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時間:2023-02-16 13:33:07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集錦1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要點:

  精讀課文,抓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從而理解詞的內容,領略詞的意境;并相機進行美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演示課件:(皓月當空,萬里無云的圖片)

  同學們,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你能描繪一下圖上的景色嗎?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節,你們家通常是怎樣渡過的呢?

  2、引入:(課件出示圖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文學家蘇軾卻心緒不寧。同學們,蘇軾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緒不寧呢?你們想知道嗎?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2、3小節

  1、同學們,你們讀到了嗎,蘇軾為什么心緒不寧呢?

  2、學生交流

  根據交流重點抓“手足情深”“形影不離”“又有”等詞的理解體會

  A、你從哪里看出他們倆手足情深呢?(小時侯……)

  B、你從“形影不離”這個詞中能體會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從這句話中你又有什么體會,主要是從哪個詞中體會到的?

  3、指導朗讀

  結合學生的.交流,請他們讀

  你能讀好么?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你會用朗讀表現嗎?

  4、引說:

  蘇軾之所以會如此“心緒不寧”,是因為——(蘇軾在思念著弟弟)是啊,蘇軾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時侯——……長大以后——……如今屈指算來——……怪不得蘇軾會這樣——(思念弟弟呢!)

  三、學習課文第4節

  1、過渡:(演示課件:課文插圖)

  瞧,月亮漸漸西沉,抬頭望月,月光如水,它還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學們,在這樣的夜晚,你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這么美麗的中秋節晚上,蘇軾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來了。你們想知道蘇老先生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誰嗎?

  2、指名朗讀

  指導看圖

  同學們,這時候的蘇軾神情怎樣?(眼睜睜)

  那圓圓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睜睜地望著,會覺得怎樣?用你的朗讀來回答吧。指導讀好“偏偏”一詞。

  3、交流討論

  點擊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

  師:同學們,看,明月當頭,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麗,這個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現在是身在異鄉,與親人朋友已分別多年,這時,你看著月亮會想些什么?自言自語說些什么呢?

  4、配樂朗讀

  是呀,在月亮這么圓這么明的中秋之夜,蘇軾卻見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傳來憂傷的樂曲,更增添了蘇東坡的思念之情,感傷之情。

  指名朗讀,齊讀

  四、自由朗讀5、6小節

  1、過渡:蘇軾這么無奈這么惆悵,后來為什么又寬慰了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書

  2、交流討論

  ⑴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圓”“缺”的意思)

  ⑵“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二句

  聯系上文說說

  3、想到這里,蘇軾的心里就感到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課件出示)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學生跟著老師讀(師生共讀)

  4、指名讀,問:你們想了解這五行詞的意思嗎?課文已經告訴我們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聰明的同學最先找到。

  5、指名再讀意思

  問:這意思你們都讀懂了嗎?

  指名讀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你們能找到這句話的意思嗎?指名說

  你能聯系上文說說你的理解,體會嗎?

  7、出示詞文,師范讀

  8、指名生讀,提示:低聲吟誦

  五、總結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來感受一次蘇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變化吧。

  2、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詞的全部嗎?

  出示:師范讀——課后你們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嗎?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要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10個生字,會認4個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有關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學生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成為習慣。

  4、感受演講稿的情真意切,樂于模仿遷移運用,體會“學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5、學會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教學難點:

  1、真實性、鼓勵性、禮儀性

  2、陶行知為什么作這篇演講,寫讀后感。

  3、模仿合作寫演講稿,參加演講賽。

  養成教育訓練點:

  讓學生養成說真話,實事求是的習慣。

  教學準備:

  多媒體

  1、錄音帶;配樂背景音樂《鋼琴曲》

  2、陶行知資料,“學做真人”演講稿

  3、話筒,錄音機錄制磁帶,演講稿四人合作一份。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介紹生平,了解演講常識,初讀知大意。

  教學難點:音:穩韌

  形:堡壘陶煉彼

  義:堡壘、源泉、造福、堅忍不拔、彼岸、鞭策、長足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的生平。

  4、初讀課文,了解每天四問的內容。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每天四問的內容。

  教學設計:

  一、板題、交流資料、聽范讀

  1、板書解疑,陶校長(交流資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縣人,近代教育家,曉莊學校,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理論,教學經驗,小先生制,育才學校,“公德”和“私德”。

  2、聽演講(錄音范讀)

  小結: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主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的說話方式。

  二、了解演講知識,引入課文

  1、談演講的特點

  (1)真實性(貼近生活,講真話)

  (2)鼓動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禮儀性(稱呼、交流、有祝語)

  2、文中陶校長怎樣注意這三點的,自讀(1)通問正音(2)劃標題

  三、檢查初讀理思路

  1、出詞正音

  2、按四部分抽個讀,點評后四人組分別讀,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開門見山提出了()

  二(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三(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4、引讀全文

  5、質疑留疑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孩子們,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一個渴望進步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呢?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會詳細地告訴你。

  揭題:陶校長的演講

  介紹陶行知:我國近代的教育家,創辦了“曉莊”、“育才”等一批學校,培養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創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為我國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貢獻。

  二、初讀課文

  出示:這是一篇演講稿,那什么是演講,演講又有什么特點,文章中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是分哪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呢?(聽錄音)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讀通句子,作好記號,回答問題。

  2、討論理解演講的特點。

  (演講就是在群眾集會或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表見解。演講的主要特點是真實性和鼓動性。演講的內容貼近生活,講的是真話。演講中帶有強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談的是“每天四問”,分別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談有沒有進步這個問題。)

  3、出示詞語

  健康本錢尋求崇高理想否則持久鍛煉合理作息樹立筑起堅固堡壘造福專心致志堅忍不拔意志力彼岸擔任影響承擔值日值勤管理培養責任心基礎穩定公德私德激勵鞭策即使……也……既要……也要……

  三、指名讀課文

  1、叫六位同學起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聽他們讀,并思考每一段分別寫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

  3、逐段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檢查初讀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詞正音。

  2、理清文章脈絡

  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么?

  (2)是分哪兒幾個方面來談這個問題的?

  (3)填充概括段意。

  第一段(1)開門見山提出了()

  第二段(2—5)分別要求學生從()、()、()、()四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了多少,并講了這樣問的()。

  第三段(6)總結全文,希望學生養成()的好習慣,爭取在()取得()。

  3、按四部分抽個別讀,點評后四人小組分別讀,并解疑。

  4、質疑留疑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性學習,結合自身實際,感悟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

  2、了解演講的特點,在有層次的閱讀中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2、學會使用關聯詞。

  一、復習大意,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1、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2、交流討論,學生為主

  (1)問什么?

  (2)為什么要這樣問?(自己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學問有進步?

  3、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了他怎樣的感情?

  3、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4、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5、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C、陶校長,您聽我說……

  五、作業:填空(課后4)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陶校長的演講第一課時,誰來說說陶校長到底講了些什么?哪你有沒有這樣問問自己呢?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陶校長的演講〉。

  過渡:在陶校長的演講中第一問問的是(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二、精讀課文

  (一)講讀第二自然段

  1、速讀:思考,為什么要先問這一問題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

  3、請同學們找一找這句話中的關聯詞:因為……有了……才有……否則……都……

  4、請同學們自由讀這段話,你能不能用一個句子,代替“否則”?

  5、很好,那誰能用有了……沒有……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有健康的身體和沒有健康的身體的區別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長希望我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有好的身體真好啊!那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呢?

  7、“兩個離不開”,只有這樣,才能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

  8、指導復述,順便歸納學法。

  A這一段文章,先是設問,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們學習的時候是這樣學的。

  ①看清設問的是什么。

  ②讀一讀,找出解答。

  ③標出關聯詞,體會有和沒有的區別。

  ④找出怎樣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

  ⑤找出陶校長對我們的希望。

  ⑥讀讀背背,復述。

  過渡: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們來看看設問的是什么?(自己的學習有沒有進步)

  2、找出解答

  3、標出關聯詞:因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樣做才能提高,標出關聯詞,朗讀理解要想自己的學問有進步,就要專心致志,就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認準目標,鉆進去,展開來,

  5、希望:這樣我們就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6、讀讀背背,復述。

  (三)自學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3、檢查自學效果:說說這兩段的內容,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最后一段

  這篇課文是總分總結構,課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長再次要求我們養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請同學們讀一讀,找出關聯詞,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每天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勵和鞭策的意思,進一步理解“每天四問”。

  三、總結課文

  1、這篇演講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和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2、結合陶行知生平事跡,體會這篇演講的感情。

  四、復述訓練:

  1、略作準備,同桌試述。

  2、指名復述。及時評議,強調要抓住要點,特別是每一問中“解釋原因”的內容。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及多音字,掌握重點詞語。

  2.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設疑導入(出示課件2)

  1.同學們,我們看題目,“長生果”是什么呢?帶著疑問,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板書:我的“長生果”

  2.齊讀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3)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看一看剛才提出的問題找到答案了嗎?

  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相互評價。

  3.參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和方法,再讀課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在旁邊做批注。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出示課件4)

  1.作者寫了少年時代讀書和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板書:小畫片、連環畫、文藝書籍、中外名著

  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思與寫作的經歷。得出了一些道理:

  ①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

  ②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板書:別出心裁真情實感

  2.反復讀一讀作者列舉的兩篇作文,想一想:你是怎樣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寫作中有過類似的.體會嗎?(出示課件6)

  板書:寫作方法和讀書方法——博覽群書,入情入境,做讀書筆記,會借鑒運用等。

  四、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由揭示課題內容引入。

  ①通過剛才的交流,你理解為什么把書比作“長生果”了嗎?(出示課件7)

  長生果,指營養極其豐富。將書比喻為“長生果”,意思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營養。作者就是在書的引領下寫作越來越成熟的。

  ②你是從哪里感受到作者對書的特殊情感的?(出示課件8)

  板書:津津有味廢寢忘食如醉如癡這些詞語可以體現出作者對書的特殊情感。

  師總結:

  看來書真正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讀書的味道,還是這樣讓人心醉。讓我們再讀讀課文,體會那種讀書的樂趣吧。

  五、品讀語言,學習積累(出示課件9)

  讀了多遍課文,你發現作者在運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生動的比喻。

  2.恰當的詞語。

  六、聯系實際,升華感情

  說一說你在讀書中的故事,以及你在書中的收獲。

  七、布置作業(出示課件10)

  1.抄寫文中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在讀書中的收獲寫成一個小片段。

  教學反思:

  1.這篇文章語言優美,詞匯豐富,道理淺顯易懂。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在自學的基礎上把握課文內容,解決基礎知識,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把握重點句子的方式來深入理解內容,取得良好的效果。

  2.拓展延伸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運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所獲得的感受,進行習作練習,這樣既能梳理所學的知識,使其系統化,又能指導學生習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學中,我沒有注重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有所改進。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有這么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么熱了。其實,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們看到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因為太陽離地球太遠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五千五百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體。

  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樹木才能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鳥、獸、蟲、魚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我們吃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穿的棉、麻、毛、絲,都和太陽有密切的關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來好像跟太陽沒有關系,其實離開太陽也不能形成,因為煤炭是由遠古時代的植物埋在地層底下變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陽曬著的時候,吸收了熱,變成了水蒸氣。空氣上升時,溫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氣凝成了無數的小水滴,飄浮在空中,變成云。云層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變成雨或雪落下來。

  太陽曬著地面,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多,那里的空氣就比較熱;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少,那里的空氣就比較冷。空氣有冷有熱,才能流動,成為風。

  太陽光有殺菌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它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xxxxxxxxxxxx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讀讀背背,積累詞句。

  2、閱讀文章,完成練習,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3、做小導游,培養學生大大方方、有順序、講清特點的能力;培養認真聽話,適時提問的聽話的能力;培養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4、培養學生的能力,表達對校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在學習“讀讀背背”之前,積累一些自己喜歡的對聯;在“口語交際”課前,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也可以去景點觀察真正的導游員是怎么介紹的。

  教師準備:教師準備家鄉的風景、名勝的圖片和錄像資料。

  三、課時安排:4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讀讀背背、閱讀)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最近又積累了哪些對聯?交流。

  二、完成“讀讀背背”。

  1、讀讀。

  (1)自由朗讀“讀讀背背”的文字,讀通順,不認識的地方可以查字典。

  (2)誰來讀聽聽?

  (3)在小組內讀。

  2、這些句子讀來朗朗上口,讓我們來背背。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再指名背、一組背、全班背。

  3、豐富積累。

  展示課外積累。

  三、完成“閱讀”。

  1、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描寫云南風景名勝的文章《大理三塔》,齊讀閱讀要求。

  2、學生自學,完成閱讀要求。

  (1)看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想辦法解決。

  (2)小組交流:大理三塔是什么樣子的?

  (3)指名匯報。

  (4)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先自由練習,再指名背誦。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收集資料。

  課前收集有關家鄉風景、名勝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音像)。小組交流,豐富積累,為上課做準備。

  二、導入新課,明確任務。

  1、我們家鄉有不少的風景、名勝,你們能給前來參觀的客人當一回導游嗎?

  2、怎樣才能當好這個導游呢?讀讀要求,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交際,弄明白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三、介紹風景,抓住特點。

  1、小組內介紹:

  2、全班交流。

  3、情境模擬:模仿導游介紹景點。

  第三課時

  (習作指導)

  一、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二、選定景物,指導觀察。

  1、你打算寫學校里的哪一處景物?說說這處景物。同學評議。

  2、怎樣才能按順序、說具體?再去觀察。

  3、小組觀察,教師指導。

  (1)寫一處景物的組成一組,觀察交流。

  (2)師參與每一組中去觀察交流指導,引導想像:這些景物能讓你想到什么?

  三、再次交流,完成初稿。

  第四課時

  (習作評改)

  一、交流習作。

  1、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也可以介紹佳句。

  2、說說你喜歡誰的作品。

  二、明確評改要點。

  1、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想把文章改好嗎?

  2、回憶本次習作提示,說說我們在習作修改時重點該注意哪幾點?

  (1)按一定順序。

  (2)內容具體。

  (3)加上自己的想像。

  三、全班講評例文。

  1、指名讀例文。

  2、說說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四、小組再次交流習作,互相修改。

  五、生隨意找自己信任的同學交流修改。

  六、謄抄習作。

  五、教學后記: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多種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富有含義的句子,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概括與表達的能力。

  4、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聯系其讀書體會,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為友”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良好的讀書習慣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反復閱讀的理由及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周游世界啊?(喜歡)那么,如果你有機會獨立周游世界,但你只能帶一件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東西呢?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讓學生自由發言,說說不同的選擇及理由,然后設置一個懸念:但是有一個人啊卻做出了一個堅定的選擇,你們想知道他的'選擇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嗎?及時地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解釋題意

  1、老師:來,我們一起來齊讀一遍課題。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指著“侶”字問,認識嗎?)“哪個小聰明能大聲地告訴大家,”侶“字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用字典等工具書來理解生字詞,接下來的生字就讓學生自主通過工具書去理解其意義)

  2、那么誰又能幫老師說說你對課文標題是怎么理解的,作者為什么要選擇一本書為他的伴侶呢?(讓多位學生起來回答,說說不同的見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錄音范讀(播放ppt的朗讀鏈接)。

  1)老師:跟著錄音輕聲讀一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的生字詞,并注意檢查自己的讀音是否正確,讀完后將自己認為容易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相互跟同桌說說,提請同桌應該注意什么。

  2)老師:我們先來學習本課的幾個新生字詞(在ppt上展示本課的生字詞)。

  2、理清課文的脈絡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栗、矯”等13個生字,會寫“鼠、仁”等13個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把握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把握重點詞句的含義。

  3.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栗、矯”等13個生字,會寫“鼠、仁”等13個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小動物?請你用簡潔的語言介紹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2.(出示松鼠圖片)請看大屏幕,請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

  板書:松鼠

  讓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進入松鼠的世界,去認識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爭取把課文讀流利。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

  (3)結合上下文理解“嬉戲”、“遮蔽”的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句

  [出示榛子、橡栗、苔蘚的圖片]

  灰褐色:[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是什么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嬉戲”你怎么理解?

  (2)識記生字,掌握多音字。

  晃 huǎng( )huàng( )

  組完詞同桌訂正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想一想: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試著在括號里填上詞語。

  討論:(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討論:如果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該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

  全班交流,總結

  第一部分(1):先總寫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再分別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進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介紹松鼠的形體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從松鼠的活動范圍和活動時間兩個方面介紹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3、4):從松鼠的行動、儲備食物過冬和搭窩寫出了松鼠聰明、警覺、乖巧的特點。

  第四部分(5):介紹了松鼠的繁殖、換毛及愛干凈的生活習性。

  四、細讀第一段,了解外形

  1.默讀,找一找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_____”畫出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呢?試著填一填:在寫松鼠的外形時,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詳細描寫了松鼠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特征,把小松鼠寫得非常美麗可愛。

  板書:外形特征

  面容——清秀

  身體——矯健

  四肢——輕快

  尾巴——上翹

  3.讀第一段,討論:你認為這段好在哪兒?

  小結:文中第一段確實寫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點,運用了恰當的形容詞、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寫具體了,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美麗可愛。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借鑒。

  4.指名讀,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朗讀指導:我們在朗讀過程中要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要讀出這種情感,我們首先確定描寫松鼠的重點詞語如“乖巧、漂亮、討人喜歡、面容清秀、敏捷、機警”等詞語,并通過重讀、輕讀等方式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介紹它的外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性,從中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聽意思寫詞語

  動作迅速而靈敏。(敏捷)

  小巧、靈活、精細。(玲瓏)

  遮住的意思。(遮蔽)

  游戲、玩耍。(嬉戲)

  2.《松鼠》一課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分別寫了什么?

  生回答問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二、精讀課文,了解習性

  1.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說一說這部分介紹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總結,匯報

  板書:性格特征---膽小(活動范圍活動時間)

  2.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生活習性?默讀課文第二部分,選擇一方面來準備并在全班介紹。

  3.指名介紹,隨機導學:

  讀第三部分,看看這部分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松鼠的特點?

  生總結、匯報

  板書:行動、儲備糧食搭窩(聰明 警覺 乖巧)

  師:你們瞧,作者把松鼠搭窩的過程寫得多具體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畫出來?

  (先……再……然后……)

  師生對讀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學生動筆,用上“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寫后交流。

  4.讀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

  生總結、匯報

  板書:生活習性(繁殖 換毛 愛干凈)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請2名同學分部分讀全文。

  2.說一說:通過學習課文和查閱資料,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學習了本文之后,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征;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白鷺》。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第3題。

  2.繼續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接著寫一寫它的生活習性。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學習目標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爭辯等活動,增強同學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促進同學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資料。練習修改自身的習作。

  課前準備

  自由組成小組開展“俺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在這次“俺愛讀書”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獲吧?今天,俺們就來交流一下。

  組內討論,人人參與

  1、你們小組開展了哪些活動,有什么收獲呢?請同學們在組內交流。

  2、同學在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檢查、督促,要求人人發言。對個別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同學,可采用個別輔導或同學互助的方法,鼓勵他們積極發言。

  3、互聽互評,互相修正,一起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4、推薦代表參與全班交流。為了使代表的發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組成員可集體出主意、想方法,使發言的內容更全面、更精彩。

  全班互動,交流評價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讀書故事,再引導同學交流他人的讀書經歷。

  2、你對誰說的話有同感?同學自由交流評價,感受閱讀的快樂。

  開展爭辯。啟迪思維

  1、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也有人說:“開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書反而有害。”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請同學們擺事實、說道理,展開一次爭辯。

  2、同學分成正、反兩方展開爭辯,教師及時指導、點撥。

  3、師總結:好書會像營養品一樣滋潤俺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俺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俺們的世界,給俺們力量、勇氣和智慧。俺們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書交朋友呢?讓俺們養成喜好閱讀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第二、三課時 習作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采訪心得、開展爭辯等活動,體會到讀書帶給俺們的樂趣。大家的發言都各有見地。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選擇一個角度,把自身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投影出示習作內容:

  讀書故事;

  采訪記錄;

  記一次爭辯活動。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同學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2、同學完成初稿后,自身認真進行修改。

  3、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依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身的習作。

  朗讀佳作,一起賞評

  每小組推薦一至兩名同學,分別朗讀各自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同學進行賞析。

  謄寫作文,制作小報

  1、再次修改自身的習作,滿意后謄寫在作文本上。

  2、整理習作和收集到的資料,小組合作辦一期以“讀書樂”為主題的手抄報。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復習目標:

  1、復習第四單元的課文內容

  2、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要求背誦、默寫內容:

  1《釣魚的啟示》第60頁第10自然段父親告誡我的話

  2《落花生》第66頁第10、12、13自然段

  二、復習第四單元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精讀文重點詞句的意思

  13、《釣魚的啟示》

  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親去釣魚,由于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還有兩小時,父親要“我”把好不容易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里,當時,我很不樂意,但還是依依不舍地把魚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師,深深體會到了: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啟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就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魚”指吸引人的,讓人動心的事物,如:金錢、地位、榮譽…

  《釣魚的啟示》中,我得到的啟示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終生的啟示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2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鳩(法國著名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莎士比亞(英國著名戲劇家)

  15、《落花生》(敘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許地山

  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我們”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談論花生好處的事。

  做人的道理:要學習花生內在秀美,不求虛名,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奉獻;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敘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告訴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有沒有實際用處,主要是指看對他人和社會有沒有好處及貢獻。)

  2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其中,議花生是課文的重點部分,作者通過花生的特點,贊美了默默奉獻、不圖虛名的品格。

  3許地山:筆名落華生,現代小說家、散文家。

  三、背誦“日積月累”

  四、復習

  (一)、復習學過的四單元的類型

  (二)、提醒考試應注意的事項

  1、認真審題

  2、確定要寫的內容

  3、不要忘記寫題目

  4、注意語句通順

  5、不寫錯別字

  6、第一格不定標點符號

  省略號占兩格、引用人物的話要用雙引號、

  7、字數要寫夠

  8、多看

  五、作業:

  1、默寫“日積月累“

  2、抄寫“讀讀寫寫“1次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培養學生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材料交流

  1.介紹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淳熙十年因病辭歸,時年58歲。此后10年隱居石湖。

  詩歌成就: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繪了封建社會農村的廣闊生活,把《詩經?七月》以來的農事詩、陶潛以來的贊頌農村生活恬靜閑適的詩和唐代詩人的一些反映階級壓迫的農家詞、山農謠一類作品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2.田園詩歌:中國古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農村和農民的生活作為自己的歌詠對象,在《四時田園雜興》中,不僅有描寫農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的內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歡樂,贊美了農村的勞動者;更有一些反映農民疾苦、揭露剝削的詩篇。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園詩人(僅描寫田園生活的恬淡閑適和優美的田園景象)

  3.解題:《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我們學習的兩首分別描寫農村的春天和晚春。

  4.詩歌體裁:近體詩中的七言絕句。

  (二)詩歌朗誦

  1.詩歌朗誦指導(節拍、語調、重音)

  2.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及蘊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民勞動的情景。表現了人人愛勞動以及勞動充滿樂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現什么呢?

  明確:在農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滿樂趣。

  3.詩歌的寫法:(1)正面描寫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練習

  1.小組朗讀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四、小結

  1.文學常識

  2.朗誦知識

  3.詩歌的內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業

  1.理解、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

  2.借助工具書或者網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培養學生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交流材料

  互相交流查閱的有關唐代田園詩歌并與范成大的田園詩歌比較

  (二)朗誦詩歌體會詩歌意境

  指名朗讀、分組朗讀并進行指導。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詩描寫晚春農村的自然景色。表現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熱愛。這首詩歌表現的樂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詩歌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前兩句寫了晚春江南農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確:典型的事物描繪。(金黃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麥花處處)

  3.三、四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正午時分的幽靜的景象。

  4.四句中寫“蜻蜓蟲夾蝶飛”顯得田野靜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確;以動寫靜。

  5.詩歌的寫法

  明確:(1)點面結合;(2)動靜結合。

  三、練習

  1.朗讀詩歌。

  2.背誦并默寫詩歌。

  四、小結

  1.詩歌的朗讀。

  2.詩歌內容的理解。

  3.詩歌的寫法。

  五、作業

  理解背誦默寫兩首詩歌。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3個生字。理解詞語“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文本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體會母親的善良、慈祥和我對母親的感激和熱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課文先講“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見渴望之極。但一元多的書價,貧困的家境,使“我”的愿望難以實現。接著,寫母親給錢讓我買書。最后講我終于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2.介紹作者。

  梁曉聲(1949)《慈母情深》的作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父親》;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長篇小說《雪城》、《年輪》等。小說集《天若有情》、《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間煙火》、《白樺樹皮燈罩》、《黑紐扣》。

  3.采用分組、分角色、分段等多種方式朗讀全文。

  二、默讀課文,勾畫表現母親深情的詞句

  1.理解我家境的貧寒。

  2.體會母親掙錢的辛苦。

  3.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崇敬之情。

  三、小組交流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什么,再選代表到全班來談談。

  (1)理解我家境的貧寒。連“破收音機”都“已經賣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進肚子里了。”“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

  (2)體會母親掙錢的艱辛。工作在噪聲震耳欲聾的角落,爭分奪秒,“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以上這些,與媽媽慷慨地給我錢買書形成了強烈對比。“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3)感受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

  四、交流感悟

  母親掙錢不易,卻毅然給錢,兩相對比,足見慈母情深!分組朗讀全文。注意集中表現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句子。

  在角落工作的媽媽“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瘦弱的母親!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貧苦的母親!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勞的母親!

  然而正是這位母親,當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閑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通情達理的母親。

  在讀中再現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集中表現了慈母深情,同時反映了“我”當時的感受、體驗,表達出強烈的熱愛母親的情感。強調“背直起來了”,“轉過身來了”,“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

  五、總結: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這位平凡的母親,辛勞的母親,貧寒的母親,在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的深沉的母愛,給人留下了何等難忘的印象。

  六、拓展:

  課后題:自由讀、指名讀、配樂讀“閱讀鏈接”《紙船——寄母親》感知冰心對母親的思念熱愛之情。請生談談日常生活中母親關愛自己的小事,表達熱愛母親的感情。

  七、作業:

  1。感情朗讀。

  2。背誦《游子吟》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找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的有關語段,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體會作者喜愛白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分別想象它們描繪的畫面,從而形成三幅優美的圖畫,能給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中還原畫面,初步了解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課時】一課時

  【課型】精讀課

  【教學過程】

  板塊一:鏈接舊知,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到了哪些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代大詩人杜甫《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

  被稱為小杜的杜牧還有一首專寫白鷺《鷺鷥》的詩: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在郭沫若看來白鷺也是一首詩,一首怎樣的詩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這篇散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第1課。

  板塊二:整體感知,初識“精巧的詩”

  1.在單元導讀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生字詞,昨天在預習時又進行了鞏固,下面我們聽寫幾個。

  白鶴,嗜好,鏡匣,望哨,清澄

  (1)聽寫

  (2)屏幕出示核對糾錯。

  (3)理解:望哨(站崗放哨;借助相近的詞語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時候我們通過字面去感覺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書來驗證。)

  2.接讀課文,思考:文中說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分別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本文394個字,凝練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鷺當作詩來寫的。

  板塊三:想象畫面,具化“精巧的詩”。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1—5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能夠讓你感覺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畫出有關語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問:精巧在哪?

  (預設: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

  這精巧的僅僅是這四處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②同學們,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詩呢?你能從哪個字或者詞讀出來是恰到好處?

  預設:白鷺的大小也正好,顏色也是恰到好處的。從“一分”“一忽”中讀出來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動作,就這樣疏忽之間、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試著讀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是遺憾。現在我們閱讀這一段,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看,這就是這段話的出處。

  出示:

  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師)這樣的白鷺,它身段的大小是適宜的

  (男)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適宜的

  (女)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全部、每一處都是適宜的。

  (齊)我們一起讀——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

  ⑤這一自然段,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幅完美無缺的畫面。讓我們把這幅白鷺外形的畫面定格在自己的腦海中。

  (生看著畫面背誦。)

  (2)課文的第2、第5自然段渾然一體,那么中間為什么要插進第3、第4自然段,這兩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作者運用對比手法,用白鶴、朱鷺、蒼鷺和白鷺作對比襯托出白鷺的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

  是呀,有多少人見過白鷺呀!可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讓我們再一次跟隨文字走近白鷺的身邊好好地欣賞欣賞它如詩如畫的美吧!

  (分組朗讀班齊讀第2自然段;一二小組讀第3、4自然段;三、四小組讀第5自然段)

  過渡:白鷺的外形精巧如詩,此外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像畫面一樣的詩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①句子當中說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能為我們描繪一下你通過這段文字讀出的那精美的畫面嗎?

  那清水田當中一定倒映著——(預設:倒映著白鶴那美麗的影子,遠處的山被白云圍繞著,映在水中若隱若現,天上還有幾朵白云在那飄,十分美麗。)

  ②相信你也能為我們讀出這樣的精美,讀——

  齊讀。

  ③畫面中的白鷺真的是在釣魚嗎?那我們換成“啄魚”“捕魚”好不好?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現在我們再回到白鷺的畫面,看從這樣的畫面當中,你又能感覺到怎樣的心情呢?試著讀出這種感覺。

  就這樣,白鷺站成了一幅畫,釣起了一首詩,我們一起像它這樣閑適地愜意地讀一讀這段話吧。讀——

  ④現在你可以給這首詩起個名字了吧?

  小結:剛才這樣我們抓住“釣”這樣看似平凡的字眼,邊讀邊想,讀出了文字背后的畫面,又從畫面當中讀出了心情,走進畫里,讀出詩來。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7、8兩段,看你能讀出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讀出怎樣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上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①交流看到的畫面。

  ②白鷺真是在望哨嗎?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這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畫面面前沒有人的心是平靜,沒有人的心會煩躁,所有人都會感覺清澈透明,所以白鷺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鷺,我們再讀——

  ②你想給這樣的畫面起一個怎樣的名字呢?

  4.我們相信白鷺怎么看都是畫,怎么讀都是詩,是一首精巧的詩,讓我們配著音樂合作讀讀這幾個自然段。

  同學們,一靜一動皆有韻,一花一鳥總關情。所以——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塊四:領悟表達,拓展深化

  1.同學們這便是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大家看這是另一篇文章當中對白鷺的介紹,請同學們自己快速地讀一讀。對比課文中的寫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白鷺,簡稱鷺,也稱鷺鷥。體長60厘米左石星紡錘形。鷺鳥的身體特征是嘴長、頸長、腳長和爪趾長,體態纖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頸的下部著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狀的長飾羽,所以被稱為“蓑羽”。白鷺臉部裸露部分為黃綠色,嘴黑色,脛與腳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若學生都喜歡第一種,可以這樣來引領:如果要讓你選擇其中的一段,根據他去野外尋找我們沒有見過的白鷺,那你如何選?)

  小結:第1種寫法說明具體,第2種說法飽含深情。

  2.如果你喜歡第1種,可以嘗試著把本文變成這樣的表達方式說一說,若喜歡第二種,可以讀讀《石榴》。這是選做作業。

  3.必做作業是背誦《白鷺》。

  板書設計:

  1.白鷺

  色彩——水田閑釣

  身段

  身段——黃昏低飛

  (靜)(動)

  一首精巧的詩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4個生字,能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成語的意思,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領悟“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作者的人生態度,從而樹立積極奮進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在文中和現實生活中的含義。

  【教學難點】鏈接生活中發生的“遇到困難,如何選擇其他方式克服困難”的事例,深刻理解題目的含義,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俗話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故事就發生在羅馬。你知道羅馬在哪里嗎?你還了解到羅馬的哪些知識?(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羅馬的資料)

  2.課件出示圖片:瞧,這就是羅馬的城市廣場,是個美麗而古老的地方。這是通往廣場前面的一條大道,這是廣場的側面風景,這是華燈初上的城市廣場。

  這是登塔遠眺時看到的整個羅馬城市的風景。看到這幅圖,你感受到了什么?是的,這正是課題所告訴我們的──(板書課題: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學生齊讀課題。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它所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提示1,學生自學。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出示課件)

  3.學生根據提示概括主要內容。(板書:登塔遠眺、克服困難、受用不盡)

  三、研讀課文,感悟情感

  (一)結合父親的話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含義

  1.師:當父親帶女兒伊爾莎登上廣場中央的高塔,目睹腳下的一切,他們看到了──(出示:腳底下,星羅棋布的村莊環抱著羅馬,如蛛網般交叉的街道,一條條通往城市廣場。)

  利用畫面直觀理解“星羅棋布”“如蛛網般交叉”等詞,也就是──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2.這就是父親帶女兒伊爾莎登塔遠眺時,設法讓她看到的事實,那么父親這么做僅僅是為了讓她欣賞風景而已嗎?那父親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課件出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如此。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

  3.指導朗讀:父親的話應該讀出什么呢?(充滿希望和慈愛)請男同學扮演一下父親來讀。

  4.父親的這些教導對作者有什么影響呢?(第3段)

  (二)結合文中事例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含義

  過渡:父親的教導在以后的生活中究竟起多大的作用呢?作者選取了哪幾件事加以說明?

  第一件事──自己設計、制作和出售時裝(板書)

  1.(出示自學提示2)學生自由讀課文4-11自然段,思考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難是什么?她怎樣解決?學生讀、交流,自由發言。相機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

  2.學生發言,總結作者遇到的困難(一家大商場的經理當場就向我訂購了40件,而維黛安太太卻無法在兩星期內編織出40件毛衣。)

  3.交流:一下子就有了大商場經理的40件毛衣的訂單,這對于剛剛踏上設計師之路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大喜過望。)可想而知,作者當時的心情是──(興奮、激動)

  A.出示句子: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

  ①理解“大喜過望”的意思,試著用意思相近的詞來替換,如“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并造句。

  ②指導學生讀出“我”當時異常興奮、喜悅的心情。

  B.當作者興沖沖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維黛安太太時,維黛安太太卻告訴她──(引讀)“兩個星期要四十件?這根本不可能!你要知道,織這么一件毛衣,我幾乎要花上整整一個星期時間啊!”當作者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時,維黛安太太卻告訴她──(引讀)“兩個星期要四十件?這根本不可能!你要知道,織這么一件毛衣,我幾乎要花上整整一個星期時間啊!”

  4.師:此時,你心里在想什么呢?(3-4人)

  預設先讓學生回答了之后,然后分類處理。(怎么會這樣呢?你都快接受不了了,這對于作者而言,無異于是一個晴天霹靂啊!你心情怎么樣?)

  A.傷心、難過的──你會讀課文里的哪句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呢?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難道就這樣放棄?此時作者心里會怎么想?)

  生:既然一個人不行,那我就請別的人來幫忙。

  師:你為什么會這么想呢?父親的話啟發了你了。你的心情又怎樣呢?

  B.有了靈感的、受到父親的話啟發的──你會讀課文里的哪句話表達自己的心情呢?

  半路上,我猛然停住腳步,心想:這種毛衣雖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還有別的婦女會織。

  5.一個“猛然”一個“一定”,我感覺作者已經找到了“另一條路”了,是嗎?

  那“另一條路”指的又是什么呢?

  6.作者走這條路成功了嗎?從哪里看出來?

  引讀: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指導讀出時裝的多;讀出作者的自豪;讀出作者的喜悅)

  7.看著生意越做越紅火,“我”不由得想起了父親的話,師引讀重點句──。此時,我感慨萬千,如果沒有父親的教導,“我”怎么會有今天哪!現在,假如你是作者,你會對父親說什么?(同桌互相交流)

  第二件事──舉辦不是成衣的時裝展(板書)

  1.作者的'夢想終于實現了,這多虧了父親的教導。接著,作者還介紹了她取得成功的哪件事呢?

  2.生活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作者又遇到什么困難呢?(縫紉姑娘們在另一家時裝店的挑撥下跑光了。)

  3.是怎樣克服的?結果──(生答:時裝展如期舉行……前來訂貨的人絡繹不絕。)這時作者又一次想起父親的話,師引讀重點句──

  四、回歸文本,領悟寫法

  “舉辦不是成衣的時裝展”這件事和父親的教導有什么關系?

  (開時裝展之所以成功,也和父親的教導密不可分,它和“自己設計、制作和出售時裝”同時印證了父親的教導是正確的。)

  ①這兩件事都能印證父親教導的正確,但在敘述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件事作者介紹得詳細,第二件事作者寫得簡略。)

  ②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既能點明中心,又詳略得當。)

  五、總結課堂,延伸生活

  1.師:就是這樣善于另辟蹊徑克服困難,作者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因此,作者在文末發出感慨──

  聯系上下文,說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含義。(當一條路走不通時,千萬不能灰心,要勇敢地去走另一條路,就一定能成功。)

  2.師: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發現一條路走不通時,我們就要尋找另一條通達羅馬之路。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也可以談談自己聽到的、了解到的事例。(預設回答)

  生1:畫畫時,我本來用的是蠟筆,后來紅色的蠟筆用完了,我就改用水彩筆。

  生2:叔叔本來開的是時裝店,賺不了錢,后來他就去開了飲食店,生意十分興隆。

  師:老師也了解到一個事例想和你們分享。(愛迪生的事例)

  3.老師還想送一首小詩給你們,請齊讀。(課件出示)

  4.學了這一課,相信同學們心中一定有許多話要對自己說,請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吧?(生練筆,師巡視學情。)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引導學生理解詩詞內容,體會《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二、重難點:

  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對家鄉的思念,體會作者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的情感,體會意境,這也是這首詩的難點所在。

  三、教學準備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首先出示PPT:“同學們,請觀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語言將所看到的畫面描述出來呢?自己考慮后自由發言。”

  “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們學過的那些古詩?”(《靜夜思》《泊船瓜洲》)

  “這兩首詩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思念家鄉”。)

  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思鄉詩,是由唐朝詩人張籍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秋思》。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教學倡導循序漸進,溫故而知新,此環節,我以明月為引,通過學生的聯想而引出思鄉主題,回顧所舉例詩的寫作手法,為學生初步感知新授課的教學重難點打下了伏筆】

  (二)新課講授

  1、解詩題,知詩人。

  首先讓學生分別介紹了有關張籍的資料。

  師總結:張籍的老家是吳郡,也就是現在的江蘇蘇州。幼時家境貧寒,10歲的時候就離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開始四處游歷做官,創作這首詩的時候,他正獨自一人居住在洛陽。又是一年秋風至,望著蕭瑟的秋風,詩人不禁感慨萬分,揮筆寫下了這首《秋思》。

  泊船瓜洲

  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2、借助注釋、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插圖、發揮想象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達的方法。

  3、感受古詩的韻味,激發閱讀古詩的興趣。培養動手搜集資料的習慣。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意,積累古詩。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詞典、搜集思念家鄉的古詩詞、與這首有關的資料。教學過程:

  一、交流積累,引入詩文。

  老師:古往今來遠離故土的游子總會思念魂牽夢縈的家鄉。他們往往把這種濃濃的思鄉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中,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請同學們把你積累或搜集到的描寫思念家鄉的古詩,給大伙誦讀一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靜夜思》、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已學過)、北宋秦觀的《浣溪沙》等。學生:積極交流。

  老師:從剛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把所學古詩能夠積累下來,一部分同學不但能積累所學古詩,還主動搜集課外古詩,值得大家學習,我們一定要養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因為學習語文重在積累。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二、知詩人,解詩題

  (一)知詩人

  老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查閱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學生:簡介王安石。

  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適時點撥使學生了解寫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二)解詩題

  學生:理解“泊”的意思。進而解題: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師小結:剛才我們了解了詩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弄懂了詩題的意思。這”知詩人,解詩題“是學習古詩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幫助我們理解詩的內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

  三、讀詩文,明詩意

  (一)輕聲讀詩,圈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二)同桌交換意見。

  (三)師生合作讀詩文,解詩意。

  1、指名讀詩,引導讀準”間、重、還”。

  2、共同動手正音。

  3、理解“數重山”中“數”的意思。

  老師:看來從瓜州到王安石的家鄉鐘山就一條(橫向的)河、幾座山的距離,離得很近了,往下讀。

  學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理解“綠”和“還”的意思。

  綠:吹綠、染綠。

  還:歸、在本詩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師:現在這個“還”的音你能讀準了嗎?

  5、回過頭復習“泊、間、數、綠、還”幾個字的意思。

  6、再次輕聲讀詩,然后拿出課堂筆記本試著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寫成后交流。

  詩意:(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呢?

  四、入詩境,悟詩情

  1、引導學生邊讀詩邊想象詩描繪的畫面。

  老師: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風吹醒了柳樹,吹來了燕子,吹美了大江

  南岸,閉上眼睛想象春風帶給江南什么樣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們積累的好詞佳句喲。

  學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畫面。

  2、體會詩人用詞的傳神

  老師:春風給江南送來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詩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出來了,讀時耐人尋味,那就是---“綠”,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相信你會更進一步的感受出詩人對詞的推敲及用詞的準確傳神。

  3、讀中領悟詩情

  老師:同學們,根據你的理解自由讀詩,讀出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找出詩中相關的詞句。

  學生:自由讀詩,讀后發表意見。

  4、老師小結:“一水間,數重山”足以感受出詩人歸心似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不能馬上回到家鄉的惆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戀鄉、思鄉之情。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培養學生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材料交流

  1.介紹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淳熙十年因病辭歸,時年58歲。此后10年隱居石湖。

  詩歌成就: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繪了封建社會農村的廣闊生活,把《詩經?七月》以來的農事詩、陶潛以來的贊頌農村生活恬靜閑適的詩和唐代詩人的一些反映階級壓迫的農家詞、山農謠一類作品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2.田園詩歌:中國古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農村和農民的生活作為自己的歌詠對象,在《四時田園雜興》中,不僅有描寫農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的內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歡樂,贊美了農村的勞動者;更有一些反映農民疾苦、揭露剝削的詩篇。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園詩人(僅描寫田園生活的恬淡閑適和優美的田園景象)

  3.解題:《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我們學習的兩首分別描寫農村的春天和晚春。

  4.詩歌體裁:近體詩中的七言絕句。

  (二)詩歌朗誦

  1.詩歌朗誦指導(節拍、語調、重音)

  2.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及蘊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民勞動的情景。表現了人人愛勞動以及勞動充滿樂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現什么呢?

  明確:在農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滿樂趣。

  3.詩歌的寫法:(1)正面描寫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練習

  1.小組朗讀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四、小結

  1.文學常識

  2.朗誦知識

  3.詩歌的內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業

  1.理解、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

  2.借助工具書或者網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根據習作提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習作,能寫出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表達自己真情實感。

  2、能感受父母的愛,與同學、父母溝通情感,建立良好的關系。

  教學重點:習作訓練。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誘發動機談話導人。

  上節課,我們交流了父母的愛以及對父母的愛的看法,知道世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沒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時候呢?讓我們借這次習作的機會,和他們交流、溝通一下吧。

  二、創設情境。出示話題:

  1、你曾經有過不理解父母的時候,但通過一些事情,體會到了父母的愛。

  2、你對父母提出一些建議,比如,請他們改進教育方法,或勸說他們改掉不好的習慣。 3、你想和父母說的其他心里話。誘發動機。針對這些話題,你準備選擇什么話題來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呢?

  三、自主選擇,小組合作。

  1、自主選擇,各自思考選擇適合自己的話題,準備寫什么內容。

  2、匯報話題,請一小組同學,說說自己選擇什么話題,了解話題選擇情況,鼓勵每個話題都有人選擇。

  3、小組合作,請前后四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說說自己習作內容,互相評議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并推選代表準備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打開思路。

  1、代表交流,每個話題選擇一個小組代表交流,要求把內容盡量說具體。

  2、師生評議,要點:

  a.是否有自己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b.是否表達出自己真情實感.

  c.否有具體事例,或事例是否具體。

  3、明確要求,學生寫作。 4、明確要求,讀讀“習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話,說說給我們作了哪些提醒?(寫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完后讀給爸爸媽媽聽,和他們交流意見。)。

  五、各自習作。

  1、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習作草稿。

  2、謄寫習作。

  六、習作講評。

  1、小結習作情況。運用激勵機制,總結這次習作情況,并表揚習作優秀、進步的同學。

  2、提出任務。這次習作評講的重點是:

  a.是不是自己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b.是不是表達了真情實感。

  3、欣賞佳作,師生互動。

  4、欣賞佳作片斷,共同評議。(選擇3~4位學生的習作片斷,進行欣賞,說說值得賞析兩篇學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兩點評議。

  5、小組交流,互評互議。

  6、自讀習作,互相指出優點和不足。

  7、各自修改,繼續完善習作。修改中,提醒如語句、標點、字等也要修改;訂正同學、老師修改中指出的問題。

  以下是我對作文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寫作是一種主觀情感的抒發,是一種個性化的書面表達。一篇為人稱道的好文章,往往滲透著作者真摯濃厚的感情。誠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過程中,學生常常覺得沒話說,沒有表達的也有不少學生占有了材料,心中好像也有話要說,卻陷入一種不知怎么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尷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他們的語言、詞匯積累得太少,這就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并且加以生動化和形象化,以培養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觀察和分析的基本素質。而要使學生通過文字,寫出對人或事物神韻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尤為重要,這需要執教者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培養。本課以話說“母愛”貫徹始終,努力創設教學情境。本課將音樂恰當地引入課堂,用歌聲撥動學生情感之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啟迪學生的思維,有利于調節學生的情感,使之產生共鳴,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弊端。

  二、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條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響,從而產生相同的情緒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要以熱情的言行,將自己的積極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本課中,教師充滿激情的話語,傳遞著教師真摯的情感,強烈地影響著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愉悅振奮的情感體會,誘發學生對作文的內驅力,從而積極思維,興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動中。三、思想情感是借助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在作文中,思想情感與語言文字一個個聚焦點的整體聯系,才構成了語言文字與思想情感有機結合的有血有肉的鮮活文章,才使得我們面對的文中景物是那么活現,人物是那么活脫,情感是那么真切。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抓住語言文字與思想情感的聚焦點引導探究,促使對語言內涵的深刻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深切領悟,使語言訓練與情感熏陶水乳交融。引導學生運用語言表情達意,抒發情感,這既是語言訓練的重要方法,又是情感熏陶的有效手段。本課中執教者以“排比句”句式語言學習與情感實踐的結合點,由句式學習延伸開去,指導寫作實踐,達到了語言運用與情感熏陶的較好結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25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29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8-26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01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1-02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16

蘇教版小學語文上冊教案06-14

蘇教版小學語文上冊教案08-26

小學語文上冊翠鳥教案06-04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