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1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種、噴射、火焰、驅寒取暖、驅趕、領袖、氣急敗壞、懲罰、敬佩、造福、違抗、狠心、雙膝、啄食、肝臟”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學準備
關于普羅米修斯的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火”導入
1、導語:同學們,對于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說出火的用處嗎?(比如:火能燒熟食物,火能驅趕野獸,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帶來溫暖,火能燒開涼水,火能通報敵情,火能傳遞信息,火能煉造工具,火能幫助人們戰斗……)
2、在發明電之前,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發展無一處能離開火。可以說,火啟迪了人類的智慧,火賦予了人類騰飛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偉大發明,有了火的幫助,人類就開始有了技術發明,向進步和文明邁出了第一步。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國有燧人氏鉆木取火的傳說。在古希臘,有普羅米修斯背著天神宙斯,把火從天上偷走帶給人間的神話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讀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自讀自悟,完成自學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認讀生字新詞。
2、邊讀邊思考:火是怎樣來到人間的?火為人類帶來了什么?為普羅米修斯帶來了什么?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感興趣的問題,準備與大家交流討論。
三、初步匯報交流
1、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和生詞。
2、交流思考的問題。交流時,先說一說,再讀文中相應的句子和段落。試著講講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書寫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交流疑問或感興趣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為人類盜火?
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能忍受那樣的折磨?
……
二、結合學生的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思考:
1、自從有了火,人類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把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號加以補充。如:
自從有了火,人類就開始用它燒熟食物,驅寒取暖,并用火來驅趕危害人類安全的'猛獸。
自從有了火,人類不吃生的東西,減少了疾病。
自從有了火,人類的夜晚就有了光明。
……
三、小結:
1、對,在漫漫的長夜,火給人帶來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給人送去溫暖。有了火,人類才領略了熟食的美味,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有了火,人們才能燒制陶器,冶煉金屬,制作更精細的工具和武器。普羅米修斯為人間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啊!
2、當普羅米修斯看到人間的變化時,他會怎樣想呢?
指導朗讀: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
3、從哪里看出普羅米修斯的不屈?
指名讀六、七自然段,讀出普羅米修斯的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結合插圖,朗誦六、七自然段。
四、引導評價,升華情感
1、導語:盡管最終普羅米修斯結束了他的苦難,但誰又能忘記他所遭受的痛苦呢!作為人類的一員,你將怎樣評價普羅米修斯的功績呢?請寫一寫吧!
2、學生自主寫。
3、交流朗讀。
例文:普羅米修斯,你這個盜火的英雄,你是那樣的勇敢,你是那樣的不屈不撓,你是那樣的英勇頑強,至高無上的眾神之神宙斯也不能讓你屈服!人類永遠都不會忘記你,永遠都會感激你!是你,讓人類走出了愚昧,是你,讓人類走向了文明。
五、鼓勵拓展閱讀
我們不能忘記,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羅米修斯,還有幾個人物,他們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過故事,你一定對他們也有了個初步的評價。他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他們,可以讀讀其他的古希臘神話故事。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二、重難點:
1、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三、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2、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3、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4、分組學習
讀熟三首詩,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5、指導朗讀。
四、教學反思:
我在黑板上給孩子們抄了一首劉禹錫的《望洞庭》,指導學生朗讀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導背誦。一節課,不僅學會了教材上的古詩,還積累了課外書上的古詩一首。這樣的課堂拓展,教一帶一,既充實了教學內容,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課后,我進行了教學反思認為,“課堂拓展,教一帶一”的方法,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布置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們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
在這堂課上,在一些細節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在一個環節上媒體沒有同步,比如板書當中的一些失誤,以及在隨機問答中的不夠嚴密等,都是因為準備的不夠充分,或者說是設想的不夠嚴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課后充滿懊惱,并一次次告誡自己:今后上課務必要認真、再認真,做到百密而無一疏。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3
一、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
(三)觀賞漓江的水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漓江水
問:漓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2、歸納漓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3、體會最后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五)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么感覺?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或投影,啟發學生把山、水聯系起來讀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六)指導背誦
三、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敘述了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文章譴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設計的這堂課,旨在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在讀和賞析中,讓學生達成共識: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諧的。我們人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中,心曠神怡,人與自然也是和諧共存的。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4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學習重難點:
重點是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導語:“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到處是綠色,到處是鳥語花香。而嬌艷的花朵,無意是春天里最絢麗多彩的一筆。它用繽紛的色彩,嬌弱的身姿、清幽的氣息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然而當你對于千萬朵在冷風中怒放的小花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初讀知大意:
1、小組合作:互相檢查課文情況,互相質疑問難,解決不了的問題先記錄下來,留到全班交流時提出來。
2、自學反饋: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師生共同質疑問難。
3、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說一說: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意見什么事?
三、細讀理清脈絡:
1、維也納的春天給作者六下了怎樣的印象?他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默讀課文,畫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并聯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請學生上黑板寫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線索和作者的情感脈絡。
四、品讀感悟美:
1、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圈畫出精妙之處,反復品味,揣摩作者內心感受。必要時可以和身邊的同學交換意見。
2、文學鑒賞會:
教師扮演文學鑒賞會的主持人:各位文學評論家們,大家反復閱讀了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氣》。現在就請各位就文中的語言是否優美,遣詞造句是否準確生動發表高見吧。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他們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讀入情景:
1、循著作者情感的變化,入情入境地朗讀全文。
2、舉辦朗讀比賽,評出優勝者。
六、回讀抒胸臆:
生命是寶貴的,卻是短暫的。有一位哲人說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同學們,學習了本組課文,當你為磚縫里頑強生長的小苗喝彩是,當你被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震撼時,當你為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動時,你對生命的意義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悟呢?請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記錄到自己的日記中吧。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5
教學目標
1、認識“岳、湘”等8個生字
2、能夠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積累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第二單元主要學習的是什么?(自然的奧秘、科技的精彩)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4篇課文,想一想:每篇課文講了什么內容?(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二、學習“交流平臺”
1、自評式的學習中,你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呢?
2、你是怎樣解決那些不懂的問題的?
3、讀課本第31頁“交流平臺”的內容,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查資料、請教別人)
4、小結:在以后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一定要積極思考,想辦法解決、
三、學習“識字加油站”
1、看課本中的圖片、這是什么?(一張匯款單)
2、請你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疑問?(匯款單上的金額為什么要大寫?)
3、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為了防止金額被篡改)
4、出示大寫數字,指名認讀、(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
5、同桌合作、一個說數,另一個用大寫數字寫出來
四、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由于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東西,他們的名稱有的是新出現的,有的'是在原有含義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含義、
2、出示詞語:云技術、多媒體、克隆、互聯網,桌面、窗口、潛水、文件夾
3、讀一讀詞語,說說這兩組詞語分別屬于哪一類
4、小組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
(二)第二題
1、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作者是怎樣介紹事物的?讀一讀課本中的句子,指出說明方法、(作比較)
2、作比較有什么好處?(將我們熟悉的事物與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較,能更好地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說明的效果)
3、請你在學過的課文中找出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的句子,并與同學們交流,說說這樣表達的好處
4、拓展練習:請你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介紹一種自己喜歡的事物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中的句子,注意讀準“塞”“鎖”的讀音
2、學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描寫自然風光的詩句
(1)“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這是出自徐悲鴻的一副對聯、此段用南北方景色的不同,道出了地域文化的差異、
(2)“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是一副回文對聯,就是上下聯從最后一個字往前倒著念和順著讀是一樣的、回文要做到“似倒而順,似順而倒”,這有賴于巧妙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匠心
(3)“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這是蘇州滄浪亭的對聯、上聯出自歐陽修的詩歌《滄浪亭》,“清風明月”指的是自然界的景物,它們沒有主人,人人可得而享之,所以說原本是無價的、下聯出自蘇舜欽的詩歌《過蘇州》,寫蘇州景物美好宜人,山水亦似有情,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濟南大明湖的一副七言對聯,語言精練,對仗工整、上下聯巧用兩組數詞,僅用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幾個最具特色的景觀,就極其生動逼真地概括了濟南古城風貌的秀美景色、這不僅是對大明湖綺麗風光的精彩描繪,也是對風景如畫的濟南城的由衷贊美
3、你還積累了哪些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請全班交流
(有雨云生石,無風葉滿山、雨過山頭綠,云來地上陰、萬色云霞花四照,一潭水月鏡雙清……)
4、讀了這些對聯,你有什么感受?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認識了數字的大寫,學習了新生詞匯,能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介紹事物的特點,積累了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多觀察,發現自然的美麗和奧秘,體會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能針對問題運用多種方法解決
2、在學習中,能夠通過朗讀品味、體會句子的表達方式,并且能夠運用學過的方法來介紹事物、學以致用,才能不斷提高表達能力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經過剖析一種自然現象來闡明一個道理的方法。
3、教育學生辦事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理解“滴水穿石”現象給人們的啟示。學會受一件事物的啟發而悟出一定道理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創設(創造條件)情境,導出課題
(課件出示:水滴擊石的實驗。)由這個實驗,你想到了什么?誰能用一個成語概括這一現象?知道這個成語的深刻含義嗎?
【評析:應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創造條件)一種情境,很快就能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并且也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埋下了伏筆,刺激引發了學生探索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句
1、帶領學生初讀課文,畫出生字,并且對不睬解的詞語分組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或查找工具書來處理。
2、交流報告請示,重點讀好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剛開始理解課文深刻內涵。
【評析:經過“讀——畫——議”的方式使學生能很快地排除學習中的.障礙,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來理解課文內容,并且也增強了參與意識,變更了學習積極性。這樣更能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
三、閱讀課文,理清層次
1、快速讀文,畫出文中的中心句。
2、學生分組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哪個自然段是寫實實在在的自然現象?哪個自然段是列舉的實例?哪個自然段是寫作者的體會和要闡明的道理?(生交流報告請示,師結束語。)
【評析:默讀是理清層次的方法,在交流的整個過程中加深了對文章整體結構的把握。】
四、細讀課文,積累內化
1、學生品讀讀第1~2自然段。
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滴水為什么能穿石?作者因此想到了什么?嘗試把反問句改成報告句。重點研究:“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成為本日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2、指名讀第3自然段。
引導學生畫出表現3位名人“堅持不懈”、“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詞句,先讀再議,談出本身的讀后體會,并且也可以交流本身知道的部分成功人士的類似案例。重點交流:“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最后取得成功的嗎?”這句話,讓學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艱難波折,為有具備“滴水穿石”的精神最后才氣取得成功。
3、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
⑴想一想本段是運用什么方法闡明“滴水穿石”的精神?(相比法。)
⑵把揭示中心的句子背誦下來。
4、老師小結。
【評析:本環節緊扣本文的中心觀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放手讓學生來品味語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留給了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提供給學生闡述感悟的平臺,由被動地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地探究學習,是對學生這一發展主體的尊重,也是對“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具體落實】
五、回顧整體,遷移結果
1、聯系課文內容聯合本身的實際談談學完這篇課文的體會。
2、本身觀察(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清朝官員的名稱)一種自然現象,借此闡明一個道理,寫一篇隨感。
【評析:教學方式的轉變要求老師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就是非一般大眾化的東西。在大眾化的基礎上增加獨特、另類、擁有自己特質的需要,獨具一格,別開生面的一種說法。打造一種與眾不同的效果。)發展和創新本領的培養。本節課老師能按《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學生搭建了刺激引發學習興趣、拓展思維的交流平臺,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本領,學生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寫一寫的整個過程中掌握了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能說出推和拉的動作要領與方法。
二、技能目標:能做好單人、雙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戲活動,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標:能認真參與,吃苦耐勞,發揮小組合作精神,鍛煉身體并注意安全。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組織,以實踐活動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一、場地:學校操場(草地)。
二、設備器材:墻、大樹、籃球架、游戲器材(紙幣、圓圈等)
教學時間:
一、本課1課時完成。
二、教學內容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雙人、多人推拉游戲,小組套圈比賽游戲。
活動過程:
一、預備運動
為頭、頸、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運動,為后面劇烈運動做好準備,以便拉傷。
二、推拉伸展
1、雙手互拉:雙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兩側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劃腳:運用手來做猜拳的游戲活動。
跪撐手猜拳、俯撐手猜拳。
3、雙腳屈伸:雙腳左右側拉及前后分腿等。
運用腳來做猜拳的游戲活動。
站立腳猜拳、坐姿腳猜拳、躺撐腳猜拳、仰撐腳猜拳、俯撐腳猜拳。
4、用力推墻:運用單手、雙手或腳用力推(墻、大樹、籃球架等均可)。
三、雙人推拉游戲:推拉動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進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進行。
2、用手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單手或雙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騎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動作。
3、雙手拔河:兩人一組,雙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狀,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離愈長者為負,對方為勝,可增加不同組別勝者與負者彼此挑戰的機會,以增加課堂氣氛的`有趣性。
4、搬運:背扛、背負走、同心協力。
5、手推車:
6、鼓勵學生自創其他雙人的推拉游戲:教師從旁協助或指導,并適時讓學生發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戲
1、用力拉動。(本游戲可一人拉二個人也可反過來變成二個人拉一個人)。
2、團體拔河:本游戲為雙人拔河的延伸,人數約四、五人,雙方應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師指導時應特別強調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則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遠近距離不同的地方分別放有不同分值的紙幣,每人五個圈,看誰套的分數最多。
注意事項:
一、教學時宜有充分的活動空間,才能充分伸展肢體。
二、推拉游戲時,應特別注意課前的場地安全檢查。教學活動應兼顧安全為原則。
三、團體拔河,以雙方人數各3——5人最能引起學生高昂興趣又較安全。
四、投圈游戲時教師可提醒學生體會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和詞語。
3、通過朗讀以及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診治,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現象。
教學過程:
一、揭題,基礎性診斷練習。
1、指名背誦《九九歌》,說說冬天最冷在什么時候?
2、引入本課,揭題,認讀“凇”。
3、基礎性診斷練習。“凇”是“冫”,不是“氵”,為什么?(師根據討論內容,適時矯治,得出結論。)
4、觀看霧凇奇景,初步感知霧凇景觀。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學習診斷。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進行群體診斷與矯治,及時指導讀好長句子中間的停頓。
②說說各自然段的大意和課文主要內容。
③小結,指導朗讀,讀出贊嘆之情。
三、精讀感悟,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群體診斷與矯治。
①說說你有什么感覺?
②你覺得哪些詞語寫出了霧凇的美麗?(潔白晶瑩、綴滿、銀光閃閃)
③從哪些詞語看出吉林霧凇名氣大?(聞名全國、奇觀)
3、有感情地朗讀。
4、過渡:為什么霧凇奇觀出現在嚴寒的松花江畔呢?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霧凇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其他地方出現得很少呢?
2、討論,群體診斷與矯治。
①口述霧凇怎樣形成的?相機板書:最初……逐漸……最后……
②書示句子:
a、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
b、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
讀一讀,比較帶點詞語的意思,并造句。
③看教學課件,欣賞美麗的畫面。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2、討論,群體診斷與矯治。
①從哪些詞看出霧凇景色是“奇觀”。(千姿百態、瓊枝玉樹)
②人們“情不自禁地贊嘆”會贊嘆些什么?(再看課件,激發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
四、總結全文。
1、師引述,學生練習背誦課文,自主性學習診斷。
2、說說吉林霧凇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9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事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道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1、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景展示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準備】
鄉村風光片。
【教學過程】
一、回憶畫面內容、順序
采用回憶名字、按順序擺一擺的方法。
二、整體認知,感受畫面
你對這些畫面的總體感受是什么,作者總的評價又是什么?
出示文中總結段:“鄉下人家,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抓住獨特、迷人的特點學習全文。
三、品讀感悟、細細體味
1、品讀、欣賞第一幅畫面:
學生自讀──找出你喜歡的詞句──談感受──品讀──了解寫作方法。
2、用相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雞鴨覓食圖》:
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并給以補充。
3、其他段落采用同樣的學習方法,先自主學習然后交流讀書感受。板書由學生書寫完成,寫出他們喜歡的詞語。強調帶著自己的感悟讀課文。
小結:聽了你們的交流,我才跟深刻的感受的這些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景所展示出來的鄉村生活竟然這么美,美的樸素、美的感人。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讀出我們的真實感受:“鄉下人家,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四、設置情景、理出順序
這六幅圖都是描寫農村景物或是生活場景的畫面可不可以把它們的順序改變一下呢?
學生找出文本內在的'順序。白天──傍晚──夜晚春──夏──秋植物──動物──人物
小結:寫文章布局謀篇是講究順序的,老師希望在你們的文章中看到順序美。
五、回歸文本配樂配畫朗讀
先看配樂畫面回憶文中優美語言,再配樂配畫朗讀。
六、師生共同回憶、講述農村生活經歷。從生活實踐中感受農村生活的情趣
七、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我們身邊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景中竟蘊含著獨特的美。只是我們有時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當錯過它的時候才有回憶起他的美。讓我們注視現在,多留心周圍事物,擁有發現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靈,做一個創造美的使者吧!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感受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美,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美,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2、背誦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1、學生帶感情讀一自然段。
2、填空:
雖然( )但是( )
二、研讀品味,感受鄉下生活的美
1、作者筆下的鄉村生活很美,讀著讀著,一幅幅生動親切的畫面就浮現在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學習,感受美:
同學一起學習,細細品讀課文:課文描寫的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試著說說自己的理由,并找出相關的段落,美美的讀一讀。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抓住相關句段,引導學生感悟鄉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環境和淳樸的`生活,體會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體會作者擬人的寫作手法,感受生動的語言美。
4、知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和語言的美。
5、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明確課文主旨:
⑴ 齊讀這一自然段。
⑵ 討論探究:“獨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樣理解這句話?它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讀背說寫,積累語言
1、這么生動的語言,這樣優美的畫卷,你能把課文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嗎?
2、把喜歡的句段多讀幾遍,熟讀成誦,摘抄生動優美的語言。
四、板書設計
鄉下人家
房前花屋后竹《春》
雞───—大踏步走自然和諧
別有風趣鴨───—見人不驚奇趣迷人
吃晚飯───—搬到門前(夏)
紡織娘───—催人入夢(秋)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11
教學目標:
1、通過在教師指導下的獨立閱讀,初步理解內容,學習小英雄雨來熱愛祖國、憎恨敵人、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
2、繼續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讀后能說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3、練習給每一部分課文加小標題。
教學重點:
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說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自學能力
教具準備:
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提出本課教學要求。
二、指導讀第一部分。
1、自讀課文,思考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劃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
2、交流。
3、給這一部分加小標題。
三、指導讀第二、三部分(過程同前)
四、指導讀第四部分。
1、自讀課文,劃出描寫雨來心理活動的句子
2、交流。
五、指導讀第五部分。
1、自讀課文,劃出寫得美的句子,想想這一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
六、指導讀第六部分。
自讀課文,劃出描寫水中雨來的句子,想想這一部分主要說的是什么,小標題怎樣概括。
七、討論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八、討論
雨來有哪些優秀品質?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九、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還鄉河、蘆花村和小英雄雨來的句段。
十、作業。
1、朗讀課文。
2、摘錄寫得美的句子。
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并且給學生充分交流的學習機會。我將“英雄”一詞貫穿全課,圍繞英雄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從哪些地方體會出雨來的英雄氣概?第二、他小小年紀,為什么會具有這樣的英雄氣概?這樣,牽一發而動全身,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也比較集中,教學思路也比較清晰。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讀記“艙面,半明半昧,霎時,搖搖欲墜”等詞語,感受繁星的燦爛和美麗,體會作者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2.方法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展開想象,想象三個不同場景下的繁星畫面。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表情達意。
3.情感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全文,體會不同的繁星場景下繁星的美麗,體會作者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有關巴金的文學常識,了解巴金的代表作品。
2.重點學習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來寫景狀物。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巴金的生平及作品介紹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仰望星空,依然可以望見那顆星,依然感受到那顆星在照亮文壇,他就是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中國現當代文壇巨匠巴金先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精美散文《繁星》,走進巴金的文學世界,感受其文學的魅力。
1.走進作者(作者生平及代表作介紹)
巴金,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黃樹輝、余一等。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2003年被授為“人民作家”稱號。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背景介紹
1927年1月15日,巴金爺爺乘坐法國郵船“昂熱”號離開上海前往法國,為了學習經濟學,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爺爺撰寫了38則《海行雜記》。《繁星》是其中的一篇,寫于1927年1月。
二、學習課文
1.學習重要詞語:艙面,霎眼,半明半昧,搖搖欲墜等詞語,并正確讀記。
2.請四位同學分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三種不同繁星場景下的作者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3.講解課文
細細品讀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體驗作者三次不同的情感,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并探究每次看繁星的情感.
三、重點探究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本段首句“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開篇點題,表露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也為下文寫“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鋪墊。
2.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本段末句“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那個巨人”指的是什么?“跑”字在句中有何作用?
(“那個巨人”指的是“巨人星座”“跑”字既寫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狀,又暗示了船在前行,本句話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來寫景狀物,表達作者心中涌動的喜悅之情。
3.結合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分析其各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為什么會有不同?
(依戀——伙伴——知心:情感表達方面有所不同是因為作者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4.讀課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思考“哪些內容寫的是實景?哪些內容是作者的想象和聯想?請找出相關句子加以回答。
實景:深藍色的天空里懸掛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
想象和聯想:船在動,星也在動;我好像看見
我仿佛看見……我仿佛聽見…
他用手指著:……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四、美點賞析
本文善用修辭,語言優美,請同學們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加以賞析:
例句:“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賞析:本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搖搖欲墜的無數星星”比作“無數螢火蟲”,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1.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依次從觸覺,聽覺和幻覺的角度描寫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
2.擬人句:“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對我說話”。
本句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五、總結提升
1.內容小結:《繁星》是描寫星空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課文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作者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寫法借鑒:善用修辭來表達情意,善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來寫景狀物。
六、再讀散文,體會散會優美的句子和作者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小朋友,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小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
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小朋友,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
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
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同學描述畫面,引導同學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同學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小朋友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小朋友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同學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
用投影儀展示局部同學的畫,并讓同學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小朋友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小朋友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
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同學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14
一、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在抗日戰爭中游擊隊的英勇精神,體會小兵張嘎的懂事、勇敢、機智和愛憎分明。
3、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詞句的意思,并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及所蘊含的感情,感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好處以及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小兵張嘎的懂事、勇敢、機智和愛憎分明。
2、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描寫,體會人物的品質。
三、教學方法
講授、自學、交流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搜集背景資料
2、學生:搜集抗日戰爭中有關小英雄的故事。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抗日戰爭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抗日小英雄,同學們,你們能舉出一個例子來嗎?(如把敵人引入包圍圈而犧牲的王二小,巧送雞毛信、機智勇敢的海娃……)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小兵張嘎》的故事,從而引入新課。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通讀課文,感知張嘎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小兵?
2、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生自讀,并把生字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3、分小組讀課文,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4、現在,你能說說張嘎是一個怎樣的小兵嗎?
(三)細讀課文,感悟人物形象
1、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寫了小兵張嘎哪幾件事?哪一件事寫得最詳細?
2、從第一、第二件事中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張嘎?
3、讀6—11自然段,抓住關鍵詞句感知張嘎這一人物形象。
4、交流:你找到了哪些重點詞句?它們分別表現了張嘎的什么品質?
重點詞句:
①“嘎子一驚,失聲叫道……快預備飯啊!”
②“說時遲……栽在臺階上。”
③“就連老鷹抓小雞也……飛身撲過去,一下就……搶在手里。”
④課文三處寫到小兵張嘎對槍的喜愛、渴望。
張嘎的品質:
聰明、機智、勇敢,愛憎分明
5、指導學生朗讀重點詞句,深入感悟張嘎的品質。
(四)總結拓展
1、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你還讀過哪些關于抗日戰爭的小英雄的故事?與大家交流。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15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課后拓展。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四年級課文教案11-07
語文四年級下冊人教版課文教案03-20
四年級語文下冊授課教案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文教案12-22
語文下冊四年級課文教案15篇11-07
語文下冊四年級課文教案(15篇)11-07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11課課文03-18
語文下冊四年級課文教案(集合15篇)11-08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5篇)12-06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5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