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人物的悲劇之美的閱讀答案
《史記》人物的悲劇之美
宗白華說:“在悲劇中我們發現了生命價值的真實性,因為人類曾愿意犧牲生命、血肉及幸福,以證明他們的存在。在悲劇中人類自身的價值提高了,在這種悲壯的毀滅中,人生顯露出意義了。”可以說,《史記》中,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劇之美。這并不是由于太史公筆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是太史公在選題上,將自己的悲劇之思投射于人物,從而映襯出一片壯美之光。
“災難在成為壓迫時同時也成為精神的內驅力和凝聚力。”所以司馬遷筆下的悲劇人物面對災難表現出的超拔的行動,具有一種悲壯美。司馬遷以其細膩的描寫在《刺客列傳》中為我們刻畫了一幅以超拔的行動面對死亡較量的群英圖。他們勇敢赴死的超拔使他們高昂的精神在人們的心目中定格且百世流芳。“荊軻刺秦王”是司馬遷在《刺客列傳》中描寫最細膩的一篇,司馬遷把易水之別寫得極其悲壯。荊軻屬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典型,而且他的選擇沒有無奈,沒有哀怨,有的只是豪壯與慷慨。至此,荊軻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超越。易水悲歌是一種視死如歸的超拔。
李長之在《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中評述道:“司馬遷愛一切奇,而尤愛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司馬遷在所愛的才之中,最愛的是哪一種?一般地說,超凡的才智,是不平庸,或不安于平庸,或意識到自己不平庸的。《李將軍列傳》中的李廣就是司馬遷所鐘愛的具有超凡的才智的一位悲劇性英雄。司馬遷通過“上郡遭遇戰”“雁門出擊戰”“右北平反圍剿戰”及隨大將軍衛青進行的人生最后一戰等內容的描寫,淋漓盡致的表現了李廣驍勇善戰、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英雄本色,讓讀者領會到李將軍天下無雙的才氣。李廣之才越是卓越超凡,與他的“不遇時”、“數奇”、不被封侯的事實相比,與其他才能不及李廣反而被封賞的人相比,李廣人生的悲劇性就越是深刻。
在司馬遷的人物列傳中, 彭越、黥布、韓信都是漢朝得天下的大功之臣,作為漢初的異姓王,他們的超常功績令人非常欽佩,而他們的人生結局也大同小異,令人悲憤痛惜。“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史記·淮陰侯列傳》),這就是造成他們人生悲劇的真實原因。正因為他們屢建奇功,功績超常,所以他們的被害才更具有悲劇效果,更具有震撼性。
當悲劇主人公面對人生的困境,經過頑強的抗爭,最終陷入死亡與屈服的兩難境地時,超然地面對死亡,那么這種死亡反而更加具有美學意義。死亡是悲劇主人公最激烈的抗爭,是最超越現實的悲劇性所在。項羽自刎于烏江令人驚駭。雖然項羽自身的性格存在著一定的弱點,但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而是通過合理的藝術加工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壯。“虞兮虞兮”的悲歌,“天之亡我”的反復呼告,瞋目嚇退赤泉侯數里的氣勢,寧死愧見江東父老的訴說,將寶馬贈給烏江亭長的舉動,這些有血有肉的細節加工,使項羽的死亡超越了他在歷史事實中的成與敗,更加有力地彰顯了項羽失敗時的英雄風采。他自刎烏江,將自己高貴的頭顱用自己的手親自割下送給仇敵,這使我們認識到“勇氣在于勇猛無畏的靈魂,連同其堅定性及真實性一道所顯示的從容赴死的能力”。當悲劇主人公自由地選擇了毀滅,并以一個自由人的身份迎向死亡的時候,觀眾發現毀滅本身乃是實在的勝利。他超然面對死亡,用不同于常人的悲劇性結局,實踐了一生的守護,即生命的極度尊嚴與價值。
悲劇人物雖然以悲劇結束,或在生命中不斷被困苦厄運所纏繞,但“生命的真實沒有在失敗中喪失,相反,它使自己完整而真切的被感覺到。沒有超越就沒有悲劇。”《史記》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劇之美,這正是司馬遷在深刻的體悟中,將自己的悲劇之思投射于人物,通過濃墨重彩的藝術描寫,使得這些悲劇更具有震撼性,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崇高美、悲壯美。(有刪改)
1. 關于《史記》人物悲劇之美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 人物面對災難表現出的超拔行動,使他們高昂的精神在人們的心中定格為一種悲壯美。
B. 人物超凡的才智與人物在現實中遭遇的不公平命運發生碰撞,從而產生出深刻的悲劇感。
C. 人物功績超常,最終卻因為“勇略震主”而被害,所以他們的被害更具有悲劇的震撼性。
D. 人物面對人生的困境,經過頑強的抗爭,守護了生命的極度尊嚴與價值,體現出悲劇美。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 文章最突出的是舉例和引用論證,二者結合使文章既有典型實例作具體印證,又有充分的理論依據。
B. 第三段運用對比論證,為了證明才能不及李廣的人反而可以被封賞,由此表達對統治者的批判。
C. 文章選取彭越、黥布、韓信為例進行類比,突出他們結局的同中有異,揭示了造成他們人生悲劇的真實原因。
D. 文章從四個角度闡述了《史記》人物的悲劇之美,一層比一層詳細。最后對項羽的悲劇結局的價值闡述最為詳盡。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 《史記》中悲情人物的悲劇之美,不僅是由于太史公筆下的人物注定要如此,而且是太史公在選題上將自己的悲劇之思投射于人物,從而映襯而出的。
B. 由第二段可知,《刺客列傳》中的專諸、豫讓、聶政等刺客,太史公將他們都描繪成了以超拔的行動和死亡進行較量的英雄。
C. 在記敘項羽之死的時候,太史公通過合理的藝術加工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壯,目的是彰顯了項羽的英雄風采,淡化項羽的性格弱點。
D. 悲劇主人公自由地選擇了毀滅,并以一個自由人的身份迎向死亡,由此產生的崇高美與悲壯美證明了只有毀滅本身才是實在的勝利。
1.【答案D D項沒有體現出“悲劇”二字的涵義。】
2.【答案A ; B 對比論證是為了突出李廣的悲劇美,不是為批判統治者; C 突出的是幾個人結局的大同小異;D 第三個角度的闡述沒有前兩個詳細。】
3.【答案B A項原句為“不是…而是”,并列關系;C項,目的不是淡化項羽弱點;D項并非只有毀滅才是勝利。】
【史記人物的悲劇之美的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悲劇美的音樂詮釋閱讀練習及答案05-16
悲劇美的音樂詮釋閱讀理解及答案04-26
《史記》閱讀答案10-20
簡單之美的閱讀答案04-03
橋之美的閱讀答案02-01
淡之美的閱讀答案03-27
橋之美的閱讀答案【精選】03-25
偉大的悲劇閱讀及答案04-13
幽徑悲劇閱讀及答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