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教案范文匯編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說明
本次口語交際是以一次討論會的形式進行的。教材內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在充分肯定愚公移山精神在當代的作用后,提出了一些人對愚公移山精神的看法: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現在,愚公持之以恒,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已經過時了,不需要再提倡了。第二部分為本次討論會提出了要求: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有哪些理由?在確定自己的看法后要準備一些材料來證明自己的看法。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圍繞中心,充分闡述自己觀點的能力。
2.通過課前查找資料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過討論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闡述清楚。
2.說話要有針對性,能有條理、合乎邏輯地說明自己的觀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錄音機。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操作要點〕
1.故事導入。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愚公移山》影片的片段或用錄音機播放《愚公移山》的故事,讓學生從中充分體會愚公持之以恒,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2.學習指導語,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要求和訓練方式。
先學習題解,然后每個同學思考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古就被人們所傳頌,當代也應該肯定,但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有人提出是否還需要愚公精神。本次口語交際以討論的方式進行,要求能用充分的理由闡述出自己的觀點。
3.分組。
學生各自思考好自己的觀點后,可按自己的想法分成兩組,一組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經過時了”觀點;另一組持“在當今社會中我們仍需要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觀點。
4.組內交流。
兩組同學在各自組內都要分別說說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分別列舉事例,組員之間提出意見互相補充。
5.全班討論。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兩組同學分別闡述各自的觀點。闡述觀點時要有充分的理由,對方如有反駁也可以插話。教師也可參與討論,在討論中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如果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還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是否會費時費力,達不到好的效果。
(2)在當今社會中我們如果放棄了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人們變得越來越懶惰,科技是否還會繼續進步呢?
(3)愚公移山的精神用在哪些方面合適,我們如何發揚這種精神?
6.總結。
可根據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教師為發言最佳小組頒發“最佳合作獎”,為發言最精彩的同學頒發“最佳口才獎”。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預習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品讀體驗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鞏固延伸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著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里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③大街上,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教學反思
《將心比心》是一片略讀課文。是從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寫起,它反映的卻是人們的道德思想問題,意在呼喚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將心比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帶著“什么叫將心比心?”這個問題,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受到遇事能推心置腹地想一想,應如何去做。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楓、套、素、被、產、樺、減、蒸、針、仍”;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被、產、樺、減、仍”個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廷頓。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出寫秋天樹葉變化的句子,能圈出表示小兔心情的詞語,并能讀出小兔的不同的語氣。
3.知道不同植物的葉子,到了秋天有不同的變化,了解有關植物的科學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4.能學習課文的形式,適度進行拓展說話訓練。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并認真描寫“被、產、樺、減、仍”5個生字。
2.劃出描寫小兔心情的詞語,根據這些詞語讀出語氣。
3.能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像,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小兔和幾種樹的對話。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質疑。
3、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邊讀邊思考:小兔和哪些樹對話了?
2、交流,并板書:
楓樹樺樹大松樹
3、學習生字:楓樺
4、積累:“木”字旁的字。
三、自學生字。
1、小組學習。
2、集體交流。
重點指導:“套:的中間部分注意書寫;
3、比一比:
摸()膜()模()
減()喊()感()
4、讀課后詞語。
四、學習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
3、用小圓圈圈出小白兔在問不同樹的語氣分別是什么?
4、指導朗讀,讀出語氣:奇怪擔心著急
5、畫一畫,到了秋天楓樹、樺樹和大松樹各有什么變化?用“——”畫。
6、全文讀一讀。
五.讓我們來演一演。
六、小練習。
表示人物心情的詞語有“高興”、“著急”,你能再寫幾個嗎?
教學反思:
本課學生朗讀中的體驗主要在指導學生讀出小兔奇怪的語氣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兔子為什么會奇怪的原因,適時地出示楓樹在夏天和秋天的圖片,讓學生知道楓樹在這兩個不同的季節,它的葉子竟然有很大的差別,學生的體驗才會到位。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習用音序查字典
2、照樣學寫鉛筆字。
3、熟記四條成語和一句古文。
4、任選三個動詞,各寫一句話。
5、學會問路。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自讀對話
(2)分角色讀對話
(3)教師講解音序查字典法
3、練習。
(1)查小猴不會寫的字
(2)開展用音序查字典的比賽
4、反饋。
二、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卡片學生認讀“龍 亮 兔”3個字。
(2)引導歸納三個字的結構。
(3)指導書寫
(4)學生練習描紅。
3、練習。
教師個別輔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4、反饋。
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地問題,并進行糾正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弄清學習要求。
2、指導。
學生自讀4條成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
(3)理解成語的意思。
風吹草動:風一吹草就晃動。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渠。
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4、反饋。
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指名試讀。
(3)教師范讀。
(4)教師借助插圖講解這個古文的意思。
第一行意思是:合抱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
第二行意思是:高達許多層的平臺,是從堆積泥土開始逐步建造起來的。
第三行意思是:千里路途,是從腳下一步一步走完的。
(5)教師再次范讀。
(6)教師指導:比喻事情總是從頭開始,逐步發展,最后取得成功的。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
(3)朗讀理解:同學們要取得成功,必需從小努力,從現在開始做起。
(4)練習背誦,指名試背。
4、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第六題。
審題。
1、揭示言語交際的題目:他們在做什么。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圖下的兩個要求。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1)出示掛圖,要求認真觀察圖中每個小朋友的動作,并把每個人的動作用一個確切的詞語表達出來。
(2)指名回答上述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表示動作的詞。
吹 寫 投 跑
游 跳 看 唱
2、指導說話。
(1)從以上的詞中選一個練習說一句話。
(2)范說例句:陳超同學在教室里掃地。
(3)指導學生練說: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三、練習。
學生任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自由練說,同桌互說。
四、反饋。
1、指名說。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說到。
2、評議。
3、任選3個詞寫三句話。
一、觀察圖畫,明確要求。
1、請小朋友讀一讀口語交際的要求。想一想:蘭蘭要去哪?遇到了什么困難?她需要怎樣做?
2、請看圖:如果你是蘭蘭,應怎么問路?如果你是老爺爺,應怎么回答?
二、指名表演,明確要點。
1、 請兩名小朋友來表演,其他小朋友認真看,一會請你來評價。
2、指導評價。他們表演得怎么樣?指導孩子們說出問路的要點:第一是要有禮貌;第二是把要問的路說明白;第三是要仔細傾聽指路人的回答,把線路弄清楚。
三、創設情境,提高能力。
情意一:王老師生病了,李明小朋友要去看望她。但不知道她家在哪?就問了和王老師同樓的鑫金小朋友。
情境二:強強忘記帶鑰匙了,他知道媽媽在長青公園里跳交誼舞,想去那向媽媽要鑰匙。但不知道路怎么走。他有幾種問路方式?討論后,分別演一演。
1、 他向老師問路。
2、 他向路人問路。
3、 他在公用電話廳撥通了媽媽的手機,向媽媽問路。
4、 他坐出租車上,向司機問路。
情境三:小軍要和同學去中山陵,他問爸爸,中山陵在什么地方?我要去那兒該怎么走?爸爸拿出地圖,幫助小軍找到了南京中山陵,并告訴他行走的路線。
四、應用生活,實際鍛練
1、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需要問路的困難嗎?你是怎么解決的?
2、讓爸爸媽媽或其他親友帶你出去旅游,看看他們迷失方向,不知道怎么走時,是怎樣尋求幫助、到達目的地的。
課前思考(參考設計):
一、課前活動
大家快快坐坐好,來給大腦做體操,跟我念念好不好?(生:好)
先想后說有條理,吐字清晰聲音亮,禮貌大方人人夸。
二、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創設情境:
阿姨敲門,問老師:“請問校長室怎么走?”教師答:“一直往西走,那邊的第二個教室就是。”阿姨:“謝謝!”教師答:“不用謝。”
2、導入課題。
1)、小朋友,剛才那位阿姨找王老師干什么呢?(問路)
2)、在現實生活中,問路是經常發生的,你有沒有問過路?別人有沒有向你問過路?(學生交流)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問路(出示課題)
3、在這節課上你想知道寫什么呢?(問路人要注意什么?指路的人要注意什么?
三、再現情境,學習問路。
1、圖畫,語言再現書本情境。(圖畫出現白馬石刻公園,教師用語言描述)并提出問題。(學生討論發言)
2、真聰明,替蘭蘭出了這么多好主意,蘭蘭最后決定問路。如果你是蘭蘭,你會向誰問路?怎么問?(民警叔叔、過路人、附近人家)
3、用圖畫出現一位老爺爺,真是巧,看誰來了?
4、蘭蘭該怎么問路呢?(小組合作,推薦兩個人練習問路,其他小朋友做評委)
5、請兩組小朋友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認真聽。
6、評評哪組棒,說說理由。
7、互動實踐,鞏固問路要領自主把握。請小朋友按照問路的要求,再找朋友練一練,這回還要注意動作、表情哦!
8、指名臺上表演,指導學生從問路要領、禮儀態度和動作表情幾方面進行評議。
9、總結:蘭蘭找到了她想去的白馬石刻公園,心情很高興,我們用掌聲祝賀她問路成功!
四、再創情境,學會指路。
1、圖畫、語言再創情境。
(媒體顯示小熊的家)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請了好多小朋友到家里共同慶祝。有小豬、小狗,還有小貓呢!
小豬正皺著眉頭發愁呢,這是為什么?原來它找不到小熊的家啦!
2、小朋友,你們說小豬應該怎么辦?(問路)
3、(媒體演示小豬很有禮貌地問路,但大象伯伯指路不清楚的情景)為什么小豬還是找不到小熊家呢?
4、快到吃飯的時間了,小豬多著急啊,同學們,如果你認識小熊家的話,你愿意給小豬指路嗎?
5、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小熊的家。(出示路線圖)
6、找好朋友練習:一人扮演小熊,一人演指路的小動物。
7、學生戴小豬、小猴、老牛的頭飾表演。
8、你喜歡哪一位指路
本課的讀讀背背雖然內容比較多,但是有了插圖幫助學生理解因此對學生而言也沒有很大的困難,學生在讀準了成語的字音后我讓學生觀察圖畫自己說說你對這個成語理解了多少,由于在前幾堂課向學生滲透了怎樣理解成語的方法不僅可以通過插圖幫助理解還可以把每個字的意思合起來,因此學生基本都能講到點子上。對于課文后面的古代名言學生也能自己學習。看來平時要在教學中進行滲透學習方法的滲透,一方面學生能在今后的學習中自己學習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老師也為今后的教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教法的鉆研,為怎樣使學生真正自主學習提供了空間。
語文教案 篇5
《在金色的沙灘上》是京版教材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七課,這篇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描寫的是孩子們在沙灘上建造一座城市的情景。課文中的語言通俗易懂,充滿兒童情趣。我承擔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本課時的任務是認識10個生字,4個認讀字,學會“堆抬球流輪汗孩”這7個左右結構的生字,能正確書寫,同時感受漢字的美。通過比較“一座、一座座”、和“一顆、一顆顆”,了解它們的區別。能夠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容。
識字寫字是低段的教學重點,為突顯這一內容而且盡可能的做到巧妙有效并貫穿始終,我是這樣做的:
扎扎實實落實識字教學:
在初讀這個環節,我要求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到生字和認讀字,遇到這些字停下來多讀幾遍,記住了再讀后面,使得這些要學的字給孩子的第一印象就很深刻。識記字音通過二人合作拼讀,去掉拼音讀就已經記住了字音。然后通過由易到難的檢查,使得學生牢記字音。這里我先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讓學生在詞中都準,然后再單個出示生字,讓學生脫離詞語也能掌握這些生字的讀音。
努力提高識字效率:
二年級后半學期的識字量很大,但是孩子們經過一年半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寫字經驗,所以我設計了讓孩子給生字分類。分好類后學習左右結構的字。這里我指導學生先觀察左右結構字的特點,然后還有方法的提升:1看寬窄2看高矮3看分界。這樣讓學生不光掌握本課字的寫法,也學會了同類的所有左右結構字的書寫方法,從而達到老師的教為了以后的不教。而且寫字時,我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節課“球、流、孩”三個字有效示范,突破難點。
低年級學生寫字有個特點,不滿意了就擦,影響了書寫的速度和效果,所以在課堂上我教給孩子們把字寫好寫快的方法:看準想好再下筆,一氣呵成不和橡皮交朋友,為了避免孩子們邊寫邊玩我還強調了所有字寫完你再抬頭的要求。
培養孩子獨立識字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讓孩子學習獨立識字。所以從剛開始的自己讀書遇到生字停一停,到兩人一組合作檢查校正字音,到同學自主給所有生字分類,再到3。4人一組合作記住字形,然后共同觀察結構特點,自己書寫。每一個環節都注重了培養孩子獨立的識字能力。
力求把識字和讀文相結合:
課文是識字的載體,在朗讀中我更是利用學生再次與生字新詞見面的機會,
熟記并理解詞語。引導學生理解了:寬寬的意思,為第二課時的造句做好了準備。在比較中區別了一座和一座座,一顆和一顆顆。同時進行了讀文的指導:讀長句按標點符號停頓,有時還需按句子意思停頓。
以上是我今天講這節課的感受,懇請老師們能多提寶貴意見!
語文教案 篇6
一、 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情景,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南國風光。
(一)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段落和語句體會“鳥的天堂”為什么被稱為“鳥的天堂”。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風光的美麗,積累、運用語言。
(二)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段落和語句體會“鳥的天堂”為什么被稱為“鳥的天堂”。學習抓住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
搜集鳥的天堂的圖片資料,在百度中搜索《鳥的天堂》課件,并對其進行選擇、整理,制作成PPT課件用于課堂教學。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鳥的天堂的資料。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鳥的天堂》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
三、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燦爛、竹竿、白茫茫、規律、縫隙“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邊讀邊想象鳥的天堂的畫面,感受南國風光,積累課文優美的語言,體會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驚醒描寫的表達方法
四、 教學方法
課文的語言優美。非常適合朗讀,在教學中我把讀貫穿全文。我在朗讀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方法進行朗讀。讓學生經歷了一個自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開展拓展性活動,讓學生真正融入文本中。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同學們,在你們心目中天堂應該是什么樣子?交流,那鳥的天堂呢?你想象一下鳥在那里會怎樣生活?今天,老師帶帶大家去鳥的天堂游覽一番,好嗎?
2. 交流自己查找的資料
3. (出示圖片)
4誰來說說你有什么感受呢?板書(鳥多 自由)
二、 教學過程
(一) 檢查預習
1. 小組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2. 小組檢查生字詞語認讀
3. 讀得正確流利的組長畫星
4. 教師檢查預習,看看這些生詞你會讀了嗎?(出示課件)
5.讀得很好,那么這些詞語你有不理解的嗎?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解決。
(二) 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把這些詞語放在課文中你還會讀嗎?誰愿意來讀讀課文?其他同學跟我一起聽他讀,看他們字音讀得準不準?
邊聽邊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幾次去了鳥的天堂”每一次見到了什么景象?
2.學生匯報,
課件出示課文第6、7、8段的有關段落
(三) 品讀課文,感受特點
1.認真讀課文思考,為什么這里會成為鳥的天堂,小鳥是怎樣在天堂里生活的? 邊讀邊劃出有關的句子,認真讀一讀,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寫完后在小組內交流生匯報。
這么美,這么大的樹,我們怎么才能讀出來呢?
2.指名讀7-8自然段。評價:讀得怎么樣?想不想聽老師讀。
教師讀,這兩個自然段應該怎樣讀呢?(讀出它的靜態美)
齊讀。
同學們讀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一棵大榕樹,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這種感受告訴給你的同伴呢?
現在,老師想讓你以小鳥的身份,給大榕樹寫一句或幾句廣告詞,讓你的同伴知道這里很美。
(四)看圖片指導朗讀
過渡:是啊,正因為這棵枝干茂盛的大榕樹,給鳥兒提供了廣闊的生活空間,同時,這里的人們與鳥兒和諧相處,所以,這里成為了鳥的天堂。
那小鳥在這里怎樣生活的?你是從哪些詞語句子體會到的 ?
1.出示課件(12-13自然段的內容)
2.自由讀這一部分,這一部分寫出了“鳥的天堂”什么特點?(活潑可愛、鳥多)你是從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發言)
3.當學生讀到“應接不暇”一詞時,問: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
4.這一段主要應讀出它的什么特點來呢?(熱鬧)對,這就是它的動態美,這一段主要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它的動態美。
(引導讀“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畫眉鳥…那歌聲真好聽…”讀出鳥的可愛;引導讀“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和“眼睛應接不暇…”讀出鳥的多。)
5.學生讀完后問:這一只小鳥在興奮地叫著,它可能在說什么呢?(可能在說,我在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這只小鳥,你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呢?讓我們將自己的視角再回到小鳥生活的環境——大榕樹身上。
再次指導讀6、7、8自然段
(五) 交流 朗讀感悟
過渡:是呀,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1) 課文中哪些句子寫得好?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讀一讀你自己喜歡的部分。
指導感情朗讀,并體會領悟作者在表達中飽含的感情
(2)走近作家巴金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個舊式的大家庭中
(六)拓展閱讀
鳥的天堂
田漢
三百年來榕一章,濃蔭十畝鳥千雙。
并肩只許木棉樹,立腳長依天馬江。
新枝還比舊枝壯,白鶴能眠灰鶴床。
歷難經災從不犯,人間畢竟有天堂。
這首詩,是著名的劇作家田漢同志1962年到新會,游覽鳥的天堂時即興而作。
(七)鞏固檢測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這句話中第一個“鳥的天堂”加了引號是因為( );第二個沒有加引號是因為( )。( 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1.對大榕樹的稱呼。
2.這的確是鳥棲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贊嘆。
【教學總結】
《鳥的天堂》一課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前,我深挖課文中的環境教育因素,明確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為生態環境好(榕樹很大,很茂盛,周圍是河流,氣候適宜。);其二,是因為這兒的人好(農民不許人捉它們。)同時生態環境好又有人為的因素。在教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課前查找資料,初步感知生態美。
課前查找資料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變其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巴金先生寫作的《鳥的天堂》原文,鳥的天堂所在地,鳥的天堂是怎樣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時間,老百姓是怎樣保護它的,以及作為保護區和游覽勝地,鳥的天堂的現在的情景。同學們對鳥的天堂了解地越多就越喜歡這鳥的天堂,這就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和情感基礎。同學們所查找的資料不是獨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分享,這樣他們的知識寶庫又有了新的內容,頭腦中初步建立了這樣的概念:鳥的天堂是美的,這美是人為的創造出來,只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才能創造生態美。
二、課中品讀體味,深入感受生態美。
《鳥的天堂》一文內容寫的非常美,語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來自于生態環境的美!為讓這美的生態圖深深地根植于學生的內心深處,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究就成為關鍵。
三、課后練習,延伸綠色教育。
課后練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來延伸綠色教育:畫圖或寫段導游解說詞來表達自己對“鳥的天堂”情感。通過完成練習,資料、課文再一次地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鳥的天堂”優美的環境成了學生贊頌的內容,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印入學生的頭腦。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二、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
三、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學習課文細致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2、從語言入手理解課文中的寫景和抒情;
教學難點
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難在兩點:1、是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困難;2、是有些難解的詞語。
第一課時
一、導入: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有關魯迅的情況?
二、題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美散文。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了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范圍。
三、查預習。
1、給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釋詞。
確鑿záo,菜畦qí,桑椹shan,輕捷,油蛉líng,máo,纏絡chán,攢cuán,珊瑚shānhú高枕而臥,豁huō,斂liǎn,腦髓suǐ,陌生m?。鑒賞,人跡罕至hǎn,覓食mì,竹篩shāi,秕谷bǐ,系jì,傳授sh?u,書塾shú,
四、整體把握
通讀課文,然后解決下面問題
1.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后兩部分的內容。)
2.快速閱讀課文,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從開始“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是寫三
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五、細讀課文
問:把前后兩部分聯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第一種說法,根據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說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說法合理些。第三種說法,最易為現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為合理。)
第二課時
一、問題探究
1.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于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對比關系,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么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么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另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襯托關系,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對本文結構的不同理解,實際上表現了對文章主題思想的不同理解。對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允許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來與文中提到的百草園中的赤練蛇毫無關系,但作者卻由此生發聯想。對于為什么要寫這一內容,歷來看法不一。有的說是表現長媽媽的迷信思想,有的說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惡的愿望,有的說表現百草園里存在著惡毒的事物。教學時可以撇開這些不同的觀點,重點讓學生想一想:童年魯迅對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感興趣?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這一聯想對作者闡述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是否有幫助?最后讓學生明白:不管別人的爭論如何,有一點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魯迅對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態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教育。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根據上下文弄懂語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語意重點。
1.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
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中哪個內容是強調的重點?請你仿寫一段話。)
“單是”以后的內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
2.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
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為說到原因時是用表示猜測語氣的“也許”。
三、作業
下面這段話中連續使用了一系列動詞,準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仔細品味,然后自己寫一段話,或敘述做某個游戲的過程、或描寫螞蟻搬家的經過,也試著用上一系列動詞。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教后記: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到他的嚴肅、莊重,但是打開他的童年之窗,我們會發現,那里卻是另外一道風景: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無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讓學生走進魯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長的足跡。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不再限制學生的思維,表現在對文章的思想理解,不再讓學生限制在反封建教育的范圍。學生有一個相對寬裕自由空間。
第2課《爸爸的花兒落了》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
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他們同樣值得我們夸贊。現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又可愛的父親吧!
二、整體感悟:
1、檢查預習情況。
2、快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花”在全文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c、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速讀課文后,四人小組討論回答,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
a.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b.文章題目為“爸爸的花兒落了”,與題目相映,文章也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可以看出“花”是作為線索貫穿小說始末的。
c.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同時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三、研讀與賞析
1、教師導學:
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指爸爸種的夾竹桃凋謝了,另一方面則點出了爸爸的離開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究竟起了怎樣的作用呢?同學們可以圍繞這個話題再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確定思考題,教師引導學生逐漸將思考題集中到以下幾方面,大屏幕出示問題組:
a.文中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情呈怎樣引出的?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的?
c.怎樣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話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四人小組討論回答,教師補充歸納。
a.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b.比如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而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
怕是一種預感。至于寫他進家門以后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致。c.是說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3、進一步閱讀文章,思考“研討與練習”:
4、準備說說自己的爸爸。
第二課時
一、研讀與賞析
教師導學
上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已經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內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這節課我們就文章的重點進一步學習和探討,使自己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請同學們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可就下面的問題展開討論。
a.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b.畢業典禮后“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著什么呢?
c.“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再讀有關內容,然后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明確:
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弟弟妹妹們只是自顧自地玩著;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了好幾枝,很不像樣子;小青石榴從樹上掉下來,老高急匆匆地告訴醫院來了電話,等等,這些都預示著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
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二、體驗與反思
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教師應給學生自由說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并且明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煩惱,但只要正確對待就一定會解除煩惱,迎接新的挑戰。
進一步提問:
1、課文中還有什么情節會引起你的閱讀興趣?談談體會。
2、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
三、拓展延伸
有首歌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文章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讓我們說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說說,“世上還有爸爸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2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10-03
語文《語文園地四》教案08-06
語文園地語文教案11-10
語文下冊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教案:《社戲》教案03-08
語文蠟燭教案06-13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語文影子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