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山房記閱讀訓練與答案
諸暨為紹興屬邑,與婺鄰。國初得婺時伐偽吳張氏①,相持未決,兵守諸暨界上。張氏恃諸暨為藩籬,乘間出兵侵掠,兩軍屠戮無虛時。故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為瓦礫灰燼;竹樹花石,伐斷為樓櫓戈砲②樵薪之用。民懲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間,棄故址而不居。過者傷之。
今國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業,吾意其中必有修飭室廬以復盛時之觀者,未之見。今年,邑士方伯修為余稱:其友張君仁杰,居諸暨北門之外,故宅昔已毀。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穢,創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數百,四時之花,環藝左右,琴床、酒爐、詩畫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亂時稍有祿食,至今郡縣屢辟之,輒辭不赴,以文墨自娛,甚適,號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記之。
一室之廢興,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亂、人之勞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懼不能保,雖有居室,寧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糧芻茭③之需,叫號征逮者填于門,雖有花木之美、詩酒之娛,孰能樂之乎?今仁杰獲俯仰一室,以察時物之變,窮性情之安,果誰使然也?非上之人撥亂致治之功耶?
自古極治之時,賢且能者運于上,隴畝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飫飽歌乎④,秩然成文,成周盛時之詩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時耶?仁杰其試為之。余他日南歸,駕小車過北門,求有竹之家而問焉。仁杰尚歌以發我,余當鼓缶而和焉。
注:①吳張氏:元末張士誠舉兵抗元自立為吳王,后與朱元璋對峙。
②樓櫓:軍中所建用于瞭望攻守的高臺。戈砲,此處泛指兵器。
③糗糧芻茭:借指軍需品。
④飫飽歌乎:飽足后歌嘯。
⑤歌以發我:歌嘯以引發我的興致。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諸暨被兵特甚 被:遭遇,遭受。
B.民懲其害,躲避深山大谷間 懲:懲辦、懲罰。
C.始辟址夷穢,創屋十馀楹 夷:清除、鋤去。
D.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懼不能保 殷:深重、酷烈。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崇甍巨室,焚為瓦礫灰燼 今年,邑士方伯修為余稱
B. 琴床、酒爐、詩畫之具,咸列于室 隴畝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
C.生民各安其業 仁杰其試為之
D.求有竹之家而問焉 余當鼓缶而和焉
11.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證明張仁杰亂后“甚適”的一組是
①未亂時稍有祿食②至今郡縣屢辟之,輒辭不赴,以文墨自娛
③號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記之
④今仁杰獲俯仰一室,以察時物之變,窮性情之安
⑤飫飽歌乎,秩然成文⑥仁杰尚歌以發我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末明初朱元璋與張士誠的爭奪給百姓們帶來深重的災難,當時經過諸暨一帶的`人都為之傷感。
B.張仁杰在易代之后不與新朝合作,拒絕了郡縣的征辟,寧可歸隱田園詩酒自娛以終天年。
C.作者認為小可以喻大,透過一人一室的廢興盛衰,能看到社會的治亂和百姓的勞逸。
D.作者認為古往今來世之大治都是帝王賢臣撥亂之功,至于百姓只是相安升平,并不明白天下治亂之由。
13.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線的三個句子譯為現代漢語。(10分)
(1)吾意其中必有修飭室廬以復盛時之觀者,未之見。
譯文:
(2)旁植修竹數百,四時之花,環藝左右
譯文:
(3)雖有居室,寧暇完葺而知其安乎?
譯文:
(八)
9.B(應釋為“恐懼、害怕”)
10.B(介詞,釋為“在”。A動詞,成為/介詞,對,向。C代詞,借為“自己的”/語氣副詞。D兼詞/代詞。)
11.C(①“未亂時”⑤指詩經時代、“成周之時”⑥“尚”用指祈禱。)
12.B(文中無依據。)
13.(1)我預料天下一定會有修葺整頓房舍居室而恢復太平盛世景象的人,但我(一時)還沒看到。
(2)旁邊種植著數百竿高高的柱子,四季應時的各色花木也環繞著種植在房舍附近。
(3)雖然有供居住的房舍,可難道還有空維護修繕并體會居住在其中的安適嗎?
【新雨山房記閱讀訓練與答案】相關文章:
新雨山房記閱讀訓練與答案11-29
新雨山房記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6-15
《新雨山房記》閱讀答案解析及參考譯文06-29
《山房春事》閱讀答案11-19
《李君山房記》的閱讀答案和翻譯12-30
草記閱讀訓練及答案05-01
草記閱讀訓練及答案11-29
《小倉山房文集》閱讀答案03-28
《尋石記》閱讀訓練及答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