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捕蛇者說》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
一、基礎訓練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當其租入( ) 更若役( ) 謹食之( ) 蒞事者( ) 得而臘之( )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若毒之乎(毒: )
⑵當其租入(當: )
⑶謹食之(食: )
⑷君將哀而生之乎(哀: )
⑸可以已大風(已: )
⑹歲賦其二(賦: )
⑺貌若甚戚者(戚: )
⑻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嗣: )
3、翻譯下列句子。
⑴雖雞狗不得寧焉。
⑵君將哀而生之乎?
⑶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⑷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4、文章結尾作者提到了“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你是如何看待柳宗元的思想的?
5、文中蔣氏的遭遇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
二、同步解讀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6.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與“悍吏之來吾鄉”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君將哀而生之乎 B.兩狼之并驅如故
C.多助之至 D.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故:故為之說 既克,公問其故
B、比: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
C、食:謹食之 食之不能盡其材
D、觀:今以蔣氏觀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8.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1)以盡吾齒(齒: )
(2)又安敢毒耶(毒: )
9.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2)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0.選文第一段寫蔣氏自述遭遇時,以悍吏來鄉逼租之急與他自己“弛然而臥”、“熙熙而樂”作對比,其作用是 。
11.作者在選文中表達了對人民苦難生活的同情,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可從“ ”這句話中看出來。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2
第一課時
一、基礎驛站
1.加點字注音和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 )
A.而鄉鄰之生日蹙(cù )蹙:窘迫。 B. 謹食(sì )之,時而獻焉食:吃
C.曩(nǎng)與吾祖居者曩:從前。 D. 蔣氏大戚(qī )戚:悲傷
2.解釋下面加粗的字。
(1)然得而臘之 ( ) (2)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 )
(3)苛政猛于虎也( )
3. 寫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異義。
①則久已病矣
古義: 今義:
②可以已大風
古義: 今義:
③以盡吾齒
古義: 今義:
4.翻譯句子。
(1)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譯文:
(2)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譯文:
5.《捕蛇者說》選自________,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貶到________時寫的。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中唐朝有________,宋朝有 、 、 、 、 、 。
二、綜合園地
6.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B.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C.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 D.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下面
7. 下列四項中,加點虛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而鄉鄰之生日蹙/黑質而白章 B.竭其廬之入/其真不知馬也
C.悍吏之來吾鄉/主人處處款之 D.雖雞狗不得寧焉/故雖有名馬
8.加點詞的用法或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 吾恂恂而起
其真無馬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 豈若若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D 又安敢毒耶
桓侯故使人問之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9.補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永州之野產異蛇,( )黑質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 )以嚙人,( )無御之者。
10.根據提供意思從學過課文中找出八個帶“然”的形容語。
例:像鳥兒張開翅膀似的坐落在泉邊(翼然臨于泉上)
①眼淚汪汪的。( ) ②放心地躺下(睡著)。( )
③被嚇得哭天叫地的。( ) ④醉醺醺的倒在眾賓當中。( )
⑤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 ⑥房屋整齊美觀。( )
⑦眼前一片凄涼景象。( ) ⑧七嘴八舌表示贊成。( )
11.封建社會的蔣氏在重稅的壓迫下痛不欲生,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自20xx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這意味著在中國延續了2600多年的農業稅壽終正寢。聯系課文內容,寫一段話,表達下農民的喜悅之情。
第二課時
一、課文檢閱
12. 文中寫蔣氏的自述,采用了對比和襯托的手法。蔣氏從各個角度將捕蛇的不幸和賦稅帶來的不幸加以對比:以他“捕蛇獨存”和鄉鄰“ ”相對比;以他“ ”和鄉鄰的“雞狗不得寧”相對比;以他和“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和鄉鄰“ ”相對比;以他的“ ”和鄉鄰的“先死”相對比,說明捕蛇的“幸運”。
13.對下面句子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蔣氏聽說要恢復他的賦稅竟然大哭起來,“賦斂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該句引起下文,直貫至“捕蛇獨存”。極言賦斂之苦。
C.后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應這樣劃分:而/鄉鄰之生/日蹙
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的意思是:(捕蛇)回來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著那土地上所有的東西,以滿足我牙齒的需要。
14.對蔣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現了蔣氏及其鄉鄰的悲慘生活。
B.說明捕蛇給蔣氏三代人帶來的好處。
C.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橫征暴斂的罪惡。
D.通過對比反襯揭示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會現實。
15.蔣氏捕蛇九死一生,卻不以捕蛇為苦,反而自得其樂。造成這種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請用一句話回答(不超過10字)。
答:
二、美文點將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6.解釋加點的字。
①可愛者甚蕃 蕃
②濯清漣而不妖 濯
③不蔓不枝 枝
④陶后鮮有聞 鮮
17.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8. 根據要求,用原文回答問題。
⑴描寫蓮花高潔質樸的句子是:
⑵全文的中心句是:
19. 《捕蛇者說》一文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對比,將蔣氏的遭遇和鄉鄰們作對比突出文章主旨,那選文有沒有運用到這種手法,試簡要分析一下。
20.你喜歡什么花?請談談你喜歡這種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樣的思想感情。(可只談原因或只談思想感情)
答:
23.《捕蛇者說》
1、B 食:喂養 2.(1)臘:把肉晾干 (2)俟:等待,含有“希望”之意 (3)于:比3. ①古義:困苦不堪 今義: 生病②古義:可以用來 今義: 連詞,可以③古義:年齡 今義:牙齒4.(1)(我)現在即使死在捕蛇這件事上,比起我鄉鄰們的死已經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長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2)誰能想到橫征暴斂的毒害比這種毒蛇還要厲害呢!5. (1)《柳宗元集》 永州 韓愈 歐陽修 王安石 蘇軾 蘇洵 蘇轍 曾鞏 6.B 7.D D中的“而”都是即使的意思。而A中的“而”一個表轉折,一個表并列;B中的“其”,一個是代詞“他們的”,一個是語氣詞“難道”;C中的“之”,一個是不翻譯,一個是代詞。8.B 9.蛇 蛇 草木 蛇 人 10①汪然出涕 ②弛然而臥 ③嘩然而駭 ④頹然乎其間 ⑤怡然自樂 ⑥屋舍儼然 ⑦滿目蕭然 ⑧雜然相許 11.解析:表達出對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和感激即可。
12.鄉鄰非死即徙,十室九空 馳然而臥 旦旦有是 晚死 13.D 14.B 15.苛政猛于虎也(或:賦斂之毒甚于蛇)16.①多② 洗滌 ③長枝節 ④很少 17.①我則惟獨喜愛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 ②(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18.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②蓮,花之君子者也。19.選文將“蓮”和“菊、牡丹”作對比,突出蓮是花中的君子這一中心。20. 示例l:蘭花,蘭花無論生于何處都是默默無聞的綻放,默默散發出幽香,具有純樸高雅,不張揚、不媚俗的品質。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奮進、戰勝困難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僅香氣濃郁,而且可以作為香料,入藥、入茶,有很強的實用價值,自然讓人聯想到無私的奉獻。(由桂冠、月中的桂樹想到桂花的高貴亦可)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3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問題。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對下面加粗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是()
A.向吾不為斯役 向:這里是假使的意思。
B.則久已病矣 病:生病,這里指困苦不堪。
C.弛然而臥弛 然:放心的樣子。
D.又安敢毒耶 毒:禍害。
2、下列句子的翻譯有錯的是()
A.君將哀而生之乎?(你要哀憐(我),使我活下去嗎?)
B.今其室十無一焉。(現在每十家人中就少了一家了。)
C.雖雞狗不得寧焉。(即使雞和狗也不得安寧。)
D.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怎么比得上我的鄰居天天有這樣的事呢?)
3、下列的敘述有錯的是()
A.“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都是對偶句。
B.文段用了兩處對比:相鄰們的十室九空與蔣氏的“以捕蛇獨存”對比,用“悍吏之來吾鄉”弄得雞犬不寧與蔣氏的“弛然而臥”“甘食其土之有”“熙熙而樂”對比。
C.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D.“又安敢毒耶”表明蔣氏認為捕蛇是一件好事,從而萬分慶幸的心理。
參考答案:
1、D
2、B
3、D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4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捕蛇者說》選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2、解釋選文中的加粗的詞。
(1)蹙:______
(2)犯:______
(3)弛然:______
(4)齒:______
3、下列句子劃分節奏正確的一項是( )
A、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B、而鄉鄰之/生日/蹙
C、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4、請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1)君將哀而生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謹食之,時而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段選文讓你了解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柳河東集》 柳宗元
2、(1)困窘,窘迫。 (2)昌。 (3)放心的樣子。 (4)年齡。
3、C
4、(1)您要哀憐我,使我活下去嗎?
(2)小心的喂養它,到時候獻上去。
5、“苛政猛于虎”,或“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或“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回答,如“鄉鄰們‘非死則徙’,為躲避重賦而十室九空”或“賦稅沉重,民不聊生。”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5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題目。(16分)
捕蛇者說
永州之野產異蛇,……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小題1】解釋劃線詞語。(4分)
歲賦其二( ) 若毒之乎( )
蔣氏大戚( )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2)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小題3】根據例句的修辭,再從選文中摘錄一句。(1分)
例:①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 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小題4】文中的“雖雞狗不得寧焉”和《桃花源記》中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同樣是寫雞鳴狗叫,你覺得兩者反映的現象有何不同?(3分)
【小題5】你是如何理解評價“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這句話的?(4分)
答案
【小題1】①征收 ② 怨恨 ③ 悲傷 ④于此,從這里
【小題1】(1)如果我不干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2)誰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這種毒蛇更厲害呢!
【小題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小題1】雞犬不寧”可見悍吏來鄉索租的駭人氣勢,而“雞犬相聞”則體現桃花源的寧靜美好。
【小題1】(1)交代了作者寫此文的目的;(2) 表達了對廣大人民悲慘生活的關切和同情;(3)作者希望改變現實,他把變革這一黑暗社會現實的希望寄托在“觀人風者”身上,幻想最高統治者能體察民情,從而能革除弊端,這是思想局限性的表現。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這四個詞語,有實詞有虛詞,考查面較廣,但都是文下注解里的重點字。尤其是“焉”,是極需注意的'重點虛詞。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考查的詞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注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1)句中的關鍵詞有“向”“病”等,“向”是通假字,“病”在句中應譯為“困苦”。都是重點的詞語。(2)句中的關鍵詞語“是”等。把詞語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1】試題分析:例句的修辭為對偶,文中找這樣的句子即可。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觸風雨,犯寒暑” “叫囂乎東西,隳(huī)突乎南北”等。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修辭的理解能力。
點評:首先要知道常見的修辭及其特征,再根據具體題目判斷。常用的修辭有,比喻 擬人 夸張 反問 設問 排比等,各自的特征,如比喻的構成,不管是明喻、借喻還是暗喻都有本體和喻體,明喻還有比喻詞.排比則是三個或三個以上句式相同的詞語或句子構成的等。對偶則要字數相同,結構相對,詞性一致。
【小題1】試題分析:知道兩句的意思,區別自然就知道了。前句寫“雞狗不得寧”是因為受到來鄉索租的悍吏的騷擾,百姓不得安寧。“雞犬相聞”則是一派安靜祥和的太平景象。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理解能力。
點評:理解文言語句也要結合全文的內容,尤其是語句附近的課文內容,并且要透過表面看實質,深入地思考一下語句暗示了什么,告訴了我們什么,給我們展示了什么,啟示我們什么等。深思必能得其要義。
【小題1】試題分析:從句子本身看,“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從這里得到它”表明了寫此文的目的,作者把希望寄托在“觀人風者”身上,希望他們能了解并解決這個情況。還可以看出作者對勞苦大眾的同情。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語句的理解能力。
點評:理解文言文中的語句與理解現代文中的語句方法一致,都要既看句子本身,更要看句子出現的語段,有時還要結合全文的內容與主旨加以分析。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6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題目。(12分)
捕蛇者說(節選)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 2分)
則久已病矣(病: ) 死者相藉(藉: )
又安敢毒邪(毒: ) 之生日蹙(蹙: )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 2分)
(1)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2)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小題3:寫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 1分)
小題4:文中蔣氏把自己和鄉鄰的遭遇作對比,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5分)
⑴回顧過去六十年的遭遇,其結果:鄉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 蔣氏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敘述現在,眼下情況是“悍吏之來吾鄉”鬧得鄉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蔣氏卻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從一年的情況看,蔣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鄉鄰是“旦旦有是”。
小題5:對“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
A.蔣氏不敢怨恨捕蛇這件事,因為這是太醫以皇帝的命令發的。
B.此句與上段作者的問話“若毒之乎”相呼應,使一篇血淚斑斑的控訴,帶上“哀而不傷”的色調,蘊含更加深刻。
C.蔣氏在控訴捕蛇給他一家三代帶來的不幸。
D.蔣氏不敢怨恨“復若賦”這件事,因為他知道“復賦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參考答案:
小題1:困苦不堪;連接著;怨恨;困苦
小題2:⑴喧鬧叫嚷著驚擾(鄉村的氣勢),即使雞狗也不得安寧啊!
⑵我小心地喂養著它,到規定的時候把它交上去。⑶哪里像我的鄰居們天天有這樣的事啊!
小題3: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小題4:⑴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
⑵雖雞狗不得寧焉;馳然而臥
⑶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
小題5:B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7
捕蛇者說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 表并列)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如果)嚙人,無御之(代指蛇毒)者。然得而(表順接)臘之以為( 把……當作)餌,可以(可以用來 )已(治愈)大風、攣、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用)王命聚(征集)之,歲賦(征收)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充抵 )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句末語氣助詞)。
有蔣氏者,專(獨自享有)其利(好處 )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在)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繼承)為之十二年,幾( 幾乎 )死者數(屢次,多次)矣。”言之(湊足音節/代指這些話),貌若甚戚者。
余悲(同情)之,且曰:“若毒(痛恨,怨恨)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地方官 ),更(更換 )若(你的)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悲傷),汪然(眼淚汪汪的樣子)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使……生存)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比得上)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假使)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困苦不堪)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表修飾)轉徙,饑渴而頓踣(困頓跌倒 ),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先前,從前)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憑借)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沖撞)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即使)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小心翼翼的樣子)而起,視其缶,而(如果)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表修飾)臥。謹食(喂養)之,時而(表修飾)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來)盡吾齒。蓋一歲之犯(冒)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表修飾)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即使)死乎(相當于“于”,在)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怎么)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比)虎也。”吾嘗疑乎是( 代指這句話),今以(根據 )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因此)為之說,以(來)俟(期待)夫觀人風者得焉。
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
2、文學常識: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字子厚,因祖籍河東,世稱“柳河東”。后被貶柳州,世亦稱“柳柳州”。本文為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時寫的,“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
3、重點字音字形:嚙人(niè)臘之(xī) 以為餌(ér) 攣(luán)蹙(cù) 殫(dān) 轉徙(xǐ) 頓踣(bó) 相藉(jí) (nǎng) 叫囂(xiāo ) 隳突(huī) 恂恂(xún)視其缶(fǒu)謹食之(sí) 熙熙(xī)孰知(shú)又安敢毒邪(yé)賦斂(liǎn)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sì)
4、找出通假字并解釋。
(1)非死則徙爾:“爾”通“耳”,罷了 (2)謹食之,時而獻焉:“食”通“飼”,喂養
5、一詞多義。
(1)以: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用來 太醫以王命聚之 用 以盡吾齒 來 而吾以捕蛇獨存 依靠
(2)于:余將告于蒞事者 向 積于今六十歲矣 到 吾祖死于是在苛政猛于虎 比
(3)之:永州之野產異蛇 的 無御之者 它,指毒蛇 君將哀而生之乎 我悍吏之來吾鄉 取獨
(4)其:當其租入 他們的 專其利三世矣 指捕蛇不納稅 視其缶 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自己
(5)若: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像 貌若甚戚者 好像 更若役,復若賦:你的 若毒之乎 你
(6)焉:以俟觀人風者得焉 相當“于之”,從這里 永之人爭奔走焉 這件事雖雞狗不得寧焉語氣詞 今其室十無四五焉 語氣詞
(7)而:黑質而白章 表并列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表順接而吾以捕蛇獨存 表轉折 吾恂恂而起表修飾
(8)已:可以已大風 治愈 則久已病矣 已經
(9)得: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捕得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了解,知道
(10)乎:若毒之乎 嗎叫囂乎東西 相當于“于”
(11)是:自吾氏三世居是鄉 這個 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指冒死亡的危險 吾嘗疑乎是指孔子的這句話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這
(12)食:謹食之 通“飼”,喂養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吃
(13)生:鄉鄰之生日蹙 生活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使……生存
6、古今異義。
(1)汪然出涕曰古義:眼淚今義:鼻涕;(2)雖雞狗不得寧焉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3)可以已大風古義:可以用來今義:表示許可(4)則久已病矣古義:困苦不堪 今義:疾病
7、找出詞類活用的詞語并解釋。
(1)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形容詞使動用法,使……盡;動詞活用為名詞,生產的東西,收入
(2)而鄉鄰之生日蹙動:動詞作名詞,生活(3)以盡吾齒:形容詞作動詞,過完
(3)余悲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悲(4)然得而臘之以為臘:名詞作動詞,把蛇晾干
8、翻譯下列句子。
⑴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永州的郊外有一種奇異的蛇,黑色的皮膚,上有白色的斑紋
⑵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但把它捉了來,風干以后制成藥餌,卻可以治好麻風、手腳麻痹、脖子腫和癩瘡等惡性疾病;還可以消除爛肉,殺死人體內的寄生蟲。
⑶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起初,太醫用皇帝的命令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兩次,招募能捕捉它的人,(準許)他們用蛇抵應繳的租稅。永州的老百姓都爭著去干這件差事。
⑷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你怨恨這件差事嗎?我打算告訴主管人,免掉你這件差事,恢復你的賦稅,那怎么樣呢?
⑸君將哀而生之乎?
您是可憐我,讓我活下去嗎?
⑹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我這件差事的不幸,還不像恢復我繳稅的不幸那么厲害啊。
⑺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假使我不做這份差役,那早就困苦不堪了。
⑻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鄉鄰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苦不堪。把他們土地上的出產全都交出去,把他們家里的收入全都交出去
⑼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兇暴的官吏一到我們村子來,就到處亂闖亂嚷、沖撞破壞,暄鬧叫嚷著驚憂(鄉村的氣勢),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
⑽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
回來后,心滿意足地吃我地里出產的東西,來過完我的余年。
⑾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鄰居的死已經晚多了,又怎么敢怨恨這件差事呢?
⑿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誰知道賦稅的禍害有比這種毒蛇更厲害的呢!
⒀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所以我為此事寫了這篇“說”,以期待著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從這里了解一點百姓的實情。
9、課文內容理解。
(1)本文通過蔣氏寧肯冒死捕蛇也不愿受賦斂之苦的事情,深刻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橫征暴斂的罪惡,這正如孔子所言:“苛政猛于虎。”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2)文段①中圍繞著一個“異”字而展開,依次介紹了毒蛇的外形、毒性、效用。其作用是:為下文“永州人爭奔走焉”作鋪墊,以突出賦斂之毒有甚于蛇毒這一主旨;“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與“ 永州人爭奔走焉。”產生了矛盾,作者這樣的目的是暗示: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
(3)蔣氏在訴說“專其利” 為什么“貌若甚戚者”?
這個“利”是九死一生換來的,在得到這個利的過程中充滿了危險和痛苦,是迫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利”隱含蔣氏無限的辛酸悲苦。
(4)蔣氏的兩次“戚”,各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兩次“悲”,又各是為了什么?用自己的話加以簡要回答。
蔣氏的兩次“戚”:第一次: 蔣氏為自己所“專利”工作的艱險而憂傷;第二次: 蔣氏為自己擔心失去自己的捕蛇專利恢復賦稅而憂傷。
作者的兩次“悲”:第一次: 作者為蔣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傷(為個人);第二次: 作者為廣大人民收到的賦稅之毒而悲傷(為社會)。
(5)第四段的中心句是: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該段主要運用的寫法是對比,請舉一例加以分析說明。
①鄉鄰們因為賦稅非死則徙爾;蔣氏卻以捕蛇獨存;②鄉鄰們遇悍吏雖雞狗不得寧焉;蔣氏見蛇安在,卻能弛然而臥;③鄉鄰們繳稅“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蔣氏“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作用:突出“賦斂之毒有甚于蛇者”這一主旨,揭示了廣大人民遭受的苦難不幸,表現了作者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8
《捕蛇者說》選段,完成小題。
永州之野產異蛇,……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小題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1)歲賦其二
(2)今吾嗣為之十二年
(3)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4)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小題2】選出下列各組中加線詞意思相同的一組。( )
A 悍吏之來吾鄉——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B 殫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將
C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D 雖雞狗不得寧焉——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下面句子的意思。
(1)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譯文:
(2)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譯文:
【小題4】對下面句子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蔣氏聽說要恢復他的賦稅竟然大哭起來,“賦斂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該句引起下文,直貫至“捕蛇獨存”。極言賦斂之苦。
C.后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應這樣劃分:而/鄉鄰之生/日蹙。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的意思是:(捕蛇)回來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著那土地上所有的東西,以滿足我牙齒的需要。
【小題5】第四段文字以鄉鄰們被悍吏來鄉逼索租賦鬧得不得安寧,跟蔣氏“”作對比(用原文語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小題6】蔣氏的兩次“戚”,各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兩次“悲”,又各是為了什么?用自己的話加以簡要回答。
答:蔣氏的兩次“戚”:第一次:
第二次:
作者的兩次“悲”:第一次:
第二次:
答案
【小題1】(1)每年(2)繼承(3)冒著(4)等待,含有“希望”之意。
【小題2】D
【小題3】(1)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這件差軎,那么早已經因苦不堪了“。
(2)誰能想到橫征暴斂的毒害比這種毒蛇還要厲害呢!
【小題4】D
【小題5】馳然而臥(熙熙而樂)。
【小題6】蔣氏的第一次“戚”,為自己所“專利”工作的艱險而憂傷。
第二次“戚”,為擔心失去自己的捕蛇專利恢復納稅而憂傷。
作者的第一次“悲”,為蔣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傷(為個人)。
第二次“悲”,為廣大人民受到的賦斂之毒而傷悲(為社會)。
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歲”放到語境中,應譯為“每年”。“嗣”與現代漢語有相似之處,應譯為“繼承”。“犯”根據語境,可用“冒著”代替。“俟”是“等,等待”的意思。
【小題2】A 主謂之間∕助詞 B 名詞∕動詞 C 恢復∕再D 即使。比較之后,可把正確答案D選擇出來。
【小題3】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兩個句子中的的關鍵詞有“向”“病”“ 是”, “向”“病”都是古今異義詞,“向”譯為“從前”。“病”應譯為“困苦不堪”。“是”在文言文中大多是代詞用法,此處亦是代詞,應譯為“這”。了解了關鍵字詞的意思,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4】“其土之有”譯為“那土地上所有的東西”不正確,應譯為“田地里長出的東西”。所以全句的意思是“回家后我有滋有味地吃著田地里長出的東西,來過完我的歲月”。
【小題5】找到第四段,根據題干中的“鄉鄰們被悍吏來鄉逼索租賦鬧得不得安寧”“對比”等應找出寫蔣氏的“安寧”的句子,即語段呈現出的“熙熙而樂”。
【小題6】根據語段中我與蔣氏的對話可知,蔣氏第一次 “戚”, 是因為“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他為自己工作的艱險,生命沒有保障而憂傷;第二次“戚”, 是因為我所說的“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的話,表明他怕失去捕蛇的工作而恢復納稅,那樣,他的生活會更加困苦不堪。作者的第一次“悲”,為蔣氏的工作之險,遭遇不幸而悲傷。第二次“悲”,結合后文的議論可知,是為統治者暴政、廣大人民的不幸而傷悲。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9
文言文閱讀(17分)
捕蛇者說
蔣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1.下面加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蔣氏大戚
B.殫其地之出
親戚畔之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C.吾恂恂而起
D.向吾不為斯役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縛者曷為者也
12.翻譯下面句子。(2分)
(1)謹食之,時而獻焉。
(2)又安敢毒耶?
13.蔣氏把自己與鄉鄰的遭遇做了對比,以捕蛇獨存與鄉鄰的
進行對比,以一歲之犯死者二焉與鄉鄰的
進行對比,從而深刻揭示了苛稅對百姓的毒害。(2分)
14.文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參考答案]
11.D(評分:3分)
12.(1)小心地喂養它,到規定的時間把它交上去。
(2)又怎么敢怨恨這件差事呢?(評分:2分。每小題1分)
13.非死則徒爾 旦旦有是(評分:2分。每空1分,用自己的話回答也可)
14.對勞動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對統治階級苛稅的不滿;希望統治者能關心百姓疾苦。(評分:3分)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0
(甲)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乙)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①式②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一③似重有憂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⑤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軾,車前橫木。③一: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離開。⑥識:記住。
17、找出甲文中能表達下列成語的句子:(4分)
⑴尸橫遍野: ⑵十室九空:
⑶傾家蕩產: ⑷顛沛流離:
18、擇朗讀停頓錯誤的一項( )(2分)
A、非死/則徙爾 B、而/鄉鄰之生/日蹙
C、使子路/問之 D、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19、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與其它不同類的一項是( )(2分)
A、悍吏之來吾鄉 B、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C、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20、甲文中能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分)
21、翻譯句子。(4分)
(1)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22.回答問題。
(1)蔣氏大戚的原因是什么?婦人哭于墓者而哀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婦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卻為什么不搬家?甲文蔣氏的鄉鄰為什么要號呼而轉徙?你認為在文中所述的社會里老百姓要想活命唯一的出路是什么?(5分)
參考答案:
17、(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⑵今其室十無一焉(3))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4)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答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也可)
18、B(2分)
19、C (2分)
20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答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得1分)。
21第一句翻譯重點是雖字和毒字;第二句的重點是識字。(每句2分)
22、(1)作者說要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 ; 婦人之舅、夫、子均死與猛于虎的苛政 (2) 苛政猛于虎(1分) 賦斂之毒有甚是蛇(1分) 起義推翻封建制度(3分)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1
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13~16題。(共13分)
【甲】蔣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選自柳宗元《捕蛇者說》)
【乙】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不農則不地著(地著:定居一地),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廩:米倉。),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選自晁錯《論貴粟疏》)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君將哀而生之乎 ( ▲ ) (2)又安敢毒耶( ▲ )
(3)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 ( ▲ ) (4)備水旱 ( ▲ )
14.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4分)
(1)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
(2)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
15.甲乙兩文都封建社會的官員針對當時社會現狀寫的文章,他們的寫作目的各是什么?他們的寫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處: ▲
16. 仔細閱讀乙文,談談乙文的作者如何使當時的統治者接受自己的觀點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3.(4分)(1)使活下去(2)怨恨 (3)兩次、兩頓 (4)防備 (答對一個給1分)
14. (4分)(1)如果我不做這個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向、病 譯錯一個扣1分)
(2)國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墻,深險的護城河,嚴厲的法令,殘酷的刑罰,還是不能禁止他們。(雖然、池譯錯扣1分)
15. (1分)甲文: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可用自己的話回答)
(1分)乙文:希望統治者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
(1分)相似處:希望統治者能減輕老百姓的負擔,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維護國家統治。
16. 作者從反面指出其危害:認為百姓生活貧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務農,不從事農業就不能在一個地方定居下來,不能定居就會離開鄉土,輕視家園。(即百姓不能安居樂業。)(1分);當百姓饑寒交迫時,就顧不上廉恥了,什么事都會干。(即百姓不能遵紀守法) (1分)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2
《捕蛇者說》中的文段。(8分)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小題1】下列哪組加點詞的意思相同?( )(2分)
A.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與朱元思書》)
B.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又安敢毒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D.故為之說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小題2】下列哪一項加點詞的詞性活用情況與其它三項不同?( )(2分)
A.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B.置人所罾魚腹中
C.名之者誰
D.殫其地之出
【小題3】選文敘述蔣氏和鄉鄰的遭遇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并請結合文章舉出一例。(2分)
【小題4】文中寫到“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從中看出作者的寫作用意是什么,聯系下面這則材料,說說你的理解。(2分)
答案【小題1】C(2分)
【小題2】D(2分)
【小題3】對比(t分)①鄉鄰“十室九空”與蔣氏“以捕蛇獨存”對比;②悍吏擾民雞犬不寧的情形與蔣氏“弛然而樂”“熙然而臥”對比;③鄉鄰“旦旦有是”與蔣氏“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對比。
【小題4】柳宗元引用孔子的話作為論據,表明苛政自古就有,真實揭露封建社會重賦苛政的黑暗現實(1分),與《多收了三五斗》結尾指出谷賤傷農這類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一樣,突出了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或深化了主題)。(1分)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注意題干中的提示,“意義”指字詞的含義。了解文言常用字詞多個義項,根據語境判斷,進行比較,用反選排除法,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首先要了解古文中有哪些詞類活用,然后找出各項中的活用詞,了解其活用方法比較。A句的“臘”、B句的“罾”、C句的“名”都是名詞動用,而D句的“出”是動詞名用,故選D。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根據所學而掌握的知識,從“對比”的角度舉例說明。
考點: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要理解孔子生活的時代比作者早得多,作者引用孔子的話與“苛政”有關,而《多收了三五斗》也是反映農民倍受剝削的現實,從這個角度思考作答。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3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9-13題。(17分)
【甲】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選自《捕蛇者說》)
【乙】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晉書》
9.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又安敢毒耶 毒:
(2)則久已病矣 病:
(3)則弛然而臥 弛然:
(4)執而鞭之 鞭:
10.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進亦憂退亦憂
B.陶侃嘗出游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C.若毒之乎 皆若空游無所依
D.殫其地之出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11.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5分)
①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行道所見,聊取之耳。
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侃 大 怒 曰 汝 既 不 田 而 戲 賊 人 稻
13.甲乙兩文的作者都是地方官,根據兩段文字中劃線句子,試比較兩位父母官的異同(3分)
參考答案:
9.(4分)(1)毒: 恨、憎恨 (2)病: 困苦不堪
(3)弛然: 放心的樣子 (4)鞭: 鞭打(名詞動用
10. ( B ) (3分)
11.(5分)
①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鄰居的死已經晚多了,又怎么敢怨恨這差事呢?
②我走在路上看見它,隨便拔一把罷了。
12.(2分)侃大 怒 曰 / 汝既 不 田 / 而 戲 賊 人 稻
13.(3分)
他們同為父母官,都能同情百姓,深入基層,關心民生疾苦。柳宗元以文章來反映苛捐雜稅帶給老百姓的災難,可能較多地寄希望于統治者,一旦統治者采納,效果要好;陶侃生性耿直,敢怒敢言敢為,能付諸于實際行動,切實解決問題。(3分。相同點得1分,不同點2分,意對即可)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4
閱讀下面《捕蛇者說》片段,回答17-24題。(共22分)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會以蔣氏觀之,猶信。鳴呼!孰知賦劍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中觀人風者得焉。
17、解釋上面文段中加點的字的意思。(4分)
(1)余: (2)于: (3)嘗: (4)是:
(5)以: (6)信: (7)孰: (8)為:
18、給下列字注音。(4分)
(1)孰 (2)斂 (3)俟 (4)夫
19、翻譯下列兩個句子。(4分):
(1)苛政猛于虎也。
譯:
(2)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譯:
20、作者聽了蔣氏的話后更加悲傷的原因是:(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答:
21、作者寫《捕蛇者說》的目的是:(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答:
22、作者引用孔子的話,目的是什么?。(2分)
答:
23、這段話表現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答:
24、你想想,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皇帝看到《捕蛇者說》這篇文章,會不會采取措施減輕農民的負擔?為什么?。(4分)
答:
(只要說得有理即可)
參考答案:
17、(1)余:我 (2)于:比 (3)嘗:曾經 (4)是:這句話
(5)以:從 (6)(6)信:真實可信 (7)孰:誰 (8)為:寫作
18、(1)孰Shú (2)斂liǎn (3)俟Sì (4)夫fú
19、(1)苛酷的統治比老虎還兇啊! (2)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20、苛政猛于虎也。
21、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22、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揭露當時統治者加在百姓頭上的賦稅比毒蛇還毒的黑暗現實。
23、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同情。
24、不可能找到解決減輕農民負擔的方法。
由于時代和階級的限制;當時政治腐敗,戰亂不絕,統治者根本不顧人民的死活,他們所關心的只是權力和財富,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他們不會發善心減輕人民的負擔。(只要說得有理即可)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5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敢安毒耶?”
小題1: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 】(2分)A.悍吏之來吾鄉
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B.殫其地之出
出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馬說》)D.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
小題2:下面哪一個句子表達的語氣與“又敢安毒耶?”不同?【 】(2分) A.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B.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是他人之過哉?(《送東陽馬生序》)C.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D.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小題3:文段中蔣氏要表述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蔣氏自述中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具體表明自己的觀點?請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文段中提到蔣氏“熙熙而樂”,《醉翁亭記》中歐陽修也寫了“太守之樂”,從內容和寫作意圖來看,這兩種“樂”有何不同?說說你的看法。(2分)
材料鏈接1: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材料鏈接2: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答】
參考答案:
小題1:A
小題1:D
小題1:蔣氏寧愿捕蛇也不愿意交稅。(1分,意對即可,直接答原句“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不得分)
通過一系列對比突出了鄉鄰們在苛稅重壓下的悲慘生活,表明自己想“捕蛇而不納稅”的觀點。(1分,答出“對比”或“襯托”的手法即可 )
小題1:蔣氏的“樂”并非是真正的樂,這短暫的樂是用一年犯兩次死亡的危險換來的,是命運悲慘的體現。作者寫蔣氏的樂是為了突出百姓生活的悲慘,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同情及對賦稅制度的不滿。(1分,兼顧內容和寫作意圖,寫作意圖寫出一點即可)
歐陽修“樂”是一種真正的快樂,因其施政有方,人們幸福安寧而樂,體現了其“與民同樂”的情懷。(1分,兼顧內容和寫作意圖,寫作意圖寫出一點即可)
小題1:A中都是“助詞,沒有意義”。
小題1:A、B、C與例句都是反問,D是疑問。
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內容,了解對比襯托的手法來理解鄉鄰們在苛稅重壓下的悲慘生活,提高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
小題1:開放性試題,只要看法觀點合理,有理有據,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捕蛇者說》閱讀答案15篇】相關文章:
《捕蛇者說》教學設計09-06
柳宗元《捕蛇者說》藝術構思11-03
《捕蛇者說》藝術探賞09-06
柳宗元《捕蛇者說》原文與翻譯11-08
柳宗元《捕蛇者說》原文和翻譯11-08
柳宗元《捕蛇者說》主題思想11-03
柳宗元《捕蛇者說》作品鑒賞11-03
柳宗元《捕蛇者說》原文及賞析10-22
關于柳宗元《捕蛇者說》晁錯《論貴粟疏》比較閱讀及答案10-19
柳宗元捕蛇者說原文及賞析2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