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
2、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長短、應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在冬天,同學們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場雪了。謝老師帶了一些圖片讓大家一飽眼福。(課件)人們把雪稱為報春使者。
2、在冬天,我們總要說到一種植物,它就是梅花。(課件)所以人們也把梅稱為報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爭著報春,誰更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詩人盧梅坡的一首《雪梅》。
二、學詩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指名讀詩。讀古詩,講究的是抑揚頓挫,誰能有節奏的讀一讀。
2、作者在詩里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來理解詩意。注釋是我們的好幫手。指名讀注釋。結合注釋,和同桌交流,說說詩意。
反饋。相機指導。
學習古詩,注釋是我們的好幫手。指名讀注釋。結合注釋,說說詩意。不理解的做上記號,和同桌交流。
反饋。你還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相機指導。
重點指導:“降”,認輸“擱”,放下“遜”,遜色、差一點。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爭春,彼此各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連詩人要評論它們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擱下筆來好好地想一想,煞費一番心思了。
三、四句意思:梅花在顏色的潔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氣味的芳香上,卻要輸給梅花一段了。
板書:雪白梅香(板書:各有長短)顏色潔白是雪的長處,是梅花的短處;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長處,卻是雪的短處。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不服輸的語氣;詩人為難的語氣;各有長短的語氣)
3、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怎樣才能更完美呢?(板書:取長補短)
4、讓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看看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吧!(課件)引出主題:只有取長補短,既有晶瑩潔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動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報春使者。
5、這首詩寫雪與梅的古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還告訴我們應該取長補短的道理。這首詩的后兩句就成了書中十二單元語文天地向我們推薦的經典名句。讓我們來記住它吧!背詩。
三、拓展
這首詩的作者盧梅坡在寫完詩后大發感慨,又寫了一首《雪梅》,算是對前一首的補充與解釋。一起來看看。(課件)
四、作業:
課后收集描寫雪與梅的古詩。
板書:雪梅
白香
各有長短取長補短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
2、能復述課文。復述時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等詞語。
3、能從課內容和課外資料中了解孫臏是我國古代軍事家,是一個善于運用計謀戰勝敵人的人。
4、結合課外資料、聯系上下文理解,了解孫臏是一個善于運用智謀的人。
5、了解,懂得智慧的力量,了解我國悠久歷史文化。
教學重點:能復述課文。復述時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等詞語。
教學難點:能從課內容和課外資料中了解孫臏是我國古代軍事家,是一個善于運用計謀戰勝敵人的人。
查閱資料:教學、成語故事等
教、學具準備:課件(圍魏救趙動畫)
板書設計
圍魏救趙
孫臏智慧勝利
龐涓莽撞失敗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播放課件:《圍魏救趙》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怎么樣?(精彩)其實這個故事還能告訴我們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哪!想了解一下嗎?那就請走進我們今天的24課《圍魏救趙》,齊讀課題。
師板書課題:圍魏救趙
二、整體感知、排除疑難:
三、指導復述:
1、師:下面請你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生讀課文。
2、文章中還有許多我們不了解的朋友呢?你想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詞語:
龐涓田忌孫臏邯鄲軍械救援防御猝不及防
以逸待勞迷惑不解恍然大悟浩浩蕩蕩慌慌張張
撤離日夜兼程勝仗
3、搶讀,誰認識這個詞語就送給誰。
4、看來你們是大獲豐收啊!那把你們戰利品帶到文中再讀課文,邊讀邊畫一畫文中的成語,并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匯報文章的主要內容。
師隨機指導:孩子一個故事要有起因,經過和結果。你能說清楚嗎?
1、起因是什么呢?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
2、經過又是什么樣的呢?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能說得更動人!
3、結果又是什么樣呢?
4、孩子們你同意嗎?你能勇敢地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5、現在要難為你一下了!你能在你講的故事中用上這些詞語嗎?
課件出示:“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
6、小組相互說一說,選出本組內最優秀的選手參加全班的展示,并評選小小故事家。
四、結合課外資料,理解:
故事中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
1、搜集有關資料!把故事將給身邊的朋友。
2、搜集相關資料,更多地了解孫臏。
3、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勞”、“落花流水”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3
教學要求:
⒈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會用"有的……有的……"練寫課間活動的一個場景。
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發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⒈讀課題。
⒉誰知道"泉城"指什么地方?為什么人們稱濟南為"泉城"呢?
二、聽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⒈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⒉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⒊默讀課文,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四、檢查自學效果
⒈出示生字詞。
⒉認讀生字詞。
⒊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匯注 懸崖 晝夜 暄騰 晶瑩剔透 秋雨瀟瀟
⒋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議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第1自然段,數一數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告訴我們什么?
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三句)
指名讀第一句。這一句告訴我們什么?
默讀第二句,看看這句話共有幾個分句,從那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泉水的。
出示: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 ,好像銀華盛開,有的 晶瑩剔透 ,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指名讀這句話。(這句話有4個分句,前兩句寫泉的行,后兩句寫泉的聲音。)
作者為了把泉的不同形態和聲音寫出來,用什么詞連接的?(有的……有的……)
誰能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第二句話從形態和聲音寫出了泉水的美麗。
指導朗讀第二句。(一、三兩句聲音高些,二、四句聲音要低緩)
范讀,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濟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
讀第三句。"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六、練習
⒈朗讀課文
⒉觀察學校課間活動的一個場面些一段話,用上"有的……有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
⒈讀第一自然段。
⒉問:濟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繼續講讀課文
⒈學習第2自然段。
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什么。
讀后回答。(第一句寫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寫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寫泉水的樣子)
把描寫珍珠泉樣子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泉水從地下往上涌。
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這兩個句子那個好,為什么?
欣賞"在陽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們擰到水面上來。"
"擰"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擰的動作。
指導朗讀。
小結:這一自然段具體寫了珍珠泉美麗、神奇的景象。
⒉自學第3,4自然段。
⑴出示學習要求。
①默讀3,4自然段。
②數一數每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③五龍潭、黑虎潭分別在什么地方?(用:"____"畫出來)有什么的特點?
⑵學生自學。
⑶檢查:①看圖 ②填表
⑷學生練讀。
⒊學習第五自然段。
指名讀第五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點?找出描寫趵突泉樣子的句子。
"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
"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園"說明什么?(泉池大)
那句話描寫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賞"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還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圖理解。
指導朗讀。
小結: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觀尤為壯觀。
⒋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朗讀全文
⒈總結。⒉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⒈分段指導背誦。回憶每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什么。
⒉練習背誦全文。
三、識記生字字行,知道書寫
⒈指名讀生字。
⒉記住字形。說說自己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⒊指導書寫。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⒉抄寫詞語。
⒊組詞。
⒋背誦全文。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自主閱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維也納的音樂之美。
3、體會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對音樂圣殿的向往。
4、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5、感受維也納的美,激發對音樂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學會自主閱讀。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搜集一些有關維也納的資料、圖片等。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音樂,感受維也納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音樂,看你是否能說出這些名曲的名字或創作者。
(出示:《命運交響曲》、《月光曲》……)
二、自讀提示,自主閱讀
1、出示“自讀提示”:
(1)畫出生字多讀兩遍,遇到長句子、難讀的詞再多讀兩遍。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試著讀出韻味,讀出感情。
(3)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學過的.符號畫出來。嘗試邊讀邊批注,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
(4)勾畫下你認為文中最美的句子。
(5)思考《音樂之鄉》一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自由讀文。
3、小組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4、全班交流,評價朗讀。
三、學習詞語,積累好詞
1、出示本課的詞語,指名學生朗讀。
恬靜而神秘 動人的旋律 悠揚的樂聲
郁郁蔥蔥的森林 蜿蜒 多姿的多瑙河
2、勾畫出你自己找到的好詞佳句,小組交流。
3、將收集到的好詞佳句摘錄到“采蜜集”中。
四、提出問題,自主學習
1、討論:維也納為什么被稱為“音樂之鄉”?
(1)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邊讀邊體會情趣。
(2)小組討論,自主解決。
(3)小組反饋:讀讀認為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或段落,并說說為什么。同學互相評價、補充。
(4)齊讀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5)比賽讀。
2、小組交流: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小組交流反饋,同學互相補充、解決。
五、記憶背誦,感悟積累
1、再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與同桌、好友交流學習。
2、背背喜歡的段落或句子。
3、指名背誦。
六、拓展遷移,熱情獻藝
1、學生在小組內自由介紹自己的音樂特長,并推薦一人上臺表演。
2、想對“音樂之鄉”說點什么?
七、總結
師:真是太棒了!相信你們經過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這音樂的圣殿中去演奏出你們的精彩!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5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五副對聯。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多音字“卷”,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及文中五副對聯的意思。
3、初步了解春聯的特點,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誦讀春聯也是一門好學問。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五副對聯的意思,初步了解春聯的特點,背誦文中對聯。
教學難點:
理解對聯的意思,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感受對聯的對仗、音律美
教學用具:
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教學目標:
讀通讀順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新春佳節,萬象更新,人人喜笑顏開、歡天喜地,同學們說一說,人們都用哪些舉動來迎接這歡樂祥和的節日呢?
……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春聯的知識。二、初讀指導:
1、學生自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
2、讀順句子,讀通課文,想想大意。
3、理解詞語,不理解地方作好記號。
二、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領讀,及時正音“卷”
2、討論理解:欣欣向榮、開卷有益、祥和
3、分自然段讀課文。
4、聽錄音讀課文,想想課文大意。
三、梳理課文內容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大意。
2、出示長句子,指名讀好停頓。
3、梳理課文大意:哪里是寫春聯內容的?哪里是寫春聯的形式?
相互討論,交流。
四、指導寫字
1、自由讀生字,想想怎樣寫這些字?
2、指名說一說
3、師重點指導“祥”
4、學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
搜集兩三副對聯,準備在班級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背誦文中五副對聯,了解春聯的特點,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及時評議
2、讀課文中你喜歡的對聯。
二、精讀課文
1、分組朗讀課文
2、細讀“春聯內容”
(1)默讀第一自然段,標上句序,想想每句講什么意思
(2)指名讀,齊讀第一局,注意讀出“歡樂祥和:的氣氛
(3)指名讀,指導讀出“漫游“的喜悅心情。
(4)指名讀第三句,投影出示這副對聯,引導思考:這副對聯是怎樣描繪美麗風光的?
(5)學生討論、交流
(6)反復讀這副對聯,體會意境
(7)指名背誦這副對聯
(8)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下面三句對聯
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師引導。
(9)指名讀第七句,引導說出本段的結構段式
(10)小結:這一部分舉例了春聯的主要內容。
3、學習“春聯的形式特點”
(1)字讀,畫出描寫春聯特點的句子。
(2)投影出示:
綠柳梳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
學生說一說這副春聯的意思。
(3)齊讀,背誦
(4)以此聯為例,討論春聯的`特點。
講究對仗,上下聯字數相等,詞類相當。
聲律優美,讀起來抑揚頓挫,和諧動聽。
(5)復誦前面四副春聯,體會春聯特點。
(6)引導討論:為什么作者說讀春聯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7)齊讀。
三、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給我們介紹了春聯的主要內容和特點,告訴我們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生活中處處有學問。
四、朗讀課文
五、遷移練習
1、四人一小組,交流搜集的春聯。
2、按組進行班級交流,讓學生記錄自己喜歡的春聯。
布置作業:
1、背誦文中五副對聯
2、用“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寫一段話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洞庭湖風光的多媒體課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讀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確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說一說。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理解這句詩意:
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遙望:遠望。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
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么?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詩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說一說。
學生發揮想象,自由描述。
三、總結。
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四、指導寫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
2、范寫“潭、螺”,指出書寫要點。
3、學生完成習字冊。
五、作業。
1、用鋼筆完成習字冊。
2、抄寫書后第三項詞語兩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反思:
《望洞庭》是詩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課件圖片,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
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就打破了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上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
在教學中,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
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不錯。
之后,我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再結合詩句說一說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想象詩句中沒有提到的內容,然后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說得較空洞,寫得很不連貫。這是目前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7
一、教材解讀
荷蘭一向以“花之國”、“風車之國”、“運河之國”、“牧場之國”聞名于世。本文正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羊、豬、雞,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低地上”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游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并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奶牛仍是“嚴肅沉默”,擠奶人更是“默默無語”,連船只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課文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看到了畜牧業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蘭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蘭藍天、碧草、牛羊組成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所以作者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既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贊嘆。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傳神,比喻、擬人是本文語言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選編這篇文章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學生領悟本文在寫景方面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優美的語言。
二、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之美。
3、體會作者生動的語言,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鄉村生活的可愛;體會作者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難點是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感悟并說出文章所展示的詩情畫意。
四、教學創意著眼點:
感受與表達想結合。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釋題導入: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前兩天我們跟隨課文先去了泉城濟南,見識了那天下聞名的泉水,又去了人間仙境九寨溝,領略了那兒神奇的美景。今天,我們要去哪兒呢?
2、板書課題:田園詩情
指名讀題,用不同語氣。 田園?看到田園,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農村。想到了……
詩情?看到詩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詩一樣的情懷,有一個詞叫做詩情畫意
我們剛剛學過的美麗的《九寨溝》能不能稱作田園詩情?
3、 好,那讓我們詩情畫意的來讀一讀課題。
4、質疑過渡:這田園詩情的地方是哪兒呢?對,就是把郁金香定為國花的荷蘭。今天呀,我們將要走出國門,來到歐洲西部的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荷蘭,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園風光,感受那里的田園詩情,一睹那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好嗎?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己輕聲讀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2)積累好詞,在好詞下面做記號。
2、學生自己讀課文,圈畫好詞。
3、 指名分小節讀課文,相機正音,學生評議。
交流圈畫到的好詞,多讀幾遍。
4、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田園風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讀后交流,相機板書:
草原奶牛圖 郁金香
低地駿馬圖
動物王國
傍晚圖
夜晚圖
三、學習生字
1、學生自學生字。
2、提出有難度的生字,共同討論識記方法。
3、完成習字冊上描紅。
四、課外作業
搜集有關荷蘭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1、揭題:田園詩情
2、回顧:有著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等美稱的荷蘭,究竟是怎樣的呢?
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你看到了哪些有著濃郁的荷蘭風情的圖畫呢?
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草原奶牛圖 郁金香
低地駿馬圖
動物王國
傍晚圖
夜晚圖
3、過渡:是呀,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流動的奶牛,鮮艷的郁金香,剽悍強壯的駿馬,悠然自得的動物、寧靜的夜晚……這就是荷蘭的田園風光,這就是荷蘭留給我們的印象!
二、抓住重點,品讀感悟
1、那么,你最喜歡哪一處美麗的風光呢?它又讓你感受到怎樣的詩情畫意了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地方,并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景象,邊讀邊體會情趣。
2、 自讀自悟
3、小組交流:把你最喜歡的地方讀給小伙伴聽,把你最深的感受與組內同學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等會我們請小組派代表把你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說給同學們聽。
4、 大組交流反饋:
a、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b、說說為什么喜歡?(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學補充或看有關圖片
d、有感情朗讀
5、同學們說的多好呀,看來我們大家不虛此行!是的,這就是荷蘭,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現在看來,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或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蘭是指怎樣的荷蘭呢?
(真正的荷蘭不僅僅體現在那花之國水之國,更是那駿馬的自由王國,是那天堂般的動物世界,是那寧靜安謐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園、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還是那作者內心深處溢發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贊美和向往之情!
三、 拓展遷移
1、同學們,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覽了荷蘭鄉村的美好景色,感受著那迷人的田園詩情!還記得嗎?首先,我們來到了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說,可結合圖片);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碧綠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們看見——(同上);是的,運河之中裝載著奶桶的船只舒緩平穩地行駛著,我們上了小船,之間夜幕降臨,——(同上)……啊,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呀!
2、真美呀,我們又一次陶醉在這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中,感受著那份寧靜悠閑和富足安適,感受著作者對這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的贊美和向往。建議大家:
a、 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詞美句反復誦讀,展開想象,積累背誦。
b、 繼續搜集這樣的描寫田園風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來讀一讀,比較、感受、積累。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母愛的贊頌之情。
2.認識生字,了解母雞的形象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 2.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舍筆下的貓,性格古怪又淘氣可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老舍筆下的母雞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請打開課本,看一看吧!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輕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畫出生詞,邊畫邊讀兩遍。
3.思考。
(1)作者筆下的母雞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什么變化?(討厭 尊敬)
三 細讀課文,深入感知
1.默讀課文,出示投影。
(1)作者為什么一向討厭母雞?
(2)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一只孵出小雛雞的母雞?表現了母雞的什么品質?
2.小組交流討論。
第(1)題:作者討厭母雞是因為母雞無病呻吟,欺軟怕硬,發狂炫耀。
第(2)題:①精心保護雞雛,很有責任感;②想方設法為雞雛找食,表現出母親慈愛的本性;③教小雞生活的本領,很負責,很辛苦;④夜間啼叫保護小雞,很勇敢。
3.集體匯報。
4.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 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作者改變了他一向討厭母雞的心思,因為他看到了一只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母雞。現在作者是什么心思?讀第9自然段。(認為母雞偉大,是英雄。)
2.作者僅僅在寫母雞嗎?(歌頌了母親的`偉大、無私。)
3.看看作者寫貓和寫母雞在寫作手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1)結構清晰。《貓》寫貓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由兩部分構成。《母雞》明顯分為母雞孵出雞雛前和孵出雞雛后兩部分。
(2)敘述動物的特點,善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表現動物特點。對點滴小事進行具體的描寫說明,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情感表達。《貓》始終是一種喜愛之情;《母雞》則有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后的強烈對比,加深對母愛的贊頌。
(5)語言運用。語言生活化、口語化,有濃郁的“京味”.
課后習題
1.用“天?地?”的形式寫四字成語。
(1)形容大風時天地間暗淡無光。(天昏地暗)
(2)形容聲音大。(天崩地裂)
(3)形容天氣非常寒冷。(天寒地凍)
(4)形容時間長,永久不變。(天長地久)
(5)形容包圍嚴密,四面八方都布下了羅網。(天羅地網)
2.后來作者為什么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戎、諸”等3個生字,會寫“戎、嘗”等5個字。
2.能把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并能背誦。
3.能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4.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歪路。
【教學重點】
1.能把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并能背誦。
2.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歪路。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重點)
2.能把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并能背誦。(重點)
【教具準備】
課件(筆順動態演示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故事導入。
教師口述:同學們都喜歡看歷史精典故事嗎?說說你看過哪些歷史精典故事?
師:本單元,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歷史精典故事。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過渡語: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本單元第一個歷史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課文,看看從中能受到什么啟示吧!(板書:《王戎不取道旁李》)
【設計意圖:“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學習。這里由故事導入,目的是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資料介紹
〔王戎〕字浚沖,晉初任荊州刺史。因平吳有功,封為安豐侯。王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竹林七賢”包括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魏氏春秋》說,此七人“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為七賢。”他們常在竹林之中肆意酣暢,大都崇尚老莊之學,不拘禮法,生性放達。透過“七賢”的文章創作,可窺到他們各自的志向意趣。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戎馬一生諸子百家競賽唯一
(重點指導生字:
戎:“戎”和“戍”是形近字,不要讀成“shù”;
諸:不要只讀一半音,不要讀成“zhě”;
競:“競”和“竟”是形近字,都讀“jìng”。)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注意聲母易讀錯:諸(zhū)競(jìng)。
注意韻母易讀錯:戎(róng)。
(2)學習多音字:折(zhéshézhē)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
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②讀一讀:
這兩批貨物都打折(zhé)出售,嚴重折(shé)本,他再也經不起這樣折(zhē)騰了。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嘗的確如此。
競走曾經。
唯爭著跑過去。
信然只有。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本文講了王戎和小朋友在路邊看到樹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爭相摘李子,王戎認為必是苦李。)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課文先寫(起因);再寫(經過);最后寫(結果)。
四、學習“會寫字”
戎、嘗、諸、競、唯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諸、唯”屬于“左窄右寬”;“銜”屬于左中右結構;“嘗、競”是上下結構的字,“嘗”上寬下窄;“競”上小下大;“戎”是右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筆順。)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微、緩”和上下結構的字“茂”,學生練寫。
戎:戈字左邊沒有撇、斜鉤要長,下邊一橫稍往上拉、中間是一撇不是一豎。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初步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重點句子“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歪路。(重點)
2.學習作者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來表現人物特點。(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讀了《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文言文,你還記得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嗎?
師:王戎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這節課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王戎不取道旁李》神話故事,仔細讀課文,讀懂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環節,既溫習了詞語的朗讀,又讓學生憑借詞語回憶了課文內容,還進行了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課文,思考:王戎與其他孩子表現有哪些不同?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其他孩子“競走取之”,只有王戎“巍然不動”)
三、精讀古文,深入理解。
過渡:古文大家已經讀得背得很不錯啦,那它的意思你們理解了嗎?
1.讓我們先來看第一句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
誰來讀一讀?(生讀,注意節奏)
這句話中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小兒)(諸)(嘗)
這個詞語提的真好,誰愿意來幫助他解決?
(“諸”說明當時一起游玩的小孩很多,不是一兩個,練習下文就知道當時其他孩子求取摘李子了,從側面表現出王戎的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能力。)
思考:其他孩子的表現與司馬光的舉動有什么關系?
(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王戎觀察的細致入微和推理判斷的正確。)
有一點想要提醒小朋友,嘗可不是常常的常,這兒有三種意思,你覺得是哪一種?為什么?
(1)品嘗(2)曾經(3)嘗試
(曾經)
現在你能連起來說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嗎?
(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過渡:是呀,王戎那天和諸小兒玩了什么呢?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嘗試著用小古文說一說!
同桌說,指名說。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鷹捉小雞、捉蝴蝶、跳繩、抓蛐蛐兒、爬樹……
讓我們一起讀好第一句吧!
2.過渡:正當小朋友們玩得歡天喜地的時候,他們又看到了什么?請男生一起來讀一讀。
師:接下來的故事情節,請小朋友小組合作來說一說。
師:第一幅
(小朋友們來到了路邊,他們發現路邊長著一棵茂密的李樹。)(板書:起因:路邊李樹多子)
師:這棵李樹長在哪里?
(路邊。)
你怎么知道的?道邊李樹。
師:這就是李樹,你看到了一棵怎樣的李樹?
(高大)
(李樹上長著許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樹枝都壓彎了。一個個李子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把樹枝都壓彎了,這就叫“多子折枝”。)
大家能讀好這句話了嗎?
出示小古文。
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師:誰來說說第二幅?
(小朋友們都爬到樹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這么做。)
小古文是: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
老師這也有一個李子,你瞧瞧。
它什么樣?你覺得它的味道怎么樣呢?
(諸小兒看著滿樹的李子,饞得直流口水。)
師:諸小兒怎么做的?
(競走)
師:競走這個詞語,我們在識字中已經學過,什么是競走?(板書:經過:諸兒:競走取之王戎:唯戎不動)
在小古文里也出現過競走這個詞,在哪一課?龜兔競走就是龜兔賽跑。所以競走“爭先恐后的跑過去拿”的意思。是大家都比賽著跑過去,誰也不讓誰,老師送大家一個詞,就是爭先恐后(齊讀)。
(“唯”就是只有。)
你能讀出諸小兒的爭先恐后,王戎的鎮定嗎?
誰來說第三幅?
(看到路邊的李樹結滿了果子,諸小兒口水直流,一個個爭先恐后地沖向李樹,像猴子一樣一下爬到樹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動。)
諸小兒會會怎么問呢?
(你怎么不摘李?你傻啦,為什么不去?你怎么站在這兒不動?)
人問之,“之”是誰?
(“之”就是王戎。)
誰來問一問?指名讀。齊讀。借助注釋理解課文。
方法指導:
借助注釋學習文言文
注釋,好比拐杖,它可以幫助我們逐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門徑。閱讀文言文時,要借助注釋,了解課文出處、寫作背景、文化常識、與課文有關的作者經歷,讀懂字句,疏通文意,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文化內涵和表達的情感。然而,拐杖不是腿。用好注釋,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分析,獨立思考。
運用:如“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多子折枝”的注釋是:李子很多,樹枝快壓斷了。需要根據注釋補充意思為:(他們)看見路邊李樹上結了很多果實,壓得樹枝都彎下去。
王戎什么反應呢,誰來說第四幅。
小古文是
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告訴小朋友如果李樹長在路邊而且長滿樹的話,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嘗了嗎?
那他是隨便猜猜的嗎?他怎么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采光了。)
師:李子究竟苦不苦?一開始諸小兒相信王戎的話了嗎?
(沒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板書:結果:果為苦李)
那就是“取之,信然”。你明白了嗎?(板書:仔細觀察善于動腦推理判斷)
(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說的話了,這就是信然。)
這句話只有4個字,我們一起讀一讀。
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首先要善于觀察,對事物有強力好奇心,且有豐富想象力;其次觀察事物時善于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我們應該學習王戎的觀察仔細,善于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理智的推理判斷。文章最后講“取之信然”說明他的推理是正確的,他是一個聰明、機智、善于動腦的孩子。
3.寫作方法
作者不是直接寫王戎的聰明,而是先寫別的小孩“競走取之”,再過寫“唯戎不動”,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作手法?這手法對表現王戎的聰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
(對比)???(反襯了王戎的聰明過人)?
聯系實際講對比:對比的手法看起來好像很深奧,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用。而且經常用。?
生活中這樣的對比還很多,以后注意在作文中也多運用。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從聰明過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學到什么?遇到事情多觀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動。(如果做到這樣,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樣聰明)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授方法,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水到渠成。既鍛煉學生寫作,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合作朗讀
1.小古文理解了,相信你們肯定能讀得更好了。請小朋友小組合作讀讀看。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師:用各種方式讀,還能讀出趣味來呢!
2.看來現在你們都是朗讀高手了
五、課堂小結
我們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彎路。
六、當堂檢測(選做)
1.說說為什么“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教材課后題第2題。)
2.課后尋找其他的人物故事,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識。
板書設計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起因:路邊李子多仔細觀察
經過:諸兒:競走取之王戎:唯戎不動善于動腦
結果:果為苦李推理判斷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這是一篇文言文,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且,為純粹的古文,因此在教學時,教學生朗誦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為今后的古文教學培養良好的語感。在做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從培養文言文的朗讀方法開始著手,做到讓學生讀準節奏,才能正確理解意思。第一節課以讀為主,理解大意,再做到熟讀成誦。第二節課是以精讀理解字意,實詞和虛詞的理解用法,再到句意及全文的理解,明白期中蘊含的哲理。教學環節上安排,把全文按照五個畫面分開,讓學生通過這五個畫面,理解每字每句話的意思。圖文結合,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不足之處:
在學生朗讀時,雖然我用了許多的方法,比如范讀,課件作用,但是學生的朗讀還是不夠到位,留下了許多遺憾。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聯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讓學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中華雄姿英發?(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六、作業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歌曲《愛我中華》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反思:
因為這是一首歌詞,相信大部分學生都熟悉這首歌。所以,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們聆聽這首曲子。部分學生是邊聽邊晃動身體,顯得很投入,有的學生還很羞_的小聲哼哼。看得出,他們很想跟著音樂節奏哼唱出來,但是又顯得很緊張害怕。看到學生們對這首詩歌很感興趣。于是我便鼓勵學生們大膽去唱,唱出聲來,學生們在我的鼓勵下表現的不是那磨緊張了。
聽完歌曲后,帶著濃厚的興趣,大家一起學習了這膾炙人口的詩歌。在歌中唱到:“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所以,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回想剛才歌唱家在唱這一段時的高昂氣勢,讓他們大膽去想象各民族兒女萬眾一心的力量,想象運動健兒在賽場上摘金奪銀,爭得榮譽的場景。鼓勵他們大膽說出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學生們的興趣是越來越濃烈了。他們爭先恐后的舉起手來,我叫了幾位學生來說,他們用不流利的話語害羞地說出自己想象的畫面。我便請全班同學給他們熱烈的掌聲,告訴他們,你們描述的畫面很美,你們說的很棒,幾位學生聽了,臉上露出了從未有過的開心。
在時間的督促下,這首詩歌學完了。我再一次鼓勵大家,請同學們帶著對詩歌的理解,對祖國的祝福,對各民族親密團結和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來聆聽這首_澎湃的歌曲。并請同學們跟隨音樂高聲唱起來。沒想到,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們用豪放的聲音唱著這首曲子。雖然大家的歌聲不是那么優美動聽,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有著燦爛的微笑!
在這節課上,學生們不但掌握了詩歌的內容,了解了詩歌表達的情感,而且還唱會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真是一舉兩得啊!看到學生們有這樣的收獲,我感到很欣慰很欣慰,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快樂和喜悅!
所以說,學生需要鼓舞,鼓舞離不開學生。鼓舞是學生們學習的動力,它會陪伴學生們快樂成長!我相信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的。那就讓我們帶著贊許的目光一起為學生們加油吧!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它正在遭到各種污染,環境污染已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2.討論怎樣保護環境。
3.懂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過程與方法:參與活動,討論、發表對環境問題及保護環境的見解;耐心聽別人的發言,簡明扼要地說,通過多方評價規范口頭語言表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指導學生在情境中討論交流時的條理性、應對性和合作性。
2.懂得環境對人類的重要作用,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難點
1.尊重、理解對方,學會傾聽。培養調查、訪問、查找資料的能力,探究能力。
2.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保護環境,不做污染環境的事,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美麗的.環境錄像和被破壞的環境視頻。
學生:調查家鄉的環境現狀,查找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各組把要展示的標語版、手抄報、建議書等張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
2.同學們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去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呢?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一下。看到我們生活的環境,你們有什么感想呢?讓我們首先進行一次展示會,把所有的收獲與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二、小組交流
1.小組成員就同一主題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況。
2.小組成員整理本組成員收集的材料。
3.推舉代表,小組成員就本組的調查主題準備進行全班交流。
三、全班展示
1.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1)以“我們與環境”為主題,結合本組的展示臺內容先進行充分講解。
(2)把事情的過程說清楚,把了解到的情況說具體。
(3)講的時候要有感情,把本組對環境保護的看法講出來,使聽的人了解情況并受到感染。
(4)其他同學要做一個有禮貌的聽眾,能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
(5)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可在同學發言完畢后做補充。
(6)各組代表發言后,其他小組可提問。
2.教師引導學生全班交流,各小組派代表交流。(提醒:與其他組一樣的不重復說)
(1)小組輪流展示。(鼓勵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個性化的展示,如采用文字、圖片、實物或表演等形式)
(2)小組之間互相觀摩,“代言人”要向其他小組做集中介紹。
(3)每位同學都要認真傾聽其他小組的發言、展示,感受、了解我們身邊的環境,并準備對每個小組的展示情況進行評價或提出問題。
3.多方評價,深化主題。
通過各組同學評議:本次交流展示活動中哪個小組表現比較出色?(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1)學生評價:你認為這節課誰的表現?為什么?
(2)教師評價:總結本節課中學生突出的優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四、總結、引導討論
1.引導討論:面對家鄉的環境狀況,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
2.評出合理化的建議。
五、交際范例
用一諾: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這樣做,用水后及時關緊水龍頭;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盡量多走樓梯,少乘電梯,健康又環保;垃圾分類回收。
六、延伸拓展
希望同學們真正行動起來,爭做一名環保小衛士。并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看看他們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點:學會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意思;能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教學難點: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初步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從第一自然段中感受大橋的古樸之美。
教學難點:從第一自然段中感受大橋的古樸之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新授:
1、布置預習。
2、小組交流。
3、匯報
老師檢查學生朗讀.
4、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
(2)你知道了什么?
(3)從‘“1300多年”中你感覺到了什么?體會著讀一讀。
: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你想知道她為什么世界文明嗎?下節課我們來研究一下。
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搜集趙州橋的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以及設計上的特點。
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產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以及設計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通過想象再現圖案的畫面,體會趙州橋的美觀。
教學設計:這課文用簡明的語言介紹了趙州橋的堅固、雄偉、美觀,重點介紹了趙州橋沒有橋墩和能使洪水分流的特點,強調了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課文,并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趙州橋,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新授
1、“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寫出了趙州橋的什么特點?
2、你覺得趙州橋設計上那個特點更吸引著你呢?你就學習哪部分?
默讀,你是從那體會到的?用筆畫一畫。小組交流。匯報。
3、指導體會趙州橋的美。
看錄像,當導游介紹趙州橋。
4、匯報搜集的資料。
5、朗讀并背誦
:
趙州橋給你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
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
雄偉
17、趙州橋堅固世界聞名
美觀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按照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2、學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教師板書課題:
頤和園
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出示幻燈片
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和要求寫的字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⑴ 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⑵ 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 用拆合法記“殿、眺、閣、聳”的字形:
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尸體的“尸”;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 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記憶“閣、雕”的字形。“閣”屬于外形內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
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于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準確地表示讀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ì)。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③ 用比較法記憶“栽、雕、賞”的字形:
(根據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
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
⑶ 借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
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這種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將終生受益。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六、學法指導
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課后小結
學生沒有到過北京,對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閣榭,長廊石橋等景物沒有感性認識。在做教學準備時,我搜集了頤和園許多相關資料,還要求學生回家搜集頤和園的資料,如圖片、音像、古詩、對聯、美文等。然后把師生共同搜集的資料制作了課件,創設了一個虛擬的網絡環境,并引進課堂,進行了的嘗試和探究,充分發揮了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使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融為一體。教學時,讓學生邊游覽邊談體會與感受,啟發學生進行想象,學生如臨其境,對頤和園的景色優美就有了具體、形象的主觀感受,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尤其是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后,學生利用課件,自主探究自己喜歡的景點,新鮮感也很強,個性化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充分的享受學習的自主,品味頤和園獨特的美,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感在語文課教學中,教師的課前教學準備,千萬不可忽視與互動學生。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4
教材簡析
課文重點刻畫白鵝的性格高傲,從一開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顧右盼,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到“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吃相中”過渡句統領全文,接著分別從“嚴肅鄭重”的叫聲、“大模大樣”的步態、“從容不迫”的吃相具體細致刻畫了鵝的高傲。從作者的描述中,不難讓我們感覺到這種高傲不令人討厭,而是可愛有趣,讓人發笑的。
教學目標
1、能從“叫聲、步態、吃相”中感受白鵝的高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7自然段,積累好詞佳句,能運用若干好詞佳句。
3、揣摩作者寫作的表達方式(比較、擬人、貶意褒用)初步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寫作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白鵝的高傲和可愛,并能有滋有味地朗讀。感受作者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特點。能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抓傲理脈絡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在你們心目中,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
(課件出示豐子凱筆下的鵝圖片)
2、課文哪句話直接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
出示句子: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3、個性化朗讀這一句子,齊讀這句話。
【學法指導】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書,倡導個性化朗讀,讀這一句話時,可強調讀出“好一個”,也可強調讀出“高傲”這個詞,雖是不同的`讀法但都能體現出鵝的高傲。
4、作者從幾方面來描寫這只鵝的高傲?
師板書:叫聲步態吃相
二、挖傲品詞語(學習第一部分:叫聲)
1、課件出示,聽聽狗的叫聲,理解“狂吠”,聽聽鵝的叫聲,對比狗的叫聲,理解“不亞于”。
【學法指導】充分利用課件這一優勢,幫助學生從形和聲去感受鵝的高傲,并能突破字詞教學上的難點。
2、指名讀描寫叫聲的這段話,找出描寫鵝叫聲高傲的詞語畫下來,品讀這些詞語,說說自己的理解。
師相機板書: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3、師與生合作朗讀這一段話,讀出鵝高傲的氣勢。
4、想象假如這只鵝會說咱們的漢語,它會說什么?我們一起來當當“鵝語”小翻譯。
課件出示句子:
我是“鵝語”小翻譯
凡有生客進來,鵝厲聲叫囂,好象在說:“_________。”
籬笆外有人走路,鵝引吭大叫,好象在說:“________。”
【學法指導】讓學生當“鵝語”小翻譯,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拓展了想象的空間,加強與文本之間的交流。
5、從作者對鵝叫聲的描寫中我們能體會到什么呢?(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6、全班齊讀這段。
7、正因為它的勇敢盡職,它的高傲才顯得可敬,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三、師小結:我們領略了白鵝“叫聲”的高傲,表現在見到生人或是籬笆外面有人走路時就會引吭大叫,非常有趣。但白鵝的“步態”和“吃相”這兩部分寫得更有意思,請同學們自學,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
板書設計
13、白鵝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叫聲 嚴肅鄭重 厲聲呵斥
厲聲叫囂 引吭大叫
步態
吃相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學習課文內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豐收的喜悅,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搜集查找有關麥子的資料。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感受大自然的美,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幾處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在麥子成熟的季節里,金色的麥子,碧綠的豆莢與藍天、白云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知道嗎?在這么美的地方,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可以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麥子黃了》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農家孩子的快樂。
二、 新課
1、學生自學,老師提出自學要求。
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可以通過查字典,也可以向周圍的同學請教,將字音讀準確,詞意弄明白。
(大屏幕出示:
1、邊讀邊圈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2、通過查字典等方法,讀準字音,記住字形,了解字、詞的意思。)
(學生自學時教師要巡視,了解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適時提醒學生邊讀邊圈畫邊理解)
2、 檢查自學情況,解字、詞,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通過剛才的初讀,大家能把課文通順地讀下來嗎?那好,誰愿意來讀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
A、 指名讀第1自然段,如有讀錯的地方及時糾正,如沒有錯誤的地方給 予表揚。
B、 在這一段中,有些詞用的特別好,比如“嫻靜”這個詞,誰能說說它 是什么意思?(文雅、安祥的意思)
(說時要提醒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文中指麥子和豆莢文雅、安祥的樣子)
C、 是啊,在五月的和風中,麥子和豆莢就像文靜的少女一樣,靜靜地微 笑著,多美啊,誰能美美地把這一句話讀一讀。
(找同學讀一句話,指導讀)
D、 在這一自然段中,像這樣描繪田野的景像的詞還有一些,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屏幕出示:( )的田野 洋溢著( ))
適時提問,空曠的田野什么樣啊?(出示圖片)洋溢著清香是什么意 思?(到處充滿的意思)
誰能把這一句話來讀一讀。
E、 田野中的景色這么美,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2)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 這時候,麥子和豆莢誘惑著孩子們來到田野里,誰知道誘惑是什么意 思? (吸引的意思)
B、 該是多有趣的事才能把孩子吸引到麥田里來啊!
(大屏幕出示:“五月的風……真舒服。”)
①誰來讀讀這個字“赤”(注意指出翹舌音)誰能說說“赤腳”是什么意思?
②再來看這個字“趾”,它的讀音是什么?這個字是個形聲字,誰能說說我 們可以怎么來記它?
C、 同桌之間,把這一句話讀一讀,說說,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覺?(舒 服、好玩)
D、 好,誰試著帶著這種感覺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E、 光著腳踩著泥,孩子們的手里也有好玩兒的東西。
(大屏幕出示:“折一 根韌韌的柳條……向前跑去”)
①誰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②老師指著“削”這個字是個多音字,它有哪兩個讀音?在本文中應該讀哪個音?為什么?
③孩子們的手可真巧,普普通通的竹管很快就變成了笛子,吹著曲子,多高興啊,誰來把這句話再來讀一讀。
F、 這些句子大家讀的真好,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快樂)
G、 那好,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快樂的感覺再來完整地讀一讀二、三自然段。
(3) 學習四、五自然段
A、 小伙伴們在田野中還要幫家人做許多事情,大家自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的' 四、五自然段,看看孩子們都要做什么事?
B、 (大屏幕出示:翻)在這一部分中的這個“翻”字非常不好寫,也容易錯, 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字的左邊是一撇下面加個米字,千萬不要寫成采字,好,大家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來寫這個字(書空)
C、 這個翻字可以組什么詞?課文中的詞是什么?(翻過的地里)老師告訴大 家成熟的麥子收割后,農民們就會用工具把田里的土松一松,就叫翻地。課文中說的剛翻過的地里,就是指剛剛翻松的土地。
D、 (大屏幕出示:扯)這個字怎么讀?大家想一想這個字和我們剛剛學過的 哪個字特別像,(出示:趾)誰能說說這兩個字我們可以怎么區分它們?
(趾是腳的一部分,所以是足字旁,扯是用手來完成的動作,所以是提手旁)扯是什么意思?(用力地拉)
E、 是啊,雖然扯青草時并不輕松,可孩子們想到日后剪羊毛的情景,還是會 禁不住咧開嘴巴笑了,(出示:禁不住)誰來讀讀這個詞,這個字是個多音字還讀什么?可以組什么詞?
F、 好,現在讓我們把四、五自然段合起來讀一讀。
G、 誰能說說孩子們在田里要做什么? (趕鴨、放羊、扯青草)
(4) 學習第六自然段 A、 孩子們趕好了鴨子,放好了羊,也為家里的兔子準備了嫩嫩的青草,他們 為自己準備了什么美味呢?誰來讀讀第六自然段。
B、 孩子們自己動手在田邊開始了野炊,他們分工合作很快便做出了香氣撲鼻 的米飯,小組的同學一起來讀一讀,好,哪個小組愿意來讀一讀,咱們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讀的聲音響亮,字音準確。
(5) 學習第七自然段 孩子們吃飽了,隨意地躺在地上,讓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真是舒服啊,愿意和老師一起來把最后一自然段讀一讀嗎?
3、 整體記憶會認、會寫的字
(大屏幕出示所有的會認、會寫字)通過初步學習課文,我們不僅感受了農家孩子的快樂,還認識了很多字,大家看看這些字你們都學會了嗎?
在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有兩個字比較易錯,下面把寫字本翻開,和老師一起來寫一寫這兩個字。
(書寫“翻”和“鍋”邊寫邊強調書寫位置和要注意的地方)
4、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好,現在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篇文章都寫了孩子們在麥田里都做了什 么?老師告訴大家把這些內容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誰能試著來說一說?(注意提醒學生要說清時間、地點)
三、 總結
這節課我們只是初步地感受了孩子們在麥田里的快樂情景,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好,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里,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