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鐵質》散文閱讀訓練附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25分)
劉向民
①鄉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村是最重要的。
②雖然走進了城市,不可能與土地日日肌膚相親,但我始終以農民的眼光審視鄉村。鄉村是城市的依托,沒有鄉村也就沒有城市的存在,鄉村是城市的母體,城市是鄉村的延伸和延續。鄉村是狗吠雞鳴牛哞,是薄薄的晨霧和裊裊的炊煙,一條靜靜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瑩的露珠閃耀著太陽的光彩。鄉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鮮明的。
③走進田野,就走進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們的兄長。閃著光芒的鋤探進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鋤的鐵質意念就通過異常發達的根系蔓延了整個土地,廣闊的原野處處閃耀著鐵質的渾厚和沉重,所以我們收獲的每一粒糧食、每一季糧食都包含著鐵質。鐵質沿著血管流動,扎根于我們的每一處神經,我們的脊梁才如此堅挺。
④糧食的存在,使鄉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莊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鄉村的藍天下格外亮麗。已經死去多年的大樹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樹干直指青天,鄉村中許多的構思和想象緣自樹干的啟迪。鐮刀閃著鐵質的鋒利,農民的夢想始終與莊稼有關,一頭牛與一架犁在土地深處探尋,渾黃或者黝黑的土壤蘊涵著無窮的力量,只要播下種子,幻想就無可阻擋地蓬勃起來了。土地時刻迸發著鐵質的響聲。
⑤土地養育了莊稼,也養育了整個鄉村。鄉人們的性格和作為,任何時候都充滿著鐵質,歡喜時會無所顧忌地暢心大笑,發怒時會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罵上一場,悲哀時會痛痛快快淋漓盡致地大哭一場,然后又執著地走進田野,走進勞作,一切都毫無遮遮掩掩。嫉惡如仇,旗幟鮮明,高昂的氣概和高亢的聲音比得過任何煩瑣深奧的說教。他們不怕風,不怕雨,不怕雷鳴,他們飲風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萬般罪,他們常說“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豐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歲月的點綴,他們從不怨天尤人,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著太陽的方向走進田野,走進莊稼地里,走進鄉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使鄉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哪怕只是一聲勞動的號子,也如雷鳴一般響亮;哪怕只是向前邁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穩重;哪怕只是一個耕或者種的手勢,也都是鄉村的經典動作。鄉村,處處鐵質,鐵質處處。
⑥鄉村是農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經厭煩的事情,鄉村還在喜歡或者也早已厭煩,喜歡的是一種沒有丟失的鄉村質樸,厭煩的是曾經生活在鄉村里的城里人的矯作。城里人始終也在吃著鄉村的糧食,但缺少了鄉村的鐵質。鐵質似乎已被城里人丟失殆盡。我們是否要尋找鄉村的鐵質,使鄉村鐵質在城市里閃爍,應該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⑦鄉村是我們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據,沒有了鄉村就沒有城市。是否有人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鄉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鄉村,缺少了鄉村鐵質,我們將會更加頹廢,城市也將因此而變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論生活在鄉村還是城市里的人們,都不能忘記永遠的鄉村鐵質,它是我們永遠的支撐,我們永遠的方向。
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A.文章開篇作者說:“鄉村是我永遠的家園。在我全部的生活中,鄉村是最重要的。”這一行文的好處是開門見山,直接抒發了作者對鄉村的熱愛之情。B.在第三段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高粱、谷子、玉米等農作物比作了自己的兄弟,細致入微地描寫了它們正在健康成長的模樣。C.第五段作者運用排比修辭,使文章的行文充滿氣勢,生動地寫出了在充滿鐵質的鄉村中生活的農人們旺盛的生命力和他們堅強、直率、質樸的性格。D.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描繪了鄉村生活的圖景以及在鄉村中生活著的'人們,凸顯了鄉村“處處鐵質,鐵質處處”的風貌。E.鄉村是“我”永遠的家園,“我”的根就在鄉村。與鄉村比較起來,城市是讓人厭惡的存在,是寧靜美好的鄉村的對立面,文章中處處都有“我”對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
2.結合全文談談鄉村具有怎樣的意義。作者在行文中著重描寫了鄉村的土地,有怎樣的妙處?(6分)
3.談談你對文中劃線句的理解。(6分)
①只要播下種子,幻想就無可阻擋地蓬勃起來了。(3分)
②(他們)走進鄉村深處的每一個細節,使鄉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實實和鏗鏘有聲。(3分)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鐵質”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義,根據你對文章的品讀,談談對“鐵質”象征意義的理解。(8分)
答案:
1.BE
2.①是我永遠的家園。②鄉村是城市的依托,是城市的母體,城市是鄉村的延伸和延續。③鄉村是農民的部落,是我們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據。④鄉村可以為我們提供糧食。(答出3點就可給分)
妙處:土地是鐵質的來源,鄉村的鐵質就存在于鄉村的土地之中。作者寫鄉村土地的目的是為了更加突出鄉村鐵質對于鄉村的重大意義
3.①對于農民來說,種子就意味著希望,當他們把種子播撒在這片堅實的土地上的時候,內心深處就已經在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②農民勤勞工作的身影遍布鄉村,他們的勤勞付出使鄉村每一刻都充實豐富且充滿了生氣。
4.①總結全文,點明主旨;與開頭作者強調的鄉村的重要性相呼應。
②人們不論面對怎樣的環境都能夠挺直脊梁的。②是一種人格或性格的象征,作者希望人人都能擁有鐵質性格,高昂豪邁,不要被煩瑣深奧的說教束縛。③是生存意義的象征,生活著的人們無論生活在鄉村亦或生活在城市,都應該讓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鐵質,鐵質是人們永遠的支撐。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B作者并未對高粱、谷子、玉米等農作物進行“細致入微地描寫”,同時描寫地也不是“正在健康成長的模樣”。E作者對缺少鐵質的城市的確有所批評,但不能上升為厭惡和批判,“處處批判”的斷語更是不準確的。
2.試題分析:題干中已經提示了答題范圍“結合全文”,因此答題區間必須是全文,否則答案必然是不全面的。本題的關鍵是把全文的結構搞清楚:①/②-⑤/⑥/⑦全文從4個角度寫出了鄉村的意義。
3.試題分析:①聯系前文,“農民的夢想始終與莊稼有關”很顯然這里的“種子”是希望的種子,希望的種子一旦種下,就會期待開花結果,期待著夢想的實現。
②聯系前文,“他們常說‘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豐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歲月的點綴,他們從不怨天尤人,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著太陽的方向走進田野”說明農民們的生活是充實的。
4.試題分析:文章段落的作用,既要從內容角度考慮,“不論生活在鄉村還是城市里的人們,都不能忘記永遠的鄉村鐵質,它是我們永遠的支撐,我們永遠的方向。”點明文中主旨,又要從結構角度考慮,總結全文,照應文章開頭。鐵質的象征意義可以從多個角度去考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鄉村鐵質》散文閱讀訓練附答案】相關文章:
《拉薩的黃昏》散文閱讀訓練附答案03-09
《橡樹之謎》散文閱讀訓練附答案12-03
《遠去的鄉村》閱讀附答案06-14
稼鄉村閱讀附答案11-25
《月夜》閱讀訓練附答案06-11
《春雨》閱讀訓練附答案06-12
《送花》閱讀訓練附答案01-31
語文閱讀訓練(附答案)06-12
海市閱讀訓練附答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