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的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強、勇敢無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點朗讀課文中描寫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武松打虎的經過和所表現出來的豪放倔強、機智勇敢的性格。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么關系。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過電視劇《水滸傳》嗎?談一談你對《水滸傳》的了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景陽岡》,去認識打虎英雄——武松吧。
板書課題:景陽岡 (解題)參照“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⑴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部分多讀幾遍。
⑵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它們與打虎有關系嗎?
⑶武松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把字音讀準確,不懂的字詞可查閱工具書進行解決。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⑴小黑板出示:嚇唬、詭計、踉踉蹌蹌、腰胯等詞語。
⑵指名朗讀。
⑶重點指導個別字詞的音、形、義。
⑷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重點寫了哪些內容?(板書:喝酒,上岡,打虎,下岡)三、再讀課文,重點研讀“打虎”片段。
1、細讀打虎的內容,說說老虎和武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橫線畫下來品析。
3、展示交流打虎:
⑴引導學生抓住老虎傷人的三招以及武松對付老虎的三閃來學習。老虎:一撲 一掀 一剪 武松:閃在青石旁 閃在大蟲背后 又閃在一邊)
⑵武松的這一系列的“閃”能否換成“躲”,說說理由 。
⑶找出武松打虎的動作描寫(掄 劈 揪 按 踢 提 打 ),感受武松的英勇無畏。
⑷讓學生試著表演武松打虎的精彩過程,師生共同點評。
⑸請同學們欣賞一下電視劇《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再次感受武松的機智勇敢和打虎時驚心動魄的場面。
⑹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老虎的兇猛,讀出武松的機智勇武。
⑺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
3、喝酒:
⑴引導學生抓住武松喝酒時的語言與動作描寫來學習。
⑵感受到武松什么樣的性格特征。(倔強豪放)
4、教師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重點交流了打虎和喝酒兩個部分,已深切感悟了武松的倔強豪放與英勇無畏。除了這些,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上岡,下岡),它們與表現文章中心有關嗎?
三、最精彩的打虎場面,學習“打虎”——研讀動作,體會“智勇”
(只聽見亂樹背后撲的一聲響,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來,武松和大蟲的第一次交手開始了,在哪一小節)第9小節
1、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一閃,閃在大蟲背后。大蟲背后看人最難,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閃,又閃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就像半天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接著把鐵棒似的虎尾倒豎起來一剪。武松一閃,又閃在一邊。
(1)縱觀這段話,你發現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大蟲?(兇、猛)你從哪句話感受到大蟲特別兇猛?(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就像半天起了個霹靂,(晴天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地動山搖)。接著把鐵棒似的虎尾倒豎起來一剪。)大蟲把所有的力氣在此進行孤注一擲,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作者描寫虎的兇猛其實是為了表現什么?(寫虎是為了突出人物的特點,用虎的“猛”襯托了人的“勇”。)
(2)大蟲進攻都有哪“三個動作”?(一撲、一掀、一剪)而武松的三個動作是什么?(閃閃閃)這個動作詞與哪個動作比較接近?(躲)“閃”與“躲”在這里用哪個詞比較好呢?(“閃”是防御的手段“閃”這個動作,用在這里很能表現人物的機警敏捷。而“躲”卻顯得很被動。躲起來就是不出來了,但是閃表示武松還要出來進攻的。)
(4)武松為什么要閃?他閃的目的是什么?(避開鋒芒,消耗老虎的體力,看清老虎的招數,挫傷老虎的銳氣。)武松靈巧閃過體現出他什么?(機智靈敏、有勇有謀。)
2、兇猛殘暴的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泄了一半。武松開始反守為攻,就雙手掄起哨棒,使勁平生氣力,從半空劈下來,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唯一的哨棒斷了,那武松要怎么辦?(赤手空拳打老虎,那里寫他赤手空拳打老虎?第11小節)
那只大蟲咆哮著,發起性來,翻身又撲過來。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遠。那只大蟲恰好把兩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蟲想要掙扎,武松使盡氣力按定,哪里肯放半點兒松!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那只大蟲咆哮起來,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兩堆黃泥,成了一個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蟲一直按下黃泥坑里去。那只大蟲叫武松弄得沒有一些氣力了。武松用左手緊緊地揪住大蟲的頂花皮,空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只顧打。
(1)我們要關注武松打虎的主要動作,師生配合讀一段話(教師讀大蟲學生讀武松)武松打虎用了哪些動作:跳揪 按 踢 打
(2)你從哪些動作或者哪個動作看出武松是個怎樣的人?(跳———機警敏捷,踢,致其要害地踢——有勇有謀。揪、按、打,使盡平生氣力———力大無窮)
(3)你發現這些詞語可以調換嗎?(凸顯了武松步步為營、很有經驗,武松稍一閃失,就會落入虎口,又體現了作者用詞的準確。)
(4)一起讀一讀武松的話來體現出武松的智勇雙全。
四、討論喝酒和打虎的關系
課文主要是寫武松在景陽岡上打虎的事,為何課文前面卻用了很多筆墨寫他喝酒,這與打虎有什么聯系呢?(喝酒為下文作了鋪墊。武松不喝酒就不會執意過岡;不喝十八碗酒,早過了岡,也不會碰到老虎;酒足飯飽,才有力氣打死老虎)
五、練筆提升武松精神
武松打死了老虎,讀過水滸的人都知道,武松在下岡后成了陽谷縣的英雄,受到了知縣大人的接見,一時間,街頭巷尾無人不稱頌武松本事了得。那么,受過虎害的鄉親們,受命打虎的獵戶、店家、知縣大人等,他們見了武松,會對武松說些什么呢?請任選一人,模仿他的口氣寫兩三句話。
六、經典推薦
這節課我們來到了景陽岡,通過描寫武松喝酒的語言和打虎的動作,把武松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我們的心底。《水滸傳》是一部不朽的宏篇著作,其中的108位好漢,一個個動人心弦的故事等待著你去閱讀呢!
七、作業安排
有人說:“現在要保護老虎,武松打虎這樣的故事不該在讀了。你同意嗎?說說你的看法。
語文的教案2
語文教案《江南》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小朋友,大家喜歡學詩嗎?我們上次學習了《一去二三里》這首寫小村莊的古詩。今天,老師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代人寫的詩,詩的題目是《江南》。
2、 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課題: 江 南。
(1) 指名讀課題
學習“江、南”這兩個字。誰能記住這兩個字?寫字的時候,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嗎?
(2) 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地方,那里可是個美麗的地方,請大家看!
(出示圖畫,播放音樂。)這么美麗的地方,課文怎么寫的呢?
二、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或放課文錄音朗讀。
2、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
3、指名讀,集體正音,齊讀。
4、聽到同學們的讀書聲這么好聽,詩歌里的生字娃娃高興地跑出來了,咱們跟他們打個招呼吧!
iānɡ ě è ú xī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江、 可、 葉、 魚、 西
cǎi lián hé xì ián
采 、 蓮 、 何 、 戲 、 間
(2)指名認讀,正音,齊讀。
(3)學生說說自己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在哪見過它們?
(4)引導:同學們讀得真好,記字的方法也不少,有的同學很會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現在就特別聰明能干!現在生字娃娃又高興地跑回詩歌里去了。已經能夠認識它們了,相信大家這次會把整首詩讀得更正確,更熟練了。你愿意讀給同桌聽聽嗎?然后同桌互相說說讀得怎么樣?
5、請幾位學生個別讀課文,其他同學做評委,評出“最佳播音員”。
三、設置情境,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1、過渡:你們聽,快樂的小姑娘一邊采蓮一邊還在背詩呢!放配樂錄音示,請學生看畫面,聽錄音。
2、請小朋友再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有幾句話。把你喜歡的那句話多讀幾遍。(出示全文)(兩句話)
3、喜歡讀哪句話?還有誰也喜歡這句話,再來讀讀。
(學生看圖)師:江南是個好地方,到處長滿了荷花、蓮葉。你們瞧!蓮葉們誰也不甘示弱,一片一片地從水中探出小腦袋,爭著向上長,去享受那溫暖的陽光。它們呀,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熱鬧呀!多美的蓮葉呀,“蓮葉何田田”就是講它們很多的樣子。瞧!那邊還有幾個劃著小船,趕來采蓮的小姑娘呢,她們撥開蓮葉,尋找那一個個成熟的蓮蓬。看,她們嘴角還帶著微笑呢!她們心里肯定很高興。讓我們也高興地來讀這句話。(齊讀)
4、小朋友讀得真好。讓我們來做一回快樂的小魚吧!
(1)示范表演:誰來做碧綠的蓮葉,漂亮的荷花,還有那淘氣的小魚?
師:(讀得真好,掌聲送給他們)小魚,小魚,你別走。剛才你在蓮葉叢中游玩的時候,你的心情怎么樣?(高興)你能高興地讀讀這句話嗎?(齊讀)
(2)找好朋友分組表演。(邊表演邊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5、江南這個地方湖泊眾多,河流縱橫,荷花、蓮葉隨處可見。小魚們在蓮葉叢中東游西逛,可高興了。讓我們再去游一游美麗的江南,做一回采蓮的孩子。
6、學生齊讀課文。指導停頓。
四、積累語言,指導背誦。
1、老師發現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讀好詩,還能背詩呢!自己看圖試背。表演背。
2、齊背全文。(配樂)
五、作業:
1、給生字口頭組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課文。
語文的教案3
教學目標
(一)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雨字頭”、。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學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和要求會認的字。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三)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和生活的情感,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一)注意指導“車”、“霜”的發音。
(二)指導“亭”、“停”、“車”、“霜”這四個字的書寫,注意前一組字在字形及讀音上的聯系和變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講故事,讓學生在了解古詩大意的基礎上感受詩人作詩時的情景。
(二)介紹詩人。
二、初讀古詩,感受古詩內容。
(一)配樂范讀古詩,讓學生在老師的范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味。
(二)學生自由讀詩。
(三)學生匯報讀詩成果,指名朗讀。
三、設置情境學詩,隨文識字。
(一)欣賞圖片,學習“遠上寒山石徑斜”。
這是石頭鋪成的小路,圖上畫的是深秋季節,深秋時節的高山會是什么樣的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山上的樹葉有深黃色的,有淺黃色的,有紅色的,是五彩斑斕的,山上有一條石頭小路,彎彎曲曲地向遠處伸展著。
學習“遠”。在哪見過?(〈畫〉)在這里也是遠近的意思,“遠”在書寫時要先“元”,再寫走之旁。擴散走之旁的字。
學習徑。在詩中是小路的意思。
學習斜。在詩中指小路彎彎曲曲。
再讀詩句。
(二)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隱隱約約還看得見有著幾戶人家。(白云生處有人家)
借助想像讀詩句。
(三)看書中插圖,學習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學習亭。古人看到人站在亭子里的樣子,就把它畫了下來,這是亭子尖尖的角,下半部分表示人站在亭子里。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就成了現在的這個亭字。指導書寫。
學習停。通過亭來學習這個字。
學習車。注意這個生字的筆順。組詞,指導書寫。
學習霜。溫度在0攝氏度一下時地面形成的一層白色晶體,霜葉就是經過霜打的紅葉。“雨字頭”與單獨書寫時發生什么變化?雨字頭的字:雪、雷。
(四)看楓葉的圖片,激發學生的想像,練習說話。
從同學們的表情中和驚嘆中,能看出你們很喜歡這美麗的楓葉,假如你來到了這片美麗的楓樹林,你會怎么樣呢?
假如我來到了這片美麗的楓樹林,我會忍不住吟誦起這首詩的后兩句——
(五)整體感受,背誦古詩。
語文的教案4
教學目的:
1、學會9個字,認識7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國家尊嚴時的凜然正氣。
教學重、難點:
明白楚王為難晏子的原因,領略他的聰明才智,并初步了解劇本的特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資料導入:
1、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晏子的資料,誰來和我們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資料。
3、今天我們來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國時發生了什么?
二、學生自讀課文:
1、思考:這篇課文和以前學過的課文有哪些不同?
2、畫出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樣侮辱,和晏子怎樣反駁的相關語句。
三、學習課文第一幕:
1、同學們發現這篇課文和以前的課文有什么不同了嗎?
2、小結:這篇課文的形式很特別,是劇本。劇本首先要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并根據事情的發展把故事分成幾幕;有場景的介紹;故事的發展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推進;今天我們來學習這個劇本的一、二幕布。
3、同學們讀了課文,你們覺得楚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出楚王的傲慢無禮,目空一切。
5、練習分角色朗讀。
6、楚王為什么要為難晏子?
四、學習課文第二幕:
1、過渡:楚王想好了要讓晏子好好出丑,他如愿了嗎?
請同學們在小組里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提示語言。
2、通過朗讀課文,同學們覺得晏子具有怎樣的品質?
3、全班交流,領略晏子的沉著和論辯的機智。
4、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拓展延伸:
在小組里演一演這兩幕
語文的教案5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P60—P62一則寓言故事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2、發揮想像,初步理解課文寓意。
教學重難點: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理解寓意。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鳥和青蛙頭飾。
3、青蛙、小鳥和古井的貼圖。
教學設計: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現在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坐井觀天》(板書課題)
描述:從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出示一口井),井里坐著一只青蛙(貼上青蛙)。一天,一只小鳥飛到井沿上(貼上小鳥)
二、朗讀感悟
師:接著發生什么事?咱們的書上寫著呢!請小朋友快速翻開課本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大聲讀,也可以小聲讀,還可以加動作帶表情。)
1、遇到喜歡的句子,你就把它劃出來多讀幾遍。
2、請一組開火車輪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想想青蛙和小鳥總共有幾次對話。(一問一答算一次對話)
a.(課件出示三次對話)自己先練一練,再和同桌合作演一演。
b.指名上臺表演。其他小朋友認真聽,不懂的用鉛筆做個記號。
c.學生評議
d.把剛才劃得不懂的地方在小組里交流交流,再全班交流。有什么想問的都可以提出來。(理解:無邊無際、大話。引導學生說出青蛙為什么會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3、師:真會提問題,那青蛙究竟為什么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
a.師:拿出老師給大家發的紙,跟老師這樣卷成圓筒狀,然后透過圓筒孔看天花板,說說平時看到的天花板與卷成紙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引導生說出:1.平時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現在透過紙筒看到的開花板很小。2.平時看,天花板有多大,我們就能看到多大,現在透過紙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紙筒口那么大。)
b.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也善于動腦筋,那你們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c.所以青蛙才會那么自信地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
4、那小鳥又是怎么說的?(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指名答。
a.師:小鳥為什么會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呢?”現在我們就是小鳥了,看看我們都到進哪些地方?(出示課件)
b.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小鳥飛過了許多地方,飛過了高山,飛過了田野,飛過了城市……2.小鳥飛過許多地方,看見了美麗的高山,看見了廣闊的原野,看見了城市的高樓大廈……3.小鳥飛過的地方多,看到的多,知道得也就多。4.我要像小鳥一樣做一個見識多的人,不能做個“井底之蛙”。)
a. 師小結:是呀!我們以后看問題和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5、誰能用“因為……所以”來說說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兩種不同看法的原因?
6、小朋友同意誰的看法?
7、可青蛙還是認為自己是不會弄錯的,我們怎樣才能讓青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讓生說出,青蛙只有跳出井外才能認識到自己錯了。)
a.師移動貼圖,瞧!青蛙從井里跳出來了,它嘴里不停地說話,它說些什么呢?(1.哇!天真的無邊無際,大得很呢!2.哇!天真大,原來真是我錯了。小鳥,對不起!3.啊!山真高,田野綠油油的,公路像一條條帶子……我不跳出井,怎能知道這么多,真是太謝謝你了,小鳥!)
8、我們再來讀讀課文吧!你喜歡怎么讀?那么就按你喜歡的方式來讀吧!
a) 展示讀。
b) 男女生分角色讀。
9、課文讀得這么好,相信字會寫得更好,自己讀讀,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我們就來研究研究它吧!
b.先擺好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
c.在剩下的字當中,請你先選一個來寫,就像剛才一樣,先仔細觀察覺,然后再寫。
三、拓展延伸
青蛙從井里跳出來會看到什么?請你把它畫下來,并在旁邊寫上幾句話。
語文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句子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習重點句子,體會楊氏之子的機智及語言的巧妙藝術。
教學用具:
課件出示全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了解文言文。(5分鐘)
1、師板書課題,問:題目的意思是什么?
生:姓楊人家的兒子。
師點撥:“之”是助詞,相當于“的”。
2、師:說一說這個課題的語言有什么特別之處?
生:像古代人說話一樣的。
3、師小結:這是古代漢語,也叫文言文,今天讓我們走進這篇文言文,感受一下古文的魅力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鐘)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文,讀準字音。師出示:惠、曰、禽、詣。
2、請學生讀上面的生字。
3、師: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事?
生:(只要講清了大概意思就可以)
4、師:說一說你感覺到文言文與現代漢語有什么不同嗎?
生1:很難讀通順。
生2:有些字沒有見過,不好認。
生3:句子比較短。
三、熟讀課文,理解意思。(10分鐘)
1、師:大家再讀一下課文,根據注釋說一下每個句子的意思。
2、生讀文后講文章的意思,師點撥: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為人正直,有好的名聲。
其父:他的父親。
為設果:小兒為他擺出水果。
以示兒:以便給小兒看。
此是君家果。此,這;君,您。
夫子家禽:您家的家禽。
3、師小結。(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中的小孩九歲了,很聰明。孔君平去看望小孩子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把小孩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對小孩說:“這是你們家的水果吧。”小孩應聲回答:“我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呀。”)
四、理解重點句子對話部分
1、師:孔君平說了什么?小兒又是如何回答的?
生:孔君平問:這是你家的水果吧?小兒答:我沒有聽說過孔雀是您好家的家禽呀!
師:對的,那么誰來說一下楊氏之子這樣回答好不好?為什么?
生1:我覺得好,他很機智。
生2:我也覺得好,他回答的很巧妙。
2、師小結:是的,從“應聲答曰”說明他反映很快,沒有正面回答說楊梅不是我們家的水果,而是巧妙地從“夫子家”說起,意思是說既然孔雀不是你家的,楊梅當然也不是我們家的了。
五、拓展學習,背誦課文。(5分鐘)
1、師:語言表達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你們平時見過哪些地方巧妙地運用了語言呢?
生:比如,幽默故事,笑話,對聯等等。
2、師:大家現在了解了課文的意思,那就試試去背誦吧。
生自由讀和背。
六、布置作業:
繼續背誦課文并默寫。
語文的教案7
【設計理念】
本設計力求使同學通過對課文中的語文文字的理解,發生情感的共鳴,感悟生活的智慧,經歷語文知識“再發明”,明白課文中所蘊含的道理。讓同學在自身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上,感悟、體驗并經歷語文知識“再發明”的過程,即探究的過程,才干在得到語言知識的同時,生成捕獲知識、探索未知的智慧。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課時布置】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絕招》
1、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絕招?課文講了誰的絕招?誰的絕招最絕?)
2、啟發談話:
這篇課文講的是幾個小伙伴之間發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身手,沒能取得好成果,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決心要挽回面子,要練一種“絕招”,“鎮”住那些小伙伴。結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勝,實現了自身的愿望,大家都對他的絕招贊不絕口,“伙伴們羨慕地豎起大拇指:‘絕招,太絕了!’”
3、大家想知道他們的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嗎?
設計意圖:從啟發談話入手,誘導同學理解課題,激發了同學的閱讀欲望。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請同學們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
2、討論:
①課文中講了幾個小伙伴,涉及了哪幾種絕招?
(三胖的絕招是憋氣,二福的絕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絕招是算數學題目。)
②誰的絕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絕招最有用。)
3、小柱子的“絕招”引來了大家的贊嘆,這個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呢?引導同學細讀課文。
設計意圖:指導同學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整體感知課文,為下面的細讀課文作好了鋪墊。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
讀書時要想一想課文中講了幾個小伙伴,涉及了哪幾種絕招,建議同學動筆在課文中畫出來。
2、同桌互相討論一下。說說讀課文時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問題,同學之間通過互幫互助的方式解難答疑。
3、討論:
①小柱子為什么要練絕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身手,卻樣樣都落后于他人,覺得自身“太丟人了”;回家后看見奶奶包餃子,在和奶奶的談話中受到啟發)
②他練習了什么絕招?
③為什么“伙伴們羨慕地豎起大拇指”?
(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同桌互相討論一下。說說那位小朋友的絕招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身的評價。)
設計意圖:指導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培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
四、深入體驗、深入理解
1、什么是絕招?
2、小柱子為什么要練絕招?
(起因是和小伙伴比身手,卻樣樣都落后于他人,覺得自身“太丟人了”;
3、小柱子回家后看見奶奶包餃子,在和奶奶的談話中受到啟發?
(奶奶說,二福的絕招是天天跑體育場練出來了。他認為奶奶說的話在理,明白了經找是靠苦練出來的。)
4、他練習了什么絕招?
(兩個不過百的數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對。)
5、為什么“伙伴們羨慕地豎起大拇指”?
(小柱子的“絕招”出奇制勝,“鎮”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對他的絕招贊不絕口。)
6、這個絕招是怎樣練成的呢?
讓同學仔細閱讀課文的相關段落,并充沛發揮自身的想象,進行討論,從中體會小柱子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爭強好勝的性格。
7、引導同學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
①你覺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樣?你應該學習他什么特點?(自尊,好強,不服輸。)
②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③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做?
8、閱讀了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或者說明白了什么道理?
(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身手;要練,就練對自身未來發展有用的身手。)
設計意圖:指導同學在評價、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引導同學在閱讀時發生情感共鳴。指導同學明白課文蘊含著的道理: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身手;要練,就練對自身未來發展有用的身手。巧妙地引導同學對科學知識、對刻苦求知發生一種價值認同。
五、拓展練習、增加智慧
1、引導同學續編故事:下次的競賽,會是什么情景呢?展開想象,練習寫一段話。
2、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身手可以稱得上是絕招?
3、你佩服周圍誰的身手或技藝,可以問問他是怎么練成的,假如有條件,還可以學一學。
設計意圖:引導同學續編故事,以拓展同學的思維,訓練了同學的想象能力;引導同學練習生活談談對“絕招”的認識,升華了小同學的情感。引導小同學采訪周圍人物的絕招,這就把語文教同學活化了。
語文的教案8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揭示課題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景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教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
3、生字組詞,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三、朗讀感悟,理清文脈。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雨停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樹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不同的景象。
5、分組朗讀,師隨即指導。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讀議1、雷雨前:指名朗讀,讀后說說雷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結歸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指名朗讀、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雷雨時的景象。
小結歸納:雷聲和雷聲從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3、雷雨后、齊聲朗讀、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詞比較詞句1、雷雨前: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 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下來,逃走了,蟬叫了,蜘蛛又 在網上。
比較“壓”、“掛”、“垂”、“坐”四個字的用法,體會這四個字用得確切之處。
四、鞏固識字1、出示本課生字和要求會寫的字,指名集體認讀。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五、課堂練習1、指導寫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讀讀抄抄”
六、課外延伸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七、本課小結:
八、作業布置:
九、板書設計:
十、課后反思:
語文的教案9
1、體會日常生活中可貴的親情,培養學生愛生活、愛家庭、愛親人的感情。
2、品味文中的細節描寫,體會作者新穎獨特的描寫角度與語言的樸素感人。
3、在誦讀中體會父子之間的深情。
學情分析
《背影》是老教材的經典篇目,作者的真摯的情感流露與優美的文筆,使本文一直深受學生喜歡。但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受生活經歷和認識水平的限制,不大容易體會出細節背后蘊涵的深切情感。教師在教學中要著力引導。
教學理念
1、本文的一大特點是以情感人。情之動人,不在教師的講,而在于學生的悟。教師盡可能地讓學生體悟欣賞課文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自我體驗中感悟和體驗。
2、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課文的學習與自己的生活經歷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深入體會父愛的真實與可貴。
教學思路與輔助手段
本課是傳統篇目,教師可以講給學生的可能很多,那就有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準備抓住重點,即直接從中間兩處“背影”入手,抓住精彩部分欣賞體味,特別是買橘子時的“背影”。
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等手段。
教學實施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中成長起來的,我們所受到的教育也告訴我們:我們的父母是愛我們的。那么,在生活中,你從哪里感受到父母的愛呢?
學生講述,教師視學生講述情況而定如何導入新課。
注:學生講述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有得說;二沒什么好說。
二、生字詞學習。
1、讀準下列詞語。
交卸(xiè) 奔喪(sāng) 狼藉( jí ) 簌簌(sù )
差使(chāi) 迂腐(yū) 瑣屑 (xiè) 柵欄(zhà)
頹唐( tuí) 晶瑩(yíng)
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奔赴親人的喪事。 (奔喪)
亂七八糟的樣子。 (狼藉)
有了空閑的時間,指失業在家。 (賦閑)
精神不振作。 (頹唐)
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蹣跚)
細小而繁多的事。 (瑣屑)
3、改正錯別字。
狼籍:“籍”改為“藉”
妥貼:“貼”改為“帖”
鎖屑:“鎖”改為“瑣”
不能自己:“己”改為“已”
三、請學生自己朗讀課文,留意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說一下自己覺得文章哪里寫得好,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四、學生自讀。
五、學生講述,教師引導。
準備幾個問題:
1、文章是表現“父愛”的,文章的題目卻是《背影》,看來,“背影”在文章的地位舉足輕重,請同學們找出文章寫了幾處“背影”?
2、作者著力描寫第幾個“背影”?
3、買橘子時的“背影”描寫里哪些詞語最具感染力?
4、父親的幾句話。
注意幾點要求:
1、觀看視頻片段。
2、小組討論第三個問題。
3、朗讀“我說到:‘爸爸,你走吧。’————————我的淚又來了。”并要求背誦。
教師準備的分析:
1、開頭設題——難忘背影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與父分手——惜別背影
結尾思念——照應背影
2、第二個背影。
3、比如:“蹣跚”這個詞,意思是腿腳不靈便導致走路緩慢搖擺。看著父親一搖一晃地走到鐵道邊,我的心情自然可想而知。“攀”、“縮”、“微傾”,這些描寫,都寫出了父親買橘子的艱難。
六、小結。
這篇課文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表達的一個深刻的主題,那就是“濃濃的父愛”。是的,父母親是愛我們的,古人有詩:慈母手中線,兒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所以:一個不懂享受愛的人,他的情感是蒼白的;同樣,一個不會回報愛的人,他的良知是自私的。那么,回去再閱讀本文,看看作者朱自清對父親的情感又是如何?
七、教后記。
語文的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從情節結構、主旨等方面探究鑒賞《藥》;
二、教學重點:
《藥》的主題思想探討;
三、教學難點:
小說明暗兩條線索與小說主題的交融;
四、計劃課時:
兩課時
五、課型:
自讀課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指導學生閱讀小說,。并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提出最關注本文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悟:帶著以下一些問題自讀文本:
1.明暗兩條線索如何有機交融的?
明確:明線是圍繞華小栓的病而展開的“買藥——吃藥——談藥——藥無效”
暗線是夏瑜的命運。其中兩線的交織是由華小栓的病牽引的,直接聯系的地方是第三節“談藥”和第四節“上墳”。
2.試分析并討論文中革命者夏瑜、華老栓夫婦、駝背五少爺、康大叔、紅眼睛阿義、花白胡子、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夏四奶奶、夏三爺等人物形象,他們有些什么共性和個性?請為他們分類。并分別說明作者在塑造這些人物形象是采用了哪些手法?
明確:悲哀的孤獨者夏瑜;愚昧的慈心父母:華老栓夫婦、夏四奶奶;愚昧的茶館談客:駝背五少爺、花白胡子、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冷漠殘忍的迫害者:夏三爺、康大叔、紅眼睛阿義。
動作描寫:華老栓夫婦“買藥”時掏錢的動作;和劊子手交易的過程……
心理描寫:華老栓買藥的路上和回來的路上(對比分析)……
3.小說許多地方都有非常出色的環境描寫,請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幾處,并探討他們在文中的作用。
(1)自然環境描寫:
第一部分第一段:“烏藍的天”“青白的光”;
明確:清冷、陰森的環境為下文奠定了陰沉的環境氛圍。
最后一段:“太陽也出來了;在他面前,顯出一條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見丁字街頭破匾上‘古□亭口’這四個暗淡的金字”。
明確:參見注釋④,對比,老栓治好小栓的“希望”是光明的,可“希望”對于革命者來說卻是前途的“暗淡”。
第四部分,“微風早已停息了,……鐵鑄一般站著”
明確:悲涼、死寂的氛圍襯托了革命者的悲哀和孤寂。
(2)社會環境描寫:第三部分,茶客“談藥”透露出的信息:
茶館是個小社會,茶館里的茶客對革命不理解,憤慨甚至仇視革命!他們的麻木冷漠的精神狀態是當時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補充拓展: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經歷,“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吶喊·自序》
4.寫作背景:寫對秋瑾等辛亥革命烈士命運的思考。
5.主題探究:文后“思考與練習”提出了四個主旨,請選擇出你認為切合文意的主旨。
明確:群眾的愚昧落后,暴露國民性的弱點。
參考資料:“《藥》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漁民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并不知道這犧牲為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增加群眾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孫伏園談《藥》(李宗英張夢陽編《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選》中國社科,P186)
(二)感受鑒賞
1.夏瑜墳頭花環
明確:(1)作者加上的暖意:“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夢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吶喊·自序》
(2)客觀作用:對夏四奶奶的迷信思想做了回復,“瑜兒有靈”的想法否定,更加確認群眾的愚昧。
2.文末的.烏鴉
明確:沒有象征意義,實為渲染環境。
(三)探究發現:“藥”的意蘊
從兩個層次看:其一,“藥”貫穿始終,是小說的情節線索;
其二,貫穿著作者對中國社會國民性的思考,革命者的鮮血被他所謀福利的群眾當作治病的良藥。他的死從始至終都得不到群眾的理解:他被自己的長輩夏三爺出賣,換取二十五兩白銀;在牢獄中對前來敲詐的獄卒宣講革命道義時被狠打;被砍頭時,鮮血被人用來交易作為治癆病的藥;死后成為群眾在茶館閑談的談料,被人一致認為是“瘋子”;過了很久,到母親來上墳時還不理解孩子的死因,迷信的認為是“被冤枉”了。當然,魯迅先生并沒有因此對當時中國社會提出療救的藥方,作者的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四)拓展延伸:閱讀《孔乙己》、《阿Q正傳》加深對作者提出的“國民性”的思考。
《吶喊》集自《狂人日記》提出“禮教吃人”,《孔乙己》提出“科舉害人”,但比科舉害害的是孔乙己周圍的人編織的“無愛的”密網:嘲弄、諷刺、冷漠;《阿Q正傳》“精神勝利法”是對國民性思考的總結。
語文的教案11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的思想及作品風格
2.積累實詞:時、涇流、望洋、少、輕、殆、窮
3.積累虛詞:之、以、則、見、于
4.掌握文言句式:被動句與賓語前置句
5.學習運用寓言故事說理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熟讀成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河伯對海神的感嘆中引用兩則材料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多媒體投影)
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莊子,魯迅先生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過他:“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們就來感受其文章魅力。
明確:莊子《秋水》(板書課題)
二、朗誦《秋水》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教師作朗讀常規指導。
2.放課文朗誦。(放錄音的同時出示投影“秋水歸至大海圖”,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3、學生再度課文。
三、簡介莊子并解題
學生介紹后,教師點撥補充:(多媒體投影)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大體與孟軻同時或稍后。他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老莊”。
莊子的思想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 別,在認識上走向相對主義。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 治。
《莊子》一書,漢代著錄為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通常認為是莊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有莊周門人及后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曾經這樣評價他的文章:“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課文節選《秋水》開頭的一段,單看此文,寓意已經有了新的理解。
四、根據課文注釋自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多媒體投影)
1、找出古今異義詞,并解釋。
2、找出詞性活用詞語,并理解。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4、找出文中的成語,并理解。
5、理解這則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1) 古今異義
(2) 詞性活用
(3) 特殊句式
(4)通假字
(5) 成語
(6)固定格式
(7)通假字
五、問題研討
(1)全文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大意各是什么?
層意 連接語
第一層:黃河的開闊;河伯驕傲自滿 于是焉
第二層: 北海的壯闊;河伯自愧弗如 于是焉
(“于是焉”也就相當于“于是乎”)
河伯也挺可愛。
對比說明,情況不同,時間不同,認識也不同,透露出莊子的哲學思想。
(2)河伯引“聞道百,以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盡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作用是什么?
批評自己的盲目崇拜。
(4) 本文屬于一篇寓言故事,在這則故事寫河神認識的前后變化時,采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明確:對比(見板書)
(6)通過這篇課文,你認為莊子的文章有什么特點?
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創造性,善用對比。
寓言: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
六、課堂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1、人貴有自知之明
2、知恥近于勇
人應當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不能因為嫉妒對別人的長處視而不見。
人應當敢于自我批評,這需要勇氣
3、謙受益,滿招損
4、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5、自大由于無知
6、有比較才有鑒別
人的知識是個圓,半徑越大,與未知的世界接觸的區域就越大,就越能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何伯看見自己壯觀就夜郎自大,看到海洋廣闊才發現自己的渺小,所以我覺得人在生活中要經常把自己和別人進行比較,要能正確看待自己,給自己正確地定位,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
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人不但要和別人比較發現自己的短處,看到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還要善于 自我反思,善于反思的人善于進步,《勸學》里面說了: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7、“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這說明黃河水以前并沒有這么壯觀,許多河流的注入才壯大了它的聲勢,學習就像黃河一樣,需要積累,才能積少成多。
8、我們不能相信道聽途說的一些東西,要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聞道百,以為莫若己著”,我之謂也。何伯原先只是聽說有這種人,經過自己的切身體驗他才發現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我覺得只聽不行要多實踐。
七、課堂小結
語文的教案12
【作文目的】
1、充分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 培養課外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養成在生活中時時處處學語文的良好習慣。
3、 學會搜集和運用生活中的鮮活的語言。
4、 認識到“生活的外延和語文的外延是相等的”。
【訓練要求】
1、 多角度地觀察生活,在豐富多彩的世界中追尋語文蹤跡。
2、 在社會的大舞臺中,語文無處不在,表達出個人對此的獨特感受。
3、 學會搜集材料、篩選材料和運用材料。
【思路提示】
第 課時
文題1:我在 學到了語文
提示一:將題目補充完整,如“報刊上”、“游戲中”、“電腦里”、“外語課上”……還可以是其他,補充內容自己確定。
提示二: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你一定在除語文課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有過不少學習語文的經歷。寫這樣的文章,可以放開手腳,選擇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去寫。但選擇什么內容,則需要一定的技巧。一般說來,提示中的都是我們熟悉的,如“報刊上”、“游戲中”、“電腦里”更容易被鎖定。而更高明一些,生活面寬一些,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則會從一般人不易注意到的,如“市場里”、“店門的招牌上”、“網吧里”、“山林中”等角度入手,這樣在內容的選擇上便先勝一籌。
提示三:這道作文題關鍵字眼是“學到了”,要寫清楚在非語文課中學到了語文知識,培養了語文能力。 要本著生活處處有語文的思想,謹防寫成如何運用語文知識,也不能寫成通過某節課、某件事懂得學好語文的重要性,更不能將“學到語文”與學到某些做人的道理混為一談。
文題2:“生活處處有語文”給我的啟示
提示一:審好題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我們可以采用抓住關鍵詞的方法來把握寫作要點。“生活處處有語文”中的“處處”實際上是說明了取材的范圍,“處處”就是到處的意思,它包括更廣闊的范圍,可以說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資源。“啟示”就是要求作者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悟,通過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親近自然,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感悟語文,發現語文的美。
提示二:從表達方式上來看,作者要處理好記敘、議論和抒情的關系,寫“生活處處有語文”部分應該采用記敘的表達方式,而“給我的啟示”部分應該采用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在寫作過程中要知道記敘是議論、抒情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議論、抒情是在記敘上的深化和升華。記敘要注意選材面的廣度,議論、抒情是要注意點的深度挖掘。要恰當、合理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提示三:寫好這類題目還要求作者要有豐富的語文知識的積累。比如從電視劇、電影、評書、小品、相聲、戲劇、歌詞、報刊等中學習語文,要把學到的知識積累起來,作為今后寫作的材料;又比如從街談巷議、各色人等的談話、大街小巷的招牌、廣告等等中學習語文,也要做好積累工作。如果沒有一定的語文知識積累,即使你文筆再好,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說社會是語文的大課堂,語文無處不在,生活是語文能力培養的源頭活水,“一切生活皆語文”。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讓學生多接觸自然、多接觸社會,把“生活”引進課堂,把學生推向“生活”,將小課堂與大社會緊緊聯系在一起,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展學生的創造性,使語文學習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相關資料】
1、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 (呂叔湘)
2、要當我的研究生,我建議只考語文和數學,而且要先考語文。語文不及格,數學考得再好也不要。 (蘇步青)
3、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華特)
【例文1】
我從電腦游戲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全方位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中,學習語文的途徑也多了起來。恰好我們剛接受了孔老夫子的教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電腦游戲就是我的一大興趣,不瞞你說,我在玩游戲中也可以學到語文。
對于文字量比較大的有劇情的游戲,我最大的受益是認識許多字,而且通過這中途徑認識的字,還記得格外牢固。
以前玩《三國志》,軍政中有一項指令叫“徵兵”,這個“徵”字對于我們來說確實有難度。然后大家一起討論時各種名詞出現了:“徽兵”、“微兵”、“募兵”等等,真是眾說紛紜。這時我們才翻開字典,才知道那個字念“zhēng”。想也可笑,如果我們在做閱讀時看到這個字,誰會有興趣去查字典,也許在我們口中它還是念“微”、“徽”、“募”呢。而且,此后這個字我記得很扎實,這可不像以往忘性大的我呀!
四大名著是中學生必讀篇目,但大家手中的不是小人書就是連環畫,看來文言文還是很有威力的。我認為其中《三國演義》本來十分吸引人,可如果直接讀原著仍會敗在文言文之下。這時我玩起了游戲,相比之下游戲更讓我容易接受,不一會,我出現了疑問:吳國的周瑜這樣一位文韜武略的儒雅之士怎么會被氣死呢?于是我立即翻出了《三國演義》,顧不得難懂的文言文,各類工具書也“上陣”,頗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架勢,結果一口氣讀完了赤壁之戰那部分。也許不玩游戲就不會激起我對讀原著的興趣,《三國演義》還不知要被封塵多久呢。
受益最多的,還是各種以我國古代為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戲,在游戲中能了解那些年代中的歷史時間、奇聞軼事抑或是民間傳說。如果說只是知道些名人名事不免有些片面:親眼看到文天祥的寧死不屈,才真正明白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包含著的深深的愛國情感,才真正被他那種民族氣節深深折服;親眼看到李逍遙與趙靈兒痛苦地分離才明白了愛情是一種多么偉大的情感,從此不再納罕閱讀中的兒女情長;親眼看見日軍在中國的殺戮罪行,才使心靈尚且幼稚的我產生了與魯迅的共鳴,明白了他筆下的憤慨,也讓我被一種民族使命感包圍著……
總之,盡管人們大肆批評電腦游戲,說它百害而無一利,但我依然相信,在游戲中確實讓我更貼近語文、學到語文。在笑聲中學到,在思考中學到,在感悟和感慨中學到……
【簡評】
玩電腦游戲是學生中比較普遍的現象,怎樣玩物不喪志,并且做到玩中有收獲則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作者是個有心人,不僅在玩中獲取了樂趣,而且還學到了大量的語文知識,既松弛了神經,又收到了益處,可謂一舉兩得。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者緊緊抓住“從電腦游戲中學到了語文”這一中心,采取總——分——總的結構形式,主要運用例證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論據充分,立意明確,中心突出。另外文章在論證過程中除了以理服人之外,還能做到以情感人,通情達理,令人信服。比如:“親眼看到文天祥的寧死不屈,才真正明白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包含著的深深的愛國情感,才真正被他那種民族氣節深深折服;親眼看到李逍遙與趙靈兒痛苦地分離才明白了愛情是一種多么偉大的情感,從此不再納罕閱讀中的兒女情長;親眼看見日軍在中國的殺戮罪行,才使心靈尚且幼稚的我產生了與魯迅的共鳴,明白了他筆下的憤慨,也讓我被一種民族使命感包圍著……”這一段,運用排比句,既文采飛揚,又飽蘸情感,言之鑿鑿,叫人佩服。
【例文2】
“生活處處有語文”給我的啟示
中午閑來無事,獨坐教室一隅,偶然間看到桌上那本和我一樣無聊的語文書,輕輕地翻開她,猛然間,感到語文這兩個字是那樣熟悉,又是那樣陌生。
記得從我剛上學的時候就認識了她,可是將近10年了,我卻從沒細心思索過。搜索記憶,尋找記憶中的每一個背影……
可是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語文似乎無處不在。
語文好像一顆含羞草,羞答答的藏在各個角落。在公園里,看那一片片萋萋芳草中站立的花花綠綠的牌子。上面寫著:“小草正在熟睡,請勿打擾!”、“請不要踩我,我會痛的”、“小草青青,腳下留情”等警示語,含蓄而又易于接受,處處章顯生命的光芒。
語文好像一位自信的少女,時刻展現自信的光芒。在電視上,看那一條條的經典:“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區區八個字,將巧克力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言簡意賅,道出了鉆石的真正價值,而且也從另一個層面把愛情的價值提升到足夠的高度,讓人感受愛的永恒。
語文好像一個家,時刻給人溫馨。行走在商場中,看那琳瑯滿目的牌子:“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串起生活每一刻”……這些簡短非凡的字眼透漏出家的溫馨。
語文好像一位出色的演員。在商店門前,她成為吸引顧客眼球的亮點;在人際交往中,她成為人們交流的必要工具;在膾炙人口的電影中,她扮演的是一位引導者,將人們引入電影的奧秘中……
想到此,我才真正理解那句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擦亮你的雙眼,你會發現,語文就在我們的身旁。
當你憂郁的時候,它會為你帶來一縷陽光;當你煩悶的時候,它會給你送上一縷清爽;當你不知所措時的時候,它會帶給你正確的答案。
在人生求學的這個知識海洋里。語文,就是一個靜謐的港灣,它會讓你的心靈得到凈化,幫助你把握住正確的航向!
重新審視語文,我發現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
讓我們擁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到生活的廣闊海洋中去采擷屬于自己的那一朵浪花吧!
【簡評】
本文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把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可愛,充滿靈動、飄逸的色彩。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事事是老師。作者從公園、電視、商場等地方汲取語文學科的營養,作學習的有心人,體現了大語文觀,功夫在詩外的思想。文章內容充實,材料較豐富,言之有物,而不泛泛空談,樸實有華的文風值得我們學習。寫好這類文章不僅要求學生有很好的觀察力,知識積累的能力,還要有一定的駕馭語言的能力。總之,本文既有文學性,又有啟發性,啟迪學生“重新審視語文,……發現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擁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到生活的廣闊海洋中去采擷屬于自己的那一朵浪花吧!”這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呼喚,也是作者的實踐所得,具有真實感。
第 課時
【同步指導】
題目1 我喜歡這樣的語文課
寫作提示:
1:從寫作內容上看,文章的寫作重點應放在“這樣”上,“這樣的語文課”是指怎樣的語文課一定要寫清楚。
可以以某一節語文課作為例子,詳細敘述這節課的全部過程,寫出“這節課”的與眾不同之處。也可以通過想像,把你理想中的語文課的框架勾畫出來,例如理想的語文堂課應該是富有知識性抑或是具有趣味性、文學性的;在授課方式上靈活多變,課堂氣氛濃烈,教師會很自然的引導我們進入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氣象萬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繪的畫面、人物、情調或氣氛與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將我們帶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發現美;或是喜歡教師在教學中飽含深情,喚起我們的情感體驗,與課文中的情感交流,產生共鳴等等。
2、從文章結構安排來看,可以采用倒敘的手法:先寫一堂語文課給我的震撼,讓我終生難忘,它激發我學習語文的興趣,改變了我對語文課的認識,給我以人生的啟迪;然后再寫這堂語文課的特點,當然對語文課的特點要抓住幾點有特色的地方進行精雕細刻。
也可以采用并舉分承的結構方式:先總說這堂語文課的特點,然后進行分說其特點,最后進行總結,談談感想。
3、從表達方式上來看,最好還是采用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相結合的多總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畫龍點睛的議論、抒情。
4、注意在行文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這堂課的特點來談,要言之有物,千萬不要泛泛而談。脫離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去建造空中樓閣。
5、要符合文體及字數要求,不能少于600字。
題目2 這也是課堂
走進網絡,擁抱自然,關注熱點,研究課題,參加競賽,服務社會,善待他人,學做家務……生活處處是課堂,這些多姿多彩的課堂能開闊視野,增長才干;能鍛煉體魄,磨練意志,能使心靈得到凈化,智能等到開發……
請以“這也是課堂”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寫作提示:
1、首先要認真審題,“這也是課堂”是寫作的話題,在寫作過程中一定要緊扣話題,才能不跑題。什么是課堂?課堂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課堂就是指學校每天安排的一節節課。比如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具體課堂內容。這里所說的“課堂”應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我想凡是能給人以知識、教育、陶冶性情、增長才干、得到鍛煉的地方,都可以稱之為課堂。如果寫作者不注意審題,上來就寫學校里的課堂,應屬于跑題作文。根據話題的提示的內容來看,我們可以寫網絡課堂,寫網絡給人們帶來的巨大信息,人們利用互聯網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點學到豐富的知識,做到資源共享。我們可以寫大自然也是課堂,游歷名山大川,領悟大自然的美好,陶冶情操,啟迪性靈:大山教誨人們應如何學會持重,富有;大海教誨人們應如何學會博大,寬容;翠竹教誨人們應如何學會謙虛,有氣節……寫一場比賽我們更能從中學會合作,溝通及彼此的信任,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磨練意志。總之根據話題提示的內容不僅開啟了思路,也能確定寫作的具體內容。
2、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可以采用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手法。敘事時要生動、形象。比如你寫“球賽也是課堂”,要敘述球賽的經過(千萬不要寫成流水帳),尤其是特寫幾個精彩的鏡頭,可以是直接敘述描寫,寫球員的場上表現,技戰術水平;也可以是側面間接描寫刻畫,寫觀眾的反映,對手的表現。“文似看山不喜平”,要寫得有波瀾,扣人心弦。球賽經過寫完之后,再談談在這堂課上的收獲。
3、題目要自擬,千萬不要錯把話題“這也是課堂”當作文章的題目,因為不符合題目自擬的要求。
4、要注意文體要求,不要寫成“四不像”作文。就這個話題而言,寫成“因事見理”的文章更好些。
5、不要少于600字。
語文的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賞析文中重點語句的表達特點,體味文章悲壯激越、肅穆深沉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指導朗讀,讀中品,讀中悟。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和認識為了諦造我們幸福生活,中華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價,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創造生活、奉獻社會的使命感。
重難點
1、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品析中體味文章悲壯激越、肅穆深沉的情感。
2、體會作者是如何從理性認識升華到內心的情感認同,從而激發學生的使命感。
教學策略
1、創設情境,渲染氣氛。
2、學生品讀,體味情感。
3、學生解讀,理解內涵。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文本
二、初次析題,整體感知
【學情預設1】
1.作者讀碑,讀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紀念碑、九龍泉烈士紀念碑)
2.這兩座碑之間是什么關系?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來表達。
【學情預設2】
1.作者讀碑,讀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紀念碑)
2.作者讀了幾次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什么第一次沒讀懂?
3.這兩座碑之間是什么關系?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來表達。
三、品讀文本,體味情感
1.學生找出文中能表達作者第一次讀人民英雄紀念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
2.學生齊讀,了解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的內容。
3.學生從描寫九龍泉烈士紀念碑的語段中找出最能打動自己的語句進行朗讀。
4.教師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體味作者的情感。
5.教師導入情景,再讀碑文。
四、再次析題,升華情感
1.再讀人民英雄紀念碑時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悲壯感從何而來?使命感是什么?
3.作者心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還象征了什么?
4.聯系生活實際,學生談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課后練習
語文的教案14
設計思路
新課程改革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的角色要轉位,教師的觀念要轉變。教師應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做學生的學習伙伴,在教學中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要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把接受學習變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從課程內容來說,要體現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相互融洽,利用課程資源,招展語文課的內涵。
設計原則
結合學生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設計教學。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朗讀、表達、自學、質疑和小組合作的探究能力;
2、指導學生寫好“原”“愛”這兩個重點生字;
3、感受不同家鄉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動筆畫畫自己的家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入課,激發興趣: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畫筆,你最想畫什么呢?(學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們班的幾位小畫家,他們都畫下了自己美麗的家鄉。(板書:畫家鄉)想看看嗎?
讓幾個學生展示自己對家鄉的理解(出示畫板)
多美麗啊!我們都愛自己的家鄉,也非常熱愛我們的家鄉。下面,我們跟隨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幾個小朋友到他們的家鄉去看看,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邊出示多媒體展示5張圖片,邊配樂范讀全文學生看圖欣賞(整體感受語言的美),。
2、自由讀文,畫出本課生字詞,同桌互讀。
3、再讀課文,畫出喜歡的詞句,讀一讀(初步感知語言)。
4、這篇課文共描寫了哪幾個小朋友的家鄉?他們的家鄉分別在哪里?
板書: 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
海邊山里平原草原城市
5、你最喜歡誰的家鄉?(教師出示5個“家鄉標牌”放在每個組的桌子上,命名為:“海邊隊山里隊平原隊草原隊城市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家鄉換位就坐)——旨在培養孩子一定的審美觀。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再和小伙伴一起讀課文(請大家輕輕地打開課本,和同桌一起再來讀讀課文,看看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呢?)
(二)自由讀自己喜歡的部分。(老師發現小朋友們的收獲可大了,課文讀得比上節課更正確、更流利了。山山他們呀還想請你們到他們的家鄉去瞧瞧,你最喜歡誰的家鄉就去誰的家鄉看一看,讀一讀。)
(三)鞏固閱讀 加深感知
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a、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家鄉段落。
b、在這一段中你學懂了什么?講給組員聽。
c、每一種家鄉的特點可以用一個什么字概括?
d、讀寫訓練: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
他畫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寬廣。
_________那么______,那么__________。
e、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請小組其他同學來幫忙。
2、分組選出各種負責人:
一個小組長——全面組織本組的紀律,解決臨時性問題;
一個主持人——按老師的提示和要求,組織本組同學積極討論;
一個記錄員——快速記錄下大家的疑難問題,以便遺漏;
一個解說員——向大家介紹本組同學喜歡的家鄉;
一個朗讀員——代表本組在全班朗讀;
一個成果匯報員——在成果匯報會上向全班匯報本組自學成果。
3、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全場巡視,指導點撥)
四、成果匯報,釋疑評價:
1、每組解說員出示投影片向大家介紹本組喜歡的家鄉。(學生評價打分)
2、每組朗讀員配樂進行朗讀接力賽。(學生評價打分)
3、每組匯報員匯報本組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包括“有哪些優美的詞句;對個別詞語的理解;會仿照例句說句子;學懂了哪些知識;對個別同學的質疑,小組是怎樣解決的”等方面的收獲)(教師評價打分)
例:a、我會用“那么……那么……”說一句話;
b、我知道“樹”可以用“又高又大”來形容,“草”可以用“又綠又密”來形容;
c、我覺得“一匹駿馬從遠處奔來”這句話寫的特別好;
d、我知道“翠竹”就是“綠綠的竹子”;
e、我會填:他畫的草原那么寬闊,那么美麗。
4、其他組員補充。
5、每一種家鄉的特點可以用一個什么字概括?(指名沒有擔任職務的學生回答,給每個同學發言的機會,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藍高寬大美)
6、提供質疑的空間。(每組有疑問的同學提出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記錄員補充。)(教師評價打分)
7、教師釋疑。(播放有關“高山大海,平原草原”的地理知識的課件,教師隨機講解,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擴大他們的知識面。)
8、小組齊聲表演讀。(教師評價打分)
9、積極評價。
a、對成果匯報中表現好的小組給予表揚,從而使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方法得以鞏固和發揚;
b、對敢于質疑的同學給予高度贊揚,從而培養他們的質疑習慣;
c、總結6輪比賽的得分情況,評出優勝組發小紅花,樹立正面導向。
五、拓展延伸,實踐活動:
是啊,他們的家鄉都很美,但老師要在這兒告訴大家,我們的家鄉——XX,也很美,誰能像濤濤他們那樣來畫畫我們的家鄉,把它介紹給全國的小朋友,讓大家都知道我們美麗的XX呢?
拓展:
1、學著課文中的介紹,給你自畫的家鄉圖旁邊寫上一段話,要求用上“那么……那么……”來贊美自己的家鄉。
2、寫好后請你當導游,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評一評,改一改。
3、引導學生畫出自己的家鄉。
五個小朋友的家鄉多美呀!我們的家鄉也很美,請大家拿出紙和筆,用絢麗的色彩來畫一畫自己的家鄉吧!(學生畫家鄉)
4、回家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畫。
板書:
那么…………那么
山山
京京 畫家鄉 濤濤
青青 平平
教后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閱讀興趣在低年級教學中是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我就把每一堂的教學重點始終落實在閱讀教學上。本堂課。我結合課文插圖,合理利用課件向孩子們展示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為去游覽,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游覽、觀賞的同時掌握語文文字,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讓學習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但本課也有幾個不盡人意之處:其一,學生課文不熟練,對課堂讀書的效率和指導朗讀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應該在課前領著孩子多讀幾遍課文;其二,識字形式有些單一,無樂趣,屬機械記憶;其三,課堂的時間沒有掌握好,最后小組學習的結果沒有交流的時間就下課了。
語文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積累本課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體會船長在危急之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
3、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船長在危急時刻急中生智、沉著果斷處理問題的人格魅力及對孩子深切的愛,明白遇事應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時沖動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事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體會船長在危急之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1、(師板書課題——跳水)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提出來?(誰跳水?為什么跳?誰讓他跳?結果怎樣?)
2、簡介作者——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要求:
(1)畫出本課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并標上自然段序號。
2、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認讀下列詞語。(課件出示詞語)
3、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讀后師生評議。
4、這篇課文有哪些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教師相機板書)
三、品讀第1—4自然段,體會猴子的放肆,孩子的生氣。
1、教師指著板書,問:孩子為什么要追猴子?就為了那頂帽子?那頂帽子就那么值錢嗎?請默讀課文1—4自然段,用“”畫出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要求:
(1)學生邊讀書邊做批注。(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個人收獲。
(3)班級匯報。
2、重點品讀以下句子。(課件出示)
(1)“水手們又大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著猴子坐在桅桿的第一根橫木上,摘下帽子來用牙齒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氣。”
(猴子逗孩子,水手們在一旁“笑起來”,孩子“哭笑不得”,很尷尬。)
(2)“孩子嚇唬它,朝著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還撕得更兇了。”“水手們笑得更歡了,孩子卻氣得臉都紅了。”
(這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很生氣,于是爬上桅桿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3)“猴子還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生氣……孩子氣極了,他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桿,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
(猴子放肆到了極點,竟然將孩子的帽子掛在離桅桿一米多的地方,還做著怪樣逗孩子。此時孩子被惹怒了,氣急了。)
3、“孩子氣急了”為了取回帽子,“他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桿,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結果會怎樣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布置作業。
1、寫生字。
2、收集有關形容情況緊急和情況危險的成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直奔主題
同學們,當你們有危險的時候,你的爸爸媽媽會怎樣做?(想辦法救人)對呀,做父母的的都很愛自己的孩子。那你們見過這樣一位父親嗎?(課件播放父親用槍瞄準孩子的那一幕)居然用槍來瞄準自己的兒子,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以讀促思,體會孩子的危險
1、你是從哪里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請學生讀,要求讀出“危險”的感覺)
(1)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從文字上體會):
①從水手們的表情可以看出“全都嚇呆了”“有個人嚇得大叫了一聲”。
②從“橫木的一頭離桅桿一米多”“搖搖晃晃”“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有命了……也難以回轉身來。”“兩條腿不由得發起抖來。”等詞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
(2)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從圖片上體會):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中橫木與甲板的距離、橫木的寬度,理解孩子的危險處境——難以回轉身,直觀感受緊張氛圍。
(3)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孩子現在處境的危險嗎?(萬分危急、千鈞一發……)
齊讀,再次感受孩子處境的危險。
2、齊動腦,想辦法。
(1)怎么辦?孩子的兩條腿在發抖,我們得想辦法救他才行。(學生各抒自見)
(2)討論,分析學生提出的辦法,看哪個辦法既能贏得時間,又有把握。
3、過渡: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的父親是怎么做的呢?
8、作者為什么要詳寫孩子面臨的危急情況?
三、讀中悟,體會船長的機智、冷靜
1、指名讀第5自然段。說說船長是怎么樣做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2、引導讀,感受船長的機智、冷靜、果斷。
3、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水手們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水手與船長對比)
4、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從哪里體會到的?(立刻)
四、體會船長對兒子深深的愛
1、在船長剛喊出“三”孩子往下縱身一跳。孩子得救了嗎?齊讀第6自然段。
2、質疑:“四十秒鐘——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四十秒鐘”你覺得長嗎?這里說“時間太長了”是不是矛盾呢?為什么?(每一秒都決定了孩子的安危)
3、展開討論:如果當時不跳水,作為父親的船長會不會真的開槍呢?船長用槍逼自己的孩子跳水,他是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了?
五、總結升華,回歸文本
1、學習課文后,你最佩服誰?佩服他什么?
2、齊讀第5自然段,再一次感受船長的沉著、果斷、機智的人格魅力。
[教學反思]
怎樣做到不動聲色地把學生帶進故事當中呢?講到那里,我播放了“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那一幕的視頻短片,視頻中生動形象的畫面與人物的對話配合得淋漓盡致,讓學生仿佛置身其中,把學生帶到故事發生的現場——船上,感受那種緊張的氣氛,學生學得很投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由此可見多媒體的運用不一定多就是好,一定要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這才能對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才能令文章增添不少色彩。如果單單靠文字的描述,少了這段動畫片的幫助,我想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除此,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注重以讀為本,以讀促思。對于孩子處于危險那部分,引導學生專心地、投入感情地讀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驗,體會孩子的處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課上我還引導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抓住一些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結合語境,進一步體會,從而使學生更加入情入境。在討論想辦法使孩子脫險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真正引導學生深入到課文中去,明白在當時只有這個辦法是最好的。從而感受船長表現出的沉著、果斷、機智,這都是源自于船長豐富的經驗、超人的智慧,以及對孩子深切的愛,這是極大的人格魅力的進一步的展現。
【語文的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2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10-03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11-10
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8-06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教案:《社戲》教案07-14
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8-30
語文《荷花》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