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時間:2024-08-26 16:14:49 應急預案 我要投稿

(薦)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時會遇到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故,為了可以及時作出應急響應,降低事故后果,往往需要預先編制好應急預案。那么應當如何編制應急預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

  一、工作原則

  (一)突發性地質災害是指山體倒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二)地質災害應急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和諧一致的原則。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工作。

  (三)產生地質災害或顯現險情,應立刻啟動應急預案,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在縣、鄉(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和組織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

  (四)在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中,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縣政府將給予表彰;對玩忽職守,導致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缺失的,有關部門要給予行政處罰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地質災害等級和災情報告

  (一)地質災害依照人員傷亡、經濟缺失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

  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缺失1000萬元以上的; 大型: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缺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

  中型: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缺失100萬以上、500萬之以下的

  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值接經濟缺失100萬元以下的。

  (二)發覺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立刻向縣、鄉(鎮)人民政府或國土資源局報告。其他部門或基層組織接到報告的,應當立刻轉報縣、鄉(鎮)人民政府。

  速報制度:產生特大、大型地質災害,所在鄉(鎮)應在接到報告10分鐘內以電話等方式速報縣政府和縣國土資源局,在1小時內以書面情勢上報縣政府和縣國土資源局,必要時可越級速報隴南市國土資源局,以后每4小時向國土資源局和有關部門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形,直到調查終止。

  產生中型地質災害,所在鄉(鎮)應于2小時內速報縣政府,同時速報縣國土資源局。

  產生小型地質災害,所在鄉(鎮)應在4小時內向縣國土資源局報告。

  (三)發覺地質災害或潛伏地質災害隱患點,各鄉鎮或者村委會要在1日內將險情和采取的應急防治措施上報縣國土資源局和鄉鎮政府。國土資源局邀請專家進行鑒定。

  三、應急機構和職責

  (一)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平時為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縣人民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總指揮,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武裝部部長、國土資源局、民政局主要負責人擔負副指揮,發改委、財政、交通、水利、氣象、衛生、食品藥品監督、建設、公安、武警縣中隊、縣消防大隊、農牧、廣電、電信、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力、教育、旅行、經貿、安監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在縣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

  (二)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職責:

  1、在縣人民政府領導下,組織和諧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措施,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審定各有關部門制定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督促落實并進行檢查;

  3、配合省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工作;

  4、產生地質災害時,組織各成員單位趕赴現場,指揮地質災害現場的搶險救災工作。

  (三)災害產生地的鄉鎮政府應當成立相應的救災應急指揮機構。其職責是:

  1、實行上級政府和縣救災應急指揮部有關救災應急工作的指令; 2、負責組織實行本區域內轉移人口、行動路線、安置地點的具體計劃和實行;

  3、責自然災害情形的收集、整理與上報工作; 4、負責自然災害的預防處理、調查核實與上報工作。 四、地質災害處置

  (一)產生地質災害時,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應及時組織搶險并作出應急處理,并速報縣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局。

  (二)產生地質災害時,縣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即轉為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

  (三)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和各工作組的職責: 1、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職責

  ①制定地質災害搶險救災計劃、計策和措施;

  ②組織實行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指揮、和諧、實行各項搶險救災工作;

  ③督促檢查各有關部門和地質災害產生地政府搶險救災工作落實情形;

  ④負責組織人員疏散避險、救助遇險人員、排除險情,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采取措施對水、電、路、通訊實行有效管理,保護社會秩序穩固。

  2、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①與省人民政府和各鄉(鎮)搶險救災指揮所保持緊密聯系,及時通報搶險救災信息;

  ②負責救災物質、資金的籌集、安排和調運;

  ③負責了解、收集和匯總災情,并向社會發布經審核批準的搶險救災簡報;

  ④組織、和諧各專業組工作,保證信息暢通; ⑤負責處理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3、搶險避災和災民轉移安置組職責

  搶險避災和災民轉移安置組由縣武裝部、民政、發改委、經貿、財政、教育、公安、武警縣中隊、武警縣消防大隊、農牧等部門組成,主要職責是:

  ①負責人員疏散避險、救助遇險人員、排除險情;

  ②及時設置避難場所和救濟物質供應點,調配發放救災物質; ③做好救災物質的組織、供應、挑唆和管理工作; ④做好災民的安撫工作,處理死難者善后事宜。

  4、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職責

  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組由縣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旅行、氣象、環保等部門組成,主要職責是:

  ①對已產生地質災害的規模、人員傷亡、經濟缺失等情形進行調查統計,肯定災害等級、成災范疇,盡快查明其形成條件及引發因素,對災情進行評估,提出應急處理措施,迅速有效地減緩或避免災情加重; ②對可能顯現險情的隱患點,分析產生預兆特點,判定災害產生的可能性、等級和影響范疇,采取切實有效應急措施,禁止或延緩災害的產生;

  ③為地質災害救助做好氣象預報服務;

  ④編寫地質災害速報報告和應急調查報告。

  5、基礎設施搶險和應急復原組職責

  基礎設施搶險和應急復原組由縣交通、公路管理段、電信、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力、水利、農業、建設、公安等部門組成,主要職責是:

  ①盡快搶修復原通訊設備和線路,保證搶險救災通訊暢通; ②盡快搶修復原遭受缺失的公路、橋梁、鐵路及有關設施,確保災區搶險救災、物質運輸以及災民疏散道路暢通;

  ③盡快搶修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保證搶險救災和災民基本生活。

  6、醫療衛生防疫組職責

  醫療衛生防疫組由縣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疾控中心等部門組成,主要職責是:

  ①搶救、轉運和醫治受傷人員;

  ②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和食品安全; ③負責災區所需藥品和醫療設備組織調配。

  7、治安保衛組職責

  治安保衛組由縣公安部門和武警縣中隊組成,主要職責是:

  ①加強災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類違法犯法活動;

  ②保護災區社會治安秩序。

  8、后勤保證組職責

  后勤保證組由縣財政、民政、災區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災區村委會組成,主要職責是:

  ①負責安排、落實搶險救災人員的食宿和后勤服務等; ②24小時值班,保證搶險救災工作物質需要。

  9、宣傳報道組職責

  宣傳報道組由縣宣傳、廣電等部門組成,主要職責是:

  ①負責搶險救災的宣傳報道,向社會發布災情和相干信息; ②負責災情、搶險救災錄像、攝影等工作;

  ③通過新聞媒體刊發救災報道,呼吁社會各界提供救災支援。

  五、應急保證

  (一)各鄉(鎮)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緊密和諧配合,確保防災救災工作順利展開,縣國土資源、建設、交通、氣象、民政、財政、公安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把各項防治措施落到實處,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災區社會穩固

  (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組織編制本鄉(鎮)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報縣人民政府和縣國土資源局備案。各村委會要成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方案、措施,落實到災害危險區,責任落實到人。對地質災害及其隱患點要先定人員和財產的避讓地點和疏散路線,并設立醒目的標志。災害預兆或緊急情形顯現后,監測人員要及時報告,并發出預警信號,組織群眾按預定地點和路線撤離。

  (三)縣國土資源局要認真實行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和諧、指導和監督職責,全面、細致地做好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預報、預防工作。

  (四)建設、交通、水利、旅行等部門對所管轄的建設項目、公路干線、旅行區(點)要加強監督管理,避免建設進程中引發地質災害,并對顯現的險情及時采取措施治理。

  (五)其它相干部門要做好災害應急、救助和資金、物質的準備工作。

  六、宣傳報道

  (一)地質災害的宣傳報道,要嚴格實行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小型地質災害不作宣傳報道,中型地質災害做適當報道;大型地質災害宣傳報道實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

  (二)各新聞單位必須嚴格遵照新聞紀律,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準確性。

  七、災后復原與重建

  (一)地質災害產生后,搶險救災指揮部應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和技術人員對災害造成的缺失進行評估,為災后復原重建提供決策根據。

  (二)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依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分級負責、各盡其職的原則,領導和組織災區的復原重建工作。

  (三)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確需治理的,在縣人民政府領導下,由相干部門組織治理;治理難度大、經濟效益比較差、已無治理必要的,要統一計劃,實行異地搬遷重建。

  (四)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由建設部門督促責任單位完成治理任務并追究相干人員責任。

  八、救災紀律

  (一)凡進入災區的救災人員、設備、物質、車輛必須到搶險救災指揮部報到,服從指揮部的統一調動,未經同意,不得離開救災現場。

  (二)災情、搶險救災工作情形由指揮部宣傳報道組發布,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

  (三)進入災區的各專業組、各單位,在救災工作終止時,應向指揮部辦公室提交報告或工作總結。

  (四)因救災需要,暫時調用單位和個人的物質、設施、設備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應及時歸還;沒法歸還或者造成缺失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償。

  (五)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有突出奉獻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嘉獎。

  (六)對不及時按本預案報告地質災害災情信息、不服從指揮調度、不認真負責造成嚴重后果和重大影響的,依法追究單位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2

  一、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編制依據

  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以及《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等法規和規范性文本,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編制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區行政區域內因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所引起的,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或者已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突發性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工作。

  四、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建立健全群測群防機制,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防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管委會統一領導下,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管委會主任是本行政區域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單位均應當服從管委會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

  五、組織體系

  (一)領導機構

  1.成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指揮部

  2.指揮部職責

  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分析、判斷成災或多次成災的原因,確定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方案;部署和組織有關部門對受災地進行緊急援救;檢查、指導轄區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指揮部做好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處理其它與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有關的重要事項。

  (二)運行機制

  針對本轄區的地質災害分布特點、易發程度,建立和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加強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1.預測預警系統。要發揮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骨干和樞紐作用,對出現地質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建立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工作辦公室和村(社區)及駐區企事業單位為一體的,按領導負責制指定專門負責人、聯絡人,確定聯絡報告方式,以及由危險區范圍的單位、居民(村民)作為監測信息報告員而形成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

  2.信息收集與分析。負責地質災害監測的單位,要廣泛收集整理與突發性地質災害預防預警有關的數據資料和相關信息,進行地質災害中、短期趨勢預測,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等資料數據庫,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共享。

  3.地質災害險情巡查。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工作辦公室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重點地區進行巡查,指導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并充分發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和專業監測網絡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進行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的監測和防范,發現險情時,要及時向國土分局和相關領導報告。相關部門要及時劃定災害危險區,設置危險區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根據險情變化及時提出應急對策,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施,情況危急時,應強制組織避災疏散。對選定的避險點和撤離路線要進行安全性評估,確保緊急避險萬無一失。

  4.預報預警發布。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將預報預警結果及時報告經開區,同時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當發出某個區域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預報預警后,依照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定,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和該區域內的群眾,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5.發放“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對出現地質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工作辦公室對單位和住戶及時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告知有關災害的基本情況、監測預報方法、應急避險的撤離路線和安置地,以及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和群測群防人員的匯報聯系方式,按要求做好防災各項準備工作。

  六、監督檢查

  區指揮部辦公室對上述各項地質災害應急防治保障工作進行有效的督導和檢查,及時總結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實踐的經驗和教訓。

  七、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管委會制定,并根據實際變化情況,由國土分局牽頭及時修改完善,各有關部門按照預案的規定履行職責。

  八、責任與獎勵

  (一)獎勵

  對在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中貢獻突出需表揚獎勵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規定執行。

  (二)責任追究

  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規定嚴格問責和處理;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地質災害重要情況或者應急防治工作中有失職、瀆職行為的,對有關責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3

  一、指導思想:

  根據《規程》及有關部門的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在園內發生如建筑物倒塌、特大火災、突發事件等安全事故時,能夠統一指揮,在短時間內有條不紊地將全園師幼進行緊急疏散,使安全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范圍,提高師幼緊急避險、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結合我園工作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領導:

  總指揮

  副總指揮

  小組成員:全園教職工

  三、演練時間:

  20xx年3月26日上午10:30

  四、演練地點:

  疏散集中地幼兒園操場

  五、緊急疏散指揮人員職責:

  1、總指揮負責迅速向全園發出緊急疏散信號,指揮協調,及時掌握情況,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貫徹傳達上級主管部門的命令。

  2、副總指揮要在現場的統一指揮下,依據預案措施及疏散路線有秩序地疏散全體師幼到安全地帶;疏散過程中,組織有關成員按預案對現場進行果斷處理,避免擁擠踩踏,以保證師幼快速、安全地撤離現場。

  3、各班班主任老師及其他小組成員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切行動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各班班主任老師要預先向幼兒做好地震知識、預防火災等的宣傳,讓幼兒懂得一些自救知識和方法。演練時各班班主任及當班教師負責指揮幼兒進行有序疏散,或用正確的方法躲藏,等待救援。

  六、緊急疏散演練預案:

  當聽到緊急疏散的信號后,在任何時間,全體教師應第一時間到崗到位,立即組織幼兒開始疏散,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穩定幼兒緊張情緒,切莫驚慌失措。處于活動室內的師幼應立即停止教學活動,教師快速組織幼兒集隊撤離到操場空曠地帶。兩位老師一前一后組織幼兒有順序、快步地從就近門口處活動室,不準在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1)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但不要爭先恐后、慌亂奔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2)疏散過程中,可以一手護頭一手護鼻,以防自然災害時被砸傷或吸入有毒氣體等。

  (3)班級撤離路線:

  大班年級組撤離至大班操場

  中班年級組撤離至中班操場

  小班年級組撤離至小班操場

  (4)疏散到指定地點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如圍墻、電線桿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確保不漏掉一名幼兒。

  (5)把穩定幼兒情緒工作放在首位,對幼兒實施心里輔導,消減災害給幼兒帶來的心理障礙。

  2、在室內來不及逃離的幼兒,老師應引導幼兒立即就近躲避。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縮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教師教會幼兒躲避的姿勢:在桌下躲避的幼兒,將一只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的幼兒,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七、演練結束回教室路線

  指揮員發出演練結束指令,各班在教師帶領下有秩序地回教室。

  幼兒園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

  為了更好地貫徹“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防汛方針,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強化生命第一的意識,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實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結合我園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幼兒園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及職責:

  總指揮:(查看水情,組織全園教職工,按各自的職責進行疏導幼兒)

  廣播組:(撥打報警電話,向上級及時通報險情)

  疏散引導:(幫助各班班主任把幼兒帶到安全部位,讓各班班主任清點人數并上報)

  警戒救護組:(負責聯絡工作并組織受傷人員救治工作)

  各班負責人:班主任及帶班教師分組分別負責幼兒前后迅速撤離。

  二、幼兒園防洪防汛工作預案:

  1、加強對全園師生防汛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櫥窗、傳單等多種形式,把防汛知識傳達給每位師生,提高全園師生的防范災害能力。

  2、加強檢查和防范工作,經常保持校園交通、排水設施暢通,對校園內容易受淹的地方逐點檢查,確保地下水道疏通。對幼兒園園舍墻體、屋面、門窗、電器等定期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堅決封閉幼兒園危房,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3、密切注意幼兒園園舍安全,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立即將師生遷移。

  4、遇洪水侵襲園舍,立即啟動防洪預案,疏散人員和財產,確保師生安全。

  5、暴雨洪水過后,及時對園舍進行清掃和消毒處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

  6、汛期堅持領導值班和報告制度,幼兒園負責人的手機和值班電話全天開機,確保通信暢通。有異常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一旦發生險情和意外情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處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7、幼兒園要組織搶先小組待命,對容易受侵蝕的設備、圖書等做好轉移準備。發現異常,馬上整改,堅決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8、切實加強預防管理,嚴防幼兒園重大災情發生。若因人力不可抗拒發生事故,負責人和現場人員及時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疏散時注意事項:

  1、根據現場的實情,優先選擇最佳疏散線路。

  2、全園教職工迅速到位,通過廣播對被困人員的情緒做好組織和引導疏散工作,維護好疏散秩序,防止擁擠踏傷。

  3、要清點人數,對救出的人員進行清點,看是否全部救出。

  4、水災嚴重的情況下要組織幼兒按原有疏散路線向高的地方轉移,集中等候救援。

  5、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加強教師思想道德觀念,認真負責,加強自身的安全措施和應急能力。在需要時要有于獻身的精神。

  幼兒園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

  為確保全體在園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發生時損失減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處置消防事故,根據上級有關部門文件與會議精神和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園消防環境建設與準備的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消防安全工作領導組織機構

  組長:xx副組長:xx

  成員:全園教職工

  二、消防安全工作成員的責任分工

  組長負責定時召開消防安全工作領導組會議,傳達上級相關文件與會議精神,部署、檢查落實消防安全事宜。

  副組長負責各具體負責組織對緊急預案的落實情況,未雨綢繆,做好準備,保證完成園領導部署的各項任務。

  領導組員具體負責火險發生時全園各班級、各部門突發事件的處理、報告、監控與協調,保證領導小組緊急指令的暢通和順利落實;做好宣傳、教育、檢查等工作,努力將火災事故減小到最低限度。

  消防安全領導組織機構下設通訊組、滅火組、搶救組、緊急疏散組,分別具體負責通訊聯絡、組織救火、搶救傷員、疏散師生等工作。

  (一)通訊組:組長:xx(火險發生時,負責立即電話報告園消防安全工作組和上級相關部門,以快速得到指示,視火情撥打119,廣播告知全體學生,報險救災)

  (二)滅火組:組長:xx(負責消防設施完善和消防用具準備,負責檢查全園各辦公室、教室、宿舍、等地的用電、用火安全;火險發生,立即參加救火救災工作)

  (三)搶救組:組長:xx(保健員),做好送往醫院的準備工作,負責火險發生時受傷師生及救火人員傷痛的緊急處理和救護)

  (四)緊急疏散組:組長:xx成員:各班班主任(負責制定緊急疏散方案,明確各班逃生途徑與辦法指導。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4

  為提高區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反應潛力,進一步提升應對地質災害的潛力,確保轄區居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全區和諧穩定環境,根據市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有關文件、規定要求,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將地質災害的治理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突發性致災地質作用為重點,群測群防為主要手段,處理好長遠與當前,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處置原則及適用范圍

  堅持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以人為本,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為加強對地質災害的領導水平,確保在發生地質災害時,有統一協調的`領導組織機構,決定調整區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領導小組。

  (一)調整后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

  (二)領導小組職責:

  1、統一領導區轄區地質災害應急工作,執行上級下達的地質災害搶險救災任務,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

  2、督查各部門和各企業提高地質災害應急反應潛力,下達啟動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命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對災情實施救援,統一部署,安排指揮各組成機構的工作任務。

  3、協調、安排地質災害防治經費,及時掌握轄區范圍內地質災害基本狀況,向上級報告和友鄰鄉鎮通報狀況,必要時請求支援。

  4、發生小型及其以上地質災害時,組織成員親赴現場,指揮地質災害現場的搶險救災工作。

  5、制定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并進行督促檢查和落實;

  6、組織完成地質災害后的規劃重建工作和其它工作。

  (三)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1、隨時掌握地質災害狀況,為領導小組決策帶給所需的信息。

  2、依據領導小組命令,組織各單位及時趕赴災害現場參與搶險求災,協調組織有關部門的統一救援行動。

  3、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災害調查狀況,受領導小組委托,全權處置災害現場的各種突發事件。

  4、負責組織現場應急調查處置工作。

  5、負責應急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

  6、負責協調應急調查與其它相關部門的工作關系。

  7、承擔領導小組交辦的其它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

  (四)成立搶險救災小組

  為確保處置地質災害工作的順利進行,組建區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救援隊,隊長由張其軍同志擔任。

  1、組織協調指揮各相關單位和救援隊開展應急救災工作。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者災情擴大。

  3、及時動員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

  搶險救援分隊分3個小組,分別是治安小組、搶險救援小組、醫療救護小組。

  治安小組由派出所人員組成,齊洪斌為小組長,主要負責預防和處置防止因地質災害引發的群體性治安事件,做好進出災區道路和災區內交通疏導工作,協助組織災區群眾轉移,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搶險救援小組由民兵應急分隊人員組成,閆文彪為小組長,主要負責搶險救災工作,采取排險防治措施防止災情擴大,組織、轉移、安置災民,及時設置避險場所和救災物資供應點。

  醫療救護小組由榆樹溝衛生院人員組成,李亞斌為小組長,主要負責在地質災害現場對傷病員進行緊急救護,并帶給必須數量的傷病員治療床位。

  四、應對突發地質災害的預防措施

  (一)預防預報預警信息

  要進一步加快完善以預防為主的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開展地質災害調查,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建設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和專業監測網絡,及時傳送地質災害險情災情、汛情和氣象信息。

  (二)信息收集與分析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5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四大戰略”,按照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要求,統籌考慮各類自然災害和災害過程各個階段,綜合運用各類資源和多種手段,堅持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強化社會管理,拓展公共服務,加強基礎設施與能力建設,努力依靠健全法制、依靠科技創新、依靠全社會力量,著力推進防災減災綜合能力建設,為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科學減災。以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防災減災的根本,以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為工作重點,全面提高防災減災科學理論與技術支撐水平,規范有序地開展綜合防災減災各項工作。

  ——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從戰略高度統籌規劃防災減災工作,推進防災減災能力建設,著力解決防災減災領域的突出問題。合理安排重點防御工程建設,實現綜合減災的目標。

  ——預防為主,協同推進。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災害風險調查、監測預警預報、工程防御、宣傳教育等預防工作,堅持防災、減災和救災相結合,協同推進災害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

  ——依法防災,科學應對。健全并遵循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科學,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合理制定災害防御方案,科學組織災害防御工作。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建立以行政區域分級的災害防御管理責任機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重視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和普及,努力推進全社會共同參與防災減災工作。

  二、總體目標

  經過五年努力,全面提升綜合防災減災能力,著力減輕各類災害風險,明顯降低因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切實加大對防災減災的投入力度。應對重特大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加強,城鄉基層災害設防水平、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綜合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高,全民防災減災知識進一步普及,防災減災技能和意識明顯增強,災害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明顯降低,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得到有效維護。

  ——提高能力。各縣(市、區)建立減災委員會。健全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完善災害應急預案,加強減災救災裝備和避災安置場所、物資儲備網絡建設,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效、運轉高效的災害應急救援體系。災后恢復重建的基礎設施和民房普遍達到規定的設防水平。廣泛開展宣傳,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明顯增強,創建一批國家、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加快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培訓城鄉災害信息員5200名。

  ——加強預警。到2015年基本建成結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齊備、覆蓋全市的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置指揮系統,動植物病疫監測預警系統,核輻射安全預警系統,災害監測預警、預測預報、災害信息與傳播能力進一步增強,災害監測覆蓋到鄉鎮,災害風險管理能力明顯提高。

  ——降低風險。到2015年全市經濟社會災后可恢復性位居全省中上水平。將防災減災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作為優先事項,在土地利用、自然資源使用、能源供應、城鄉建設、適應氣候變化、扶貧等相關規劃中要體現防災減災的要求。保險在災害風險管理中的作用顯著增強,自然災害保險賠款占自然災害損失的比例明顯提高。

  ——減少損失。到2015年全市80%的海塘、江塘(堤)、水庫、山塘等水利工程防護能力達到國家標準,需要避讓搬遷和治理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基本得到避讓或治理。全市各類災害年均百萬人口死亡數低于15人,力爭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低于1.5%。災害對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進一步降低。

  ——增加投入。建立穩定和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拓寬資金投入渠道,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投入。提高受災群眾的救助水平。加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科普宣傳教育的經費投入。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建設

  1.氣象災害綜合監測和預報預警系統建設。根據市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需求,增加監測站網密度,優化地面自動氣象監測,強化雷達和應急移動氣象監測,加強近海海洋氣象災害、農業農村氣象災害、城市氣象災害和人居環境氣象監測,發展交通、能源等專業氣象災害監測。建立多部門合作機制,形成相關部門氣象災害監測數據匯交共享平臺。加強多源數據融合分析,建立網格化氣象預報預警系統。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調查分析和風險評價,建立及時、準確、權威、暢通、有效的災害立體監測預警服務體系。

  2.防汛防臺抗旱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強水文、氣象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覆蓋范圍,優化監測站網布局,著力增強重點地區、重要城市、行政區界和地下水的水文測報能力,加快應急機動監測能力建設。建設覆蓋全市的防汛防臺抗旱綜合信息共享平臺,健全水利、氣象、水文、海洋、海事、國土、環保、建設、衛生等部門密切協作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環境安全監測預報預警體系。

  3.海洋災害綜合觀測預警網絡建設。充分利用國家、省已建、在建、擬建的海洋觀測設施,以海洋產業集聚區、海防薄弱區、海洋災害頻發區為重點,構建我市的海洋災害綜合觀測網。形成以市級監測預報機構為主,縣級海洋站為輔的海洋預報體系。加快全市海洋災害信息服務網建設,海洋災害信息服務覆蓋沿海市縣,包括主要鄉鎮和社區,濱海旅游區、港口、海洋工程、標準漁港和其他涉海企、事業單位。

  4.地質災害監測與預警預報體系建設。對全市23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按照分類分級管理要求,全部納入監測網絡,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和群專結合地質災害監測體系。加快推進仙居縣安嶺鄉徐村滑坡市級監測示范工程建設,推動專業監測進程。繼續加大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遠程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力度,實時掌握動態變化信息,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加強部門間協作,建立健全部門聯合的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平臺和短時臨近應急聯動機制。

  5.地震監測臺網和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建設。優化全市地震監測臺網布局,積極推進立體地震監測網絡建設,提高地震速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提升地震前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推進大型水庫、核電站等重大建設工程專用地震監測設施建設。在綜合利用現有地震監測臺網建設成果基礎上,建設以地震應急決策反應數據庫、災情現場獲取與上報、視頻會議為主要內容的應急指揮技術系統。建立健全地震臺網技術支撐保障體系。

  (二)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

  6.河流治理和海塘配套加固。以“強塘固房”工程為抓手,加強椒江流域主要堤防加固建設,提升流域的防洪排澇能力。推進中小河流、山洪災害易發地區小流域和山洪溝治理,優先對洪澇易發、人口集中、經濟集聚、農田連片的河段進行堤岸加固和清淤疏浚,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43.44公里。加固已建標準海塘,提高低標準海塘的防御標準,完善沿塘配套建筑物,鞏固完善和提高海塘防御風暴潮的能力。完成海塘加固100公里。

  7.病險水庫水閘山塘除險加固和區域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深入實施病險水庫、水閘和山塘除險加固,加強水庫安全動態監測,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70座。加快大中型、重點小型水閘除險加固和安全隱患嚴重的危險山塘整治。進一步完善城市防洪排澇工程體系,擴大工程保護范圍,提高城市、產業集聚區及低洼地區的防洪排澇能力。加快沿海易受臺風災害影響地區的危舊房改造加固或搬遷,基本消除危房結構安全隱患。

  (三)加強地質災害防治

  8.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御工作。各縣(市、區)要根據地質災害發生特點和降水趨勢預報,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重點做好隱患排查、值守和應急處置工作。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避險預案和群測群防責任,一旦出現險情災情,按地質災害應急行動方案要求,及時啟動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立即撤離危險區人員,并開展應急調查,提出應急處置措施,避免群死群傷,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9.推進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開展縣(市、區)農村山區地質災害隱患調查和1:50000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在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的鄉鎮和人口集聚區、規劃區開展1:10000地質災害調查和勘查。啟動地質災害重點縣(市、區)農村山區地質災害隱患調查評價。

  10.地質災害隱患勘查治理與避讓搬遷。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威脅農村居民點的地質災害隱患,要結合新農村建設、下山脫貧和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通過加強勘查治理、有序組織避讓搬遷等途徑妥善解決。對當年發生地質災害點,要及時進行應急排險處置,消除險情;不能消除的,進行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到期末,全市需要避讓搬遷和治理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基本得到避讓或治理。繼續做好地面沉降防治,以溫黃平原地面沉降減緩率為考核重點,進一步完善我市地面沉降監測網絡。

  (四)加強生態系統預警監測

  11.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加強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提高防災減災成效;加強監測預報,提高預測預警能力;加強檢疫管理,提升檢疫執法水平;加強防治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防治水平。進一步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創新防治機制,防范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重點建設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治減災三大體系以及公共防治服務、重要生態區域的防控基礎設施,形成完善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體系,將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8‰以下。

  12.動植物疫情疫病監測。加強動植物病疫監測預警和控制體系建設,形成比較完善的重大生物災害防控體系。建立和完善疫病監測預警、預防控制、防疫監督以及基礎設施保障系統,加強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監測,提高對口蹄疫、禽流感、紅火蟻、香蕉穿孔線蟲等重大疫情疫病的預警預報、快速處置能力。在對外開放口岸建立標準熏蒸處理庫,確保外來疫情疫病得到有效處理,防止境外動植物疫情疫病侵入和蔓延。

  (五)強化核與輻射安全保障

  13.核應急與有害氣體泄漏應急氣象保障系統建設。加強核應急氣象保障能力建設,開發核污染、有害氣體泄露等氣象應急響應模式系統,建立應急區域精細化風、溫、濕以及降水等氣象要素場的診斷模型、短時短期預報模型和核應急氣象評價模型,建立核電基地特定應急區域基礎氣象信息數據庫,完善核應急氣象保障業務平臺。

  14.加強核與輻射污染源的監測管理和防治。推進核與輻射項目審批的能力建設,修改完善《市突發輻射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舉辦輻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驗證相關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強輻射環境管理和放射源監控,完善放射源和射線裝置的分級監管,配合國家加強對伴生礦開采的輻射環境保護,加強對重點輻射監管企業的監管,抓好重點核監管企業和場所歷史遺留問題,防止群體性突發事件發生。

  15.強化核與輻射安全保障。加強對突發核與輻射事件的前瞻性研究,增強相關工作的針對性;加強對核與輻射突發事件監測、處置能力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口岸一線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在對外開放口岸(包括海港、空港、內陸口岸、國際郵件處理中心等)配置足夠的核與輻射檢測設備,充實核與輻射專業技術人員。

  (六)加強災害快速救援和應急處置能力建設

  16.災害應急預案建設。進一步修訂市、縣、鄉鎮、村四級預案體系,重點是鄉鎮、村(社區)級預案,完善預案的系統性,注重預案的操作性,增強預案的實用性,實現預案“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加強救災應急預案演練,建立救災應急預案評估機制,通過認真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重點是鄉鎮、村(社區)級預案演練,評估預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規范預案應急工作流程,提高基層救災應急響應能力。

  17.提升災害救援救助能力。加強救災應急隊伍和減災救災技術裝備建設,結合救災業務特點,培育和發展“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應急救援隊伍,將公安消防隊伍建成各級政府的綜合救災隊伍,加強武警部隊、醫療衛生救援隊、礦山救援隊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納入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充分發揮人民、xxxx、公安民警、民兵預備役、紅十字會和社會志愿者等在災害救援救助中的作用。

  18.提高基層防災能力。加強基層災害應急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基層災害防范意識和預警預報、組織協調和應急避險等能力。健全災前應急準備、臨災應急防范和災后應急救援等行動一致、反應迅速的應急處置與救援系統,做到信息暢通、協調及時有效。鞏固基層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成果,進一步落實重要堤防、病險水庫、地質災害易發區等巡查預警制度,建立健全基層群防群治的長效機制。

  19.避災安置場所建設。繼續推進城鄉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制定規范化管理制度,確保避災安置場所安全。全市基本實現縣級有1所避災安置中心,各鄉鎮、多災易災城鄉社區有1所避災安置所,實現總數500所,可容納災民30萬人的目標,全市形成集減災、避災、物資倉儲等功能于一體的避災安置場所網絡。

  20.救災物資倉儲建設。加強救災物資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編制規劃,加大投入,優化布局,推進救災物資儲備庫改擴建,豐富物資儲備種類,全市基本形成功能齊全、布局合理、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救災物資倉儲體系。重點推進多災易災地區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全市實現每個縣(市、區)1個救災倉庫的目標。探索完善救災倉儲管理手段,實現市、縣二級救災倉儲網格化管理。

  21.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加快推進災害信息員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落實經費和措施,分期分批開展災害信息員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切實提高災害信息員的職業技能和業務素養,保障災情報送準確及時。2013年前基本完成全市5200余名災害信息員的培訓和鑒定任務。

  22.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圍繞國家“防災減災日”、“防汛防臺日”等活動,建立防災減災宣傳長效機制,創新減災宣傳方式,加強減災教育基地建設,使防災減災宣傳制度化、經常化,不斷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加快城鄉“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重視城鄉社區減災工作,從城鄉社區災害應急預案編制、避災安置場點設置、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做起,不斷完善城鄉社區減災基礎建設,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積極性,切實提高社區減災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體制機制建設

  成立市減災委員會(具體名單附后),充分發揮減災委員會的綜合協調職能,建立各級政府減災委員會的綜合協調機制。加強防災減災政策研究,完善防災減災的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分工合作的防災減災決策和運行機制,完善績效評估、責任追究制度。加強信息資源共享,加快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建立健全市、縣、鄉鎮(街道)三級綜合聯動、協同配合、科學高效、覆蓋全面的災害信息共享機制、災害應急救助協同聯動機制、救災征用補償機制,形成較為完善的綜合防災減災體制和機制。

  (二)完善法規體系

  推進防災減災法規體系建設,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和修訂符合我市實際的防災減災有關法規、規章,將防災減災納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完善各類災害應急預案體系,不斷提高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積極借鑒發達國家防災減災管理經驗,推進我市防災減災管理工作走上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軌道,保障防災減災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加強執法檢查,落實責任,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總結推廣經驗,促進工作深入開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增加各級政府對防災減災資金的投入,使防災減災的投入與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步增長,提高公共財政保障能力。完善防災減災項目建設經費分級投入機制,加強防災減災資金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救災和捐贈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監督機制。加強對地質災害集中地區、連片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支持力度。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標準體系。研究建立財政支持的自然災害風險分散機制,探索通過多元化機制實現重特大自然災害的經濟補償與損失轉移分擔。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建立穩定、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機制。

  (四)健全考核考評體系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及時編制實施方案,明確任務,落實措施,切實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資金到位。各地要進一步強化防災減災綜合決策機制,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防災減災工作機制,建立完善指標明確、評價科學的綜合考核考評機制,將防災減災行動實施情況納入各級政府生態建設考核體系。

  (五)加強人才隊伍培養

  全面推進防災減災人才隊伍建設,整體性開發防災減災人才資源,擴充隊伍總量,優化隊伍結構,完善隊伍管理,提高隊伍素質,形成以防災減災管理和專業人才隊伍為骨干力量,以各類災害應急救援隊伍為突擊力量,以防災減災社會工作站和志愿者隊伍為輔助力量的防災減災人才隊伍。加大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力度。

  (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的支撐作用,提高我市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加強災害成災規律、成災條件、災害預警、風險評估、防御對策及應急處置等方面研究。加快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使科學技術更直接地服務于防災減災。通過在關鍵技術領域的不斷技術創新,大力提升災害預警能力。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6

  根據自治區減災委《自治區減災委員會關于做好20xx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新減辦[20xx]2號),及市民政局《關于做好20xx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克民辦[20xx]47號)文件要求,現就做好區教育系統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宣傳主題及時間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xx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科學減災、依法應對”,5月11日至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二、活動主要內容

  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各小學、幼兒園要圍繞防災減災日主題,拓寬宣傳渠道,充分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大力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和避險自救技能普及活動;要根據校園主要災害風險特點,重點做好食堂、宿舍、教學樓等人員密集場所及實驗室、監控室、變配電室等重要設施的隱患排查和治理活動;結合我市多發風雹、雪災、低溫冷凍、高溫干旱等自然災害的實際,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類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因地制宜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活動,規范應急處置程序,提高基層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三、有關建議

  1、為檢驗我市應對大震巨災的指揮協調和動員能力,近期,市地震局將在全市范圍組織開展地震災害應急演練。屆時各中小學幼兒園做好準備工作,等待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指令,統一組織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同時結合《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修訂完善學校應急預案。

  2、技術創新活動內容,利用多種宣傳方式宣傳,不懈努力在宣傳周期間營造防災減災氛圍。利用學校資源,著重向家長、社會等區域彎曲,達至實際宣傳效果。

  為了更好地貫徹“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防汛方針,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強化生命第一的意識,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實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結合我園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設立幼兒園防汛搶修領導小組及職責:

  1、防汛搶險領導小組:

  副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

  2、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總指揮:xxx

  廣播組:xxx

  撤離鼓勵:xxx、xxx

  警戒救護組:xxx

  二、幼兒園防汛工作預案:

  1、加強對全園師生防汛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專題會議、宣傳展板等多種形式,把防汛知識傳達給每位師生,提高全園師生的防范災害能力。

  2、強化檢查和嚴防工作,經常維持校園交通、排洪設施通暢,對校園內難滑坡的地方逐點檢查,特別必須不得車輛停靠在幼兒園門前。對幼兒園園舍墻體、屋面、門窗、電器等定期安全檢查,對檢查中辨認出的問題和隱患及時自查,避免安全事故出現。

  3、密切注意幼兒園園舍安全,定期進行安全檢查,預防幼兒園整體滑坡,發現安全隱患,立即將師生遷移,并及時上報教育主管部門。

  4、汛期秉持領導值守和報告制度,幼兒園負責人的.手機和值守電話全天開機,保證通信通暢。存有異常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一旦出現險情和不幸情況,實行果斷措施及時處理,避免關鍵性安全事故出現。

  5、幼兒園要組織搶險小組待命,對幼兒園門前臺階架空層下保健室、圖書室、科學發現室的設備做好轉移準備。發現異常,馬上整改,堅決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6、切實加強防治管理,防范幼兒園關鍵性災情出現。若因人力不容畏懼出現事故,負責人和現場人員及時采取有效的打火措施,同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把損失減少至最高程度。

  三、疏散時注意事項:

  1、根據現場的實情,優先選擇最佳撤離線路。

  2、全園教職工迅速到位,通過廣播對被困人員的情緒做好組織和引導疏散工作,維護好疏散秩序,防止擁擠踏傷。

  3、必須清點人數,對救回的人員展開清點,看看與否全部救回。

  4、災情嚴重的情況下要組織幼兒按原有疏散路線向高的地方轉移,集中等候救援。

  5、幼兒年齡大自理能力高,強化教師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強化自身的安全措施和應急能力。在須要時必須存有敢于奉獻的精神。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7

  為了進一步做好我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對本轄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建立和完善領導責任制和部門的崗位責任制,實行統一領導,統一協調,分級負責,相互配合,加強協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4號令)、《河南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省政府45號令)、《河南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河南省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本預案所稱的地質災害,是指因自然作用或人為造成地質環境惡化,給國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質事件。包括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縫等。

  地質災害分為一般級、重大級和特大級。

  一般級(三級):

  因災死亡3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社會影響較大者;

  重大級(二級):

  因災死亡3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者,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者;

  特大級(一級):

  因災死亡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社會影響極大者。

  地質災害應急就是政府負責,部門監管,實行政府主要領導負責制,各有關部門按照相應職責進行應急監督管理,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秩序的緊急防災和搶險行動。

  市政府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為南陽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發生災害后為救災領導小組),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地質災害救災專業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國土資源局。

  地質災害重點監測防御區的城鎮、人口稠密地區、大中型礦山企業和交通干線的縣級人民政府,也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組建本地防災領導小組,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由主管副市長牽頭,軍分區、計委、建委、民政、水利、交通、衛生、電業、公安、武警和國土資源等部門的負責同志組成。

  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的職責:接受市委、市政府關于地質災害防災救災的各項指令;根據地質災害災情,對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提出論證意見,領導、指揮、部署、協調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部署組織各防災救災專業組實施救災行動;執行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其他任務;配合完成省地質災害領導小組組織的.政府應急行動。

  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各專業組劃分及主要職責:

  1、人員搶救、工程搶險組

  軍分區負責調集部隊和民兵趕赴災區,搶救被壓埋人員并協助有關部門把守險工險段,排除險情,修復加固重要的抗災設防工程。

  2、特種工程搶險組

  市公安局會同市武警支隊、建委、水利局、經貿委、電業局、石油公司等部門,負責特殊工程的抗災搶險工作,包括災害時可能引發水災、火災、爆炸、劇毒、強腐蝕性物質大量泄漏和其他嚴重受災的建設工程,如水庫大壩、堤岸、貯油、貯氣、貯存易燃、劇毒腐蝕性物質的設施和其他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

  3、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組

  市衛生局會同市醫藥管理局負責各種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工作。迅速組織專業醫療救護人員和廣大群眾開展多方面的專業與業余相結合的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活動,搶救傷員,幫助災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迅速向災區提供所需藥品和醫療器械。

  4、緊急救援組

  市民政局會同市糧食局、市商貿服務中心、物資流通中心、教育局等部門負責調配救濟物品,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災民的轉移和安置工作,盡快恢復災區的教學秩序。

  5、市政保障組

  市建委負責組織力量對災區城市中的給排水、燃氣熱電、公共客運交通、市政設施進行搶排險,盡快修復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對災區房屋進行抗災性能鑒定,組織有關方面搭建臨時住宅。

  6、治安、交通管理組

  市公安局會同市武警支隊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密切注視社會動態,及時發現和排除各種不利因素,維護社會治安,預防犯罪,嚴懲犯罪。做好災區治安管理、安全保衛和消防工作,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加強對重要目標,如首腦機關、要害部門、金融單位、儲備倉庫、救濟物品集散點、監獄等重要目標的警戒。

  7、通信保障組

  市通信公司負責盡快修復通信設施,保證抗災救災通信暢通。

  8、電力保障組

  市電業局負責組織修復發、送、變、配電設施和電力調變通信系統功能等,恢復災區供電。

  9、應急運輸組

  市交通局、南陽火車站、民航南陽基地負責組織盡快修復公路、鐵路、機場和有關設施;保證搶險救災人員、物資的運輸和災民的疏散。

  10、災害監測組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地質災害的勘查、評價和監督管理工作,并組織力量,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和防治工作。在災害現場進行災害的趨勢跟蹤,進行預測預報。

  11、災害損失評估組

  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市經貿委、建委負責對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做出統計評估,為政府抗災救災決策提供依據。

  12、宣傳報道組

  新聞部門按規定及時向公眾發布災情有關信息。

  13、應急資金保障組

  市計委、市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市級應急資金和應急撥款的準備與調配,保證搶險救災資金及時到位。

  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按照分工,認真履行職責,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要講政治、講紀律、講大局、講奉獻,全力以赴地做好地質災害應急工作。

  特大級地質災害發生后,由省地質災害救災領導小組及本災區(市、區)負責同志參加,負責組織本區搶險救災工作。

  重大級地質災害發生后,由市地質災害救災領導小組和市直各專業組及災區所在縣(市、區)負責同志參加,組建地質災害救災現場指揮部,負責地質災害地區的現場搶險救災,指揮、組織、指導災區政府及其應急指揮機構的應急工作。

  一般級地質災害,由所在縣(市、區)政府按照本預案負責制訂并組織搶險救災工作。

  地質災害應急工作的啟動程序為:市政府發布地質災害臨災預報。重大級地質災害發生后,由市地質災害防災領導小組提議,市政府宣布啟動地質災害防災應急預案。

  (一)臨災應急反應

  市政府在發布重大級地質災害預報的同時,根據預測地質災害的大不和市地質災害防災領導小組的建議,決定是否啟動市級應急預案,并通報市地質災害救災領導小組各專業組做好救災的各項準備工作。市地質災害防災領導小組應加強與預報區的聯絡,密切注視和跟蹤災情并及時向市政府和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匯報,預報區地方人民政府應立即做出臨災應急反應,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加強監測,隨時向當地和上級政府報告災情變化趨勢,根據災情發展,協助政府及有關部門進行避災疏散。對地質災害的成因、發展規律做出科學解釋,預防謠傳和誤解,保持社會穩定。

  (二)地質災害發生后應急反應

  重大級地質災害發生后,市政府應立即啟動地質災害防災應急預案,全力以赴投入地質災害救災工作,并將有關情況及時向省政府報告。市及災區縣(市、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地質災害趨勢跟蹤,并開展地質災害損失評估工作,及時向省政府及當地人民政府匯報災情。

  市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要密切跟蹤災情,并組織地質災害救災現場指揮部,在市政府的領導下,請求駐軍調派部隊趕赴災區,請求省有關部門及全市對災區進行支援等問題,部署指揮協調災區政府和救災各專業組進行救災工作。

  地質災害所在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地質災害領導小組要迅速了解災情,立即報告上級和有關部門,并積極進行配合,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及應急組織,安置和疏散災民;組織干部、群眾進行自救互救,接待安置救援人員、物資和資金,并對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平息災害謠傳和誤傳,解除群眾恐慌心理,維護社會安定。

  與本預案有關的市政府各部門及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根據自己的職責范圍,制定行業和本轄區地質災害防災應急預案。根據市地質災害防災領導小組的職責分工,各專業組負責部門要根據自己的職責范圍,組織各有關單位制定相應的地質災害防災應急預案。

  本預案與省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和縣(市、區)應急預案配合實施。

  本預案自重新發布之日起實施。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8

  一、編制目的

  為了進一步明確項目部各個機構及其人員的應對地質災害事件職責,保證聯系渠道暢通,做到地質事件發生后,在各種緊急情況下,都能有效地實施現場救援工作,避免施救過程中的盲目性,使應急救援工作有領導、有組織、有秩序的進行,防止事態蔓延擴大和救護過程中的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低事故救援成本和風險,特制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

  二、編制依據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等。

  三、適用范圍

  本應急救援預案適用于湟源縣大華水庫項目部承擔施工的建設工程項目地質災害事故的應急控制和救援。具體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企業和職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

  四、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建立健全群測群防機制,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把保障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做到信息暢通,反映迅速,指揮有效、措施得力、搶救及時。

  2、統一指揮、分工負責,部門配合、快速高效。

  3、任何單位、人員必須無條件支持、配合事故救援工作,為搶險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4、救援工作由救援隊伍(人員)在自身防護完備的前提下組織實施。

  五、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部應對地質災害成立指揮部領導小組。

  組長:胡木強

  副組長:王磊王育生林杏福

  組員:劉雄凌徐繼胤賈延剛

  王昌乾薛海超劉春羽

  2、職能部門職責

  ⑴安全部門: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的報警、情況通報和處置工作(包括:繪制事故現場圖、收集與事故有關的各種事實材料和證人材料、調查事故經過、作好調查筆錄,分析事故原因等),為事故處理提供原始依據,為保險索賠提供相關憑證,按事故報告的有關規定,負責向有關部門和隸屬上級組織的快報工作。

  ⑵生產部門:負責事故處理時生產系統的總體調度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聯絡通信和對外聯系,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事故和救援情況的信息;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時組織搶險人員,調配搶險設備和物資,疏散引導人員,搶救受傷人員;負責落實應急救援指揮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⑶工程技術部門:負責應急救援技術措施、方案的歸口管理,及時擬定應急救援預案,包括(但不限于)基坑開挖塌方;承重平臺、腳手架塌垮;大型設備設施傾倒;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應急救援方案和防止事故擴大蔓延的預防技術措施。

  ⑷綜合辦公室:負責組織事故現場的警戒保護、治安保衛、現場攝影攝像、醫療救治、傷亡人員善后處理工作;保證足夠的事故應急救援用車和傷亡人員的生活必需品;配合生產調度部門做好現場人員的疏導,協助安全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負責消防、交通突發事故的應急預案歸口管理工作。

  ⑸物資設備部門:負責大型機械、設備、工程車輛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歸口管理工作;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的.供應;協助工程技術部門擬定應急救援方案和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負責事故損失估算。

  ⑹財務經營部門:負責提供事故應急處理急需資金;負責相關索賠資料的收集和匯總以及保險賠付交涉等。

  ⑺發生事故的單位:及時向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和安全管理部門報告事故情況,無條件地服從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安排,提供救援所需的人員、設備和物品,積極參加事故救援搶險,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和分工:

  各職能部門、施工單位和全體員工都負有安全事故報告和應急救援的責任和義務,必須無條件服從應急救援指揮部的調度和安排,提供搶險所需的人員、設備和物資,積極參加事故搶險、搶救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各應急救援專業隊伍是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任務是在發生重大地質災害事故時,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迅速投入搶險救援。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和分工如下:

  ⑴通訊聯絡組:擔負各部門、單位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任務。由單位、項目部職能部門和施工單位人員組成。單位安全部門負責其日常協調工作。

  ⑵治安聯防組:擔負現場安全保衛、治安管理、交通指揮、設立警戒、疏散群眾任務。由單位保安人員組成。綜合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⑶搶險搶救隊:根據預先制定的技術方案,負責事故現場人員、設備的搶救、搶修工作,排除險情,遏止事故蔓延擴大,降低事故損失。由機械設備、機電單位等與搶險有關的施工單位人員組成。生產指揮部門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⑷醫療救護組:負責事故受傷者的尋找、緊急救護、安全轉移以及聯系外援求助。由現場醫護人員和事故單位人員組成。綜合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⑸物資供應組:承擔應急搶險救援物資供應任務。由物資部門人員組成并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⑹運輸組:負責護送傷員及其生活必需品的運輸,承擔搶險物資的運輸任務。由綜合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⑺事故調查組:負責調查事故經過,做好調查筆錄,繪制事故現場圖,拍攝事故現場照片或錄象,收集事故事實材料和證人材料,分析事故原因,為事故處理提供原始依據,為保險索賠、事故責任認定提供相關憑證。由安全、生產、技術、綜合辦公室、工會、事故單位等人員組成,安全部門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⑻善后處理組:負責核實傷亡人員的姓名、身份等情況,負責傷亡人員親屬的安撫工作和其他善后事宜。由人事、安全、工會等部門人員組成。人事部門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六、地質災害救援準備

  1、加強對救援隊伍和全體職工的培訓,把應急預案分解到每一個崗位,使每個人都熟悉應急救援措施,掌握防護裝備和救援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提高對付地質災害事件的應變能力。

  2、定期進行地質災害預案演練,在演練或應急響應結束后,評審應急預案,必要時修訂預案,以提高應急能力。

  3、在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場所配備必要的應急器材,做好標識,定期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確保完好狀態。

  七、地質災害預案的啟動和響應

  1、地質災害預案的起動前提

  施工場區有可能發生或正在發生本預案適用范圍所述地質災害,或地質災害指揮部認為有必要啟動地質災害預案的其他緊急情況。

  2、地質災害處理響應流程圖。

  八、報警和通訊

  1.發現或得知發生地質災害事故的人員,應當立刻向單位領導或安全管理、生產指揮部門報告。

  2.安全管理、生產指揮部門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單位主要領導,并通知各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火速趕往事故現場。

  3.地質災害指揮部迅速將事故情況報告施工局和工程局。工程局和施工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應對措施。

  4.報警和通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發生事故的單位、工程項目、事故態勢;

  地質災害處理響應流程圖

  事故發生后立即趕赴現場,判斷應急救援技術措施的適宜性,跟蹤應急處理情況,對不切實際的預案根據現場實際及時做出調整。處理完畢后評審應急預案和響應程序,必要時修改文件。

  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現場,按預定方案實施救援,遏制事故發展。

  (2)事故類型:

  (3)人員傷亡情況;設備、設施的損壞情況;

  (4)事故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斷;

  (5)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

  九、現場搶救

  1.在地質災害救援專業隊伍未到之前,事故發現人、事故單位及臨近相關單位,根據事故類型,迅速采取適當有效的搶救措施,并保護好事故現場;

  2.各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各自的分工和職責,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避免事態擴大;

  3.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決定是否請求外援力量和相關方支援救助。

  4.當事故得到控制后,事故調查組立即對事故展開調查,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施工單位研究制定搶修方案,盡快恢復生產。

  十、應急預案終止

  應急救援預案經過實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消除或有效控制,現場所有搶險工作已經完成,人員均得到清點,并確保未授權人員不會進入事故現場,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故的發展狀態認為必須終止的,由應急指揮部下達應急救援終止命令。

  十一、其他

  1、預案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保護事故現場,需要移動現場物品時,應當做出標記和書面記錄,妥善保管有關物證。

  2、事故善后處理工作執行施工局相關規定。

  3、本預案由項目部工程部負責編寫和解釋。

  4、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9

  一、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去年由于降雨量局部較為集中,受災情況較往年有所增加,但無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二、地質災害的趨勢預報及危險區

  (一)汛期天氣情況及地質災害預報

  根據氣象部門提供更多的年氣候預測,我區今年降雨量為700-860mm,年降雨量正常,雨季已經開始期正常至偏早,大部分地區將在5月左右已經開始,于11月中下旬完結。氣候預測年冰雹、局部地區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偏多,在汛期中區域性暴雨引起的山地災害比偏重于,所以今年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不容松懈,形勢十分緊迫,各村委會必須高度重視,提早計劃、提早精心安排全面落實責任。

  (二)地質災害易發區

  1、鎮村方山巖腳一帶滑坡損害150戶600人安全;

  2、下灣坎頭滑坡危及2戶10人和成昆鐵路安全;

  3、上灣房背后滑坡損害70戶290人安全;

  4、高速公路段及棄土場。該段公路坡度較陡,由于風化殘積、坡積層結構疏松,顆粒間結合力差,易被沖刷。如果出現暴雨等天氣就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滑坡、崩塌,甚至發生泥石流災害。

  5、各采石礦企業排土場及高速公路排土堆滿場,多為地下開采作業的企業,大量破損的廢石及廢土的沉積構成了排土場。這些堆積體結構單薄,結合力高,在雨水的擴散下很難產生滑動引起地質災害。

  (三)地質災害危險區

  1、村迤布滑坡損害54戶223人房屋人生安全;

  2、村迤布泥石流災害點危及5戶23人房屋人生安全;

  3、村半箐洽么田滑坡損害農戶19戶86人房屋人生安全、農田30余畝;

  4、村雙龍潭白瓦房滑坡危及3戶18人房屋人生安全安全;

  5、冷水溝滑坡損害2戶10人房屋人生安全安全;

  6、村田房芹菜塘滑坡危及2戶10人房屋人生安全安全;

  7、大村滑坡損害34戶135人房屋人生安全;

  8、村長箐組戶、村小村組戶兩個分散戶滑坡體危及2戶9人房屋人生安全安全;

  三、災害預防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村委會、鄉屬各部門、各礦山企業要將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專門機構,主要負責人要對本轄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負責人要具體負責落實24小時值班情況、災害點監測人員責任工作情況等落實措施是否到位。

  (二)設立地質災害預防領導機構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村委會及有關企業職責:

  辦公室:負責管理地質災害預防成員單位的組織協調工作。

  農業服務中心:負責全鎮水利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工業經濟辦公室:負責管理區內企業排放量廢渣廢料可能將引起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并指導監督礦山企業,特別不為煤礦山按照安全規范展開采礦,防止因違背安全規定采礦引起地質災害。

  社會事務辦:負責災區社會治安、秩序維護和非常時期交通管制工作;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災區的民政救濟工作。

  衛生院:負責管理調度衛生技術,及時救治災情傷病員,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監督和避免災區疫情、疾病的傳播、擴散;及時向鄉政府和上時一級管理部門報告醫療救助和疫情情況。

  各村委會:負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和救災工作。

  礦山企業:負責管理企業生產廠區及周邊可能將受到其生產影響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預防工作,特別就是排土場、矸石、廢土、廢渣、尾礦堆滿場滑坡、泥石流及采空區坍塌的隱患消解工作和預防工作。

  (三)嚴格執行汛期地質災害24小時值班報警制度。5月20日至11月30日是汛期值班時間,按照公布的報警電話,各責任人要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地質災害汛期24小時值班報警電話號碼:

  (四)秉持報災制度。各村委會及各礦山企業必須秉持值守和報災制度,汛期每周一、周四向鄉政府呈報上周轄區內地質災害情況,并搞好有關備案,秉持每天10:00必日報,有災報災、無災報平安、避免漏報。

  (五)加強監測預報工作。一是:各村委會、礦山企業要高度重視轄區內的防災工作,要落實責任人以及監測人員,對所屬區域自行開展監測,并成立防災領導機構,建立汛期值班制度,安排專人進行監測工作,責任明確到人;二是:加強群測群防,通過各種方式普及防災知識宣傳,增強群眾防災意識。

  (六)強化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認真落實防災減災措施。鎮屬于有關部門,各村社、各礦山企業必須緊密聯系,強化協作、互通信息,進一步健全鎮、村、社三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認真落實巡查、買盤撤離、搶險救災、施救遷址等防范措施,危險區域內的危險點創建買盤明白卡派發入戶,并使其提早明白,預警信號、及時撤走路線、避災地點,盡量將地質災害增添的損失增加至最高。

  為了更好地貫徹“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防汛方針,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強化生命第一的意識,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實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結合我園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設立幼兒園防汛搶修領導小組及職責:

  1、防汛搶險領導小組:

  副組長:xxx

  副組長:xx

  組員:xxx

  2、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總指揮:xxx(非政府全園教職工,按各自的職責展開勸導幼兒)

  廣播組:xxx(撥打報警電話,向上級及時通報險情)

  撤離鼓勵:xxx(協助各班班主任把幼兒帶回安全部位,使各班班主任清點人數并呈報)

  警戒救護組:xxx(負責聯絡工作并組織受傷人員救治工作)

  各班負責人:班主任及值班教師分別負責管理幼兒從各個安全出口快速撤走。

  二、幼兒園防汛工作預案:

  1、強化對全園師生防汛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專題會議、宣傳展板等多種形式,把防汛科學知識表達給每位師生,提升全園師生的嚴防災害能力。

  2、加強檢查和防范工作,經常保持校園交通、排水設施暢通,對校園內容易滑坡的地方逐點檢查,特別要嚴禁車輛停放在幼兒園門前。對幼兒園園舍墻體、屋面、門窗、電器等定期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3、密切注意幼兒園園舍安全,定期展開安全檢查,防治幼兒園整體滑坡,辨認出安全隱患,立即將師生搬遷,并及時呈報教育主管部門。

  4、汛期堅持領導值班和報告制度,幼兒園負責人的手機和值班電話全天開機,確保通信暢通。有異常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一旦發生險情和意外情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處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5、幼兒園必須非政府搶修小組待命,對幼兒園門前臺階架空層下保健室、圖書室、科學辨認出室的設備搞好遷移準備工作。發現異常,馬上自查,極力把隱患消解在原始社會狀態。

  6、切實加強預防管理,嚴防幼兒園重大災情發生。若因人力不可抗拒發生事故,負責人和現場人員及時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撤離時注意事項:

  1、根據現場的實情,優先選擇最佳疏散線路。

  2、全園教職工快速妥當,通過廣播對獲救人員的情緒搞好非政府和鼓勵撤離工作,保護不好撤離秩序,避免擠迫踏傷。

  3、要清點人數,對救出的人員進行清點,看是否全部救出。

  4、災情輕微的'情況下必須非政府幼兒按舊有撤離路線向低的地方遷移,分散等候救援。

  5、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加強教師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加強自身的安全措施和應急能力。在需要時要有勇于獻身的精神。

  為了確保我鄉突發性地質災害防災應急工作高效率、有序地展開,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低地質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融合我鄉實際,制訂本預案。

  一、總則

  (一)工作原則:秉持地質災害預防“預防為主、施救與環境治理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推行政府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管理,部門相互配合和貫通,共同搞好搶險救災工作。

  (二)適應范圍:本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適用于xxx鄉(鎮)境內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塌陷、泥石流等災害發生后的應急。

  二、地質災害等級的分割和預案啟動的條件及方式

  (一)地質災害等級的劃分:按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

  1、空難事件級:因災喪生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輕易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社會影響很大者。

  2、重大級:因災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者。

  3、很大級:因災喪生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或者輕易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社會影響很大者。

  4、一般級: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社會影響不大者。

  (二)預案啟動條件和方式:地質災害出現后或地質災害險情發生時,由鄉正式宣布啟動本級預案。并展開調查,將調查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按程序展開處置。

  (三)搶險救災應急指揮機構

  為搞好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應急指揮工作,設立“xxx鄉(鎮)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指揮部”,負責管理全鄉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的領導統一指揮工作。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0

  1.總則

  1.1 編制目的

  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促進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科學、規范、有序進行,避免或最大程度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陜西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西安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西安市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編制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京昆改擴建JK-C08標轄區內因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的預防、預警、應急處置、搶險救災以及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與完善等工作。

  1.4 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充分發揮群測群防、專業監測、預警預報的作用,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實行各級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

  分級管理,屬地為主。按災害級別分級管理,以事發地為主,部門聯動。

  依法依規,群專結合。堅持依法防災減災,實行公眾參與,群測群防與專業監測相結合。

  2.應急指揮體系及職責

  2.1 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組成

  項目部成立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指揮長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擔任,副指揮長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擔任,成員為各部室負責人。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安全部,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具體負責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籌備,統籌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信息暢通及信息及時上報。

  2.2 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職責

  2.2.1 應急指揮部職責

  根據地質災害災險情等級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配合政府做好特大型、大型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組織開展中型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分析、調查、判斷成災或多次成災的原因,劃定搶險救災特別管制區,確定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方案,部署和組織成員對受災地區進行緊急援救,必要時協調部隊參加搶險救災;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制度和部門聯動機制;處理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的其他重要工作。

  2.2.2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具體負責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籌備,統籌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信息暢通及信息及時上報。

  2.3 應急小組組成及職責

  中型及以上地質災害災險情發生后,應急指揮部啟動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應急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搶險救災組、應急調查和監測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災后重建組等6個應急小組。必要時,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和成員單位進駐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現場組織和指揮搶險救災工作。各小組組成和主要職責如下:

  2.3.1 綜合協調組:由應急辦牽頭,配備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專家組。主要職責:組織對地質災害發生和發展趨勢、救災方案、處置方法、恢復方案等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評估,提出建議,協調成員單位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2.3.2 搶險救災組主要職責:發生災險情時組織動員受災害威脅的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保護重要設施和基礎設施免遭損毀;組織搶修受損毀的基礎設施,保障正常運行;開展次生災害防治工作,減輕或消除次生災害。

  2.3.3 應急調查和監測組主要職責:調查、分析、預測雨情、水情、災險情等。發生險情時進行應急調查、監測和發展趨勢預測,提出應急搶險救災措施建議。協助搶險救災組開展搶險救災和應急防治工作,減緩或制止險情和災情的進一步發展。

  2.3.4 醫療救護組主要職責:發生險情時做好急救準備工作,包括所需藥品、醫療器械、衛生安全監測設備、救援隊伍等。發生災情時及時調撥所需藥品、醫療器械,組織醫療救護隊,趕赴現場搶救傷員,市區主要醫院做好接收傷員的準備、

  2.3.5 后勤保障組主要職責:儲備必要救災物資,接收、分配和監督救災物資的管理和使用;做好相應的應急通訊保障工作;調動、物資、設備等用于搶險救災工作,組織、指導等工作。

  2.3.6 災后重建組主要職責:負責救災應急資金的籌集及下撥、管理和監督檢查;負責妥善安置災后人員的生產、生活。

  3.預防預警

  3.1開展地質災害巡查

  進一步健全隱患排查制度,組織對本項目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經常性巡回檢查,對重點防治區域每年開展汛前排查、汛中檢查、汛后核查,及時消除災害隱患。成員隱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指導,對難以確定的隱患,及時組織專業部門進行現場核查確認。

  3.1.1 應急值守

  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在主汛期、持續強降雨和暴雨等極端天氣時段、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搶險和處置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群測群防、專業監測、突發災險情等信息渠道暢通,做好災險情統計匯總上報,隨時掌握實時災險情情況,及早預測地質災害發展趨勢,根據不同區域和不同等級,提出科學防災減災對策。

  3.1.2 預案演練

  組織成員單位按照《突發地質災害預案》,至少每年開展一次應急預案演練。通過演練,鍛煉應急隊伍,熟悉應急指揮程序,檢驗和完善預案。演練結束后,組織實施單位進行演練評估和總結。

  3.1.3 宣傳培訓

  加強公眾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多層次全方位地向員工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避險、自救、互救常識,重點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附近的人員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受威脅人員的防災、減災意識及應急自救、互救基本知識和技能。對應急防治救援人員進行應急預案培訓。

  4.應急響應

  4.1 災險情等級及響應級別

  地質災害災險情等級及響應級別表

  4.2 先期處置

  發生突發地質災害所在的單位先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組織疏散群眾、搜救受災人員,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成員單位依據各自職責,依法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減輕事件危害,控制事態蔓延。

  4.3 應急響應

  地質災害應急工作遵循分級響應程序,根據地質災害的等級確定相應級別的.應急機構。當同時發生兩種以上的災害且分別發布不同預警等級時,按照最高預警等級災種啟動應急響應。在先期處置的基礎上,由責任主體按照“誰先到達誰指揮,逐步移交指揮權”的原則,統一指揮調度現場處置工作,并視情況成立現場指揮部。

  4.3.1 Ⅰ、Ⅱ、Ⅲ級應急響應

  出現中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后,立即啟動相關的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系統,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眾,對是否轉移群眾和采取的應急措施做出決策;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危險區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施,根據險情或災情具體情況提出應急對策,情況緊急時應強制組織受威脅群眾避災疏散。

  出現中型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后,立即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部。中型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的應急工作,由應急指揮部具體指揮、協調、組織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及時趕赴現場,加強監測,采取應急措施,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避免搶險救災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員傷亡。

  指揮到位: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到達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會議室,統一領導指揮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災工作。

  會商報告:應急指揮部總指揮主持召開應急工作會商會議,小組成員會商分析當前形勢、預測災害發展趨勢、可能造成的損失、提出應急搶險救災建議。應急指揮部根據會商情況制定應急調查監測、人員轉移、搶險救災等工作方案,決策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必要時,向政府報告情況,請求支援。

  應急響應:應急指揮部組建綜合協調組、搶險救災組、應急調查和監測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災后重建組,指揮各組開展搶險救災和應急處置工作。必要時,成立現場指揮部,決策部署搶險救災工作。

  4.3.2 Ⅳ級應急響應

  出現小型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立即啟動相關的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系統,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眾,對是否轉移群眾和采取的應急措施做出決策;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危險區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施,根據險情或災情具體情況提出應急對策,情況緊急時應強制組織受威脅群眾避災疏散。

  小型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應急工作,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具體指揮、協調人員,及時趕赴現場,加強監測,采取應急措施,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避免搶險救災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員傷亡。

  4.4 信息報送

  要嚴格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地質災害災情、險情的等級,分等級上報地質災害災情、險情信息。對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災情及中型以上地質災害災情、險情,應在第一時間上報市政府,同時抄告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確保突發地質災害災險情信息快速傳達。

  速報的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災害災情、險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是否為在冊隱患點、經緯度坐標、地質災害類型、規模、可能的誘發因素、發展趨勢、采取的對策和措施等。地質災害災情包括傷亡和失蹤的人數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地質災害險情包括需搬遷轉移人數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發現地質災害災險情有新的變化時,隨時進行續報。

  4.5 指揮調度

  出現地質災害災險情后,所在地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應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在采取緊急措施時向上一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情況。

  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負責同志應迅速上崗到位,分析預測災險情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按處置程序組織指揮有關單位、部門,迅速采取防范措施,控制災險情發展蔓延。

  4.6 應急解除

  突發地質災害事件處置工作基本完成后,按照“誰啟動,誰解除”的原則,依照程序由相關主體宣布或執行。

  5.保障措施

  5.1 信息平臺保障

  通過平臺語音通信、視頻會商、綜合協調與應急指揮等功能,實現各級部門對雨情、水情、震情及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的聯絡暢通,及時準確提供監測預警及災險情信息。

  5.2 應急隊伍保障

  加強地質災害專業應急防治與救災隊伍建設,確保災害發生后應急防治與救災力量及時到位。

  6.善后工作

  6.1 工程治理及修復

  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完成后,對地質災害造成基礎設施損壞的,相關部門要及時予以修復;對存在危險的地質災害隱患,組織進行工程治理。

  6.4 工作總結

  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要在救災工作結束后,認真對搶險救災工作進行總結,積累經驗、尋找不足,提出改進建議,15日內報告上一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

  7.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1

  一、基本情況

  我鄉位于縣最南部,與重慶市梁平縣接壤,幅員面積32.06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2個社區。共4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1.8萬人。全鄉地形以平壩為主、低山丘陵為輔,我鄉地質災害分布主要以為主,其他各村小規模的滑坡也分布較廣。目前,排查發現地質災害點5處,危及面積405畝,其中耕地235畝,威脅農戶86戶294人,預計直接經濟損失152萬元,給我鄉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二、應急機構及職責

  鄉政府成立由鄉長雷勛章為指揮長,鄉人大主席于世林,黨委委員、副鄉長李繼明,黨委委員,副鄉長薛峰,黨委委員、副鄉長柏海川為副指揮長,黨政辦、派出所、財政所、社事辦、綜治辦、衛生院、建管辦負責人為成員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黨政辦,負責全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汛期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若出現地質災害問題,領導小組及時組織搶險救災,并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搶險及轉移安置組、后勤保障組。其職責分工是:

  (一)辦公室:黨委委員,副鄉長薛峰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分別從黨政辦、社事辦、建管辦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傳達貫徹指揮部決策;組織搶險救災力量,協調各部門關系;做好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收集有關的地災,按時上報監測報表;公布搶險救災臨時規定。

  (二)搶險及轉移安置組:武裝部長、副鄉長柏海川任組長,分別從經發辦、派出所及民兵組織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指揮搶險救災隊伍及時奔赴一線,組織群眾撤離;負責組織搶險車搶險當路的暢通;維護險區內社會治安等。

  (三)后勤保障組:黨委委員、副鄉長李繼明任組長,分別從社事辦、財政所、文化站、衛生院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其主要職責:負責救災款物的籌集發放,保證災區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組織急救隊伍趕赴災區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及時檢查災區水源、食品衛生;負責妥善安置災民,迅速組織力量修復災區電力、通訊設施等,保證災區用電和通訊通暢等。

  (四)村社職責:各村負責本轄區內地質災害的防治和救災。

  在轄區內重大地質災害點及其危險區域設置警戒標志,確定和發布預警信號、撤離路線、建立監測點、落實監測人員及防災責任人。

  有地災害險情的村、社、企業的監測人員和防控災責任人必須在汛期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隨時發現險情變化,并做好記錄,報告鄉防災領導小組。

  廣泛宣傳、讓受災戶人人明白,戶戶清楚本區域災害發生時的預警信號及撤離路線、災害發生前的前兆。

  對因地質災害造成的嚴重危房戶,及時發送搬遷通知書,限期搬遷戶和觀察使用的危房戶分別建卡,跟蹤調查,隨時掌握搬遷情況。

  地質災害發生后,動員和組織災區群眾,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極轉移、搬遷安全區域,開展抗災自救工作,恢復生產。

  三、防災責任人及監測員:

  指揮長:

  副指揮長:

  成員:

  四、地質災害預防措施

  1、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鄉國土資源所要會同地質災害防災搶險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部門,在每年第一季度前擬訂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報鄉人民政府批準公布。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要標明轄區主要災害點的分布,說明主要災害點的威脅對象和范圍,明確重點防范期,制訂具體有效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確定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單位與責任人。

  2、加強地質災害監測

  負責地質災害監測的單位,要廣泛收集整理地質災害預防預警的有關數據資料和信息,進行地質災害中、短期趨勢預測,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防、預警等資料數據庫,實現各部門監測、預報、預警等資源的共享,不斷提高監測質量。

  3、加強汛期值班

  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在汛期(每年四月至九月),防災搶險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實行24小時值班;凡逢暴雨時,按照縣防汛防旱領導小組的部署,防災搶險領導小組辦公室雙人值班,領導帶班;當發生地質災害時,根據鄉人民政府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值班,認真接聽本轄區內的'雨情、汛情、險情、災情報告,并按規定報告、轉達、處理。

  4、加強險情巡查

  鄉、村、組在汛期,要組織人員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易發生地質災害地區的巡查、監測和防范,發現災情和險情要及時處理和報告。對已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要予以公告,并在地質災害危險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根據險情變化及時提出應急對策,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情況緊急時,應強行組織避災疏散。

  5、加強汛期災害預報

  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由弱到強依次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等五個等級,三級、四級、五級時預報。

  三級: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較大;

  四級: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大;

  五級: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很大。

  鄉人民政府接到本區域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預報預警后,依照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定,逐級將有關信息迅速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區域內的村民。

  6、加強隱患治理和避險安置工作

  加快對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排危除險工作。對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采取避讓安置,對暫時受威脅的住戶進行臨時轉移安置,威脅較大或不能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住戶,進行異地搬遷安置,妥善做好協調工作。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2

  一、總則

  (一)本預案所稱突發性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二)本預案適用于發生在廣東省境內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工作。

  (三)地質災害按危害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

  大型:因災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

  中型:因災死亡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

  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

  (四)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原則: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綜合協調、有備無患、快速高效。

  1、特大型地質災害由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應急處置工作,各級人民政府全力配合。

  2、大型地質災害由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應急處置工作,省有關部門會同市人民政府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3、中型地質災害由市人民政府負責應急處置工作,省有關部門給予必要的支持與配合。

  4、小型地質災害由當地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應急處置工作

  二、 組織機構和部門職責

  (一)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省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和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擔任副組長。省發展改革委、經貿委、財政廳、民政廳、國土資源廳、建設廳、交通廳、水利廳、衛生廳、氣象局、安全生產監管局等有關職能部門的負責同志任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由省國土資源廳承擔。

  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統一領導全省地質災害應急工作,協調解決地質災害處置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等。

  (二)應急指揮部。特大型災情發生后,災害發生地的市、縣(市、區)要成立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必要時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和災害發生地市的主要領導組成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

  省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由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任總指揮。有關單位領導和人員組成應急分隊。

  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主要職責:執行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下達的地質災害搶險救災任務;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特大型、大型和某些中型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

  (三)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在省政府和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協調下,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做好特大型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根據處置工作需要,配合市人民政府做好大型、中型地質災害防治應急處置的有關工作。

  1、省委宣傳部:負責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宣傳報道的'協調工作。

  2、省國土資源廳:負責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預警體系、值班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按照有關規定向省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部報告災情信息;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做好搶險、救助的部署、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組織地質災害調查,按照有關規定向省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部報告地質災害調查和處置情況。

  3、省交通廳: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搶修因災害損壞的交通公路設施;在危險路段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做好搶險救災人員、物資以及撤離人員的緊急運輸工作。

  4、省民政廳:負責及時組織、協調救災工作;組織調運救災物資,協助災區各級人民政府及時設置避險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點,組織轉移、安置和救濟災民;核定和報告災情,及時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報告災民救助和安置情況。

  5、省公安廳:負責組織、指揮、協調公安機關維護災區社會治安,參與搶險救災,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防止因地質災害引發的群體性治安事件,做好進出災區道路和災區內交通疏導工作。

  6、省水利廳:組織和督促當地水利主管部門開展水利設施沿線地質災害的搶險、救助工作;及時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通報汛情動態。

  7、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安排重大救災基建項目,協調建設資金;組織、協調救災物資的調撥和供應。

  8、省經貿委:協調鐵路郵電、通信、電力、商業、物資、醫藥等部門的搶險救災工作。

  9、省農業廳:負責有關農用救災物資的及時組織、協調和調配;協助災區及時做好農業救災復產工作。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3

  一、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去年由于降雨量局部較為集中,受災情況較往年有所增加,但無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二、地質災害的趨勢預報及危險區

  汛期天氣情況及地質災害預報

  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年氣候預測,我區今年降雨量為700-860MM,年降雨量正常,雨季開始期正常至偏早,大部分地區將在5月左右開始,于11月中下旬結束。氣候預測年冰雹、局部地區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偏多,在汛期中區域性暴雨引發的山地災害比偏重,所以今年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不容懈怠,形勢十分嚴峻,各村委會要高度重視,提前計劃、提前安排落實責任。

  地質災害易發區

  1、鎮村方山巖腳一帶滑坡危及150戶600人安全; 2、下灣坎頭滑坡危及2戶10人和成昆鐵路安全;

  3、上灣房背后滑坡危及70戶290人安全;

  4、高速公路段及棄土場。該段公路坡度較陡,由于風化殘積、坡積層結構疏松,顆粒間結合力差,易被沖刷。如果出現暴雨等天氣就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滑坡、崩塌,甚至發生泥石流災害。

  5、各采石礦企業排土場及高速公路排土堆放場,多為露天開采作業的企業,大量剝落的廢石及廢土的堆積形成了排土場。這些堆積體結構松散,結合力差,在雨水的滲透下很容易產生滑動引發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危險區

  1、村迤布滑坡危及54戶223人房屋人生安全;

  2、村迤布泥石流災害點危及5戶23人房屋人生安全;

  3、村半箐洽么田滑坡危及農戶19戶86人房屋人生安全、農田30余畝;

  4、村雙龍潭白瓦房滑坡危及3戶18人房屋人生安全安全;

  5、冷水溝滑坡危及2戶10人房屋人生安全安全;

  6、村田房芹菜塘滑坡危及2戶10人房屋人生安全安全;

  7、大村滑坡危及34戶135人房屋人生安全;

  8、村長箐組戶、村小村組戶兩個分散戶滑坡體危及2戶9人房屋人生安全安全;

  三、災害防治措施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村委會、鄉屬各部門、各礦山企業要將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專門機構,主要負責人要對本轄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負責人要具體負責落實24小時值班情況、災害點監測人員責任工作情況等落實措施是否到位。

  成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村委會及有關企業職責:

  辦公室:負責地質災害防治成員單位的組織協調工作。

  農業服務中心:負責全鎮水利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工業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區內企業排放廢渣廢料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并指導監督礦山企業,特別是非煤礦山按照安全規范進行開采,避免因違反安全規定開采引發地質災害。

  社會事務辦:負責災區社會治安、秩序維護和非常時期交通管制工作;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災區的民政救濟工作。

  衛生院:負責調度衛生技術,及時搶救受災傷病員,做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監督和防止災區疫情、疾病的傳播、蔓延;及時向鄉政府和上一級管理部門報告醫療救助和疫情情況。

  各村委會:負責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和救災工作。

  礦山企業:負責企業生產廠區及周邊可能受其生產影響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特別是排土場、矸石、廢土、廢渣、尾礦堆放場滑坡、泥石流及采空區塌陷的隱患消除工作和防治工作。

  嚴格執行汛期地質災害24小時值班報警制度。5月20日至11月30日是汛期值班時間,按照公布的報警電話,各責任人要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地質災害汛期24小時值班報警電話號碼:

  堅持報災制度。各村委會及各礦山企業要堅持值班和報災制度,汛期每周一、周四向鄉政府上報上周轄區內地質災害情況,并做好相關登記,堅持每天10:00必報,有災報災、無災報平安、防止漏報。

  加強監測預報工作。一是:各村委會、礦山企業要高度重視轄區內的防災工作,要落實責任人以及監測人員,對所屬區域自行開展監測,并成立防災領導機構,建立汛期值班制度,安排專人進行監測工作,責任明確到人;二是:加強群測群防,通過各種方式普及防災知識宣傳,增強群眾防災意識。

  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認真落實防災減災措施。鎮屬相關部門,各村社、各礦山企業要緊密聯系,加強協作、互通信息,進一步完善鎮、村、社三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認真落實巡查、避險疏散、搶險救災、避讓搬遷等防范措施,危險區域內的危險點建立避險明白卡發放到戶,使其提前明白,預警信號、及時撤離路線、避災地點,盡量將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4

  處屬于各單位:

  根據要求,為更好的落實文件精神,認真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各項工作,我處立即召集有關人員,研究防汛搶險方面的問題,結合我處的防汛特點及可能發生的險情進行分析,認為我處的防汛重點是我處的直管、自管公房安全渡汛問題,并就圍繞這個問題制定措施,為確保汛期住(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不發生任何責任事故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全面落實責任,創建防汛領導機構

  為了確保汛期不發生任何安全事故,根據上級要求,我處成立防汛領導小組由處長任總指揮,同志任副總指揮,成員有等人組成,在處成立領導小組同時,要求基層各單位分別成立相應領導小組,要求各單位第一責任人負責此項工作并安排專人負責防汛期間的日常工作,責任到人,確保房屋汛期安全。

  二、制定方案,全面落實措施

  1、要求各基層單位成立由7—10人組成的搶險小分隊,第一責任人為小分隊隊長,在發生汛情時由總指揮統一指揮調度,在總指揮不能親臨現場時由主持日常工作的領導擔任總指揮,名單報處。

  2、在出現汛情時,全處所有部門、單位的所有人員應當在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統一行動,不強求一切物資成本、人員的采用、報酬等問題,一切順從救災。

  3、在發生汛情后,下屬各單位第一責任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帶領所屬的小分隊到達現場,組織搶險并在第一時間向處總指揮報告,在總指揮到后,由總指揮統一調度搶險救災工作。

  4、基層各單位應當在汛期到來之前準備好充份的防汛物資,處將在4月初對各單位物資準備工作情況展開檢查。

  5、全處在進入汛期后,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夜班、節假日必須有領導帶班,實行每日報告制度。

  6、基層各單位領導、汛期領導小組成員,必須確保通訊工具二十四小時通暢。

  7、各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轄區內的遇險住(用)戶的疏散工作,要對轄區內的.危房心中有數,遇有險情時要及時疏散。

  8、在出現局部地區居住(用)戶房屋發生險情時,一定必須先撤離人群,后救治財產,處(所)必須積極主動征用災情居住(用)戶,為了確保災情居住(用)戶的搶修須要,處特別準備工作了銅山路21號一些空房,用作征用落水居住(用)戶,征用權由總指揮同意。

  9、在遇到大面積受淹后,我處不能解決時,要及時向區匯報,請求上級幫助解決。

  10、處防汛值守電話為白天

  11、根據區要求在基層成立搶險小組的基礎上,處成立20人的搶險隊,隊長由總指揮擔任。

  三、現場救治與現場維護

  1、在發生汛情后,在注意現場保護的同時,搶救傷員,維持秩序。

  2、確保社會平衡,臨時征用災情群眾。

  3、緊急情況請有關專家到現場搶險,查找事故原因。

  4、確保災情群眾的一切權利,穩定人心,確保災情群眾獲得最出色的搶救,減少財產損失。

  5、發生汛情后的新聞報道由總指揮對外統一發布,其他人員未經總指揮批準,不得私自發布任何消息。

  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行,盼各部門、各單位認真執行。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15

  1.總則

  1.1 編制目的

  本預案編制的目的是為了建立應急指揮體系,明確應急組織機構職責,建立預防預警機制,規范應急響應行動,加強善后工作,保障應急工作的順利開展。

  1.2 編制依據

  本預案編制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了應急預案。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內部和與外部相關單位之間的`應急工作。

  1.4 工作原則

  本單位應急工作的原則是:科學、預防、及時、有效、協調、公開、安全、人文。

  2.應急指揮體系及職責

  2.1 應急組織機構

  本單位應急組織機構包括領導小組、指揮部、應急工作組、后勤保障組。

  2.2 應急組織機構職責

  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應急預案,指揮部負責指揮應急工作,應急工作組負責具體應急行動,后勤保障組負責應急物資和設備的保障。

  2.3 應急工作組

  應急工作組由各部門負責人和專業人員組成,負責具體應急行動,包括信息收集、預警、應急響應、處置等。

  3.預防預警機制

  3.1 信息監測與報告

  建立信息監測與報告機制,及時收集、分析和報告各種信息,為預警和應急響應提供基礎數據。

  3.2 預警

  建立預警機制,制定預警預案,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3.3 預警支持系統

  建立預警支持系統,包括預警設備、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等。

  3.4 預警級別及發布

  制定預警級別,根據不同級別發布相應的預警信息。

  3.5 預警預防行動

  建立預警預防行動機制,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態擴大。

  4.應急響應

  4.1 應急響應分級

  制定應急響應分級制度,根據事態的緊急程度和影響范圍,進行相應的應急響應。

  4.2 應急響應行動

  根據應急響應分級制度,采取相應的應急行動,包括組織人員、調配物資、開展救援等。

  4.3 情況通報

  及時向上級領導和相關單位通報應急情況,保持信息暢通。

  4.4 特別情況處理

  針對特別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

  4.5 信息共享和處理

  建立信息共享和處理機制,確保信息及時準確傳遞和處理。

  4.6 指揮和協調

  建立指揮和協調機制,統一指揮和協調應急行動。

  4.7 應急處置

  根據應急預案和應急響應分級制度,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4.8 應急人員安全防護

  保障應急人員的安全和防護措施。

  4.9 群眾安全防護

  保障群眾的安全和防護措施。

  4.10 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應急工作。

  4.11 信息發布

  及時發布應急信息,保持公眾知情權。

  4.12 應急結束

  應急工作結束后,進行總結和評估。

  5.善后工作

  5.1 善后處置

  進行善后處置,包括清理、修復、重建等。

  5.2 社會救助

  開展社會救助工作,幫助受災群眾恢復正常生活。

  5.3 總結分析

  總結和分析應急工作,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

  6.應急保障

  6.1 通信與信息保障

  保障通信和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

  6.2 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提供應急支援和裝備保障。

  6.3 技術儲備與保障

  建立技術儲備和保障體系,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7.監督管理

  7.1 宣傳、培訓與演練

  加強宣傳、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7.2 獎勵與責任

  建立獎勵和責任制度,激勵應急工作積極性。

  7.3 監督檢查

  建立監督檢查機制,確保應急預案有效實施。

  8.附則

  8.1 名詞術語解釋

  對本預案中所使用的名詞和術語進行解釋。

  8.2 預案管理與更新

  建立預案管理和更新機制,保證預案的及時更新和完善。

  8.3 預案解釋部門

  明確預案解釋的部門和負責人。

  8.4 預案實施時間

  規定本預案的實施時間。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7-28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3-04

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2-27

小學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3-13

地質災害滑坡應急預案07-12

防地質災害的應急預案06-07

學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5-26

學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8-14

學校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