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詞句。
2. 整體把握文章,學習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 品讀賞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 材 分 析概述:
重點:難點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作者映襯手法天衣無縫的運用。
教具:投影儀
教學法: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
1. 導入新課。
詩仙在《將進酒》中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可錢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海回趟娘家,她回來時,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為快。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現在觀潮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2. 認讀。
(1) 讀準字音。
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雉( ) 溯( ) 僦( ) 綺( ) 溢( )
(2) 讀懂詞義。
①同義詞釋義聯讀。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濕( ) 雖: 雖席地不容閑也( )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發紋身( ) 皆出酒食( ) 既而: 既而漸進( ) 既而兒醒( )
②生詞釋義點讀。
珠翠羅綺溢目 ________________ 倏爾黃煙四起 _____________
方其遠出海門 ________________
③通讀句子,指出其修辭方法。
A.出沒于鯨波萬仞中 ( ) B、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
3. 研讀。
(1) 本文作者采用分鏡頭攝影的筆法,分別寫了漲潮、水戰、弄潮、觀潮的盛況。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塊,將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角度,可將文章分為兩層,第1——3段正面描寫,第4段側面烘托。
(2)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馬眾側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壯美。
4. 賞讀。
(1)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
寫漲潮,由遠而近,順勢而下,挽狂瀾于筆端。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寫盡了大海的威儀和氣派。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角度進行描繪,如:“僅如銀線”寫其形;“玉城雪嶺”狀其色;“大聲如雷霆”描其聲;“際天而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繪其勢。
(2) 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和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屢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任務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寫參演船艙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雙方習戰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寫"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亮點探究。
(1)《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點撥: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寫對象,點明了題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說集全文要義于首句。
(2)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點撥: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作者由遠而近寫“潮來之狀”,“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筆,作者生動地描寫了南宋水軍演習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讓觀眾大開眼界。“披發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溯迎而上”寫弄潮兒的猛勇,“出沒于鯨波萬仞”寫弄潮兒的矯健;“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寫弄潮兒的絕技超凡。最能表現“觀潮之盛”的語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長表現觀潮場面之大,盛況空前;以“車馬塞途”寫看客之多;以“雖席地不容閑也”寫觀潮人擁擠之極。
(3)渲染,烘托和對比是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三種寫作方法,請各找出一個例句, 說說它的作用。
點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又稱“襯托”,“映襯”,如“飲食百物皆倍穹于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是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弄潮表演技藝超凡。
(4)試從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恰當的詞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點撥:“吞天沃日”動詞“吞”“沃”極有氣勢。“倏爾”一詞表現了水軍動作神速。動詞“披”“文”“持”“爭”“鼓”“迎”“上”“出”“沒”“騰”“變”“沾“的連用,寫出了弄潮兒生龍活虎般的形象特點,表現了動態美。“雖席地不容閑也”的“也”是用來加強肯定語氣的助詞,強調觀潮的人特別多。
6.背讀。
[課堂練習]
1、 讀,背。
2、課后習題。
[板書設計]
觀潮
周密
漲潮 (狀) 情
水戰 (威) 景
弄潮 (技) 交
觀潮 (盛) 融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刻畫人物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深刻含義。
2、難點:理清課文的線索。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當你看到這一題目時,你會設計什么樣的故事?
翻開歷史的畫卷,是無數的革命先烈和戰士用生命換來了今天我們甜蜜而安逸的生活
環境,今天我們所學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讀到的富有頑強生命力的草,也
不是你看到的滾著晶瑩露珠的草,而是爭奪紅軍戰士生命、展現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作者簡介:
王愿堅,山東省諸城縣相州鎮人。當代作家。創作《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說。本文是作者從1976年底到1977年7月連續寫的十篇以長征為題材的短篇小說中的第四篇。
相關知識:
課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壩藏族少數民族自治州北部。為阿妮瑪卿山、岷山和巴顏喀拉山之間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澤。為四川省主要牧業基地。1935年工農紅軍長征經過這里。
二、檢查字詞
正音:
蔫(niān)巴 酸澀(sè)
抽噎(yē) 背(bèi)陰
綻(zhàn)開 火燎(liáo)
慍(yùn)怒 霎時(shà)
焦灼(zhu) 颯颯(sà)
踉(liàng)踉蹌(qiàng)蹌
三、課文探究
(一)朗讀課文,理清思路:
有表情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課文中人物對話的語氣。
閱讀課文,理清思路。(學生討論、交流)
(1)理清本文記敘的線索;
(2)根據時間順序劃分課文的層次。
明確線索:
全文以“草”為線索安排故事情節:
紅軍戰士誤食毒草而中毒——
周副主席辨毒草、嘗毒草——
周副主席議吃草、紅軍戰士悟真理。
這樣寫,結構緊湊,脈絡分明,有力地刻畫了人物形象,表現了小說的中心意思。
(二)主要人物及刻畫方法:
1.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誰?你對他們的評價如何?
2.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舉一些例子說明。
(三)繼續探討人物:
1、思考:楊光發現擔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動怎樣?把描寫楊光心理活動的詞圈出來。
2、周副主席嘗毒草時的動作和神態如何?把描寫周副主席動作、神態的詞圈出來。細細品味作者用詞的精妙。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
1、“立時驚住”、“惶惑”;“不安”;“大吃一驚”,“覺得心頭像刀在絞”,這些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形象而細膩地描繪了二班長楊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復雜的感情變化過程,最后聚焦到對周副主席病體的關切和憂慮,充分表現了紅軍戰士對周副主席的愛戴和敬重之情。
2、親自嘗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舉起”“看了看”“放進”“咬下了一點”“干裂的嘴唇閉住了,濃密的胡須不停地抖動著,一雙濃眉漸漸皺緊了”“吐掉了殘渣”“還給楊光”,這些詞語和句子,充分表現了作為紅軍革命領袖的周副主席雖身患重病仍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對紅軍戰士生命和健康高度關注,對革命大業極端負責、無比忠誠的高尚品質和非凡氣度。
(四)理解句意
課文中有些話看起來平淡無奇,仔細想想又覺得余味無窮。閱讀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樣的感受?
1、(他的)語氣里透著深深的感情:“等你們長大了,就會想起這些草,懂得這些草;就會看到:我們正是因為吃草吃得強大了,吃得勝利了!”
2、就在這一霎,他看到了偉大戰士的那顆偉大的心。
(五)自我發現:
你覺得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有較深層的含義,請說出你的理解。
(六)思考:
1.課文以“草”做題目,有什么含義?
2.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語,其中的“最甜”有什么含義?
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語,其中的“最甜”的含義
“最甜”一語雙關,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們繼承了當年紅軍長征的革命傳統,用這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去創造更美的生活。
四、拓展訓練:
從課文提供的材料想開去,以“說吃草“為話題,談一點或幾點自己的看法,與同學交流。
五、總結:
這篇小說描述了長征過草地的時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紅軍戰士因誤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險情,他置個人安危于不顧,不僅仔細辨識毒草,而且親口咀嚼毒草,果斷作出英明決策,引導紅軍戰士正確對待困難,從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六、仿寫訓練:
找出周副主席嘗毒草時的動作與神態描寫,模仿這一段,寫一段類似的.描寫。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按要求認真預習課文。
2、學會本課八個生字,會認12個生字。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重點: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讀題。說說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預習課文
三、檢查自學
1、生字詞
(重點:耍、愁、樁、撓卵石拐彎)
2、質疑問難
四、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1、這課文主要講誰,講他做了些什么?
2、用橫線劃出寫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邊( )一邊(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這樣( )地奔流、奔流。
(體會小溪流永不停步的)
3、討論課后題1。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作業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不斷”、“歡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總后分的寫法。熟讀這一段中的幾個擬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齊讀課文(對話分角色朗讀)。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樣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小溪流的心情怎樣?給你的感覺如何?
2、朗讀指導:朗讀的聲音應該怎樣?速度怎樣?
3、練讀、評議。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溪流怎樣玩耍的句子。
讀著讀著,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調皮活潑)你覺得現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歡哪些詞句?
2、填空:
他( )岸邊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讓漂浮著的小樹葉打( ),一會兒( )那些追趕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詞語應該怎樣讀?
3、這一段是什么結構?(先總后分)
4、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小溪流是怎樣沖過巨石的?讀出它的勇敢勁兒。
2、難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斷回響著的回聲也是清脆的,叫人聽了就會忘記疲勞與憂愁。(小組討論)
3、朗讀指導。
五、學習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各角色當時的心情。
2、指導朗讀:第一句兩個分句中的第二個“到前面去”語調要變高。后一句中的“為什么呀?”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我不能停留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3、明確枯樹樁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沒有意義。而小溪流為什么停不下來呢?(為人民做好事)
講講小溪流可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學習第三段
明確小溪流匯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為人們做更多的事了。
:小溪流這種自強不息,永不停留的真使人感動。
七、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板書設計:
小溪流的歌
一、快活、玩耍、沖了過去
二、我不能停留——推動水磨
勇往直前、自強不息
三、匯成大河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文中作者濃濃的鄉情。
2、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
3、把握回憶性散文的思維特點,學習回憶性散文的寫作方法。
4、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情感,模仿創作。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那就是我》
一、 導入 1分鐘
關山迢迢,擋不住想家的心情,歲月流淌,淘不盡對家鄉的眷戀;句句鄉音,縷縷鄉情,伴隨著漂泊的游子默默走過異鄉的風風雨雨....最容勾起他們思鄉情的,或者那一盞漁火,或者是那一朵浪花,或者是那一縷炊煙,或者,就是香港作家黃河浪的那《故鄉的榕樹》(板書課題)
二、走近作者 2分鐘
黃河浪:原名黃世連,曾用筆名洪荒等,香港作家。1941年生于福建長樂縣,中學時酷愛文藝,出版過詩集《海外浪花》、《大地詩請》。1979年,本文榮獲香港第一屆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成為冠軍的理由是什么?)
三、走進文本
(一)那樹——與榕樹凝眸 (理清回憶性散文的思路)7分鐘
1、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層次。
文章第幾小節點題?課文寫了幾個地方的幾棵榕樹?
明確:
1-2 住所榕樹眼前
3-11故鄉榕樹回憶
12-13 住所榕樹眼前
2、這幾棵榕樹,重點寫了哪棵?它有何特點?5 、6、 7三段分別從哪個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明確:
駝背的榕樹特點是“奇特”,三段分別表現其形狀奇,傳說奇,功用奇。
3、本文是一篇很出色的借物抒情的回憶性散文,三個部分銜接過渡自然。文章是怎樣過渡的?找出過渡句:
① 第三段是過渡段。其中,由眼前的榕樹和哨音自然引發相關聯想,“我的心卻像一只小鳥,從哨音里展翅飛出去……停落在故鄉熟悉的大榕樹上。我仿佛又看到……看到……”這些詞句,像一座橋,把眼前景物與思想情懷聯系起來,過渡得巧妙自然。
②“那樣的日子不會再回來了”一句,總結了上文,表明了回憶的結束。“我仿佛剛剛從一場夢中醒轉,身上還留有榕樹葉隙漏下的清涼,但是我確實知道,這一覺已睡過了三十年,而人也離鄉千里萬里外了”一句,和上面的夏夜和上文中的“夢鄉”描寫承接,銜接自然、巧妙。
又由哨音牽引作者由現實到回憶,又由回憶到現實,眼前 哨笛回憶哨笛眼前
(二)那故鄉——與作者的感情對視 (分析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7分鐘
1、第四段中作者說“記憶里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圍繞故鄉的榕樹,作者回憶了與之相關的哪些事情?要求:每件事用一句話概括
小時候在“駝背”船上的“水手”夢
有關“駝背榕樹”的古老傳說
女人們對榕樹之神的祈求、女人治皮癬及祖母的疼愛
農人們在榕樹下的納蔭乘涼
兒時在榕樹下度過的夏夜生活
2、分析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這部分回憶片段猶如一個個電影分鏡頭,回憶畫卷徐徐展開,從不同角度抒寫了對家鄉的眷戀之情,材料的選取自由靈活,從人物來看,有小伙伴、最老的老人、女人、老祖母、鄉親、我;從內容來看,有寫人事的,有寫傳說,有寫我夏夜感受的;從情感來看,體現的有友情、親情、鄉情等,所有這一切由榕樹貫串起來,體現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故鄉的榕樹在我心中,不僅僅是樹,還是理想的啟迪放飛者,道德的見證教化者,愛心的賜予傳達者,農人的庇護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樹,而是濃濃的友情、親情、鄉情的匯聚和象征,文章最后短短六個字浸透了作者對故鄉的榕樹、故鄉的人、故鄉的事的懷念和眷戀,濃濃的鄉思、鄉情、鄉愁、鄉戀躍然紙上。
席慕容說:離別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黃河浪的這棵樹便是永恒的。
3、文章為何不直接以《憶故鄉》或《故鄉的回憶》為題?
明確:a、懷念的人事物莫不與榕樹有關,對故鄉的懷念是通過對榕樹的懷念來表達的。b、含蓄深情,有感染力。c、結構上,起線索作用。
四鑒賞品味
那“文”——與精美的語言對話 16分鐘
品味語言,體悟情感。
6人小組活動:從文中找出一組富于文采的句段朗讀,試作簡要評點,并按照它的格式進行仿寫,一個朗誦,一個評點,一個仿寫,建議可以變換陳述的對象或意象來展開仿寫。各小組交流,互為補充:
教師歸納:如何使語言“靚”起來?
1、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2、想象的運用,虛實結合
3、華麗的詞語(摹形狀物,繪聲繪色)
4、句式的選用和變化(長短、整散)
5、關注人稱的運用(第二人稱的作用a、第二人稱一般都兼有擬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語言生動;b、在表情達意方面,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對話,增強感染力。
五回望模塊
那“月是故鄉明”——與模塊對歌(音樂播放:《彎彎的月亮》)6分鐘
本文以榕樹為線索貫穿全文,選用精美的語言,敘述了很多與故鄉的榕樹有關的人和事。普通的百姓、天真的童趣、幽靜的環境、淳樸的風土人情,是作者割不斷的故鄉情結。
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愁,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故鄉的歌,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于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于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于是“我寄愁心與明月”,于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故鄉的明月,照過你、我、他。
請用最簡潔的一句話串聯這個模塊的所有文章的標題,體現“月是故鄉明”的主題。
學生當場創作,要求只要有創意,自然銜接就成!
六創作模仿1分鐘
風在路上,人在風中,生命不斷拐彎,故鄉總在身后。故鄉總是具體的,在人們的記憶中,她有時就是一棵小樹 一朵云彩,一縷炊煙,一種產物……假如有一天(這一天不再遙遠),你要離開你的家鄉,你會記住家鄉的什么“物”?假設30年后的你,在異鄉,每當有月亮的晚上,故鄉之歌的主角又是哪個呢?請模仿本文創作手法,完成下周隨筆《故鄉的**》。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難點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走進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板書課題《槐鄉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當我們沉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槐鄉風情中,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聽后的整體感受。
3、槐鄉獨特的風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讀了課文你們一定會被槐鄉那獨特的風情所吸引。
介紹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a、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想方法解決。
b、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
c、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記下來,準備和同學討論。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糾正讀音。
2、槐鄉的槐樹(槐花)。
嘗試填空,并聯系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說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并小結:
槐鄉的槐花是美麗的。(八月,槐樹打了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是聞不到的。)
槐鄉的槐米是寶貴的。(槐米,可以入藥,還能做染料。)
3、槐鄉的孩子是( )的。你從課文中哪些詞句看出來?
嘗試填空,并聯系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說理由。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并小結:
槐鄉的孩子是可愛的。
(1)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2)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
(4)槐鄉的孩子是快樂的。
……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說說心里話:你想做槐鄉的孩子嗎?為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4、引導小結: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五、布置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云、公、車3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3個偏旁、八、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朗讀問句。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二、教材說明
本篇短文通過三問三答的對話方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全文讀來瑯瑯上口,簡明易懂,富有兒童情趣。
練習朗讀和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讀好問句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好猴子、兔子、公雞、牛、馬、魚等動物的圖片,將動物尾巴剪下來,制成活動貼圖。
2、學生可通過各種途徑查找、搜集有關動物的文字、圖片資料,留心有關動物尾巴的特點。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本課12個生字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讀準松、最、鼠的平、翹舌音,認識短、公、鴨這三個生字中包含的新偏旁、新筆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這些生字音、形、義的聯系。
(1)加強當堂板書。教師板書既增強了學生的注意力,又使學生強化了對生字的認識。
(2)本課有不少表示動物名稱的生字詞,如猴、松鼠、公(雞)、鴨(子)。這些生字可利用圖片幫助認識,使學生將生字與生動、形象、有趣的圖畫相結合。
(3)利用字族認字。如生字巴、把公、松。在認識基本字巴和公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了解把的扌、松的與字義的聯系,從而認識把和松。
(4)根據漢字構字特點認字。
以上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可組合使用。通過給學生提供多種線索,幫助學生更快地認識這些生字,同時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2、寫字
本課寫字教學,可讓學生在自己描紅的基礎上,點撥學生發現書寫三個字的筆順規則是從上到下。然后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寫好這三個字的關鍵之處:云字第二筆橫要寫長一點,落在橫中線上;公上面的八的開口度要適中;車最后一筆丨要壓在豎中線上。
(三)詞句
本課詞語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反映動物尾巴特點的一些詞,如長、短、一把傘、彎、扁,還有最。教學中,可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式。
1、利用形象直觀的圖片或實物,幫助學生領會詞義。如看看圖上鴨子的尾巴,或者摸摸玩具鴨子的尾巴,學生就不難領會扁的意思了。其他幾個反映動物尾巴特點的詞也可采用此法進行教學。
2、通過比較,幫助學生領會詞語的用法。如最,若單純地講詞義或用法,很難說得清。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課文中描寫的六種動物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尾巴最好看,由此領會最的意思和用法。
3、聯系生活實際,在拓展引申中學會運用詞語。學生在弄懂了長、短、彎、扁等詞的意思后,教師可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什么東西長、什么東西短、扁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和彎意思相反的詞是什么、
本課句子的教學要與重點詞語的教學緊密結合。一般來講,重點詞語的意思弄懂了,整個句子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如孔雀的尾巴最好看這一句,學生明白了最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整句話。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這句比喻句時,不必告訴學生這是比喻句,也不必讓學生說出松鼠的尾巴與一把傘什么地方像。只要將松鼠的圖片與一把傘的圖片或實物放在一起讓學生看一看,使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到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就行了。
(四)朗讀
本篇課文整體的朗讀基調是輕松、歡快、俏皮的,就好像兩個小朋友在一問一答,做猜謎游戲。因此,在安排全文的朗讀時,除了讓每位學生自由讀外,還可安排同桌、男女生、小組等不同形式的對讀。在朗讀指導中,要著重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可先引導學生讀準句子中易讀錯的字,如誰,再提醒學生讀好一些詞語中的輕聲,如誰的、尾巴等,最后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問句末尾詞語的升調,如長、短、一把傘、等。可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個別讀、開火車讀等方式進行訓練。
(五)實踐活動
本課課后安排了一項讀讀畫畫的練習,目的是通過生動活潑的方式鞏固及拓展學生對動物尾巴特點的認識。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課文語言的掌握,更好地將游戲活動與學習語文緊密結合,這項練習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出示去掉尾巴的動物圖片(除課后練習中提示的,教師還可補充一些)。
2、出示動物尾巴的圖片(順序打亂)。
3、請學生自由、任意地選取一種動物的尾巴給動物安上,并要求學生說話:的尾巴。誰說得好、說得多,就將這個小動物的圖片獎勵給他。在說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注意保護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可多復制準備一些動物圖片以備獎勵。
4、請學生用彩筆給書后讀讀畫畫中的小動物添畫上尾巴。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本課教學設計著力體現重視朗讀訓練。同時根據教材實際和低齡學生的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字、詞、句的訓練。
(一)趣味揭題,學習生字
1、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一項特別的比賽,請我們每個小朋友做裁判。它們比什么呢、
2、教師當堂板書課題。引導學生認識比尾巴三個生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全文。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3、請同學們再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教師巡視,因材施教,注意讀書習慣的培養。)
4、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其他同學注意聽他讀得是否達到了要求。
5、評議、討論。
(1)指導朗讀問句。
(2)課文中講了哪些小動物比尾巴、
(出示文中六種動物的圖片,板書動物名稱,認讀生字,注意結合圖畫幫助學生認識生字的偏旁。)
(三)細讀課文,理解詞句
1、指導讀第一、二節。
(1)誰愿意學一學老師的樣子,出題考考大家、請你讀讀課文第一節,其他人聽他問句的語氣讀得像不像。
(2)誰會回答這些問題、請你讀讀課文第二節,其他人聽他答得對不對、好不好。
(3)看圖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學習相應詞句。
2、指導讀第三、四節。
(1)請同座位以對讀的方式練習朗讀三、四兩節課文。
(2)學習反映動物尾巴特點的詞句。
3、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做做手勢,把動物尾巴的特點表現出來。
(四)熟讀成誦,拓展延伸
1、請同學以分組對讀、男女生對讀的方式朗讀全文。
2、嘗試背誦。
3、完成課后讀讀畫畫練習。
(五)復習生字詞
(六)練習寫字
【【精選】語文教案匯總6篇】相關文章:
精選語文教案匯總5篇05-27
【精選】語文教案匯總7篇05-16
精選語文教案匯總7篇05-30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5篇05-30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7篇05-2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匯總9篇05-13
【精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5篇05-31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8篇05-15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6篇05-29
【精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7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