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賀新郎閱讀答案

時間:2023-10-16 12:01:54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賀新郎閱讀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于個人提升。你所見過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賀新郎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賀新郎閱讀答案

賀新郎閱讀答案1

  賀新郎九日

  劉克莊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①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云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齊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終有一死而凄涼落淚。②南朝狂客:孟嘉。晉孟嘉為桓溫參軍,嘗于重陽節登龍山,風吹帽落而不覺。

  閱讀題目

  14、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三句先以“湛湛長空黑”烘托出胸中塊壘,通過對風雨交加環境的描寫,表達出詞人憂慮國事、痛心神州陸沉的悲憤之情。

  B、“白發書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淚既是為神州殘破沉淪傷心灑淚,也是聯想到齊景公牛山落淚,想到自己生命終將逝去而滴淚。

  C、“少年”三句遙接“老眼平生”,折筆追敘少年時代的豪興與才情。但是目前卻青春已逝,壯志成空,進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國之恨。

  D、作者最后目送飛鴻北去,抒發對故土的思戀。“日西匿”暗指南宋國勢危殆,振興無望。以天際廣漠之景物作結,與首句呼應,意余言外。

  15、詞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現自己的家國情懷?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答案】B

  【解析】作者落淚的原因并不是“想到自己生命終將逝去”。“盡凄涼不向牛山滴”意為:絕不會像曾經登臨牛山的古人一樣,為自己的生命短暫而悲哀飲泣。

  15、【答案】

  ①借景抒情(或借助景物描寫),開篇描寫交織著斜風細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間描寫登樓所見的點點秋色,結尾描寫大雁遠飛、斜陽西沉,都表達了詩人對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憂憤之情。

  ②用典,反用齊景公登牛山為個人生命短暫流淚的典故,表現詩人心憂中原的愛國情懷;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譴責當時文士不顧國家多難,只想效法魏晉風流的狂客行徑,表現詩人對國破家亡的現狀憂心如焚又無能力為的心情。

  ③對比,少年的才華橫溢與如今的才氣凋盡形成對比,表現青春已逝壯志成空,進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國之恨;將自己對家國的憂心與當時文人不顧家國現狀,仿效魏晉名士的狂放不羈形成對比,表現救國無望的無可奈何。

賀新郎閱讀答案2

  賀新郎·賦琵琶【1】

  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只。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2】、黃云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撚【3】,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4】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5】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注釋:【1】這首詞為作者謫居江西上饒時期所作。【2】出塞,指昭君出塞。【3】撚,同“捻”。【4】賀老,指開元、天寶年間善彈琵琶的藝人賀懷智。【5】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曾在此賞花。李白奉命作《清平調》三首。

  14.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楊貴妃抱過的名貴琵琶開篇,目的是批評玄宗沉湎于酒色。

  B.“記出塞”連接到“恨難說”,從作者個人遭遇寫到國家恨事。

  C.下片聯想到閨中少婦演奏琵琶,寄托對遠戍遼陽征人的思念。

  D.“彈到此,為嗚咽”,抒寫作者心系國家安危悲慨無窮的情感。

  15.辛棄疾的詞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來抒情達意。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霓裳曲》罷”,借唐玄宗所做樂曲,暗含興亡之感。

  B.“潯陽江頭”,用白居易情事自比,表達作者謫居之苦。

  C.“望昭陽宮殿”,借昭君出塞典故,寄托報國立功決心。

  D.“想沉香亭北”,化用李白詩句,寫出盛時已去之悲慨。

  16.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價辛棄疾詞作“于雄莽中別饒雋味”。意思是在豪放大氣詞風之外又不乏意味深長之處。請結合本詞具體詞句談談你對此評論的理解。(6分)

  閱讀答案:

  14.A[目的.是借唐說宋。]

  15.C[此典故既有作者謫居的苦悶,又暗喻“二帝蒙塵”的靖康之變。]

  16.答案提示:

  辛詞豪放大氣,如“黃云堆雪”“離愁三萬里”“千古事”等,景象闊大,作者心系國家,情感沉郁激昂,充分體現了詞人豪放的詞風。

  意味深長,如“孤鴻”“輕攏慢撚”“淚珠盈睫”等,形象優美,蘊含情感復雜,顯示詞人俊美而雋永的另一特色。

  【共6分。結合詞句1分,“雄莽”2分,“雋味”2分,語言表達1分。(學生答意味深長給分,如答出細膩柔美亦可。】

賀新郎閱讀答案3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①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云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②,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注]①牛山:齊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終有一死而凄涼落淚。②南朝狂客:孟嘉。晉孟嘉為桓溫參軍,嘗于登龍山,風吹帽落而不覺。

  14. 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三句先以“湛湛長空黑”烘托出胸中塊壘,通過對風雨交加環境的描寫,表達出詞人憂慮國事、痛心神州陸沉的悲憤之情。

  B. “白發書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淚既是為神州殘破沉淪傷心灑淚,也是聯想到齊景公牛山落淚,想到自己生命終將逝去而滴淚。

  C. “少年”三句遙接“老眼平生”,折筆追敘少年時代的豪興與才情。但是目前卻青春已逝,壯志成空,進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國之恨。

  D. 作者最后目送飛鴻北去,抒發對故土的思戀。“日西匿”暗指南宋國勢危殆,振興無望。以天際廣漠之景物作結,與首句呼應,意余言外。

  15. 詩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現自己的`家國情懷?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

  14. B

  15. ①借景(或借助景物描寫),開篇描寫交織著斜風細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間描寫所見的點點秋色,結尾描寫大雁遠飛、斜陽西沉,都表達了詩人對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憂憤之情。②用典,反用齊景公登牛山為個人生命短暫流淚的典故,表現詩人心憂中原的愛國情懷;化用孟嘉帽落的典故,譴責當時文士不顧國家多難,只想效法魏晉風流的狂客行徑,表現詩人對國破家亡的現狀憂心如焚又無能力為的心情。③對比,少年的才華橫溢與如今的才氣凋盡形成對比,表現青春已逝壯志成空,進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國之恨;將自己對家國的憂心與當時文人不顧家國現狀,仿效魏晉名士的狂放不羈形成對比,表現救國無望的無可奈何。

賀新郎閱讀答案4

  (二)閱讀下面的詞作,完成后面的10~11題,共8分。

  賀新郎·賦琵琶①

  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②、黃云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③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④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⑤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注】①這首詞為作者謫居江西上饒時所作。②出塞,指昭君出塞。③遼陽征戍之地。④賀老,指開元、天寶年間善彈琵琶的藝人賀懷智。⑤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曾在此賞花。李白奉命作《清平調》三首。

  10、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以楊貴妃抱過的名貴琵琶開篇,目的是批評玄宗沉湎于酒色。

  B、“⊙艚貳本湟園拙右濁鏌刮排檬倫員齲澩鏢鼐又唷

  C、“賀老定場無消息”寫出作者為朝中無人、國勢衰微而擔憂。

  D、“想沉香亭北”化用李白之典,寫出盛時己去的無限悲慨。

  11、清人陳廷焯評本詞“無一字不嗚咽”。請結合具體詞句,至少選擇三處,談談你對此評論的理解。(6分)

  答案:

  10、A

  11、征人之悲,貶謫之痛,國破之恨,朝廷之哀。(結合具體詩句解讀出即可。)

賀新郎閱讀答案5

  賀新郎

  辛棄疾

  陳同父自東陽來過余,留十日。與之同游鵝湖,且會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飄然東歸。既別之明日,余意中殊戀戀,復欲追路。至鷺鶿林,則雪深泥滑,不得前矣。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發。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1)簡要分析上闕“被疏梅料理成風月”的作用。

  (2)結合全詞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閱讀答案:

  7、(1)點明季節。與殘山剩水形成對比,疏梅自成一番景致,有了一些生機。暗指希望主戰派能抗戰下去,拯救河山。

  (2)對友人擁有高潔品格和杰出才能的贊美之情。對當時相聚傾心交談場面的懷念之情。對山河破碎、唯留一隅的南宋政局的失望之情。對友人離去的留戀之情和沒挽留住的后悔之情。

  譯文:

  手持酒杯與你在長亭話別,你安貧樂道的品格恰似陶靖節,俊逸杰出的才干又像那臥龍諸葛。不知何處飛來的林間鵲鳥,踢踏下松枝上的殘雪。好像要讓我們倆的破帽上,增添上許多花白的頭發。草木枯萎,山水凋殘,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燁。全靠那稀疏的梅花點綴,才算有幾分生機令人欣悅。橫空飛過的`兩三只大雁,也顯得那樣孤寂蕭瑟。

  你是那樣看重信用來鵝湖相會,才相逢又輕易地匆匆離別。遺憾的是天寒水深江面封凍不能渡,無法追上你,令人悵恨郁結。車輪也如同生出了四角不能轉動,這地方真讓惜別的行人神傷慘切。試問,誰使我如此煩惱愁絕?放你東歸已經后悔莫及,好比鑄成的大錯用盡了人間鐵。長夜難眠又傳來鄰人悲凄的笛聲,但愿那笛音止歇,不要讓長笛迸裂。

賀新郎閱讀答案6

  賀新郎

  劉克莊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句。嘆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說北風吹面急,邊上沖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13.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結句綰合全篇,提出對愛國志士的期望,也是詞人與王實之共勉,句短氣促,極富鼓舞力量。

  B. 全詞緊扣“憂邊”二字抒情言志,洋溢著濟世救國激情,筆力雄壯,又極盡抑揚頓挫之致。

  C. 上片寫到韓世忠出身行伍,雖無名師和仙人來相助,但卻能談笑中指揮大軍,終成抗金名將。

  D. “北風”是典型的景物描寫,將當時邊境上疾風撲面、黑云壓城的情景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14. 詞人提出了怎樣的人才觀?對此是如何表達的,請結合全詞具體分析。

  答案

  13. D “‘北風’是典型的景物描寫”錯,“聞說北風吹面急”意思是“聽說邊境上疾風撲面”,既然說是“聞說(聽說)”,即為虛景,是虛寫,是借北風吹面,寫蒙古兵進逼邊境,來勢洶洶, 故并不是典型景物。

  14. 本詞提出任人唯賢的觀點。

  ①設問。以“未必”二字起句,人間自有降龍伏虎的好漢,只是無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舉韓世忠的例子作答,提醒注意,引發讀者思考。

  ②用典。借用韓世忠的`典故,希望朝廷能夠放寬尺度,提拔人才, 讓有識之士有用武之地。

  ③對比、反問。把張巡、許遠等人才與“金湯”等自然條件進行對 比,借反問語氣強調任人唯賢的重要性,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④表達方式多樣。在寫景、抒情手法之外,夾以敘事、說理,于詩中發表議論,直接表達作者任人唯賢的觀點。

賀新郎閱讀答案7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張元干①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②。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③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④,聽《金縷》。

  注釋:①張元干,南宋初愛國詞人。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向金屈辱求和,樞密院編修官胡銓(字邦衡)因上書請斬秦檜,被貶為福州簽判。紹興十二年,胡再遭迫害,被除名押送新州(今廣東新興)編管。時張元干寓居福州,作《賀新郎》以送胡銓,后因此詞而被捕下獄,并被削職為民。②故宮離黍:舊時宮殿長滿荒草。③耿:明亮。④大白:酒杯名。

  17.下面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底事”,即何事、為什么,冠領以下三句,是作者傷心的疑問;“昆侖傾砥柱”,指遭逢地震這類的自然災害。

  B.“更南浦”二句,始入送別正題,將送別場面置于廣闊的時代背景之下,突出了送別的意義,充滿悲壯感。

  C.“目盡”二句是說:我們關注的是天下古今大事,怎么能象小兒女那樣只顧個人的恩怨呢!

  D.這首送別詞與通常婉約之作迥然不同,滿紙忠憤,慷慨悲涼,具有震撼心弦的力量。

  18.下列詩句所采用的.修辭手法與“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不同的一項是(3分)

  A.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B.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C.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D.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白居易《琵琶行》)

  19.結合整首詞,具體分析作者抒發的情感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5分)

  試題答案: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11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7—19題。

  17.(3分)

  【答案】A 是悲愴的質問; “昆侖傾砥柱”,喻指北宋的滅亡。

  18.(3分)

  【參考答案】 B “九地黃流亂注”,是說中原淪陷,有如黃河泛濫;“聚萬落千村狐兔”,以狐兔喻敵人,寫金兵橫行。

  19.(5分)

  【參考答案】(答出一點給1分,給到滿5分為止)

  ①對淪陷的廣大中原地區的深切思念。

  ②對淪陷區慘遭金兵鐵蹄踐踏悲慘景象的極度悲憤。

  ③對南宋統治者屈辱投降、求和茍安的責問與抨擊。

  ④對自己長期報國無門、漸至衰老的悲愴。

  ⑤對好友胡銓一再遭受迫害而不平。

  ⑥對胡銓前途命運的牽掛與擔憂。

  ⑦對摯友面對厄運的支持與激勵。

賀新郎閱讀答案8

  賀新郎①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銷腸斷。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聲顫。燈暈冷,記初見。

  樓低不放珠簾卷。晚妝殘、翠蛾狼藉,淚痕凝面。人道愁來須殢②酒,無奈愁深酒淺。但托意、焦琴紈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凄怨。云萬疊,寸心遠。

  【注】①光宗紹熙三年,劉過三十九歲去寧波參加鄉試未中,邂逅年老商女,寫此詞相贈。②殢:沉弱。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的開頭以相如、文君之典寫自己與商女的窮途邂逅,暗含了對當前情景的自嘲。

  B.詞中既有對往昔帝京倚紅偎翠生活的虛寫,也有對眼前秋風秋雨梧桐實景的描寫。

  C.詞人用“珠簾”“晚妝”“翠娥”等細節,寫出“初見”時商女雅致的生活情趣。

  D.詞的最后兩句將自己心中的積郁借萬疊之上的云山來抒發,凄咽中翻出激昂異響。

  16.有人認為“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凄怨”兩句雖是化用自的《》但又翻出新意。你對此如何理解?(6分)

  答

  15.C

  16.《琵琶行》中的`兩句側重描寫送別時的蕭瑟之景,渲染了凄涼的氛圍;(2分)而本詞化用的兩句側重表現詞人害怕聽到琵琶曲引發愁緒的內心狀態;(2分)并將荻花楓葉擬人化,使感情的表達更進一層。(2分)(共6分)

賀新郎閱讀答案9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棄疾的堂弟,時因事貶官。②燕燕:《·邶風》的《燕燕》詩,相傳為衛莊公之妻莊姜送別衛莊公之妾戴媯而作。③向河梁:指李陵送別歸漢。

  1.“綠樹聽鵜雞,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營造了什么氛圍?(4分)

  2.分析“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一句的表達技巧及作用。(5分)

  3.本詞主要運用了何種藝術手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情感?(5分)

  參考答案

  1.在春去秋來的時候,聽到這三種悲鳴的鳥聲,營造了凄涼悲傷的氛圍。

  2.本句運用擬人和襯托手法,以啼鳥只解春歸之恨來襯托人間恨事的悲痛,為下句轉入送別正題作鋪墊。

  3.用典。離別堂弟之苦;國破家亡之恨;懷才不遇之悲。

  注釋

  ①題下自注:“鵜鴂、杜鵑實兩種,見《補注》”。鵜鴂,指伯勞。

  ②鷓鴣:鳴聲凄切,如說“行不得也哥哥”。

  ③杜鵑:其聲哀婉,如說“不如歸去”。

  ④未抵:比不上。

  ⑤馬上琵琶:用王昭君事。

  ⑥“更長門”句:用陳皇后失寵事。

  ⑦將軍:引用漢武帝時李陵。

  ⑧“向河梁”句:引用李陵別蘇武事。

  ⑨“易水”句:引用《·刺客列傳》中荊軻刺秦王事。

  ⑩如許恨:像上面的許多恨。

  譯文

  聽著綠樹蔭里鵜鴂叫得凄惡,更令人悲傷不已。鷓鴣鳥“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剛住,杜鵑又發出“不如歸去”悲切的號呼。一直啼到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抵不上人間生離死的痛楚。漢代王昭君騎在馬上彈著琵琶,奔向黑沉沉的關塞荒野,更有陳皇后阿嬌退居長門別館,坐著翠碧的宮輦辭別皇宮金闕。春秋時衛國莊姜望著燕燕雙飛,遠送休棄去國的歸老。

  漢代名將李陵身經百戰,兵敗歸降匈奴而身敗名裂。到河邊轎頭送別蘇武,回頭遙望故國遠隔萬里,與故友永遠訣別。還有荊軻冒著蕭瑟秋風,慷慨悲歌無盡無歇。啼鳥若知人間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淚,而總是悲啼著鮮血。如今茂嘉弟遠別,還有誰與我飲酒共醉賞明月?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賞析: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為送別抒懷之作。首尾以啼鳥相呼應,描寫暮春的凄厲暮色;中間引述歷史故事,鋪敘古代種種人間離情別恨,借送別族弟,抒發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壯士難酬的義憤。全詞筆力雄健,沉郁蒼涼。

  這首詞的內容和作法與一般的詞不同,其內容方面幾乎完全與對茂嘉的送行無關,而專門羅列古代的“別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層的常規,事例連貫上下片,不在分片處分層。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時胸中郁積事多,有觸而發,非特定題目所能限制,故同類事件紛至涌集,而不為普通的詩文格式所束縛。

  詞的開頭幾句:“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興與賦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說它是“賦”,因為它寫送別茂嘉,是在春去夏來的時候,可以同時聽到三種鳥聲,是寫實。鵜鴂,一說是杜鵑,一說是伯勞,辛棄疾取伯勞之說;說它是“興”,因為它借聞鳥聲以興起良時喪失、美人遲暮之感。伯勞在前后出鳴,故暗用《離騷》“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意,以興下文“苦恨”句。鷓鴣鳴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鵑傳說為蜀王望帝失國后魂魄所化,常悲鳴出血,聲像“不如歸去”。詞同時用這三種悲鳴的鳥聲起興,形成強烈的悲感氣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著“算未抵、人間離別”一句,是上下文轉接的關鍵。

  它把“離別”和啼鳥的悲鳴作一比較,以抑揚的手法承上啟下,為下文出的“別恨”作了鋪墊。“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兩句,有人認為寫的是兩事:其一指漢元帝宮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韓邪單于離開漢宮的事;其二指漢武帝的陳皇后失寵時辭別“漢闕”,幽閉長門宮。也有認為只寫一事的,謂王昭君自冷宮出而辭別漢闕。今從多數注釋本作兩件事看,“看燕燕,送歸妾”,寫的是春秋時衛莊公之妻莊姜,“美而無子”,莊公妾戴媯生子完,莊公死后,完繼立為君。州吁作亂,完被殺,戴媯離開衛國。《詩經·邶風》的《燕燕》詩,相傳即為莊姜送別戴媯而作。“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引用了漢代另一個典故。漢李陵抗擊匈奴,力戰援絕,勢窮投降,敗其家聲;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節不屈。后來蘇武得到歸漢機會,李陵送他有“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之語;又世傳李陵《與蘇武詩》,有“攜手上河梁”、“長當從此別”等句。“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寫戰國時燕太子丹在易水邊送荊軻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傳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荊軻臨行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以上這些事都和遠適異國、不得生還,以及身受幽禁或國破家亡之事有關,都是極悲痛的“別恨”。這些故事,寫在與堂弟的一首送別詞中,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當時沉重、悲壯之情。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這又是承上啟下的兩句。句中說啼鳥只解春歸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間的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隨啼聲眼中滴出的不是淚而是血了。為下句轉入送別正題作了省力的鋪墊。“誰共我,醉明月?”承上面兩句轉接機勢,迅速地歸結到送別茂嘉的事,點破題目,結束全詞,把上面大片凌空馳騁的想象和描寫,一下子收攏到題中來,有此兩句,詞便沒有脫離本題,只是顯得善于大處落墨、別開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棄疾不愧為宋代一代文豪!

  辛棄疾的這首詞,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氣氛強烈外,還得力于它的音節。它押入聲的曷、黠、屑、葉等韻,在“切響”與“促節”中有很強的摩擦力量,聲如裂帛,聲情并至。古人對此詞推崇備至。

賀新郎閱讀答案10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發!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注】神奇臭腐:出自《莊子·知北游》。言天下之事變化甚多。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 神訓》。比喻世事顛倒。生發:即胎毛。生發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嬰兒時。二十五弦:用烏 孫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議和。癡骨:指愚笨的內心。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詞的上片議論天下大事。首句“老去憑誰說”表明作者感嘆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評說。

  B“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的典故指世事反復變化,且越變對國家越不利,人們日漸喪失了收復失地的希望。

  C.詞的下片轉入抒情。詞人深情抒寫了他與辛棄疾建立在“改變南宋屈辱現實”這一共同理想基礎上的真摯友誼。

  D.詞人以“九轉丹砂”與辛棄疾共勉,希望能經得起鍛煉,使“尋常鐵”煉成“精金”,為國家干一番事業。

  15.比較本詞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在抗金情感上的`異同。(6 分)

  答

  14、A 首句“老去憑誰說”表明作者感嘆年事已高,已不在乎身外之名,任人評說。錯誤。 “老去憑誰說”,寫知音難覓,而年已老大,不僅壯志難酬,甚至連找一個暢談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

  15、相同點:陳詞和辛詞都表達了抗擊金人的愿望和決心。不同點:陳詞側重表達知音難覓的悲涼,對殺敵抗金的決心和信心;而辛詞側重表達壯志難酬的悲哀。

賀新郎閱讀答案11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4—15題。

  賀新郎·杜子昕凱歌劉克莊

  盡說番和漢。這琵琶、依稀似曲,驀然弦斷。作么一年來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嘆凡處、城危如卵。元凱后身居玉帳,報胡兒、休作尋常看。布嚴令,運奇算。

  開門決斗雌雄判。笑中宵、奚車氈屋,獸驚禽散。個個巍冠橫塵柄,誰了君王段。也莫靠、長江能限。不論周郎并幼度,便仲尼、復起嗟微管。馳露布,筑京觀

  【注】元凱:泛指賢臣、才士。幼度:東晉名將謝玄的字。微管:代稱管仲。露布:帛制旗子,多用來傳遞軍事捷報。

  1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風格豪邁慷慨,表達了作者對宋軍最終力挫強敵、得勝歸來的喜悅之情。

  B、上闋寫琵琶弦斷,渲染了緊張氣氛,暗示胡人再次侵略,戰事爆發。

  C、“報胡兒、休作尋常看”意指南宋城池,幾處危急,胡人攻勢兇猛,不可小看。

  D、下闋用典,贊揚杜子昕英勇善戰、指揮若定、功勛不下古人。

  15、劉克莊是南宋末年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有人評價他的詩詞“批判鋒芒有時比辛(棄疾)更尖銳”。試結合本詞內容分析這一特點。

  答案:

  14、(3分)C

  15、(6分)

  運用口語化語言,“作么一年來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嘆幾處、城危如卵”,直接表達對胡人頻繁入侵的痛恨,對南宋朝廷束手無策、國土淪喪的憤懣之情。

  直斥朝中大臣,“個個巍冠橫塵柄,誰了君王此段”一句,表達對他們尸位素餐,不能為君王解決外敵之憂的痛斥。

  直指南宋朝廷的軟弱,“也莫靠、長江能限”,指出南宋朝廷希圖依靠天險拒敵的不切實際的僥幸心理。

  全詩揭露了南宋朝廷上下面對外敵入侵毫無作為的現實,批判直指弊端,尖銳不留余地。(每點2分,答出3條即可。)

賀新郎閱讀答案12

  賀新郎·別友

  毛澤東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象臺風掃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注]:1923年11月,毛澤東接到中央通知,由長沙取道上海赴廣州,參加國民黨“一大”。此詞作于離開長沙之時,寫給夫人楊開慧。

  閱讀題目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的上闋將與夫人離別時難舍難分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凄切動人。

  B.詞的下闕寫離別時的場景,遍地白露,半天殘月,一派肅殺悲涼之景。

  C.詩人為天下人謀幸福而舍棄個人家庭的兒女私情,訴說離別的.不得已。

  D.寫離別時情意綿長,一改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全詞一派婉約之風。

  16.這首詞表達了詩人的哪些感情?請簡要概括。(6分)

  參考答案

  15.D(“全詞一派婉約之風”有誤,全詞以婉約為主,“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象臺風掃寰宇。”等句,亦有豪情。)

  16.①革命夫妻離別時纏綿的柔情與哀傷;②詩人對社會的焦慮與對夫人的愧疚;③為了革命前景,毅然割斷離恨絲縷的昂揚豪情。

  評分建議:每答出一點給2分,滿分6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賀新郎閱讀答案13

  賀新郎·兵后寓吳①

  蔣捷

  深閣簾垂繡。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萬疊城頭哀怒角,吹落霜花滿袖,影廝伴、東奔西夫。望斷鄉關知何處,羨寒鴨、到著黃昏后。一點點,歸楊柳,相看只有山如舊,嘆浮云、本是無心,也成蒼狗。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趁未發、且嘗村酒,醉探枵囊毛錐②在,同鄰翁,要寫牛經③否,翁不應,但搖手。

  【注】①兵后寓吳:1276年元軍占領蘇州、常州和臨安后,詞人離開家鄉宜興,流寓蘇州一帶。②枵(xiāo)囊:無錢的空口袋。毛錐:毛筆。③牛經:關于養牧牛的書。

  15.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寬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描繪溫馨幸福的生活場景,后文描寫艱辛困窘的漂泊生活,一虛一實,表達了作者的悲痛之情。

  B.“萬疊”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戍角悲鳴不已,與姜晏(揚州慢)中“清角吹寒”句意境相似。

  C.羨慕寒鴉有巢可歸,反襯作者居無定所的境遇,與秦觀的名句“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用法如出一轍。

  D.看“如舊”江山,嘆“浮云”“蒼狗”,其中蘊含的情感深沉悲苦,交織著作者亂世之傷與流離之嘆。

  16.有評價認為蔣捷這首詞“以小說家的筆調”表現了當時動蕩的時局。請結合詞的下片作簡要分析。(6分)

  答

  15.C.“用法如出一轍”錯。秦觀的名句“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只是借寫這樣黯淡的景物來貼合此時此地人物的離別心情,并不是反襯作者居無定所的境遇。故選C。

  16.①有情節元素,記敘漂泊生活中的瑣事,“醉酒消愁,向口袋探去,卻空無分文,只好賣文謀生”,寫出了流浪無依、覓食無門的辛酸。②有人物刻畫,如“翁不應,但搖手”,反映了在田壟荒蕪、牲畜被宰的農村,農民滿腹氣憤而又無話可說的苦悶,也透露了當時人民在外族高壓政策下敢怒而不敢言的心理情態。(一點3分,意對即可,共6分。)

【賀新郎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賀新郎閱讀答案06-25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蘇軾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7-06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閱讀答案11-03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25

張元干《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7-07

等 閱讀答案06-26

等閱讀及答案07-23

面試閱讀理解及答案 面試閱讀答案解析07-02

苦惱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苦惱閱讀答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