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練秀才楊柳閱讀答案
秀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于《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和練秀才楊柳閱讀答案 ,歡迎閱讀。
和練秀才楊柳
唐·楊巨源
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
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曲塵絲,指象酒曲那樣微黃的柳枝長條。
和練秀才楊柳翻譯
沿著河岸依依行走,河邊的楊柳低垂著像酒曲那樣細嫩的長條,這不禁勾起了我這個將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馬來,請送行的您幫我折一枝楊柳吧。只有春風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經離開樹干的楊柳枝吹拂。
(1) 這一首送別詩,第二句是誰對誰說的?意思是
(2) 第三、四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詩人喻己的本體是 。喻友(送者)的本體是 。
(3) 以上兩句化無情物為有情物,生動地表現了 感情。
4、詩中的“折柳”和“春風”各比喻什么?有何好處?詩中哪些地方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有何深意?
和練秀才楊柳參考答案:
1.行者對送者而言
2.楊柳枝 春風
3.這是移情于物的手法,詩人由春風拂柳的景象引發聯想和幻覺,化無情物“春風”為有情物,新奇地表達出友人對自己“殷勤”關懷的形象和“最相惜”的真摯情懷。
4、詩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風喻送行人,生動而貼切,堪稱妙喻。詩中有兩個地方用了諧音的修辭手法,一是“絲”,作者以柳絲含蓄地表達出離別之“思”;二是“柳”,耐人尋味地寫出了無情折柳似有情,極其生動地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
和練秀才楊柳賞析:
《和練秀才楊柳》是唐代詩人楊巨源的作品。此詩寫折柳惜別的情景。前二句用比喻道出楊柳枝的.色澤,點明送別時間,表明不舍之情;后二句以春風喻指送行人的情意,含蓄地表達了行者與送者之間的真摯友誼。全詩意境優美 ,措辭婉曲,隱別意于楊柳枝之中,別有一番韻味。
詩的開頭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了這樣的場景:初春,水邊(可能指長安灞水之畔)的楊柳,低垂著像酒曲那樣微黃的長條。一對離人將要在這里分手,行者駐馬,伸手接過送者剛折下的柳條,說一聲:“煩君折一枝!”此情此景,儼然是一幅“灞陵送別圖”。
末兩句“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語氣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來,此時此地,萬物之中只有春風最相愛惜,雖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風還是殷勤地吹拂著,可謂深情款款。柳枝被折下來,離開了根本,猶如行人將別。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將送行者比作春風。這層意思正是“煩君折一枝”所表現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發展。詩人巧妙地以春風和柳枝的關系來比喻送者和行者的關系,生動貼切,新穎別致。
這首詩是從行者的角度來寫,在行者眼里看來,春風吹柳似有“相惜”之意與“殷勤”之態,仿佛就是前來送行的友人。這是一種十分動情的聯想和幻覺,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滲透到物象之中,本來是無情的東西,看去也變得有情了。這種化無情之物為有情之物的手法,常用于中國古典詩歌中,如唐元稹《第三歲日詠春風憑楊員外寄長安柳》云“三日春風已有情,拂人頭面稍憐輕。”宋劉攽《新晴》詩曰:“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都是移情于物,中國古代文學評論稱為“物色帶情”(《文鏡秘府論·南·論文意》)。這不是一般的擬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態服從人的主觀精神,成了人的象征,而是讓人的主觀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態,保持物的客觀形象,達到物我同一的境地。
末兩句之所以耐人尋味,主要是因為采用了巧妙的比喻和物色帶情的藝術手法,這正是此詩的成功之處。
【和練秀才楊柳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柳秀才閱讀答案06-23
《山中與裴秀才書》閱讀訓練與答案11-22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閱讀答案09-04
《背影》閱讀和答案11-12
溪水和潭水閱讀答案03-22
范仲淹的閱讀和答案11-14
《狼和鹿》閱讀答案08-31
蜜蜂和蒼蠅閱讀答案10-12
大象和猴子閱讀答案12-12
山羊和狼閱讀答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