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再一次走進“語文百花園”,去采擷一朵朵知識的花朵、智慧的花朵。看誰的花朵開得最鮮,開得最艷!
二、分項訓練
語海暢游
1、漢字真有趣
(出示教材中的兩幅圖畫)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幅圖畫,它們有什么不同?再讀讀泡泡框的內容,你能說說圖畫的意思嗎?
(2)請同學們看看第一幅圖畫,比較圖畫和相應的字體,你發現了什么?第二幅圖又是怎樣的呢?
[在觀察、比較中明白兩個字是怎樣造出來的。]
(第一幅圖說明“即”的造字過程,畫的是一個人嘴對著裝滿美食的容器,表示“就餐”所以“即”有“接近”“靠近”的意思。第二幅圖說明“既”的造字過程,畫的是一個人頭背著裝滿美食的容器,表示“吃飽了”,所以“既”有“完”“已經”的意思。)
(3)(板書:即既)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它們有什么不同?
1)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這兩個字,誰能為這兩個字組詞呢?
2)你還知道哪些形近字的造字過程呢?說一說。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積累來匯報,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讀一讀,體會帶點詞的意思,互相說一說。(出示)
這是媽媽給我買的鞋,可結實啦!
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不結實。
玉石經過琢磨( zhuó ó ),變得更加光華美麗。
米芾認真地琢磨( zuó )字貼。
鍋里的.水沸騰了。
天剛蒙蒙亮,廣州城就沸騰起來。
(1)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幾個句子,其他同學想一想,這幾個句子都是什么意思呢?
(2)句子的意思我們了解了,可是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又會有哪些不同的意思呢?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這幾句話,討論討論,看看你有那些看法。
(3)學生討論后匯報,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引導。
(結實:第一句中是“牢固,耐穿”的意思。
第二句中是“勇敢,堅強”的意思。
琢磨:第一句中是“打磨”的意思。
第二句中是“思考”的意思。
沸騰:第一句中是“水燒到一定的溫度,熱氣上升。”
第二句中是“氣氛熱烈”)
(4)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說一說。
三、課堂總結,置留作業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2、搜集不同漢字的造字過程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積少成多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再次走進“語文百花園”,不但與那里各族的友誼格言相聚,還要去“向奶奶學語言”。
二、分項訓練
1、積少成多
同學們,你們喜歡格言嗎?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組。
(出示)
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藏族)
騎快馬的,感覺不到路遠;朋友多的,感覺不到困難。(鄂倫春族)
有朋友的人,像草原一樣寬廣;沒有朋友的人,狹窄如同巴掌。(蒙古族)
智慧不憑年齡憑心靈,友誼不在一時在平時。(維吾爾族)
(1)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格言出自不同的民族,而且與友誼相關的。)
(2)誰能說說每句格言的意思?你從中明白了什么呢?
(第一句是說樹長得直,它的作用就大,人如果要正直,就有許多人愿意跟他做朋友。告訴我們做人要正直。
第二句告訴我們要廣結朋友,朋友越多,困難就越容易解決。
第三句是說有朋友的人,心胸開闊;沒有朋友的人,心胸就狹窄。
第四句是講人的智慧不在于年齡的大小,也就是說并不是年齡越大就越有智慧,而在于是否愛動腦筋。一時友好不是友誼,平時經常的關心幫助才是真正的友誼。
這四句格言說明了朋友的重要,并告訴我們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誼。)
(1)請同學們再多讀幾遍格言,能試著背下來嗎?
(2)你好知道哪些有關友誼方面的格言,說給同學們聽聽。
2、閱讀平臺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短文《我向奶奶學語言》,邊讀邊想,這篇短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再讀短文,思考:奶奶的話好在哪里呢?小作者有什么新發現?
(3)學生讀文,討論交流匯報。
[學生可結合短文中的句子來理解,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教師不進行過多的分析講解。]
(4)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提出來共同討論。
[鼓勵學生質疑,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課堂總結,置留作業
1、這節課,老師在與同學們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收獲了真正的友誼,還懂得了學習語言的好辦法,你呢?
2、查閱資料或上網搜集更多有關友誼的格言。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容:(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能說會道”和“筆下生輝”又要和你見面了,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二、分項訓練
1、能說會道
(1)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一位同學丟了一支和你同樣的一支鋼筆,他責怪你私自拿了他的東西,你受到了委屈,心里會怎樣呢?(難過)
再比如,你走過有果皮紙屑的地方,沒有弄清楚情況就批評旁邊的同學不講社會公德,使別人受到委屈;后來知道不是他亂扔的心里又會怎樣呢?(內疚)
(2)請同學們回憶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別人的事,確定自己最想說的內容。
(3)不論是你受到了委屈,還是你委屈了別人,該怎么辦呢?
(4)學生討論解決的辦法,教師適時出示泡泡框的內容。
1)我要把自己受到委屈的事情說清楚。
2)向別人說明情況,不要著急,要有禮貌。
3)向別人道歉,態度要誠懇。
(5)確定好了自己要說的內容,又懂得了表達的方式方法,就先說給你小組內的同學吧!
(6)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進行評價。
[在評價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側重是否把事情說清楚了,是否有禮貌,態度是否誠懇。]
(7)教師小結: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受到了委屈可以向別人解釋,委屈了別人要向別人道歉。
2、筆下生輝
啟發談話,揭示主題
(1)在“能說會道”中,同學們說出了自己受到委屈或委屈別人的事情,現在就把這件事寫下來。
(2)習作內容:
寫一件自己受到委屈或者使別人受到委屈的事,并寫一寫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然后寫一寫自己是怎樣向別人解釋的,或者是怎樣向別人道歉的。
提出要求,指導習作
1、提出習作要求:
(1)在眾多的事情中,寫給自己印象最深的。
(2)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要寫出自己當時的真實心情。
(3)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互動評一評:組員之間互閱,互相品一品,評一評,看看哪個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進一步說具體。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三、課堂總結,置留作業
1、通過學習,老師發現,同學們不但說得好,而且寫得也真實、感人。你覺得自己又有了那些進步呢?說一說。
2、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繼續訓練學生默讀有一定的速度。
2、通過讀文,能說說母雞是怎樣的?
3、通過比較,初步體會兩篇文章的寫法各有哪些特點。
4、學會發現美,欣賞美。
教學重難點:初步體會兩篇文章寫法的特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質疑引入:
1、關于這篇課文你了解些什么?
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2、同學們回家是認真讀了書的,非常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老舍先生的文章里,看看作家是怎樣描寫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的?
二、 學習新課:
1、默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序,勾畫出生字并讀一讀。
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再讀給全班聽一聽。
2、課文寫出作者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再次讀文,找出反映這兩種觀點的句子。
——我一向討厭母雞。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3、把這兩句話讀一讀,體會“一向”、“不敢”。
4、討論:是什么讓作者不敢討厭母雞?
讀一讀文中的句子。體會到了什么?
5、由開始的“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兩種觀念,你認為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6、那作者寫《貓》也是用的這種方法嗎?那他是怎樣寫貓的呢?看看課文,再討論討論。
同樣是寫小動物,用的方法不同,給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學們在寫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達方法。
7、積累詞句:
感興趣的詞語勾一勾,句子寫一寫,讀一讀。
板 書
貓——古怪、可愛 (圍繞中心句寫)
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不同的認識)
(突出特點)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特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火燒云顏色的圖片,填空題的幻燈片。
【作業設計、安排】
1、課內做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填空。
2、課外做火燒云的樣子,用一段話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起興趣
1、師出示火燒云的圖片,問: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2、出示課題的圖片,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火燒云”。
3、關于火燒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讀,感知內容
1、自己讀課文,要求:
讀準生字的音。
2、開火車讀課文。
(出示生字卡片)
3、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燒云寫得很美,找出來讀讀看。
三、精讀,積累語言
1、學習課文第3小節:
⑴ 我們先來看第三小節美在什么地方?
⑵ 讀第3小節,圈出表示顏色的詞。
⑶ 你們想看這么多的顏色嗎?
⑷ 師出示,要求學生自己看像哪種顏色。
⑸ 看了這么多,這么美的顏色,你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呢?
(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絢爛多彩、色彩鑌紛……)
⑹ 既然顏色這么美,我們能把它讀得美嗎?
(小組內讀,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⑺ 這么多描寫顏色的`詞,誰已經把它記住了嗎?
師出示幻燈片,課文填空。
2、我們再來看4、5、6小節,它們是寫火燒云的什么呢?
(板書)
⑴ 分組自學4、5、6節,要求:
① 你認為哪一節寫得好,為什么?
② 你能把它讀好嗎?
⑵ 交流,小組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⑶ 這么多的形狀,你也想用哪個詞來概括?
⑷ 這三小節寫得都好,因為作者把云想象成馬、狗、獅等等,把云寫活了,下面教師要讓大家學著作者的樣子來想象,看誰想得好,看誰想得有趣。
⑸ 學生看圖想象。
(先自己說,再小組說,最后比賽誰想得妙。)
四、熟讀,理清脈絡
1、課文中除了寫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外,還寫了什么?
2、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下來了……
五、想象,知識升華
把剛才的想象用一段話寫下來。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 運用摘錄筆記自學生字詞。
鈴鐺、絲綢、絢麗、流淌、琴弦、敲打、節奏、應和、纖細、催促、開犁、沉醉、裊裊炊煙、綠草如茵。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如詩如畫的意境。
3、 與《春潮》對比閱讀,體會兩篇課文在語言、語速和用詞方面的不同。
4、 體會文中多種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對偶),體會文章的語言美,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與《春潮》對比閱讀,體會兩篇課文在語言、語速和用詞方面的不同。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多種修辭(比喻、擬人、排比、對偶),體會文章的語言美,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教學方法:
以讀為主,對比感受對于此文的學習會比較有效。
切入舉偶
1、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感受了《春潮》的宏大氣勢。本節課,我們再去領略別具風姿的《三月桃花水》。
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題目?
學生各抒己見。
其實,“三月桃花水”即春水,文章讓這個名字更加富有詩意,更加優美、寧靜。一彎小溪潺潺流過,叮咚作響,那份寧靜與優美會時刻縈繞在你我心間。
2、 老師范讀(配樂)
學生聽過談感受。(神奇、千變萬化……)
(通過范讀課文,讓學生領略那如豎琴般婉轉、如明鏡般奪目的三月桃花水,創設如詩如畫的課堂意境。)
對話平臺
一、自學
1、 學生自讀,讀正確、流利。
2、 匯報讀文。
提示:其中“纖、和、種、盛、呵”為多音字。
形近字:裹、衷 瓣、辨
3、 隨堂檢測。
二、交流
1、 文章寫得很美,你們讀夠了嗎?
沒讀夠,那是自然的。讓我們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讀一讀。
2、 匯報讀。
學生匯報自己喜歡讀得段落,喜歡相同段落的'同學賽一賽、評一評,看誰讀得好。讀到一定數量時,要讓學生談一談為什么喜歡這一部分。
(學生可從內容上、情感上、表達手法上、表達效果上……來談。)
3、 教師相機引導。
A、 對于文章結構的把握,完成書后思考題2.
一方面寫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
二方面寫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三方面是對全文的總結,贊揚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叫人沉醉。
B、增強對文章語言美的把握,體會文章中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
如:呵,河流醒來了!用擬人化的寫法把被束縛一冬的河流寫活了,一個“呵”字也寫出了作者驚奇、興奮的心情。
……
4、 賽讀,積累感悟。
三、延伸
對比讀《春潮》和《三月桃花水》。
體會兩篇文章截然不同的意境。
四、小結
在用詞方面,《春潮》用“沖開、山崩地裂……”寫出了勢不可擋的陽剛之氣;《三月桃花水》則用“流淌、回旋、裊裊……”寫出了秀麗、清柔舒緩的陰柔之美。
在語速上,《春潮》讀得急促些,《三月桃花水》則舒緩些。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5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正確理解新詞。
2、讀通課文,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神話故事《西游記》。
二、談話引入、揭題質疑
1、同學們,剛才我們談到古時侯的人們往往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話故事,那么美麗的神話能否變成現實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29課去驗證一下吧!
2、讀題質疑,理解詞語“呼風喚雨”、“世紀”。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思考: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檢查自學情況:
⑴ 認讀新詞。
⑵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⑶ 解決簡單問題(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個世紀?誰呼風喚雨?怎樣呼風喚雨?)
4、過渡:
你是從哪里找到答案的?導入學習第2自然段。
三、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導學習第2自然段
⑴ 齊讀第2自然段:
說說讀懂了什么?
⑵ 結合理解設問句,區別“發現”和“發明”。
⑶ 過渡:
科學技術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那么在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呢?
3、指導學習3、4自然段:
⑴ 默讀3、4自然段:
重點詞句圈圈劃劃,同桌交流。
⑵ 集體交流:
說說20世紀前人們是怎么生活的?
(理解“依賴自然”、“農耕社會”。)
⑶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課外的了解說一說,你知道當時的社會還沒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
如果讓你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里,你愿意嗎?
過渡:
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而古時侯的人們只能把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話。
⑷ 結合課文說一說:
古時侯的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理解“千里眼”、“順風耳”。)
猜一猜:
古時侯的人們還會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
想一想:
當時這些愿望為什么不能實現?
過渡:
在最近的一百年當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
⑸ 看課件展示(登上月球、潛入深海……)。
⑹ 同學們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關資料,你知道20世紀的人們還擁有哪些科學成果?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
⑺ 出示一組老師收集的資料,交流:
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齊讀第4自然段。
⑻ 現代科學技術變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讓人無法想象。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詩來形容──“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詩的?
4、總結朗讀:
同學們,此刻,我們回過頭來朗讀第1自然段,你認為應該怎樣讀?
四、小結收獲、暢談未來
1、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過渡:
20世紀,人類創造出了一個個奇跡,21世紀,我們人類還將創造出更輝煌的業績。
2、暢談:請你大膽推測,21世紀,科學技術還會創造出哪些奇跡呢?
3、贈言,提出希望。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人類
↙ ↖
科技→發現和發明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6
1 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望洞庭》優秀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同學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并寫了非常優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同學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和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
生: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師: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和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由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考慮,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說一說。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多媒體出示)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師:你理解得真不錯
生:我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生:我理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多媒體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生: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光/ 秋月/ 兩相和,
潭面/ 無風/ 鏡未磨。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多媒體出示)
生:遙望:遠望。
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
師(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銀盤里放著個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師: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師: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銀/ 盤里/ 一青螺。
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并背誦。
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
生:秋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劉禹錫登山岳陽樓,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銀盤里的一個青螺,十分惹人喜愛。在這個寧靜和諧的夜晚,我和劉禹錫依依話別。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著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里的青螺,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研討:
一、注重遷移、積累、感悟,習慣情趣
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學法,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小朋友們從讀中發現問題,發生美感,發生樂學感。
二、在操作過程中重情趣
古詩詞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觀的畫面中,同學有針對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識,既回憶起了以往學過的“風清月明”、“風月無邊”,又掌握了詩文審美韻味與內涵。在積累語言與情感的基礎上,注重對生命的感悟,展示自身對古詩的個性解讀,“白銀盤里一青螺”一句低調處置,更顯示了同學能舉一反三地發明性思維。
三、“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寫不止半壁江山,兩根柱子一條龍之說,提升了習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學合理化。在課堂上強調課文對生活的熱愛和練說練筆的積極性。將課后的習題設置成“岳陽樓上望洞庭”的情境練說,有的同學進入了角色,在與劉禹錫的朋友話別;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資料介紹了《題君山》的詩文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把對景色的描摩,詩意的外化活用糾個性的表達中,不正是語文素養的提高嗎?而課首的成語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學以致用。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7
《故鄉是北京》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產生熱愛家鄉、熱愛首都北京的情感;感受山區的孩子在收獲季節采摘的樂趣。
2.懂得父母等親人關愛自己,自己也應當關愛他們。
3.懂得做人做事要自尊自強,有一顆善良的熱情的心。
4.學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和聯想;能夠結合課文內容寫一段話。
5.學習略讀課文,粗知大意指導學生識字寫字,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產生熱愛家鄉、熱愛首都北京的情感;感受山區的孩子在收獲季節采摘的樂趣;懂得父母等親人關愛自己,自己也應當關愛他們;懂得做人做事要自尊自強,有一顆善良的熱情的心。
2.學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和聯想;能夠結合課文內容寫一段話。
3.初步做到端正、整潔的使用硬筆書寫正楷字,寫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難點:
1.學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愿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發揮自己想象力、,學習有創意的閱讀。
2.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和聯想,激發創作興趣,結合課文內容寫一段話。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知道作者是怎樣贊美北京的,感受作者愛家鄉、愛北京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知道北京市一個古老而又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國際大都市,感受作者愛家鄉、愛北京的深厚感情。
2.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和聯想;能夠結合課文內容寫一段話。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強烈的熱愛故鄉北京的感情知道作者是怎樣贊美北京的,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和搜集材料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生活在首都北京,首都北京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我們身為首都的小主人,誰能把自己了解到的北京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北京的名勝古跡有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的民俗文化有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的風味小吃有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認真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介紹北京的.(不認識的字看課后生字表)
二、新授
1.這首詩歌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2.為什么作者說“唱不夠”、“道不盡”?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古城,名勝古跡數不勝數重點指導第二小結朗讀,體會北京的歷史悠久同時北京又是一座現代化程度很高、發展非常迅速的城市有感情的朗讀第三小結,體會北京充滿現代化氣息
3.北京市民居住有哪些特色?咱北京人的飲食偏愛是什么?為什么不寫高樓大廈、生猛海鮮?
4.有感情地讀讀你最喜歡的段(為什么喜歡它)。
5.再看全文,體會這篇課文的寫作結構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尤其是最后一節與開始的第一節完全相同,但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再一次表白對北京的愛,抒發作者唱也唱不夠、說也說不完的熱愛故鄉北京的情結。
6、想不想用你得筆也去描寫咱們的故鄉北京,去過( )名城也走訪了不少( )( )地告訴你,我還是最愛咱們的背景不說( )的( )也不說( )的( )唱不夠( ),道不盡( )單想那( )、( )便生出一片熱愛北京的濃濃情。
自己說一說,寫一寫。
7、默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得問題。
小結: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把它譜成曲子,就成了一首京味歌曲,想欣賞嗎?會唱的可以跟著唱。
三、作業
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后反思:這是一篇表達作者對北京的熱愛的課文,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北京的熱愛,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有些困難,如:細悠悠、密茸茸、脆生生等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用硬筆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并注意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
2.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教學重點:
規范端正、整潔的書寫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漢字,激發識字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誰愿意給大家讀讀課文?
有的同學都背下來了,背給大家聽聽,評一評誰背的最好
二、課文還為我們帶來12個生字朋友,用以前的識字方法,看誰記得又快又好。
記住字形
壇 旋 韻 佳 濃
邊記邊組詞
府 廚 廈
肴 漿 聳
指導書寫
你認為那個字最難寫,老師和你一起寫強調寫字格式、要求抄寫詞語
三、布置作業
1.聽寫生字詞,檢查一課的知識學生掌握情況;作業輔導。
2.聽寫字詞
甜絲絲、脆生生、細悠悠、密茸茸、京腔京韻、名廚佳肴、甘美芬芳、大廈、高聳、聳立、旋轉、客廳、濃厚、豆漿、廚房。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滲透正確的審美觀教育。
2、讀懂課文內容,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3、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能簡要口述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抓住特點、選擇有關材料、具體化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描寫駱駝身體特點和生活習性的相關資料。
2、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談話:小朋友見過駱駝嗎?在哪里見過?它是什么樣的?(指名學生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講駱駝的,題目是: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板書)
二、自學
1、出示自學題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讀下面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注意帶點的字。
疙瘩 自豪 駱駝 委屈 足夠 沙漠 小溪 陷進 養料
風沙 茫茫 貯存 俯下身子 鋪天蓋地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及時輔導后進生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說一說課文哪一部分是講小駱駝跟著媽媽到沙漠旅行的。(第3、4自然段)
4、指名讀自學題(2)的詞語,注意3個帶點字都讀輕聲,教師領讀這3個詞語。
5、說一說“自豪、委屈、足夠、小溪、陷進、養料、風沙”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學生說出意思后,教師要進一步追問是怎么學會的。學生說不出來要引導他們反復讀課文、看課文插圖來加以理解。
6、小結自學情況,表揚學得好的,鼓勵學得不夠好的
四、精讀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思考第1、2自然段寫什么。
2、引導學生歸納。
3、指導朗讀這一部分課文。
(1) 教師范讀。
(2) 學生學著老師的樣子讀。
(3) 指名讀,引導學生說一說讀得怎么樣,提醒學生注意通過讀體會小駱駝照鏡子時候的心情,讀準小紅馬批評小駱駝難看時的語氣,并通過讀進一步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4) 分組齊讀這一部分課文。
五、作業
1.用鋼筆描紅。
(1)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鼻”和“陷”的.寫法。
(2)學生當堂描紅,教師注意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還可以適當播放一些輕音樂,以減輕學生課堂疲勞。
(3)及時反饋,指出優缺點,進行強化練習。
(4)欣賞佳作。
2.抄寫課后第三題的詞語,每個詞語四遍
3.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教時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說一說媽媽為什么要帶小駱駝到沙漠里走一趟。
二、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完成課文后第四題。
2.教師巡視,相機輔導后進生。
3.討論課文后第四題的答案并板書。學生根據板書檢查自己做的答案。
4.指導朗讀課文。
(1)學生琢磨這一部分改怎么讀。
(2)指名讀,引導評判是否讀得有感情,提醒學生:通過讀突出沙漠的廣大和環境惡劣,體會媽媽的良苦用心,體會文章用詞造句的精妙。媽媽的話耐人尋味,要反復讀,讀準媽媽說話時的語氣、感情。
(3)學生再練讀、齊讀。
5、小結。
(1)這一部分課文寫了什么?請同學說一說。
(2)指名同學復述這一部分課文。
三、精讀第五自然段
1、過渡:媽媽的親切教導,自己的親身體驗,使小駱駝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
3、指名讀課文,引導評判學生是否帶了自豪的感情讀這一部分課文。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1)思考:小駱駝想到了什么才說“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2)討論。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齊讀
4、教師小結。
四、總結
1.分組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說話訓練:同學們,小駱駝以后再聽到小紅馬說它難看會怎么說呢?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板書設計: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駝峰——貯存著養料——足夠路上用
委屈 腳掌——又大又厚——
不會陷進松散的沙子里自豪
眼睛——雙層眼毛——
風沙過去了,沒進一點沙子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頤和園風光圖或錄相片。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鋪設情景,導入新課
1、你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你想和老師一起去游玩頤和園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頤”字的書寫
2、簡介頤和園
二、學習詞語、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配樂朗讀。
2、思考:作者描寫了哪些景點?
三、駐足景點,品味美麗
景點1:長廊
作者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么特點?
明確:又長又美
1、說說從哪兒體會到了它的長?
重點句指導:(課件出示)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a、比較感知長廊的長:我們的教室長8米,七百多米相當于——個教室,這真是——
指名讀句子,讀出長廊的長:突出一眼望不到頭。
b、齊讀句子,感受長廊的長。
2、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美,說一說?
(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2)長廊上的畫美,“每一章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3)長廓周圍的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
(4)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氣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景點2:萬壽山
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里?
明確:萬壽山
1、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什么?請同學看圖回答。
明確:佛香閣、排云殿
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明確:萬壽山雄偉壯麗,佛香閣巍峨壯觀,排云殿金碧輝煌。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萬壽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蔥郁的樹叢;黃色、綠的琉璃瓦屋頂;朱紅的宮墻,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風景畫。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鏡子、一塊碧玉)這兩個比喻寫了昆明湖什么特點?句子中哪兩個詞概括了這兩個特點?(靜、綠)
“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動)
為什么課文寫游船,畫舫在湖面上前進,用“滑”而不用“劃”?滑——游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使湖面保持平靜。劃——用力揮槳使船前進,水漾起波紋,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靜。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3、作者接下來來到了昆明湖,想一想:這一自然段中作者寫了哪些景點?重點描寫的是什么?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境內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鏡泊湖,被譽為“北方的西湖”。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注意讀準泊(pō)字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么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原因。讀課文時要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
3.圍繞問題,組織課堂交流。學生可能會有這樣幾種說法:
(1)傳說鏡泊湖是寶鏡從天上掉下來變成的。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課文,指導讀準“消災弭(mǐ)禍(huò)”“天庭(tíng)”;理解詞語“消災弭禍”。
(2)鏡泊湖湖面水平如鏡。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的課文,讀準字音“倒(dào)”理解詞語“聳峙”。
三、再讀課文,聚焦形象
1.導語:“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說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齊讀:奇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何處呢?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課文中做好標記。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標記。
4.組織課堂交流,一般學生會有這樣幾種觀點:
(1)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
(2)奇在吊水樓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四、精讀課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作討論。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組織學習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的神奇之處。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么地方可以發現神奇,為什么?教師巡回指導,隨機參與學生的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成果。
學生按小組匯報研讀討論成果,教師隨機進行提高性指導,發揮主導作用。估計學生的匯報會這樣進行:
(1)認為“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的學生會認為峰巒綺麗多變,“峰巒疊起”“石島聳峙”“倒影奇幻”很神奇。同時會選擇朗讀課文的第3自然段。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峰巒疊起”“石島聳峙”“倒影奇幻”的意思,想象課文描寫的奇觀,畫一畫鏡泊湖的風光圖,同時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認為“奇在吊水樓瀑布”的學生會認為吊水樓瀑布“濺起千朵銀花”“勢如千軍萬馬”很神奇。同時會選擇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的第四句話:“本來清澈的湖水……形成鮮明的對照。”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萬斛”的意思;播放瀑布的響聲,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瀑布的樣子和氣勢;配上瀑布錄像,音畫合成,指導感情朗讀。
(3)認為“奇在地下森林”的學生會認為“火山口似乎要吞沒一切”和“林木卻欣欣向榮”很神奇。同時會選擇第5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朗讀。
——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上文“深約100米”想象火山口的“黝黑”,想象林木的欣欣向榮;指導感情朗讀。
3.誦讀積累,比較發現。
(l)學生自主選擇誦讀表現鏡泊湖奇觀的有關句子,積累語言和表象。
(2)比較這三處奇觀有什么不同之處。(湖邊峰巒和地下森林的靜態與吊水樓瀑布的動態)
五、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1.導語:學到這里,鏡泊湖奇觀已經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了鮮明的印象。關于鏡泊湖奇觀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學生質疑,可能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
(l)在火山口,怎么會有地下森林?
(2)吊水樓瀑布為什么不會結冰?
(3)鏡泊湖和吊水樓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4)關于鏡泊湖,怎么會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
3.教師引導: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仔細地讀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的;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推想解決的。讓學生給所提的問題分類:可以通過讀書解決的,學生自己仔細讀書;需要通過推想才能解決的,先自己推想,后進行討論。
六、總結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這篇課文先寫了鏡泊湖的傳說和形成原因,然后重點描寫了“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的鏡泊湖景色、吊水樓瀑布、地下森林,表現了祖國河山的壯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七、拓展延伸
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兩題選一題)
八、布置作業
1.把課文《鏡泊湖奇觀》改編成一篇單純寫景的文章。
2.仿照課文的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反思
本節課上,我通過帶領學生從“奇觀”一詞入手,由釋義中的“景觀”再到知道課文的重點就是寫了鏡泊湖奇特的景觀。扣住“奇觀”使學生明確課文重點描寫了景觀的“奇”。
文章介紹了鏡泊湖、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這三個著名景點。由于課題是《鏡泊湖奇觀》,為了防止學生在找鏡泊湖有哪幾個奇觀時有所疑惑,所以在本堂課一開始,我就通過一張地圖向學生介紹鏡泊湖是一個風景區,景區中有很多景點。這樣學生就不會將鏡泊湖這個景點遺漏,效果好。
在學習鏡泊湖的景色時,通過抓住“自然樸實”和“綺麗多變”這組看似矛盾的反義詞展開。在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后,問學生是否矛盾并從文中找依據,學生不難發現鏡泊湖的景色景色都是天然形成的,然而所有景色又各不相同,所以這組特點看似矛盾,但卻又和諧地同時存在于鏡泊湖中,通過學生深入學習文本來突破。
接著,我讓學生比較句子,由于擔心學生不能及時發現不同,于是,我制作了一張ppt,只出示了兩段文字的不同處,并有意識地與前文進行對比,引導學生發現作者是運用了不同的句式來介紹景色,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語言文字的豐富性。通過課后的交流和反思,我發現這樣的課堂較為死板,課堂中老師的主導性較強,學生在老師的牽引下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可能不夠開闊。可以將這個環節調整為讓學生通過多次的朗讀自己去感受和體會,這樣給了學生更多朗讀的時間,幾次朗讀后學生應該不難發現不同,與此同時學生也積累了優美的文字,一舉兩得。
歸納文章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訓練重點,在學習了三處景點后,讓學生根據板書來概括。學生不難抓住三個景點的特點進行概括,但各景點之間缺少銜接,應該給學生一寫銜接詞串聯,使學生說得能更連貫些。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思考。我想對自己說:要盡快在專業領域成長起來!加油!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1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并能正確、美觀、規范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注,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課時:
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并能正確、美觀、規范地書寫;理解詞語的意思,如“花繁葉茂、流連、穿梭、流暢、磕磕絆絆、弧線、曲線、清香裊裊”。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讓學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由此引入新課,揭示課題,并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想想安靜是怎樣觸摸春天的。
2、了解自讀情況:
指名學生讀課文,隨機出示詞語,引導學生結合語境、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對學生在朗讀中出現的讀有困難的句子,將作及時指導,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再讀課文。
引導學生進一步讀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并談談對安靜的初步印象;初步了解安靜是怎么觸摸春天的,用什么觸摸。
引導學生選擇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再讀,方式可多樣,使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
四、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使第二課時能作及時而相應的調整。
五、指導識記、書寫生字。
重點提醒學生注意“磕”(上下結構)、“瞬”“翔”(左右的比例)
學生用鋼筆在書上描紅。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3、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注,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讀課題。
課文中講的是誰觸摸春天?(安靜)她是一個——(盲童)
當美麗的春天到來,我們在用明亮的雙眼欣賞桃紅柳綠的時候,雙目失明的安靜又用什么來感受春光呢?
(鼻、手、心……)
過渡:海倫·凱勒曾說:“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
可愛的小姑娘安靜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卻能夠用心靈觸摸到。讓我們隨著課文的作者一起來走近安靜,看看她是怎樣觸摸春天、感受春光的。
二、研讀課文:
1、出示第1、2自然段,學生齊讀。
(1)指名再讀第2自然段。
春天來了,同學們,你們能想象到小區的綠地上是什么情形嗎?
(學生有可能一下子就很會具體描述,那就根據學生的交流,點出“這可真稱得上花繁葉茂啊!”學生也可能很簡單地說“花繁葉茂”,就接口:“是呀,你看小區里各種花都開了,散發著濃郁的花香。”)
(2)引讀“濃郁的花香吸引著安靜。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整天在花香中流連的安靜可能會做些什么呢?
是呀,她就是這樣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從這里你可以看出些什么?
小結:是呀,雙目失明的安靜是那么開朗、樂觀、活潑、快樂,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3)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2、一天早晨,“我”在綠地里面的小徑上做操,看到了什么情形呢?學生自由讀第3—5自然段。
交流:
(1)我首先看到了什么?
隨著學生的交流,出示第3自然段的一、二兩句,并指名讀。
可這是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啊,她怎么能走得這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呢?引導學生聯系第2自然段說說,并讀“這個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的一、二兩句。
(2)接著我又看到什么了呢?
A、出示3、4自然段。指名讀“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B、安靜是怎么抓住這只蝴蝶的?
(學生默讀課文,用筆劃劃有關句子,如關鍵句“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月季花。”和“手指悄然合攏,攏住了蝴蝶。”)
C、引讀“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睜著眼睛的……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這真是一個——(奇跡)
D、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呀?(學生說理由并讀有關句子。)
小結:是的,這就是安靜“神奇的靈性”,我們正常人都抓不住蝴蝶,可安靜,她憑著聰明,憑著對大自然的熱愛,憑著對這塊綠地的熟悉,讓自己的心里有了一雙明亮的眼睛,睜著眼睛的蝴蝶就這樣被盲女孩安靜那神奇的靈性抓住了,這可真是一個奇跡啊!
感情朗讀“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睜著眼睛的……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E、引讀“蝴蝶……撲騰,安靜……驚訝。”安靜怎么會這么驚訝呀?(引導學生感悟到“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
此時的安靜會怎么想呢?
此時的安靜除了驚訝,心里一定還怎么樣?
(如果學生有說到害怕,我就“我想,此時的安靜一定驚訝與開心多過害怕吧,因為——)引出”安靜的心……地方。”)
在安靜的心里,除了濃郁的花香,還體驗到了什么?(撲騰的蝴蝶。)是啊,在安靜的心里春天充滿了生機,就連靜靜站在一旁看著安靜的我,都仿佛看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一瞬間,我深深地感動著。
F、來,把“課文”拿起來,讓我們再把4、5自然段讀一讀(配樂)。
3、引讀第6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許久,我又看到了怎樣一幕動人的.情景?學生自由讀第6自然段。
出示第6自然段,學生交流作者看到的。
指名讀“許久,……張望。”安靜怎么把蝴蝶給放了呢/
盲童安靜能張望到嗎?
是的,安靜的眼睛看不見,可她什么地方能看見?(心里)因為她的心里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么,她心中那雙明亮的眼睛張望到了些什么呢?她可能又在想什么?
引讀第三句。
感情朗讀第6自然段(配樂)。
4、看著這動人的一幕,我怎么做了?引出第7自然段。
當時我可能怎么想的?引出并讀第二句。
(1)這里的“誰”指?包括課文中的——?
(2)總結:文中的安靜是個雙目失明的女孩,她的眼睛雖然看不到桃花的粉紅,小草的碧綠,可她用心觸摸著春天,感受著春天那濃郁的花香,撲騰的蝴蝶,飛翔的快樂,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板書:創造繽紛世界)
(3)再讀‘誰……誰……”
三、作業:
1、好好地再讀讀課文,背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積累摘抄課文中好詞佳句。
板書設計:
觸摸春天
創造繽紛世界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2
【教學目標】
1、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快的特點,背誦第三自然段。
2、學習火燒云開關變化的特點,仿寫一段話。
3、感情朗讀,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嘗試鋪墊
看圖回顧火燒云上來時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動現象,交代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二、嘗試學習,學會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1、激發興趣,嘗試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⑴ 嘗試題:
① 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② 嘗試背誦這一段。
⑵ 學生嘗試練習。
⑶ 指名背誦:
交流學習方法,揭示色彩詞語的特點。
⑷ 小結學法,抓住特點完整提綱。
⑸ 第二次嘗試:
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指名背、齊背)。
2、小結學法,并用一個詞來說說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三、嘗試學習火燒云形狀的.變化特點,指導感情朗讀
1、出示投影:
觀察火燒云變化時不同的形狀,再次激發嘗試學習的興趣。
⑴ 嘗試題:
① 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
② 火燒云形狀變化有哪些特點。
③ 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種火燒云的樣子是怎樣變化的。
⑵ 學生嘗試學習,進行四人組討論。
⑶ 交流學習過程:
一會兒 過了兩三秒鐘 馬
變化快 忽然 形狀變化多 狗
一轉眼 (靜態──動態) 獅子
⑷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2、小結:
再用一個詞說說火燒云形狀變化又多又快的特點。
四、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嘗試寫一段話
1、千變萬化的火燒云接著還會像什么呢?展開想像……你想嘗試描繪這美麗的景象嗎?
嘗試題(任選一題):
⑴ 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寫一種你最喜歡的火燒云樣子的變化過程。
⑵ 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多又快的特點,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生嘗試寫,教師個別指導。
(指名寫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饋,訂正。
五、課堂小結(略)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3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通過查字典、近義詞等方法理解詞語“攝取、勇士、揭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圍繞課文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解釋關鍵詞理解句子等方法解決問題。
3、根據文中的描述,能介紹富蘭克林的制作的風箏及簡單原理。
4、通過閱讀,感受科學家敢于挑戰、敢于實踐、勇于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圍繞課文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解釋關鍵詞理解句子等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媒體。
2、預習課文;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
(2)圈畫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去理解。
教學時間:
1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詩歌揭示課題:(3分鐘)
師:我有一首詩,想請你們讀一下。那是天地對話有形或者無形產生的心靈共鳴黑夜或者白晝就那么短暫最耀眼的總是你卻是那么震天撼地劈得開世間一切劃過無盡長空卻抓不住你的蹤跡師:剛才我們念的詩歌中包含了一種自然現象,你知道嗎?(板書:雷電)談談你所知道的。預設:學生可從雷電的聲音、雷電的形態等介紹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雷電之謎。(板書:之謎)有一位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從天空攝取閃電,揭開了這個謎。(板書:揭開)齊讀課題出示第一小節: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是18世紀電學的一位勇士。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從天空攝取閃電,揭開了雷電之謎。
指名讀(及時用多種方法理解:⑴近義詞攝取——吸取⑵做動作)師引讀體會兩句的因果關系(⑴因為富蘭克林曾冒著生命危險,從天空攝取閃電,揭開了雷電之謎,所以他被稱為18世紀電學的一位勇士。 ⑵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之所以被稱為18世紀電學的勇士是因為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從天空攝取閃電,揭開了雷電之謎。)
師:讀了這段話后,你有什么質疑:雷電之謎是什么?為什么要揭開雷電之謎?怎樣揭開的?結果怎樣?有什么生命危險呢?說明:質疑問難是整個單元學習的重點,雖然在上個學期學生已經有所涉及,但是提問的能力上還有待提高,在教學時,教師要做適當的點撥,讓學生學會從詞、句方面去試著提問。
二、深入研讀
1、學習第2小節:雷電之謎是什么?為什么要揭開雷電之謎?(2分鐘)
(1)出示句子師:從前人們一直認為,
生:天空中出現電閃雷鳴,這是大自然在顯示神威。
(2)出示句子師:可是,
生:富蘭克林卻大膽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種“放電現象”。
師:他敢于向當時的傳統觀念挑戰,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向大自然挑戰,真是勇氣可嘉。板書:敢于挑戰
(3)出示句子師:1752年7月的一天
生:他親自做了一個吸引雷電的風箏實驗。
2學習第3、4節:怎樣揭開雷電之謎的?結果怎樣?(25分鐘)
(1)師:他親自做了一個吸引雷電的風箏實驗。他在做實驗前做了精心的準備,讀讀第3節,找找描寫他做準備的'句子。交流出示句子: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絲綢風箏,風箏上安了一個尖細的鐵棒。風箏用麻繩系住,麻繩末端分成兩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
自己輕聲讀,讀了這段話后,你有問題嗎?。
預設:為什么用白色絲綢制作風箏?風箏上為什么要安尖細的鐵棒?為什么在麻繩末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
(2)自己輕聲讀第4節,解決問題。
師:聯系下文解決,風箏上為什么要安尖細的鐵棒?為什么在麻繩末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
學生交流出示:富蘭克林覺得手有點麻,當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銅鑰匙時,一朵藍色的電火花立刻向手指射過來。他感到手臂一陣麻木,差一點兒被擊倒。師:“覺得手有點麻”說明了“安上尖細的鐵棒”使風箏能夠攝取雷電,而“用上麻繩”使電流不至于太強,所以“有點麻”。
“當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銅鑰匙時,一朵藍色的電火花立刻向手指射過來。”說明了銅鑰匙能夠聚集電流。男生別讀,讀出實驗的不易。
師:讀了這段話,你從富蘭克林身上學到了什么?
師:“差一點兒被擊倒”,他是冒著“生命危險”,拿自己的生命做實驗。
板書:勇于獻身科學敢于實踐再讀這段話,感受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說明: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對學生提問能力的訓練有明確的指向,讓學生從內容上來提問。不可避免,學生會提出很多涉及科學技術的內容。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對學習語文有用的知識加以指導。如“風箏上為什么要安尖細的鐵棒?為什么在麻繩末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這兩個問題,老師指導學生聯系下文學習,教會學生自我學習的方法。另外的問題,可以放在課后去探究。
(3)復述:請你來為富蘭克林的風箏寫一份簡單的說明書,并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設計。說明;
①學生交難劃分制作步驟地二、三步。
②設計原理第二、三步對于學生有些難度。
③復述步驟,不能照抄書面。
④此處要重點教學,約10分鐘。制作材料:白色絲綢、尖細的小棒、麻繩、銅鑰匙、一小段絲線
制作步驟;
1、制作白色絲綢風箏并按上一個尖細鐵棒。
2、用麻繩系住。
3、麻繩末端分成兩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一生交流,教師歸納)原理:(多生交流)
1、尖細的鐵棒引來雷電。
2、麻繩本身不到電,但雨水使麻繩導電,但電阻不大,避免生命危險。
3、絲線不到電,弗蘭克林可以拉住風箏,而銅鑰匙能聚集電流,使他感觸電流。
(4)師:為了實驗能取得成功,富蘭克林還精心實驗的時間,是?
(選擇了7月的一天來做實驗)因為那天?(引讀:天空烏云密布,雷電交加。)過了沒多久?這樣的天正適合做實驗。他還精心選擇了實驗的地點,在?(費城的郊外)因為?(比較空曠,不會傷及他人,容易收集雷電)(5)師:他做了這樣精心的準備,實驗成功了嗎?他興奮地叫起來?(指名讀、齊讀)師:他勇于實踐,知道了雷電之謎就是?(放電現象)板書:放電現象
(6)師:當他實驗成功后,(誰)會說:“ 。”(提示:看他做實驗的兒子、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教過他的老師、別的科學家)
生:當他實驗成功后,看他做實驗的兒子會說:“爸爸,你真棒!”
師:這是兒子對父親的崇拜。
生:當他實驗成功后,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會說:“也許曾經是我看扁了你,沒有積極的鼓勵你。”
師:他們懺悔了。
生:當他實驗成功后,教過他的老師會說:“你成功了,這與你的堅持不懈是分不開的。”
師:老師對于學生的自豪。
生:當他實驗成功后,別的科學家會說:“你打破了常年累月人們的迷信說法。”
生:這是同事之間的肯定。
(7)師:富蘭克林有著為了科學堅持到底的精神,才會做成實驗,讓我們在來有感情地讀讀課文第3、4節,感受他揭開雷電之謎的不易。
三、總結課文,升華主體(5分鐘)
1、“風箏實驗”成功了,這個實驗也證實了富蘭克林先前的推測——電閃雷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電現象。
2、聯系上下文想想,“風箏實驗”做成功了,為什么會轟動全世界?
3、學生交流預設:了大多數人們,長期以來的想法。
4、小結:雷電就是大規模的放電現象,這是個轟動世界的發現,但富蘭克林并沒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繼續不懈地努力,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造福于人類。
5、出示最后一節:師:后來,他還發明了,生:避雷針。師:此時此刻,你想對富蘭克林說些什么?
6、學生交流預設:富蘭克林你敢于挑戰,敢于獻出生命,敢于實踐。你有著堅持到底、堅韌不拔的精神。你很執著,并沒有成醉于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繼續奮發努力,繼續埋頭于科學實驗中。
7、教師小結:是啊,沒有大膽的懷疑就沒有發明創造,沒有堅韌不拔的努力就不會成功。就像我們課文開頭所說的:出示: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是18世紀電學的一位勇士。我在這里送大家幾句話;
(1)出示名言真理,哪怕只見到一線,我們也不能讓它的光輝變得暗淡。——李四光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約翰遜所有堅韌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安格爾
(2)齊讀
四、拓展作業,激發情感
1、課外閱讀《富蘭克林傳》
2、搜集關于避雷針的課外資料,說說避雷針是怎樣避免雷擊從而保護建筑物的。
3、觀察。現在的高樓大廈有沒有避雷裝置?現在的避雷裝置和富蘭克林當時發明的避雷針有什么異同?有何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余毒欲望和對科學的熱愛。
板書設計:
敢于挑戰揭開雷電之謎
放電現象敢于獻身敢于實踐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4
【教學要求】
1.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紅軍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
2. 訓練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浮現”“滿不在乎”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小紅軍和陳庚是怎么做的,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教材說明】
這篇講讀課文記敘了陳庚同志回憶的一段往事:長征路上過草地的時候,一個小紅軍由于饑餓、疲憊,犧牲在馬背上。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倔強的小紅軍》這個感人的故事,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指名朗讀課文。(5名)
二、理解課文內容
1、齊讀第一自然段,想“往事”是指什么時候的事?
2、陳庚同志是怎么談這件事?為什么會這樣呢?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小組討論: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4、饑餓、疲憊的小紅軍是什么樣子的?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描寫小紅軍外貌的句子。
5、指名讀一讀,你能從中體會出什么?(“穿著破鞋”“凍得又青又紅”告訴我們長征路上又苦又累“黃黃的小臉”告訴我們小紅軍很饑餓,營養缺乏)
6、齊讀第3自然段。師小結:由此可知由于小紅軍長時間行軍,已經非常虛弱、疲憊了。此時,如果有一匹馬騎有一點東西吃該多好啊!可是陳庚將軍讓馬時,他是怎么做的?(小組討論:理解“滿不在乎”。為什么?在小紅軍身上是怎么體現得?用滿不在乎說一句話)
7、小鬼為什么要這么做呢?為什么要和陳庚的馬比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師小結:小鬼為了讓陳庚同志放心,故意做出一付滿不在乎的樣子,好不連累陳庚,而陳庚卻堅決要他騎。他們都是為了他人而寧愿自己吃苦受累,多么令人感動啊!
8、指名分角色朗讀三至十自然段,并進行朗讀指導。(出示投影片)“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吧”(語氣親切、誠懇)“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既滿不在乎又關心體貼)“那,我們一塊兒走吧”(既無可奈何有充滿關愛)“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要很堅決)
9、想一想,小紅軍真的等同伴嗎?(不是)那他為什么不和陳庚一起走呢?
10、再讀一遍(男女分讀)
11、陳庚同志終于被小紅軍說服了,騎上馬先走了。默讀課文十一至十四自然段,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問題。(出示投影片)
⑴選擇正確的讀音硬邦邦(bāng bǎng)牛膝(qī xī)骨
⑵陳庚騎在馬上,為什么心情總是平靜不下來?
⑶從上海廣州直至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的眼前。浮現的意思是:。用浮現說一句話:。跟陳庚打過交道的都是什么樣的孩子?
⑷陳庚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12、讀完這些內容,你覺得哪個地方最令人感動?(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師動情的小結:原來那鼓鼓的干糧袋裝的不是青稞面,而是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一塊硬邦邦一點肉也沒有的骨頭。饑餓折磨著小紅軍,他一點力氣也沒有了,餓呀,他伸出小手在干糧袋里摸出一塊牛膝骨,他使勁的`咬著,多想咬下一口呀,哪怕只一口,但骨頭太硬了,只能留下幾個牙印……(停一停接著說)就在這種情況下,小紅軍卻拒絕了陳庚的青稞面,怎能不令人感動。
13、此時陳庚同志是這么做的呢?齊讀最后一段。請你體會一下,陳庚同志此時是怎樣的心情?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陳庚與小紅軍彼此關心的情誼。
四、作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板書
16 倔強的小紅軍
陳賡:(關心愛護小同志)讓馬 拒絕 和馬賽跑
小紅軍:(倔強、不連累別人)一塊走 等同伴 送青稞面 鼓鼓的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15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學習8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勁”),練習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結構,了解作者家鄉小橋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致。
4.品味課文語言,體會作者懷念家鄉的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閱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積累、感悟、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
領會“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的豐富含義。
教學準備
1.推薦誦讀王維的《歸嵩山作》一詩,了解詩意。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啟發,入情入景。
師:同學們,有這樣一位作家,他離開故鄉江南一別就是幾十年,每次與朋友談起江南,故鄉的人、故鄉的景始終盤旋在他的腦海,尤其是家鄉的橋,于是他便提起筆來寫下一篇文章——《家鄉的橋》。
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寫):家鄉的橋。
二、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教師提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或參考認字表認識。
(2)讀讀想想:家鄉的橋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拿筆在相關的地方做上記號。
(3)聯系全文思考:作者是帶著怎樣的心情來寫這篇文章的?
2.小組內交流自讀體會。
三、品味語言,積累運用。
1.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部分重點學習。
學習提示:(1)讀一讀這一段。
(2)想一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3)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些詞語?
2.圍繞“家鄉的橋”,學生交流印象最深、最喜歡的內容。
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自主匯報,隨著學生的'匯報教師可以出示輔助課件,相機談話,指導朗讀、訓練朗讀、啟發思考。
如“橋名”一自然段:
(1)學生念橋名。
(2)教師引讀文中描寫橋名的語句。
(3)師:和唐詩有關的橋是什么橋?(如意橋)
有誰知道王維的這首詩?出示王維的《歸嵩山作》。學生自讀。鼓勵學生課后找到這首詩學一學。
(4)出示橋的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學生欣賞不同字體的橋名,念橋名。
切斷課件畫面,認識字體:說一說你認識哪種字體?最喜歡哪種字體?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飄逸瀟灑、剛勁雄健等)指導讀出這兩種詞不同的感受來。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5)了解橋名中的故事:(師講震龍橋的故事)請你猜猜那些橋名里面又含有什么故事呢?
(6)同桌對讀,再一次整體感受、體會這一自然段。
……
其他部分的教學:
第三自然段:隨著學生的匯報出示相關資料,欣賞、想象家鄉小橋的造型;品讀課文語言,選擇感興趣的橋自己當導游來介紹介紹。
第五自然段:匯報朗讀;交流討論;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
1.配樂齊讀全文。
2.歸納板書,梳理課文。
五、作業參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選你喜歡的幾個生字寫一寫。
3.搜集資料,了解你家鄉的一處景觀。
第二課時
一、識字與寫字。
1.認讀詞卡、檢測識字。
重點指導“鑿”字的字形: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來記憶字形;積累“墓”的姐妹字,如:“幕、慕、募、暮”等。
2.寫字練習:“派”“婆”。
學生觀察,說一說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隨時評價,寫完做總結展評。
二、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檢測讀文情況。
檢測三級標準: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整體把握課文。
1.配音樂,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討論問題:作者是帶怎樣的心情來寫這篇文章的?
理解: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
3.創設情境,表達感受。
(1)你想對作者家鄉的橋說些什么?
(2)說說自己家鄉的橋。
四、片段練習:學習課文的寫法,寫一段描寫自己家鄉一處景觀的話。
建議:可以根據你搜集的資料完成,描寫同一景觀的伙伴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篇,寫完后有針對性地講評總結。
五、再次齊讀課文,讀出熱愛之情。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優秀教案02-16
語文優秀教案02-16
語文四年級優秀教案01-25
小學四年級語文優秀教案07-30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01-02
語文優秀教案的體會06-11
語文《社戲》的優秀教案07-14
優秀的語文教案10-13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10-28
語文園地的優秀教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