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范文七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讀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
3.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啟發學生兒童觀察研究大自然,發現更多的天然指南針,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重點: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
難點:在情感的世界里讓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方法:講故事、自主探究、游戲、自我介紹等形式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插圖和指南針等相關用具。
2、指導學生收集有關辨別方向的資料。
3、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
1、故事引入:教師講故事:一群小朋友到郊外去野游,他們玩得可高興了,可是走著走著,樹林越來越密,漸漸地他們找不到集合的地點了--------迷路了,大家非常著急。你們能想辦法幫助
他們嗎?(組織學生交流,板書課題。)
二、初讀自學課文,認讀生字,了解大意。
1、 想不想知道課文介紹了哪幾種事物幫我們辨別方向?接下去我們一起自學一下課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并想一想課文介紹了哪幾種事物幫我們辨別方向?
2、自學課文。
3、自由朗讀詩歌,學習生字,交流識字記字方法。出示課件,學習字詞。
(1)我會讀,正音并組詞。
(2)我會組,比較形近字并組詞。
三、分析課文,感知內容。
1、這一課生字很少,又是朗朗上口的詩歌,我想很多小朋友一定把課文讀得很流暢了。誰能讀讀第一段?
2、.你們看見過指南針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指南針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學生介紹 )
3、課文中說,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本課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針?小朋友,請你們先說說。
4、你們再聽聽這幾位同學從課文中找的天然的指南針跟你們找的是不是一樣。指四名學生作介紹。
5、誰來給大家介紹?全班交流
6、你把課文讀得很好,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太陽這個天然的指南針嗎?理解“向導”“忠實”,因為太陽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中午的時候在南邊,按一定的軌跡運轉,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說是忠實的向導。 拓展:我有一個真正的朋友,我高興時他會跟我分享快樂,我遇到困難他會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稱作忠實的()
7、同學們,我們一起讀讀這一段,把太陽這個忠實的向導記在我們的腦子里吧。
8、哪位同學接著介紹?
9、溝渠里邊積雪化的快的那一邊是——學生回答
10、那化的慢的那一邊是——學生回答
11、小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下面我們也把這種辨別方向的方法記在腦子里吧。
12、請問你介紹的是哪顆星星啊?生回答。可是,我們很多小朋友不認識北極星啊?
13、沒關系。告訴大家,我們后邊還要學習第29課。等學完了29課,你就認識北極星了。好了,下面我們先記住北極星這個黑夜里的指路明燈吧。
14、誰還想介紹?介紹大樹這個天然的指南針。
15說的真好!我們快記住這個天然的指南針吧。
16、大家幫助小朋友找到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小朋友們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種瓜得豆》是一篇兒童科普讀物,說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有層次地介紹了什么是基因、轉基因技術以及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全文結構非常清楚,是典型的說明文體裁。全文為總分結構,每個分述部分都有總述句概括該部分的主要內容。
課文運用了淺顯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如,種瓜得豆大管家發號施令搬家等,把較為深奧的、現代高科技知識,很通俗地介紹給了讀者,并且使之很容易被人接受。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書面語言中獲取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了解轉基因技術知識。在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2.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并體會課文語言的特點。
3.學會泌、玫、瑰3個會認字和搬、玫、瑰、柿、供5個會寫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紅柿、供不應求等詞語。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現代轉基因技術科學知識。
教學難點:
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及課文的語言特點。
教學準備:
收集現代轉基因技術的知識和科研成果。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可以做到種瓜得豆,種豆得瓜。這靠的是什么技術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種瓜得豆》,去了解這種現代高科技知識。(板書課題:種瓜得豆)齊讀課題。
【由種瓜得豆引出一種現代高科技知識,這樣導課,簡潔、明了。學生很自然地想去讀書、了解這是一種怎樣的高科技知識。】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種瓜怎么會得豆呢?這里有什么奧妙?
2.檢查生字詞語,以及課文讀通情況。
3.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1)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一個什么科學知識?
(2)課文圍繞著這一知識都介紹了哪些內容?
(3)課文是怎樣一步步介紹的,讀懂后,列一個閱讀提綱。
4.交流匯報,朗讀相應的段落。
(1)課文介紹了一種現代高科技轉基因技術的原理及應用。
(2)課文圍繞轉基因技術主要寫了三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轉基因技術能做到種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紹了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3)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列出提綱:
基因的作用
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的技術
現代轉基因技術
能做到種瓜得豆
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在醫學上的應用
【學習說明文要抓住課文的要點,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這樣有助于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連貫性和條理性。】
三、質疑問難,釋疑存疑
1.質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或不明白的問題?先在小組內交流,解決不了的提出來。
2.學生提出問題,師生根據情況,解決問題,需要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解決的,可暫時存疑,下節課解決。
【學貴有疑,疑則進也。讓學生在讀中提出問題,師生互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合,通過存疑,引發學生的學習期待。】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發號施令、水土不服、供不應求、和平共處。
2.轉基因技術是由誰來發號施令?什么情況下供不應求?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種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轉基因技術及應用。
二、研讀轉基因技術,領悟表達方法
1.認真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2.學生小組交流。
3.指名讀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
(1)觀察課本插圖計算機描繪的基因結構圖。教師簡介:基因是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上,作線狀排列。
(2)提問:基因有什么作用?學生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3)朗讀文中的句子,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語了解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動植物體內發號施令的大管家。
4.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什么是轉基因技術的句子。
(1)學生匯報:
(科學家摸清一些生物體內基因的本領,讓一種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種生物里去發揮它應有的本領,就會創造出某種前所未有的新生物。)
(2)轉基因技術也有失敗的時候,它在什么情況下會失敗呢?
(轉基因技術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敗的。)
5.領悟表達方法。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這些科學知識的?這樣介紹有什么好處?
(課文運用打比方的方法來介紹,比喻形象恰當,把較為深奧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給讀者,容易被人接受。)
6.朗讀體會課文的語言表達的特點。
【葉圣陶先生說:說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臉孔來說話,說明文未嘗不可帶一點風趣。本課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轉基因技術,易于被人接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畫出有關詞句,品讀咀嚼,體會課文語言的準確性、形象性,感受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三、課件展示轉基因圖片。
四、想象練筆,拓展延伸。
1.如果你到轉基因商店里購物,你希望買到什么樣的產品?設想一下,用你的筆把它描繪出來。
2.把你在課外了解到的有關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識或科研成果,介紹給同學們聽。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感悟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此時,讓學生拿起筆設想自己想象中的轉基因產品,學生可以把在課文的表達方法遷移運用到自己的小練筆之中,實現讀寫結合。】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閱讀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默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學習重點: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學習準備:準備材料《我的童年》,學生人手一份;課前搜集有關季羨林的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各組交流一下讀書活動的開展情況。
2.準備好課前發的材料。
閱讀《我的童年》,談一談讀后的感受。
3.比較一下《我的童年》和《竊讀記》的異同。
4.讀一讀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季羨林的資料。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苗苗一起走進季羨林先生家,采訪一下這位德高望重、酷愛讀書的老爺爺,聽聽他對讀書的見解。(板書課題)
二、做采訪準備
說一說自己想采訪的感興趣的讀書問題。(教師做好記錄)
討論一下在采訪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禮貌問題、作記錄問題……)
三、讀課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在季老的話語中,找到自己問題的答案。
四、感悟課文內容
1.季羨林先生對于讀書,提出了哪些見解?談談你對這幾點的認識。
(1)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
(2)要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不要偏科,要學好外語;
(3)進行古詩文積累。
2.這篇文章與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處?
這篇文章是一篇訪談錄,一問一答式。
我們在訪問愛讀書的人時,用這樣的記錄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學們把我們的讀書活動繼續進行下去,開展得豐富多彩。
3.談談你對題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樹不僅代表著苗苗和季羨林,“小苗”還包含著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而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小苗”與“大樹”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長、汲取營養,小苗才會長成參天大樹,像苗苗這樣的孩子們才能成才的內容。
五、個性閱讀,獨特見解
1.在小組內就感興趣的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提出與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
2.形成小組意見全班交流,達成一些共識,得到啟發。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3.談談你對閑書的認識。
六、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特點
1.同位倆分角色讀課文,讀完后互相評價。
2.兩名學生分角色一問一答。
3.全班對于他倆的讀進行評價,說出理由。
如:“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來,我們就趕緊把閑書藏到缸里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從中可以看出季羨林老先生親切幽默、平易近人,說得形象生動,聽來如臨其境。
“爺爺,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歡看閑書。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著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后,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從話語中可以感覺出苗苗的童稚與可愛。
“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對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與深深關愛。
……
七、學技巧,指導綜合性學習活動
通過讀這篇文章,說一說進行訪談活動還應注意些什么。
八、辯論
對課上和寫作業的時候看閑書、學生偏科、背兩百首詩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學好語文,先愛上閱讀等問題進行辯論,說出自己的見解。
九、拓展
調查一下本班同學閱讀的書目;
采訪愛讀書的人,列一個采訪提綱,并做一份訪談記錄。
編輯短評:這幾篇教案較好的理解了編者的編寫意圖,突出了綜合性學習的特點。最突出之處是把活動穿插到課文的學習中,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而不致使活動落空。不足之處是課文的講解仍是太多太細,加上活動時間,學生的負擔較重。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字,會寫6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3.了解詞的內容,由《憶江南》體會江南春景之美和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贊美、熱愛之情;由《清平樂》感受鄉村田園生活的安適悠閑以及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4.查找有關資料,閱讀有關詞作,激發學生學習詞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感悟江南春天與鄉村田園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難點
理解這兩首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準備
1.投影。
2.范讀磁帶、配樂磁帶。
3.搜集有關兩首詞及作者的資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詩詞對照,導入課題。
1.出示詩歌,學生自由讀議。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這些詩句都是寫什么的?(江南春景)
2.江南春景之美,是歷代文人騷客所吟唱歌詠的,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寫江南春景的詞,題目是《憶江南》。(板書課題)
出示文本,讀一讀,比較詩詞有什么不同。
3.簡介詞及詞牌名。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可以配上樂曲歌唱。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因此又叫“長短句”。詞有各種不同的詞牌,比如:“憶江南”“漁歌子”。我們本節課將要學習的這首詞,詞牌名原是“謝秋娘”,自從白居易用“憶江南”為題填了三首詞之后,詞牌名就由“謝秋娘”變成“憶江南”了。
二、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通過課前預習,你了解了哪些有關本文的知識?(學生參照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老師適當補充。)
1.作者簡介: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的詩大多反映中唐社會生活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現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其中敘事長詩《長恨歌》《琵琶行》最為著名。白居易還是詞創作的有力推動者,《憶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長相思》諸小令,為文人詞發展開拓了道路。
2.朗讀情況:注意“諳”讀作ān;最后一句讀出反問的語氣。
3.詩意理解。(學生根據預習情況自由說。)
4.提出不懂的問題。(能解決的互相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簡要板書,留待課中解決。)
三、朗讀感悟,理解詞意。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帶著以上問題,分組讀課文,小組內進行討論。
2.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探究。
(1)江南好
結合以前學過的有關江南春景的詩詞想象:一個“好”字,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鶯歌燕舞、綠柳紅花……)可以換成什么字?(“美”“妙”……)好不好?為什么?從這個“好”字,你能體會到作者什么感情?(贊美、向往)
這正是作者憶江南的原因。
(2)風景舊曾諳
諳:熟悉。這兒風景之好并不是傳聞,而是作者親身體驗、親身感受的。
白居易曾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青年時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即六十七歲時,寫下了包括本首詞在內的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作者寫江南好,重點寫了什么?(江花、江水)運用了什么方法?(比較:紅勝火;比喻:綠如藍)
這種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也可以見到,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4)能不憶江南?
這是個什么句子?(反問句)再讀體會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和懷念,把讀者也帶入了無限遐想之中。)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江南真美呀,那兒的風景我曾經非常熟悉:太陽升起,江邊的野花比火還紅艷,春天來了,江水碧綠見底,如同藍草一般。這能不讓我回憶起江南嗎?
4.指導背誦。
(1)再讀體會。
(2)根據詩意想象畫面。
四、閱讀拓展,深入賞析。
白居易的《憶江南》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一直為后人吟詠贊頌,那么這寥寥數語為何能成為千古佳句流芳百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三首《憶江南》。
投影出示:
1.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2.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3.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學生反復讀,老師作簡要介紹。
五、作業。
1.朗讀、背誦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并把想象的畫面畫下來。
板書設計: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江花紅勝火
能不憶江南?
江水綠如藍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每首詞仿佛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這節課我們又將學習南宋最負盛名的偉大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繼續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魅力。(板書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清平樂村居》這首詞寫的是什么呢?
1.自讀。請同學們自己反復讀讀課文,想一想,這首詞描寫了什么地方什么樣的情景?
(1)學生說,引出“村居”。
(2)學生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簡介作品及作者。
(3)老師補充:辛棄疾是我國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主張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對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隱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饒地區),在這期間他寫了許多恬靜安逸的田園詩詞,我們今天學的這首詞就是其中之一。“清平樂”是詞牌名,這首詞還有一個題目就是“村居”,即鄉村農家居住的地方。
2.聽讀。我們來聽聽錄音朗讀,然后模仿錄音朗讀。
3.學生再練讀。
4.指名讀。注意“媚、媼、剝”三個字的讀音。
5.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
6.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2)出示字詞卡,指名認讀。
疾茅檐雞籠剝蓮蓬
(3)寫字指導:“茅”字不要掉了最后一筆“撇”;“蓬”字是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半包圍結構。
三、細讀,理解詞意。
同學們,詞和詩一樣,語言十分精練。我們要想理解這首詞講了什么意思,必須得弄明白每個字、詞的意思,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詞所描繪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1.自學思考。
2.討論上片。
(1)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茅屋的屋檐。
“茅檐”“溪上”“青青草”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江南農村的特有景色: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
(2)出示: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醉:作者被這恬靜優美的自然環境所陶醉。
吳音:吳地的方言即南方鄉音。
相媚好:聽到用吳地方言對話的聲音,倍感親切悅耳。(誰在說話?翁媼:分別指老年男子、老年婦女。想象:他們會聊些什么呢?)
這里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正當我陶醉于這幽美的自然環境中時,突然聽到有人用南方鄉音交談的聲音,多么柔和而親切啊。循聲看去,原來是一對滿頭白發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聊天,他們這么溫馨愜意,親密無間,到底是誰家的老人呢?
猜想:老人生活怎樣?他們與下片的幾個人物有什么關系呢?
3.討論下片。
(1)讀下片。
(2)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躺著剝蓮蓬。)
你最喜歡哪個孩子,為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大兒子和二兒子在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勞動,小兒子年齡最小,這里特別寫到的是他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樣子,生動傳神,一個“臥”字,表現出了小兒“無賴”的神態。)
4.再讀這首詞,說說你感覺這戶農村人家生活得怎樣?(是啊,鄉村的田園生活是那么的恬靜、那么的安逸,難怪辛棄疾充滿了熱愛與向往,也寫得這樣意境優美、情趣盎然。)
四、品讀,領會詩情。
1.配樂再讀詞,你感覺到詞中哪幾處寫得最有情趣?
2.指名學生說,并講講為什么。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3.展開想象,描述詞境。
(1)多幸福的鄉村生活啊!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創作了這首詞。請同學們選取課文中描寫的一個情景,展開豐富的想象,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寫出來,或者選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評價。
(3)小結: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詞也一樣。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通過寫景與敘事,創造了具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閑的鄉村生活圖。這樣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歡、而且非常熱愛、向往、羨慕。讓我們走入作者的內心同作者一起飽含深情地朗誦這首詞。
五、賞讀,拓展延伸。
清平樂(辛棄疾)
春宵睡重,夢里還相送。枕畔起尋雙玉鳳,半日才知是夢。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辛棄疾)
柳邊飛鞚(kòng),露濕征衣重。宿鷺驚窺沙影動,應有魚蝦入夢。一川淡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2.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寫下來。
板書設計: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溪上青青草
翁媼吳音相媚好
鋤豆編籠臥剝蓮蓬醉
安適、悠閑
熱愛、向往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本單元包括兩篇講讀課文(《南京長江大橋》《參觀人民大會堂》)、一篇閱讀課文(《我家還缺啥》)和《基礎訓練》。根據《基礎訓練》“閱讀”中的提示,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在理解一個自然段中每句話意思的基礎上,懂得句與句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小學語文教學,時刻面臨著處理重點訓練項目與非重點訓練項目的關系。一般地說,應該做到非重點項目訓練扎實,重點項目訓練突出。
講讀課文《南京長江大橋》和《參觀人民大會堂》都是從參觀的角度狀物的記敘文。觀察訓練是兩篇課文理解內容的共同基礎,認識事物特點是兩篇課文相同的教學要求。所不同的是,《南京長江大橋》雖然也有觀察點的變化,但應側重于觀察方法的訓練。如,第1自然段是由整體到部分地觀察,部分的觀察順序又是由下往上;第2自然段先是由近及遠地觀察,后是登島望遠。《參觀人民大會堂》則應側重于變換空間位置的觀察訓練,依次是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第2自然段與這幾部分又是總分關系。
如上所述,觀察訓練是理解這兩篇課文內容的共同基礎,同時也是完成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的基礎。如《南京長江大橋》一課中,要求說說第1自然段中講長江大橋十分壯麗的幾句話之間的聯系。學生掌握了觀察方法,也就會比較容易地懂得總的是整體與部分的聯系,幾個部分的句子順序又是由下而上觀察的順序。再如,在《參觀人民大會堂》一課中,這一訓練重點安排在第7自然段。由于前面有了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等處觀察訓練的鋪墊,學生在這里也就容易理解首句寫到了宴會廳,第2、3句是寫看到的,末句是寫聽到的。
在一個單元之中,重點項目的訓練應該形成一個回合,所以,閱讀課文《我家還缺啥》中“思考·練習”1(1),《基礎訓練》中的“閱讀”訓練,都應盡量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以促使學生提高理解句子之間聯系的能力,并掌握連句成段的方法。這樣,有助于學生把這種能力和方法遷移到《基礎訓練》的“作文”訓練中,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好一個建筑物。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插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的詞句,使學生獲得真切和準確的認識,進而達到對課文內容扎實深入理解的目的。
語文課應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但在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又必須有意識地滲透思想教育。在兩篇講讀課文的教學中,要通過認識南京長江大橋、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特點,讓學生懂得這都是我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輝煌成就,借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學《我家還缺啥》,要通過理解“我”一家人談論的問題認識到,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文化科學知識,激勵學生從現在起就要刻苦學習。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認識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洞庭、江南”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3、 學習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4、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學重點:
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1.激趣導入
1、 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
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詩圣、詩仙)
2、 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一、釋題,簡介背景
1、 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介紹背景。
2、 過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1、 自讀古詩,做到“五不”。
2、 自讀古詩,思考問題,并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三、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1、 互讀古詩,檢查是否做到“五不”。
2、 交流詩意。
四、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2、老師點撥:“閑”是悠閑的意思,在說句意時,要作詞序的調整。即“一片白云悠閑地飄去”。“厭”的注釋是“滿足”。在說句意時要進行適當的變通。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一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用語言描述,也可以用畫面表現。
六、指導朗讀
1、《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奏要緩慢;通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2、多種形式讀詩: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七、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讀。
2、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圖。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欣賞詩人劉禺錫是怎樣描寫的。
二、自由吟讀
1、 學生邊讀邊參閱課文注釋,試著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隨時發問。
2、 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普遍性與否,或個別講解或集體理解。
三、指名朗讀,同桌互說意思
1、 點撥理解“兩相和”,可以讓學生結合看圖吟誦體會。
2、 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誦讀,體會比喻的巧妙。
“鏡未磨”寫出了一種別有情致的朦朧的美,真是別出心裁。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遙看,這個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導賞析
1、 你覺得哪一句詩寫得好,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心情。
2、 與上一首比較,體會不同的景致及古詩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 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課外積累
1、 說說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2、 課外繼續收集山水詩。
3、 練習
任選一首,想象景致,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畫,并配上詩句。
第二課時
《憶江南》
一、復習導入
背誦前兩首以及課外搜集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憶江南》是一首詞,又描寫了怎樣的景致,怎樣的心情呢?
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帶著上面的問題自由讀,邊讀邊看圖,理解意思。指名讀,讀準生字,結合注釋理解意思。
指名看圖說出意思。朗讀領悟詞義,教師做如下點撥:
“憶江南”是詞牌名,詞都有一個牌名。詞的內容也是回憶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
經當過杭州刺史。詞中回憶的,就是美麗的江南風光。
舊:從前。曾:曾經。諳:熟悉。勝:超過,勝過。
根據提供的詞語解釋,讓學生自己說說詞句的意思,然后連起來說整首詞的意思。
三、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四、教師小結
詩一開頭,詩人先說:“江南好”,這是詩人對江南春天的贊美。那么,說江南好,是聽別人說,還是自己親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經,我對江南的風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風景好在哪里?可先讓學生來回答。老師最后歸納:春回大地的時候,百花盛開,每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普照,遍地開放的鮮花更加艷麗,春暖水碧,綠波粼粼。由于紅日的映照,紅花更紅,像燃燒的火焰:由于江花紅,所以更顯出江水碧綠。“藍”字形容春水深碧。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詩人的記憶里,所以詞的結尾說——江南風景這樣好,能不讓人回憶嗎?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朗讀的感情基調:飽含深情的回憶之情。
語調處理:一、二句要有昂揚的激情,再轉入緩慢回憶,“日出”句聲調高昂,“春來”句聲調柔合平緩,最后一句聲調稍抬高,仿佛是自問,又像是問他人,“能不”語氣要果斷、堅定。
在熟讀基礎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六、抄寫或默寫
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課后反思:本課教學是按照運用插圖和老師的導語進入詩境—理解詞句、想象畫面—吟誦詩詞、體驗詩情來進行。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風光的美。在學習《憶江南》這首詞時,拓展了另兩首,學生對這首詞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分角色,在對話中鞏固詞義。
板書:獨坐敬亭山:鳥飛云去;不厭敬亭山
望洞庭:湖光秋月;潭面無風;山水翠;一青螺。
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及新詞,積累詞語。
2.了解按總述、分述、總結的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產生熱愛首都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頤和園的景物特點及地位,感受頤和園的宏偉美麗。
教學準備:
1.CAI課件、展板。
2.搜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頤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里嗎?
教師板書課題并強調“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了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閱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說。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提出不懂的問題。
2.前后桌四人一組互相交流不懂的問題。
3.通過交流還有沒解決的問題嗎?
如果有,板書問題。
四.自由結組,合作交流:
1.瀏覽課文,用“○”畫出課文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仁壽殿佛香閣大戲樓長廊十七孔橋銅牛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地圖,閃爍這六個景物,使學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結組:
通過讀課文、查閱資料,你對哪個景物最感興趣,根據興趣重新結組。
要求“快、靜”。然后快速選出你最信任的組長。
3.合作交流:
由組長組織活動。在組內交流查閱的資料,結合課文及資料,準備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景物。
4.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請各組進行匯報,同時,課件出示頤和園景物的相應圖片,并配以古箏音樂。
(2)小組匯報的同時,其它組認真聽,聽后談談感受,也可向這組進行提問。
(3)教師進行適時評價、點撥。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物?
學生板書:諧趣園“買賣街”廓如亭知春亭
課件閃爍這四個景物在地圖中的位置。
2.課件顯示這四個景物的圖片,教師加以聲情并茂的介紹。
3.欣賞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六.課外延伸,補充資料(師生共同交流)。
1.通過查資料,你還知道頤和園的哪些景物?
2.老師也查到了一些資料,你們想看看嗎?
(課件出示頤和園的一些景物圖片,并加以簡單介紹。)
3.學生把收集的資料貼到展板上。
4.小結:頤和園的景物真是數不勝數,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幾天也看不完看不厭。
板書:……
七.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談感受。激發熱愛首都之情,產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寫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與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紹頤和園的景物,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書:詳、略。
2.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與《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業:
1.積累詞語,選擇喜歡的詞語抄在好詞好句本上。
2.課下觀看展板,交流體會。
板書設計:
29*頤和園
仁壽殿
佛香閣
大戲樓
長廊
十七孔橋
銅牛(詳)
諧趣園
“買賣街”
廓如亭
知春亭(略)
……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學語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9-06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7-06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8-22
小學語文《aoe》的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