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輕、再、做、別;能讀準課后的詞語。
2、理解兒歌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經常想到別人。
3、能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4、能仿說或寫一兩段兒歌。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能仿說或寫一兩段兒歌。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兒歌。
2、學會生字:輕、再。
3、能讀準課文中出現的新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讀好課題。
3、評價,再讀。
4、學習生字:輕、再
二、學習第一節。
1、看圖說意思。
2、師出示第一節兒歌。
3、學生自由練讀。
4、讀讀詞語:腳步、夜班、阿姨、屋里、睡得甜
5、進行朗讀指導。
(1)學生演演讀讀。集體評價。
(2)指名讀,齊讀。
(3)試背。
三、學習第二、三節兒歌。
1、看圖學習,說意思。
2、出示兒歌內容。
3、學生自由練讀。
4、讀詞語:樓上、習題、細細算、客人、親切、交談、事情、心間
5、有感情的郎讀二、三節兒歌。
四、學習最后一段。
1、很輕很輕是做什么事?
2、齊讀課文。
五、有感情的郎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兒歌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經常想到別人。
2、能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3、能仿說或寫一兩段兒歌。
4、學會生字:做、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讀讀兒歌。
1、認讀詞語。
樓上、習題、細細算、客人、親切、交談、事情、心間
2、讀一讀兒歌。
指名讀,小組讀。
二、深入理解兒歌內容。
1、兒歌中的小朋友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2、出示重點句:
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別人放在心間。
3、讀句子,說說兒歌中小朋友在什么情況下,把別人放在心間?
4、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樣做?
5、出示:( )輕一點,再輕一點,( ),誰會說?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學習身子。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做、別
3、學生練習寫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通過老麻雀奮不顧身地掩護小麻雀、勇敢地與龐然大物獵狗搏斗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母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龐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課12個生字;理解“搖撼、無可奈何、拯救、嘶啞、搏斗、龐大”等詞語;會用“無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欣賞老麻雀是如何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
教學難點:
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即母愛的力量,使弱小戰勝強大。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一段表現激烈搏斗的音樂,由弱到強,再到弱。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了解文中人物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寫的一篇文學作品的片段。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時代,俄國的農民是奴隸,他們沒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農奴主,他們對農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農奴當作牲口買賣,可以隨意地殘殺農奴。屠格涅夫非常同情農奴,并且認為殘酷的農奴制度一定要滅亡。屠格涅夫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有許多機會接觸大自然,使他深深地愛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對農奴的同情,對大自然的熱愛。今天學習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學——引導學生了解大意
1.先自讀課文,看有幾個角色?要搞清楚人物關系,誰是弱者,誰是龐然大物?
板書:小麻雀 老麻雀 獵狗
2.你還讀懂了什么?
三、再自學——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陰道上發生了什么事?
2).獵狗想怎么樣?
3).老麻雀是怎么對付的?
小麻雀 摔下來
老麻雀 飛下來 掩護 準備 搏斗
獵狗 張開 露出 愣住 后退
2.根據剛才討論的,把這些重點句用“~~~~”畫下來。
小麻雀從巢里摔下來了。獵狗走近小麻雀,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老麻雀用自己的身體掩護小麻雀,準備著一場搏斗。
獵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請學生口述練習:
文章先寫( )次寫( )最后寫( )。
四、范讀課文
通過朗讀感受鮮明的形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五、作業:
熟讀課文。抄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通過課文朗讀,引導學生體會母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龐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
教學難點: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即母愛的力量,使弱小戰勝強大。
教學準備:音樂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講讀課文
1.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全篇描寫的情境。
(引導學生邊讀文章,邊想畫面,讀著,想著,課文中的形象就會浮現在學生眼前,這不僅使兒童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課文的情境,而且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理解。)
2.提示:讀屠格涅夫寫的故事,就好像在看一幅一幅的畫,現在就想辦法,把課文寫的,把我們看到的畫面,畫下來,好像在畫連環畫。你們一共看了幾幅畫呢?
學生隨手用簡筆畫形式再現課文情境。
①獵狗跑在我前面
②小麻雀被風刮下
③老麻雀準備與獵狗搏斗
④獵狗后退了
3.再讀課文,抓特點:
(1)小麻雀怎樣弱小?獵狗怎么龐大、厲害?
(用……畫出有關詞語)
板書進行對比。
憑借已創設的情境,通過鮮明的強弱對比,使小麻雀、大獵狗的形象格外鮮明,為理解重點部分作鋪墊。
(2)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突出對比,進一步渲染情境,加深對課文語言的理解。)
(憑借情境引導兒童在熱烈的情緒中思考。在這里從故事的開頭一下子引向故事的結果,啟發學生從意外的結果中,關注故事的經過。即引導學生進行從現象到本質的思考。)
4.配樂默讀四、五自然段,理解老麻雀是如何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
進一步提問:①老麻雀為什么絕望地尖叫?(突出“絕望地”)②老麻雀明明知道已經沒有希望,為什么要飛下來?
結合分析句子:“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
“它不能站在樹枝上”。
因為老麻雀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所以是“安然的”。
既然沒有危險,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樹枝上?
課文上說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是什么力量?(拯救自己的幼兒,保護弱小者,戰勝龐然大物)
既然是“強大的力量”就不是輕飄飄地飛下來,是充滿著對小麻雀的無限的愛,是準備與獵狗決一死戰的,所以老麻雀的“飛下來”是很有分量的。課文打了一個比喻“像一塊石頭似的”,后面的動詞是“落”而不是“飛”。
畫下表現老麻雀這一形象的詞語。
5.齊讀四、五自然段,突出下列詞語:
“像一塊石頭似的”“落”
“扎煞起羽毛”“絕望地尖叫”
“用自己的身軀掩護”“拯救自己的幼兒”
“呆立不動”“準備著一場搏斗”
“不能安然地”“高高的”“沒有危險的”
“一種強大的力量”
放音樂朗讀,啟發:
這一切,獵狗有沒有料到?它被老麻雀突如其來的行動愣住了,驚訝甚至害怕、后退。
6.指名讀第六節。
二、總結:
由于老麻雀對小麻雀的愛,他不畏兇殘的獵狗,勇敢地飛下來準備與獵狗搏斗,獵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這告訴我們什么呢?
結論:正是這種強大的愛,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這種強大的愛,嚇住了獵狗;
正是這種強大的愛,感動了“我”。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指導背誦課文。
四、指導用“無可奈何”“搏斗”造句。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初識景色的美麗
師: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去北京看望一位97歲的老人。對,就是(用肢體語言引導學生看課件)季羨林先生,我特別敬佩的一位學者、一位慈祥的老人。早在1935年,季先生就遠赴德國,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學留學,一住就是十年。1980年,當先生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已是滿頭銀發。人家問他對德國、對哥廷根的印象,季老意味深長地說——(出示)
生:(齊讀)“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
師:到底是怎樣的美麗讓先生經歷四五十年的風風雨雨,仍然念念不忘?先生后來寫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重返哥廷根》,今天我們來學習它的節選內容——
生:(齊讀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師:請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生:(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來分段讀課文。呂金杭。
生1:(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希文接著讀。
生2:(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對不起,“jǐ liánɡ”(正音:“脊梁”)(以講臺上的花做引導)這就是花的——
生:(齊讀)脊梁
生2:(重新朗讀第二自然段)
師:瀟寒接著讀。
生3:(朗讀第三自然段)
師:杭杰接著讀。
生4:(朗讀第四自然段)
師: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先生在文章的最后這樣感嘆——(出示)
生:(齊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二、感悟景色的奇麗
師:在先生眼中,哥廷根的景色是——
生:“奇麗”的。
師:(板書:奇麗的景色)“奇”是奇特,“麗”是美麗。先生在德國留學時看到了怎樣奇特美麗的景色,讓他一嘆再嘆?快速默讀課文2、3兩段,找到描寫景色奇麗的句子多讀幾次。
生:(自由讀,畫相關語句)
師:文婕,你讀的是哪些句子?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課件出示該語段)我們再入情入境地來讀讀這些句子,讀著讀著,又感受到了什么?請邊讀邊做好記號、批注。
生:(自由讀,做記號和批注。)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花很美。它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請你把這種美麗讀出來吧。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多美的花呀,誰再來讀?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出示各種鮮花的圖片)看,這樣鮮花匯集成團,各種花兒艷麗奪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稱之為──
生:(齊讀)“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誰再來讀讀這個句子?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女生來讀。
生:(女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誰還有同樣的感受?
生:我從“山陰道上”這里看出很美。山陰道就是山上的小路,兩邊有花,有樹,很舒服。
生:山陰道兩旁應該都是很高很大的樹,濃密的樹蔭就像巨大的傘,把小路包圍住了。
師:是啊,課文中是指街道兩旁——
生:高高的樓房上,臨街的窗戶外邊都種滿了美麗的鮮花,讓人感到美麗舒服。
師:誰來讀這句話?
生:(朗讀)“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出示課件)在會稽城(今浙江紹興城)西南偏門郊外,與東跨湖橋相接,是通向諸暨楓橋的一條官道。遠山近水、小橋涼亭、田園農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畫。畫中游而身亦入畫,晴日風雨,無不相宜,頗具中國山水畫之神韻。
東晉王獻之有妙句:“云生滿谷,月照長空,潭澗注瀉,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絕壁天懸。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師: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1:山陰道原來是一條路的名字。
生2:我知道了山陰道上移步換景,目不暇接,怪不得王獻之說: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生3:先生把哥廷根的大街比作山陰道,說明那兒實在太美了。
師:(出示句子)男生一起來讀。
生:(男生齊讀)“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讀了這句話還有其它的感受嗎?
生:我覺得這兒的花很豐富。
師:豐富。豐富除了表現在色彩鮮艷多彩,美麗多姿外,還表現在哪兒?
生:我覺得這兒的花很多。我是從“花的海洋”這個詞看出來的。
師:還有誰也感到花多呢?
生:我從“應接不暇”這個詞語感受到花很多。
師:誰能夠把花的美、花的多、花的豐富讀出來?
生:(朗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我們來pk一下吧,一二大組先來,三四大組接招。看哪一組讀出花兒更多更美。
生:(兩大組賽讀)
師:大家都讀得很好,把老師帶到了奇麗的哥廷根。給你們一個獎勵吧!(出示哥廷根街道圖片)我帶你們去哥廷根的大街小巷走一走。
師:(引背)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
生:(齊背)“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師:(引背)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
生:(齊背)“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引背)是啊,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
生:(齊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師:(引背)走在街上的時候──
生:(齊背)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三、體會風情的奇特
師:好一派奇麗的景色啊!可是,為什么會有如此奇麗的景色呢?我們再用心來讀課文,并做好批注。
生:(自由讀課文,做批注)
師:我們來交流交流。你們讀出了什么?
生:我從“家家戶戶”讀出了德國人愛花,每個人家里都養花。
師:正是因為人人都這樣,所以——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你還從哪兒讀出來了?
生:文章中說,“花栽窗外,花朝外開”,人人為他人著想,將花最美的一面給別人看。
師:每一朵花上都綻放著一顆真切的愛心。在家中看,只能看到花朵的背影,滿窗的綠色,很難看到鮮花的爛漫,就像我們窗臺上的花。(師指向窗臺的花)正因為人人都這樣,所以——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難怪,先生要發出這樣的感慨——(出示)
生:(齊讀)“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師:這樣愛花的真切,愛花的境界,多次令先生感到吃驚。于是——(出示句子)
生:(朗讀)“我曾問過我的女房東:你這樣養花是給別人看的吧!她莞爾一笑,說:‘正是這樣!’”
師:“莞爾一笑”是怎樣的笑?
生:微笑,淡淡的笑。
師:這么令先生吃驚的奇麗景象,女房東卻只是“莞爾一笑”,這笑里包含著什么呢?
生:女房東覺得這沒有什么,本來就是這樣的。
師:是啊,對于他們來說,太平常了,本來就是這樣的,那是哥廷根人長期以來的習慣和風俗啊。(引讀)正是這樣,每一家都是這樣——
生:(齊讀)“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師:原來先生說的美麗并沒有變,也包括這樣美好的習俗啊。這樣的人才組成了這樣一個奇特的民族啊。(板書:奇特的民族)
生:(齊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四、了解異國的文化
師:可是,你們知道嗎?先生留學德國時期,德國正處于怎樣的情況?
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
師:是的,正是德國社會激烈動蕩的十年,正經歷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投降,整個國家都籠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圍里!物資奇缺,吃飯和取暖都無法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可是,它卻為何依然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生:因為,愛花是德國人的習俗,德國人愛花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生:這是他們的傳統,他們愛花已經習以為常了,因此不會改變。
師:是啊,德國人愛花之真切確實讓人感到吃驚。一面是饑寒交迫,一面是鮮花滿街,這是——
生:(齊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師:一面是炮火連天,一面是鮮花滿街,這是——
生:(齊讀)“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師:在二戰時期,德國還發生過這樣一個奇特的故事。趕緊拿出資料,自己讀讀這個奇特的故事。
生:(自由讀故事《只砍有記號的樹》)
只砍有記號的樹
對普通平民來說,食品短缺就已經是人命關天的事。更糟糕的是,由于冬季非常寒冷,家里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料,根本無法挨過漫長的冬天。在這種情況下,各地政府只得允許讓老百姓上山砍樹。
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們非但沒有去哄搶,而是先由政府部門的林業人員在林海雪原里拉網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殘的劣質樹木,做上記號,再告誡民眾:只砍有記號的樹。在有些人看來,這樣的規定簡直就是個笑話:國家都快要滅亡了,還要樹干嗎?
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全德國竟然沒有發生過一起居民違章砍伐無記號樹木的事,每一個德國人都忠實地執行了這個沒有任何強制約束力的規定。
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使得德國人在如此極端糟糕的情況下,仍能表現出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自律?
師: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我覺得德國人很認真地遵守紀律,寧可忍受寒冷饑餓,也不愿意違反紀律去砍那些沒有記號的樹。
師:是啊,你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就是德國人,這就是這個民族的性格:認真,守紀,忠實地服從政府的規定。
生:我覺得他們很善良。
師:為什么說他們“善良”?
生:因為他們只砍有記號的樹。
師:不要忘了,有記號的樹都是些老弱病殘的樹啊。說他們善良的話,那么,這些樹就不該去砍它們了,是吧?其實,這跟善良不善良倒沒有必然的聯系。還有別的看法嗎?
生:我不得不為德國平民的環保意識感到吃驚,他們雖然處于寒冷的冬季,但有一顆火熱的心。他們要把一片綠色留給下一代。正是因為他們認真對待每一個規定,所以經過了兩次毀滅性的世界大戰后,德國重新站了起來。
師:其實,真正讓人吃驚的,并不是他們的環保意識。而是你剛才所講的“認真對待每一個規定”,老實說,中國人做不到,美國人做不到,和德國緊挨在一起的法國人也不一定做得到。這是這個民族長期形成的一種習俗、一種性格、一種文化。就像德國人愛花——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四五十年前,季老在德國留學的時候,看到的是這樣奇麗的景色;四五十年以后,季老重返哥廷根,看到的依然是這樣奇麗的景色——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假如你以后有機會去德國,去哥廷根,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目之所及的,依然還是這樣奇麗的景色——
生:(齊讀)“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師:這樣奇麗的景色,在中國看不到,在美國看不到,在法國估計也看不到。這就是德國的風情,這就是德國的文化。因為,在那里——
生:(齊讀)“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師:是啊!砍樹,只砍有記號的樹;愛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真是一個奇特的民族啊!季老的這篇課文,為我們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打開了一扇奇特的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們還將感受更多的異域風情、異國文化。
【板書設計】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會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會14個生字: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幽靜、清幽、純熟、霎時”等詞語能夠運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介作者。
1.同學們,你們知道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嗎?它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 7課《月光曲》。
板書課題:17 月光曲德貝多芬
2.學習后就知道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故事,還可以從中初步認識貝多芬是一位怎樣的音樂家。
簡介貝多芬的生平。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受。
思考;1.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讀音,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課文主要寫什么?
三、初學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按思考題思考。
①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③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①認讀生字新詞。
給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
傳說(zhuàn chuán )彈琴(dán tàn)朝著(chán zhào)
3.指名接讀課文,讀后評議。
4.課文主要寫什么?
(課文主要記敘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
傳說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不一定確有其事,但從這傳說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
5.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分兩大段。每段(第1自然段),簡單介紹著名鋼琴曲一一《月光曲》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
第二段(第2一第10自然段),詳細介紹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整個過程。
第二段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6.提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
四、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想想這段與第二段是什么關系?
(先總提,再具體介紹《月光曲》的.譜寫過程。)
2.“傳說是這樣譜成的”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這是一個過渡句,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五、課堂作業。
1.語文作業本第1、2題。
2.比一比,再組詞。
券( ) 括( ) 育( ) 鍵( )
卷( ) 恬( ) 盲( ) 健( )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提出目標。
1.我們已學過哪幾種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兩種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一種是把每個段落的大意連起來:另一種是回答課后習題中的幾個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
2.交代學習目標。
(學習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還要繼續學習用回答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二、初學第二段,歸納主要內容。
1.帶著課后第1題3個問題默讀第二段,找出回答各題的自然段,并自己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檢查自學情況,初步歸納主要內容。
三、細學第二段,歸納主要內容。
1.學習第2一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讀2—5自然段。
思考:a.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寫什么?b.劃出貝多芬為盲姑娘彈鋼琴曲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思考題,邊讀邊理解句子意思。
a. 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里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斷斷續續”的鋼琴聲,說明了什么?理解“幽靜”的意思。
板書;聽琴聲
(“斷斷續續”的鋼琴聲,說明盲姑娘喜歡貝多芬的曲子,但彈的不熟練。)
b.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盲姑娘真是“隨便說說”的嗎?他為什么要對哥哥這樣說?
板書:談話
(不是的。“隨便說說罷了”是盲姑娘對哥哥的勸慰。他怕哥哥因為家窮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而心里難過,所以這樣說。其實她很想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這表明盲姑娘非常體諒哥哥的難處。)
(3)貝多芬為什么要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貝多芬了解到盲姑娘熱愛音樂,渴望聽到自己的演奏,而盲姑娘家庭貧困,她又那么懂事。體諒哥哥的難處。所以親自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板書:彈
(4)有感情地朗讀2—5自然段。
2.學習第6一第8自然段。
(1)默讀6—8自然段。
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劃出貝多芬彈完一曲,為什么又彈一曲的句子。
(2)邊交流,邊理解句子意思,
a.他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純熟”是什么意思?盲姑娘能聽出貝多芬鋼琴彈得純熟,感情深,說明什么? “您,您……表達了盲姑娘怎樣的感情?”
(盲姑娘聽出貝多芬鋼琴彈得純熱,感情深,說明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她從“純熟”的演奏技巧中猜到演奏者就是貝多芬。)
板書:第一首曲子
b.貝多芬聽了盲姑娘的話以后的心情怎樣?會怎樣想?
板書:激動
(3)貝多芬彈完一首,為什么又彈一曲?
(貝多芬彈完一首,聽了盲姑娘的話心里很激動,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于是決定即興再為盲姑娘又彈一曲。)
板書:第二首曲子
(4)感情朗讀5—7自然段。
(5)第8自然段寫出貝多芬是在怎樣的環境里彈奏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的?
理解“清幽”的意思。這一自然段先寫了一個美麗清靜的月夜,然后點出窮兄妹給了他創作的激情,貝多芬借助“清幽的月光”彈出了優美的樂曲。
(6)有感情地朗讀6—8自然段。
3.學習第9、10自然段。
(1)課文的哪一部分描寫了(月光曲》所表現的內容?
(2)輕聲朗讀第9、10自然段,劃出兄妹倆被美妙琴聲“陶醉”的詞句,兄妹倆好像看到什么景象的句子。
(3)討論交流,理解“陶醉”、“恬靜”意思。
(兄妹倆被美妙琴聲所“陶醉”的詞句:“皮鞋匠靜靜的聽著,”“月光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等他們蘇醒過來,貝多芬早己離開了茅屋。”)
(兄妹倆好像看到景象的句子:好像“面對大海……朝著岸邊涌過來……”這也是寫的《月光曲》的內容。仿佛“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浪洶涌的大海。”)這些句子都是兄妹倆的聯想,從哪個詞語來表明的? (好像、仿佛)
這些聯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由“優美的琴聲,清幽的月光”引起的聯想。)
(4)有感情朗讀第9自然段。個別讀同桌互讀,集體:讀等形式,讀后評議。
(5)貝多芬是怎樣把第二首曲子記下來的?
(貝多芬即興彈完第二首曲子心情十分激動,飛奔回客店連夜記錄下(月光曲》。)
四、運用方法,總結課文。
1.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
2;運用回答課后1題中的幾個問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提出不懂的問題。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以及《月光曲》所表現的內容,還再一次運用回答課后問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至于有感情朗讀全文,背誦第9自然段,我們下節課學習。
五、課堂作業。
1. 作業本第3、6題。
2.有感情地朗讀第9自然段。
教學過程(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選詞填空
幽靜恬靜
①這個地方環境十分( ),所以星期天我常常喜歡一個人來這兒靜靜地看書。
②華姐性格( ),平時說話不多,就是笑,也是輕輕地。
清幽清秀
①杏梅同學中等身材,梳著兩根短辮,人長得十分( )。
②淡淡的月光柔柔地灑下來,這江邊的小樹林里,似乎比白天更( )了。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說說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指名接讀全文,讀后評議。
2.指導朗讀貝多芬為盲姑娘彈曲子的內容。
(1)。第2—5自然段應怎樣讀?
(要讀出兄妹倆個愛音樂,想聽貝多芬的演奏,但又因為家庭貧困買不起入場券,哥哥心里難過,妹妹體諒哥,安慰哥哥這復雜的感情。)
(2)第6—8自然段,重點讀好盲姑娘,貝多芬的話,體會應怎樣讀?
(自姑娘的話要讀出愉快、贊美的語氣。貝多芬的話充滿激情,要讀得熱情、誠懇。)
(3)第9自然段,重點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應怎樣讀呢? (結合插圖體會感情)
(月亮初升,讀得輕而舒緩,當讀到“刮起大風,卷起巨浪”時,要加快速度和力度。讀到“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時,語氣又轉為平靜。)
聽錄音、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評議。
三、指導背誦第9自然段
1.談談怎樣才能背得快? (談談背誦方法)
2.運用理清寫作思路背誦。
(先寫:皮鞋匠靜靜地聽著”音樂;接著寫皮鞋匠的還想象《月光曲》的內容:最后寫“皮鞋匠看看他妹妹”,通過盲姑娘的神情想象《月光曲》的意思。)
3.練習背誦,自我試背,同桌互背,指名背,齊背。
四、總結全文。
1.輕聲有感情朗讀。
2.學習課文后,你覺得貝多芬是—位怎樣的音樂家?
板書:同情勞動人民
五、課堂作業。
1、作業本第l 5題。
2、復述譜寫《月光曲》傳說的故事。(機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學習目標
①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年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額、教學過程:
1、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
②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③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③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④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么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1)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2)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么?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復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后同桌互述。
4、課堂練習
①學習生字。
a.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b.書寫后,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②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2、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3、通過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①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②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③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①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c.教師激勵:
①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②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③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只,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④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么不同?
b.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么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c.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著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3、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②學生自讀體會。
③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4、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①誘導生疑: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②學生發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③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好嗎?
④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⑤教師再引。
a.對于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交流嗎?
b.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5、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寫的生字:測、括、確、誤、途、超,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②學生組詞書寫書,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優點或不足。
6、拓展活動
分工合作,搜集有關昆蟲奧秘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在互動的語言實踐中,能簡要講述一些動物生活習性,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與動物之間發生過的趣事說清楚。培養學生合作交際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樂趣,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和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動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多渠道搜集的動物圖片和知識信息
教學過程
【評析】
《奇妙的動物世界》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1.教學目標的設計集中、具體、適當,比較好地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關于“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等在第一學段提出的目標要求。不高、不低、不空。
2.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突出了“奇妙”和“有趣”這兩個關鍵詞,學生的口語交際活動緊緊圍繞這兩個話題逐層展開,基本體現了教材編寫意圖,主題比較集中,選村注意貼近生活,對口語交際內容的剪裁比較精當。不散、不漫、不假,學生有話可說,且能夠交流起來。
3.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注意層層深入;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上,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特別是對“合作、互動” 的設計,看起來的確是下了一番功夫。如,“大家都想把自己的趣事說給別人聽,讓我們互相交流一下”,再如安排“小記者”采訪的環節,搜集趣事“快樂共享”等,都體現得不錯。
4.教師在語言設計上注意了生活化的要求,簡潔而生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注意了導向性和激勵性,這對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就讓我們到生活中去探究、去發現吧。”教學語言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認識反義詞。
2.積累詞句,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練習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展示臺對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展示作品。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我的發現”。
1.讀讀小伙伴的話。
2.自讀詞語。
3.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詞義相反或相對。)
師:這種詞義相反或相對的詞語我們稱它們為一組反義詞。
4.分男、女生對說反義詞。
5.合作識記生宇,交流識字方法。
二、學習“日積月累”。
1.“我會選”。
(l)讀一讀四個詞,明確:要選的是近義詞。
(2)獨立選一選。
(3)評一評。
2“讀讀說說”。
(l)齊讀句子。
(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3)指名說。
(4)獨立填寫。
3.“我會讀”。
(1)自由讀。把詩歌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合作讀。互相幫助讀正確,讀流利。
(3)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4)比賽讀。
三、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今天我們一起組成一個旅游團,出去游覽一下。
二、“導游”招聘。
讀愿意當導游給大家介紹你知道的名勝古跡?
三、準備交流。
1.啟發。
你準備怎樣介紹?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樣介紹?
3.介紹64A注意:
(l)有條理,劉順序,把話說連貫。
(2)口齒清楚,普通話標準,態度大方。·
四、旅游。
“導游”給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名勝古跡,游客隨時間“導游”提問題,
導游要難心解答。
五、評比最佳“導游”。
互相提名評,說說好在哪里。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理念】
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智力,每個人都是用各自獨特的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組裝在一起的。在教學中,我們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給予每個學生最大限制的發展機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節課教學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
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統一的答案,以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化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靈性服務。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13個生字。
2、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個性化學習,讓學生懂得雨點兒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讓學生知道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難點】
讓學生練習帶有感情色彩的朗讀。
【教學手段】
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感悟語言文字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課題
1、播放電腦課件,欣賞《小雨沙沙》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會唱的同學請跟著唱。
2、問:看了課件后,你有什么體會?
3、板書課題:雨點兒
師:你知道怎么讀題嗎?
(這一教學過程通過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閱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讀通順;畫出不懂的詞句;標出自然段。
2、交流: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從整體入手,以讀為主。充分的自學為合作學習和全班交流做好準備,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巧識字
1、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詞句。
2、引導學生理解,如“數不清”、“飄落”、“云彩”等詞。
⑴出示“數”字,問:在哪兒見過這個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⑵出示詞語“數不清”,讀一讀,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數不清。
⑶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數不清,秋天的落葉數不清,漫天飛舞的雪花數不清)
⑷認讀“云彩”“飄落”。(播放課件:落葉飄落。)“飄落”就是飄著落下來。再用“飄落”練習說話。
⑸在文中找出帶有“數不清”“云彩”“飄落”這三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3、讀理解“問”、“回答”。
⑴出示生字“問”,讀一讀,找一找,文中寫的是誰問誰?問什么?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⑵交流,指導朗讀問句“你要到哪里去?”
⑶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樣回答的。出示新詞“回答”,指導學生讀正確。
⑷小雨點兒回答大雨點兒的話后又問道:“你哪?”引導學生讀大雨點的話,把這句話補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讀“方”。仔細讀課文中帶有“方”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地方”這個詞中“方”讀輕聲。
5、同桌間相互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借助課件閱讀,使各種感官都沉浸在課文中,調動視覺智能、語言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從而獲得豐富、生動、獨特的感受。)
四、讀中悟
1、學生自主讀第5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教師邊范讀第5自然段,邊演示雨后草長花的動畫,讓學生初步感受雨點兒給植物帶來的變化。
3、出示句子:“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讓學生結合動畫情景,展開想象,模仿該句子說說雨后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來。
小花從()。
()從()。
4、順承說話練習形成的語境氣氛,讓學生在自由練讀的基礎上齊讀第5自然段。
5、討論交流:這都是誰的功勞?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6、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謝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讀給好朋友聽。
7、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朋友為師生做朗讀表演。
(尊重學生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的差異,不設定統一感受知目標,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說什么,了解多少說多少。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增強做學習主人翁的意識。)
五、悟中品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2、全班交流,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樣讀。交流中,引導學生評價自己,互相評價。
(朗讀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表化表現,應該帶有濃厚的個性化色彩。應引領學生充分進行語言實踐與體驗,是學生個人情感的宣泄。)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課前準備
1.拜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進行觀察或記錄,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準備。
2.《成語故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在本組教材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著精神光輝的人,有十七世紀執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癡如醉全神貫注工作的羅丹,勤奮專注讓魚游到了紙上的聾啞青年,堅持不懈、勤勞樸實的農民。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這次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小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紹給大家。
3.在小組內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敬佩的人。
4.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說得最具體生動的同學。
5.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他把事例說得清楚具體。
全班交流
1.各組代表輪流說,全班同學進行評價:一是評價說的內容是否清楚具體,能否表達出敬佩之情;二是評價表達時是否態度大方,聲音響亮,情感濃厚。
2.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評價,雙向互動,既可以接受同學和老師的建議,重說某一部分內容,也可據理力爭,說得真實自然。
3.引導學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寫在黑板上,說一說他們身上值得學習的是什么風范。
延伸拓展
小組同學共同辦一張手抄報,把“觀察記錄”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報上。
第二、三課時習作
激發習作興趣
上節課,通過口語交際我們認識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的人,這節課,讓我們把這些人物寫下來,并編輯一本《我們敬佩的人》班級作文集。
明確習作要求
學生自讀習作提示,明確要求:通過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點;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寫完后要認真修改。
精彩回顧
1.回憶口語交際時,自己在小組里說的受到組員認可的部分。
2.回憶在全班交流時,被老師和同學稱贊的同學是怎樣說的。
習作
1.學生試寫,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2.要求按照要求寫完后自己修改。
評議
1.先輕聲讀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認為寫得較好的段落做上標記。
2.與小組內同學互換習作,找一找對方寫得好的段落做上標記,并寫幾句評語;找到對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標記,并幫助對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組內朗讀欣賞,每組推選出一篇完整習作和一個優美片段,參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從以下幾點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內容具體、語句通順,人物描寫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等。[
謄抄習作,編輯班級作文集《我們敬佩的人》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1.自由讀文中的三個句子,聯系學過的課文想想這三句話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話中的引號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義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稱謂)
3.再翻閱學過的課文找出類似的句子說說你的發現。
4.想想你讀過的課外讀物中是否有這樣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過引號嗎,是發揮它的哪一種作用?
日積月累
1.自讀成語,要求讀得正確。
2.你發現這些成語有哪些特點?(都是描寫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兩個意思相反,第四行從反面寫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選一個成語說說意思。
4.多種形式開展讀的競賽,使學生熟記這些成語。
閱讀
1.自由閱讀,自學生字新詞,體會“鵬程萬里”的含義。
2.指名朗讀。
3.交流讀后的啟示,(人要有遠大的目標)并練習用成語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學習目標
1.同學相互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跡。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表達和評議,內容清楚具體。
2.寫自己敬佩的一個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認真修改。
3.發現引號的不同用法。
4.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成語。
5.閱讀成語故事,大致了解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兒童離開家庭,離開幼兒園,進入學校學習,角色發生了轉換,對自我需要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也面臨對新環境的心理適應。編排入學教育這部分內容就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完成角色轉換,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入學教育以兒童的口吻“我上學了”引領兒童走進學校生活,凸顯了兒童的主體地位。內容分“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我愛學語文”3 部分。3 部分有著較強的邏輯關系:從“我是中國人”身份的認同,到“我是小學生”角色的轉換,再到“我愛學語文”學科的定位,將情感熏陶、習慣養成與語言學習進行了有機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國人”為主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材以蝴蝶頁開篇,整幅畫面以雄偉的天安門城樓、鮮艷的五星紅旗為背景,展現了各民族小朋友,穿著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裝,歡快地團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學生”為主題,開啟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快樂旅程。通過聽讀兒歌《上學歌》,體驗“我”背著書包去上學的喜悅與自豪,同時又讓兒童有一個鮮明的角色轉換意識,知道從今天起,將要從家庭生活或幼兒園生活走向更有規律、有計劃的小學學習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學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愛學語文”為主題,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了一些基本的語文學習活動:讀書、寫字、講故事、聽故事,激發兒童學語文的興趣。讓他們知道讀書、寫字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內容,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和執筆方法;以聽、講兒童喜愛的經典故事為切入口,通過觀察插圖,感受講故事的樂趣,激發學習語文的熱情。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02-28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10-27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學語文教案05-29
小學語文貓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