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時間:2024-05-25 15:50:58 美云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石鐘山記》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精選10篇)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1

  一、教學要點

  1.掌握"函胡/莫/識"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絕/而/焉"等常用實詞和虛詞;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3.掌握判斷句/定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和介賓短語后置句;

  4.掌握蘇軾和本課的有關文學常識;

  5.了解和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將議論/記敘/描寫/抒情,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6.了解和體會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

  7.學習以事明理的寫法.

  二、教時安排:

  二教時

  三、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教時

  一、導入

  俗話也說:“眼見為實”,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韋斯克博士卻用事實證明了“眼見”也出錯。他進行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給參加減肥夏令營的青少年,每人發了一個杯子,用來倒橙汁喝。所發的杯子容量相等,卻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兩倍。結果發現,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見對一件事情的'認識是必須不僅要眼見還要親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今天蘇軾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范例。(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三蘇”:蘇洵(父)蘇軾 蘇轍(子名與車有關)“唐宋八大家”:韓愈、王安石、柳宗元 歐陽修、“三蘇”、曾鞏。他是中國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構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體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觀點,結果“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一貶再貶。創豪放一派詞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

  三、先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掃除生字詞障礙以及停頓。

  蠡(lǐ) 枹(fú) 鏗(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鏜鞳(tāng tà) 識(zhì) 無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正音后學生齊讀全文。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補充注釋

  1.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焉:語氣助詞,不翻譯

  2.微風鼓浪 鼓:振動

  3.水石相搏 搏:拍擊

  4.南聲函胡 函胡:重濁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揚

  6.枹止響騰,余韻徐歇 騰:傳播;歇:消失

  (二)解釋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語

  1.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3.枹止響騰,余韻徐歇

  4.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三)補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2.今以鐘磬置水中

  3.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為得之矣

  (四)朗讀第一段,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補充注釋

  1.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適:到,往

  2.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赴:赴任,就職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陰森森的樣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詞,相當于“于之”,在洞和縫里面

  6.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涵淡:水波動蕩

  7.因笑謂邁曰 因:于是

  (二)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和現代漢語用法是否相同?

  1.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2.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4.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三)辨析寫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而大聲發于水上

  2.空中而多竅

  3.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讀第二段,并通譯全段

  六、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補充注釋

  1.而臆斷其有無 臆斷:主觀地作出判斷

  2.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殆:大概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終:總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考:敲

  5.自以為得其實 實:事情能夠的真相

  6.蓋嘆酈元之簡 蓋:表原因、目的

  (三)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事不目見耳聞

  2.而言之不詳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4.自以為得其實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釋。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識之乎?

  5.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

  6.及讎仇已滅,天下已定

  7.長樂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無厭

  第二教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請生朗讀課文,要求聲音宏亮,吐字清楚,斷句正確.

  二、分析課文結構

  請生齊讀課文,根據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結構.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質疑--提出對兩位古代名人觀點的疑問;

  第二部分(2.3):察疑--通過實地觀察,得出結論.

  第三部分(4):釋疑

  三、分析賞讀

  1.《水經》是誰的作品?是一部什么書?

  答:《水經》也叫《水經注》,是酈道元的作品,他是記載我國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記。

  2.酈道元認為石鐘山是怎樣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聲如洪鐘命名。

  3.李渤認為石中山又是因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像鐘聲而命名。

  4.作者認為李渤的觀點不對,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來反駁?

  答:石頭大都能敲擊發出如鐘一般的聲音;這是駁論據。

  5、酈道元、李渤、蘇軾關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陳說有何不同?

  答: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擊產生的聲音像鐘而得名;李渤認為是山石敲擊發出的聲音像鐘而得名;蘇軾認為是風水進出洞穴發出的聲音像鐘得名

  6、本段在評說中采用了什么方法進行議論?

  答:類比和對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傳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體指什么?

  答:“此”指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類人。

  8、.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觀臆斷,要實地考察。

  五. 將本文跟(游褒禪山記)作比較。

  說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后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下面是供參考的表的模式:

  課文

  項目《游褒禪山記》《石鐘山記》

  內容記游。

  從游未盡興生發感受,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度。形式是記游,實際是記考察所得。用事實破千古疑案,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結構先記游,后議論。議論——記游——議論。

  寫法敘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敘事,議論重在“立”。敘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敘事;議論有“破”有“立”。

  作業:

  1、學案中的練習

  2、完成課后練習,

  3、翻譯背誦全文。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理解:

  ①作者不輕信舊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②酈說、李說和蘇說的聯系與區別。

  積累:

  ①掌握“鼓”、“殆”、“莫”、“發”、“何”多義詞的意義;

  ②了解虛詞“而”的常見用法;

  ③了解賓語前置句的`結構特點。

  鑒賞:分析本文與《游褒禪山記》的異同點。

  運用:培養誦讀習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步驟】

  1、交待學習任務

  熟悉課文;②理清結構,初步理解內容。

  2、朗讀課文(各種讀法)

  3、翻譯課文

  4、理清結構(板書)

  5、熟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教學步驟】

  1、誦讀、翻譯課文

  2、落實文言知識

  (板書)

  詞類活用

  實詞虛詞

  不能鳴(名詞的使動用法)也 莫,“暮” 焉

  以鐘名(命名,名詞用做動詞) 得(能)觀 而舟(名詞用做狀語)行 所以

  特殊句式

  得雙石于潭上 (介詞結構作補語)

  石之鏗然有聲者(定語后置)

  不余欺也 (賓語前置)

  者……也…… (判斷句)

  是以(因此) (賓語前置)

  3、作者認為,世人不明白石鐘山命名由來的原因有哪些?

  ①言之不詳,人常疑之;②不肯夜泊,故莫能知;③雖知而莫能言;④斧斤考擊,以訛傳訛。

  4、完成習題。

  5、比較兩文(完成第二題)

  體裁 內容 結構 表達方式

  同:借游記, 即事 照應 敘議

  談感想 明理 連貫 結合

  異:重感,立論 嘆、感 敘議交錯 敘議并重(政治家特征)

  重辨,駁論 釋、感 議-敘-議 描寫抒情(文學家本色)

  ↓

  乘興而來,有嘆而歸,感想有二

  有疑而來,疑釋而歸,見解歸一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3

  學習目標:

  一、 學習作者有疑必察、反對臆斷、重視實地考察的精神。

  二、 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點。

  三、 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課文,為背誦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從而抓住全文的綱。

  教學設想:

  一、采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激趣氛圍,提高課堂效果。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發揚民主,倡所欲言,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其良好的思維習慣以促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教學過程:

  1、 導語:中國歷代名人當中,提起“烏臺詩案”,也許有十分之一的中國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會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詩句,只怕就會有八成以上的人脫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國各地大小餐館中“東坡肘子”這道菜,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在中國真正稱得上家喻戶曉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蘇軾莫屬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位被譽為“全才”的宋人所寫的游記名篇《石鐘山記》(師點擊“課題及作者”)。

  2、 作者簡介(由學生自己抓要點用自己的語言概述)然后師點擊.課件作.總結、補充說明。

  3、 石鐘山介紹(點擊幻燈片依圖介紹)。

  4、 整體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結束后點擊“應注意的字詞”。)

  5、 掌握重點(要求學生結合文下注解自由誦讀、自主地.總結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師就特殊句式作補充講解)。

  6、 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徹悟一旨學習作者.寫作考辨記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風)。

  7、 布置作業,為第二課時作準備

  (欣賞歐陽修《醉翁亭記》與本文作對比閱讀。)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其人

  2、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3、翻譯全文。

  4、學習作者不輕信前人學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時間、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教學重點:

  1、了解與蘇軾相關的文學常識。

  2、讀準句讀。

  3、翻譯全文

  教學難點:

  1、讀出語氣

  2、翻譯全文

  課時安排:

  3

  教學方法:

  自學、誦讀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蘇軾其人2、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讀一篇蘇軾的游記散文——《石鐘山記》。(板書課題)

  二、明確目標:

  1、了解蘇軾其人

  2、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三、了解作家和.寫作背景

  蘇軾是我國文學史上文豪級的作家,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蘇軾其人。

  1、蘇軾簡介:(閱讀《創新課時訓練》①第143頁的內容,邊讀邊完成如下摘記:①蘇軾的基本資料;②蘇軾文學成就的具體表現。讀完進行交流、明確)

  ①基本資料: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蘇東坡集》和《東坡樂府》傳世。

  ②文學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與歐陽修并稱“歐蘇”,又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

  詩歌——開宋代詩歌新風,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豪放詞派創始人,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書法——北宋“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

  2、.寫作背景:

  本文是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移任汝州團練副使時,送他的長子蘇邁赴任經過九江湖口,游覽石鐘山后寫的一篇游記。

  四、指導學生自讀課文(一讀)

  1、提出要求:

  ⑴借助書下注釋及工具書,了解課文大意。遇到疑問可同座交流、討論。

  ⑵輕聲朗讀課文,注意句內停頓。

  2、齊聲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及時正音、指導句內停頓。

  下列句中的停頓必須注意:

  ⑴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

  ⑵然/是說也

  ⑶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⑷舟回/至兩山間

  五、再讀課文(二讀)

  1、提出要求:

  ⑴結合“課文思路剖析”②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⑵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句內停頓,爭取讀出語氣。

  2、齊聲朗讀課文。檢查再讀效果,及時指出缺點。

  3、討論問題,檢查學生理解課文大意的情況。

  ⑴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它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⑵誰在探究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時候,犯了臆斷的錯誤?(李渤)

  ⑶作者對他是什么態度?(嘲笑)

  ⑷對酈道元是什么態度?(惋惜)

  ⑸作者對于自己找到了石鐘山得名由來有何感觸?(得意、驕傲)從何處可以看出他的得意與驕傲?(“笑謂邁曰”、“而笑李渤之陋也”中的兩“笑”)

  ⑹他為什么有這種得意與驕傲?(1、眾人皆錯我獨對2、“終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我獨于月夜絕壁之下探尋原因。)

  注意:所有提問均要鼓勵學生自抒己見,提供的答案只做參考。

  六、齊聲朗讀課文。(三讀)

  七、教師小結,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1、2兩段,試著進行翻譯,標注出有疑難的地方。

  注:①《創新課時訓練》: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教師用書。

  ②“課文思路剖析”:摘錄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本課“內容和結構”中對學生閱讀有啟發性的部分,打印后分發給學生。

  第二、第三兩課時以督促學生逐字逐句翻譯為要務,要點在于啟發學生結合語境去猜譯有疑問的地方,要不要兩課時可根據具體情形而定。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5

  【預習指導】

  獨立研讀文本,依據導學案要求,做好標記和勾畫。

  【學習目標】

  1.強化重點字詞、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

  2.明確的中心論點,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學習實踐考察事實論證方法。

  3.厘清史實,把握作者親身實踐以理服人的論辯技巧,積累一點名言警句。

  【重點難點】

  1、理清作者親臨實地考察,依事實為依據的嚴謹的求學精神,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

  2、把握文章的論證特點(結構與方法)

  【情景導學】

  班級要舉行讀書會,交流:“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道理。

  一、作者與作品簡介:

  1、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詞人、人,是豪放詞派的代表。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蘇軾是蘇洵的次子(蘇洵長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與弟弟蘇轍同登進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石鐘山記》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游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3、作品簡介

  《石鐘山記》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游石鐘山后所寫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記。

  文章通過記敘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強調要正確判斷一件事物,必須要深入實際,認真調查。

  二、通讀全文,完成文言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1、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三、畫出本課的.思維導圖

  探究案

  【學習目標】

  1、讓學生了解本文繼續線索,體會敘議結合的寫作手法。

  2、讓學生理解文章“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中心論點的歷史意義及現實意義

  【重點難點】

  1、了解本文觀點得出的方法

  2、畫出本文的思維導圖

  【情景導學】

  通過讀書,了解“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道理。

  【學習活動】

  活動一:這一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活動二:分析蘇軾是怎么得出這個論點的?

  活動三:作者運用了哪幾方面的對比?作用是什么?

  活動四: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給我們怎樣的啟發?

  訓練案

  【學習目標】

  1、完成一篇讀后感

  2、在評點中明確讀后感的寫法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作者反對臆斷、重視考察的觀點。

  2、了解記敘、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二、教學設想:

  1、結合語境揣摩詞類活用后的具體含義。

  2、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3、安排二課時。

  三、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作家作品;疏通文意。

  (一)預習課文、實詞析疑:

  鼓:①樂器。例。噌吰如鐘鼓絕。②擊鼓;例:一鼓作氣。③彈秦。例:令趙王鼓瑟。④鼓動、掀動。例:微風鼓浪。

  是:①是。例:問今是何世。②正確。例:辨清是非。③這、這樣。例:是說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雙石潭上。②能夠。例:因得觀所謂石鐘者。③收獲。例:此余之所得也。

  遺:①遺留;例:先帝之遺德。訪其遺蹤。②遺失、遺棄。例:得遺金一餅。

  鳴:①鳥叫。②一切物體發出聲音。例;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徐:慢慢的。與”疾”相反。

  適:往。

  固:①鞏固。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②堅決。例:相如固止之。③本來。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眾人之廣議也。②沒有誰。例:莫不響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見注釋。

  罅:見注釋。

  當①對、向。例:當窗理云鬢。②阻擋。例:豺狼當道。③抵敵。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④在。例:有大石當中流。

  向:①去向。例:聞操已向荊州。②從前、剛才。例:尋向所志。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斤:①重量單位。②斧頭。例: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二)導入新課。

  提問:這篇就是說跟我們剛學過的《游褒禪山記》有相同之點嗎?請說出主要的。(都有記游的內容,都有相當多的議論成分,”記”和”議”又都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這些相同點,說明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這是閱讀能力提高的一個標志。這兩篇文章還有一些不同點,而且是很大的不同。這一點現在先不討論,但同學們在誦讀過程中要認真加以領會。現在請看”預習提示”的第2段。

  提問:“未能進一步從”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這句話是對蘇軾的批評嗎?(是。)這個批評是嚴了一點?

  教師作解釋后,進一步指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一開始不完善是難免的。蘇軾的論斷被人們承認八百年之久,這是很了不起的。

  (三)教師示范背誦全文和學生齊讀全文。

  要求學生在聽教師背誦的過程中給難字注音,并認真品味每句話的語氣。

  教師背誦完畢,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鏗(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鏜鞳(tāngtà)識(zhì)無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正音后學生齊讀全文。

  (四)劃分結構的探究主旨。

  說明:本文說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敘事因此而發,言論也因此而發,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為“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說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了然。據此,這五項內容擬采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后一段著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1、主旨的分析。

  提問:先將最后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說明作者的意圖(“嘆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于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說法,前后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嘆”一“笑”,有什么深刻含義?(酈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嘆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2、結構的分析。

  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的布局的。

  學生概括第1段大意。(“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說法表示懷疑”。)

  問:這是作者的言論,它跟下文敘事有什么關系?(疑而后察。)作者對酈說用“人常疑之”,對李說則用“余尤疑之”,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問題來?(“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參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__可見對酈、李二說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指出: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學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說純系臆則,而酈說是正確的。)

  問:這段話中哪些語句是對上述二說的表態?(對李說——“笑而不信”;對酈說——“古之人不余欺也”。)為什么說酈元沒有欺騙他?(作者發現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聲。)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里所說的事實導出。

  (五)誦讀第1段。

  1、學生齊讀一遍。

  2、教師領誦一遍,并作簡釋、簡評。

  ①“《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秘下名合為第一層,為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為……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現,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導出第二層。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7

  授課時間:

  20xx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2節

  授課時間:

  高一(13)班

  教學目的:

  1、掌握重點詞語的意義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現象并掌握其規律。

  3、學習蘇軾大膽質疑,重視實踐的做法。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大意,辨析詞類活用現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學習古人反對主觀臆斷、存疑必察的求實精神。

  教學設想:

  運用朗讀、提問及討論等方式讓學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利用所學的文言知識解決詞類活用現象及特殊句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善學善問的能力,力爭達到師生互動。

  教學步驟:

  一、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通過同學們的分析得出文章結構:質疑—————探疑—————結論(針對此結構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論證了一個道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中心句)

  二、分析第一段(學生朗讀并提出問題)

  可能出現的問題:

  1、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狀語后置;承接連詞)

  2、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定語后置;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

  3、文章一開始講“《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出焉’”。為什么作者不直接講出來,而要引用《水經》中的話?是不是多余?(討論后回答)

  明確:作者引用書中的話比自己的話有力,同時說明石鐘出確有其山;通過《水經》提出酈道元的觀點,后面提出李渤的.觀點,兩種觀點提出來,有了比較,就為作者的質疑提供了基礎,也為下文作者實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據。(大家各抒已見,從各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思維很活躍,討論也很熱烈,很好!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探疑)

  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讀)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名詞活用作狀語,從旁邊)

  2、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宏如鐘鼓不絕。(狀語后置)

  3、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當:在某處,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詞義辨析,中間是空的)

  4、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像李渤那樣不肯實地考察的人,養尊處優)

  5、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無射也,款坎鏜溻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通志,知道;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句)

  問:“噌宏”和“款坎鏜溻”是什么聲音?

  明確:“水石相搏”的聲音,兩個象聲詞。

  問:這些聲音曾經給作者什么樣的感覺?試從書上找出有關句子來。

  明確:“舟人大恐”、“余方心動欲還”,這聲音曾經讓作者十分恐懼,

  問:無射和歌鐘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樂器,聲音美妙動聽,為什么作者把這些讓他嚇得魂不附體的聲音比成仙樂一般美妙的聲音呢?(討論)

  明確:①聲音相似(為什么不干脆說像“鐘”而非比成那么有名的樂器呢?)

  ②這與作者的心情有關,因為作者經歷了那么艱險的探索,終于找出了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心里高興,聽這個水石相搏的聲音就像樂器奏出的音樂一樣美妙了

  ③這種高興的心情表現在這一句的哪一個字上?

  明確:笑

  問:(大家前后翻翻,本文共有幾處“笑”?)

  明確:四處“笑”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懷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為,還笑他們和李渤的觀點一樣)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擬人)

  ③因笑謂邁曰。(高興、欣慰、開心的笑,作者經過艱辛探索,終于找出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④而笑李渤之陋也。(嘲諷的笑)

  問:蘇軾為什么要嘲笑李渤?

  明確:笑李渤沒有深入實地去考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無”。對,蘇軾在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重視實踐的思想。

  伸發問:李渤真的可笑嗎?(學生討論)

  明確:我認為李渤不應該被嘲笑,因為他能夠對酈道元的觀點提出質疑,并且考證它,得出新的結論,這和蘇軾同樣可貴,而且蘇軾笑李渤也是不對的,如果這樣,后人也同樣可以笑蘇軾,因為在后人看來,蘇軾的觀點也是錯誤的(運用辨證的觀點去思考)。

  總結:學習《學習石鐘山記》的目的并不在于評判誰是誰非,而在于學習蘇軾這種不迷信舊說,大膽質疑,而且敢于探索,通過實踐得出結論的精神。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千變萬化的,所以,對于書本上的東西,對于名人的觀點,我們都不能看成一成不變的真理,要敢于質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證,這就是《石鐘山記》帶給我們的啟示。

  問:大師質疑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難能可貴,大愛能不能舉出一些敢于質疑的例子?

  舉例: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布魯諾誓死捍衛“日心說”;鄧小平反對“兩個凡是”,提出改革開放。無論是科學家和革命家,他們這些思想都是一種很可貴的科學精神,我們在學習中同樣要培養這種質疑精神,用胡適先生的話說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并且運用辯證的方法去作出盡可能正確的判斷。

  三、布置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質疑—————探疑—————結論

  笑寺僧、小童的行為—————懷疑的笑

  笑疑問的破解—————高興的笑

  笑李渤的不切實際—————嘲諷的笑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8

  學習目標

  1、通過梳理文章脈絡,辨析與普通山水游記的不同,把握通過記游揭示哲理的寫法特征

  2、鼓勵學生質疑,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學會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

  學習任務

  熟讀全文,探究蘇軾對石鐘山得名由來說法的疑問。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準備

  知識資源準備

  1、借助課本注釋、字典及教師講解,把握常用文言字詞句的含義,讀懂文意。

  2、查閱資料,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方法技能準備

  1、能夠借助注釋基本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2、能夠借助互聯網或圖書資料,根據要求搜索信息資料。

  3、能夠與同伴就具體問題展開討論,展開合作學習。

  主要學習問題設計:立問題————如何理解本文記游與議論相結合的特點?

  問題1:從游記的角度看,本文按怎樣的線索來寫的?

  問題2:課文是怎樣處理議論、記述、描寫三者之間的關系的?

  問題3:《石鐘山記》與《游褒禪山記》在寫法上有什么異同之處?

  主要學習活動與步驟

  活動一

  活動任務對照注釋,結合預習,討論段意,回答問題。

  問題引領找依據——從游記的角度看,本文按怎樣的線索來寫的?

  主要步驟

  1、齊讀《石鐘山記》全文。

  2、第一段中兩個“疑”的.對象、內容分別是什么?這跟寫游有什么關系?從蘇軾對前人說法的兩次質疑,我們應該學習蘇軾的大膽質疑的精神。

  3、第二段在哪些方面表現出游記方面的特色?

  4、第三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逐段答疑明確:游山起因———游山經過————游后生感。

  活動二活動任務小組合作討論三者的關系。

  問題引領辨真偽——課文是怎樣處理議論、記述、描寫三者之間的關系的?

  主要步驟

  明確:課文將記敘描寫與議論巧妙交叉,有機糅合。第一自然段擺出酈道元和李渤的兩種說法,是敘述;而作者對此提出疑問及其理由,是議論。這段是夾敘夾議。第二自然段寫游歷、探險,主要是記敘和描寫,但尋求“噌吰”之聲和“窾坎鏜鞳”之聲發出的原因,最后對蘇邁講的一番話,又寓議于敘,有議論的成分。第三自然段是在前文記敘、描寫基礎上發出議論。形象的記敘描寫為證明和反駁服務。

  出結論——本文記游與議論相結合的特色。

  活動三活動任務比較兩篇記的異同、

  問題引領深探究——《石鐘山記》與《游褒禪山記》在寫法上有什么異同之處?

  主要步驟

  1、提供表格:

  對比點《游》《石》

  思想內容借記游寫感想,發議論。形式是記游,實際是記考察所得。

  結構安排分記游和議論兩部分分議論、記游和議論三部分

  表現手法議論重在“立”議論有“破”有“立”

  文章風格借事說理,邏輯嚴密緣事寓理,行文簡潔,頗有情致

  學習成果(作業)以“由蘇軾的質疑說開去”為題列一份提綱。

  后續教學預習

  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強烈的問題意識隱藏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以及自覺主動的探究精神。在此我在課堂上積極構建一種安全自由的意識,營造一個舒適暢所欲言的心理環境。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各種不同的疑問見解和異想天開的設想要表現出足夠的耐性寬容和尊重;除此還應該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關系。另外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用自己的知識結構,來審視前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詰問現成的東西。打破學生思維定勢,引導學生在平淡無奇的事物中看到它的特別之處。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9

  學習目標

  能夠通過作品學習認識到蘇軾所表現出的可貴精神和存在的不足;

  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學習任務探究蘇軾身上的可貴精神及對我們的教益;

  分析蘇、李實地考察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及留給我們的思考。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準備

  知識資源準備從學過的游記散文中,知道一般游記的特點;

  閱讀李渤的《辨石鐘山記》及羅洪先、俞樾等短文資料。

  方法技能準備有一點辯證思考問題的意識;

  知道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主要學習問題設計

  問題1:《石鐘山記》與一般的游記散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

  問題2:與一般士大夫相比,蘇軾的身上哪些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問題3:為什么蘇軾實地考察卻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由此受到那些啟迪和教益?

  主要學習活動與步驟

  活動一活動任務整合感知文章,比照本文與以前學過的游記作品的不同。

  問題引領《石鐘山記》與一般的游記散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

  主要步驟

  導入新課

  1.《石鐘山記》與一般的游記散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明確:一般游記重在描寫景物,抒發情懷;

  本文重在敘事議論,緣事明理。

  2.《石鐘山記》主要寫了哪些內容?請簡單地疏理一下思路。

  明確:

  第一段——疑命名之說:探游之因

  第二段——探命名之實:冒險夜探

  第三段——拓命名之義:緣事明理

  笑而不信寺僧扣石——探險動因

  三笑為線笑謂邁曰得名之由——探險悟名

  譏笑李渤淺陋臆斷——探險思考

  活動二活動任務合作學習:研討蘇軾實地考察的價值。

  問題引領與一般士大夫相比,蘇軾的身上哪些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主要步驟

  1.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2.班級交流分享。

  3.教師總結:

  ①勇于質疑,大膽挑戰

  ②注重實踐,小心求證

  ③切忌妄斷,實事求是

  ④吃苦耐勞,才有收獲

  ⑤透過表象,總結規律

  活動三活動任務延伸探究: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必須深入、全面探究

  問題引領為什么蘇軾和李渤實地考察卻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由此受到那些啟迪?

  主要步驟

  1.李渤是如何考察石鐘山的?如何理解蘇軾的“目見耳聞”?

  討論、分析

  ①李渤能對酈元之說提出質疑,并且親赴石鐘山考證,身歷其境,以目見之,以耳聞之,當是“目見耳聞”。(蘇軾另有他意)

  ②蘇軾認為“目見耳聞”應該是要做全面、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不能淺嘗輒止、蜻蜓點水,停留于表面現象甚至是假象的認識。蘇軾在其文論中一向強調要對生活進行直接觀察和實踐。

  2.為什么蘇軾和李渤實地考察卻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①季節不同可能出現不同的情況

  ②白天與夜晚、晴天與陰天、風霜雨雪可能都有不同

  ③囿于“聲音論”的影響

  ④限于當時的科技水平

  3.蘇、李實地考察卻不能探究命名的原因,由此受到那些啟迪和教益?

  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

  ①跳出前人思維的窠臼,多角度看問題

  ②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要深入調查研究

  ③分辨真偽,分清表里,透過現象看本質

  ④真理也是在不斷發展、完善的,誰都不可能擁有絕對的真理。

  4.蘇軾實地考察卻“猶過其門,而未入其室”,是否影響《石鐘山記》的地位和價值呢?

  ①不是科學論文,不能以科學的標準來評判。

  ②作者不畏艱難實地考察的精神值得學習。

  ③能從日常現象中總結出一般的客觀規律。

  劉克莊:“坡公此記:議淪,天下之名言也;筆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畫也。”

  方苞:“瀟灑自得,子瞻諸記中特出者。”

  劉大櫆:“文章妙趣洋溢行間。坡公第一首記文。”

  呂留良:“此翻案也。李翻酈,蘇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獨得,詳前之所未備,則道元亦遭簡點矣。文最奇致,古今絕調。”

  學習成果(作業)

  就本文學習的諸多啟迪,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習作。

  后續教學預習(非必須填寫)

  教學反思《石鐘山記》是一篇考察記,與一般的游記在內容與寫法上有較大的差異,更多以敘事和議論為主,闡明目見耳聞對于客觀真理認知的重要性,本節課確立兩個目標,一個是能夠通過作品學習認識到蘇軾所表現出的可貴精神和存在的不足,這是立足課本本身內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個是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這個以課本為媒介,進一步拓展學生思辨能力的問題。所以前一個目標重在從課文的解讀中提升學生的認識,而后一個目標則是延伸拓展,讓學生學會如何思辨,這也是近年來高考作文的主要能力要求所在;同時“記”這種文體,也一直是高考文言二所考查的主要對象,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材料內涵、主旨、手法以及分析、評價等,讓我校這樣層次的學生在心里多少灌輸一些高考的意識也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此,本人以問題為抓手,設計了三個問題,《石鐘山記》與一般的游記散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與一般士大夫相比,蘇軾的身上哪些可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為什么蘇軾實地考察卻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由此受到那些啟迪和教益?第一個問題緊承上節課課文的詞、句、語段等基礎知識的學習而來,對內容和思路進行梳理,這也是為后面的問題解決做鋪墊;第二個問題是引導學生從正面去理解,發掘和學校蘇軾身上所蘊含的可貴精神和人格品質;第三個問題則是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分析問題,并從中能學習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樣通過層層遞進,逐步分析,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加深拓展。同時三個問題貫穿一節課能是教學思路清晰,重點難點把握有度,內容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不至于分散游離。

  當然由于學生對教材內容還不是很熟悉,思維的能力與層次還很有欠缺,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討論的程度還很膚淺,回答問題還是不夠流暢,只能靠教師反復提示誘導才能順利地完成各個環節。

  故此針對設低層次的學生而言,設計的問題還是很淺顯一些,力求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提出問題可能更好一些。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 10

  學習要點

  1.了解蘇軾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現的基本文言知識;

  3.了解和體會本文將議論、記敘、描寫、抒情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4.了解和體會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

  重點講解

  課文簡析

  課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敘述關于“石鐘山”命名由來的兩種說法,然后分別提出質疑,為下文作者親臨其境進行探究提供了依據。第二段,寫作者親臨石鐘山和探究石鐘山得名原因的經過,作者在這段里生動細致地敘寫了親自探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對“石鐘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寫作者探訪得實后的感想:凡事須親歷而不可主觀臆斷,點明了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鐘山得名由來作為線索。先“疑”,后“探”,再“斷”,最后是“嘆”。文章結構嚴謹,脈胳清楚,記敘、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是宋人游記常用的寫作方法。本文的特點是記敘內容容量大而條理分明,寫景奇特,真切動人,而通過對石鐘山命名的探索,闡明了“臆斷”有害于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臆斷”的方式又是多么謬誤和淺陋可笑。

  寫作特色簡析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于一般的記游性散文那樣,先記游,然后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后又以議論作結。

  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反饋練習

  閱讀唐代李渤《辨石鐘山記》,完成文后各題。

  《水經》云:“彭貂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隱居的人,即李渤自稱),尋綸(釣魚)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臨時住宿)于南隅,忽遇雙石,漱(傾斜)枕潭際,影淪(倒映)波中。詢諸水濱,乃曰:“石鐘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茲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酈道元字善長)之論,則瀕(瀕臨)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貫之。聊刊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號)記。

  1.解釋加橫線的詞。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產茲奇石乎茲;

  (4)瀕流庶峰庶:

  2.寫出《石鐘山記》中與本段中下列語句意思相應的句子。

  (1)枹止響騰余歇:(2)如善長論:

  3.與“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義相同的一項()。

  a.有仙則名b.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眾寡d.而此獨以鐘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詢諸水濱

  (2)聊刊前謬,留遺將來

  (3)有銅鐵之異焉

  5.用上文中的有關語句回答問題

  (1)李渤探訪石鐘山遺蹤所得的結論是什么?

  (2)李渤對酈道元的觀點持什么態度?文中是怎樣說的?

  6.蘇軾在《石鐘山記》中對李渤的觀點是怎樣評價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參考答案:

  1.(1)蘊含(2)沿襲(3)這(4)眾多

  2.“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3.d

  4.(1)向住在水濱的人詢問原因

  (2)姑且修訂前人的錯誤說法,以留給將來的人

  (3)有銅鐵那樣的特異聲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山仍石名,舊矣。”

  (2)否定。“如善長之論,則瀕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貫之”

  6.“然是說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鐘山記》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石鐘山記高二語文教案10-13

石鐘山記譯文09-24

《石鐘山記》教案設計(精選11篇)04-11

高一語文《石鐘山記》教學設計06-23

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10-05

《石鐘山記》原文及翻譯02-28

《石鐘山記》原文與翻譯05-08

《石鐘山記》譯文及注釋11-25

《石鐘山記》的原文及翻譯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