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華)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
在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題往往會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為了提高同學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下面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供大家參考。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 1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大興安嶺度過的。那里一進入九月,大地上的綠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會裊裊飄向山林河流,漫長的冬天緩緩地拉開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爐就被點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護神一樣,每天都要眨著眼睛釋放溫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姍姍來臨時,火爐才能熄滅。
火爐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們就得跟著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兩種:手推車和爬犁。手推車是橡皮輪子的,體積大,既能走土路裝載又多,所以大多數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進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暢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腳就不靈便了,而且它裝載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我家的手推車是二手貨,有些破舊,看上去就像一個辛勞過度的人,滿面疲憊的樣子。它的車胎常常慢撒氣,所以我們拉柴火時,就得帶著一個氣管子,好隨時給它打氣。否則,你裝了滿滿一車柴火要回家時,它卻像一個餓癟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無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幫你把柴火運出山呢?
我們家拉柴火,都是由父親帶領著的。姐姐是個干活實在的孩子,所以父親每次都要帶著她。弟弟呢,那時雖然也就是八九歲的光景,但父親為了讓他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時不時也把他帶著。他穿得厚厚的跟著,看上去就像一頭小熊。我們通常是吃過早飯就出發,我們姊妹三人推著空車上山,父親抽著煙跟在我們身后。冬日的陽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睜不開眼睛。父親生性樂觀,很風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聲有時會把樹上的鳥給驚飛了。我們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風刮倒的樹木,它們已經半干了,沒有利用價值,最適宜做燒柴。那些生長著的鮮樹,比如落葉松、白樺、樟子松是絕對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樹,我記得有枝椏縱橫的柞樹和青色的水冬瓜樹。父親是個愛樹的人,他從來不伐鮮樹,所以我們家拉燒柴是鎮上最本分的人家。為了這,我們就比別人家拉燒柴要費勁些,回來得也會晚。因為風倒木是有限的,它們被積雪覆蓋著,很難被發現。我最樂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尋找風倒木。往往是尋著找著,聽見啄木鳥“篤篤”地在吃樹縫中的蟲子,我就會停下來看啄木鳥;而要是看見了一只白兔奔跑而過,我又會停下來看它留下的足跡。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風,所以我找到風倒木的機會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時候,父親的喊聲會傳來,他吆喝我過去,說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著鋸聲走過去。父親用鋸把風倒木鋸成幾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細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車的路上,總要有一段距離。有的時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聳肩把風倒木丟在地上,對父親大聲抗議:“我扛不動!”那語氣帶著幾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風倒木把她壓得抬不起頭來,走得直搖晃,她也咬牙堅持著把它運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說,她之所以個子矮,完全是因為小的時候扛木頭給壓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長得高,是由于偷懶的緣故。為此,有時我會覺得愧疚。
冬天的時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是司空見慣的。在山里呆得時間久了,我和弟弟都覺得手腳發涼。父親就會劃拉一堆枝椏,為我們籠一堆火。潔白的雪地上,跳躍著一簇橘黃色的火焰,那畫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湊上去烤火。因為有了這團火,我和弟弟開始用棉花包裹著幾個土豆藏到懷里,帶到山里來,待父親點起火后,我們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當火熄滅后,土豆也熟了,我們就站在寒風中吃熱騰騰、香噴噴的土豆。后來父親發現了我們帶土豆,他沒有責備我們,反而鼓勵我們多帶幾個,他也跟著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燒柴還沒扛出一根呢,我就嚷著冷,讓父親給我們點火。父親常常嗔怪我,說我是只又懶又饞的貓。
天越冷,火爐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爐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飽它。漸漸地,我厭倦去山里了,因為每天即使沒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幾里雪路后,回來后腿腳也酸痛了。我盼著自己的腳生凍瘡,那樣就可以理直氣壯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凍瘡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著父親去山里。
現在想來,我十分感激父親,他讓我在少年時期能與大自然有那么親密的接觸,讓冬日的那種蒼茫和壯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潤著我。每當我從山里回來,聽著柴火在火爐中“噼啪劈啪”地燃燒,都會有一股莫名的感動。我覺得柴火燃燒的的聲音就是歌聲,火爐它會唱歌。火爐在漫長的冬季中就是一個有著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聲使我懂得生活的艱辛和樸素,懂得勞動的快樂,懂得溫暖的獲得是有代價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憶少年時代的生活,火爐的影子就會悄然浮現。雖然現在我已經脫離了與火爐相伴的生活,但我不會忘記它,不會忘記它的歌聲。它那溫柔而富有激情的歌聲在我心中永遠不會消逝!
21.“我們家拉燒柴是鎮上最本分的人家”一句中“本分”是什么意思?從我們家拉燒柴的“本分”做法中可以看出父親具有什么樣的優秀品質?(3分)
22.文中“冬天一到,火爐就被點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護神一樣,每天都要眨著眼睛釋放溫暖”一句意蘊豐富,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對此句進行評析。(4分)
23.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3分)
24.不倦歌唱的火爐陪伴“我們”度過漫長的冬季,但拉柴卻充滿了艱辛。請談談艱辛的具體表現。(至少答出四方面)(4分) 25.勞動是艱辛的,“我”卻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從“我”在尋找風倒木時表現出來的“貪玩”中可以看出“我”是個什么樣的孩子?(3分)
26.作者把取暖的火爐比喻成“有著金嗓子的歌手”,蘊含了什么樣的深意?(4分)
27.作者追憶少年往事,從中領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哪一點引發了你更深入的思考?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悟。(5分)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答案:
21.做事守規矩(安分守己)圍繞“愛護樹木、熱愛自然、有樸素的環境意識”回答即可。
22.圍繞“比喻、擬人或語言生動形象“回答皆可。示例①”像冬夜的守護神“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火爐的重要,驅走了冬日的嚴寒,帶來了溫暖。示例②“眨著眼睛”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爐火跳動的情態。示例③這句話語言生動形象,用“守護神”形象地寫出了火爐的重要,用“眨著眼睛”生動地表現了爐火跳動的情態。
23.圍繞“火爐吞吃柴火承接上文,寒假跟大人上山拉柴引起下文”回答即可。
24.圍繞“冬季漫長、天氣寒冷、工具破舊、路途遙遠、找風倒木困難、扛風倒木累”回答即可。
25.圍繞“喜愛大自然、有童心童趣、天真活潑”回答即可。
26.圍繞“熱愛、樂觀、感激、美好”回答即可。示例:火爐“噼啪”的燃燒聲,就像一首動聽的歌曲,這里面蘊含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對那段美好時光的感激之情。
27.圍繞“人與自然的親密接觸”、“生活的艱辛和樸素”、“勞動的快樂”、“溫暖的獲得是有代價的”、“少年時期生活對人一生的影響”等方面回答皆可。“思考”不能停留在原文的層面上,要更進一層,如“溫暖的獲得是有代價的”讓我們深入思考“任何成功的獲得都是有代價的”。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 2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 題。
何容何許人也
老舍
粗枝大葉的我可以把與我年紀相仿佛的好友們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因經濟的壓迫或別種原因,沒有機會充分發展自己的才力。第二類差不多都是悲劇里的角色。他們是舊時代的棄兒,新時代的伴郎。這些人們帶著滿肚子的委屈,而且還得到處揚著頭微笑,好像天下與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這樣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沒有一點“新”氣,更提不到“洋”氣。他的“古道”使他柔順像個羊,同時能使他硬如鐵。當他硬的時候,不要說巴結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順的時候,他的感情完全受著理智的調動:比如說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晝夜的去給守著,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減少友人一點痛苦;及至友人們都睡了,他才獨對著垂死的小兒落淚。反之,對于他以為不是東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難堪。
怎樣能被他“承認”呢?第一個條件是光明磊落。所謂光明磊落就是一個人能把舊禮教中那些舍己從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動上。而且用得自然單純,不為著什么利益與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愛,使他窮,使他的生活沒有規律,使他不能多寫文章——非到極滿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結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風趣。作什么他都出全力,為是對得起人,而成績未必好。可是他愿費力不討好,不肯希望“歪打正著”。他不常喝酒,一喝起來他可就認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該!在他思索的時候,他是心細如發。他以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忽細忽粗,正如其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瘋子,但是這種矛盾的現象,使他“闊”不起來。對于自己物質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將就;對于擇業擇友,一點也不將就。他用消極的安貧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積極發展。無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靜觀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風涼話是含著這雙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別的朋友們那樣有種種無法解決的,眼看著越纏越緊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來比較他們,似乎他還該算個幸運的。可是我拿他作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為他沒有顯然的困難,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設法擺脫。他的默默悲哀是時代與個人都微笑不語,看到底誰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須和一切妥協:舊東西中的好的壞的,新東西中的好的壞的,一齊等著他給喊好;自要他肯給它們喊好,他就頗有希望成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這么辦。同時他也知道毀壞了自己并不是怎樣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協而變成永不洗臉的名士。怎辦呢?他只交下幾個好朋友,大家到一塊兒,有的說便說,沒的說彼此就愣著也好。他也教書,也編書,月間進上幾十塊錢就可以過去。他不講穿,不講究食住,外表上是平靜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見的風浪。真喝醉了的時候也會放聲的哭,也許是哭自己,也許是哭別人。
②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騰自己的好處。不過,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勁兒似的。努力自勵的人,假若沒有腦子,往往比懶一些的更容易自誤誤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當個猴子耍給人家看。好、壞,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著這個。
他喜愛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幾位說得來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1.“他們是舊時代的棄兒,新時代的伴郎。”請分析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案】點題;引領全文。(每點2分)
【解析】這句話,是對文題的回答,所以是點題;同時引出后面的'“何容兄”,從而引出下文寫何容兄的性格特點。
【評價】本題屬于“作用題”,答案應涉及兩大方面——“內容上”和“結構上”,但所給答案只是結構方面的,不涉及內容方面(當然,有人將“點題”視為內容)。而且“引領全文”似是錯誤答案,因為若是引領全文,則全文得寫“他們是舊時代的棄兒,新時代的伴郎”,然而下文卻不是這么寫的。所以答案應該改為:
內容上:是對何容等一類人是何許人進行回答,并引出“何容兄”。
結構上:點題;引出下文寫何容兄的性格特點。(1點1分)
12.文章多處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現象”,請分別從交往、生活、心理三個方面加以概括。(4分)
【答案】交往:柔順像個羊,同時硬如鐵。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來就認真。心理:心思忽細忽粗。外表平靜沉默,內心矛盾痛苦。(1點1分)
【解析】本題屬于概括題,其要點依據題目提示可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均分布于第二段至第四段中,而且都是作者的評價語(議論性語句),只是要答出“矛盾”的雙方來,所以審題相當重要。
【評點】此題其實是人物形象題,文章雖在語言表達上有些當時的口語化色彩,與我們相距有點遠,但亦是容易讀懂的,因而不存在答題難度。
13.聯系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請分析“好、壞,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著這個”這句話,并說明它表現了何容什么性格特點?(6分)
【答案】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何容都坦然地展示個性。性格特點:堅持自我,不妥協、不改變。
【解析】“好、壞,何容是何容:……”與文中兩處劃線句,都是講何容的性格特點的:第一處劃線是言其“不妥協”,第二處劃線是言其“不改變”,“何容是何容”暗含“堅持自我”。而“他的微笑”則是講其能坦然面對一切;對于“好、壞”,“何容是何容”,則還含有“置之不理”之意。能抓住這些或明或暗的信息,此題得分應該相當不錯。
【評點】此題有兩問:第一問實際是含義題;第二問仍是人物形象題。回答這兩問,題干提示聯系文中兩處畫線句,其意在給考生以作答的方向或者說是暗示,因而其難度并不是很大,關鍵是在審題上是否能審題準確。
14.“他喜愛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幾位說得來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內涵。(6分)
【答案】①說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②表露出作者對何容的理解、認可之意。③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這樣的人。④暗示了何容對時世的失望。
【解析】探究句子的內涵,首先要考慮句子的含義,而后要考慮作者的情感態度、寫作意圖。
【評點】此題出得是相當巧妙的,因為在必修教材中有老舍的一篇散文《想北平》,這難道不是一種有意而為之?不過答案①和④應放在一起來答,這樣似乎更好些。
【總評】這篇散文選得有點出人意料,甚像實用類文本閱讀;題目設置很講人文關懷,處處給予提示,不設置審題障礙,這是繼2012年高考以來的所體現出的命題者越來越廣闊的胸襟,值得稱贊!但第11題,在答案的設置上是有些問題的,懇請命題人能關注或者深入一線教學,讓命題跟實際教與學貼合得更緊一些!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 3
雪
[蘇]康斯坦丁帕烏斯托夫斯基
彼得洛芙娜搬來一個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兒瓦麗婭。
這座只有三個房間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園。
離婚后的彼得洛芙娜離開莫斯科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習慣這座空曠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經不可能了。她在這座小城的軍醫院找了事做,受傷的心也就暫時安定下來了。
漸漸地,她有點喜歡上這座小城了,喜歡上了這小城冬日里潔白、溫柔的雪。她漸漸習慣了小屋里擺放著的那架走了調的鋼琴,習慣了掛在墻上的那些業已發黃的照片。
她知道老人有一個兒子,如今正在黑海艦隊上服役。桌上有一張他的照片。有時,她會拿起他的照片,端詳一番,她總是隱約覺得似乎見過他,可是,是在哪里呢?是什么時候的事呢?
水兵那雙安詳的眼睛仿佛在問:“喂,怎么樣?難道您真的想不起來,我們是在哪里相會的嗎?”
冬天到來之后,陸續有寫給波塔波夫老頭的信寄來。彼得洛芙娜把這些信都疊放在書桌上。有一天夜里,她醒了過來。窗外的白雪發出昏暗的光亮。她點燃桌上的蠟燭,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開了信封,環顧了片刻,便讀了起來。
“親愛的老爺子,”她念道,“我從戰場上下來已經在醫院里躺了一個月了。傷不是很重。總的來說,傷快要養好啦。”
“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著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們家這座小屋,但這些離我似乎都非常遙遠。我只要一閉上眼睛,立刻就會看到:我好像正在推開小門,走進花園。這是在冬天,白雪皚皚,可是通向那座舊亭子的小徑被清掃得干干凈凈,鋼琴當然已經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狀的蠟燭插在了燭臺上。鋼琴上擺著的還是那些曲譜:《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曲《為了遙遠的祖國的海岸……》。門上的鈴還響嗎?我走的時候還是沒來得及把這修好。我難道還能再見到這一切嗎?我明白,我在保衛的不僅是整個國家,也在保衛這個國家里的每一個角落,包括我們家的花園小屋。
“我出院后,會有一個很短的時間回家探親。我還不能確定。不過最好別等。”
她思忖,或許就在這兩天內,這個陌生人就會從前線回來。
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麗婭拿起木鏟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徑。這座亭子已經非常破舊了。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門鈴,她按了按門鈴,門鈴響了起來,聲音很大。她顯得格外精神,面色緋紅,說話嗓門特別大。她從城里請來了一位老技師,他修好了鋼琴,說這確是一架好鋼琴。
老技師走了之后,彼得洛芙娜小心翼翼地從抽屜翻找出一包粗粗的螺旋狀蠟燭。她把蠟燭插到了鋼琴架上的.燭臺上。晚上,她點燃蠟燭,坐到鋼琴前,頓時,整個房子都充滿了音樂聲。
還在火車上,波塔波夫中尉就算好了,留給他待在父親那兒的時間不超過一晝夜。火車是下午到達小城的。就在車站,中尉從認識的站長那兒了解到,父親已經在一個月前去世了,如今在這座屋里住著的是一個帶著女兒從莫斯科來的陌生的女歌唱家。站長建議中尉就別回家去了。
中尉沉默了一會,說了聲“謝謝”,便走了出去。站長看著他的背影,搖了搖頭。
穿過小城,一片暮靄中,波塔波夫終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開小門,可是小門還是咯吱地響了一聲。花園仿佛抖動了一下。樹枝上有雪花簌簌飄落,沙沙作響。他環視四周。雪地里,一條已打掃干凈的小徑通向舊亭子,他不知不覺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欄桿上。遠方,森林的盡頭,天空霧蒙蒙一片,呈現出粉紅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層后面慢慢升起的緣故。
“怎么會是這樣?”波塔波夫一臉茫然,輕聲地自言自語道。
不知是誰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波塔波夫的肩膀。他回過頭去。在他身后站著一位年輕的女人。“進屋吧,別在這站著。”女人輕輕說。波塔波夫一言不發。女人拽著他的袖口,沿著打掃干凈的小徑走向小木屋。快到臺階的時候,波塔波夫停了下來,感到喉嚨里一陣痙攣,幾乎喘不上氣來。女人還是那樣輕柔地說道:“沒關系。請您別拘束。很快就會過去的。”
他進了屋子。整個晚上波塔波夫都無法消除一種奇怪的幻覺,仿佛他處在一種飄然的、影影綽綽的,但卻十分真實可靠的夢境中。鋼琴、蠟燭……屋子里的一切都如他當初想看見的一樣。
彼得洛芙娜坐到鋼琴前,小心翼翼地彈奏了幾曲,轉過身,對波塔波夫說:
“我覺得我好像在哪兒見過您。”
“也許吧,”波塔波夫答道,“不過,想不起來啦。”
幾天之后,彼得洛芙娜收到了波塔波夫寫來的信。
“我當然記得我們是在哪里相逢的,”波塔波夫寫道,“可是我不想在家里對您說。您還記得1927年在利瓦季亞嗎?在一條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您的倩影就永遠刻在了我腦海里。當我看著您的背影遠逝,我就知道,您是會讓我的一生發生改變的人。可我當時不知為什么就是沒有追上去。在這條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就永遠失去了您。不過,生活看來對我還是很寬厚的,讓我又遇上了您。如果能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如果您需要我的生命,那它當然是屬于您的。”
彼得洛芙娜放下手中的信,兩眼朦朧地望著窗外那白雪皚皚的花園,低聲說道:
“天吶,我從來沒有去過利瓦季亞!從來沒有!可是,現在這還有什么意義嗎?該不該讓他知道這一點呢?或者干脆欺騙一下我自己吧!”
她捂住自己的雙眼,笑了起來。
1943年(有刪改)
答①使用疊詞、擬聲詞。如用“簌簌”“沙沙”等摹寫環境,襯托人物心理。
②語言具有暗示性(或具有象征色彩)。如通過描寫月亮升起,暗示(或象征)波塔波夫內心重燃希望。
③語言具有詩化風格。如通過“花園仿佛抖動了一下”的擬人化描寫,表現波塔波夫內心的情感波瀾,情景交融,充滿詩意。
11.簡析彼得洛芙娜這一人物形象。(4分)
答①體貼別人、善解人意。當她從信中得知男主人公的期待之后,幫他實現了愿望。
②多情、浪漫。比如修好門鈴后,她對即將回來的男主人公充滿了期待,興奮得面色緋紅。
③熱愛生活、積極主動。離婚后移居小城的她,積極擁抱生活的新變化。見到不敢進屋的男主人公,主動拉他進屋,并為他彈奏鋼琴。
12.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說結構緊湊?(6分)
答①情節前后照應。小說開頭以懸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覺得和對方似曾相識,結尾呼應。
②利用書信來加快小說的敘述節奏。通過書信,將男女主人公的心靈迅速拉近。
③利用景物進行前后勾連。雪、鋼琴、蠟燭等景物反復出現并前后勾連、照應。
④場景相對集中。通過壓縮空間的方式,將場景集中到波塔波夫老人的花園、小屋。
13.鋼琴的修復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試加以分析。(6分)
答①心理創傷的修復。受傷的心靈就像小說中架走了調的鋼琴,鋼琴修復寓有人們的心理創傷得到修復并重新奏響心靈的美好樂章之意。
②愛情的修復。戰爭背景下被沖淡的愛情樂章重新奏響。
③戰后家園與生活的重建。戰后家園重建與美好生活的樂章重新奏響。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相關文章: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真題06-05
歷年高考真題: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13
(熱)歷年高考真題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5-25
2022高考語文作文真題匯總06-06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10-14
高考小說閱讀理解05-25
語文閱讀理解04-17
閱讀理解之主旨題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