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1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面對生活、磨煉自己意志的情感。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搜集并閱讀作家畢淑敏的資料,閱讀有關獨立面對生活、磨煉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復習舊知:
先復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2、談話導入:
在中國有位著名女作家,她為了鍛煉兒子學會看病,竟然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作家寫的這個故事。
3、揭示課題。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1、用卡片認讀十二個生字。
2、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3、說說自己是怎么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⑴說說你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⑵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⑶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說:
(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贊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的看法等等。)
四、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1、各自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3、全班討論:
⑴你從母親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交流中讀有關語句。)
⑵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后就讀有關句子。)
五、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
3、說說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六、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總結: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對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贊,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2、拓展:
⑴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母愛或父愛嗎?
⑵你看見過獨自面對生活、自覺磨煉自己意志的孩子嗎?或你讀過哪些這樣的故事?
3、延伸課外:
課后,請同學自己參加一次磨煉自己意志活動,說一說或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2
一、教材簡析
《西風胡楊》是一精讀課文,作者以充滿激情和哲理的語言,描述了胡楊的高貴品格,抒發了對胡楊深情的愛,對胡楊命運的深切同情以及對胡楊品格的贊美,表達了他環境保護事業的關注。
二、設計理念
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讓學生感受云南麗江的奇特風貌以及麗江神奇的自然景觀,培養學生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中悟情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胡楊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胡楊的熱愛、贊揚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對胡楊命運的同情關注。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四、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胡楊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胡楊的熱愛、贊揚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對胡楊命運的同情關注。
五、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收集胡楊、塔里木、羅布泊、樓蘭、西域等有關資料。
2、按課后思考題以及“指南針”的要求,指導學生預習課文。
六、教具準備
課件
七、教學時間
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游覽新疆的異域風情,一起去看看那里的胡楊。
(板書課題:西風胡楊)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齊讀全文,想想西風胡楊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不讀破詞破句。其余學生用筆畫出本課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生共同朗讀情況。
3、老師出示本課生字。
4、指名認讀生字,并做到口頭組詞。
5、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讓自己最感動的句子,并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6、全班交流:學生讀被感動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
四、學習前4個自然段
1、師:同學們,我們先來看一個畫面。(老師出示沙漠視頻)看到了什么?(生回答沙漠)通過大家在課下的了解,對沙漠你有什么認識或看法?
2、生談看法。(干旱、荒無人煙、難以生存……)
3、師:能在這種環境中生存的植物,你知道的有哪些?(生列舉:仙人掌、胡楊)
生快速默讀課文,想想為什么我們的周圍見不到胡楊?
4、師:文中的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第一自然段中第一句話)一個“只”字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胡楊的珍貴和與眾不同。從這段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5、引導學生了解
①胡楊最美、最古老;
②胡楊的生長地、數量。
師:你們對塔里木和塔克拉瑪干熟悉嗎?想了解他們怎么辦?
指導學生要學會看書,可通過課后的“學習鏈接”,了解塔里木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6、師:在與沙漠這個天敵彼此對視,彼此僵持了一億三千萬年的胡楊,想見見它的廬山真面目嗎?不過老師可沒辦法帶大家到沙漠中去看,我們來欣賞幾張圖片。(師出示課件展示圖片)
7、師:看,這就是秋天里的'胡楊。它的枝葉——(生接說茂盛、茂密等),它的顏色——(生接說燦爛奪目、金燦燦等),它的生命力——(生接說旺盛等),充滿了勃勃生機。美嗎?這樣的金黃之美讓我們陶醉。
8、過渡:這么美的樹在黃沙中究竟經受了怎樣的洗禮,在那漫長的歲月里它又變成了怎樣的一種樹?
9、學習胡楊的特點。
㈠請大家拿出筆在書上用波浪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①生拿筆在書上畫。
②指名回答。
③師板書: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
㈡為什么說胡楊是最堅韌的樹呢?
引導學生從4個方面理解:
①根莖20米,對比感受:若一層樓房按高3米算,這么長的根莖大約相當于幾層樓房呢?請大家算一算。(約7層)感受根莖之長以及在惡劣環境中生長的不易;
②耐炙熱耐嚴寒,可讓學生拿自己在嚴寒酷暑中的體驗做比較;
③不怕鹽堿腐蝕;
④不怕風沙侵襲。
⑤:胡楊夠有韌勁兒,夠堅強,它忍受了我們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它給我們展現了一副鐵骨錚錚的本色。(出示課件直觀感知)
㈢說它無私是因為什么?
引導學生將胡楊與牡丹、桃花進行對比,理解它的無私。
①碩大的牡丹,粉嫩的桃花都見過嗎?漂亮嗎?怎么個漂亮法?(生答)一個是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另一個是白里透紅、嬌艷
欲滴,但它們只在什么時候開放?(春季)短短的幾個月之后就凋落了,用書中的話就是——(生答“稍縱即逝”)。還有許多這樣的奇花異草。
②而胡楊呢?是否被人所熟知?是否有華麗的詞藻來形容?它們只是在——(生答“長年累月地忍受著那摧肝裂膽的風沙”)。
③:出示課件,來看看這沙漠前的屏障,有了它們的沖鋒在前,才會有那身后的繁華景象。
④再來品讀一下這無私的樹好嗎?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㈣它的悲壯又體現在哪里?
①指名回答。
②作者在文中反復的使用了一個詞,讓老師的印象極深,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千年)出現了幾次?(三次)有多少樹能千年不死?有多少樹能千年不倒?又有多少樹能千年不朽?可是誰能?(胡楊)
③:出示課件,看那,它那枝丫奇屈的身軀仍在堅定地挺立著,三個“千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凜然的英雄氣節。
④讓我們來讀出他的悲壯好嗎?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胡楊的美僅僅是外表美嗎?更美的是它的什么?(內在)它有著極其高尚的品質,這樣的樹都為人類做了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昨天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胡楊具有哪些特點?
二、繼續學習課文
1、引導學生明白胡楊為人類做了些什么?思考人類是如何對待胡楊的?(五六自然段)
師:胡楊的貢獻真大!可人類是否善待了胡楊?他們又做了些什么?這樣做會帶來什么后果?對胡楊有什么影響?
生一一回答。
㈡理解胡楊流淚的原因。
師:人類只為了自己的私利,就完全不顧及在與沙漠進行頑強抗爭的胡楊了。胡楊也哭了,它為什么流淚?(它們想求人類,將上蒼原本賜給它們的那一點點水留下。)
師:這小小的愿望實現了嗎?(沒有)那些上游的人們依然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他們怎能()?怎能()?……難道()?難道()?……
生接說。
㈢交流:如果你就是一顆胡楊,你會對“上游的人們”說些什么?
①小組討論。
②集體交流。
2、作者的希望與信念
過渡:如果你站在這胡楊林中,看著那些正在拼搏著的和已經倒下的胡楊,會有什么感受?(傷心、悲痛、難過等)會想些什么?(指名回答)作者也無比悲痛,他在那里默默祈求。
㈠作者在祈求什么?
①指名回答。
②感受作者強烈呼吁人們去“保護環境”(板書)的心情。
③讓我們也和作者一起祈求吧!生齊讀祈求的內容。
㈡作者的信念。
①作者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醒那些無知的人們,他始終懷有一個堅定地信念,是什么?指名讀。
②師指導朗讀,要讀得堅定些。
㈢回歸課題。
①作者還堅信直到某日會出現一種什么景象?(被感動的上蒼猛然看到這一大片美麗忠直、遍體鱗傷的樹種)是啊,大片的胡楊依然挺立在烈烈西風中,這就是——西風胡楊。(生齊說)
②孩子們,讓我們帶著作者對胡楊的愛,對胡楊的同情,對胡楊的贊美,來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全文
同學們,這一課讓我們認識了胡楊,通過胡楊讓我們知道了環境保護迫在眉睫,希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手拉手,肩并肩,一起來保護環境,來保護胡楊,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9西風胡楊
最美、最古老
最堅韌、最無私、最悲壯
保護環境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3
【教材簡析】
松鼠,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在電視里、畫報上、文章中都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他們對松鼠的了解往往都是你知道一點,我知道一面。所以,還是充滿了好奇。一打開課文,一只漂亮、乖巧、馴良、可愛的小松鼠就向我們走來。它那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行為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不由得使我們對它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喜愛,我們在欣賞它、親近它、喜愛它的同時,又不能不嘆服作者精心細致的觀察、準確精練的說明及生動傳神的描寫。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活動時間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第3、4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儲備食物過冬、及不高興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的乖巧,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感情,增強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二是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領會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因此,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一邊充分感受松鼠的漂亮、乖巧、馴良,一邊自覺和《鯨》進行寫法比較,尋找異同點,并領悟這種寫法。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比較《鯨》的說明方法,明白異同點,并充分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
認真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體會作者對松樹的喜愛之情,并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事先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松鼠的有關知識。
2、教師制作關于松鼠形態、生活習性及文中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想和大家見面,它是誰呢?別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認識的這位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
這篇文章要我們了解什么?
反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自主感悟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這段話簡直類似于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現在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非常惹人喜愛。特別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致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想和美感,表現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
第三、四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
⑴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它的智慧: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
“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知道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⑵“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于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出它的“乖巧”。
⑶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
⑷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它的輕快。
⑸從不高興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豐富的感情。
⑹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細讀文字,從“又干凈又暖和”,“足夠寬敞、足夠堅實”,“既舒適又安全”等詞語感受窩的舒適,從而進一步感受松鼠的乖巧。)
第五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3、感情朗讀課文:
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用充滿感情的讀書聲來抒發自己對松鼠的喜愛。
學生一起來讀一讀,誰喜歡哪一部分就站起來大聲讀哪一部分。
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用朗讀為說明文注入人文美。
四、合作學習,探究寫法
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比較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異同,完成表格。
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說明語言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4
【教材分析】
《竊讀記》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圍繞著“喜愛閱讀”這一專題整合教材內容。其中,第一課《竊讀記》是一篇富有教育意義且生動傳神的記敘文小故事。故事同蒙古國對一個小女孩如何竊讀的描寫,表現力她對知識的渴求,對圖書的熱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側重培養的是閱讀雨寫作的能力,重點啟發他們對穩重“我”的動作和心理描寫的認知,以對其進行寫作技能的培訓。字詞部分相對淡化,以自學為主。
【設計理念】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會認“竊”、“腋”、“呦”等七個生字、準確書寫“竊”、“炒”、“鍋”等14個生字。
2、過程方法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3、情感態度目標:重點感悟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并受到感染。
難點:感悟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方法】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書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讀一本好書就好像在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談話。同學們喜歡讀書嗎?平時都在哪里讀書?有沒有人嘗試過“竊讀”?(板書課題)
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預測:為什么要竊讀?是怎么竊讀的?竊讀是怎樣的感受?
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標出文中生字詞。
二、初讀課文,自主感知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自學生詞新詞。
自學檢測:正音:目的地dì踮起腳尖diǎn暫時zàn
釋義:適宜──適合,相宜。文中指在書店人多,無人注意到我的這種環境與我只讀不買的竊讀行為相適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討厭。這里指知道常常這樣只讀不買是惹人討厭的,每當感覺到書店里店員態度變化時,我就會放下書離開。
饑腸轆轆──饑餓得肚子發出腸鳴音。
白日夢──比喻不能實現的胡思亂想。文中是說作者在餓著肚子站著苦讀中,也幻想著能夠有錢;而有錢也不過能吃上一碗面條,再坐下來舒服地讀書。這種最簡單的需求對一個窮學生來說像“白日夢”一樣不可能實現。
依依不舍──留戀,不忍分離。
三、熟讀課文、理清線索
1、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2、讓學生概括地說說課文是怎么記敘“我“竊讀的經歷與感受的。
3整理課文記敘的線索: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板書)
四、品讀課文、深度感知
1、默讀第3自然段:
畫出“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或關鍵詞。
2、課件演示第3自然段:
指名學生朗讀,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跨進店門,暗喜”,“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鉆過去”,“總算擠到里邊來了”,“急切地尋找”,寫出了她讀書的渴望與急切,這些都說明了她特別喜歡讀這本書。)
3、想像當時“我”找書的樣子。表演體會。
4、她這樣去竊讀,你們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
5、引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讀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五、置留問題,布置作業
1、她是一個多么愛讀書的小姑娘!當她找到那本想讀的書,又是怎樣閱讀呢?她有怎樣的心理感受?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2、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體會句子的含義。
〖板書設計〗
1、竊讀記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詞語“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
2、回顧課文內容。
3、過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姑娘,為了讀到自己喜歡的那本書,費勁了力氣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樣閱讀呢?有什么感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品讀體驗
1、指名讀第3自然段,體會我讀書的樣子與內心:
⑴體會“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著。”
(課件演示句子)
①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感悟寫法,體會語言精妙,訓練語言運用能力。
⑵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課件演示句子)
①快樂的是什么?恐懼的是什么?
②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聯系生活說一說)
⑶引導學生讀出這種復雜的'內心。
2、默讀5~10自然段:
體會“我”竊讀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動:
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動,然后,自主交流,師生對話,聯系生活,關注體驗。
⑴“害怕書店老板發現”是什么滋味?
(作者讀書,是在人多別人不注意她的時候竊讀,因為是竊讀,所以當人少了,她就會丟下心愛的書轉移到其它書店。這種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⑵“把自己隱藏起來”是什么滋味?
(要想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讓人家看不出來,確實挺累。還貼在一個大人身邊,躲來躲去的,這種讀書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⑶“趕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為了讀書,卻慶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還裝著鄒眉頭,望街頭。這樣的竊讀方式令人感動。)
⑷“餓得饑腸轆轆”是什么滋味?
(作者讀書太餓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腳也麻了。一直站兩個多小時,收獲很多,也付出很多。)
⑸“日光燈亮起來”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沒吃,卻咽了一口唾沫,說明她一定從書中收獲了很多知識,心里非常高興。)⑹“我走出書店時”是什么滋味?
(身體上很疲憊了,她卻感到渾身輕松,說明她讀完書后非常的高興和滿足。)
3、聯系生活實踐說說“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吃飯長大”指的是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只有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健康成長起來的人。)
三、感悟寫法
1、引導:
這篇課文真實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
(學生討論,相機引導學生朗讀)
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品悟語言,體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落實語文的基礎。
2、小結:
這篇語言樸實而又生動感人,特別動作和心理描寫極為傳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應該怎樣來讀書。
2、說一說有關讀書的名言。
五、布置作業
1、閱讀《竊讀記》節選(發放材料),寫出讀后感。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1、讀一讀,寫一寫:
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
2、解釋帶點的詞語:
我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怕被書店老板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
3、填空:
課文以_______為線索,以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寫幾條讀書的名言。
〖教學建議〗
1、學生自學,讀出自己的體會,然后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體會,抓住值得探究的問題點撥引導:
⑴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交流時,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并重點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一句。
⑵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從具體語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⑶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后,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并受到啟發,能夠在黃金年齡進行閱讀,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白楊》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結合本單元“走進西部”的主題,本篇課文,一是要激發學生對獻身于西部的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要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優美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正確讀寫“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紹、新疆”等詞語。
2、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感悟其內在的品質。(重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難點)
5、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三、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以遵循三個原則為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
一是以“三為主”原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為主線;二是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創設情景,激發興趣。三是文道統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學習邊疆者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增強其愛國主義情感。在這樣的前提下,本課的教法我主要運用誘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導法。從整體著眼,以疑為主線,讀思結合,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新知,培養創新能力。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在本節課中,教法學法體現了以下特點:
(一)、情景教學法。采用各種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朗讀品悟法。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研讀理解課文的內容。
(三)、合作交流法。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學生們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出示反應戈壁灘風光的圖片,課堂放給學生看。
師:本單元我們了解了空氣清鮮天空明朗的草原,今天我們再來了解充滿西域風情的戈壁,請同學們欣賞圖片。
2、師:請你談談對戈壁灘的感受,同學們從課本中找出描寫戈壁的句子讀一讀。
3、師過渡:是啊,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只是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涼呀,但是在這茫茫的戈壁上卻生長著一種美麗的植物,那是什么?
4、生答師板書課題《白楊》,請同學們齊讀課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練讀,了解白楊的外形特點。
1、師:請同學們三個人一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3至10自然段,并從相關語句中畫出白楊的外形特點。
2、出示一張白楊樹的圖片(ppt)
3、師:那么現在請同學們從文章中找出描寫白楊的相關句子。你來讀一讀。(體會白楊的外形美。學生小組探討,并展示誦讀,突出表現白楊外形美的詞語。)
4、師過渡:生長在貧瘠的`戈壁上的白楊長得怎樣?
5、生答后,師問:生長在貧瘠的戈壁上的白楊那么值得稱頌,僅僅是因為它長得美嗎?直奔課文重點。
(三)品讀,理解白楊品格特征。
1、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朗讀課文11和12自然段,找出爸爸介紹白楊樹的三句話,并從中畫出讓你感受深刻的詞語,并在組內交流感受。
2、生答師出示課件: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
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3、師:請同學們再讀第一個句子,看看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從來”什么意思:一直以來。說明直是白楊的一種(本性)所以說白楊具有什么特點?生答師板書(本性正直)去掉“從來”朗讀比較,說出自己的體會。再帶著自己的體會反復讀,展示讀。學生齊讀。
4、根據教師處理第一句的方法,讓同桌合作完成第二句話的理解。(生討論)學生通過讀,抓重點詞語,談體會,作交流,再回讀。師板書(體會到白楊樹生命力頑強的特點)師總:內地需要白楊就在內地扎根,邊疆需要白楊就在邊疆扎根,真是哪兒需要去哪兒,不講條件,不畏艱苦呀!
5、讓學生自主完成第三句的理解體會。學生自讀寫體會。師:這句話贊揚了白楊樹什么特點,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生展示師板書(堅強不屈的特點)(從不管—不管—總是這些詞語中體會到)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回讀這句話。
6、師總:在風沙面前,白楊像城墻一樣巍然屹立,在風雪面前,白楊像青松一樣挺拔高階,在干旱面前,白楊又像駱駝一樣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楊又像中流砥柱一樣牢固堅定,這就是(白楊堅強不屈)的品格。
7、讓學生再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的朗讀這三句話,展示讀。師問:讀這三句話應怎樣讀,應帶著怎樣的語氣來讀?(重讀找出的重讀詞語,同時應帶著對白楊樹的贊美之情來讀)
8、師過渡:白楊樹堅強不屈的品格確實讓人很敬佩,但是爸爸僅僅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四)悟讀,領會爸爸的心愿,由物及人。
1、師:既然不僅僅是只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那爸爸為什么臉色嚴肅的像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呢?請同學們齊讀第13自然段。
2、師:文章運用了一個設問句做了回答,原來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
3、出示課件:第十四小節,師引讀“他們只知道—”后啟發學生: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們知道嗎?請把爸爸的經歷和白楊聯系起來考慮一下,談談自己的看法。(生答)。老師再引讀:“他們只知道——”他們卻不知道爸爸為什么把他們接到新疆去,
你們知道嗎?(學生自由回答)老師再引讀:“他們只知道——”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爸爸為什么把他們帶到艱苦的地方去呢?(學生自由回答)
4、師小結:看來,你們都知道了兄妹倆的三個“不知道”,那么你們是不是已經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學15—16小節,邊讀邊比較一下白楊和爸爸有什么共同之處?爸爸想讓孩子們知道什么?完成練習:
出示課件:
①白楊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爸爸在邊疆不管遇到(饑餓、艱難),還是(寒冷、困苦),他總是那么(堅強),那么(執著),不(拋棄)也(不放棄)。
②大戈壁需要白楊樹,白楊樹就在這里扎根。邊疆需要(建設者、保衛者),(建設者、保衛者)就在這里扎根。
完成練習后,我再讓學生回顧課文,思考: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么?根據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并點評:爸爸贊美白楊樹,實際也是在贊美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工作者。
5、師問:這是一種什么寫法?以前我們學習過《落花生》的一種寫法,叫“借物喻人”的寫法,本文就是以寫白楊樹來贊美新疆建設者們。然后重點討論:
6、師:爸爸望著窗外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爸爸會想些什么?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學生自讀自悟,根據自己的理解談自己的見解)
7、師總: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楊一樣適應那里的艱苦生活,一定能像白楊一樣頑強的生活下去。同時作者用小白楊的茁壯成長,來暗示在父母的影響教育下,孩子們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成為祖國建設需要的人。
8、學生明白了爸爸是因為相信孩子們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為祖國有用之材而感到欣慰,發出心底的微笑。
9、師總:這時我想起邊疆建設者中流傳的一句話:“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兒孫”提問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板書(無私奉獻)。
師: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私奉獻的一批又一批邊疆建設者,才有了新疆今日的繁華與榮耀。(出示圖片)
(五)總結課文,激發情感,教育學生。
1、師:同學們,在茫茫的大戈壁到處留下白楊高大挺秀,堅強不屈的身影,使人為之感動,而在這惡劣的環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為了改變邊疆的落后面貌,他們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更使人敬佩。在那里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這兒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他的地方去,建設祖國。
2、師:對于象征著無私奉獻精神的邊疆建設者、保衛者的白楊,也大量的被人們寫進文章,如矛盾的名篇《白楊禮贊》,閻維文演唱的膾炙人口的《小白楊》也經久不衰。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9個認識的字,學會多音字“嚼”。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四個片斷中,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喜愛,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3、背誦喜歡的段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小說《城南舊事》。
教學重難點
能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幾個片斷中,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童趣,感受作者的懷念之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走近林海音。
1、時光悄悄流逝,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過渡:剛才大家談了很多小時候有意思的事。一個人,一件玩具,一次游戲,都能夠喚起我們對童年的記憶,這些記憶將成為我們一生的財富和珍藏。板書課題《冬陽·童年·駱駝隊》,這里是什么喚起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呢?
2、讀題。這個題目與我們平時學過的課文題目有什么不同?
3、老師讀題,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在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畫面多么充滿詩情畫意。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在她腦海中久久難以忘懷的畫面吧。再讀課題。
4、“冬陽下的駱駝隊”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畫面。關于作者林海音我們已不再陌生,我們曾在上學期學過她的作品《竊讀記》,在那里我們看到了一個熱愛讀書的林海音。在這里,林海音女士要向我們展示什么呢?
5、知道了作者,了解了寫作背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課文,請讀讀課后資料袋,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想一想,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斷,分別在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1)學詞:咀嚼慢慢地嚼倒嚼
(2)交流:板書:學咀嚼談鈴鐺想剪毛問去處
2、讀讀小標題,你發現了什么?
(寫的都是關于駱駝的事,看起來寫的事情很多,卻都是圍繞著駱駝隊來寫的。駱駝隊給作者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作者借助駱駝隊來表現自己童年的生活。)
3、再讀課文,覺得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深入閱讀,品悟童年。
1、看圖,說說這是作者童年時看到的哪個情景?(看駱駝咀嚼)請找到這一段,大聲地讀一讀,想想你體會到了什么?
2、指名讀這一段,談談讀了這段后的印象。
預設:
(1)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想一想,你小時候有沒有看東西看呆的時候呢?你們能想象得到當時的神情嗎?一個“呆”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再指名讀這句話。
(2)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
這個排比句讓我們感覺駱駝的臉真的很丑,它的牙真的很長,它的態度真的很安靜。師朗讀,讀出對駱駝的厭惡之情,說說,這樣讀對不對?
(3)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
指名讀,從朗讀中,我們不但感覺到了駱駝是在慢慢地嚼,還能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
3、我們讀書的時候,也應該像駱駝一樣,靜下心來,仔細地閱讀,慢慢地體會,這也叫咀嚼。讓我們也像駱駝一樣咀嚼一下課文。
請三位同學分句朗讀課文,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嗎?作者觀察仔細,寫得條理清楚,讀起來顯得格外自然、親切,讓我們產生身臨其境地感覺。我們平時寫作時也應做到這樣。
4、齊讀這段話。背一背。
5、同學們,這是發生在作者五歲時的事情。請你想一想,當她長大時,還會不會再去學駱駝咀嚼呢?正如文章結尾所寫(齊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四、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2、仿照第四自然段寫寫自己觀察小動物的一個場面。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課文回憶了哪幾個片斷?背背第四自然段。
二、繼續品讀,感悟童年。
1、童年過去了,但童年時的一個個畫面卻在作者的腦海中經常浮現。我們來看其他三個片斷,請你仔細咀嚼,再在書上寫下你讀后的體會。
讀后交流:你覺得哪兒有趣?預設:
(1)談鈴鐺
A、“充滿”讓我們體會到童年時的林海音特別好奇。
B、讀這個片斷,說說這對話與平時的對話有什么不一樣?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好不好?可是爸爸的.話沒有直接寫出來,你們能猜到爸爸是怎么說的嗎?分角色說說爸爸和我對駝鈴不同的想法。
C、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
D、爸爸當時聽了我的想法,笑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你知道,爸爸在笑什么?
E、回顧“夏天過去,……我也不會再做了。”
(2)想剪毛你覺得哪里特別有意思?
(3)問去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對話分角色朗讀。
三、再憶往事,體會真情。
1、當作者人到中年,當她身在臺灣,可能會產生更多的人生感觸。比如,當她再一次想起自己學駱駝咀嚼的情景,當她再一次想起那掛在駱駝脖子上的鈴鐺,當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駱駝肚皮底下的長長的毛,當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時那滿腦子的問題,她可能會怎么說?將作者想說的話寫下來。
2、學生寫話。
3、交流:說說你在寫這段文字時,當時的心情。(體會淡淡的感傷及深深的懷念。)
4、師生合作讀這一段。
5、1990年,72歲高齡的林海音終于重回北京,時間已經過去了42年,當她看到北京的一切時,她又會想起什么呢?(冬陽童年駱駝隊)是的,這一切已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頭,此時此景,怎能不讓她懷念?怎能不讓她感傷?讓我們一起讀——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我的心頭。
四、拓展延伸,珍惜童年。
1、寫一段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事情。
2、推薦閱讀《城南舊事》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聯系課文理解本課重點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蒂姆所表現出來的協作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品質。培養協作意識和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聯系課文理解本課重點詞語,體會蒂姆所表現出來的協作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導入新課
20xx年,在芬蘭埃斯波市舉行的一個儀式上,芬蘭技術獎基金會授予49歲的蒂姆全球的技術類獎——千年技術獎。這是一個遲到15年的獎賞,你想知道為什么嗎?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聯系課文理解本課重點詞語。
3、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出示自學指導一
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將句子讀通順,將字音讀正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邊讀邊用筆勾畫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這些生字。同時將你不懂的詞作上記號。
1、抽讀課文,學生評,師生共同正音。
2、小組交流,采用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解決不懂的詞語,老師相機指導。
3、教師出示能概括本課主要內容的詞語,讀詞,檢查學生理解情況。同時讓學生看著這些詞語,大致說說本課的主要內容。
4、教師指導記住字形,書寫課后生字,詞。
四、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出示自學指導二
默讀課文,思考:許多人都覺得蒂姆獲得”千年技術獎”是當之無愧的,你是怎么看的,他做出了什么貢獻,能獲此殊榮。學生邊讀邊作勾畫,作批注。
1、匯報交流。
2、教師總結。
五、鞏固提高
抄寫生字詞,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文章簡述了什么內容。
二、出示學習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蒂姆所表現出來的協作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品質。培養協作意識和奉獻精神。
三、精讀課文,學習內容
(1)在他之前,沒有瀏覽器,網絡世界一片空白。萬維網的誕生給全球信息的交流和傳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一舉打開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便之門。
學生匯報,互聯網給你們帶來了哪些方便什么叫革命性的變化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教師小結,蒂姆發明的萬維網為信息的交流和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在他將自己的發明公布于眾之后,互聯網立即風靡全球。不久,網絡公司便風起云涌。一夜之間,一批富翁宣告誕生。而”萬維網之父”蒂姆卻分文未取,依然進行著自己清貧的科研工作。
3、理解加點的重點詞語,把蒂姆的行為與其他人作對比,體會他的`高尚。
4、教師補充資料:天下真有免費的午餐。蒂姆將自己的發明無私地奉獻給了全世界,分文未取。他給無數人創造了暴富的平臺,自己卻一直苦于無錢修廚房。當十五年后蒂姆拿到100萬歐元時,他這樣說:”這的確是個驚喜,但金錢還不至于讓我瘋狂。100萬歐元的獎金我得妥善分配。我家住郊區,子女上學不方便,另外,妻子總在抱怨,說我們該修修廚房了。”
有誰知道,當蒂姆給了無數人財富的時候,他自己的生活卻有這么多的困難從而引導學生體會蒂姆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學生反復讀,認真體會。
5、有的人說蒂姆太傻,有的人說蒂姆是超凡脫俗,你是怎樣想的呢找出蒂姆說的話,用筆勾畫出來,寫出你的體會。匯報交流。通過理解蒂姆說過的話,來理解”在蒂姆眼里,讓人類共享知識和互相協作是理所應當的”,從而體會蒂姆身上表現出來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6、教師小結本文。
7、學生再次默讀課文,認真體會。
四、拓展升華
1、結合現實生活,學生討論,你能感受到蒂姆精神品質的高尚嗎?
2、學生討論:如果你有一次可以給蒂姆寫信的機會,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呢?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燒”和“紅”,“沉靜”和“沉浸”等詞語的區別。能根據詞語的規律和特點照樣子嘗試著寫幾個顏色的詞語。
2、快速默讀課文,說說“火燒云”是一種怎樣的云,它有哪些特點。
3、能按時間順序理清課文的脈絡,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情況,欣賞大自然的瑰麗景色,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喜悅心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重點學習3——6,感受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情況。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了解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情況,欣賞大自然的瑰麗景色,激發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學習第一節
1、欣賞“火燒云”的照片:瞧,日落時的天空是如此美麗,如此壯觀!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正是描寫這一美景的,板書課題。
2、課文是怎樣描述火燒云的呢?學習第二節。
3、句子中的“燒”,能不能改成“紅”?
(燒”是燒火、著火的意思。在這句話中,任何字都不能替換“燒”,因為“燒”既寫出了火燒云上來時的顏色和動態,又寫出了火燒云上來時的氣勢,而且還與后面的“著了火”相照應,更重要的是“燒”字在這里點了題。)
二、整體感知
1、組織學生默讀課文。(課件出示),
初讀課文小建議:
(1)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火燒云的?
2、交流,板書:出現變化消失
3、按出現、變化、消失,分別指名學生朗讀。
(按實際情況正音:紫檀色、模糊、兇猛、一模一樣、鎮靜……)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1小節
1、晚飯以后,火燒云上來了。那天空的霞光使地面發生了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來看看課文的第一節,說一說。
(課件出示):
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紅的
紅公雞→金的黑母雞→紫檀色的
小白豬→金的老頭兒的.胡須→金的
2、火燒云把白的變成紅的,把紅的變成金的,把黑的變成紫檀色的,它改變了周圍的一切的顏色,甚至連你自己也變了,看到這些,你會是怎樣的心情?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一節。
(1)指名讀。
(2)齊讀。
(二)學習3—6小節
1、這個地方火燒云的變化極多,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了火燒云的變化呢?快速閱讀課文3—6小節,找一找。
2、交流,板書:顏色、形狀
3、哪一小節描寫火燒云顏色變化多的?指名讀。(出示課件)
4、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讀一讀。
5、顏色真多呀,而且作者的寫法也不一樣,有疊詞的:紅彤彤、金燦燦;有兩種顏色混和在一起的: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還有用實物色彩比擬的:葡萄灰、梨黃、茄子紫。真是豐富多彩啊!
積累詞語
半紫半黃
葡萄灰
6、句子比較:把原句中的“一會兒”改成“有”可以嗎?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有紅彤彤的,有金燦燦的,有半紫半黃的,有半灰半百合色的。
(四個“一會兒”表示幾種顏色交替出現,瞬息萬變,說明火燒云不僅顏色變化多,而且變化速度快。
7、火燒云不僅顏色變化多,變化快,它的形狀變化更是如此。指名同學分節讀4、5、6小節,分別用直線和曲線畫出表示火燒云形狀變化多,變化快的詞。
8、交流,出示:
一會兒馬
過了兩三秒鐘
忽然大狗
接著大獅子
一轉眼
9、師生問答讀第4小節
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什么?
它怎么變化?
怎么消失?
10、同桌用問答的方法讀5、6小節
11、小結:作者描寫火燒云變化時,把火燒云的形狀想象成三種動物,寫得栩栩如生,我們好像真的看到它們一個個在我們面前出現——變化——消失。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火燒云形狀變化的多、快?(瞬息萬變、變化多端、千變萬化……)
12、想象火燒云還有哪些形狀的變化?你能第5、6、7節的寫法說一說嗎?
(三)學習第7小節
1、天空中真是熱鬧極了,一瞬間,火燒云就下去了,指名讀第7小節。
2、理解“恍恍惚惚”——(表示看的不真切,表現了火燒云的變化又多又快,讓人眼花繚亂,實在無法看清楚。)
3、句中的“沉靜”能用“沉浸”替換嗎?(不能,意思完全不同,“沉浸”——形容讓心情安靜下來;“沉浸”——表示處在某種情景中。)
五、拓展作業
模仿第5、6、7節的寫法寫寫云的其他變化
[板書]
出現
顏色
6火燒云變化多、快
形狀
消失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9
教學目的:
1、掌握橫平豎直的構字規律與寫法特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培養學生細致敏銳的.觀察力,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用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課題。
1、出示小黑板:青直掛。
2、齊讀,這四個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點?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橫平豎直。
3、今天我們來學習結構法則(一)”:橫平豎直。
二、指導書寫。
1、出示卡片:青
(1)仔細觀察,這個字怎樣寫才好看?
(2)學生邊議論邊試寫。
(3)指名學生發言,談談自己試寫的感受。(即:怎樣寫好“青”字)
(4)指一名學生上臺邊說邊寫。
(5)師生評議。
(6)學生自由練習同一類的字三個。
2、出示小黑板:(貼有寫字的圖片)
想一想:這些字個有什么特點?如何寫好它們?
3、生字書寫。
(1)學生讀一讀。
(2)分析生字的特點。
(3)學生試寫,要求注意橫平豎直。
4、師小結。
三、學生進行鋼筆字練習。P2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紹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教導學生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2、通過理解重點詞語與句子,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見幾棵小白楊迎著風沙成長起來,嘴角浮起微笑,實際上是為建設邊疆后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儀、膠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寫過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楊禮贊》,文中贊美了白楊力爭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楊歌頌了有著白楊一樣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們來學習另一位當代作家袁鷹的文章《白楊》。(板書課題)。大家打開書預習內容,看插圖,認識白楊樹。
二、范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學生自學課文。
1、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讀課文:
①聯系課文中語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
②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劃下來,想想這些話的意思。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清晰
介紹
新疆
注意:讀準字音,記清字形,結合課文理解詞義。字音易錯的:清晰;字形易錯的:新疆。“疆”字不要丟“土”,與“僵”區別。
2、讀課后題4“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并對詞義加以理解。
3、指名朗讀課文,糾正讀音,標點自然段。
4、默讀課文,回答思考題。
①把書上內容與自己已有知識相結合,說說大戈壁是什么樣子的?
②讀一讀你剛才所畫的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話,想想其中的含義。
五、練習讀熟課文,朗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全文并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發興趣。
茅盾的《白楊禮贊》贊美了白楊力爭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楊一樣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鷹的《白楊》要歌頌白楊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們就學習《白楊》這篇文章,(板書課題:白楊)
二、指名朗讀全文。
1、思考:從爸爸介紹白楊樹的話中,可以看出白楊有哪些特點?
2、討論得出答案,老師板書:(①外表:挺直、粗壯;②內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堅強、不軟弱、不動搖。)
3、結合課文前后內容談談你對白楊的'特點的理解。
4、朗讀這段話,體會白楊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讀)
5、練習背誦此自然段。
三、細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1、默讀課文,自學。(投影出示)
讀句子,聯系上下文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1)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衛士”是什么意思?本課指的是什么?這位旅客為什么“出神”?)[討論后板書:邊疆建設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著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樣的心愿?)[討論后板書: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3)爸爸一手摟著一個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沉思。(課文第一處講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組討論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讀這幾句話,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
四、老師:
望著窗外的衛士,爸爸想著、想著,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這是為什么呢?
1、指名一人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義。
2、“微笑”又說明了什么?(板書:無私奉獻的精神。)
3、朗讀訓練,體會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4、練習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朗讀全文,想想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確定中心思想,完成課后練習三(選擇中心)。
說明:課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書:借物喻人)
七、總結深化:
本文作者袁鷹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熱情贊美了具有白楊一樣品格的邊疆建設者,他們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學們,也感染了老師。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創造祖國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八、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熟課文。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矗凹”等七個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說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從網上查閱關于絲綢之路的其他知識,能用簡潔的話介紹,從而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三、教學難點:
絲綢之路的價值
四、課前準備:
掛圖,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導語: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駝與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時空的阻隔,一起走近──絲綢之路。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學生自由提問,板書比較主要的問題。如: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由學生互相解答)
4、帶著同學們的問題,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特別喜歡的地方,或者讀得不太通順的地方多讀一讀。
2、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他聽一聽,如果能說說理由,就更好了。
(三)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1)體會絲綢之路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價值。
①出示句子:“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②讀讀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③你是怎樣理解“聯系”這一詞語的。文中描寫“我們”是怎樣“聯系”的?
④再讀文章,用筆勾一勾你認為有價值的地方。
⑤集體交流
(預設:學生會找出中國使者和安息國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國使者為安息國帶去了“綾羅綢緞”,而安息國則將自已國家的”駝鳥蛋”,以及特色文化“魔術”、“雜技”等獻給了中國。如果個人學生沒有找到,可以再討論)
(四)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①安息國與中國在進行交流的時候,兩國人民都是怎樣的心情呢?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注意模仿一些動作與表情,體會一下兩國人民的心情。
②小組匯報表演,再讀文章。
③通過分角色朗讀,你體會到了兩國人民怎樣的心情?學生充分交流。
(預設:學生通過文章對兩國人民一些動作表情的描寫,例如:安息國臣民等待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在邊境迎候”,剛出現駱駝隊時人們的“歡呼”“奏樂”“歡騰”。中國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滿面笑容”;安息國將軍的“翻身下馬”“高興得連連點頭”等地方可以看出兩國的友好與融洽。)
④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五)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①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路發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③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執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袍進入劇場,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后羅馬城內的豪華市區,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而這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就是的──張騫。
④齊讀課文13自然段
⑤你有什么體會?
⑥再讀13自然段。
⑦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時板書。
六、教學結束
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12
教學目標:
1、通過抓文章主人公與課題的關系,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聚焦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在對比中感受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深入理解“豐碑”的含義。
3、抓住描寫將軍神態、動作的語句,了解側面描寫的方法,并體會其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聚焦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在對比中感受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深入理解“豐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題,了解“豐碑”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讀題——
2、理解“豐碑”意思
“碑”:看字形,和什么有關?(石頭)所以碑的意思是?(石碑)
“豐”:高大
理解“豐碑”:高大的石碑
3、再讀:讀出高大的氣勢
二、初讀,了解主要內容
1、文中的“豐碑”指什么?文中哪句話告訴你的?請用“~~~~”劃出來。
2、PPT出示: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3、從這句話中,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豐碑?
4、軍需處長的身體怎么會成為一座晶瑩的豐碑呢?快速讀課文,用簡潔的話說一說。
5、學生交流
6、小結方法:有時候我們在概括主要內容時可以抓住文章的主人公與課題的關系來進行概括。
三、解讀“軍需處長”,了解“正面描寫”,進一步理解“豐碑”
1、文章的主人公是軍需處長,哪個自然段對他進行了詳細地描寫?(第7段)這軍需處長怎么了?(凍僵了)
2、為什么會凍僵?這件事情發生在怎樣的環境中?快速瀏覽,找出相關的語句。
預設一:環境惡劣
1、(學生找到第一段)PPT出示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2、當時的環境怎么樣?板:環境惡劣。從哪些詞語看出來?
3、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當時這惡劣的環境嗎?(指名2生讀)
4、狂風呼嘯、大雪紛飛,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戰士們可能?可能?他們前行的道路變得?
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讀出這樣的情景吧!
預設二:衣服單薄
1、軍需處長被凍死僅僅是因為環境惡劣嗎?
2、你從哪些語句看出來?“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為什么作者要用這個“貼”字呢?(衣服少、被雨雪打濕了,更冷)
3、你能用朗讀讀出軍需處長衣服單薄嗎?一路上冰天雪地,狂風呼嘯,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我們正常人穿這么少,會覺得怎樣?而軍需處長呢?板書:鎮定安詳
4、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軍需處長?板書:舍己為人(先人后己)
5、學到這,你對課題中“豐碑”的含義有新的理解嗎?文中的“豐碑”僅僅指軍需處長的身體嗎?(精神,舍己為人的精神)
6、讓我們一起朗讀這段話,感受軍需處長的精神。
四、解讀“將軍”,了解側面描寫的方法及作用
1、文中除了寫軍需處長,還寫了誰?快速默讀,用“——”劃出描寫將軍的語句。
2、PPT出示:描寫將軍神態、動作的句子。
將軍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
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3、老師也找到了描寫將軍的一部分語句,這些都是描寫將軍的?(神態、語言、動作描寫)在閱讀文章時,我們往往可以通過人物的言行來體會他們的內心。同學們讀讀這些語句,這個過程中,將軍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交流:驚訝、憤怒、感動、敬佩。
5、PPT出示:將軍的情感由驚訝、憤怒、感動、敬佩,這就是將軍的整個情感變化。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合作讀讀這些語句,老師讀藍色部分,你們讀描寫將軍的紅色部分,看看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把將軍的情感變化表現出來。PPT出示5——12段(紅、藍兩色字)。
6、這篇文章明明是寫軍需處長的,為什么用了這么多筆墨來寫將軍呢?
PPT出示右:寫將軍的段落。再次出現左:寫軍需處長的段落;像這樣通過寫其他人的言行來襯托(突出)主人公的特點或精神品質,這樣寫法叫“側面描寫”,副板書。左邊這段直接寫軍需處長來突出其精神品質的寫法就叫“正面描寫”,副板書。我們在以后的寫作中也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
五、進一步理解“豐碑”
1、這位軍需處長為了戰友們永遠長眠于雪山之中。他的戰友能走出雪山、走向勝利嗎?哪兒看出來?
2、PPT出示:將軍什么話也沒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3、隊伍之所以能勝利,是因為?(軍需處長、將軍、千千萬萬個像他們一樣的戰士們)
4、現在,你對課題“豐碑”又有新的理解了嗎?
5、再次朗讀,結束這節課。
板書設計:
豐碑
環境惡劣鎮定安詳
衣服單薄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舍己為人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13
教學目標:
1、讀議文章二、三兩段。
2、進一步學習“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3、明確陳毅先生的沉著應敵、大智大勇。
4、分角色朗讀人物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2、日本鬼子的兇狠、狡猾與陳毅先生的沉著、大智大勇的對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回顧:通過第七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寫人的文章可以如何來概括人物的特點呢?(明確“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并板書)
2、導入:這堂課我們繼續用這種方法來學習8、“私塾先生”,領略陳毅先生的大將風范。(板書課題)
二、讀議文章二、三兩段
1、初知形象
(1)自讀課文二、兩段
引:文中同樣的意思的話仲先生卻說了兩次,找出這兩句。(幻燈出示)
①“寫字心要靜,不管有什么情況都不要緊張,不然是寫不出好字來的。”
②“寫字第一心要靜,第二心要真,不把心思集中在字上,字就沒有精神。”
(2)讀讀這兩句話:你覺得仲先生同樣意思的話說了兩次,有必要嗎?(各抒己見,不作定論)
(3)要真正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再一起去讀讀課文,找找文中有關語句,說說仲先生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兩句話的?
第一次:
①在練字時:“這天中午,天……認真地練寫毛筆字”(針對性)
②在敵人包圍時:“立刻調來了軍隊,把全鎮包圍起來。”(緊急中)
③學生認識且疑惑時:“他不是在李家作客的仲先生嗎,怎么當起私塾先生來了?(表明身份)
第二次:
①連續盤問時:一個小頭目……問:“共產黨的有?”
“你的,什么的干活?”小頭目又問。
……(證明身份)
②鬼子查看時:鬼子沒吭聲,不斷查看著學堂里的每一個人。(穩定情緒)
③暗示身份時:“他們都是學生的干活”(再明身份)
(4)再議:有必要嗎?(而且很重要)
他真正的目的在于什么?
可見仲先生的?(遇事冷靜,沉著對敵)
以上隸書部分教師相機板書。
2、進一步感知
過渡語:通過剛才我們共同的學習,進一步明確了抓住人物言行能概括人物特點。那么文中能反映人物特點的言行還有嗎?找出來讀讀、說說。
(1)找、讀、練說。
①“共產黨的'沒有!”仲先生泰然地回答。(鎮定)
②“我的,私塾先生……,”仲先生指指在座的學生,接著說,“……”
(借機行事)
③“……”仲先生說到這兒,哈哈大笑了。(智高膽大)
……
(2)四人小組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3)交流評議。指導感情朗讀。(抓住人物提示語)
教師借機表揚:同學們讀得真不錯,把仲先生的大智大勇表現得很充分。
(板書“大智大勇”)
3、對比
過渡語:應該說仲先生的人物形象已躍然紙上,但文章還用了不少的筆墨寫了日本鬼子的言行,這是為什么呀?
(1)找出寫日本鬼子言行的語句,說說你覺得日本鬼子怎樣?
兇狠:殺氣騰騰……
狡猾:“鬼子沒吭……,不斷查看……”
“既不走,也不查問,只是一邊走,一邊察看。”(板書隸書部分)
(2)讀表結果的內容,問:你對文章為何寫這部分內容是否已經恍然大悟了呢?
①情節安排上的需要。
②襯托(更顯大智大勇)。
(3)分角色朗讀體會。
過渡語:那我們可要把仲先生的沉著、大智大勇與日本鬼子的兇狠、狡猾同時也愚蠢之間的對比給體現出來。
三、小結
1、人物形象。
2、學法。
3、延伸
(1)學“寫人”文章的方法——寫“寫人”文章的方法:把事情交代清楚,抓住人物言行、神態等是一種好方法。
(2)人物:課外可找有關介紹陳毅的文章去讀讀更深了解他。
四、作業布置
作業本5
板書:
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點
仲先生(陳毅)大智大勇日本鬼子
一、成功之處
1、針對綜合探究課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獲取信息,自主分析史料,培育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突顯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2、教學以有機結合的五個環節結合而成,把分散的人物主線,糅合成以人物簡介、思想與反思為主線的整體,有利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本課時內容。并通過補充典型史料,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理解把握本課時的重點難點,培育了學生史料分析的能力與史論結合的意識。
3、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度高,興致盎然,能積極思考,積極作答,對問題的思考深入且有自己的看法,這一探究課的特點是符合的。
二、不足之處
1、選擇的史料多為文字資料,為尊重史實,基本保持文言風格,對于八年級學生而言部分字句難以解讀,教師在史料解讀方面的引導時間過多。
2、教學中學生提出部分頗有啟發性的問題,如:“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難道不對嗎?為什么同樣是面臨侵略日本卻如此歡迎《海國圖志》一書?限于時間與教師思考深度,只能將這些問題延后解決,總覺得有遺憾。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14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結核、呻吟、研究、規律。
2、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詞,學生讀一讀。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結核、呻吟、研究、規律。
2、學生互相提示易讀錯和易寫錯的字。
(1)正音:呻吟吐痰
(2)寫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筆是豎);吟(不要多一點)
3、解詞。
二、談話導入課文
大自然充滿了神奇與奧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樂趣。作者從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聯系中發現了一些道理。快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物的聯系,這些事物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讀后說說課課文講了哪些事物的聯系,這些事物是怎樣聯系起來的'?(蛇與莊稼,貓與苜蓿,下雨與地面,太陽與地面上的東西,火與水,吐痰與肺結核)
邊說邊板書:蛇——田鼠——莊稼
貓——苜蓿
吐痰——肺結核
3、默讀課文,找出文章的重點段落,畫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點段指名讀一讀(文章的最后一段)。讀后試著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2)質疑(簡單問題隨機解決,重點問題進行梳理,下節課解決)
三、聽寫本課的詞語
附:板書設計
27蛇與莊稼
蛇——田鼠——莊稼
貓——苜蓿
吐痰——肺結核
27蛇與莊稼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15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2、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效果及自學能力。
(1)指名讀。(讀后評讀)
(2)填空練習,這《四十田園雜興》首詩是(宋代)詩人(范大成)所做。
二、教師點撥。
(1)知詩人,解詩題。
范大成(1126—1193)宋代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是南宋四大詩人之一。他的詩題材廣泛,秀雅清婉,自具一格。在當時就廣受稱贊。
課本上選的這首詩詩人描寫的`是夏天的景致。詩從寫景入手,點明時令。通觀全詩,詩人在動靜結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機盎然、景色優美的田園圖畫。
(2)明詩意,感情讀。
師:自由讀詩,結合注釋看能不能說說詩句的含義。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正值江南初嚇時節),梅子金黃杏子也成熟了,麥花雪白雪白的,鮮黃的油菜花也開始落花結子了。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白天越來越長,農民們都忙于農事,籬笆邊很少有過往的行人,只看見蜻蜓和蝴蝶在飛動著。
(3)悟詩情。
師: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這首詩三句寫景,都顯得很優美,只一句敘事,不直接寫勞動,卻從側面透露勞動情況,很有意味。
(4)朗讀全詩。
三、練習誦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小學教案04-07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02-07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02-07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29
小學五年級語文白楊教案05-11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1-10
語文小學五年級上教案02-28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09-21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01
小學語文教案五年級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