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絕句《赤壁》譯文及賞析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系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絕句《赤壁》譯文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原文】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注釋】
折戟:折斷的戟。戟,古代兵器。
銷:銷蝕。
將:拿起。
磨洗:磨光洗凈。
認前朝:認出戟是東吳破曹時的遺物。
東風:指三國時期的一個戰役──火燒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輕時即有才名,人呼周郎。后任吳軍大都督,曾參與赤壁之戰并為此戰役中的主要人物。
銅雀:即銅雀臺,曹操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建造的一座樓臺,樓頂里有大銅雀,臺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樂處。
二喬:東吳喬公的兩個女兒,一嫁前國主孫策(孫權兄),稱大喬,一嫁軍事統帥周瑜,稱小喬,合稱“二喬”。
【譯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銹盡的斷戟。自己磨洗后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
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賞析】
詩篇的開頭借一件古物興起對前朝人、事、物的慨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后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里,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里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云。戰戟折斷沉沙卻未被銷蝕,暗含著歲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發現了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銹跡斑斑的“折戟”,使得詩人思緒萬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凈出來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赤壁之戰遺留下來的兵器。這樣前朝的遺物又進一步引發作者浮想聯翩的思緒,為后文抒懷作了很好的鋪墊。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后兩句久為人們所傳誦的佳句,意為倘若當年東風不幫助周瑜的話,那么銅雀臺就會深深地鎖住東吳二喬了。這里涉及到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這對于詩人而言是相當清楚的,因為杜牧本人有經邦濟世之才,通曉政治軍事,對歷史時事是非常熟悉的。眾所周知,赤壁之戰吳勝曹敗,可此處作者進行了逆向思維大膽地設想,提出了一個與歷史事實相反的假設。假若當年東風不幫助周瑜的話,那結果會如何呢?詩人并未直言戰爭的結局。而是說“銅雀春深鎖二喬”,銅雀臺乃曹操驕奢淫樂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這里的銅雀臺,讓人不禁聯想到曹操風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風流韻味,最后再用一個“鎖”字,進一步突顯其金屋藏嬌之意。把硝煙彌漫的戰爭勝負寫得如此蘊藉,實在令人佩服。
【拓展】
藝術特色
從藝術上看,詩人杜牧在前兩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虛托手法,這是唐代詩人寫詩作文的常用手法,這就好比寫當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來寫;還有詩中運用了以小見大這種表現手法,詩的后兩句寫戰爭的勝負時,作者并未點破,而是通過大小喬這兩個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運來表達設想中東吳敗亡的結局,真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試想,若東吳前國主和當朝主帥之妻均已被曹軍擄去銅雀臺,那戰爭的結局不言自明,這就使得全詩既生動形象,又含蓄蘊藉,富有情致。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發。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古詩絕句《赤壁》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絕句閨怨譯文及賞析02-04
古詩絕句《元日》譯文及賞析02-04
古詩絕句鹿柴譯文及賞析02-04
古詩絕句《金谷園》譯文及賞析01-08
古詩絕句《月夜》譯文及賞析12-30
古詩絕句《烏衣巷》譯文及賞析12-30
古詩絕句《渡漢江》譯文及賞析02-07
古詩絕句《詠月》譯文及賞析02-04
古詩絕句《夏日山中》譯文及賞析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