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
【課文原文】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課文解析】
《燕子》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點,一是要引導學生充分感受燕子的可愛形象,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二是要體會并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描寫生動、有序表達的方法。
燕子的可愛主要表現在它的外形、飛翔的身姿、休憩的身影。對于其外形,可以通過出示圖畫或標本,向學生展示其完整形象。憑借教具,聯系課文內容,將“剪尾”、“翼尖”這些原文中有的詞滲透給學生:在師生對話中,引導學生注意“一身”、“一對”等數量詞:然后讓學生練習會話,復述燕子的外形特點,增強對燕子的形象感知。對于燕子飛翔的身姿,扣住“斜著身子”、“橫掠”、“偶爾沾了一下”等詞組,重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中感受燕子的矯健、可愛。教學時不妨讓學生以筆代燕,模擬燕子飛行的姿態,幫助學生理解關鍵的詞語,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燕子可愛的感受。至于休憩的燕子,可以結合書上的插圖,在反復的誦讀中,感悟“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的意境。
課文第二自然段雖然對小燕子著筆不多,但是美麗的春天正是小燕子的背景圖,燕子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這兩者的融合,使得春光更加爛漫,燕子愈加可愛。所以在教學時,應該努力再現課文描繪的春天美景,通過創設優美的情境,引導學生推敲、涵泳課文中準確、生動的詞語,培養學生的語感。可以采用“原文比較”、“替換比較”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品鑒能力。如“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一句,可以引入母本中的“千條萬條的柔柳,齊舒了它們的'黃綠的眼”加以比較,品味原文語言的生動性,感受春光的明媚。再如課文中“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一句,可以讓學生辨識“趕來”換成“飛來”表達效果的差別,使學生加深對燕子“可愛活潑”的領悟。
通過以上的教學,要讓學生建立起對燕子美好形象的感受,即燕子的美——美在“漂亮伶俐”、美在“可愛活潑”、美在“從容閑散”。
學習了課文之后,要引導學生理順文章的思路,即課文以燕子為線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點、燕子在春天從南方趕來、燕子飛行和休憩的順序記敘的。關于這一點,可以結合背誦指導,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表達要條理化的認識。對于作者的情感,除了通過上面的教學感受以外,不妨補充介紹作者原文中的句子,如“如今,離家是幾千里!離國是幾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馳于萬頃海濤之間,不料卻見著我們的小燕子”,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感之所在。
【教學反思】
初讀課文,感覺第二自然段是個多余的段落,然而仔細地再讀一次課文,便會發覺作者的精妙之處:這美麗的春天時,有了小燕子,才更充滿了生機。因此,在教學中。重點并不是要感受春天多美,而是了解最后一句“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這一句的內容恰恰安排在課文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中。教學的重點便回到了研讀3、4自然段上。
回顧一節課,感受有得有失。
覺得遺憾的是自從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后,學生參與的面雖然廣了,互動的空間雖然大了,課堂涉及的面也寬了,整個的效率看似提高了,然而我的教學任務卻始終不能按我預設的教學方案執行到底。于是,我在每節課前,我都要精心地考慮我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到底要安排多少時間才能真正將教學內容落到實處。
今天在課前,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因素和設計問題的難度,然后決定把課文分成兩部分進行教學:第一部分教學課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第二部分集中學習課文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這樣的安排顯然是滿足班級實際情況的。因為,通過這樣的教學,我明顯感覺到四人小組學習真正落到了實處,學習的時間、學生參與率、有效率真正得到了保證;我每設計的問題每個學生都積極投入到討論和交流中去了,而且通過大堂反饋這一環節,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真正使小組學習走向規范化了。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4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講名人故事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大膽、大方和他人進行交流的好品質;
2、注重交際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3、學生體會到和同學交流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1、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1、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3、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2、全班交流:
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3、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教師小結: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設計
課后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課時目標
1、要寫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寫值得寫的事,并能從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質。
3、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幫助選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1、小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
2、小組交流:
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學生有話可說,也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進入了寫作的狀態,降低了學習難度。
3、教師指導寫好事件: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⑴ 事情發生的時間。
⑵ 事情發生的地點。
⑶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⑷ 事情的起因。
⑸ 事情的經過。
⑹ 事情的結果
三、教師指導寫好人物形象
1、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寫: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僅有外表描寫是不夠的,因為人是立體生動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為和習慣,所以寫人物外貌時要體現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要學會畫眼睛,學會抓住描寫對象身上最能表現個性特征的東西進行刻畫,這樣,這個對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2、抓語言,一定要抓好對話描寫:
語言要個性化,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3、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細節描寫。
四、學生動筆寫習作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通過各種方式地朗讀達到背誦的目的。結合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通過對讀、賽讀感受一家人對大海的愛,理解海的氣息塑造了“我”的品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品味詩歌語言,感受詩歌的意境。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ppt課件
視頻短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大海的視頻后問學生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名說)引入課題《海浪》
二、新授
1、師范讀詩歌,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觀察詩的格式和以前學習的詩歌有什么不同?
2、向學生介紹階梯式詩體
3、學生自讀詩歌,圈出本課要求認識的4個生字
4、課件出示4個生字,指名認讀、組詞說識記方法
5、指名讀文,同時思考問題(大屏幕出示問題)“詩歌中寫了哪幾個人物?他們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海浪的喜愛?”
6、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師相機板書:爸爸、媽媽、我
7、爸爸用了什么方式?(錄音)那你能說說爸爸喜歡的是海浪的什么嗎?(聲音)
過渡語:是啊,那海浪是個多變的家伙,時而輕柔,舒緩;時而波濤洶涌,巨浪滔天。爸爸怎能不喜歡呢?下面我們伴著海浪聲,讀第一小節來感受爸爸對海浪的喜愛之情。(出示配有海浪聲的圖片)
8、那么媽媽用了什么方式?她又鐘情于海浪的哪個方面呢?(把海浪曝光在軟片里。說明媽媽喜歡看海浪)想一想在媽媽的照片里會看到些什么呢?(生自由說)師:同學們說的很美,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海景圖,些看嗎?好,我們一起看一看。(向學生展示海邊圖片)看了這些你們有什么樣的感覺?(美)那讓我們帶著美美的心情來讀一讀第二小節吧。(指名讀)我們還可以把海浪裝進什么里呢?(課件出示“把海浪在他(她)的里。”)讓學生說句子。
過渡:那么作者呢?(齊讀3、4、5小節)
9、誰能說說作者喜歡什么?海浪帶給他哪些好處呢?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呢?能抓住幾個詞語說一說嗎?
經過同學們的回答,相信你們都感受到了大海的寬廣,并從中得到了勇氣。讓我們來讀一讀吧,讀出你的斗志昂揚,獨處你的遠大理想。(指名讀3、4、5小節)
三、鞏固練習
1、男女生對讀詩歌(男1、3小節,女讀2、4小節,齊讀第5小節)
2、男生讀一遍,女生讀一遍。
3、試著背誦全詩
4、理解加點詞的意思(課件出示課后題)
四、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可以用哪些詞語來描寫大海嗎?(生說)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你們愿意記住他們嗎?(出示詞語)讓同學們抄寫到積累本上。
小結:大海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等待我們去探索和分享,現在讓我們乘著海浪,再次感受作者對大海的深深眷戀。有感情地齊讀詩歌。(伴隨海浪音樂)
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一些自己心中的大海
板書設計:
海浪
爸爸——“錄”媽媽——“照”
我——“學”
深沉、堅毅、無窮無盡······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讀本課生字詞,正確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及這種設計的優點,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
研讀理解“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是一個創舉”,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嘗試創新,設計未來的橋。
教學方法:
直觀感受、引導發現、研讀體驗、匯報交流等。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去拍義烏的橋的照片,收集有關趙州橋的圖文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象引入,談話揭題。
1、展示學生拍的“義烏的橋”的照片,并作簡單介紹。
2、欣賞圖片——我國古代的橋,談話揭題。
3、看了圖片,你想說什么?(指名說)
二、初讀課文,發現問題。
1、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不讀錯,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不讀破句,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詞語。
3、趙州橋怎樣呢?讀了課文,說說你烈的感受是什么?(指名說,師板書重點字詞。)
4、再讀課文,學生質疑。
5、學生提問,師生梳理、篩選問題,確定本節課的研究專題——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是一個創舉?
三、嘗試體驗,研讀課文。(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學習建議自主、合作、探究。)
四、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1、有聲有色的朗讀匯報。
2、說說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3、趙州橋設計圖展示,并講解說明。
4、為什么稱趙州橋在建橋是一個創舉?針對此問,學生結合課外收集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理解、體會。
5、為什么趙州橋設計成拱形呢?用竹片(木片)動手實驗,理解這種設計的科學依據。
五、總結延伸。
1、試背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想?
2、欣賞圖片——國內現代的橋,談談體會。
3、請學生當一回橋設計師,動筆設計“未來的大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5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步讀課文,激發學生對恐龍的興趣,《恐龍》第一課時。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理清文章層次,學習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學會在網絡上查找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是一種曾經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復存在的爬行動物。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3.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質疑,交流。學生可能會提出這些問題:
(1)恐龍有哪些種類?它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
(2)恐龍以吃什么為生?
(3)恐龍是怎樣生育后代的?
(4)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
二、初讀指導
1.檢查預習。
2.出示生字詞:
漫游輕型神秘鋒利消失
龐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飛
3.指名讀,競賽讀,學生教讀,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恐龍》第一課時》。
4.聯系上下文、觀察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些詞語。
5.自由交流,師相機點撥。
6.出示生字,指名讀,說說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寫錯。
7.師標示出易錯處,重點指導“恐、漫、梁、戚”等字。
8.用鋼筆描紅。
9.齊讀生字詞。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
三、理清層次
1.快速瀏覽,說說自然段主要介紹了什么?
2.交流,師總結:
(1)恐龍生活的年代及數量。
(2)介紹恐龍的種類及形態。
(3)介紹恐龍的親戚。
(4)介紹恐龍吃什么。
(5)介紹恐龍如何生育后代。
(6)講恐龍神秘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
3.試著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網查找資料。
1.在標題欄里輸入“恐龍”,再敲“回車”。
2.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瀏覽內容。
3.查找“恐龍生存的環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為我們介紹的。
五、教學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說一說,你從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導學生抓住“兩億年”、“大片大片”、“密密”、“到處漫游”、“遍及整個世界”等詞語來感悟恐龍生活年代之久遠,生活條件之優越,活動范圍之廣及數量之多。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齊讀。
六、作業鞏固
1.抄寫生字詞。
2.進一步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6
教材分析
《掌聲》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翻開這篇課文,我首先反復朗讀課文,了解到主人公小英因為一條腿殘疾而憂郁自卑,一次演講課,同學們給了她兩次掌聲,使她從此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我把自己當作小英,當作小英的同學,當作文章的作者,在一遍遍地朗讀中,逐漸感悟到這平凡的掌聲背后所孕育的不平凡,這掌聲是同學們對小英發自內心的鼓勵和贊揚。我被這掌聲感動了。
為了幫助自己理解教材,我又查閱了與這篇課文相關的大量資料。比如作者董保綱原創文章《生命的掌聲》,還有老師們對這篇文章的個性解讀等。
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的閱讀教學要能夠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年級上學期處在中年級的起步階段,把握主要內容、理解詞語、體會情感等要求要相應降低,要巧妙地提供幫助,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三年級的學生只有八、九歲,文章的主人公小英是一個自卑憂郁的殘疾小姑娘,而關鍵事件——鼓掌,又是大家熟悉到了快沒有感覺的事情,這無疑為《掌聲》的教學增加了很大難度。要想讓學生感悟掌聲那改變一生的巨大力量,從中受到感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據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文本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并規范書寫本課10個一類字,認讀11個二類字,讀準“落下了殘疾、驟然間、身處困境”等生詞。理解生詞的意思,并嘗試運用。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兩次掌聲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學對小英的愛。用關鍵詞語把課文主要內容補充完整。
3.能夠找出描寫兩次掌聲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驟然間”、“熱烈、持久”、“經久不息”等詞語的意思,理解兩次掌聲的含義。
4. 抓住關鍵詞語對比閱讀,感受掌聲前后小英的變化,感悟掌聲的作用。朗誦并抄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找出描寫兩次掌聲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熱烈、持久”、“經久不息”等詞語的意思,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兩次掌聲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安排學生課前預習,并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課前檢測。
2.設計用關鍵詞語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補充完整的課堂練習題。
3.制作關于課文重點句段和配樂朗讀的音樂等方面的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0個一類字,11個二類字,讀準“落、處”等多音字。正確書寫“愿、持、講、述”等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兩次掌聲的句子,感受全班同學對小英的愛。
3.能夠找出描寫兩次掌聲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驟然間”、“熱烈、持久”、“經久不息”等生詞的意思,并能用關鍵詞語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補充完整。感悟兩次掌聲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問難(2分鐘)
1.板書課題。“掌”下面的“手”要寫得舒展,把手伸開才便于鼓掌。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質疑預設:①這是誰送給誰的掌聲?這個問題可由提問者回答。②同學們為什么送給小英掌聲?③這是怎樣的掌聲……)
把學生的提問簡要板書到黑板一側。
小結:學貴有疑。讀書就要這樣,一邊讀書一邊提出問題,再讀書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小疑剛小進,大疑則大進。這是在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疑的讀書方法和習慣。同時,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摘要板書,納入到下面的教學環節,努力做到“以學定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4分鐘)
1.認讀生字詞。
①課件出示,開火車讀。
pǔ tūn dǎo xī chí zhòu
普通話 慢吞吞 舞蹈房 珍惜 持久 驟然間
jiǎng shù jū gōng yuàn
講 述 鞠了一躬 愿意
②出示“落下了殘疾”“身處困境”兩個詞語,學生匯報課前查字典的結果,弄清“落”和“處”兩個多音字的讀音。
③把以上詞語去掉拼音認讀。
(學生行為預設:根據課前檢測,學生最容易讀錯的是“落”和“處”這兩個多音字,其次是“殘、鞠、驟、境”這幾個生字。發音不準確的有“述、持、惜、吞、普、蹈、處、驟”。發音不準的原因有四點,一是“述、持、處、驟”四個字平翹舌不分;二是“惜”字發音舌位靠前;三是“普、蹈”聲調不準;四是“吞”字口形擺不到位,有的誤讀成輕聲。)老師針對以上錯誤重點指導。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情境理解“愿意”的意思。指名接讀課文,指導把課文讀流利、句子之間學會停連。
(學生行為預設:根據課前檢測,“…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這句話,多數同學漏掉了“在”字。)學生讀錯時,老師用課件把這句話展示出來,讓學生認真朗讀,直到讀對為止。
三、細讀第一次掌聲,感受掌聲的熱烈、持久(10分鐘)
(一)品味關鍵詞語的意思,初步感受掌聲的熱烈、持久。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兩次掌聲的句子。
(學生行為預設:學生邊讀邊快速提取信息,在標畫第一次掌聲時可能會遇到困難。因為第一次掌聲有兩句話,學生容易漏掉第二句,還有的同學第一句話前半句丟掉了。)
2.指名讀第一次掌聲。
老師指導學生把句子畫完整。課件出示:
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3.同學們都來讀讀這句話,用“”標出關鍵的詞語,想一想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學生交流學習結果。
(學生行為預設:學生會從“熱烈”一詞讀出掌聲很響亮,同學們都在使勁地鼓掌;從“持久”一詞,讀出掌聲持續的時間很長。)
老師隨機引導,并且板書“熱烈、持久”。一邊板書,一邊指導:大家看,“熱烈”這兩個字,下面的四點底是從火演化而來的,可見鼓掌的人都有一顆火熱的心呀!“持”是生字,左右結構,要寫得左窄右寬,這樣才勻稱美觀。學生在理解詞語意思的同時感受漢字的魅力。
設計意圖:“熱烈、持久”是極富表現力的詞語,老師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其中的意思,一方面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另一方面為進一步體會掌聲的含義做下鋪墊。這里,還只是表層意思,要想真正理解掌聲背后含著的意思,還需要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進入當時的情境。
(二)聯系上文,理解掌聲熱烈、持久的含義
1.創設情境:同學們,你們就是小英的同學,請大家靜下心來,跟隨老師的朗讀一起走進掌聲前的小英。此時音樂響起,老師范讀1—3小節,課件同步出示課文內容。
2.大家輪流上臺演講,小英才剛剛走上講臺,還沒有開始演講,同學們就送給她一陣熱烈、持久的掌聲,聯系小英的表現,說說你們的掌聲是在對小英說什么呢?
(學生發言預設:a. 以前你“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今天終于在大家的面前走上了講臺,我真為你高興;
b.小英,你別害怕,我支持你,不會笑話你;
c.小英,我想告訴你,不要自卑,我是你的朋友,看到你“眼圈紅了”,我很擔心你,我用掌聲為你加油;……)
老師隨機與學生進行交流式點評:你的掌聲是鼓勵;是加油;你的掌聲包含著尊重;是祝愿;是理解;是支持等等。
3.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把我們對小英的支持、鼓勵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學生齊讀第一次掌聲)
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抓住關鍵詞語,然后聯系上下文,體會出了第一次掌聲的含義。下面我們繼續這樣學習第二次掌聲。
設計意圖:音樂渲染、語言描繪,在情境中,讓學生進入課文中“小英同學”的角色,進而體會到掌聲背后的含義,是鼓勵,是關愛、是理解、是尊重、是祝愿……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詞句意思的閱讀方法。
四、細讀第二次掌聲,體會掌聲的經久不息(5分鐘)
1.讀描寫第二次掌聲的句子。(一生讀第二次掌聲的句子,課件出示。)
2.請同學們畫出關鍵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體會。也可以和同學交流一下學習體會。(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走到學生中間進行面對面的個別指導、交流。)
3.集體交流,老師相機評價,點撥閱讀的方法。
(學生交流預設:a.抓住“經久不息”這個關鍵詞語,理解表面意思:鼓掌的時間比第一次更長,更熱烈。大家的掌聲都不愿意停下來了。
b.抓住“經久不息”,聯系上文小英的演講表現,可能會說:小英的故事講得很生動,普通話很好,我為她驕傲!我很佩服她。
c.抓住“經久不息”,聯系第一段小英“總是默默地”,可能會說:沒想到平時一句也不說的小英,竟然講出了這么生動的故事,掌聲的力量太神奇了!我太激動了!)
4.小英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短短的一次演講,卻因為大家的兩次掌聲使小英發生了很大變化。請一位同學再來讀課文第4小節,讓我們再來感受這兩次神奇的掌聲。
設計意圖:由于有了第一次掌聲的學習和朗讀,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進入了課文情境。這時候,主要是放手讓學生自學、同伴互助學,談感受,讀體會,進而理解第二次掌聲的含義。
五、指導寫字,把握課文內容。(7分鐘)
1.學生觀察課件中生字“愿”的寫法,提醒大家在寫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學生行為預設:a.這個字是半包圍結構,廠字頭背上的一撇要寫得長一些,把心寫好,才能發自內心;b.字的筆畫較多,要寫得緊湊,筆畫與筆畫之間相互協調,才能寫得勻稱、美觀。)老師在田字格中示范書寫。
2.拿出課前發的練習題,用課文中的生詞填空。學生書寫,完成練習題。
學生在書寫時,老師要提醒并糾正書寫雙姿。所填的詞語如下:愿意、熱烈、持久、講述、經久不息。
3.展評書寫情況。
4.老師總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剛才填的這段話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②回顧這節課的讀書方法,抓住關鍵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了兩次掌聲的含義;③回應一開始學生提出的問題;④布置抄寫課后生詞,準備下節課聽寫。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另一方面通過用課文中的詞語填空,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巧妙的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一舉兩得,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規范地書寫并會默10個一類字以及課后的生詞。
2.默讀課文五、六小節,比較閱讀掌聲前后小英的表現,聯系上下文理解“不再憂郁”等詞語的意思,體會掌聲前后小英的變化,感悟掌聲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懂得要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要學會把掌聲獻給別人。
教學過程
一、默寫生字詞
1.聽寫課后生詞,做到正確、書寫規范。
困境 愿意 輪流 漸漸平息
注視 持久 講述 經久不息
2.展評書寫情況。
教師可就一個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示范,評價要點一是書寫正確;二是干凈規范、美觀。然后學生進行同位互改互評。
設計意圖:字詞教學是中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學中應貫穿在整個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既引導學生識記又練習書寫。
二、體會小英的變化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4自然段,聯系上下文體會關鍵詞語的意思,理解了兩次掌聲的含義。請一位同學再來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讀出自己的理解。
(學生行為預設:一個學生進行朗讀,由于有了第一課時的基礎,學生會讀得比較動情,讀完之后其他學生談談感受。)
2.課件出示課后第4題:
讀一讀,想一想
“說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后,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小英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第五小節,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的詞句說說小英的變化。體會體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學生行為預設:學生閱讀,聯系上下文,會抓住原來“小英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甚至連老師讓她上臺講故事都害怕地“立刻低下了頭”“謾吞吞地站了起來”,難過的“眼圈紅了”,現在“她不在憂郁,開始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可能有的學生還會談到原來小英是一個憂郁、自卑的孩子,現在她“不再憂郁”了。)
教師可引導學生理解“不再憂郁”
(1)“不再憂郁”換一個詞語說就是?(學生行為預設:學生會說出“開朗、活潑、自信、走出困境”等詞語。)教師可對比板書:憂郁開朗
(2)你們是小英的同學,說說掌聲后小英“不再憂郁”的表現。
(學生行為預設:學生會聯系課文中的“……”進行大膽的想象,會結合第六自然段小英長大后給作者寄過來的一封信等方面談出小英的種種變化)
老師可適當補充介紹:上中學的時候小英代表學校參加全國物理競賽得了獎。再后來被北京的一所大學破格錄取。
練習朗讀第五自然段,讀出小英的“不再憂郁”。(可采用男女生對讀,女生讀掌聲前的小英,男生讀掌聲后的小英)
5.對比閱讀課文第一和第五自然段,進一步感受小英的前后變化。可采用學生對比互讀、師生對比互讀等方式練習感情朗讀。
6.討論交流小英變化的原因,感悟掌聲的作用。
(學生行為預設:學生興致高昂,應該會很積極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可能會說到因為同學們送給小英的兩次掌聲充滿了對小英的鼓勵、贊揚,小英聽懂了掌聲,明白同學們并沒有因為她殘疾而歧視她,她在同學們的掌聲里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自信等。)
7.全班同學一起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體會兩次掌聲的巨大作用。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有兩個意圖,一方面給學生搭建一個“抓住關鍵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意思”這樣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從“不再憂郁”等詞體會小英的變化,感悟掌聲的巨大作用。
三、說說自己的感想
1.同學們,兩次掌聲永遠留在了小英和作者的心里。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你們的心中肯定也有許多感想,或者你也想到了親身經歷過的一次掌聲,說給大家聽聽。
2.引出課文最后一段話,并采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和背誦。
設計意圖:學生看到小英在兩次掌聲后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肯定會激起內心的波瀾,于是教師就順承而下,給學生搭建一個自由傾吐的空間,喚醒自身的體驗,進一步感悟掌聲的內涵。
四、寫寫心中的掌聲
1.老師在一遍遍地朗讀課文之后,寫下了這樣幾句詩,請大家和我一起讀。
掌聲是鼓勵,帶給我微笑的勇氣;
掌聲是贊揚,讓我品嘗成功的滋味;
掌聲是一條小船,載著你我駛向幸福的樂園;
掌聲是一片藍天,你我共同擁有自由飛翔的空間。
請拿起筆,也像老師一樣來寫寫你心中的掌聲。(古箏曲伴隨,寫在課前老師發的一張卡片上。找幾個學生到黑板上寫,寫好后讀給全班同學聽)
設計意圖:情到深處自然濃。在對語言的深度品讀之后,學生的胸中已經蓄積起千言萬語。此處設計這樣的心靈傾訴,將掌聲的力量形象地根植于學生的頭腦中,埋藏于學生的心中。學生、教師、文本的生命融為一體。這既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升華,又是與課文緊密相連的語言表達。
2.同學們,上節課有同學提出問題:課題為什么用掌聲?我們為什么要學這篇課文?我想提出問題的同學一定能解決了。
3.大家看,掌聲的“掌”字,上面是高尚的尚,下面是手,讓我們人人都展開一雙高尚的手獻出自己的掌聲,請齊讀課題。
五、課后作業(可選擇其一,也可全部做完。)
1.制作卡片:拿出課前老師發給你的一張空白紙,認認真真地把這段話抄寫下來,并用圖畫進行簡單的點綴。
2.把最后一個自然段背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最后一段是本文的重點段,通過制作卡片、練習背誦,進一步鞏固書寫,加強記憶,有選擇性地作業,既增加作業的趣味性,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7
課文就是例子,抓住課文讀寫訓練點,圍繞一個意思把句子說具體是三年級學生應掌握的寫作要求。課堂上抓住這些讀寫訓練點,就能為孩子們提供仿寫打下基礎。
再比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中第二自然段:“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所以從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這是一個較為典型的描寫景物顏色的段落。為讓學生能較好的仿寫,我做了以下引導學習:
指名讀第2自然段。
師:誰來用文中的話說說海水的特點?
生: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師:“五光十色”說明了什么?
生:顏色多。
師:都有哪些顏色?
生: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
師:這么多顏色,還可以用哪一個詞來說?
生:五顏六色。
師:為什么這兒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顏六色”?
生:因為“五光十色”說明水顏色多,還寫出了海水有光澤。而“五顏六色”只是說明了海水的顏色多。
師:說的真棒,你抓住了“五光十色”比“五顏六色”多出的一個“光”字。每當早晨,太陽出來時,燦爛的陽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就出現了各種色彩,真是五光十色。
(教師借助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句意。讓學生從中體會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藍綠青黃,色彩繁多,深淺不一,十分艷麗,因此用“五光十色”來形容是十分恰當的。)
師:西沙群島的海水就是這么美,沒有哪里的海水能超過它的,書上用一個詞語來表達,是什么?
生:瑰麗無比。
師:本段共有幾句話?是圍繞著哪一句話的意思寫的?是怎樣連接的?
(經過討論,要讓學生弄清這三句話之間的關系。)
至此,通過學生反復地讀和悟,懂得了怎樣把看到的景物顏色寫具體。于是,我提議讓大家將學到的描寫景物顏色的方法運用于實踐,寫寫戚城公園的郁金香,于是,就有同學寫出了這樣的一段話:
“戚城公園的郁金香真是五顏六色,瑰麗無比:有金黃的、粉紅的,天藍的,火紅的,紫紅的,雪白的,墨黑的,還有紅白相間的。一叢叢,一片片,相互映襯著。從遠處看,就像燦爛的五彩云霞。”
學生能仿照著把自己看到的景物的顏色寫具體了,還應能把景物的形狀同樣寫具體。于是我引導說:
“同學們,你們仿照著會寫郁金香的顏色了,那如果讓你用這種寫法把郁金香的顏色和形狀都寫具體,相信你也一定會。注意觀察的順序由遠到近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經過一番引導,學生寫出了這樣一段話:“戚城公園的郁金香真是五顏六色,瑰麗無比: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白的若云,粉的像霞,還有天藍的,紫紅的,墨黑的,紅白相間的。一叢叢,一片片,相互映襯著。從遠處看,就像燦爛的五彩云霞。走近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有的已經怒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還是花骨朵兒。怒放的花朵由四片花瓣圍在一起,像四個小朋友手拉手在做游戲,又像一個盛滿美酒的高腳杯,那濃郁的香味把游人都醉倒了。”
為了進一步鞏固和遷移這種寫作方法,我出了這樣兩個句子“天空的云真是千姿百態”和“元宵節的夜空,煙花真是多姿多彩,璀璨無比。”就有孩子寫出了這樣一段話:
“元宵節的夜空,煙花真是多姿多彩,璀璨無比。紅的、黃的、綠的、紫的……有的像春天的‘蝌蚪’歡快地游,有的像哪咤的‘風火輪’飛快地轉,‘天女散花’、‘宮燈高照’、‘千條瀑布’等等真是數不勝數,蔚為壯觀。只聽“啪----”一聲脆響,天空出現朵朵碩大的‘菊花’,那絲絲菊瓣伸展著,越開越大,變成了一盞盞巨大的水晶吊燈籠罩在我們頭頂,紅綠黃紫變幻無窮。‘菊花’剛謝,‘滋滋滋’一陣響聲,只見數條‘巨龍’騰空而起,那閃爍的點點金光如龍鱗發出奪目的光芒。它們翻滾著,盤旋著,爭相遨游。緊接著,數百米的高空中閃現萬點金光,瞬間又化作一片‘流星’,星星點點般飄灑下來,我真擔心會被這流星雨淋濕了呢!五彩繽紛的焰火使城市的夜空光彩奪目,天空變成了色彩繽紛的瑰麗世界。”
當然,指導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還有很多。而三年級學生處在寫作的起步階段,從課文入手抓住讀寫訓練點,指導學生寫具體是讀寫結合的最佳方法。只要這樣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8
一、教材分析
讀懂例文《家鄉的銀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還不行,還得要學會問,學會查資料。能就家鄉的一種產品,進行仔細觀察,并詢問有關的人,查閱有關的資料,對這種產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培養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習慣。將觀察到的、詢問到的與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二、學情分析
能就家鄉的一種產品,進行仔細觀察,并詢問有關的人,查閱有關的資料,對這種產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培養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習慣。將觀察到的、詢問到的與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三、教學要求:
通過閱讀《銀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還得請教別人,查閱資料。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的一種產品,先寫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等,題目自定。
四、教學重難點:
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的一種產品,先寫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寫出它的價值或用途等。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指導閱讀例文,小結寫法
1.輕聲自讀例文,思考:這篇習作是圍繞一個什么主題寫的?記敘了哪些材料?
2.再讀例文,思考:作者詳細寫了哪些材料?略寫了哪些?為什么略寫?這些材料是怎么來的?
3.提問:從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訣”?
4.小結:要圍繞一個主題選材,要根據主題的需要搜集材料,安排詳略。
5.再讀例文,思考:在例文的材料寫作上,作者所寫的側重也是不一樣的。你看出來了嗎?為什么?
6.小結:在寫作時,要搜集多方面的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寫這一事物。用不同的寫法,這樣會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多彩。
二.指導選材
1.提示: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家鄉特產的各方面材料,選擇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選材,確定詳略,列一個提綱。
2.組織交流。
3.提示:聽了同學的發言,你有什么啟示?修改你的提綱。
三.進行習作
1. 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習作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修改。
第三課時
一.小結
1.小結此次習作的大致情況。
2.表揚此次習作寫得好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優秀片斷。
3.表揚此次習作有進步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優秀片斷。
總結此次習作的主要問題。
二.指導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問題的習作,并且出示討論題:
(1)這一篇習作與剛才的習作比,存在什么問題?
(2)這個問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樣解決?
(4)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修改?
1.組織交流。
2.提問:(1)從剛才的討論中,你有什么啟示?
(2)你覺得自己的習作有什么問題,可以怎樣修改?
3.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見。
三.嘗試修改
1.教師巡視修改情況。
教學后記
學生在作文時往往不注意說清以下幾點:產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狀、大小、質地、顏色等。這些主要從觀察中獲取。該產品的營養價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這主要是靠詢問和查閱得到的,介紹這方面的內容要注要講究科學,不能出現錯誤。還有就是產品有食用或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方面的材料也是靠詢問和查閱得到的。要注意有詳有略,有所側重。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4個生字的讀音,認清巧、繡、紋、腹、襯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葦稈、小巧玲瓏、鮮艷等詞的意思。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3、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的。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描寫外形的語言,講解句段關系,弄清總分結構
難點:講解句段關系,弄清總分結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三)課前準備:錄象
(四)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見過翠鳥嗎?(出示掛圖或標本)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你現在見到的翠鳥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學,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翠鳥?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正音:襯衫、銳利.
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zhǎng
cháng)著一張細長(zhǎng
cháng)的嘴。
b盡(jìn
jǐn)管小魚只(zhǐ
zhī)把頭露出水面來吹個小泡泡,可還(hái
huán)是難(nán
nàn)以逃脫翠鳥的眼睛。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每位學生讀課文總數在2遍以上)
(3)交流: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討論得出結論,并找出相應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動3、4自然段;住處第5自然段。)
三、學習1、2兩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翠鳥外形一個什么特點?找出概括性的一個詞。(小巧玲瓏)
(1)理解小巧玲瓏一詞。
(2)文中哪些地方寫出它的小巧玲瓏?(一雙紅色爪、透亮靈活的眼睛,一張細長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歡的語氣讀這一段。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翠鳥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瓏,而且十分美麗。
2.范讀第2段,邊聽邊標句序,思考: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用劃出。(1)自學。
(2)反饋:這句話是: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用。。圈出這句話中最關鍵的一個詞。(鮮艷)
小結:像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這句話既概括了一段話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話開頭,我們把它叫總起句,鮮艷是這句話中的中心詞。
(3)讀24句:
①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羽毛的鮮艷?
②作者是怎樣描寫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與原文比較:哪一處寫得好?為什么?
③用喜愛、贊美的語氣讀好24句。
④這3句話與第1句是什么關系?(點明這樣的段式叫總分段式。)
3.齊讀這兩段,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意思。
四、指導書寫:巧、繡、紋、腹、襯衫。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熟讀12兩段。
(3)比一比,組詞。
逃()
隱()
疾()
襯()
桃()
穩()
病()
村()
(4)給帶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疾飛()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銳利()
①快或尖
②感覺靈敏
③勇往直前的氣勢。
板書:
總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總起句
主要寫什么
讀分述部分
從哪幾方面寫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0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理解詞句,讀懂課文,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和設計上的特點。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詞的準確。
三、教學時數:三課時
四、教具:掛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的引入。
你也許觀賞過大海,游覽過公園,卻沒想到在我們河北省趙縣的河上還有一座建造獨特的石拱橋,它就是趙州橋。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去觀賞這座雄偉、堅固、美觀的趙州橋。
(一)出示掛圖,借助配樂范讀課文。
(二)按要求自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
2、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標出課文的自然段,想一想每段的主要內容。
(三)指生分段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四)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以字帶詞,指生讀。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讀讀寫寫課后3題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讀一讀。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后,用一句話概括每段的主要內容。
(二)重點句、段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1、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出示投影)
問:①“創舉”的意思是什么?為什么說是一個創舉?(提示:趙州橋建造7xx年后,在法國太克河上有人造過類似的石拱橋,早已倒塌了)
②這種設計指的是什么?
③指生讀一讀這部分課文,看誰讀得最準確。
2、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出示投影)
問:①堅固、美觀各是什么意思?
②哪些語句寫了趙州橋的堅固,誰讀一讀?
③趙州橋的美觀表現在哪里,誰再讀一讀?
④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互相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像活的一樣。(出示投影)
①理解“纏繞”、“抵”、“回首遙望”的意思。
②指生讀一讀,想一想這段話是圍繞哪個詞語來寫的?突出了趙州橋的什么特點?
③照樣子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說一句話。
4、討論: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學生再讀課文,舉幾處用詞準確的地方多讀幾遍。
(四)課堂小結:(思想教育)
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我們應該為我們有這樣的祖先感到自豪,我們要學習他們那種勇于發明創造的精神,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第三課時
(一)學生輕聲讀課文,回答課后第1題的問題。
(二)1、學生試著復述課文。
2、指導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3、聽寫生字、詞語。
(三)作業:觀察一處有特色的建筑物,用一段話有順序地寫下來。
板書設計:
9、趙州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認讀10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說出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各有什么特點。
3、向同學介紹自己看到的一處長城的景象。
教學重點:
了解兩處長城各自的特點,感受長城的雄偉壯麗。
教學難點:
向同學介紹自己看到的一處長城的景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都誰去過長城?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
二、自主探究
(一)指名初讀課文,注意要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找生評讀,糾錯。
(二)在組內讀一讀帶有新詞的句子,討論不理解的詞語意思。
(三)找小組匯報自學成果,師對于有爭議的詞義加以指導。
(四)默讀課文,把描寫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各自特點的語句用曲線畫下來。
1、找生說特點,提示:先讀書,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生間作補充。
2、在小組內合作讀一讀描寫司馬臺長城和八達嶺長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導游,用自己的話介紹兩處長城的特點。
三、交流展示
1、把你見到的一處長城的景象介紹給組內的同學聽。
2、把收集的長城的資料和圖片展示給大家看。組內評出說得好、展示好的同學,全班發言,對于他發言的內容,其他同學可提問參與,互動對話。
四、積累詞句
1、選擇你喜歡詞句畫下來,說說為什么喜歡。
2、試背詞句,看誰記得快、記得牢。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從中初步學會抓重點詞句讀懂一段話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說說第1自然段寫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默讀第2自然段。
1、想想:這一段共寫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這幾句話都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討論上述問題。
這一段共5句話。第1-3句具體介紹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第4句寫這種設計的作用;第5句點明了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一段是圍繞第5句話寫的。
3、重點理解句子(用投影儀展示)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1)學生研究這個句子,質疑。如:
①“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
②“這種設計”有什么作用?
③“創舉”是什么意思?
④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2)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認真讀課文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3)口頭填空(練說)
“這種設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創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稱它是個”創舉“,是因為它有__________、_____兩點好處。
4、這一段突出了趙州橋的什么特點?(雄偉、堅固)
5、總結學法:抓住重點詞句讀懂一段話。
(三)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齊讀第三自然段。
1、運用抓重點句讀懂一段話的方法,找一找:這一段主要是圍繞哪一句寫的?這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從全文看,這是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從這一過渡句中,知道這一段是講趙州橋的美觀;從一段話來看,是概括句;從句子關系分析,是遞進關系的句子。)
2、出示“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3、用“﹏﹏“劃出寫趙州橋美觀的句子。(重點理解”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描寫龍的不同姿態來說明圖案的精美。)
(1)比較下列句子,讀一讀,說說讀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①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
②在學生充分經歷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四)小結
課文第2、3自然段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兩段之間是用過渡句連接起來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讀認認”,認識7個生字。
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現。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4.通過閱讀或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
5.樂于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并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將看到的事物寫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列文虎克在觀察中發現了顯微鏡和微生物,老人在觀察中發現了商人的駱駝,那么這段時間你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現?這節課讓大家暢所欲言,把自己的觀察告訴同學們。
二.板書:觀察中的發現
三.分小組先匯報自己在觀察總的發現。
四、小組派代表匯報,師生評議。
五、建議將觀察到的事物寫成。
1.出示一、兩則,指導格式。
2.口頭,看看如何將觀察到的事物寫的具體。
3.試著將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
繼續寫觀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繼續將看到的事物寫成。學會修改自己的。
教學過程:
一、教師簡述本周的基本情況。
1.格式正確與否。
2.觀察的事物及發現是否有新意。
3.敘述是否較完整。
二、對典型作品進行評議
1.出示佳作。
·生讀。
·生評。
·齊讀。
2、比較差的。
·生自由讀。
·生評。
·生改。
三、根據所學知識在學習小組內評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業
抄寫改后的。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課外閱讀和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完成“我的發現”
1.回憶這學期學過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讀,匯報帶點字的特點。
4.指導識記這些字。
5.說說除了這些字以外,還有哪些字也有類似情況。
6.進行課堂練習鞏固。
二、完成“日積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學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將順口溜讀通。
3.指名或小組匯報讀
4.歸納順口溜的內容。
5.試著背誦順口溜。
6.學生自由匯報課外積累的順口溜。
7.出示人體掛圖。
8.指名上前指出人體部位,根據指出標出器官的名稱。
9.指導看圖讀、記名稱。
10.指導識記生字。
11.指導書寫。
三、作業
1.抄寫“我的發現”詞語。
2.背順口溜。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課外閱讀和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背順口溜。
二、談話
許多偉大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資料,讓我們這節課來開開眼界,受到啟發吧!
三、板書:觀察與發明
四、展示資料
五、交流、談談這節課的感受,受到哪些啟發。
六、
古今中外還有不少這樣的故事,讓我們通過日常閱讀和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家和發明發現的故事。同時,自己也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那么不遠的將來,偉大的科學家就從我們在座的同學們誕生了!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字。
情感目標:
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能力目標:
1.能根據課文內容演一演。
2.能從指定的詞語中選擇幾個寫一寫。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學難點:
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生字學習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及新詞,認讀7個字。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
教學用具: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放拍賣的錄象
這是什么場面?
今天我們和一個小男孩一起去參加一場自行車的拍賣會。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請你自己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先看看書后生字表或者借助字典。
2.在課文中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朋友,讓我們把它們請出來。
快看看你們認識他們嗎?在這些詞中有你不明白的嗎?
出示: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無所獲逐漸即將結束不約而同
吞吞吐吐什么樣?學學。
恍然大悟什么意思,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3.請你自己記憶這12個字。我們看誰想的辦法最巧,記得又快又好!
獲,草的下面有兩之狗。
逐:里邊是豚,表示豬。這里是追豬,也指追動物。出示古文字。
即:出示古文字比較。
想提醒同學注意哪?
三、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問,糾正字音。
2.同桌互讀。
3.默讀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有事么不懂的問題?
4.全班交流。
四、小結。
繼續讀課文,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五、作業。
寫生字詞語
板書設計:
5美元的故事
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無所獲逐漸即將結束不約而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課文學習。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2.正確有語氣的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演一演。
3.能從指定的詞語中選擇幾個寫一寫。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學難點: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
教學用具:投影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導入。
師:什么樣的人才能參加拍賣會呢?
小男孩為什么要參加這個拍賣會?
二、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思考:他想用多少錢拍到一輛自行車?可能嗎?
對于這個不可能的事,那小男孩為什么能用5美元就買下了一輛漂亮的自行車呢?默讀課文,思考問題,畫出相關的語句。
全班交流,引導理解:
當小男孩競拍時全場的人不約而同地看著小男孩,會場鴉雀無聲。
不約而同是什么意思?
鴉雀無聲又是什么意思?
想像一下當時什么場面,人們心中都在想什么呢?
如果你是小男孩,你現在是怎樣想的?
所以,當拍賣員宣布小男孩得到車時,人們立即歡呼起來。
從這你能看出什么?
當小男孩得到漂亮的自行車,露出燦爛的笑容的時候,他會怎么想?
2.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人們開始不讓小男孩競拍成功呢?人們為什么又有了這樣的轉變呢?這說明什么?
3.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當時你是怎樣想的?帶著這種感情把課文有語氣地讀一讀?
三、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發展語言,發展思維。
1.同學們對課文理解的很好,還有什么問題嗎?
2.下面,我們來表演這篇課文。
要求:
在本小組里,一位同學做小男孩,一位同學做拍賣員。其他同學做好心的人們。
在表演的時候,要爭做一名合格的演員,注意臺詞。以及表情,動作。特別是小男孩的扮演者。
提示
1.小男孩眼睜睜地看著自行車被別人買走。什么樣?
2.注意,拍賣員和小男孩的對話。疑惑不解、吞吞吐吐、恍然大悟
3.注意,后面所有參加拍賣人的動作和表情的變化。(教師講評,鼓勵學生。評選優秀小組。)
四、讀一讀,再選擇幾個寫一寫。
而且逐漸結束立即吞吞吐吐恍然大悟一無所獲不約而同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體會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5美元的故事
善良具有同情心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5
學習目標
1、認識“錘、堵、獲”3個字。會寫“育、瓶”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成功、實驗”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4、體會到做人要謙讓,5、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實驗為什么能取得成功。
課前準備
演示實驗的課件。收集你所知道的教育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1、出示課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2、質疑提問:讀了這個課題,3、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學生質疑的問題可能有:
為什么要做這項實驗?什么人在作呢?又是怎么做的呢?為什么實驗能取得成功呢?
教師要以把以上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2、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
3、學生再讀課文,4、用筆畫出不5、容易讀準、讀好的詞句,6、然后反復7、練讀,8、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9、指10、名11、讀課文,12、互相評價。
13、課文是按照實驗的先后順序來敘述的,14、老師板書:實驗之前、實驗之時、實驗之后每部分重點講了什么?學生邊讀邊想。
15、組織交流。
a.請三個學生分別朗讀實驗之前、實驗之時、實驗之后這三部分。
b.再請三個學生分別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三部內容。
三、精讀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2、想一想剛才提出的問題,3、你有哪些已經解決了?
4、組織學生交流已經解決的問題。主要交流以下三個問題:
a.什么人在做實驗?
b.教育家為什么要做這項實驗?
c.教育家為什么要做這項實驗?
在交流第二個問題時,教師可演示實驗過程的課件。
四、識字寫字
1、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這些生字。
2、指3、導觀察要求會寫的字。
a.引導學生分析“繩、險、倆、堵”這4個左右結構的生字在寫時要注意什么?(左窄左寬)
b.引導學生分析“瓶、順”這兩個左右結構的字在寫時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樣寬)
c.引導學生分析“育、系、茶、危、索、獲”這6個上下結構的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d.引導學生思考寫左中右結構的“激”應注意什么。
4、學生寫字,5、教師巡回指6、導,7、注意即時評價。
五、實踐活動
演示課文中這個實驗的課件,鼓勵學生課后與同伴一起做一做這個實驗。
第 二 課 時
一、繼續精讀感悟
1、這篇課文你還有哪些問題已經理解了?
2、重點引導討論“實驗為什么能取得成功”這個問題。
a.4人小組討論。
組長負責整理本組的意見,代表小組進行全班交流。
b.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要抓住重點語句,如: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談自己的看法。通過交流認識到,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已為人的精神,關鍵的時刻首先想到的是別人的安危;二是三個學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3、讓學生再質疑,4、再釋疑。
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1、學生先試著自己讀一讀。注意體會不2、同3、人物不4、同5、的語氣。
6、小組內合作讀一讀。
7、各小組毛遂自薦來讀,8、其他小組進行評議。
二、拓展活動
請你寫幾句話來贊美一下課文中的這位小女孩。寫好后和同學交流,也可貼在班級的黑板報上。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三年級語文的教案04-26
小學語文三年級語文《秋天的雨》教案12-17
小學三年級語文《語文樂園七》教案04-20
小學語文三年級《蜜蜂》教案07-26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02
小學三年級語文《燕子》教案09-08
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教案07-22
小學三年級語文瑞雪教案07-22
小學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