橋?誰來讀讀?
4.課文的哪段寫塑料橋?誰愿意讀讀?請舉手的學生齊讀。
5.再讀全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三、說板書
我的板書采用文字式,把課文中關鍵詞句列舉出來,簡單明了,能讓學生更清晰理解、記憶課文內容。
潛水橋:架在水里 玻璃磚造 像一幢長長的房子
塑料橋:架在小河上 塑料管子 像雨衣大小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4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二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第五課《看電視》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第二單元編排《識字2》、《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陽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于助人,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
《看電視》這篇課文是一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以“奇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拋給讀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每個人的心里都裝著一樣什么東西?
二、教學目標
《看電視》這首詩歌的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其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一)認知目標:學生會寫“家”、“完”兩個字,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技能目標: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情感美,喜愛讀詩歌;
(三)情感目標:學生能體會人與人之間親情;
三、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力求做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親情。
四、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五、說教學過程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小記者采訪,談話導入新課
1、小記者采訪時提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平常在家最喜歡看什么電視節目?第二個問題:你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喜歡看什么節目嗎?第三個問題:你家的遙控器平常誰拿著,你家看什么電視節目誰說了算?
2、小記者采訪代替了教師的平淡談話帶入,讓他們帶著新鮮、好奇進入本課學習,而且所采訪的問題為后面學習課文時解決重難點搭設了一個橋梁,起到了一個鋪墊作用。
(二)聽看結合,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動畫范讀,渲染烘托氣氛。在輕松愉快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整體內容的感性認識。隨后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藏著好多秘密,你們想知道嗎?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闖四關”(這樣設計是充分掌握學生好勝、喜歡挑戰的心理,設計“闖四關”游戲,激發學生主動往下學習的愿望)。
第一關:放課件,認生字,摘果子,教寫“家”、“完”兩個字。
第二關: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算闖關。教師提示:遇到讀不準的字要看準字音,多讀幾遍,知道讀準再往下讀。學生讀完后可讓學生說“哪些字經你后來努力,你讀準了?”。每組喊一學生讀課文來代表本組闖關。
第三關:同桌讀書,一人讀、一人聽,讀得好,獎給他一顆星。可以讓他當小老師,糾正別人的錯誤,也可以當虛心的學生,從小伙伴那學會一個字。
第一關認生字是復習上節課所學,是為后面讀課文掃清障礙。教寫“家”、“完”兩個字,主要是把識字量分散,體現了每節課動筆!第二關一讀課文,要求明確,教師提問題“哪些字經你后來努力,你讀準了?”,讓學生自己解決難點,互相有啟示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有了成功學習的體驗。第三關二讀課文,互聽互幫,讀得有層次、有目的,合作讀書,人人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
第四關經過一讀課文二讀課文后填空:
爸爸和我愛看 ;卻換成了 ;
奶奶愛看 ;卻換成了 ;
外面一起為媽媽換成了 。
第四關的填空是將課文的主線抓出來,學生讀課文后如果能將這條主線抓好,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同時,第四關的填空題將學生的視線直接拉入到學生課文之中。
(三)圖文結合,讀中悟情
針對填空題解決三個問題:
1、為什么爸爸和我愛看足球賽,卻又換成了京劇?你是從課文的哪一小節知道這些的?學生讀第一小節后,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2.為什么奶奶愛看京劇卻又把它換成了足球賽?出示課文上插圖,學生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分別在干什么?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奶奶當時的表情和心理。采用師生賽讀、生生賽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方式重點指導讀第三小節。
3、為什么我們最后又都提議換成音樂舞蹈?指導齊讀第四小節,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設計以上三個問題,正是對本課重難點的剖析,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用上“因為”、“所以”說話,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在解決三個問題時,把重點放在了第二問題上。通過看圖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種方式指導讀第三小節,可謂是突破了重點中的難點,解決了難點中的重點。本課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時,本課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話講述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
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培養學生語言口頭表達能力;二是訓練學生讀詩時,在頭腦中形成詩歌畫面,在轉述過程中讓學生隱隱感覺體會到詩歌分行排列的文體特征。
(四)整合全文,整體感悟
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講完了,她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課件出示最后一小節),學生齊讀。問:你現在知道歡歡家看電視的秘密是什么嗎?學生自由說。
最后一問,是對全文的一個整合,學生自由說的答案也是對課文所要表達“情”的一個整合。
(五)小記者采訪
問題一:你最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
問題二:以后如果你最喜歡看的《動畫城》開始了,而奶奶最愛看的《梨園春》也開始了,你會怎么辦?
小記者采訪首位呼應,同時小記者所提的兩個問題也是對本科內容的一個綜合,而且將“情”落實到學生今后的行動上來了。
本教案在設計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感悟。學生讀的有層次,先自己解決難題讀,再同桌互讀,培養了學生會傾聽的好習慣。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讀書后要讀有所收,讀有所獲。教案在設計時也注重了文本的整體,先整體感知,在分段細細的品讀,最后在整合。在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上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本課的教學設計也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所見》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屋》里的一首古詩。這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述了一個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著歌兒,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剎那的情景。表達了作者熱愛鄉村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詩4行展現了兩幅圖畫。第一句話體現《牧童行歌圖》,第二句話體現《牧童捕蟬圖》。全詩的最大特色是:對仗工整,有聲有色、情景交融、由遠及近、動靜結合。本課文配有一幅插圖,但畫面上沒有畫出后兩句詩句的畫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圖畫。
二、說學情
學生的的朗讀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對古詩還生疏,學生的情感難以與詩人產生共鳴。要讓學生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實現。所以我把引導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作為本詩教學的重點,把學生引入詩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從古詩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為本詩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I、理解詩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并根據古詩展開聯想,編寫一篇小短文。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的興趣。
學習重點是理解古詩的意思,難點是借語言文字,想象古詩所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四、說教法
l、直觀教學法; 2. 圖文結合法; 3. 質疑法:;4.以讀代講法,自主探究法。學生好奇心強,無意注意和形象思維占很大的優勢,因此本課教學目標充分運用了先進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新穎的形式,精彩的畫面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消解學生觀察體驗、抽象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我圖文對照,讓圖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語言美統一再現,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覺得自己仿佛身臨其境。
五、說教學流程
(一)由夏天捕蟬激趣導入,并引導學習本節目標。
(二)以小組按提綱獨學、對學、群學。
1、組長組織,一人一題,按順序逐題核對,在組內共同的疑難地方做上標記。
2、朗讀和寫話的內容按提示對子間互學。2號督促做得不對的同學主動更正。
(三)展示交流
展一,正確、有節奏朗讀讀古詩,交流生字學習。
展二,看圖寫話,組內推選,展示精彩。
展三,交流詞意和句意,每組4號,一人一詞或一句。
展四,交流“讀出感情”1、2題。
展五,以組比賽背誦。
(四)教師點撥
1、與同音字、形近字區分記憶。
2、寫出誰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連詞成句,組織通順。
4、結合重點詞、句說說體會。
(五)達標檢測。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6
【說學生】
1、本課時的教育對象是五年級的12名聾生。他們能夠借助圖片和手語的輔助,了解課文大意。他們普遍存在學習語文的困難,具體表現在語言貧乏,語序混亂,語言表達困難,需要加強口語交際的模擬練習和書面語的訓練。
2、就群體而言,視覺是他們的優勢感官,具體形象思維是他們主要的思維形式。他們自尊心非常強,但是在面對學習困難時,很容易產生挫敗心理和畏難情緒。我準備采用動畫或色彩鮮艷的圖片來幫助他們學習,并多種方式進行激勵,提高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
3、就個體而言,他們在年齡、聽力、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我準備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及要求,提供多樣化的方法建議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內容,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
【說學習目標】
在本課的教學中,著眼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聯系學生和教材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圖文對照,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分角色對話和不同的表達方法。情感與態度目標:知道人應該自食其力,勤奮刻苦,克服依賴心理。
【說教學重難點】
1、獅子媽媽的話闡明了做人的道理,聯系課文和自身實際,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既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2、由于聽力損失和口語應用范圍狹窄,口語交際是聾生學習語文的難點,因此,正確理解小樹、懶獅子和獅子媽媽的對話,并進行分角色對話也是聾生學習本文難點。
【說教學法】
國家教委《在聾校開展分類教學》的通知中強調,要“根據聾生的聽力、語言狀況和其他方面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補償缺陷,充分地利用和發揮其潛能,使其受到適合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準備采用差異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學生置身于學習情景之中,采用讀、劃、演、說、寫等方法學習,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說教學準備】
本課時準備以FLASH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說教學活動的安排和設計意圖】
心理學家布魯諾認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的材料感興趣。”因此,我利用課件,把本課時的七個教學活動,用“積金幣看動畫”的游戲連綴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從兩只小獅子想到積金幣到森林小屋看動畫片,設置游戲情境;接著,引導學生按照松鼠、刺猬、小鳥等動物的要求進行學習,實現目標而努力。最后獲得了成功,和小獅子一起欣賞到有趣的動畫片《獅子王》。學生在接受挑戰、完成任務、受到嘉獎的活動過程中,充分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能動地學習知識,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時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神秘地說:“同學們,老師看見兩只小獅子在說悄悄話呢,我們看看他們在說什么呢?”課件出示兩只小獅子關于想要積累15枚金幣,去森林小屋看動畫片的對話。激發學生:“我們也跟著兩只小獅子去取金幣吧!”由此導入新課。這個活動只需 3分鐘。
(設計意圖:營造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情境,與學生的情感、心理發生共鳴。它所關注的是兒童內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兒童在課堂中的快樂生活。它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地掠過水面,讓兒童情感的小河漾起漣漪,泛起微波,學生的學習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
活動二、松鼠送金幣
課件模擬跟隨兩只小獅子出發,尋求金幣的情境。松鼠從樹林中走出來,說:“同學們,先認真地看老師讀,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兩只小獅子》,就獎勵你們一枚金幣。”教師先引導學生結合文字看教師的示范手語,聽力好的同學更要注意聽語音。然后,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讀課文,可以默讀、手語讀、小組讀,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讀等等。學生參與完這一環節的活動后,松鼠會夸獎“讀得真認真”,并獎勵一枚金幣。
(設計意圖:使聾生既能嫻熟準確地運用中國手語,又能借助手語順利地輔助學習第二語言:書面語或口語,提高聾人整體的文化素質,使他們和健聽人具有等同的知識底蘊,并能和健聽人群體進行無障礙交流。讓學生多種方式讀課文,豐富了學習方法,提高他們學習和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活動三:小鹿送金幣
師生一起回到“積金幣看動畫的場景中”,小鹿從樹林中走出來,說:“學好第一自然段,獎兩枚金幣哦!”課件出示需要探究的問題:1、兩只小獅子有什么不同?誰做得對? 2、小獅子為什么要練習滾、撲、撕、咬?教師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圖片和文字,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的以個問題進行思考,通過讀、想、劃、問、演等方式進行探究。這時,教師主要指導思考第二個問題的學生。學完后集體交流補充。課件出示小鹿送金幣的圖片,激發學生帶著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學習活動中。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更活躍的探究平臺,充分體現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通過讀、勾、畫、填等活動開展探究,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活動四:小刺猬送金幣
小刺猬要求同學們認真學好第二自然段。教師出示第二自然斷的問題和圖片,先集體朗讀。再引導學生思考:1、懶獅子為什么不練功?讓學生用波浪線在書上劃出懶獅子說的話。接下來,用詞語替換法,集體研究“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那苦頭”是什么意思?學生說出“練功、滾撲撕咬”等答案,教師都予以充分肯定。最后,同桌組合,分別扮演小樹和小懶獅子,進行對話練習!學完這個環節,同學們可以獲得三枚金幣的獎勵。教師再用語言、延伸或親切的擁抱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學生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
(設計意圖:讓每一個孩子都體會到成功,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獲得自我滿足。表演和對話活動使學生的潛能得以生發。學生有活動的時空、有選擇的權利、有展示的舞臺、就有了更多感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機遇,就有了更多表達情感的平臺。)
活動五:小兔子送金幣
這次是小兔子帶領大家學習第三自然段。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讀、劃、討論。教師提出問題:
1、獅子媽媽聽到懶獅子說的話,她是怎么說的?
2、獅子的生活本領指什么?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時教師主要輔導學習困難的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然后,教師提問:“同學們生活的本領”又是什么?你準備怎樣獲得“生活本領”呢?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點撥和激勵。在學生又獲得四枚金幣之后,教師和學生一起數一數金幣,體驗接近目標的喜悅,并更加積極地投入下以階段的學習活動中。
(設計意圖: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所以我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力求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
活動六:小鳥送金幣
課件出示小鳥的圖片,教師故意做出為難的樣子:“小鳥要求我們做什么呀?老師看不懂?”引導學生讀懂小鳥的要求并告訴老師,在同學的交流和補充中,學生明白了這個活動是要求我們思考:假如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后,改掉了“懶”的毛病,它會怎樣?假如它繼續懶下去,離開爸爸媽媽以后,會怎么樣呢?然后提醒學生小鳥的表達方法的建議:可以演一演、可以說一說、可以畫一畫、可以寫一寫,也可以選擇其它方式。讓學生先選擇喜歡的表達方式,再按照表達方式自由組合,開展討論后進行匯報。
(設計意圖:關注聾生的生命發展,提供多種選擇,幫助他們發揮優勢素質進行表達和溝通,有效地補償身體缺陷。學生在親身參與想象、表演等活動中,語言得到內化,人文精神得到培養,同時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
活動七:獲得成功,體驗樂趣。
課件出示“你已經有足夠的金幣了,快來看動畫片吧!”同學們先一起歡呼積幣活動的勝利。跟隨兩只小獅子一起來到森林小屋中,欣賞動畫片《獅子王》。新課結束。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7
一、說課標
本單元是本冊第二個集中識字單元,由《動物兒歌》《古今對》《操場上》《人之初》4篇課文組成,旨在通過集中識字的形式,完成識字任務。教材編排的識字形式豐富多樣,特色鮮明,貼近學生生活。其中《動物兒歌》是活潑生動的童謠,運用學生熟悉的小動物的名稱和生活習性帶出生字;《操場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表現學生的校園生活,引導學生看圖學詞學句;《古今對》和《人之初》則以通俗凝練的韻語帶出識字內容,滲透傳統文化的精華。
二、說教材
識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教學內容,本單元出現的生字,大部分是形聲字。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通過觀察、比較,逐步了解其特點,學習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進行識字。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運用歸類識字、比較識字、看圖識字、韻語識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感受識字的樂趣。
三、說教學
本單元課文一淺顯的韻文為主,易讀易懂易記。還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有趣的動物知識、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榮的美麗景色和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在讀句子、讀韻語的過程中,認識生字,讀準字音,突破“音”和“行”的難點,并鼓勵學生邊讀邊記,熟讀成誦,積累語言。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邊讀邊想,邊讀邊發現,引導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多彩的春天”編排了一系列描寫春天來臨、萬物復蘇的美景圖文,描寫了春天的人、景、事,并針對春天的話題對孩子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柳樹醒了》這篇課文既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又似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詩歌描寫了春雷把柳樹叫醒、春雨給柳樹洗澡、春風為柳樹梳頭、春燕和柳樹做游戲、小朋友陪伴柳樹一起玩耍的情景。課文語言生動形象,想象豐富合理,彌漫著逗人的童趣,有利于啟迪孩子們的智慧,激發他們的想象,有利于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是一篇從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入手的好課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發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
能通過誦讀課文感受春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欣賞大自然的美和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我把引導孩子們通過觀察和朗讀來發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感悟春天的美;學習用優美的詩句來描繪春天里的美好事物作為本課的重點、難點。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學習必須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于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教師不用太多的講解與分析,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情境創設、情感朗讀、合作表演、直觀感受、文本擴展”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一年級的孩子,已經初步認識了許多客觀事物,也能簡單表達自己的思想,但語言是零碎的、不規范的,在課堂上,必須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感悟、積累語言。因此,我和孩子們選用了“復習舊知,積累詞語——觀察圖片,引入課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細讀課文,指導朗讀——拓展閱讀,深層感悟—學編詩歌,理解運用——欣賞《春天在哪里》”的學習方法,使孩子們不但能領悟課文的主要內容,還能培養熟讀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
四、說流程
(一)復習舊知,積累詞語。
1、認讀詞語,說自己的發現。
2、說出一些描寫春天的詞語。
(設計理念:語文是一門積累的學科,只有多積累優美的詞語,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二)觀察圖片,引入課題
1、引導看課文主題圖。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指導讀題。
3、學習“醒”
(1)交流“醒”字的識記方法。
(2)你們的認字方法都不錯,誰能用一個動作來表示“醒”呢?
(3)每天早上,都是誰怎樣把你叫醒的?
4、看題,質疑
(設計理念:通過看圖,整體感知單元主題——春天,在課題中學習本課的生字“醒”,分散識字,有效降低識字難度。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想,都是誰來叫醒了柳樹?在書上圈注出來。
2、生交流。師板書:雷、雨、風、燕
3、指導書寫“春”字。
(設計理念: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相機指導書寫“春”,低年級寫字指導,盡量做到分散完成,每課時完成一部分,這樣更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
(四)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春雷、春雨、春風、春燕他們叫醒了柳樹,那他們是怎樣叫醒柳樹的?相機學文。
(設計理念:抓住文中的關鍵東西,體會作者用詞的巧妙,同時為后面的寫話做好鋪墊。
(五)拓展閱讀,深層感悟。
讀兒歌,說說誰也醒了?是什么樣的?《迎春花》《春天到》《滴答滴答下雨了》。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學段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規定,而我們班的孩子,大多達不到這個閱讀量上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孩子們關注生活,勤于觀察,善于表達,并注重知識的拓展遷移,使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學完了這篇詩歌之后,我適時出示與春天和柳樹有關兒歌,讓孩子們再次感受春的無窮魅力。
(六)學編詩歌,理解運用。
(設計理念:語文的學習,就是語言運用的過程,只有孩子們學會了運用語言,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語文。在學習中,孩子們參與并快樂著,從他們眼睛里折射出的畫面,比詩更蘊含深意。因為,一顆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話,一個孩子的眼里,就有無數首優美的童話詩。)
(七)欣賞《春天在哪里》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9
《國旗》這首兒歌雖然只有短短的三節,但這首兒歌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網上收集了許多資料,這樣進行教學的:
1、葉瀾教授說:“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涌動。”而激活語言、激活課堂、激活學生最佳的方法之一應是欣賞。上課伊始,我讓學生觀察天安門廣場解放軍叔叔升旗儀式,精心創設升旗的大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讓學生說說觀看升旗儀式后的感受,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這一環節的設計給靜態的學習材料賦予了生命,讓鮮活的學習個體與之進行對白,進行碰撞,生成新的有價值的東西。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又讓學生在欣賞鮮活的情景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自覺形成樂學、會學的學習習慣。
2、我讓學生在小組長地帶領下自主識字,記憶字形,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意識,讓學生利用生字卡片自主識字,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成為自主學習的主人。同時,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一種平等、民主、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學習起來自然興趣盎然,輕松愉悅。
3、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倡導“從做中學”,陶行之先生倡導“教學做合一”,都是強凋讓學生在自主的實際操作中的活動中獲得體驗,獲得終身學習、自我發展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發展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理解兒歌時,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個性,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讓學生在個性化地朗讀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帶著問題走進教材,帶著結果走出教材。以讀代講,以思代問,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出示與該段落相關的課件,圖文共賞,采用師生共同細研細賞,品味精美詞句段,在感悟語言表現力中不但體會了文中的思想感情,還掌握了讀懂一篇文章的方法,為今后的自主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落實了教學的三維目標。而教師的相機引導、點撥,讓學生再次感受語言的表現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時地鼓勵,又縮小了班級中個體兩級分化的現象。
4、在寫字時,我玩了一個拋球游戲。讓學生選擇要寫的字,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另外,我采用賽讀、評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加強朗讀訓練,力求熟讀成誦。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0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視了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想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在設計兩只鳥蛋這課時,我注意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教材,包括利用自 讀、互讀、評讀、配樂讀來完成這一目的,我還通過想象、感受、課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來達到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目的。
二、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第9課《兩只鳥蛋》,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詩歌語言優美流暢,學生以前也有過接觸,他們比較喜歡這種形式,我在讓學生進行反復誦讀中,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和意境美,從而讓學生逐漸熟識詩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交流識字經驗,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為后面詩歌及識字的學習奠定好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定為:兩只鳥蛋說課稿_兩只鳥蛋說課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⑵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兩只鳥蛋說課稿_兩只鳥蛋說課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4、教學重點:
⑴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⑵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說教法
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是設計合理的教法。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講授法、啟發式結合的教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觸摸讓學生手腦想象,更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因此,我將遵循直觀性、抽象性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采取課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兩只鳥蛋說課稿_兩只鳥蛋說課
四、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動手觸摸、進行大膽合理想象,學習體會人物的想法,讀出感受,加上評讀,體驗朗讀有語氣的成功及快樂彌補不足。
2、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討論、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習識字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如:利用識字比賽鞏固識字;自讀、指名讀、配樂讀等提高朗讀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解理解人物語言,體驗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年級的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比較、想象的能力。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欲望。根據此特點,我想通過五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第一層利用音樂及實物切入主題。第二層粗讀課文整體把握。第三層多種形式學習生字。第四層細讀課文加深理解培養能力。第五層拓展練習提高能力。兩只鳥蛋說課稿_兩只鳥蛋說課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錄音機和磁帶。
〖第一層:利用音樂及實物切入主題〗
1、聽音樂:
放音樂《百鳥朝鳳》:
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說。
師:在大自然中,鳥類是個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鳥媽媽是怎樣把它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
(板書課題)
2、出示實物:
教師讓學生摸盒子里的實物:
猜猜這是什么?
(鳥蛋)
你們對小鳥和鳥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有關鳥蛋的詩。
〖第二層:粗讀課文整體把握〗
小組內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于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第三層: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學生認讀。
2、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學生認讀。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4、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5、競賽識字。出示詞語大轉盤,讓學生自己轉動,轉到哪個詞就領讀三遍,看誰讀得準,認得多。
〖第四層:細讀課文加深理解培養能力〗
朗讀(讀說思議練結合,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1、學習第一小節:
⑴ 指名讀:
回憶剛才摸鳥蛋的感覺(小小的、涼涼的)體會著讀一讀。
⑵ 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
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
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么是涼涼的?
⑶ 你還能像這樣再說幾個嗎?
(如果學生說不出來,教師可進行指導,把寫有“花兒、小草、柳枝、大海,紅紅的、綠綠的、軟軟的、藍藍的”的詞語卡分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再讓兩個朋友變換左右順序。)
2、學習第二小節:
⑴ 輕聲讀文,思考:
你怎么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⑵ 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
引導學生說一說。
⑶ 啟發想象:
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表演后試著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⑷ 你還能用焦急不安說句話嗎?看誰說得和別人不一樣?
⑸ 背誦:
練習有感情的背誦前兩個小節。
(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背誦積極性,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⑹ 朗讀。
(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3、學習第三小節:
⑴ 自由讀:
邊讀邊畫出描寫我的神情動作的詞語。
⑵ 學生做動作理解“小心、連忙、捧著、輕松”等詞語。
⑶ 小組練習演讀課文,體會我送還鳥蛋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4、學習第四小節:
⑴ 組內讀文,討論:
我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結合插圖理解“投向”)
⑵ 想象讀文: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當你抬頭仰望藍天時會看見什么?
體會著讀讀這小節。
⑶ “仿佛”一詞怎樣理解?
(可以和“好像”互換)
你還能用它說句話嗎?
如:鳥兒仿佛……
5、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配樂渲染氣氛,情景交融,使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二為一,進入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
6、背誦:
(競賽更易于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分小組以挑戰冠軍的形式背誦全文。
〖第五層: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1、練習(延伸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⑴ 讀文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爭取記住它。
(這是積累語言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讀、寫、記好的詞語,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運用語言的能力。如文中“涼涼的、焦急不安、連忙”等詞語。)
⑵ 學生想象最后一節詩所描繪的畫面,并畫一幅畫。
⑶ 尋找有關鳥的圖片、文字資料,想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
2、寫字(自主練習書寫更易于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學生自己描紅,練寫“定、向”兩個字,并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教師相機指導。
〖伴教錦囊·詞語解釋〗
焦急不安:心里著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連忙:趕快,急忙。
〖相關鏈接〗
鳥蛋:世界上的鳥蛋五彩繽紛,大多數啄木鳥、貓頭鷹和鴿子的蛋是純白的,畫眉的蛋是純藍的,大白鷺的蛋翠綠如玉,短翅樹鶯的蛋就像紅寶石,夜鶯的蛋殼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紋,美不勝收。鳥蛋的顏色和花紋有保護色的作用,可隱蔽自身,不被敵害發現。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我想要能反映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即: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本節課主要幫助學生理解和背誦課文的過程。
9 兩只鳥蛋
取鳥蛋
鳥媽媽焦急
送還鳥蛋
鳥兒歡唱
總之,這節課的設計,我嘗試運用講授、啟發及多媒體輔助等教學策略力圖營造一種和諧有真實情感體驗的的教學環境,更好地將學生的感受與理解,動口與動腦,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通過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春曉》這首古詩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作者是唐代偉大詩人孟浩然。這首詩給我們展現的是雨后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
根據教材內容和低年級古詩教學的要求,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1、認識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段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定為識字、寫字和朗讀。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教學提倡“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語言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首詩的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采用以下2種教學方法:
1、朗讀法:朗讀是學習古詩,理解古詩,培養語感最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讀將古詩讀通、讀順、讀出感情。
2、圖文結合法: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一方面再現了當時的場景,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古詩。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我校“1241”課改航模設計,一、目標導向、確定航點;二、自主學習、探索航行;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四、拓展訓練、放眼航程。
具體實施如下: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向確定航點
1、同學們,今天的課堂上還來了一位了不起的客人,想不想見見他?(出示“堯”的圖片),知道他是誰嗎?他叫“堯”(出示帶拼音的“堯”字)指名拼讀,齊讀。堯是我國上古時的帝王,是他把一年分成了四季,他還把帝王之位讓給了一個叫“舜”的有才能的百姓,他的寬廣胸襟讓后人無限敬佩。讓我們牢牢記住這位值得驕傲的祖先“堯”吧!和老師一起寫寫“堯”,學生書空。
2、如果給“堯”加偏旁變成新字,你會加什么?學生說,師相機板書漢字(澆、燒、饒、撓、驍、曉、僥等)同學們的識字量可真不小啊!“曉”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字,跟老師寫寫這個字(板書“曉”字),誰和“曉”是好朋友?你能給大家講講這個字嗎?(出示圖片,口述:太陽出來,天就亮了,這就是早晨,也就是“曉”)。你能用“曉”組個詞嗎?
3、板書:春曉,春曉不僅是一個詞,它還是一首古詩的題目呢!一起讀一讀題目。你能說說“春曉”的意思嗎?(春天的早晨)
過渡: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樣的?我們一同去看看吧!
(出示古詩)這首詩熟悉嗎?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
簡介作者:孟浩然是唐代大詩人,是李白的好朋友,他寫了好多描寫山水和田園生活的詩,表達自己對人生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既然大家都會這首詩,我們就比比看,誰讀得好。
(二)自主學習探索航行
自學提示:
1、讀一讀:借助拼音自己練讀古詩,要注意詩的節奏。
2、學一學:畫出生字“眠”,和小組同學一起記住它。
3、劃一劃:劃出不理解的字詞,試著和小組同學討論解決,如果討論也解決不了的,用“?”標出。
4、想一想:這首古詩寫了什么?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過渡:大家認真專注的學習態度值得表揚,此時老師很想知道你們古詩練讀得怎么樣?我們來比一比吧!男、女生各推選一名代表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這首古詩寫了什么?(學生暢談)相機理解詩句:
1、學習第一、二行詩句
(1)課件播放鳥鳴詩人起床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可以用哪句詩來把剛才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誰能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你能想像一下會有哪些鳥在叫嗎?(黃鸝、麻雀)它們都是怎么叫的?大家來模仿一下吧。睡了香香甜甜的一覺,起床后,到處都聽到鳥叫的聲音,你的心情怎么樣?(高興、開心、舒服)那么你能把這句詩高高興興地讀出來嗎?(你有六分高興了、你有八分高興了、老師覺得你十分高興)老師可以來讀讀嗎?(師讀)大家一起來像老師這樣高高興興地讀吧!(男同學來一遍女同學來一遍)老師不僅聽出了大家高興的心情,還聽出了大家對春天的喜愛!
(3)現在請大家像詩人一樣,閉上眼睛睡覺,睡著,睡著,朦朧中聽到鳥的叫聲,一聲,兩聲(播放鳥聲)你睡意全消,睜開眼睛一看,天都亮了,于是,你觸景生情,吟誦了一句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2、學習第三、四行詩句
(1)早上,孟浩然聽到了百鳥爭鳴非常快樂,他還看到了什么?(花落)
(2)春天的時候,花園里的花本來是怎樣的?(播放春天鮮花燦爛的畫面)(春暖花開柳綠花紅百花齊放鮮花盛開五顏六色萬紫千紅)可是這樣的美景卻不見了,第二天早上,孟浩然醒來,看見花園里的花怎樣了?(落了)播放滿地花瓣的圖片)
(3)看看花落了多少?我們來數一數,一、二……數得清嗎?花落得太多了,數都數不清,這就是——花落知多少。
(4)看到花落,你的心情怎么樣?(很可惜)你能通過讀來表現出這種心情嗎?詩人喜歡春天,喜歡花,看到昨天還是百花齊放,今天卻是花落滿地了,就覺得太可惜了,于是難過地說——花落知多少。(生有感情的朗讀)
(5)花為什么會落下來呢?詩中有句話告訴了我們,誰來讀這句話?(夜來風雨聲)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詩句。(評價:這風雨正在打在花兒的身上、這風雨把花兒打落八九朵了、這風雨把花兒打落十幾朵了、這風雨把花兒打落了一大片了)就是這風雨,把花兒都打落了,多可惜啊!老師也想來讀讀,可以嗎?(師讀,生給掌聲)為什么給老師掌聲?你能像老師這樣讀這句詩嗎?(我聽出了你對春天、對花的喜愛,花落了讓你很心疼)(花落了你覺得很可惜,你也很愛花)男同學來讀讀,女同學也來讀讀(風雨把花打落了,大家都覺得那么可惜,我們更不能故意伸手去摘花了,我們要把花的美留在枝頭上)
小結:春天是美麗的,春天是令人喜愛的,但是春天也會像落花一樣流逝,所以我們要珍惜春天,珍惜時間。
(四)拓展訓練放眼航程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春曉》,不僅學會了詩中的生字,還和詩人一同領略了春眠香甜,鳥鳴陣陣,雨過天晴的春晨美景,生機盎然的春天多么令人向往!課后,同學們可以給這首詩配幅圖畫,也可以把詩編成小故事講給家人聽,喜歡寫字的同學還可以把它寫成書法作品,你還可以這樣,(放《春曉》歌曲)學習唱一唱這首詩。好了,伴隨著歡快地歌聲,讓我們到校園中,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吧!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2
《山爺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的兒歌。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探究性、創造性地感受、理解、鑒賞文章。
(二)教材分析
《山爺爺》這篇課文是三字句組成的兒歌,好讀易記,對山進行擬人化的描寫,使山爺爺的形象有一種親切感,易被兒童接受。但也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因為整個環保行為都隱含在具體的形象的描繪之中了。我對這堂課的設計側重于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自己談談對大山的感受,自主選擇識字方法。然后借助多媒體激勵學生自由想象,創造發揮,保證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發展。
(三) 教學目標
我認真鉆研教材后,為《山爺爺》這課設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① 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② 借助多媒體啟發,引導學生以讀為主,讀中認知,理解、感悟。
③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① 識字、寫字。
② 理解課文內容,增強“植樹造林”的意識。
(五) 教學設計
(1) 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景入情。我在教學中利用謎語(個子和云一樣高,樹木都在它懷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綠秋黃景色好。)導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大山的印象,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然后我再適時小結,告訴學生并非所有的大山都那么綠,那么美。
(2)圖文結合,激發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所以我在教學時,就通過插圖努力營造情境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課程標準》特別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因此,我讓學生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初步感知山爺爺的樣子,然后再借助課文理解植樹前后山爺爺面貌的變化,從整體上把握文中的思想內容。
(3)結合課文,認讀生字
低年級的閱讀要求教低,重點是識記生字。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因此我在制作課件時,將本課的生字用橫線和不同的顏色作標記,并把flash制作的生字卡鏈接到課文中,讓學生更好地借助課文識字。
另外,我在教學生字時鼓勵學生利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然后再請小老師上臺教讀,并告訴小老師教讀的要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因此,我讓學生在前面閱讀的基礎上,適時地聽課文錄音,并提出要求,就是“認真看書,仔細聽”因為有的一年級學生往往只是聽,不看書,這樣就起不到示范作用,這是一個必要的細節。
(4)品讀課文,感悟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寫道:“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談談讀好課文的方法后誦讀課文,再播放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暢談感受。
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還是應該進行朗讀指導。具體的方式方法,并不是我的指導所在,只有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語感,然后在圖片的幫助下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六)幾點體會
(1)理念為統帥,讀悟結合,達到教學目標。
這節課我以新課標精神作指導,努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不讓學生一開始就聽范讀,然后有聲有色地模仿,而讓他們自讀自悟,并大力贊賞提出疑問的學生。這種教學方式關注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關注了他們的獨特感受。我特別注重讀的重要性,以讀代講,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發生感悟,在讀中激發情感,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2)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心理學認為,愉悅的教學情緒有利于智力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展示生動的畫面,播放優美的音樂,動聽的錄音,創設了生動愉悅的教學環境,使課文內容形象、直觀、具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把無形的課本知識變為活生生的有形知識,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氛圍,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本課的設計致力于創新,力圖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以多媒體為教輔手段,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能充分利用多媒體這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那么,我們的教學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司馬光》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講的是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砸碎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故事的插圖生動、形象,這些都有利于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助于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詞句的意思。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沉著、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的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感召作用。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懂得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課文內容相對熟悉,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第一課時制定了以下目標。
二、說目標
認識13個生字,能讀通順課文。
三、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特點,我采用質疑法、討論法、講授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在識字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情懷。
四、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用“自讀、質疑、交流、探究”的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我們這一單元聰明的小一休有誰?可以說小動物,也可以說人。今天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位,你們愿意么?
2、板書課題:司馬光。介紹“司”的拼音和識字方法,“同字去掉一小豎”。
3、簡介司馬光,強調司馬光的姓,司馬光的事跡。
(二)出示自學提示: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把圈出的生字每個字讀三遍。
3、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有利于教學活動的有的放矢。)
(三)質疑點撥
1、課文一共6個自然段。
2、圈出的生字在課件上出示,帶拼音認讀。一邊認讀,一邊想想自己的識字方法。
3、交流識字方法
(1)認識那個,會說哪個,就說哪個。
(2)換偏旁:塊——快救—————球勁———經
(3)形聲字、偏旁相同的字、勁的拼音、多音字(假、得)的強調
(4)基本遵循:怎么認的———結構———組詞
四、鞏固練習
1、去掉拼音認讀。開火車,爭取給字組詞。
2、教師出示自己組的詞,學生認讀。
3、男生女生讀。
4、我來猜字謎。
5、游戲:水缸跳字假山跳詞
6、課件出示課文第4、5自然段。學生自由讀,尤其讀準紅色的字。
指名讀,全班讀。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輕松活潑的散文詩,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讓我們感受到了充滿童趣的夏天,讓我們觸摸到了生機勃勃的荷葉,更讓我們體味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對荷葉的喜愛之情以及他們快樂的心情。課文語言清新淡雅,充滿童真童趣,利于啟迪學生智慧,豐富內心體驗,激發想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和在教材中所編排的位置,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的詞句、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夠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夏天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其中認字和朗讀是學習的重點,從讀中去感悟夏天的美好,進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理念
1、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將識字與讀書緊密結合,寓識于讀,以讀促識,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管是識字還是閱讀,我都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自讀自悟,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積累和感悟語言,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文素養。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3、設計時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采用玩中學文、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教學,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身心特點,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領悟內容、發展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們獲得知識的內在動力,學生有了興趣,學習對他們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創造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于是,開始上課時,我先讓學生欣賞優美的荷葉圖畫(播放圖畫),同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師隨機出示課題。這種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荷葉的美麗,從而不知不覺的把孩子們帶入到充滿童趣的夏天之中去,為進一步地學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品讀課文,讀中識字
新課程提倡在讀文中識記生字,即讓學生在聽、讀、說的過程中盡快的認識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來引導學生熟悉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整體感知,圈圈劃劃,即慢速地、大聲地朗讀全文,并把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劃出來。
2、再讀:展示朗讀,自主識字。
3、多種形式識記生字。在這個環節中,識字教學是重點,我通過帶拼音讀字、去拼音讀字、男女對讀、姓氏讀等等多種的讀強化生字的音形,同時利用課件讓學生知道生詞"停機坪"的意思,引導學生用搖籃造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經過以上層層提高的辦法,學生對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低年級的學生學得快,忘記得也快,為了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印象,我又設計了一個"摘荷葉"的識字游戲,學生如果認對了課件上的"荷葉"卡片后的生字,而且能用多種方法說出自己的識記竅門,就去掉荷葉送給。這樣一來,學生識字的興趣就大大地提高了,而且在快樂的氛圍中鞏固了識字。再開展開火車讀、翻浪讀比賽再一次將在玩中學字推向高潮。
(三)朗讀感悟,玩中學語
這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課文,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我堅持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注重感知,淡化理解,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人讀、創設情境讀、齊讀、小組展示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等)來激發學生情感,感悟課文內容。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讀完之后說說自己從課文中認識了哪些小伙伴,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找到相應的詞語卡片粘貼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
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讀書收獲說說它們把荷葉當作什么?自己把黑板的板書補充完整。從而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后讓孩子們在教師的創景中感悟小動物的心情,體會心情,結合小動物的動作感情朗讀課文,也可以表演讀文。這一環節的設計努力創設了一種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課堂氣氛,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成就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讀好課文。另一方面,這種角色答問的方式,激發了孩子們質疑問難的積極性,學生在渾然不覺中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增強了隨機應變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各種形式的讀,也是為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必要的背誦在課堂上也得到了解決。在這個環節中,學生一邊欣賞圖片,一邊背,還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表演。經過個人讀、小組讀、表演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學生已經對課文瑯瑯上口了,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在全班展示讀。孩子們很主動、很樂意地去選擇、去展示,把"要我讀"變成了"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提高了閱讀質量。這樣一來,孩子們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在誦讀課文中樂此不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5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19課《小豬畫畫》。我將從四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教學認識和體驗。
一、我對課文的解讀
《小豬畫畫》一文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童話故事,課文講的是一只愛畫畫的小豬因為自己沒有主見,輕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鵝的話,將原本可愛的小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的故事。課文用對話展開故事情節,寓道理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角色鮮明,語言活潑,適宜進行朗讀教學。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是以讀為本,讀中識字,讀中生情,讀中悟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⑴知識目標:認識“翅、膀、豬”等14個生字。會寫“角、些”等7個生字。
⑵能力目標:通過多種朗讀方式使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⑶情感目標:使孩子從內心喜歡閱讀、喜歡童話故事。懂得遇事要多
動腦,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只聽別人說的道理。
本課教學重點是:
1、識字
2、朗讀
教學難點是:對課文內容的感悟理解
三、教學流程的預案
1、激情激趣
我的設想是:借助語言表達、多媒體畫面,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首先出示多媒體畫面,將孩子帶入創設的情境當中,和他們進行談話,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然后,通過多媒體畫面揭示課題(19小豬畫畫)
這樣富有情趣的導入,將架起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使彼此情感交融。
2、讀中識字,讀中生情
(1)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第一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步: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單憑教師的講述或學生的想像,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在識字教學中,我設計了“摘蘋果”和“開火車”兩個游戲環節。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于識字,進而主動識字。
在這樣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進行有效的識字,真正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
第三步:設問感知。
①小朋友們,愛畫畫的小豬剛開始畫了什么?哦,是一只可愛的小貓。
②可是,可愛的小貓最后變成了什么呢 ?原來變成了一只大怪物。
(2)角色朗讀,品讀品悟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的教學步驟是:
第一步:分角色朗讀
第二步:進行讀的評價。通過學生相互評點,體會讀文的感情基調和讀文的表達技巧,并內化到自己的的方法里。
第三步:品讀熏陶
學生互相點評后,我利用形象的CAI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讀重點句子,從不同角色的動作、神態、語氣等方面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指導。
A、首先出示第一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這幅
圖中包含兩個重點句子。出示句子,再次引導學生觀察小松鼠和
小豬的神態和動作,然后自己讀一讀,體會不同角色的語氣。
例如這句話,“你看,我的尾巴又大又好看,應該把貓的尾巴畫的
大些。”(出示句子)
我引導學生帶上動作讀出小松鼠炫耀自己的尾巴大而好看那得意洋洋的語氣。
出示句子:“小豬聽了,馬上把貓尾巴畫得又粗又大。”這句話指導
學生重點讀、并用動作理解“馬上”和“又粗又大”兩個詞語的意思,讓孩子們體會到小豬正是因為聽到別人說的話,自己沒去思考就馬上去畫,所以把貓的尾巴畫的又粗又大,鬧出了笑話。
B、課件出示句子:
“你看,我頭上的角多神氣,快把角加上去吧!”
小豬聽了,連忙把貓的頭上畫上了一對角。
“你看,我的翅膀多漂亮,給貓加上一對翅膀該多美呀!”
小豬聽了,立刻在貓的身體兩旁添上了翅膀。
用以上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幅圖。我采取生生互動的形式,即學生自讀,同桌互讀,分組分角色讀等互助形式,使他們自主感悟語言;最后在生生互動的基礎上,進行師生互動,在有趣的角色對讀中體會到:小山羊認為自己有角覺得自己很神氣;小白鵝覺得自己的翅膀漂亮很自豪的語氣,以及小豬聽到他們的話不動腦筋,把他們的特征畫在小貓的身上,鬧出了笑話。
第四步:賞讀比賽
新課程標準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我先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然后戴上頭飾進行小組之間分角色表演朗讀比賽。這樣,課本語言通過學生自己再創造,變成了自己的語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3)整體把握,感悟感知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難點突破的教學策略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樂于探究。”為此,我在突破教學難點時,運用了這樣的教學策略:
巧妙設問,共同探究
在教學中,我設置了這樣幾個問題:
(1)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他們的話有道理嗎?
這個問題從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來檢查他是否真正的讀懂文章,理解了課文所蘊涵的道理。
(2)你喜歡小豬嗎?
這一問題的提出恰好鼓勵了學生在閱讀中談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3)小豬把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起來,你是怎么想的呢?想對他說些什么嗎?
把小豬的事情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孩子們真正懂得要做一個愛動腦,有主見的孩子。
這個環節教學中,我將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充分尊重了學生個性化解讀,多元化解讀,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互動交流、互助探討,撞擊出思想的光芒。
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致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如此,本堂課我想全力打造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02-17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04-29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要下雨了》說課稿10-30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小豬畫畫》說課稿11-12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月亮的心愿說課稿02-11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看電視》說課稿02-15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胖乎乎的小手》說課稿02-15
《烏鴉喝水》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說課稿02-15
《雨鈴鐺》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說課稿08-10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胖乎乎的小手》說課稿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