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映照 燃燒 頓時 一碧如洗
贊美 臉龐 挺拔 熱鬧非凡
2、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師: 同學們,通過對上節課的學習,誰能告訴大家這篇課文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用書中出現的一句話說。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對上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師: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北大荒細細地感受它、欣賞它。(師板書課題:北大荒的秋天)
二、學習課文,感知大意。
1、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讀能力0
2、組織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學生1: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
學生2:美在清澈見底的小河。
學生3:美在熱鬧非凡的原野。
3、自主朗讀。
師:你覺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讀哪里。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品味天空的美。
1、指名學生朗讀。
2、思考交流:天空美嗎?美在哪里?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天空的美。(生:一碧如洗,并結合圖片和文字讓生理解一碧如洗的含義,使學生能從直觀上理解,加深理解)
3、感知北大荒秋天的多姿多彩。
過渡:北大荒不僅沒在天空的一碧如洗,它還多姿多彩。它的多姿多彩體現在了哪里?
生1:體現在了傍晚時西邊天上的流云。
生2:體現在了流云的顏色上。(師對這位學生進行及時的點評)
生3:流云的顏色很多。
師:你們說得都很棒,書中說到的流云的顏色都有哪些?
生: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絳紫。
師:除了書中所說到的流云的顏色,想一下流云還會有哪些顏色呢?
生各抒己見。
師:顏色好多呀!我們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色彩之多?(生回答:色彩斑斕、五光十色、色色俱全、五顏六色……)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的詞匯量)
師:顏色不僅多,而且變化也很快,從文中哪個詞可以看出?
生:轉眼間。
4、體會比喻句在這里的作用,并理解詞語“抖動”。
5、有感情地朗讀段落
天空的景色真美呀!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吧!
四、品味小河的`美
1、看圖,進行說話訓練:
師: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生看圖進行說話。
2、結合小河圖片,理解詞語“清澈見底”。
3、思考:從哪個詞中可以看出小河很安靜?
生:靜靜地。
4、有感情地朗讀。
過渡:看,安靜、清澈的小河把誰吸引來了?
生:小魚。
師:小魚在水里游的很快活。
師:讓我們也像小魚一樣,暢游在這歡樂的小河里吧,讓我們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
五、品味原野的美
1、了解原野的特點——熱鬧非凡。
2、理解“熱鬧非凡”——非同一般的熱鬧,就是很熱鬧。思考:生活中哪些場景可以用這個詞?
生交流:廣場、電影院、旅游勝地……
3、思考:
原野上是怎樣熱鬧非凡的?畫出相關句子并進行交流。
生集體朗讀和描寫原野熱鬧非凡有關的句子,再次體會原野的熱鬧以及農民豐收的喜悅。
六、品味北大荒物產的豐富。
過渡: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師板書:物產豐富),請同學們齊讀第5段。
1、 生齊讀第5段。
2、 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這句話的意思。
秋天莊稼成熟了,風吹大豆發出的響聲像鈴鐺一樣,地里一片金黃,預示著收獲的季節到了。
3、想想說說: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會捧出什么寶物來?(生想象,交流)
七、齊讀最后一段。
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景色優美,而且物產豐富,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贊嘆——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師引讀)
八、總結:
北大荒的秋天可真美呀!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篇課文。
九、課后作業
仿照第四段寫一段話
1、課間的操場上熱鬧非凡——————————
2、節日的大街上熱鬧非凡——————————
十、板書設計: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見底 美
原野 熱鬧非凡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了解詩歌敘述的是在一個下雪的早晨,詩人想起夏日樹林里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盡情玩耍的情景;體會詩人對美好純真生活的期盼向往。
初步體會詩歌的韻律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練習背誦詩歌。
發展性目標:
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滲透對詩歌意象、意境解讀能力的培養,以及對詩歌象征手法的淺顯認識;
激發學生的靈感,創編詩歌,培養學生創作詩歌的興趣。
道德情感目標:
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淳樸,真實的感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喚起學生美好的情感及創作欲望。
二、設計意圖與設計思路分析
教學中,力求體現“初讀感悟――入詩境、悟詩情――抒發詩情――即興創編”的設計思路。
第一步,談話導入,初讀感悟
選擇學生喜歡的話題,作為激發學生學詩的突破口,使學生自然地聯想到雪,對《下雪的早晨》這個題目充滿興趣。配樂范讀,使學生從范讀中對本詩的韻律美、音樂美有初步的感性的認識;在教師的范讀使學生借助聽覺形象進入文章的意境后,再由學生自由地朗讀全文,請學生談談自己對詩歌的初步感悟。
第二步,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1.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課件呈現的是潔白的雪世界配以悠揚的輕音樂,指名朗讀和自由讀使學生體會出這個早晨靜謐美好。
2.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
啟發學生盡情想像在“這樣的早晨,你會想到什么”,學生借此結合已有經驗展開想像,然后再通過自由朗讀2、3小節,看看詩人的思緒飛到了哪里。
3.引導學生解讀意象,體會孩子的可愛
出示畫面和歡快的音樂,引導學生深入詩境。和著音樂一起朗讀第二小節,學生對這個小孩的喜愛之情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會對這個小孩能夠如此盡情地玩耍產生憧憬之心,這就與詩人的心貼得更近了一步。
4.品讀詩人內心情感,激起學生與詩人情感的共鳴
要學生真正品味出詩的意境,讀懂詩人的心這一環節往往受學生生活閱歷的影響,有一定難度,學生對“詩人喜歡這個小孩”這層意思很好理解,但未必能感悟作者對美好純真生活的期盼之情,在理解不能深入之時,教師以簡練的語言談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學生課前已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了解了艾青,所以此時簡單的點撥會使學生更深入,更確切地把握詩人的情感。
第三步,抒發情感,美讀背誦
在學生讀懂了作者的內心后,為學生播放音樂畫面,使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中入情入境地朗讀全詩,并把自己喜歡的詩句背誦下來。
第四步,激發創作欲望,喚起美好情感
本課用雪花飛舞的畫面配以清幽的.音樂貫穿在教學中,加上課上想像力的激活,學生的想像,創作熱情一定會很高漲,所以此時請學生接著“看著雪花在飛舞,我想得很遠很遠”繼續創作,寫心中所想,抒心中所感。
需要注意的問題:老師要真正投入其中,用自己的情感帶動學生的情感。將課堂的空間留給學生,老師給予必要的輔助指導。另外,本課的語言優美,朗讀訓練很重要,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方面要多下功夫,讓學生感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越讀越有滋味”。
三、學情分析
正值冬季,學生對學與雪有關的文章會比較感興趣。為詩歌,本班學生朗讀水平不太高,所以這節課要在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入情入境地朗讀這方面仔細設計。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要來欣賞大詩人艾青的詩歌(板書課題“下雪的早晨”)
2.課前,大家預習了詩歌,我們還進行了“走近艾青”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你對這位詩人有了哪些了解呢?
學生自由談對艾青的了解。(艾青的簡單生平;他的詩歌的主要特點等等)
(二)初讀感悟
1.你們愿意聽老師來讀一遍嗎?聽完后,談談你有怎樣的感覺。
(出示畫面配音樂范讀,使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2.讀同一首詩,每個人的感受也會不一樣,請大家再自由朗讀一遍,說說你又什么感悟?
(檢驗學生的讀書效果。以恰當的即時使學生明確自己讀書的收獲)
3.承接學生的自由發言簡單概括、板書。
(三)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學習第一小節,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1.(指名讀)你們喜歡這個早晨嗎?(播放畫面和音樂)誰愿意來讀讀第一小節?
2.請學生交流:讀完后,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個什么樣的白雪世界?
(學生發散思維,想像雪景。通過畫面和音樂使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早晨的美好寂靜。)
3.這個飄雪的世界多么美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現它的靜謐美好吧。
(訓練朗讀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陶冶情操。)
學習第二小節,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揣摩作者的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早晨,看著飛舞的雪花,作者的思緒飛到哪里去了呢?請大家讀讀第2小節,想像詩人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畫面?
(學生自由讀,想像畫面,讀后說說第2小節大意――引導學生說完整:夏日樹林里的早晨,一個小孩在捉知了,螞蚱,玩得多高興啊)
2.詩人想到了一個在樹林里玩耍的孩子。請大家再來默讀一遍第2小節,畫出描述這個孩子的詩句。指名讀句子。
3.(出示畫面)看,這個孩子從晨光里向我們走來了。
大家再來自由讀讀描寫孩子的詩句,請你靜靜地讀,慢慢地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說想像到的情景。
(學生自由讀描寫孩子的句子,想像。通過對重點語句反復朗讀,想像體會孩子的可愛。)
4.(情景),誰愿意把你看到的情景展現出來?(指名讀)(引導朗讀)
5.(出示四句話,師讀)你覺得詩人還有哪些話沒寫出來?(啟發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怎么捉?捉到了?眼睛?耳朵?神態?動作?)
你能替詩人接著這句話把他捉知了的情景往下說嗎?(想像孩子捉知了的情景)
6.剛才大家通過朗讀和想像,對這個孩子有了很深的印象,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板書――可愛)
7.(播放課件音樂)誰來把第2小節連起來讀讀,讓我們再來感受這個孩子的可愛形象?
8.你認為這個小孩是誰呢?詩人為什么會在這個下雪的早晨想到他呢?
(猜測這個孩子是誰,揣摩詩人情感。詩人很渴望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詩人也希望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
介紹背景:這首詩寫于1956年,當時艾青在事業上遭受挫折,婚姻和家庭也很不順利,以至于他的心情非常壓抑。他多渴望擁有自由自在,純真美好的生活啊。所以看到眼前飄飛的雪花,他想到了這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于是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他那么地期盼美好純真、無憂無慮的生活。
(在理解不能深入之時,以簡練的語言談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使學生更深入,更確切地把握詩人的情感。)
學習第三小節
1.語言描述:雪還下著,詩人還沉思著――雖然我們很久沒有到樹林里去了,雖然這孩子并不知道我正在想著他,但我一直都記得他那鮮花一樣的小臉和很輕很輕的歌聲,想著他此刻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我多么盼望像他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啊。
2.齊讀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小節,再次與詩人的心靈交流吧。(以既有的感情體驗充滿感情地朗讀、背誦,對外抒發。)
(四)抒發情感,美讀背誦
1.(放音樂指導美讀全文)指名讀。
(過渡)大家都讀懂了詩人的心,你們愿意來抒發詩人的情嗎?請把這份情感凝聚在我們的朗讀中吧。讓我們再來朗讀全詩。(學生自主選擇)
2.這么美的語言,你愿意牢記下來嗎?請把你最喜歡的小節背下來,和同桌一起分享。(播放畫面和音樂)
3.指名背誦
(五)創設情境,即興創編
1.大家背誦得多投入啊。(示意看課件)在這個冬日的早晨,看著雪花飄落著,你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同學們,現在我們就模仿詩人,把你想到的事情創編成詩歌,抒發你的感情吧!(發散思維,即興創編。激發創作欲望,喚起美好情感)
2.在小組里互相交流。
哪位小詩人愿意朗誦自己的作品?
五、教學反思
本詩作者為我國著名詩人艾青,寫于1956年。艾青詩歌一貫的特點,即采用鮮活的口語入詩,看起來平易樸實,讀起來順暢和諧,是讀者馳騁想像力和誘發思索的藝術載體。這首《下雪的早晨》也具有這些特點。在一個下雪的早晨,詩人假托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夏日里在林中無憂無慮地玩耍。通過對這個小孩的描述,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純真生活的期盼向往。全詩語言精練,形象生動,寓意卻很深刻。小孩是這首詩歌的主要意象,詩人通過對他的可愛形象的回憶描畫,將自己的美好情感熔鑄于其中。
根據詩歌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 進行了“走近艾青”的語文實踐活動
由于詩歌語言凝練,跳躍性較大,有學生不易讀懂讀透的地方。所以結合本課的重難點,課前我與學生進行了“走近艾青”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了艾青在詩壇的重要貢獻以及這首詩的年代和創作背景,為更深入地理解詩歌作了鋪墊;課后我還請學生繼續收集艾青的詩歌誦讀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喜歡詩歌的興趣。
(二)注意營造氛圍,引學生入境,注重情感熏陶
課上,我運用“范讀”,使學生借助聽覺形象進入文章的意境,這不僅幫助他們準確把握詩歌感情基調,還使他們對詩歌的韻律美、音樂美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認識,使他們感到了學習詩歌是一種美的享受。此外,運用課件呈現了雪花紛飛的美麗景色,配以清幽的音樂,還注意用詩化的語言創設情境,能幫助學生深刻體會詩情。
(三)在教學中我能深入淺出地滲透對意象的解讀。意象和意境無論是在詩歌創作或詩歌欣賞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深入淺出地滲透了這兩個概念的教學。如在學習第2小節時,我注意啟發了學生想像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并請學生反復朗讀,讀中想象,揣摩作者的情感,使學生明白了詩人是通過對孩子的描述,來表達他自己的情感。使學生理解欣賞詩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為學生模仿詩歌這一特點即興創編詩歌做到必要的指導。
(四)在詩歌教學我注意啟發學生的想像和聯想。在第1小節中,啟發學生想像飄雪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引生入境。讀第2小節時想像孩子在樹林中玩耍的情景,感受孩子的可愛。讀第3小節時,請他們想像這個孩子是誰?詩人為什么會在這個下雪的早晨想到他?我盡量激發學生大膽想像,力求他們通過豐富的想像去演繹詩人的情感。將自己的情感經驗,與詩歌中的情感經驗進行比較,從而產生共鳴,使之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內存。在學生感悟詩情后,通過畫面引導學生聯想,他們會想到什么,將想像到的模仿詩人進行創編,這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創作興趣,還發展了學生的想像力。
(五)根據詩歌教學特點,以朗讀、背誦作為學習詩歌的主要手段。
因為詩歌的欣賞是需要感情投入的,而使感情投入的最基本的方式是讀,所以課上我請學生以多種方式用心地去讀,去品,讀中感受了語言美和韻律美,讀中感悟了詩情,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體會了其豐富的內涵和情感,感受和體驗了詩歌的意境和形象,得到陶冶和審美愉悅。
而背誦詩歌不僅使學生對詩歌意境加深體驗和感受,還能培養學生主動積累的興趣和能力,并幫助學生對一些語言現象潛移默化地形成于自己的語言結構中,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書寫。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公路邊的告示是引導旅行者的線索,也是全文的線索,理解這條線索的.真正意義;從桃園主人沒有出現,卻只寫了狗和貓中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準備
對文中“線索”的理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們同學從小時候到現在,大多都有一次購物的經歷,今天我們來看看作者也寫了一次他的奇妙的購物經歷。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完后同桌合作識字。
2、出示學生卡片或小黑板,指出學生領讀課文生字并擴詞,教師提示重點。
3、再讀課文,找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4、出示句子練讀。
5、分組齊讀課文,注意將課文讀流利
6、默讀課文,質疑問難。
三、帶著問題深入研讀課文
“一進桃園”——這是一個怎樣的桃園呢?用一個詞來形容它。
“二進桃園”——
1、這么特別的桃園,如果他的主人在這兒,你有什么問題想問他嗎?
2、讓我們再次走進果園,去尋訪一下,也許在對課文的品味中你會對桃園主人了解得越來越深入,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默讀課文,思考:這位桃園主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從文中你對他有哪些了解呢?
請畫出重點詞語,補充批注。
3、在小組里交流,分享個人的理解,做好集體交流的準備。
4、全班交流,老師適時引導。
四、課堂練習
1、學生說說生字書寫的難點。
2、學生練寫,教師提示寫字姿勢和占格,運筆要領。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和生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課前準備:
★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頭飾。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猜謎語: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對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會跳舞,花叢里面采花蜜。
2、師:一只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時,遇到了一只趴在一片綠葉上的肉嘟嘟的.毛毛蟲,他們遇到一起發生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小蝴蝶和毛毛蟲》。
3、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生字和生詞的預習情況
1、用課件在大屏幕上出示閱讀要求: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沒有漢語拼音的請教學習伙伴來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邊讀邊畫出生字和生詞。
2、讀完后,學習伙伴兩人互相讀一讀各自畫出的生字、生詞。
3、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下列詞語:漂亮、驚喜、認真、抬起、回答、產卵、相信、認識
①指學生領讀。
②齊讀。
③去掉熟字,獨立識字,指名讀,齊讀。
三、抓住對話,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自讀提示:自由讀文,一邊讀一邊勾畫出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2、全班交流勾畫出的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對話。
3、抓住毛毛蟲和小蝴蝶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細讀、品讀,通過朗讀理解和感悟文本。(運用課件輔助)
在學生朗讀時,教師抓住描寫毛毛蟲和小蝴蝶情感變化的詞語和句子,讓學生反復感悟毛毛蟲和小蝴蝶的內心情感活動,與童話里的人物心靈貼近。毛毛蟲的情感變化:驚喜——不好意思——認真——委屈。小蝴蝶的情感變化:生氣——驚訝——糊涂——吃驚——開心。
采用的閱讀方式有:指名讀、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
4、合作表演,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學生分組表演,然后指名戴上頭飾表演。
四、了解蝴蝶生長發育的變化過程
1、教師扮演蝴蝶媽媽的角色,為毛毛蟲和小蝴蝶除去心中的疑問、困惑。
2、全班交流: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知道了什么?
3、用課件出示蝴蝶生長發育的變化過程的圖片,使學生進一步明白蝴蝶的的生長發育的變化過程,并請學生看著課件的演示,說說蝴蝶的生長過程。
學生解說時,教師適時板書:
五、回讀課文,留下余味
播放音樂,學生齊讀課文,再次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六、拓展延伸
師: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后不一樣了,像蝴蝶這樣的生物我們叫它變態生物。你還知道哪些變態生物?
學生集體交流。
師:大自然中蘊涵著無限的神奇和無數的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多多動腦去想,就會有更多的發現和收獲!
七、好書推薦
閱讀丹麥作家安徒生寫的童話《丑小鴨》,相信你們會有收獲的!
語文教案 篇5
(一)整體感知
1。《云南冬天的樹林》力求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真實狀態,避免主觀的想象和夸張,仔細閱讀文中有關樹葉、螞蟻、小鳥描寫的段落,加以體會。
【提示】《云南冬天的樹林》力求寫出景物自然客觀的狀態,所以很少用過于花哨的語言,也不太用修辭手法,比如第5節,寫一片樹葉落下的全過程,化動為靜,如同電影中的慢鏡頭一樣逼真;再如第11節寫一只鳥,對它的動作和神態敘述的也非常細致;又如第12節寫螞蟻,忙碌、緊張、勤奮。所有這些由于作者的耐心,放慢了觀察的節奏,使得人們能靜下心來體察自然的神奇,發現了匆匆忙忙和自以為是時所無法看到的許多細節,這種客觀化的描寫反而更能表達對自然的崇敬和禮贊。
2。 在云南冬天的樹林里,作者是如何觀察自然的?從中你體會出作者對自然持一種怎樣的態度?
【提示】“躺在那兒”, “躺下……內心充滿的不是孤獨、反抗或期待(期待另一個季節),不是忍受,而是寧靜、自在、沉思或傾聽”。
“ 躺下”可以看作是一個真實的動作,一種觀察的視角,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姿態,那就是去掉人的自高自大,用不帶有任何人文精神的干擾的審美姿態去尊重自然、親近自然、去除“遮蔽”的姿態。
(二)細節探究
1。 作者是怎樣描寫一片葉子的落下的過程的?“一片葉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麗的細節啊!”可是我們為什么會忽視了這些細節?
【提示】作者以一種冷靜而客觀的態度通過細節描寫來寫一片葉子的落下的過程:“一片葉子的落下是一次輝煌的事件”;“它只是在風來的時候,或者雨中,或者隨著一只鳥的沉浮,一匹獸的動靜……忽然就從那綠色的大陸上騰飛而起”(起因);“它從他的角度,經過風的厚處和薄處,越過空間的某幾層……它并不向下,而是漂浮著”(姿態)。
因為舊有的文化固著,“在那些文字里,一片葉子只是一個名詞和些許形容詞的集合體,沒有動詞”,“一切細節都被抹去,只被概括為兩個字:落葉”。人們總是在事物身上加上了很多意義,我們了解事物總是先通過意義來了解,而忽視了事物本身。我們被意義“遮蔽了”。
2。 為什么作者說“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葉子”?
【提示】作者告訴我們要回到事物本身,去除意義的遮蔽,不能以“惆悵或憐惜”去看待云南樹葉的“死亡”,因為他認為,那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另一個時間中的另一種事物”,對它來說,只是以另一種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是一種新生。所以,“沒有落葉,只有這一片深紅的或那一片褐黑的”, “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葉子”
3。在美麗、伸手可觸的林子里,作者唯一的愿望就是躺下,躺下了,他看到了哪些可賞之美景?作者是如何描寫這些景物的?
【提示】仰望樹葉和天空 / 望蜘蛛結網 / 看鳥兒 / 看看螞蟻的生活場景 / 看光……
作者完全融入了自然,細致入微了描寫了自己觀察到的景物,并且盡可能使用最簡單自然的白描手法,將所視所聽真實的呈現出來。
4、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提示】“在樹上的并不暗示某種攀登、仰視的的沖動;在樹下的并沒有被拋棄的寂寞”——我們不應流于所謂率也象征著向上,而落葉則必定是凋零的俗套,應以審美的姿態去接近事物本身。
如第6自然段
——我們提起“落葉”可能會傷感、寂寞、孤獨、悲觀。但是,這些人類附加于樹林或落葉身上的意義已經構成了一種“阻隔”和“遮蔽”,“意義”橫亙在人與樹林中間,使人們無法接近對象,因為它們,我們忽略了真實的狀態與言說以外的風景。要尊重自然作為客體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為主體必須放棄自己的`優裕地位,沉入自然中去,讓自然去呈現自己的狀態。
如第14自然段
——當人放低自己的姿態與自然同一的時候,自然就會向你敞開,也因為敞開,我們才看到真正的自然,一個物我同一的世界。
(三)思維碰撞
1。 作者在最后為什么說“你的離去使樹林的真相永遠被隱沒。回頭望望,那一片聳起在星夜中的黑暗的東西,是你無以言說的東西”?
【提示】語言的尷尬,語言有先天的弱點,無法描述本真的自然。于堅筆下的樹林依然是于堅的感受,不是你的。文字的背后造成了新的遮蔽。自然在本質上是無以言說的,他只是存在著。
2。 體會文章最后一節作者反復說“它在那兒”的含義。
【提示】作者寫云南的12月份,樹葉的兩種姿態:一個在“明朗的高處”,“結實、茂盛、充滿汁液”;一個在“陰暗的低處”,“干燥、薄、燦爛而易碎”。作者要強調的是自然的自然狀態,“不需要言說”,當人放低自己的姿態與自然同一的時候,自然就會向你敞開,我們由此才看到真正的自然,一個物我同一的世界,神與物游,那是一個澄明之境。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初步了解課文中的一些科學名詞。
如:克隆、有性繁殖、嫁接、細菌等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愫。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了解克隆現象;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對高等動物克隆的理解。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要求]
1、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
2、2、查找資料,了解有關克隆的知識。
一、導入板書課題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讀懂了嗎?(不作答)
二、檢查讀書,了解預習情況。
隨機指導字音:如:瀕(bīn)厄(è)運卓(zhuó)
指導大句的斷句等。
三、根據指導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暢。
四、給課文分段,流覽課文
問:課文分幾個部分向我們介紹克隆的?
(1—2節:定義說明什么是克隆。3—5節:生物的克隆情形。6—9節:克隆技術可造福人類,有誘人的前景。)
五、生字教學
板書指導,培養學生讀貼能力,在書上描紅一遍。
重點指導:薯畜率誘
第二課時
一、導入學習第一段
“《西游記》里的孫大圣,緊急關頭……那就是孫悟空能夠快速地克隆自己。”(隨機圈點克隆兩字)
這是一篇關于生命科學的知識短文。你平時在讀科學知識的時候得怎么樣?(隨機板書:思考)
輕輕打開書,課文是怎樣介紹克隆知識的呢?請同學們帶著思考讀一遍課文。
提問: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
(板書:下定義、列情形、展成果)
用科學語言表述什么叫克隆的方法叫下定義。
誰來讀讀“克隆”的定義,(指兩名)(板書無性繁殖)
弄明白了有性繁殖,再讀“克隆”的定義,會不會更明白一點。自由讀克隆的定義。
過渡: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叫無性繁殖,也稱克隆,好像明白了,但還是不了解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二、學習第二段
接下來,課文列舉了哪些情形幫助我們認識克隆的?
自由讀3—5節,思考這個問題。列舉了哪些情形?
(隨機板書:植物微生物動物)
1、指導理解植物的克隆,指讀,這就是植物的克隆。
“克隆”是clone音譯詞,單詞的本義就是指幼苗或嫩枝,以無性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這是植物先天的本領。你能讀懂嗎?有不理解的地方嗎?(嫁接)[鼓勵:在思考會產生?]
默讀第3節,這一節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總、例、結)(條理清晰)
2、讀第4節,這是植物的克隆,還列舉了什么?
指讀:[自身一分二,這樣就是克隆]
3、讀第5節,引問:植物和微生物的克隆是先天的,那么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書上也有列舉)
指讀第5節板書:“多利”
這確實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因為一般動物都是有性繁殖,誰再來說說有性繁殖的定義。
“一般”你讀出了什么?(大多數,但也不一定是全部,要體會科學表達的嚴密性。)
是的,高等動物一般要通過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細胞(專門繁殖后代的細胞)相結合,才能孕育出一個新生命,新生命都有爸爸媽媽,這是千古共識的自然規律。“多利”的出現,開始了“克隆”的奇妙(圈點奇妙)
再讀第5節,在這一節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1996年,英國,名字來由等。1996是關注克隆的世界人都難忘的一個數字,所以讀科學中的數字,是要用心去體會它的數字意義的)完全相同的生命,打破了千古不變的規律,太奇妙了!
三、學習第三段
提問:克隆技術還奇妙在哪?(造福人類的科技成果中也充滿了奇妙……)
引讀課文(隨機板書:培育挽救培植)
小結:本文按這樣順序介紹了克隆,通過下定義,舉列子等方法,讓我們對陌生的克隆領域有了初步形象了解,也讓我們看到克隆研究定義——造福人類,文章的結構清晰,用詞準確。請同學們欣賞地再讀一遍課文,感受科學知識短文的寫作方法。
四、激勵
課文讀后了,相信同學們頭腦中產生了更多問題?(板書“?”)
你課后準備去研究什么?會思考
課后就你的問題開始研究吧!讓我們共同享受你的研究成果,繼續感受克隆技術的誘人前景。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猴”等生字的書寫;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
四、教學安排:
課本第- 頁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揭題:
1、請生品嘗酸果子和糖,提示課題,齊讀課題。
小朋友們對這幾個小動物一定很熟悉吧,誰能講講關于這幾位小動物的故事?小朋友們能夠從課外書中讀到這么有趣的故事,真令人羨慕!今天我們也要來讀一個童話故事:《酸的和甜的》,小朋友讀讀課題。想了解這個故事嗎?
2、課文中講什么是甜的還是酸的?相機認讀“酸”、“葡”、“萄”。
(二)、 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請教大楓葉,多讀幾遍。
同桌互讀,互幫互助。
學習故事中的生字并組詞。
做生字對對碰游戲。
(三)、朗讀感悟
1、圍繞“課文里的葡萄是酸的嗎”這個問題,進行朗讀感悟。要求:帶著問題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
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誰能讀出葡萄的甜味?誰還能讀得更甜?
用“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各說一句話。
2、為什么狐貍、小松鼠、小兔子都說葡萄是酸的呢?
3、分角色讀全文。
(四)作業延伸:
準備表演故事。
續編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抓狐貍。
第二課時
一、鞏固識字。
1、摘葡萄,讀生字。
2、口頭組詞、運用。
3、和學習伙伴自由交流詞語,聯系生活實際。
二、我會寫。
1、能干的孩子不僅會讀,而且還會寫呢,你認為哪個最難寫?哪個最簡單?告訴你的同桌吧!
2、學生講述,老師配合以范寫。
3、試聽寫一、兩個字。
三、分角色表演課文。(展示)
1、學生評委評分。
2、總結頒獎。
酸的和甜的
聽---------------------酸
吃---------------------甜
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第二課時,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在學生讀得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他們讀出不同角色的特點,讀出不同的情感體驗。在這節課上,通過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交流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有重點地指導學生讀好描寫小狐貍、小猴子等語言、動作的語句,使學生充分地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教者能抓住時機,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小狐貍和小猴子的心理活動,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的`感情朗讀做好鋪墊。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學中,李老師能尊重學生個體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鼓勵學生讀書有不同的感受。如指導學生讀狐貍的話時,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讀法;在引導學生解決“為什么狐貍硬說葡萄是酸的?”這一問題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等。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反思:
1.能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懂。
3.感受童話的語言美、美、意境美。
4.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這句話有所感悟;體會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
教學重難點:
能讀懂鳥兒心情的變化,通過相關句子,讀懂它的內心世界。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引入。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自主讀文,初步感知。
1.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讀懂。
2.個體質疑→組內探討→集體釋疑。
3.抽讀、評議、正音。
4.感知內容:學生暢談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對話朗讀,培養語感。
師引:這童話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鳥兒、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他們還會說話呢!
1.找出角色對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用“____”畫出、樹、樹根、門、伐木人、小姑娘、燈火……說的話。
2.模仿朗讀(學生自主嘗試)選讀喜歡的角色對話。
3.出示對話,通過個別讀、對讀、組內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大樹與小鳥
“再見了,小鳥!明年春天請你再回來,還唱歌給我聽。”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來,給你唱歌。請等著我吧!”
小鳥與樹根
“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鳥兒向山谷里飛去)
小鳥與門
“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樹嘛,在廠子里給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運到那邊村子里賣掉了。”
(鳥兒向村子里飛去)
小鳥與小姑娘
“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火柴已經用光了。可是,火柴點燃的火,還在這盞燈里亮著。”
4.想一想,說一說:
伐木人來砍大樹的時候,樹對伐木人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延伸拓展,自主發展。
1.師:大樹還在嗎?鳥兒又怎么認為的?
2.有感情地回讀大樹與小鳥的對話,再次體驗大樹與小鳥的情意。
3.出示:“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出示:跳躍的燈火、抒情音樂。學生自讀思考:
鳥兒盯著燈火看的時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鳥兒唱完歌兒,對著燈火看的時候,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靜悟,對著燈火說己的心里話。
第二課時
一、演一演
1.小組分角色表演故事,進行,評出最佳演員。
2.鳥兒明年還會來嗎?續編故事。
二、寫一寫
1.你想對鳥兒說些什么呢?請想一想,再寫下來。
2.大家交流,。
板書設計:
去年的樹
樹與鳥兒相約
鳥兒尋找樹
信守諾言珍惜友情
教學反思:
《去年的樹》是一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鳥兒和樹之間的真摯情誼。在這課文的教學設計中,我確立了兩個重要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小鳥和大樹之間深厚的友誼,初步體會到誠信的可貴。
在教學中,把學生帶入文本,帶入作者的心靈,為了更好地體會每一個角色的情感,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讓學生走進課文中的種種角色,體會每一個角色的感情.讓學生重點抓住課文中小鳥的三次問話的語氣,讓學生們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舍,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越來越明朗。這樣,漸漸地,孩子們走近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把握了讀的感情基調。再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學生從讀中能有所感悟,懂得友情的珍貴。
語文教案 篇9
本組四篇都是寫人記事的文章,題材、體裁與第二組相同,但表達的主題不同。本組以執著的追求為主題,選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義。訓練的重點是: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描寫的方法,體會人物的執著追求精神;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還要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描寫一個人精神風貌的方法。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伽利略提出疑問、解決疑問的實驗過程,體會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難點,要引導學生弄明白。
《全神貫注》,注意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人物神態和動作的語句,從而體會羅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藝術創作狀態。再讓學生抓住課文的最后一句話,結合實際談自己的體會。有關羅丹的資料袋可先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讀讀,以豐富對課文人物的理解。
《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紙上與先游到了心里兩者之間的關系,是課文理解上的重點,也是難點,可抓住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場景來理解。
《父親的菜園》要了解父親是怎樣開墾菜園的,從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可以引導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同樣,要抓住對人物描寫的語句重點學習和體會。
口語交際、習作:這是本學期第二次寫人的作文(第二組實際上也是寫人的)。作文指導的重點是怎樣選擇材料,即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把一個人的執著追求的精神風貌寫出來,把自己對這個人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可以提示學生注意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
教學目標:
1. 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選擇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教育學生學習伽利略破除迷信,獻身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所要說明的意思。
教時:13課時
語文教案 篇10
【設計理念】
一、創設自由的心靈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要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遵循《標準》的指引,本節課的設計讓學生直面文本,充分讀書,積極交流,大膽質疑,談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學主線牽引,順藤摸瓜。
本課教學設計以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為教學的切入點。以“留車、還車”這一條主線展開,讓學生找相關段落和語句,暢談感受,從感受父親內心的掙扎,理解最終選擇還車的原因。
三、由點及面,從細節處引導學生感悟文本。
整個教學注重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悟人物內心世界和矛盾心理。引導學生通過“讀、劃、想、議”的學習方法,質疑、研讀、探索、解疑,升華領悟人物品質。并將說話練習貫穿其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在教學的最后,以一段視頻和暢談身邊的相同事例來拓展升華,感受誠信的魅力。為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并升華情感,從細節處層層鋪墊。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言環境、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學習在閱讀中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同時結合多讀多想多問的讀書方法,進一步指導學生讀懂課文。
4.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父親”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理解“父親”從開始時的猶豫,到最后把汽車還給同事的經過;體會課文中“母親”說的話的含義。
2.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理解“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相關視頻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揭示課題。
1、師生共同寫課題,理解:中彩(中彩票、中獎之意。)
2、創設情境,體會中彩的心情,為后文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理解重點詞
1、圍繞著這輛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拿起課文,自由地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生詞:奔馳 饋贈 疑惑不解 捎信 教誨 拮據 夢寐以求
(教師隨機正音)
3、結合文中與生詞有關的句子以及寫作背景,重點指導:拮據,同時指導朗讀相關句子。
4、重點指導生字:寐,通過指導朗讀相關句子,引導學生體會父親渴望得到汽車的心情
三、深入剖析理解父親面臨道德難題時的為難及品質。
1. 初讀3—8自然段,思考:中獎中的是一輛汽車,圍繞著這輛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找到父親面臨的難題
(1)初讀課文后,學生針對故事大膽質疑。(如:中了獎,父親為什么不高興?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究竟是什么?父親為什么最終選擇了歸還汽車?)
(2)引導學生了解父親面臨的難題是:留車還是還車
3. 解析留車的`理由
(1)從文中的哪些語句,哪些對父親的描寫里讓我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這的確是一個難題?(生默讀,標注)
(2)學生找出,并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點評。
(3)PPT出示相關的句子,教師小結。
(4)引導學生用關聯詞說一說父親留車的理由。
(PPT出示關聯詞:“因為……所以……”)
4.解析還車的原因
1.默讀相關段落,聯系上下文說一說這輛車能留下來的理由,學生自由談感受。(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師簡要板書留車的理由)
2.剖析父親最終選擇還車的原因。
(1)找到故事結局部分,生讀:話音剛落,我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接著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是打給庫伯的。第二天,庫伯先生派人來把奔馳汽車開走了。
(2)父親在面臨這些難題時想到的一定不僅僅是這些,他還想到了什么?(PPT出示:就算……也不能……)
3.引出母親說的話,生齊讀。(PPT出示: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四、總結升華全文,拓展延伸。
1.生談自己獲得的啟示。(母親說的這句話,再結合中彩那天父親做出的選擇。這件事兒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2.出示新聞視頻。(相同事例)
3.生談自己親身經歷或身邊的道德難題。(師簡單評價總結)
4.拓展:這樣一個道理,對文章中的“我”來說,是當時就明白的嗎?當時的我心理是很復雜的,這一點在課文中沒有具體地去描述。想想看,當庫伯先生派人把車取走的時候,文中的我會有什么表現?想一想回去以后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中彩那天
留車 道德難題 還車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6-12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