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一語文教案

時間:2022-12-01 16:23:0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語文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語文教案15篇

高一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2、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鑒賞詩歌的方法:一、知人論世。二,體會詩人的情感。三、抓住意象

  意象:詩歌中蘊涵著詩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營造出的客觀景物和主觀情 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或氛圍。(幻燈)

  在詩歌中,由一個或幾個意象所形成的氛圍,這個氛圍有一個特定的名稱:意境。

  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營造了一個寧靜,幽深,略帶感傷的意境。

  二、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復旦大學學習發文,開始受法國象征派影響。1928年開始創作現代派詩歌。著有詩集:《我的記憶》(《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響,意象朦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戰爆發后)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情感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積極、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短暫的一生,很不平靜。小時候一場天花,在他臉上留下疤痕,生理上這種缺陷,常常使他變成別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來在詩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還是常常受到來自同行的嘲笑。文學上剛有點成就時,他喜歡上好友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平,但并沒有得到回應。戴望舒以跳樓相要挾,最后勉強答應和他訂婚,但要結婚條件是:要他出國留學,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迫于無奈,1932年他去法國,當時生活很困難,靠翻譯生活。三年后聽到施絳平移情別戀的消息,他匆匆回國。結束了他近八年的戀情。第二年,1936年,與小他12歲的穆麗娟結婚,這場婚姻僅維持四年。1940年倆人離婚。兩年后,戴又與小他21歲的楊靜結婚。生了兩個女兒,到1948年又以離婚結束。建國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國家新聞出版署工作,負責法文翻譯,但此時他哮喘病非常嚴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譽為"雨巷詩人"的戴望舒,以短暫而傳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國抒情詩人的內在品質,以至在他離世50多年后,詩歌依然名重詩壇,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賞析全詩

  (一)聽朗誦,正字正音(幻燈)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頹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悵(chóu chàng)

  (二)學生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談談自己的初讀體驗。整體感受詩歌。

  師引導:你覺得這是一首什么詩,你認為它美嗎,美在何處?

  (意象美、意境美、音節美,至少要說出音節美:押韻、復沓、重疊)

  (目的,引導學生自讀習慣,自己理解詩歌。)

  (三)再讀本詩(找學生讀)

  1、說說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圍。

  詩歌是依靠形象來傳達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組成了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開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圖景?

  2、 同桌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幻燈)

  明確:丁香、雨巷、油紙傘、籬墻,

  3、首先看題目,這首詩最明顯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細雨,兩邊是靜默的人家,偶爾有人匆匆走過,意境充滿了朦朧美。可以“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我們再看油紙傘,有一種古典,神秘,懷舊的感覺。還有頹圮的籬墻,更有一種破敗,凄涼。這兩個意象和雨巷一起構成一個凄清,破敗,空寂的意境,是這個故事發生和主人公出現的一個大的背景。

  4、詩中一個重要的人物是:“丁香姑娘”,(幻燈)

  5、作者為何“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為什么不是國色天香的牡丹? 不是不勝涼風的嬌羞的水蓮花? 不是一支春帶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愁怨。如李商隱的詩“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璟的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等等。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確:美麗,高潔,結著愁怨,彷徨; 冷漠, 凄清,又惆悵;太息,凄婉迷茫;靜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詩人對“丁香姑娘”是怎樣的感情?

  明確:追求,向往

  2、那么,這個“姑娘”代表什么呢?結合下課后第二題。

  明確:(1)根據詩歌內容,姑娘就是姑娘,詩人當時22歲,說他沉醉于愛情,這是首愛情詩。

  (2)結合時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高一語文教案2

  【訓練重點】

  1.提高對感受與思考生活的認識,增強感受與思考生活的自覺意識,高一冊第一單元作文同步訓練設計。

  2.掌握感受與思考生活的方法。

  3.表達(寫作)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思考。

  【表達訓練】

  板塊一

  題目:回憶自己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一個人物、一個場面或一個鏡頭,講給同學聽。

  要求:按照口語表達的要求,運用口語表達的一般技巧。

  活動:按小組,組員輪流講演;每小組推薦一至二名表達較好的,進行全班講演。

  指導:作文是精神產品,反映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因此,任何一篇佳作,都具有獨創性。這獨創性,可以反映在題材的發掘和思想認識的深刻上,也可以反映在構思、手法和語言的新穎上,但基礎則是作者在生活中有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發現。有了獨特的感受和發現,才可能有深刻的思想、新穎的構思、鮮活的形象。所以,有自己的感受和發現,是作文的開始。可以說,沒有對生活的真實的感受,就不可能寫出個性化的作文。因此,我們要提高對感受與思考生活的認識,增強感受與思考生活的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寫出個性鮮明的作文。

  訓練感受能力,首先要解決的是感受什么的問題。許多學生都會覺得生活是那樣平淡無奇,沒有什么值得可感受可寫作的素材。其實,生活中什么都可以成為感受的對象。一個自然的景象,一件實物(如建筑物、實用東西等),一件細微的小事,一個小小的微笑,一絲淡淡的思緒,生活中人們的一句話(哪怕是只言片語),一個細節,一幅圖畫(包括新舊照片等),一篇文章或文中的一段話、一個句子、一個詞語,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歷史事件,這些都能引起無限遐想,引發某種感受,成為感受對象,甚至成為寫作的契機和切入點。并不一定非要什么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精彩場面、奇妙情景才能引發感受,成為感受的關注點,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高一冊第一單元作文同步訓練設計》。無數寫作實踐表明,能給人深刻感受的事物往往很平凡,甚至微不足道。關鍵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留意周圍的人和事及其帶來的種種感受和發現。一位腿部受傷的同學,只能用一只腳走路,教室、寢室都在七樓,就這樣每天來來往往,可很少有人去留意,似乎司空見慣,與己無關。但有一位同學注意到了,感受到了這位同學身上表現出來的毅力和精神,在周記中謳歌了這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啟發、教育。這就是感受。

  當然,生活中的感受對象不同,感受的重點和方法也就不同。一般來說,感受對象大致可分為這幾類:自然景觀、實物、人事、圖畫、內心世界等。例如對自然景觀的感受,重要的是要以審美的態度、審美的目光去感知,在情感的催化下引起審美聯想和想象,從而達到對感受對象美的感受和領悟。對實物的感受,則要以科學的態度、現實的目光去感知對象,它需要運用分析、綜合、比較、分類等方法去把握對象的特征,并探究對象的因果聯系,從而認識這一事物是什么而不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由此引發對現實生活的感悟。

  這里還要強調一點的是,觀察與感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觀察著眼于外界的客觀存在,以獲取外界信息為主要目的;而感受是由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它以觀察為前提,是對觀察所得深化為內心情感上的體驗,是一種內心細膩、微妙的情緒和感情的波動。但兩者都要以人的感官作為必要的生理條件。

  課外練習:

  1.生活是一本書,一本豐富多彩、酸甜苦辣樣樣俱全的大書。那里藏有挖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寶藏。請你仔細回憶你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幕,把它記錄下來。題目自擬,文體、字數不限。

  在文末附錄上你為什么要選擇這段材料?它哪一點打動了你?從中你悟到了一點什么人生哲理?通過這個練習,你對感受生活又有了哪些新的體會和認識?

  2.許多同學覺得生活很平淡,“三點一線”,沒有什么可感受可寫作的素材。其實,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同學的一句話、一個眼神,老師的衣著變化,天氣的陰晴冷暖變化,課文中的一個精彩詞句或插圖,等等,都可能引發你的無限感受。關鍵是你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養成細致了解和認識生活的習慣,培養感受和思考生活的意識。請你就課文中的某一幅插圖作仔細的觀察,用說明的方法寫一段文字,客觀地把它介紹給讀者;然后,仔細回憶一下你在觀察中獲得了哪些認識和情感體驗,感悟到了一點什么,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

  完成后,請認真比較兩文,看看有何異同。請你用理性的文字把這些看法和認識記下來。不必面面俱到,只談你自己獨到的看法。

高一語文教案3

  【《斷章》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了解詩歌解讀“詩無達詁”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2、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的學習習慣,鍛煉交流、表達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詩的主旨;

  (二)過程與方法

  1、詩歌鑒賞教學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動交流——拓展升華”的過程進行;

  2、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討論中理解詩歌主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中真、善、美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關注自我、關注生活、關心人民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寫鑒賞性小短文。

  【教學設想】

  布置同學預習五首短詩,并讓同學挑選一首詩寫了一點鑒賞性評論。從同學課前預習作業情況看,多數同學對于這五首詩的主旨把握均較為準確,也存在多種解讀,最大問題在于許多同學在闡述詩歌主旨的解讀過程時,表述還欠嚴密,賞析時還不能做到有理有據。因而,在組長匯報本組討論情況時,須特別強調在陳述本組觀點之后需闡明這些觀點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許組員補充說明,共同完成任務。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所謂“詩無達詁”論,(“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認為不同和讀者對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個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因此在文學閱讀過程中特別強調讀者參與。這些說法都說明了在文藝鑒賞中存在著理解和審美的差異性,即不同的鑒賞者對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二、解讀《斷章》

  1、介紹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xx),祖籍江蘇溧水,生于江蘇海門。詩人、學者。193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為這段經歷,卞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此外,在這一時期,卞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還合出過一本名為《漢園集》的詩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為漢園三詩人。以后,卞之琳擔任了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務,是莎士比亞和英詩翻譯名家。主要作品有:《漢園集》《雕蟲紀歷》《十年詩草》《人與詩:憶舊說新山山水水》《小說片斷》《莎士比亞悲劇四種》《英國詩選》等。

  卞之琳于20世紀30年代出現于詩壇,受過“新月派”的影響,但他更醉心于法國象征派,并且善于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并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偏于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詩人主張“未經過藝術過程者不能成為藝術品,我們相信內容與外形不可分離”。卞之琳創作態度嚴謹,孜孜不倦地探索“藝術過程”中的轉化與表現,即使對新詩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變化和創新,更不用說在詩的意象、內容方面。有些詩作被譯成多種文字,并成為海外學者專題研究的對象。在半個多世紀中,詩人堅持不懈地進行詩歌創作和理論研究,成功地實驗和引進了西方多種現代詩歌形式,對中國象征主義、現代主義詩歌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景觀,有著很大的啟蒙意義和重要的貢獻,并取得了相當的藝術成就。

  2、整體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斷章》寫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這首詩雖只短短4行,卻試圖用簡明的意象闡釋深刻的道理。詩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而相對于樓上的人來說,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而相對于夢見“你”的人來說,“你”則像窗外的明月一樣,“裝飾”了他們的“夢”。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非常簡單,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覺得不全懂,似乎簡單的字眼里藏著很深的道理。學者、翻譯家李健吾認為,這首詩是在“裝飾”兩個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蘊含著無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卻不以為然,他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又說:“我的意思是著重在相對上。”這樣看來,詩人的主要意圖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不論自覺與不自覺都可能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相對關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卻能通過這樣一首極其短小、通俗易懂、畫面鮮明的小詩表現出來,其高超的表現技巧令人佩服。

  三、問題探究:

  1、《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4行詩,是4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了聯系。后兩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窗子與夢互不相關,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人精心構思與組合,變得耐人尋味。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理。

  2、有人說《斷章》是一首情詩,還有人說它是一首哲理詩,你說呢?

  關于《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橋頭的“你”在白天是樓上人心目中的風景,在夜晚是樓上人夢中的“裝飾”。一個是白天夜晚都在關注著、想念著心中的人;另一個是被別人深愛著,自己卻沒有感覺。詩人自己說他的意思著重在“相對”上。他通過對自己剎那間感觸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哲學深思:在同一時空中,作為主體的人或物,有可能變成客體,客體又可能變成主體。原來,《斷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過兩幅生動、優美的畫面隱喻、暗示出來的,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種創造。

  3、 這是我中學時代很喜歡的兩首詩,當我讀著《斷章》和《錯誤》時,這兩首詩就在眼前晃著,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其中的原由?

  明確:閱讀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很相似。(可就詩意與同學簡單進行交流)

  教師點撥:讀詩若能抓住詩中意象進行聯想和想象,就能較準確地把握作者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了。

  4、品讀《斷章》,討論小結:從字面上看,《斷章》極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覺得簡單的字眼里蘊藏著很深的道理。仔細品味,你認為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

  5、學生分組討論,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1)請組長匯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

  4、課件展示學術界對《斷章》的幾種解讀;

  教師可提供幾組有關《斷章》詩意的資料:

  A)學者、翻譯家李健吾先生認為,這首詩在“裝飾”兩字上做文章,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卻埋著說不盡的悲哀——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

  B)評論家章亞昕認為,《斷章》寫了一位絕代佳人。詩人不去說“你”如何美,而是去敘述她如何成為如癡如醉的審美對象、“風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寫她如何成為日思夜想的戀愛對象、“夢”中的花朵。不寫她的外貌,而寫她引起的癡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內在,意味的微妙。(詩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斷章》這首小詩,詩人回憶它的創作過程說:“此四行無意中得之,原擬足成一首完整的詩,接著感到說完了,也無需多說,可獨立成篇,故名《斷章》。”“寫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觸景生情,儲藏在記憶中,當還遠遠早于這個日期”。“這是抒情詩,當然說是情詩也可以,但決不是自己對什么人表達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意味進一步體會,也就會超出一對男女相互關系的意義。”

  小結: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不同的讀者讀同一首詩,由于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鑒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期待,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教師要抓住“你”“風景”“明月”“夢”幾個意象作適當的補充。)

  6、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四、拓展延伸

  補充余光中《連環》一詩,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詩無達詁、個性化解讀這種閱讀特點。

  連環——仿卞之琳詩意

  余光中

  你站在橋頭看落日 /落日卻回顧 /回顧著遠樓 /有人在樓頭正念你

  你站在橋頭看明月 /明月卻俯望/俯望著遠窗 /有人在窗口正夢你

  【教學總結】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首只有四行的小詩可以算作卞之琳的代表作之一,題目叫《斷章》。這原本是他一首長詩里的四句,因不甚滿意,便刪去了其他詩句,只保留了這四句,我認為刪得確實妙。

  這首詩清新質樸、寓含哲理,睿思藏于字句之間,是典型的朦朧是。“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你眼前是否閃過一個鏡頭:你站在橋頭凝望著遠處秀美的風景,而同樣在樓上看風景的人也將你納入這窗外的景色之中,陶醉在風景中的你不知你也成了別人的風景。作者正是用這樣一個具體的意象,道出了抽象的哲理。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類似的位置,物與我,我與他,他與你之間都有著內在的關系,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在被別人影響,也同樣影響著別人,就像那看風景的人會成為風景,誰知道那位樓上看風景的人會不會成為另一個看風景人的風景呢?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兩句用了兩個“裝飾”,點出了“你”為止的變化。當你望著窗邊皎潔的明月含著甜甜的笑進入夢鄉時,你不會知道,也許一個陌生人在夢中夢到了你,你裝飾了他的夢。這節可以看作與上一節不相承接,各自成章,但它們表達了同樣的道理,通過位置的變換對比和兩幅充滿詩意的圖畫,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

  一直很喜歡《斷章》,含蓄的字句中滲透著深刻的哲理,正因為如此,它才會有很強的生命力,不會像一些華麗而空洞的詩篇被歷史遺棄。

  靜靜地看風景,靜靜地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風景,不也很快樂嗎?

  倚在窗前看風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看風景的女孩突然抬頭,目光似乎與我對視,這一刻心中滑過一絲感動。《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據說作品是一首長詩斷章,朦朧的詩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短短幾行明白易懂,而讀者卻在其中獲得極其豐富復雜的感受。

  在我看來斷章是一種狀態也可以是一種態度。有的人斷章取義,對事物無法洞悉全部,得出以偏概全的結論,這種狀態通常讓人覺得可笑,而另一種斷章則有一種欲說還休的美感,類似“難得糊涂”“不求甚解”的境界。前者多少有些功利色彩,所以會大作深究盲目總結,而后者顯示悠然超脫。生活不是作學術研究,可以用定律公式推出個子丑卯,試問世間人,世間事無窮無盡,變換莫測,有什么能夠真真卻卻明明白白地剖析清楚呢?所謂“剪不斷,理還亂,”所以用斷章的態度面對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斷章不是不讓人逃避現實,而是讓人看清這個世界,培養一種良心的心態。有些事已經發生,斷章最美好的部分,把它深埋記憶,有些事正在發生,斷章最當下的部分,腳踏實地,坦然面對。有些事將要發生,斷章最積極的部分,把它當成指引前的燈塔……甚至一片云一滴水一只螞蟻都能讓我們斷章,去捉最細微的那絲觸動,感受最美的綻放。

  “ 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在蒼茫的世界里我們何其渺小,面對生活,太純粹的清醒有時難免疲憊與徒勞,于是只得斷章,斷章身邊匆匆走過的身影,斷章眼前的風景,斷章遠方若隱若現的未來,斷章這個世界,斷章著我們自己。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別人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不必追問,無須深究,只是此刻,就很美。

  論詩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斷章》看作是一首意蘊艱深的哲理詩,其實作為言情詩來讀,詩味才足呢!那優美如畫的意境,那濃郁雋永的情思,那把玩不盡的戲味,那獨出機杼的題旨,細細品來,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高一語文教案4

  學習目標:

  掌握重點實詞、虛詞;準確翻譯課文

  重點難點:

  準確翻譯課文

  方 法 :

  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教師點撥,集中展示

  內容部分

  一、探知部分閱讀下列材料,了解相關知識(學生獨立完成)

  1.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著,全書共三十三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原書沒有標題,課文題目都是后加的。

  2. 歷史背景: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

  當初,燕王為了結好于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合諸侯共同破秦。

  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后,秦大舉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3.人物

  (1)荊軻,春秋戰國時代“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士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

  (2)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孫,秦莊襄王異人的兒子。他出生于趙國,所以又叫趙政。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后,逐步富強起來,前247年,贏政即位為秦王,前238年親政,從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

  統一全國后,自稱皇帝,他通過一系列的統一措施,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實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交通道路,統一貨幣,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重大的舉措。但始皇以猛治國,法律苛嚴,終于在他死后激起民變。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時年50歲。

  二、研究部分(譯出課文重點詞語,能通譯課文)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句讀

  淬( ) 忤( ) 徵( ) 陛( ) 卒( ) 提( )

  創( ) 揕( ) 拊( ) 樊於( )期 夏無且( )

  2、譯出課文重點詞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樊將軍仰天

  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 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乃為裝遣荊軻。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 乃令秦武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三.應用部分(翻譯重點句子)

  (1)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2)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3)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4)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5)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6)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

  (7)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

  (9)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0)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1)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12)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

  (13)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四、課堂作業:

  1.比較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古今義:

  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千金之資幣物

  秦王未可親也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2. 通假字

  A.秦王必說見臣

  B.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C.今日往而不反者

  3. 詞類活用

  A.進兵北略地

  B.函封之

  C.前為謝曰

  D.樊於期乃前曰

  E.其人居遠

  F.使使以聞大王

  G.太子遲之

  H.發盡上指冠 教師或學生課堂隨筆、后記等。

  附答案:四.課堂作業

  1.古今異義

  A.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B.幣:古義,禮物。今義,錢幣。

  C.親:古義,接近。今義,親近 D.窮困:古義,處于困境,走投無路。今義,生活困難。

  E.偏袒:古義,袒露一只臂膀。今義,偏向一方。

  2.通假字

  A.說通悅 B.陵通凌 C.反通返

  3.詞類活用

  A.向北 名詞作狀語

  B.用匣子裝 名詞作狀語

  C.走上前 名詞作狀語

  D.走上前 名詞作狀語

  E.遠處 形容詞作名詞

  F.使 聞 使動用法

  G.認為 遲 意動用法

  H.向上 名詞作狀語

高一語文教案5

  【課題】始業課

  【課型】講授【第1教時】

  【教學目的】

  1、師生互相初步了解,溝通,并學習口語交際—介紹。

  2、明確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3、讓學生明確本科目的學習要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與學生溝通感情

  教學難點: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與學生溝通。

  姓名愛好學習新東西贈言

  二、學生自我介紹

  姓名愛好星座博客

  三、了解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情況

  1、愛學語文嗎?喜歡上語文課嗎?

  2、看過哪些課外書?課代表調查

  3、愛寫作文(日記)嗎?周記

  4、以往的語文課是怎么上的

  5、最喜歡語文老師怎么上課

  四、明確語文學習的要求

  守紀(一切與課堂無關的)、聽講(聽課、發言、討論)、作業(必做、選作加分、練字)三方面與學分、作業本(預習、聽課筆記、課后作業)練字本作文本

  【作業布置

  抄寫詩詞三遍

  【教學反思】

  【課題】《永遠的校園》【課型】講授【第2教時】

  【教學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借助演講、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思辨說理的能力

  3.對比謝冕心中的北大與現實中北大的差異,并揣摩這種差異的根源,從而樹立正確的大學觀、人生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抓住作者的行文線索;

  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思索自身發展進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刻理解“永遠的校園”中“永遠”的涵義;

  【教學過程】

  預習:誦讀文章,感知大意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剛來到我們的學校學習,我想問一下,同學們對自己曾經的母校印象如何?對我們的新學校感覺怎么樣?好,那么我們就來看一位在自己學校里一待就是半個世紀的老人,在他眼里,他的母校——北京大學是怎樣的印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謝冕的《永遠的校園》。

  2、背景資料

  謝冕,著名作家、詩人,北大文學院教授,自他大學畢業以后,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有沒有同學知道北大的歷史由來?

  北大,全稱北京大學,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成立于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產物。1912年5月,改稱北京大學。嚴復是第一任校長。北京大學也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五?四”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后來為了紀念“五?四”運動,繼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將“5?4”定為校慶日。

  3、課文研讀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下課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作者在前5個自然段寫了什么?校園在他眼中是怎樣一個概念?(寫了謝冕對北大美麗景色的真實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層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園是既具體又抽象的。)

  ②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著重針對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我同樣擁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園”所起到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這里作者從具體的校園走向了抽象的校園。)

  ③作者在7—12自然段談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園精神?

  Ⅰ、具有向習慣思維和因襲勢力的'抗爭精神;

  Ⅱ、不單純、富有個性;

  Ⅲ、校園里有一種特殊的氣氛:機智、聰慧;灑脫、活潑;

  Ⅳ、民主與科學:北大的精神支柱。

  ④在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又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北大不滅的精神——北大校園精神的延續)

  ⑤大家思考一下,“永遠”的內涵。

  (例如:“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質的力量。永遠“子子孫孫無窮匱矣。”精神的延續和不滅。

  4、詞語學習

  曼妙歡愉怨尤弦誦耿介不阿虔誠

  阻扼肅殺

  【作業布置】

  【教學反思】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課題】《成長》

  【課型】講授【第3教時】

  【教學目的】

  1、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懂得只有通過不斷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的道理,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的人生方向。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親在“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體會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個性的語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我們以前學過很多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分析問題

  1、整體感知課文并思考。“我”的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是怎么看待她為“我”所做的種種“設計”的?

  (答:“我”的母親是一個這樣的人:她率直、潑辣、急于求成,“她難以掩飾她的厭惡”,又毫不隱瞞她的高興,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樹。對“我”不思進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卻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開明的,一旦發現“我”在生意場上已沒有指望,便為“我”留意新的“行當”。于是,她發現“我”的寫作天才,并鼓勵“我”當個作家。)

  (三)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么?

高一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章中體現的淡淡的鄉愁。

  2、體會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獨具魅力的語言。

  3、根據自己的經歷,借鑒文本的表達技巧,能夠寫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學重點:

  體會意境,鑒賞語言

  教學難點:

  鑒賞表達技巧,學會表達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學習方式:

  活動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從音樂《雨聲》導入。學生尋找古詩詞中的寫雨的詩句,品味意境。如此優美的意境我們用散文的語言可以表達嗎?

  二、課文分析: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把握文章脈絡。

  2、品讀嗅雨、觀雨、聽雨的相關文字,體會意境、情思。

  三、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凝練華麗,文字典雅而富于彈性,巧妙地熔古典語匯與白話于一爐,善于通過漢語的象形和音韻特征來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錯的節奏。

  四、借鑒運用:

  1、借鑒表達: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種表現手法,來渲染和強化對大陸故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將敘述、描寫、議論和抒情緊密結合,穿插運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對照、聯想、烘托等表現手法。

  (順及:余光中散文的特點)

  2、體驗運用:聽相關雨聲,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口頭表達。

  五、布置作業:

  1、展開充分的聯想與想像,借鑒本文的表達技巧,描寫一個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寫雨的詩句,注意積累。

高一語文教案7

  【學習目標】

  1、了解“賦”的特點,了解蘇軾的賦的風格。

  2、掌握課文大意,把握主客間問答的內涵。

  3、背誦課文。

  【學習重點】

  1、通過主客問答,了解蘇東坡力求排遣苦悶、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

  2、蘇東坡散文的風格。

  【學習難點】

  與《后赤壁賦》的比較閱讀理解

  【學習內容】

  文體知識

  賦,始于兩漢魏晉,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總結了賦的特點:“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例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賈誼的《鵬鳥賦》、張衡的《二京賦》等。

  和蘇軾的詩詞一樣,蘇軾的散文同樣具有寫真景、抒真情、言至理的特點。或描寫、或敘述、或抒情、或討論,都能做到自然和諧統一。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行云流水皆能成文,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他的散文很少有雕琢斧鑿的痕跡,其中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優美的散文。

  蘇軾的《赤壁賦》,擺脫了魏晉時期的鋪陳浮華、羅列詞藻的文風,緊緊圍繞著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實景。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雖然筆墨不多,但意境創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寫優美自然,抒發情感也真摯樸實。在創作風格上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千古不朽的名作。

  知人論世

  熙寧九年十月,王安石變法受挫,變法動向發生逆轉,一些投機新法的分子,結黨營私,

  傾軋報復,耿直敢言的蘇軾成了官僚們政治傾軋的犧牲品。元豐二年四月到達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證是蘇軾的一束詩文。原來在蘇軾的詩文中曾流露過一些牢騷,表示過對新法的不同意見,也針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無非是“緣詩人之義,托事以諷”,這些就成了遭受彈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誣蔑他“銜怨懷怒,恣行丑詆”“指斥乘輿”“包藏禍心”,把他投入大獄。一時親友驚散,家人震恐。蘇軾在獄中遭受詬辱折磨,有時感到難免一死,曾寫兩首詩與弟弟訣別,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的詩句。幸虧親友的營救,當時的宋神宗也不想殺他,這年年底,結案出獄,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的名義被貶謫到黃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里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了曠達自適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

高一語文教案8

  一、 導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卷首詞)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夠經得起歷史的千淘萬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應該是三國時代留下了濃重一筆的人物,請同學說說自己所了解的曹操:

  老師總結,并啟發他們去聯系:我們學過他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還有《龜雖壽》“神龜雖壽,猷有竟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個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殺禰衡楊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所以后人覺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京劇中曹操的白臉形象(在戲劇中白臉代表壞人),其實小說戲劇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也許不像小說戲劇當中所描寫的那樣奸詐、陰險、嫉妒。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曹操,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作為政治家:曹操二十歲被舉為孝廉,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起兵討伐董卓,先“挾天子以令諸侯”,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后,成為北方勢力最強的軍閥,并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聯軍擊敗于赤壁。曾幾次下《求賢令》,打破當時以德行和家世為用人標準的慣例,實行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政策,采取抑制豪強,限制兼并,廣興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兒子曹丕稱帝后,追尊曹操為魏武帝、

  作為軍事家:實踐方面,指揮了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理論上,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

  作為文學家:曹操精音律,善詩歌,即使在鞍馬勞頓中,也常常橫槊賦詩,隨章命題。他的詩歌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

  三、鑒賞

  “文如其人”,通過一個人的作品去分析一個人的形象,才是比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體現曹操詩歌思想藝術風格的代表作之一,這節課我們就試著通過《短歌行》去了解曹操。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我們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失傳了。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高一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一、認識居里夫人執著的科學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探討成功與榮譽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通過比較分析,體會作者浸潤作品之中的強烈情感。

  [教學重點]

  《居里夫人傳》是一篇人物傳記。學習這篇課文,要抓住人物傳記的特點,即歷史性和文學性在作品中的高度統一。具體而言,一方面通過閱讀作品,了解居里夫人的歷史真實,即她的生平事跡、科學貢獻,認識到居里夫人的偉大之處,同時又要體會作者浸潤其中的強烈情感,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據此,確定重點如下:

  一、從具體事件的分析中,認識居里夫人執著的科學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通過比較分析,體會作者的情感內涵。

  [教學難點]

  一、從具體事件的分析中,認識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二、通過品味語言,體會其中蘊涵的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跡、偉大貢獻以及別人對她的評價。

  2.通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二、導入新課

  愛因斯坦曾這樣評價過著名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她是惟一不被榮譽所腐蝕的人。她說:“我們不應該虛度一生。我們必須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艱苦條件下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和科學研究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居里夫人傳》,進一步了解這位把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的偉大女性。

  三、介紹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即瑪麗居里,是一位波蘭籍的法國科學家。她與丈夫比埃爾183;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和釙,并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伯克勒爾分享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后,居里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并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由于長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的環境中,她于1934年死于白血病。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她和居里一起拒絕為他們的任何發現申請專利,為的是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們的發現。他們把諾貝爾獎金和其他獎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科學研究中。

  四、關于《居里夫人傳》

  《居里夫人傳》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書中,作者用自己的筆和心記錄了母親在科學道路上不畏艱難、孜孜以求的光輝一生,表現了母親的高尚品質。她在《居里夫人傳?前言》里這樣概括母親的高尚品質:“堅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鍥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貢獻一切而不知謀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犧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驕傲、災禍不能屈的非常純潔的靈魂:這些就是瑪麗?居里生來所具有的品質,比她的工作或豐富多彩的生活更為難能可貴,我希望讀者在人生暫時的榮枯浮沉中,能隨時加以辨識。”

  在閱讀課文時,應注意體會這一點。

  五、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課文寫的是居里夫人在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工作取得研究成果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以后,面對榮譽和未來的生活態度與內心狀態。

  六、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全文按自然分節,共5大段。請同學們概括出每段的內容要點。

  提示概括要點的方法:

  (1)找關鍵語句,如總起句、總結句、主旨句、關鍵詞等。

  (2)無關鍵語句的,找出全段圍繞其闡述的內容加以概括。

  討論、歸納:

  第1段:榮譽給居里夫婦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困擾,成為阻止他們前進的力量。

  (有一關健句:第17頁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話。“榮譽降臨大人物身上,用它的全部重量牽制他們,力圖阻止他們向前進。”)

  當榮譽降臨到居里夫婦身上時,千百萬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們身上,可是人們關注的并不是他們事業的進展情況,他們的私生活和工作的實驗室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居里夫婦的生活,成了時髦酒館里的談話資料”,他們的工作情景也被編成諷刺劇在劇院里上演。這一切嚴重干擾了他們,奪取了他們的“沉思和寧靜”,所以作者說榮譽是“用它的全部重量牽制他們,力圖阻止他們向前進”。

  與人們的狂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榮譽面前,居里夫婦并沒有“以新的姿態出現”,而是一如平常地在實驗室工作,并且由于部分鐳的丟失延緩了工作使得“兩個人都很沮喪”。他們只是希望人們能為制鐳工作提供幫助。

  第2段:榮譽不僅沒有給工作帶來任何幫助,反而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這讓他們十分痛苦。(有一關健句:本大段第一自然段。“他們的榮譽越大,他們的不安越甚。”)

  在極大的榮譽面前,居里夫婦感到了極度的不安,“兩個物理學家的確是失掉了內心的平靜”,各種來信費去了居里夫人不少的時間。她在信中說:“永遠是嘈雜不堪,人們正在盡力阻礙我們工作。……不接受任何訪問——但是人們仍舊打攪我;我們的生活完全被敬仰和光榮毀壞了。”而工作所需的實驗室和盼望巳久的經費卻遲遲不來。

  第3、4段:居里夫婦的天性使得他們采取了拒絕榮譽的態度。

  (有一關健句:本大段第一句話。“除了熱心工作和恐怕荒廢時間之外,還有別的原因使居里夫婦厭惡榮譽。”)

  居里夫婦天性超脫、純樸,這使他們團結一致,逃避尊榮。

  居里夫人一生逃避別人的贊羨,因為她的生活太忙,責任太多,不能浪費一分精力。

  居里夫人只有在安靜的實驗室中和親密的家庭環境中才能獲得快樂。

  第5段:在生活上,居里夫人平淡而隨便;對待科學,她只重事不重人。

  他們穿著隨便,住漁家房舍,居里夫人的裝束像農村婦女,會赤足坐在門口石級上抖掉鞋里的沙子,這一切讓追蹤的美國記者目瞪口呆,因為這與想象中的居里夫人實在相差太遠,而當他自作聰明地想“利用這個機會問出一些不平常的問題”時,居里夫人臉色嚴肅地說:“在科學上,我們應該注意事,不應該注意人。”這不僅表現了居里夫人對待科學的態度,也是她偉大人格的真實寫照。

  由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居里夫人榮辱不驚的高尚人格和對科學執著追求的精神。

  七、進一步探討:居里夫人拒絕榮譽的原因是什么?請引用課文中你認為語言最生動、感情最強烈、含義最深邃的語句加以說明。

  提示:①拒絕榮譽的原因:居里夫人具有崇高的信念和品格,她獻身科學,淡泊名利。她從事科學研究不是為了榮譽,則得到榮譽之后,她 一生追求的工作和內心的平靜都被破壞了,所以她要拒絕的是榮譽帶來的煩惱和不安。

  ②具體例子可見教參第53頁。

  ③鼓勵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

  八、補充閱讀,進一步認識居里夫人高尚的精神品格

  要求:閱讀《居里夫人給外甥女的一封信》和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見課本第23、24頁)

  討論、歸納:

  在《居里夫人給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說,蠶在短暫的一生中,“那樣自愿地、堅持地工作著,真正地感動了我”。她以蠶自比,要在短促而脆弱的生命中,永遠耐心地向一個極好的目標努力,不問原因,不問結果。這形象地表現了居里夫人執著追求、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見教參第62頁。

  九、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1.引用了大量的事實材料

  作者力求客觀真實地講述居里夫人的生活,在課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私人信件和公開的采訪報道,還生動地記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真實地表現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

  2.飽含了作者濃烈的主觀情感

  作為傳主的女兒,作者對母親偉大而艱辛的人生經歷充滿敬愛和感嘆,這使得她在記述中飽含個人感情,這字里行間的濃烈情感需要我們仔細體味。例如:“瑪麗只用一句話——一句她常常當作箴言說的話,一句比一部書更能表現她的性格、生活和使命的話——結束了這次會談:‘在科學上,我們應該注意事,不應該注意人。’”居里夫人的這句名言的確最能代表她的科學精神,作者給這句話加上了兩個修飾語,說明居里夫人就是堅持以這句話作為自己的科學職守,這是一個獻身科學的人的箴言,所以作者飽含感情地說,就是一部書——就像自己傾心而寫就的這本《居里夫人傳》——都不如這句話能夠這樣深刻準確地昭示一個科學巨人的科學精神和科學人生。

  此外,作者的這種感情有時也是比較復雜的,出于對母親的同情和愛護,作者有時把人們善意的敬仰和熱愛曲解為可笑的行為,對當時的采訪報道也不乏諷刺意味。例如文中說:“這千百萬人把他們的熱心獻給居里夫婦,卻要換回極大的補償!這兩個學者已經贈給他們的利益(這種發現在知識上的價值,它治療一種可怕的病癥的力量)還不能滿足他們。”對人們的熱心和崇敬一概下這樣的判斷是有失公允的,這一點也應客觀認識。

  十、全文總結

  本文用飽含深情的筆調,引用了大量真實材料,記述了居里夫婦在面對榮譽時的生活態度和內心狀態,體現了他們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真正的科學精神。

高一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復習文學常識《戰國策》

  2、掌握文言常用實詞:“親、深、解、救、教、敢、還、

  振、圖、室、詔、窮、陣”等

  3、學習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和神態描寫,

  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注意文言知識的積累

  2、學習和欣賞文言文敘事簡潔的藝術

  3、賞析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技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掌握本文的重要字詞,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翻譯文言文

  2、學習、賞析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技巧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質疑、討論、探究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點讀

  2、借助工具書,結合注釋,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理

  解的地方,并提出疑問

  3、畫出有關刻畫荊軻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

  [知識積累]:

  1、作家作品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XX年),共245年。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 暴、勇于斗爭的行為。

  《戰國策》的作者在記敘歷史事件時,過分夸張渲染謀臣策士的作用,有時為了突出縱橫游說之士在歷史事件中的決定作用,甚至編造一些情節,不免違背歷史的真實。

  《戰國策》長于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相關背景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高一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學生自主探究;多媒體輔助。

  【課時分配】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并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于議論,可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為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于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讀(dòu) 諛(yú) 經傳(zhuàn)

  郯(tán) 萇(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并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第1段

  (一)朗讀:齊讀;單讀。

  (二)學生根據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為三層,學生分A、B、C三組,每組一層。然后每組推舉代表,向大家翻譯課文。

  (三)總結本段的語法文言文知識: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異義

  學者:古-求學的人;今-在學問上有較高造詣的人。

  無:古-無論;今-沒有。

  眾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詞多義

  之:

  ①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從而師之

  ④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所以:

  ①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③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② 吾師道也

  ③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為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之,助詞,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之,倒裝標志

  作《師說》以貽之:之,代詞

  ②其:

  其為惑也: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其,副詞,表推測

  于其身也: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于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

  ②“師道”指什么?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評“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圣人

  今之眾人

  結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b.愛其子

  于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論: “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②總結:“圣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圣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于時”,表示他反對“恥學于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為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眾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師 說

  一、解題:說,一種文體。

  二、韓愈及本文寫作背景

  三、分析

  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論據:

  “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

  “愛其子”與“于其身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四、寫作特點

  1.有破有立 2.對比論證

  《師說》教案教學設計25

  課題 師說 韓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記誦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的精神和勇氣。

  2.認識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的途徑,端正學習態度。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并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以及部分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學難點 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教學環節 教 學 內 容 教師手記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學生可能行為預見及對策等)

  一、檢查作業。

  二、誦讀第3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讓學生借助注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

  3.教師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

  4.問:第三段與第一段關系怎樣?(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作出了什么論斷?)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

  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自己,善者,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5.討論:“圣人無常師”這個說法的實質是什么?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1)“圣人無常師”出自《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貢語)包含著廣泛學習的意思。世上學問門類眾多,人不能盡知,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的人學習。孔子向這么多的人學習,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2)人總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用這種觀點來看周圍的人,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只查背誦一題,其余二題在誦讀和總結過程中自然完成。

  ⊙這段文字淺顯,又富于節奏變化,易于成誦。誦讀前可作簡要提示,以利迅速記誦。學生能大體背誦下來后就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加深理解。

  【板書】三、舉例宣揚從師的好風氣 (例證、引證、因果論證)

  (3)韓愈從這個觀點出發,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論斷,告訴我們要向聞道在先的人學習,向術業上有專長的人學習,是很有意義的。

  6.齊誦一遍。

  背誦線索提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師之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求知規律(“人非生而知之”)—擇師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三組對比(古圣人從師,今眾人恥學;其身恥師、替子擇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師道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寫作緣由。

  三、總結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義。

  導入:課文題注中指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唐初,文壇上繼承六朝文風的余緒,寫的是“近體文”即駢體文,以四字、六字為句,上下句相對,又叫“駢四儷六”,這種文體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縛人的思想。為此,韓愈提倡恢復古文的傳統,他本人則取法于司馬遷、司馬相如和揚雄;當時有許多人都跟著學,形成了風氣。所以后來就有了“古文運動”這個名稱。

  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官學)任教。當時的社會是怎樣一副樣子呢?門閥制度下,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的很直白: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古語有云:“經師易尋,人師難覓。”所以說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文章正是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讓我們千百年后依然能通過文字發現“百代宗師”韓愈那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提問:韓愈寫《師說》,跟古文運動有沒有關系?文中有沒有這個方面的表示?

  明確:文中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確的表示,說明韓愈“抗顏而為師”,是以恢復古文的優良傳統自任的,通過培養“后學”擴大古文影響。

  小結:本文的思想意義在于:

  (1)明確指出教師的職責的“傳道授業解惑”,而居首位的是“傳道”;因此,“道”就是擇師的主要標準,“道”在即師在。

  (2)“傳道”就是傳授以六藝經傳為代表的儒家道統,韓愈既以儒家道統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師說》,“抗顏而為師”。

  (3)要恢復儒家道統,就要在文風上來一個解放,提倡古文,反對近體文即駢體文。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

  ⊙蘇軾十分贊賞韓愈的這一番努力,說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其時駢體文占統治地位)。古文運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復儒家道統。

  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連用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有如“連珠“。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之所存也。這段文章第二句的開頭“師者,……”緊接第一句末尾的“師”字。第三句中的“惑而不從師,……”緊接著上面的“……孰能無惑”。第四、五兩句中的“吾從而師之”緊接著上面的“……固先乎吾”和“……亦先于吾”。象這樣的承接句,有如"連珠"式滾轉,流暢自然,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四.練習鞏固——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一寫馬的對聯:

  馬籠籠馬馬籠松,籠松馬跑;

  雞罩罩雞雞罩破,罩破雞飛。

  此聯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馬籠”與“籠馬”、“籠馬”與“馬籠”,“雞罩”與“罩雞”、“罩雞”與“雞罩”,形成句內小回環;“籠松”、“籠松”,“罩破”、“罩破”,是相對應的兩組連珠;聯中的疊字“籠籠”、“罩罩”,前一個字為名詞,后一個字為動詞,又為轉類。

  魏正偉先生有一副嵌四“馬”的奇巧聯:

  紫竹園中賞紫竹,紫竹簫吹紫竹調;白馬寺里看白馬,白馬駒嘯白馬圖。

  此聯調動了重復、頂真等多種修辭手法,使聯語工整,有情趣,有韻味。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

  專門技藝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姓——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學習、效法——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從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或師焉,或不焉

  以……為師,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

  如: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2)之(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主謂短語中作主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五、總結課文:

  本文以“師說”為題,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強調了從師學習的必要;“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闡述了能者為師、虛心好學的從師態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辯證地指出了師生關系。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鑒意義。當然,韓愈站在封建階級的立場上,他所說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認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齒”的,“士大夫之族”本應比他們高明,這是作者的階級局限。又如,作者重“傳道”,而輕“彼童子之師”的“授書”、“習句讀”,也是片面的。對于這些,應適當指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小學校

  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作業布置

  ⒈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⒉熟練背誦全文。

高一語文教案12

  教學目的:

  一、了解俄國沙皇警犬的丑惡靈魂,認識沙皇統治的腐敗和黑暗。

  二、學習運用精彩的對話刻畫人物,進一步理解和學習運用對比進行諷刺的寫作方法。

  三、理解細節描寫時人物刻畫的作用。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用對話刻畫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的深刻的社會意義。

  教學關鍵:

  目的三。

  教學方法:

  加深理解朗讀加深理解。

  內容和步驟:

  一、簡介作者;

  二、時代背景;

  三、自讀指導;

  (1)泛讀課文;

  (2)提示閱讀課文:

  1.本文寫了怎樣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誰?

  2.文章可分幾部分?那幾段最能表現奧楚蔑洛夫“”的本質?

  3.文章采用什么方法來刻畫人物性格的?

  4.試從文中找出有關細節描寫的部分,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討論后明確:

  1.本文描寫了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指案件的經過。主要人物是奧楚蔑洛夫。

  2.根據短篇小說的情節特點,本文可分四個部分:

  一、(1—5)寫警官奧遇到了一場亂子——狗咬傷人這一案子。

  二、(6—27)是全文的重要部分,作者以極其辛辣的手法對奧處理案子時的聲色變化做了鮮明對比,揭露了他的媚上欺下,看見使舵的丑態。

  可分為六個層次:

  (一)(6—8)不知是誰家的狗;

  (二)(9—13)有人說:“是將軍家的狗”;

  (三)(14—17)有人說:“不是將軍家的狗”;

  (四)(18—20)有人說:“是將軍家的狗”;

  (五)(21—23)將軍家的廚師說:“我們那兒從來沒有這樣的狗”;

  (六)(24—27)將軍家的廚師說:“這是將軍哥哥的狗”。

  第三部分(28—29)

  寫奧楚蔑洛夫審理案子結束,小狗被帶走,赫留金受到訕笑和恐嚇。(結局)

  3.文章運用對話刻畫奧媚上欺下,看見使舵的性格特點。

  4.文章的細節描寫有警官的軍大衣和赫留金的手指頭。

  小結:

  本文通過軍大衣這一細節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主人公變色過程當中的丑態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動。

  四、布置作業

  1.口述本文故事情節;

  2.完成課后練習二。

  第二節

  教學目的:目的第二點;

  教學重點:目的三;

  教學難點:同上節;

  教學關鍵:同重點;

  教學方法:同上節;

  內容和步驟: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語調。

  二、歸納人物對話所表現的性格特征。

  1.對老百姓的話,表現了奧楚蔑洛夫耍威風、欺下凌弱的性格特點;

  2.對上司的話,表現他奴顏媚骨、趨炎附勢的性格特點。

  三、綜合時代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理解典型人物的社會意義。

  ——像奧楚蔑洛夫這樣的媚上欺下看見使舵的走狗奴才,可以說是當時沙皇腐敗統治的產物。

  四、討論“軍大衣”這一細節的描寫在作品中的作用——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標志,也是他裝腔作勢用以嚇人的工具。

  五、布置作業:

  課本練習題。

高一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課題設疑和對比的寫法。

  2、通過對文章的探究分析,體驗作者的情感。

  3、學會情感交流,對“家”的更深層次體驗。

  教學重點:

  通過對“家”的探討,體驗作者的情感并加深自己對“愛”的理解。

  教學難點:

  對“家”的深刻內涵的認識和對作者對精神家園的追求的理解。

  教學節數:

  一節課

  教學課型:

  講讀課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講解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音樂《我想有個家》。出示歌詞: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時候 我會想到它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驚嚇的時候 我才不會害怕

  誰不會想要家 可是就有人沒有它

  臉上流著眼淚 只能自己輕輕擦

  我好羨慕他 受傷后可以回家

  而我只能孤單的孤單的尋找我的家

  雖然我不曾有溫暖的家 但是我一樣漸漸的長大

  只要心中充滿愛 就會被關懷

  無法理怨誰 一切只能靠自己

  雖然你有家 什么也不缺 為何看不見你露出笑臉

  永遠都說沒有愛 整天不回家

  相同的年紀 不同的心靈 讓我擁有一個家

  2、思考(小組討論):歌曲中的家是怎樣的情形?

  提問。

  師:大家所說的家包含于物質的港灣、避風港等和情感的歸宿、思念等兩個層面。冰心老人心中的家又是什么?

  二:朗誦并思考:

  師:結合朗讀情況正音。

  1、題目為“我的家在哪里?”題目為什么加問號?

  提問。

  師:文章標題一般不加標點,此題加問號,目的在于引起人們對“家” 的深刻內涵的思考。

  2、冰心老人為什么發出“我的家在哪里?”的疑問?她的家究竟在哪呢?

  投影顯示:“冰心在中剪子巷的家”的圖片(略)及冰心《我的大學生涯》的一段話 :

  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冰心住了10年,直到赴美國留學。父母之愛、姐弟之情陪冰心走過了一生中的黃金歲月,即“一生中最熱鬧、最活躍、精力最充沛的一段”。(《我的大學生涯》) 她生命中最初的榮譽與美德,理想與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發芽。

  小組討論,學生發表見解。

  師:現實中的家不是冰心所追求的家園,中剪子巷才是冰心老人夢寐以求的家。

  3、為什么說“中剪子巷”才是作者心中的家?

  學生發言后教師明確如下:

  車夫:胖大腰圓,把我舉上車,拉起我走,慢騰騰地走,讓汗水濕透了。

  行人:作揖、請安、一站就老半天。

  (1)那是一個沒有爭斗的美好的世界。

  (2)那是年少生活的一段日子。代表著一種真、善、美。

  三、精華鑒賞:

  小組討論,學生發言后教師明確如下:

  1、“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讓汗水濕透了,也還沒有走到中剪子巷。”這是為什么呢?你從中讀出冰心老人怎樣的感情?

  師:年少時的歲月永遠也回不去了。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向往與眷念、失落與無奈。

  2、冰心老人為什么認定“只有住著我的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為什么說她所住過的其他地方都不是她的“家”?

  師:(1)作為一個遲暮的老人,作者會對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產生無盡的眷念。回首之際,才會發覺這一切都會珍藏在記憶的最深處。

  (2)說明了作者對精神家園的追求。作者對童年的眷念,實際上是對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的真、善、美的眷念與堅持。成人世界太多爭斗、太多丑惡,不是她向往的理想家園。

  3、結尾處說“我這人真是 ‘一無所有’” 你認為她真的“一無所有”嗎?

  為什么?

  因為作者無權、無官、無級、無款、無舊,物質上不豐富。作者雖清貧,但擁

  有一個富足的精神家園。表達了她坦蕩從容、堂堂正正做人的情懷。

  四、小結與升華:

  小組討論,學生發言后教師明確如下:

  1 、一個人對一段日子的眷念,意味著眷戀什么?

  眷念人生的真善美,對純凈的外界的渴望。對那段追求知識和真情的激情歲月的向往,是對那段流溢著愛與溫馨的生命靈泉的眷戀。

  2 、作者心中的“家”代表的是一種怎樣的追求呢?(提示:冰心《我的大學生涯》的那段話)

  作者心中的“家”不是一般意義的家,而是指精神家園,是對精神家園的追求。渴望一個清淡、素雅、充滿親情、友善與溫馨的平和而又不受外界干擾真、善、美的世界。

  附板書設計:

  我的家在哪里?

   冰心

  夢境中剪子巷

  親情、溫馨

  家 對比 :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權、官、款

  夢醒現實

  丑惡 、骯臟

高一語文教案14

  教學目的

  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

  2、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

  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實。

  要點: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

  1、簡介作者,教師補充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中唐時期現實主義的偉大詩人。青年時期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讀書時期特別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瘡。少年就以詩成,曾以《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到京城拜望大詩人顧況,深得贊賞。29歲中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左拾遺、刑部尚書。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揭露現實黑暗,反映勞動人民痛苦的詩篇,即被稱為的“諷喻詩”。白居易的詩通俗好懂,傳說“白傅作詩,老婦皆懂”。生活在由盛轉衰的中唐時期。青年時因戰亂曾四處漂泊,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有“兼濟天下”、“為民請命”的理想和信念,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長篇敘事詩有《琵琶行》、《長恨歌》。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嘲風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琵琶行》教學雜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筆者在教研中發現,有許多教師還沒能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自覺不自覺的沿用“工具說”的教學模式。以《琵琶行》為例,許多教師仍是僅以作者對音樂的描寫作為重點來處理。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廣為傳誦的名篇,多次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詩中寫琵琶女飄零憔悴淪落天涯的生平遭遇,并依此引發出自己遭讒受貶政治失意的滿腹怨憤,表現了對琵琶女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抒寫了自己天涯淪落之恨。長詩對琵琶女的演奏技藝作了出色的描寫,把抽象的音樂寫得生動可感,令人擊節稱賞、津津樂道。如果在教學中僅把重點放在對音樂描寫分析上,比喻運用如何形象、動詞如何準確、對比如何突出、效果如何明顯等,是否又回到工具價值取向上去了。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體感知與把握,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要解讀其“豐富的人文內涵”。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筆者認為學習《琵琶行》,在重視對音樂描寫的同時,還要重視琵琶女的生平遭遇和作者與琵琶女的感情共鳴。對音樂描寫分析和作者與琵琶女的感情共鳴點已多有論述,這兒重點對琵琶女可悲可嘆的命運作一解讀。琵琶女的經歷可分為得意和失意兩個時期,這兩個時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從出場來看,詩人在邀請她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乍一看是一個不善于交際的女子,非常難請。她年輕時是否會這樣呢?當時是長安有名的倡女,“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多才多藝,貌美如仙,一定以寵為榮,樂于見人。現在不愿見人,是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并且自己已經從良,在這樣的夜晚,不愿與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見面,何況詩人邀見她也只是因為“舉酒欲飲無管弦”,是為了他們自己飲酒助興。

  其次,從彈奏的技藝與效果來看,少年時的她彈奏技藝已經很高超,“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一曲紅綃不知數”,十三歲時就已學有所成,彈奏技藝能讓琵琶師心悅誠服,彈奏一首曲子收到的貴重物品不計其數。但是五陵年少并不是因為欣賞她的彈奏技藝,而是為了她“妝成每被秋娘妒”的容顏。隨著年齡的增大,彈奏技藝越來越精,但“暮去朝來顏色故”,容顏漸漸衰老,這時五陵年少又去另覓新歡,不再寵她,自己“門前冷落鞍馬稀”,即使擁有“未成曲調先有情”技藝,也無人欣賞。與詩人相遇,彈奏了兩首曲子,彈者與聽者陶醉在“仙樂”中,感情產生共鳴,“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等互相了解之后,感情彼此溝通,找到真正的知音,這時的彈者與聽者情感均達到高潮,“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讀者也無不為之動容。

  再次,從生活狀況與思想狀態來看,年輕時“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珍貴的妝飾品被打碎,貴重的服飾被沾上酒污都全不在意,“春風秋月等閑度,今年歡笑復明年”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很快就過去了,是何等的快樂、得意!后來容顏衰老,門前冷落,只好“委身為賈人婦”,可是“商人重利輕別離”,把自己留在偏僻的潯陽江邊獨守空船,陪伴自己的只有孤寂的月亮、縹緲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感覺自己“平生不得志”,心中有無限的酸楚,孤獨寂寞的夜晚在夢中每每想起往日快樂的時光,禁不住啼哭,以淚洗面,又是何等的傷感、失意!

  縱觀琵琶女的經歷,非常不幸。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現實造成的,

  處于封建社會底層的琵琶女,雖然自己多才多藝,貌美如仙,五陵年少爭著送給她各種財物,只是因為她的姿色,等她容顏不在,這些人也不再寵她,可見五陵年少是把她當作一個供自己消遣的“玩物”來對待的,足見其命運的可悲。自己只好嫁給一個商人,但商人看重的是錢財,而不是夫妻間的感情,自己的感情無處寄托,感覺比較凄苦,可是她仍一味的回味自己少小時所謂的“快樂”“幸福”,以致自己更是愁上加愁,苦上加苦。客觀的說,琵琶女的不幸也有其自身原因,自己有家(從“弟走從軍阿姨死”可見其是有家的)不歸,以在風月場上飄搖為樂,后來還不能認清這一悲慘現實,著實令人可嘆。

  以上對琵琶女的可悲可嘆的命運作了剖析,這也正是語文課程標準解讀“豐富的人文內涵”所要求的,在學習中應作為一個重點。

  《琵琶行》同步練習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A、潯陽(xún)楓葉(fēng)瑟瑟(sè)遷謫(zhé)

  B、慢捻(niǎn)霓裳(ní)六幺(yāo)嘈嘈(cáo)

  C、幽咽(yè)暫歇(zhàn)乍破(zhà)轉徙(xī)

  D、收撥(bō)裂帛(bó)鈿頭(diàn)銀蓖(bì)

  2、選出加黑詞與現代漢語意義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

  ①明年秋2委身為賈人婦事實3曲罷憫然④今漂淪憔悴

  ⑤鐵騎突出刀槍鳴6整頓衣裳起斂容7恬然自安

  8因為長句9暮去朝來顏色故10曲終收撥當心畫

  A、1256B、2347C、1389D、45910

  3、選出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組()

  4、詩的結尾作者自傷身世,自覺與琵琶女頗多相似,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一個“本是京城女”,一個“去年辭帝京”,都是從長安來到偏遠的江州。

  B、一個善寫詩,另一個能讀懂;一個會彈奏,另一個能欣賞,有他鄉遇知音相見恨晚之感。

  C、一個是譽滿京都的名藝人,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都有出類拔萃的才能。

  D、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人,一個因直言進諫而遭貶,都有榮衰變遷,“幽愁暗恨”。

  5、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琵琶女“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說,也不愿見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這個疊字詞摹聲,又用“如急雨”這個比喻使樂聲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語”用了擬人的手法。

  C、“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像“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

  D、“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

  閱讀下面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完成6~7題。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酒杯長精神。

  6、對詩中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第二句中“棄置”一詞點明了被貶之意,流露著怨憤之情。

  B、第三句的意思是,時光不會倒流,懷念舊時歲月也只能是念念《思舊賦》而已。

  C、第四句借回鄉情景的想像,表明自己被貶時間太久和還京途中恍如隔世的感覺。

  D、末尾點明“席上”“酬贈”之題意,表達了要從痛苦中走出的決心。

  7、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一、二兩句將漫長凄苦的貶謫生活高度濃縮,抒情委婉細膩,極富感染力。

  B、三、四兩句接連用典,言簡意豐,含蓄地表達了思念、怨憤與無奈之情。

  C、五、六兩句以“沉舟”、“病樹”自喻,展示了生活的哲理。

  D、全詩前半部傷感低沉,后半部開朗昂揚,情思跌宕,和諧完整,沉郁中更見豪放。

  8、對下面《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一詩分析不確切的一項是()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A、第一句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B、第二句寫辛漸即將登舟北歸,想到行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中,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C、三、四句是作者以冰壺贈勉,寄望于友人日后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

  D、全詩既有“即景生情、情蘊景中”的特點。又有“深厚有余,優柔舒緩”的獨特風格。

  答案與提示

  1、C

  2、B

  4、B

  5、B(提示:比喻)

  6、B

  7、A(提示:直接描寫,并非委婉細膩)

  8、C(提示:實指詩人自己)

高一語文教案15

  一課標解析

  《旅夜書懷》是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推薦作品”中的第二首詩歌。新課程標準對詩歌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對鑒賞詩歌作品有濃厚的興趣,樂于拓寬文學欣賞的眼界,豐富自己的內心情感世界,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素養。”還要求通過閱讀,能“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為了“豐富文化積累”,還必須“背誦一定數量的我國古代詩文名篇。”在閱讀和鑒賞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學習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注意從多個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底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可見,為了達到這些目標要求,在教學中“涵泳誦讀”是不可少的。

  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總標題已經告訴我們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置身詩境,發揮想象,品味詩歌的意境。二是引導學生根據詩歌中的意象的特點以及情景之間的關系,采取相應的欣賞辦法,體會詩歌意境。該詩處于本單元“推薦作品”部分。

  二學習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結合本單元的兩個教學目標,再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確定為:

  1.指導學生收集整理杜甫的相關資料,了解詩人的生平和主要經歷及本詩寫作背景。

  2.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要求能背誦全詩,默寫名句。

  3.品析詩句,體悟意境,明確情與景的關系,掌握以樂景襯哀情的手法。

  4.比較賞析,進一步把握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5.發揮想象,改寫詩句,理解詩歌沉郁頓挫的特點。

  6.感受詩人在孤寂漂泊中對人生志趣的堅守。

  三學情分析

  擬任教年級為高二,相對高一學生而言,他們已經閱讀學習了不少的詩歌作品,學生對鑒賞詩歌的一些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但還不能熟練運用。杜甫的詩作,中學課本上出現的約有8首,因而學生對作者并不陌生,相關文學常識也有所了解。通過學習積累,詩人給學生留下了一個貧窮多病、落魄憤懣、愛國憂民的印象,但對杜詩沉郁頓挫的詩風,學生可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了解一個詩人的風格對提高學生鑒賞詩歌能力是很有幫助的,所以這將成為本詩學習的難點。

  四評價方式

  1.通過簡單提問,檢測學生預習內容。

  2.通過小組互查,抽查演板,檢測學生背誦默寫。

  3.通過分組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學生互評,檢測學生對詩歌鑒賞方法的運用情況,及對詩歌內容和情感的把握。

  4.通過設置檢測題,檢查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

  5.通過展示自己的改寫文字,互評檢查學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對本詩沉郁頓挫特點的把握。

  五教材的使用

  1.教學重點:通過反復的誦讀,鑒賞品析,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和情感,重點了解情景交融的手法。

  2.教學難點:感悟杜詩沉郁頓挫的詩風。

  3.補充資料:鑒賞詩歌的一些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和角度等資料。

  六教學方法與輔助

  檢測法、誦讀法、討論法、比較法

  七教學安排和過程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了解:相關文學常識和寫作背景。

  2.鑒賞:鑒賞詩句,學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比較:補充詩作,感受沉郁頓挫的詩風。

  4.背誦:背誦全詩,默寫名句。

  5.改寫:改寫詩句,體會情景交融的手法。

  (二)檢查預習效果。

  提問:思考一下杜甫晚年的生活狀況如何?杜甫所處的時代經歷了怎樣的重大變革?杜甫在其晚期詩作中是怎樣的形象?在其晚期的詩作中大致體現出怎樣的情感?(要求學生用詞語概括)

  (三)了解寫作背景,自由誦讀詩歌。

  感知詩中深沉悲涼的情感和宏闊蒼涼的意境。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誦技巧。

  (四)自主鑒賞,誦出感情。

  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有助于深層次把握詩歌的情感,朗讀是將詩歌情感的一種外化。從多個角度和層面進行鑒賞,發現作品的底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過程:

  1.引導學生梳理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和角度。

  一般方法:分析詩題、結合注釋來理解、知人論世、溫故已學的相類似的詩歌、聯系詩人的寫作風格等。

  鑒賞角度:語言、形象、表現技巧等。

  2.引導學生分組,任選一個角度,運用恰當的方法賞析詩歌,體悟詩境,明確情景關系,掌握以景襯情、寓情于景的寫法。

  3.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賞析內容,其他小組補充評點相關內容。

  小結補充:提醒學生要關注詩題。題目是《旅夜書懷》,這就告訴我們它是一首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詩。

  過程:

  1.提問:詩人在旅夜看到的景是什么樣的景?抒發的又是什么樣的情?請各用一個詞語概括。

  明確:闊大宏闊的景,深沉悲涼的情。

  板書:雄渾闊大

  深沉悲涼

  2.提問:用宏闊的景來寫這深沉悲涼的情,有沒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么手法?

  明確:反襯。

  3.提問:請回憶一下,已學的課文中有這種以樂襯哀的寫法嗎?

  明確:《詩經.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天的那種生機勃勃春光無限的美景來反襯出展示出征時的悲壯心情。

  4.提問:最后一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時,詩人有沒有直接抒情?那他是怎么做的?

  明確:詩人在上聯的直抒胸臆后,轉而選擇了天地間的一只沙鷗這樣一個形象來委婉含蓄的表達情感。

  板書:曲折委婉

  (五)補充詩作,感知沉郁頓挫的詩風。

  通過鑒賞、改寫詩歌,進一步理解詩歌中的內容和情感。本詩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杜甫有很多詩都是用這種雄渾開闊的意境來表達深沉悲涼的情感,而且情感的表達低回曲折。針對這種寫作風格,評論家們就用沉郁頓挫這個詞語來形容。強化感知,完成《登岳陽樓》詩后的題目。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閱讀《登岳陽樓》和《旅夜書懷》兩首詩,完成下面問題:

  1.請具體分析兩首詩在寫景和抒情方式上的相同點。

  2.“親朋無一字”和“天地一沙鷗”兩句中的“一”字異曲同工,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身世處境,請分析其好處。

【高一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高一必修一教案11-26

高一語文教案11-24

語文高一教案設計10-11

語文高一必修下冊教案10-11

高一語文優秀教案11-02

《勸學》高一的語文教案12-04

高一語文離騷教案12-04

高一語文《勸學》教案12-05

高一語文《邊城》教案06-22

高一語文教案精選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