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語文第三冊教案

時間:2022-11-22 11:15:06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第三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第三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第三冊教案

語文第三冊教案1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10單元《特殊的考試》

  教學目標:

  1、復習生字,能正確書寫較容易寫錯的字:特、考、試。

  2、通過不同的形式,多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3、理解課文內容,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愛護周圍環境。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小白兔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愛護周圍環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2、學習生字特、殊、考、試,并指導書寫。

  3、你們想通過學習這課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想辦法認識他們。

  三、認讀生字

  1、小組討論,識記生字

  2、檢查認字情況

  (1)學生當小老師來教生字,想先教哪個就教哪個。

  (2)相機指導書寫。

  3、摘蘋果游戲

  四、再讀課文

  1、學生再讀課文,思考:這次考試考什么?

  2、檢查讀課文情況,并評議。

  五、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學生寫特、考、試三個生字,將課題板書完整。

  二、學習課文

  (一)招聘配音員

  1、(課件演示:播放特殊的考試動畫片)

  看了這部動畫片,你有什么想法?有沒有什么建議?

  你們愿意為它配上聲音嗎?配音要做些什么準備呢?

  2、小組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3、進行朗讀擂臺賽。

  4、進行錄音。

  5、畫面、播音同步播放,展示效果。

  (二)課本劇表演

  1、激趣:你們愿意表演嗎?

  2、學生再讀課文,小組討論:這些角色該怎樣表演?

  3、匯報表演,師生評價。

  (三)升華

  創設情境:動物電視臺記者來采訪(教師扮演記者,向動物提問。)

  三、總結

  像這樣特殊的考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會有許多許多。希望同學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教學設計意圖:

  《特殊的考試》是第10單元考驗中的一篇課文。這課圍繞著什么樣的人能當小小衛生員節目主持人的問題展開,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在本課的學習中,我通過以下幾個環節的設計,努力為學生創設寬松、和諧、平等、融洽的學習氛圍,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得自由,學得輕松。

  (一)讓學生參與板書課題,及鞏固了生字的書寫,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招聘配音員:先讓學生觀看根據課文制作的無聲動畫片,激起學生為課文配音的興趣,同時明確要求: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再通過朗讀擂臺賽使學生多讀課文,自讀感悟。

  (三)課本劇表演: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進行課本劇表演,激發學生富有個性的想象。

  (四)創設動物電視臺記者來采訪這一情境,讓學生領悟到要學習小白兔,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愛護周圍環境。

語文第三冊教案2

  教學要求:

  1.進一步掌握aabb式的重疊詞。

  2.借助拼音拼讀故事,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言。

  3.學唱歌,續編歌詞。

  重點難點:

  續編歌詞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萬花筒——aabb重疊詞

  1.出示卡片(清清楚楚快快樂樂):生認讀詞語并說出詞語特征。

  2.大家齊收集:

  說出自己熟悉的這類詞語。

  3.了解如何判斷這類詞

  1)師出示:清清楚楚——清楚

  2)引導學生練習

  高興——高高興興上下——上上下下

  ……

  4.比較句子

  1)出示:

  花兒開了。

  花兒張開了笑臉。

  下雪了,樹兒都白了。

  下雪了,樹兒都披上了銀光閃閃的長裙。

  2)生說出兩句的異同。

  3)師引導學生:第二句是用擬人手法把植物當人來寫,生動具體。

  4)生練習把句子說生動具體:

  小樹在晃動。(小樹在點頭)

  桃花開了。(挑花露出了笑臉。)

  ……

  5.讀讀背背

  1)出示帶有拼音的古詩<<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2)生借助拼音自讀

  3)師范讀

  4)生,讀背。

  第二課時

  (三)大舞臺

  1.出示歌曲

  2.生聽錄音歌曲

  3.師生唱歌曲。

  4.引導學生續編歌詞。

  一只小花貓,喵,出門找魚兒,喵,喵喵,叼著魚兒回了家。

  一只小黃狗,汪,出門找骨頭,汪,汪汪,咬著骨頭回了家。

  一只大白鵝,哦,出門去玩耍,哦,哦哦,池塘戲水不回家。

  ……

  5.展示學生續編的歌詞。

  6.生開心地唱自己編寫的歌兒。

語文第三冊教案3

  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護、牢”等46個生字,會寫“叢”、“牢”等4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出本單元的課文,全文背誦《“紅領巾”真好》以及其他課文喜歡的段落。

  3、培養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珍惜生命的意識。

  識字七

  教學目標

  1、認識“護、牢”等10個生字,會寫“叢”、“牢”等8個生字。

  2、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3、做拍手游戲,有保護動物的意識。課文重點識字、寫字。

  課文難點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護、牢”等10個生字,會寫“叢”、“牢”等8個生字。

  2、正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教學重點認識“護、牢”等10個生字

  教學難點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課前準備生字、生詞卡片。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情,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拍手游戲嗎?我們書上有一首拍手歌,請大家自己讀讀看。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生:自由讀“拍手歌”,不認識的字看看下邊的“桃子”或“楓葉”的提示。在文中用筆圈出生字條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音。師:范讀課文。

  生:再讀課文,同桌合作識字。

  師:選擇你喜歡的方法同桌合作,來認識這些生字。咱們比一比,看哪對同桌學得又對又好!

  生:分組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并組詞。不認識的字組內幫助認會。

  三、鞏固識字

  師:出示生字:護、牢、孔、雀、錦、鷹、叢、鸝、靈、嬉生:開火車讀生字。

  師:出示動物名稱及圖片。生:認讀動物名稱。師:出示動物圖片。

  生:做游戲:拿著寫有動物名字的卡片對號入座。

  四、朗讀課文、讀中感悟

  生:再讀拍手歌,說說讀拍手歌有什么感覺?同桌邊拍手邊讀拍手歌,看誰先背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詞語,會寫“叢”、“牢”等8個生字。

  2、做拍手游戲,有保護動物的意識。教學重點

  1、鞏固生字、詞語,會寫“叢”、“牢”等8個生字。

  2、準確、熟練地朗讀拍手歌,讀出節奏感。教學難點

  自編拍手游戲,有保護動物的意識。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教學過程:

  一、趣讀課文

  生:再讀拍手歌,說說讀拍手歌有什么感覺?同桌邊拍手邊讀拍手歌,學習背誦兒歌。生:齊背拍手歌,同桌拍手說歌。

  二、鞏固生字

  師:引導生做找生字寶寶游戲。

  三、練習寫字

  師:出示生字卡片。

  生:觀察生字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師;指導書寫。

  生:描紅、練習寫字。

  四、鞏固記憶字形

  師;出示題目, 1給下列字加上一部分組成新字。

  從苗鳥白牛戶

  呆

  2.比較組詞。

  從()戶()己()

  叢()護()記()

  生:討論練習。

  五、延伸、展示活動(我們是保護小動物的小衛士)

  1、生:齊背拍手歌,引導學生改編或自己編拍手歌。

  2、分小組自編拍手歌。一起拍手一邊說說

  3、小組推薦自己編的拍手歌,全班交流

語文第三冊教案4

  教學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諺語的理解和生字“滿”的書寫。

  教學內容:

  課本第-頁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誰?出示課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博士,他還帶來了一些禮物,看這是他帶來的智慧星,他讓我獎給那些肯動腦、會合作、積極參與的同學,你們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獎品,先過第一關,老師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團結起來__________,一個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體的力量__________。誰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明,(出示課件)螞蟻搬豆。

  師:其實還有很多的諺語也是說明團結合作精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識字5》。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認真讀,反復讀,遇到難讀的字多拼幾次,邊讀邊思考。

  2、配樂范讀課文。

  師:看到你們讀的這么有味道,老師也很想讀一讀。

  3、同學互讀,學生模仿老師的讀法有趣練讀。

  師: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讀嗎?趕緊讀給同桌的朋友聽吧!

  4、讀全文。

  三、學中發現,積極探究。

  1、讀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什么?讓學生自由議論。

  2、組內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齊,泰山移”圖片抗洪,加深對諺語的理解。

  (2)“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出示課件:柴多火燒得旺的畫面。再讓學生說說這句諺意思。理解“計謀”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指導學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4)“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

  (5)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出示春天的畫面

  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

  3、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四、有趣游戲,鞏固字形。

  1、師生對讀,體會每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聯系,再齊讀全文

  2、小組學習,讓小組與組對口令。

  3、背5句諺語。

  4、與動物交朋友。

  出示課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動物,有天上飛的老鷹,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點擊他們會出示自己的生字。

  師:小博士還帶來了一些動物,你們想和動物們交朋友嗎?想和動物交朋友有個條件,就要得讀有關動物身上的生字,并給生字組個詞語,好嗎?說明這個朋友跟你已經成為好朋友,誰最有信心。

  五、拓展訓練,穿插寫字。

  1、我會讀,讀出生字。

  2、我會記,記住自己用什么辦法記住了。(用熟字去換加偏旁識字)

  3、我會寫,指導書寫。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句諺語,給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齊,泰山移”等,卻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實踐活動,收集起來的諺語讀讀。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眾人劃漿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需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在讀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學生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語文第三冊教案5

  一、教材簡說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愛,有的傻得可愛,有的淘氣得可愛,還有的乖巧得可愛。總之,娃娃都惹人愛。 課文中的風娃娃怎么樣呢?欣賞一下課文插圖,你會看到風娃娃胖乎乎的臉、圓溜溜的大眼睛,長得真可愛。讀讀課文,你又會發現,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他以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氣就行,結果把風箏吹跑了,把人們曬的衣服吹跑了,還折斷了新栽的小樹。人們都責怪他,他還不知道為什么呢。 課文結尾留給孩子們一個問題,讓孩子們通過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 課文生動有趣,層次清楚,第二、三自然段是講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第五到第七自然段講風娃娃想為人們幫忙,結果卻幫了倒忙。教學時,可以在引導學生讀準生字、讀通課文以后,讓學生圍繞“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課文。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會認的字,讓學生自主識字。 2有不會認的字,向同學請教,同學之間介紹自己認字的方法。 3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復讀帶生字的句子。 4老師逐一出示生字,學生比賽讀帶生字的句子,看誰讀得準確、通順。 5開火車認讀生字,注意提醒讀準字音。提示:“責、蹤”是平舌音;“抽、示、箏、傷”是翹舌音。“箏”在“風箏”一詞中讀輕聲。 6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吸、極、表”三個字。 “吸、極”二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要重點指導右邊“及”字的寫法。筆順:及。第一筆“撇”和最后一筆“捺”,要舒展而對稱。第二筆“橫折折撇”不容易寫好,要作示范。 “表”上下結構,上短下長。下面不要寫成“衣”。

  (二)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說一說:文中的風娃娃是個怎樣的娃娃?你猜對了嗎2小組合作找出能說明風娃娃做好事和好心辦壞事的段落及重點詞句,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3聽錄音朗讀,注意以上的重點詞句。 4自由選擇一部分朗讀,并展示給大家聽。 5說說風娃娃是個怎樣的娃娃,板書在黑板上。 6你能幫風娃娃回答課文最后的問題嗎?

  (三)實踐活動 搜集資料,再說說風有什么好處和壞處。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一:自選板塊,自主研讀 (一)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1?通讀全文,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1)吹大風車(2)吹帆船(3)吹風箏(4)吹衣服、吹小樹 2?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 (二)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風娃娃為什么想到幫人們做事? 2?風娃娃為什么好心辦了壞事? 3?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 (三)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研讀“做好事”板塊。 (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2)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什么? 2?研讀“做壞事”板塊。 (1)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2)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 (3)讀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

  片斷二:四會字教學(自主識字、寫字)

  (一)游戲識字 1?課前把要寫的生字貼在蘋果紙上,并藏在學生的桌子里面。 2告訴學生,在你們的桌子里有幾個可愛的“紅蘋果”,請找一找。 3找到“蘋果”的同學上臺告訴大家,這個“蘋果”的名字叫什么。 4學生仔細觀察,說說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二)選容易的字先寫 1選擇自己認為能寫好的字描紅、臨寫。 2同桌欣賞、評議所寫的字。

  (三)請教難寫的字 1在小組內向同學請教難寫的字。 2向老師請教最難寫的字,老師范寫指導。 3自己練寫。

  (四)聽寫生字 同桌互相聽寫,再檢查是否正確。 五、資料袋 風 風指的是空氣的水平流動現象。風向指風的來向;風速指空氣流動的速度。氣象服務中常以風力等級來表示風速的大小。風促使干冷和暖濕空氣發生交換,常是天氣變化的重要原因。風是一種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類就學會制造風車,借風力吹動風車來抽水和加工糧食,現在人們還利用風車來發電。帆船的行駛也是靠風力的推動。風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多,但風也經常給人類帶來災害。暴風、臺風、颶風、龍卷風等對人類的危害都很大。

  識字一

  一、教材簡說

  本課是三組關于秋天的四字詞語。這些詞語既描繪了秋天的美麗景色,又描繪了秋天的氣候特點和豐收景象。三組詞語排列有序,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

  教學本課要注意采用多種方法復現生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合作學習。應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邊讀邊想象畫面,了解詞語的意思。“我會讀”中的詞語,具有積累詞匯和鞏固生字雙重目的,要引導學生在讀中發現其中的規律,如,盡力、盡量;爽快、涼爽、直爽……寫字時應注意指導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三、教學建議

  教學本課,可按照“主動學習”的策略,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培養積累詞語的習慣。

  (一)識字寫字

  識字課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在教學環節設計和時間安排上,要突出這個重點。

  在引導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應倡導自主識字,注意在生活中識字。比如,讓學生自制生字卡片,在制作過程中自主識字;自編字謎,在編字謎、猜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自己去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并記下來,用學到的詞語去描述秋天的大自然。

  識字不能孤立地進行,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在反復朗讀中識字,在積累詞語中識字。

  要求認識的字要在多次復現中鞏固。在認讀時,要注意提醒學生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在學生認識后應采取多種方式來反饋、鞏固,如用生字卡片做游戲、聽寫、閱讀補充的短小兒歌等。

  要注意引導學生找出要求寫的字的規律,根據規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別在于“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在學生記住了要求寫的十個字后,再指導學生寫字。應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重視教師范寫的作用。注意指導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二)朗讀感悟

  朗讀在本課教學中既有助于學生記住生字,又有助于積累詞語和感悟秋天的美好。朗讀的方式要多樣,每一遍的要求要明確,要有層次性。

  可先讓學生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如,先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再邊讀邊想象,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最后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教師可通過聲情并茂的范讀把學生帶入秋天美好的情境中,寓識字于朗讀,以朗讀促識字。

  可讓學生自主讀“我會讀”中的詞語,以體現自主學習。可讓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描繪秋天的景色,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

  (三)實踐活動

  “慶豐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農民收獲了糧食瓜果,我們收獲了詞語。分小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

  4開火車讀生字。

  (二)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學生邊讀邊想象,聯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三)在讀中鞏固識字

  1選詞語,讀詞語。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鞏固認讀生字。

  (四)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2補充閱讀帶有本課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師自編或改編)。

  (五)在寫中鞏固識字

  五、資料袋

  關于秋天的詞語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節

語文第三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詩的意境及蘊涵的哲理。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

  教學準備:

  古詩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

  預習指導:

  1、朗讀古詩《登鸛雀樓》

  2、借助圖理解詩意

  導入明標。

  小朋友們已經學過了不少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首古詩。白板課件出示課題、伴古詩朗讀。

  二、合作探索:(白板課件出示)

  1、互相朗讀古詩,互相指導朗讀

  2、理解古詩句意、字義

  三、展示交流(白板課件出示)

  1、指組員拼讀解題:

  (1)、拼讀“登”,說字形。(教學登字頭登,是登上的意思。)

  (2)、拼讀“鸛”,說字形。(鸛雀是一種鳥兒,樣子像鶴。在山西省永劑縣有一座樓,常有鸛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們稱這座樓叫“鸛雀樓”。登鸛雀樓,就是登上鸛雀樓。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有一天,王之渙登上鸛雀樓,看到了落山的太陽,奔騰的黃河,就寫下了這首詩。)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師指導。(放錄音),指導朗讀

  3、理解詩句。學習一、二行

  指組員代表展示交流內容

  一天傍晚,詩人登上了鸛雀樓,他放眼望去,看,這氣勢多么壯觀。詩人在黃鶴樓上看到了什么?(太陽、青山、黃河)這輪傍晚的太陽就要落下去了,它會怎樣落下去呢?課文中哪個次是“靠著”的意思。(依)

  詩句的意思。傍晚,一輪太陽挨著群山緩緩沉落,滔滔的黃河水奔騰咆哮著向大海流去。

  看圖想象,有感情地朗讀一、二行。學習三、四行

  指組員代表展示交流內容

  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這一雄偉壯觀的景象,他會想些什么呢?

  4、理解:欲:想要。窮:窮盡。千里目:就是看到了 更遠的地方。更:再。

  指名說詩句的意思:想要看到更遠的地方,必須登上高一層樓。

  5、小組合作交流全詩的意思。

  展示交流內容,教師進行指導

  四、達標反饋

  1、齊讀課文。

  2、思考:詩人登高觀景時的心情、神情、動作,會是什么樣子,他可能講些什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3、展示以上問題互相補充:

  五、課間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語文第三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12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認識冬季的物候特征,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餑餑生機和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錄音帶。

  主要板書安排:師資。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看圖說話。

  課外:讀韻文、聽寫詞語。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情境導入

  小朋友,你們誰不怕冷?請舉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到冰雪覆蓋的野外去活動好不好?請閉上眼睛(教師放音樂,出示投影),小朋友,我們到啦!請大家仔細看看,野外怎么樣?

  二.看圖說話學字詞

  1. 冬天到了,天氣怎么樣?

  (1) 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讓學生認讀:大雪、北風。

  (3) 講詞卡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4)

  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為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詞卡,認讀。

  2. 天這樣冷,有些動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詞語?你認識嗎?

  (1) 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蟒蛇、螞蟻、刺猬。

  (3) “蟒蛇”你了解嗎?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

  (1)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4) 教師介紹:臘梅、翠竹、蒼松不怕冷,被稱作“歲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們在干什么?

  (1) 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5. 借助圖畫,看拼音讀詞語。自由讀、相互讀。齊讀。

  四. 根據詞義歸類學韻文

  1.

  小朋友,看這圖上的詞語,想一想,讀一讀,哪些詞語分別表示冬天氣候特點的?哪些詞語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詞語表示在洞里過冬的動物的?哪些詞語表示體育鍛煉活動的?

  2. 分組討論。請四個大組推選一人來取詞卡,并按順序排列在黑板上,貼后以組為單位讀一讀。

  3. 練讀韻文。

  (1) 按要求歸類讀詞語。

  (2) 多種形式練讀。

  4. 去掉生字注音讀韻文。

  5. 背誦韻文。看圖背誦,邊背邊想象畫面。

  第二課時

  一. 檢查復習,鞏固舊知

  1. 出示生字,指名讀。

  2. 用“寒、流、滑、繩”口頭擴詞。

  3. 背誦關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韻文,幫助學生積累。

  二.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 認識新偏旁“羽”。

  2. 學生看筆順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反饋檢查,說說“刺、蛇、寒、翠”的筆順。

  4. 教師范寫難寫的字。

  5. 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

  6. 聽寫詞語,檢測效果。

  四. 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語,看圖說話。(詞語用得約多越好)

語文第三冊教案8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熟讀課文了解小馬馱麥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理解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字:匹 蹦 半 麥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詞:伯伯 伙伴 麥子 難為情 昨天 四周 如果 連蹦帶跳。

  句中體會詞意

  (1)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

  (2)小馬聽了松鼠的話,連忙收住腳步。

  (二)能力訓練點:

  用學過的偏旁部首分析記憶字形。用“如果”“四周”造句,比較“立刻”“連忙”兩詞的意思并會運用,通過觀察圖再讀課文,訓練學生讀書說話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學生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進行獨立思考,并勇于實踐,從實踐中去尋求問題的答案。

  二、重點、難點

  理解老馬對小馬說的話的意思,分角色朗讀課文,學會生字及詞語。

  解決方法:通過熟讀討論,查字典。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利用字典識字,掌握字的音、形、義。

  2.通過多種讀書形式,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及老馬說的話的意思。

  3.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交流。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我們上一課學的是什么?(《狐貍和烏鴉》)同學們喜歡嗎?今天我們再學一篇童話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音,了解故事內容: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讀準字音、正音,理解字義。

  2.自由讀課文2遍,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按段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想一想老馬和小馬住在什么地方?

  理解:“馬棚”(養馬的地方)、一匹。

  2.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從老馬和小馬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馬長大了,很愿意幫媽媽做事。)(從“您”看出小馬不但愛勞動,而且有禮貌。)

  3.分角色朗讀。

  4.換詞理解“連蹦帶跳”換“一蹦一跳”“蹦蹦跳跳”等。

  第二課時

  學習三至六段

  (一)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思考:小馬馱著麥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并勾畫出有關詞句。

  1.小聲讀第三段想一想小馬來到河邊為什么為難了呢?它想什么?

  理解“去路”(往前走的路)“擋住了去路”就是沒法再往前走。

  2.指導朗讀小馬說的話。

  3.自由讀四—六自然段想:小馬過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它們說得對不對?為什么?

  4.自由讀第四段想:小馬問老牛,老牛怎么說?

  5.指名讀第五段,從“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說明什么?(小馬沒有動腦筋。輔助句:從哪個詞看出來的?立刻。)

  為什么老牛和松鼠說的不同?

  看投影中小河、老牛、松鼠形象的比較(它們的身體條件不同老牛整體高大,而松鼠個子小,用上“因為……所以……”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6.指名讀第六段聯系上下文理解“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句話的意思。

  比較:下列兩句話

  (1)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

  (2)小馬聽了松鼠的話,連忙收住腳步。

  體會“立刻”“連忙”的意思,都含有快的意思說明什么?(小馬沒有動腦筋)

  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后表現得怎樣?

  7.指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四—六段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小馬問老牛的話用疑問的語氣讀,老牛的回答用平靜的語氣。

  (2)松鼠的話后邊是感嘆號,讀得急促,聲音高、速度快些。第二個“別過河”語氣加重。

  (3)“小馬吃驚地問”,表示害怕緊張。

  (4)小馬嘆了口氣是拿不定主意、無可奈何,要讀輕緩。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第七段想:

  1.小馬的媽媽是怎么說的?媽媽的話是什么意思?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自由讀,畫出小馬媽媽說的話。

  3.齊讀這句話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不要聽了別人一說就相信是真的,一定要自己動腦去想,再親自試一試。因為別人是根據他自己的情況判斷的,別人說的對不對要想一想實踐一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自由讀第八自然段想:

  小馬是怎么過河的?(結合看插圖)它感覺怎樣?

  1.邊讀邊畫出小馬感受的話。

  2.小馬的這種感受是怎么來的?(讀句子)

  (三)指導朗讀七、八段。

  媽媽的話讀得親切小馬的話用難為情的語氣。

  (四)指名讀全文。

  1.這個故事講了什么事?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

  2.用“四周”“如果”造句。

  3.比較“立刻”“連忙”相同的意思。

  4.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板書設計

  19 小馬過河

  1.匹 蹦 半 麥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19 小馬過河

  2.老馬 老牛 松鼠 小馬

  能幫媽媽做事嗎很愿意

  為難 水很淺

  連忙 水很深 動腦試試

  難為情: 既不像…… 也不像…… (正確答案)

語文第三冊教案9

  教材分析

  《狐貍和烏鴉》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只狡猾的狐貍用奉承話騙取烏鴉一片肉的故事。其中課文第四至第八段講狐貍騙取肉的經過是重點,理解狡猾的狐貍為得到烏鴉叼著的肉,連施三計是課文的難點。抓住描寫狐貍和烏鴉的神態、語言、動作的詞,加深對語言文字內涵的理解,從而領悟道理是突破本文重點、難點的關鍵。另外,課文結尾直截了當地寫狐貍叼起肉回到了洞里,這實際就是留給教者和學者的一個自由馳騁的天地,根據文章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上就要進行巧妙引導,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設計理念

  1、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整體感知,自我感悟,形成語感,陶冶情操,自主發展,應是閱讀教學的根本。

  2、營造開放的語文教學環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張揚個性,啟迪思維,激發創造潛能。

  設計思路和特點

  1、注意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倡導新的學習方式。

  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者,就必須立足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使學生逐漸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夠不惟書,不惟上,不惟師,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成為一個獨特的自我。在設計本教學案例時,牢牢確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去做、去演,引導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去表現自我。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為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師(生)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2、注意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align=left> 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這是學生發展的根本后勁。語文課堂不應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應充滿鮮活生命力,因為學生作為活生生的個體,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識底子、自己的生活積累,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會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邊性和復雜性。加之新課程標準減少了知識點,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出了更多的空間,所以,預設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也要納入很多彈性靈活的成分。本教學設計試圖在活動化的教學時空里,讓學生學習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給師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提供激發靈感、即興創造、超越預設目標的空間。通過想像當時情景,深入理解角色思想,體會不同的情感;通過表演故事,續編故事,放飛學生的思想,任他們在自由創造的廣闊天地里振翅翱翔,盡顯風采。

  3、注意以讀為主的訓練主線,培養和發展學生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應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和獨立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以讀為主是本教學設計所體現的又一要點。堅持以讀為主線,在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并在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去學習朗讀、默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語感,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抓住狐貍說的三次話,體會狐貍是怎樣騙到肉的,烏鴉是怎樣上當的,從而悟出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2、在理解寓言的基礎上,能對寓言或寓言中感興趣的人物談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樂于與人交流。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狐貍和烏鴉頭飾。

  2、搜集有關狐貍和烏鴉的信息資料。

  教學設計流程

  一、故事導入,揭題激趣。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然后再輔以多媒體課件,老師用富有感情的語氣講述故事(課文內容)。

  聽完故事后,問:你聽懂了些什么?有什么問題想問嗎?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故事和直觀、形象的課件演示創設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識規律,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課伊始,趣已生。同時,從學生的自由質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饋,便于適時調整已定的教學流程,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宗旨。]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喜歡的地方要帶上自己的情感,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 (教學提示:自讀時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高聲讀、小聲讀、默讀、與同伴齊讀等都可以。)

  [設計意圖:自主化的讀書方式,照顧了不同閱讀發展水平的學生的學習要求。]

  2、了解初讀效果。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和指名讀、師生評讀、集體誦讀等多種形式了解自讀效果。

語文第三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可是,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象中發現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現……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1-5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10’)

  1、再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10’)

  1、導入: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北師大版語文二年級《蘋果落地》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和第六節。第二課時學習2—5節。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教材分析】

  我的影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影子是光學現象,文章圍繞形和影子、光源和影子,動作和影子幾方面寫“我”觀察到的現象,“我”的想象以及“我”的感覺,一個活潑、好奇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設計思路】

  北師大版語文二年級《蘋果落地》教案 1、謎語導課,引起興趣。

  2、趣學教材,小組交流、討論、實驗、相互合作,得出答案。

  3、戶外觀察,進行實踐、創新。

  4、課后擴展,滿足好奇心。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基本脫離了幼兒時期的幼稚,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對什么事情都想弄個明白,課間休息時,常常有學生興沖沖地跑到我跟前問長問短,問東問西。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影子的變化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認讀本課10個二類字,會口頭組詞、擴詞;能寫好本課的7個生字。

  3、能仿照課文中的幾種例句造句,如會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

  4、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學習重點】

  熟讀課文,認讀10個二類字;寫好7個生字,會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學習難點】

  理解影子的形成以及影子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習準備】

  1、手電、實物。

  2、觀察陽光下自己的影子。

  【學習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猜謎語:一只小黑狗,沉默不開口。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生字,運用學過的辦法認出生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查檢字表、問別人、查字典……)

  2、請生嘗試讀課文。

  3、聽課文錄音,要求聽清字音。

  4、分析句子的語氣,再嘗試讀課文。

  5、全班齊讀,自我評價。

  三、合作識字

  1、小組交流二類字,相互幫助。

  2、小老師領讀詞組。

  四、學文解趣,點燃火花

  1、隨機學習課文一、二、三自然段。

  (1)丁丁說自己的影子很有趣,你認為呢?從哪些地方能看出影子有趣?

  學生讀課文,說說自己讀到的內容,全班交流。

  (2)這是丁丁在哪里照出來的影子?

  (3)你們還知道在哪里有影子?

  2、學習第四自然段,探究影子的變化。

  (1)齊讀第四自然段。

  (2)質疑:影子為什么會變來變去呢?

  學生進行實驗、討論、交流。(手電、實物、照照影子)

  (3)匯報

  抓住兩點:

  A、要有影子,必須要有光和形。

  B、影子的變化是因為光源或者形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五、戶外活動,實踐強化

  在操場的陽光下做上幾個動作,邊做邊觀察自己的影子的變化,是不是和丁丁說的一樣有趣?

  六、課外延伸,自主探索

  回家或上學的路上、課間十分鐘、夜間注意觀察自己或物體的影子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語文第三冊教案11

  設計理念

  識字教學需要“識字”、“讀書”、“寫字”三者的緊密聯系。本課堅持“寓識于讀”、“以識促讀”、“識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小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求他們一邊誦讀,一邊去想與這個詞語相對應的事物圖象,把表面上孤立的圖象,整合為一體。

  教學目標

  本單元是一個歸類識字單元,這一課是看圖認識人體的各部分名稱,并進行說話訓練,將識字與口語交際結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重點難點

  1、認字7個,寫字7個。

  2、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習自主識字。

  教學準備

  1、教學用圖2、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比比誰的反應快。如:師說——眼睛,生迅速將手指指向眼睛處。(師所說的詞均為人體的器官。)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人體相關的字詞。

  (游戲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一提到做游戲,自然就來勁我。并且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內嶇力,激活其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組字詞

  1、請看第一幅圖和旁邊的詞語,找出你會讀的詞讀給同桌聽。

  2、自己想辦法認識你不會讀的字。(看拼音、問同學、查字典等。)

  3、抽讀字卡:額、眉、鼻、齒。

  4、請學生讀詞,其他同學評一評。

  5、男女生比賽讀詞。

  6、下面我們繼續進行剛才的游戲。這回老師指詞,你們讀詞并在自己臉上指出,注意讀音準確。(分四組比賽,評出優勝組)

  7、過渡:這些器官都在我們的什么部位?(頭部)你知道我們身上其他部位的名稱嗎?讓我們接著學習。

  (二)學習第二組字詞。

  1、自由認讀詞語。

  2、和小組同學互幫助讀詞。

  3、請幾個組讀一讀,其他同學評一評。

  4、抽讀字卡:脖、胳、膊。

  5、全班齊讀詞語。

  6、將詞與人體相應位置連線。

  (三)齊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身體的哪個部位,為什么?(小組,全班交流)

  (這一環節,是按照“教師稍作提示——學生自讀——指名讀”這一步驟進行,教師不宜過多講解,盡量減少活動和語言,只是用帶有激勵性的,積極的“評價語”推進學生朗讀。“學生自讀”讓學生在有思維的時間和空間內,讀中悟,悟中讀。“指名讀”尊重他們的個人獨特體驗,體現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操作是學生的事。)

  三、寫字教學

  1、和小組同學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適時指導。

  2、按“認讀——讀貼——寫好”的步驟進行教學。

  3、學生評價,共同提高。

  (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互相促進,培養交流合作的意識)

  四、教學點評

  本課設計力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教學時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點拔、組織下,運用已學的學習方法進行充分的自主學習,關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全班討論交流。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把游戲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寓教于嬉,化靜為動,有利于緩解識字壓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保持注意力的持久性。

語文第三冊教案12

  以自主創新教學為理念,巧妙運用鮮活有趣的CAI課件,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體現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自讀、精思、感悟、吸納的過程,從而引導學生體會丹頂鶴的美麗,初步認識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

  運用CAI課件輔助教學,教師“導”而不“牽”,引導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

  一、借助媒體步入意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1、播放音樂和錄像:“丹頂鶴從北方向南方邊飛邊鳴的遷徙的場面”,老師朗誦第一自然段導入新課。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相互評價。

  3、請學生伴著音樂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增加密度開闊視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一)、導讀第二自然段:

  (1)、提問:看了錄像后,你覺得丹頂鶴怎么樣?

  (2)、(出示靜止的丹頂鶴的畫面和第二自然段)請學生在輕柔的音樂中一邊讀一邊思考: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了丹頂鶴的美?讀好以后,同桌討論交流,并給紙上的丹頂鶴涂上顏色,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3)、選取作品,請學生上機作圖,并要求說出理由。

  (4)、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學習重點句。

  A:出示句子

  1:“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

  1、配樂播放錄像,引導學生欣賞丹頂鶴“潔白”、“黑”的顏色之美。

  2、指導朗讀。

  B:出示句子

  2:“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1、配樂播放丹頂鶴的頭部特寫,理解“鮮紅鮮紅”。

  2、提問:丹頂鶴頭上的顏色是紅色的,所以我們叫它丹頂鶴。課題中的哪個字是指紅顏色的呢?

  3、出示畫面“美麗的丹頂鶴”(“丹”字閃動出現)。

  4、指導朗讀“鮮紅鮮紅”。

  5、指導朗讀全句。

  6、教師相機小結板書:顏色美

  7、指導背誦:

  (1)、出示提示:丹頂鶴有一身(),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它的頭頂就像嵌著(),()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

  (2)看著提示嘗試背誦。

  (3)、去掉提示,自由配上動作背誦。

  (二)、導讀第三自然段

  1、過渡:丹頂鶴很美,所以它很逗人喜愛(出示卡片:逗人喜愛)。

  2、(出示靜止的丹頂鶴的畫面和第三小節),請學生繼續在輕柔的音樂下自讀,并且請學生邊讀邊思:看看還有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

  3、交流:

  A:相機出示句子3:“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

  (1)師:丹頂鶴的身材多像芭蕾舞蹈演員啊!(板書:形體美)

  (2)指導朗讀。

  (3)連讀第三自然段的一、二兩句。

  B:相機出示句子4:“丹頂鶴無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

  (1)、請學生質疑提問。

  (2)、引導學生結合錄像、圖片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高雅”的含義。

  (3)教師板書“姿態美”。

  (4)指導朗讀“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高雅”這幾個詞語。

  (5)指導朗讀全句。

  (6)連讀第三自然段的第一、第三句。

  4、指導背誦:

  (1)、出示提示:丹頂鶴很()。它的腿(),脖子(),嘴巴也()。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還是在天上(),都顯得那么()。

  (2)、看著提示嘗試背誦。

  (3)、去掉提示,自由配上動作背誦。

  5、齊讀第二、三小節

  三、欣賞畫面激活想象豐富說話內容

  1、過渡:丹頂鶴從北方飛向南方,它們是怎么生活的呢?

  2、請學生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

  (相機引導:A:第二故鄉是什么意思?第一故鄉在哪里?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黑龍江省和鹽城建立起來的一北一南兩個自然保護區,都是供丹頂鶴棲息繁殖的場所。)

  4、說說你最喜歡這一自然段的哪幾個詞語?(卡片出示:三五成群、無憂無慮)

  5、丹頂鶴三五成群,無憂無慮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來看錄像。

  6、看了錄像,你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和“三五成群、無憂無慮”說一句話嗎?

  7、看全文配樂、朗誦,齊讀全文。

  8、丹頂鶴是珍稀動物,可是有些人卻還在捕捉它,你想對這些人說些什么?

  9、師:同學們,現在全世界野生丹頂鶴僅剩1200余只,我們要努力保護它們,做它們的好朋友,讓美麗的丹頂鶴永遠飛翔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語文第三冊教案13

  ◆教學目的

  1、了解近體詩的有關知識。

  2、培養學生在誦讀吟味中體會詩歌意蘊的特點。

  3、學習詩人精妙的構思,理解詩人創作的獨特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詩人創作的獨特風格。

  2、難點:培養鑒賞能力。

  ◆教學方法

  1、賞讀結合,揣摩詩歌的意蘊、風格及寫作技巧。

  2、誦讀—討論—質疑—答難—領悟。

  ◆媒體設計

  擬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準備與詩歌內容相近的風景圖片及相關的詩詞、資料,達到形象、直觀的效果,并擴大課堂的容量。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一言以蔽之,思無邪”的《詩三百》到堪稱百世之師的《離騷》為代表的楚辭,從剛健清新的漢魏樂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國古典詩歌發展到唐代可以說是一個頂峰,出現了李白、杜甫、王維等一批大師,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兩河并流。今天我們選讀三首唐詩。

  二、解題

  我國的古典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種,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今天我們學習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別是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越中覽古》是絕句。

  三、研習課文

  1、理清文意,整體把握

  ①學生朗讀課文,結合文下注解與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②背誦全詩,理清文意,整體感知。

  2、具體研習

  ①學習《山居秋暝》。

  A、“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

  明確: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又由于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B、最后一句中“王孫”指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王孫”意,文下注釋中已經明確,學生可據此回答。詩人著力描繪的詩情畫意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蓮正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其中人的無憂無慮的生活,正反映了詩人想過安靜淳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側面反襯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面對這個稱心的世外桃源,詩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歸隱了。

  ②學習《越中覽古》。

  A、試回想以前學習的絕句,本詩在結構上與以前學過的絕句,有何不同?誦讀時應注意些什么?

  明確:一般的絕句,一、二句為一組,或寫景或敘事,三、四句為一組,或議論或抒情,用現代漢語的方式去劃分層次的話,一般是一、二句為一層,三、四句為一層,而這首詩前三句卻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 到反面,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誦讀時,本詩二、三句間的停頓宜短一結。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讀,其后應作一頓,然后徐徐吐出“鷓鴣飛”三字,以示其中含無限感慨之意。讀完這句后應當繼續沉浸在詩的境界里一小會兒,再作結束表示。

  B、詩歌不是歷史小說,絕句又不同于長篇古詩,所以詩人只能選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來寫。試述作者選取的兩個鏡頭。

  明確:李白選取的不是斗爭的漫長過程當中的某一片斷,而是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朝的兩個鏡頭。

  鏡頭一:戰士凱旋,大家都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只“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勝歸來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托出來。

  鏡頭二:越王回宮,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于是,花朵兒一樣的美人,就站在了宮殿,擁簇著他,侍候著他。都城中到處都是錦衣戰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這是多么繁盛、美好、熱鬧、歡樂!

  ③學習《登高》

  A、請同學們反復誦讀,注意語速的緩急、語音的輕重及句子的停頓,并體會整首詩的意境。

  明確:首聯寫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點,讀時節奏感要強,注意表現整個畫面的氣氛。頷聯寫遠望所見,要讀得氣勢開闊,有包容宇宙之意,“無邊落木”“不盡長江”二語要一氣讀出,“木”“江”二字要適當延長,有余韻。頸聯上句寫長年飄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讀;下句寫老病孤愁,“病”“獨”二字要重讀,以加重悲苦情緒。這一聯形象地概括了詩人后半生的生活狀況,由沉吟往事說到今日登高之舉,基調是沉重的,宜緩緩讀出。尾聯“艱難苦恨”一語緊承上聯,而后以白發增多、酒杯新停輕輕結住全詩,含無限凄涼意于言外,應讀得更加緩慢、沉重,讓聽者仔細體味詩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態。

  B、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整體感知了三首詩的內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詩的意境,這是鑒賞詩歌的第一步。

  四、布置作業

  1、借助練習一的誦讀提示,熟練背誦三首詩。

  2、思考討論練習二中的第1題及練習三。

  3、找李白的另一首懷古詩《蘇臺覽古》細細品讀,與《越中覽古》作一比較。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及背誦情況

  二、欣賞品味

  1、《山居秋暝》

  王維詩中有畫,試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句為例,說說他畫了怎樣的意境。

  明確:這兩句寫得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2、《越中覽古》

  試析對比手法在詩中的作用。

  詩人給我們展示了兩幅畫面:一幅是戰士們個個脫下戰袍,換上了“錦衣”,向國人炫耀他們的戰功;另一幅是宮女們個個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兒,在宮殿里恣情歡樂。這表明越王勾踐已經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難忘得一干二凈,而完全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之中。這樣做的結果必然使勝利化為烏有——“只今惟有鷓鴣飛”,就是證明。如此強烈的對比是很能發人深思的。

  詩篇將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對照極為強烈,前面寫得愈著力,后面轉得也就愈有力。

  為了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前三句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到反面,就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這種寫法,不是筆力雄健的詩人,是難以揮灑自如的。

  3、《登高》

  重點討論情景交融的特點。(略)

  三、課堂訓練

  簡析李白的另一首懷古詩《蘇臺覽古》,分析兩者,比較手法運用的異同。

  此兩詩都是覽古之作,主題相同,題材近似,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結句寫今日之荒涼抹殺之,轉出主題。蘇臺一首則著重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之繁華,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來襯托變幻無常的人事,顯出昔盛今衰之感,所以其表現手段又各自不同,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詩人變化多端的藝術技巧。

  四、課堂總結

  我們學習的這幾首詩,千百年來,傳誦不絕。對這些文學珍品,課后只要反復細讀,還會吸收更多的藝術營養。涵詠于其優美的文句之中,還會有新的感受。

  五、布置作業

  試寫一首絕句,題目自擬,可以不管平仄,但讀來要有一點詩意。

  《蜀相》《石頭城》《錦瑟》《書憤》《臨安春雨初霽》

語文第三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2.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并且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并且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難點

  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課文中的11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二)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學會本課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

  (二)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我國元朝的時候,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叫王冕,你想知道他從小是怎么喜歡上畫畫和他怎樣畫畫的嗎?好,老師帶領你學習第十五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書中的插圖,從這幅畫上,你都能知道什么?

  1.先讓學生自己觀察。

  2.然后指名回答。

  (1)從王冕穿的服飾能知道這件事是古時候的事。

  (2)王冕身后有一頭牛,說明王冕小時候是放牛娃。

  (3)王冕在觀看荷花。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師范讀全文,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是寫的誰什么時候的什么事?

  2.師讀完后,指名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本課寫的是畫家王冕小時候學畫荷花的事。

  (四)學習生字:

  1.看課后田格中的生字,邊看拼音讀課文,邊畫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準生字的讀音。

  (1)學生自己看拼音讀。

  (2)指名讀,齊讀。

  3.在讀準生字讀音的情況下,讀全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1)學生自己讀。

  (2)同學互相讀,互相指出讀音不對的地方。

  (五)識記生字。注意識記的方法。

  1.學生自己自學。

  2.小組內匯報,說明用什么方法識記的。

  3.指小組代表匯報識記情況,老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加以點撥或加以強調。

  (1)利用熟字記字:

  讀:左右結構,左邊言字旁,右上是“十”,右中是橫鉤,下邊是“頭”。讀書,讀課文,讀詩詞,朗讀。

  荷:上下結構,上邊草字頭,下邊左邊單人旁,右邊是“可”。荷花,荷花生長在水中,它的根是我們能做菜的藕。荷葉,荷苞,荷箭。

  想:上下結構,上左是“木”,上右是“目”,下邊心字底。思想,想念,理想。

  平:干字兩橫間加上一點一撇。平常,平時,平日,平平安安。

  樣:左右結構,左邊“木”,右邊“羊”。樣子,樣品,榜樣,一樣,一模一樣。

  美:上下結構,上邊“羊”字頭,一豎下邊不出頭,下邊“大”。美麗,美好,美妙。

  買:上下結構,上邊橫鉤,下邊“頭”。買東西,做買賣,買書。

  (2)其它:

  父:爸字去掉“巴”,筆順是“。父親,父母,父輩。

  書:獨體字。筆順:。書架有幾層,書的字形像書架兩層撂起來。書本,讀書。

  更:上面一橫,中間扁日,再一撇一捺。更好,更紅,更美,更壞。

  麗:上下結構,上面一橫,下面是兩個“”并列。美麗:意思是漂亮,好看。

  (3)學生匯報記字方法時,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字。

  4.鞏固:抽讀生字和詞語卡片,讓學生讀一讀。

  5.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書”上邊“”寫小一些,下邊“”寫長大一些。“更”最后的一捺要過一撇。“美”,“羊”字頭的一豎下邊不出頭。

  (2)其它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田格中生字每一筆的位置,再照范字抄寫,要求抄寫一個對照一次,有不對或不美觀的擦掉再寫,并鼓勵孩子要一次成功,不要總是擦了寫。

  (六)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在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后,再讀課文,要求讀得通順、流利。

  2.邊讀邊標出本課共有幾個自然段。

  3.讀一段想一想這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七)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1~2自然段,理解這兩段的內容,知道王冕小時候是怎樣讀書的,體會王冕想把荷花畫下來的迫切愿望。

  (二)背誦課文第2段。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1~2自然段的內容,知道王冕小時候是怎樣讀書的,體會王冕想把荷花畫下來的迫切愿望。

  (二)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第2段。

  三、教學難點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讓學生掌握背誦課文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本課寫的是王冕學畫畫的事,那么他是怎樣想起學畫畫的呢?今天學習課文的1~2自然段,我們就會明白了。

  (二)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己小聲讀課文第1段,標出這段共有幾句話。

  (2)再小聲讀課文,想一想每句話講的是什么意思。

  (3)在小組內讀一句話,說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4)指名匯報,匯報時仍然是先讀出這句話,再說一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①第一句話是介紹王冕這個人,從這句話中,知道王冕是個畫家,是古時候的人。從圖中的穿著打扮也能看出來。

  ②第二句話是說王冕因父親去世早,家里很窮,他只好當了放牛娃。

  出示句子:

  “只念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只”和“就”說明什么?到三年級的時候,他就失學了,靠給別人放牛來維持生活。

  ③第三句告訴我們王冕一邊放牛,一邊找些書來讀。出示句子:

  “他一邊放牛,一邊找些書來讀。”“一邊……一邊……”是什么意思?是指同時,即干著這個,又干著那個。說句子,理解一邊一邊的意思:放學路上,我一邊走路,一邊唱歌。

  理解:他為什么一邊放牛,還要一邊找些書來讀?(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這說明王冕是個愛讀書,愛學習的好孩子,上不起學,在那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還那么自覺地學習,那么頑強地學習,這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呀,多么讓人敬佩呀。

  讓同學們想象,正因為他是這樣的渴望學習,自覺想辦法學習,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畫家。

  (5)指導朗讀這一段。

  “很窮”、“只”、“就”、“放牛”等詞要重讀,體現王冕的家境貧窮。

  “一邊、一邊”“找”重讀,突出王冕克服困難、酷愛學習的精神。

  范讀,多讓學生試讀,指名讀。

  (6)教師小結過渡。

  王冕小時候家里很窮,只能給別人放牛維持生活,他想學習,他愛學習,所以一邊放牛,還一邊找書看,那么他怎么成為畫家的呢?

  2.學習課文第2段。

  (1)小聲讀第2自然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再小聲讀課文,邊讀邊認真觀察插圖,再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3)逐句理解。

  ①指名讀第1~2句話,讀后告訴大家,從這兩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時間:夏天的傍晚(太陽剛落山)

  地點:湖邊。

  事情:放牛時,天氣變化,下雨了。

  理解“烏云密布”。“烏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滿了整個天空,正因為烏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

  指導朗讀這兩句:“忽然”一詞要讀得快,“大”重讀,強調雨下得大。

  ②指名讀第3~4兩句話。這兩句話是描寫什么的?

  為什么會“滿湖通紅”?太陽要落山,會出現晚霞,大雨過后,空氣清新,一片晚霞照得滿湖顯現紅色,美極了。

  再讀第四句話,畫出什么,怎么樣。

  讓學生讀出你畫的句子。指出描寫顏色的詞,“粉紅”“碧綠”。

  指導朗讀:老師要先激勵學生的情緒,然后范讀,再讓學生讀。

  同學們,一陣大雨過后,一片晚霞把滿湖照得通紅,湖里的荷花變美了,粉紅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綠的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這是一幅多么美的圖畫呀,我們能把這美讀出來嗎?聽老師讀。誰能比老師讀得更好。

  ③王冕看著這滿湖美麗的景色,簡直出了神,并且產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讀第5句話。)

  理解“出了神”,看插圖,王冕的表情。他兩眼直盯著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聯系生活實際,當你看得出了神時會出現什么情況?別人叫你,你也聽不見,身邊發生了什么情況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著。出示句子:

  “要是能把美麗的荷花畫下來,那多好哇!”

  反復讀這句話,提問:

  王冕產生了什么想法?

  這句話結尾為什么用嘆號?

  王冕面對這美麗的景色,產生了想畫荷花的念頭,從嘆號說明,王冕急切想畫荷花。

  (4)理清全段句子之間的聯系,為背誦打下基礎。

  ①自己小聲讀第2段,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再想一想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句子能前后顛倒嗎?

  ②第一句話告訴我們王冕在湖邊放牛。第二句話告訴我們忽然下起大雨。第三、四句話是寫雨后湖中美麗的景色。第五句是王冕看著這美景出了神,產生要畫荷花的強烈愿望。

  這幾句話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排的,句與句之間緊密相連,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顛倒。

  3.指導學生背誦第2段。

  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記得牢。

  (1)按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去背。這種背誦方法是背之前要認真讀課文,弄清課文的層次,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掌握這種聯系再背。

  (2)看板書背。

  老師的板書一般都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及文章線索,看板書背也比較快。

  (3)學生自己試背。

  (4)指名背誦,并讓其介紹是用什么方法來背誦的。

  (三)作業。

  1.讀熟課文。

  2.繼續背誦課文第2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并且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完成課后作業。

  二、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并且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完成課后作業。

  三、教學難點

  從王冕學畫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學過程

  (一)回憶前節課講的內容,導入新課。

  1.指名讀課文前兩段。

  2.小結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和剛才讀前兩段課文,我們知道:王冕因為家里很窮,上不起學,只能給別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學習,他一邊放牛,一邊找書讀。一個夏天的傍晚,當他在湖邊放牛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過后,滿湖顯現出一幅美麗的景色。王冕面對這幅美景,他簡直看出了神,并且產生了想畫荷花的強烈愿望。那么他怎樣成為一個畫家的呢?今天繼續學習課文第3段。

  (二)學習課文第3段。

  1.自己小聲讀第3段:邊讀邊標出這段共有幾句話。并且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指名接讀這段中的每一句話(一人讀一句),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每句話的意思。

  3.讓學生逐句理解,讀一句讀一句的理解。

  (1)指名讀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詞語,是怎樣理解句意的?

  “平時節省”,和前文照應,因為他家里很窮,他省吃儉用,才能省出錢來買畫筆和顏料。“找”來一些紙,請學生體會,想象“找”會是怎么樣地找。可能別人扔掉不用的紙,也可能是別人用過的他再用反面。這說明什么?說明了他想方設法畫荷花。我們要學習他克服困難的精神。

  這句話告訴我們王冕的學畫用具是怎樣來的。

  (2)指名讀第二句。

  這句話告訴我們王冕是怎樣畫荷花的。

  從“不灰心”,“天天畫”你體會到什么?說明他不怕失敗,不怕挫折,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堅持不懈。

  (3)指名讀第3句。

  反復讀一讀“他畫的荷花,就像剛從湖里采來的一樣”這句話,體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這樣?

  說明王冕成功了,成為畫家了。正因為他勤學苦練,肯下功夫,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三)再讀第3段,體會王冕是怎樣學畫的,他為什么會成功?

  1.先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去體會。

  2.指名說一說。

  3.談一談學習這段你有什么體會?

  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地朗讀第3段。

  (四)處理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第2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學生自己動手在書上填寫。

  (3)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填寫。

  ①根據課文內容,大雨過后,荷花開得更鮮艷了,比“很”還進一層的意思是“更”。

  ②王冕本來是應當讀書的,可是只上三年學,就得去放牛維持生活。“才”是“開始”的意思。用“才”會讓人誤會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

  ③王冕沒有錢讀書,沒有錢買畫筆、顏料,是靠他平時天長日久地去節省點錢去買的,所以寫平時,而不能填“有時”。

  (4)把填寫好的句子讀一讀。

  2.完成課后第3題;

  (1)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讀句子。指導學生讀的時候,要突出重點詞語。

  (3)在反復讀的情況下,再讀一句抄寫一句。

語文第三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李白與汪倫之間的友情。

  3、交流送別詩,誦讀積累。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體會兩人之間的情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揭題。師板書:《贈汪倫》(誰能來準確地讀讀詩題?)

  2、理解詩題。(‘贈’是什么意思?)

  3、了解詩歌創作背景。(李白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

  汪倫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學,但不愿做官,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對李白所作的詩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知道李白喜歡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釀成酒,并長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聽說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請李白前來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來,于是想出一個妙計。他修書一封,送給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已早聽說汪倫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應往訪。見面后,李白說:“我是來觀十里桃花,訪萬家酒店的。”汪倫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無桃花十里;‘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酒店萬家。”此時李白方知“受騙上當”,但卻哈哈大笑說:“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倫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兩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贈汪倫》這首別具一格的七言絕句:

  二、初步感知古詩。

  1、讀通古詩。(誰來替李白誦一誦這首古詩?)

  (1)指名讀。(重點正音“乘”)

  (2)齊讀。

  2、想像古詩中的景象。(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1)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將要出發的畫面)重點理解“將”“欲”“行”。

  (2)忽聞岸上踏歌聲:(汪倫為李白送別邊歌邊舞的畫面)重點理解“踏歌”“忽聞”。

  ①踏歌:邊歌邊舞的一種舞蹈形式。

  ②課件展示“踏歌”。

  ③重點理解“聞”。(這里的“聞”是什么意思?(聽到)現在的“聞”有好多意思(看504頁字典)。你知道哪些句子中“聞”的意思是“聽見”?(耳聞不如目見;耳聞是虛,眼見為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3、體會李白的心情。

  (1)感動。(此時李白的心情怎樣?李白的感動僅僅是因為汪倫踏歌送行嗎?前面聽了老師寫作背景的介紹,你還知道汪倫對李白的情誼表現在哪里?)

  (2)感情朗讀。(誰能像李白一樣飽含深情地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3)理解詩意。(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4)比較句子,體會感情。(讀下面的句子,想想它們的意思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就算桃花潭水有千尺

  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哪!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呢?

  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嗎?不,遠遠比不上。

  三、背誦積累。

  1、教師引讀。(想到汪倫真情相待,看到汪倫踏歌送行,李白情不自禁地吟道……)

  2、理解全詩。(誰能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3、配樂朗誦。

  四、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兩首古詩。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自由讀,指名讀。

  3、《送孟浩然之廣陵》、《別董大》分別是誰送誰。

  4、找一找。

  古詩中,哪個詞指的是孟浩然和董大?(故人、君)

  五、作業。

  1、學寫生字。

  2、寫寫李白和汪倫會說些什么?

  3、交流:了解古人禮節“打躬作揖”,學學古人的樣子,演演李白和汪倫分別的情景。

【語文第三冊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語文第三冊教案06-15

小學語文第三冊《語文園地八》教案12-19

小學語文第三冊清清的溪教案08-03

小學語文第三冊窗前的氣球教案08-05

小學語文第三冊誠實的孩子教案06-13

湘教版第三冊《語文活動8》教案06-22

小學語文第三冊我要的是葫蘆教案08-02

小學語文第三冊《狼和小羊》教案08-03

人教新課標第三冊語文《日記》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