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10篇[優選]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為什么說青海湖是夢幻般的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導語:在前幾課,我們觀賞了阿里山的云霧,領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學們想不想到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處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書課題)
2.演示一組照片后,簡介青海湖
(1)先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課前搜集、了解到的有關青海湖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教師對搜集信息能力強的同學給予表揚。
(2)教師作適當補充:青海湖蒙語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積比湖面大10倍,有50條短河從三山的四面八方匯入,沒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鹽量最大,是一個咸水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想想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了青海湖。
三、自主誦讀,合作交流
1.現在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給你的同桌聽,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歡的理由。
2.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四、重點品讀、感悟
1.你認為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兒?
2.“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聯系課文內容,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怎樣描寫青海湖的。教學的難點是聯系課文內容,說說“誰能相信這是大自然的現實,而不是大膽的夢幻呢”這句話的意思。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現問題,在讀書、思考、討論中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運用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教師適當給予點撥。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我會讀”中的短文《我發明的機器》和口語交際《未來的橋》,都注重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因此教學中,要充分肯定學生學習成果,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未來的橋》可以和《蘭蘭過橋》的學習結合起來,但要避免學生設計的橋千篇一律,鼓勵學生設計多種多樣的橋。
這個園地中的“展示臺”也比較特殊。一定要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像,講出小猴子們是怎樣把皮球撈上來的。只要學生的想像基本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對于能從畫面上的事物(大樹、石子、木棍)找到撈球辦法的,要給予充分肯定,因為他們觀察細致入微。這次展示活動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看圖和根據情況合理想像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讀懂短文并發現拆分、整合的識字方法,并運用同樣的`方法認其他字。能區分同音字、形近字在字形、字義上的區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能大方、清楚地把小組設計的未來的橋介紹給大家。能發揮想像,看圖講故事。
2、過程與方法: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通過組內的說說、議議、評評,在不斷的嘗試和相互的幫助中,理解和領悟學習內容。同時,在情境表演、積累、實踐等活動中,學生更愛語文,更愛生活。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識字、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志向。鼓勵學生大膽創想,并有自我展示的勇氣。
【教學建議】
這個教學內容分為四個教學板塊:
一、我的發現
教學時主要體現識字的自主性。識字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習的自主性,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在積極的學習過程中發現識字方法,積累識字方法,交流識字方法,使識字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1、讀一讀:把生字的音讀準,把韻文讀通順。
2、找一找;短文一共講了幾個字?
3、想一想:用這種方法認字好嗎?
4、用一用:用這種方法認一認其他的字。
5、背一背:韻文短小,讀起來瑯瑯上口,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同學背下來。
二、日積月累
1、我會填。先讓學生嘗試獨立填。然后小組合作交流,找一找幾組詞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再讓學生口頭擴詞。最后,補充幾組詞,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如:“象”和“像”,“迎”和“追”,“稱”和“秤”。
2、我會讀。采用小組合作形式,互讀互聽,把短文讀正確讀通順,用擂臺賽等形式,鼓勵學生展示讀。最后,可以讓學生想像一下:我也是一名科學家,我發明了……
三、 口語交際
教學中要開發學生的想像世界。豐富的想象力是學生具有創新能力的突出表現。教學中,要保護學生大膽想像的自信心,不能因求同思維扼殺學生創造力的萌芽。同時,進行合理的引導。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參與的面要廣,讓更多的學主在鍛煉中成長。
1、實踐活動。
⑴ 結合課文《蘭蘭過橋》,引導學生設計“未來的橋”,并畫出大橋圖樣。
⑵ 把各個小組的設計方案布置成一塊展版,請學生評選優秀設計。
2、語言交際。
⑴ 小組準備階段:研究已經設計好的圖樣。討論:怎樣向小猴子介紹,才能讓他采用自己的設計方案?
⑵ 小組交流階段:每個小組選出代表,請其他小組的同學或老師當小猴子,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其他小組的同學對發言可以提出質疑或建議。推選出比較好的同學,全班交流。
⑶ 情境表演。
情境一:小兔的媽媽病了,讓小兔去請河對岸的大象醫生來看病。可是,河面上沒有橋,也沒有船。怎么辦呢?這時候,橋梁設計專家走過來……
情境二:20年后,我們都成了著名的橋梁設計師。今天,恰好是一次大型交流會,大家都拿著自己的設計成果談開了……
四、展示臺
1、仔細觀察:圖上畫了誰?發生了什么事?
2、重點指導想象:哎呀,皮球掉進小河里了,小猴怎樣撈皮球呢?
3、小組里把整個故事連起來說一說。
4、推薦代表上臺講,評比班中的故事大王。
5、把這個故事回家去講給父母聽。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個科幻故事。
2、能將頭腦中天馬行空的想象有條理地記錄下來。
教學重難點
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個科幻故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交流印象最深的科幻故事,感知科幻故事的特點。
2、大膽設想故事,描述神奇的科幻世界。
3、將頭腦中天馬行空的想象有條理地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板塊一交流導入,暢談故事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老師曾看過一部科幻小說《小靈通漫游未來》,書中作者葉永烈幻想的事物,有的現在已經變為現實了。如小說中提到的下棋機器人,現在已經有了。
課件出示:
2、回憶交流,暢談故事。
(1)提出問題:你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故事是什么?故事里寫了哪些現實中并不存在,卻看起來令人信服的科學技術?這些科學技術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用《小靈通漫游未來》中寫到的下棋機器人導入,無疑會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接著,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故事,為后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板塊二打開思路,大膽想象
1、熱身練習,引導想象。
(1)提出問題:如果你的大腦可以直接從書上拷貝知識,如果你擁有一個背包飛行器,如果你用時光機穿越時空回到恐龍時代……你會做些什么?
(2)讓學生選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展開想象。課件出示思維導圖:
課件出示:
過渡語:讓我們寫一個科幻故事,把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記錄下來。
2、討論交流,大膽想象。
(1)提問:在你的筆下,人物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他們可能運用了哪些不可思議的科學技術?這些科學技術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樣的奇特經歷?
(2)提示:放飛想象,你想到了哪些不可思議的科學技術?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
課件出示:
(3)鼓勵學生打開思路,大膽想象:人物有怎樣奇特的經歷呢?課件出示例子:
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有了熱身練習的基礎,這個環節就讓學生天馬行空地自由想象:你想到了哪些不可思議的科學技術?老師依然采用思維導圖,拓展學生的思維。每一個聯結點都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無數個關節點。例如,假如擁有恒溫衣服,接下來的奇特經歷可能是火場救人、去南極探險、潛水、登珠穆朗瑪峰等。學生打開了思路,想象的世界便無限廣闊。
板塊三讀寫結合,領悟寫法
1、了解科幻故事的基本特點。
(1)回顧學過的課文《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思考:科幻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呢?
明確:科學、幻想、小說,對應的就是科學性、預言性、文學性。
科幻故事和科幻小說有很多相同之處,我們推測一下:科幻故事的三要素是什么?
明確:科學、幻想、故事是其三要素,即科學性、預言性、故事性。
(2)重點講述科幻故事的“故事性”:強調故事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
課件出示:
科幻故事科學——科學性:基于現實幻想——預言性:大膽幻想故事——故事性:生動和連貫的情節
2、引導學生回憶課外閱讀的科幻故事或科幻小說,領悟寫法。
(1)引導學生回憶:同學們在課外一定閱讀過科幻小說或科幻故事,想一想:哪篇故事的寫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相機從“科學性”“預言性”“故事性”等方面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首先,回顧學過的課文《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意在促進知識遷移。接著,引導學生回憶其他科幻故事或科幻小說,領悟寫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生根據提綱完成作文。
2、展示習作,師生評議。
3、修改習作。
4、和同學交流,看看誰寫的科幻故事奇特而又令人信服。
教學重點
學會欣賞作文并進行自我修改。
教學過程
板塊一動筆起草
1、啟發談話:作文時,有了提綱的約束,按“計劃”行事,寫起文章來就容易做到一氣呵成,寫出的文章就容易達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等要求。
2、學生獨立完成習作,教師巡視,相機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3、提醒已經完成習作的同學嘗試修改習作,其他的同學加快寫作的速度。
【設計意圖】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我們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寫作有困難的同學予以指導,對速度慢的同學加以提醒,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板塊二指導修改
1、啟發談話。
有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托爾斯泰說過:“必須永遠拋棄那種認為寫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這還不夠。”古往今來,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下過功夫。習作初稿寫好以后,我們還要反復修改完善。
2、指導自改,提示修改方法。
課件出示:
修改步驟:
自讀。
自改:“換”拗口、意義不明確的語句,“調”前后紊亂的語序,“添”一些具體內容,“刪”多余的內容。
自查:對照本課的習作要求,看內容是否奇特而又令人信服。
3、互改習作。
同桌之間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修改。
4、課堂交流。
(1)說一說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和體會。
(2)講一講修改他人作文的`過程和理由。
【設計意圖】“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三學段(5、6年級)提出的關于習作的目標。本環節要著重注意兩點:一是指導修改方法,讓學生知道怎么修改作文;二是通過自改、互改、交流,培養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
板塊三評價欣賞
1、交流展示。
教師引導:你的習作通過自己幾次修改,一定有許多精彩之處。請你將自己習作中的精彩之處讀給同桌或小組里的同學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的成果。還要簡單說一說這些句段好在哪里。
2、班級評賞。
(1)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習作或片段組織學生評賞。
將習作展示在多媒體課件上,讓學生念出來。組織學生評一評,并說明理由。
(2)分組交流自評,暢談習作收獲,分享習作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發現作文的精彩之處,并念給大家聽,增強寫作自信。在班級展示學生的優秀習作或片段,讓學生體驗習作的樂趣,并熱愛寫作文,從而更加努力地寫好作文。
板塊四課后展示
1、將優秀習作裝訂成冊,并傳閱。
2、將優秀習作張貼在“作文園地”,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3、將優秀習作推薦給少兒報刊,爭取發表。
4、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向學校廣播站或學校文化長廊投稿,力爭展示。
5、鼓勵學生把這篇作文編入自己的優秀習作集。
【設計意圖】學生寫完了作文,并不等于作文課已結束。還要創造更多的機會,提供更多的平臺展示學生習作。課后的作文展示是作文課的必要延伸,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學生的習作得到發表或展示,他(她)就十分自豪和自信,從而更加努力地閱讀和寫作,寫出更好的作文。同時,對其他的同學又是一種鞭策。
語文教案 篇4
教案內容: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閱讀課外書記籍要有選擇和如何選擇,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培養選擇課外讀物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讀書要做記號和如何作記號,初步掌握讀書作記號的方法,培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通過指導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初步了解留心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
2、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讀書作記號的方法。
3、讓學生了解留心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閱讀課外書記籍要有選擇和如何選擇,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培養選擇課外讀物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
三、課前準備
一排用書夾夾好的書。(約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類擺放)
四、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的關于書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誰想來說說?
教師補充: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確實,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書,它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和氣質,叫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知識就如浩瀚的海洋,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書讀完,更何況書也有好書和壞書之分,這就決定了我們讀書要有選擇。(板書課題:讀書要有選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選擇我們所需要的書籍。
五、指導學生選擇圖書
1、了解選擇圖書的渠道
(1)過渡:從哪兒可以得到我們所需要的圖書呢?
(2)指導學生看第1頁上面的插圖,說說這些同學在哪兒選擇圖書。
你們平時又是怎樣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圖書的呢?(指名說)
2、指導學生應如何選擇圖書
(1)過渡:應該如何選擇圖書呢?我們來看第1頁最上面的圖,這位同學是根據什么選擇圖書的呢?
(2)教師講述:為了方便讀者選擇圖書,圖書館(室)或書店的圖書都是分類擺放的,比如《學生辭海》就是“字典、辭典”類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類的,《十萬個為什么》就是“科學”類的。我們要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書,首先要確定是屬于哪一類,然后在書架上按類查找。
(3)過渡:確定好自己所需圖書是哪一類后,又應該怎樣在書架上查找我們自己所需要的書呢?
(4)教師出示一排用書夾夾好的書,從中輕輕抽出一本書,邊指邊講述:哪兒是封面,哪兒是書脊,書脊告訴了我們書名,我們可以通過看書脊上的'書名確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書,不必一本本拿下來看封面上的書名。
(5)指導學生觀察書上第1頁上面的圓形特寫圖。找到自己需要的書以后,應該怎樣拿書?怎樣放回去?為什么要這樣拿書呢?(指名說)
小結:找到自己需要的書后,要從書架上輕輕抽出來,也要輕輕放回去,防止圖書卷角,保持圖書整潔。
(6)指導學生觀察第1頁下面的圖。
誰來說說圖上這位同學在干什么?(指名說)
小結: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書以后,還要打開看一看內容提要或者大致瀏覽一下內容,以便最后確定是否購買或借閱,如果不合適可以重新選擇。
(7)教師示范。
教師按剛才講述的方法,示范從講臺上的一排書中選取一本書。
(8)學生練習。
1.學習了該如何來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書,大家都掌握方法了嗎?我請一位同學到講臺上來為大家做個示范,選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誰愿意給大家做示范?(指名上臺)其他同學一起仔細觀察這位同學做得對不對,如果有錯誤一起給他指出來。
他做得怎樣?(生評價)還有誰要來給大家做一下示范?
2.下面同桌把自己的書拿到桌上,對你的同桌提出要求,讓他選一本書,看看他做得對不對?
四: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讀書要有選擇,并且掌握了選擇圖書的方法。在課外,我們要逐步養成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從而開拓自己的視野。
五:布置作業:
課后,請大家去學校的圖書館或在家長陪同下到新華書店自己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書。
六、板書
讀書要有選擇
一、確定自己需要的書
二、到圖書館借閱
語文教案 篇5
課型:
復習策略指導課。
教學目標:
1、學會理清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目標;
2、學會把握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重點;
3、學會設計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方法;
4、學會調控修辭方法部分的訓練內容。
教學重點:
如何引導學生把握復習重點。
教學難點:
如何指導學生設計合理的復習方法。
課前預習:
1、學生解答近幾年高中會考、高考中有關修辭方法部分的試題(印成講義),教師借此了解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統計分數);
2、學生分析試題中的考查內容、考查形式,形成對修辭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課堂上深入討論。
教學過程 :
一、理清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目標。
1、教師提問:大家知道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目標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據高考說明回答“辨析并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2、教師提示:要理清一個知識點的復習目標,其根據有哪些?
學生討論。
3、教師小結:
我們可以分解出如下4個能力考核點:
(1)能夠辨識常見的修辭方法(高考列出8種,會考列出12種);
(2)能夠理解修辭所表達的內容和表達作用;
(3)能夠評價修辭運用的優劣;
(4)能夠根據要求運用修辭方法。
本環節小結:有效的復習,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確的復習目標,所以每一個同學在進行每一個知識點的復習時,都應該首先要理清復習目標。從以上的分析操作,我們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復習目標的`方法。
二、把握修辭部分的復習重點。
1、教師提引:
目標的確立,為我們把握復習重點提供了范圍。目標是針對所有學生的,而復習重點則應該是針對個人的。所以我們還有必要圍繞目標,確立自己的復習重點。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確立自己的復習重點?
2、學生討論:
各抒己見,說說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3、根據學生的討論,小結如下:
根據考試命題的傾向:
①會考的選擇題中,修辭方法是必考題,題型已由單一的辨識題演變為辨識修辭方法與理解表達作用結合考的形式。
高考的選擇題中,近幾年已沒有單純的修辭題。而是放在以下題型中去考:
a、詩歌鑒賞題中,結合詩句內容考查包括修辭方法在內的寫法;
b、現代文閱讀題中,結合文章內容考查修辭方法所表達的內容及作用;
c、語言運用題(第五大題)中,根據表達需要運用修辭方法寫作(造句)。
② 根據自己的知能結構現狀:
在預習中,我們利用會考高考試題作了先測,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答題的情況,分析自己在修辭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點,以此作為自己以后復習的重點。
三、設計合理的復習方法。
1、教師導引:
確立了復習重點后,我們還要設計好合理科學的復習方法,才能使復習真正有效。我們要時刻都有學習效率觀,并努力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科學地安排復習的內容、復習的時間,這樣才是一個真正會學習的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討論一下如何設計有效的復習方法。
2、學生討論獻策,教師點評。
3、師生共同小結:
(1)遵循的原則:全面與重點相結合的原則,
(2)以訓練帶知識的原則,
(3)查漏補缺及時矯正的原則。
4、具體的方法:
(1)辨識題。
我們要善于抓住各修辭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別是幾種不易辨別的修辭。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來分析。辨識題的復習要結合理解題同時進行。
(2)理解題。
對于理解語意,我們要考慮不同文體的特點,并且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表達作用,我們則既要考慮各種修辭的一般作用,也要考慮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特殊作用。
(3)評價題。
我們要掌握各種修辭在具體運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評價的標準。評價題雖不常見,但也應做好相應的準備。
(4)運用題。
往往是綜合題,需要我們考慮各方面的命題要求,既有修辭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還有可能是內容上的。我們可以結合小寫作練習進行。
5、調控訓練內容。
(1)教師提問:
大家都很反對“題海戰術”,但缺乏必要的訓練,也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所以我們有必要掌握好訓練的“度”。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調控自己的訓練呢?大家不妨討論討論。
(2)學生討論,教師指點以下內容:
大家可以對《強化訓練精編》中的修辭練習題作一分析,按照復習目標中的四個考查點,看一看這個練習題題型分布得合理不合理?
(辨識題太多,運用題、評價題太少)
每一個能力點大致需要訓練多少次才能達標?
我們還應該再增加一一些什么題型才能復習到位?
(3)師生一起總結:
對現有的訓練材料,我們千萬不能拿來就作,不加辨析,不加選擇。否則既有可能造成無效勞動,也有可能造成訓練不到位。
(3)要調控好訓練,應注意幾點:
①要注意題型分布的合理。
②要根據自己的現狀確定訓練的“度”。
③要會選擇有效的訓練題。
④要學會控制訓練的節奏。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沒有在修辭本身的認知上作更多的討論講解,而是著眼在如何復習修辭,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自我復習的能力,能夠提高語文學科元認知的能力。這種能力才是我們要培養的終身需要的能力。
這種元認知能力,具體地說,就是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清楚地認識到“我應該學哪些內容?”“我應該如何地學?”“我學的效果怎樣?”“我應該怎樣改進自己的學習?”等等問題。
語文學科的知識是非結構性的,學習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于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策略。只會被動的學習,而毫不講究學習策略,決不會提高語文的素質。
因此,希望大家樹立主動學習的觀念,提高自己在語文學習上的元認知能力。這才是本節課的主要目標。
五、作業 布置:
用25分鐘的時間作完《強化訓練題精編》的修辭練習,并思考評價修辭運用優劣的標準是什么。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①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②了解游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③了解按一定順序閱讀的方法。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⑤培養搜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石鐘乳、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可以做成課件。
第一課時
●談話,揭示課題,初識課文
你喜歡旅游嗎?都游覽過哪些地方?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里有一個著名的溶洞,叫雙龍洞。讀讀課文,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光游覽。
聽朗讀錄音。
說說跟著作者游了一趟雙龍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導細讀,了解游覽順序
①導語:“就聽一遍,大家肯定覺得不過癮,現在我們來細細學習。”
學生自讀,要注意讀準生字、理解新詞,并用“…”畫出提示作者游覽順序的有關詞句。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②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討論。
學生總結游覽順序時,有不少學生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并隨機讓學生讀讀這一段,注意正音,指導讀順,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如:仰臥、臀部、水程等詞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游覽順序,板書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③指導學生按游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按游覽順序可分六段。(分別請6名學生來讀對應的段落,注意不多讀也不少讀)
●課堂作業
①認讀生字、生詞并書寫,遇到疑問隨時發問。
②隨機利用搜集的資料介紹雙龍洞的石灰質巖石及其形成的石鐘乳、石筍。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①默寫生字詞。
②讀課文。這節課我們按照游覽路程來欣賞景點、品讀文章。
●閱讀,體會路上景色
①引導學生讀中感受。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這位同學讀出作者的心情了嗎?”
學生自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當時的心情。再讓學生個別展示朗讀,點評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③放映課件,輔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雙龍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斷撲入作者的`眼簾。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這是映山紅,花大多是紅色的,也有紅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較大,白色帶有黃紅色斑點和條紋……色彩多明艷啊。
③感悟課文寫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誰來讀一讀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你覺得作者對溪流的描寫很有情趣,對嗎?你從哪里感覺到的?
(品味“時而……時而……”一句,體會幾對反義詞的妙用)
●討論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
①如果說沿途的風光可用“春光美”來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會怎么來概括呢?
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寬”“高”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在簡圖上補板書:寬、高、大)
②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什么感覺?
理解“突兀”:高聳,指山勢高聳。“森郁”:樹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樹木繁密,很有氣勢,不禁使人對雙龍洞產生一種神秘感。
③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個大會堂,高高的石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④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讀一讀,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導,作者順著溪流游覽。現在迎著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洞)
●了解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體會雙龍洞的“險”
①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么滋味,我們也來試試。齊讀。
②說到“孔隙”我們就會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細的縫兒,而這個孔隙卻可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稱之為水洞卻還要稱為孔隙呢?
看課件外洞由近及遠的鏡頭,讓學生懂得因為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的。
③默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過孔隙是怎樣的情形、怎樣的心情?
誰來讀讀,讀出作者的感覺、心情。
你覺得哪些語句真切地寫出了作者這種緊張的心情,能把它背出來嗎?
復述或者背誦這一自然段。
第三課時
●聯系上文引入新課
作者飽覽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氣勢,經歷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驚險,終于到達了內洞。內涵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了解內洞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①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畫出描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蜿蜒”是怎樣的?據字形釋義,再觀看課件,讓學生作描述。
②結合課件(或圖片),討論學習: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么?除了課文寫到的,你還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a。學生小組內交流評議,互相啟發,開闊思路。
內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洞內景物的描寫,也是有順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來表明觀看順序,讀一讀,感覺這樣寫條理就比較清楚了。
b。指名看著圖像,試著給圖配音,描述洞內景象。
●小結
作者乘船出洞,結出了雙龍洞之游。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于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組讀課文。
●質疑問難
●推薦課外閱讀
像這樣的課文,記錄了作者游覽過的地方,你讀了,仿佛跟著作者在游覽觀光,這就是游記,你喜歡讀嗎?都讀過哪些游記?你都摘記了精彩語段嗎?能背記這些精彩語段嗎?
●課堂作業
①背誦、摘錄精彩語句。
②指導造句;
時而……時而……(引導體會在描寫景物、事物的形態變化時可以運用,舉例提示:“大海時而……”,“舞蹈動作時而……”,“我的心情……”等)
即使……也……(讀課文范句,體會分句間轉折的意思,然后教師或學生示范造句,指導仿造)
②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7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1. 學生讀課題,然后說說讀后的發現或想法。
2. 請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概括大意
1. 學生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 請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體驗心情,展開辯論
1. 老師用抒情的語言把學生帶回到作者的童年。
2. 指名讀課文第1~14段,然后集體評議,并在評議的過程中指導朗讀和滲透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 請學生用兩個詞分別概括當巴德聽了父母截然相反的評價之后的心情,并說明理由。老師根據學生發言板書并相機指導朗讀。
4. 討論:如果你是巴德的父母,你會選擇哪種方式來評價自己的孩子呢?請說說你的理由。
討論中引導學生站在家長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對巴德的.父母為什么要這樣評價孩子有所體會。
四、抓關鍵詞,品讀明理
1. 老師描述第15段的內容,過渡到第16~17段的學習。
2. 課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寫成年后的巴德回顧當年父母截然相反的評價時的心情,請速讀課文第16和17段,找出這個詞。老師板書“慶幸”。
3. 看到這個詞,愛動腦筋的你會提出哪些問題來深入理解課文呢?
學生可能會提出:慶幸是什么意思?巴德慶幸什么?為什么會感到慶幸?
4. 學生各自默讀第16~17段,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并在書上作旁批。學完的同學可以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5. 老師組織全班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老師在組織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重點詞進行深入理解;對重點語句進行反復品讀。
五、聯系生活,交流體會
1. 學了課文之后,你對贊揚和批評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對贊揚和批評你的人是否有了新的認識?請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2. 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可以模仿書上的句子寫,也可以自己寫。
六、自學生字,正確書寫
1. 師:課文中的生字,你準備怎樣記住它們而不讀錯寫錯?
2. 學生練習書寫。
語文教案 篇8
課型: 略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并積累。
德育目標: 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方法: 自主閱讀,自讀自悟。
教學準備:
1,導游線路的小黑板;
2、天山景物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學生自學
帶著過渡提示問題,初讀課文,并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向導,帶著你游覽,能看出導游線路嗎?
教師指導:隨著導游線路觀看圖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
二,引導第2自然段的學習
如: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寫了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水。讀了這段話我仿佛見到了寂靜的天山,又是充滿生機的天山。我仿佛走進了一個寂靜的清涼世界。)
師:我跟你們一樣,作者筆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獨特,那么令人神往。正像剛才同學們說的,這是一個寂靜的,又是充滿生機的地方。作者是
如何具體、形象地描繪這一景物的呢?
(再次默讀課文)我覺得作者不僅仔細觀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確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繪出來。
你們覺得哪些想象和比喻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作者把雪峰比喻為白緞子,雪峰間的云影比作是銀灰色的花朵,整個雪峰
就變成像一塊繡著花的白緞子,多漂亮呀!
還有,作者把從峭壁斷崖上瀉下來的`雪水比作銀鏈,既寫出了雪水的樣子,又寫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動啊!
作者還把溪流拋起的浪花比作是盛開的白蓮花,浪花像玲瓏剔透的小水珠
那么的美,多討人喜愛,這里也流露了作者當時那種喜愛之情。
師:我很贊同同學們的看法,的確,生動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見的景物變得栩栩如生,讓讀者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除了比喻外,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去
揣摩,欣賞?
我還覺得作者用詞很巧妙,很有特點,如一開頭寫“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后邊”這個“拋”字,寫雪水流下時用“飛瀉”這個詞,讓人感到雪水流下時很有氣勢。
我覺得作者在寫這些景物時,層次非常清楚,從藍天到雪峰,接著寫溶化的雪水,最后寫雪水匯成的溪流從上到下,很有條理。
師:說得好。描寫景物,要注意按一定順序寫。
這篇課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寫得生動的地方值得我們探究發現。現在
請大家互相合作探究,等會兒把你們探究的成果與大家交流,好嗎?
合作學習
你覺得 哪些語段、詞句寫的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組里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匯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并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后,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游記,并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
摘抄優美詞句
用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作業
復習詞語卡。
三板書設計
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流
*七月的天山 密林幽靜的美景 移步換景的方法
深處的景象
四.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9
[詞語超市]
“讀一讀,記一記”是讓學生更多地從課文中積累好詞語。學生會認會讀即可。
“讀一讀,寫一寫”中出現的詞語和成語,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又脫離了具體的語言環境,應側重讓學生會讀、會寫、會講。讀時可采用大面積指讀的方式,既了解學生掌握讀音的情況,又便于個別指導。書寫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字的正確筆順。
[金鑰匙]
本單元四篇課文為我們塑造了一組英雄形象。在作者的筆下,他們個性鮮明,栩栩如生。閱讀時,我們要學習文章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要想讓人物形象具體生動,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進行直接描寫,也可以通過人物對比或利用周圍特殊環境的烘托間接描寫。
寫人一般要刻畫人物的容貌、身材、穿戴等特點。描寫外貌,不宜千人一面,要因人而異,根據表達的需要有重點地寫,必須學會抓住人物與眾不同的特點,靈活地描寫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紹,又可以穿插在事情的全過程中多次描寫,力求用較少的筆墨勾畫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齡、職業、生活經歷和個性等特點,給人以鮮活感覺。
精彩的語言描寫,能讓讀者從中看出人物的個性特點來。寫人物的語言,還要輔以恰當的動作、神態等描寫,這樣寫語言會更生動形象。
準確的動作描寫,能體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征。描寫人物的動作,既要寫出做了什么,更要寫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選動詞,把動作寫準確具體;其次,要寫出人物的連續動作;然后,盡力寫出人物的動作細節,反映出個性風采。為了突出重點人物的形象,可以巧妙地運用側面描寫,寫一寫生活環境或其他人物,能深化主題,更能豐滿人物形象,展示個性風采。
[讀諺語]
這里安排了一則河北農諺。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多查找相關資料,了解各句的具體意思。多讀幾遍。應提醒學生,這則農諺適用于華北地區,可能與本地實際情況有些出入,可讓學生搜集本地農諺,在課堂上交流。
[自主閱讀]
“自主閱讀”向學生推薦的是黃厚的《風雪大青山》。講述的是八路軍為了抗日,一邊跟兇惡的敵人作戰,一邊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的感人故事。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環境描寫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閱讀體會,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具體表現出風雪之大的。
(先是寫雪大:“狂風大作,層云密布”,雪片大如棉桃,“對面三尺不見人”;然后寫風狂:“山呼海嘯般卷著雪花旋轉著”“稍不小心,就有被吹下馬的危險”;接著又寫了天冷:“雪片變成了銀針似的雪粒,打到臉上,扎得生疼”。)
在此基礎之上啟發學生討論: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戰士們勝利地完成了轉移的任務。之后思考:讀到這里,你在想什么?文章什么地方給我們的印象最深?深化孩子對文章的理解。
[語文生活]
這次“語文生活”的重點是“英雄在我心中”。由本組四篇課文中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激發學生講述英雄故事、學習英雄事跡的興趣。
在孩子們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可引導學生把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事跡生動形象地講出來,不僅要講清楚、講具體,還要想一想應該怎樣講述,才會打動別人。
可以組織班級故事會進行交流。其他同學進行評議。從內容是否清楚、具體、是否能打動人、語言是否準確通順等方面進行評議。教師要注意面向全體,使學生都能得到參與活動的機會。
根據同學們所講述的內容,提示學生寫一下你心中的英雄:他們有什么可以讓你感動的事跡,你想做什么樣的英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選好材料,確定自己要寫的內容。
——明確要求。一要內容具體,二要語句通順,三要感情真實。
——指導構思。組織學生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打算怎樣寫,聽一聽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建議。
——當堂習作。教師隨機指導,及時發現學生習作中的優點并進行鼓勵,針對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指導,并引導學生寫完后自讀自改、小組評改。
——講評習作。可選一篇較為典型的學生習作,請全班學生共同評議,肯定優點,指出問題。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自己習作中最滿意的段落,請其他同學進行賞析。
——修改習作。可講一些關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的事例,使學生明確修改在作文中的重要意義,指導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而后讓學生匯報。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駢文的兩大特征——對偶與用典。
2.學習體會本文優美的語言及其表達方式。
3.背誦全文,積累文化知識。
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用典的內涵。
2.熟讀本文直至背誦,感受文章的`內容美和形式美。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社戲的教案08-27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風箏》教案11-14
語文燕子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