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馴、矯”等8個生字,會寫“鼠、秀”等11個生字,會寫“松鼠、乖巧”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3、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養(yǎng)閱讀說明文的興趣。
5、選擇一種動物的活動進行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3、選擇一種動物的活動留心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4、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教學難點】
選擇一種動物的活動留心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馴、矯”等8個生字,會寫“鼠、秀”等11個生字,會寫“松鼠、乖巧”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課件(筆順動態(tài)演示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類型:謎語導入。
課件出示:尾巴大得像扇子,竄來竄去采果子。夏天樹上來乘涼,到了冬天洞里藏。(打一動物)(學生交流,教師評議,出示謎底:松鼠)
展示圖片:你喜歡松鼠嗎?你知道松鼠的哪些知識?
2、了解松鼠:
松鼠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240種,我國有26種。其中生活在樹林里的松鼠,在我國東北和華北各地十分常見,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體細長,體毛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稱灰松鼠。
人們上山時,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樹上竄來竄去,一條又長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轉。有時候,兩只前腳捧著一個松果,用銳利的門牙啃著吃,好像寺廟里拜佛的燒香客。
松鼠在茂密的樹枝上筑巢,或者利用烏鴉和喜鵲的廢巢,有時也在樹洞中做窩;它們除了吃野果外,還吃嫩枝、幼芽、樹葉,以及昆蟲和鳥蛋。秋天一到,松鼠就開始貯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將幾公斤食物分幾處貯存,有時還見到松鼠在樹上曬食物,不讓它們變質霉爛。這樣,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沒有東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動,清晨更為活躍。它的聽覺和視覺都很好,行動敏捷、活潑。
松鼠的毛皮又輕又暖,質量雖然比不上水獺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數(shù)量很多,是我國重要的毛皮獸之一。
3、交流導題:
圖片中的小松鼠怎么樣?誰能用一個詞概括一下。(學生自由發(fā)言)
那么,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封筆下的小松鼠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六課《松鼠》。(板書課題:17、松鼠)學生齊讀課題。
4、簡介作者: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貴族家庭出身,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1753年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為院士。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并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他和百科全書派同時,但并不參加啟蒙運動。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幾大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他根據(jù)大量的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創(chuàng)見,為后來的科學家引路。經他解釋的宇宙里沒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決定他周圍的一切。
作為科學家,布封頗受詆毀,作為文學家,卻受到普遍的頌揚。他寫的《自然史》,筆鋒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他對獅、虎、豹、狼、狗、狐貍的獵食,海貍的筑堤,用形象的語言,作擬人的描寫,生動活潑,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
【設計意圖:學生借助圖片和收集的資料,對松鼠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學生興趣盎然。】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課件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馴良、矯健、歇涼、樹杈、苔蘚、狹窄、勉強、錐形
(重點指導生字“杈、錐”為翹舌音;“蘚、勉”為前鼻音。)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2)學習多音字:塞(sè sāi sài)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句子中的多音字。)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樹空心的縫隙里,塞得滿滿的,留到冬天吃。
sāi堵,填滿空隙,如堵塞漏洞、塞尺、塞規(guī);堵住器物口的東西,如活塞、塞子。
sài邊界上險要地方,如要塞、關塞、塞外、邊塞、塞翁失馬。
sè用于若干書面語詞,如閉塞、阻塞、搪塞、塞責、茅塞頓開。
②讀一讀:馬車上塞(sāi)滿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這時送給保家衛(wèi)國的塞(sài)外將士們用的。
(3)學習多音字:縫(fèng féng)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句子中的多音字。)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樹空心的縫隙里,塞得滿滿的,留到冬天吃。
féng用針線連綴,如縫紉、縫綴、縫制、縫補、縫連、裁縫。
fèng空隙,裂開或自然露出的窄長口子,如縫子、縫隙、裂縫、見縫插針;縫合的地方,如天衣無縫。
②讀一讀:我的褲子裂開了一道縫(fèng),經過媽媽的縫(féng)合簡直像新的一樣。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乖巧合人心意,討人喜歡;機靈,巧妙。
馴良和順善良。
橡栗精巧細致。
矯健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食不動。
玲瓏橡樹的果實,外表皮有一層硬殼,圓形,呈棕紅色,內仁如栗子,可食用。
蟄伏強壯有力。
苔蘚對危險或情況變化的敏銳感覺。
警覺苔蘚植物的一綱,屬于這一綱的植物,根、莖、葉的區(qū)別不明顯,綠色,生長在陰濕的地方。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這篇課文作者就是從外形、活動、吃食、搭窩這四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的特點,采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xiàn)。)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第三、四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一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xiàn)它的智慧;二從(“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xiàn)它的警覺;三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xiàn)它的聰明;四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xiàn)它的輕快;五從不高興時發(fā)出的很不高興的聲音來表現(xiàn)它豐富的感情。作者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xiàn)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五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三、學習“會寫字”
鼠秀玲瓏歇窩滑拾狹勉梳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①“鼠、秀、窩”,上下結構,上下基本同寬。
②“玲、瓏、滑、拾、狹、梳”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鼠、窩”和左右結構的字“玲、瓏”,學生練寫。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核心任務。語文素養(yǎng)不僅表現(xiàn)為較強的識字和寫字能力、閱讀與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xiàn)為綜合運用語文素養(yǎng)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了解了松鼠的特點,真切地感受到松鼠的乖巧、馴良等特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2、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養(yǎng)閱讀說明文的興趣。
4、選擇一種動物的活動留心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指名分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說說通過學習松鼠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交流: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松鼠的?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按自然段輕聲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1)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
(2)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
(3)性格特征:馴良
①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
②松鼠的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
(4)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
①智慧:橫渡溪流。
②警覺: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樹上的窩里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③聰明:儲備食物過冬。
④輕快: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
⑤豐富的感情: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要是被惹惱了,它還會發(fā)出一種很不高興的叫聲。
⑥聰明、勤快:松鼠搭窩的經過。
(5)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4、指名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自然段之間和結構段之間要掌握適當?shù)耐nD。
5、“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總述。)這樣的句子叫什么句子?(中心句。)
方法指導:找中心句
(1)概念:中心句是能夠高度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整篇文章都是圍繞中心句來寫的。
(2)位置: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或者是在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的句子。
(3)作用:
①在文章開頭:總領下文。
②在文章中間:承上啟下;總結上文,領起下文。
③在文章末尾:總結全文,照應開頭。
(4)運用:本文第一句話總結概括了松鼠的特點美麗、乖巧、馴良惹人喜愛,是文章的中心句,只要抓住這句話,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了解松鼠的特點。
三、品讀釋疑
(一)探究說明方法: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作者用什么方法介紹松鼠,在原文中標注出來。(板書:漂亮)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小結:打比方——生動、形象、具體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fā)光,身體矯(jiǎo)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yīng)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qiào)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這段話簡直類似于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現(xiàn)在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非常惹人喜愛。特別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致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lián)想和美感,表現(xiàn)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xiàn)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2、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作者用什么方法介紹松鼠,在原文中標注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小結:打比方——生動、形象、具體(板書:馴良)。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把松鼠比作飛鳥,形象地表現(xiàn)了松鼠的行動敏捷。)
方法指導: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課文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纓;寫松鼠活動特點時把松鼠比作飛鳥。這在說明文中叫做打比方的說明方法。這樣可以生動形象的說明事物的特點,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運用: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完成填空。
遠看長城,像______,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一條長龍)
(4)“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這句話中的經常去掉行不行,為什么?(不行,經常指大多數(shù)時間,而非全部時間都在高處活動。體現(xiàn)了作者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反過來也說明作者觀察仔細,用詞準確。)
3、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作者用什么方法介紹松鼠,在原文中標注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小結:(板書:乖巧)
①舉例子:
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知道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②舉例子: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樹上的窩里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xiàn)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于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xiàn)出它的“乖巧”。)
③作比較:
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
(4)“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這句話中作者用那么……那么……寫出了松鼠爪子的特點。你能仿照這樣的句式寫一句話嗎?
如:天上的星星那么______,那么______。(多明亮)
4、指名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看作者用什么方法介紹松鼠,在原文中標注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小結:舉例子——準確說明。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個。
(二)探究說明順序:
1、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松鼠搭窩的過程的,在原文中標注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補充。
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fā)言,教師小結:(板書:乖巧)
(1)用了一組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再——然后——
①指名學生讀這一段,感受松鼠搭窩的順序。
②像這樣表示順序的詞還有很多,“首先、接著、然后、最后”等等,能換上這組詞讀讀課文嗎?(學生自由試讀。)
③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紹搭窩的過程。(讓學生上臺展示,教師在評價時指出用上了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后……還……”這樣說,會讓我們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窩的過程。)
(2)用詞準確:
①默讀課文,在文中標出松鼠搭窩時的動作的詞語。
②出示本段,學生交流,突出顯示表示動作的詞語。指名讀。注意讀好這些動詞。
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錯雜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蘚編扎起來,然后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夠寬敞,足夠堅實。這樣,它們可以帶著兒女住在里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下雨時雨水向四周流去,不會落在窩里。
③一起讀一讀松鼠搭窩的過程,來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三)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哪些寫小動物作文的方法?
(1)可以先寫動物的外形,再寫動物的生活習性。(寫作順序)
(2)寫動物的生活習性時,可以從它們的活動、住、吃、游戲、玩耍、睡覺等方面來寫。
(3)無論寫外形還是生活習性,重點是用詞要準確,把他們的特點寫具體。
2、掌握了這些方法,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養(yǎng)的小動物,特別要注意它們的生活習性。本單元學習結束后,你就能寫一篇非常好的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文章了。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提倡學生開展獨立閱讀、自主閱讀、研究性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fā)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既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發(fā)展學生個性品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
《松鼠》作者從松鼠的外形特點、性格特征、行為特征和生活習性等方面來介紹松鼠的,突出了松鼠的美麗、乖巧、馴良,討人喜歡,表達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都有獨到的特點。從說明的角度來看,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本文主要是采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學習本文的重難點,是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五、學習寫作方法。
(1)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作者在介紹松鼠的特點時采用了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作者采用這些說明方法把松鼠美麗、乖巧、馴良,討人喜歡的特點清楚、明白的、形象的介紹清楚了。
(2)你能說幾個這樣的句子嗎?
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尾巴,顯得格外漂亮。(打比方)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打比方)
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作比較)
(3)練一練:本文作者在介紹松鼠的活動特點時采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形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請你用打比方的方法把這句話寫具體。
我走在銀杏樹下,看到它們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就像______掛在枝頭。一陣風吹過,銀杏葉慢慢飄落,又像______在空中翩翩起舞。飄落的銀杏葉鋪了一地,踩上去,軟綿綿的,就像______ 。有調皮的孩子在上面打滾,翻跟頭,有的在挑選漂亮的葉子,擺各種圖案。
(我走在銀杏樹下,看到它們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就像一枚枚金幣掛在枝頭。一陣風吹過,銀杏葉慢慢飄落,又像一只只美麗的黃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飄落的銀杏葉鋪了一地,踩上去,軟綿綿的,就像金色的地毯。有調皮的孩子在上面打滾,翻跟頭,有的在挑選漂亮的葉子,擺各種圖案。)
六、主題延伸。
1、積累運用。
自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稱的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介紹自己最可愛的一面。還可以把從課外了解的知識融合進來。
2、我們喜歡的小動物很多,請同學們課后選擇一種最熟悉的小動物留心觀察,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寫一段話。(螞蟻搬家、喜鵲筑巢、小雞啄米……)
3、推薦閱讀。
蜘蛛
(1)蜘蛛是節(jié)肢動物門蛛形綱中的蜘蛛目和盲蛛目動物的通稱。
(2)全世界的蜘蛛有三萬五千余種,常見的種類有圓蜘蛛、珠腹蛛、拉土蛛、蠅虎、壁線、漏斗網(wǎng)蛛等。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拉丁美洲的捕鳥蜘蛛,它織的結實的網(wǎng),能載得住重達300克的小鳥。1945年在巴西采集到了只雌性袋蜘蛛,它的體長23、68厘米,重將近85克,外形好像一只大螃蟹,是至今世界上最重的蜘蛛。拉丁美洲有一種常聚居在一起的蜘蛛,叫做“馬略斯”,它結的網(wǎng)猶如一條大被單。危地馬拉北部有一種叫做“居中塔馬利維”的蜘蛛,全身白色,能吐出非常堅韌的彩色蛛絲,織成的網(wǎng)五顏六色,十分好看,當?shù)鼐用癯S脕懋敶昂煛?935年在墨西哥捕到一只成年雌性袋蜘蛛,當時估計它的年齡為12歲,后來又在實驗室養(yǎng)了16年,總年齡為28歲,稱得上是長壽的蜘蛛。
(3)科學家曾把蜘蛛帶到宇宙空間去,觀察它在失重狀態(tài)下能否織網(wǎng),結果蜘蛛第一次失敗了,但不久適當了失重狀態(tài),把網(wǎng)織成了。
(4)蜘蛛在織網(wǎng)時,首先要在兩地之間架“天索”,固定在一定的地方,并在固定的絲上來回走幾趟,使絲加粗。然后形成不規(guī)則的框子為踏足線,在“天索”上設置對角線,再在對角線的中央織一個白點,這是將來網(wǎng)的中心。以后往返于中心的圓周之間織許多呈現(xiàn)輻射狀的半徑線。輻射線把圓圈分成等分的數(shù)目,每兩根相鄰的半徑間的角度是約略相等的,接著用一根很細的絲從中心開始螺旋地盤成一個區(qū)域稱為休息處,射線及休息處作好自圓心向外作第一螺旋線,然后自外向里織粘性強的第二螺旋線。織好第二螺旋線后,將第一螺旋線及其部分射線吃掉,并繼續(xù)自外向里作螺旋線。愈近中心,每圈間的距離也愈密,直至不可辨認的地步。這正符合數(shù)學上的對數(shù)螺線的情況。蜘蛛的確不愧為是“數(shù)學家”“織網(wǎng)家”。
(5)蜘蛛在國內外常作藥物治病。
(6)在光學儀器上,采用很細的蜘蛛絲作義絲之用。
(7)在仿生學上人們正在研究蜘蛛的“液壓腿”,并據(jù)此研制了一種“步行機”蜘蛛幾乎是個“瞎子”,但一旦昆蟲觸動蛛網(wǎng),它依靠腿上極靈敏的振動傳感器,就能立刻撲過去捉住食物。科學工作者將蜘蛛的腿進行解剖,發(fā)現(xiàn)腿里沒有肌肉。蜘蛛的這項本領,是依靠腿里的一種不尋常的液體來實現(xiàn)的。當腿中充滿“血液”時,原來的軟腿就會變硬,腿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液壓傳動機構,蜘蛛就能快速行動和跳躍。于是人們模仿蜘蛛的“液壓腿”,研制了一種“步委機”,以期能為癱瘓病人服務。人們還試圖用蜘蛛中血壓自動調節(jié)的原理,尋找自動調節(jié)人體血壓的方法,治療高、低血壓病。
思考:
1、上文主要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蜘蛛的?
2、上文采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
七、當堂檢測
默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獲得了松鼠的哪些信息?(教材課后題第1題。)
八、課后作業(yè)
推薦閱讀《蜘蛛》。
板書設計
漂亮
松鼠馴良
乖巧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篇課文屬于科學小品文,知識性較強,在備課時把重點放在本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上,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讓學生在賞析完富有生動性、趣味性的語言后,能夠學以致用,在實際寫作中學會運用這樣的生動的說明性語言。
在導課環(huán)節(jié)我播放了一些松鼠的圖片,有的攀援在樹杈上,有的翹著毛茸茸的大尾巴,還有的在吃東西……它們身上毛的色彩也不一樣,看到這樣逼真的圖片,學生不時發(fā)出驚嘆聲。在這樣感性的認識下,再去品讀課文,了解松鼠外形的描寫,學生會對文字多了一份親切感,小松鼠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里。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種文藝性說明文的寫法,我把描寫松鼠活動的句子展示在大屏幕上,帶領學生品讀,如“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錯雜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蘚編扎起來,然后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夠寬敞,足夠堅實。這樣,它們可以帶著兒女住在里面,既舒適又安全。窩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狹窄,勉強可以進出。窩口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下雨時雨水向四周流去,不會落在窩里。”讓學生通過讀體會出為了把松鼠搭窩這個過程寫清楚,作者準去地運用了表示先后的詞語“先、再、然后”和描寫松鼠搭窩動作的詞語“搬、放、編扎、擠、踏”,由于有了這樣的詞語,句子有機的組合在一起,讀者讀的時候就能清楚地了解了松鼠搭窩的整個過程。
類似的句子還有“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樹上的窩里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為了把松鼠的活動寫得更生動,作者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xiàn)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緊緊抓住了松鼠的動作來進行描寫,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于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xiàn)出它的“乖巧”,使小松鼠更加活潑可愛。
在教學中注重說明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在閱讀和交流中了解課文主要是采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松鼠的特點,把小松鼠的特點寫得活靈活現(xiàn),學生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交流,并且邊做動作邊讀書,感受松鼠的可愛。
不足之處:
在教學過程中,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這樣留給學生語言賞析、說話片斷練習的時間就有些少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語文課堂應是聽、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發(fā)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本堂課從這兩方面來看是不夠成功的。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體現(xiàn),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在今后的教學上,我要努力克服這一弊病,爭取做到真正地還課堂于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2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裹上、瀉下、紅潤、杰作、一截、燃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情感。
4、學習按照事物發(fā)展順序觀察的方法。
二、學習準備。
1、課前可布置學生觀察日落景色。為了更好地觀察到全過程,可選擇地勢較高處為觀察點。
2、自讀課文,要求:
(1)邊讀邊畫出描寫夕照“迷人”的語句,反復地讀幾遍,并談談自己初步的感受。
(2)輕聲朗讀具體描寫夕照的段落,邊讀邊想。
(3)整個夕照過程中,太陽有哪些變化,作者把它分別比作什么。
(4)夕陽和我窗外的景物構成了怎樣迷人的畫面。
三、學時安排。
兩學時。
1、第一學時讀通課文,了解作者觀察及。寫作順序和方法。
2、第二學時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情感。
四、學習過程。
第一學時: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注意9個生字的讀音)。
3、回憶《海上日出》的觀察和。寫作順序與方法。
(1)寫了三種不同情況下的日出。
(2)重點寫晴朗早晨的日出全過程。
(3)日出過程從天、水色彩的變化、形狀的變化、富有情感的動作三方面寫具體。
4、《夕照》的作者又是如何觀察與描寫的呢?
能了解到:
(1)位置的變化——樹梢——樹杈——消失。
(2)色彩的變化——橘黃色——微紅——紅云——象熟透的“大石榴”——像一團燃燒的烈火——消失。
(3)動詞:滑落——穩(wěn)穩(wěn)地站——向下溜了一截——出現(xiàn)——消失。
5、讀記詞語:
盡情、欣賞、迷人、挺拔、滑落、橘黃色、衰老、瀉下來、鍍上、頓時、晶瑩、紅潤、波光粼粼、雀躍、杰作、踩碎、溜了一截、害羞、樹杈、喜悅、石榴、溢出、矯健、絕妙、宛然、燃燒、油然而生、感慨、黎明。
6、課后熟讀課文,背誦1——4自然段。
第二學時:
1、寫詞語(見上)。
2、填空:
開始太陽從楊樹上滑落下去,是____色的;沒有了_____的光芒,這時的陽光下的房頂化作了____,每一片瓦都成了雀躍的____;然后,太陽又向下溜了一截,顏色開始泛出____,如____一般,紅色又變深了,成了小姑娘臉上的____;一會兒,出現(xiàn)在楊樹中的____太陽,漸漸變紅了,像一只熟透了的____;天色越來越暗,太陽卻越發(fā)的紅,宛然一團____。
3、找出描寫夕照“迷人”的語句體會體會。
重點體會:
(1)“柔柔的光瀉下來,給磚瓦房鍍上一層華麗的金黃;房頂頓時化作一汪晶瑩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躍著紅潤的光,變得波光粼粼一般了。”這里用“晶瑩的湖水”比喻在金色陽光照耀下,整個房頂?shù)木跋螅恳黄叨际浅拾枷莸墓靶握R地鋪在房頂上,鍍上了陽光起起伏伏的就像光在“跳躍”,整個房頂就像“波光粼粼”的“湖面”了。這句話描述的畫面是靜態(tài)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了動感,作者用了“跳躍”一詞,更使得畫面生動活潑。
(2)“這會兒,太陽的臉上開始泛出微紅;輕輕的,如紗一般。”這里“輕輕的”和“如紗一般”都是寫太陽泛出的紅色很淡,和“微紅”的“微”相照應。
(3)“光帶著收獲的喜悅從‘石榴’里溢了出來,映著鉆天楊矯健的身影,在天際形成一幅絕妙的工筆畫。”“收獲的喜悅”是對著前一句的“熟透”的石榴來說的;又圓又紅的太陽掛在楊樹杈上,柔和的光照得鉆天楊筆直高聳的樹干和枝枝杈杈顯得格外清晰,形狀、色彩、明暗的搭配就像一幅“絕妙的工筆畫”,這幅在天盡頭形成的畫面能引起人無限的遐想。
(4)“天空的黑色漸漸漫了過來,幾乎要把太陽包住了。太陽則變得越發(fā)的紅,宛然一團燃燒的烈火將黑暗照亮。我呆呆地望著這如火的夕陽,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一種激動。”這幾句話描繪出天色越來越暗,而太陽卻更紅了這樣一種特定的自然景象。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重點是抓住描寫夕照的比喻句、擬人句和最后兩節(jié)。)
5、詞語積累。讀一讀自己喜歡的詞語。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我國的國名和首都。
2.尊重國旗、國徽、國歌。升國旗、唱國歌時要立正、敬禮。
3.激發(fā)學生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國旗、國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尊敬國旗、國徽,怎樣尊敬國旗、國徽。
教學過程:
一、認識祖國
1.老師講授“祖國”的概念,用學生已有的“母親”概念入手去理解祖國的概念。
2.祖國在哪里:用地球儀讓學生知道祖國的大體位置。
二、讀熟并記住三句話
1.教師教讀三句話。
我是中國人。
我國的國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2.通過指名讀、小組讀、全體讀、比賽讀、比賽背誦等形式,讓學生熟記這三句話。
3.播放祖國__、長城、長江、黃河、珠穆朗瑪峰等圖片,讓學生感到祖國的偉大與美麗。
三、認識國旗、國徽
(一)認識國旗
1.出示國旗圖片。
2.從色彩、形狀、圖形等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國旗,并說一說。
3.講解國旗的紅色和五顆五角星所代表的意義。
4.畫一畫國旗。
5.欣賞圖片,說說在哪些地方出現(xiàn)了國旗,你在哪些地方還看到過國旗。
結論:國旗代表國家,我們要尊敬國旗。
(二)認識國徽
1.欣賞國徽圖片,從形狀、圖案、色彩等方面說說國徽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確:__象征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谷穗象征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國徽也是國家的標志,我們要尊敬國徽。
3.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國徽?(圖片展示、學生議論)
四、學唱國歌
1.教師介紹國歌。
2.教師教讀國歌歌詞。
3.播放國慶節(jié)升國旗唱國歌、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唱國歌、奧運會體育健兒奪冠唱國歌等視頻,讓學生跟著學唱。
4.課堂展示唱國歌。
五、參加升國旗儀式
1.為什么要舉行升旗儀式。
2.觀看視頻:__升旗儀式。
3.閱讀并討論課文16頁,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敬禮。少先隊員行隊禮、軍人行軍禮、一般人行注目禮。
4.教師示范立正、行注目禮,學生互相學習、規(guī)范行為。
六、課堂小結
回顧本課內容,歌唱國歌。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4
【教材簡析】
松鼠,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在電視里、畫報上、文章中都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他們對松鼠的了解往往都是你知道一點,我知道一面。所以,還是充滿了好奇。一打開課文,一只漂亮、乖巧、馴良、可愛的小松鼠就向我們走來。它那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行為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不由得使我們對它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喜愛,我們在欣賞它、親近它、喜愛它的同時,又不能不嘆服作者精心細致的觀察、準確精練的說明及生動傳神的描寫。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活動時間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第3、4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儲備食物過冬、及不高興時發(fā)出的恨恨聲來表現(xiàn)它的乖巧,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xù)激發(fā)學生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感情,增強保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二是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領會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它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因此,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一邊充分感受松鼠的漂亮、乖巧、馴良,一邊自覺和《鯨》進行寫法比較,尋找異同點,并領悟這種寫法。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比較《鯨》的說明方法,明白異同點,并充分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
認真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體會作者對松樹的喜愛之情,并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事先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松鼠的有關知識。
2、教師制作關于松鼠形態(tài)、生活習性及文中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想和大家見面,它是誰呢?別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認識的這位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
這篇文章要我們了解什么?
反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自主感悟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fā)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敏捷,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這段話簡直類似于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寫。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現(xiàn)在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非常惹人喜愛。特別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致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lián)想和美感,表現(xiàn)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直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xiàn)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
第三、四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
⑴ 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xiàn)它的智慧: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
“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知道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⑵ “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xiàn)它的警覺: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xiàn)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于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xiàn)出它的“乖巧”。
⑶ 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xiàn)它的聰明。
⑷ 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xiàn)它的輕快。
⑸ 從不高興時發(fā)出的恨恨聲來表現(xiàn)它豐富的感情。
⑹ 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xiàn)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細讀文字,從“又干凈又暖和”,“足夠寬敞、足夠堅實”,“既舒適又安全”等詞語感受窩的舒適,從而進一步感受松鼠的乖巧。)
第五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3、感情朗讀課文:
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用充滿感情的讀書聲來抒發(fā)自己對松鼠的喜愛。
學生一起來讀一讀,誰喜歡哪一部分就站起來大聲讀哪一部分。
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用朗讀為說明文注入人文美。
四、合作學習,探究寫法
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比較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異同,完成表格。
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說明語言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腭、鰭、濾、鯨、豬、哺、肚、肺、矮、判、胎等11個字。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shù)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2.鯨的進化過程。
三、教具準備:
《鯨》PPT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單元序言及圖片引出題目
1.學生自主閱讀第三組序言,了解本組學習的是什么文章?
2.引出小學生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分類別、作比較。 3.出示鯨的圖片,引出題目
(二)、學習生字
1.請學生將字注音和組詞。
2.學生齊讀。
3.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探討鯨的體型
1.讀第一自然段,你明白鯨的體型是?(大、龐然大物)
2.你是從哪幾個句子看出來的?這些句子運用到我們剛才說的哪些說明方法?
1、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作比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鯨有16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列數(shù)字)
3、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17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列數(shù)字)
4、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舉例子)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鯨的演化
陸地——淺海——海洋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鯨的種類
鯨的種類:須鯨——沒有牙齒
齒鯨——(虎鯨)有鋒利的牙齒
(六)、學習第4-7自然段:鯨的生活習性
1.鯨的生活習性之一
吃食:吃食量非常大
2.鯨的生活習性之二
鯨跟牛羊一樣用肺呼吸,呼氣時會形成一股水柱。(說明鯨不屬于魚類)
3.鯨的生活習性之三
鯨每天都要睡覺(頭朝里,尾巴朝外,圍成一圈)
鯨為什么這樣睡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一旦有危險就可以四散游開。)
4.鯨的生活習性之三
鯨是如何繁養(yǎng)后代的?(肺呼吸、胎生、哺乳這些特征說明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鯨的壽命有多長呢?(鯨的壽命很長,一般可以活幾十年到一百年。)
(七)、總結
請同學們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的鯨魚!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針對景物思路嚴謹?shù)靥釂柗椒ā?/p>
2、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馬背上的小學》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采用學到的各種方法。圍繞“馬背上的小學”寫了哪些內容?
2、讀課文之后,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3、小組交流。
能在小組解決的就在小組內解決,不能解決的進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學生提問的時候教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對于那些提問比較有意義的同學進行及時表揚。
4、全班討論。
5、全班進行朗讀,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
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短文的意思。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馬背上的小學》。
2、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3、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4、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分小組朗讀。
第二課時
一、暢所欲言。
1.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有關馬的成語故事。
2.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3.小組交流。
4.全班圍繞“馬”這一主題進行成語故事會。
二、初顯身手。
1.通過課前預習,你都搜集到哪些有關馬的作品?誰愿意展示給同學們看一看?
2.你對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興趣?為什么?
3.評選最佳小騎手。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馬曾經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你選一個題目寫一寫馬。
你收集了那么多有關馬的作品,又選出了最喜歡的介紹給大家。現(xiàn)在把“它”寫下來吧。
以《棗紅馬的故事》《馬和汽車》《令人叫絕的馬術比賽》等為題,也可以自擬題目。
想象作文:馬的未來。
1.要寫好有關馬的作文,你認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
3.小組交流,共同完成寫作提綱。
4.全班交流寫作提綱。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2、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效果及自學能力。
(1)指名讀。(讀后評讀)
(2)填空練習,這《四十田園雜興》首詩是(宋代)詩人(范大成)所做。
二、教師點撥。
(1)知詩人,解詩題。
范大成(1126—1193)宋代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是南宋四大詩人之一。他的詩題材廣泛,秀雅清婉,自具一格。在當時就廣受稱贊。
課本上選的這首詩詩人描寫的是夏天的景致。詩從寫景入手,點明時令。通觀全詩,詩人在動靜結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機盎然、景色優(yōu)美的田園圖畫。
(2)明詩意,感情讀。
師:自由讀詩,結合注釋看能不能說說詩句的含義。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正值江南初嚇時節(jié)),梅子金黃杏子也成熟了,麥花雪白雪白的,鮮黃的油菜花也開始落花結子了。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白天越來越長,農民們都忙于農事,籬笆邊很少有過往的行人,只看見蜻蜓和蝴蝶在飛動著。
(3)悟詩情。
師: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qū)的風物。這首詩三句寫景,都顯得很優(yōu)美,只一句敘事,不直接寫勞動,卻從側面透露勞動情況,很有意味。
(4)朗讀全詩。
三、練習誦讀。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8
教學目的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留心生活,認真觀察,勤于思考。
2、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能力。
學習目標
1、從找駱駝這件事中,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間的因果聯(lián)系,進行分析和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積累詞語。
3、朗讀課文,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提出要求
1、設疑導入。一個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四兄弟雖然沒有見過那只駱駝,卻幫助這個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讀了《丟失的駱駝》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就明白了。我們一起來學習《丟失的駱駝》。(板書課題)
2、圍繞課題質疑。(丟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找到了嗎?怎么找到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完全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難讀的詞、句可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再讀課文,嘗試解決質疑的問題,圈畫有關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四兄弟非常詳細地說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3)這些詳細的情況四兄弟是怎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迪解決問題。
3、各小組匯報學習收獲,師生共同歸納整理。
4、重點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四兄弟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四兄弟是根據(jù)什么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因為老大看見XXXXXXXXXXXXXXXXXXXXXXX,所以知道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因為老二看見XXXXXXXXXXXXXXXXXXXXXXX,所以知道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因為老三看見XXXXXXXXXXXXXXXXXXXXXXX,所以知道XXXXXXXXXXXXXXXXXXXXXXX;因為老四看見XXXXXXXXXXXXXXXXXXXXXXX,所以知道XXXXXXXXXXXXXXXXXXXXXXX。(盡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3)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四兄弟能指點駱駝主人找回駱駝。(啟發(fā)學生思考理解,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并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5、啟發(fā)學生思考: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可從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方面來說,可從四兄弟樂于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踐方面來談。)
6、教師小結。
四兄弟沒見過那只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達到了“窺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謂是觀察與思考的典范。
四、再讀課文,創(chuàng)新表演
1、朗讀課文,想一想駱駝主人和四兄弟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情和語氣等,給文中的人物語言補充恰當?shù)奶崾菊Z。(啟發(fā)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特點,結合課文的內容來補充。)
2、小組合作討論補充的提示語,并練習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如“一點不錯”“謝天謝地”“真奇怪等,積累運用語言。
3、各小組根據(jù)補充的提示語進行創(chuàng)新表演匯報。
4、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yōu)點及不足。
五、拓展運用,練習說寫任選其中一項練習說一說,寫一寫。
1、駱駝主人找到駱駝后,心情怎樣,心中會怎么想,對四兄弟會說些什么?
2、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經歷、親身體驗?如果有,試著舉例說一說;如果沒有,請你以后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并說說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跡。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并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
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說說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
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2、了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為于謙平反昭雪,并賜謚號為“忠肅”
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
4、質疑:作者為什么要吟誦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嗎?
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
3、范讀,明確節(jié)奏。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
5、默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集體交流:(預設)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
千錘萬擊:形容開采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guī)r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
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板書: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么樣的情景?“千、萬”說明次數(shù)多,這個詞說明了什么?(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
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么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么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么特點?(勇于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
3、小結石灰的高貴品質并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
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么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于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四、三讀古詩,升華情感。
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贊揚之情。
2、于謙是個怎樣的人呢?(出示于謙生平事跡)了解于謙生平事跡及當時時代背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朗讀古詩,深入體會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1)(出示)于謙:明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他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救濟災荒,關心百姓,深受人民愛戴。于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景仰嗎?齊讀全詩,讀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統(tǒng)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舉入侵,宦官王振挾持英宗親征導致英宗被俘,震動朝野。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京師防御。當時朝廷中有些人主張南遷,于謙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反對南遷,并擁立景帝,率京師群眾擊退瓦剌軍,使千百萬人民免遭涂炭,局勢轉危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復位,于謙卻遭受誣蔑被定為謀逆罪,判處死刑。
此時,于謙后悔了嗎?他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嗎?引讀第3、4兩句。
(3)(出示)于謙被殺之后,按例應該抄家,可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時,才發(fā)現(xiàn)于謙家里什么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錢財。于謙死的那天,陰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齊聲為他呼冤。
看到這兒你有什么感想?于謙的一生正像他詩中寫的一樣:(引讀全詩)。
3、這樣的古詩就叫言志詩,誦讀古詩,并試著默寫。
五、總結拓展,布置作業(yè)。
1、小結古詩意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深化對古詩及詩人的認識。
2、補充閱讀于謙的《入京》以及鄭燮的《竹石》。
六、板書設計
石灰吟
千錘萬擊不怕磨練
烈火焚燒清白留世不畏艱險
粉骨碎身勇于獻身
附:石灰的自述
我叫石灰。
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奮的工匠經過千錘萬鑿把我與大山分離。將石灰石放入石灰窯中與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燒,就變成了生石灰。經過烈火的考驗,我的主要成分發(fā)生了變化,由碳酸鈣變成了氧化鈣。這時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塊塊石頭,但渾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進水中,水立即就沸騰起來,像水燒開了一樣。如果這時碰到人的肌膚,其燙傷程度要遠遠超過沸水的燙傷程度。經過這次巨變,我成了另一種形態(tài)——熟石灰。這個過程把我由塊狀的石頭變成了粉末狀的白灰。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鈣變成了氫氧化鈣。
不過,這個過程對我而言不算什么。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人們把我灑在豬舍、雞舍或刷在樹上用于消毒殺菌;把我與沙子混合攪拌均勻后用來砌磚,這樣砌的磚較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還要用石灰漿來粉刷墻壁,讓墻壁變得潔白堅硬;許多化工廠用我來處理酸性污水;果農也用我和硫酸銅配成藥液來殺菌除蟲。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0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長征的象征意義。
(3)正確、琉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情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長城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悟長城的威武壯觀,激發(fā)學生對勞動人民的聰明才堅強意志、民族經的敬佩和贊嘆,鍛煉學生的頑強的意志。
重難點、關鍵
感悟長城的象征意義。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長城圖片以及相關的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讀詩詞,導入新課
1.教師將文中第一自然段以詩歌的方式出現(xiàn),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
2.教師指名反饋:讀了這首詩歌,你有什么感受?(祖國幅員遼闊、祖國山河壯麗、祖國物產豐富……)
3.教師導:祖國有960萬平方公里,地大物博,這首詩帶我們到了哪些地方?(指名反饋:呼倫貝爾大草原、大興安嶺、鄂爾多斯戈壁、塔克拉瑪干的沙灘、黃河故道、長江堤岸、長城)
4.教師:在這么多景色壯麗的地方,令作者魂牽夢繞的是——(學生齊答“長城)。同學們,一起把課題讀一讀。(教師板書課題)
(以詩歌的形式將文中的段落作為序,讓學生在朗讀中了解祖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等特點,然后筆鋒一轉,自然地導入本課的重點——長城)
二、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教師出示自瀆提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讀課文。
1.讀準、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認真閱讀課文,劃出描寫長城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長城的情感。
4.討論:長城象征著什么?
(尊重閱讀課文教學原則,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的)
三、集體反饋、突破重難點
(一)檢查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一讀。
2、教師進行必要地再強調。
3、教師出示詞語卡片,學生一起讀一讀。
(二)品讀句子,體會長城的雄偉壯觀
1、指名反饋文中直接描寫長城的句子
我站立在寬闊的長城上,極目遠眺: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城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橫臥在華夏大地的灰色巨龍。那高大的烽火臺,有的像奮起的勇士,傲視長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對蒼穹。
1、指名反饋。這段語句中,作者分別把長城比做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作者分別把長城比做巨龍、勇士、巨人,這樣形
象地寫出了長城的雄偉、壯觀以及磅礴的氣勢)
2、教師出示長城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加深感受,激發(fā)學生對長城的贊嘆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
(三)展示資料,了解長城的象征意義
1、教師導:站在長城上,賽外呼嘯著的風、城墻上的古戰(zhàn)場遺跡、讓作者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長城的機理以及悲壯的歷史來,你們搜集了哪些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來。
2、學生自由地展示。
3、教師。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
(四)結合課文,探討長城的象征意義。
1、教師:同學們,剛才通過討論,你們覺得長城象征著什么呢?(學生反饋小組討論的結果)
2、指導引導學生從下面的語句中去感悟。
“那時候,我極想知道祖國究竟是什么樣子,爸爸總是對我說:‘去長城吧,站在長城上就會知道了!’我懵懂的童年,長城喚起了我對我們民族、我們祖先、我們偉大祖國河山一種莊嚴神圣的情感。”
“是的,多么難忘啊,我體會到了父親那句話的含義,而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靈的膠片上感光。”
“它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人民頑強不屈、雄偉氣魄的象征)
3.教師。
四、課堂
1、教師出示句子:“啊!長城!偉大的長城!你永遠在我心中!”
2、全班一起讀一讀這些語句。
3、指名說說對這些語句的理解。
4、教師:同學們,長城雄偉壯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人民堅強不屈。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當奮發(fā)圖強,維護祖國的尊嚴,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板書設計
10*長城在我心中
長
雄偉壯觀堅強不屈的中華民族
城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使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處的人”的道理。
2、概括課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主次。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課。
二、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練習根據(jù)課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五、第一課時
1、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理清課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體會課的思想內容。
2、教學重點
(一)理清課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體會課的思想內容。
3、教學難點
理清課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4、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師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這篇課的作者許地山是現(xiàn)代小說家、散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么,他的父親關于花生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
(板書:19、落花生)
(1)填寫生字表
本課生字不多,但每個生字都有要提醒學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兩個讀音,通過組詞讓學生區(qū)分并掌握“榨”是翹舌音zhà,糾正學生口語習慣讀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結合課內容解釋詞語。
解釋詞語要依據(jù)“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lián)系上下準確地理解詞
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開辟:開拓發(fā)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獲:取得成熟的農作物。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愛慕:由于喜愛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實等完全長成,泛指生物體發(fā)育到完備的階段。
分辨:辨別。
體面:(相貌或樣子)看;美麗。
理清課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詞的基礎上,默讀課。聯(lián)系課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教師讀課,學生思考:課為什么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落花生是本議論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為題。全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都是圍繞題目來寫的)
(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可能總結不全,教師指導學生讀有關句段來幫助學生概括總結。
(3)給課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jié),并為過收獲節(jié)做了準備。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寫吃花生時的議論。
分段時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將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學生不會有什么分歧;對第二段的劃分,學生會產生分歧。有些學生會將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據(jù)是這一大段是講一家人過收獲節(jié)。對學生的這種分段方法教師應予以肯定。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2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馬古詩,誰來讀讀課題?通過預習,你知道課題是什么意思嗎?
2、古人對馬可謂情有獨鐘,不論是叱咤風云的將士,還是尚武弄墨的文人,都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吟詠駿馬的佳作不勝枚舉。詩人杜甫又是怎樣描寫房兵曹的這匹胡馬的呢?
二、預習古詩,整體感知:
1、請你認真聽老師讀這首詩,一邊聽一邊想,這匹馬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范讀。
2、遠觀胡馬,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走近些,再去看看吧。請你自己好好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
三、品味古詩,感受意境:
1、讀了這么幾遍詩了,那胡馬到底來自何處呢?大宛是個什么地方?
2、傳說大宛產一種汗血寶馬,日行千里,奔跑的時候脖子上會流出像血一樣鮮紅的汗水。為了得到它,漢武帝曾兩次派兵遠征西域。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傳》里也寫到了汗血寶馬。房兵曹的胡馬雖然沒有這樣神奇,卻也是一匹良駒。我們來看看胡馬什么樣。
3、請你找出描寫胡馬樣子的詩句,好好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給同桌聽。
4、指名匯報。這匹馬瘦骨棱棱好比山峰,怎么能稱得上是一匹駿馬呢?和杜甫同一時代的詩人李賀告訴了我們答案。
5、(出示《馬詩》)請四人小組的組長帶領組員一起學習這首詩。先自讀《馬詩》,再根據(jù)下面的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然后交流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6、指一小組匯報。
7、通過這首《馬詩》的補充學習,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古人選馬以兩耳豎立,骨骼清峻挺拔者為上品。這里的“瘦”并非瘦骨嶙峋,而是指胡馬體態(tài)俊健。讓我們帶著贊嘆之情,一起來讀讀描寫胡馬樣子的詩句。
8、這樣一匹駿馬跑起來什么樣呢?這里的“入”字可否換成“吹”或者別的字?我們來看這樣一組畫面。
你看到了什么?
駿馬疾馳,似奔雷、似閃電,“入”字形象地將一匹夾裹著凌厲之風的駿馬帶到我們面前,讓我們不能不感嘆,詩人用筆之妙啊!9、詩人用短短的兩句就將胡馬之神之靈寫得入木三分。來,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二句詩。
10、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
一匹戰(zhàn)馬竟然可以讓主人將生死托付給它,這是怎樣一種感情啊!我不由得想到了《三國演義》中那匹赫赫有名的赤兔馬。這馬渾身上下火紅,只有四蹄雪白。人們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極言這匹馬之神勇。但赤兔馬在主人關羽死后,極度悲傷,數(shù)日不食而死。少年時候,每讀到這個故事,我都會被馬對主人的忠誠所打動。那么你在課外閱讀中,又有哪些馬兒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請拿出你的摘錄筆記,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11、馬是忠誠的,馬是高貴的,馬是將士最值得信任的伙伴。所以杜甫感嘆——
12、杜甫還想對房兵曹說——(指名讀)。
他想說什么?房兵曹有這樣的好馬,當然可以橫行萬里為國立功。你知道嗎?此時年僅29歲的杜甫更渴望騎上這樣的駿馬馳騁沙場、殺敵建功!我相信,當你了解了詩人的遠大志向后,再讀最后一句,一定會讀出不一樣的味道。誰來讀?全班讀。
13、詩歌的前兩句主要是通過描寫馬的外形特點來刻畫馬的神駿,詩歌的后兩句則是通過轉寫馬的品性來抒發(fā)自己的豪邁情懷。看到房兵曹擁有如此的好馬,詩人靈感勃發(fā),創(chuàng)作出了這幅形神兼?zhèn)涞摹昂R”圖。千年之后再讀這首詩,我們仍然能深刻地感受到詩人的壯闊胸襟。讓我們一起用朗讀還原這副雄壯的“胡馬圖”,好嗎?
14、自古以來,人們對馬觀察之微、刻畫之細、感情之深,令人贊嘆。人們還將馬的印象延伸到藝術的各個領域,課前,你又收集到哪些關于馬的藝術品呢?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3
【內容簡析】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麻雀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由于不聽媽媽的告誡而掉到了大花貓旁邊。媽媽奮不顧身地去保護他,小麻雀飛到了窗臺上,而媽媽尾巴上的毛卻被大花貓咬掉了。這篇童話一方面告訴人們,小孩子自作聰明,往往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又說明,只有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經受鍛煉,生活的本領才能更快地增長起來。
【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朗讀感悟為主線。通過感情朗讀體驗角色人物的心理變化;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行大膽的交流與討論。
【教學目標】
1.會認“蹈、瞪、舔”3個生字。會寫“檐、脖、摔、蹲、扯、嗓、蹈、瑩、瞪、啄、舔、懊、鼠、禿”等14個字,理解“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普季克是怎樣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媽媽是怎樣的媽媽。
難點:正確認識麻雀母子;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所表達的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或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我們都很喜歡看童話故事。它們不僅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還能給我們以啟示。談談你都讀了哪些童話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今天,我們將學習著名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呢?(板書:小麻雀)
2.了解作者概況
讓學生把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lián)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1)同桌互讀生字,認真聽讀,互相正音。
(2)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
(3)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把文中相應的概括性語句,畫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始( )
后來( )
最后( )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上述內容?
2.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出重點學習的問題。
(普季克是怎樣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媽媽?)
四、通讀課文,加深理解。
1.再讀課文,并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聽讀課文錄音,概括出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主識字,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注意哪些地方不要寫錯。
2.指導寫好生字。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認真寫好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詞。
2.說一說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①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么了解?
②分角色朗讀。
③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①默讀14—18自然段,思考: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②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出示15自然段:媽媽從樹上撲下來。她把普季克推到一邊,渾身的毛豎起來,張大了嘴巴,雙眼直瞪著大花貓。她那兇猛的樣子,使大花貓大吃一驚。
A.通過朗讀,你有什么體會?
B.展開想象:讀著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么?(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xiàn)的畫面)
C.出示課本中的插圖: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弱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仿佛聽到什么?
D.指導朗讀。
E.過渡:還從哪兒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緊跟著,媽媽也飛了起來,可尾巴卻讓撲上來的大花貓咬掉了。不過,她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后腦勺,歡天喜地地問:“怎么樣?怎么樣?”
A.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等詞句。
B.指導朗讀。
(3)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4)說話訓練,體驗角色。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你從這件事中都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5)學習19自然段
普季克,你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想對媽媽說嗎?
三、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四、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4
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應該放手讓學生去讀,去學,去領會任務性格。讓學生們在讀中學,在讀中理清課文脈絡。引導學生領會人物形象。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讓學生們有重新的認識,深入體會人物的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朗讀課文,講講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強、勇敢無畏的性格。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明確閱讀要求
1、(播放《好漢歌》,由電視劇主題曲導出名著《水滸傳》。)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兩篇根據(jù)名著改編的課文,讓我們再來讀讀節(jié)選自名著的《水滸傳》里邊的文章(板書:20景陽岡)請同學們自由讀讀文后的“資料袋”。
2、指名讀課文前的導語,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導語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小黑板出示)
(1)認真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部分,多讀幾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么關系?
(3)武松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通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據(jù)閱讀要求,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理解重點詞語。
指出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近代白話文,個別語句表達上與現(xiàn)代白話文有所不同。
如何: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豈不枉送:難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請勿自誤:請不要使自己受傷害。誤,受傷害。豈:表示反問,有“難道”的意思。
2、閱讀情況匯報。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武松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找出相關段落。
(課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寫“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寫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寫武松上景陽岡。)
一、激趣導入,明確閱讀要求
1、(播放《好漢歌》,由電視劇主題曲導出名著《水滸傳》。)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兩篇根據(jù)名著改編的課文,讓我們再來讀讀節(jié)選自名著的《水滸傳》里邊的文章(板書:20景陽岡)請同學們自由讀讀文后的“資料袋”。
2、指名讀課文前的導語,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導語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小黑板出示)
(1)認真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部分,多讀幾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么關系?
(3)武松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通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據(jù)閱讀要求,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理解重點詞語。
指出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近代白話文,個別語句表達上與現(xiàn)代白話文有所不同。
如何: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豈不枉送:難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請勿自誤:請不要使自己受傷害。誤,受傷害。豈:表示反問,有“難道”的意思。
2、閱讀情況匯報。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武松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找出相關段落。
(課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寫“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寫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寫武松上景陽岡。)
學習第三部分(打虎部分)。
你覺得寫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認真閱讀,然后和大家交流,談談自己的理由。
(2)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斗,終于打死了老虎。
默讀課文,思考這部分可以分為幾層?每一層就是一個要點。
(猛虎出現(xiàn)、猛虎進攻、痛打猛虎。)
(3)這一段表現(xiàn)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點?從什么地方最能體現(xiàn)出來?
(表現(xiàn)了武松機智勇敢,武藝超群的特點。)
① “那只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撲,從半空里躥下來……”
“躥、掀、吼”寫出了虎的氣勢,虎的聲勢,寫虎是為了寫人,虎如此有氣勢。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這是反襯的手法。
②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能看出武松機智勇敢、武藝超群。)
(4)小組討論:這段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
(這段是通過人物的行動來表現(xiàn)武松的機智勇敢、英勇無畏、武藝超群的性格特點的。)
(5)朗讀指導。
讀時速度可以快些,讀出虎的聲勢、氣勢以及武松的勇敢無畏。
三、學習第二部分(上岡)
1、指讀提問: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點,具體寫了武松打虎的經過。我們仔細閱讀過了,同時也體會到了人物的性格特點,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有什么聯(lián)系?
2、默讀第二部分,思考: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武松的心理活動。)
3、武松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他什么性格特點?
用筆圈畫出武松心理活動的句子加以體會。(通過武松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武松好強、無畏的特點。)
4、這一部分并不是重點,它有什么作用呢?
(這一部分雖然不是重點,但是對于武松性格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過思想活動使武松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也為下文作了鋪墊,對于人物的刻畫是必不可少的。)
四、學習第四部分(下岡部分)
1、指讀課文,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動,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蟲來,卻怎么斗得過?”)
2、此時武松的心里有點畏懼,這與武松勇敢無畏、武藝超群是否矛盾?有何作用?
(討論歸納:武松畢竟是個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相當艱難,況且此時已精疲力盡了。如果再寫他精力旺盛,準備再戰(zhàn)猛虎就不真實了,不能叫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實地對武松這個英雄人物作了補充,使這個人物更真實、更具體,讓讀者更喜歡他。)
五、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
1、店家只給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三碗不過岡。
2、武松不聽勸告上景陽岡的原因是——這條景陽岡少說也走過一二十遭,幾時聽說有大蟲……就有大蟲,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3、武松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原因是——勇敢無畏,武藝超群。
4、武松能打死老虎,卻提不動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武松耗盡了力氣,手腳都酥軟了,打虎時已經將力氣用完了。
六、再讀課文,總結分析武松的性格特點
1、豪放性格特點:豪放倔強、勇敢的性格。
2、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示”充分自讀自悟,然后組織交流,通過交流,理解課文內容和武松的性格。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主張。
2、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重點句子,指導學生默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認讀課后“讀讀寫寫”中的生詞,由此引出這就是《論語》中所說的:學而時習之。
二、請學生讀課文1、2自然段,布置問題:你對孔子有了哪些了解?
過渡:看來我們對孔子以及《論語》已經不再陌生了,讓我們繼續(xù)往下閱讀,去領略故事中那些深刻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吧。
三、學習新知
1、布置默讀要求。
2、學生開始默讀,師下課堂指導。
過渡:文中的著四個故事是可以獨立開的,所以等會兒你對哪個故事有自己的體會,就談哪個故事。
3、故事1:(1)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齊讀這個故事。
(4)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書:推己及人
故事2:(1)談談自己的感受.
(2)引導學生理解:孔子是在什么情況下不喝“盜泉”的水?描寫孔子喝弟子們口渴的語句找出來讀讀。
(3)得出結論:嚴于律己(板書)
(4)讀這個故事。
故事3:(1)分角色讀讀這個故事。
(2)談談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理解:句子1“君子在窮困的時候……,小人在窮困的時候…….”的意思。
句子2“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呀!”
詞語“假裝”能看出孔子遇事有什么?
(4)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書:敢于自省
(5)齊讀這個故事。
故事4:(1)你特別欣賞哪個詞或句?
(2)談談自己的感受。
(3)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什么?板書:學而不厭
四、:課文學習到這兒,我們對孔子創(chuàng)立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學說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們要學會做“仁”者,要愛別人,寬以待人。過去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談,現(xiàn)在則有“半部《論語》學做人”之說。希望這節(jié)課的學習能給同學們以人生的啟示,智慧的啟迪!
五、齊讀課文,再次領略蘊含在字里行間的人生哲理。
六、課后作業(yè):
默讀提示:這個故事表達了孔子怎樣的主張,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重點語句進行體會,感受最深之處可做簡單批注。
(一)課后延伸:
1、溫故而知新——復習本課生字詞,摘抄成語。
2、學而不厭——找一《論語》中的故事來讀一讀,想想這個故事給自己帶來什么收獲。
(二)讀讀《閱讀鏈接》,試著背一背。
【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13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7-15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28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26
五年級上冊語文《水與生命》語文及教案10-28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12-09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25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案02-23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8-25
語文a版五年級上冊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