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自讀目標
1、背誦并翻譯全文。
2、歸納本文文言知識點。
3、品味鑒賞本文個性化的人物語言、生動的細節描寫和鮮明的人物形象。
自讀重點
讓學生在熟讀并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語言。
自讀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俗話說:“良言一語三春暖,惡言一句六月寒。”講究點說話的藝術,讓話語像三春的太陽溫暖人心,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觸龍說趙太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二、簡介趙太后:
趙太后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趙威后。她是一位頗為開明的太后。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用權者曰:“歲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用權者不說,臣奉使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通“顧”,難道。)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戰國策齊策趙威后問齊使》
三、介紹背景: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其子孝成王繼位,因他年幼,故四趙太后執政。新老交替,又加太后新政,國內動蕩不安。當時的趙國雖有廉頗、藺相如、平原君等人支撐門面,但國勢大不如前。秦國認為有機可乘,便發兵東下,一舉攻下趙國的三座城池,趙國危在旦夕,不得不向齊國求救兵,齊王雖然答應出兵,但按當時的慣例,提出了一個條件:以幼子長安君為人質。
四、通讀全文
1.注意讀準字音
游說()唾沫()強諫()有郄()恃粥()
耆食()老媼()接踵()膏腴()
2.注意斷句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②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
③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也。④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
⑤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
五、分析閱讀第一段:
討論字詞
1.“趙太后新用事”中“用”的意思是什么?我們講過它的哪些用法?
答:“用”的意思是掌管,它的意思還有:①作用(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②在(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③使用(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④物資(精兵足用)⑤任用(遂用豪杰之士將軍)⑥服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
2.“兵乃出”的“乃”是何用法?前面我們學習過這種用法嗎?請舉例。
答:“乃”的意思是才的意思,副詞。《勾踐滅吳》中“然后乃求謀臣”的“乃”也是這種用法,強調時間或條件。
3.“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中“令”作何講法?它的用法還有哪些?
答:“令”的意思是使、讓;它的用法還有:①號令(乃號令三軍曰)②詔令(令初下,群臣進諫)③命令、指派(乃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④縣令(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⑤你(令尊春秋幾何?)
討論課文內容:
1.齊國要求以長安君作為人質,為什么趙威后不答應?
答:因為長安君是她的小兒子,她十分偏愛他。
2.作者在開頭給讀者展示的是一個怎樣的趙太后?這樣寫的目的何在?
答:是一個私心重,目光淺短且獨斷拒諫的趙太后,這樣寫可以更加突出觸龍的諷諫藝術之高超。
小結:本段寫趙威后拒諫,為觸龍出場提供背景。
六、分析閱讀第二段:
討論字詞
1.“老臣病足”中“病”的意思是什么?我們還學過其它的用法嗎?
答:“病”的意思是有病,其它用法還有:①窮困(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②疾病(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③生病(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2.“曾不能疾走”中“曾”是什么意思?它還有哪些用法?
答:“曾”的意思是竟;它的用法還有:①尚,還(而計其長曾不能盈寸)②并(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③同“增”,增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故愿望見太后”中“故”的意思是什么?它還有別的用法嗎?
答:“故”的意思是所以;它的用法還有:①緣故(是故敗吳于囿)②老交情(過故人莊)③舊的(故技重施)
4.“乃自強步”中“強”是何用法?你能說它的別的用法嗎?
答:“強”的意思是勉強;它的用法還有:①竭力(太后不肯,大臣強諫)②強大(夫秦強而趙弱)③使強大(強國富民)
5.“少益耆食,和于身也”中“少”的意思是什么?它還有哪些常見用法?
答:“少”的意識是稍微;它的用法還有:①缺少(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②與“多”相對(人民少而財有余)③年輕(少小離家老大回)④小(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
討論文章內容
1.龍為什么先從飲食坐行這些小事談起?
答:這恰是他的明智之處,一可以消除太后的顧慮;二可以制造輕松愉快的氣氛。
2.太后之色”為何“少解”?
答:因為觸龍沒有談讓長安君作人質的事情,自己心理防線瓦解了。
小結:本段寫觸龍委婉談起生活瑣事,顯示了觸龍勸諫講求策略的聰明才智。
七、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并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第一課時內容:略。
二、分析閱讀課文第三段:
1.“而臣衰,竊愛憐之”中“衰”的意思是什么?它還有別的用法嗎?
答:“衰”的意思是老;它的用法還有:①衰竭,減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②減少(日食飲得無衰乎)③脫落(鄉音無改鬢毛衰)④衰弱,衰敗(民衰力微)
2.“愿令得補黑衣之數”中的“數”是什么意思?它還有哪些用法?
答:“數”的意思是數目;它的用法還有:①幾(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②多次,屢次(項燕為楚將,數有功)③計算(不可勝數)
3.“賢于長安君”的“賢”是什么意思?“親賢臣,遠小人”的`“賢”又作何意思?
答:“賢”的意思是超過,后者的意思是賢良的意思。
4.“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中“長”的意思是什么?它還有別的用法嗎?
答:“長”是永遠的意思;它的用法還有:①年齡大(孰與君少長)②與“短”相對(帶長劍兮挾秦弓)③長久(天長地久)④經常(茅檐長掃凈無苔)⑤做長官(爾甕長銓)⑥長處,優點(以己之長,攻敵之短)
5.“太后曰:‘然’”中“然”的用法是什么?它還有哪些用法?
答:“然”是對的意思,《陳涉世家》中“吳廣以為然”中的“然”用法與此相同;它的用法還有:①這樣(然則余固不幸而遇張乎)②同“燃”(以須爐火之然也)③認為對(沛公然其計,從之)④……的樣子(雜然相許)⑤然而(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
6.觸龍為什么要談自己的兒子?
答:他是想用自己為兒子作長遠打算的事來感染趙威后。
7.觸龍認為父母應該怎樣愛護自己的兒女?
答:為他們作長遠打算,讓他們經受磨練,不能過于溺愛。
趙威后是否受到觸龍的感化?從哪里可以看出?
答:已經受到感化,從“太后曰:‘然。’”可以看出。
小結:本段寫觸龍托子,表現觸龍的勸諫藝術的高明。
三、分析閱讀四五段:
1.“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中“尊”的意思什么?它還有別的用法嗎?
答:“尊”的意思是尊貴,它的其它用法是:①使尊貴(今媼尊長安君之位)②尊敬(尊老愛幼)③同“樽”,酒器(出其尊彝)。
2.“而挾重器多也”中“重”的用法是什么?它還有哪些用法?
答:“重”的意思是珍貴的意思。它的用法還有:①重復(山重水復疑無路)②與“輕”相對(金人十二,重各千石)③重視,敬重(上以無隱,益重之)④加重(故賞之酒肉,而重之以辭)⑤層(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⑥重新(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3.“恣君之所使之”中“使”的用法是什么?它的用法還有哪些?
答:“使”的意思是派遣,它的用法還有:①使者(兩國交兵,不斬來使)②假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讓,使得(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4.“質于齊”的“質”在文中是什么用法?
答:“質”是名動用法,意思是作人質。
小結:這兩段寫觸龍勸說趙太后及派長安君到齊國作人質。
四、匯總通假字:
1.日三四里,少益耆食。(“耆”同“嗜”,喜愛。)
2.太后之色少解(“少”同“稍”,稍微。)3.沒死以聞(“沒”同“歿”,死。)
4.必勿使反(“反”同“返”,回來。)5.奉厚而無功(“奉”同“俸”,俸祿。)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一、二、三。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已經讓大家進行了預習。下面俺檢查大家的預習的情況。俺們要學習的課文是——《秉筆直書》。
誰能來說一說秉筆直書是什么意思?讓同學根據自身的預習回答。
這個故事發生在哪個歷史時期?他到底給俺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啊?
讓同學結合課前預習,說說你的了解。
教師總結預習的情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俺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故事。
A、以盡可能快的速度準確的讀出全文,遇到陌生的字詞反復朗讀。
B、將自身不理解的字詞畫出,全班一起交流。
2、初讀反饋:
a)師檢查同學的預習的情況,教師出示生字卡片。
全體同學一起讀一讀所學的生字。
教師個別抽查。
B、初步交流自身新學會的詞語,(說意思及用法)弄清“國國”、“竹簡”的意思以及太史的工作、“伯、仲、叔、季”的排行順序。
三、再讀課文
1、再讀課文
考慮一下文章主要給俺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培養同學的概括的能力。
讓同學在再讀的基礎上總結文章,與全體同學一起交流。
2、觀察插圖:你能從圖中找到崔杼和太史嗎?
用自身喜歡的符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這幅圖的課文內容,畫下來,再讀一讀。
你覺得自身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對。
讓同學根據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所處的不同的環境,體會人物的語言。
指導同學對讀出太史的剛正不阿。
3、你怎樣評價故事中的幾位主要人物的?有什么依據嗎?
結合課文的相關句、段談一談。
進行朗讀的練習與指導。
4、從這些對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指名讀,評議。
小組(同桌)分角色練習。
全班分角色朗讀。
小結:大家把太史“剛正不阿、秉筆直言”的精神表示得真是充沛,淋漓盡致。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把段落中能把太史的這種精神更好地展現出來的詞語找出來,畫一畫。
說說你怎樣理解這些詞語的?他們寧可死也不肯改竹簡上的寫法,你現在知道太史所擔負的是一種什么樣的職責嗎?用自身的話說一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太史精神。
作業設計: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查找并閱讀歷史名人司馬遷的故事。
板書設計:
秉筆直書
依照事實寫歷史忠實、本分、不屈服
太史的職責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準確復述課文內容;
2、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與《在山的那邊》進行比較閱讀。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教育目標:
激發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敢于戰勝困難的決心與勇氣。
學習方法:
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
投影儀
教學設計:
課文導入:
同學們,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困難?(讓學生根據課前準備的內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議論,也可插話。)《在山的那邊》的作者一次次翻過無數座山,戰勝困難,才看到全新的世界。如果聯系你的學習生活,你又是怎樣做的?當在生活中戰勝了困難,你想過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嗎?如果把這道理推而廣之,就會成為人生的寶貴財富,成為戰勝一切艱難的法寶。今天,老師向大家推薦美國作家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樣從一件小事,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給我們以啟示的。
整體感知:
默讀文章,組織學生復述課文。(大屏幕投影復述要點: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故事過程)[學法指導]a.默讀要求(時間、內容)b.復述要求(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情節,即五個“w”)復述搶答: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哪個城市?
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爬懸崖的一共有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兩個?
那座懸崖有多高?巖石架有多高?(采取小組加分的獎勵方式,激勵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學生討論、交流、補充、評論(先小組交流,后大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時,要突出重點,給學生創造一個探究閱讀的氛圍,重點可放在“脫險”的過程。合作探究:
通過復述故事情節,同學們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寫“我”童年一次“脫險”的經歷。既是“脫險”,又是怎樣脫險的呢?其中又蘊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樣說的?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問題。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a.“我”陷入怎樣的險境?又是怎樣脫險的?b.這件小事給你哪些啟示?學生朗讀課文后,四人小組討論以上問題。教師小結:從這篇課文中,可以學到作者小時候在那座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這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為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個人生的哲理。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會聰明起來。體驗反思:
同學們,學習了《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文章后,請你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學生練筆,小組交流,全班反饋)(只要學生聯系自己,無論體會大小,教師都要真誠鼓勵)。
[教師小結]
居里夫人說過,“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學習了《在山的那邊》、《走一步,再走一步》兩篇課文,給你留下什么思考呢?進入初中,這是人生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要在新的起點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對無數困難。怎樣面對無數困難,將是我們初中學習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實際問題。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學習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邊”永遠召喚著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達理想的彼岸。學生朗讀《在山的那邊》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重點片斷,感受文章內容拓展延伸:同學們,學習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你還獲得了哪些啟示呢?假如你是“我”,將怎么辦?假如你是“我’’的同學,將怎么辦?杰利與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親為什么不把“我”抱下懸崖,而是教“我”自己下來?以上作業,請同學們在課間討論交流,整理在練筆本上。
拓展延伸二:
比較閱讀談中美德教育方式:
學生朗讀《迷途笛音》回答問題:
文章當中的迪廷除了用笛音指引我回家以外,還有什么方式?他為什么會選擇這種方式?你對他這個人又怎樣的看法?你的生活中有這種人嗎,請你舉例。
課后記:把兩篇課文內容綜合在一起閱讀,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建議“充分發揮師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確立的,旨在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在朗讀教學中,給學生以朗讀方法的指導,并把朗讀和品味結合起來,使學生既受到高尚情操的啟迪,又得到美的藝術感染。在閱讀教學時,努力形成一種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了較好的學習空間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點實詞。
2.通過朗讀體會古詩文語言的音韻美,體會作者立意行文、遣詞造句的獨到之處。
教學重難點:
體會古詩文的意境,加強對詩詞主旨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情導入、自由發言
你們喜歡在田野中漫步嗎?你喜歡農村生活嗎?請談談你的理由。今天,我們來學習陶淵明的《飲酒》,看看他們農村生活是怎樣的。
二、朗讀指導、自由朗讀
1.放錄音,提要求:注意斷句及字的重音,正確把握作者的感情。
2.請大家把這首詩朗誦一遍
3.提示重點詞句。
(1)從詩中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可從生活的環境,詩人的表現等方面說明)
(2)這一形象表現了他怎樣的志趣。
3.教師提供詩人的簡介,詩的背景資料。
4.指導背誦。
三、小結轉引,學習《次北固山下》
1.上面我們學習了陶淵明的《飲酒》,這是一首田原詩的代表作,下面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看他又描繪了一副什么圖畫。
2.介紹王灣的生平。補充介紹五言律詩的基本知識。
四、點拔意境
五、本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兩首關于大自然的詩,由于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他們所抒發
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卻都讓我們變得心胸開闊,恬適無欲。
第二課時
一、 情境導入、情入境
1.導語:一年四季,周而復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處于異地,面對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聽音樂磁帶,借題發揮。
3.即興創作秋季小詩。
二、指導析讀賞析詩歌
1.與《天凈沙》對比,學習其中的意境倉IJ作。(引出板書)
2.介紹其背景情況,學生再讀古詩;體會那種身在異地斷腸人的心境,并試著背誦。
3.再引:其實在此情景中也發生了另一件驚天動地的事,_場激烈的戰爭打響了,將軍壯士
為了報答皇帝的恩寵,奮勇殺敵,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現在我們學習一下。
4.放錄音,體會其中激烈緊張的氣氛。
5.詩句導讀。
6.結合分析,再讀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7.背誦《雁門太守行》和《天凈沙》。
三、體味賞析自讀體味
1.引語:秋天里的詩感情委婉曲折,熱烈奮進,但陽春三月,柔風吹拂的節,感受又會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出示問題:
(1)詩中寫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2)人們是如何來評價這個季節的?
四、本課小結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雁門太守行》以色示物,
以色感人,以色傳情。《天凈沙》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
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紅底鑲金”、“眼花繚亂”等詞語的意思,進一步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以及它的用處,感受人民大會堂建設者者的創造精神。
2.能聯系上下文認識過渡句的作用。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參觀倒影大廳禮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會簡直眼花繚亂擺設
2.學習課文。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讀課文,用“”劃出表現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詞,想想作者是怎樣寫的。
(2)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第3自然段:正門國徽:紅底鑲金,閃閃發光
柱子:12根六七層樓高4個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廳大吊燈:5盞
地面:晶光閃耀
第5、6自然段:大禮堂座位多:3層9600多個
300多個10000人
電燈多:像滿天繁星
燈光亮:燦爛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會廳金花彩畫眼花繚亂
大圓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會議門---寬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出贊美之情。
(4)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人民大會堂真是雄偉壯麗!正門
,中央大廳一一一;大禮堂一一一;宴會廳;
會議廳一一一一一。
(4)比較。剛才同學們說的和作者寫的有什么不同?(課文還用了過渡句把上下文緊密聯系起來。)
①用“--”在文中劃出過渡句。
②說說這些句子是怎樣把上下文緊密地聯系起來的。
3.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知道寫參觀記還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東西有重點地具體寫下來。
(2)課文用“數字說明、描寫、比喻”等方法寫出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3)用過渡句把上下文緊密聯系起來。這是參觀記的寫作特點之一。
4.練習鞏固。彈性作業,學生自選:
(1).摘錄自己喜歡的詞語或摘錄過渡句。
(2)作業本5。
(3)寫出你出家門到學校的過程,注意寫好過渡句。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幽靜、入場券、蠟燭、純熟、琴鍵、微波粼粼、霎時、一縷、洶涌、記錄”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3.抓住貝多芬的言行舉動及感情變化,體會《月光曲》的創作過程及內容。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
4.感受貝多芬同情熱愛貧苦人民的思想情懷。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幽靜、入場券、蠟燭、純熟、琴鍵、微波粼粼、霎時、一縷、洶涌、記錄”等。
2.初讀課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播放鋼琴曲《月光曲》。
2.讓學生自由暢談聽后感受。
3.板書課題,簡介《月光曲》。
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曲子名叫《月光曲》,是首鋼琴曲,它是由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那么它描繪的到底是怎樣的景象呢?它是怎樣譜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匯報初讀收獲。
(1)字、詞的掌握情況。
茵()券()蠟()縷()瞎()
陰()卷()臘()屢()割()
盲()鍵()粼()恬()洶()
育()健()嶙()括()兇()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交流初讀感受。
(4)質疑問難。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貝多芬的言行舉動及感情變化,體會《月光曲》的創作過程及內容。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
2.感受貝多芬同情熱愛貧苦人民的思想情懷。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
-、朗讀導入
1.讀讀課文,說說已懂了什么。
2.學生小結上節課的質疑。
二、學習課文
1.自讀,圍繞重點段、重點詞句進行感悟,將感悟結果以批注的形式寫在書上。
2.小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巡視時加以引導或點撥。
3.班上匯報。
針對“貝多芬走進茅屋,為什么彈完一曲,又彈一曲?”這一問題進行交流。
(1)貝多芬在各地巡回演出的空閑散步時,無意中聽到一所茅屋里傳出鋼琴聲,走近時又聽到屋內窮兄妹倆
的對話,貝多芬被感動,于是推門進屋,彈奏了剛才姑娘彈的那首曲子。
引導:貝多芬作為大音樂家,到各地演出還到小鎮上演出,并且無償為盲姑娘彈奏,這一切說明什么?
(說明貝多芬沒有架子,生活在人民之中,同情、熱愛勞動人民,心地善良。)
(2)貝多芬彈完一曲,盲姑娘說:“彈得多純熟呀!感情多深哪!”這說明盲姑娘愛音樂,懂音樂,很有音樂素養。貝多芬為在這兒遇到了知音而激動,因此用“我再給您彈一首”來回答盲姑娘。
引導:盲姑娘因為什么斷定給他彈琴的人是貝多芬。
(①貝多芬正在小鎮上演出;②彈得如此純熟,對樂曲的感情體會得這么深刻,只有曲子的創作者——貝多芬本人才能做到。)
練習朗讀,把握好窮兄妹倆對話中的互相體貼及盲姑娘聽完一曲后的激動的評價。
關于“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創作出來的?”這一問題,應引導學生弄清以下內容:
(l)貝多芬心情激動。
(2)當時“風吹滅了蠟燭”,屋里灑滿銀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這景色很美,這美蓋過了茅屋里的貧困和凄涼,這美感染了貝多芬,誘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懷著對窮兄妹倆的同情,決定把美好的音樂奉獻給這貧窮而愛好音樂的人。于是貝多芬即景抒情,彈奏出了《月光曲》。
關于“皮鞋匠眼前出現的景象與貝多芬彈奏的曲子有何聯系?”這一問題的交流,讓學生領悟出:
(1)皮鞋匠眼前出現的景象正是貝多芬彈奏的曲子所展示的`意境。
(2)皮鞋匠眼前景色的變化正是樂曲旋律起伏跌宕的表現。
(3)樂曲與意境的具體聯系:最初月亮升起,平靜的海面上灑遍了銀光,這時音樂一定是舒緩的,輕柔的,表現了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靜。接著月亮升高,穿過微云,這時音樂逐漸增強,有了曲折,表現微云開始破壞幽靜。忽然風起浪涌,寧靜被完全破壞了,這時的音樂一定是高昂激越的,表現整個世界充滿了風浪。
(4)再放鋼琴曲《月光曲》,讓學生感受旋律的進展,并想象樂曲的意境變化。
(5)有感情地朗讀8、9自然段,感受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過程正是他當時激動心情的真實抒發。
三、總結
1.感情朗讀全文。
2.再聽貝多芬的《月光曲》。
3.說說學文后或聽樂曲后的感受。
四、布置作業
1.查看書籍或上網,更多地了解貝多芬。
2.選一首自己喜歡的曲子,聽后把想到的景象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教學中圍繞重點段和重點詞句,反復讀、思、議,穿插教師的點撥,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及感情變化。傾聽《月光曲》,感受曲子的情緒變化,想象其意境,弄清皮鞋匠眼前出現的景象和貝多芬彈奏的曲子之間的聯系。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心。學習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善良、美好的心靈;并通過欣賞《月光曲》,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意境之美,陶冶愛美的情趣。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培養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體會幽默帶來的樂趣,以及給人帶來的思考。(原目標中還有一條“學習幽默的智慧”不要,學習中體會不明顯)。
3、仔細觀察漫畫,弄懂畫的內容,讀懂課文的詩歌,并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體會幽默帶來的愉快。以及給人帶來的思考。讀詩歌,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漫畫的內涵,感悟漫畫的幽默和智慧。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上學期的報刊訂閱中,有一種雜志同學們訂的最多,那就是《兒童漫畫》,你們誰愿意說一說,為什么你們愿意看這本雜志。
過渡:其實,看漫畫能夠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愉悅,智慧上啟迪。今天,我們學習新的版塊內容就是漫畫內容。板書單元版塊課題《電子時代》(電子時代:電子,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質量極小,帶負電,在原子中圍繞原子核旋轉。)下面,我們來欣賞兩幅漫畫
二、欣賞漫畫,感受漫畫的樂趣。
出示第一幅圖畫。
1、提出欣賞漫畫的要求:請同學們靜靜地看,一會把你看懂的內容告訴給大家。
2、學生匯報看懂的內容。
3、看了這幅漫畫,你有什么想法。
4、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5、教師幫助學生得出結論:有些基本的能力是電子所不能替代的。
三、示第二幅圖畫。
1、提出同樣的觀察圖畫的要求。
2、說說發笑的原因。
3、從這幅漫畫中得到什么啟示?(學生說什么都可以)
這只是一幅漫畫,表現的人的聰明,生活中如果是這樣的事情,一定要體現公平。
教學參考:59頁的關于展開討論:如果不遵守規則,社會將是什么樣?不進行討論。
出示漫畫的題目:休想贏我,認識生字“贏”記憶“贏”的口訣。
4、“休想”換詞,(別想、甭想、休要)
5、用不同的語氣讀這個題目。(肯定,藐視)
四、學習小詩歌。
過渡:通過剛才的兩幅漫畫的學習,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的.確帶給我們很多方便快捷,有一首小詩把計算機的功能概括出來,下面我們來學習。
1、學生自己讀,弄清1個生字的字音。
2、檢查生字的讀音。“棋”是形聲字,
3、檢查學生讀文情況。
4、這首詩歌里,向我們介紹了計算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5、你還能在生活中列舉一些例子嗎?
6、背誦詩歌。
五、書寫生字。
注意“算”的結構。注意算是上中下結構。中間是“目”字。
“棋”是形聲字,右上邊不能加上臥人,中間是兩個橫。
六、課后題。
1、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先讓學生觀察圖畫的變化特點。學生想象,畫一畫,并說明這樣畫或想的理由。(注意后面的用詞“跑”“飛”)還知道哪些越來越好的事物。
學生自主創新,可以是已有的發展的事物,也可以是現在即將發展的事物,也可以暢想將來。
2、討論交流(本節課的重點)電腦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什么?統計一下,家中有電腦的有幾人?談一談,電腦給你的家庭或個人帶來的好處。你覺得電腦給沒給你們帶來苦惱?(網迷、眼睛的損傷、網絡病毒)這些苦惱大家說一說解決的方法。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動物世界神秘的音樂創造,養成感受自然、聆聽自然的好習慣。
2、以自讀為主,強調預習,對疑難語句重點突破。通過課堂討論交流,把握主要觀點,訓練信息篩選和表達的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妙,以平等的心態和自然相處,尊重自然,熱愛自然。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森林狂想曲》
二、介紹作者
托馬斯劉易斯(1913—1994)美國醫學家、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1974年出版《細胞生命的禮贊》,獲該年度美國圖書獎。這本書是一個醫學家、生物學家關于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深邃,信息龐雜新奇,文筆生動、幽默,是當代科學小品文中的大家手筆。
三、字詞正音
四、整體感知
⑴本篇文章的說明對象是(C)
A、音樂B、大自然的聲音C、生物的非事務性聲音(語言)D、生物的事務性聲音(語言)
⑵明確“事務性聲音”與“非事務性聲音”之間的.區別。
(重點朗讀我家后院的畫眉“這段。由個別朗讀,到集體朗讀。)
提示:
1、“事務性通訊”和“八小時以外的事務性語言”具體指什么?
明確:指鳥之間用于溝通、聯系和交流的信號。如:警告、驚叫、求偶、宣布領地等,它們是事務性語言不是音樂。
2、“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說‘畫眉在這兒。’”意思是什么?
明確:我不相信它只是在進行事務性通訊,而是在進行不帶功利性質的音樂演唱。
3、作者認為音樂的性質是什么?
明確: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自得其樂,抒發情感。(鳥類事務性語言背后還有大量的重復出現的美妙聲音(非事務性)
4、從這段看來,作者的語言有什么特點?(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效果?)
明確:比喻;擬人。使語言生動、形象,給人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文字文學色彩很濃,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文學性。作者的文章寫得如此生動親切,關鍵是作者對所有動物都懷有深厚的感情。
5、同步填空:列舉、分析:
1、白蟻頭部打擊樂(非事務性聲音)
白蟻上顎信號(事務性聲音)
2、蝙蝠聲納捕捉昆蟲(事務性聲音)
蝙蝠倒掛鈴聲(非事務性聲音)
3、蟋蟀、蚯蚓的合奏、座頭鯨充滿力度和肯定的歌曲。(非事務性)
(這種有節奏、有規律、重復出現的表達情感的聲音,可以稱之為“音樂”)
⑶作者認為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作音樂的原因是什么?(關鍵句)
⑷本文結構思路總結
⑸作者在說明動物音樂時運用了那些主要的說明方法?
(在書上標明。請同學舉例說有哪幾種。)
明確: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等
總結:舉例子能使文章有厚重感,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打比方使被說明的事物更加生動形象。
列數字使事實更確鑿具體。
作比較使被說明的事物更容易理解。
五、難段點評
1、為保持聚會進行而設計的那些無關緊要的社交談話占了主導地位,大自然不喜歡長時間的沉寂。這句話怎么理解?明確:大自然聲音很多,大部分聲音聲音是沒有意義的。
2、第5段:“有風險”什么意思?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為了說明什么問題?
理解:“有風險”是說難以辦到。本段語言生動幽默,用類比法說明人類不理解動物的音樂就像外星人不理解高爾夫球聲一樣。
3、第12段:
⒈上下文指什么?明確:指眾多動物一齊鳴叫的聲音環境。
⒉“使我們飄然欲飛”怎么理解?明確:動物們的音樂合奏是一種大自然的生命旋律,令我們感動,陶醉。
六、拓展討論:
達爾文與劉易斯觀點之比較。
語文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候、脾氣、供養、鄰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準備白鵝掛圖或白鵝活動情景VCD,凈角出場'VCD。
2、收集有關鵝的故事和古詩。
導入揭題
1、出示白鵝活動資料(VCD或圖):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動物朋友,仔細看看它是誰?你喜歡它嗎?
2、你熟悉鵝嗎?看到鵝你會想到些什么?
a、出示駱賓王的《鵝》,齊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b.王羲之寫鵝的`故事。
過渡:七歲的駱賓王寫鵝,妙趣橫生,大師豐子愷筆下的鵝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想知道嗎?
初讀感知
1、出示導讀:
a.自由讀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b.你喜歡大師豐子愷筆下的鵝嗎?為什么?請在相關文字旁寫上喜歡鵝的原因。
c、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請在相關文字邊上打上?。
2、學生自由讀文,完成導讀要求。
3、檢查生字詞。(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讀錯的字)
4、交流。(可以用說理由、感情朗讀、表演等形式)
a、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
b.小結:同學們談得真好,讀出了自己的喜愛之情,把作者筆下的這只白鵝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c、全班齊讀課文一遍。
5、質疑。
a、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板書。
b、選取有價值的問題作為教學的重點。如: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白鵝有哪些特點?作者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
細讀解疑
1、自由讀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四人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可采用以下三步,幫助學生理解過渡句的作用。)
a.出示第二自然段,討論:鵝的高傲表現在哪里?
b.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啟下,突出下o)
c、讀寫結合訓練。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02-2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
有關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簡單05-18
語文關懷教案03-03
語文園地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