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理解“數據、節能、分門別類、集裝箱、儲存、指令”等詞語。
2、通過默讀、交流,能夠想象出課文描寫的場景和事物,了解電腦的神奇以及電腦住宅為人們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舒適和便捷。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體會作者按一定的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課前準備】
1、收集關于電腦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資料。
2、電腦住宅的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電腦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們通過電腦學習、工作,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這節課,我們要去參觀一棟由電腦控制、指揮的住宅,它與我們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讀感知
1、請自讀課文:
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再讀課文,思考:
電腦住宅與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
三、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
看看電腦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邊讀邊想,用筆在相應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2、學習小組交流、討論。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學習成果:
填寫表格或繪制電子住宅的示意圖:
具體設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
4、教師出示電腦住宅的示意圖,由同學來做電腦住宅的講解員。要求以課本內容為基礎,按一定的順序,重新組織語言,準確地介紹電腦住宅中的各項設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5、高科技化的電腦住宅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在同學們所了解的其它的電腦住宅,還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嗎?
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6、是啊,正因為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才有了這一棟棟神奇的電腦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人人都能住進這具有奇妙功能的電腦住宅。
四、課外拓展
1、如果由你來設計一棟電腦住宅,你打算怎樣設計?想一想,寫下來,在全班交流時一起來評一評,誰設計的是我們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2、如有興趣的話,還可以試者設計智能化的商場、醫院、學校,并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來。
【板書設計】
30、電腦住宅
一切 電腦 指揮
(門外──門口──會客室──廚房──臥室──浴室)
神奇
安全 方便 舒適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識14個生字,會寫其中的“丁、字、對、用、正、也”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課文內容,懂得怎樣才能把字寫好。
重點難點
1、掌握6個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課文。
2、會認真的態度和良好的習慣是做好事情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卡片抽讀生字、生詞。
2、說說寫好字的方法。
二、指導學生識記生字字形。
1、出示6具生字,學生邊讀邊觀察字形。
2、學生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3、學生對照課后生字表,觀察生字結構,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里什么位置。
4、教師邊范寫邊指導學生書寫。
丁筆順:一丁。
第二筆豎鉤在中線上。
用筆順:
注意里面的第二橫在橫中線上,豎在豎中線上。
也 筆順:
注意第二筆豎比第三筆豎彎鉤起筆要高。
正筆順:
第二筆豎在豎中線上,第三筆橫在橫中線上。
字筆順:
上下結構
對認識新偏旁(又字旁)
左右結構,又——寸。注意“又”的第二筆是點。1、學生描紅。2、學生在作業本上練習書寫,教師輔導評價。3、用生字口頭組詞、擴詞。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只有認真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本文采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把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瞧,小燕子真是個好孩子!燕子媽媽讓它到菜園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它一連去了三次,在媽媽的耐心啟發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現。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認識新筆畫和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難點:讀好詩中的長句子。
四、教具準備:
圖片、卡片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動畫激趣。
大屏幕放映連環畫〈〈秋天的萊園〉〉。配上樂曲〈〈小燕子〉〉
2、談話激趣。
(1)看了這組連環畫,你想說什么?
(2)誰還記得〈〈菜園里〉〉這首兒歌?(記得的學生一起背誦)
3、揭示課題,感知全文
(1)導入:是啊,秋天的菜園多美啊!菜園的外邊有一座房子,可愛的小燕子和媽媽就住在這屋檐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發生了……
大屏幕演示利用課文插圖制作的動畫片,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動畫。
(2)交流: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過渡:這個有趣的故事名叫〈〈一次比一次有迸步〉〉。(出示課題)
(4)讀課題,學習生宇“次”。指名讀,齊讀。
●嘗試學習,識字讀文
1、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小組合作學習。(各組選一段嘗試自學)
(1)學習任務:
用喜歡的符號標出生字、讀準字音。
用好辦法記住生字的字形,并給它們找找朋友(組詞)。
先畫出帶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讀一讀,再把這段話連起來讀正確、讀流利。
(2)合作方式:
組長組織大家圍繞上述任務學習、交流。
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人人做好當小老師的準備。
(3)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1、各組輪流上臺,人人當小老帥,指導其他小朋友學習課文的其中一段。
2、小組合作學習本組選擇的段落之外的三個自然段,教師巡視指導。
●朗讀全文,鞏固生字
1、同桌練讀,各組練讀。
2、鞏固生字。
●指導書寫“回”、“皮”
1、學生觀察范字,然后分別描紅,再試寫一個。
2、對照范字評一評。選擇出現問題較具普遍性的作業,引導學生對照范字評議。
3、教師范寫,提示要點。
4、學生練寫。
●布置作業
1、跟好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讀課文。
2、想一想: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3、收集蔬菜、水果的圖片。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1、做“走迷宮”游戲,復習本課生字詞。
2、導入:小朋友們識記生字真是一次比一次有迸步!那么,燕子媽媽為什么也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呢?
●指導朗讀,理解感悟
1、小組合作,讀讀議議。
2、全班交流,學會讀書。
(1)組織交流,指導學生學會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書。
(2)相機出示課件(課文插圖二的動態效果圖),引導學生跟小燕子一起仔細觀察茄子與冬瓜的不同。
(3)分角色朗讀課文。同桌讀,指名讀。
●表演課本劇
1、各組排練。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本劇表演比賽,評選明里小組。
3、全班有感情地齊讀全文,邊讀邊配上動作。
●鞏固練習
1、做釣魚游戲,練刁用“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仔細”、“什么”分別說句子。
2、完成課后的“讀讀說說”。
●指導書寫皮
1、認識新筆畫“橫鉤”。。
A、教師介紹筆畫并范寫。(寫時左低右高,鉤短小有力)學生書空。
B、調動識字積累,進一步認識新筆畫。
2、書寫“皮”。教師范寫,學生描一個、寫一個,師生評議,學生練寫。
●擴展活動
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圖片,自選兩種蔬菜或水果,仔細觀察后說說它們有哪此地方不一樣。
板書設計:
15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冬瓜:大
綠
皮上有細毛
躺在地上
認真仔細觀察
茄子:小
紫
柄上有小刺
掛在枝上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策略:
《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是一篇記敘文,主要記敘了“我”深夜驅車回家,不小心把別人停在路邊的車撞壞了,因找不到車主,主動留了字條,許諾為車主賠償,事隔三天車主打來電話,并沒有向“我”索要修車的費用,而是對“我”說:“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本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描寫方法極為樸實,但人物形象鮮明,人物言行感人至深。尤其是課文對話部分,平淡中蘊含著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三年級學生經過近三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尤其針對我班學生,我從一年帶到三年,平時教學注意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在語文閱讀分析上已經形成模式,針對教材的上述特點和學生實際,本節我采用的教學策略是:以讀為本,以讀促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既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的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又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一要求。
三、學情分析與學法指導:
十來歲的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已初步形成,對金錢、誠信、友誼等方面有自己的看法,但還不是很深入。“培養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文感悟文章內涵”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所以本節課我注重引領學生通過讀,如自由讀,默讀、分角色讀等來感悟文章內容,并教給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1、通過重點句子的推敲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關鍵詞,讀懂句子,領會其蘊含的意思。
3、教給學生讀進去,走出來。
四、教學目標:
本課按計劃需要兩課時完成,我設計的是第一課時,閱讀部分,根據上述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語文是最主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在引導學生掌握基本語言知識的同時,應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對話,品悟其中的語氣和所包含的人物感情。
3、體會“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意義,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美好。
五、教學重難點:
1、分角色朗讀對話,品味其中的語氣和所包含的人物感情。
2、體會“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意義,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美好。
六、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
師: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出示一張人民幣,問:“同學們,這是什么?”
生:“錢。”
生:“人民幣。”
生:“……”
師:“它能干什么?”
生:“買好吃的。”
生:“買學習用品”
生: “……”
師:“那同學們說錢重要嗎?”
生:“重要!”
師:“可是有人認為有比錢還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呢?”(師板書課題)
設計依據:這樣懸念式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了解課文內容
設計依據: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是本課的目標之一,同時,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為了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自由的,富有個性的朗讀課文,然后說說自己的感受或印象深的地方。既起到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作用,又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2、默讀課文 概括大意
設計依據: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三年級學生應逐漸提高默讀的速度和能力,所以在初讀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學會概括的基本方法。
(三)細讀課文 感悟品味
1、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所有教師都越來越意識到一味灌輸的弊端,而“留給所有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思想的余地”,“充分讓學生參與交流、討論,創設一種自主、合作、互動的教學氛圍”成為當前教學的主導,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研討題:
(1)事故發生的原因有那些?
(2)“我”是怎么做的?說明他是個怎樣的人?
(3)小紅車主人看到自己的愛車被撞會有什么樣的反應?請你根據當時的情況想象:車主后來取車,發現左側反光鏡碎了,心想:_________,突然,看到雨刷下壓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_________,心想:這個人不但_________,而且_________,還 _________,浮在喉嚨的氣一下子消了許多,又想_________,于是車主拿起話筒,撥通了電話……
設計依據:讓學生在一種寬松的氛圍中,通過合作交流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再進行全班交流,這樣學生之間會取長補短,難點問題也會在老師點播引導的基礎上迎刃而解。
2、全班交流:
(1)、通過重點句的推敲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
句1:天很黑,又有霧,盡管有路燈,還是看不清。(天氣原因)
句2: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車主違章停車的原因)
句3:快到家時,汽車剛從快車道進入慢車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歸心似箭,車速過快的原因)
設計依據:讓學生理解導致這起事故發生的不僅有“我”的原因,有天氣的原因,也有小紅車主人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我”并沒有怨天尤人,還是主動承擔了責任。這樣,“我”的形象就清晰的展示在學生面前。
(2)通過關鍵詞,領會文章內涵
“環顧四周”、“不見一人”,在這種情況下,“我”完全可以桃之夭夭,而“我”沒有這樣做,通過這些分析“我”的品質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3)讓學生讀進去,走出來。
通過研討題(3)的 情境再現,使學生發揮想象,為學生知識內化和情感升華創設一個空間。
設計依據:《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想象之后讓學生分角色讀“我”和小紅車主人的對話,并模擬演一演,進一步感受誠實與信任的可貴。同時尊重了學生獨特體驗,為學生的語言實踐提供了一個條件。
3、上述過程體現了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在注意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同時適時加入恰當的過渡語,更增強了感染力。如研討題(3)學生想象后我這樣過渡:一張小小的紙條,了了幾個不起眼的文字,拉近了兩個從未謀面人的心,喚起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美好,讓我們帶著這份真誠這份感動來讀讀他們的對話吧。老師這樣的過渡激發了學生讀的欲望,從而讀的更投入,更生動。
(四)走出課文 拓展延伸
除了課文提到的”誠實””信任”外,你認為還有什么比金錢更重要?你經歷過、過聽說看到過有關誠實信任的事嗎,說給大家聽一聽。
設計依據: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其中一點是:結合語文學習,觀察社會,觀察生活,發現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在這節課的最后我提出這樣的問題。
其實誠實和信任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美,類似這種美還有很多,如寬容、友愛、互助等等}}。也許,學生已經做了,只是覺得這很平常,其實這就是美,只是他們沒有發現罷了。通過學習課文以后,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進多元復雜的生活,去反思他們的生活,讓學生回歸到自己的實際生活。通過這兩個問題讓他們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在生活中創造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也是這課的情感目標的最終歸宿。
(五)板書設計
16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事出有因 ——
無人知曉 —— 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
許諾賠償 ——
設計依據:這樣的板書設計,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
總體教學設計依據: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合作交流。角色朗讀,入情入境的感知體驗,讀進去,走出來,最終達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語和一些句子的淺層意思。
2、感知內容,理順思路。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想象當時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誰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有關周總理的課文?
啟發回答:《溫暖》、《飛機遇險的時候》、《難忘的潑水節》
我們都知道周總理一直以他崇高的品格,博得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自發地聚到長安街送總理,場面十分感人。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后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指名讀本課的生字詞:柱著、洋槐、耐心、裝飾、腮邊、陪著、矯健、檢閱、五洲四海、不約而同、挽幛。
3、學生互相提示書寫易錯的字
槐:易丟撇折點
飾:左面不是“布”,也不是“市”。
4、區分同音、形近字,口頭組詞:
柱( ) 州( ) 陪( ) 檢( ) 矯( )
拄( ) 洲( ) 培( ) 撿( ) 驕( )
5、解釋詞語的意思:
矯健:強壯而有力。
肅穆:嚴肅而恭敬。
五洲四海:指世界各地。
三、默讀課文
1、看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每部分寫了什么?
小組討論后在全班交流。
板書:
第一段(1)等靈車,心沉痛。
第二段(2~3)望靈車,憶總理。
第三段(4)送總理,心相隨。
2、劃出不理解的詞和句子,在小組里討論學習后,把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3、指名按段落讀課文,要求熟練通順。
四、作業
1、熟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2、把你認為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
板書設計
8 十里長街送總理
第一段(1)等靈車,心沉痛。
第二段(2~3)望靈車,憶總理。
第三段(4)送總理,心相隨。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的含義。
2、體會人民群觀眾對總理崇敬愛戴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1、抓重點詞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與世長辭了。1月11日,當首都人民聽到總理遺體火化的消息時,上百萬群眾冒著嚴寒,聚集在長安街至八寶山的路旁,默默地等待著,等待著最后送別自己的總理。只見長安街兩旁,萬民肅穆哀泣。讓我們再一次回到當時的長安街上,與首都人民一起送一送總理。
二、回憶
上節初讀課文時,各段各寫了什么?(板書)
三、新授
人們在等靈車,望靈車,送靈車時心情怎樣?
板書:悲痛
的確,首都人民為自己失去這樣好的總理而痛心。
1、提問:從送總理情景的描寫中,你體會到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用筆畫出來,再讀一讀。
2、小組進行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帶著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劃出表達對總理熱愛的詞句,并說說這些詞句的表達效果。讓學生先通過小組討論,各抒己見,然后師生共同品析關鍵性的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點體會以下幾句:(投影出示句子)
⑴ 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
這兩句話是寫來送總理的人多。“擠滿了”形容人行道上的人密密麻麻,非常多;“男女老少”說明來的人年齡不同性格不同;“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說明站在長安街兩旁送別總理的隊伍很長。這么多人自發地到長安街來送別總理,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周總理的崇敬與敬愛之情。
⑵ 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將三個“都”字抽出來,讓學生比較兩種說法的表達效果。
⑶ 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說明老奶奶年老體衰,但她仍要來向總理告別。“焦急而又耐心”寫出了老奶奶盼望早點看到靈車,哪怕等的時間再長。這句話以老奶奶為代表進行具體描寫,反映了人民群眾等待總理靈車的心情。
⑷ 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讓學生抓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詞,體會思想感情。
⑸ 人們多么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
這句話寫的是靈車過去了,人們的心跟靈車緊緊相連,不忍總理離去。“希望時間能停下來”為的是多看一眼總理的靈車。表達了人們迫切希望能看一看總理的強烈愿望。
注意:在品味句子的含義和情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3、在學生交流體會的同時,要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⑴ 指導朗讀,注意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語速要慢,語調要低沉。
⑵ 教師范讀,個人讀,集體讀,師生對讀,配樂讀。
四、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在熟讀的基礎上自己試著背誦,然后分段指名背誦。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嗅、奈”等6個生字,會寫“嗅、呆、奈”等13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無可奈何、扎煞、掩護”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怎樣的。
3、抓住重點詞句,能夠找出文中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學習作者通過神態、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形象的方法。
4、感悟老麻雀為保護小麻雀而表現出的那種強大的力量,感悟“母愛”的力量。
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怎樣的。
2、感悟老麻雀為保護小麻雀而表現出的那種強大的力量,感悟“母愛”的力量。
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能夠找出文中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學習作者通過神態、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
本課的生字較多且較為難讀,對于平、翹舌音,要多做強調。在書寫方面,要指導學生注意生字的間架結構,描紅時提示學生多加注意。
2、閱讀教學
通過品析詞句,感受作者運用語言的精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將閱讀與實際生活相關聯,促使學生把思想感情遷移到生活中,以表達真情實感。
3、情感態度
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圍繞“愛”字展開教學,先整體感知文章,再逐一品析重點詞、句、段,在閱讀和品析中感受老麻雀對幼鳥無私的愛,感悟愛創造的奇跡;最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感恩生活中的愛。
【學前準備】
1、預習提綱
(1)認讀生字、詞語,在文中圈畫出生字詞,不懂的地方作標注。
(2)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嗅、奈”等6個生字,會寫“嗅、呆”等13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無可奈何、掩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怎樣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麻雀的圖片)同學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哪些與麻雀有關的成語或俗語呢?
課件出示:
預設:鴉雀無聲;門可羅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同學們知道得可真多。(出示獵狗的圖片)那么關于狗的成語或俗語大家又知道哪些?
課件出示:
預設:雞飛狗跳、雞鳴狗盜、狼心狗肺、狗仗人勢、畫虎不成反類犬。
3、對比麻雀與狗,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什么?
預設:麻雀小而弱,獵狗大而強。
4、那么當這兩者相遇的時候,會發生什么?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
設計意圖:
通過圖片的對比,讓學生整體感知獵狗與麻雀的差別,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圈畫出不懂的生字詞,通過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語。
2、多媒體課件出示本課“我會認”中的生字。
課件出示:
嗅奈拯嘶啞龐
注意“拯”是翹舌音,“嘶”是平舌音。
3、出示本課“我會寫”中的生字,指導記憶、書寫。
課件出示:
嗅呆奈巢齒軀掩護幼搏龐量愣
(1)讓學生觀察生字,找出適合自己記憶的方法。
(2)區分形近字:“軀”與“驅”,“搏”與“博”。可以從偏旁入手,“軀”與身體相關,所以是身字旁,“搏”是用手搏斗,所以是提手旁。
(3)指導書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生字的間架結構。
教師著重指導:“嗅”,注意右部下面有一點;“齒”上寬下窄;“幼”字的偏旁不是“纟”,而是“幺”。
4、出示重點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課件出示:
搖撼:搖動。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無法可想。
龐大:(形體、組織或數量等)很大。
5、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根據課件提示,概括課文內容。(先出示填空,學生完成填空后再出示答案)
課件出示: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在打獵回來的路上,親眼看到獵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的故事。
三、劃分段落,歸納段意
1、看一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是描述老麻雀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
預設:課文一共有7個自然段。第4、5自然段描述了老麻雀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
2、默讀課文,試著給課文分段,歸納出各部分的大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歸納。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我”打獵歸來途中,看到一只從巢里掉下來的小麻雀。(教師可教給學生用分清主次內容的方法進行歸納。)
第二部分(4~5自然段):老麻雀在龐然大物——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教師可教給學生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進行歸納。)
第三部分(6~7自然段):小麻雀得救了,“我”帶走了獵狗。(用合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進行歸納。)
設計意圖:
教師適時歸納分段常用的方法,一方面劃分段落層次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層次,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分段的段意理解段中的關鍵詞句,明確文章中心。
四、總結
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中卻蘊含著一種濃濃的情感,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情感嗎?(母愛)這節課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老麻雀對小麻雀的愛,也認識了更多的生字,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探究作者是如何把這個故事寫清楚的。
五、作業設計
1、書寫本課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老麻雀為了保護小麻雀而表現出的那種強大的力量。
2、重點學習第4、5自然段,進一步學習、掌握具體記敘和表達真實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他學生回憶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指名學生說一說。
2、同學們說得真好,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下老麻雀是怎樣保護小麻雀的。
設計意圖:
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防止學習斷層,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到新課程的學習,溫故而知新。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自讀課文第1~3自然段,弄清這一部分交代了什么內容,了解這一部分是故事的開始。
2、學生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樣的小麻雀?在書中畫出描寫小麻雀動作、外形的句子。
課件出示:
我順著樹蔭路望去,看見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里掉下來的。
反復讀一讀這些句子,對“呆呆地”和“無可奈何”進行深入解讀,讓學生說一說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這兩個詞語在句中的作用。接下來,讓學生想一想從描寫小麻雀動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們能看出什么。
預設:“呆呆地”說明小麻雀嚇傻了,“無可奈何”說明了小麻雀沒有任何辦法。從小麻雀的動作、外形中,可以看出小麻雀從鳥巢掉落到地上時的孤獨和無助。
設計意圖: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把書多讀幾遍,反復咀嚼文中的關鍵詞語,教師適時給予指引,使得學生讀起來有明確的方向。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比直接告訴學習的結果更重要。
3、小結第一部分的學習,過渡到第二部分。
獵狗發現了這只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那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我們來看看第二部分。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學生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小麻雀的危險是什么?課文中哪句話表明了這種危險?在文中畫出來。
預設:小麻雀的危險就是獵狗想吃掉它。“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這句話表明了這種危險。
2、(課件出示句子)從獵狗的動作中,你覺得這只“分明是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遇到了一個怎樣的敵人?
課件出示:
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預設:從獵狗“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的動作看,小麻雀遇到了一個兇狠、比自身強大百倍的敵人。
設計意圖:
將獵狗的兇神惡煞與上文中小麻雀的.孤獨無助進行對比,為下文寫老麻雀奮不顧身保護幼兒做鋪墊。
3、品讀第4自然段的第2、3句話。
(1)教師指名學生讀第4自然段的第2、3句話,并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
當獵狗走近小麻雀的時候,誰出現了?它是怎樣出現的?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表明它的到來讓獵狗意想不到?
預設:獵狗走近小麻雀的時候,老麻雀出現了。課文中用“突然”一詞表明老麻雀來得迅猛,讓獵狗意想不到。
(2)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讀第4自然段中的第2、3句話。(課件出示這兩句話)
課件出示:
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3)提問: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什么?為什么說老麻雀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地?
預設:作者把老麻雀比作了一塊石頭。因為老麻雀想拼命拯救自身的孩子,所以落下得很利落,很干脆。
(4)提問:“絕望”是什么意思?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是什么樣子的?在這里說明了什么?
預設:“絕望”的意思是沒有希望,老麻雀覺得沒有什么勝算可以救小麻雀。“挓挲”一詞形象地寫出了老麻雀臨戰時的緊張狀態,“絕望地尖叫”突出了老麻雀雖然驚恐、害怕,但仍然勇于面對強敵的形象。這里說明了老麻雀拼盡全力,不顧自己的安危,只想著救小麻雀。
4、指名學生讀第5自然段,提出問題,其他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1)課件出示問題一:
課件出示:
“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準備著一場搏斗。”
老麻雀為什么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
預設:因為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是弱小的,沒有任何捍衛自身和幼鳥的武器,所以,它十分緊張,“渾身發抖”。但是,它又十分地憤怒,表示出絕不畏縮的態度,所以,“發出嘶啞的聲音”。
(2)課件出示問題二:
課件出示: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一種強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預設:在獵狗面前,老麻雀沒有只顧自身的安危而丟下自己的孩子不顧,而是毅然猛撲下去,為拯救自己的孩子準備與獵狗進行殊死的搏斗。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這力量就是偉大無私的母愛!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體會文中用詞的精妙,這對學生平時的習作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正如葉圣陶先生所強調的那樣: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
四、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教師讓學生默讀課文第6、7自然段,提出問題:獵狗愣住了,是因為害怕嗎?
預設:獵狗愣住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害怕,而是被老麻雀奮不顧身救小麻雀的行為所震動。
2、“我”為什么急忙喚回獵狗,帶著它走開了?
預設:因為“我”被老麻雀果敢、堅定的行動和奮不顧身、拯救幼子的精神所感動,也由于憐愛之心的驅使,所以“我”急忙喚回獵狗,帶著它走開了。
五、總結全文,揭示主題
1、正是這種強大的愛,拯救了小麻雀;正是這種無私的愛,嚇退了獵狗;正是這種偉大的愛,感動了充滿愛心的作者——屠格涅夫。
2、《麻雀》選自屠格涅夫的小說《獵人筆記》,在原文的結尾,其實還有這樣一段話:
課件出示:
是的,請不要見笑。對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鳥兒,對它的愛的激情,我是懷著虔敬之情的。我想,愛比死和死的恐懼更強大——只有它,只有愛,才維系著生命,并使它充滿活力。
3、因為愛,小麻雀得救了,我相信,這只小麻雀將沐浴著老麻雀那種濃濃的愛而健康成長。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同學們也是沐浴著父母之愛在一天天長大,在你們的成長道路上,也會有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愛的故事。誰來說說你的愛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2)學生自由暢談故事。
(3)可憐天下父母心,此時此刻的你們肯定有千言萬語想對你們的父母說,就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行動來表達你們對父母養育的感激之情吧。
設計意圖:
引用“原文”資料補充課內,體現大語文教學觀,讓學生更加明確文章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愛,維系著生命,使生命充滿活力。引出父母之愛的話題,既使文中的愛得到了升華,同時又將這種愛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來,勾起學生回想父母對他們的點點滴滴的愛,使他們明白要對父母的愛懷著感恩之心。
六、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好詞佳句。
2、閱讀屠格涅夫的小說《獵人筆記》。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一、閱讀教學。
閱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領會課文潛在內涵的重要途徑。創設多種途徑閱讀,達到以讀增智、以讀悟情、以讀促思的效果,既有利于學生劃分文章段落層次,還有利于營造濃厚的情感氛圍,如本文通過閱讀,老麻雀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精神深深地刻在學生的心中,使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情感體驗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二、主題升華。
首先,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適時運用富有感情的語言使學生感受到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其次,憑借語言文字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老麻雀對孩子無私的愛。在教學的結尾階段,當學生感受到了老麻雀的母愛之后,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的愛,把思想感情遷移到生活中來,使同學們表達出真情實感。升華文章感情的同時,也使母愛這個話題得到了延伸,從而達到了教學目的。
三、作業設計。
在作業設計中增加了課外閱讀推薦,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采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范例。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把人和景物綜合在一起,有獨到的好處,可以為學生的習作提供很好的借鑒。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語文園地的教案09-04
語文荷花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