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課文導學
一、學習目標
1.能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下列十五個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說、若、夫、微、之。并能歸納其中四個詞語的義項:若、夫、微、之。
2.能弄清楚課文所記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能準確理解和把握燭之武說退秦師的原因。
4.能背誦全文。
二、學習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知識,培養閱讀能力。
2.賞析作者刻畫和表現燭之武思想性格的藝術手法。
三、學法指津
學習這篇課文,可用六個字來概括,這就是:讀、解、辨、理、賞、背。
讀:朗讀課文,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可多讀幾遍,把文章讀流暢,并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了解。
解:理解詞語,可與讀同步進行。要認真查看課文注釋,必要時還應翻閱有關字(詞)典,以準確把握有關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辨:分辨詞義。要利用學過的有關知識,結合具體語境,認真分析比較,對文中的一些多義詞作義項歸納。
理:梳理課文?筛鶕疚闹饕宋锖褪录,依據文章順序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記敘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課文題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對文章題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燭之武)是在什么情況下“出場”的?(是在秦晉兩個大國圍攻一個小小的鄭國,鄭國面臨覆滅的危險情形之下,鄭大夫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他去見秦伯,以退秦師。)
3.燭之武為什么能臨危受命?(一是鄭伯態度誠懇,勇于自責,并曉之以理;一是燭之武深明大義,有愛國思想且腹有良謀、成竹在胸。)
4.燭之武為什么能夠說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燭之武善于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言談中又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從而打動了秦伯,讓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5.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軍進攻呢?(主要是晉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隱忍不發,隨機應變。因為如果這時進攻秦軍,晉軍就有可能處于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證明了燭之武說退秦師的成功。)
賞:欣賞特色。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處就是描寫燭之武說服秦穆公退師的`那段話,為此,可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燭之武是怎樣一步步說服秦穆公的?這說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達到了什么水平?
點撥:燭之武為了說服秦穆公退師,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戰術,大體說來分為五步: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這段說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于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說辭更妙之處在于他心里處處為鄭著想,但口口聲聲說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說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說服力。
這說明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寫外交辭令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背:熟背全文。背誦既是學習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說是目的之一。通過背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詞句和內容特點等),同時也可增強文言文語感和積累文言文素材,為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礎。要注意,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能力訓練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與“越國以鄙遠”中的“以”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其無利于晉B.焉用士鄭以陪鄰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D.以亂易整,不武
2.下列詞語中“濟”字的意義和“朝濟而夕設版焉”中的“濟”相同的一項是:( )
A.同舟共濟 B.濟世安民 C.賑災濟貧 D.無濟于事
3.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B.夫晉,何厭之有C.秦伯說,與鄭人盟D.失其所與,不知
4.對下列句中“之”字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過也
、坂徶,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蓐I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畚⒎蛉酥Σ患按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以其無利于晉
B.君知其難也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還也
6.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詞,指出它們的用法并解釋意義:
A.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越國以鄙遠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7.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
A.是寡人之過也。( )
B.夫晉,何厭之有?( )
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
8.寫出下列句中加橫線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傥⒎蛉酥Σ患按
古義:
今義:
、谌羯徉嵰詾闁|道主
古義:
今義:
、坌欣钪鶃
古義:
今義:
9.翻譯下列四句話,要求意準句順。
、僖云錈o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譯文:
、谠絿员蛇h,君知其難也。
譯文:
、奂葨|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譯文:
④闋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譯文: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文文句淺顯易懂,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童詩。
作者用兒童化的語言,講述了孩子們眼中的"影子"現象。如"影子"常常伴隨我們的左右,就像常跟隨我的小黑狗,我的好朋友。
學課文時,應鼓勵孩子大膽地提問,學了課文,也應鼓勵學生繼續提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有意識地觀察生活,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
"我會寫"中的三個生字"飛、馬、鳥"中,筆畫"豎折折勾"是一個難點。教師應強調這是一個一筆寫成的筆畫。
"我會說",是用"我的()面是()"來介紹同學,只要分清方位,應不成問題。教師可利用拍手操進行方位強化練習。
二預設目標
1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會正確認讀"影、前、后、常、跟、著、黑、狗、它、朋、友",會正確書寫"飛、馬、鳥"。認識新筆畫"豎折折勾"和4個新偏旁"三撇兒、反犬旁、小字頭、寶蓋頭"。
3通過對"影子"現象的研究,激發學生觀察生活中事物的興趣。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課前準備
將四盞燈掛在教室四角,.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詞。
3通過對"影子"現象的研究,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
教學過程
。ㄒ唬┯螒蚣と
組織學生玩踩影子的游戲,并讓他們說說玩后的感受。(正音:影yǐng子)
(二)學習課文
1有個小朋友,他也仔細觀察了自己的影子,還寫了一首小詩,想不想聽聽?師背誦課文。哪句話你覺得很有趣?
根據學生回答正音。常常(cháng)、跟(gēn)著(zhe)、朋(péng)
2比比誰先背出來。用各種形式練習背誦。
3試讀課文。
4用各種形式練讀課文。
。ㄈ┵|疑探究
1學生質疑
(預設:A影子為什么會有時在前,有時在右,有時在左,有時在右?
B為什么說影子像條小花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2自由探究
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讀讀書、或利用教室四周的燈觀察觀察自己的影子),進行研究。
3交流匯報
。ㄋ模├斫獾幕A上再次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ㄎ澹┳x詞語
大屏幕顯示:影子、前后、常常、跟著、黑狗、它、朋友
各種形式認讀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認讀"影、前、后、常、跟、著、黑、狗、它、朋、友",會正確書寫"飛、馬、鳥"。認識新筆畫"豎折折勾"和4個新偏旁"三撇兒、反犬旁、小字頭、寶蓋頭"。
2激發學生課外繼續探究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二)認讀生字
1各種形式認讀詞語。
2分開詞語,各種形式認讀生字。
影、前、后、常、跟、著、黑、狗、它、朋、友
3偏旁顯紅,看看哪些字的.偏旁,你已經認識了。
4學習新偏旁:三撇兒、反犬旁、小字頭、寶蓋頭。
5找偏旁游戲
將字的偏旁和字分開,進行組合游戲。
(三)課間操
拍手歌:師:我們大家來拍手,上面拍拍。
生:下面拍拍。
師:前面拍拍。
生:后面拍拍。
……
。ㄋ模┬〗M認字比賽
以五人為一單位,拿出各自準備的生字卡片,圍成一圈,讓圈中間的同學介紹手中的字。
如:我的前面是馬字,一匹馬的馬;我的后面是友字,朋友的友;我的左面是飛字,飛機的飛;我的右面是鳥字,啄木鳥的鳥!
如果有說錯的小組成員可及時糾正,比比誰說的又快又對。
。ㄎ澹⿲懽志毩
1教學新筆畫"豎折折鉤"。
2學生根據書上的筆順自學筆順。
3交流自學成果,并做小老師提醒小朋友哪些地方不要寫錯。
4寫字練習,提醒學生寫字姿勢要正確。
。├^續激趣,引導探究
1激趣:學了課文之后,你還有什么有關影子的問題想研究(或教師提問)?
。A設:什么時候影子最長,什么時候影子最短?
什么時候影子很清楚,什么時候影子很模糊?
什么時候人們喜歡影子,什么時候的人們不喜歡影子?……)
2引導探究:希望同學們課后再去研究研究,能干的同學也可學著課本上小朋友的樣子,寫一段小詩。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燕子、青蛙和蜜蜂等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問導入
1、當冬天天氣越來越冷的時候,人們是怎么防寒的?
2、大家一定想知道,燕子青蛙蜜蜂等這些小動物是怎么過科的吧?我們學習了《小動物過冬》以后就明白了
3、板書課題
4、師講:物,第四聲,小動物指燕子蜜蜂青蛙蚯蚓蝙蝠等比較小的動物,不是鯨虎獅牛之類的大動物
二、初讀指導
1、提出自學要求,生自讀課文
。1)根據拼音試讀課文,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2)畫出生字詞,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產,部分詞語的意思
。3)根據下面的意思把課文分為三部分
天氣漸漸涼了,小動物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小燕子青蛙蜜蜂各自談過冬的方式
它們相約第二年春天相見
2、檢查自學情況
(1)這篇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
。2)哪幾個自然寫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3)教師小結: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八自然段是第三部分,中間五個自然段是第二大部分
3、學習第一部分的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刮 商量 跳舞 聚指名拼讀
。2)理解生字詞
刮,三拼音,領讀,商量,量讀輕聲。領讀,意思是交換意見。
聚是集合在一起
(3)指名拼讀生字詞
。4)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4、學習第二部分的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暖和 接著 哥哥 鉆 趁 妹妹 藏 巢 夠
(2)指名按拼音拼讀生字詞
(3)提問: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4)理解生字詞
暖和,不冷也不太熱
。5)指名朗讀第二部分,結合正音
5、學習第三部分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約定 第二年 相見 領讀
。2)提問: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約定,經過商量而確定
。3)指名朗讀第三部分
三、課堂作業
1、習題3,讀讀抄抄再聽寫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聽寫詞語:商量 暖和 哥哥 第一 動物
2、《小動物過冬》介紹了哪幾種小動物的過冬的方式?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部分
。1)默讀第一部分,觀察課文插圖,思考: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畫的是哪一個自然段的事?什么事?
。2)指名口述插圖意思
。3)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4)教師:青蛙小燕子蜜蜂平時是好朋友,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冬天快要到了,它們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過渡: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讓我們來——
2、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二部分,想一想:寫小燕子青蛙和蜜蜂過冬方式,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2)指讀第三自然段
小燕子怎么過冬?
為什么?……也……、……還有……表示說的'是幾個方面?練習有這兩個句式說話
。3)默讀第四五自然段,畫出小青蛙過冬方式的語句,想一想:怎么把你不是也吃蟲子嗎?換個說法,意思也一樣?
指名兩人分角色朗讀小青蛙的話
(4)蜜蜂怎么過冬呢?
。5)填空
冬天來了,小燕子飛到_______,因為那兒______。青蛙______。小蜜蜂吃藏在______里的_____。
板書:
燕子 飛往南方(遷徏)
青蛙鉆到土里(冬眠)
蜜蜂蜂巢藏蜜(備糧)
。6)指名口述幾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3、學習第三部分
(1)它們作出了什么決定?
。2)默讀全文,想一想:在介紹三種小動物怎 樣過冬的時候,上下文是怎么聯系起來的?
三、作業
想一想:除了這篇課文介紹的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你還知道哪些?
第三課時
一、總結談話
1、學習了《小動物過冬》,我們懂得了小燕子青蛙蜜蜂是怎樣過冬的?
2、你還知道動物過冬的哪些方式?請你給大家說一說
二、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商,下面是口
第,第十筆寫在豎中線上
暖,爫下面是橫
2、其他要描紅的字
物,共八筆,牜第四筆是提
鉆,钅是豎提
量,先寫豎
3、練習描紅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1、默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2、開展討論,掌握感情基調
3、小組練習朗讀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評議
四、課堂作業
1、用下面的偏旁組字
竹( )( )( )艸( )( )( )
牜( )( )( )扌( )( )( )
目( )( )( )日( )( )( )
2、繼續分角色朗讀課文
板書: 小動物 過冬
燕子 飛往南方(遷徏)
青蛙鉆到土里(冬眠)
蜜蜂蜂巢藏蜜(備糧)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紅樹林的神奇美麗偉大,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3、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以提綱的形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方法:
洋思模式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樹林是什么顏色的嗎?你見過其他顏色的樹林嗎?激發學生興趣。
2、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紅樹林》(板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劃出來讀正確,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檢查讀詞及課文的情況。
3、師:你喜歡海南的紅樹林嗎?
4、小結。
三、學習課文,理解重點部分。
1.指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紅樹林的?請你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重點練習朗讀和復述:通過學習,你能說說你喜歡紅樹林的理由嗎?
3.練讀: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適時板書)
4.指導朗讀:齊讀
四、總結全文
1、學完課文你想說點什么嗎?
2、說一說你這節課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
1、摘抄生字新詞,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課外閱讀
第二課時
一、總體把握
1、熟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描寫紅樹林的景色的句子。
2、結合課文,說說你對紅樹林的認識和理解。
二、內容探討
你喜歡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嗎?為什么?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試著寫出課文的提綱。
三、聽寫生字生詞,糾錯
板書設計:
紅樹林
神奇 美麗 奉獻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條理地介紹我學會了什么,是怎樣學會的。
2、學習總分法,介紹清楚,說好一段話,滲透熱愛勞動的教育。
教學設計:
一、審題明義,激發興趣
1、板題提問:你學會了什么?
2、回答:我學會了×××
3、講義:有條理地介紹你學會了什么,怎樣學會的,以后長大有什么經驗、發明作介紹就有基礎了。
二、示例學法
1、示例:我學會了做糖醋藕餅星期天,我在媽媽的指點下認真地操作起來。我把藕洗干凈,輕輕地削去皮,然后切成薄薄的藕片,放在一旁待用。我從冰箱里取出精肉,放進絞肉機里絞成肉糊拌入蔥花、姜末、細鹽、味精等調料。接著關鍵的一道工序開始了:我用左手輕輕托著藕片,右手用一只小勺子把肉糊均勻地涂在藕片上,然后用另一個藕片夾住,最后把藕餅小心地放進燒熱的油中,炸得黃里透亮,把佐料均勻倒在藕餅上,這樣一道香味俱佳的糖醋餅就做成了。我吃著這藕餅,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使我懂得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不會到學會的過程。
2、討論方法:先總,學會了什么?——再分,怎樣學會?——總,得到啟發?
三、同桌對講,嘗試練習
四、全班交流考核評講
五、小組交流考核評比
六、作業:
向你的好友介紹學會的本領,準備在班內開展“露一手”的中隊活動。
語文教案 篇6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學童話,這個單元以科學常識為專題編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理念
“字詞”是低年級學習的重點,應該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明了字詞的含義,并且慢慢學會運用。
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把朗讀作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情感、感受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
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仿寫課文中的優美句段,寫自己想寫的事物,表達自己的感受。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句子;動畫:靜靜的水、流淌的水、奔騰的水,灌溉田地、沖毀房屋。)
2.學生準備:畫一張自己心中的水,課前準備好寫字卡。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畫水,交流圖畫
導語:課前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小朋友們畫自己心中的水,下面就來看看大家畫的水是什么樣子的。
把畫拿到投影前,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課前畫水,不管畫得單調還是復雜,那都是學生心中的想法。在交流的過程中,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學完之后,每個學生都應該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謎,認識水
1.范讀,猜謎。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猜“我是什么”。
2.自由讀課文,認識水。
(1)自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
第一項:云雨雹子雪
第二項: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第三項:睡覺 散步 奔跑 唱歌跳舞開大會
第四項:溫和暴躁
(2)動動腦:
我們給每一項起個題目,好嗎?(“我會變” “我的家” “我的活動” “我的脾氣”等。)
設計意圖:這是對整篇文章的通體認識,整體了解文章,簡單了解水的多種表現形式!皠觿幽X”這一環節,主要鍛煉孩子們的語言概括能力。到此為止,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三、朗讀,贊美水
1.自選題目。
接下來,我們要對水進行進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第二項和三項合并為一項來自學。)
2.自主合作學習。
(課件中出現學習伙伴,提出自學要求。)
自學要求:①認真讀一遍自選部分;②畫出自己不會的字或詞,借助拼音或請教他人去認讀;③用心讀每一句話,想一想,怎樣讀才能把句子讀好?④讀給你的朋友聽,互相提一提建議。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巡視,給予學生幫助和協調。
3.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提示:以下是預設內容,順序可以改變。)
(1)“我會變”。
、佟拔覍W會了字詞”。
出示詞語:飄浮 碰到 雹子
A.(課件中出現飄浮的云彩)填空:云在天空中 。
B.(課件中出現一只小船在水上)填空:一只小船在水上。
思考:“飄浮”和“漂浮”有什么區別?
C.(課件中出現雹子)問學生:這是什么?(許多孩子都沒有見過雹子)
D.用“碰到”說一句話。
②“我是小小朗誦家”。
第一段,要讀出自豪的語氣,很活潑。
第二段,“水珠落下來”“小硬球打下來”“小雪花飄下來”這三句話的感覺是不同的,應讀出“落”“打”“飄”的不同意思。
個人讀、評價、練讀、個人讀。
③“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我還會變成什么?
板書:冰、霜……
(2)“我的家”“我的活動”重點指導朗讀。
①“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 (課件出示靜靜的池水)
現在,我們也累了,趴在桌子上睡一會兒。(用自己睡覺的安靜來體會池水的安靜。)
個人讀、比賽讀、悄悄地讀給你的同位聽。(讀出池水的安靜)
、凇霸谛∠锷⒉,” (課件出示靜靜流淌的小溪)
談一談平時散步的情景,讀出溪水的悠閑、輕快。
個人讀、練讀、齊讀。
、邸霸诮永锉寂,” (課件出示奔流的江河)
說一說你對江河的認識,讀出江河的奔騰氣勢。
練讀、讀給同位聽、個人讀、評價、齊讀。
、堋霸诤Q罄锾、唱歌、開大會。”
談一談見到的跳舞、唱歌、開大會的情景。
(課件出示海洋)讓學生感受一下海洋的氣勢,讀出海洋的波濤洶涌。
個人讀、評價、練讀、個人讀、齊讀。
、蔟R讀這一段。
說一說:讀這一段時聲音、語速應該漸漸怎么樣?
練讀、個人讀、小組合作分句讀、評價、齊讀。
、蕖跋胂蟮某岚颉薄
想一想:我的家還在哪里?我還有哪些活動?
板書:稻田里水杯里水管里天上……飛舞慢跑……
設計意圖:低年級語文教學應重點放在朗讀上,用較短的時間把自然科學知識解決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時間用于指導朗讀和識記字詞。一、二自然段比較活潑,也比較容易讀。難點是第三自然段,水在不同狀態下的聲音不同、氣勢不同,所以讀的感覺也不同。通過課件出示實物和聯系生活實際來引領孩子們感悟,慢慢提高朗讀能力,形成語感。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體會和比較中,慢慢感受到朗讀的技巧,學會朗讀。
【教學總結】
本課是一篇主要用擬人手法寫作而成的科學短文,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類的利弊關系。
一、成功之處
1. 謎語導課激發興趣。采用了有關天氣的謎語進行導課,迅速引出對新知的學習。
2.字詞教學自主扎實。識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因此,在完成初讀課文圈畫生字,帶拼音拼讀,去拼音指名讀的基礎上,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上,只在重點處點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字形特點。
3.整體感知方法得當。采用關鍵詞填空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使他們跳一跳就能夠著桃子,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4.細讀文本靈活多樣。第一、二自然段時,我選取三個表現水的形態變化的重點語句,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辨析形近字。這些做法能夠巧妙地化解本節課教學難點。
5.創設情境組織教學。本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貼近兒童的語言,不斷的創設情境,使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6.板書設計獨特新穎。我的板書設計圖文并茂,不但用貼圖展示了水的六種變化后形態,還用四個字卡展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起到畫龍點睛之用。
二、不足之處
1.識字環節漏掉了“躁”的教學,導致在開火車讀字卡時進行補充,占用不必要的時間,影響后面教學。
2.朗讀指導時,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還需再凝練。
總之,作為一名教研人員長期與教師對話,能夠有這么珍貴的與學生近距離的課堂接觸,將平時積累的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難能可貴,一節課下來,我為之感到收獲頗豐之余,體會到教學研究任重道遠!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配套教案08-10
語文社戲的教案08-27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