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閱讀只有“衣食足”,才能“知榮辱”嗎題目附答案
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問題。
只有“衣食足”,才能“知榮辱”嗎
趙州
①眼下的中國,不守規矩、不講道德的現象并不罕見。要是批評多了,有人會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中國人現在還不富嘛!”
②管仲的名言競成了不講文明的擋箭牌。事實上,有很多例子證明,不必一定“倉廩實”,人們就可以“知禮節”。比如,二戰后德國一片廢墟,國家完全處于無政府狀態。1945年冬天十分寒冷,又沒有暖氣。于是,大家上山砍柴用來燒火取暖做飯。有人提議保護小樹并做上記號,不要砍。結果.雖然沒有人監督,做了記號的小樹都留了下來。按道理,人都快凍死餓壞了,還管什么小樹大樹,燒了再說吧。可是德國人沒有。在德 國街頭,有時也會發現乞討者。他們往往不是簡單伸手討要。筆者在德國曾見到這樣的乞討者,他們在面前的地上放著一張紙,上面寫著:“請留下您的生日日期和電話,我會在您過生日的時候送來祝福的。”這些做法似乎都證明了,不一定衣食足也可以知禮節吧?
③當下中國,從整體看來,人均國民年收入已超過一千美元,不少人的“倉廩”更是明顯超過殷實階段,但卻常常讓人看到“衣食足”而不“知禮節”的行為。開著豪華的車,著喇叭搶行人的先行權;西裝革履衣著光鮮,闖紅燈無所顧忌;吃著山珍海味,對著服務員劈頭蓋臉大聲喝叫;出國旅行時常把隨地吐痰這樣的陋習帶出國門。這樣的情形,怕不在少數吧。管子的話,放在眼下的中國,不知道會不會改成“倉廩實未必知禮節,衣食足未必知榮辱”了。
④可見,物質基礎并不是國民修養提高的充分條件。
⑤德國人那種做法,當然有之前一定程度上倉廩實的基礎,但根本還是來自長期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培養。自律、秩序等優良價值觀的教育,早在17世紀普魯士王朝時期就開始了。教育代代相傳,進入了國民的.血脈之中.甚至形成了德國國民習慣的一部分。歌德當年說:“假如不是通過一種光輝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國各地,德國如何能偉大呢?遍布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和劇院,作為支持和促進民族文化教養提高的力量,是絕不應被忽視的。”
⑥筆者認為,管子的話,應該是在說一般的社會現象,并沒有說衣食不很富足,人們就一定不可能懂一些禮節。還記得小時候,生活十分拮據,就常聽到父母對后輩作出 “人窮不能志短”這樣的教導,但是這樣的話現在好像很難聽到了。
⑦其實,中國的文化積淀中也不缺乏這種無論身處何種情形都能保持良好修養和品恪操守的精神。孔子主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孟子主張“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還有人民解放軍當年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自己再冷再餓,不會侵犯老百姓一絲一毫。如果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被拋棄的精神寶藏多一些“認領”,那么中國人“知禮節”的進程,恐怕要快很多吧 。
1.這是一篇典型的駁論文章,有破有立。請問:文中對方的論點是什么?作者的觀點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思維嚴密,批駁有力,請按照提示梳理第②、③兩段的論證思路。
第②段通過____現象,證明____分論點。
第③段通過____現象,證明____分論點。
3.第⑦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加粗的詞語“認領”如果換成“認同”就沒有此效果,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對方論點: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作者論點:物質基礎并不是國民修養提高的充分條件。
2.第②段:二戰后德國不砍做記號的小樹,乞討者懷感恩之心不一定衣食足才可以知禮節
第③段:國人“衣食足”而不“知禮節”的行為倉廩實未必知禮節,衣食足未必知榮辱
3.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具體有力地證明了中國的文化積淀中也不缺乏這種無論身處何種情形都能保持良好修養和品格操守的精神。
4.認領有領回的意思,表明是我們曾經擁有的,現在丟失了,幽默,準確。認同沒有這層含義。
【議論文閱讀只有“衣食足”,才能“知榮辱”嗎題目附答案】相關文章:
“衣食足”應“知書趣”閱讀及答案06-14
螃蟹足的功能的閱讀附答案06-29
“衣食足”應“知書趣”閱讀練習及答案06-11
《雪》節選閱讀題目附答案06-12
閱讀理解題目附答案06-11
新媒介閱讀題目附答案09-16
與植物相處的閱讀題目附答案11-10
詩學是國學嗎? 閱讀附答案06-11
議論文閱讀《氣度》附答案閱讀題答案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