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閱讀理解 推薦度:
- 文言文閱讀理解 推薦度:
- 文言文閱讀理解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通用]文言文閱讀理解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文言文的類型有哪些,你見過的文言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閱讀理解,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言文閱讀理解1
一、基礎(chǔ)性理解問答
1、面對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贊美,鄒忌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zhì)?
答:圍繞“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來答。示例: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
2、鄒忌認(rèn)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答:因為齊王身邊的人阿諛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聽到真實的情況。意對即可。
3、“王曰‘善’。”請你結(jié)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達(dá)作用。
答:一是說明鄒忌藝術(shù)的進(jìn)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說明齊威王善于納諫
4、揣摩“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yuǎn)甚。暮寢而思之”,說說這段描寫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活動,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人物的活動分為三個層次。鄒忌對徐公“孰視之”,表明他的認(rèn)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窺鏡而自視”是為了作比較,顯示出鄒忌雖不自信但也不輕信;“暮寢而思之”則表明他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
5、齊威王下令后,進(jìn)諫者由“門庭若市”到“時時而漸進(jìn)”,再到“無可進(jìn)者”,這種變化說明了什么?
答:齊王納諫后,朝政的弊端越來越少;螨R王納諫后,需要改進(jìn)的地方越來越少。兩個要點:一是齊王納諫,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進(jìn)的地方越來越少。后一點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之類亦可。
6、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答:這篇課文在寫作上采用設(shè)喻說理的方法。
7、“王”下令是受了誰的啟發(fā)?他頒布了什么命令?他為什么要頒布這一道命令?
答:受了鄒忌的啟發(fā);“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讓人們敢于說真話,實現(xiàn)剤國治國安民、繁榮富強。
8、“令初下,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說明了什么問題?
答:說明在此之前,齊國的朝政等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9、“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戰(zhàn)勝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答:“此”指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這種情況!皯(zhàn)勝于朝廷”是指內(nèi)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別的國家畏服。
10、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鄒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齊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請問那句俗語是不是錯了?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答:那句俗語沒有錯。我們可以有新的理解。勸誡別人要看對象,有人適合聽順耳之言,有人則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一定要講究勸誡方式。既然是給別人提建議或意見,又希望被別人接受,最好選擇一種讓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11、鄒忌善于進(jìn)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為。
答:察納雅言(開張圣聽咨諏善道)
12、鄒忌勸諫齊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答: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齊王,使他樂于接受(或高明在現(xiàn)身說法,使齊王容易接受)。
13、請簡要分析文中兩個人物的形象特點。
答:A鄒忌:能在一片贊揚聲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發(fā)現(xiàn)問題,進(jìn)行分析思索,尋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時作為齊國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幫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責(zé)任感,敢于大膽地堅持真理,諷勸威王;有善于運用能啟發(fā)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說服對方。
B、齊威王:在本文他是一個心胸寬闊,氣度宏大,知錯能改的賢明君主。他能從諫如流,付諸行動,除了與鄒忌善諷有關(guān)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決心。
14、你認(rèn)為這篇文章表達(dá)了怎樣的主題?
答:本文記敘了戰(zhàn)國時齊國政治家鄒忌諷諫齊威王納諫的故事,說明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一味喜歡聽奉承話。做國君的更要虛心納諫,才能使政治修明,國家得到治理。
15、本文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中心突出,詳略得當(dāng),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具體說明。
答:全文著墨最多的是第一段,因為這一段描寫的內(nèi)容是下文諷諫之舉動的來源,所以有必要詳寫。相比之下,最后一段寫齊王納諫除弊之效則顯得簡括而含蓄。它沒有直接寫齊王納諫后如何修明,人民如何滿意。而只是寫了下令之后進(jìn)諫由“門庭若市”逐漸減少到“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以及別國的反應(yīng),來含蓄地說明齊國已達(dá)到了大治。
16、仔細(xì)閱讀課文,說說作者是如何通過比喻、類比來說理的。
答:課文先寫比美的事情,以比美為后面的進(jìn)諫除蔽作鋪墊,小中確實可以包含著大。比美這件生活小事同國家大事之間,在“受蔽”這一點上,有相似之處,可供類比。作者把兩件事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能收到很好的說服效果。
17、把你知道的有關(guān)《戰(zhàn)國策》的情況寫在下面。
答:《戰(zhàn)國策》原為漢初人匯編各諸侯國史書而成,稱《長短》《國事》《長書》《國策》等等,后來經(jīng)西漢末年的劉向重新編排整理,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等十二策,33篇,定名為《戰(zhàn)國策》。它是一部歷史散文著作,有很重要的史料價值和一定的文學(xué)價值,書中著重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一些謀臣策士的言論和謀略,其中寫600多個不同類型的人物,有許多人物寫得十分突出。
18、針對鄒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問題,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異同?試結(jié)合具體的語句分析說明不同在哪里。
答:相同的是都贊揚了鄒忌比徐公美;妻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這是熱情地贊揚鄒忌的“美甚”,反映了妻對夫的偏愛;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為怕,所以不得不敷衍地說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這比妻的贊美差多了;客的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陳述句,比妾的反問句,語氣更輕了,這是因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
19、“朝服衣冠,窺鏡,問妻”這三個行動表現(xiàn)出鄒忌什么樣的.心態(tài)?答:自覺其美,頗有炫耀之意,20、“復(fù)問其妾,再問來客”等行動表現(xiàn)了鄒忌什么樣的心理?
答:其妻的過分贊美之詞和徐公是齊國著稱的美男子這一客觀事實,使他反而不敢自信,說明他尚有自知之明;于是有“復(fù)問其妾,再問來客”等行為。這正是他很想勝過徐公,又懷疑不如徐公的心理。
21.當(dāng)徐公來時,鄒忌當(dāng)面孰視之,發(fā)現(xiàn)不如徐公美,還不甘心,又窺鏡自照來比較,更覺得弗如遠(yuǎn)甚,這表現(xiàn)了鄒忌什么樣的精神?
答:不肯盲目自信,事必躬親考察的求實精神。
22、本文在刻畫人物形象上采取了哪些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有什么好處?
答:細(xì)節(jié)描寫、對話描寫、心理描寫。有力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3、鄒忌是怎樣說服齊王的?
答:一、以切身經(jīng)歷設(shè)喻,指出妻,妾,客美我的不同原因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二、把家事同國事類比。拿齊王的地位同自己做比較,指出”宮婦左右……有求于王”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jié)論。使齊王接受納諫。
24、本文說明了什么道理?
答:國君必須廣泛聽取人們的意見,這樣才能革除弊端,振興國家。
25、從鄒忌與徐公比美的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鄒忌是什么樣的的一個人?
答:注重調(diào)查研究,實事求是能夠正確對待自己,也能夠正確對待別人,不偏聽偏信,有自知之明。
26、結(jié)合實際,談?wù)劚疚牡默F(xiàn)實意義?
答: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要經(jīng)常聽取他人的批評,及時改正缺點錯誤,這樣才能不斷進(jìn)步
二、開放性理解問答
1、請就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內(nèi)容或?qū)懛▽懸欢卧u注性的文字。
答:能圍繞內(nèi)容或?qū)懛ǖ哪骋环矫孢M(jìn)行評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勵有創(chuàng)見的表述。示例,內(nèi)容方面:鄒忌能以自身為例,由家事巧妙地聯(lián)系到國事,諷勸齊王納諫除蔽;寫法方面:把家事和國事進(jìn)行類比,推己及人,以此達(dá)到諷勸的目的。
2、威王一“善”,政局迥異,初時“門庭若市”,后來“無可進(jìn)者”,請根據(jù)“無可進(jìn)者”寫出“門庭若市”的反義成語!伴T庭若市”體現(xiàn)了威王的“廣開言路”,在我們學(xué)過的古文中,還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廣開言路”的問題?
答:“門可羅雀”或“門庭冷落”《出師表》
3、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睆恼Z言運用的角度,鄒忌的進(jìn)諫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
答: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與同學(xué)、父母、師長等的交往過程中,在向?qū)Ψ教岢鲆庖娀蚪ㄗh時,如果能講究說話方式,語言含蓄委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順耳,從而使對方愉快接受。
4、對文中的鄒忌和齊威王,你更欣賞誰?請簡述理由。
答:只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并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即可。
示例1:喜歡鄒忌——他有勇氣,說話講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歡齊威王——他胸懷寬廣,虛心納諫,有富國強兵的愿望等。
5、鄒忌的諫言和諸葛亮《出師表》中的進(jìn)言有相似之處,鄒忌的建議是什么?請用《出師表》中的四字詞語來回答;鄒忌進(jìn)諫的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
答:建議:開張圣聽(“咨諏善道”或“察納雅言”)
啟示:在人際交往中要尊重對方,用對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議,注意語言委婉。
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只要能圍繞委婉的說話方式談啟示,言之成理即可。
6、從文中看,齊威王最終能使齊國“戰(zhàn)勝于朝廷”,達(dá)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啟示?請結(jié)合你的生活體驗,簡要談?wù)勀愕目捶ā?/p>
答:首先,威王虛心納諫、從諫如流;其次,威王手下的賢臣如鄒忌等人勇于上諫,有高超的治國才能和鋒利巧妙的言辭也是很重要的。這啟示我們要學(xué)會語言的藝術(shù),也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7、鄒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稱贊中,沒有得意忘形,還能保持清醒的判斷,最后承認(rèn)自己“弗如遠(yuǎn)甚”,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我們應(yīng)該從鄒忌身上學(xué)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說說你的認(rèn)識。
答:①對人對已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正視自己,論人客觀等表述亦可)。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習(xí)慣與自省的能力。③觀察事物深入細(xì)致,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正確認(rèn)識妻、妾、客的贊美動機等)。
8、文中鄒忌從與徐公的比美中,悟出了什么治國的道理?
答: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讓人們敢于說真話,這樣才能實現(xiàn)大治。(答對其中一方面即可)
9、“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痹诒磉_(dá)上的有什么作用?
答:使用排比句,營造了一種步步逼近的語勢,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給人以無可辯駁的感覺,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從語勢與論證關(guān)系上談即可)
10、從選文中看,齊國能“戰(zhàn)勝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請你從中概括出一條對我們的學(xué)習(xí)有指導(dǎo)意義的建議。
答:第一問:一是有鄒忌這樣的敢于直諫且善于勸諫的忠臣,二是齊威王善于采納群盲。第二問答案開赦,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要虛心地向師長、同學(xué)征求學(xué)習(xí)方面的意見。(2)要虛長、同學(xué)提出的學(xué)習(xí)方面的批評和建議。(3)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要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大膽質(zhì)疑。(4)要敢于、替干指出老師在教學(xué)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
11、《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向人們揭示了一個什么道理?
答: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一味喜歡聽奉承話。做國君的更要虛心納諫,才能使政治修明,國家得到治理。
12、中國歷史上不乏忠臣進(jìn)諫的故事,但他們的命運各不相同,請舉例說明如果想進(jìn)諫成功,需要什么條件?
答:比干勸諫商紂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魏征直言勸諫唐太宗而有“貞觀之治”說明,要想勸諫成功,需要臣子以國家為己任,有敢于進(jìn)諫的勇氣,還需要臣子有高超的語言技巧,委婉說理。同時也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采納正確建議,從諫如流。
13、文中的鄒忌由“比美”之事想到了國君受蒙敝的嚴(yán)重性。生活中的哪些小事也引起過你的思考,你是怎樣想的?
答:由洗澡想到思想。心靈上的塵埃,要是不“清洗”,人就會變質(zhì)。
14、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本文的內(nèi)容對于今天來說有哪些現(xiàn)實意義?
答:鄒忌有自知之明。善于分析問題。直言諷諫。齊王納諫,能取信于民。
15、臣子勸諫君主是有一定的進(jìn)諫藝術(shù)的是,你認(rèn)為鄒忌諷諫齊王獲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從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答:巧妙設(shè)喻,委婉勸諫,使齊王從中受到啟發(fā)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勸諫。從中我們應(yīng)受到這樣的啟示:在人際交往中,要尊重對方,語言要委婉,方法要得當(dāng)。
16、納諫除弊有何現(xiàn)實意義?
答:從領(lǐng)導(dǎo)者來講要正確認(rèn)識自己,要有清醒的頭腦。從勸諫者來說要講究方式方法,用便于接受的語言進(jìn)行勸諫。
17、談一談這個故事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答:現(xiàn)在我們?nèi)匀惶岢{諫除弊的做法,因為一個國家只有興利除弊,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國家才能興旺發(fā)達(dá),民族才能繁榮富強。如果不能聽取不同的意見和看法,那么這個國家、民族就面臨著滅亡的可能。
18、這篇文章對今天的為官者有什么教育意義?
答:當(dāng)今的為官者,在贊美聲中應(yīng)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所迷惑;不要只聽贊歌,要多聽取不同意見,廣開言路,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19、你從這篇文章中受到怎樣的啟迪和教育?
答:在他人的贊美面前,不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要審慎對待他人的贊美面前,不要被他人所利用。要廣開言路,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批評和不
文言文閱讀理解2
朱修之,字恭祖,義興平氏人也。曾祖燾,晉平西將軍。祖序,豫州刺史。父諶,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遷司徒從事中郎,文帝謂曰:卿曾祖昔為王導(dǎo)丞相中郎,卿今又為王弘中郎,可謂不忝爾祖矣。后隨彥之北伐。彥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臺,為虜所圍,數(shù)月糧盡,將士熏鼠而食之,遂陷于虜。
拓跋燾嘉其守節(jié),以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潛謀南歸,妻疑之,每流涕問其意,修之深嘉其義,竟不告也。后鮮卑馮弘稱燕王,拓跋燾伐之,修之與邢懷明并從。又有徐卓者,復(fù)欲率南人竊發(fā),事泄被誅。修之、懷明懼奔馮弘,弘不禮。留一年,會宋使傳詔至,修之名位素顯,傳詔見即拜之。彼國敬傳詔,謂為天子邊人,見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禮。時魏屢伐弘,或說弘遣修之歸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為黃門侍郎,累遷江夏內(nèi)史。雍州刺史劉道產(chǎn)卒,群蠻大動,修之為征西司馬討蠻,失利。孝武初,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寬簡,士眾悅附。及荊州刺史南郡王義宣反,檄修之舉兵;修之偽與之同,而遣使陳誠于帝。帝嘉之,以為荊州刺史。義宣聞修之不與己同,乃以魯秀為雍州刺史,擊襄陽。修之命斷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義宣敗于梁山單舟南走修之率眾南定遺寇時竺超民執(zhí)義宣修之至乃殺之以功封南昌縣侯。
修之治身清約,凡所贈貺,一無所受。有餉,或受之,而旋與佐吏分之,終不入己,唯以撫納群蠻為務(wù)。征為左民尚書,轉(zhuǎn)領(lǐng)軍將軍。去鎮(zhèn),秋毫無犯,計在州然油及牛馬谷草,以私錢十六萬償之。然性儉克少恩情,姊在鄉(xiāng)里,饑寒不立,修之未嘗供贍。嘗往視姊,姊欲激之,為設(shè)菜羹粗飯,修之曰:此乃貧家好食。致飽而去。
修之后墜車折腳,辭尚書,領(lǐng)崇憲太仆,仍加特進(jìn)、金紫光祿大夫。以腳疾不堪獨行,特給扶侍。卒,贈侍中,特進(jìn)如故。謚貞侯。
選自《宋史列傳第三十六朱修之傳》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可謂不忝爾祖矣忝:辱沒
B.又有徐卓者,復(fù)欲率南人竊發(fā)發(fā):謀叛
C.以為侍中,妻以宗室女妻:嫁
D.見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禮加:更加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將士熏鼠而食之致飽而去
B.遂陷于虜見其致敬于修之
C.乃以魯秀為雍州刺史此乃貧家好食
D.朱修之義興平氏人也竟不告也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朱修之能守節(jié)的一組是()(3分)
、倭粜拗_,為虜所圍②修之潛謀南歸③復(fù)欲率南人竊發(fā)
④而遣使陳誠于帝⑤修之率眾南定遺寇⑥然性儉克少恩情
A.①②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一樣,都擔(dān)任不小的官職。后來跟隨到彥之北伐,在留守滑臺的時候,被敵人圍困,雖堅持?jǐn)?shù)月,但最終被俘。
B.修之治身清廉簡約,凡是贈送的禮物,他一點都不接受,而發(fā)下的軍糧,他有時會接受下來,但很快就同下吏屬員分享,或用以安撫群蠻。
C.朱修之克勤克儉,廉潔奉公,從不對親屬額外照顧。他看望姐姐時,姐姐準(zhǔn)備了很差的飯菜來激他,但他不為所動,甘之如飴。
D.雖然拓跋燾很賞識他,但朱修之畢竟是南人而時時想著回去。后來在隨拓跋燾討伐馮弘時,終于找機會逃走,最終在傳詔的幫助下回到了宋國。
參考答案:
1.D解析:加:施加、施與、實行。
2.A解析:C:于是,就/B,被的意思/對的意思;D.判斷語氣/陳述語氣。
3.B解析:①僅僅說被圍困,③所說的是徐卓,⑥說的是朱修之太過節(jié)儉以致缺少親情。
4.A解析:B.餉,應(yīng)該是上面的饋贈,也不是拿來安撫群蠻;C項原文中說的是朱修之太過節(jié)儉以致薄情少義;D.在傳詔的幫助下回到了宋國不正確,回宋國是馮弘的派遣,并非出于傳詔的幫助。
參考譯文:
朱修之宇恭祖,義陽平氏人。曾祖朱燾,是晉朝的平西將軍。祖父朱序,曾任豫州刺史。父親朱諶,曾任益州刺史。修之從州主簿遷任司徒王弘的從事中郎,文帝對他說:你的曾祖當(dāng)過王導(dǎo)丞相的中郎官,你現(xiàn)在又做王弧的中郎官,可以說你沒有愧對祖先了。修之后來跟隨到彥之討伐北魏。彥之從黃河南岸率軍回朝,留下修之戍守滑臺,被虜寇圍困,幾個月后,糧食吃完了,將士們餓得用火熏老鼠吃,終于被虜寇俘獲。
北魏托跋燾嘉許他的'操守氣節(jié),任他為侍中,并把王室的女兒給他做妻子。修之暗中謀劃逃回南方,妻子對他也有所懷疑,常常流著淚詢問他的心意,修之非常贊美她的情義,但最終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她。后來,鮭皇人馮弘自稱燕王,治所在黃龍城,托跋燾去討伐他,修之與同時被俘的邢懷明一起隨從。當(dāng)時還有徐卓這個人,他想率領(lǐng)南方人暗中發(fā)動兵變,因事情敗露被殺。修之、懷明驚恐地投奔馮弘,馮弘并不以禮相待。修之在馮弘那里滯留了一年時間,正碰上宋朝派傳遞詔書的使者來到,修之的名望地位早就顯赫,傳遞詔書的使者見到他就下拜,馮弘尊敬傳遞詔書的使著,稱他是天子身邊的人,看到他向修之致敬,才開始對修之尊重有禮。這時北魏多次攻伐馮弘,有人勸馮弘派遣修之回南方尋求救援,于是就派修之前往。
元嘉九年,修之到達(dá)京城,文帝任他為黃門侍郎,屢次遷升任江夏內(nèi)史。雍州刺史劉道產(chǎn)死后,許多蠻人大動干戈,修之任征西司馬討伐蠻人,出師失利。孝武帝初年,任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事方面寬和簡易,士人和百姓都樂意依附他。到了劑州刺史南郡王義宣謀反時,義宣傳檄修之,要他舉兵響應(yīng)。修之假裝與他同謀,卻暗中派使者向孝武帝陳述對朝廷的忠心。孝武帝嘉獎他,任他為劑州刺史,加都督。義宣得知修之不與自己同謀,就用魯秀為雍州刺史,出擊襄陽。修之下令截斷馬鞍山的通道,魯秀不能前進(jìn),只好退兵。到義宣在梁山失敗,乘孤舟往南逃跑時,修之率兵向南,平定了殘余的賊寇。這時竺超民捉住義宣,修之領(lǐng)兵趕到,就殺死了義宣。由于這一功勞,封為南昌縣侯。
修之治身清廉簡約,凡是贈送的禮物,他一點都不接受,有人送食品,他有時接受下來,但很快就同下吏賭掉,始終不歸為己有,只把安撫接納眾蠻人作為自己的專務(wù)。后來朝廷征他為左民尚書,轉(zhuǎn)領(lǐng)軍將軍。離開鎮(zhèn)守之地時,軍紀(jì)嚴(yán)明,對百姓秋毫無犯,并且統(tǒng)計在雍州點燈所耗費的油及牛馬所吃的谷物草料,用自己的錢十六萬償還。不過,他的性格也過于節(jié)儉,缺乏親情,他姐姐在家鄉(xiāng),饑寒交迫,修之未曾接濟她。他曾經(jīng)前去探望姐姐,姐姐想激發(fā)他的惻隱之心,故意為他安排菜湯粗飯,修之卻說:這是貧寒人家最好的食物。飽食一餐而去。在這之前,新野庾彥連任益州刺史,攜帶姐姐到鎮(zhèn)所,分出俸祿的一半供養(yǎng)她,西部地區(qū)的人都稱贊他。
修之后來從車上掉下來折斷了腳,辭去左民尚書。領(lǐng)崇憲太仆,仍加特進(jìn)、金紫光祿大夫。由于腳病不能獨立行走,所以特地賜給他扶持侍從。死后,贈侍中,特進(jìn)如舊。謐號貞侯。
文言文閱讀理解3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真是就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來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乙】印度之人,隨地稱國,語其所美,謂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萬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qū)分,七十余國。時特暑熱,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②,丘陵舄鹵③;東則川野沃潤疇④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磽確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選自《大唐西域記》,有刪節(jié))
【注釋】①五印度.指當(dāng)時印度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②山阜(fù)隱軫【zhěn] 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鹵丘陵地帶是鹽堿地。舄鹵,鹽堿地。④疇∶已耕作的田地。⑤磽(qiāo)確:指土地十分貧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適宜耕種。
7.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印度之人 馬之千里者(《馬說》)
B.隨地稱國 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北乃山阜臆軫 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D.西方土地磽確 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8.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7分)
(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譯文:_________________
(2)北廣南挾,形如半月。
譯文:_________________
(3)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
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東 則 川 野 沃 潤 疇 隴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榮 茂
10.《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時陶弘景寫給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記》是千多年前玄奘西行的情況記述,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chǔ)。請分別用【甲】【乙】兩文中的四字短語概括選文的主要內(nèi)容。(4分)
答案:
7.B
8.(1)高高的山峰聳八云霄,清澈的溪流能見到水底。 (2)(印度的疆域)北面廣闊,南面狹窄,形狀好像半個月亮。 (3)這是大體狀況,大致簡要敘述一下。
9.東則川野沃潤/疇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
10.【甲】山川之美 【乙】封疆之域
文言文閱讀理解4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湃嗽疲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則,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xì),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①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注釋:①漫浪:隨隨便便。
【小題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解釋錯誤的的一項是( )A.然后可以有得爾:收獲B.其義自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C.自曉其義也:知道-.心到最急:著急
【小題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譯:
【小題3】讀書要分哪兩步進(jìn)行?(請用文章原句答)
答:
答案
【小題1】D
【小題1】心都已經(jīng)到了,難道眼口還不到嗎?
【小題1】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文言文閱讀理解5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玻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左傳·曹劌論戰(zhàn)》)
【乙】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zhàn)于莊公。公曰:“余不愛衣食于民,不愛牲玉于神!睂υ唬骸胺蚧荼径竺駳w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務(wù)治而小人務(wù)力,動不違時,財不過用,財用不匱,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無不聽,求福無不豐。今將惠以小賜,祀以獨恭。小賜不咸,獨恭不優(yōu)。不咸,民不歸也;不優(yōu),神弗福也。將何以戰(zhàn)?夫民求不匱于財,而神求優(yōu)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惫唬骸坝嗦牚z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睂υ唬骸笆莿t可矣。知夫茍中心圖民,智雖弗及,必將至焉! (《國語·魯語·曹劌問戰(zhàn)》)
8.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伲河瑾殣凵徶鲇倌喽蝗居嗖粣垡率秤诿 愛:熱愛——憐愛
、冢糊R師伐我?guī)熣咚詡鞯朗跇I(yè)解惑也 師:軍隊——老師
、郏河趾伍g焉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 間:參與——一會兒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伲喝馐痴弑桑茨苓h(yuǎn)謀。 譯文:
②: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 譯文:
10.文段甲中,曹劌見莊公前插入一段曹劌與鄉(xiāng)人的對白,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11.文段甲中,與文段乙中”小賜不咸,獨恭不優(yōu)。不咸,民不歸也;不優(yōu),神弗福也”內(nèi)容相照應(yīng)的語句是哪句 (2分)
答:
參考答案:
8.A;(評分:3分)
9.(1)那些居高位的人目光短淺,不能夠謀劃長遠(yuǎn)。(評分:2分)(2)寡君我審查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根據(jù)實情來決斷是非。(評分:2分)
10. 既寫出曹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的'愛國意識,又為后文的君臣兩段對白做鋪墊。(評分:每點1分,共2分)
11.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評分:每點1分,共2分)
文言文閱讀理解6
閱讀下文,完成第22-26題。(12分)
、儆酁槎你」餍袪,盡覽其奏議。其任安徽巡撫,奏準(zhǔn)棚民開山事甚力,大旨言與棚民相告訐者,皆溺于龍脈風(fēng)水之說,至有以數(shù)百畝之山,保一棺之土,棄典禮,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叢山峻嶺、人跡不可通之地,開種旱谷,以佐稻粱。人無閑民,地?zé)o遺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啟事端。余覽其說而是之。
②及余來宣城問諸鄉(xiāng)人皆言未開之山土堅石固草樹茂密腐葉積數(shù)年可二三寸,每天雨從樹至葉,從葉至土石,歷石罅滴瀝成泉,其下水也緩,又水下而土不隨其下。水緩,故低田受之不為災(zāi);而半月不雨,高田猶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鋤犁疏其土,一雨未畢,沙石隨下,奔流注壑澗中,皆填汙不可貯水,畢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無繼者。是為開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無稅之傭,而瘠有稅之戶也。余亦聞其說而是之。
、坂捣!利害之不能兩全也久矣。由前之說,可以息事;由后之說,可以保利。若無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憂,則吾蓋未得其術(shù)也。故記之以俟夫習(xí)民事者。
。ㄓ浥锩袷 〔清〕梅曾亮 )
22、第①段中當(dāng)?shù)匕傩辗磳ε锩耖_山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話回答)(1分)
23、本文前兩段均用“余覽(聞)其說而是之”作結(jié),試分別概括“其說”內(nèi)容。(2分)
24、分析第②段劃線句的表達(dá)效果。(2分)
25、對第③段劃線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前后兩種觀點各有優(yōu)點,或“息事”,或“保利”。
B、前觀點能夠平息棚民與“相告訐者”之間的沖突。
C、后觀點能夠避免開山所致?lián)p失,保持住最大利益。
D、前后觀點都是作者認(rèn)同的,但又看到二者的不足。
26、作者對“棚民開山”有沒有明確的觀點?對此你如何評價?(4分)
參考答案:
22.(1分)他們沉迷風(fēng)水迷信,擔(dān)心開山破壞好風(fēng)水。
23.(2分)第1處是指董文恪認(rèn)為開山具有使閑散百姓開荒獲利避免紛爭的益處(1分)。第二處其說是指鄉(xiāng)人認(rèn)為開山導(dǎo)致水土流失以致貽害能生長糧食的田地具有害處(1分)。
24.(2分)作者將復(fù)雜的意思濃縮為對偶句,對偶中又有對比(1分),突出棚民開山所導(dǎo)致的后果嚴(yán)重,實則是有害而無利之舉(1分)。 (評分說明:如從整句的角度來分析亦可。)
25.(3分)B
26.(4分)沒有明確觀點(1分)。只是對兩種情況作客觀分析(1分),分別指出棚民開山的利弊(1分)。這種客觀的不妄下結(jié)論的態(tài)度,值得肯定(1分)。提出問題供人討論,也為真正解決問題起到很積極的.作用(1分)。 (評分說明:判斷沒有明確觀點1分;后四點答到三點即給3分)
補充答案: 文章實有觀點(1分)。作者的觀點實在最后:養(yǎng)民術(shù)需習(xí)民事者推行(1分)。作者在1、2節(jié)看似通盤肯定兩種觀點,但其實都有對民事不可兩全的無奈?梢哉f,作者所有的主張都是”為百姓著想”這一觀點服務(wù)的(1分)。從作者看似矛盾的主張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百姓的理解,以及對官員”習(xí)民事”的呼喚,體現(xiàn)了憂民所憂的平民情懷(1分)。)
文言文閱讀理解7
李綱,字文紀(jì)。少慷慨,尚風(fēng)節(jié)。仕周為齊王憲參軍事。宣帝將殺憲,召僚屬誣左其罪,綱矢死無橈辭。及憲誅,露車載尸,故吏奔匿,綱撫棺號慟,為瘞訖,乃去。
事隋為太子洗馬。太子勇宴宮臣,左庶子唐令則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綱曰:令則官調(diào)護(hù),乃自比倡優(yōu),進(jìn)淫聲,惑視聽,誠使上聞之,豈不為殿下累乎?臣請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為樂耳!后勇廢,文帝切讓,官屬無敢對,綱獨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資中人,得賢者輔而善,得不肖導(dǎo)而惡,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過矣!擢尚書右丞。大業(yè)末,賊帥何潘仁劫為長史。
高祖受禪,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齊王元吉為并州總管,縱左右攘奪,民愁苦,宇文歆諫,不聽。劉武周入太原,元吉懼,棄軍奔京師,并州陷。帝怒,謂綱曰:王年少,不習(xí)事,故以歆及竇誕佐之。太原,興王地,兵十萬,粟支十年,奈何一旦棄去?歆建此計,我當(dāng)斬于軍。綱曰:王過惡,誕養(yǎng)成之。歆事王淺,有闕必諍。今賴歆計,使陛下不失愛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日,帝悟,于是釋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賴,猜間朝廷。綱頻諫不見聽,遂乞骸骨。帝罵曰:卿為潘仁長史,而羞朕尚書邪?綱頓首曰:潘仁,賊也,志殘殺,然每諫輒止,為其長史,故無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內(nèi)石,敢久為尚書乎?且臣事東宮,東宮又與臣忤,是以上印綬。帝謝曰: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乃拜太子少保,尚書、詹事如故。帝以綱隋名臣,手敕未嘗名。
貞觀四年,復(fù)為少師。每聽政,必詔綱與房玄齡、王珪侍坐。綱發(fā)言陳事,毅然不可奪。及疾,帝遣玄齡至家存問。明年卒,年八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貞,太子為立碑。 (選自《新唐書》第九十九卷,有刪改)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后勇廢,文帝切讓 讓,謙讓 B.陛下功成,厚自伐 伐,夸耀
C.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 幸,幸好 D .毅然不可奪 奪,奪取
5.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都正面表現(xiàn)李綱是直士的一組是( )
、侔荻Y部尚書兼太子詹事 ②綱頻諫不見聽,遂乞骸骨 ③知公直士,幸卒輔吾兒
④謚曰貞,太子為立碑 ⑤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 ⑥綱撫棺號慟,為瘞訖,乃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綱自幼意氣風(fēng)發(fā),崇尚高風(fēng)亮節(jié),先后在(北朝)周、隋、唐三朝做官。他為人正直,敢于直言進(jìn)諫,輔佐過多位太子。
B.齊王李元吉任并州總管時,遭逢劉武周叛亂,元吉沒有聽從宇文歆的建議,棄城逃回京師,致使太原淪陷。
C.因太子不聽勸諫,李綱申請退休,但是遭到了皇帝的反對。為表達(dá)對李綱的尊重,皇帝親自寫敕令時從來不曾直呼其名。
D.唐太宗非常器重李綱,每次臨朝聽政,必然令李綱和房玄齡、王珪陪同坐在身邊。李綱生病,皇帝還派房玄齡去慰問。
7.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太子資中人,得賢者輔而善,得不肖導(dǎo)而惡,何特太子罪邪?
。2)歆事王淺,有闕必諍。今賴歆計,使陛下不失愛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
參考答案:
4.B 5.C 6.B
參考譯文:
李綱,字文紀(jì)。少年時代意氣風(fēng)發(fā),崇尚高風(fēng)亮節(jié)。在周朝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事。宣帝準(zhǔn)備殺宇文憲,召來他的僚屬誣陷編造罪名,李綱誓死沒有屈從的言辭。等到宇文憲被殺后,李綱用沒有幃蓋的車子載著宇文憲的尸體。宇文憲生前的屬吏都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李綱扶著棺材嚎啕慟哭,為他安葬之后才離開。
李綱侍奉隋朝擔(dān)任太子洗馬。太子楊勇宴請東宮臣子,左庶子唐令則彈奏琵琶,又唱《武媚娘曲》。李綱說:唐令則甚微調(diào)教輔佐太子的官員,卻將自己當(dāng)作歌伎,進(jìn)獻(xiàn)淫聲,惑亂太子的耳目,如果讓皇上知道了,豈不是要連累殿下嗎?臣請求對他治罪。太子楊勇說:你別管這事,是我自己想聽音樂而已!后來楊勇被廢黜,文帝嚴(yán)詞譴責(zé),東宮里的官吏僚屬沒人敢插話,惟獨李綱說: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才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太子的天資跟普通人無異,如果讓賢良的人輔佐他就能從善,如果讓不正派的人誘導(dǎo)他就會向惡,為什么只是太子一個人的罪過呢?皇帝說:是朕的過失!提升李綱為尚書右丞。大業(yè)末年,賊帥何潘仁強迫他出任長史。
高祖受禪即位后,任命李綱為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齊王李元吉任并州總管,放縱身邊的人書郎、太子詹事;实壅J(rèn)為李綱是隋朝的名臣,親自寫敕令時從來沒有直呼過他的名字。
貞觀四年,李綱又任太子少師。每次皇帝臨朝聽政,必然令李綱與房玄齡、王珪陪同坐在身邊。李綱發(fā)表言論陳述事理態(tài)度堅決不可改變。后來患病,皇帝派房玄齡到他家里慰問。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朝廷追贈他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貞,太子為他立碑。
文言文閱讀理解8
文言文,完成4~7題。
石揚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仲覽之后,后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將軍,明于歷數(shù),嘗召家人謂曰:“天下將有變,而蜀為最安處!蹦巳ヒ榔溆H眉州刺史李漓,遂為眉州人。
揚休少孤力學(xué),進(jìn)士高第,為同州觀察推官,遷著作佐郎,知中牟縣?h當(dāng)國西門衣冠往來之沖也地瘠民貧賦役煩重富人隸太常為樂工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揚休請悉罷之改秘書丞,為秘閣校理、開封而推官,累遷尚書祠部員外郎,歷三司度支、鹽鐵判官。坐前在開封嘗失盜,出知宿州。
頃之,召入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初,記注官與講讀諸儒,皆得侍坐邇英閣。揚休奏:“史官記言動,當(dāng)立以侍。”從其言。判鹽鐵勾院,以刑部員外郎知制誥、同判太常寺。初,內(nèi)出香祠溫成廟,帝誤書名稱臣,揚休言:“此奉宗廟禮,有司承誤不以聞!钡奂沃<婀串(dāng)三班院,為宗正寺修玉牒官。遷工部郎中,未及謝,卒。
揚休喜閑放,平居養(yǎng)猿鶴,玩圖書,吟詠自適,與家人言,未嘗及朝廷事。及卒,發(fā)楮中所得上封事十余章,其大略:請增諫官以廣言路,置五經(jīng)博士使學(xué)者專其業(yè),出御史按察諸道以防壅蔽,復(fù)齒胄之禮以強宗室,擇守令,重農(nóng)桑,禁奢侈,皆有補于時者。然揚休為人慎默,世未嘗以能言待之也。至于誥命,尤非所長。
平生好殖財。因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風(fēng)痹,謁告歸鄉(xiāng),別墳?zāi)埂P休初在鄉(xiāng)時,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后以從官還鄉(xiāng)里,疇昔同貧窶之人尚在,皆日:“昌言來,必我矣。”揚休卒不揮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
。ü(jié)選自《宋史》,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面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縣當(dāng)國/西門衣冠往來之沖也/地瘠/民貧賦役煩重/富人隸太常為樂工/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揚休請悉罷之/
B.縣當(dāng)國西門/衣冠往來之沖也/地瘠民貧/賦役煩重/富人隸太常為樂工/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揚休請悉罷之/
C.縣當(dāng)國/西門衣冠往來之沖也/地瘠民貧/賦役煩重/富人隸太常/為樂工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揚休請悉罷之/
D.縣當(dāng)國西門/衣冠往來之沖也/地瘠/民貧賦役煩重/富人隸太常/為樂工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揚休請悉罷之/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歷數(shù)”指
觀測天象以推算年時節(jié)候的方法,主要運用的是歷史和算術(shù)知識。
B.“孤”古時稱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的人,年老無子女的人稱為“獨”。
C.“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古代設(shè)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
D.“五經(jīng)博士”,學(xué)官名。五經(jīng)即《易》、《書》、《詩》、《禮》、《春秋》。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石揚休,進(jìn)士考試高等及第,入仕后能體察民生疾苦,因在開封府任職時失盜被追究,由開封府推官外調(diào)擔(dān)任宿州知府。
B.石揚休上奏稱記注官應(yīng)當(dāng)站立陪侍天子,皇宮內(nèi)行香祭溫成廟時,他對官員的失職也提出了批評,這些都得到了皇上的贊同。
C.石揚休性喜悠閑,和家人談話從不涉及朝廷事務(wù),也不以草擬誥命文書見長,但他關(guān)心朝政,所上奏章對時政均有補益。
D.石揚休早年家境貧寒,衣食不足,出仕后歷任地方及朝中多職,十八年后才因病暫得歸鄉(xiāng),卻遍受鄉(xiāng)里富人的錢物。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然揚休為人慎默,世未嘗以能言待之也。
。2)后以從官還鄉(xiāng)里,疇昔同貧窶之人尚在,皆日:“呂言來,必 我矣!
參考答案
4.B
5.A(“主要運用的是歷史和算術(shù)知識”錯)
6.A(不是從開封府任上調(diào)任宿州,原文為:“坐前在開封嘗失盜,出知宿州”)
7.(1)(5分)但揚休為人謹(jǐn)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長言辭看待他。(譯出大意給2分;“慎默”“未嘗”“能言”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石揚休)后以侍從官身份還鄉(xiāng),往昔一同生活貧苦的人還在,都說:“石昌言來,肯定會救濟我們了!保ㄗg出大意給2分;“疇昔”“貧窶”“ ”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文言文閱讀理解9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青溪之跳珠濺雪,亦無以異于諸泉,獨其水色最奇。蓋世間之色,其為正也間也①,吾知之,獨于碧不甚了然。今見此水,乃悟世間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曉嵐②;比之舍煙新柳則較濃,比之脫籜③初篁則較淡;溫于玉,滑于紈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
。ü(jié)選自袁中道《游青溪記》)
【注】①其為正也間也:多為正色(青、黃、赤、白、黑)或間色(綠、紅、紫)。
②嵐:林中霧氣。③籜(tu):竹筍皮,筍殼。④紈:白色的絲絹。
、蒉裕╢ǔ):撫摩。
10.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潭中直可百許頭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
(3)獨于碧不甚了然________________ (4)乃悟世間真有碧色____________
1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2)青溪之跳珠濺雪,亦無以異于諸泉。
12.在語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從哪些內(nèi)容可以看出來? (3分)
13.兩個語段分別是怎樣突出水的特點的?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4分)
語段【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段【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共4分,每小題1分, (1)大約(2)像北斗星那樣曲折(3)對(4)明白
11.共4分,每句2分(1)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題字(記下這里的景致或記住這個地方)后就離開了。(2)青溪的水流激蕩,水花像跳躍的珍珠,又像濺落的.雪片,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沒有什么不同的。(抓住關(guān)鍵詞:以 乃 跳珠濺雪 諸 )
12 共3分,由樂到憂(1分)從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可以看出樂;(1分)從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可以看出憂。(1分)
13. 共4分,一個語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體內(nèi)容l分。語段甲:用潭中的石、魚、日光、影等從側(cè)面進(jìn)行襯托。語段乙:用“秋天”“晚嵐”“含煙新柳”“脫籜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煙新柳”“脫籜初篁”“玉紈”和水進(jìn)行比較)(意思對即可。)
翻譯:
青溪的水流激蕩,水花像跳躍的珍珠,又像濺落的雪片,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沒有什么不同的,唯獨水的顏色最為奇特。大概世間的顏色,多為正色(青、黃、赤、白、黑)或間色(綠、紅、紫)的,這是我所知道的,然后我唯獨對碧(青綠)色卻不太理解。如今見到這里的水,才領(lǐng)悟到世間真的有碧(青綠)這種顏色。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間的霧氣;比起農(nóng)家的炊煙、新發(fā)的柳枝顯得有些濃,比起剛脫皮的竹筍、新竹顯得有些淡;比玉更溫和、比白色的絲娟更滑潤,達(dá)到清冷豐裕的極致,可以撫摩食用。
文言文閱讀理解10
閱讀明朝劉基的《竊糟》,完成811題。(14分)
客有好佛者,每與人論道理①,必以其說駕②之,欣欣然自以為有獨得焉。郁離子③謂之曰:昔者魯人不能為酒,唯中山之人善釀千日之酒,魯人求其方④,弗得。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魯酒漬之,謂人曰中山之酒也。魯人飲之,皆以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來,聞有酒,索而飲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竊其糟也。
【注釋】①道理:這里指宋元道學(xué)、理學(xué)。 ②駕:駕馭、統(tǒng)攝。 ③郁離子:原為劉基所著的書名,這里借為作者自稱。 ④方:酒方。⑤仕:做官。
8.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6分)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客有好佛者 ( ) ②郁離子謂之曰 ( )
、凵漆勄罩 ( ) ④是余之糟粕也 ( )
。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例句:以魯酒漬之
A.蓋以誘敵 B.以瓦布之
C.不以疾也 D.歲以大穰
9.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2分)
昔 者 魯 人 不 能 為 酒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文言句。(4分)
(1)魯人飲之,皆以為中山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這個故事諷刺了什么樣的人?請簡要說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1)①喜歡 ②告訴 ③善于,擅長 ④這(4分) (2)B (2分)
9.昔 者/ 魯 人/ 不 能 為 酒(2分)
10.(1)魯人喝了它,都認(rèn)為真是中山的酒了。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tài)度)啊。
11.諷刺那種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為了不起而夸夸其談的人(諷刺那種以不知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處炫耀的人;或諷刺那種只學(xué)到皮毛就洋洋得意自以為是、在學(xué)術(shù)上一知半解而又夸夸其談的`人,啟示人們向別人學(xué)習(xí),一定要得到學(xué)問的真諦。)(2分)
附譯文:
客人中有一個喜好佛教的人,每當(dāng)和人們談?wù)摰览,必定用他那一套佛家的說教凌駕于人,欣欣然自以為有獨特的心得了。郁離子對他說:從前魯國人不會釀酒,只有中山人善于釀造千日的好酒,魯國人尋求釀酒的方法,沒有得到。有個在中山國做官的人,從釀酒作坊里,竊取了那里的酒渣拿回家,用魯國的酒浸泡那酒糟,便對人夸耀說這是中山的好酒啊。魯人喝了它,都認(rèn)為真是中山的酒了。一天,中山釀酒作坊的主人來了,聽說有了酒,便索要來,喝了一口,吐出來笑著:這是用我的酒糟泡過的酒!現(xiàn)在,你在我面前炫耀佛家的道理或許可以,我恐怕真佛會笑話你竊取了他的酒糟。
文言文閱讀理解11
徐懷玉,本名琮,毫州焦夷縣人。少以雄杰自任,隨太祖起軍。唐中和末,從至大梁。光啟初,蔡寇屯金堤驛,懷玉將輕騎連破之,由是累遷親從副將,改左長劍都虞候。又從破蔡賊于板橋,收秦宗權(quán)八寨,奏加檢校右散騎常侍。文德初,同諸軍解河陽之圍,復(fù)從破徐、宿。乾寧中,奏加檢校刑部尚書,太祖賜名懷玉。破朱瑾于金鄉(xiāng)南,擒宗江以獻(xiàn),表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仆射。
乾寧四年,龐師古失利于清口,懷玉獨完軍以退。光化初,轉(zhuǎn)滑州右都押牙兼右步軍指揮使,俄奏授沂州刺史。頃之,王師范以青州叛,屢出兵侵軼,懷玉擊退之。天復(fù)四年,轉(zhuǎn)齊州防御使,加檢校司空,從大軍迎駕于岐下。歸署華州觀察留后。一年,復(fù)領(lǐng)所部兵戍雍州,尋召赴河中,補晉、絳、同、華五州馬步都指揮使。天祐三年,授左羽林統(tǒng)軍轉(zhuǎn)右龍虎統(tǒng)軍領(lǐng)六軍之士赴澤州尋為晉軍所攻晝夜沖擊穴地而入懷玉率親兵逆殺于隧中晉軍遂退。
開平元年,授曹州刺史,加檢校司徒。明年,除晉州刺史。其秋,晉軍大至,已乘其墉,懷玉選親兵五十余人,擁殺下城。晉軍既退,出家財以賞戰(zhàn)士。歲中,晉軍又至,懷玉領(lǐng)兵敗之于洪洞。三年,制授鄜坊節(jié)度使、特進(jìn)、檢校太保,練兵繕壁,人頗安之,加檢校太傅。乾化二年,庶人友珪既篡立,河中朱友謙拒命,遣兵襲鄜州,懷玉無備,尋為河中所擄,囚于公館。及友珪遣康懷英率師圍河中,友謙慮懷玉有變,遂害之。懷玉才氣剛勇,臨陣 未嘗折退,平生金瘡被體,有戰(zhàn)將之名焉。
。ㄟx自《舊五代史》)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天祐三年/授左羽林統(tǒng)軍/轉(zhuǎn)右龍虎統(tǒng)軍/領(lǐng)六軍之士赴澤州尋為晉軍所/攻晝夜/沖擊穴地/而入懷玉/率親兵逆殺于隧中/晉軍遂退
B.天祐三年/授左羽林統(tǒng)軍/轉(zhuǎn)右龍虎統(tǒng)軍/領(lǐng)六軍之士赴澤州/尋為晉軍所攻/晝夜沖擊/穴地而入/懷玉率親兵逆殺于隧中/晉軍遂退
C.天祐三年/授左羽林統(tǒng)軍/轉(zhuǎn)右龍虎統(tǒng)軍/領(lǐng)六軍之士赴澤州/尋為晉軍所攻晝夜沖擊穴地而入/懷玉率親兵逆殺于/隧中晉軍遂退
D.天祐三年授左羽林統(tǒng)軍/轉(zhuǎn)右龍虎統(tǒng)軍/領(lǐng)六軍之士赴澤州/尋為晉軍所攻/晝夜沖擊/穴地而入懷玉/率親兵逆殺于/隧中晉軍遂退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驛,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遞公文用的馬。
B.尚書,隋以后尚書為六部長官。六部指禮部、戶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C.署,文中指官府,即華州觀察留后的辦公地點。
D.特進(jìn),功勛卓著經(jīng)皇帝特命而進(jìn)封者,稱“特進(jìn)”。始于漢,隋為散官,唐改為文職散官,后世多沿置。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徐懷玉跟隨朱溫在板橋打敗蔡州的敵人收復(fù)秦宗權(quán)的八座營寨后,被朱溫授予檢校右散騎常待官職。
B.開平二年秋天,晉軍進(jìn)攻晉州,徐懷玉率領(lǐng)五十名親兵殺退已經(jīng)登上城墻的晉軍,后又拿出家財重賞這些親兵勇士。
C.擔(dān)任檢校司空后,徐懷玉跟隨大軍到岐山迎接唐朝皇帝,回來后擔(dān)任華州觀察留后。
D.徐懷玉一生勇猛,未曾臨陣退卻,最后死于朱氏兄弟內(nèi)部爭斗,實在可惜。
7.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蔡寇屯金堤驛,懷玉將輕騎連破之,由是累遷親從副將,改左長劍都虞候。(5分)
。2)懷玉才氣剛勇,臨陣未嘗折退,平生金瘡被體,有戰(zhàn)將之名焉。(5分)
答案:
4.B(根據(jù)情節(jié)推進(jìn)確定句讀)
5.C(C項“署“為動詞,意為“授予官職”。)
6.A(A項涉及原文第一段第五句,此時朱溫尚為唐朝節(jié)度使,徐懷玉的官職是朱溫奏明朝廷經(jīng)過朝廷批準(zhǔn)的。文中多次出現(xiàn)“奏”“表”字,需要注意。)
7.(1)蔡州敵人屯兵金提驛,徐懷玉率領(lǐng)輕騎兵連續(xù)打敗敵人,因此連續(xù)多次升遷,做到親從副將,后改任長劍都虞候。(“將”“破”“累遷”各1分,句意2分)
。2)徐懷玉有才能有氣節(jié),剛直勇猛,臨陣作戰(zhàn)從來沒有被打敗后退,一生作戰(zhàn),刀劍傷痕布滿身軀,有點將的名氣。(“折”“金創(chuàng)”“被”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徐懷玉,本名叫琮,是毫州焦夷縣人。他年輕時就將成為英雄豪杰作為自己的目標(biāo),跟隨梁太祖起兵。唐朝中和末年,他跟隨太祖到了大梁。光啟初年,蔡州敵人屯兵金堤驛,懷玉率領(lǐng)輕騎兵連續(xù)打敗敵人,因此連續(xù)多次升遷,做到親從副將,后改任長劍都虞候。接著跟隨太祖在板橋打敗蔡州敵人,收復(fù)秦宗權(quán)投降黃巢時的八卒營寨,太祖奏明朝廷授予徐懷玉右散騎常侍職務(wù)。文德初年,徐懷玉與各路軍馬解除河陽之圍,又跟隨太祖攻破徐州、宿州。乾寧年間,太祖奏明朝廷授予徐懷玉檢校刑部尚書,太祖賜予他名字懷玉。在金鄉(xiāng)南打敗朱瑾軍隊,生擒宗江獻(xiàn)給太祖,太祖上表授予徐懷玉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右仆射官職。
乾寧四年,龐師古在清口作戰(zhàn)失利,唯獨徐懷玉部完整地撤退回來。光化初年,轉(zhuǎn)任滑州右都押牙兼右步軍指揮使,不久太祖又上奏讓他擔(dān)任沂州刺吏。不久,王師范在青州叛亂,多次出兵侵入,懷玉打退了他。天復(fù)四年,轉(zhuǎn)任齊州防御使,并被提拔為檢校司空,跟隨大軍在岐山下面迎接圣上;貋砗蟊蝗蚊鼮槿A州觀察留后。一年后,又領(lǐng)兵守衛(wèi)雍州,不久又被召至河中被授予晉、絳、同、華五州馬步都指揮使官職。天右三年,被授予左羽林統(tǒng)軍,接著擔(dān)任右龍虎統(tǒng)軍,他統(tǒng)帥六軍將士奔赴澤州,不久就被晉軍進(jìn)攻,晉軍晝夜不停地攻擊,還挖地道進(jìn)城,懷玉率領(lǐng)親兵在地道里阻擊敵軍,晉軍因此退卻。
開平元年,擔(dān)任曹州刺吏,又被授予檢樣司徒官職。第二年,擔(dān)任晉州刺史。當(dāng)年秋天,晉軍大規(guī)模進(jìn)攻,已經(jīng)登上城墻,懷玉挑選五十名親兵,沖上去將敵人殺下城墻。晉軍已經(jīng)退卻,徐懷玉拿出家財用來獎賞將士。當(dāng)年之中,晉軍又來犯,懷玉領(lǐng)兵在洪洞將其打敗。開平三年,皇上下令授予他鄜坊節(jié)度使、特進(jìn)、檢校太保官職,他訓(xùn)練軍隊修繕城墻,老百姓都能安定地生活,又被提拔為檢校太傅。乾化二年,庶子朱友珪已經(jīng)弒父篡位,河中節(jié)度使朱友謙拒絕聽從朱友珪命令,并且派兵襲擊鄜州,徐懷玉沒有防備,不久就被朱友謙抓獲,被囚禁在公館。等到友珪派遣康懷英率領(lǐng)軍隊包圍河中郡,朱友謙擔(dān)心徐懷玉有兵變,就殺害了他。徐懷玉有才能有氣節(jié),剛直勇猛,臨陣作戰(zhàn)從來沒有被打敗后退,一生作戰(zhàn),刀劍傷痕布身軀,有戰(zhàn)將的名氣。
文言文閱讀理解12
細(xì)柳營
司馬遷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nèi)守亞夫為將軍,軍細(xì)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至細(xì)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①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雹谔熳訛閯,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2分)
。1)匈奴大入邊( ) (2)將以下騎送迎( )
(3)銳兵刃( ) (4)按轡徐行( )
【小題2】將畫線處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譯文①:
譯文②:
【小題3】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4分)
。1)天子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情形如何?
。2)天子勞軍至細(xì)柳軍,情形如何?
【小題4】本文對漢文帝分別有哪幾種稱呼?(2分)
【小題5】概括最后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3分)
答案
【小題1】⑴大規(guī)模 ⑵接送皇帝 ⑶銳利 ⑷慢慢地
【小題2】①于是皇上派使臣手持節(jié)符下詔書給周將軍。
②天子被感動了,臉上的神情也改變了,俯身扶著車前的橫木。
【小題3】⑴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
⑵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小題4】上 天子 皇帝
【小題5】寫文帝對周亞夫的稱贊,從側(cè)面突出周亞夫?qū)④娮吭降能娛虏拍堋?/p>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
【小題2】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guān)鍵字。
【小題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來概括兩種情形即可。
【小題4】本題考查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結(jié)合對文章的內(nèi)容的理解來篩選出對“漢文帝”的稱呼即可。
【小題5】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結(jié)合最后一段的內(nèi)容來概括即可。
文言文閱讀理解13
王瑜,其先范陽人也.父欽祚,仕至殿中監(jiān),出為義州刺史。瑜性兇狡,然雋辯驍果,騎射刀筆之長,亦稱于當(dāng)代.起豪累為從事,天福中,授左贊善大夫.會濮郡秋稼豐衍,稅籍不均,命乘使車,按察定計,既至郡,謂枝簿吏胡蘊、惠鶚曰:余食貧久矣,室無增資,為我致意縣宰,且求假貸。由是濮之部內(nèi)五邑令長共斂錢五十萬,私獻(xiàn)于瑜。瑜即以書上奏,高祖覽章嘆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誠良臣也。于是二吏五宰即時停黜,擢瑜為太府少卿。
杜重威之鎮(zhèn)東平也,瑜父欽祚為節(jié)度副使,及重威移鎮(zhèn)常山,瑜乃詭計于重威,使奏己為恒州節(jié)度副使,竟代其父位.歲余,入為刑部郎中.丙午歲,父欽祚刺舉義州,瑜歸寧至郡.會契丹據(jù)有中夏,何建以秦州歸蜀,瑜說欽祚曰:若不西走,當(dāng)屬契丹矣!厲色數(shù)諫,其父怒而不從。因其臥疾涉旬,瑜仗劍而脅之曰:老懦無謀,欲趨砲烙。不即為計,則死于刃下。父不得已而聽之。時隴東屯兵扼其川路,將北趣蕃部,假途而因與郡盜酋長趙微歃血為約,以兄事之.謂微曰:西至成都,余身為相,余父為將,爾當(dāng)領(lǐng)一大郡,能遂行乎?微曰:諾。瑜慮為所賣,先致其妻孥,館于郡中。行有期矣,微潛召其黨,伺于郊外。子夜,瑜舉族行,而輜重絡(luò)繹十有余里;罩H,循溝澮而遁,至馬峽路隅,舉燧相應(yīng),其黨起于伏莽,斷欽祚之首,貫諸長矛.平生聚蓄金幣萬計,皆為賊所掠,少長百口,殺之殆盡.瑜尚獨戰(zhàn)千人,矢不虛發(fā),手無射捍,其指流血,及窘,乃夜竄山谷,落發(fā)為僧.月余,為樵人所獲,縶送岐州,為侯益所殺,時年三十九。
。ü(jié)選自《舊五代史·列傳十一》,略有刪節(jié))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我致意縣宰,且求假貸假:借
B.于是二吏五宰即時停黜黜:罷免
C.瑜歸寧至郡寧:平息
D.為樵人所獲,縶送岐州縶:捆綁
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瑜生性狡詐的一組是(3分)()
、勹ぜ匆詴献啖谑棺嗉簽閻a州節(jié)度副使,竟代其父位③不即為計,則死于刃下
、芗偻径蚺c郡盜酋長趙徽歃血為約,以兄事之⑤先致其妻孥,館于郡中⑥至馬峽路隅,舉燧相應(yīng)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瑜工于心計,但最終卻被人算計,他設(shè)計使自己成為一個清官的形象而獲得高祖的稱贊;為借路,他用官帽引誘利用趙徽,卻反遭趙徽算計,損失慘重。
B.王瑜一生短暫卻仕途順利。他離家為官先從從事做起,天福年間獲左贊善大夫一職,后受朝廷提拔為太府少卿,接著任恒州節(jié)度副使,還入朝做過刑部郎中。
C.王瑜對待父親的'態(tài)度暴露出他的無禮及兇狠的性格。他在勸說父親西逃時,臉色嚴(yán)厲,父親不悅,不愿聽從,王瑜不顧父親已臥病在床十多天,竟然拔劍相威脅。
D.王瑜驍勇果敢,擅長騎射。他在舉家撤離途中遭到盜賊首領(lǐng)趙徽的暗算,最后只身一人與趙徽屬下一千多人激戰(zhàn),箭無虛發(fā),但終因寡不敵眾,被盜賊所殺。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高祖覽章嘆曰:廉直清慎有如此者,誠良臣也。(5分)
譯文:
。2)行有期矣,徽潛召其黨,伺于郊外。(5分)
譯文:
文言文閱讀理解14
獨樂園記
司馬光
孟子曰: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如與眾樂樂,此王公大人之樂,非貧賤者所及也?鬃釉唬猴埵撸ㄊ瑁┦筹嬎哦碇,樂在其中矣;顏子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此圣賢之樂,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鷦鷯①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②,各盡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③之所樂也。
熙寧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買田二十畝于尊賢坊北關(guān),以為園。其中為堂,聚書出五千卷,命之曰讀書堂。堂南有屋一區(qū),引水北流,貫宇下,中央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階,懸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為二渠,繞庭四隅,會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軒。堂北為沼,中央有島,島上植竹,圓若玉玦,圍三丈,攬結(jié)其杪,如漁人之廬,命之曰釣魚庵。沼北橫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開戶東出,南北軒牖,以延涼飔,前后多植美竹,為清暑之所,命之曰種竹齋。沼?xùn)|治地為百有二十畦,雜蒔草藥,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徑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為屋。植竹于其前,夾道如步廊,皆以蔓藥覆之,四周植木藥為藩援,命之曰采藥圃。圃南為六欄,芍藥、牡丹、雜花,各居其二,每種止植兩本,識其名狀而已,不求多也。欄北為亭,命之曰澆花亭。洛城距山不遠(yuǎn),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見,乃于園中筑臺,構(gòu)屋其上,以望萬安、轘轅,至于太室,命之曰見山臺。
迂叟平日多處堂中讀書,上師圣人,下友群賢,窺仁義之源,探禮樂之緒,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達(dá)無窮之外,事物之理,舉集目前。所病者、學(xué)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體疲,則投竿取魚,執(zhí)纴⑤采藥,決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熱盥手,臨高縱目,逍遙相羊,惟意所適。明月時至,清風(fēng)自來,行無所牽,止無所框,耳目肺腸,悉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間復(fù)有何樂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獨樂園。
或咎迂叟曰:吾聞君子所樂必與人共之,今吾子獨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謝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樂恐不足,安能及人?況叟之所樂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棄也,雖推以與人,人且不取,豈得強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樂,則再拜而獻(xiàn)之矣,安敢專之哉!
【注】①鷦鷯(jiāo liáo):一種鳥。②若夫四句:語出《莊子·逍遙游》。③迂叟:作者自稱。④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陽,全力編修《資治通鑒》。⑤纴(rèn):紡織。
12.下列各句中,對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疏水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 疏:稀疏
B.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厚:深厚
C.曲肱而枕之 枕:枕頭
D.濯熱盥手,臨高縱目 盥:洗手
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四周植木藥為藩援 / 蓬門今始為君開
B.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C.每種止種兩本,識其名狀而已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D.因合而命之曰獨樂園 /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14.下列對文章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引用孟子、孔子、顏子、莊子等人關(guān)于樂趣的論述,目的是通過對比比較,引出對獨樂園的描寫,并肯定了莊子論斷的正確。
B.作者精心具體地描繪了獨樂園的布局及構(gòu)筑,每一處都突出了他對獨樂園的喜愛之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在建筑設(shè)計上的造詣很深。
C.整篇作品,不論是對獨樂園的.寫景狀物還是抒情議論,除作者外,沒有提及家人或友人,這一構(gòu)思符合文章獨樂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為敘寫作者居住于獨樂園的種種樂趣,實則表達(dá)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隱洛陽的孤獨寂寞、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沼?xùn)|治地為百有二十畦,雜蒔草藥,辨其名物而揭之。(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雖推以與人,人且不取,豈得強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樂,則再拜而獻(xiàn)之矣,安敢專之哉?(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閱讀理解15
《會試錄》《鄉(xiāng)試錄》,主考試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職也。凡書亦猶是矣。且如國初時,府州縣志書成,必推其鄉(xiāng)先生之齒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則官于其府州縣者也。請者必當(dāng)其人,其人亦必自審其無可讓而后為之。官于是者,其文優(yōu),其于是書也有功,則不讓于鄉(xiāng)矣;鄉(xiāng)之先生,其文優(yōu),其于是書也有功,則官不敢作矣。義取于獨斷,則有自為之而不讓于鄉(xiāng)與官矣:凡此者,所謂職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別有發(fā)明,則為后序①,亦有但紀(jì)歲月而無序者。今則有兩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兩序,非體也。不當(dāng)其人,非職也。世之君子不學(xué)而好多言也。
凡書有所發(fā)明,序可也;無所發(fā)明,但紀(jì)成書之歲月可也。人之患在好為人序。
唐杜牧《答莊充書》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師其人而為之。今吾與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弊x此言,今之好為人序者可以止矣。
婁堅《重刻〈元氏長慶集〉序》曰:“序者,敘所以作之指也,蓋始于子夏之序《詩》。其后劉向以校書為職,每一編成,即有序,最為雅馴矣。左思賦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謐。自是綴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傳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傳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讀,有繕寫而重刻之,則人復(fù)序之,是宜敘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論昔賢,妄為優(yōu)劣之辨,即過稱好事,多設(shè)游揚之辭,皆我所不取也。”讀此言,今之好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選自[清]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九
【注】 ①后序:寫在書后面的序文,類似于后記。
1.下列各句全都體現(xiàn)作者觀點的一組是( )
①主考試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 ②兩序,非體也 ③無所發(fā)明,但紀(jì)成書之歲月可也 ④自是綴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傳者 ⑤讀此言,今之好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用排除法。①只是介紹《會試錄》《鄉(xiāng)試錄》寫序文的格式,不是作者的觀點。④敘述寫序文的變化情況,指出寫序文的人借別人的著作得以流傳后世。排除①④即可選出正確選項C。
答案:C
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rèn)為書前有序文,書后也可以有序文。
B.作者提出了對作序的看法,并運用引證法使自己的觀點更具說服力。
C.給古人文集作序時,介紹一下刊刻情況是可以的,但不應(yīng)妄加褒貶。
D.杜牧認(rèn)為給別人作序的人能夠成為后世的宗師。
解析:杜牧認(rèn)為為別人寫序的人,必是后世宗師。自己水平有限,離后世宗師的標(biāo)準(zhǔn)很遠(yuǎn),所以不能寫序。這是杜牧自謙推托之辭,但并不是D項所說一給別人寫序就成為后世的宗師。所以D項錯。
答案:D
【參考譯文】
《會試錄》《鄉(xiāng)試錄》,都是主考的官員在書的前面寫序,副主考在書的后面寫序,這是職責(zé)所確定的。凡是書也都如同這樣。再比如說開國之初時府、州、縣志寫成,一定推選那個地方德高望重并且有文化的人給它作序,如果不這樣就選擇府、州、縣那些地方的官員寫序。請人作序的人一定找對恰當(dāng)?shù)淖餍蛉,那個人也一定要考慮自己,實在沒有可以推讓的人然后再作序。在這做官的人如果他的文章很優(yōu)秀,他對于作序的書是有功的,那么就可以不必謙讓給當(dāng)?shù)氐奈娜耍秽l(xiāng)里的德高望重的人如果他的文章優(yōu)秀,他對于作序的.書是有功的,那么官員就不敢作序了。如果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就可以自己作序,不讓給官員與鄉(xiāng)人了:這樣做,也是所說的職責(zé)。因此,書的序一般只有一篇。如果另有啟發(fā),就可以寫成后序,也有的人只記錄成書時間,并沒有序言,F(xiàn)在卻已有兩篇序言,還要增加到三篇、四篇甚至更多的。兩篇序言,已經(jīng)不是正常的格式,再沒有找對合適的寫序人,確實是不應(yīng)該的。世上有些君子學(xué)問不高卻喜歡濫發(fā)議論。
凡是書的內(nèi)容有所啟發(fā),作序是可以的;如果沒有很大的啟發(fā),只是記錄寫書的時間就可以了。人的毛病就在于喜歡給別人作序。
唐代杜牧《答莊充書》中說:“自古以來為文章作序的人,都是后人學(xué)習(xí)敬仰的楷!,F(xiàn)在我和您同樣生活在今世,想為您沒有寫完的文章作序,本來就是不可以的!弊x了這些話,現(xiàn)在那些喜歡為古人的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
婁堅在《重刻〈元氏長慶集〉序》中說:“所謂的序,就是用來敘述作書的主要意圖,始于子夏為《詩》作序。其后劉向把?睍鳛樽约旱穆殬I(yè),每編成一部書就寫一篇序,文辭非常優(yōu)美,典雅不俗。左思寫成《三都賦》后,認(rèn)為自己不出名,向皇甫謐求寫一篇序。從這之后,撰寫文章的人大多向他人請托寫序來使自己的名聲和文章流傳,這些人都急切地追求名聲,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等到文章流傳久了,那些收藏的刻本,有的模糊不可辨,就有人完善并重新刻印,又有人重新為它寫序,這時的序應(yīng)該用來告訴人們重刻的目的?墒,現(xiàn)在的一些作序者,不是胡亂評論過去一些賢人,就是過分地稱頌或搬弄是非,多說一些嘩眾取寵的言論。這都不是我所追求的。”讀了這些話,現(xiàn)在那些喜歡為古人的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
【文言文閱讀理解】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閱讀理解11-09
文言文閱讀理解07-16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08
[優(yōu)]文言文閱讀理解07-19
文言文閱讀理解與答案03-19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09
文言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08
文言文閱讀理解(15篇)01-21
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