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語文的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的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書:
1 秋游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說話、擴詞。
課外:抄字詞,聽寫生字詞。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 齊背練習1中的小詩《秋天到》,并說說這首詩歌里主要講的是什么?
2. 過渡:秋天這么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板書課題,解題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兒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導看圖
1. 秋天的天空怎么樣?你們看白云像什么?
2. 秋天農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1. 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生字。
2.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重點領會郊外、追逐、打滾兒的意思。
(2).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各自輕聲讀課文。
4. 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5. 理清脈絡,出示思考題: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了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里填上序號。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農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寫。
6. 齊讀課文
五.讀抄詞語(課后第三題)
第二課時
一.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1. 指名讀。
2. 分自然段講讀。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這一句能不能先說天氣漸漸涼了,再說秋風起了?
(3) 比較加了漸漸有什么不同。
(4) 第二句說了什么?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 過渡:同學們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麗的景象呢》請讀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誰來讀讀寫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覺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樣?
(4).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說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農田的景象怎么樣?
(3)比較:a.稻子黃,高粱紅,棉花白。
b.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這兩句話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4)齊讀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師范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想想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說了什么?奔跑和追逐兩個詞語完全相同嗎?
(4).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開心呀表示什么樣的語氣?學生練讀。
(6).齊讀第四段。
3. 總結。
這篇課文寫同學們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農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開心。你讀了有什么感受?
4. 齊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 朗讀指導
1. 指名讀課文。
2. 這篇課文里哪一句表達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所以整個課文都要用歡樂喜悅的語氣讀。
3. 第一自然段用陳述口吻,要讀得平緩。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 第二自然段的藍藍、白、要重讀;一望無邊、有時像要讀得慢;幾朵白云、一群白兔、幾只綿羊要讀得輕快,流露出喜悅心情。
5. 第三段的黃了、紅了、白了要重讀。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6. 第四段中三個有的,聲音要逐步提高,語速加快;大家、多開心要重音讀,讀得緩慢。
7. 個人練讀。
8. 指名讀。
9. 齊讀。
二.寫字指導
三.作業
1. 描紅練習。
2. 比一比,再組詞。
交( ) 兔( ) 家( ) 喊( )
郊( ) 晚( ) 逐( ) 城( )
3.根據提供的句式說話。
在操場上,小朋友們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開心呀!
語文的教案2
目標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從而培養學生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反復誦讀,抓住關鍵詞語,疏通詩句,培養學生初步鑒賞、評價古詩文的能力。
3通過鑒賞重要語句,讓學生理解并感受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鎖定重難點
重點: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辭》的一般特點。
2鑒賞重要語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難點:
1關鍵詞語的疏通理解。
2欣賞詩中的比喻手法,了解《離騷》的浪漫主義特色。
教與學互動設計
。ㄒ唬﹦撛O情景、激情導入
使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影片《屈原》的幾組鏡頭: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澤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題歌曲。
提問你們知道屏幕上這位歷經坎坷,依然忠君愛國的詩人是誰嗎?(學生答:屈原)端午節時民間有一個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放出粽子,賽龍舟圖畫)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ǘ┳灾骱献魈骄
1關于作者及《離騷》
讓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及有關工具書介紹屈原,教師予以補充,多媒體出示有關屈原的鏡頭及生平簡介。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出身于楚國貴族,與懷王同祖。屈原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辭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賢相的政治,認為只有圣君賢相才能把國家治理好,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輔佐懷王,參與議論國事及應對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對外參加合縱派與秦斗爭,兩度出使齊國。因受小人陷害,他兩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羅江而死,以明忠貞愛國之懷。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代表作《離騷》。
本文選自《楚辭》。(投影)
“楚辭”是戰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為主體的詩歌總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因此后人又把“楚辭”的體裁稱為“騷體”。《離騷》與《詩經》在文學史上并稱“風騷”,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那么“離騷”是什么意思呢?離通“罹”,遭遇;騷:憂愁!半x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結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憂國之思的作品。
2.整體感知
。1)誦讀課文
、俜配浺艋蚪處煼蹲x
第一遍: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的節奏。第二遍:讓學生輕聲跟讀。第三遍:讓學生大聲朗讀。
、谥该麑W生朗讀,其他同學指正讀音及節奏。
、劢處熆偨Y騷體詩的誦讀節奏。一般三四個節拍,隨文切分。
、芗w朗讀,要求讀出語氣。
提示:“兮”字,語氣助詞,讀時應拉長語氣,齊讀時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疏通詩句,初步感知。(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并借助課文注釋及工具書,邊讀邊歸納,教師巡視作必要點撥,解答學生的疑問。)
(3)質疑釋疑(要求學生四人一組,把不理解的地方寫到紙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師可讓其他學生一起討論,如若較難,則由教師分析。)
、僦匾~語(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孫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扈(hù)被、披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搴(qiān):攀、折阰(pí):山坡、嶺上騏驥(qíjì)駿馬申椒(jiāo)申地產的椒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帶的樣子,比喻狂亂不羈憚(dān):害怕捷徑: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腳后跟荃(quán):香草名,喻楚懷王謇謇(jiǎn):忠貞的樣子
羌(qiāng)楚辭中所特有的'語氣詞靈修:神明、有遠見的人,喻楚懷王
、谕僮
肇錫余以嘉名:錫通“賜”賜給
來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導”向導
指九天以為正兮:正通“證”
、弁惢钣
名余曰正則兮。名詞用作動詞命名
字余田靈均。名詞用作動詞給人取表字
、芴厥饩涫
恐年歲之不吾與: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應為“不與吾”全句譯為,只怕年歲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
課文節選部分表達了屈原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學生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
[明確]節選部分,詩人自述身世、品質、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誠不為君王理解的苦悶之情,表現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節操,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3研讀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樣的外貌,怎樣的風度?(可先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然后再用課文中的詩句來說)
[明確]“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尋道夫先路也”,詩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潔的品質,詩歌從第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開始,詩人使用大量筆墨,從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說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貴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對楚國的興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他記敘自己降生在一個祥瑞的時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賜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強調自己稟賦卓異不凡。在此基礎上,詩人進一步敘述自己及時修身,培養高尚的品德,鍛煉出眾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獻身君國,令楚國振興,使楚王成為“三后”和“堯舜”一樣的圣明君主?傊娙俗晕业男蜗螅碇篮煤驼x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張,能夠把楚國引向康莊大道。
(2)《離騷》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來比喻自己、賢士和君王,并表達政治理想,這是《離騷》的一大藝術特色,這種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這種方法在古典詩詞中廣泛運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時代,借用“移情”,可言難言之語,可抒難抒之情。
例:“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這兩句詩借用對柳絮與桃花的描寫,表達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及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的痛苦和愁悶。
請找出相關詩句,說說詩人是怎樣運用這些比喻來表達政治理想的。(學生小組討論.教師作適當點撥〕
[明確]“恐美人之遲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懷王“固眾芳人之所在”一句中“眾芳”喻指群賢,用“椒、桂、蕙、茝”四種植物喻群賢,用香草“荃”喻楚懷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對君王的忠誠,對古代君王舉用群賢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潔情操,希望君王能夠拋棄穢政,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像古代賢明君主那樣,以社稷為重,舉用群賢,了解自己的憂國憂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還使用了什么手法?請舉例說明。
[明確]還使用對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舉用群賢“遵道而得路”與昏庸君王狂亂不羈“路幽昧以險隘”形成對比,以此告誡楚王要任人唯賢:“黨人”貪圖個人享樂與自己為國為民不惜身遭災禍形成對此,表達自己九死不悔,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4品讀鑒賞
。1)你對《離騷》的語言有什么感受?
[明確]①汲取散文的筆法,行文靈活多變。句式以六言為主、加上對偶修辭,使整首詩整齊而節奏鮮明。
、诖罅坑谩百狻弊,不僅加強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詩歌的調子回蕩頓挫,婉轉動人。
(2)齊讀全文,找出文中能體現屈原高貴品質的詩句,并摘抄。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指九天以為正兮,夫維靈修之故也”——忠君報國,雖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堅持真理,永不言棄。
這些感天動地的詩句,令我們感受到詩人高貴的品質,寧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馬遷所贊:“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倍鴱拇,一種永世不曾泯滅的信念——對真理的信仰和對理想的追求,一種千古不變的情愫——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鄉土的依戀,深探注入到中華文化中來,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光輝傳統。
。3)分析特色:談談你對《離騷》藝術特色的理解。
、倮寺髁x手法的巧妙運用。詩人盡情地發揮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愛好表達心志!办杞x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把現實的背景與虛設的幻境巧妙地融為一體,顯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而其偉大的人格,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們展示了詩人的堅貞不屈的精神。
②比興手法的運用。依詩取興,引類比喻”《詩經》中的比興傳統在《離騷》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以比喻最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喻指楚懷王,用“眾芳”喻指群賢,用“椒、桂、蕙、茝”四種植物喻群賢,用香草“荃”喻楚懷王等等,把比興與表現的內容合而為一,使詩中的意名勝具有了象征意義。
③對偶句式的運用。如詩中的“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等句,句式整齊.情文并茂。屈原對南方民歌的吸取和發展,在詩中大量錘煉的對偶句,是對詩歌語言發展的重大貢獻,對后來的詩賦詞曲等各種文學樣式的語言運用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5探究閱讀
(1)(多媒體課件播放屈原行吟澤畔、抱石投江的鏡頭)
面對屈原抱石沉江,你贊成這一舉動嗎?(可在班內展開辯論,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贊同:屈原雖遭楚王放逐但楚國人民并沒有拋棄他,他自感面君無望,心中的理想無法實現,便抱石沉江,這其實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現。他應堅強地活下來,活著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為那個時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貴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關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賞識并支持下才能實現,他的高潔的節操只有君王幫他力排眾議時才能保持,當君王不賞識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撐他的柱石,若不想改節,不想改變自己,那么,他只有走這一條路。我想屈原走向這條不歸路是無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2)學習這篇文章,你有哪些啟發?(言之有理即可)
觀點:①一個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為崇高遠大的理想而奮斗,決不能動搖和悔改。
、谌松牡缆肥乔鄱L的,但為了追求真理,應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③在污濁的環境中,應保持自己的高潔品質。要熱愛祖國。
(3)屈原的偉大人格和愛國精神為后人所傳頌。課后搜集有關屈原的對聯、詩歌或評論,寫一篇評價屈原的文章。(請學生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閱資料)
附《離騷》節選原文和譯文
離騷(原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度蘅與方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攬木根以結芷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
譯文
我是古代帝王顓頊高陽的后代,
我的偉大先父名叫熊伯庸。
歲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
恰是庚寅之日我從天降生。
父親端量我初降儀表,
通過卜卦賜予我美名:
給我本名叫做正則,
給我表字叫做靈均。
我既有許多內在的美質,
又兼備外表的端麗姿容。
身披芳香的江離和白芷,
編織秋天的蘭花當佩纓。
光陰似流水我怕追不上,
歲月不等我令人心著慌;
朝霞中拔取山嶺的木蘭,
夕陽下采擷水洲的宿莽。
日月飛馳一刻也不停,
陽春金秋輪流來值星;
想到草木的凋零隕落,
我唯恐美人霜染兩鬢。
為何不趁壯年擯棄污穢,
為何不改變原先的法度?
快乘上騏驥勇敢地馳騁,
讓我來為你在前方引路。
古代三王品德純潔無瑕,
眾芳都薈萃于他們周圍。
花椒叢菌桂樹雜糅相間,
豈只把蕙草白芷來連綴。
那堯舜是多么耿直光明,
既遵循正道又走對了路。
桀與紂是如此猖獗恣肆,
只因走邪道而難以行步。
那些小人只曉偷安享樂,
使國家的前途黑暗險隘。
豈是我害怕自身遭禍殃,
只恐國家敗亡猶車毀壞。
我為君王鞍前馬后奔走,
想讓你追及前王的腳步;
楚王你不體察我的衷情,
反而聽信讒言對我嗔怒。
我本知忠言會招來禍患,
想隱忍不語卻難舍難割;
遙指九天叫它給我作證,
全都是為你君王的緣故。
當初你與我曾山盟海誓,
后來竟然翻悔另有他想;
我倒不難與你離別疏遠,
傷心的是君王反復無常。
我已滋育了九畹春蘭,
我又種下了百畝惠草;
分壟栽培留夷和揭車,
還套植了杜衡和芳芷。
希冀枝繁葉茂花紅葉綠,
但愿待成熟時我將收割;
即便葉萎花謝也不悲傷,
只痛心眾芳的蕪穢變質。
眾人爭相鉆營貪婪成性,
個個貪得無厭欲壑難填;
他們對內恕己外責他人,
彼此勾心斗角互相嫉妒。
急奔馳追逐權勢財富,
這不是我心中之所急;
老境慢慢地將要到來,
我唯恐美名不能建立。
清晨我飲木蘭花的甘露,
傍晚再餐山菊花的花瓣;
只要我的情操確實完美,
長期饑餓憔悴何須傷感。
采木蘭的根須聯結白芷,
再貫串薜荔含露的花蕊;
舉起菌桂嫩枝縫蕙草,
把胡繩揉搓得又長又美。
我真城地效法前賢楷模,
并非世俗之人所戴所穿;
雖然不合于今人的時尚,
我只愿依照彭咸的風范。
語文的教案3
一、導入
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二、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學生齊讀。
三、內容研討
1、解題
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2、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
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5、小結課文
四、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五、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六、課外作業
1、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七、板書設計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語文的教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畫人物的形象,《老王》教學設計1。
二、過程與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課文中的人物身上,學會善待他人,關注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課文重點:
理解課文如何細致刻畫人物形象;學會善待他人。
課前準備:
1、要求學生反復閱讀課文,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語句,提出問題。
2、畫出你對課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寫上評語。
3、利用網絡,查找有關極“左”思潮在中國泛濫的資料,了解課文背景。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展開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征。
教學設計:
1、導入:請同學們注意看文中的這副臉部特寫,你從這張臉上讀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飽經滄桑、吃盡人間疾苦、凄涼、痛苦等。
。ㄟ^渡)同學們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聯想是豐富的,那么作者寫的是這些內容嗎?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課文。
2、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學生識讀。
傴 攥 惶恐 滯笨 塌敗 荒僻 骷髏
。2)學生交流查找到的資料,交流對極“左”思潮的了解。
3、整體感知課文。
提出問題:學生閱讀課文,談談文章中哪些方面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這里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充分感受語言,感悟課文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線索、事件、文章的剪裁、語言風格、人物個性這些方面去感悟。
接著,在充分閱讀思考之后,學生分小組交流探討。
最后,讓學生代表發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用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以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a、文章的線索是什么?
b、文中寫了“我”與老王交往的幾件事?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
c、哪件事詳寫,哪件事略寫?為什么?
d、文中人物哪個方面最使你感動?
教師小結: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間的交往為線索,記敘了“我”與老王之間的四件事,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王都是普通的人,但是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老王》教學設計1》。尤其老王,在卑微的身份下,卻隱藏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文中詳寫了老王給“我”送雞蛋和油這件事。從這件事中,更見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的知恩圖報的高尚品質。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體會課文如何細致的刻畫人物形象,從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學會善待他人。
教學設計:
1、導入:上一節課,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了文章,知道了文章記敘的是兩個善良的人之間交往的幾個生活片斷。也知道課文詳寫的是第四件事:老王在臨死前送雞蛋和油給“我”。這節課我們主要就是學習這一部分。
。ㄟ^渡)我們首先分析老王的生活境況。
2、精讀課文
一、學生精讀課文。
思考:老王的生活境況怎樣?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窘迫,孤苦伶仃,居住條件很差,眼睛又不好。當時的社會對他不夠關心。
。ㄟ^渡)但就是這樣一個不幸者,需要別人關心的人,卻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心里想的卻是去幫助別人。我們下面就去學習第四件事,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二、研讀第四件事。
學生齊讀:從“有一天,我在家聽到大門”直到“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性格、描寫的方法、細節的描寫等方面去思考。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閱讀、思考和討論。
教師小結:老王在死前,還給我送雞蛋和油,可見他的善良。文章從動作、語言、神態等幾個方面去描寫老王,通過細致入微的細節描寫刻畫老王。通過我的眼睛和心理活動,從側面烘托出老王行動的艱難。
三、質疑探討。
學生研讀這一部分有疑問的可以提出,共同探討。
學生發問舉例:
a、老王這么對待我的原因是什么?
b、怎么理解文中80頁的這段話?(“他趕忙止住我說”直到“站著等我”)
c、怎么理解“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不完”這句話?
d、怎么理解“強笑”這一詞?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體會人物的善良,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他們。我們要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以善良對待善良。
3、拓展延伸
問題:那么,我們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們?
可以引導學生從關注班級入手,進而關注社會。
4、總結全文
一、讓學生再談談學習課文后的收獲。
二、小結:我們生活在幸福中的時候,不要忘了還有許多人需要幫助。遇到不幸時,我們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獨的。
《老王》教學設計1
語文的教案5
教學目標 :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培養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詩作的能力。
2、反復朗讀并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初步培養鑒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1、熟背本詩,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2、比興手法的運用,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女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放錄音)讓學生聽歌曲《在水一方》。
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詩經》中的《蒹葭》,
教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詩經》中的其他作品。
二、 簡介《詩經》
《詩經》是我國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間的社會生活。原本只稱《詩》,共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詩經》按其表現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又稱15國風,共160篇,大都是民間的歌謠,最富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成為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宮廷樂曲歌詞。它是一種正統音樂。
“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表現手法來分可分為賦、比、興三類,與 風、雅、頌合稱為《詩經》六義。
三、 引入《氓》
在春秋時期,隨著私有財產的.形成和父系社會的確立,愛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漸產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的巨大創傷。
四、 指導誦讀
放錄音:第一遍,提醒學生注意 字音和節奏(二二節拍)
指名兩位學生朗讀,并讓其說明這樣讀的理由。
集體朗讀(要求讀出詩歌的語氣 語調,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五、 詞匯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 無—毋 說—脫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的詞語(至于 以為 泣涕 子 賄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詞語并解釋
其黃而隕:黃,名詞活用作動詞,變黃。
士貳其行:貳,數量詞作動詞,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數量詞作動詞,經常改變。
4、匪:fēi 愆:qiān 將:qiāng 載:zài 于:xū 說:tuō
徂:cú 湯: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六、小組討論 理清思路(用兩個字概括詩歌大意)
明確:戀愛 婚變 決絕(板書)
七、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敘事詩。敘事詩有故事情節,在敘事中有抒情,議論。作者用第一人稱“我來”敘事,采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請一位同學說說故事情節。
1. 學習“戀愛”部分(一二章)
、艑W生集體朗讀此部分后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
明確:相見 定情 送別 約期 (布置作業:將這一部分改寫成現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約送別”場景中的語言,概括兩人性情。
明確:氓:急噪 任性
姑娘:溫柔 體貼 癡情 遷就男子 這也預示兩人今后的悲劇婚姻生活。
[3] 從“子無良媒”到“秋以為期”,女子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討論)
明確:女子先言“子無良媒”,是出于對“禮”的一種遵從,古禮認為女子嫁人,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后又言“秋以為期”,說明女子沖破了“禮”的束縛,勇敢地與“氓”私訂終身。
[4]朗讀第二章,請學生展開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體表現是什么?讓同學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當時女子的心理細微變化。(“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提問:從這兩章中我們能不能對當時的社會風俗習慣有所了解?
明確:
A、當時的商業活動是物物交換—“抱布貿絲”
B 、占卜文化—“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2. 學習“婚變”部分(三 四五章)
n 朗讀第三章,提問:
① 本章講述了什么內容?(明確:勸誡女子不要癡情。)
② 既然是勸誡女子不要癡情,為何又要說“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是否多余?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同樣提到了桑葉,有何特殊含義?
明確:
不多余。使用的是比興手法。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喻女子年輕貌美之情狀,也指兩人戀愛時情意濃密;以桑葉枯黃掉落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老珠黃之情狀,也指氓變心感情枯竭。同時由桑樹引發對自己年長色衰,慘遭遺棄的敘述,這是“興”。整體看有以桑葉由鮮嫩而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興手法可以激發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
⑴ 請一學生朗讀,提問:開頭幾句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試舉例說明。
[明確]比興,“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⑵文中的比興有何特點?
[明確]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庇稚H~鮮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后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n 朗讀4、5兩章,提問:
、 女子婚后生活如何?(明確:女子嫁給男子后辛勤勞作,任勞任怨,盡妻子的職責,而男子卻“至于暴矣” “二三其德” “士貳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 兄弟為何嘲笑她?(學生討論)
總結:(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后會對兄弟說什么話?)
a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終身,違背當時禮節。
b兄弟認為女子不懂得順從丈夫。
、 推測當時社會女子的地位和命運?(由于社會政治歷史原因,女子將一生所有的幸福
寄托在愛人身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聯系現實,不要喪失自我個體的獨立性。)
、 面對男子的背棄,女子是否是忍聲吞氣,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轉意?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葉由嫩綠變為枯黃,這與士“信誓旦旦”變為“士貳其行”相對照,含有隱喻。
第三四章起興的詩句,用自然現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激發讀者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有人認為,用桑葉嫩綠而枯黃來比喻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這種興兼有比的特點,更富有藝術魅力。
、羌w朗讀這部分。
3. 朗讀第6章,提問:
① 女子面對男子的背棄是什么樣的態度?
明確:女子想到了過去要與他偕老的愿望,而這愿望如今讓她生怨恨之氣。男子的背信棄義斬斷了女子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決心要與之斷絕關系,即決絕。
、凇颁縿t有岸,隰則有泮”有何含義?(比興)
A、反襯男子的變化無常
B、女子的痛苦沒有盡頭
C、女子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③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樣的選擇?從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明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 剛烈的性格特征。
、 從文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什么樣的性格特點?(教師強調概括人物
性格特點,要從課文出發。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加以總結)
特點:勤勞 溫柔 善良 堅強
4、 體朗讀課文后,利用課堂剩余時間背誦本詩
5、板書 氓
(情節) 戀愛 婚變 決絕
。ɑ{) 熱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剛烈
八、布置課堂作業:課后練習2、3題
語文的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復習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方法目標:以讀貫穿教學始終,通過創設情境,換位體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容忍和諒解才是的解決辦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教學的難點在于對課文內在人文因素的把握,即: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整體感知1。復習詞語,全班齊讀
松鼠山頂山腳幸福但是愿意取下折紙船扎風箏抓風箏受不了樂壞了漂啊漂飄啊飄
二、初讀了解課文
1、課文寫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
2、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觀看課文動畫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剛才我們讀了課文,睡能告訴老師,小松鼠和小熊分別住在哪里?(課件展示家的位置)
2、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卻成了好朋友,這是怎么回事?請大家讀讀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到課文中找找答案
誰能告訴老師,他們兩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是什么讓他們成為好朋友的?
(2)生自由讀第2—5自然段,要求把課文讀流利
(3)請生個人讀,檢查生讀書情況,再請生評價
(4)重點學習第三,五自然段,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心情
3、哪里寫了松鼠和小熊的心情?“樂壞了”還可以怎么說?教師通過課文插圖,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小熊和小松鼠的.表情,語氣,動作。
4、請學生上講臺表演,再要求全班學生把樂壞了表情表演出來
5、用高興的心情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6、學習第六自然段
(1)區別“飄”和“漂”
(2)紙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門口
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松鼠的家門口
你看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表示的意思不同,這個“漂”是三點水,和水有關,表示在水上“漂”,而另一個“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表示在風中飄。
7、學習小組學習第7—11自然段,體會情感
(1)小熊和小松鼠吵架了,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2)他們分別做了什么?
(3)誰先提出和好的?
四、總結全文
語文的教案7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散文詩,作者運用準確的詞、句,抓住了瀑布景色的特點,描繪了鮮明動人的畫面,抒發了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全詩分為三節,第一節講沒見到瀑布,先聽到瀑布的聲音;第二節講遠望瀑布所見到的樣子,著重寫其色彩;第三節講仰望瀑布是什么樣子,著重寫其形狀。全詩構成如下的思路:
(觀察層次)
。▽懽魉悸罚
這首詩以描寫的對象為題,突出主體,簡潔醒目。詩句使用疊句、對偶和排比,十分富于節奏感。讀起來瑯瑯上口。
第三單元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用詞要準確,它比第二單元要求要高,難度要大,體現出了反復訓練,螺旋式上升的原則。本課是單元的開篇文,以描寫景物而見長,比喻手法的運用尤具特色。作者用詞準確,使讀者聞聲見形。例如一個“啊”加上感嘆,把令人驚喜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耙蛔渲榈钠痢,一個“屏”字再加上“珍珠”兩字使一座晶瑩透明,酷似珍珠,在陽光下熠熠閃爍的壯觀瀑布躍然紙上。最后的“如煙,如霧,如塵”更是把風中的瀑布寫得白茫茫,輕飄飄的一片。
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的確定如下:
1.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習有順序地觀察事物的方法。
《瀑布》是一首飽含深情的風景詩,通過對瀑布的生動描寫,突出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之情。據此,我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領略美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作者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通過三個由遠到近的觀察點:遠聽瀑布聲,遙望瀑布狀,近觀瀑布形,寫出了瀑布“聲、色、形”三個方面不同的特點。其間,作者用了確切的比喻寫出了瀑布給人的感受,因此,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和理解文中生動形象的比喻句,這是文中語文知識的教學要求。對于這樣一篇富有節奏感,韻味十足的現代詩,是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詩中飽含的深情的好教材。
根據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的詞語描繪瀑布的壯麗景象的手法。大多數學生對瀑布是陌生的,對比喻句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因此,講清詩文中如何運用比喻句來寫瀑布的聲音和樣子,就是我們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是——有寫景抒情詩歌的特點,教程設想如下:
音像感知——感情朗讀——理解內容——掌握方法——體會感情——熟讀成誦。
課堂教學設計如下:
一、理清作者思路。本課對瀑布的描寫,是讓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思路清晰,引導學生追蹤作者足跡讀第一節詩,邊讀邊思考:
、僭姷牡谝还潓懽髡咴谑裁吹胤娇雌俨?
、谠姷牡谝还潓懫俨嫉氖裁?
、墼姷牡谝还澯昧四男┍扔骶涿鑼懫俨迹
從第一節的學習中,推測作者觀察瀑布的過程。理清思路,了解詩的文路。
二、欣賞比喻句。巧用比喻是本課語言特色,比喻句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體會瀑布的形象。教學第一節,設計填空題:瀑布的聲音像(疊疊的浪),又像(陣陣的風)。這樣的聲音說明了(瀑布氣勢磅礴)。
教學第二節,設計填空題,瀑布好像(一道白銀)。說明瀑布(色彩鮮明)。教學第三節設計填空題,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風)。運用電腦多媒體播放瀑布畫面,出示填空題:一陣風吹過,水珠像(煙一樣)輕飄,像(霧一樣)白茫茫,像(塵一樣)紛紛揚揚。
教法與教學手段
根據這首詩特點,可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
1.運用多種媒體,創設情境。
“詩是無形的畫,畫是無形的詩”,教學時除教師的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能啟發學生想象,使學生感受詩中的畫面美外,教《瀑布》我還在以下兩方面作了努力: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前讓學生背一背《望廬山瀑布》,再放《瀑布》配樂朗誦,由舊知遷移到新課《瀑布》;使學生腦子里呈現詩中描繪的畫面概貌,感受《瀑布》的畫面美。
。2)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去感受景物,如教到“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边@里可播放浪濤聲、松濤聲讓學生用耳去感受瀑布的聲音!扒д汕嗌揭r著一道白銀”這里放投影片,讓學生通過視覺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如煙,如霧,如塵”,播放錄像片,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多種感官領略大自然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把學生帶入情境。
。1)整體閱讀,理清思路。
葉老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理清散文的文路有利于領會作者的立意。
本文可從課題入手,提挈文章中心“奇”,展示全文脈絡。設問“瀑布”的“奇”表現在哪里?接著引導學生迅速而有序地捕捉到“瀑布”奇表現在:聲勢磅礴、色彩明麗、形狀奇特。然后讓學生根據這三方面劃出課文層次,讓學生明白這是以作者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材料的。
。2)抓住重點,品析詞句。
作者在生動準確的使用語言文字的前提下,積極修辭,文中幾處比喻具有特殊的審美效應。品析文中的比喻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教學時,務必“咬”住這幾個句子,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對文中比喻句的理解,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教學比喻句子,首先讓學生掌握作者將什么比作什么,然后著重體會作者為什么這樣作比?
。3)表情朗讀,入情入境。
一首散文詩,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釀成的酒,我們讀散文詩,也就是飲這杯好“酒”,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出其中豐富的滋味,得到美的享受,這必須要善于朗讀,由“細讀”到“精讀”,所謂“精讀”即讀課文精彩片斷、章節,讀出神韻。讀瀑布的聲音時,指導學生讀出聲音的氣勢雄偉,這里“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吹過松林/”注重重音與停頓。讓學生在朗讀想象詩中描繪的三幅畫面,從而達到領會詩中意境的目的,把握詩作的內容與主題。
學法指導
因為詩歌具有感情強烈、語言精煉、意境優美、音韻和諧等特點,因此教學時要通過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和想象的能力。
。ㄒ唬┓磸屠首x,自學質疑。
這首詩生字不多,一開始就讓學生反復朗讀,根據朗讀的要求進行吟誦,并教給朗讀方法:本文是首現代自由詩,呈長短句式,且抒情性強,指導學生掌握以意群為單位劃分音步的特點,如:
第一節: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朗讀時,結合語感,考慮朗讀音步,指導學生運用“意群”為單位劃分二、三節的音步,反復朗讀,并完成直譯,試講詩意,鼓勵學生質疑,初知詩中大意。
。ǘ┦谥詽O,教給方法。
根據詩歌的教學要求,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去引導學生掌握學詩的方法:(朗讀)分詞——解句——描述——欣賞——背誦
1.分詞。分詞就是把一句句詩分解成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意群。學生得心應手地解析句子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意會詩意,開動腦筋的積極思維過程,通過反復朗讀,揣度上下詩句,學生對詩句得以初步掌握理解,并進行準確劃分。
2.解句。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如“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痹O問:(1)“這般景象”指的是什么?(瀑布的全景)(2)把“這”換成所指代的事物,說說前句的意思。(瀑布的全景沒法比喻)(3)讀下句,想想,沒法比寫的是一幅什么景象?(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4)為什么先說“沒法比喻”接著又將瀑布比作“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呢?(再看上句,找出原因)(5)用“雖然……但是……”的句式把這句話的意思說一說。
3.描述。描述是把詩歌改成散文,是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方式,是我們教學中常常提到的“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節詩的意思”的提法。
4.欣賞。講析完詩意讓學生再回味全詩,把自己最理解,最喜歡的地方說出來,并陳述依據。
5.背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最后一個環節是熟讀成誦,學習積累。
課堂訓練和作業布置
作業練習的設計采取“易——難——較易——難”。
1.培養朗讀能力,訓練朗讀技巧。本課是一首充滿畫意的短詩,課堂訓練以朗讀為主,從而培養學生想象力和朗讀能力。讀的形式可聽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讀的方式有“讀出驚喜的.感情”“用高昂,激動的語氣讀出感嘆的感情”,“通過讀理解作者對瀑布的壯麗景象的心情”,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讀出“只可意會,不會言傳”的感受。
2.根據課文中的語句填空,再讀一讀,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1)瀑布的聲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的全身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站在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來一陣風的時候,瀑布被風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系詩句的意思,解釋帶點詞的意思。
(1)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瀑布》詩的內容填空。
作者按____的順序觀察瀑布,全詩描繪了瀑布____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____的深厚感情。
5.背誦課文。
上面設計的作業,第一題是在通過課堂的指導,分析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技能訓練,是“易”,通過了第一題的檢測,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第2題則有一定的難度,需學生認真思考才能做出。這時,學生已得到了語文知識的訓練,因此第三題填空題,僅是課文現成的詞句填空。它再次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最后兩題練習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勝利在望,學生會有信心向難題沖刺,整個作業設計,主要想引發學生完成作業的動機,把老師的作業布置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如下:
12.瀑布
山路上
聽
瀑布的聲音
浪涌,風吹
遠
瀑布的全身
一道珍珠的屏
近
偉大,壯觀
如煙,如霧,如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弄清作者在不同觀察點,抓住特點,形象比喻的手法,作者正是抓住瀑布聲音、色彩、形狀的特點,運用比喻手法進行描繪,所以板書時要注意把作者的觀察點,瀑布的聲、色、形,這一比喻的本體列出,再把喻體分別突出,這樣就把作者的觀察點、事物特征和比喻特征排列出來,起到了突出重點的作用。
語文的教案8
[教學設想]
本單元以“關愛”為主題,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寫一篇表現“關愛”話題的親情作文。針對當前很多學生覺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動人的東西。不知道如何從平常的生活中選擇材料表現自己,抒發的情感的狀況,我進行了一堂作文指導課。讓學生體悟關愛,來一次心與心的真摯的交流,學會關愛。
[教學課時]
2教時
[教學實錄]
一、導入
古往今來,“關愛”是人間真摯而美好的親情,“愛”這個主題曾被多少詩人謳歌,被多少常人惦念,描寫“愛”的詩文往往最具真情也最能打動人。請你說說看,在我們身邊有哪些互助互愛的事例
二、寫作指導
1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人寫文章,總覺得無話可說,事實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進行描寫,說真話訴真情,就能打動讀者
2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同樣能體現關愛之情。如果我們在寫作時能盡可能地抓住真實、生動的細節進行定格放大,運用多種手法將細節寫真實、寫具體、寫生動,盡量做到細微之處顯真情,同時用最美的語言將自己的對關愛的體會、理解和感悟真實地表達出來,那么我們的作文便是成功的。(可結合《背影》一文的寫法對學生作指導)
三、隨堂作文
以“關愛”為話題,自主擬題,寫一篇表現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助之情的文章。
要求
1)說真話訴真情,用生活中的小事體現關愛之情。
2)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進行描寫。
3)不少于550字。
四、小結
[教學反思]
此次作文使學生們認識到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重要性: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而作文又源于生活,只要我們以積極的態度去觀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亮點,便不會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了。同時此次作文也使學生們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學會了以互愛互助的心態抒寫平常的事情,學會了摒棄自私自利、感情虛假等不足之癥。也在無形之中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生活處處有真情。有了一顆關愛的心,你就會覺得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義的。讓我們用心去感悟,學會關愛,擁有一顆關愛的心。
語文的教案9
教學目標:
1、能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體會課文情境的發展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說出讀后受到的啟發,學習船長遇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品質。
重點難點:
1、通過事情的發展,使學生能理解父親為什么逼孩子跳水,并通過換位思考,分析出孩子是否也能理解。
2、能體會課文情境的發展變化及寫作方法的特殊之處。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質疑,激發興趣
談話:
1、上節課我們一起初步學習了《跳水》一課,你還記得故事中都出現了那些角色,他們誰是主角嗎?
2、既然父親是主角,為什么在文章中所占筆墨卻并不多,卻主要描寫了小男孩?
二、處理字詞,掃清理解障礙
出示:取樂放肆
提問:這兩個詞都是說的誰?請用因為所以表達
出示:桅桿
教師:結合圖講解桅桿的高度
出示:不知所措
提問:什么意思?
三、體會危機、渲染氣氛
1、課件出圖——航行的輪船和甲板上的人和猴
談話:一艘輪船,環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這一天風平浪靜,人們都在甲板上。
學生:指名讀1、2段,思考:猴子為什么要摘孩子的帽子?
2、教師:猴子的行為我們可以理解,可為什么小男孩最后也爬上了桅桿?
3、學生:默讀課文3—6段,找到相關的語句說明(拿帽子水手起哄好面子失去理智等)
4、教師:爬上桅桿也沒關系,怎么就變成了小男孩跳水呢?為什么他要跳水?從哪看出他處境危險?
5、學生:讀課文5、6、7段,課件出示重點句,指名讀:你想通過讀告訴我們什么?理解當時的危險程度。
6、課件出示第7段,能不能去掉兩個關聯詞?體會危險的程度,推進理解后面毫無退路的選擇
7、提問:我們在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危險,那小男孩呢?他有沒有意識到?你從文中的那個詞知道的?(理解醒悟,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教師:剛剛還只顧著拿到帽子的孩子,這時雙手是毫無攀附,雙腿開始搖搖晃晃,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孩子們這才是最可怕的呀!
提問:現在的處境可以用一詞來形容是什么?
。ㄇрx一發岌岌可危危在旦夕萬分緊急等)
8、談話:是啊,這是多么危險的一幕呀,必須要想辦法趕緊救下孩子。S即指名)你有辦法嗎?你呢?我們無能為力,水手們也不知所措。我們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失足的情況下會有怎樣的后果
四、深入文本,品味人物品質
1、談話:事情好像已經到無路可走的地步,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
2、學生:默讀課文第9段,有什么讓你困惑的地方?
(引導孩子質疑出本課難點:為什么槍口指向孩子?會不會真的開槍?孩子聽到之后會怎么想?根據學生提出的疑點,隨機處理,重點討論問題,船長不是孩子的父親嗎?當他用槍指著自己的孩子時,孩子會想些什么?相信父親,不管是埋怨還是后悔,這一刻剩下的就只有服從了)
3、談話:就在孩子跳入海中的那一刻,水手們也跳了下去,盡管在海水中只有短短的40秒鐘,卻仿佛讓人們經歷了一場生死的考驗,所幸的是孩子終于得救了。
4、學生:再讀第9段,思考:船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小組討論并從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語句說明。
。S機處理語句:船長機智在哪?從哪看出冷靜?父親真的會開槍嗎?果斷比較難,教師可以設疑:從走出船艙看到那危險的一幕,到命令孩子跳水他憑什么做出的決定?)(找到生存的概率,理解短時間的決定所透露出的果斷,風平浪靜、水手都在甲板上、孩子會游泳)
指導朗讀,你想像一下,是你最親近的人站在那個橫木上,而惟一能救他的人是你,你要怎樣對他說?你希望他快點往海里跳,以挽救他的生命。
5、教師:在這么危機的時刻,在關乎到自己親人生死的時刻,船長竟然能想出了這么一個看似絕望的辦法,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這足以證明他確實是一位處事冷靜、果斷的人。也難怪他能夠帶領船員們闖過大風大浪平安環游世界了。
五、升華感情,體會寫法
1、提問:作為文中的主人公為什么此時此刻才登場?如果父親一直站在甲板上還會有后面的故事嗎?
如果讓你說說故事的大概內容,你應該怎樣說?(出示課件導圖)
。ㄍㄟ^這樣的思考,使學生再次回顧全文,認識到前面的的描寫是為了父親的出場做鋪墊,學生能夠按順序說出主要內容)
2、提問:課件出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兩個故事都是急中生智想到的辦法,但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孩子理解出一個是事發突然,一個是逐步推進)
3、談話:我們今天學習的這個故事,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就是為了父親的出場做鋪墊,作者寫主人公的筆墨不多,寥寥數語,卻讓整個事情化險為夷。作家用這樣的描寫告訴我們,寫作要真實、自然,而我們也明白了,寫事情的時候要根據具體情境來寫,這樣才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讀者。
4、提問:學完了這篇文章,不論是在情感上或寫作上都有了新的收獲,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5、教師總結提升:作為老師,學完文章我也有些話想對你們說:孩子的沖動做法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現,我們要引以為戒。而水手們雖說與孩子很熟悉,就像我們同學之間,但開玩笑也要適可而止,否則也會傷及性命。我更希望你們能做一個像船長那樣處事冷靜果斷的人。
板書設計:
22、跳水
情況危急—————急中生智—————處事冷靜、果斷
孩子船長
父親
語文的教案10
【學習目標】
。、會人5個生字,理解“鴉雀無聲、截肢”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保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
【學習過程】
一、錄象揭題
。、小朋友,每年國慶節,很多國家都要舉行隆重的檢閱儀式。到時候,部隊首長、國家領導人、甚至外國貴賓都會觀看部隊隊伍和群眾隊伍。
2、瞧,這是俺們中國的檢閱儀式。(看閱兵式錄象)
。、看了剛才的錄象,畫面中的軍人、部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今天,俺們要去波蘭首都華沙看一場特殊的檢閱儀式。(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病⑼雷x課文。討論課文主要內容: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的()儀式上,讓()的博萊克走在()。xxx時,他們的隊伍得到了觀眾的一致()。
3、指名說。
4、讀了課文,你感覺課文中向俺們描述的這次檢閱和俺們剛才錄象中看到的檢閱有什么不一樣?
三、學習課文第12段:博萊克的表示
。、你瞧,這就是博萊克,他在隊伍中,表示怎么樣?
2、看看書上是怎么寫博萊克的。指導朗讀12段,讀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萊克。(自由讀、指名讀講評、男女讀、全體站起來讀。)
。、看到博萊克的表示,你想怎么夸他?出示:這個小伙子真棒!(讀一讀)
。、那為什么有的觀眾說:這些小伙子真棒。R讀)
四、學習課文第2~9段
。、這些小伙子更棒的表示是在檢閱儀式之前。俺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檢閱之前的情況吧。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2~9段,考慮:檢閱儀式之前,這些小伙子在討論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他們在討論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參與檢閱儀式?)
。、該不該讓博萊克去,為什么要討論呢?分析:
假如讓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不讓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覺得非常為難。課文中也可以具體看出同學們為難的'樣子。請你們讀讀課文第3~6段,找出表示同學們很為難的詞句。
5、四人小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丁⑷鄥R報:誰也不愿意第一個開口。(怕傷害了博萊克)
終于(終于有一個人開口了,但是也沒有解決問題)
鴉雀無聲(外表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其實心里呢?)
第6段中連續6個問號。指導讀出為難、猶豫不決的心情。
。、這么為難、這么難辦的事,稱為()的事?(板書:棘手)
8、這么難辦的事最后解決了嗎?怎么解決的呀?再次看圖。再次朗讀第12段。怪不得,博萊克那么努力地表示自身。此時,他在想什么呀?
。、是呀,能讓博萊克有機會參與這么重大的活動的是他的同學們,能讓博萊克這么有自信地站在xxx隊伍中的是他的同學們。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體有殘疾的同學,這些小伙子真棒!(朗讀句子)
五、小結
這次檢閱,不但檢閱了小朋友整齊的隊伍,更檢閱了他們美好的心靈。
語文的教案11
一、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統覽全文
首先,讓學生談一談“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語言中什么時候用到“匆匆”一詞;然后,引導學生初步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說的“匆匆”指什么,從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到時間的“匆匆”,并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根據課文語言流暢上口和情感表達直白濃烈的特點,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視學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視學生朗讀中談體會和朗讀中的師生評價、交流,真正達到有感情朗讀的要求。
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感受深的段落。
三、激發興趣,為文配畫
1.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為他的`文不僅僅是文,還是畫,更是詩,詩情畫意,讀后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電視散文MTV,請大家賞美畫,聽美文?赐辍逗商猎律泛,再引導學生為《匆匆》一文拍電視散文MTV。
2.模感悟散文意境,為下一步的圖畫創意打基礎。
3.構思畫面,畫外配音。
這一環節,請小組同學合作,共同創作一兩段內容,要求有朗讀,有畫中景的描述,舉例如下(第一自然段)。
生(甲):(描述場面)一望無際的田野,金黃一片,豐收在望,一派秋天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們呼朋喚友,相約一起飛向南方。春染大地時,它們又飛到了這去年住過的地方。
生(乙):(朗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生(丙):(描述場面)燕子飛過青青的柳梢,飛過鮮艷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讀)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
是……
4.小組學習后,充分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相機評價、鼓勵。
四、動手實踐,擴展學習
讀好課文后,布置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搜集有關惜時的現代詩歌、古代詩詞、名言警句、故事等,辦專題手抄報。手抄報辦好后,開展手抄報一周展活動。在展出期間,學生可以觀摩閱讀,可以相互比較,還可以交流經驗,進行口語交際。展出結束,從材料掌握、書寫、版面設計等方面評出優秀小報。
語文的教案12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病W會本課17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
。场⒅来汗S具有沖破重重障礙,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理解詞語;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述:轟隆一聲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竹筍。(抽拉幻燈片)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出示實物春筍)春筍娃娃裹著淺褐色的外衣,迎著春風,在陽光中笑,在春雨里長。小朋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春筍》。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要求:先將方框內生字讀幾遍,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并分好自然段。
2、檢查自讀情況:
、 抽讀生字卡片,正音。
聲、沖是后鼻音。
⑵ 去掉拼音再讀,開火車讀。
⑶ 認讀詞語:
一聲 春雷 喚醒 沖破 石塊 冒著 淺色 一節 向上 嫩生生 陽光 春雨
、 指導讀好長句子:
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
、 分段抽讀課文。(長句子老師領讀)
。场⒔處煼蹲x課文,要求學生學老師讀書的語氣、停頓。
。、學生再讀課文,試著模仿老師的語氣。
。怠⒊醪礁兄n文內容:春筍是什么樣子的?它們是怎么生長的?要求學生互相說一說。
三、學習生字
。薄⒊鍪旧挚ㄆ瑢W生認讀生字。
2、自學生字筆順,準備交流:
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3、重點指導:聲:上面是士,不是土。
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薄⒊樽x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
。、抽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齊讀,說說有幾句話。
⑵ 學習第一句話:喚醒是什么意思?換個詞語。(叫醒)誰喚醒了春筍?第一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春筍生長的.季節)這里把春筍當成什么來寫?為什么?我們還學過哪篇課文中把事物當成人來寫?
、 指導朗讀:一聲春雷要讀得慢些,清晰有力,喚醒要讀得重一些。指名試讀,全班齊讀。
、 學習第二句話:春雷喚醒了春筍,躺在泥土里的春筍是怎樣長出來的呢?指名讀第二句話。
出示:它們( )泥土,( )石塊,一個一個( )地( )出來。
指名填空,齊讀句子。
它們指的是誰?為什么要沖破泥土?掀翻是什么意思?冒改成鉆好不好?為什么?一個一個說明什么?(說明春筍很多,而且你追我趕地往上長)
覆蓋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筍把它們沖破了。壓在身上的石塊多重。】纱汗S把它們掀翻了!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地往上長,終于冒出了地面,這種生長的力量是多么強大。我們在讀這句話時,要把沖破、掀翻、冒讀重些,讀得有力些。(范讀,指名試讀,同桌互讀,齊讀)
、 指導背誦:
這一自然段共有兩句話,第一句話說春雷喚醒了春筍;第二句話講了春筍是怎樣生長的。(自由練習背誦,指名背)
2、學習第二自然段:
、 輕聲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后說說這段有幾句話。
⑵ 學習第一句:(出示幻燈片)誰來說說春筍的樣子和顏色?書上哪句話寫了春筍的樣子?指名讀句子。
、 裹著(動作演示)淺褐色(看圖理解)
、 指導朗讀,看圖激情:小朋友看,這些嫩生生的娃娃沖著你們格格地笑呢,你們喜歡它們嗎?誰能用喜愛的語氣讀這句話?
⑶ 學習第二句話:
師述:春筍的生長離不開雨露和陽光。指名讀第二、三句話。
、 春筍長成什么樣兒了呢?(指導看圖)
、 指導朗讀:提醒學生注意停頓,語氣要逐漸加強,語調漸漸提高。(指名試讀,齊讀)
、 指導背誦。用問答方式引導背誦:
春筍是什么樣子的?
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它們長成什么樣兒了?
三、總結
讀了課文,你覺得春筍怎么樣?你想對春筍說些什么?
是!春筍就是憑著頑強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地冒出來。在陽光下繼續堅強而又健康的成長!長成高大的竹子,供人們使用。
齊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擴詞:
節:春節、節日、節約、節省
破:沖破、破舊、破爛不堪
2、背誦課文。
3、辨析組詞:
中( ) 皮( )
沖( ) 破( )
4、興趣題:
、 用喚醒說一句話。
、 春筍長大后,長成了竹子。想一想,竹子有什么用呢?說給同桌小朋友聽。
【板書設計】
春筍
沖破 掀翻 冒
迎著 笑 長
不怕困難 頑強生長
【教學后記】
識字教學既是一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低年級的孩子記憶里好,但是面對每天九個生字,往往是今天寫,明天忘。如何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效率?在生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指導學生給生字編故事,編兒歌,編口訣、換部首記憶。例:石頭撞虎皮就是破。這樣的生字教學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語文的教案13
《畫》是一首經典的五言謎語詩,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通過方位或動作的變化描繪了山、水、花、鳥等景物構成謎面,詩句工整的對仗,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古詩的節奏和韻律,帶領學生多種方法達到識字目的,有效識記生字。
關注韻文的特點:
這首古詩,既充滿詩詞的韻律感,又展現著謎語的神秘和趣味性;讀起來有韻味,還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自由讀、分組讀、想象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古詩的韻味,通過圖文對照、動作表演、展開想象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其趣味。
關注插圖:
課文的插圖是一幅裝裱過的水墨畫,與謎語詩相配,景色秀美,意境悠遠,圖文對照的形式,給了學生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同時,插圖中涉及了詩句中提到的景物,在暗示謎語詩的謎底,有助于學生理解詩句和猜出謎底。
關注識字:
本課10個生字中,“色”是平舌音,“聲、水”是翹舌音,“遠、近”是前鼻音,“聽、聲”是后鼻音,讀音要重點指導。字形識記時,帶領學生根據漢字的特點,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多種方法識字。
關注寫字:
本課書寫4個生字,有3個是獨體字。這3個字都有一個縱向支撐的關鍵筆畫豎或豎鉤。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領會支撐筆畫的作用,采用教師先范寫、學生再練寫的方式書寫生字。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3.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認識“遠、色”等10個生字和偏旁走之。會寫“水、去”等4個字。
【教學重點】
1.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識記生字。
3.認識偏旁走之。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生字卡片。(教師)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自主朗讀古詩。(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朗讀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2.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認識“遠、色”等10個生字和偏旁走之。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創設情境
1.教師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請同學們看,謎面是:千條線,萬條線,掉到地上都不見。(打一自然現象)
出示課件2:
學生自由表達,謎底是:雨。
教師引導:誰來給大家講一講,你是怎樣猜到的呢?
預設1:下雨的時候,雨從天上落下來,就像一條線。
教師引導:你觀察過雨的樣子,一下子就想到了對嗎?
預設2:雨點兒落到地上就看不見了。
教師引導:你補充得很到位!落入雨水中的雨點兒,我們就找不到它了。你們看!
多媒體課件顯示雨中的圖片。
出示課件3:
過渡:這節課,老師還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更有趣的謎語,它有些特別哦!謎面是一首古詩,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4:
教師過渡: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這首獨特的古詩謎面吧。
。ㄔO計意圖:一年級的入學不久的小朋友,思維非常活躍、好奇心強,有趣的謎語可以直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的引導啟發抓住契機,訓練語言表達,順應學生樂于表達的天性,巧妙地為新知學習創設情境。)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教師導入:老師想先給大家讀一讀這首古詩,請你認真聽。
1.聽教師范讀古詩。
教師過渡: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詩句多讀幾遍。
2.認讀古詩。
。1)學生自讀古詩。
。2)開火車檢查認讀,一人讀一行,糾正字音。
預設需要教師強調的字音:“色”是平舌音,“聲、水”是翹舌音,“遠、近”是前鼻音,“聽、聲”是后鼻音。
(3)指名讀去掉拼音的古詩,師生一起傾聽,提示糾正。
出示課件5:
(4)同桌兩個人互讀,把詩句讀通順。
指名二到三組同桌在全班展示。
教師過渡:同學們已經把詩句讀得正確又通順啦!你能找一找古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
學生自由回答,說出景物的名稱,教師圈畫,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6:
教師小結:同學們讀通了詩句,還找出了詩中描寫的景物,收獲不小呢。
。ㄔO計意圖:本環節教學中,采用逐漸縮小語境的方法達到帶領學生學習新詞生字的'目的,充分考慮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興趣,用生動有趣的兒歌切入,落腳在詞語的識記上。)
三、指導朗讀,關注內容
1.觀看視頻,調動體驗。
教師引導:這首小詩寫到了“山、水、花、鳥”這些景物,生活中我們也欣賞過這些景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多媒體課件播放山水花鳥自然景觀視頻。
出示課件7:
教師引導:同學們,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
預設1:大山高高的,河水在嘩嘩地流著。
教師引導:當我們走近小溪、河流,就能聽見流水的聲音。我們眺望遠處的大山時,大山是青翠青翠的,還是看上去灰蒙蒙的呢?
學生回答:灰蒙蒙的。
教師小結:遠看大山的顏色不是那么明亮、青翠。
預設2:小鳥在喳喳地叫,像唱歌一樣。
教師引導:小鳥的叫聲很動聽,我想走近它們,可以嗎?
學生回答:不行,小鳥會被嚇跑的!
教師小結:哦,好吧,那我還是遠遠地傾聽它們曼妙的歌唱吧。
預設3:大自然中有好多花,開得好漂亮!
教師引導:那正是百花爭搶著開放的春天呀!那要是春天過去了,花兒們會怎樣?
學生回答:花兒就蔫兒了,凋落了。
教師小結:看來,大自然中的花朵雖然很美,也是有花期的呀!
2.結合圖畫,領會詩意。
教師過渡:我們的古詩謎面中也為我們描繪了“山、水、花、鳥”,它們跟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課件8:
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教師引導:老師也想和同學們一起讀讀,我們來合作一下。老師讀詩句的前半部分,大家讀后半部分。
師生合作誦讀。
教師引導:詩句中描繪的山、水、花、鳥是什么樣子的呢?
預設1:山是有顏色的,水沒有聲音。
教師引導:詩句中寫的大山再遠些看還是青翠的顏色,那水呢?你走進聽聽,有嘩嘩流動的聲音嗎?為什么呢?
學生回答:沒有聲音,因為山和水在畫中呢。
預設2:詩里寫的小鳥不會飛走,花朵一直開著。
教師引導:為什么和我們生活中感受的景象不一樣呢?
學生回答:因為是它們在畫里。
教師小結:是!原來這些美麗的景色在“畫”中,這首謎語的謎底就是——畫。
教師板書課題。
。ò鍟 5 畫)
教師和學生一起誦讀古詩。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生活中的見聞和體驗,與詩句中對“山、水、花、鳥”的鮮明對比,進而明白描繪的是畫中的景象,突破理解上的難點,又體會了詩句的巧妙之處。)
四、構字入手,歸類識記
教師過渡:古詩大家讀得既準確又流暢,其中的生字朋友你認識它們了嗎?
偏旁歸類識字:遠、近、還
出示課件9:
教師引導:請大家觀察這3個字,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這3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
預設2:它們的偏旁是一樣的。
教師引導:你認識這個偏旁嗎?對,它是走之旁,是由“走”字演變而來的。
課件顯示3個走之旁的字,加拼音。
教師引導:你有什么好辦法分清楚并記住它們嗎?
預設:走之旁加“元”是“遠”,走之旁加“斤”是“近”,走之旁加“不”是“還”。
教師引導:新學的走之旁加上你已經認識的3個字,就組成了新字,這個方法很棒!
。ǘ┓戳x詞識字:遠-近,來-去,有-無。
教師引導:有幾個生字朋友正在玩“找朋友”的游戲呢!它們要找到自己的伙伴,你能幫幫他們嗎?
出示課件10:
指名學生將生字分組,一組反義詞為一組。
預設:“來”和“去”一組,“有”和“無”一組,“遠”和“近”一組。
教師引導:為什么這樣分呢?
預設:兩個字的意思是相反的。
教師小結:對,像這樣意思相反的兩個漢字互為“反義詞”。我們可以一組一組地來記憶它們,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哦!
(三)熟字換偏旁識字:無,聽,色
教師過渡:我們已經認識的漢字換個偏旁,你還認得出來嗎?“天”字的第四筆捺換成豎彎鉤,這個字是什么呢?請你給它組個詞。
教師引導學生給“近”字換成口字旁,識記“聽”字
出示課件11:
學生自主表達。
。ㄋ模┮谆煜謱Ρ茸R記
教師引導:這兩個漢字中有相似的部分,你注意到了嗎?“色”和“聲”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下半部分有些相似,好像小牛的尾巴,一個向右甩,一個向左甩,“色”字的最后一筆是豎彎鉤,“聲”字的最后一筆撇。請你用“聲”字說一句話吧。
出示課件12:
學生自主表達。
五、布置作業
請你將古詩《畫》的詩句誦讀給家人聽,請他們也來猜一猜謎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10個要求會認的生字和1個新偏旁,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會寫“水、去”等4個字。
3.拓展五言古詩《風》。
【教學過程】
一、認讀詞語,復習導入
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讀了古詩《畫》,認識10個漢字,這次呀,它們藏在了詞語中,你還能認出它們嗎?
課件顯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出示課件13:
指名學生朗讀詞語。
教師引導:我們還認識了3組反義詞伙伴,你能說出它們嗎?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書寫時對應漢字在五言古詩中的位置。
(板書:遠 近 有 無 去 來)
二、定位聯想,背誦古詩
教師過渡:《畫》是一首有趣的謎面古詩,讀懂了就能猜出謎底啦!我們在來讀一讀吧。
出示課件14:
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教師引導:《畫》為我們描述了哪些景物?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書寫時對應漢字在五言古詩中的位置。
(板書:山 水 花 鳥)
教師引導:你能把老師寫好的漢字當作提示,來試著背誦一下這首詩嗎?請你先跟同桌試一試。
學生自主背誦古詩。
教師指名學生背誦,全班齊背誦,開火車分句背誦。
三、聚焦結構,指導書寫
教師過渡:我們要學寫4個漢字,請看!
課件顯示要求會寫的4個生字。
出示課件15:
教師引導:你能說出它們是什么結構的漢字嗎?
預設:它們都是獨體字。
教師引導:請你仔細觀察“去”字,上半部分是什么字?你認識嗎?
學生回答:是“土”字。
教師引導:可以分為上、下兩半部分的漢字,那它的結構是怎樣的呢?
學生回答:“去”字上下結構的字。
教師小結:另外的三個字“水”“來”“不”是獨體字。
指導書寫“水、來、不”字。
出示課件16:
帶領學生明確筆順,先看老師范寫,在自主描紅書寫。
教師引導學生跟電腦老師書空,并關注三個字中都有起著支撐作用的關鍵筆畫豎或豎鉤,然后帶領學生口頭組詞,最后在田字格中描一寫二。
2.指導書寫“去”字。
教師帶領學生明確筆順。
出示課件17:
教師講解:同學們,上下結構的字要先寫上面,后寫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土”字的橫要寫得長一些。
學生口頭組詞,然后描紅,每個字在田字格中再書寫兩個。
(設計意圖:低年級寫字教學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是關系到學生終身發展的基本功。教學中,先由學生自主觀察發現每個漢字書寫的關鍵點,再通過擴充詞語等方式幫助學生記憶理解記憶漢字,有效增強寫字的趣味性,使學生的寫字能力能夠循序漸進。)
四、拓展趣詩,共讀共猜
教師引導:老師還為同學們帶來了謎語詩,請你聽老師讀一讀。
出示課件18:
老師讀一句,請大家跟讀一句。
教師講解:詩句是謎面,打一種自然現象。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它有神秘的力量,秋天里它一來,樹上的葉子就掉落下來;春天里,它來了,花兒就開放了;它能江面上掀起波浪,它要是來到竹林里,竹子們就會歪歪斜斜。你猜猜它到底是誰呢?
學生自主表達。
預設1:學生猜錯了。
教師引導:你是怎么想到的?愿意聽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嗎?
預設2:它是風。
教師引導:為什么是風?你是怎樣想的,給大家講一講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有趣的謎語詩,讀起來好聽,才起來有趣,還認識了不少漢字朋友,讓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
五、布置作業
出示課件19:
六、板書設計
6 畫
遠 山有 ,
近 水無 。
去花 ,
來鳥 。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在感悟古詩的環節,我通過利用課文插圖與調動學生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相結合的方式,對比后讓孩子理解詩句大義,進而思考、猜測;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誦,以及學生集體試背、定位聯想試背的方法來回歸古詩。以此實現低年級古詩教學側重積累的目標。對于學生原有認知的調動比較到位,效果較好。因此,我認為,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于教材資源,多方面資源相融合的課堂會使我們的孩子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靈動。
語文的教案14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了解我國口技藝人高度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能力.
二學生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學習準確地運用表示時間的詞語.
四背誦課文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是教學目的一、二。
二、先幫助學生掃除語言障礙,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藝術構思,啟發學生的想象,來復述課文,以了解本文層次清楚的記敘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預習、解題、介紹作者、掃除語言障礙、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復述課文。講讀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們學習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國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藝術才能。
板書課題后,解題、簡介作者:
口技,屬雜技的一種,是我國很早就在民間流行的一種由演員運用口腔發聲來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由于表演者多隱身在布;蚱溜L的后邊,俗稱“隔壁戲”。這篇課文記敘的就是一場在圍幕中表演的絕妙口技。
作者林嗣環,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進士。著作有《鐵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漁篇》等。《口技》是他的《〈秋聲詩〉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導預習
1.查字典,給下面的字注音,并寫出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
吠(狗叫)叱(大聲責罵)
傾(斜)頃(短時間)
2.認真閱讀課文注釋,口譯課文。
3.思考“思考一、二題”。
三、研習新課。
1.教師范讀課文。
(提示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停頓、節奏、表情)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理解字和詞的含義。
3.齊讀課文。
4.理解課文中的疑難詞語。
可讓學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難詞語,然后分組討論。
應重點理解的詞語是:“廳事”、“欠伸”、“囈語”、“屏障”、“側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戰戰”、“施”、“畢”、“絕”、“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詞
活用的詞是指有些詞本只屬某一詞類,但有時在一定的語言結構中,可靈活用為另一類的詞,隨著詞性功能的臨時轉化,它們的意義也就相應地發生某種變化;钣迷~概念不必從理論上給學生講,只要學生理解這些詞在文中的含義即可。
“婦撫兒乳”中的“乳”是動詞,作“喂奶”講。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動詞(原為名詞),作“擅長”講。
“不能名其一處”中的“名”是動詞(原為名詞),作“說出”講。
“會賓客大宴”中的“宴”是動詞(原為名詞),作“舉行宴會”講。
6.先讓學生找出表時間性的詞語,并引導學生們掌握它們的不同用法(結合完成“練習三”)
“一時”,同時。“忽”,“忽然”突然發生!凹榷眱墒孪嗬^發生!笆菚r”在特定的某個時間內發生。“少頃”、“俄而”、“未幾”,在很短時間內發生。
7.出示本文古今異義詞,由學生比較古今不同含義。
“會”(適逢) “廳事”(大廳、廳堂) “施”(放置)“聞”(聽見) “奮”(卷起) “但”(只) “雖”(即使)“走”(跑)
8.學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數量的詞,比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適當的量詞。
一(個)人一(張)桌一(把)椅
一(把)扇一(塊)撫尺兩(個)兒
百千(個)人百千(條)犬百(只)手
百(條)舌百(張)口
9.講讀課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1)先請學生朗讀并翻譯,然后師生共同補充訂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個擅長口技的人。善:善于,擅長。者:代詞,代藝人。
“會賓客大宴”正趕上(有一家)大擺酒席,宴請賓客。會:副詞,恰值,正好。
“于廳事之東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廳的東北角,設置八尺寬的圍幕,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里。于:介詞,在。廳事:廳堂、大廳。
“一桌……一撫尺而已”。里面僅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塊醒木!岸选北硎尽皟H有”的語氣助詞。
“眾賓客團坐……無敢嘩者”。眾多賓客團團圍坐在圍幕周圍,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圍幕里醒木一拍,全場都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敢大聲說話。但:副詞,只,僅。寂然:寂、寂靜。然,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嘩:喧鬧,聲大而雜亂。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內容?
此段寫表演前的準備和會場情況。
“善”字貫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題旨的關鍵性字眼!坝趶d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場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連用了四個“一”字,極力渲染道具簡單,以襯托后面藝人技藝的高超!皾M座寂然”、“無敢嘩者”,寫出表演者表演前聽眾的反映。
10.學生熟讀,背誦第一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繼續研習課文二、三部分。
教學步驟:
一、講讀第二部分(2—4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2段
2.學生翻譯第2段,然后師生訂正。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边h遠地聽見深巷胡同里狗在叫,接著有一婦人被驚醒,打呵欠,伸懶腰。她丈夫說著夢話。遙:遠。巷:胡同、里弄。吠:狗叫。驚覺:驚嚇而醒過來。
“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過了一會兒,小兒子醒了,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婦人拍著小兒子,給他喂奶,孩子含著奶頭還在哭,婦人一邊拍著,一邊哼著哄他睡覺。另一個大兒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既而:時間副詞,表示一事過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過了一會的意思。啼:放聲哭。亦:副詞,也。前一個“乳”是動詞,作“喂奶”講。后一個“乳”是名詞,奶頭。絮絮:連續不斷地談話。
“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小兒子的聲音,哼著哄他睡覺的聲音,小兒子含著奶頭的啼哭聲,大兒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叱罵大兒子的聲音,一齊發出,各種維妙維肖的聲響全都有了。當:值,在。是:此,這。叱:大聲呵斥。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絕妙”。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著頸子,偏著頭看,微笑著,默默地贊嘆,認為好極了。以為,認為是。妙絕:“絕”,極,副詞,引伸為少有的,沒有人能趕得上。
3.提問:在這一段中,作者描寫“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聲響場景?
4.指名學生朗讀第3段。
5.學生翻譯第3段,然后師生訂正。
“未幾,夫齁有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倒,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睕]有多久,丈夫的打呼聲響起來了,婦人哄拍小孩的聲音也逐漸停止了。隱約聽到有老鼠(出來活動),悉悉索索作響。有盆碗一類東西被打翻,婦人在睡夢中咳嗽?腿藗兊男那樯晕⒎潘梢恍,慢慢地坐端正了。未幾,時間副詞,沒有多久。傾側:傾斜歪倒。
6.提問:這一段,作者描寫“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聲響場景?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善口技者”表演一家人又漸漸進入夢鄉的場景!拔磶住边@一時間副詞,承接上段描寫表演的聲音高潮,表現出這高潮持續了短暫時間,“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表演的響聲由繁轉簡,由大轉小,由高潮轉入低潮,室內由鬧轉靜。“微聞有鼠作作索索”,進一步表現出室內的靜。全家都已入睡,老鼠才敢出穴活動;室內非常安靜,才能聽到老鼠動作的聲音。(這是以動襯靜)。
7.指名學生朗讀第4段。
8.學生翻譯第4段,然后師生訂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地呼喊,婦人也起來大聲地呼喊,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一會,有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中間還夾雜著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聲,燃燒中的爆炸聲,還有呼呼的風聲,成百上千種聲音一齊響起來;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拉倒房屋時,人們一齊用力發出的許許的聲音,往外搶奪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一切應該有的聲音,沒有聽不到的。即使一個人長有一百只手,每一只手長有一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況;即使一個人長著一百張嘴,一張嘴長有一百條舌頭,也說不清其中的一個地方。百千:是虛詞,極言其多。作:起,這里是響起來的意思。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無”、“不”兩個否定詞連用,表肯定。
“于是眾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惶變色,離開座位,個個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腿直發抖,幾乎都想搶先逃走!皧^”:本義盡全力舉起的意思。這里可譯成“捋、挽”!白摺保禾优。
9.講析第4段。
在這一自然段,作者描繪了“善口技者”摹擬一場突然性的特大火災的驚險場景。
這一場景可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表演用火警而引起的人們的惶急紛雜聲音(“忽一人大呼……百千犬吠”)。
“忽”這一副詞表現出大呼“火起”的聲音來得突然,出人意料,陡地掀起駭浪險峰,構成了表演的又一巨大波瀾。
“夫起大呼……兩兒齊哭”,表現出聲音由外到內,由少轉多,由街坊大呼“火起”到室內一家人強烈反響。“俄而”表時間短暫,繼室內一家大小呼喊啼哭,遠近街鄰被驚起,大人駭呼,小兒哭叫,狗也驚吠。三個“百千”表現出聲音繁多雜亂。
第三:火勢猛烈的聲音(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百千齊作)。
房屋倒塌,火聲爆響,風助火勢,表音表現出火勢的蔓廷、猛烈。
第三層:緊張救火的聲響。(又百千求救聲……潑水聲)。
“中間”、“又夾”等詞語的運用,表現出上述許多聲音同時發出,突出了失火、救火的緊急情景,達到了口技表演的又一高潮。接著用“凡所應有……不能名其一處也”,這一夸張贊嘆語句,以失火、救火作結,襯托出“善口技者”技藝的高超。
10.指名學生朗讀第5段。
11.學生翻譯第5段,然后師生共同訂正。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響,各種聲響完全沒有了。撤掉圍幕一看,(里邊)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畢:完全。絕:斷,停止。之:代指圍幕里邊。
12.提問:為什么作者在本文結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結合完成課后“練習二”)。
這樣既與第一段呼應,寫出表演者憑借進行表演的道具極為簡單,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領是全靠一張嘴,襯托了“善口技者”技藝高超。
提問:課文中有哪幾處描寫了聽眾的精神和動作?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結合完成課后“練習二”)。
有以下幾處描寫了聽眾的神情和動作:(1)寫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從睡夢中驚醒的場景后,寫聽眾反應的有:“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表現出聽眾專注傾聽的神態,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2)寫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進入夢鄉的場景后,寫聽眾反應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襯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聽眾的情緒。(3)寫口技表演失火、救火緊張場景后,寫聽眾反應的有:“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表現出聽眾已完全被帶進表演的意外火警的緊張場面中去,忘卻了自己在聽口技表演,好像身在火場,驚駭恐懼。這是隨著口技者卓越表演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口技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應,作者緊密結合口技表演,寫出聽眾的反應隨著表演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聽眾,襯托出口技者再現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寫聽眾的反應也使文章內容變得豐富多采
《口技》復習指南
1.京中有善口技者。
關鍵字:善:善于;擅長。者:……的人。
句譯:京城中有個擅長口技表演的人。
2.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關鍵字:會:適逢,正趕上。施:設置,安放。而已:罷了。
句譯:正趕上有戶人家大宴賓客,在大廳的東北角安放八尺屏障,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障里面,道具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3.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關鍵字:眾:眾多。團坐:相聚而坐。少頃:一會兒。但:只。撫尺:作動詞用,敲醒木。滿坐:即“滿座”,坐,同“座”。寂:安靜。然:……的樣子。嘩:喧嘩,吵鬧。者:……的人。
句譯:賓客們相聚而坐。一會兒,只聽見屏障中敲了醒木一下,滿座靜悄悄的,沒有敢喧嘩的人。
4.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
關鍵字:覺:睡醒。欠伸:打呵欠,伸懶腰。其:她的。囈語:說夢話。
句譯:遠遠地聽見深深的巷子中有狗在叫,接著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了,打呵欠,伸懶腰。她的丈夫說著夢話。
5.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
關鍵字:既而:不久。撫:拍。(婦撫兒乳)乳:作動詞用:喂奶。(兒含乳啼)乳:名詞,(媽媽的)乳頭。嗚:輕聲哼唱哄孩子入睡。之:代詞,指孩子。
句譯:不久孩子醒了,大聲啼哭起來。丈夫也醒了。婦人拍著孩子給他喂奶,孩子含著媽媽的乳頭啼哭,婦人拍著孩子輕聲哼唱著哄他入睡。
6.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
關鍵字:絮絮:連續不斷地說話。止:停。
句譯:又有一個大孩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
7.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必備。
關鍵字:當:處在(某個時候)。是:這。初:剛。叱:大聲呵斥(大聲責罵)。一時:同一時候。眾:眾多。妙:妙處。畢:全,都。
句譯:在這時,婦人用手輕拍孩子的聲音,口中哼唱(哄孩子入睡)的聲音,孩子含著媽媽乳頭啼哭的聲音,大孩子剛剛醒過來的聲音,丈夫大聲責罵大孩子的聲音,同一時間一齊發出,各種妙處,全都具備(各種聲音摹仿得極像)。
8.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關鍵字:側目:偏著頭看,形容聽得入神。嘆:贊嘆。以為:認為。妙:奇妙。絕:極,到極點。
句譯:滿座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看,微笑著,默默贊嘆,認為(口技人的表演)奇妙極了。
9.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
關鍵字:未幾:不多久。齁:打鼾。作作索索:老鼠活動的聲音。傾側:傾斜,翻倒。
句譯:不多久。丈夫鼾聲響起,婦人拍打孩子也越來越慢,聲音漸漸停止了。隱約聽見有老鼠悉悉索索地出來活動,盆罐(被碰到)傾斜翻倒在地,婦人在睡夢中咳嗽。
10.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關鍵字: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放松。稍稍:漸漸地。
句譯:賓客們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漸漸地都坐端正了。
11.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
句譯:忽然,有一個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身大喊,婦人也起身大喊。兩個孩子一齊哭起來。
12.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關鍵字:俄而:一會兒。
句譯:一會兒,成百上千人大喊,成百上千個孩子啼哭,成百上千條狗在叫。
13.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
關鍵字:間:夾雜。力拉:擬聲詞。崩倒:(房屋)倒塌。作:興起,發出。曳:拉。許許:擬聲詞。
句譯: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爆裂的聲音,呼呼風吹的聲音,成百上千種聲音一齊發出;還夾雜著成百上千人求救的聲音,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從火里)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救火的聲音。
14.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關鍵字:凡:凡是。
句譯:凡是(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
15.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關鍵字:雖:即使。(手有百指)指:手指頭。(指其一端)指:指明。名:作動詞用,說出。其:其中的。一端:一頭,這里是“一種”的意思。一處:一個地方,這里亦指“一種”。
句譯:即使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上有一百根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即使人長了一百張嘴,(每張)嘴里有一百只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
16.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關鍵字:于是:在這個時候。于:在。是:這(時)。色:臉色。奮:張開,展開。股:大腿。戰戰:哆嗦的樣子。幾:幾乎,差點兒。先:爭先。走:跑,這里指逃跑。
句譯:在這時,賓客們沒有一個不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腿哆嗦,幾乎想要爭先逃跑了。
17.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關鍵字:畢:全,都。絕:停止,消失。之:代詞,指屏障里面的情形。
句譯:忽然醒木一敲,所有的聲音全部消失。撤去屏障看里面,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二、內容理解
1.本文被收入清朝張潮所編《虞初新志》。作者是清初林嗣環。
2.作者按表演的順序敘述描寫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演出前的準備狀態,交代了口技藝人和表演的時間、地點、設施、道具以及開演前肅靜而緊張的氣氛,為下文記敘精彩表演做鋪墊。(“善”統領全篇;道具簡單——襯托技藝高超。)
第二部分(第2—第4段):寫口技藝人精彩逼真的表演。
第2段:口技藝人表演深夜四口之家被犬吠驚醒的情形及賓客們的由衷贊嘆。(表演的第一個高潮)
第3段:口技藝人表演這一家人由醒復睡的情形以及賓客情緒由緊張到松弛的變化。
第4段:表演一場突發的大火災的情形,以及賓客信以為真,驚慌欲逃的狀態。(表演的第二個高潮)
第三部分(第5段):寫表演結束時的情景。(道具簡單——反襯表演的繁復、熱鬧,表明口技藝人表演全靠“口技”,襯托出其技藝高超。首尾呼應。)
3.精彩描寫:
(1)描寫口技藝人表演四口之家的夜間日常瑣細之聲:
由遠及近,由簡而繁,由靜至鬧,再至靜,層次分明,生活氣息濃厚。
描寫口技藝人表演突發的火災情形:
歷數口技藝人所模擬的火災現場紛繁、激烈之聲,以表現所模擬情境中的火勢之猛烈,救火情勢之緊張、激烈,令人如臨其境。聲類之繁多,難以盡述,作者用“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來概括,并以夸張的手法(雖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處也)來表現。
(2)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除以上正面描寫以外,作者還運用側面描寫,以聽眾的反應來烘托現場氣氛,襯托出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從欣賞贊嘆到心情松弛,直到表演進入高潮時的忘其所處,信以為真的恐慌,賓客們的神態、動作無不告訴我們口技藝人技藝的高超。
4.巧妙結構:
(1)文章首尾反復提到“一桌、一椅……而已”,首尾呼應,意在強調口技表演功夫在“口”,道具的簡單,更襯托出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2)以表演順序為線索,層次分明,波瀾起伏;“少頃”、“未幾”、“既而”、“俄而”等時間副詞準確而有變化地交代了時間的推移,表演的推進。
5.中心歸納:
本文通過對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的描寫,展現了我國口技藝術的魅力,贊揚了口技藝人高超的技藝
《口技》教學反思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按常規教學的方式釋詞解句,一定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據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模仿情景,把口技表演者表演的三個階段:“一家四口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到睡”“失火救火”,讓同學們以小品的形式再現。這樣一來,從學生的即席表演中,我感受到他們的興趣和表演天分。同時由于發動了學生自身的參與,不僅使學生聽起課來不感到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而且使學生在比較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明確了課文內容的學習目標,解決了難點和重點。另外,我圍繞課文內容設計相關題目,引導學生閱讀,思考這篇課文。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表演者利用簡單的道具卻能摹狀出這么多不同的聲音,從而體會出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文言文的學習,朗讀使必不可少的。對學生而言,這是語文課上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在創新教學中,總是提倡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和體會。對教師而言,這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課堂上,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不僅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情操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閱讀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有著直接的巨大的影響。作為教師,教每一篇課文之前,自己首先下功夫把課文讀好。而口技一文的朗讀也是很重要的,我必須把每個階段的摹狀情景惟妙惟肖地讀出來,該緊張的地方就緊張,該舒緩的地方就舒緩,否則學生就很難感受到當時聽眾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俗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學也是一樣。我應該多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從學生的提問中看到自己知識水平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作為老師,課前課后都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給自己和學生多一分思考的空間。而對于一名稱職的教師來說,學習和思考是不應停止的。
語文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寫好開頭和結尾的方法及好處。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外貌和神態描寫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4.積累名言。
過程與方法:自學、交流、匯報、點撥、拓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熱愛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了解寫好開頭和結尾的方法及好處。
2.學習外貌和神態描寫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難點】
了解寫好開頭和結尾的方法及好處并能用到習作中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讀讀下面的開頭,看看有什么新發現。
(1)《十六年前的回憶》采用倒敘的方法,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同時也可以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2)《藏戲》開頭運用了三個排比反問句,它的作用是強調藏戲的三個特點,強烈表達作者對藏戲藝術魅力的驚嘆。
(3)《草原》開頭直抒胸臆,開門見山,只用一個簡潔的短句“這次,我看到了草原”,就抒發了老舍先生為終于能看到美麗草原的奇景而感到自豪。通過景物描寫,融情于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草原一碧千里、明朗寬廣的特點,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讀讀文章的結尾,看看有什么新發現。
(1)《十六年前的回憶》內容前后照應,文章結構嚴謹,加深了讀者對課文的理解,從而使讀者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并受到感染。
(2)《匆匆》一課,作者是以問句開篇,又以問句結尾,這在寫作方法上是前后呼應,引發讀者思考,讓我們學會珍惜時間,不能讓時間白白溜走;好好地抓緊時間,利用時間學習,長大為祖國多作貢獻,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
(3)《那個星期天》結尾意味深長,引人深思。
設計意圖:
學習寫好開頭和結尾的方法,對同學們的.習作很有幫助。
二、詞句段運用。
(一)聯系讀過的古詩,說說哪些事物在古詩中被賦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1.先讀讀這些詩句,教師正音。
2.學生讀通、讀順。
3.學生交流理解這些詩句的意思。
4.教師進一步點撥:
(1)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①選自哪里?鄭燮的《竹石》。
、凇咀g文】經歷狂風千萬次的吹打折磨依舊堅硬如鐵,任憑你東西南北的狂風。
③作者以物喻人,實寫竹子,贊頌的卻是人。借助竹石來表現自己不畏磨難,堅韌不拔的樂觀人生態度。
(2)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龠x自王冕的《墨梅》。
、凇咀g文】不需要別人夸它的顏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氣彌漫在天地之間。
、圩置嫔显谫澴u梅花,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
(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①出自宋代蘇軾的《贈劉景文》。
②【譯文】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
、圻@首詩寫的是初冬的景色,雖然秋去冬來,荷盡菊殘,但仍是橙黃橘綠的美好時光,用“傲霜枝”作比,歌頌了劉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潔品格。
5.學生再讀,并試著背誦。
設計意圖:
理解詩句的意思,并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二)外貌和神態描寫的作用。
1.學生先自讀,并交流這些句子中的外貌和神態描寫有什么作用,刪去是否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1)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平靜而慈祥的臉。
“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李大釗經受敵人的殘酷折磨。
“平靜而慈祥的臉”--說明父親對敵人的無所畏懼和對親人的愛。
如果刪去這些內容就體會不到李大釗忠于革命的精神。
(2)扁鼻子軍官的目光立刻變得兇惡可怕……向兩邊拉。
“目光兇惡可怕”“雙手就像鷹的爪子”,體現了扁鼻子軍官的兇惡、可惡。如果刪除就體現不出這些內容。
(3)他沒有什么模樣……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
從“臉上的精神”和外貌描寫可以看出祥子精神、健壯、樸實的性格特點。
3.教師總結:外貌和神態描寫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對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起烘托作用,大家在習作時可適時加入外貌和神態描寫,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
通過對這幾句話的學習,學生了解了外貌和神態描寫在文章中的表達效果,引導學生把這種方法運用到習作中去。
三、日積月累。
1.抽學生讀句子,教師幫助正音。
2.小組討論,大致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
3.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1)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花卻總是不開,最后還是枯萎了;而將折
下來的一枝柳條隨意插在地里,從來沒有照料它,幾年過去,卻成了郁郁蔥蔥的柳樹。
(2)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是:好藥大多是苦的,卻有利于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于人們改正自身的缺點。含義:這句話在教育人們要勇于接受批評。因為一個人有了過錯并不可怕,只要能夠及時改正就無大礙。
(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意思是:樹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不停止,而子女想要去贍養父母,可是父母卻不在了。這句話是在教育子女,應該好好對待自己的親人,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身邊的每一個機會,活在當下。
(4)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將:介詞,在。有:富有,衣物糧食充足。無:貧乏,缺衣少食。
意思是:常常在富有的日子里就要想到貧困日子的艱難;不要到了一無所有時再來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5)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意思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做起來有多難。
4.學生再讀,讀通,并背誦。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語文的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10-03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22
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8-06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11-10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教案:《社戲》教案07-14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