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2-11 07:35:4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優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優選【10篇】

語文教案 篇1

  1.在加點字的正確讀音下面,畫“√”。

  2.詞語填空。

  弱不(禁)風 (恍)然大悟 不解之(緣) 喜出(望)外

  3.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近義詞。

  (1)在一個精致的小房間里,放著許多玩具。(精巧)

  (2)錫兵還是挺直了身子,緊緊地扛著他的長槍。(筆挺)

  (3)她也是一樣堅定啊!(堅強)

  4.認真讀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并仿照該句式寫一句話。

  他看到那個熟悉的小男孩兒,他看到桌上都是自己熟悉的伙伴;他看到那座美麗的宮殿和那位可愛的小舞蹈家:她仍然用一條腿站著。

  一 作者資料庫——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他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還被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

  二 格林童話

  《格林童話》是德國的格林兄弟在19世紀所合編的故事集,原為多則民間傳說故事、傳說和童話,經過修飾,成為適合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集。原本名稱為《兒童與家庭童話集》。

  三 童話的分類

  童話一般有四種:擬人體童話,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記》;超人體童話,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園》;常人體童話,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裝》;知識體童話。閱讀時,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四 國際兒童圖書節和安徒生文學獎

  國際青少年讀物理事會(IBB)把每年的4月2日定為國際兒童圖書節,每年慶祝這個節日。之所以選中這一天,是因為4月2日是敬愛的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生日。各個國家輪流主辦這個節日,其內容是:主辦國選一位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為世界各國的孩子們寫一篇獻詞,并選一位著名的兒童文學插圖畫家繪一幅特別的招貼畫,由此引起人們對讀書和閱讀的關心。獻詞將被翻譯成數種文字與招貼畫一起分發向世界各地。每兩年一屆的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安徒生文學獎,也在4月2日頒發。這一天,獲獎作家發表熱情洋溢的演說,他的名字會迅速傳遍世界。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了解“說”的特點;

  2、理解本文襯托、對比寫法;

  3、掌握本文的詞語;

  4、認識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斂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難點

  1、理解并掌握“質、賦、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實詞,了解“乎”、“而”的多種用法。

  2、認識“說”這一文體的特點及對比的寫法。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師生交流作者信息

  簡介文體和作者:

  說,一種敘事兼議論的文體。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字子厚,河東解(現在山西運城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唐德宗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學宏詞科。先后任集賢殿正字,藍田縣尉和監察御史里行(即見習御史)。唐順永貞元年(805),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任禮部員外郎。但這場改革僅歷時7個月就失敗了,王叔文被殺,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

  柳宗元的貶地永州(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市),在當時是相當荒僻落后地區。司馬是刺吏的助手,有職無權。柳宗元在這里住了將近十年,到元和十年(815)才被改派到柳州當刺史。在刺史任上取得顯著政績。但因長期內心抑郁,健康狀況惡化,終于病死在柳州,年僅47歲。

  柳宗元和韓愈同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象生動,語言簡練,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他還寫了不少政治和哲學論文。在詩詞創作上,善于用簡樸疏淡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思想內容。他的詩文稿由劉禹錫編為《柳河東集》。

  二、檢查學生預習

  1、學生活動

  自讀一遍課文,二人小組互讀。

  2、教師活動

  檢查學生對下列字音掌握的情況。

  嚙(niè)御(yù)得而臘(xī)之攣踠(luán wǎn)

  瘺(lu)癘(lì)當(dàng)其租入嗣(sì)

  幾(jī)死者戚(qī)蒞(lì)事者日蹙(cù)

  殫(dān)轉徙(xǐ)頓踣(bó)呼噓(xū)

  曩(nǎng)悍(hàn)吏隳(huī)突恂恂(xún)而起

  缶(fǒu)謹食(sì)之苛(kē)政孰(shú)知

  以俟(sì)夫觀人風者

  檢查字音掌握情況的同時,適當提示字義或詞義。

  3、學生活動

  分別朗讀課文。

  4、教師活動

  范讀課文。

  提出要求:邊聽邊思考每句的大意。

  三、學習課文

  1、學生活動

  疏通文意。二人小組,對照注解疏通課文大意。

  2、教師活動

  糾正學生翻譯中出現的錯誤。

  四、學生按要求激情誦讀。

  1、全班同學大聲、自由地誦讀全文。

  2、每人至少誦讀二遍。

  3、力爭讀得順口,上口。

  五、學生質疑性朗讀課文。

  1、從課文第一段起,同學們提出自己不懂的內容,請老師解答,同學們做好課文旁批。

  2、教師答疑,每解決一段,同學們便朗讀一段。

  六、學生鞏固性復讀。

  1、學生分為四人學習小組。

  2、每組同學從課文第一段起復述課文,復述一段,誦讀一段。

  3、每個同學都必須參加復述。

  4、討論:

  《捕蛇者說》怎樣表現了“說”這一文體的特點的?

  明確:全文有敘有議,雖記敘較多,但卻處處為議論服務。符合“說”可敘可議,以議為主的特點;全文語言極其形象、生動,亦符合“說”這一文體比較講究“文采”的特點。

  七、展開競讀。

  1、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四段。

  2、請同學們自告奮勇起來朗讀第四,看誰讀順暢,有情感。

  3、在“競讀”過程中,其他同學要小聲地跟讀。

  八、背讀大比拼

  1、教師介紹文言文快速、準確背誦的方法:

  如分層背譯法、語言標志法、嘗試搶記法、誦聽背誦法、整體反復法等等。告訴學生不管用哪種方法背誦,都要理解文意,理解文路,都要抓住文章表達的突出特征。

  2、學生試背課文第四、五兩段。

  附:《捕蛇者說》難句例解

  以嚙人,無御之者

  1)假設而兼有連貫關系的復句。這類復句通常的次序是假設偏句在前,結果在后。

  2)“以”,有人認為用法同“而”,連詞,這里不取。因為從文氣來看,并不通暢。我們以為,或可看成作“用”講的介詞,后面省去“以”的連帶成分“毒牙”一類的東西,也可以用代詞“之”代替“毒牙”等。同樣結構如《論語·憲問》:“以告者過也。”或說同“已”,時間副詞。又如:“其聞之者,吾以除之矣。”(《國語·晉語》)“王以和三晉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齊王》)

  譯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沒有能夠抵御它的。

  若毒之乎

  “毒”,名詞增加了意動用法,“毒之”是“以之為毒”,下文“又安敢毒耶?”就是“又安敢毒之耶?”省去賓語“之”。“毒”作“恨”講,《廣雅·釋言》:“毒,憎也。”又如:“死者不毒,奪者不慍。”(《孫臏兵法·行篡》)“如此,則上無私威之毒。”(《韓非子·用人》)或說“毒”作“害”講,參閱下文“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說明。

  譯文:你把這差事當作災難嗎?

  饑渴而頓踣

  1)因果復句的緊縮形式,“而”表示承接,有人曾經認為因果本身就包含著承接的因素。

  2)“頓”,《說文》:“下首也。”段玉裁認為應當是“頓首”,即以頭叩地。引申為“止”為“停”。“踣(bó)”,《說文》:“僵也。”又,“走”部:“這,僵也。”“踣”、“這”是一個字。《六代論》:“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僵”是向前倒覆,“踣”也是向前倒覆。

  譯文;因為饑餓(到極點),口渴(到極點),就停下來向前面一倒。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不同于今天作頻率副詞用的“往往”,而是作“從這里到那里,從那里到這里”講,《說文》:“往,之也。”就是“到”。《陳涉世家》有“卒中往往語”,用法相同。“往往”的后面有連詞“而”連接它后面的動詞“死”,是“往往”作為動詞的句法環境。又,《觀巴黎油畫記》是19世紀作品,文中“往往留象于館”的`“往往”,跟今天詞義相同。解釋詞義常常需要跟分析句子結構聯系起來,不能孤立地就詞釋詞。段玉裁注《說文》“毒”字:“往往猶歷歷也。”“相”既不表互指,也不表偏指,而是表示遞相,即“一個接著一個”。又如“父子相繼”,只能是子繼父不能是父繼子。

  譯文:來來往往死掉的,尸體一個壓著一個。

  吾恂恂而起

  “恂”,《說文》:“信心也。”“恂恂”意思是很有信心。上文說“雖雞狗不得寧焉”,那是由于沒有干捕蛇的事,“捕蛇者”由于有“蛇”,就懷有信心。

  譯文:我滿懷信心地起身。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1)包孕句。主語“太醫”因承前者,及物動詞“募”的賓語又是假設復句,“有能捕之者”是無主句,“當其租入”的主語“蒞事者”明顯可知,因此省略。

  2)“租入”不當“稅收”講,不是一個詞,《柳河東集》其他地方也不見“租入”。“當其租入”是兼語短語,“租”是兼語,“入”是兼語后面的謂語,音義同“納”,亦即“繳納”。有人把“當其租”作為“入”的狀語,恐屬欠妥。“當”前面或可加上介詞結構“以之”。

  譯文:招募有能夠捕到蛇的,就(把蛇)當作那個租稅交給國家。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單句,用設問形式表示強烈的感嘆,正面的意思是“不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也”。“孰”,《爾雅·釋詁》:“準也。”

  2)“賦”,稅;“斂”,征收。“毒”,一解釋為“厚”,跟本句無關;一解釋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是漫生的害人的草,譯成現代漢語是“毒害”,仍舊是名詞,只是比“毒”的本義引申了一步。又如:“若毒之乎?”“毒”增加意動用法,就是“若以之為毒乎”,也就是“你把這差事當作毒害么”;“又安敢毒耶”,“毒”也增加意動用法,后面省賓語“之”,意思是“又怎么敢把這差事當毒害呀”。

  3)“甚”,音義同“善”,也就是“賢”,江蘇泰興方言還讀“善”為xiān。又如《禮記·內則》:“具二牲,獻其賢者于宗子。”《廣韻·下平聲·一先》:“賢,善也。”又如:“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賢”也不是只講品德,而是講條件,“賢”就是“善”,也就是“甚”。“賢”古寫作“臤”,《說文》“臤”部:“堅也,古文以為‘賢’字。”楊樹達《釋賢》:“人堅則賢……堅乃能耐也。”這樣看來,“甚”作“勝”講并非由于假借,而是由于引申。又,在“是蛇”前面可以加上比較的介詞“於”。或說“甚”是形容詞增加比較性能的用法。

  譯文:誰知道賦稅征收的毒害有比這種蛇更嚴重的呢?

  苛政猛于虎也

  王引之《經義述聞》認為“苛政”的“政”是“征”字的借用,亦即“繁重的賦稅”,現在還有人據以為說。王氏所說未必可信,因為“苛政”毒害的方面很多,“苛征”只是一個方面。柳宗元所引出于《禮記·檀弓》,王引之講的是《禮記》,那里也應當是“苛政”。訓詁學有兩個原則:凡用本字講得通的就不用借字;訓釋某個詞義不但在本句講得通,到了別處也講得通。古籍中用“苛政”的很多,如:“除其苛政。”(《晉書·武帝紀》《北史·周武帝紀》)

  譯文: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厲害啊。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讀準字音的練習,鞏固生字,積累詞語,辨析近義詞。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進行閱讀短文的練習,培養口語交際和習作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重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難點:培養口語交際和習作能力

  查閱資料:摘抄描寫秋天的好詞佳句

  教學具準備:投影

  教學課時數:2

  第1課時

  教學要求:讀準字音的練習,鞏固生字,積累詞語,辨析近義詞

  教學過程:

  一、讀準字音的練習。

  1、讀題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學生自己讀一讀,選擇讀音。

  3、全班交流。

  4、確定多音字的方法就是要據詞定音。

  二、比一比,說說你有什么發現,再組詞語。

  1、讀題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學生觀察這些詞并思考。

  3、交流:每組字有哪些地方相同,有什么不同?

  4、今后要防止寫錯別字,多積累詞語,擴大詞匯量。

  三、辨析近意詞。

  1、想一想兩個詞語的意思,可以查字典解決。

  2、試著口頭填空。

  3、全班交流,及時訂正。

  四、修改一段話。

  1、讀題審題,明確題目要求。復習修改符號。

  2、了解這段話的內容,學生嘗試修改。

  3、修改之后再讀,檢查修改的是否正確。

  五、作業:自選1、2、3完成。

  第2課時

  教學要求:進行閱讀短文的練習,培養口語交際和習作能力

  教學過程:

  閱讀短文的練習。

  1、讀題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充分練習自由讀,達到正確自由讀。

  3、指名讀,指導正確讀。

  4、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

  5、師:讀出年輕的柳樹驕傲的語氣和老柳樹友好溫和的語氣。

  6、結合短文內容進行討論,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結尾,為什么?

  7、作業:續寫結尾。

  二、口語交際

  1、課前布置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收集關于秋天的信息。

  2、召開信息發布會:

  師:大家圍繞秋天的話題展開交流。可以描繪秋天的景物,說一說秋天的.感觸,還可以講一個秋天的故事。

  3、學生交流: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認真聽,交流聽后的收獲,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問題,虛心向別人請教。

  4評一評:看誰說的和別人不一樣?哪個學生講的吸引人,甚至哪個詞、哪句話說得好?

  第三、四課時:、評改部分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7個生字,正確書寫11個生字。

  2、有感情地課文,背誦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課前準備:

  有關大自然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入。

  1、教師先板書“大自然”,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觀,多姿多彩的花草樹木,調皮可愛的鳥獸蟲魚……給學生以整體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師:看過之后,你最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學生暢所欲言。)

  4、師:美麗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吧!

  5、完成課題,齊讀課題。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然后播放大自然景色的課件,為學生再現大自然的神奇美麗,豐富學生對大自然的表象,激起他們情感的波瀾,為后面理解課文積淀情感。

  風趣的話語和諧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學習。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密林”、“昆蟲網”、“花瓣”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斑斕”、“體驗”、“感受”、“深沉”、“融進”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新學期開始,讀書識字的方法教師可以進行簡單提醒。以便多種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通過多種形式理解文中的詞語,既形象生動,學生們歡迎;又無形中教給了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正所謂“授之與漁”。

  (三)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感覺,什么樣的印象或是什么樣的看法。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

  A、第一小節講的是孩子們怎樣走進大自然。

  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在走進自然的過程中,孩子們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摸到什么?聞到什么?……體會他們歡快愉悅的心情。抓住“追著……追著……追著……”進行品位,體會孩子們走進自然的急迫而熱切心情。在此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讀出孩子們走進自然的歡快、愉悅、急迫、熱切的心情。

  B、第二小節講的是孩子們投身于自然。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扣醒山石”、“訪問花瓣”、“網住斑斕的`秋天”等詞語體會在孩子們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們的朋友,他們對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滿了向往與追求。進行感情朗讀。

  C、第三小節講的是孩子們融入自然。在前兩小節的感情基礎上直接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抒發自己對大自然深切的愛。

  4、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位始終所蘊涵的情感。

  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來感悟課文,既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又有利于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在理解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詞句進行感悟、品位,展開合理的想象,恰倒好處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難點,同時也教給了學生讀書、理解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加深學生對文章語言的體驗、感悟。升華情感。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并及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回家搜集有關大自然的圖片或文字,班內將開展“走進大自然”的交流會。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①會認“具”等11個生字。

  ②默讀課文,學習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德。

  課前準備

  ①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②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觀察圖畫,導入新課

  ①出示第一幅插圖,引導看圖:這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有誰在干什么?(學生說話)

  ②隨機教學四個生字三個新詞:“玩具”“柜臺”“售貨員”。

  ③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帶紅領巾的男孩。導入課題: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①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并借助“魚”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讀正確。

  ②開火車讀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搶”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出示詞語:玩具、柜臺、售貨員、光芒、藥品、咱們、搶著說、富裕。

  (重點引導學生結合字議識記“裕”的字形,并給“富裕”找個反義詞,其他生字和詞語讓學生在讀文中多次復現來鞏固)

  ③說說你在哪里遇到過這些生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①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課文中生字新詞大家都認識了,把它們放在課文句子中會讀了嗎?請小朋友再讀課文,把課文每一句話讀正確,讀流利。

  ②引導合作讀書。同學之間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③開火車指名朗讀各段。引導學生評價,注意正音,朗讀困難處,師生互相幫助。

  ④相互交流。說說:你覺得小兵是個怎樣的孩子?

  再讀課文,加深感悟

  ①朗讀感悟第8-13段。

  a.請同學們再次認真讀課文,找到你最受感動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學生讀文)

  b.指名朗讀,并引導全班學生讀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媽媽買。”男孩搶著說。

  “不,謝謝,我不要。”男孩拉著媽媽的手,走出了商場。

  孩子的媽媽嘆了口氣,說“他爸爸常年病著,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讓我給他買……”

  (體會“什么也不讓我給他買……”指的是哪些東西)

  c.分角色讀好8-13段。(老師扮作媽媽或售貨員阿姨)

  ②朗讀感悟第1-7段。

  a.過渡:課文中的這位朋友什么也不讓媽媽給他買,是不是他不喜歡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歡穿好看的衣服?

  b.引導學生讀課文,從課文內容中感悟小兵喜歡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臺前有個小男孩,只要看到誰買小汽車,他就馬上跟過去,目不轉睛地盯著柜臺上跑動的汽車,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歡小汽車啊!

  采用多種形式讀好這段話,并理解“目不轉睛”。

  看著課文插圖,說說小兵喜歡玩具汽車的心情。(目的是引導學生把課文語言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分角色朗讀第1-7段。

  ③朗讀感悟最后兩段。

  a.指名朗讀。

  b.交流:讀了這兩段,你想說什么?

  默讀課文,升華情感

  ①請同學們再次靜靜地默讀課文,讀后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②學生交流,老師參與總結:是啊!愿大家都學會關愛父母,關愛身邊的每個人。

  課后作業

  ①把小兵的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

  ②平時做孝敬父母的事。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掃”。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

  3、畫出自己感受深的語句。

  教學重難點:

  從文中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讀題,談話引入

  1、齊讀課題,談話引入:這一單元我們一起走進了大自然,得到了很多啟示。記得在《自然之道》中,由于人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導致成群幼龜受到傷害。自然界的萬物都有它的生存之道,今天,大自然將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大自然的啟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要善于借助課文導讀中提出的問題展開閱讀和思考,這是學習略讀課文非常重要的方法。

  2、同學們發現了嗎?咱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的'。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打掃”森林》。

  二、初讀課文。

  1、看到《“打掃”森林》這個題目,和我們以前學習過的課文有什么不同?(板書課題)

  2、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3、認讀生字詞

  遭殃掃帚腐爛土壤

  多音字(掃:sǎo打掃sào掃帚)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講述了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一上任就命令護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砍光除盡,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好心辦了壞事,把森林漸漸給毀滅了。

  5、哪些段講林務官命令打掃森林,結果卻使森林遭了殃?哪些段講這樣做破壞了生態平衡,把森林給毀了?(1-3自然段4-6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過渡段。

  出示句子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

  災難。

  (1)這是一個什么句?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了解這是一個設問句,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什么是“異想天開”?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是什么?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想讓森林變得整潔美觀。)

  2、可是事實并不如林務官所愿,自然界有它的生存規律,再讀課文,找出大自然帶給我們啟示的一句話。

  出示句子:原來,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3、是啊,森林里的這些動植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系的,它們在一起,森林就是這么美麗,一旦破壞這種生態平衡,森林就會被毀的。你們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郁郁蔥蔥生光禿禿)出示掛圖

  四、總結

  1、讀了《“打掃”森林》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自由發言)

  (課文告訴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性。)

  2、小結:同學們,大自然的一些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林務官好心辦了壞事,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讓我們一起記住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警示。

  五、布置作業

  抄寫認讀的生字詞

  板書設計:

  “打掃”森林

  因灌木砍光雜草除盡好心

  果害蟲逞兇森林被毀壞事

語文教案 篇7

  一、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初步感受和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緒,

  2。愿意并大聲說出自己體驗和學習橘子花的感受。

  3。在教師的提醒下,學習安靜地傾聽。

  二、準備:

  橘子若干,自制背景大樹,音樂錄音

  三、過程:

  1、運用操作活動,引發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

  (1) 師生共同制作橘子花,請幼兒說說橘子花象什么。

  (2) 教師引導幼兒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橘子花,說出自己的感受。

  提問:聞一聞橘子花,聞起來怎么樣?(清香),幼兒教案《幼教中班語文教案 《散文欣賞————橘子花》》。

  摸一摸橘子花,感覺怎么樣?(軟軟的)

  每人拿一個橘瓣,嘗一嘗,味道怎么樣?(又酸又甜)

  可以請幼兒先與身邊的.同伴說說,再請若干幼兒在集體中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

  2、欣賞散文,感受作品的語言美。

  (1) 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請幼兒說說“散文的名字是什么”“什么地方最好聽”。

  (2) 教師手托橘子花,配以體態動作,再次朗誦后請小朋友討論:

  散文中橘子是什么顏色。(金黃的)

  橘子脫下金黃的外衣,橘瓣就會怎么樣?(害羞的,緊緊地抱在一起。)

  聞一聞橘子花,怎么樣?(一股清香撲面而來。)

  摸一摸橘子花,感覺怎么樣?(軟軟的,象小姑娘的手。)

  嘗一嘗橘子花,味道怎么樣?(又酸又甜)

  (先請幼兒和旁邊的同伴說說,然后再請若干幼兒在集體中發言,提醒幼兒注意傾聽他人發言。)

  3、教師與幼兒手托橘子花,共同傾聽散文錄音。

  討論:你喜歡《橘子花》這首散文嗎?為什么?

  4、制作橘子花樹,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感。

  放配音錄音,幼兒與教師一起將自己制作的橘子花掛到背景大樹上。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能夠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②了解孟子對孝敬父母的看法,理解文中表達的思想。

  2.過程與方法:熟讀為主,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加強背誦。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②感受中華傳統教育的豐富內涵。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教學難點】理解孟子表達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方式】熟讀背誦、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聽閻維文的歌曲《母親》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二.簡介思想:

  三.合作感知: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多種朗讀方式,使學生正確流利讀懂文章,感知文意,體會內涵:

  1、自由朗讀

  2、教師范讀

  3、學生抽讀

  4、全班齊讀

  5、小組分讀等。

  四.講述故事:

  講述孟子孝敬父母的故事,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五.領悟名句:

  1、人少,則慕①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②;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于君則熱中③。大孝終身慕父母。

  釋義:人在年幼的時候,愛慕父母;懂得喜歡女子的時候,就愛慕年輕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以后,便愛慕妻子;做了官便愛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賞識便內心焦急得發熱。不過,最孝順的人卻是終身都愛慕父母。

  【解讀】

  終身都愛慕父母的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終身都只愛慕父母,其他如年輕漂亮的`姑娘、妻子、君王等統統不愛。

  另一種是既終身愛慕你母,又不妨害愛姑娘,愛妻子,愛君王等。若以弗洛依德博士的觀點來看,第二種是正常的情感心態,第一種則出于“戀父”、“戀母”情結了。

  孟子這段話是通過對大舜作心理分析后引出的。大舜由于沒有得到父母的喜愛,所以,即使獲得了絕色美女和妻子,甚至自己已做了君王,達到了權力和財富的頂峰以后,也仍然郁郁寡歡,思驀父母之愛。

  所以,如果我們要做到“大孝”,那就應該既“終身慕父母”,又愛少艾和妻子,這才是健康正常的心態。

  熟讀背誦:

  1、學習小組合作背誦。

  2、減字法背誦。

  七.拓展意義:

  聯系現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材料1:老師講有關父母關心愛護兒女的真實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腎救子:20xx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②年輕母親舍身救兒:20xx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提問學生:從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講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請講: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興的一件事

  八.教師總結

  作業布置:

  1、熟讀全文。

  2、背誦本節課和校本教材中的名言名句。

語文教案 篇9

  《麋鹿》是蘇教國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記敘文,它介紹了我國珍稀野生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揭示了它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描寫了它曾經遭受偷盜、殺戮和被運往西方的不幸命運,突出了它終于回歸祖國懷抱、在大自然中茁壯成長,體現了黨和人民政府對珍稀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和保護。

  全文七個自然段,按照內容特點和敘寫順序,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介紹對象麋鹿以及它的生活場所。

  先以特寫鏡頭展示麋鹿出沒。

  接著寫麋鹿的生活場所——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氣候溫和,林茂草豐,確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

  末點這里生活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這一段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二自然段):概括介紹麋鹿的奇特外形——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所以有“四不象”之稱,可見“奇特”了。

  第二層(第三自然段):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

  先指明麋鹿屬于哺乳動物,繼交待它的體重可達250千克左右,在具體寫它的獨特角型,最長的尾巴,寬大的蹄子和隨著季節變幻的毛色,同時也敘寫了如此外形特點及各自的妙用。

  第三層(第四自然段):介紹麋鹿自然繁殖力很低的原因是孕期長、產子少、發育緩慢。

  第三段(第五至七自然段):敘寫麋鹿充滿傳奇色彩的經歷。

  這一段也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五自然段):寫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麋鹿,后來逐漸稀少乃至銷聲匿跡,尤其是慘遭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偷盜、殺戮,以致在國內幾乎絕跡。

  第二層(第六自然段):介紹麋鹿在國外的悲慘命運和在英國的繁殖情況。“大部分相繼死去”和“只有”既有對比作用,又引出在英國繁殖情況的介紹,為后來的我國引進作了鋪墊。

  第三層(第七自然段):介紹我國何時引進多少麋鹿,安置在什么地方——突出麋鹿“回歸故鄉”、“回歸自然”、結束“漂泊不定、顛沛流離”的生涯,尤其是它在祖國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壯成長”,既指出了麋鹿的現狀,又體現了我國政府對珍稀動物的重視和保護。

  課文語言簡潔,條理清晰,內容豐富,層次清楚,在樸素的說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極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讓學生了解稱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的教學要求,結合高年級學生的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確定了以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放養與飼養”“陸續與相繼”等詞語的細微差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學著講解員的樣子說說麋鹿的外形特點。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課文介紹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學生學習課文,除了了解課文內容,還要用自己的話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和傳奇色彩。因此我認為本課的重難點確定為: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結合課文內容,學著解說員的樣子來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傳奇色彩。3.通過課文的學習來體會我國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我預定三課時完成完成我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設想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后檢查學生學習生字和課文的預習和朗讀情況,后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麋鹿良好的生活環境。

  第二課時:我通過“創設情境導入--引導深讀、理解課文--我是小小解說員”等環節來學習理解課文、鞏固課文。在這個過程中,最后我布置“送一份美好的祝愿給麋鹿”的作業。

  第三課時: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參與的熱情,精心創設“我是小小解說員”的情景,讓學生來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色彩。

  四.板書設計:

  外形特點

  麋鹿 黃海灘涂 生活習性

  (理想場所) 傳奇色彩

語文教案 篇10

  好的教案能夠讓教師的工作更好的開展,提升學生的吸收能力,一起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讀通課文。有一定的感情朗讀課文。

  2、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隨文認識生字詞。會根據讀音給多音字“行”組詞。

  3、感知”貓頭鷹和小兔子能自己抓緊時間,小鬧鐘沒有幫上忙”的課文內容;小熊在小鬧鐘的幫助下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從而讓學生樹立時間觀念。

  4、初步了解“”的不同用法。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的'讀通課文。

  2、隨文認識生字詞。會根據讀音給多音字“行”組詞,指導書寫3個生字。

  3、感知貓頭鷹和小兔子能自己抓緊時間,小鬧鐘沒有幫上忙;小熊在小鬧鐘的幫助下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從而讓學生樹立時間意識。

  教學難點:

  1、感知貓頭鷹和小兔子能自己抓緊時間,小鬧鐘沒有幫上忙;小熊在小鬧鐘的幫助下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從而讓學生樹立時間意識。

  2、初步了解“”的不同用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作息時間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謎語導入。

  2、 齊讀課題。(學習“鬧”字,注意鬧字是發的鼻音“n”;“鐘”學生可以根據偏旁來了解鐘是金屬做的。)

  3、 再次齊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按要求自讀課文。(通過拼音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2、 聽老師范讀課文。(學生進行聽讀識字)

  3、 齊讀課文。

  三、 學習課文,了解內容。

  1、 標自然段。

  2、師:這篇課文講了小鬧鐘的故事,小鬧鐘想為?

  3、小鬧鐘找了那些朋友?請找一找小動物的名字。(在找動物名字時,學習“鷹、兔、熊)

  4、學習二自然段。(在學文的同時學習生字詞:抓、完成、任務、體會貓頭鷹會抓緊時間。)

  5、學習三自然段。(隨文識字:一瞧、已經、院子,了解什么作息時間表,從而感知小兔子也會抓緊時間。)

  6、學習四自然段。(隨文識字:改掉、使勁在讀中感悟在小鬧鐘的幫助下,小熊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

  7、 學習五自然段。(學習咱們,注意咱的讀音。)

  四、 總結。

  貓頭鷹抓緊時間抓老鼠,完成了任務。小兔子會抓緊時間照著作息時間表做早操!小熊在小鬧鐘的幫助下也學會了抓緊時間。那我們也應該——(學會:抓緊時間)

  板書設計:

  小鬧鐘

  貓頭鷹晚上抓老鼠,完成了任務。

  小兔 6點15分做早操。

  小熊 改掉了睡懶覺的壞習慣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加強朗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但是讀的形式單一幾乎都是齊讀,在以后的教學中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樣才能提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另外,在試講時由于耽誤了幾分鐘下課,所以在正式上課時擔心時間不夠,范讀時就提快了語速,導致學生齊讀時模仿我的速度,讀得參差不齊。

  在學習生字方面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學習的較好,但應該更多的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記憶字形。

  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面對一群活潑、可愛的一年級學生,教師的語言更應富有感染力,這點我覺的做得還不夠;再者,就是針對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特點,如何進行活潑有序的組織教學,我會在這一方面繼續改進的。

  總之,通過這次教研會,感覺收獲很大。在此,感謝領導和老師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不斷鞭策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綠教案03-04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關懷教案03-03

語文配套教案08-10

語文優秀教案02-16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園地教案03-16

語文天地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