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中所表達出來的同學形象,體會同學間濃濃的情意。
2、體會作者如何描寫每位同學的特點。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抓住人物特點,領悟本課的寫法。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通過笑聲寫出人物特點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深厚情感,學習作者是怎么表達這種情感的。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 導入揭題:
1、年的小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大家都結交了許多好朋友,這些朋友便是和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小伙伴。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和同學間那《忘不了的笑聲》。——板書課題
2、讀一讀課題,說一說這個課題是圍繞什么來寫?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習要求(一)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并思考:
(1)作者主要寫了那幾個人的笑聲?
他們的笑聲各有什么特點?
填空:余曉的.笑聲( )、魯珊的笑聲( )、方平的笑聲( )、陳立的笑聲( )。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思考題:作者主要寫了那幾個人的笑聲,他們的笑聲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
(二)、朗讀課文,體會情感,領悟寫作方法。
過渡:他們的笑聲別具一格,他們的笑聲里包含著什么呢?
1、學習要求(二)
(1)請用“——”畫出他們不同笑聲的句子讀一讀。從中你感受到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方法:讀——思考——交流)
過度:課文除了寫四個同學的笑聲,還寫了什么笑聲?
(2)從這些笑聲中包含著同學間什么樣情誼。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從中你感受到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為了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它采用了什么描寫。并有感情的讀一讀這些句子。
(2)課文中除了寫他們四個人的笑聲,還寫了什么笑聲?從這些笑聲中包含著同學間什么樣情意。
(3)采用不同方式讀課文的最后兩段,讀中領悟情感。
(4)師小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學習那些寫作方法? (此處出示課件——寫作方法:抓住特點 突出性格塑造形象)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寫法。按照這個思路,請同學們也抓住每個同學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來突出他的性格。
四、小練筆。
在你的身邊,哪些同學的言談舉止比較有個性?又突出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然后試著用幾句話寫一寫。
五、學習反思:師生共同小結課文。(結合學習目標)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詞語超市:復習鞏固要求會認和會寫的詞。
2.金鑰匙:培養學生在閱讀好文章時,品味好詞好句的能力。
3.語文故事:培養學生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通過對“一字師”的理解,了解修改對寫作的重要性。
4.古詩誦讀:使學生在讀背中感悟古詩的意境,領略西湖之美,達到積累的目的。
5.語文生活:通過說畢業感言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演講能力。
6.習作:寫在小學六年中一件難以忘懷的事,注意寫清事情的經過,寫出真實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一些紙條,紙條上分別寫上“向老師說”“向同學說”“向母校說”“向家長說”“向自己說”等。
教學時數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復習會認詞、會寫詞。
2.多種方式認讀第一組詞語。指名讀,檢查掌握情況。
3.認讀、練習第二組詞語。可以聽寫檢查,也可以做選詞寫話練習。
二、金鑰匙
1.導言:《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這篇課文對母親描寫非常細致,詞句也非常講究。今天我們再一次品讀品讀這些好句子。
2.自主朗讀,抓住帶點的地方細細品讀,想想這些地方寫出了母親的什么內心活動?
3.指名讀,并談談讀后的體會。
4.教師小結:閱讀好文章時,一定要培養一邊標記、一邊思考的習慣,這樣既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從中學習好的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5.拓展:用一邊標記、一邊思考的方法從本單元的課文中找出好句品味品味。
三、語文故事
1.導語激趣。
“一字師”講的是什么樣的老師?“一字師”講述的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2.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讀短文。
(2)邊讀邊想: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樣的啟發?
3.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可以談對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聯系自己的實際談啟發。
四、古詩誦讀
1.導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飲湖上初晴后雨》這兩首詩你們會背嗎?(指名背或齊背),這兩首詩都描寫了西湖美麗的風光,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描寫西湖的古詩,再一次領略西湖的美。
2.自主朗讀,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熟,質疑。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在難讀處指導,解疑。
(2)通過引讀,指導學生讀出韻味。
師:烏云洶涌像把墨汁潑翻,但不能遮住青山,白色的雨點好似蹦跳的珍珠,打入游船。
生: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
4.品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5.練習背誦。
(1)同桌合作背誦或自己背誦。
(2)齊背。
第二課時 (語文生活)
一、談話導入主題
六年的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六年來多少事令我們回憶: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有趣的活動……即將要分別了,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要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說!
今天,就請同學們到講臺前,作一個簡短的發言,說一說你們想說的話。
二、出示發言的要求
1.抽簽確定發言內容,內容有:向老師說、向同學說、向母校說、向家長說、向自己說……抽簽后,準備幾分鐘。
2.要抓住主要內容說,不必面面俱到。要根據抽到的說話對象使用稱謂語。
3.上臺后不要慌張,態度自然,發言口齒要清楚,聲音響亮,語速不要太快。
4.認真聽別人的發言,聽完后要掌聲鼓勵。
5.發言后,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一下,看看發言的內容是否符合確定的內容,語言是否流暢,是否做到了表情自然、不怯場。
三、組內發言,相互評價
1.四人為一小組,組內抽簽,確定內容。
2.各自準備幾分鐘。
3.組內發言,同學評價。
四、全班交流
1.指名發言(或小組內推薦發言人)。
2.全班同學評價。
五、教師總結
這一次說畢業感言的活動,就是為了鍛煉同學們即席演講的能力,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它需要我們平時善于觀察、積極思考,還要求我們有比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落落大方的講話姿態。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多找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多與人交流,就會提高自己的講能力。
第三課時 (習作)
一、激發興趣,拓寬思路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小學六年中一定有許多事情讓你難以忘懷:第一次背著書包步入校園;因為做了錯事挨了老師的批評;考試得了高分贏得同學羨慕的目光……想把你最難忘的一件事告訴大家,與同學們分享嗎?
2.說一說你最難忘的那件事。(同學自由說,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糾正學生表述不清的語句)
根據學生說的內容,教師要及時適當歸納。
二、閱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三、自主習作
1.學生構思后自主習作。
2.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根據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第四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朗讀習作,進行自改
二、指名朗讀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請3—4名學生讀習作,一個一個評,相機指導,肯定優點,引導補充修改。通過典型習作的評議,使學生明白評改作文的要求和方法。
三、小組互讀互評,對習作提出修改意見
四、進一步修改習作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⒈讓學生了解兩首詞的-要內容。
⒉能有感情地朗讀者兩首詞。
情感態度:
⒈體會到由于詞人所處的時代、經歷的遭遇、當時的心境等等不同,詞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⒉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過程方法:
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詞的-要內容,并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板書)
介紹毛澤東創作詞的背景
1961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持中共中央會議。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際上的反華勢力也十分猖獗,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詠:這里有贊美的意思。
〖揭示課題,很干脆。解題也利落。“詠”,是古詩詞的一種題材,不都是贊美的意思。〗
二、讀一讀
1、初讀感知:
(1)讀著這首詞,你有什么感覺?你感到是振奮激動,還是哀愁無奈?從詞中你聽到是哀嘆還是笑聲?你從中看到的生機熱烈,還是衰敗冷清?(要求用這樣的句式回答:“讀著這首詞,我感覺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聽到……”)
(2)齊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2、精讀感悟
(1)再讀詞文,理解下面的內容。
問題:①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1、2兩句詞的意思。
明確:嚴寒的冬天,漫天飛雪。但是,在毛澤東的眼里,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已是懸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學生交流后,板書:“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開得怎么樣?請你用恰當的詞語,形容梅花的“俏麗”。
③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開放。但是等到山花爛漫的春天來了,她卻怎么樣了?想象“山花爛漫”的情景。梅花在“叢中笑”,又是怎樣的情景?梅花笑了,為什么?
明確并板書: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3、賞析方法歸納
一首好的詩詞就是一曲曼妙的音樂,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評,細細去欣賞,下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七嘴八舌評詩詞,可以從個別的字上,也可以從某個句子上,也可以從整首詞上去賞析。
三、學習詞的內容
1、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歌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想象空
間,不信請看這一句:“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讀著這句話,你腦海里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提示:冰天雪地、懸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風陣陣、大雪紛飛,梅花傲霜斗雪,綻放枝頭……
2、“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們報告著春天的信息,
如她是怎么向人們報告的呢?春天終于來了,這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提示:百花盛開、異彩紛呈、滿山遍野、萬紫千紅
3、這時梅花的心情怎樣?這是一種怎樣的笑?
提示:她和百花在一起,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
四、比一比,想一想
1、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介紹陸游的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官職。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里那在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默默地經受著風雨的打擊,正是陸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寫照。既有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傷感,也表現了受到挫折而不屈節的品質。
2、請大家想一想,陸游詞中所寫的梅花是怎么樣的?
明確:“獨自愁”“香如故”
3、引導比較。想一想,毛澤東在詞中所贊美的“梅花”與陸游詞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樣?
明確:在陸游的詞中,梅花在“獨自愁”“香如故”,而毛澤東詞中是“花技俏”。
4、同學們,毛澤東是在讀了陸游的詞,才寫“卜算子詠梅”這首詞的。毛澤東在自己詞的前面,有一句說明的話: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要求:學生說說“反其意”的意思。
〖讓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后,再討論“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歸納,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
5、大家來談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導學生體會陸詞很悲傷、壓抑,而毛詞卻充滿樂觀、積極的態度。不必比較兩首詞的高下。)
五、小結:
毛澤東和陸游寫的詞,都是“詠梅”。但是由于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對梅花的認識也不一樣。可知,不同時代,人們賦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質,但不變的是人們梅花的喜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開放。讓我們在這段激昂歡快的樂曲聲中再次朗讀毛詞《卜算子·詠梅》
六、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
七、板書設計:
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毛詞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樂觀、積極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陸詞“獨自愁”悲傷、壓抑
“香如故”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一、創設情景,激發動機
1. 文言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知道為什么叫文言文嗎?
2. 通過對比“口頭語言:吃飯了嗎?”與“書面語言:飯否?”引發興趣
二、目標建設,獨自自學
1. 自讀課文,讀準句讀。
2. 提出預習中的問題。弈秋,“秋”是人名,“弈”表示善于下棋。
三、小組互助,質疑釋疑
1. 小組選一篇有感情朗讀。
2. 解釋每句話的含義。
四、課堂對話,教師精講
1. 這位老師叫什么名字?弈,秋。
2. 介紹“孟子”,解釋重點字:惟、繳、俱、弗、若、非然(搶答闖關,會的同學自主站起來回答)
3. 抓住“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領悟道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聯系生活實際談談理解。
五、課堂小結,歸納升華
1. 試著背誦課文。
2 .小組互相檢查。
六、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中,我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用搶答的方式解釋重點字。孩子們意興盎然,積極搶答,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記住了枯燥的文言文注釋。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對生命與力量的贊美傾瀉而出欲止不能。所以教學分為四個活動板塊:字詞擂臺賽;走進錄音棚;我是評論家;文化小使者。整個過程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說、析、品、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2、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小組合作,突出教師的點撥與小結。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的運用及比喻、排比、反復修辭的作用。
3、通過學習感受生命與力量的美,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激發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做優秀的文化傳承者。
學習重點:
1、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
2、理解各種修辭的作用,熟讀成誦重點句。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方法:
誦讀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安塞腰鼓的圖片,)請同學們去看一幅圖片,這是(腰鼓),它屬于哪個地區(陜北),這是靜態的安塞腰鼓,那么動起來的安塞腰鼓是何其壯觀、何其豪放啊!(放舞動的安塞腰鼓的視頻,放完后)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師說,然后學生讀“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xx年以上的歷史。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黑色字屏幕出現)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成章的《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風采,它的魅力。 (板書課題)
二、字詞擂臺賽(會讀、會寫生字詞)
1、老師手中拿著本課的生字卡,如果你認識,你就勇敢地站起來讀,如果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兩遍。(利用生字卡檢查字詞)
2、我們學習字詞要做到溫故而知新,請看屏幕,齊讀兩遍。(看屏幕齊讀兩遍)
三、走進錄音棚
1、談談安塞腰鼓:看來大家預習的不錯,請用一個詞語或句子來形容你讀完本文的感受。 (根據本文學生的理解把幾個關鍵詞板書到黑板上,)文中的哪些句子或段落能體現這些感受?預設;
(1)如果第一個學生讀的很好,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好在哪里?點撥:他完全可以是一名播音員了,注意了讀音、節奏、重音情感。
(2)如果第一個同學讀的不好,例如情感不到位,(上面兩種情況不管出現哪一種,順勢而推)我們來感受一下名家對于安塞腰鼓的朗誦。(播放視頻)
2、我是小小播音員:預設幾個段落,指導學生朗讀;
(1)第7段,從一路高昂和先緩慢后高昂兩個不同方面進行指導,來理解安塞腰鼓帶給我們的感受。
(2)文章反復出現的核心句子朗誦示范,不同的重音停頓,效果不同。
(3)29、30段舒緩的語氣去讀,讀出靜中的動感想象。
四、我是小小評論家
過度:好一個奔放的動作、鏗鏘的節奏、壯闊場面的安塞腰鼓!正源于此,安塞腰鼓被選入16屆亞運會的開幕式,(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世博會、建國50年大慶等重大活動會演,知名度大增,紅遍神州,成為安塞對外宣傳的象征。)我們能不能說好一篇《安塞腰鼓》?請用“這篇文章好在——”結合具體的句子談出自己的理解。(多媒體出示)預設:如果學生說的方面很多,教師此時可以出示幻燈片這篇文章好在;
1、用詞。如:動詞、疊詞??
2、修辭。如:排比、比喻、反復??
3、句式。利用短句的形式
4、動靜映襯。
學生有自己的見解,然后多讀,通過讀體現自己的理解。
最后教師點撥:比喻使語言更形象,排比使語言更增強語勢,形象與氣勢并存。正是因為短句,才使文章的語言變得鏗鏘有力,抑揚頓挫。文字多么值得玩味呀,趣從文生。文章最后為什么又歸于靜寂,這是符合我們學習的規律,由動到靜,讓我們在靜中去想,在靜中閃動,以靜襯動,動印痕于心!教師根據學生的補充適當點撥;
1、從用詞方面說;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
(2)“茂騰騰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2、從句式上說
“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從修辭上說
(1)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2)文中的反復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一組句子或詞語排列起來,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本文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l)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2)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3)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4、從寫法上說;
(1)能使人產生了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涵。例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2)動靜結合。例如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的靜態描寫
5、文章的情感:本文通過一系列對安塞腰鼓贊美的語詞,來表現對安塞腰鼓的贊美,同時贊美安塞腰鼓給人的激情和力量,贊美黃土高原,贊美強健有力充滿希望的黃土地人民。
五、主題探究,做文化的小使者
文章僅僅是在寫安塞腰鼓嗎?他為什么要寫?讓我們走進劉成章,(劉成章,當代詩人、散文家、共產黨員,陜西省延安市人。他的第一篇散文《轉九曲》獲得了散文優秀作品一等獎。散文集《羊想云彩》和散文《安塞腰鼓》獲魯迅文學獎。 “陜北生來陜北長,因為你魂牽這地方”——就“寫陜北”來說,怕誰也寫不過劉成章了。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作者是陜北人,在他的生活中安塞腰鼓不陌生,我們從其字里行間看到的是他對黃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無限神往和傾心愛戀。唯有如此,他才寫的酣暢淋漓,曲盡其妙。老師寫了一首小詩,與大家分享。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生命和力量的渲泄;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人情和自由的揮灑;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文明和文化的傳承;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慷概激昂和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精神和魂魄!
我們一起讀起來,希望每一個同學都做一名文明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讀準多音字,讀準兒化音。
2、通過對讀一讀、想一想、品一品,歸納母雞特點,感受母雞作為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二、教學重點:
1、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體會母愛的偉大。和先貶后褒的情感表達方法中所蘊涵的贊頌母愛。
2、通過與《貓》的比較,了解兩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3、品讀第一段和第五段,體會作者在用詞用語上的準確性、形象性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老舍筆下的貓如同一個既淘氣又可愛的孩子。那么,他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雞》。 (板書課題母雞 讀題)。
(二)、粗讀課文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先請同學們自由去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一想這是母雞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出示詞語
我們來看看詞語,開火車讀吧,(讀得非常準確),那么“如怨如訴”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課文中是指母雞沒完沒了的叫。理解詞語呀,我們不僅要結合字面意思來說,還要聯系課文來說。)
大家再來想想母雞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反饋初讀情況)
(三)精讀課文
請同學找出描寫作者對母雞情感變化的兩句話。找到后劃下來讀一讀。
1、出示句子(分組讀)
2、理清課文思路
大家看作者對母親的態度前后有這么巨大的變化,這是為什么呢?請你默讀課文,想一想,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
3、作者開始對母雞非常的.討厭,從課文的很多地方看出這種討厭之情,你能具體的說說嗎?(板書隨處亂叫欺軟怕硬發狂炫耀)
4、(看來欺軟怕硬,發狂炫耀是得不到大家的喜歡的,可后來作者為什么不討厭母雞了呢?我們繼續來交流。)哦,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1)請大家默讀5---10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圈出讓你感觸最深的詞語,多讀幾次,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體會。
(2)反饋學習:根據學生回答隨時出示下列句子。
預設:
a、重點品讀: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子,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挺著身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指生說后出示句子——找找動作的詞(挺著、立刻警戒、歪著頭、挺著身、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讀一讀這些詞(指生讀后齊讀)---——
b、說感受到什么?(隨時警惕、負責)-----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C、“咕咕地警告”,在警告什么?指生說(師:多么細心的母親啊!)加上動作一起讀。
d、發現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就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叫它的兒女吃。
E、指生說哪些詞語體會出?(一點、緊叫、馬上)----指生讀
F、“啄一啄”為什么要啄一啄啊?
多么慈愛的母親啊!所以,老舍先生說它是---齊讀。
H、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大雞,還奮起反抗,這不是以卵擊石嗎?也許它會頭破血流,也許會遍體鱗傷,可它還是————生說。
B、你可以想象的出當時是怎樣激烈的畫面嗎?你可以想象的出母雞是怎樣地不顧一切嗎?出示:(寫一寫)
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它( )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C、匯報:(師評:多么勇敢啊!多么奮不顧身啊!)所以老舍先生說它是-----
(3)、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A、頂尖銳,頂凄慘的“頂”什么意思?(很、十分)所以很好就是“頂好”(生說),這是北京的方言,從兩個“頂”體會到什么?(很悲慘)為什么要叫得這么悲慘呢?(生說)
B、連晚上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多么辛苦啊!齊讀
所以老舍先生說它是----
5、小結: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了它當之無愧:出示第9段,齊讀。
6、對一位英雄,你還敢討厭嗎?現在老舍先生到底對母雞是種什么感情?
7、是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慈祥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總是沉甸甸的。就連文中那小小的母雞散發出的母愛也讓人感動的不得了。老師讀它的時候,是深深地被感動了,于是一遍又一遍地讀。簡簡單單的語言卻讀出了不簡單的感情,不一般的思想。請孩子們用自己的朗讀讀出老舍先生對母雞的情,母雞對小雛雞的情,你們對母雞的情。
老師有一個問題不太明白,課文的最后說我不敢在討厭母雞了,而不是說我不在討厭母雞了。
抽說
小結,此時,作者被母雞所表現的母愛震撼了,他已不是簡單的喜歡了,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圣的尊敬了,正如作者所說,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他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齊讀課文最后兩段。
(四)、學完了課文我們在來回憶一下上一篇課文《貓》這兩篇課文都是描寫小動物,都是老舍先生寫的,他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7
一、 前置性作業
自學本課生字,摘錄重點詞語并解釋。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比讀書,比認字(第一次先學后教)學生默讀課文,劃出喜歡的字詞。(關注桑鵬)
(展示前置性作業1)
1.正確讀出以下字的讀音并組詞:
礁、癢、蘸、攢、癬、膩、肆、莧、袒
2.會寫以下詞語并理解詞義:
名副其實、千方百計、肆虐、恩賜、袒護、積攢、千方百計、煙波浩渺、 油膩。
四、默讀課文,劃分層次。(第二次先學后教)
五、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1.解放軍駐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1.缺淡水: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匯報。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難,戰士干活不穿軍裝,怕洗衣費水。
(3)洗澡難
戰士們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練習朗讀,體現戰士們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 南沙桑拿,主要體會南沙桑拿給戰士們帶來的餓困難,重點體會“烤箱”這一詞語。何正會的遺體。重點體會“長癬、發炎、惟一”等詞語。
(4)自己蓄水
小結:
南沙群島地處赤道邊緣,高鹽、高濕、高溫,霧水是咸的,曬干后便是白白的鹽花,放在地上的`溫度計,一兩分鐘便會曬爆。連以海為生的漁民都視其為生命的禁區。而勇敢的戰士們卻忍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戰士們不畏艱難的餓精神不正詮釋了英雄的真諦嗎?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應重讀
3.生活單調
訓練、放哨、巡邏、偵察,數星、望月、聽濤、思鄉,體會到什么?
六、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七、總結
文章通過細節描寫、動作描寫再現了英雄的本色,為了祖國人民的餓幸福。為了捍衛國家海洋權益。戰士們用自己的口號詮釋了英雄的真諦,那就是“吃苦不是標準,主動作為、艱苦奮斗、創造一流成績才是我們永恒的追求”。戰士們的精神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南沙的軍魂,他們不愧是祖國的餓英雄、不愧是南沙衛士。
八、課堂練習
配套練習1、2、3。
九、布置作業
優美詞語兩遍
板書設計:
南沙衛士
(堅忍不拔、舍己為人)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8
制作班級紀念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以生活為本,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開拓思路,使學生體會到: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寫出不同的文章。
過程與方法
說寫結合,完成兩篇小作文。 1、介紹照片中的“我”。 2、為同學的照片寫一份說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制作“班級紀念冊”,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珍惜同學情誼的思想感情,培養團隊精神。
教學重難點
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同學們即將離開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必定有些依依不舍。為了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建議你們每人選一張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匯集成一本“班級紀念冊”送給母校,好嗎?
二、范例及講評。
你為什么用這張照片?它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它能說明什么?想一想,誰愿意說一說?
講評重點:有吳具體內容,是否介紹清楚。
板書:圍繞一個意思要有具體內容,特點介紹要清楚。
三、練習。
1.獨立思考:這張照片是在什么情況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組交流,練習口述。
四、小組交流。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的較好?
教師講評,進一步啟發思維,引導學生介紹各自的特點。
五、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六、相互修改。
找一個朋友,征詢意見,自行修改。
七、小結。
八、把小作文修改、謄清。
第二課時(照片中的“他”)
一、直接導入。
上節課我們都向大家介紹了自己,這節課我們學習如何向大家介紹你的同桌。
二、范例及講評。
你的'同桌叫什么名字?他有什么特長?在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中,他都取得了哪些成績?你怎樣評價他?
講評重點:層次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點?
板書:介紹一個人,要層次清楚地突出他的特點。
三、小組交流。
哪件事能表現出他的特點?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的較好?
教師講評,進一步啟發思維,引導學生介紹同學的特點。
四、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五、征求對方的意見,修改。
六、小結。
七、修改把小作文謄清。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本課4個生字。
能力:體會作者對綠色的描寫方法。
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綠色所帶來的生機及其美。
2.感悟綠色的美妙。
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學生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
搜集有關描寫綠色的語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閱讀,激發興趣
直接板書:向往綠色,齊讀課題,簡介、順勢引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順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畫出生字新詞,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別寫了什么?
2.默讀課文,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綠色的美妙的?
四、精讀課文,領悟綠色的美妙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綠色的哪些“妙處”引起了作者的喜愛?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對綠色是怎樣的感受?
3.讀了課文,你也更喜歡綠色了吧?為什么?
五、領悟寫法,學習表達
作者在表現綠色的美妙時,運用的是什么寫法?明白作者運用引用與抒情的方法。
六、積累內化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七、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認識本課中的4個生字。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一縷縷陽光透過(),給清新的樹干投下()的光影,給綠蔭()添幾道光線。我抬頭望去,天空(),陽光明媚。
3.造句:
不是……也不是……但是……
八、實踐活動
請你選擇一種春景,用自己的話描繪它。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作者從一向討厭母雞到不敢再討厭母雞的原因。
難點:感受母雞愛護小雛雞的偉大母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我將主要引導學生讀課文,并通過設計問題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對文章的脈絡有個大致的了。再通過教師引讀、抓住關鍵詞等方法,深入地分析學習,從而落實本文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最近我們學習了幾篇描寫小動物的文章,文章中表達了作者對小動物喜愛之情,揭示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永恒主題。上一節課,我們在孟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課文《貓》。在老舍先生的筆下,貓是一只怎樣的動物呢?(生答:性格古怪、可愛、淘氣)今天我們將學習他的另一篇文章《母雞》(板書課題),那么在老舍的眼里,母雞又是怎樣的呢?表達了作者對母雞的什么態度?將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什么樣的.主題呢?(請一兩位學生講一下對母雞的印象)
二、學習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
要求:圈出新字生詞
a、標出自然段的序號。b、想想作者對母雞的態度前后發生了什么變化?
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討厭母雞的?寫喜歡母雞的自然段是?
2、反饋交流并板書。(包括學生不懂的或讀錯的藥點撥)
過渡:為什么作者會討厭這只母雞,你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用筆畫出來。
3、學習1—3自然段。
a、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撥,深化認識:
抓住:顫顫巍巍、如怨如訴:體會母雞無病呻吟(板書)
趁其不備、狠狠:體會母雞欺軟怕硬、暗箭傷人(板書)
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御用夸張的手法體現母雞拼命炫耀自己(板書)
b、讀出母雞以上的品行。
過渡:作者既然那么討厭母雞,后來為什么改變了對母雞的態度,你找到秘密了嗎?
4、學習4—10自然段。
a、要求:自讀用筆畫一畫,這些語句體現了母雞什么樣的魅力與情懷?
b、點撥并讓學生發揮想象,體會母雞的勇敢、負責、慈愛、辛苦:
母雞可能覅怎樣警告自己的雞雛?小雞躲在媽媽的懷抱里會說些什么?(讓學生上臺模擬母雞的想法和做法。)
三、升華主題
a、看到這令人心靈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時還僅僅是喜歡那么簡單嗎?(敬佩地讀)
難怪作者會這樣地贊嘆道:讀第九自然段
b、作者僅僅是在贊美雞媽媽嗎?帶著對母愛的崇敬讀。
分析第九、十自然段。
四、反復回味,拓展練寫
同學們,看,老舍先生通過對母雞態度的變化,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我們還學習了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貓》。那么,這兩篇文章在寫法上各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
1、交流:(1)結構上都有一個過渡句;(2)在敘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于用中總分式;(3)都通過動作、神態的描寫,寫出了動物的特點;(4)在語言運用上,用的是無雕飾的生活化的語言風格;(5)在情感上,《母雞》是先討厭后喜歡,《貓》一向是喜歡。
2、師:我覺得這兩篇文章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離不開敏銳細致的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能像老舍先生這樣寫出優美的文章。
五、課堂小結:引導學生根據板書,概括本節課所學。
六、板書設計:
問題組:
1、作者筆下的母雞是什么樣子的?(畫出相關語句)
2、作者剛開始對母雞的態度是怎樣的?后來呢?原因是什么?
比較《貓》和《母雞》兩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寫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4.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了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2.感悟蠶的精神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閱讀材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學習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其中,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征,人們把中國稱為“絲國”。同學們,中國能有這樣的美譽,你們知道誰是其中的大功臣嗎?(蠶)對,蠶就是首當其沖的大功臣。今天,我們就來增加一些對蠶的了解,一起來學習第8課《春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開火車讀課文。
2.指名讀生字,糾正錯誤讀音。
3.齊讀生字。
三、細讀理解
1.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能從課文中了解蠶的哪些知識?
2.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歷史悠久、生長發育、生理特點、贊美)
3.從老師的板書你對課文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4.小結。
四、再讀課文,賞讀語言
1.默讀課文,劃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好在哪里?這個句子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請你在課文中劃出來,并把你想到的在旁邊做出批注。
2.學生交流。
3.重點探究。
(1)為什么說蠶絲是用“蠶的生命化成的”?蠶為了吐絲,耗盡了所有的生命,你覺得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2)“春蠶到死絲方盡”是什么意思?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春蠶這樣的人,你覺得“春蠶到死絲方盡”還可以用來贊美哪些人?
4.把你喜歡的語句再一次讀出來。
五、拓展閱讀
1.教師朗讀《春蠶的歌》選段
2.談話小結。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復習鞏固生字詞。
過程與方法:出示生字詞,小組合作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作者的感情。
2、懂得珍惜時光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鞏固本課的生字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個性備課
一、復習探究
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匆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聽寫重點字詞。聽寫重點詞語。強化記憶,識記字詞。
二、合作交流
1、試答追問
學習交流體會文章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2)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后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聯系朱自清寫作本文時的年齡和一生的成就感受體會)
2、交流名言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師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學生朗讀。
1、交流體會文章的后兩個自然段。
2、交流名言警句。
三、指導朗讀
1、帶著體會有感情的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朗讀背誦。
3、分小組朗讀比賽。感情朗讀、背誦片段深入理解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四、鞏固延伸
讀寫結合,學生練筆
1、朱自清的時間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飯的時候過去了。那么,同學們,你們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呢?請大家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也抓住自己身邊的小事,賦予時間生命,讓我們感覺到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流逝的?看誰寫的最有朱先生的風格。
2、學生自由仿寫練筆。
3、學生寫完后,朗讀交流,師生及時評價。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掌握會寫、會認的詞語。
2。結合本單元課文,領悟寫人的方法。
3。積累中外名言、有關思鄉的詩。
4。練習寫人的作文。
教學重點
積累名言、有關思鄉的詩句。
教學難點
領悟寫人的方法、習作。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幾篇精美的寫人的文章。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趣導入。
2。出示第一組詞語,開火車讀,同桌互讀。
3。出示第二組詞語,互讀,練寫,可以挑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寫話。
二、金鑰匙
1。金鑰匙開啟智慧之門,讓我們步入知識殿堂。這一期的“金鑰匙”又將給我們帶來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內容,想想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學生默讀內容。
3。集體交流。
(1)要我們留心生活中的小事;(2)學習作者傳神、細膩的描寫和質樸的語言。
4。快速默讀《我的'老師》一文,讓學生交流:文章中哪些事例寫得好?為什么?
5。想一想,在生活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6。集體交流(注意說清具體事例,抓住人物的言行說,表達真情實感。)
7。教師小結:同學們平時要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要記下最動人的言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名詩名句
1。出示四句詩。
2。你聽過哪句?明白它所蘊含的道理嗎?
3。生自由發言。
(1)“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丁
意大利詩人但丁用詩句表明了自己堅持真理,不懈追求的堅定信念。
(2)“黑夜無論怎樣漫長,白晝總會到來。”——莎士比亞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這兩句蘊含的道理相似,告訴那些身處黑暗、痛苦中的人,光明已經不遠了。
(3)“使生如夏花之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
生命存在的時候要有所作為,讓它展現出最美的光華,當它消失的時候也要有豁達平和的態度。
(前三句大部分可能聽過,知道含義,著重講講最后一句。)
4。教師還可以介紹這四位著名的外國作家、詩人,推薦他們的代表作給學生課外閱讀。
四、古詩誦讀
1。回憶學過的有關思鄉的古詩。
2。讀一讀《客中作》,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3。全班交流。
4。討論詩人真的“醉而忘鄉”了嗎?
5。練習背誦。
五、布置作業
1。搜集古今中外的名言;
2。積累有關思鄉的古詩詞。
第二、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小學時候的老師蔡蕓芝先生,給作家魏巍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小學六年,你也遇到了許多老師,他們或慈愛,或嚴厲,或風趣,他們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點。這些都可能給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就給大家講一講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吧。
2。學生口頭介紹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師。
3。既然印象這樣深刻,那就讓我們寫下來吧,讓更多的人了解他。
二、讀范文
1。再讀《我的老師》和課前老師準備的精美的寫人文章。
2。看看作家們是怎樣寫出人物特點的。
3。明確寫作要求:
(1)寫真人真事,表真情實感;
(2)可以寫寫老師的外表,寫出比較特別的地方;
(3)用一兩件事寫出老師的特點,最好是你熟悉的事。
三、寫作文
1。學生寫作文草稿。
2。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四、修改草稿
1。再次明確要求;
2。同桌互評互改;
3。自己修改;
4。老師批閱后發現一些典型的問題,再選一篇學生習作進行講評;
5。學生再次修改,謄抄。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第 一 單 元
1、北京的春節
1.會寫“醋、餃”等15個字,會寫“臘月、展覽”等3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了解詳寫、略寫的好處。
- 第一課時 -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板書課題,交流作者信息。
3.導入新課: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兒”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朗讀課文,小組內合作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正(zhēng)月 摻和(chān huo)
3.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醋、宵、戚、駱、駝、滸”,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
2.再默讀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自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完成下表。
時 間 風 俗 習 慣
臘月初八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到
臘月二十二 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續表
時 間 風 俗 習 慣
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 大掃除,把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元旦
(舊時指農歷
正月初一) 鋪戶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廟會
正月初六 多數鋪戶開張,伙計們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 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節結束
3.學生匯報。
4.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寫得詳細呢?再討論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節、正月十九等。詳細寫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節。這樣寫的好處: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主次分明,能夠使讀者對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文章字里行間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處做批注。
2.小組內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節日活動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重點關注“京味兒”語言。)
五、課堂小結。
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請按順序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課文主要介紹了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3.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老北京春節的熱鬧氣氛。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熱鬧而又喜慶的老北京的春節,好不好?
二、品讀課文,感受節日氣氛。
在詳寫的這些內容中,你最喜歡哪一個部分呢?深入讀讀,勾畫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語句,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自由讀后交流。)
(一)臘八:
課件展示句子,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比喻、用詞的簡潔和巧妙。
①“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農業展覽會。”
從“家家都”可以看出人們對節日習俗的重視。
“農業展覽會”是說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種類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一樣。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極其豐富。(課件演示臘八粥的圖片。)
②“把蒜瓣放進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翡翠”寫出了蒜瓣的顏色,“辣”字寫出了醋的味道,這樣的色味雙美當然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讓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詞的簡潔、巧妙。
(二)臘月二十三:
1.指名讀第5自然段,說說人們在臘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動。(放鞭炮,吃糖)
2.說一說臘月二十三為什么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過年的味道)
(三)除夕:
1.指名讀第7自然段,說說除夕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熱鬧)
2.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熱鬧”?
①人們的活動。
人們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等活動表現了除夕的熱鬧。
理解“守歲”:一重意思,年長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輕的人守歲,則是祈盼父母長壽。
②味、色、聲的描寫。
“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鞭炮聲日夜不絕”,作者從味道到色彩到聲音對除夕這一天進行了全方位的描寫,無不體現出除夕的熱鬧,也讓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觀察的細膩。
3.除夕這一天,你以前是怎么過的呢?打開記憶的閘門,讓我們分享你的快樂吧!讓學生自由發言。
4.指導朗讀:想象一下文章中描繪的熱鬧場面,有滋有味地讀讀這一段。
(四)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
1.指名讀第8自然段,理解“截然不同”的意思。(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2.說一說“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與“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之處。
課件演示:“鋪戶……全城都在休息。”
3.這樣的“截然不同”讓我們感受到了什么呢? (悠閑)
4.你們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元旦(舊時指農歷正月初一)人們的悠閑自在?
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女人們,小孩們,小販們。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或走親訪友,或逛廟會……都是那么快樂輕松自在。
5.指導朗讀:讀出輕松自在的感覺。
(五)元宵節:
1.元宵節的特點是什么?(處處張燈結彩,像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2.哪些內容描寫了元宵節的燈?這些燈有什么特點?
3.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句式說說元宵節上還有什么燈,并寫一寫。
4.作者用這么多的筆墨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其用意何在?(突出元宵節的熱鬧)
5.朗讀這一部分,讀出元宵節的熱鬧。
三、領悟寫法,拓展延伸。
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引導學生從具體語句中,感受老舍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簡約而又頗有些幽默的口語化語言之中的寫作特點,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等。)
2.對比閱讀鏈接,體會文章抓住主要特點來描寫北京春節的方法,對老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刻的了解。
(老舍先生《北京的春節》語言通俗直白,如一位長者侃侃而談,清淺素白中流露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對除夕這一天熱鬧場景的描寫順序井然。舒乙的《北京的春節》描繪的是祭灶、吃春餅等風俗習慣,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與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斯妤的《除夕》重點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這一天的忙碌,介紹了閩南的春節習俗,忙碌中透露出溫馨與喜慶,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3.聯系生活,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北京的春節
臘八 忙碌 詳略得當
課前設置預習方案,讓學生搜集春節習俗,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臘八粥
1.會寫“臘、粥”等15個字,會寫“糊涂、攪和”等9個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八兒的饞樣兒。
3.了解課文的內容,說說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的好處。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寫細膩的句子,體會其表達效果。
- 第一課時 -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在上節課中,我們跟著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節,其中提到了一種臘八那天會吃的食物——臘八粥。民間有句俗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說明在臘月天氣很冷。于是,產生了一種民俗,在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把下巴粘牢。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
2.在你的心目中臘八粥是什么樣的?談談你對臘八粥的印象。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就跟著沈從文一起去品嘗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
4.板書課題,介紹作者和作品。
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1.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唾沫(tuò mo) 孥孥(nú nú)
2.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膩、 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說一說這篇課文圍繞“臘八粥”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圍繞八兒等著吃母親熬煮的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表現了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2.通讀課文,你認為整個小故事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能否用小標題概括故事情節?(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說一說哪一部分寫得詳細。(等粥)哪一部分寫得簡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小組內讀一讀,談一談你的感受。
四、課堂小結。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兒天真、可愛、嘴饞,臘八粥香甜誘人、惹人喜愛。)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作家沈從文筆下的文章——《臘八粥》(師生齊讀)。讓我們再一次走進這一幅細膩獨特的臘八風俗畫。
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品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朗讀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作者寫臘八粥時,為什么要花費那么多的筆墨去列舉臘八粥的原料?(寫出了臘八粥的材料豐富。)我們在上節課也曾經提到過關于臘八粥的句子,回憶一下。
從中你可以感受到臘八粥吃起來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寫臘八粥的美味的呢?(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臘八粥在鍋里煮的狀態,還有臘八粥的香氣。)
3.寫臘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狀態除了能夠襯托臘八粥的香甜可口,還有什么作用?(為后文的故事情節做鋪墊。)
(二)品讀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愛臘八粥,八兒也是其中的一員。那么面對這樣的一鍋粥,八兒又是如何表現的呢?
自讀第2~8自然段,畫出描寫八兒的語句,體會一下八兒的心理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表現的?
①“喜得快要發瘋”:心理描寫,略帶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八兒的興奮。“眼睛可急紅了”:神態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語言和神態描寫,寫出了八兒的迫不及待。
②從八兒的心理、神態、語言中能感受到八兒有什么特點?(天真、可愛、頗有童趣)
(三)品讀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段)。
1.朗讀第9~13自然段,從八兒與媽媽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八兒的心理和人物特點是怎樣的呢?
(八兒急切地想要吃到臘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臘八粥淡淡的煙氣后,開始猜想鍋內的情景;但是同時也沒有只想著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兒不但天真可愛,而且也孝順體貼。)
2.從媽媽對八兒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媽媽是非常疼愛八兒的。)
3.從這段富有生活氣息的對話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八兒與媽媽之間濃厚溫馨的親情。
4.一位同學朗讀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八兒猜想的臘八粥是怎樣的呢?畫出相關句子并進行品析。
①“飯豆……腫脹了吧”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想象中豆子發脹飽滿的狀態。
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軟糯稀爛。
③哪個詞可以形容八兒想象中的臘八粥?(妙極了)
④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寫出了八兒對臘八粥的猜想,為八兒實際看到臘八粥做鋪墊。)
⑤寫出八兒怎樣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
5.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以后,他終于看到了臘八粥的廬山真面目了。媽媽煮的粥究竟是怎樣的呢?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齊讀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關語句。
①栗子跌進鍋,飯豆煮得腫脹,花生仁兒脫了紅外套,鍋巴圍了鍋邊成一圈兒,粥的顏色是深褐。
②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臘八粥內各種東西的狀態。
6.你覺得當八兒看到這鍋粥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①“他驚異得喊起來了”——感到驚訝。
②“怎么,黑的!”——有點嫌棄,覺得臘八粥很臟。
7.看到八兒有這樣的反應時,媽媽是如何表現的?(“撿了一枚大得特別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從媽媽的行為中你能感受什么?(媽媽對八兒的疼愛。)
教師小結: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兒的心理發生了哪些變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驚訝—嫌棄)
(四)品讀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兒終于喝到了臘八粥。作者又是怎樣來寫喝臘八粥的呢?畫出你覺得寫得好的句子進行賞析。
①“靠著”、“斜立”、筷子“擺”成十字,動作描寫。
②“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寫,寫出了八兒喝飽了以后滿足的樣子。
③“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八兒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滿足,通過對人們喝完臘八粥后狀態的描寫,表現出臘八粥的美味。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雖然文章的標題是《臘八粥》,但讀完全文后,我們發現文章詳寫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臘八粥,而喝臘八粥則略寫。為什么?
(通過寫熬制臘八粥的過程,表現八兒和家人其樂融融、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
2.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不是寫臘八粥的美味,而是通過描繪這個生活場景體現普通百姓對生活和家庭的熱愛。
3.作者筆下的臘八粥讓人垂涎欲滴。再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仿寫一種你最喜愛的食物。
臘八粥
孩子天真可愛
教學時重在通過對主人公八兒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描寫,體會八兒迫不及待地想喝臘八粥的饞樣。運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悟,充分喚起學生的認知體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5
教學要求:
1、學會生字,理解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2、談話導入: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樣拜師學習寫作的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不懂的詞語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師的經過。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師的結果。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莫泊桑為什么要拜師?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莫泊從小就熱愛寫作?(酷愛、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對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樣?(焦急萬分)
4、簡介福樓拜。
5、用自己的話說說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6、指導朗讀。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2。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講讀第二段
1、教師范讀。
2、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樓拜家中求教的情況)
3、福樓拜每次都說了些什么?所說的話中哪句話最關鍵?默讀課文后回答。
1)朗讀第一句:“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
①福樓拜是針對什么說這句話的?
②從他直截了當地說,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怎樣的人?
③福樓拜認為必須怎樣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讀第二句:“怎么會沒有什么好寫呢?”
①福樓拜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②莫泊是怎樣的心情?
③指導朗讀福樓拜講的`這句話,想象福樓拜那娓娓道來的樣子,對“滔滔不絕”加深感悟。
④指導分角色朗讀,結合幻燈片,將師生對話的情景再現出來。
3)朗讀第三句話:“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
①為什么說這句話在這段中最關鍵?下面的哪些話分別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②這些再次說明福樓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③對福樓拜的教誨,莫泊桑有什么反應?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④指導朗讀。
4、小結:課文寫莫泊桑拜師的經過,共寫了他三次求教的情況,著重寫了師生二人的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看出什么?
(一是師生二人一個善教一個勤學的特點,二是寫好作品必須從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2、齊讀,進一步體會莫泊桑的勤奮好學。
四、討論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你打算今后怎樣向莫泊桑學習?
請學生上臺各抒已見,師適當表揚鼓勵。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4。
2、朗讀課文。
附板書:
莫泊桑拜師
莫泊桑福樓拜
焦急萬分虛心求教功夫還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練習
一無所獲再次求教怎么沒有什么好寫呢?
全神貫注堅持觀察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特點
↓↓
勤學善教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教案12-13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下冊的教案06-03
語文下冊教案12-10
語文下冊教案12-14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30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24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