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樂毅傳的閱讀答案附翻譯
樂毅者.其先祖日樂羊。樂羊為瑰史侯將.伐取中山。魏文侯對樂羊以是壽。樂羊死.葬于是壽,其后子孫因家焉。中山復目,至趙武靈王時復滅中山,而樂氏后有樂毅。
樂毅賢,好兵,趙人舉之。廈武靈王有沙丘之亂.乃擊趙適魏。聞燕昭王咀子之之亂而齊大贓燕,燕昭王怨齊,未嘗一日而忘報齊也。燕國小.辟遠,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禮郭隗咀招賢者。樂毅于是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旺客禮待之。樂毅辭讓.避委質(zhì)為臣.燕昭王以為亞卿.久之。
當是時。齊辟王強.南敗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晉于觀津.遞與三晉擊秦.助越滅中山。
破宋,廣地千余里。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齊。潛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問伐齊之事。樂毅對日:“齊.霸國之余業(yè)也,地大人眾.采易獨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與趙廈楚、魏。”于是使樂彀約趙惠文王,別使連楚、魏,令趙說秦以伐齊之利。諸侯害齊潘王之驕暴,皆爭合從與燕伐齊。樂毅還報,燕昭王悉起兵.使樂毅為上將軍.趙惠文王以相國印授樂轂。樂毅于是井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破之濟西。諸侯兵罷歸,而燕軍樂轂獨追。至于臨蕾。齊昏王之勝濟西,亡走,保于莒。樂轂獨留絢齊,齊皆城守。樂毅攻入臨蕾。盡取齊寶財物馨囂輸之燕。燕昭王大悅,親至濟上勞軍.行賞堆士。封樂彀于昌國,號為昌國君。于是燕昭王收齊鹵獲以歸,而使樂轂復以兵平齊城之不下者。樂牧留掏齊五歲.下齊七十奈城.皆為郡縣以屬燕.唯獨莒、即墨未服。
會燕昭王死,子立為燕惠王。惠王自為太子時嘗不快于樂毅,廈即位,齊之田單聞之,乃縱反問于燕.日:“齊城不下者兩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聞樂毅與燕新王有隙。欲連兵且留齊.南面而王齊。齊之所惠,唯思他將之采。”于是燕惠王目己疑樂彀,得齊反問。乃使騎劫代將,而召樂毅。樂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誄,遂西降趕。趙封樂毅于觀津,號日望諸君。
(《史記樂毅列傳》)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未嘗一日而忘報齊也 報:報答,酬謝。
B 于是屈身下士 下:謙遜地對待。
C 王必欲伐之,莫如與趙及楚、魏 與:結(jié)交,親附。
D 皆為郡縣以屬燕 屬:歸屬,從屬。
9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能衰明樂毅有軍事謀略與才能的一項是
①及武靈王有沙丘之亂,乃去趙適魏
②齊,霸國之余業(yè)也,地大人眾,未易獨攻也
③盡取齊寶財物祭器輸之燕
④樂毅于是并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破之濟西
⑤樂毅留徇齊五歲,下齊七十余域
⑥樂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誅,遂西降趙。
A①②⑥ 13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窖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樂毅的祖先樂羊憑借伐取中山國的戰(zhàn)功.被魏文侯分封到靈壽,他死后其子孫后代 就居住在了那里。
B齊國多方爭戰(zhàn).國力大增.各諸侯國都打算背離秦國而歸服齊國。可是齊滑王自高 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c燕昭王征求攻打齊國的意見,樂毅建議采取合縱政策;燕昭王封樂毅為上將軍,并授與相印.派他攻打齊國。
D.惠王做太子時就對樂毅不滿.他即位后.齊國的田單借此事施行反問計,結(jié)果惠王 剝奪了樂毅的軍權(quán)。
11把第三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于是使樂彀約趙惠文王,別使連楚、魏。夸趙說秦以伐齊之利。_
(2)然所以不早拔者,聞樂毅與燕新王有隙.欲連兵且留齊.南面而王齊。
答案:
8.A(報:報復)
9.B(③盡取其財物送給齊君,有掠奪的嫌疑,是忠君的表現(xiàn)。
⑥表現(xiàn)他有遠見,有頭腦,非軍事謀略。)
10.C(授給樂毅相印的是趙惠文王)
11.(1)于是昭王派樂毅去與趙惠文王結(jié)盟立約,另派使者去聯(lián)合楚國、魏國,讓趙國用攻打齊國的好處去勸說秦國。
(約、“以伐齊之利”各1分,句意2分,共4分)
(2)而不及早攻取的原因,聽說是樂毅與燕國新即位的國君有隔閡,樂毅想連續(xù)不斷用兵(故意拖延時間)暫且留在齊國,在齊國面南稱王。
(所以、拔、隙、且各1分,句意2分,共6分)
【參考譯文】
樂毅,他的祖先叫樂羊。樂羊擔任魏文侯的將領(lǐng),他帶兵攻下了中山國,魏文侯把靈壽封給了樂羊。樂羊死后,就葬在靈壽,他的后代子孫們就在那里安了家。后來中山復國了,到趙武靈王的時候又滅掉了中山國,而樂家的后代出了個有名人物叫樂毅。
樂毅很賢能,喜好軍事,趙國人曾舉薦他出來做官。到了武靈王在沙丘行宮被圍困餓死后,他就離開趙國到了魏國。后來他聽說燕昭王因為子之執(zhí)政,燕國大亂而被齊國乘機戰(zhàn)敗,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齊國,不曾一天忘記向齊國報仇雪恨。燕國是個弱小的國家,地處偏遠,國力是不能克敵制勝的,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禮賢下士,他先禮尊郭隗借以招攬?zhí)煜沦t士。正在這個時候,樂毅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國,燕王以賓客的禮節(jié)接待他。樂毅推辭謙讓,后來終于向燕昭王敬獻了禮物表示愿意獻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為亞卿,他擔任這個職務的時間很長。
當時,齊湣王很強大,南邊在重丘戰(zhàn)敗了楚國宰相唐眛,西邊在觀津打垮了魏國和趙國,隨即又聯(lián)合韓、趙、魏三國攻打秦國,還曾幫助趙國滅掉中山國,又擊破了宋國,擴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領(lǐng)土。他與秦昭王共同爭取尊為帝號,不久他便自行取消了東帝的稱號,仍歸稱王。各諸侯國都打算背離秦國而歸服齊國。可是齊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驕橫,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認為攻打齊國的機會來了,就向樂毅詢問有關(guān)攻打齊國的'事情。樂毅回答說:“齊國,它原來就是霸國如今仍留著霸國的基業(yè),土地廣闊人口眾多,可不能輕易地單獨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聯(lián)合趙國以及楚國、魏國一起攻擊它。” 于是昭王派樂毅去與趙惠文王結(jié)盟立約,另派使者去聯(lián)合楚國、魏國,讓趙國以攻打齊國的好處去勸說秦國。由于諸侯們認為齊湣王驕橫暴虐對各國也是個禍害,都爭著跟燕國聯(lián)合共同討伐齊國。樂毅回來匯報了出使情況,燕昭王動員了全國的兵力,派樂毅擔任上將軍,趙惠文王把相國大印授給了樂毅。樂毅于是統(tǒng)一指揮著趙、楚、韓、魏、燕五國的軍隊去攻打齊國,在濟水西邊大敗齊國軍隊。這時各路諸侯的軍隊都停止了攻擊,撤回本國,而燕國軍隊在樂毅指揮下單獨追擊敗逃之敵,一直追到齊國都城臨淄。齊湣王在濟水西邊被打敗后,就逃跑到莒邑并據(jù)城固守。樂毅單獨留下來帶兵巡行占領(lǐng)的地方,齊國各城邑都據(jù)城堅守不肯投降。樂毅集中力量攻擊臨淄,拿下臨淄后,把齊國的珍寶財物以及宗廟祭祀的器物全部奪取過來并把它們運到燕國去。燕昭王大喜,親自趕到濟水岸上慰勞軍隊,獎賞并用酒肉犒勞軍隊將士,把昌國封給樂毅,封號叫昌國君。當是燕昭王把在齊國奪取繳獲的戰(zhàn)利品帶回了燕國,而讓樂毅繼續(xù)帶兵進攻還沒拿下來的齊國城邑。樂毅留在齊國巡行作戰(zhàn)五年,攻下齊國城邑七十多座,都劃為郡縣歸屬燕國,只有莒和即墨沒有收服。
這時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兒子立為燕惠王。惠王從做太子時就曾對樂毅有所不滿,等他即位后,齊國的田單了解到他與樂毅有矛盾,就對燕國施行反間計,造謠說:“齊國城邑沒有攻下的僅只兩個城邑罷了。而所以不及早攻取的原因,聽說是樂毅與燕國新即位的國君有隔閡,樂毅連續(xù)不斷用兵(故意拖延時間)暫且留在齊國,(想)在齊國面南稱王。齊國所擔憂的,只怕別的將領(lǐng)來。”當時燕惠王本來就已經(jīng)懷疑樂毅,又受到齊國反間計的挑撥,就派騎劫代替樂毅任將領(lǐng),并召回樂毅。樂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懷好意的,害怕回國后被殺,便向西去投降了趙國。趙國把觀津這個地方封給樂毅,封號叫望諸君。趙國對樂毅十分尊重優(yōu)寵借此來震動威懾燕國、齊國。
【史記·樂毅傳的閱讀答案附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史記·王翦傳》閱讀答案附翻譯11-10
《史記·樂毅列傳》閱讀答案06-28
《史記·樂毅列傳》閱讀題答案12-23
《史記·樂書》閱讀答案附翻譯06-26
《史記樂毅列傳》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08-25
《樊噲傳》閱讀答案附翻譯12-24
是儀傳 閱讀答案附翻譯10-15
《史記·樂毅列傳》原文及翻譯04-01
《史記樂毅列傳》原文及翻譯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