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愉。掌握生字詞。
⑵ 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⑶ 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
讀──思──發表見解──體會──再讀。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法】
閱讀教學法。
【教具準備】
卡片,槐鄉槐花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言激趣,提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交學費,體會到了種種勞動的樂趣,他們就是──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各自輕聲讀,遇到生字拼讀一下,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3、各組代表分段朗讀。
三、細讀課文,感知理解
1、出示圖片,介紹槐樹槐花。
2、讀讀議議:
⑴ 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是什么樣的?文中還把槐花比做什么?
⑵ 槐米有什么作用?
⑶ 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讀讀相關的課文。
⑷ 八月份,天氣怎么樣?誰能描述一下?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朗讀。
⑸ 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化的時節,他們是怎樣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練習分角色朗讀。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引導小結:
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第二課時
一、說話訓練
組織學生說說自己在課余時間所從事過的勞動,比如參加公益勞動,在家里幫助家長做家務。先想一想準備說哪些方面的內容,想好以后,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過和感受。
二、聽寫生詞
三、完成基礎訓練,難題事先引導提醒
【板書設計】
勤勞懂事,分擔父母的辛勞
4、槐鄉的孩子 可愛 吃苦耐勞,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以苦為樂,快樂的歌聲、甜蜜的微笑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2
教學過程:
一、 揭題談話
1、 說說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事
2、 揭題 學習“槐”字,理解“槐鄉”
二、 初讀課文,明確:“槐鄉孩子的快樂是什么?”
1、 提出初讀要求:讀通文章,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思考:槐鄉孩子的快樂是什么?
2、 交流對問題的理解。
三、 細讀課文,體會“快樂”
1、 那些地方能讓你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呢?找找、劃劃相關的句子
2、 交流、體會、朗讀
l 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l 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l 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3、 小結:點出——槐鄉孩子的快樂其實就是——采槐米(勞動)
4、 讀出“快樂”
在三個句子中選擇自己最有感受的練讀
四、 聯系上下文,體會“勞動的艱辛”
1、 采槐米,撿槐米這種勞動,你認為是艱辛的嗎?
2、 默讀課文,從文中找找依據。
3、 交流(引導要點)
l 槐米小(第二節)
l 八月才有,天熱(第三節)
l 采的時間長
五、 理解“艱辛的勞動是一種快樂”的原因
1、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們覺得這不是苦,而是一種樂呢?
2、 自讀第二小節后,交流原因。
六、 積累句式
槐鄉的孩子勤勞、懂事,他們的生活、快樂都離不開槐樹,槐樹就像他們的伙伴,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1、 引讀,內化句式,體會特點
2、 拓展訓練
l 安吉 (竹鄉)
l 黃巖 (橘鄉)
l 草原
3、 再次朗讀,強化句式
教學反思:
《槐鄉的孩子》,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的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在作者的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松和快樂。
我在課堂上把重點放在了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出槐鄉孩子在勞動的艱辛中感受快樂,讓孩子們體會那種以苦為樂的精神。在課堂中,我比較注重槐鄉孩子“樂”與“苦”的對比,從快樂中找到艱苦,再從艱苦中找使他們快樂的原因,一次次讓那種以苦為樂的精神滲透在文字里,滲透在課堂中。結尾部分,我用句式訓練收尾,充分利用了第一節這樣的句式,讓孩子們在語言環境中感受槐鄉與槐樹的深厚感情,并拓展到竹鄉、橘鄉、草原,讓學生能積累句式,并學會運用句式說話。
本篇課文文字相當優美,在課堂上還有很多可以好好感悟朗讀的句子,但是我沒有很好地展開。語文課要注重體驗感受文字的優美,學會品讀美文,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多加注意。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3
重慶市九龍坡區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適用性研究 課題組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
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容,陪阿姨能夠自讀能力,并是學生感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時間
1~2課時
學習準備
1.學生自己讀熟課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學習詞語,并提出疑問;
2.教師準備站;
學習過程
一、引導認識略讀課文,略知學習方法
1.從“*”認識略讀課文
2.略知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質疑、思考、討論,讀懂課文。
二、引導自己讀懂課文
1.默讀課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認識生字,了解重點詞語意思;
2.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2)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哪些描寫重體會到的?
(3)自己還有什么不動的地方?記下來,和同桌討論一下;
三、利用網站,交流反饋
1.打開網站:
(1)積累詞語;
(2)在網站提示下理解:滿載而歸、耷拉;
(3)利用網站學習解疑,然后組內交流;
2.反饋學習情況:
從課文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槐鄉孩子的可愛體現在:勤勞懂事、吃苦耐勞、以苦為樂;
3.讀出勞動的歡快、輕松、活潑。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網上練習:交流學習體會。
2.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3.說說自己課余所從事過的勞動內容。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歡快。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4、感受槐鄉孩子的快樂、勤勞,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自讀能力,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槐鄉的風土人情及槐鄉孩子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準備】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品析,感知理解
1、學生自讀課文:
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小組內朗讀:
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⑴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用處?
⑶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讀讀相關的課文
5、理解課文第3自然段:
⑴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描述后朗讀課文中有關的句子。
⑵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同配合,干得可歡了!)
⑶指導感情朗讀。
三、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交流欣賞:
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2、談感受:
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參加過什么勞動?有些什么感受呢?
3、小結。
通過說自己的實際勞動與感受,得到情感升華,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四、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把參加的一次勞動的過程與感受寫下來。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既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先學后教
1.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2.課件出示“我會讀”,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合作交流,整體感知
1.配樂、配圖朗讀,整體感知。
2.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3.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披文入情,品讀體驗
1.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2.討論:
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3.出示重點段落并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槐鄉的孩子,( )就和槐樹結成了伴。槐鄉的孩子( )槐樹,( )海邊的娃娃( )大海,山上的孩子( )石頭。
勤勞的槐鄉的孩子是不會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 )來的。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體會槐鄉孩子的勤勞懂事。板書:勤勞懂事
4.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描述后讀句子,交流感受,體會槐鄉孩子的吃苦耐勞。(出示重點段落美讀:雞熱得耷拉著翅膀……知了(指導學生讀出天氣的炎熱);槐鄉的孩子不怕熱……就已經爬到小山了。)使學生感受到:天氣這么熱,可孩子們卻不怕熱,上山采摘槐米。可見他們能夠吃苦耐勞。板書:吃苦耐勞
指名讀,評價,再讀。
5.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體會采摘槐米的快樂。(出示重點句、段來理解:1、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鉤刀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2、一簇簇槐米落下來了……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板書:以苦為樂
6.學習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體會槐鄉孩子們的快樂。師出示課件,練習用“槐鄉孩子的籃子里滿載著________________,滿載著________________滿載著________________”說話。
7.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四、總結拓展
1. 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出示課件:配背景音樂欣賞詩歌《一片槐樹葉》,愉悅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五、作業超市:
1.你平時進行了哪些勞動(或活動),它們給你帶來了什么收獲和快樂?
2.回顧自己在學校或家里參加某項勞動的經過再把它寫下來。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過程】
本課是學生進入三年級的第一篇略讀課文,在內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低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從方法上說,老師要放手,主要靠學生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漸漸習得的基本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一、默讀課文,圈畫生字
圈畫出不認識的字詞,自己想辦法讀準字音。此處可以運用已經掌握了的識字方法認識理解生字詞。
二、參照連接語提示,獨立閱讀、思考,小組內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槐鄉孩子采摘槐米的事。
三、再讀課文,回答問題
槐鄉的孩子可愛嗎?從課文中哪些描寫可以體會出來?
1、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2、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感想,然后再讀出來。
3、全班交流,老師及時總結:
⑴勤勞懂事:
“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
⑵吃苦耐勞:
“八月,天多熱。……就已經爬到小山上了。”此處有一句描寫天熱的句子,引導學生說一說,讀出自己的感覺。
⑶以苦為樂:
“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此處寫孩子們勞動的場面,寫得輕松、歡快、活潑,一點兒不給人以辛苦勞累的壓抑之感,讀的時候引導孩子們體會這一點。
四、拓展延伸
1、摘抄描寫天氣熱的句子。
2、說一說自己在課余時所從事過的勞動以及收獲。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槐鄉孩子的歡快和勤勞。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課前準備:槐樹、槐花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走近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板書課題《槐鄉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當我們沉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槐鄉風情中,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聽后的整體感受。
3、槐鄉獨特的風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讀了課文你們一定會被槐鄉那獨特的風情所吸引。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正音。
2、槐鄉的槐樹(槐花)。出示槐樹、槐花圖片課件。嘗試填空,并聯系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說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并小結: 槐鄉的槐花是美麗的。(八月,槐樹打了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是聞不到的。) 槐鄉的槐米是寶貴的。(槐米,可以入藥,還能做染料。) 槐鄉的孩子是勤勞的。你從課文中哪些詞句看出來? 嘗試填空,并聯系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說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并小結:
槐鄉的孩子是可愛的。(1)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2)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
(4)槐鄉的孩子是快樂的。 ……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說說心里話:你想做槐鄉的孩子嗎?為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4、引導小結: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五)作業設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填空。 ( )的歌聲 ( )的微笑
( )的勞動 ( )的槐米
( ) 的清香 ( )的鈎刀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8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的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地鄉土氣;在作者的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松和快樂。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三、教學建議: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所以教師不妨更加放手地讓學生去自主朗讀感悟,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并引導引導學生互相討論:
1、槐鄉的孩子是可愛的。可愛之處有以下幾點:
(1)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2)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這從對他們唱著快樂的歌,滿載而歸,從對他們帶著甜密的微笑進人夢鄉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來。
課文中有關孩子們的勞動場面,寫得歡快、輕松、活潑,一點不給人以辛苦、勞累的壓抑之感,也說明了孩子們的以苦為樂。
2、愧鄉的孩子有什么樣樂趣:
(1)槐鄉的孩子離不開槐樹,就像海邊的娃娃離不開大海,山里的孩子離不開石頭。
(2)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像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
(3)槐鄉的孩子可不怕熱,他們背著水葫蘆,帶著干糧,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就已經爬到小山上了。
(4)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鉤子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
(5)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6)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7)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3、讀完此課,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我覺得槐鄉的孩子很勤勞……
我覺得槐鄉的孩子很可愛……
我多么想和槐鄉的孩子一起采槐米……
我想像槐鄉的孩子一樣……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9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的鄉土氣息;在作者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松而快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
2、使學生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槐樹枝。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什么時候感受到快樂了呢?
同學交流
同學們在學習中、游戲時感受到了快樂,而有一群小伙伴,他們的快樂卻是在勞動之中,他們就是──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去體驗槐鄉孩子勞動的快樂。
二、初讀感知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要求:不認識的字看拼音或問同學,長句子、一下子讀不同的句子多讀幾遍。
(自由讀課文。)
師:下面請幾個同學分段讀讀課文,請別的同學當評委。
分段讀課文和評議,重點是生字和詞語。
師: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槐樹高大。槐花是淡黃色的,小花苞和米一樣大小,叫槐米,清香好聞,可以做藥。
生2: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愛自己的家鄉。
生3: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愛勞動,自己掙錢交學費。
生4:我知道了槐鄉的孩子生活得很快樂。
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老師還有幾個問題:
槐樹什么時候開花?花苞什么樣?文中還把花苞稱作什么?槐米有什么用?
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三、品讀體驗
師:槐鄉的孩子愛家鄉、愛勞動,在勞動中得到了快樂。讓我們再仔細讀讀課文,體會槐鄉孩子的快樂。并把描寫他們快樂的.句子或段落作上記號,多讀幾遍。
生(認真讀課文、找句子、作記號)。
師:誰能讀讀找出的句子和段落?
生1: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生2: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生3:女孩……
師:你們能夠讀出槐鄉孩子的那種快樂嗎?
生:(高興地說)能!
師:下面哪幾個同學能用快樂的語氣讀出這幾個句子呢?
生1: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師:從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甲:我體會到了孩子們起得早,當大人們生火做早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唱著歌兒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生乙:我體會到了孩子們很辛苦,但是他們以苦為樂。
生丙:我體會到了孩子們收獲很大,非常高興。
師:體會得深刻。你們感受到快樂了嗎?
生:(反復讀、體會)。
師:同學們找的句子都對,剩下的句子你們分組交流吧。
生:(學生分組交流)。
師: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聽出了槐鄉孩子們生活的快樂。
四、小結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是怎樣學習這篇略讀課文的?
生1:我們先借助拼音和查字典讀準字音。
生2:我們再根據課文前面的提示來邊讀邊思考。
生3:我們最后和同學們互相討論來解決疑難問題。
師:同學們說的方法都很好!老師還有一點要提醒你們,那就是要靠自己讀,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盡量自我思考、自我質疑,力爭自己做出新的發現。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10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
初讀細讀,感知理解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5、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6、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同配合,干得可歡了。練習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根據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組間開展比賽。第二句總寫槐樹的部分每組一起讀;第3句寫男孩的,男同學讀;第4句寫女孩的,女同學讀;第5句寫滿載而歸的,每組一起讀。
各組練習后比賽。賽后師生共同評價。
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結: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板書:
4、槐鄉的孩子
男孩 爬 削
女孩 撿 塞 快樂
滿載而歸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3、感受槐鄉的孩子以苦為樂的品質,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槐鄉孩子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妙,品析語言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平時生活中做哪些事情會讓你感到快樂?(得到關懷、幫助他人、鍛煉身體、學習知識等會讓人感到快樂。)
2、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一群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齊讀。
那么,槐鄉的孩子又有什么樣的快樂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生活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一讀詞語
槐鄉花苞米粒般染料耷拉黎明一簇簇塞著縷縷炊煙覓食滿載而歸月落柳梢甜蜜磨好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
1、同學們,槐鄉的孩子與我們有什么不同呢?
2、交流感悟:
槐鄉的孩子,從小就和槐樹結成了伴。槐鄉的孩子離不開槐樹,就像海邊的娃娃離不開大海,山里的孩子離不開石頭。
槐鄉的孩子與槐樹交朋友,多與眾不同呀!指導用奇特的語氣讀一讀。
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
(1)你知道槐米有什么特點嗎?
(2)槐鄉孩子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你們上學的錢是怎么來的?
(3)多懂事多勤勞的孩子呀!你們喜歡他們嗎?讀出喜歡、敬佩之情。
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鉤刀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來了。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1)請大家讀讀這段話,讀著讀著,把他們讀成一幅圖,然后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體會“爬到樹上”、“一下又一下”、“長長的”等詞,理解男孩采摘槐米的辛苦。
(2)男孩削槐米很努力,女孩揀著槐米很快樂。讀讀描寫女孩的句子,說說各自的發現。用上“有的……像……”說話。
(3)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可是孩子們卻覺得這是快樂的。指導讀出歡快的心情。
導語:還可以從課文的哪些句子看出槐鄉孩子快樂的心情?
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了夢鄉。
(1)哪些詞語更能體現孩子們很快樂?
(2)收獲了槐米,孩子們是快樂的。指導讀出快樂之情。
(3)引讀:是啊,盡管勞動非常辛苦,可孩子們卻是快樂的。孩子們的小床下又放著——明天,只要——
四、總結課堂
1、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米,認識了槐鄉的孩子,此時,你知道槐鄉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快樂嗎?
2、小結:快樂不僅來自于休閑,來自于享樂,還有通過勞動取得收獲的快樂。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讀讀課文,去品嘗槐鄉孩子勞動的快樂吧!
3、全班有感情自由朗讀全文。
五、寫作積累
1、通過想象,接著寫一寫槐鄉孩子快樂地勞動的情景。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們又將投入到火熱的勞動中。
2、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抄下來。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12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點:
1.學習自己讀懂課文內容,培養自讀課文的能力。
2.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課時: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
無論是在草地上玩耍,還是去野外爬山,我們的心中都充滿了快樂。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槐鄉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快樂。出示課題。
二、出示自學提綱。
三、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要先讀自學提示用序號標出本課學習的兩個任務。
2、我要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用聯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劃出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請教同學。
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槐鄉(huái ɡuí) 花苞(bāo pāo) 耷拉(dā tā)
3、出示自學提綱:(1) 劃出哪些不懂的地方。
(2) 槐鄉的孩子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3) 積累一些好詞。
(4) 了解課文內容。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是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在文中劃出來與同學交流。
槐鄉的孩子是_________________我從以下幾點體會到:
四、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學討論討論,師生交流:
(1)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鉤刀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
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子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從這些語句中,我體會到槐鄉的孩子們
(2)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從這些語句中,我體會到槐鄉的孩子們
三、誦讀全文,加強積累
1、我要再讀一遍課文,讀出槐鄉的美,槐鄉孩子勞動時的快樂。
2、我要把喜歡的句子抄寫到我的摘抄本上。
五、當堂訓練。
1、想一想,填一填
( )的清香 ( )的孩子 ( )歌聲
輕松的( ) 火熱的( ) 甜蜜的( )
2、說說自己在課余時間所從事過的勞動,比如參加公益勞動,在家里幫助家長做家務。先想一想準備說哪方面的內容,想好以后,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過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槐鄉的孩子
男孩 爬 鉤 耐勞
女孩 撿 塞 快樂
【教學總結】
《槐鄉的孩子》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的孩子們吃苦耐勞的品質。意圖在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懂得勞動會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這篇課文是自讀課文,我把教學重點定位在讓學生感受課文,品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讀了一遍課文,讓他們找出并且概括出槐鄉和槐鄉孩子的特點。這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是品讀課文,我先讓學生們自讀感受,然后我讓孩子們談談對槐鄉的孩子的印象。學生嘰嘰喳喳就說開了:很勤勞──槐鄉的孩子可不怕熱,他們背著水葫蘆,帶著干糧,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就已經爬上小山上了。天沒亮,他們就去摘槐米了;很自立、自強──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只要是晴天,孩子們又將投入到火熱的勞動;很勇敢 ──男孩敢爬那么高的樹。這個環節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能夠很好地調動起來。在這一環節的閱讀過程中,我還讓學生美美讀讀第二自然段,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找出寫得美的句子,從作者的用詞準確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最后我再拓展的環節問學生:“生活中,你從事過什么勞動,勞動中給你帶來了什么收獲和快樂?”學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
教學中一定要把學生放在首位,教學,提問等都要從學生出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自主地學習,積極思考問題,努力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1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難點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走進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板書課題《槐鄉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當我們沉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槐鄉風情中,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聽后的整體感受。
3、槐鄉獨特的風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讀了課文你們一定會被槐鄉那獨特的風情所吸引。
介紹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a、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想方法解決。
b、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
c、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記下來,準備和同學討論。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糾正讀音。
2、槐鄉的槐樹(槐花)。
嘗試填空,并聯系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說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并小結:
槐鄉的槐花是美麗的。(八月,槐樹打了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是聞不到的。)
槐鄉的槐米是寶貴的。(槐米,可以入藥,還能做染料。)
3、槐鄉的孩子是( )的。你從課文中哪些詞句看出來?
嘗試填空,并聯系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說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并小結:
槐鄉的孩子是可愛的。
(1)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2)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
(4)槐鄉的孩子是快樂的。
……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說說心里話:你想做槐鄉的孩子嗎?為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4、引導小結: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五、布置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年級語文教案《槐鄉的孩子》】相關文章:
槐鄉的孩子教案07-04
《槐鄉的孩子》教案06-14
《槐鄉的孩子》語文園地04-30
槐鄉的孩子的教案參考02-20
《槐鄉的孩子》優秀教案09-09
《槐鄉的孩子》備課教案05-27
槐鄉的孩子課件教案05-17
《槐鄉的孩子》的教案范文10-01
槐鄉的孩子的參考教案10-17
《槐鄉的孩子》教案范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