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樹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樹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樹教案1
教學設想: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本節課教師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生在互幫互學中熟記生字。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質疑問難,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表達的情感。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增加學生閱讀量,開闊學生視野,積累詞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引言:同學們都有朋友嗎?,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朋友會怎樣呢?(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出課題,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會認字。
1. 教師播放朗讀錄音,加上適當的配樂,讓學生邊聽課文邊學習會認字。
2.教師活動:課前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預習任務,要求同學們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的會認字。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讀一下這些會認字。(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3.教師講解:(教師要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認字) “只”是一個多音字,可以讀“zhǐ”,組詞只有、只是,也可以讀“zhī”,組詞一只、兩只,“只”這個字可以記為口+八=只;“單”是多音字,可以讀“dān”,組詞孤單、單個,也可以讀“shàn”,作為姓氏來用;“種”也是多音字,可以讀“zhòng”,組詞種樹、種植,也可以讀“zhǒng”,組詞種子;“都”也是多音字,可以讀“dōu”,組詞都是、都有,也可以讀“dū”,組詞首都、都市;“樂”也是一個多音字,可以讀“lè”,組詞快樂、樂趣,也可以讀“yuè”,組詞音樂、樂曲。
三、再讀課文,交流理解。
1.教師活動:這篇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學生回答:6個)請同學們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用數字標注。
2.教師朗讀第一二自然段,學生思考:什么是孤單?樹和喜鵲為什么會孤單?(學生思考問題)
3.學生回答:孤單是沒有朋友,比較寂寞。這里只有一棵樹,只有一個鳥窩,只有一只喜鵲,所以樹和喜鵲會感到孤單。
4.教師朗讀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學生思考:什么是快樂?樹和喜鵲為什么會快樂?(學生思考問題)
5.學生回答:快樂是感到心情愉悅、開心。后來這里種了好多樹,來了好多喜鵲。每天天一亮,喜鵲們嘰嘰喳喳叫幾聲,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天一黑,他們又嘰嘰喳喳地一起飛回窩里。所以樹和喜鵲他們會快樂。
6.教師點撥:這個故事是按照這樣發展的: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樹和喜鵲之所以能從孤單到快樂,是因為他們都有了鄰居,有了小伙伴,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可以一起享受快樂的生活。
四.細讀感悟,朗讀比賽。
1.教師活動:通過進一步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這個故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老師有感情地示范朗讀課文)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一會每個小組推舉出一位代表,在小組間開展比賽,我們投票選出讀的最好的小組。(學生組內朗讀)
2.學生朗讀比賽,評選讀的最好的小組,給予表揚。
3.教師活動:今天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要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請同學們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得到過哪些人的幫助?你想要感謝哪些人?說一說吧!(學生踴躍發言)
五.指導書寫,鞏固字詞。
1.教師活動:本課的會寫字一共有六個:單、居、招、呼、快、樂。(教師在黑板依次按筆順寫出這六個字)
2.學生活動:學生看黑板筆順圖,自學描紅課文的六個會寫字。
3.教師活動:教師指導學生巧計生字。比如:“招”字拆開來記:扌+刀+口=招;“居”是尸+古=居;“呼”是口+乎=呼等等。
4.教師活動:教師強調書寫。比如:“單”最下面的一橫要寫的長一些;“居”在寫第三筆撇的時候要寫的長一些,要把下面的古包住等等。
學生活動:在田字格里規范書寫六個會寫字。
5.教師活動:學習了這六個會寫字,請同學們用他們組詞。(學生活動:學生回答。)教師點評:教師點評學生組詞,并列舉其他詞語,拓寬學生的思路。
六.課后作業。
1.熟練會認、會寫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擴展閱讀:學生在課下搜集“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這些內容的散文、詩歌等,并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更喜歡怎么玩?
板書設計:
樹和喜鵲
孤單 沒有朋友
快樂 有了朋友
語文樹教案2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課文是——(出示課題)
生:給予樹
師:讀得很對,“給”字,今天我們知道了它的有一個讀音,在課題中讀“ji”,再讀一讀課題,能讀得更好嗎?
生:給予樹
師:這個課題很特別,不僅是讀音,還有他的意思,我看到這個課題是就覺得很奇怪,你們現在覺得奇怪嗎?看了課題,心中有沒有疑問?
生:給予樹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生:給予樹會結果嗎?
生:為什么要把這種樹的名字叫做“給予樹”?
生:給予樹的葉子是怎樣的?
生:給予是什么意思
……
師:是啊,看到這個課題我們正的會有許多疑問,有疑問是好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意思是說:學習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疑問,帶著疑問學習才會有進步。現在,同學們的心中已經有許多問題了,我們可以開始學習了吧!這些問題主要包括這樣兩個方面:(1)“給予”是什么意思?(2)“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
師:有了疑問能想辦法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有進步。那么,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給予”是什么意思?其實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不過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去體會,就一定能解決。
理解一個詞語有很多方法,有一種方法最簡單,就是依靠我們的感覺,現在,你閉上眼感覺一下“給予”是什么意思?
生:“給予”就是給與。
生:“給予”就是幫助。
生:“給予”就是送。
……
師:感覺很簡單,卻不一定正確。感覺只有和我們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才能更準確,能說說你在生活中有過“給予”的經驗嗎?你給予過別人什么?或者別人給予過你什么?
生:我給災區的人捐獻過衣服。
師:那是你對災區人民的給予,你真可愛。
生:我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很可憐,把零用錢給他們。
師:那是你對流浪人員的給予,你真善良。
生:過年的時候,爸爸會給我壓歲錢。
師:那是你爸爸對你的給予,那樣的時候你覺得幸福嗎?
生:是的。
師:是啊,給予好像很難說明白,但是我們有都好像很熟悉。其實還有一種方法,能幫助我們比較準確地理解一個詞的意思,那就是讀課文,在課文中理解。下面,我們就來讀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種“給予”?
生:自由讀課文。
師:我看到同學們讀得很起勁,我們讀書的時候還可以邊讀邊在書上劃一劃,比如——(示范)我讀到“我給了每個孩子二十美元。”這句的時候,我覺得這是媽媽對孩子的一種給予,我就把這句話劃下來。
生:邊讀邊劃。
師:在課文中找到了那些“給予”?
生:孩子們相互買禮物。
師:那是相互的給予。
生:金吉婭買了一個洋娃娃送個一個陌生的女孩。
生:金吉婭買了棒棒糖送給媽媽和哥哥姐姐。
生:金吉婭送給我們善良、同情、仁愛和體貼。
……
師:現在你能準確說說“給予”是什么意思嗎?
生:給予就是送、就是給。
語文樹教案3
教學目標:
★自主選擇識字方法,認識4個“會認字”,練習書寫8個“會寫字”;參照“我的詞語庫”積累詞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童話故事語言的流暢、情節的曲折、人物的生動。
★感悟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偉大并受到情感的教育。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續編故事或表演童話劇。
教學重難點:
★感受童話故事語言的流暢、情節的曲折、人物的生動。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動畫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精彩的小動畫,想看嗎?趕快欣賞吧!(播放課文動畫)
2、生看動畫。
3、動畫片看完了,誰能說說動畫中講了誰和誰?它們在干什么?你們從動畫中感受到了什么?
4、這個故事片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7課《媽媽留下的葡萄樹》。(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大家想讀讀課文嗎?那就趕快翻開課本,自由地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標好自然段,畫出不認識到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
學生自由拼讀4個“會認字”,并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記憶這些字,用字典查出剛才畫出的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檢查學生自讀課文的情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讀后評議。
三、學習8個“會寫字”
認讀8個生字。
讓學生分析這些字的字形結構,給字組詞。
觀察生字,說說書寫這些生字時應注意什么。學生邊說教師邊在黑板上范寫。
學生練習書寫生字,每個生字寫三遍。
四、生字游戲
點擊課件中的“學習生字”,可進行拼音游戲和組詞游戲進行鞏固練習。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從動畫中感受到了狐貍媽媽對小狐貍的愛。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去感受媽媽的愛。
二、讀中感悟
1、打開課件中的“讀中感悟”,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是對我們讀課文所提出的要求,誰來讀讀,明白了嗎?開始自由讀課文吧。
2、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相應的句子。
3、根據學生的反饋,點擊“讀中感悟”中的相關句子,相機指導朗讀、理解。
如:
當學生回答“我從‘她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這句話中感受到了媽媽的愛……”時,就點擊第一個“翻山”按紐出示這句話,然后問:狐貍媽媽翻了這么多座山,容易嗎?誰能讀出翻山的艱難呢?指名讀這句話,評一評是否讀好了這句話。再點擊第二個“翻山”按紐,告訴學生句中呈藍色的詞語應該讀重音,同時應該把語速放慢。讓學生再次朗讀這句話。
當學生回答“我從‘嗚——孩子,危險!快逃哇!’ 這句話中體會到了媽媽的愛……”時,就點擊第一個“喊逃”按紐出示這句話,然后問:誰能說說遇到了什么危險?點擊第二個“喊逃”按紐,問:獵人和狗來抓他們了,情況非常危急,誰能讀出危險、緊急的語氣呢?指名讀,評讀,齊讀。再問:小狐貍聽見了媽媽的喊叫,是怎么做的?從哪幾個詞語中可以看出小狐貍在拼命逃?小狐貍逃離了危險,但媽媽可能怎樣了?
4、點擊“下一問”出示第二個問題:狐貍媽媽這么愛小狐貍,小狐貍愛媽媽嗎?請同學們快速默讀5、6自然段,再告訴老師。
5、學生默讀5、6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6、根據學生反饋,點擊課件出示相關句子,指導朗讀,理解。
如:
當學生回答“我從‘小狐貍在山中走哇走哇,到處尋找媽媽。……’這句話中體會到了小狐貍愛媽媽。”便點擊第一個“尋找”按紐出示這句話。問:小狐貍為什么要到處尋找?他可能到過哪里去尋找?再點擊第二個“尋找”按紐,指導學生讀出小狐貍對媽媽的愛。
當學生回答“我從‘想到這里,小狐貍放開嗓子喊道:……’這句話中體會到了小狐貍愛媽媽”時,便點擊第一個“喊道”按紐出示這句話,問:“想到這里”指小狐貍想到了什么?誰來幫小狐貍說說這棵葡萄樹是怎么來的。這時,小狐貍心里會怎么想?點擊第二個“喊道”按紐,讓我們幫幫小狐貍,把他希望早點找到媽媽的心情喊出來吧!齊讀這句話。
7、課文既描寫了狐貍媽媽愛小狐貍,也描寫了小狐貍愛媽媽,重點是講什么呢?我們通常把媽媽的愛簡稱為母愛,讀了課文后,你認為狐貍媽媽的愛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呢?
8、點擊“下一問”出示第三個問題:現在你們知道課文為什么要以“媽媽留下的葡萄樹”為題目嗎?這棵葡萄樹有什么意義?
三、拓展延伸
1、點擊“拓展延伸”,談話:今天,我們都被狐貍媽媽深沉,偉大的母愛感動了。其實,偉大的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它就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你們體會到了媽媽的愛嗎?想一想,說一說。
2、讓我們用詩的語言描述媽媽的愛吧!點擊“描述母愛”,齊讀詩歌。點擊“仿說詩句”讓學生練習說話。
3、讓我們一起來歌唱自己的媽媽吧!點擊“贊美母愛”,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4、點擊“回報母愛”,談話:媽媽愛你們,你們愛媽媽嗎?說說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愛媽媽的。
5、點擊“知識鏈接”,閱讀狐貍簡介、欣賞狐貍圖片、閱讀相關故事。
四、課后作業
點擊“課后作業”。讓學生課后續編故事。
板書設計:
7、媽媽留下的葡萄樹
狐貍媽媽 愛 小狐貍
偉大的母愛
語文樹教案4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掌握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或理解詞語的意思。
⑵ 讀懂課文,了解金吉婭怎么花出20萬美元購買圣誕禮物的。
⑶ 體會文章最后一節的含義,了解母親的心情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在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從中受到愛心教育,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真情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了解金吉婭怎么花出20萬美元購買圣誕禮物的。
2、體會文章最后一節的含義,讓學生從中受到愛心教育。
【課前準備】
1、反映圣誕節的錄像帶或圖片。
2、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
學生交流匯報所收集到的有關圣誕節的資料。
2、了解圣誕節,學生看西方人過圣誕節的錄像(或圖片)。
3、談話: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4、師:今天我們來學一篇發生在圣誕節前夕的感人故事(出示課題,齊讀課題:“給予樹”)
5、理解課題:
“給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這個題目的呢?
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按要求把課文讀兩遍:
要求:
⑴ 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準字音。
⑵ 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⑶ 把自己不懂的詞句畫出來與同學討論。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⑴ 出示生字卡片,抽讀,正音。
⑵ 出示詞語讀詞。
⑶ 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解決,如:
援助中心、沉默不語、仁愛、如愿以償。
3、學生討論: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生匯報,師點撥。
三、學生自主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要求:
1、指名分節讀文,回顧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請你認真讀讀想想,看看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的?等會我們來討論交流。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12個字。
2、先讀讀,再組詞。
3、請學生做小老師說說寫字時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4、指導寫字。
5、評議:
這12個生字,你哪個字寫得最好?(生展示)
6、學生練寫:
先把生字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抄寫一遍。
五、作業
抄寫生字。
語文樹教案5
預設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通過多角度的對話,體會童話中所蘊含的“信守諾言、珍惜友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朗讀體悟課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教學難點:通過多層次的對話,體會課文的人文內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出示媒體畫面)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一只漂亮的小鳥正用清脆宛轉的嗓子為一棵大樹唱歌呢。大樹呢,正搖曳著他那茂盛的枝條,入神地聽著,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畫面啊!今天,圍繞著小鳥和大樹,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個美麗而傷感的故事。(板書課題)讀題。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讀的時候,要一字一句地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直奔主題,讓學生盡可能快地接觸文本,防止因過多預設消耗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讀了故事后,填空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小鳥和大樹是,小鳥飛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大樹。
第二年春天,鳥兒飛回來后卻發現,于是他,最后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
師:從同學們所說的感受中,我們體會到了小鳥和大樹之間濃濃的情誼,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這種濃濃的真情。
(學生讀找劃,匯報)
三、讀中感悟,體會鳥的真情。
這是一篇以對話為主的童話,而這些對話也正是最能體現小鳥和大樹友情的,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演演、體驗體驗他們的心情。
(通過個別讀、對讀、組內演讀、師生互讀互議等方法來感悟角色、體驗心情。)
1、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
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讀一讀——指名表演讀——評議——師生對讀——師和全體生對讀。
(把握第一次對話依依惜別、難舍難分及小鳥保證時的堅決與肯定。)
師:第二年,小鳥終于回來了,但小鳥卻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出示: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
讀出驚訝的語氣。
2、指導朗讀三次對話。
樹不見了,小鳥到處尋找。
(出示三次對話。自己找伙伴讀一讀。)指名讀——師生評議——想象小鳥尋找過程中的心情——再讀
(小鳥尋找大樹時的三次說話應是一次比一次更焦急。而樹根、大門、小姑娘的語言因為身份不同,朗讀時應有所區別,樹根是同情、傷感的,大門對這樣的事情見得多了,語氣比較平淡,小姑娘的聲音應是稚嫩的。)
3、(出示:春天又來了……)
原來小鳥發現樹不見了心情是那樣的焦急,那么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讀?(讀出焦急的語氣)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覺中把學生帶入文本的情境。】
四、拓展想象,體會樹的真情。
1、從剛才同學的朗讀表演中,我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小鳥對大樹的關心,小鳥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飛越千山萬水,找尋著大樹,但大樹這時已永遠無法看到小鳥了。那么大樹在他被伐木人無情地砍倒之前是否也在思念著大樹呢?老師經過找尋,終于找到了大樹的日記,其中有一天的日記他是這樣寫的(出示):
20xx年12月5日晴
今天我感到很傷心。因為我眼睜睜看著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被斧子砍倒,拖出了森林。我真不明白,人類為什么要這樣對待我們呢?總有一天,我也會像我的朋友一樣被拖出去,但我舍不得這片土地,更舍不得遠在他鄉的小鳥朋友。人類啊!乞求你們能手下留情,讓我能有再次見到小鳥朋友的那一天。小鳥要是看不到我,會有多么傷心啊!求求你們了!哪怕只讓我最后再看他一眼,聽他唱一句我喜歡的歌,我也心滿意足了。教師配樂朗讀。
【這一拓展性文本的引入,源于課文,又深于課文,為深度挖掘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作了鋪墊,使文本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教師參與文本的建構,也是為學生的建構鋪石引路。】
師:但是,大樹的這個心愿最后還是被人類鋒利的斧子無情地擊碎了。在生命的最后關頭,大樹最想對誰說話呢?(也許是小鳥、也許是人類、也許是大地母親……)請同學們為大樹寫下最后的遺言。
展開想象,寫一寫大樹的遺言,寫完后交流。
2、原來在這半年的時間里,發生過這樣感人的事,大樹在被砍倒之前,是如此的傷心。那么,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讀。(讀出傷感的語氣)
【課文外顯的是小鳥對大樹的友情,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樹的情感卻因為描寫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這恰巧為學生建構文本留下了空間。讓學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參與文本的建構,不僅利于學生對課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體驗,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因為友情的建立是需要雙方共同付出的。】
五、升華情感,體會朋友間的真情。
如此寬容、無私的大樹,如此深情、真誠的小鳥,這一對真摯的朋友,最后終于見面了,雖然大樹已成為了燈火,但小鳥還是為他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出示最后三小節)有感情地讀一讀。
當小鳥兩次深情地看著燈火時,他心里分別在想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想象小鳥的心理活動,有利于對課文主題的升華。】
師:同學們,小鳥飛走了,帶著淡淡的傷感飛走了,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間最寶貴的誠信。讀完這個感人的故事,你肯定比第一次讀這個故事又加深了體會。用一兩句話寫下自己最深的感受。
【回到對文本的整本把握,在充分朗讀、體驗的基礎上,提煉自己的感受,允許學生有多元的理解。】
[教學思考]
一堂課的呈現體現了一個老師一個階段的教學思考。同樣一堂課,一百個老師可能有一百種上法,同樣一篇文章,一百個老師可能有一百種解讀。下面,我先談談我對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去年的樹》的感受。
作為一個讀者,首先讀完后的第一個感覺是淡淡的憂傷,這種憂傷的由來,可能是因為結局的不完美,可能是因為小鳥和大樹略帶悲壯色彩的友情感動了我。所以第一次讀文章,我認為這是一篇純粹贊頌友情的文章。但讀著讀著,我又覺得這篇文章是作者特意寫給人類的,是要控訴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但后來又覺得這個故事似乎主要為了突出小鳥信守誠諾的品質。
所以我努力體會編者之所以把這篇文章編進教材的意圖,這個故事主要價值取向應該是“珍惜友情和信守誠諾”,但我個人認為從任何角度理解都是可以的,并不一定要有確切的答案,或許作者在寫這個故事時也并沒有考慮那么多。而另外一個感受是這個童話樸實的語言與深刻的內涵形成的對比,以及帶有荒誕色彩的童話寫作手法。
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考慮,我想我應該學些什么,我會怎么來學,我該怎么來學。如果單純學語言,這篇文章的語言是如此的質樸,沒有華麗的詞藻,可能引不起學習興趣,如果要挖掘人文內涵,這個事例可能讓學生覺得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距離太遠,即使能體會到一些內涵,也不一定能觸碰到學生的心靈。
最后,我才考慮,這篇文章究竟該怎么來教?
在經歷了幾次試教的痛苦之后,我最終確定了執教方案。
今天這堂課的主要意圖是,力圖通過讀說想寫的有機融合,挖掘文章的人文內涵,努力體現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一、讀中感悟,體會小鳥的真情。
這篇文章中的對話較多,比較適宜學生表演朗讀,我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學生真正帶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這一過程中,用“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這句話把這些零散的語言朗讀串成一條情感的鏈,讓學生在反復地朗讀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二、拓展想象,體會大樹的真情。
課文外顯的是小鳥對大樹的友情,這一般通過朗讀可以體會得到。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樹的情感卻因為描寫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這恰巧為學生建構文本留下了空間。讓老師和學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參與文本的建構,從大樹的角度來表達,我覺得并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常有必要。因為這不僅利于學生對課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體驗,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三、讀想寫有機結合,升華課文的主題。
語文教學,永遠離不開聽說讀寫,永遠是在想一想、讀一讀,讀一讀、想一想,想一想、寫一寫這樣的過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課中,讀、想、寫并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想象寫話又能促進更好地讀,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涵的理解將一步一步加深。對課文結尾這部分的處理,特別是兩個“看”字的想象說話與朗讀,也想體現這一點。在充分朗讀、想象的基礎上,學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
語文樹教案6
【設計理念】
新課程理念強調“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設計秉承這樣的理念,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把教師訓練的意圖和訓練的技巧藏起來,以讀激情,以情帶讀,以讀傳情,通過師生互動,促使學生在跟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品味語言,感受課文所蘊含的語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能力,最終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擬人童話的特點,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3、通過朗讀,感受童話故事對高尚友情的贊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師制作PPT(演示文稿)。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方法】
通過讀、悟、析相結合,培養學生感受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學習方法】
通過讀、悟、議、說讓學生走進文本,體驗文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入(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聽,一只美麗的小鳥,正在動情的為這棵大樹唱歌呢,大樹正搖曳著枝條認真地聽著,多美的畫面,他們之間有個動人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童話故事《去年的樹》
2、學生自由讀課文。(生字詞可問同學,問老師,查字典)
3、交流收獲。
師:讀了課文,你一定有了些許收獲,請你談一談讀后的感受,或者說一說課文哪些情節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說說你在讀書中產生的疑問。
4、指名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
讓學生談一談初讀后的收獲,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原認知,看看學生通過自讀能夠獲取哪些信息,能夠讀懂些什么,以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確定進一步學習的方向。根據所給提示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意在幫助學生把握全文內容。本文篇幅不長,但故事情節曲折,直接說出內容大意對學生來說有些困難。而給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學生稍加整理語言,即可在初讀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的整體結構,達到整體感知的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詞
1、請同學們再放聲自由地朗讀課文。
讀書要求:
①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思考: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大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___________。于是鳥兒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樹。
2、檢查生字新詞的學習
練習:一(棵)樹一(把)斧子一(雙)眼睛一(盞)煤油燈
一(首)歌一(盒)火柴一(只)鳥兒一(個)伐木工
3、交流思考題,梳理課文。
三、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1)你喜歡課文中的鳥兒嗎?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動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再說說選擇這一句的理由。
四、總結并布置作業:
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學習課文。
去年在這棵樹上到底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引導想像。
師:這篇童話很有特色,它是通過“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的。讀了課文,說說全文中一共寫了幾次對話呢?分別是那幾次?你對哪次“對話”印象最深?
鳥(大樹、樹根、門先生、小女孩)
預設1(小鳥與大樹話別)
師:(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對話)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惜別。樹對鳥兒說?(示意學生讀)
1、指名學生初讀
師:樹和鳥是一對多好的朋友呀,一個天天唱歌給對方聽,一個天天聽對方唱歌,它們是那樣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來臨,它們不得不分手,這是多么的無奈、多么的傷感呀!臨別,它們是怎樣說這番話的呢?請與同桌分角色練習讀一讀。
2、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指導要點:
①樹的話中飽含著請求、期盼。
②鳥的回答信誓旦旦,語氣堅決、肯定。
③樹和鳥性別不同,要讀出區別。(引導學生注意,書中的鳥兒用的是“她”,樹是“他"。)
師:他們就是這樣,依依惜別,并約定明年春天,鳥兒再回來唱歌給樹聽。
預設2(小鳥與樹根對話)
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卻不見了。他找了又找,問了又問……請學生自由讀課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讀。要仔細揣摩,體會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當的語氣來讀。
1、學生自由練習。
2、指名讀,鼓勵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相機指導。
(引導體會“樹根”本是樹的一部分讀他的話時要讀出同情、傷感的語氣。)
3、不見了去年的樹,鳥兒感到怎樣?她會怎樣想?
(引導學生感受鳥兒驚訝和著急的心里,引導他們讀出這種語氣)
預設3(小鳥與門先生對話)
1、聽說樹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鳥兒有怎樣的行動?
師引導:得知了樹的下落,焦急的鳥兒怎么做的?(生:鳥兒向山谷飛去。)是啊,鳥兒什么話也沒有說,毅然絕然向山谷飛去。孩子們,你們從鳥兒毫不猶豫的行動中體會到了她怎樣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樹!)
2、鳥兒在山谷的工廠里,是怎樣尋找樹的?引導悟讀鳥兒與大門的對話。3、引導從“樹么”一句體會大門的冷漠與鳥兒的焦急不安形成對比。
(引導體會“門先生”對伐木的事見多了已不以為然,朗讀中,要平淡,冷漠。)
預設4(小鳥與小女孩對話)
師:鳥兒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已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著急啊,當它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亮著時,(出示演示文稿:“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透過這個“看”字,你能體會到什么呢?
1、名學生交流。
師小結:鳥兒費盡周折,終于找到了自已的好朋友?盡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體做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兒怎能不傷心,她睜大了眼睛,仿佛在說:“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3、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嗎?從這第二個“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嗎?
4、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提升。
師:鳥兒對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他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唱完了歌,他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透過那深情的“看”字,我們仿佛聽見鳥兒在說?
5、指明學生自由表達,說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學們感受到的那樣,這兩個“看”然普通、平淡,卻飽含了鳥兒對樹無比的深情與留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讀: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情感型的課文,在精讀階段,本設計力圖通過教師適時的點撥,調動學生的情感,與文本進行深度的對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填補課文的藝術留白,不斷提升認識,激起情感,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內心深處對文字的一種感覺。有了對文字的感覺,才能自然地將這種感覺滲透在表達中,滲透在朗讀中,達到以情帶讀。
三、體會道理,拓展延伸。
師:鳥兒飛走了。帶著傷感飛走了,但她給燈火留下了歌聲,留下了世間最寶貴的東西。你知道這東西是什么嗎?(友情,守信)
1、課文學完了,作為讀者,你肯定還有很多話想說,你想對誰說呢?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
2、幾分鐘后,全班交流。教師及時評價,進一步引導。
師小結:
同學們的發言令人感慨萬千。這篇美麗的課文,帶給我們無盡的想象與思考,讓我們感受了世間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間許多令人傷感的遺憾。新美南吉的童話還有很多,這里向你推薦幾篇,但愿童話里那些美好的情感會伴你終生。出示課件,打開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話作品。
『設計意圖』
通過提問“鳥兒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是什么?”引起學生思考,體會鳥兒對樹真摯的情義。而“你想對誰說什么”的寫話設計,意在培養學生的評判意識,即跳出課文去審視,引發學生與各種角色進行多向對話,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挖掘課文的潛在的含義。同時,也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在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寫的時侯,進行適當的小練筆,培養寫作習慣。
語文樹教案7
【課題名稱】《會走路的樹》
【教材依據】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23課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篇清新優美的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鳥和馴鹿一家純真的友情。全文共9個自然段,分兩部分。一至四寫小鳥認識了一棵會走路的樹,“小樹”陪小鳥玩了許多地方,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五至九寫小鳥認識了小馴鹿,知道了會走路的樹原來是馴鹿一家。全文語言流暢,生動活潑,文中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的對話,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語文活動就是人的一種生命活動”。文學本是有情物。童話的字里行間永遠充溢著情和趣。有了趣,才吸引孩子們注目,想讀,愛讀,讀中追根求源,讀后掩卷靜思;有了情,才使美好的故事、深刻的內涵、深遠的寄托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感動他們,激勵他們。我們應該合理地利用語文課本這個載體,把課本作為一個生長點,巧妙地延伸開去,有機地生成更多的東西,從而讓我們的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設計理念】
這篇童話語言淺顯流暢,故事有情有趣,歌頌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好,倡導了人與人之間要真誠和友愛、互助和團結。教學時,要讓學生學出情趣。
在本課教學中,我的設計理念是側重于讀,要求讀出感情;采用激疑、導疑、質疑、解疑等學習方式;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和全班教學結合起來,優化教學結構;通過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多媒體課件,發展學生思維,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創設一些情景(如配樂朗讀、續編故事、演課本劇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解開懸念,知道會走路的樹原來是馴鹿一家。體會自然界美好的友誼。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時不同語氣,體會角色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引導質疑探索,在讀文中釋疑。教師適當的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入境,感情朗讀中體會課文美好的意境。
2、通過多種語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對話朗讀中領略到小鳥與小馴鹿間的快樂和和諧,從而產生喜愛馴鹿和小鳥,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體會自然界的和諧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對話朗讀中領略到小鳥與小馴鹿間的快樂和和諧,知道會走路的樹原來是馴鹿一家,從而產生喜愛馴鹿和小鳥的感情。
2、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自己能續編故事。
3、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幫助別人是最快樂的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掛圖、動物卡片、動物頭飾、配樂。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導入新課。
這篇課文是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故事是從一個春天的早晨開始的。
1、播放音樂《清晨》,老師聲情并茂朗讀:“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樹在樹林里走來走去。”
2、你們聽到這美妙的音樂和老師的朗讀,腦子里會想些什么呢?請你們也來讀一讀,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想象“會走路的樹”的美麗。
二、精讀感悟,悟中生情。
1、(師掛上馴鹿爸爸和小鳥圖)有一只小鳥看到會走路的樹,十分好奇,它說了些什么呢?指名讀小鳥說的話。(課件出示這句話)(教師要指導讀好對話,通過“爬、坐一坐”等詞語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小鳥好奇、急切的心情)
2、“會走路的樹”聽了小鳥的話,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請小朋友們認真的讀讀第二、三自然段,并畫出有關詞句。
3、小組交流。把你畫下的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再議一議,你覺得小樹對小鳥怎樣呢?我們開個小小的讀書會,賽一賽,看誰能通過美妙的朗讀把小樹對小鳥的關心、愛護,以及他們之間的快樂相處讀出來。
【穿插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情,讀出愛,讀出文字的精彩。以及馴鹿爸爸熱情、友善的態度。】
4、想像說話訓練:(出示句子)“小鳥跟著他去了許多地方,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東西。”(2)啟發想像:假如你是這只小鳥,你跟著小樹會走過哪些美麗的地方?見到過哪些有趣的東西?會知道你以前不知道的哪些知識?……(小組討論交流)
【這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留有豐富的想象空間,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更要使學生理解鹿爸爸樂意幫助別人。】
5、小組匯報,集體評議。
只要想象合理,應尊重并鼓勵學生發表有個性的獨特的見解,同時配上音樂。
師小結:孩子們的想像力真豐富!因為小樹的熱情友好,使小鳥增長了許多知識,他們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們過著無比自由、幸福快樂的生活。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齊讀第3自然段)
6、情境創設:孩子們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幸福快樂。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開的一天。終于有一天,小鳥長大了,要飛往遠方過冬,他不得不與小樹告別。假如你是這只小鳥,要離開“天天陪他”一起玩的小樹,這時,你的心情會如何呢?結合小鳥當時的心情,你們猜猜看,他們會說些什么呢?請在4人小組里說一說,比一比,看誰說得最棒。也可以以同桌為單位,互相演一演。
學生上臺說或表演,師生相機點評。
老師:是呀。小鳥依依不舍地向小樹告別,飛向了遠方。(老師取下馴鹿爸爸和小鳥圖)
【學生在充分自由的朗讀中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賽讀中培養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想像的說話訓練中培養創造性思維。】
三、表演體會,升化情感。
1、情境創設:一年過去了,小鳥十分想念那棵會走路的小樹。春天一到,小鳥便追不急待地飛了回來。(貼小鳥圖)這時,一只美麗的小鹿走了過來。(貼馴鹿兒子圖)當小鳥看到這只美麗的小鹿時,他們之間會有怎樣一段有趣的對話呢,想了解嗎?請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第5~9自然段。感受馴鹿兒子與小鳥相見的驚喜與激動。(學生自讀)
師相機指導:
抓住“常常提起”這個詞了解小鹿的爸爸很想念小鳥。體會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
當小鳥知道小馴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時候,小鳥的心情怎樣?激動、興奮
師:是呀。小鳥終于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兒子,多么激動,多么高興!請孩子們3人為一組,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表演5~9自然段,最后評議,評選“最佳演員”。
三人自由組合,邊表演邊朗讀。
請3個學生到前面表演(分發頭飾),其余小朋友觀看、評判。
【教師的指導,加上學生的朗讀體會,以演促讀,使他們學得活潑、主動。這比教師灌輸的要記得牢。】
四、放飛想象,續編故事。
1、(出示課件)小馴鹿讓小鳥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里快步走去,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展開你們的想像翅膀,看誰的故事編的最生動、有趣。(提示:體現出小鳥和小馴鹿一家那種真摯的友誼。)
2.指名登臺表演將續編故事。
【課文的結尾給學生們的思維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在續編故事中,訓練了思維,發展了語言,激發了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擴展延伸,升華了主題。】
五、總結全文,課堂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小鳥與馴鹿的友好和快樂。你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愿意和它們交朋友嗎?你想對他們說什么呢?
是的,動物是那么可愛,他們又是那么友善,動物更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讓我們一起來關愛他們,保護他們。
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許多動物,它們和睦相處,過著幸福的生活。(多媒體出示動物和睦相處圖片)。既然動物們能和睦相處,我們人類也應該和睦相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說說你平時是怎樣和同學互相幫助、和睦相處的?
六、拓展延伸,作業樂園。(選做)
1、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小鹿 ( )的太陽
( )的小樹 ( )的陽光
( )的東西 ( )的草地
2、寫近義詞。
好奇( ) 告別( ) 特別( )大概( ) 美麗( ) 常常( )
3、喜歡這樣的童話故事嗎?像這樣的故事很多很多,老師給大家推薦幾個。
《小鳥和小熊》、《小鹿和小天鵝 》、《去年的樹》、《長不大的紅杉樹》 4、續講故事
把自己續編的故事“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寫下來,講給爸爸媽媽或你熟悉的人聽。
板書設計:
23會走路的樹
/ ̄ ̄ ̄ ̄ ̄爬 坐 ̄ ̄ ̄ ̄ ̄↘
第一年 小鳥 小樹(鹿)
↖____帶 天天陪____/
/ ̄ ̄ ̄ ̄ ̄問 叫 ̄ ̄ ̄ ̄ ̄↘
第二年 小鳥 小鹿
↖____抬起頭來激動___/
教學反思
1.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教師創設出種種情景,引導學生與文本不斷對話,積極主動地發掘文本的含義和感情,甚至超越文本創造意義,而教師充分理解、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和體驗,營造出平等、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2.語文教學要樹立大語文觀。本課教學設計充分利用教材生動有趣的特點,把學習語文與學生生活實際(如續編小馴鹿帶小鳥回家的故事)、情感經驗和想象世界(如討論馴鹿爸爸帶小鳥去過什么地方,看見了什么有趣的東西)緊密聯系起來,學生不僅學會了美麗的童話,還品味了優美的語言,而且體驗了合作的快樂,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語文樹教案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培養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領略到小鳥與馴鹿之間的快樂與和諧,從而產生喜歡馴鹿和小鳥、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準備:
白鳥歡叫的優美音樂、動物頭飾、動物掛圖、一幅美麗的森林圖。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品讀課文,體會馴鹿爸爸與小鳥之間的美好交往。
1.播放百鳥歡叫的優美音樂,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樹在樹林里走來走去。
(老師貼馴鹿爸爸的圖)
2.老師:孩子們,聽了朗讀,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春天很美。
生:我感受到一棵金色的小樹很美麗。
3.師:是呀。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一棵金色的小樹在樹林里走來走去更美麗。這時,一只小鳥在樹上看見了這棵會走路的樹,十分好奇,小鳥問了些什么?(老師貼小鳥的圖)請孩子們翻到課本的128頁,誰來學著小鳥的樣子問一問?(指名讀、評議、挑戰讀)
4.老師:小鳥看到了,小鳥是怎么做的?請孩子們自讀2、3自然段,然后同桌交流。(學生自讀,同桌交流)
老師:誰能用書上的句子,通過美妙的朗讀來回答。
(指名讀)
老師:是呀。小樹帶著小鳥玩了好長時間,(貼小鳥到馴鹿爸爸角上)才把它安全地送回家,小樹多么喜歡、關心小鳥呀。那我們一起來讀好這段話,通過朗讀把小樹對小鳥的喜歡,關心表達出來。
(齊讀第2自然段)
老師:小樹天天來陪小鳥,小鳥跟著小樹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東西?請孩子們開動小腦筋,大膽想像吧。
(指名讀)
老師:孩子們的想像力真豐富!因為小樹的熱情友好,使小鳥增長了許多知識,他們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們過著無比自由、幸福快樂的生活。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齊讀第3自然段)
老師:孩子們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好朋友的幸福快樂。可再好的朋友,也有分開的一刻。終于有一天,小鳥長大了,他不得不與小樹告別。小鳥與小樹告別時會說什么呢?請在4人小組里說一說,比一比,看誰說得最棒。
(學生4人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老師:是呀。小鳥依依不舍地向小樹告別,飛向了遠方。(老師取下馴鹿爸爸和小鳥圖)
二、品讀課文,感受馴鹿兒子與小鳥相見的驚喜與激動。
1.老師:一年過去了,小鳥十分想念那棵會走路的小樹。春天一到,小鳥便追不急待地飛了回來。(貼小鳥圖)這時,一只美麗的小鹿走了過來。(貼馴鹿兒子圖)當小鳥看到這只美麗的小鹿時,他們會說些什么?請自讀第5~9自然段。
(學生自讀)
2.老師:小鳥問了些什么呢?通過美妙的朗讀來回答。
(指名讀)
老師:為什么小鳥會把小鹿當成一棵會走路的樹呢?
(指名說)
學生:小鹿的角就像樹的樹枝。
老師:請來學著小鳥的樣子問一問?
(指名讀、評議、推薦讀)
3.老師:小鹿是怎么回答的?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老師:孩子們,你從小鹿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
學生:去年那棵會走路的樹是小鹿的爸爸。
老師:再仔細讀讀,會有新的感受。
(學生自讀)
老師:你還知道了什么?
學生:我知道了小鹿的爸爸很想念小鳥。
老師: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學生:我從常常這個詞體會到的。
(指名讀)
4.老師:當小鳥知道小馴鹿的爸爸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時候,小鳥的心情怎樣?誰來讀讀小鳥說的話?
(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5.老師:小馴鹿也激動起來,怎么說的?
(指名讀、齊讀)
6.老師:是呀。小鳥終于見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的兒子,多么激動,多么高興!請孩子們3人為一組,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表演5~9自然段,最后評議,評選最佳小組。
(學生3人小組排練)
7.請3個學生到前面表演,其余孩子觀看、評判。
(分發頭飾)
三、拓展、續講故事。
老師:小鹿讓小鳥停在它自己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速奔去。(貼小鳥到小馴鹿角上)小鳥來到馴鹿的家,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請孩子們把這個故事接著往下編,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看誰編得最精彩、最完整。
四、總結全文。
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小鳥與馴鹿的友好和快樂。你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愿意和它們交朋友嗎?
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許多動物,它們和睦相處,過著幸福的生活。孩子們可以多看看課外書,去找一找、讀一讀這樣的故事。既然動物們能和睦相處,我們人類也應該和睦相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喜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小鳥和鹿之間的友誼。
教學準備:音樂《苗嶺的早晨》、生詞卡片、小黑板、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齊讀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誰來把課題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2、復習:上一課我們學了生字詞,現在我們來復習一下(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詞)
二、精讀感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
這篇課文是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故事是從一個春天的早晨開始的。
1、播放音樂《苗嶺的早晨》,老師聲情并茂朗讀: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樹在樹林里走來走去。
2、你們聽到這美妙的音樂和老師的朗讀,腦子里會想些什么呢?請你們也來讀一讀,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想象會走路的樹的美麗。
3、有一只小鳥看到會走路的樹,十分好奇,它說了些什么呢?指名讀小鳥說的話。(出示這句話)(指導讀好問話,通過爬,
坐一坐體會小鳥的心情)
4、小樹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請小朋友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
問:你覺得小樹對小鳥怎么樣?請讀出來。(感受這棵樹對小鳥的愛)
5、終于有一天,小鳥長大了,她向這位親密的朋友告別,飛往遠方這時小鳥和這棵樹的心情怎樣呢?指名回答。
二、精讀感悟第二部分(59自然段)
1、第二年春天,小鳥又回來了,她看到了什么?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第五自然段。指名回答問題。
2、為什么一年前,她看到的是金色的小樹,而現在看到的是一頭美麗的小鹿呢?
3、她會怎么想?怎么做呢?結果怎樣?讀課文六到九自然段。指導朗讀。
4、三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表演第五至九自然段
5、表演,其余觀看,評(發頭飾)
三、擴展延伸,升華主題。
1、小馴鹿讓小鳥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小鳥來到小馴鹿的家,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請你們想一想,看誰編的故事最吸引人。(自己編或同桌合作編)
2、續講故事
四、學寫麗、角兩個生字。
1、觀察麗字,寫時應注意什么?學生發言后范寫。
2、觀察角字,生板演,其他注意看,評。
3、描紅。注意姿勢。
板書設計:
23會走路的樹
/ ̄ ̄ ̄ ̄ ̄爬
坐 ̄ ̄ ̄ ̄ ̄↘
第一年
小鳥
小樹(鹿)
↖____帶
天天陪____/
/ ̄ ̄ ̄ ̄ ̄問
叫 ̄ ̄ ̄ ̄ ̄↘
第二年
小鳥
小鹿
↖____抬起頭來激動___/
語文樹教案9
教學目標:
1、體驗并感悟參透在字里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人世間賜予自己的一切平凡普通的恩澤,并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將美德芳澤造福于他人。
2、悼念亡母,是威信中外文學作品中永恒而普遍的主題之一。引導學生對作品樸實的文風、精美的構思,以及巧妙的象征手法等進行有選擇的主體性研討和品味。教學重點:合歡樹的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情感內涵和象征意義。教學難點:作者并示沉默地描寫合歡樹,只是輕描淡寫地通過鄰 人的話語和初生小孩的目光引出合歡樹,此為其構思立意所在。
教學方法:研討、爭論。作業布置:課課練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我們享受母愛的滋潤,卻很少有人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我們的母愛真的不如文學作品中描寫的那樣崇高,那樣偉大嗎?請用心感受,用心體驗。殘疾作家史鐵生以平實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出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母愛,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作者簡介:史鐵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陸續發表了《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在一個冬天的晚上》、《山頂上的傳說》等多篇小說。其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1983年和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教讀新課:
(1)、你覺得本文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討論明確:濃濃的母子情感人至深。如果我不殘疾的話,而像我十歲時的光景,母親完全可以像絕大多數的母親一樣,愛美,愛生活,可以和子女弄點小別扭,增加一些生活的情趣。可是,二十歲時,我殘疾了,對于母親來說,這簡直是要命的事情。母親一下子改變了她原有的生活。她已經不在年輕,頭上開始有了白發。她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倒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燙傷。醫院的大夫說,這實在太懸了,對于癱瘓病人,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一換藥就說:“怎么會燙了呢?我還直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后來她發現我在寫小說。她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我聽出來,她對治好我的腿也終于絕望。“我年輕的時候也最喜歡文學,”她說。“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她說。“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她提醒我說。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從這些動人細節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母親用她柔弱的身軀承擔生活的重擔,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母親不愧是一位無私無怨、堅強執著、寬厚仁慈、犧牲自我的偉大母親。母愛如一條涓涓小溪,流進了作者的心田,撫慰著作者那顆受傷的心靈,也滋潤著讀者的心田。文中也流露著兒子對母親的情感。當鄰居無意間提到合歡樹時,我心里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這表明兒子對母親有一種深深的愧疚之情,兒子拖累了母親,母親過早地衰老與死亡,子欲養而親不在,還有一種無限痛惜之情。與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樹吧。是母愛的召喚吧,作者鼓起勇氣,再度回去要看看那棵合歡樹,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2)、你覺得合歡樹象征著誰,有什么象征意義,你們覺得有爭議嗎?討論明確:第一種意見:合歡樹象征著作者自己。理由是合歡樹的經歷與我的經歷極其相似,第一年母親帶我去勞動局找工作,顯然是在我殘疾以后,在路邊挖了出來,它是那樣弱小,母親還以為它是一顆含羞草,把它種在花盆里,合歡樹就像我殘疾,不健壯。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嘆息了一回,但舍不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瓦盆里。我和合歡樹一樣,母親是不會絕望的,是扔不得放棄的。第三年,合歡樹又長出葉子了,而且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合歡樹就像我一樣,又顯示了生命的活力,我想從事寫作,找準了自己的人生位置,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母親鼓勵我,說我小時候作文得過第一,到處去給我借書,頂頭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又過一年,合歡樹被移栽在地上。說明合歡樹已經充滿生機,能自我生存。像我一樣,生活的信念堅定了,生活的處理能力也有了,可以堅強地活下去了。若干年后,母親去世了,合歡樹卻長成了參天大樹,我的作品發表了,也獲獎了,我已步入中年,身體雖殘疾,可思想經歷磨煉,意志更加堅定,性格更加成熟,對生命感悟更加透徹,事業也有所成就。所以,合歡樹象征著我,象征著生命的頑強,意志的堅定,象征著事業的成就。第二種意見:合歡樹象征著母親。理由是合歡樹是母親親手栽種的,在合歡樹中融入了母親的辛勤、母親的慈愛、母親的希望。前者,說象征是注意到了象征體和本體之間的相似性,而象征體和本體之間除了相似性之外,還有相關性。像一碗陽春面,面和人根本沒有什么相似性,只有相關性,是因為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合吃了一碗陽春面,第二年,母子三人又在除夕夜吃了合二碗陽春面,且在這一年,母子三人終于把實情全盤托出,老板第一年在給面的時候,為了不讓母子三人當場因付不起二碗陽春面錢的尷尬,暗中把二碗的面放進了一只碗里,第二年,仍然用同樣的辦法,第三年,老板已經在二號桌擺了預約席的牌子,并且把母子三人的故事向所有來食面的人訴說了這件事,且把這二號桌定為幸福之桌,食客們深受感染,平時,都爭先恐后地搶著坐在二號桌食面,所以,這一碗陽春面已經關連了這么多的故事,融入了相關人物的品質,一碗陽春面,象征著母子三人的團結、拼搏、奮進、剛強、向上,也象征著大各民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幫助、樂善好施、潤物無聲。文中母親雖然去世了,但合歡樹在,所以,合歡樹是母親的物化,是母親活在人世的見證,是無私母愛的象征。
(3)、你覺得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讀起來不大好懂?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本文一開頭就寫了兒子小時候與母親的一場小沖突。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特別的作用?提示:①突出母親年輕時爭強好勝、不免孩子氣的性格,使母親的形象一開始就顯得率真可愛,這與后文中母親因操勞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構成對比。②展現母子倆曾經有過一段輕松快樂、無憂無慮的生活;——種快樂的生活氣氛和輕松筆調,與后來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奪魁的氣氛形成對照。③這樣一篇回憶母親的文章如此開頭,非常別致,增強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藝術吸引力。 文章在對那個看樹影兒的孩子的擬想中結束。作者這樣寫想要表現什么?這種寫法的特點和效果是什么? 提示:想表現的是:①母愛是普遍的 ②母愛又是獨特的 寫法的特點和效果是:①以一種間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 ②含而不露,韻味悠長怎樣理解“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的含義。提示:因母親的去世而悲傷,又因獨自一人回憶往事,想起和母親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而感到幸福和溫馨,從而產生一種享受感,所以,悲傷也成享受。小結:合歡樹,既象征著母親,又象征著兒子,它既是無私母愛的象征,又是著生命的頑強、意志的堅定、事業成就的象征,它還是母子合歡的象征。亦子亦母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教后感:老師可千萬試圖去如何深挖這篇課文,學生完全可以解讀此文,不要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回答,倒不如,就讓學生讀課文,談感受,談感悟,談疑惑,上課的思路,體現以學生為本就可以落實到了實處,這才不是一句空話。
《合歡樹》教案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一、知識與技能:體會作者選材組材的技巧,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深刻寓意以及象征手法的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具體深入理解文章。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并感悟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和作者的情感發生共鳴,探討合歡樹豐厚的象征意義,解讀作者復雜的心理變化。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征意義。
2、品讀淡然的敘述背后的情感張力。
教學方法:
以朗讀帶動理解;師生共同研究、探討。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
雙腿癱瘓史鐵生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二十多年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并多次獲得各項文學創作獎。那么他是怎樣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獲得寫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支撐著他、激勵著他?今天就讓我們隨著《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世界,走進史鐵生對于他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中。
二、(1)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主題是什么?
明確:兩部分 母愛
(2)思考:哪一處細節最讓你感動?通過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怎樣的一種母愛?
明確:無私無怨 堅強執著 寬厚仁慈 犧牲自我的愛。
三、文章是寫母愛,為什么以《合歡樹》為題?思考下面的幾個問題
1、合歡樹是怎么來的?經歷了怎樣的生命歷程?
2、為什么課文在第7段才提到合歡樹?有什么象征意義?
明確:母愛樹 希望樹 思念樹
3、作者多次寫到那個剛來到世上“瞪著眼睛看樹影兒”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明確:文中三次提到那個“剛來世上的孩子”,前兩次說他“不哭不鬧,瞪著眼睛看樹影兒”,這里的“樹影兒”,這里的“樹影兒”就是合歡樹的影子,合歡樹上處處是母愛的影子,作者始終對合歡樹懷著一種復雜的感情,一方面找借口不肯去看,另一方面“挺后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也許是他不知如何去面對失去這一份厚重的母親吧。也許他只想把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獨自咀嚼,“悲傷也成享受”吧。
四、小結:
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小小的合歡樹,凝聚了史鐵生如此深沉濃厚的情感,我們的生活里也不乏細節的感動,當心中某根柔軟的琴弦被觸動,不要吝惜,把情思凝于筆端,美好就會在一剎那收藏。
《合歡樹》是史鐵生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憶母愛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繹著,敲擊著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款款文字滲透著對母親去世的悲傷之情,跳動著對母親的真切懷念之心。亦母亦子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
五、作業:
一、背有關贊美母親的名句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法)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岡察洛夫(俄羅斯)
媽媽,你是母親、知己和朋友的完美合。 -----泰戈爾(印)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意大利)
花從春走過,留下縷縷花香;葉從夏走過,留下片片蔭涼;風從秋走過,留下陣陣金浪;雪從冬走過,留下種種希望。
史鐵生《合歡樹》閱讀練習及答案
合歡樹
十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著跟我說她自己,說她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會是她寫的。“我那時可能還不到十歲呢。”我聽得很掃興,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還不到?”她就解釋,我裝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歲,我的兩條腿殘廢了。為了我的腿,母親的頭上開始有了白發。盡管醫院已明說我的病目前沒辦法治,但母親不死心,她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錢買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服用,讓我洗、敷、熏、炙。“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說。我一心只想著寫小說,仿佛那東西能把殘疾人救出困境。可母親仍不放棄,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燙傷,這對于癱瘓病人實在太懸了。后來母親發現我在寫小說,她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我聽出來,她對治好我的腿也終于絕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她提醒我說。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一樣鍥而不舍。
三十歲時,我發表了第一篇小說,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又僥幸獲獎,母親已經離開我整整七年。
獲獎之后,登門采訪的記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認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準備了一套話,說來說去就覺得心煩。我搖著車躲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母親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聽見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爺可憐她,就召她回去了。”這讓我心里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風正在樹林里吹過。
幾年前,老街坊們就提醒過我:“到小院兒去看看吧,你媽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我聽了心里一陣抖。還說,我家原來住的房子里現在住了小兩口,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著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
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著。那年,母親到勞動局去給我找工作,回來時在路邊挖了一棵剛出土的小苗,以為是含羞草,種在花盆里長起來,竟是一棵合歡樹。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歡樹卻又長出葉子,而且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過一年,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過一年,母親去世,我們搬離了同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兒,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與其在外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著那棵樹吧。來到老院子,老街坊們還是那么歡迎我,東屋倒茶,西屋點煙,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獲獎的事,也許知道,但不覺得那很重要;還是都問我的腿,問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問起那棵合歡樹。大伙說,年年都開花,長到房高了。但我再難看見它了,因為老院里擴建了小廚房什么的,過道窄,搖車進不到里面的小院兒。我挺后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
我告別了老街坊,搖著車在街上慢慢走,不急著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么種的。
(取材于《史鐵生作品集》)
1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
A.兒子作文比賽得了第一,母親卻說她小時候作文寫得還要好。她這樣說是為了激勵孩子成為作家。
B.母親本來喜歡花木,“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這“別處”指的是為兒子治病和找工作。
C.在質樸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與工作顯然比文字、比獲獎更正要。
D.母親以為合歡樹第三年的復生“是個好兆頭”。作者寫這一點是暗示,母親是因為操心兒子的病以致有點迷信了。
E.“悲傷也成享受”,是說人在獨自靜靜地懷念逝去的親人時,即使悲傷,也會有某種溫馨的感覺。
17.本文一開頭就寫了兒子小時候與母親的一場小沖突。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特別的作用?(6分)
18.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齡。你認為他在二十歲以后和三十歲以后對母愛各有怎樣的體會?(4分)
19.文章在對那個看樹影兒的孩子的擬想中結束。作者這樣寫想要表現什么?這種寫法的特點和效果是什么?(6分)
答案:
16.A、D(A項說法錯誤。母親說這話時還沒有發現“我一心只想著寫小說”, “后來母親發現我在寫小說”。D項母親認為“是個好兆頭”一方面是為合歡樹高興,另一方面也對生活,特別是對 “我”充滿了新的信心;不是“暗示母親因為操心兒子的病以致有點迷信了”。)
17.①突出母親年輕時爭強好勝、不免孩子氣的性格,使母親的形象一開始就顯得率真可愛,這與后文中母親因操勞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構成對比。(2分)
②展現母子倆曾經有過一段輕松快樂、無憂無慮的生活;這種快樂的生活氣氛和輕松筆調,與后來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壓抑的氣氛形成對照。(2分)
③這樣一篇回憶母親的文章如此開頭,非常別致,增強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藝術吸引力。(2分)
18.① 二十歲以后,作者雙腿殘廢,母親為了給他治病和幫助他學習寫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過度操勞而早逝,這使他體會到母愛的執著和無私。(2分)
②三十歲以后,作者在創作上接連獲得成功,他感念沒有母親就沒有自己的現在,痛定思痛,更體會到母愛的深厚和恒久。(2分)
19.想表現的是:①母愛是普遍的' ②母愛又是獨特的(2分)
寫法的特點和效果是:①以一種間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2分) ②含而不露,韻味悠長(2分)
《合歡樹》閱讀練習及答案
合歡樹(節選)
母親去世后,我們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兒去。小院兒在一個大院兒的盡里頭,我偶爾搖車到大院兒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兒小院兒,推說手搖車進去不方便。院兒里的老太太們還都把我當兒孫看,尤其想到我又沒了母親,但都不說,光扯些閑活,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當中,喝東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們終于又提到母親:“到小院兒去看看吧,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我心里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說,忙扯些別的,說起我們原來住的房子里現在住了小兩口,女的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著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
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著。那年,母親到勞動局去給我找工作,回來時在路邊挖了一棵剛出土的“含羞草”,以為是含羞草,種在花盆里長,竟是一棵合歡樹。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歡樹卻又長出葉子,而且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過一年,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叨,不知道這種樹幾年才開花。再過一年,我們搬了家。悲痛弄得我們都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與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樹吧。我也想再看著母親住過的那間房。我老記著,那兒還有個剛來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鬧,瞪著眼睛看樹影兒。是那棵合歡樹的影子嗎?小院兒里只有那棵樹。
院兒里的老太太們還是那么歡迎我,東屋倒茶,西屋點煙,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獲獎的事,也許知道,但不覺得那很重要;還是都問我的腿,問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這回,想搖車進小院兒真是不能了,家家門前的小廚房都擴大,過道窄到一個人推自行車進出也要側身。我問起那棵合歡樹。大伙說,年年都開花,長到房高了。這么說,我再看不見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
我搖著車在街上慢慢走,不急著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到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媽媽,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么種的。
1.根據下列提示,簡要敘述合歡樹的由來。
合歡樹是母親到__勞動局給我找工作__時,在_路邊 挖來的,種在花盆里,母親非常喜歡 。第二年,合歡樹___沒有發芽__,母親__嘆息了一回。第三年,合歡樹卻又長出葉子,而且_茂盛了。母親 高興了很多天, 常去侍弄它 。第四年,合歡樹長在窗前的地上 ,母親 盼望它 開花 。第五年,我們搬家,我們把合歡樹__忘記了_。
2.作者不用《我的母親》為題, 而用《合歡樹》為題有什么含義?
1.合歡樹是母愛的象征和化身。2.合歡樹里還有著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沉重的愧疚。3.合歡樹是作者個人命運的寫照 。
3. “我”對合歡樹由不敢看到想去看,表現了怎樣的心情?
起先,合歡樹會勾起我對母親的深深思念,失母之痛,難以忍受,所以不敢看;后來,我認識到母親雖然去世但對自己的愛使我感到幸福,悲傷也成了享受。所以想去看。
4.下列對文段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D )
A.文章的結尾以一種間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而不露,韻味悠長。
B. 合歡樹既是無私母愛的象征,又是著生命的頑強、意志的堅定、事業成就的象征,它還是母子合歡的象征。
C. 選文第二段寫母親對合歡樹“心思全在別處”到“不舍得扔掉”再到“常去侍弄它”,表現了母親由痛苦到驚喜的心理變化。
D.文章濃墨重彩描寫合歡是就是為了凸顯濃濃的母愛和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合歡樹》學案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及象征手法的運用。
2、品味作者沉靜、淡然的語言風格所具有的情感張力。
3、體驗并感悟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母子深情,引導學生學會愛、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征意義。
2、品讀淡然的敘述背后的情感張力。
教學方法:
以朗讀帶動理解;師生共同研究、探討。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的頒獎典禮上,人們驚訝地發現有一位獲獎者是坐著輪椅來領獎的。第二年,這個殘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他,就是史鐵生,他自雙腿癱瘓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二十多年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并多次獲得各項文學創作獎。那么他是怎樣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獲得寫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支撐著他、激勵著他?今天就讓我們隨著《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世界,走進史鐵生對于他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中。
二、品味母親的愛
問題:能回憶懷念母親的物品想必有很多,史鐵生這篇文章為什么選擇合歡樹來悼念母親?
明確:母親對合歡樹的精心照料是她呵護關心我的寫照。
追問:為什么從母親照料合歡樹的過程能看出是她照顧“我”的寫照?母親照料合歡樹的過程和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有什么具體的相似之處?
交流要點:
對合歡樹希望的表現:
“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嘆息了一會,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瓦盆里。”
“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叨,不知道這種樹幾年才開花。”
對“我”的希望表現:
●對治好“我”的希望:
“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
“‘再試一回,不試你怎么知道會沒用?’她說,每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
●對“我”從事寫作的希望:
“她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母親的話中體現出的小心翼翼又滿懷希望,一方面盡力維護殘疾兒子的尊嚴,一方面激勵和鼓舞兒子寫作的信心。
比較第一段和第三段母親對我寫作的表現的不同態度。
交流后明確:母親對“我”對合歡樹都抱有無限的希望,希望合歡樹能開花,希望“我”由寫作闖出一條路以獲得生活的信心。
三、品味“我”的悲傷和思念
方案一問題:這棵合歡樹身上有母親的影子,凝聚著母親對“我”的愛,而“我”又是怎么對待這棵合歡樹的?
明確:忘記 找借口不看 老惦記著 主動想去看
追問: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變化?
交流后明確:
忘記:“悲痛弄得我們都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還有什么地方能看出我的這種悲痛?
“我搖著車躲出去”“我搖車離開那兒,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找借口不看:“抖”字體現出我的難以抑制的悲痛和深深的愧疚。
對愧疚的理解:同樣被母親寄予希望的合歡樹終于開花了,而我卻尚未成功。(“后悔兩年前沒有自己搖車去看看。”)
老惦記著:體現了思念之深。
主動想去看:注意是在什么情況下想去看的,我在寫作上取得了成功想去看看合歡樹告慰母親在天之靈。
小結:“我”之所以對合歡樹有這樣的態度變化主要是因為在“我”對母親的無盡的思念中更多地包含的是悲痛和愧疚。其中最令“我”悲痛的是母親當初的希望都實現了,她卻不在了。
拓展《我與地壇》中的相關語段,加深體會。
四、主題深化
總結:
通過我們的分析品讀,發現這棵合歡樹并不是一顆平常的樹,它牽系著史鐵生母子之間的深情,真可謂是:“亦母亦子合歡樹,一枝一葉總關情。”而作者以合歡樹為題想必是為了借“合歡”寄托他們母子之間無法實現的遺憾,在這樣的一歡一悲的兩極間那份母子深情更令人為之震撼。
再聯想到我們自己,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由父母親精心呵護成長起來的樹呢?我們的父母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同樣也傾注了心血寄托著深切的希望。
《合歡樹》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母親的母愛以及作者對母親濃濃的思念和沉重的內疚交織的感情。
2.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寓意。
3.體會現實生活中展現出來的母愛。
二、教學重點:
1.作者母親母愛的特殊性
2.合歡樹的象征意義
三、教學難點:
“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征意義.
四、教學過程:
(一)、初步體會作者母親對他的愛、母子情深。
聽朗讀錄音《秋天的回憶》
請學生朗讀《我與地壇》節選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的頒獎典禮上,人們驚訝地發現有一位獲獎者是坐著輪椅來領獎的。第二年,這個殘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他,就是史鐵生,他自雙腿癱瘓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二十多年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并多次獲得各項文學創作獎。那么他是怎樣克服了身體上的殘疾而獲得寫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在支撐著他、激勵著他?今天就讓我們隨著《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世界,走進史鐵生對于他母親的沉甸甸的回憶中。
學生默讀《合歡樹》
(第一課時結束時,布置思考題:見第二課時的三個環節)
(二)、作者母親是普通的母親,母愛的利他性與無私性是毋庸置疑的,這是母愛的共性所在。作者的母親她具有所有母親所擁有的母愛。同時,由于兒子的傷殘、兒子的倔強,這種母愛與一般母愛是有她的特殊性的,應當去解讀去體驗(體會文章中相關的語句包含的母愛)。
共性
(1)給“我”治病:
▲“為了我的腿,她頭上開始有了白發”;(肖像描寫)
▲ “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很多錢,她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動作描寫)
▲ “再試一回,不試你怎么知道會沒用?”(語言描寫)
作者的母親為什么要用偏方為兒子治病?是希冀萬一的可能的出現,是持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心態;自將兒子的胯部熏成燙傷后,母親一味自責,如果傷口不好的話“她非瘋了不可”。我想這就是母愛,無私、執著、堅定、寬厚、仁慈。如果醫術上有可能,任何母親都會說,把我的腿換給兒子。
(共性的愛的表現可略去,請一位學生朗讀有關段落即可,即第三段)
特殊性
(請學生找出相關段落,然后全體朗讀,體會母親語言的深層含義)
(2)為“我”借書:“她到處去給我借書”
(3)推“我”去看電影:“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
(4)鼓勵“我”好好寫作:“你小時侯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
母親鼓勵兒子寫小說則是這個母親更深層次的愛心。《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早年看過一部日本故事片《狐貍的故事》,當小狐貍成年之后,母狐貍撕著咬著將小狐貍趕出家門,在《早安,大地》的背景音樂中小狐貍孤獨的走向遠方,開始自己新的生活。其實人類亦如是。作為新陳代謝的規律,父母要早一步離開塵世,所以讓自己的孩子成材,自立于社會是千千萬萬母親的心愿,所以狐貍的“放棄”養育是母愛更高的境界。
作品中母親的幾句話意蘊很深。
“那就好好寫吧。”——作者的解讀是母親對他治好腿終于絕望了,因為母親別有考慮了。
“我年輕的時候也最喜歡文學,”她說,“跟你現在差不多大的時候,也想過搞寫作,”她說,“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首先照應了文首作文得獎和母親自小喜歡文學的事,而深層的意思是二十來歲,無論你我,都有創作的沖動,寫小說,搞創作是一個普通人“應有之義”,不是一個殘疾人所專有,更不是僅僅為將來謀生的手段去寫小說,她用自己平靜的言語掩飾內心的不安,以這種方式去維護一個殘疾兒子做人的尊嚴。任何一個偉大的母親對自己殘疾的孩子總希望當一個普通孩子養著,但她們又總是“為之計深遠”,所以作者說“她心里太苦了”。唉,何等偉大的母愛!
(三)、可以表現母愛的東西很多,作者為何獨選“合歡樹”?文中幾次出現“合歡樹”?分別有什么作用?
合歡樹是作者情感的一種寄寓,并折射作者對母愛對命運對生命的感悟。 合歡樹,落葉喬木,夏天開紅色的花。得名由來:對稱的葉子,入夜就兩兩相合的緣故。而作品中的合歡樹是這篇抒情作品中的外界景物。
文章共有四處寫到合歡樹:(1)通過鄰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歡樹;(2)寫合歡樹的由來,似乎是當初誤以為的“含羞草”,歷經變遷,長成一棵樹影婆娑的參天大樹;(3)通過剛來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寫合歡樹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過那個孩子長大后憶起童年往事時會跑去看那棵合歡樹,卻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怎么種的。(可略講)
深層形象,可能沒有標準答案,見仁見智罷了。大體可以作如下的解讀:
合歡樹這個象征體體現了生命現象,
——合歡樹的成長經歷與作者的成長經歷有類似之處。合歡樹是作者個人命運的寫照,通過對合歡樹的描寫表現作者的命運的一種感悟。
——母親是合歡樹的栽種著、呵護著,母親雖然已經去世了,但母親還活在人間,就活在那棵合歡樹里,因為那棵樹是因母親的雙手、母親的心靈而存活下來、并枝繁葉茂的。合歡樹是母親曾經活在世上的見證,象征著母親的芳澤和恩德造福于兒女與他人。小孩看到的樹影,不僅僅是樹影,更是一位偉大母親的身影,母愛的恩澤已經滲透生命的深處。。他對樹影兒的注視是母親的芳澤對他的吸引,是心靈的感應。
——合歡樹是觸動作者思念母親的載體,母親為他犧牲太多,如果他自己不殘廢,母親可能有另一種活法。合歡樹融入作者對母親無以回報的愧赧之情,作者的綿綿情思與合歡樹共存。合歡樹是母子合歡的感情附麗。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個小孩子?小孩暗合作者看到樹想到母親的心情 這個小孩子可以理解為一種生命現象,對合歡樹庇蔭的感恩是不需要理由的,毋需知道合歡樹是誰種的,怎么種的。生命對母體有與生俱來的依戀,合歡樹既是母子合歡的感情附麗,作者將自己對母親,對合歡樹,對自己命運的感懷,遷升到整個生命現象的嘆喟與感悟。人處于逆境不必驚慌,人生或許不可避免的會遭受痛苦,完美的人生或許并不存在。新陳代謝不可抗拒,而生命總那樣因因相陳,敬重生命,母愛永存!!
(四)、同學介紹自己的文章《啊,母愛》
教師介紹冰心的《紙船》(朗讀錄音)和泰戈爾的《仿佛》
《合歡樹》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無私的母愛以及作者對母親濃濃的思念和沉重的內疚交織的感情。
2.理解“合歡樹”在文中的寓意。
教學重點:
品味詞句意蘊
教學難點:
“合歡樹”豐富的情感內涵和象征意義.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的,不論年長年少,也不論天涯海角,單飛后心的另一端永遠牽掛的是對母親的不盡思念。母愛、母子的深情是永遠說不完的話題。身體健康的人尚且如此,作為一名殘疾人作家,史鐵生對母愛更有自己獨特的體會。今天就讓我們學習這篇《合歡樹》,走進史鐵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為我們描寫的母子深情。課文分析
二、研習新課
(一)通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老師朗讀第一段,指定一排學生依次朗讀課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寫了人生中哪幾個年齡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課文思路。
明確:年齡 “我” 母親
十歲 作文獲獎 做裙子
二十歲 雙腿殘廢 做各種事情
三十歲 小說發表 不在人世
三十多歲 聊起合歡樹 已死多年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時間為線索。
2、文章題目叫《合歡樹》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寫到合歡樹,有什么好處?
明確:(1)條理清楚(2)與鄰居閑聊時提起,真實可信,親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間的親情
母親對兒子
1、在這篇描寫母親的文章中,你認為最能體現母愛的是哪些段落?
明確:第2、3兩段,也就是作者二十歲的時候。
2、在這兩段中寫母親為“我”做了哪些事情?
明確:為“我”治病;為“我”借書;推“我”看電影;鼓勵“我”寫作
小結:可以看出母親不僅關心“我“的身體,更關心“我”的精神,這正是母親的偉大之處。
3、這兩段運用了怎樣的人物描寫方法?各找出相應的句子來。
明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 句子(略)
4、通過這些事情體現了母親怎樣的性格?找出相應的句子來,全文還體現了母親怎樣的性格。
明確:樂觀、堅強、執著 聰明 美麗 善良 熱愛生活
1、對這樣一位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親,在母親死后多年,兒子對母親又是怎樣的感情呢?找出相應的句子。
明確:感激、內疚、 句子(略)
重點分析內疚之情。(1)母親原本是一個聰明、愛美、善良、熱愛生活的人,在自己沒得病的時候,他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母親陷入了無止境的忙亂,一次次的失望,而且,史鐵生的母親在49歲時就死去,他一直覺得母親的早死與自己有關,所以,對母親,史鐵生是懷有深深內疚的。(2)對母親住過的房,栽種的合歡樹,作者的態度是有變化的。從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沒早看。不愿去既是無法從失去母親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也是無法面對自己深深的內疚之情。想去看,表明作者從內疚中解脫出來,終于可以理智的接受現實。因為他覺得母親太苦了,死亡或許是一種解脫。
2、句子理解
理智起來的作者可以靜靜回憶與母親曾經的事情,所以文末寫道“悲傷也成享受”可見對母親懷念之深。
小結:作者對母親的感激與內疚之情并不是完全隔離開,也沒有先后之分,兩種感情是交織在一起的。
(三)理解合歡樹的象征含義
1、文章主旨是母愛,合歡樹與母愛有無聯系?這運用的是什么寫法?
明確:有聯系,合歡樹是母親親手栽種。運用的是象征的手,也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寫人的手法。
2、你認為合歡樹象征的是誰,為什么?
合歡樹既象征母親也象征作者。合歡樹是母親親自栽種,寄托著母親的希望,所以象征著母親。同時,合歡樹從弱小到花繁葉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長。
3、作者有沒有成長起來呢?讓我們來看史鐵生的介紹,請大家注意作者的笑臉。
小結:史鐵生在人生的黃金年齡,在最該張狂的時候突然癱瘓,這是他的不幸,但他有這樣一位可敬可愛的母親又是他的大幸,難怪史鐵生在好幾篇文章中滿懷深情的回憶母親,讓我們一起閱讀相關資料。
三、課外拓展(出示課件)
提問:這些片斷反映了史鐵生對母親怎樣的感情,與課文中的感情是否一致?(明確:一致,感激與內疚)
小結:史鐵生的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的原因是他寫的是真人真情,是肺腑之言,所以,我們作文時要抒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寫自己的真性情。
四、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史鐵生的文章,體會其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2、親情是永恒的主題,學習本文以物為感情載體的寫作方法。
結束語:閱讀是一顆心靈與另一顆心靈的握手。今天,用我們一顆純真之心,與作者的悲苦之心握手,與母親的慈愛之心握手。一頭握著對親情的感悟,一頭握著對母愛的歌頌。希望通過我們閱讀,能夠讀出史鐵生靜若止水的語言下深藏著的深厚情感,能從波瀾不興中一窺潛流洶涌。但愿我們都有一顆善于感悟真誠的心靈!
語文樹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2個生字,會寫5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課文的美和大自然的美。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2、通過有感情、帶有想象的朗讀,品味詩歌的形式美和課文內容的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情趣,在對自然的觀察、體會與思考中,感悟自然。
2、激發學生說、寫的興趣,續寫詩歌。
教學重點、難點
1、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回答課后問題。
2、體會詩歌的意境,感悟詩歌語言與形式的美。
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文稿。
2、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同學們,讓我們先一起欣賞一首歌(教師播放《好大一顆樹》。提問:聽了歌曲,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自由發言。
3、揭示課題:下面,我們再欣賞一首寫樹的詩《想當一顆樹》。(板書課題)
4、生說說自己讀了題目后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把握樹的特點:
1、指名讀課文,提問:讀了詩歌知道了什么。(由二、三名學生接讀課文,教師注意指導學生正確認讀生字的讀音。)
2、組織學生討論,談談對課文的初步了解。
(1)課文共有幾個小節?每個小節分別寫了樹的什么特點?
(2)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嗎?
炙熱:像火烤一樣的熱,形容極熱。
姿態:詞語有兩層意思,一是姿勢、體態,二是態度。課文既描述了大樹的樣子、體態,也暗示著”大樹“那種為人處世的態度。
雅量:寬宏的度量。詩中指大樹為了他人不計較自己的得失。
3、指導學生用一段話概括出樹的特點。
4、給學生思考兩分鐘,然后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聯系生活,理解課文,感悟詩情:
1、師:詩歌的特點之一就是通過優美概括的語言,激起人們的思考、遐想與激情。下面大家再仔仔細細地品味詩句,看你能想到什么。(提示學生抓住“沉默”“姿態”“雅量”“幽默”這幾個關鍵詞去產生聯想)
2、生:讀詩句,談談自己想到的事情,想到的人。
3、課下的思考題:這首小詩是寫樹還是寫人?什么叫借物喻人?課外找一找寫樹的詩文。
四、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盡量用上詩中的詞語。(見演示文稿)
大樹常常是()寡言、不吵不鬧,它()挺拔,不怕()的太陽,有甘于奉獻的()。有時候,大樹也很頑皮(),悄悄和你開個小玩笑。
2、朗讀課文。
3、抄寫生字新詞。
五、作業設計。
1、把課文讀熟,背給家長聽。
2、抄寫新詞,一個寫4遍,生字擴詞,并聽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導入新課:
1、檢查學生朗讀、背誦課文的情況。
2、師: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始終沒有離開過綠色,離開過樹木。古老的詩歌中有樹(《詠柳》),現代的詩文中更是有樹(《鳥的天堂》等)。
二、比較閱讀:
1、出示《鳥的天堂》課文,讀一讀其中寫大榕樹的部分,與課文《想當一顆樹》比較,有什么不同。
2、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解。即說出它們之間的異同。
3、出示《好大一顆樹》的歌詞,說說此文與《想當一顆樹》的異同。
(如《好大一顆樹》與課文《想當一顆樹》相比,也挖掘了樹的特點,但《好大一顆樹》贊美的是樹的高大、堅韌、奉獻、胸懷寬廣的品質。)
4、引導感悟《想當一顆樹》等詩文帶給我們的啟發。(小詩表面寫樹,實際是寫人。)
三、讀詩文、聽音樂、想畫面: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說說自己聽讀詩文后,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帶給你怎樣的啟示。
3、指導朗讀背誦。
四、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請同學們續寫《想當一顆樹》。
2、背誦課文。
語文樹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狐貍、繼續、秘密”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說說你覺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開想象,說說如果你也會變,變了以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
過程與方法
1、范讀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圖片和文字內容,生動再現課文所講的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媽媽永遠是最了解孩子的,體會偉大的母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狐貍、繼續、秘密”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說說你覺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說說如果你也會變,變了以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假如你可以變,你會變成什么?是自由快樂的小鳥,還是五彩繽紛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還是美麗可愛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卻很奇特,她想變成一棵樹,這又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學完本課,你一定會為這個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重點指導生字中的后鼻音“狀、丁、零、腸”。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狀、零、巧、腸、續、抬”時,可以使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狐、克、繼”時,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學習“貍、秘、密”時,可以用同音字對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狀:大地穿新裝,山峰顯異狀,壯美令人嘆,大雪巧梳妝。
丁:原有千尋山,丁香把露含,于今再尋覓,水枯地也干。
字謎示例:[有犬不是狗,左靠瓜旁走,生性很狡猾,借虎威風抖。(謎底:狐)
同音字歌示例:
貍:一只小貍貓,想摘大鴨梨,爬上青竹籬,還是有距離。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狀”左窄右寬,右部捺畫伸展。
“貍”左窄右寬,“里”在豎中線上起筆。
“丁”的橫要長些,豎勾要寫在豎中線上。
“零”的“”宜寫得扁些,下部撇捺伸展,托上蓋下。
“巧”的“工”位置偏上,下橫變提,右部折筆要自然。
“克”的“口”要寫扁小,撇宜長,豎彎鉤要舒展。
“腸”的左部窄長,右部兩撇平行,長短不同。
“繼”注意筆順,右邊部分先寫“米”,再寫豎折。
“續”左窄右寬,右邊是“賣”。
“抬”左窄右寬,“口”在豎中線上起筆,寫扁一些。
“秘”的“必”臥鉤短且向右下傾斜,撇上伸且稍長。
“密”中間的“必”稍扁。[
易錯提示:
“狐”左部是“犭”,不是“扌”;右部是“瓜”,不是“爪”。
“零”下部是“令”,不是“今”。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犬—狀(形狀)—突(突然)—哭(哭泣)
瓜—狐(狐貍)—弧(弧度)—孤(孤單)
里—貍(貍貓)—童(童話)—野(田野)
令—零(零食)—鈴(鈴聲)—冷(冰冷)
(4)多音字。
背bèi:后背背井離鄉(bēi:背包背負)
秘bì:秘魯(mì:秘密秘而不宣)
(5)形近字。
壯zhuàng:強壯(狀zhuàng:形狀)
于yú:于是(丁dīng:園丁)
兄xiōng:兄弟(克kè:克服)
治zhì:醫治(抬tái:抬頭)
蜜mì:花蜜(密mì:秘密)
(6)重點詞語解釋。
希望:(多義詞)
①心里想著達到某種目的或出現某種情況
。②希望達到的某種目的或出現的某種情況;愿望。
③希望所寄托的對象。
擔心:放心不下。
傍晚:時間詞。臨近晚上的時候。
丁零丁零:形容鈴聲或小的金屬物體的撞擊聲。
香噴噴:狀態詞。形容香氣撲鼻。
秘密:有所隱蔽,不讓人知道的(跟“公開”相對)。
(7)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并回答問題。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明確:課文講述了“我”因為不想自己在玩的時候有人叫“我”吃飯而自己變成了一棵樹,繼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媽媽。
(2)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請在段落前標注出來。
明確:共有23個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這節課,通過初步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課文講述的是“我”想象變成了一棵樹后發生的故事。小朋友們一定覺得很有意思吧!課后大家可以討論一下,如果你可以變成某樣東西,你想要變成什么?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狀態狐貍丁當零食輕巧
克服香腸繼續抬頭秘密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大家還記得課文講了些什么嗎?(指名回答或讓全班齊答)對,講了“我”想象自己變成一棵樹之后發生的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我”變成樹后,究竟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吧!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同學們想象一下,一棵長滿各種形狀鳥窩的樹會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圖片)
2、第4自然段哪句話交代了“我”想變成一棵樹的原因?
明確:我真希望變成一棵樹,這樣就沒人在你玩的時候叫你吃飯了。
3、同學們,你們想想,普通的樹上都會長些什么呢?
明確:花、葉、水果……
4、而“我”變成的樹上又長的是什么呢?
明確:鳥窩。
5、這些鳥窩有什么特點呢?
明確:各種形狀都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菱形……
6、“我”會邀請哪些小動物來住在鳥窩里呢?
明確: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鴨子、小鱷魚、小狐貍。
7、媽媽來了,“我”的心為什么會“嗵嗵地跳著”呢?
明確:因為“我”害怕媽媽發現這棵樹是“我”變成的。
8、媽媽要求住進三角形的鳥窩,“我”為什么“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呢?
明確:“我”高興是因為媽媽不知道“我”變成了樹,可以盡情地玩;“我”失望是因為媽媽居然不認識“我”了。
9、媽媽從背包里拿出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明確:巧克力、香腸、面包、花生、牛奶……
10、課文是如何寫“我”饞得流口水的呢?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課文沒有直接寫“我”饞得流口水,而是先由狐貍用“下雨了”表明有水滴落;馬上又用“天空中一絲烏云都沒有”來說明并非下雨,引起讀者思考;然后用小鱷魚、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測來一步一步地勾起讀者的好奇心;最后再由“我”自己親自揭曉答案——“水珠是從我的嘴巴里流出來的”,含蓄地點明了“我”是饞得流口水。這樣寫能起到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
11、猜想一下,媽媽“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明確:猜想一:因為媽媽最了解“我”,一直都知道“我”已經“變成了一棵樹”。
猜想二:因為是“我”幻想自己變成了一棵樹,而不是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12、回顧整篇課文,思考問題。
課文中出現了哪些擬聲詞?你還知道些其他的擬聲詞嗎?
明確:文中有:嗵嗵、丁零丁零、嘖吧嘖吧、咕嚕嚕。
滴滴答答:形容水滴落下的聲音。咕嚕:形容水流動或東西滾動的聲音。撲通: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聲音。嘩啦啦:形容撞擊、水流等的聲音。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本文記敘了“我”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
明確: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樹后發生的故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媽媽
2、本文巧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生動形象,請試著簡要分析一下。
明確: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的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得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這種寫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地表現出某事物的某個特點。如“風一吹,它們就在枝頭跳起了舞”一句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各種形狀的鳥窩隨風擺動的樣子,形象生動。
3、同學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們有些什么感悟呢?
明確:母愛是最無私的感情。母愛如春天的甘霖,悄無聲息地灑落在我們的心田。這種愛,溫柔而深沉!我們常常埋怨自己的母親啰唆,但如果我們用心去體會,不難感受到她們的關懷。不管是慈愛還是嚴厲,我們都要相信,那是她們愛的體現。這個世界上,最純潔而又最真摯的愛莫過于此。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我變成了一棵樹媽媽認出了“我”(“我”饞得流口水)的人是媽媽(最了解“我”)[
語文樹教案12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1、 自主選擇識字方式,認識6個會認字; 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情感。
重點:自主選擇識字方式,認識6個會認字
難點:正確書寫6個字。
過 程 與 方 法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媽媽,我們都是在媽媽的呵護下慢慢地長大的。你能說說媽媽關心你的事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日本童話故事,板書課題,。
2、談談媽媽關心自己的事例。
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教師交代學習任務。
2、出示與生字連在一起的詞語,指名讀,并帶讀。
3、會認字要讓學生自己去記,讓學生(或師)適時識字方法。
4、生字、詞語回歸課文,指名分小節讀課文。看學生是否讀正確。
默讀課文,標好自然段,畫出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
學生匯報、認讀生字、新詞。
3自主識字。
讀課文、讀后。
三、理解感悟:
1、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你喜歡童話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2)你知道課文為什么叫“媽媽留下的葡萄樹”嗎?這棵葡萄樹有什么含義?
2、針對學生的回答 ,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3、4小節描寫狐貍媽媽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 邊讀邊悟,在讀中感受母愛的偉大。
四、讓我們帶著對母愛偉大的崇敬,想象一下童話中的畫面,再重溫一下課文《媽媽留下的葡萄樹》。
五、設置懸念:文中的結尾寫到:小狐貍一直沒找到媽媽,它的媽媽到底哪兒去了?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媽媽去了哪?下節課我們再來探討這個問題……(宣布下課)
學生先自己思考,再與同桌討論。
抓住重點句子朗讀,理解母愛的偉大。指導朗讀,感悟親情!
指名朗讀,溶入文中情境。
板書設計
7.媽媽留下的葡萄樹
原因:小狐貍肚子餓
經過:找吃的,喊起來,沒回來 母愛的偉大
結果:小狐貍見到樹思親
教學反思:愛、是文學作品中永恒的主題,而學習本課,就是讓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在讀文感悟的基礎上,應該再指導學生多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母愛的偉大,從而受到教育。
語文樹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等詞語。
2.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質。
4.培養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運用已知的知識和生活體驗,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2.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
教學準備:
1.課件、生字卡片、錄音機、圣誕節卡片
2.課前學生搜集圣誕節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質,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課件出示圣誕節場景,讓學生了解圣誕節,感受圣誕節的快樂氣氛。
2.從預習已知的內容入手,了解金吉婭送給大家的禮物。
【課文表現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些風俗學生不太熟悉,因此要盡可能縮小文化差距,讓學生通過課外搜集的方式了解圣誕節,并播放圣誕節的音樂,展示一些圣誕節的圖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導學生閱讀課后的資料袋,幫助學生理解“圣誕節”、“援助中心”、“給予樹”。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問
1.默讀課文,個人自主探究,在不明白的地方畫個問號。
2.小組內部交流,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
3.組長匯報,全班交流,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并解決疑問。(相機進行詞句訓練和朗讀指導)
【口頭提問是學生質疑的一種方法,它使學生與課文、編者之間的對話成為可能。】
四、品讀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質
1.出示插圖,談談自己的發現。
2.品讀金吉婭的話。
(1)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金吉婭說的話,再用心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指導朗讀金吉婭說的話。
(3)引導學生小組交流:金吉婭在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讀金吉婭的話,注意讀出金吉婭因為沒能給家人買到像樣的禮物而難過的語氣。
(5)學生相互評價,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3.再次看圖,你想對金吉婭說些什么?
4.師小結。
五、拓展延伸
1.小練筆:替陌生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回復給金吉婭姐姐。
2.生生交流,互評。
六、作業超市
1.我要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讀給大家聽聽。
2.我要替那個小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能正確認讀、書寫。
2.學習課文最后一段,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體會課文中濃濃的愛。
3.自制賀卡,為親人送上祝福。
教學流程:
一、復習鞏固
1.同桌互相讀讀生字、新詞。
2.檢測:字詞鞏固游戲:“你指我猜、開火車、生字開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金亞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二、指導寫字
1.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記住字形。
重點區分“予”和“矛”,“買”和“賣”,“即”和“既”。
2.師范寫“矛、卡、仁”。
3、學生寫字,老師隨機指導,組織評議。
三、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話。
2、引導學生理解、體會“緊緊地擁抱”。
3.課件出示最后一句話: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4.學生自自悟,把這句話多讀兩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引導學生理解“善良”、“仁愛”。
(這兩個詞語本身有很深的含義,不宜做太深的解釋,引導學生體會如下就可以了:)
善良——心地純潔。
仁愛——同情、愛護和幫助人的思想感情。
6.引導學生理解“如愿以償”。
如愿以償——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實現。教師可以提問加深理解:
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實現的?你覺得她的愿望實現以后心情是怎么樣的?
7.引導學生理解整句話。
教師提問:媽媽為什么說金吉婭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呢?
引導學生認識到媽媽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女兒身上的可貴品質。
8.全班齊讀最后一段。
四、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件出示:母親的心情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讓我們來交流一下。
(1)首先發現金吉婭只買了一些棒棒糖時,媽媽為什么很生氣?
(2)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后,媽媽的心情怎樣?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媽媽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教師小結:媽媽的心情變化無非是突出金吉婭的美好心靈的陪襯。我們可以通過媽媽心情的變化進一步體會到金吉婭的可貴品質。
五、總結課文
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濃濃的愛(包括母子之愛、手足之愛、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
六、作業設計
元旦節快到了,讓我們給親人、朋友送上我們心中的愛吧。學生自制賀卡,給父母親或朋友送上祝福。
【結合本單元的專題“愛的奉獻”布置作業,讓學生在體會課文中濃濃的愛的基礎上完成這次實踐作業是很有意義的。】
語文樹教案14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培養關愛他人的美好品德。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抓住媽媽感情變化的句子,理清課文層次;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2.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結合課文內容,合理想象。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31課給予樹,我們都知道給予就是送給的意思。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能說說課文中是——給予————嗎?(學生自由說)
1.同學們理解的不錯,讓我們再一起用心地讀一讀課題吧。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自由說)
3.是啊,這是一棵怎么樣的樹呢?為什么以給予樹為課題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走進課文尋找答案,好嗎?
二.整體感知
那就請你打開語文書,翻到31課,去讀一讀,同時找一找課文中寫媽媽心情變化的句子,注意,用筆劃一劃。
1、學生讀課文,在課文中劃一劃相關的句子。
2、交流媽媽心情變化的句子(結合板書:擔心——生氣——激動)
三.品讀、感悟
(一)品讀“擔心”,體會媽媽的愛。媽媽在擔心什么呢?讓我們去讀讀第一自然段吧(學生自由說)
1、課件出示:讓我擔心的是……
自己再讀一讀,又讀懂了什么?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媽媽特別擔心?(只、卻、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
2、把媽媽的這種擔心放進你的朗讀吧!(自由讀,指名讀)
3、從媽媽的擔心中你覺得媽媽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愛自己孩子)
4、是啊,媽媽的愛是無處不在的,在這里,化作了一種擔心,把你現在理解到的放進這句話里,肯定比剛才讀得更好了!
5、學生讀,指名讀(適當點評)
(二)品讀“生氣”
但是媽媽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拿了20美元分頭去采購圣誕禮物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們買完禮物,該回家了!那么在回家的途中,孩子們的表現又怎么樣呢?趕緊去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學生自讀,抓住“興高采烈”一詞,從哪兒可以看出孩子們興高采烈呢?為什么會興高采烈呢?(學生回答)
2、對啊,確實應該興高采烈,但是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沉默不語”什么意思呢?為什么沉默不語呢?(學生自由說)
3、看到這個情形,媽媽會怎么樣?(生氣)請你找到這個句子,讀一讀,覺得已經讀得像媽媽一樣生氣了,就舉手,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
從XX的朗讀聲中,除了很生氣,你還聽出了什么?(疑惑)在疑惑什么呢?說一說
把你現在有的體會,再放進這句話里,肯定能讀得更有味道!快試試吧!
4、那么金吉婭到底用這20美元做了什么呢?讓我們走進課文第四自然段,請你反復地讀讀,肯定能找到答案!
5、課件出示:后來……禮品區
這么重要的句子讀一遍肯定是不夠的,再去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學生自由說)
6、是啊,金吉婭給陌生女孩買了洋娃娃,卻只給佳人買了棒棒糖,這又是為什么呢?你能從這段話里找到理由嗎?(能)那就快去讀一讀,找一找吧!
課件出示:我的錢就……只夠…………卻什么都沒有
多讀幾遍,讀懂的就更多了!(學生自由說,主要是小女孩和金吉婭的對比)
把你的體會放進這句話里,一定能讀的更好!試一試吧!
7、金吉婭給可憐的女孩買了洋娃娃,就沒有錢去給家人買漂亮的禮物了,她心里又會怎么想呢?再讀一讀,找一找有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金吉婭說話的聲音很低……而難過
重要的句子再讀幾遍,就能讀懂更多了(學生自由說)
金吉婭放棄了給家人買漂亮禮物的機會,被家人責怪,卻使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
是啊,給予就是這樣,在得到的同時,還會放棄、失去一些東西,這真讓金吉婭為難呀,把你理解到的再放進這句話里,肯定也能讀得非常好!
8、從金吉婭的做法里,你覺得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自由說)
(三)品讀“感動”
聽了金吉婭的話,媽媽怎么做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千言萬語涌上心頭,此時,媽媽已經激動的說不話了,你能代媽媽跟她說一說嗎?(學生自由說)
1、課件出示最后一段
2、是啊,這個圣誕節,金吉婭不但……還……以及……
理解“如愿以償”
如愿以償的小女孩,她會對金吉婭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說)
3、說的很好,表達了小女孩的心聲,請你把最后一段有感情的多讀幾遍,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4、課文學到這里,你覺得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呢?(板書:一棵樹,一個問號?)
課件出示:給予樹是一棵()的樹(學生自由說)
結合板書,隨機選擇詞語
三.拓展
是呀,援助中心有需要我們關心愛護的人,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貧困、戰爭、鬧災害的地方,給予樹是一棵善良之樹,仁愛之樹,同情之樹,這個世界會有許多比我們更貧窮、更孤單、更無助的人,更需要我們的善良和同情,同學們,這么一棵美麗的心靈之樹應該種在哪里呢?
我們的心里!是呀,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愛做陽光,精心地栽培這棵給予樹吧,讓她在我們的心里開花,結果!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問題貫穿始終,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無形中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了人物心理的變化、以及課文里的飽含的對同情、善良、仁愛、體貼的美德的贊美之情。我認為,這些層層深入的提問就是有效性提問!
語文樹教案15
一、學習目標
1、積累理解并學會運用“倒坍、引頸受戮、周道如砥”等詞語。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課文的主旨。
3、理解托物寓意的創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藝術性。
4、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正確認識發展與環保的矛盾,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
1、了解那樹的生命歷程,把握樹的價值、品格及其命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現手法,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難點:
1、揣摩關鍵語句,體味作者痛苦、悲憫、激憤的情感,感受老樹命運的悲劇色彩。
2、正確理解螞蟻王國的事情,體會作者的用意。
三、教學模式
讀讀、議議、講講、練練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預習思考題。
2、讀讀想想,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明確:全文大致分為三部分。
(1)描寫早期的大樹,寫了大樹的形象、經歷和對人類“友善”的情況。
(2)描寫近期的大樹,寫大樹妨礙了道路發展引起人們的議論,使人們質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3)描寫現時的大樹,作者對大樹的最終命運作了關鍵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本文按大樹生命經歷的順序敘事,越是久遠敘述得越簡略,越是近期的敘述得越是詳細。(可找語言標志)
3、用自己的話概括文意,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
熟讀課文,感知那樹的形象,體會作者的情感。
討論:文中的樹是一棵什么樣的老樹,它具有怎樣的價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樣的命運?
明確:
1、大樹有奇特的容貌;大樹生長在特殊的環境中;大樹對人類大有功德;總之,大樹為世間珍奇之物,是人類的守護神。
2、大樹的生存受到了威脅,淹沒在滾滾黃塵里和焦躁惱怒的喇叭聲里,即便如此,大樹依然奉獻著生命的綠色,醞釀著詩意,表現了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忍辱負重、胸懷豁達的本性。
3、那樹無端被判刑、被殺戮、被消滅。慘不忍睹,悲壯異常,像勇士被迫離開疆場,哀怨、無奈而又剛烈。
(三)總結。
那樹經久屹立,目睹著大地的滄海桑田,給人以邈遠的歷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災禍面前“毫發”未損,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幟;它綠化大地,蔭庇人類,只愿給予,從不索取,無私地奉獻,表現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卻不放棄綠的愿望,表現了豁達寬容的胸懷;它在自己面臨殺戮時,也要保護自己的螞蟻國民,讓其安全撤離,表現了一種愛心。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再讀課文,體味作者的情感。
思考:作者描述老樹的形象時,融注了濃濃的情感,請揣摩在“綠著生”“綠著死”兩個生命階段的描摹過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語文樹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樹教案優質12-05
小學語文給予樹教案06-04
語文《合歡樹》教案08-26
語文樹教案15篇12-06
語文樹教案(15篇)12-06
語文樹教案(精選15篇)12-06
語文樹教案精選15篇12-06
語文課本《那樹》教案10-25
語文樹教案(通用15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