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二、過程與方法
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通過記敘游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教學難點
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教學方法
講讀法、感受法。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幻燈片,收集與本課相關素材。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
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二、學習新課
(一)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閱讀課文《七月的天山》,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明確我們今天的學習任務是什么?(板書課題《七月的天山》)
抽生說學習任務(課件出示:學習任務)齊讀學習任務
2.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天山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天山簡介)
3.著名作家碧野描寫的天山綿延數千里,地域廣袤,景物優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騎著馬去天山看一看吧!
4.請同學們同桌論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生詞的字音,互相糾正字音。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發現哪些字需要重點識記?
(二)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文章似乎是個向導,帶著你游覽天山,你能看出導游線路嗎?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勾出相關的句子,也就是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里走”“走進天山深處”)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關注科技發展,展開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樂于參與口語交際,交流自己想發明什么樣的機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大膽想象,先說后寫,與同學交流后再修改。
3、能發現多音字的規律,正確掌握6個多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讀音。
4、認記8個生字,積累關于天氣預測的民間科技知識。
5、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了解和積累科技知識。
課前準備:
1、介紹“智能機器人”的課件。畫一畫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的樣子,并簡單標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導學生平時關心科技發展,做科技新聞剪報和科技知識卡片。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完《果園機器人》一課,知道機器人是那樣聰明能干。在機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進入險區,排除險情;有的可以潛入深海,尋找寶藏;有的可以進入人體,查病治病……老師還知道同學們也想發明更加聰明能干的機器人。讓我們先來給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取個名字吧。(板書課題: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2、 學生拿出設計好的圖紙,為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取名。
二、創設情境,明確交際要求。
1、 機器人協會要舉辦“未來的機器人”大賽,評出“最佳創意獎”。你們有沒有信心參賽,介紹自己發明的機器人?
2、 我們不能打無準備的仗。要想獲得好成績,該怎樣介紹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呢?大家討論一下。
3、 通過討論明確:第一,對機器人的樣子及本領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說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領。
1、 要把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介紹得生動有趣,讓評委愛聽,還要把自己的想象說明白,讓評委聽清楚,是獲獎的主要條件。怎樣才能說清楚說生動呢?請大家來看一看。(播放課件)
2、 你們受到了什么啟發?(學生自由發言)
四、展開交際,多向互動。
1、學生自由練說自己要發明的機器人,重點說清經的樣子和本領。
2、教師扮演評委,請一名學生扮演參賽者,師生合作演示說、評的.交際過程。
3、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并評選出組內“最佳創意獎”。
4、請各組的優勝者上臺介紹自己想發明的機器人,老師和其他同學當評委,就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進行提問和點評。
5、全班學生進行評議。引導學生進行評議時,主要從三方面來評: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說得清楚明白;第三,聲音響亮,態度大方,表情自然,說話有禮貌。
五、總結拓展。
1、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們對機器人的研制越來越先進。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舉行一次國際性的機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賽,而我們國家的機器人足球競賽水平還相對落后,愿同學們設計的機器人能早日誕生。
2、展出優勝者設計的圖紙。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燕子、青蛙和蜜蜂等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問導入
1、當冬天天氣越來越冷的時候,人們是怎么防寒的?
2、大家一定想知道,燕子青蛙蜜蜂等這些小動物是怎么過科的吧?我們學習了《小動物過冬》以后就明白了
3、板書課題
4、師講:物,第四聲,小動物指燕子蜜蜂青蛙蚯蚓蝙蝠等比較小的動物,不是鯨虎獅牛之類的大動物
二、初讀指導
1、提出自學要求,生自讀課文
(1)根據拼音試讀課文,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2)畫出生字詞,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產,部分詞語的'意思
(3)根據下面的意思把課文分為三部分
天氣漸漸涼了,小動物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小燕子青蛙蜜蜂各自談過冬的方式
它們相約第二年春天相見
2、檢查自學情況
(1)這篇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
(2)哪幾個自然寫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3)教師小結: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八自然段是第三部分,中間五個自然段是第二大部分
3、學習第一部分的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刮 商量 跳舞 聚指名拼讀
(2)理解生字詞
刮,三拼音,領讀,商量,量讀輕聲。領讀,意思是交換意見。
聚是集合在一起
(3)指名拼讀生字詞
(4)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4、學習第二部分的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暖和 接著 哥哥 鉆 趁 妹妹 藏 巢 夠
(2)指名按拼音拼讀生字詞
(3)提問: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4)理解生字詞
暖和,不冷也不太熱
(5)指名朗讀第二部分,結合正音
5、學習第三部分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約定 第二年 相見 領讀
(2)提問: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約定,經過商量而確定
(3)指名朗讀第三部分
三、課堂作業
1、習題3,讀讀抄抄再聽寫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聽寫詞語:商量 暖和 哥哥 第一 動物
2、《小動物過冬》介紹了哪幾種小動物的過冬的方式?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部分
(1)默讀第一部分,觀察課文插圖,思考: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畫的是哪一個自然段的事?什么事?
(2)指名口述插圖意思
(3)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4)教師:青蛙小燕子蜜蜂平時是好朋友,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冬天快要到了,它們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過渡: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讓我們來——
2、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二部分,想一想:寫小燕子青蛙和蜜蜂過冬方式,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2)指讀第三自然段
小燕子怎么過冬?
為什么?……也……、……還有……表示說的是幾個方面?練習有這兩個句式說話
(3)默讀第四五自然段,畫出小青蛙過冬方式的語句,想一想:怎么把你不是也吃蟲子嗎?換個說法,意思也一樣?
指名兩人分角色朗讀小青蛙的話
(4)蜜蜂怎么過冬呢?
(5)填空
冬天來了,小燕子飛到_______,因為那兒______。青蛙______。小蜜蜂吃藏在______里的_____。
板書:
燕子 飛往南方(遷徏)
青蛙鉆到土里(冬眠)
蜜蜂蜂巢藏蜜(備糧)
(6)指名口述幾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3、學習第三部分
(1)它們作出了什么決定?
(2)默讀全文,想一想:在介紹三種小動物怎 樣過冬的時候,上下文是怎么聯系起來的?
三、作業
想一想:除了這篇課文介紹的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你還知道哪些?
第三課時
一、總結談話
1、學習了《小動物過冬》,我們懂得了小燕子青蛙蜜蜂是怎樣過冬的?
2、你還知道動物過冬的哪些方式?請你給大家說一說
二、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商,下面是口
第,第十筆寫在豎中線上
暖,爫下面是橫
2、其他要描紅的字
物,共八筆,牜第四筆是提
鉆,钅是豎提
量,先寫豎
3、練習描紅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1、默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2、開展討論,掌握感情基調
3、小組練習朗讀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評議
四、課堂作業
1、用下面的偏旁組字
竹( )( )( )艸( )( )( )
牜( )( )( )扌( )( )( )
目( )( )( )日( )( )( )
2、繼續分角色朗讀課文
板書: 小動物 過冬
燕子 飛往南方(遷徏)
青蛙鉆到土里(冬眠)
蜜蜂蜂巢藏蜜(備糧)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植樹造林的道理。
認識11個生字,會字6個字;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書寫“以、更”。
小組合作探究
課文插圖圖片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松鼠嗎?你們知道松鼠是什么樣的?誰愿意說一說?[板書:松鼠]你們對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書:松果]
齊讀課題。
小松鼠和松果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我們今天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在讀書過程中,有什么困難?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3、小組交流生字詞的情況,通讀課文。
4、說說課文講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結果怎樣?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以下生字詞(帶拼音):(指名讀)
[ 聰明 活潑 忽然 眨 眼睛 如果 總有 以后 主意]
3、學生認讀去掉拼音后的詞語。(個別讀,小組讀,全班讀)
4、學生交流認記生字的.方法。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掛圖)說說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這么美麗的森林里,看著綠油油的松樹,吃著香甜的松果,你想說些什么?(指導讀句子:每個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五、指導寫字“以”、“后”、“更”
1、注意觀察“以”:哪些筆畫落在豎中線上?最后一筆是一點。
2、注意觀察“后”的兩個撇:“平撇”和“豎撇”(平撇要寫平,豎撇要先豎后撇)
3、注意觀察“更”的“豎撇”,要先“豎”后“撇”。
4、學生描紅,教師范寫“以、更”。
5、寫字練習,展示作品,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開火車讀本課生字。
2、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邊玩一邊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來了,(出示投影)引讀: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
(學習自由讀句子)
討論:讀了這句話,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這句話,注意讀出擔心、驚訝的語氣。
大家想一想,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到處是(讀詞)光禿禿的,小松鼠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
3、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投影3)你們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還會怎么做?
2、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種下的松果怎樣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嗎?我們用欣喜的語氣來讀第五自然段!(師范讀,生自由讀。)將來這里會怎樣?(齊讀最后一句)
討論:小松鼠在這松樹林里生活得怎樣?
五、寫字指導“主”、“意”、“總”。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筆畫的位置。 、
2、區別“意”與“總”心字底的不同。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4、寫字展示,評議。
六、擴展活動
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動物們在松樹林里生活得怎么樣?動手畫一畫未來的森林。
板書設計:
松鼠和松果
松鼠 ————吃————松果
(種)
長 松 樹
教后記: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4生字,學會8個生字,認識部首“戶”。
2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積累詞語。
3、培養熱愛祖國,喜愛大熊貓的情感,積累語言,豐富詞語積累。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實物(墨鏡、玩具、)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二、學習課文認識生字
(一)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用你喜歡的方法和生字交上朋友。(開始)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 、同學們剛才讀的非常認真,通過朗讀你們覺的大熊貓克可愛嗎?我們知道大熊貓就要出國了,他很想把自己介紹給外國的朋友。如果你是這只大熊貓,你要怎樣介紹自己呢?(你可以找書上的句子讀一讀,引導學生讀第2自然段。一個學生讀不好,教師可以追問:你怎樣介紹,才能讓外國朋友感覺你更可愛,更喜歡你呢?誰在來試一試,再找同學讀一讀)你真是一只可愛的大熊貓。你們發現沒有,盼盼很會用詞呢?用了許多重疊詞。(可以讓學生說一說)
2、出示“毛茸茸”,毛茸茸是什么感覺你們知道嗎?(師出示實物,讓學生摸一摸,感覺感覺)小熊說了,你不能光摸我,你要告訴我這個字念什么?誰愿意拼讀?認識茸:怎樣記這個字呢?你能為他找個伙伴嗎?組個詞?(當學生組到鹿茸時,要拓展到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披)
你還能說出幾個這樣的詞嗎?(引導學生說abb式的詞)
3、出示“油黑油黑”為什么不用很黑很黑呢?因為油黑油黑不但說顏色黑,而且還有光澤。油在這個詞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拼讀一遍即可。下面我們就用這個字做一個猜詞游戲。你能不能說幾個這樣的詞呢?(引導學生說abab式的詞)
4、讓學生看看熊貓的四肢是不是油黑油黑的。認識肢:知道是形生字,月字旁和身體部位有關,讀幾遍即可。
5 、認識肩:老師拍肩膀讓學生猜。同學們也拍拍你們的肩膀、聳聳肩。
6 、出示熊貓戴墨鏡的玩具,同學們酷不酷。帶了一副大墨鏡。讓學生認識墨鏡,老師戴的`是不是墨鏡,近視鏡,一定要保護好眼睛,否則就不能戴墨鏡了。讀兩遍。摸都是黑色的。同學們平時除了戴墨鏡,還戴什么?你們戴了這么多好看的東西,就是這個字。引導學生組詞。副:讀兩遍,一般都是兩個。
7 、如果學生說熊貓很可愛,教師要說,程度不夠,書上是怎么說的?熊貓長的真是可愛極了,認識極,組詞。高興極了。
(三)學習第三自認段
1、除了介紹長相,還介紹什么呀?(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驕傲,神氣,自豪的語氣)
2 、出示熊貓爬樹的圖片,吃竹子的圖片(認識飽字,怎么記得,組詞)
3 、出示筍的圖片,認識筍,平舌音,引導學生多讀兩遍。
4 、出示熊貓睡覺的圖片。干什么呢?睡的怎么樣?好象在做夢,你想他會夢到什么呢?連作夢都夢到出國了,心了一定很興奮,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5、出示大熊貓的護照,認識護字,知道是形聲字,組個詞即可。簡單介紹一下護照字里出示川字,組詞。
6、認識肅、陜,讀一讀,出示地圖,誰能在地圖上找到大熊貓的的故鄉。
7、為什么是國寶。簡單說一說,我們要保護大熊貓。
(四)大熊貓確實很可愛,不但我們喜歡他們,相信外國朋友也會喜歡他的。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在集中認一下字,有時間,就生字回文。
四、總結
板書設計:大熊貓出國
姓名、國籍、級別
圖 樣子
愛好
盼 茸 極 尾 肩 油 飽 護 川
語文教案 篇6
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是指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按照一定的任務或目標,采用一定的學習策略,閱讀文章、觀察生活、妥善表達,獨立提取知識、總結規律,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能力。
隨著探究性學習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堂,如何實施有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成為研究的熱點。對探究性學習的操作過程、心理特點、實施環境等問題的研究確實起到了理順操作思路、明確實施過程的作用,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筆者還是發現了這樣一些問題:把探究和接受對立起來,單純引導學生探究,忽視了教師的傳授;布置探究題目要求學生在課下完成,課堂只用來交流展示學習成果;過分強調自主,忽略對學生探究過程和探究方法的指導和幫助。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恐怕是因為沒有理清探究學習和接受學習的關系、課內探究和課外探究的關系、自主探究和教師引導的關系。
探究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多種多樣,每種學習方式都有長處和短處,運用得好就會發揮其他學習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因此,倡導探究并不意味著排斥接受,探究和接受是相對的,但不是相對立的,兩者相輔相成,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互相補充。探究的過程中需要接受,接受的過程中也有探究。接受是探究的基礎,有意義的接受和探究相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在《石鐘山記》一課中,某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了這樣一個問題文中體現了蘇軾的哪些精神品質? 學生回答說他敢于大膽懷疑前人的結論。為了使探究深入,老師補充介紹了酈道元的身份、成就,于是學生在思索之后有了下面的探究成果郵道元是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對地名的考證是很有權威的,蘇軾仍然不盲從,由此可見蘇軾敢于質疑、勤于實踐的治學品質。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給予為學生進一步探究提供了把手,學生在接受的同時將探究深入下去了。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探究性學習并不排斥對知識的獲取和掌握,相反,它要求學生通過探究去獲取更廣更多的知識,它強調的是運用有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明確了探究的含義、理順了探究和接受的關系,我們再來考慮指導學生深入探究的教學策略。
一、探究的起點
任務驅動是探究性學習的一個主要特征。什么樣的任務能取得撮佳的驅動效果呢?學生在走進文章之前是有一定的知識背景和經歷體驗的,因此探究任務不能是零起點的,應在學生已知已有己會的基礎上確定,以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為起點。以己知為基礎,探究的思維力度更強,而思維力度;恰恰是學生探究的內驅力,能夠讓學生精力更集中,更容易進入高水平的思維狀態。還以某教師執教《石鐘山記》為例,整節課的探究層次如下:
1.文中作者主要探究了什么問題?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探究的興趣?
3.文中寫到了古人的兩種說法,都是誰的?
4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有什么不同之處?
5.蘇軾考察后得出了什么結論?
6.你認為李渤可笑嗎?作者為什么耍笑他呢?
7.文中體現了作者的哪些精神品質?
8.在這次探險之旅結束后,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1-8的探究層次體現了非常清晰的教學順序,探究題目的設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完全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在這些題目的引領下,學生的探究能夠環環相扣、逐層深入。但是,教什么的前提是學生已經會了什么,這個探究層次的設計關注到了教學順序的科學性,卻忽略了教學起點的合理性。對高中學生來說,前五個問題結合注釋完全可以自主閱讀解決,零起點的探究問題對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高價值不大,反而會消耗學生的精力,消磨他們的斗志。第6、7、8個問題是整節課的著力點,但一步一步地搭臺階搭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課堂時間己經過了三分之一,學生探究的勁頭明顯不足。如果注意到了探究的起點問題,學生探究的熱情恐怕會更高。
二、探究的方向和方法
探究的方向和方法可以由老師限定,也可以由學生自主選定。在學生還沒有養成探究的習慣、沒有形成科學的探究方法之前,老師要幫助學生選定探究的方向,至少要幫助學生調整探究的方向,而且要在探究方法上提供盡量全面的幫助,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習慣、找到方法,循序漸進地由教師限定逐步過渡到學生自主選定。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我們不能單純地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卻忽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課的設計中,某教師先讓學生交流初步閱讀的感受,然后利用多種途徑查找相關資料,選題探究,學生共同討論分析后,選定了八個題目:
1.淺析《荷塘月色》中作者情感的變化。
2.對舊教材刪改原文的看法。
3.分析《荷塘月色》中我的形象。
4談《荷塘月色》比喻手法的使用。
5.談《荷塘月色》疊詞使用的效果。
6.《荷塘月色》煉字藝術例說。
7.談《荷塘月色》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8.我看余光中對朱自清散文的評價。
選定題目后,老師詳細說明探究方法,要求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選擇感興趣的話題寫鑒賞文章:
1.探究情感要先找出文中直接或者間接表達作者情感的語句,分析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了解到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情感還不夠,還要進一步考慮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感變化,引起情感變化的觸發點是什么。寫分析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扣緊原文。
2.探究語言特點首先要找出有特點、有味道的語句,然后把這些語句分類,發現共同點,再逐句分析表達效果。寫賞析片段不能空說、空評,一定得用具體的詞句作例子來支撐觀點。
3.分析別人的.評價文章,要在論點、論據、論證上下功夫,依據原文看他的觀點、例子、論證方法是否站得住腳。自己要有明確的觀點,不能被別人的看法牽著走。
最后,老師批改學生閱讀探究后寫成的分析文字,根據學生的寫作內容分成“情感分析”,“語言分析”“我看余光中對朱自清散文的評價”三個組,課上交流三個小組的賞析文章,并由各組派代表回答同學提問,大家共同討論后得到探究結果。
在這個探究過程中,探究方向是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學生自主選定的。在選定方向的同時,教師還明確了探究的方法,這樣的探究過程給學生以后的選題探究提供了參照,學生在操作實施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了方法的引導,在潛移默化中學到了一些探究方法,整個探究過程自然順暢。
從上面的課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探究性學習與成人的科學研究是有區別的,它更強調探究的過程,強調讓學生通過探究過程去參與、體驗和掌握探究的方法,因此對方法的體驗和把握比探究結果的得出更加重要。 換句話說,我們在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是模擬科學研究的過程,在過程的推進中構建學生的探究意識,并不是真的要學生取得顯著的研究成果。學生開始使用的萬法可能不恰當,但在教師的幫助下,他們可以邊實踐邊思考、修正,最終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合理的探究方法。因此,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探究方法應該正是學生探究這個問題所需要的,能夠支持、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實踐,其操作性越強越能夠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引導探究深入的教學設計
探究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如何使之深入下去呢?對于課內合作探究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至關重要。教學環節的設計是教學組織形式的具體體現,巧妙的教學設計能給學生帶來新奇感,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讓他們在愉悅的心理狀態下積極主動地探究,良好的探究過程也往往可以帶來良好的探究成果。我們可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采用以下手段:
1.開展批判性閱讀,激發探究的欲望。 批判性閱讀是一種強調思考、評析的閱讀方法。它是構成自學能力的核心因素,也是個體智力發展水平的標尺,是深入學習、研究和不斷進取的基礎。真正有價值的閱讀,應該是積極進取的,這就需要讀者獨立思考,通過批判與揚棄逐步獲得真知,而不是人云亦云,全盤接受。中學生可能不了解批判性閱讀的概念,但他們有批判的欲望,這種批判也符合正在發展中的學生的心理變化,能夠激發他們深入探究的欲望。
在《胡同文化》一課中,某教師拋出了這樣的探究題目:“我想問問各位,讀過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或者發現了什么問題? ”在這個問題的引領下,學生進入了活躍的思維狀態,有人發表見解說:“我認為文章完全可以從‘胡同文化是封閉的文化’寫起,前面的內容和題目沒有關系,和后面的內容也沒有什么關系。”
學生的觀點只是一種直覺的判斷,但這種直覺的判斷往往能引發他們探究求證的強烈愿望,使探究在興奮的心理狀態中展開。對作者行文思路的批判激發探究的起點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需要根據課情和學情來確定。對于知識功底比較好的學生來說,我們完全可以把前五個間題作為預習題,課堂探究從第6個題目開始,讓學生的探究有較強的思考力度。
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這個問題就成為他們走進文 本的切入口,在用心閱讀、品味后,學生理解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關系,掌握了文章布局謀篇的技巧。因為學生整節課都在驗證自己的觀點,為自己尋找論據,因而對文章的閱讀細致而深入,探究在沉穩的情緒氛圍中逐步推進。
2.采用多種訓練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 活躍的思維狀態是探究走向深入的重要保證。如何激活學生的思維呢?新鮮的訓練方法常常能事半功倍。新鮮的訓練方法能夠讓學生覺得新奇、有興味,進而激發深入探究的興趣,讓他們樂于思考、樂于表達。筆者曾嘗試過以下幾種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設計情境。在《將進酒》一課中,請同學們聚焦在李白和朋友一起飲酒的情境,想象一下,李白當時會說些什么。要了解李白會說些什么,首先要了解詩歌里寫了些什么,這個情境推動學生品味詞句、探究思考,進而整體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
(2)仿寫練習。在《項脊軒志》一課中,用《醉翁亭記》和《陋室銘》的內容和情感擬了兩句話,讓學生仿寫假醉翁之亭歐陽繪山水相映表放情林木之樂意 托鄙陋之室禹錫寄仙龍之說議淡泊修業之潔志。
仿寫的過程就是學生探究文章主要內容和情感的過程,這一設計使探究不著痕跡地深入下去。學生寫出了借項脊之軒震川敘三世遺跡言人事變遷之悲情的語句,這就表明學生把握了文章憶往事、言悲情的內容和情感。
(3)填空練習。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課中,設計了這樣的填空練習:這是一個_________的夢。
設計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探究詩歌所寫夢境的特點,要求學生閱讀詩歌第2段,填入詞語后結合詩句解釋分析。
學生發表見解后,再給出新的探究題目夢是心中想,李白寫這樣一個夢,傳遞了他怎樣的情感,表達了他怎樣的慨嘆?學生的探究結果是這樣的作者借夢的無常寫出了人生的無常,借夢的瞬息萬變寫出了人生的起伏變化,他渴望的宮廷生活忽然之間消失得無影無 蹤,這個夢打著李白長安三年的生活印記,是李白人生探索的一個縮影,反映了李白人生的巨大落差。學生的探究成果說明了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是成功的。
探究的目的不只在于探究結果的展示,還在于教師能夠在探究過程中給予學生思考的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以上三種訓練方法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展示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學生的探究成果在學習過程中借助師生交流、生生交流逐漸完善,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有較大幫助。
3.強化誦讀指導,以誦讀帶動探究。 誦讀指導也是帶動探究的有效手段,怎么讀反映的是怎么理解、有哪些感悟。老師的范讀是對文本的二度創作,能夠營造探究的情感場,學生在老師誦讀的氛圍中更容易走進探究的心理氛圍,更容易進入老師設計的探究情境,老師誦讀時重音和停頓的處理對學生的探究還有一定的導向作用。老師讀帶動學生讀,學生讀帶動學生思考,探究就在誦讀的帶動下走向深入。例如在《荷花淀》一課中,某教師在誦讀時有意強化了文中對水聲的描寫:嘩嘩,嘩嘩,嘩嘩嘩,并且告訴學生50年代的教材編者把最后一個嘩字刪去了,孫犁專門寫信說明那最后一個嘩刪不得,為什么呢?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水聲越來越急反映的是婦女們的心情也越來越緊張。這時的誦讀就不僅有暗示作用,還有啟發作用了。又如在《綠》一課中,某教師誦讀時強化了對疊詞的處理,學生的注意力被引到了文中疊詞的使用上,最后拓展到朱自清其他文章中疊詞的使用,得出了這樣的探究結果:疊詞寫景傳神,表達情感細膩,讀起來節奏和諧悅耳。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誦讀起到了引導探究方向的作用。;
4.引入評論,增加探究的力度。 探究的方向確定以后,還要注意把握好探究的著力點。我們可以用引入評論的方式來突出著力點,增加探究的力度。例如在《項脊軒志》一課中,我們可以引入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姚鼎對歸有光散文的評價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緊之題, 說不要緊之語,卻自風韻疏淡。這句話是說歸有光善于選擇平常小事、平凡場景,用平淡的語言來表現情感,文章少雕飾、尚自然,少約束、尚閑散。引入評論后, 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圈點勾畫,尋找一些富有表現力的不要緊之題和不要緊之語,并說出自己的理 解和感悟。學生交流閱讀發現的過程就是不斷深入文本的過程,在評論的帶動下,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沖動,感悟新鮮獨特,而且有了相當的深度。
應該說,引導探究深入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們使用手段的法則是有利于營造探究的良好心理氛圍,有利于學生深入探究,具體的手段可以根據課情和學情不斷創新,而且要努力做到常變常新,以保證學生的探究狀態和探究成效。
四、探究結果的呈現方式
在課堂上呈現探究成果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發光體,保證學生探究熱情的持續。探究成果的呈現方式也是多樣的,讀、說、寫都是很好的方式。
把自己的探究結果讀出來,這是比較感性的呈現方式,學生為了更準確地將探究成果展現出來,就會嘗試使用一些誦讀技巧。誦讀容易創造交流感悟的氣氛,讓其他學生在對誦讀的思考、比較中重新審視、修正自己的觀點,使探究結果更成熟、更準確。
說出自己的探究結果或心得體會也是常用的方法。有人說,教育的過程就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發言時的精神狀態和遣詞用句都是他們探究成果的外化,教師能夠借助學生的外在表現發現問題,從而匡正學生的探究方法和探究結果。在表達與傾聽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清晰化、外顯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進行審視和監控,聽眾也可以邊聽邊思考、鑒別,在說出來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在貢獻自己的思想,而不只是借用思想。
寫出鑒賞文章是比較高水平的呈現方式,好多學生能說得清楚,但落實在文字上卻顯得艱澀,這是因為從思想到文字還需要一個整理的過程,如果學生每次都能夠將探究結果形成文字,那會對他們語文素養的提高有著非比尋常的作用。
在整個課內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示范、引導、矯正、評價的作用,使探究整體推進,幫助學生真正養成探究習慣、鼓勵學生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探究方法、支持學生將探究進行到底。這樣,探究課就變成了沒有終點的課,探究就變成了一個不斷延續的過程。
五、課內合作探究與課外個人獨立探究相結合
一節課很難把一個問題探究清楚,我們還要把探究延伸到課外,將短期探究學習與長期探究學習相結合、課堂合作探究和課外個人獨立探究相結合。長期探究和課外個人獨立探究是以課內的探究成果為基點的,是短期的課內探究的延伸和拓展。
怎樣實現課內合作探究和課外個人獨立探究的融合呢?我們可以嘗試使用建立網絡交流平臺和布置開放式長作業的策略。
例如一位教師在《祝福》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使用了網絡課件。網絡課件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兩部分。課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對作品主題的理解這一問題。教學順序如下:教師發布關于作品主題的幾種不同觀點,讓學生在網站上通過投票來分組,然后在網絡論壇里發帖子討論,最后在論文欄里展示小組討論的結果。在探究過程中,各組的版主把本組論文保存到與教師共享的文件夾里,版主發言時再把它投影到大屏幕上,讓同學和老師邊看邊聽,以助于理解,加深印象。課后,教師把各組論文上傳到課件里,以保存學生智慧的結晶。在這節課結束后,如果學生還有想法,可以繼續登錄這個網站的留言板,表明自己的見解,教師和其他同學再給以回復,如此循環下去,這個《祝福》的網絡課件就超越了時空,成為師生研究《祝福》的永久陣地。借助這個網絡課件,學生以課內的探究成果為基點繼續進行課外的個人獨立探究,使對《祝福》的長期探究得以實現。
布置開放式長作業也是使課內探究與課外探究有機融合的好方法。所謂開放式長作業就是先由教師向全班學生布置探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綜合性的探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范圍,由每個學生自定題目,并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探究活動,用幾個月到半年時間完成探究性學習作業。例如在新詞語的使用情況調查的探究性學習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新詞語的基本特點、形成 原因、主要來源、使用人群等問題,要求學生用一個月的時間搜集新詞語并按一定的標準分類。一個月后,學生共同交流搜集、整理的情況,并進一步探究新詞語是否具有生命力、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和使用新詞語。在這個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課外獨立探究是由課內合作探究引發的,學生探究的熱情很高。第二次課內探究又是在課外探究的基礎上進行的,課外探究為課內探究的深化準備了充分的條件。開放式長作業的效果顯而易見。
課內合作探究是對探究方法的體驗,課外獨立探究則是對課內所學方法的應用和實踐。兩者有機結合,學生對探究性學習的感受會比較全面,因而也更有利于培養探究的思維習慣。
探究性學習的特點決定了其評價內容的豐富性。評價內容涉及學生參與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態度、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探究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學習成果。單就學習成果來說,其形式也是多樣的,如一篇研究論文、一份調查報告、一次主題演講。豐富的評價內容需要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標準,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使評價能夠促進探究性學習的開展。
教學策略是對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順序、教學活動程序、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等因素的總體考慮。教學策略的制定是一項系統考慮各個教學要素,總體上擇優的富有創造性的設計工作。 語文探究性學習教學策略的制定怎樣才能更加科學、完善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可以說對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探究永遠沒有終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優秀教案02-16
語文綠教案03-04
語文關懷教案03-03
語文配套教案08-10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園地教案03-16
語文天地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