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 學
目 標1、初步學會抓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25個詞語的意思,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鬧”的在文中三個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跡,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于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知識點梳 理理解西門豹將計就計的方法、能夠復述故事
教 學
過 程第一課時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引疑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寫了西門豹在什么地方為當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檢查生字、新詞學習情況,再讀課文
3、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三、學習“單元提示”,指導分段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1、西門豹到了鄴地,發現那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于是展開了調查,現在請同學們來研究西門豹所作的調查,分析造成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大原因,并說說你是根據什么研究出來的?(小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
2、交流,匯報,得出結論:(1)巫婆官紳給河伯娶媳婦 (2)年年鬧旱災(板書)隨機解釋“鬧”在三個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討論,寫調查報告 4、交流
五、練習拓展:修改調查報告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研讀第二、三段
1、西門豹是鄴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紳禍害百姓的事實后,可采取歸些辦法懲治他們?
2、但西門豹采取了什么辦法?他的辦法巧妙在哪里?
3、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適當引導,重點研讀三個重點句,品析詞句,邊讀邊體會西門豹的將計就計。
4、想象說話:漳河邊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過會怎么說?
5、西門豹還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總結,領悟人物品質:現在誰來說說20xx多年前的西門豹為什么到現在還被人稱頌?
四、練習拓展:《西門豹,你真 》
課 后
反 思上完《西門豹》這一課,自以為抓住了人物言行品悟了“巧妙”,親歷了文本,也感受了西門豹的聰明才智,用語之巧妙,從而吸納了那種言外之意話中有話的語言魅力?勺鳂I批下來,實感孩子們聯系上下文完整地回答問題組織語言的能力欠缺,仍需加強訓練。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楊桃實物;小黑板生字詞
教學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實物,導入新課
1、師出示楊桃實物,并請學生讀“資料袋”。
2、師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看看課文中的我從畫楊桃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輕聲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出示小黑板,認讀生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記生字):
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
指名讀,正音:“囑”讀zhǔ,不要讀成shǔ;“審”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肅”是平舌音;“晌”讀shǎng,不要讀成xiǎng
三、自讀自悟,匯報交流
1、默讀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怎樣做怎樣說的?(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交流課文內容: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1、默讀課文,找找哪幾段具體寫了畫楊桃的事。(邊讀邊用筆做記號)
2、練習朗讀2——18段。
指導朗讀要點:
。1)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為畫得怎樣?
抓住重點句:“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體會“我”的一絲不茍。
。2)通過對比體會人物心情,把握準感情:
①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認為畫得怎樣?態度是怎樣的?老師的態度又是怎樣?
。ㄕ页隼蠋煹膭幼,分角色朗讀,老師、同學們的對話,體現兩者態度的不同。)
、诋斃蠋熥寣W生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后,學生的態度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一次老師問“畫像不像楊桃”時,同學們嘲笑的語氣;第二次老師問“楊桃像不像平時看到的楊桃”,同學支支吾吾的語氣。(對比體會讀好這部分內容)
抓住“和顏悅色”一詞,指導老師耐心和誠懇地批評這部分。
二、升華領悟:
1、出示父親和老師的兩段話,
、倮首x思考:他們的話相似在哪里?都說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誨”的意思嗎?
通過反復讀,學生能體會出父親和老師都是教育“我”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
、谠僮x,老師的話哪幾句和父親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蹘熆偨Y:父親和老師教“我”做人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這是做人的根本!從畫楊桃一事中,“我”還明白了從不同角度去貫徹,會看到不同的結果,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讓“我”終身受益呢?
2、背誦老師講的一段話。
3、齊讀,交流體會:讀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導聯系《題西林壁》一詩、《畫雞蛋》一文,進一步理解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有不同結果的道理。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夜幕、降臨、懸掛、曾經、奧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計、年齡、神秘、探索”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教學重點 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教學難點 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具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春江花月夜》。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導語: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的星球。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太陽,今天,我們要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境清幽的圖片)同學們,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就曾問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苯裉,我們面對著這散發著冷冷清輝的明月,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她嗎?(及時肯定鼓勵,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是民間傳說。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國宇航員就登上月球,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二、提出自讀要求
1.畫出生字新詞,練習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2.畫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3.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上節課搜集的資料和小練筆,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
三、組內交流
1.小組長設計形式,檢查組內同學的生字、生詞認讀情況和課文朗讀情況。
2.組內同學交流所畫出的月球之謎。
3.討論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關于月球之謎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組選派代表或組員接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
2.你在閱讀中發現了哪些月球之謎?
a.有條理地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如,月球是從哪兒來的?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等等。
b.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1.對某一未解之謎感興趣的同學結為一組,大家共同猜想謎底。
2.據老師提供的“資料袋”展開討論,組內成員分工,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教師提供的資料,供參考)
a.課后“資料袋”。
b.月球起源之謎:目前,人類關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種假說:月球被捕獲說,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到目前為止,三種假說都沒有取得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產生了第四種假說──“月球──宇宙飛船”說。
c.月球年齡之謎:根據從月球帶回的巖石標本,可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分析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巖石相比,月球巖石99%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巖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d.21~22世紀,人類將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將利用太陽能取暖,利用月球上發現的水生產蔬菜、糧食,建立各種生活設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務是開采氮-3,并運回地球,利用這一熱能源發電,供應全球所需電能。人類還將開發地球人拜訪月球村的旅游業。
e .從“阿波羅”8號開始,10號、11號、16號、17號都曾目擊或拍攝過月面不明飛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國的“月球軌道環形器”2號就發現,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狀建筑物,隨后,蘇聯的宇宙飛船也發現了這些建筑。
3.舉行月球奧秘發布會。
a.各小組選派代表有感情朗讀本小組感興趣的月球之謎,力爭通過朗讀激起同學們強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發言人有條理地說清本組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c.聽了其他小組的發言,你們對月球又產生了哪些疑問?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讀讀寫寫,并發現生字的記憶方法
夜幕降臨 懸掛 曾經 奧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項 估計 年齡
二、創設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內涵
1.出示月色皎潔的圖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來,人們賦予月亮各種各樣的情感,有數不清的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音樂繪畫。下面,就讓我們在《春江花月夜》這首名曲中,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關于月亮的名句寫在黑板上。(教師板書課后詩句)
2.請同學們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句反復吟誦幾遍,再抄寫下來。
三、實踐活動
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沒全部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月球上的無窮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感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通過閱讀和登錄網站,去進一步了解月球。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睡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各國兒童的團結友愛,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知識點梳 理兒童詩的特點、背誦積累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關于太陽的詩。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詩歌
1、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流利。2、檢查讀課文情況。
3、我來提醒:學生提醒生字的讀音。“彤”字本音第二聲,在ABB式詞組中變成第一聲。
4、檢查讀詩情況。5、說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并想一想自己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3、全班交流。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重點感悟:課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孩子、小樹和鮮花的朋友,顯得親切、易懂。詩歌中把孩子、小樹和鮮花并列,是因為它(他)們都有蓬勃的生命力。這樣寫顯得新奇、有詩意。
4、想象說話:我想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說幾句話……
第2課時
一、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感受詩意。太陽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2、學生交流讀課文后的感想。
3、有感情地朗讀。
二、練習背誦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三、拓展交流 學生搜集其他國家小朋友生活情況、文化習俗等方面的資料,進行介紹。
四、指導寫字。 學生自己觀察書寫。教師進行提示。
五、積累語言
六、板書設計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理解“燕子專列”的意義。
3.了解課文內容,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初步理解課文大意,勾畫感受深刻的句子。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板書:燕子。你對燕子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燕子專列)齊讀課題。自讀課題,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要問的嗎?
。ㄗⅲ簩W生想問的問題可能主要有這些:什么叫專列?專列是怎么樣的?燕子為什么要乘專列(會乘專列)?這個故事講了什么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自語,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邊讀邊思考:人們為了燕子,做了什么?從中體會到什么:
2.認讀生字。
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
疲勞、饑寒交迫、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
3.交流思考的問題。
、偃藗優檠嘧幼隽耸裁?
提示:可從兩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呈人們、燕子專列)B.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
②根據自己的體會,在“人”和“燕子”之間加上合適的詞。
人→燕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幫助、喜歡、愛、救助”等詞。)
三、朗讀感悟,品讀第二段。
1.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成千上萬只燕子高高興興地從南方飛往北方。然而,它們在瑞士境內卻遇到了麻煩。究竟是什么麻煩呢?請同學們在課文第2自然段中畫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2.集體交流: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幾方面的麻煩?教師板書。(板書: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凍死、饑寒交迫等)讀一讀這些詞語,提醒學生積累。
。2)理解“饑寒交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這句話讓你感受到了什么,用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3)燕子遇到的僅僅是饑寒交迫的麻煩嗎?還遇到了什么麻煩?
長途跋涉是什么意思? 你們知道燕子一路上要飛過哪些地方嗎?這一路,燕子們多辛苦呀?誰能讀出燕子的疲勞。(指名讀)
。4)燕子們饑寒交迫,再加上長途跋涉所帶來的疲勞,所以課文說它們正——瀕臨死亡,瀕臨死亡是什么意思?
3.根據課文情景想象燕子的處境,結合自己的心情,進行朗讀指導。
四、指導寫字
。.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指導書寫。
。.學生抄寫生字和生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指名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研讀重點,感悟人文情懷
過渡:燕子饑寒交迫,瀕臨死亡,面臨危險,非常幸運的是它們逃脫了這場災難,誰知道這些可憐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幫助?
指名說,師板書:政府居民貝蒂
1.請同學們自由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人們為了燕子做了什么?把這些地方用——劃出。思考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感悟居民奉獻的愛心
(l) 出示句子:聽到消息以后,居民們走出家門,冒著的春寒,頂著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尋找凍僵的燕子。
(2) 按照課文內容把句子補充完整。
(3) 想想從橫線上的詞語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透過“紛紛”“滿天飛舞”“四處”等詞語,體會人們得知燕子的危險情況后的焦急心情,體會人們不畏嚴寒、不辭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產愛心。
(4)讀句子,想象成百上千的居民丟焦急而又耐心地四處尋找燕子的感人三場面。
(5)感情朗讀。
3.感悟貝蒂付出的真情
引導學生觀看課文中的插圖
(l)想象她一整天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2)小貝蒂不在乎的是什么?她在乎的又是什么?
⑶朗讀第4自然段,從“凍得通紅”“凍得僵硬”“不在乎”等詞語感受小貝蒂對待燕子的忘我真情。
三、續讀課文,深化理解
1.體會送別的感人場面
這些冰天雪地中饑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們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為政府的偉大決策,居民的愛心奉獻,貝蒂的真情付出,它們卻走進了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并即將啟程返回自己眷戀的家園。列車緩緩啟動,在人們送別與祝福的目光中,車廂里的燕子對著人們卿卿喳喳地叫個不停,它們在說些什么呢?—同學們,假如你就是車廂中的一只曾經被居民或貝蒂救護的燕子,在你即將告別他們的時候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想好了,請寫下來。
學生獨立寫話――準備發言――真情誦讀。
2.與貝蒂關切交流
列車在人們的視線中漸漸遠去,大家陸續離開站臺,然而貝蒂卻依然眺望著列車遠去的力一向,揮動著凍得僵硬的小手,為車廂中的燕子們祝!瑢W們,你們一定知道此時此刻的貝蒂內心深處的語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話想對貝蒂說。請同桌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布置作業,拓展深化
1抄寫本課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2搜集有關保護動物的資料,做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燕子專列
麻煩 救護
饑寒交迫 政府
瀕臨死亡 居民
貝蒂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6
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學習語文
開學第一課——《長城和運河》,要讓學生了解萬里長城之雄偉、京杭大運河之壯麗、中華民族祖先之聰慧,我便帶了學掛圖、生字卡片走進了室:
師:在我們,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穿行與東西,另一個像綢帶,連接著大陸南北,她們蔚為壯觀,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
生齊答:長城、運河。(通過預習,孩子們早已知道了她們的名字)
師:看看圖,結合你的預習內容,說說長城或者運河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出示學掛圖,指導觀察,意在讓孩子們感受到長城與運河雄偉、壯麗的特)
生:長城很長!
生:運河也很長!
……(對于孩子那簡單的回答我并不滿意)
師:能不能說得具體一些呢?
生:長城像一條巨龍穿行在大地!
生:運河像一條飄落在大地的綢帶!
……(請了幾個孩子,都是拿課文中的原話來回答!對于長城的雄偉、運河的壯麗并沒有自己的體會。不禁有些失望。
我想:也許是初讀課文吧,學生對文本內容還不能徹底的感悟!于是乎,我和孩子們一起品讀了課文!學完課文后:
師:誰來說說,長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奇異。(還是有些失望)
師:奇異具體表現在哪里?請大家看看圖,然后結合課文內容說說。
生:長城接連不斷,連綿起伏,像一條長長的龍。
師:你講得真生動!她……還像什么?(生興高采烈地看圖)
生:像一條游動的蛇。
生: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大街!
師:太短了!(學生敞開思路,各抒己見。)
生:像一條游動的大蟒蛇。
生:像一條穿行在大地的高速公路。
生:像飛機劃過天空留下的一條白色的絲帶!
……(這時,孩子門的臉神采飛揚!我想:這時他們才是真正體會到的長城之奇異。
師:你們的想象太精彩了!但我覺得還是像“巨龍”好,請同學們幫老師找找理由!
生:(沉思,翻開書本,再次閱讀文本,觀察插圖,尋找理由,這無疑又是一個探究的過程。
………………
反思
我們的孩子大多生活在農村,許多孩子并沒有見過長城和運河。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只有寬闊的街道、田間的小河……而這些與長城和運河又差之千里,學生對長城和運河的直觀感受唯有從書本的插圖中去獲!但是插圖又未能盡顯其風姿,學生從單純的語言文字中又很難體會到其雄偉、壯麗,更難以激發真正的喜愛之情,更別說是產生互動,故學中感覺十分之遺憾!我們的材中有許多類似的與學生生活經驗脫節的學內容,我們師不妨寬容一些,不要急著加以否定,讓孩子們在“自己的世界里”學語文,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大膽的進行表達!可能把長城比作街道、高速公路并不合適,但是在孩子們的世界里,那是感受新事物的又一方式!
在我們的學中,多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想想,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十分和諧、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自談、自探、自創、自得、自樂。在課文學活動中,讓他們在敢想敢說的空間里長大,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自然會水到渠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7
《丑小鴨》是根據19世紀丹麥著名董話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話改編的。從課文類型看,它是安排在“看圖學文”后的長“課文”。為了幫助學生讀懂課文,編者安排了4幅連貫的插圖。從課文特點看,它是一篇童話。教學時既要充分使用插圖,又要體現講讀課文的特點。
一、從整體入手,指導學生初讀課文
。保寣W生借助漢語拼音輕聲練讀課文,有不會讀的字可以查字典或互相問問,把課文讀通。
。玻寣W生對照生字表把本課生字及其所組成的詞語勾畫出來。經過反復拼讀,力求讀準字音。
。常谩伴_火車”的形式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然后引導學生議論是否讀得正確(不讀錯字、不加字、不減字、不重復)。
4.聽教師(或請讀得好的學生)范讀全文,然后引導學生說說課文寫的是一件什么事。做好這四件事,意在培養學生通過自學初步讀懂讀文。
二、精心設計問題,指導學生細讀課文
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啟發性、層次性和系統性。它不僅要緊扣作者的思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導學生去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而且要兼顧詞和句的訓練,還要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熟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上茸寣W生輕聲讀課文,然后討論:
①課文開頭告訴我們氣候怎么樣,是用哪一句話來說明的?(太陽暖烘烘的)
②在溫暖的春天里,鴨媽媽干什么?(臥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板書:臥草堆(dui)等(deng)。
通過討論,明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接著,可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這段話。
。玻畬W習第二自然段。可指名一位讀得好的學生朗讀課文,大家邊聽邊看書上的第一幅插圖,然后討論下列問題:
①從圖上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鴨是最后一個鉆出蛋殼的?“特別”是什么意思?(不同其它的。這里講這個蛋比其它的蛋大。)誰能用“特別”說一句話?板書:蛋特(te)別大。讀一讀課文內寫丑小鴨出蛋殼的兩句話。
②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鴨”?(讓學生對照圖畫,用書上的語句回答。要特別注意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詞語。)
、壑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上面提到的幾個詞語要重讀。
。常畬W習第三自然段。讓學生默讀這段話,并把重點語句勾畫出來。討論:
①丑小鴨在家里的處境怎樣?(除了媽媽疼愛他,誰都欺負他。)“除了”是什么意思?(只有)“疼愛”又是什么意思?(關心、喜愛)
、诰唧w說說他是怎樣受欺負的?(讓學生觀察圖2后,用書上的話來回答。)板書:哥哥姐姐咬啄養鴨姑娘討厭
、鄢笮▲喌男那樵鯓樱拷Y果如何?(丑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鉆出籬笆,離開了家。)
、苤笇W生懷著同情、憐憫的心情,用比較低沉、緩慢的語調朗讀這段話。
4.學習第4~6自然段。播放課文第4~6段的朗讀錄音,觀察第3幅圖,引導學生邊聽邊看邊想,體會丑小鴨痛苦的心情。
討論:
①丑小鴨來到樹林里,碰到哪些不順心的事?(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白天只好躲起來,晚上才敢出來找吃的。)板書:小鳥譏笑獵狗追趕
、诔笮▲啚槭裁匆w到湖邊的蘆葦地里悄悄地過日子?(怕別人發現)
③“傍晚”指的是什么時候?丑小鴨望著潔白美麗的天鵝為什么會“又驚奇又羨慕”?誰能用“潔白”說一句話?
、芴鞖庠絹碓嚼洌嫔辖Y了厚厚的冰,丑小鴨又遇到了什么事情?板書:農夫(fu)救
、荨靶姨潯笔鞘裁匆馑?(幸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
5.學習第7自然段。丑小鴨歷盡苦難,終于盼來了春天。指導學生觀察第4幅圖,然后自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討論:
、俪笮▲喪窃鯓影l現自己是一只美麗的天鵝的?
、诋敵笮▲啺l現自己是一只漂亮的天鵝時,會產生什么樣的心情?(驚喜、激動)啟發學生以驚喜、歡快的語調朗讀這段話。
三、分段細讀,回歸整體
1.誰能根據課文的4幅插圖,運用課文中的詞語,連貫地把《丑小鴨》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玻杂赏ㄗx全文。
。常懻摚
、佟按蠹摇睘槭裁匆圬摮笮▲?(嫌他長得丑)
②這種做法對嗎?應當怎樣做才對?(這種做法不對。小朋友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應當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③故事的結尾告訴我們什么?(丑小鴨原來是一只漂亮的天鵝)
④在這個故事中,誰最值得我們學習?(鴨媽媽和農夫)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什么?(學習他們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好品質。)
筆者認為,從初讀到細讀,再到總結性熟讀,層層深入地設計《丑小鴨》教案,它在講讀課文時體現了“九義”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關于閱讀教學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要求,既重視語言文字訓練,又重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8
《燕子專列》:
【設計理念】
《燕子專列》是一篇人文情驚較濃的文章,因此本設計力圖體現“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式之中,以具體的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體會人們保護動物的博大愛心。
【教學流程】
一、置境設疑,誘發閱讀動機
1、創設情景:
多媒體呈現站臺上人頭攢動,與正待啟程的列車揮手告別的畫面。
2、質疑:
隨著汽笛一聲長鳴,老師娓娓道來—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略停)相信同學們一定想知道答案吧。
通過設問句誘發學生的閱讀動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1、快速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師:請同學翻開課本第六課──燕子專列(教師相機板書課題),讓我們邊讀邊想,比比誰的答案最正確。
(學生快速掃瞄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后匯報:
學生匯報的時候,教師根據學情引導,要求學生先具體講講,然后再用一句話概括,反之亦可。
閱讀心理學講,閱讀應該是先由整體到局部,然后再由局部到整體。先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能為局部感知作好認知與情感上的鋪墊。引導學生先具體講后概括講既是整體感知內容的需要,也是一種較好的語言訓練。
韋唯演唱的《愛的奉獻》輕輕響起,學生在真情而悠揚的背景音樂中表達內心真切的感受。
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師大段的獨白,目的在于進一步喚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萌動的愛心,升華學生的情感品質,催生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實現從感悟、積累到運用的語言訓練。尤其是在第二個“創生”環節中,學生在背景音樂的渲染下,情意達到__,意味著教學目標的全面達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以介紹自己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
2、能抓住自己特點,寫寫自己。
3、能發現并體會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問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積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諺語,閱讀成語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談話引人,激發說話興趣。
師:同學們,我想你們都做了采訪,知道了在別人眼里你是什么樣的孩子。其實,最了解你的莫過于你自己了。有人說你粗心大意,你也許不服氣地想:我心細著呢?面前這些熟悉你的老師和同學,一定不會象你自己那樣全面了解你。有興趣向大家介紹一下真實的你嗎?
二、讀提示,明白交際要求
1、可以說自己性格、愛好、也可以說優點和缺點,還可以說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說真話,說實事。
3、注意聽別人說,對別人說的能做出評價。
三、認真思考,組織語言,小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紹什么,怎樣介紹。
2、小組交流
3、評一評:誰說出了自己特點?
四、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1、小組選代表在全班講。
2、師生評議:不僅要評講得怎么要,還要說說自己聽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師根據不同學生特點給予不同的提示性評價。
五、總結
師:通過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談,我相信小朋友們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處。
第二課時(習作)
一、結合口語交際,引入習作
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我們都做了自我介紹。現在我們就來寫寫自己,好嗎?
二、確定交流對象,自主習作
1、引導學生閱讀下面的一段話,開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個男孩,已經11歲了。你要問我長得怎么樣,一個詞——奇貌不揚。奶奶卻說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卻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翹,一看就會侃,再加上一對大耳朵往前扇著,準是個有福人。
(1)讀讀這一段,你覺得丁丁這段自我介紹寫得怎樣?
。2)你準備怎樣介紹自己?
。3)選定對象(老師、同學或未見過面的人)自主寫作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0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學習積累本課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中所介紹的幾種昆蟲的特點。
2.品味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來將這些特點表達出來的,學習作者活潑生動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自然萬物的好奇心與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所介紹的幾種昆蟲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來將這些特點表達出來的,學習作者活潑生動的語言。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一定都很熟悉昆蟲吧!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碰見它們。誰能說說你最了解或最喜歡的一種昆蟲嗎?(學生交流)
看來同學們都對昆蟲有所了解,不過,昆蟲世界博大精彩,還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昆蟲的文章--《昆蟲備忘錄》,相信我們會有新的收獲。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中的生字。重點指導翹舌音“綢”的讀音。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
(1)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巨-距(距離)-拒(拒絕)-矩(規矩)
周-綢(絲綢)-調(調整)-稠(黏稠)
莫-膜(隔膜)-模(模糊)-摸(摸黑)-饃(饃饃)
(2)多音字。
螞mǎ:螞蟻螞蟥mà:螞蚱m。何涷
辨析:“螞”在組成“螞蟻”“螞蟥”時讀mǎ;在組成“螞蚱”(蝗蟲的俗稱)時讀mà;在組成“螞螂”(蜻蜓的俗稱)時讀mā。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課文用生動有趣的筆調向我們介紹了蜻蜓、瓢蟲、獨角仙、螞蚱等昆蟲,表達了對大自然和自然萬物的`好奇與熱愛。
2.課文可以分成哪幾個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明確:課文可以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小標題就是它的主要內容,即作者在每個部分分別介紹了復眼、花大姐(瓢蟲)、獨角仙和螞蚱。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復眼”部分。
(1)這部分小標題叫“復眼”,根據課文內容,說說復眼是什么意思。
明確: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
(2)補充介紹關于復眼的知識。
復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復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復眼是相對于單眼而言的,是昆蟲的主要視覺器官,通常在昆蟲的頭部占有突出的位置。多數昆蟲的復眼呈圓形、卵圓形或腎形。
(3)根據課文內容,說說復眼對昆蟲有什么作用。
明確:復眼能讓昆蟲的視覺更靈敏。
(4)文中提到了哪些有復眼的昆蟲?
明確:蜻蜓、蒼蠅。
2.學習“花大姐”部分。
(1)在北京方言中為什么會把瓢蟲叫作“花大姐”?
明確:因為多數瓢蟲外殼的顏色艷麗,而且鞘翅上面有美麗的斑點,形成一種別有情趣的美麗圖案,所以被俗稱為“花大姐”。
(2)“瓢蟲款款地落下來了,折好它的黑綢襯裙--膜翅,順順溜溜;收攏硬翅,嚴絲合縫”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運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辭手法,把瓢蟲的膜翅比作“黑綢襯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膜翅的顏色和質地,以及薄而透明的特點。
教師點撥:
暗喻的特征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系,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有時不用比喻詞。
(3)補充介紹關于膜翅的知識。
膜翅為昆蟲中最常見的一類翅,膜質翅,其薄而透明,翅脈明顯可見。如蜂類、草蛉、蟬和蜻蜓的前后翅,蠅類的前翅,甲蟲、蝗蟲和蝽的后翅等。
(4)這部分還有一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嗎?
明確:“瓢蟲,朱紅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顏色鮮艷的小圓點,特別漂亮”,把瓢蟲的硬翅比作“瓷漆”。
(5)瓢蟲是害蟲還是益蟲?
明確:根據圓點數不同,瓢蟲的益害屬性是不同的。有的瓢蟲吃蚜蟲,是益蟲,如七星瓢蟲、十四星瓢蟲;有的瓢蟲吃馬鈴薯嫩葉,是害蟲,如十一星瓢蟲、二十八星瓢蟲。
3.學習“獨角仙”部分。
(1)這部分第1自然段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它摔得很重,摔暈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幽默地寫出了獨角仙的動作。
(2)獨角仙為什么被稱作“昆蟲中的霸王”?
明確:因為它在甲蟲里可能算是的,從頭到腳,約有兩寸。
(3)“獨角仙,在甲蟲里可能算是的”一句中,“可能”一詞能否刪掉?為什么?
明確:不能刪掉。“可能”表示獨角仙是甲蟲中的是作者的推測,不一定是事實;如果去掉,就表示獨角仙在甲蟲中一定是的,不符合作者的原意和客觀事實。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據說給它套上一輛泥制的小車,它拉著就走”中“據說”一詞能否刪掉?為什么?
明確:不能刪掉。“據說”表示甲蟲會拉泥制的小車只是作者聽來的,不一定是事實;如果去掉,就表示甲蟲一定會拉車,不符合原意。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學習“螞蚱”部分。
(1)文中提到了螞蚱的哪些種類?分別找出描寫這些種類的段落。
明確:
①尖頭螞蚱。提到它的地方在第1、2自然段。
②“土螞蚱”。提到它的地方在第4自然段。
(2)第3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呢?
明確:寫螞蚱飛行時的聲音和膜翅的顏色。
(3)“土螞蚱”有哪些特點?
明確:身體粗短,方頭,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一被抓住就會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五、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1)課文第一部分介紹“復眼”,提到了xxxxxxxx和xxxxxxxx這兩種昆蟲;第二、三、四部分分別介紹了xxxxxxxx、xxxxxxxx和xxxxxxxx這幾種昆蟲。
明確:蜻蜓蒼蠅花大姐獨角仙螞蚱
(2)課后,用你喜歡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說明的圖片,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
2.總結。
這篇課文以有趣的方式、生動活潑的語言介紹了多種昆蟲的相關知識,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一定也有其他自己喜歡的昆蟲,可以學習這種方式寫一寫。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七、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選擇一種植物,走近它,了解它。
2.給選定的植物制作一個觀察記錄卡。
3.借助記錄卡,寫一寫這種植物。
4.寫之前再去仔細觀察一番,調動視覺、觸覺和嗅覺等各種感官來將植物了解清楚。觀察的時候,要抓住這種植物的特點。
5.寫的時候,把觀察和感受到的寫清楚。重點寫這種植物的樣子、顏色、氣味,以及其他特點。
6.寫完后,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寫同一種植物的同學還可以一起交流。
7.培養觀察能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1.選擇一種植物,走近它,了解它。
2.給選定的植物制作一個觀察記錄卡,并借助觀察卡寫一寫這種植物。
3.抓住植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新課導入
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學習如何制作一張植物卡。世界上的植物千千萬萬,它們的形態也千差萬別,我們要寫一種植物,必須寫出它的獨特形態。在寫作前,要選擇好你喜歡的一種植物認真仔細地觀察,觀察時要調動身體的各個器官--視覺(看一看)、嗅覺(聞一聞)、觸覺(摸一摸)、味覺(嘗一嘗)、聽覺(聽聽別人怎么說),全面了解該植物的外形、生長特點等等。
二、文題展示
本次習作是讓同學們選擇一種植物觀察,然后為它做個觀察記錄卡,再借助記錄卡,寫一寫你的植物朋友,讓更多的人了解它。
三、寫作指導
1.觀察時,要觀察植物的干、枝--大小、高矮、形狀、色彩,葉--形狀、色彩、變化,花--形狀、姿態及顏色。例如:觀察梅花,先選一棵長得好的梅花,看看花是怎樣排列在莖上的,是一排還是兩排,是對排的,還是隔著排的;然后,再仔細看一朵花,看它可以分成幾部分,花瓣是什么樣的形狀,像什么,花中間還有什么,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像什么,風吹來的時候花是怎樣的姿態;最后,你再走到遠處,看看這一大片梅花,在陽光照耀下又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2.寫作中,一定要抓住植物的特征,并且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表現這些特征。
比如:
(1)對比法。如“在這千姿百態的植物世界里,我最喜愛的既不是花中牡丹,也不是嬌艷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蘆薈”。像這類的描寫,一般放在開頭,開門見山地告訴讀者,你對蘆薈情有獨鐘。
(2)比喻法。如“花瓣一層又層,密密地重疊在一起,像一個淡黃色的繡球”。
(3)擬人法。
(4)襯托法。如“蘆薈不像牡丹那樣艷壓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樣溫文爾雅,更不像玫瑰那樣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樸實無華和默默為人奉獻的內涵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5)遠近結合法。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
(6)聯想法。我們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聯想到其他事物,這些事物往往與這棵植物有共同之處。植物的特點往往使我們聯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可以聯想到要與不正之風作斗爭。
3.按一定的順序寫。開頭可以按總起的格式寫喜歡×××,建議運用對比方法。中間內容要抓住植物的特點,調動各種感官(看、聽、聞、摸、感覺到的)結合各種修辭手法描寫。結尾可以用總結法,例如“遠遠望去,許多串紅連成一片,紅得耀眼,真像燃燒的火苗,漂亮極了”;也可以用抒情法,例如“我喜歡你--萬壽菊”。
四、范文評析
我的植物朋友
我家的小院子里,有一群高大挺秀的衛士--竹。每當看到她們時,我便會不知不覺陶醉于其中。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未融盡殘冬,新的生命--竹筍就悄悄地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面時,她像一個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隨風起舞,婀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
竹,輕盈細巧、清新高雅,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她文靜,默默無聞,她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都頑強地舞動,快樂地跳舞。
竹,笑迎風霜雪雨!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边@千古名句已傳遍了世界。她與白楊一樣直,一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她那剛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風霜嚴寒的精神,是文人學者畢生所追求的,這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粗@竹,我想到了那些具有竹子品格的革命先驅們,他們像竹子一樣,不畏艱險,不屈不撓。他們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啊,竹!你是我生活的老師,前進的伙伴!
總評: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作者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向我們介紹了竹的外表和竹的品格,在文章的最后點明中心,表達了對具有竹子品格的革命先驅們的敬佩之情。詩句的恰當引用也為文章增色不少。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
知識與能力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挨挨擠擠、清香”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優美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見到的荷花,增強對荷花的感情認識。
2.讓學生自己分析和記憶基礎知識,表達自己對荷花的看法和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欣賞美麗的荷花時,體會自然的神奇美妙。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上兩節課,我們領略了春天大自然的美麗景色,這節課我們將走進夏天。同學們想一想,夏天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學生交流)你們見過荷花嗎?它是什么樣的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題為《荷花》的課文,更深入地了解美麗的荷花。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后鼻音“蓬、脹”,平舌音“姿、隨”,翹舌音“勢”和多音字“挨”的讀音。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瓣、蓬、脹、裂、姿、勢、仿、佛、隨、蹈”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止”時,可以用動作表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脹:小店新開張,誠信賣蚊帳。這天肚子脹,出貨忘記賬。
仿:小芳把紗紡,作坊受采訪。勤勞人效仿,志堅不彷徨。
佛:開水要煮沸,貝雕費用貴。潮急心怫然,仿佛大風吹。
瓣:言語來爭辯,有點細分辨。種瓜花瓣香,絲線扎小辮。
隨:小隋進部隊,父母緊跟隨。一去二三年,搶險傷骨髓。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蓬”的“艸”要蓋住“逢”。
“脹”左窄右寬,“長”的撇捺相呼應。
“裂”上下要寫得緊湊。
“資”上下均分,下面是個“貝”。
“仿”左窄右寬,右邊“方”要寫得自然舒展。
“佛”的“弓”要寫得稍扁一些。
“蹈”左上“口”小而方正,右部首筆是平撇。
“止”長豎在豎中線上,底橫長,托住上面。
易錯提示:
“蓬”不要寫成半包圍結構。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列:裂(裂開)-烈(熱烈)-冽(凜冽)
次:姿(姿態)-瓷(陶瓷)-咨(咨詢)-資(投資)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明確:夏日的清晨去公園賞荷花。
2.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明確:第一部分(1):寫“我”去公園看荷花。
第二部分(2、3):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姿態。
第三部分(4、5):寫“我”觀賞荷花時的想象和感受。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學習第1自然段。
(1)清晨的荷花是怎樣的?從第1自然段中的什么地方能體會到?
明確:從“一……就……”能體會到荷花的清香之濃郁。想象一下清晨公園的美景,荷花宛若明珠點綴在其中,令人心曠神怡。
(2)清晨到公園玩的“我”心情怎樣?
明確:高興、驚喜、迫切……
(3)從字里行間,可以了解到“我”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從“清早”“一……就……”“趕緊”“往……跑”等詞句,不難看出,“我”是個愛花的人,非常善于觀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4)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開門見山地點明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開端。不見花容,先聞其香,從側面烘托了荷花之多、花香之濃。
五、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作者未見荷花,先聞花香。既然花香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那么所見之荷花一定更加有魅力了。下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去欣賞荷花。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花瓣蓮蓬飽脹裂開姿勢
仿佛隨風舞蹈停止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自然段,它主要講荷花散發出清香。正是聞到這股怡人的清香,作者才迫不及待地想早一點見到荷花。那么,就讓我們跟作者一道去看荷花吧!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學習第2自然段。
(1)朗讀指導:在讀的時候,注意語氣高低輕重的不同變化,以強調荷花的不同長勢。其中,“兩三片”“全”要讀得重一些;“有的”“有的”可以拉長讀。
(2)第2自然段第一句話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句話與第1自然段“聞到一陣清香”相照應;ㄩ_了才散發清香,才能吸引“我”去觀看。
(3)這段的第二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明了荷葉的顏色、形狀,突出了荷葉又大又綠又圓的特點。
(4)第二句話中“挨挨擠擠”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表現出荷葉密密層層的樣子,體現了荷花勃勃的生命力。
(5)第三句話中“冒”字有什么表達效果?
明確:通過這個“冒”字,我們仿佛看到白荷花像極欲掙脫束縛的頑皮的孩子,是那么有活力。
(6)第2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描寫了荷花的哪幾種姿態?
明確:作者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繪了荷花初開、全開、未開的三種姿態,既突出了荷花的姿態美,又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
教師點撥:
排比是一種利用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主、謂、動、賓)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來加強語勢效果的修辭手法。用排比寫人,可將人物刻畫得細致傳神。用排比寫景,可將景物描寫得細致入微、層次清楚、形象生動。運用排比說理,可將道理說得充分透徹。運用排比抒情,可使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
2.學習第3自然段。
(1)朗讀指導:要重讀“一大幅”“了不起”等詞語,突出喜愛、贊美的感情。
(2)第3自然段第一句話有什么作用?
明確:每一朵花都有一種姿勢,寫出了荷花的千姿百態,突出了荷花的美。
(3)第3自然段中的畫家是指誰?為什么說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
明確:這里的“畫家”是指大自然。作者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畫”。這樣說表達了作者對千姿百態的荷花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因為只有大自然才能賦予生物以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創造出一大幅如此美妙的活的畫。
3.學習第4、5自然段。
(1)朗讀指導:要帶著贊美的語氣,讀出作者享受其中、忘我陶醉的心境。
(2)任何人站在這一大幅活的畫面前都一定會有許多奇特的感受,那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
明確:他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朵荷花。
(3)閉上眼睛,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師配樂朗誦第4自然段)睜開眼睛,說說你剛才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明確:從“翩翩起舞”中能感受到荷花開得非常美。荷花的美吸引了許多小動物,比如小蜻蜓、小魚……
(4)“我”怎么會忘了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明確:因為“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已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進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實寫照。
4.回顧全文,思考:全文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荷花的?
明確:全文主要從聞到荷花的香味,看到荷花的姿態、顏色,想象荷花舞蹈的動態這三個方面來寫荷花的。尤其是對荷花半開、全開、還是花骨朵兒這三種姿態的描寫,更是淋漓盡致。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1)仿照課文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明確:示例:學校大掃除的時候,同學們有的掃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排桌椅,大家都干得很賣力。
(2)課文學完了,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你對這篇課文的喜愛之情?
明確:可以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進行語言的積累?梢援嬕环苫▓D,并配上一首自己寫的小詩來贊美荷花。也可以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
2.總結。
大家都用文字表達了對荷花的喜愛之情,(相機板書:喜愛)再來回顧一下葉圣陶爺爺分別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荷花的。(結合板書總結,并相機板書:色、味、形)我們也可以嘗試用這樣的方法寫寫自己喜歡的花呢!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會認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賽跑、憂傷、持續、安慰、日月如梭、雖然、狂奔、暑假、受益無窮、將來、假若”等詞語。
能力目標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感知、感悟課文內容
情感目標
搜集、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體會時間的意義,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本節課訓練重點是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文章最后一段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本課難點是通過文中具體事例明白時間可以爭取的道理,從而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課的開始,我向學生播放劉翔在賽場上奔跑的畫面,同時在畫面上配上時鐘,因為學生對劉翔很熟悉,一下子就引起了同學的興趣,同時,時鐘也讓學生很直觀地理解了和時間賽跑的意思。
二、質疑定向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庇捎谖恼骂}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導入新課以后,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我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概括為以下三個問題:(出示問題)
1、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要和它賽跑?
2、“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3、賽跑的結果怎么樣?
三、探究體驗
1、合作探究
問題確定后我讓學生選擇最想探究的問題,自由結合組成探究小組并迅速確定每個人的角色。這樣就為下邊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復讀文,自主探究,學生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難免碰壁或者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由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問題基本明朗化,這時進行全班交流,由中心發言人代表小組進行發言。我根據學生匯報情況相機板書,并及時出示下列重點句子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2)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4)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2、朗讀體驗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學生探究理解過程重,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比如:(1)用悲痛的語調讀第一自然段,體驗作者的悲痛和時間的無情;(2)用稍慢、無奈與沉重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體驗時間的短暫與無情;(3)用稍快而又興奮的語調,體驗我跑贏時間的興奮和喜悅。)
四、遷移拓展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要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性,要擴大學生閱讀面,所以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并理解體驗后,我會引導學生試著把自己喜歡的語句讀一讀,背一背,并積累下來。,學會積累并為自己所用。同時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關時間的名句。如:魯迅說的“時間就是生命”。孔子說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五、反思升華
在學生積累了一些有關時間的名言后,我再引導學生讀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并結合實際進行反思升華,使教學進入第三個階段,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
1、作者寫出了這么好的文章,可見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如果他不和時間賽跑,他會在文學上取得成功嗎?
2、假如有一天你也和時間賽跑,努力學習,并在某一個方面取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會感到和時間賽跑其樂無窮呢?
3、說說自己和別人浪費了時間的一兩件事,并就此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通過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時間就不會事業有成,和時間賽跑是人生中的樂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該如何珍惜時間,為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習慣奠定了基礎.
六、自主作業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和感受,并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并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學生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我安排如下作業:(出示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題來做。
(一)、以《時間,你是我的親密伙伴》為題,談談你浪費或珍惜了的時間及感受。
(二)、從報刊、電視、網上或生活中搜集:哪些人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他們有哪些動人事跡?
(三)、列舉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說一分鐘可以做那些事。
板書設計:
和時間賽跑
的教學反思
《和時間賽跑》既是一篇感人的文章,又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文中“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后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日落日出、鳥飛鳥還等自然現象,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并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本文采用的是敘議結合的方法,觀點鮮明,故事具體,值得我們學習與深思!
時間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時間的理解比較膚淺。在學習本課時,以“謎”入手,通過猜謎、找謎、解謎、揭謎底的過程,來理解課文,讓學生結合實際感受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體驗。
《和時間賽跑》這一課的教學時,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思路設計新穎。
猜謎語是學生最喜歡,也是最熟悉的游戲,我在準備《和時間賽跑》這一課時,第五自然段中說:“爸爸等于給我說了一個謎!边@句話中的迷字,給了我啟發,如能按猜謎語的形式來設計教學,對學生來說有吸引力,他們會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于是經過深入分析,發現這個迷就是第四自然段中“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有了謎就有了解謎過程,第八自然段和時間賽跑就是解謎過程,第十自然段“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就是作者解出來的謎底。因此我就按這種思路設計教學,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課文,整篇課文也以猜謎的方式展開:找迷——解迷——揭謎底。首先讓學生找出爸爸說的迷,理解迷的含義。接著從發現身邊事物永遠不會回來,引出解謎的過程,也就是和時間賽跑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對作者和時間賽跑的收獲有個感性認識,對作者進行簡介。最后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了謎底。圍繞謎底,讓學生談認識、感受,通過整個解謎過程,使學生認識雖然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就可以成功。
二、從生活體驗理解教材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處處都洋溢著語文的氣息。學生是以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去解讀教材的。教師在教學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現在的“用教材教”。讓教材成為學生通向真實生活,通向廣闊世界的橋梁。通過課本文本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機聯系起來,學得更深,更廣。
三、強調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我們的語文教學洋溢著人文的色彩,充滿著生命的感動,負載著陶冶情操的使命。教師要善于關注和挖掘教材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使之成為喚醒學生心靈的源泉和動力,使學生心中美好人性的萌芽慢慢地滋生,強壯。完善學生人格,要把語文課上到學生心里。
四、朗讀中品味情感。
隨著探究問題、理解內容的深入,我始終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個性朗讀,發現問題時讀,理解內容時讀,體會情感時讀?刹捎米杂勺x、范讀、指讀、評讀、齊讀等。學生在理解和感受中讀出了“我”因外祖母去世的哀痛,讀出“我”體驗時間流逝的哀愁,讀出“我”跑在時間前面的喜悅。通過這些豐富多采,個性鮮明的朗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明理、悟情。
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以下幾點是我不足之處:
1、關注學生做得不夠。在實際教學中,自己的評價語言還顯單調。學會贊美學生,可是一門藝術。這也是以后要努力的一點。
2、學生默讀了,心里有了,但總覺得有點“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的感覺,是否因為有聲朗讀少了,值得思量。
3、學生有聲朗讀時,情感還差點火候,悟與讀的轉化在平時要加強訓練。
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獲得實實在在地“成長”,這是我的追求。這節語文課上,孩子們有收獲,而我的教學生活也一樣。希望在我的陪伴下她們可以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理解古詩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美景。
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和想像能力。
2,過程和方法:運用“三學一拓”教學模式感受詩中描 寫的情景。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審美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4,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意,感受詩中描寫的美景。
5,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導學: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了許多古詩,你們能背一背嗎?今天,老師也要背古詩?墒遣皇怯美收b的形式,而是要把它唱出來,想聽嗎?你們知道我唱的古詩的詩題嗎?揭示課題。
三,自學:
(一)讀詩:1,生自讀古詩。2,師配樂朗讀。
3,評價一下老師的朗讀,說一說朗讀時注意了什么?4,再讀古詩。5,生配樂朗讀。
(二)出示自學內容:通過我們的朗讀,你都讀懂了什么?現在就請你拿起手中的筆來劃一劃,寫一寫。自學三分鐘。
四,點學:匯報自學成果,教師適時進行點撥。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就請同學們各抒已見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學生A:我讀懂了“惜”是愛惜的意思,學生讀第一句詩。誰愛惜?愛惜什么?一個“惜”字將無聲的泉水細細地流了出來,因愛惜流水不愿多流一點,化無情的水為有情。同學們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手法?說一說這句詩是什么意思?怎樣來讀?“無聲”一詞要讀得輕柔。突出“靜”
學生B:“愛”是喜愛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情境想像:晴天里柔和的風光是怎樣的?還有誰和他學的是一句詩。讓學生補充,說詩句意思:樹影映在水面,像是愛戀這晴天柔和的風光。這句詩也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寫出了小池的幽靜美麗。
學生C: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葉那尖尖的角剛剛露出來。指導朗讀:“才露”重讀,想像情境:你認為這是怎樣的小荷。讀出小荷的美來。
學生D:早有蜻蜓立上頭:早就有蜻蜓飛來落在它上面。找動詞“立”讓學生演示“立”解釋是落的意思。指導書寫“蜓”想像情境:你們想蜻蜓會對小荷說些什么呢?把這兩句詩一起來讀一下。
五,拓展:
我找同學把這首詩再讀一下,看一看能不能讀出詩的意境來。師范讀:老師也想來讀了,請你閉上眼睛想畫面,看你能想到哪些美景?出示大屏幕:早晨,當我漫步在小池邊,看到...... 感到......
六,總結:
孩子們,在詩人的筆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就說這首小詩里的景物吧,蜻蜓啦,泉眼啦,連樹陰也一樣,各有各的行為,各有各的心事。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擬人法。欣賞了這幅池塘小景,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呢?出示大屏幕:樹,風吹楊柳;。看著圖片,說一說用上這樣的寫法。
板書: 小池
泉眼 惜
樹陰 愛
小荷 露
蜻蜓 立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學習生字詞。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聯系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師生互動
修改
一、揭題質疑
1、指讀課題,正音“吵”是翹舌音,“爭”翹舌音,后鼻音。
2、質疑:
(誰和誰爭吵,為什么爭吵,怎樣爭吵,爭吵后各有什么表現,爭吵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ㄗ约鹤x書,討論解決)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要求:
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不要丟字、添字。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借機巡視輔導。
三、指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請八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
2、糾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翹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誰和誰爭吵”(“我”和克萊諦)
板書:“我”克萊諦
2、“為什么爭吵”。
、抛宰x1~4自然段
、浦该卮穑ǹ巳R諦把我本子弄臟,我報復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臟了)
板書:弄臟本子
五、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讀書,自己學習了生字、弄清楚了“誰和誰爭吵”和“為什么爭吵”兩個問題,下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教學反思】
《爭吵》是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我”和克萊諦因本子弄臟而發生爭吵的事,要讓孩子們懂得同學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這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文章,與孩子們的現實生活比較接近的。然而,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課文的字數較多,生字也較多。我上的是第一課時,F在我對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進行反思,確定了上課的篇目并不是說就確定了上課的內容!稜幊场纷鳛槿碌囊黄n文,而且確定是上第一課時,就必須根據學段的特點來確定教什么,怎么教?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段特點。我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除了要解決字詞以外,更想讓孩子們能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篇幅較長,如果讓孩子們直接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會有難度,還會浪費不少時間。于是我先設計了四個簡單的問題,如:“誰和誰為什么爭吵?爭吵之后我和克萊諦各自表現如何?結果怎樣?父親知道這件事后態度如何呢?”這四件事其實就是的內容。孩子們把它變成自己的話串在一起,就是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實際也正如此,孩子們很快就知道了大概內容,語言的表述也很完整,這也是本節課得以順利完成的保證。看來在中年級段,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方面,老師要適時降低難度,適時引導,還需多去考慮學生的實際,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在課文精讀部分,我抓住人物爭吵時的對話來展開教學。學生通過讀、悟來體會人物的心情。明白爭吵的真正并?橋臟了本子,而是出于嫉妒。在這個環節讀悟相應成趣,讀和悟的能力都相應的得到了提升?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9-08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09-02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11-29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案12-13
小學語文下冊《白樺》教學教案11-05
語文下冊教案12-13
語文下冊教案12-14
語文A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莫高窟》教案12-03
語文下冊的教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