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應急預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勢態,常常要提前編制一份優秀的應急預案。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飲用水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飲用水應急預案1
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為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突發學校飲用水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發生在學校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具體措施
1、提高意識、預防為主
宣傳普及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飲用水,做好每年兩次水處理設備的檢測和檢修,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統一領導、依法管理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成立學校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應急、及時處理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應急,及時處理。
三、組織管理
飲用水污染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馬峰(校長)負責應急處理的指揮協調工作。
副組長:孫念軍(副校長)負責污染情況的報告工作。
組員:劉正強(總務主任)負責污染情況的報告和飲用水的切換工作。各班主任(30名)負責協助校領導做好突發事故的善后工作。同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穩定學生。
1、報告制度
校園水源一旦受到污染,由總務主任及時向領導小組負責人匯報。同時負責向教育局和衛生防疫監督站報告。
2、現場保護和水源處理
保護好水源現場,請農場衛生防疫監督站及時提取水樣。將污染水源徹底放盡,停止飲用。
3、指揮協調
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要各施其職,各負其責,指揮各班主任工作,協調作好校區水源污染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突發事故的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學校應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飲用水衛生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增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衛生規范化管理。
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傳播。
4、加強飲用水衛生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飲用水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結合季節性、突發性的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廣播站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飲用水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五、各項保障措施
1、組織機構保障
學校成立突發飲用水污染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學校衛生室,具體負責突發飲用水污染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
2、人力資源保障
學校按《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班主任應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定期學習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等,熟悉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預防與控制知識,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3、財力和物資保障
學校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為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和物資儲備。
飲用水應急預案2
為了切實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充分保護師生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堅決遏制、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學校生活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組織管理
1、學校加強飲水安全衛生工作的管理,成立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
小組,校長為安全用水第一責任人進一步完善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有效
措施,責任到人。
發生學校飲用水污染事故,以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工作組(指揮領導
組、宣傳疏導組、后勤保障組、緊急救護組)為龍頭,展開各項救護工作。
2、規范師生飲用水供應工作,師生飲用水要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要定期體檢,身體健康狀況要符合衛生要求(辦理健康合格證),飲用水存放環境整潔,并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未進行水質凈化和消蠹的學校自備水源水應標有“非飲用水”的明顯標示;學校應配備茶爐,同時為班級、宿舍配備足夠數量的暖水瓶,確保學生飲用開水;確實不能保證供應開水的學校要號召學生自帶白開水或純凈飲用水。
3、加強師生的飲水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講座、板報、
廣播等,開展飲水衛生安全及水源性的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學生了解飲
水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及水源性的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
護意識。
4、學校使用的`桶裝凈化水,要及時索取桶裝水生產單位的有效衛生許可證
復印件或飲水機有效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飲水機要定期消蠹,并由供水商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消蠹。做好飲水機定期活洗消蠹書面記錄,提醒飲水機活洗消蠹專業機構定期為學校的飲水機做好活洗消蠹工作等。
二、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
1、建立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制度:發生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按規定的時間及時、準確報告當地衛生、教育行政部門。
2、任何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任何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飲用水污染事故隱患。
3、組織有關人員對學生飲用水封樣,并送檢疫部門檢測。
4、積極做好中蠹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5、學校保健教師做好專項登記工作,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衛生
監督、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衛生監督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四、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學校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緊急組織有關工作小組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蠹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發生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3、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
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4、當出現飲用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性供水途徑,以保證師生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師生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0
5、當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的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全校教工,及時解除控制。
6、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按時逐級上報。同時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行政處罰。
7、對病人的處置:(1)停止飲用相關飲用水;組織有關人員對學生飲用水
封樣。(2)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已飲用過的水標本,并送檢疫部門檢測。(3)及時將病人第一時間送醫院進行急救治療,對癥治療和特殊治療;同時通知家長,
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
8、對可疑飲用水的緊急處置:(1)保護現場,封存有污染的飲用水;(2)追回已流出、儲存、分發的飲用水;(3)在市疾控中心專家的指導下,對有蠹飲用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9、對中蠹現場緊急處置:對接觸過污染飲用水的茶具、容器進行徹底活洗和有效消蠹。
10、學校保健教師要做好專項登記工作,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衛生
監督部門、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衛生監督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飲用水應急預案3
1總則
11編制目的和依據
為應對貴陽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保證在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因遭受突發事件引起供水困難時,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預防控制、保護、處置和善后處理等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和身體健康,預防和減輕飲用水源地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貴州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貴州省水利工程設施管理條例》、《貴州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和《貴陽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預案。
12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健全預防預警機制。加強培訓、演練,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加強群策群防機制的建立,發動群眾及時報告突發性水源地事件及其隱患,及時處置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作用,分級建立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制訂當地的應急預案,確定不同等級的安全事件及其對策,形成上下聯動的應急處置體系,落實應急責任機制。
。3)統籌安排,分工合作。按屬地原則,整合資源,統籌安排各部門應急工作任務,加強協調配合和分工合作,處理好日常業務和應急工作的關系。上一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給予協調、指導、技術支持并組織力量全力支援。
(4)快速反應,有效控制。突發性事件發生以后,各級應急指揮小組應根據應急要求快速作出反應,組織會商,啟動相應預案,有效控制事態蔓延。
。5)屬地為主,就近應急。突發性事件發生后,應貫徹突發事件所在地為主,就近應急處置的原則,防止因推委扯皮而貽誤時機。
13預案適用范圍
131適用范圍
。1)按地域
本預案適用于以下區域:貴陽市中心城區(南明區、云巖區、花溪區部分〈原小河區〉、觀山湖區、高新區、烏當區);花溪清溪、貴筑、溪北辦事處;白云大山洞、艷山紅、龔家寨辦事處;清鎮市紅新社區、新嶺社區、巢鳳社區、百花社區、紅塔社區和紅楓湖鎮所在地;開陽縣城關鎮所在地;修文縣龍場鎮所在地;息烽縣永靖鎮所在地范圍內的生活飲用水水源地。
(2)按類別
、儆捎诠さV企業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使得化學品、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水源地造成的水污染事件;
②由于暴雨、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使得污染物進入水源地造成的水污染事件,或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水源地水利工程受到影響從而供水困難;
、塾捎诳植朗录热藶橐蛩厥沟梦廴疚镞M入水源地造成的水污染事件,或者因上述原因使得水源地水利工程遭受破壞使得供水困難;
、苡捎谒吹馗粻I養化引起的供水困難事件;
⑤其它意外事件造成的水污染事故,以及供水設施破損事故等。
132適用主要飲用水源地及水廠
貴陽市主要飲用水源地16處,建有水廠16座,設計供水能力13075萬噸/天。水源地及水廠基本情況見表1—1。
14事件級別認定標準
。1)水源地重要性的劃分
根據貴陽市各水源地2011年供水量占各區縣總供水量的比值,以及其供水人口等情況,確定貴陽市各水源地的重要性。
。2)突發事件的分級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水源地的重要性、突發事件的影響人員和影響的時間,將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Ⅳ級)四個級別。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即為特別重大事件:
、偎吹赝话l事件,造成水廠供水困難甚至無法供水,受影響人口占供水口的50%以上,且持續時間10天以上;
、谒吹毓┧щy,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3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30天以上。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即為重大事件:
①水源地突發事件,造成水廠供水困難甚至無法供水,受影響人口占供水口的50%以上,且持續時間6—10天;
、谒吹毓┧щy,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3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20—29天。
、鬯吹毓┧щy,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2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30天以上。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即為較大事件:
、偎吹赝话l事件,造成水廠供水困難甚至無法供水,受影響人口占供水口的50%以上,且持續時間1—5天;
②水源地供水困難,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3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10—19天;
、鬯吹毓┧щy,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2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20—29天;
、芩吹毓┧щy,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1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30天以上。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即為一般事件:
、偎吹毓┧щy,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3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1—9天;
、谒吹毓┧щy,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2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1—19天;
、鬯吹毓┧щy,受影響人口達到供水人口的10%以上,且時間持續達5—29天。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貴陽市城市飲用水源地應急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
發生較大(Ⅲ級)及以上級別突發事件后,立即成立貴陽市城市飲用水源地應急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指揮長由市政府市長或市長委托的副市長擔任,副指揮長由市政府秘書長(市應急辦主任)、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應急辦常務副主任、市水利局局長和屬地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成員由相關部門和單位的主要領導組成。
22成員單位主要職責
貴陽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的工作機構為指揮部的各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如下。
市應急辦:在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負責履行應急值守、信息匯總、綜合協調職責,發揮運轉樞紐作用。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審批所有貴陽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范圍內的項目;審批貴陽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劃項目;審批貴陽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應急工程措施項目。
市水利局:負責迅速到達現場,勘察污染狀況及發展趨勢等,判斷是否需要疏散人群、是否需要向下游提出飲用水源污染警告;判斷污染事件的分類和預警響應級別;通過水文站嚴密監控污染事態;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應急水源調度方案。
市生態文明委:負責落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達的應急指令;迅速到達現場,與有關部門勘察污染狀況、污染趨勢等,判斷是否需要疏散人群、是否需要向下游提出污染警告;查找污染原因和污染源,組織監測,嚴密監控污染事態;提出切斷污染源和控制污染的措施,防止污染范圍繼續擴大;負責“兩湖一庫”管理范圍內的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負責節水宣傳,推廣節水器具,加強城區耗水大戶,如洗車業、洗浴業、建筑施工業及其它服務行業的計劃用水控制,必要時實行限額供水;負責受污染區域內野生動植物的監管、轉移、救濟等工作;負責管理好所屬環境綠化的車輛,以備送水使用。
市公安局:負責對事件污染控制區的隔離和封鎖現場,負責交通保障工作,適時進行交通管制,協助、會同相關單位疏散轉移群眾,監控肇事者和網絡輿情,維護社會治安。
市衛生局:負責組織醫療技術力量開展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等衛生應急工作。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對保障應急藥品質量安全的監管。
市政府新聞辦:協調貴陽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發布突發事件進展情況及政府處置情況,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市農委:負責組織受保護動物的轉移、救濟,及時疏散污染物區域內的種子、種畜禽、化肥、農藥等各種農業生產資料,加強農作物、養殖業的污染防范及動物防疫工作,做好動物及植物受污染情況的監測和調查工作。
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核實災情,制定受災困難群眾的救助方案,申請、管理、分配救災物資;負責因災生活困難群眾生活救助物資的儲備。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突發事件中交通運輸工具的安排調度,做好應急救援所需的交通運輸保障工作。
市財政局:配合相關部門向上級相關部門申請貴陽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救援補助資金,對貴陽市應急救援體系運行經費給予支持。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貴陽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體系運行,將重大應急事件常規演練和預警的日常經費納入水利部門預算。
市工業和信息化委:負責協調電信、電力等部門做好應急搶險救災工作,負責協調省無線電管理局做好應急頻率的使用,負責協調省無線電管理局維護空中電波秩序,必要時視災情實行局部空中電波管制。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協助屬地政府,做好現場群眾的撤離、安置工作事宜。
市城管局:負責城市市政設施突發事故的搶險工作,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相關的救災工作。負責應急供水時的灑水車供水任務;負責突發災害時相關現場人員的生活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
市安監局:配合相關部門進行飲用水水源地因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
市商務局:在緊急情況下,負責組織商貿流通企業做好救災應急食品等必備生活物資的供應工作。
市水文水資源局:負責水情信息的收集和發布。
貴陽警備區:負責組建搶險隊伍,協調駐筑人民解放軍、民兵預備役人員參加搶險救災工作;
武警貴陽支隊:負責組織、指揮支隊所屬隊,協調駐筑武警參與搶險救災工作。
市公安消防支隊:負責組織相關的搶險隊伍及送水車輛,配合城管部門向受影響的區域送水;
通信部門:移動及聯通等通信部門負責所轄范圍內通訊設施的安全,確保應急通信設施的暢通。
供水企業:負責協助污染源的調查;負責原水、出廠水和管網水的水質指標監測;針對污染情況提出科學應對方法和水質改善處理意見;結合水質監測結果,實施制水生產過程控制和各工藝環節的.水質控制,確保供水安全。市北控水務集團負責市區(南明區、云巖區、花溪區部分和觀山湖區)水質指標監測;各區(市、縣)供水公司或集中供水企業負責各自區(市、縣)水源地水質指標監測。
貴陽供電局:恢復受損的電力設施,保障緊急救助電力供應。保證生產安全事故災難應急的電力保障和災后電力設施的恢復工作。
事發地人民政府:負責協調區域資源調配;落實指揮部下達到的指令;組織受影響群眾的轉移和安置;加強轄區水源地的保護和管理。
其他有關單位根據自身職責,在市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做好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23工作組及職責
根據實際情況應急指揮部成立8個工作組,各工作組負責對突發性事件的處置工作。
231綜合協調組
組長單位:市應急辦、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
主要職責:做好突發事件信息的匯總、分析、傳遞和報告工作,及時傳達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的指示和領導批示,協調各專業組的應急救援工作,協調調配救援人員、物資、設備器材等。
232應急處置組
組長單位: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
成員單位:事發地人民政府等
主要職責:根據水源地發生事件的性質和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并協調相關部門按照處置方案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并協調人員、物資、設備器材等進行突發事件的處置。開展水源地水質應急監測、調查取證以及現場應急處置等工作等。
233安全保衛組
組長單位:市公安局
成員單位:市民政局、事發地人民政府等
主要職責:組織對事發地現場人員疏散,組織警力對事發地現場及周邊地區進行警戒、控制,實施交通管理,監控事件有關責任人員,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等。
234醫療救護組
組長單位:市衛生局(含疾病控制中心)、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
成員單位:各醫療衛生機構等
主要職責:組織有關醫療機構對影響人口進行身體檢查和疾病救治,對因傳染性疫情引起的水源問題實施預防控制,制定相關的預防控制方案等。
235后勤保障組
組長單位:市應急辦、事發地人民政府
成員單位:市民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市商務局以及供水、供電、供氣、通訊部門等
主要職責:落實現場應急物資、應急通信、交通運輸、供電、供水、供氣、生活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負責應急物資的運輸、發放,受災人員的安置、安撫,以及現場工作人員的食宿安排等。
236輿論宣傳組
組長單位:市政府新聞辦、市水利局
成員單位:屬地政府、市級新聞媒體等
主要職責:負責水源地突發事件發生時,統一組織對相關信息的發布和報道,及時向社會發布有關保護措施的緊急公告,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等。
237社會穩定組
組長單位:市維穩辦、事發地人民政府
成員單位:市公安局、市信訪局等
主要職責:做好受影響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維護社會穩定,消除不安定因素等。
238專家技術組
組長單位: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
成員:有關專家
主要職責:組織環境監測、危險化學品、水利水文、生態環境保護、核與輻射、環境評估、防化、水文地質、水污染防治、農業及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專家為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咨詢等。
3監測與預警
31城市飲用水源地突發事件監測
311監測頻次
監測頻次為水質、水量監測站點每月監測1次,常規水質監測站點每2個月監測1次,動態(常規)監測站點一般每月監測1次。當發生突發事件時,做到及時到達現場、及時測出數據、及時提供可靠權威信息,根據污染具體情況,實施動態跟蹤監測、水質水量同步監測手段。
312監測數據的報告
重要水源地取水口監測斷面水質由市水文水資源局負責;水庫型水源地取水口常規監測由水庫管理單位委托相關部門進行;河道型水源地常規監測由當地環保部門負責。自來水水廠負責原水、中間水、出廠水水質監測,一旦發現有污染物超標的情況,立即向當地環保部門和區(市、縣)政府匯報,當地環保部門根據上報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辨析污染物超標的原因。
當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發生突發事件,水源地管理部門、自來水公司、當地環保部門應立即尋找污染源,檢測污染物質,上報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有責任對飲用水源突發事件信息進行接收、監控和報告。
報告單位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應及時將突發事件信息上報市政府。對于事件本身比較敏感或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期、涉及敏感人群,或可能演化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事件的信息必須立即報告市政府。涉及到跨貴陽市以外的行政區域的,按規定由市政府上報省政府。
32預警
321預警分級
根據事件分級標準,將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應急事件預警分級劃分為四級,即I級預警(紅色)、II級預警(橙色)、III級預警(黃色)和IV級預警(藍色),詳見表3—1。
323飲用水源地突發事件預警發布
根據預警級別的不同,飲用水源地突發事件預警發布由不同的部門進行相關的發布。
紅色、橙色預警信號由市人民政府報請上級批準后并按相關要求進行發布。
黃色預警信號由市水利局報市政府同意后發布。
藍色預警信號由突發事件可能發生地的區(市、縣)人民政府發布。
324預警信息的內容
預警信息包括突發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影響人口(含影響時間)、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
325預警的解除
當確定突發事件不可能發生或危險已經解除時,發布預警的部門應立即報請宣布解除預警。
4應急響應及處置措施
41先期處置
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后,遵循“誰獲悉、誰報告”的原則,現場人員有責任和義務立即撥打各區(市、縣)水利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電話。各區(市、縣)水利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通知水源管理單位和當地供水企業;水源管理單位應會同供水企業專業人員前往現場核實,迅速做出初步判斷,確認可能對水源水質產生影響的,應立即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做出水源應急調整方案。水源管理單位應立即進行現場水樣采集,1小時內將初步檢測結果報告上級部門,相關水環境監測部門在接到通知后的2小時內趕赴事件現場進行復驗,并初步判定事件等級,同時上報市水利局和市生態文明委,市水利局和市生態文明委核實商定后,上報市政府。
42分級響應
421I級、II級、III級應急響應
市水利局和市生態文明委在確定I級、II級、III級水源地突發事件情況后,應立即報請市政府同意,啟動響應級別的應急響應,并組織各職能部門按照本預案開展應急處置。
422Ⅳ級應急響應
發生水源地Ⅳ級突發事件,事發地人民政府啟動IV級應急響應,并按照相關應急預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43應急處置措施
事發地供水困難時,事發地政府根據市應急指揮部的要求,做好所屬地區市民安全穩定和解釋工作。應急監測、調查和處置組負責組織調用相關部門的消防車、灑水車、水罐車等到發生突發事件地區應急備用水源點取水,集中組織向受影響地區送水;由市物資集團公司組織征調桶裝水、瓶裝水,交由當地政府組織向停水地區市民供應。供水企業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在保證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對高耗水工礦企業城區耗水大戶實行計劃用水控制,必要時暫時停止供水;園林綠化、市政、環衛用水逐步以河水取代自來水;新聞宣傳組應配合市節水辦做好節水宣傳,號召城市居民實施節水;對于缺水率較大的部分區域可啟動應急水源,并加強跨區域供水協調調度。其他市應急指揮部要求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
44應急結束
441應急結束條件
。1)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
(2)污染源的泄露或釋放已降到規定限值以內。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被徹底消除,無繼發可能。
(4)事件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
442終止應急響應
當應急處置結束時,按照誰啟動誰終止的原則終止應急響應。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應根據市政府有關指示和實際情況,繼續進行環境監測和評價工作,直到水源水質趨于穩定為止。
5恢復與重建
51善后處置
511損失統計
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的損失及影響應及時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總結、分析、評估。由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事件發生區(市、縣)政府、市有關部門協作,對應急搶險需要、調集、征用有關部門、企業物資的,應進行合理評估,給予補償。對災情損失及影響進行統計評估,出具相關的評估報告,報市人民政府對外發布。制訂補償標準和事后恢復計劃,并迅速實施。
512社會救助
受災居民生活救助由市、區民政部門負責。供水企業要迅速設立飲用水供應站,做好受災群眾日常生活用水的安置工作。衛生部門要做好受傷人員救治工作。民政部門應組織力量,對災民損失情況進行評估,逐戶核實,登記造冊,并組織實施救助工作,啟動社會募捐機制。同時,各級民政部門要按照捐贈工作的制度化和經;囊,為災后社會救助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加充實的物資和資金保障。
紅十字會、慈善機構等社會公益性組織應在各自工作條例規定的范圍內開展互助互濟和經常性救災捐贈活動。衛生、教育等部門,各社會團體組織有關專業人士或志愿人士對受到突發事件影響而產生心理障礙的人提供心理援助。
513危險品處置
各專業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應按照專業技術規程,做好現場污染物的收集處理工作。有關現場清理和處理工作,應根據專家對災害事故的性質和傳播范圍等進行認定,由公安、消防、衛生、農業等職能部門設立警戒哨,劃定警戒范圍,由專業部門和技術人員采取相應的方式及時進行處理,處理完畢后,有關專業部門應繼續對現場情況進行監控,根據專家評估結論,再進行解除警戒。
514保險
突發事件發生后,保險監管部門負責督促保險機構及時開展保險受理、賠付工作。
有條件的部門、單位要為應急救援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減少應急救援人員的人身風險。
52調查評估
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要會同事件發生地人民政府,對較大、一般突發事件的原因、過程和損失,以及事前、事發、事中、事后全過程的應對工作,進行全面客觀的調查、分析、評估,提出改進措施,形成突發事件調查評估報告,并在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后報市政府。無具體規定的,一般應在30日內完成;特殊情況下,經市政府批準,期限可適當延長。
53恢復重建工作
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恢復重建工作在省政府的指導下由市政府負責。
較大、一般突發事件的恢復重建工作由事件發生地人民政府負責。需要市政府援助的,由事件發生地人民政府提出請求,市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調查評估報告和受災地區恢復重建計劃,提出解決建議或意見,按程序報經市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54信息發布
水源地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要在事件發生,并經確認后的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并根據事件處置情況做好后續信息發布工作。
6應急保障
61財力保障
水源地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按照“急事急辦”的原則,簡化工作環節,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相關手續,確保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的順利進行。各級財政、監察和審計部門要對突發事件財政應急保障資金的使用和效果進行監管和評估。
62物資保障
建立水源地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制度和備用水源地保護制度。區(市、縣)政府和市相關職能部門要根據不同突發事件種類,制定本地區救災物資生產、儲存、調撥體系和方案,同時制定本轄區內的備用水源保護和調用方案。供水企業應儲備應急用的水質中和藥劑;氣象局應儲備應急用的人工增雨彈;建設局應儲備應急用的鋼管、PV管等供水管件;各應急備用水源管理部門應儲備應急用的抽水、提水設備等物資。
各區(市、縣)政府負責本地區物資保障應急方案的實施,保證應急救援設施、設備、救治藥品以及重要生活必需品等物資儲備。
63通信保障
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市文廣局等部門,電信、移動、聯通公司等有關通訊運營商要建立健全應急通信、應急廣播電視保障工作體系,完善公用通信網,建立有線和無線相結合、基礎電信網絡與機動通信系統相配套的應急通信系統,確保通信暢通。
64交通運輸保障
建立健全交通運輸保障聯動機制。水源地突發事件發生后,要組織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盡快恢復被毀壞的公路、交通干線、鐵路、機場及有關設施,保障交通路線的暢通。必要時,可緊急動員和征用其他部門及社會的交通設施裝備。要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優先放行,確保運輸安全暢通;要依法建立緊急情況社會交通運輸工具的征用程序,確保搶險救災物資和人員能夠及時、安全送達。
65醫療衛生保障
衛生部門要快速組織醫療救護隊伍進入救災現場,對傷員進行救治,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食品、飲用水源安全情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迅速組織向水源地突發事件影響地區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市衛生局負責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準確掌握本市急救資源狀況(院前急救、綜合醫院急診科、急救隊伍等),建立動態數據庫,明確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資源分布、救治能力和專長等,全面提高城市公共衛生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
66治安維護
突發事件發生后,由事件發生地人民政府負責治安保障,迅速組織公安在突發事件處置現場設立警戒區,負責事故現場治安警戒和管理。貴陽警備區和武警貴陽市支隊予以協助和配合,承擔對重要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的防范防護,維持現場秩序,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全力維護突發事件發生地區的社會穩定。
67人員防護
各相關部門、有關單位應認真分析水源地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對人員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所有危害種類,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和救援程序,配備符合要求的安全防護設備。在應急處置過程中,確保救援人員安全。
68公共設施
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分別負責煤、電、油、氣、水的供給,以及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等有害物質的監測和處理。
69科技支撐
要積極開展影響水源地水環境質和量安全的科學研究;加大對水源地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改進技術裝備,建立健全城市飲用水源地應急技術平臺,提高保障水源地安全的科技水平;注意發揮供水企業在水源地公共安全領域的研發作用。
7監督管理
71應急演練
市水利局負責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工作,并負責市級重點水源地應急演練的規劃、組織協調與綜合管理,檢查指導全市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工作。通過應急演練,發現和解決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落實崗位責任,熟悉應急工作的指揮機制和決策、協調、處置的程序,評價應急準備狀態,培訓和檢驗應急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和現場處置能力,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并改進完善。
72宣傳教育
市水利局、市生態文明委和各區(市、縣)政府等制定應對水源地突發事件宣傳教育規劃,廣泛開展水源地突發事件應對法律法規和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市民的防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各區(市、縣)政府、供水企業和水源地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本區域、本單位的人員進行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
73培訓
市水利局制定應急知識教育、培訓計劃,對社會公眾開展飲用水源地突發事件的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知識教育;開展與應急工作相關的社會教育。
74責任與獎懲
對飲用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飲用水源地突發事件重要情況或者有其他違反有關規定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飲用水應急預案4
為了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充分保護鎮、村居民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堅決遏制、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秩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主要職責
為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實施應急處理,成立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處理工作。
組長:蘇華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副組長:羅亮富副鎮長
韋文勇文圩水利站站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對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部署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并及時做好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具體調查、處理、救援及上報工作,積極配合協調供水水廠與上級各主管部門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二、預防措施
1、制定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應急預案:根據縣水務有限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上報建設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2、建立健全本單位各項供水衛生管理制度:形成由單位一把手負責,供水水廠負責人主抓,供管水人員具體執行的管理模式,并逐一認真落實,達到實效。
3、加強公司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的培訓:組織供管水有關人員學習現行生活飲用水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有關衛生要求,使其知法、懂法、自覺守法,不斷增強依法供水、管水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按要求履行其職責及義務,保證所供給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同時開展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及救援知識專門培訓和教育,增強水污染事故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必要時進行現場實地演練。
4、加強生活飲用水供水設施消毒和水質衛生監測工作:加強對二次供水設施做好衛生防護、水質定期監測、蓄水池的定期清洗、消毒等工作,針對水污染事故多發季節和環節定期進行設備檢查維修,發現存在水污染事故隱患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5、配備水污染事故救援物品。
三、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報告
1、建立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制度: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按規定的時間及時、準確報告建設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2、任何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任何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隱。
四、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工作小組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3、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居民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建設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上級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5、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居民,及時解除控制。
6、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建設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按時逐級上報。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生效。
飲用水應急預案5
一、目的
為了切實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充分保護開發區居民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堅決遏制、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秩定,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二、成立組織機構及主要職責
為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實施應急處理,成立古雷一水廠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處理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主要職責:負責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對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部署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并
及時做好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具體調查、處理、救援及上報工作,積極配合協調水務公司與上級各主管部門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三、預防措施
1、制定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應急預案:根據一水廠的實際情況制定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上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2、建立健全本單位各項供水衛生管理制度:形成由單位一把手負責,水廠負責人主抓,供管水人員具體執行的管理模式,并逐一認真落實,達到實效。
3、強加水廠供管水人員衛生知識的培訓:組織供管水有關人員學習現行生活飲用水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有關衛生要求,使其知法、懂法、自覺守法,不斷增強依法供水、管水的`法制觀念和責任意識,按要求履行其職責及義務,保證所供給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質量;同時開展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及救援知識專門培訓和教育,增強水污染事故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必要時進行現場實地演練。
4、加強生活飲用水供水設施消毒和水質衛生監測工作:加強對二次供水設施做好衛生防護、水質定期監測、蓄水池的定期清洗、消毒等工作,針對水污染事故多發季節和環節定期進行設備檢查維修,發現存在水污染事故隱患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5、配備水污染事故救援物品。
四、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報告
1、建立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制度: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
按規定的時間及時、準確報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2、任何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任何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隱。
五、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自來水公司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工作小組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3、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居民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上級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
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5、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居民,及時解除控制。
6、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按時逐級上報。
飲用水應急預案6
學校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是學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學校常規管理中,加強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就是切實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措施。當發生師生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責任事故時,能及時正確地應對,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切實保障全校師生教職員工的安全與健康,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ㄒ唬┛傊笓]:
當學校發生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事故時,應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指揮。
一般情況下由第一總指揮張富強負責,如果第一總指揮不在校,則由第二總指揮祝華軍負責;如果第一及第二總指揮都不在則由第三總指揮陳興全負責。(三位總指揮不能都不在校)
。ǘ┞摻j員:
胡邦志負責向區急救中心、區防疫站和區教育局聯系。報告中毒發生時間、主要癥狀、中毒人數等。如果懷疑與投毒有關,還應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蔣智群負責通知班主任老師和家長。
。ㄈ┲刃蚓S護:
1、保護事故現場,對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飲用水、留樣食品以及病人的嘔吐物和大便立即封存,既為防疫站調查事故原因做準備,又避免傳染和擴散。
2、疏散人群,為救護車進場做準備。
3、食物中毒發生后,應注意保持學校的穩定,要嚴格控制消息發布渠道,避免師生、家長不必要的恐慌。
。ㄋ模┈F場醫護處理人員:
1、當學校教師發現有師生因食品、飲用水中毒現象時,及時通知醫護處理人員到場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2、醫護處理人員進行及時的醫護處理后,視其中毒程度選擇送往醫院,并先由學校派人到醫院守護病人。
①輕、中度中毒,及時將中毒的學生送通平衛生院救治。
、趪乐刂卸,及時作現場醫護處置或及時聯系通平鎮衛生院醫生到現場作臨時醫護處置后,等待區防疫站或區急救中心的'急救。
。ㄗⅲ翰∪税l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嘔吐有利于毒物排出。)
二、救護措施
1、值班人員或任課教師每天堅持晨檢、課檢,如果發現有食品中毒現象的師生,及時通知現場總指揮。
2、現場總指揮到場后,及時安排值班人員調查了解中毒范圍和人數以及初步了解中毒原因,同時,及時通知聯絡小組、醫護小組、秩序維護小組的相關人員到場,各施其職,實施救護工作。
3、醫護小組及時了解中毒師生的中毒程度情況后首先對中毒感染者實施催吐,并及時作出送往急救地點或請醫生臨時醫護急救等決策。
4、聯絡小組及時報告區防疫站、區教育局和學生所在班的班主任老師及學生家長。
三、常規管理
1、加強安全教育。學生在校期間,通過集會、班隊活動、晨會和板報、宣傳畫及手抄報、知識競賽等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教育。同時加強對學校食品銷售人員的教育培訓及管理,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不賣三無食品食品。
2、建立健全學生家庭聯系的檔案資料,以便在應急狀態下使用。
3、建立學生到校情況報告制度,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
4、教會學生及學校食品銷售人員正確識別食品的有關知識,如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和商標等食品知識。
5、教育學生養成不亂吃零食的好習慣。不吃不衛生的食品,不吃過期的食品,不吃無生產日期、商標、廠家及保質期的食品等。
6、保持食品庫房內外環境整潔,采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孽生條件的措施,與有毒、有害場所保持規定的距離。
7、學校食堂要按照食堂管理的有關規定堅持食品試嘗和留樣制度
8、建立健全門衛登記制度,嚴禁校外人員無故進入校內。
飲用水應急預案7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的嚴重危害,指導和規范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維護學校穩定,保障師生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諸教[2009]16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訂生活飲用水應急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發生活飲用水中毒的原因
1、管網水(青山水庫水)受到污染。
2、桶裝水在運輸、存放、搬運過程中受到污染。
3、飲水機內機身、水龍頭消毒不及時或長期不消毒而引發的二次污染問題。
二、工作處置原則
生活飲用水突發事件應按照迅速控制危害源、控制事件擴大、保障公共衛生設施安全、積極救治病人、減少傷亡、消除危害因素的.原則進行處置。
三、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校范圍內生活飲用水突發事件可能導致有毒有害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介水傳染病,引起師生健康存在潛在危險因素事件的處置。
四、組織機構與職責
1、成立應急組織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2.領導小組職責:
。1)、根據實際,制定應急處理工作方案,并迅速組織搶險救助工作。
(2)、在現場搶救機構領導下開展工作,提供保障服務,協助有關部門,提供相關資料。
五、應急處置措施
1、一旦發生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由組長負責統一指揮,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各負其職,立即開展處置工作。
。1)、由趙洪義負責立即要求水務部門停止供水、嚴控污染擴大,并負責收集水樣本。
(2)、由胡寶星負責立即報告防疫部門和教辦,開展檢測、分析查找原因。
(3)、如果發生人員中毒,由顧越海負責立即將中毒者送往醫院搶救,并報告120救援及有關部門的協助。
(4)、一旦發生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由楊春娟負責指揮班主任通知家長,趙旭升老師協助做好接待安定工作,必要時向110求援,確保學校、家庭、社會的安定。
。5)、樓烈鋒老師和各班班主任負責做好飲用水中毒事件的專冊登記,統計好中毒師生的具體情況(包括:班級、人數、發病日期、主要癥狀、就醫情況等),積極主動配合上級衛監所進行調查。
2、因故導致供水中斷,處理小組應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并提出應急方案,具體由趙洪義通知諸暨市越巖山泉水廠,迅速調運合格的礦泉水及時送到食堂及各教室,食堂由宣小芳負責接收,教室由個班主任負責具體使用,確保學生日常清潔用水;如合格的礦泉水調運不能如期到達,處理小組應向上級申請調休。在此時,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非管網水。凡必用的必須報校長同意,再由校長報教辦備案。恢復供水后,管網水必須做清洗處理,由趙洪義具體負責。
3、在飲用水中毒事件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學校和個人未按規定履行報告職責,瞞報、謊報、疏于管理或玩忽職守,報請教育局要給予通報批評或相應的行政處分,情況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飲用水應急預案8
為了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管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生活飲用水突發污染事件及其危害,指導和規范做好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衛生應急處置工作,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保障廣大師生的健康生命安全,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等規定,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應急處理預案。
一、組織機構
組長:王啟貴
副組長:羅玉權楊興華
成員:陳正楊忠興王啟亮謝洪才
報告:羅玉權
二、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發生在學校飲用水衛生事件和水源性 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 傳染病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 傳染病不在校園內蔓延。
三、預防措施
1、組建機構,統一領導。
成立學校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 傳染病的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 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2、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 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飲用水,做好每年兩次水處理設備的檢測和檢修,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3、依法管理、加強監督。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和水源性 傳染病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規范師生飲用水供應工作,師生飲用水要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身體要符合衛生要求,飲用水存放環境整潔,并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飲水機要定期消毒,。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
4、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5、強化教育,防患于未然。
加強師生的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講座、板報、廣播等,開展飲水衛生安全及水源性 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學生了解飲水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及水源性 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四、應急預案
1、一旦發生事故,按要求立即向學校安全負責人報告,并于2小時內向上級和有關行政部門報告。
2、學校教師將在第一時間送中毒學生到醫院治療,同時通知家長。
3、組織有關人員對學生飲用水封樣,并送檢疫部門檢測。
4、積極做好中毒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5、學校保健教師做好專項登記工作,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衛生監督所、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衛生監督所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6、與保險公司取得聯系,認真做好理賠工作。
五、責任追究
在師生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 傳染病事故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員未按規定履行職責、違反操作規程、瞞報或玩忽職守者,學校將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飲用水應急預案9
為了做好我校水質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健康生命安全,在水質受污染時,能夠及時、有效、有序地進行應急處理,使事故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及學校具體情況,特制訂本預案。
一、處理水質污染事件的`領導機構及職責
1、總指揮:田愛輝校長
職責:全面負責處理水質污染事件發生的應急工作及向上級請示和匯報處理水質污染工作情況。
2、信息宣傳組:
組長:齊品雙
副組長:劉瑩瑩
組員:賈艷紅、陳萬波
職責:負責向總指揮請示,匯報和編寫。
印發有關水質受污染的宣傳材料,及時對師生進行有關水質安全教育、指導。
3、應急處理組
組長:崔明
副組長:徐振祥
組員:呂嗣森、趙宏偉、各班班主任
職責:負責向總指揮請示,匯報、貫徹落實總指揮對水質污染處理的各項指示,現場組織搶救有關受害的患者,及時治療,協調各工作組做好水質安全保衛、防范工作。
二、應急處理措施:
1、在水質受污染期間,各班、各教研組實行每天報告制度;
2、水質受污染后,立即向縣教育局、當地人民政府、當地衛生院或縣衛生部向報告,并及時將傷員或患者送到醫院檢查、治療、做好救治工作。
3、水質受污染后,及時做好事故區的封閉,隔離、警戒工作。
4、查清或配合有關部門查清水質受污染的原因,及時進行整改。
5、積極向有關部門救助,讓師生能夠用上標準飲用水,以便穩定師生情緒,維護好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飲用水應急預案10
一、發現學校自來水,開水器的飲用水有異,F象(如有異味、有顏色等),按以下應急方案處置。
xxxxxx
二、安全工作組織機構:
1、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小組
組長:xx(校長)
副組長:xx(書記)xx(副校長)xx(副校長)
成員:xx xx xx xx xx xx xx
2、救援救護小組:
組長:xx
成員:xx xx各處室安全員保安人員7名
3、善后處理小組:
組長:xx
成員:xx xx xx xx xx xx xx
4、事故調查小組:
組長:xx
成員:xx xx xx xx
三、應急方案:
1、總務處每日巡視發現、教師職工、學生發現應立即報告總務處?倓仗幣c校醫、辦公室專職安全員到場查看。如果屬實,立即報告分管校長,啟動應急方案。辦公室向都成市教育局、公安局報告,校醫向都成市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2、總務處配合辦公室,立即封鎖現場,等待主管部門處理。
3、校長立即主持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布置實施應急方案。
4、教育處通知各班;教務處通知各教研組;總務處通知食堂、學生公寓、教師宿舍、以及相關部門,停止使用飲用水。
5、學校各部門按照政府主管部門制定方案,配合實施處理方案,直至恢復正常供應飲用水。
6、教育處立即組織做好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保持學校良好秩序。
7、學!鞍踩鹿蕬碧幹眯〗M”召集有關人員布置任務,迅速投入到搶險、救護和善后工作的處理等各工作之中。
8、由辦公室負責及時向上級匯報突發事件的進展情況。接待媒體、學生家長和教職工家屬,處理善后工作。
四、發生飲用水安全事故,如果有人員傷害時,按以下程序實施:
1、事發現場組織活動的負責人或任課老師要迅速組織學生自救互救,能到學校醫務室治療的,迅速送達,由校醫診治。
2、受傷學生、教職工不能移動或情況不明的',要立即通知校醫迅速到達現場實施救治。根據病情及時撥打“120”請求醫療救助。
3、總務處籌措資金,安排車輛由校醫護送到醫院救治。
4、由辦公室負責及時向上級匯報事件的進展情況,立即通知學生家長、教職工家屬,接待媒體和學生家長、教職工家屬。
五、學生撤離校舍安全事故現場以后,總務處配合安全保衛小組保護事故現場等待事故分析。
學校有關電話:
門衛:xxxxx975保安隊長xx 819xxx16
辦公室:85xxx231 xx 1308xxx1338 xx 138xxxx932
飲用水應急預案11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為做好XX區XX鎮飲用水突發環境事件的防范和處置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生命和國家、公民的財產安全,指導和規范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提高綜合防范能力,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3、《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4、《XX區街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XX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文家沖水庫、吼水灣水庫,因環境威脅或造成飲用水源地取水中斷的突發事件的預警、控制和應急處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浸染事件包括:
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水源為傳播途徑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等污染飲用水源,由此可能導致或已經出現腹瀉、傷寒、霍亂、甲型肝炎等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的污染事件。
2、化學性污染。一切劇毒、有毒、有害化學物品(如氰化物、砷、汞、Cr6+、亞硝酸鹽、農藥、氨氮、石油類、磷等)污染飲用水源事件,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其他突發性環境水污染事故。如干旱、洪水、季節性斷流等。
。ㄋ模X鎮飲用水源基本情況
1、XX水庫
XX水庫為小二型水庫,自來水飲用水源,相關人口1500人,取水口為黃家灣,日供水300噸,豐水期水量為26萬立方米,平水期水量為17萬立方米,枯水期水量為2萬立方米,供水范圍為XX鎮轄區。
2、XX水庫
XX水庫為小一型水庫,自來水飲用水源,相關人口20000人,取水口為黃土坎,日供水3000噸,豐水期水量為200萬立方米,平水期水量為160萬立方米,枯水期水量為6萬立方米,供水范圍為XX鎮、XX鎮轄區。
。ㄎ澹┕ぷ髟瓌t
本鎮飲用水源污染應急處理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統籌安排、分工協作,長效管理、落實政策的基本原則,由XX鎮政府負總責,各職能部門及水廠各負其職。
二、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一)領導機構
1、成立XX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由鎮長XX任組長,鎮統戰委員XX任副組長,各村(居)、鎮水廠、鎮安監辦、XX派出所、鎮衛生院、鎮食藥監、鎮財政所、鎮畜牧站為成員。
2、領導小組的主是要職責
。1)統一組織指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預測、預防、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等工作。
2
(2)指導修訂《XX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3)部署、督促、檢查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工作落實情況。
。4)在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時,決定啟動應急預案,向區級相關部門報告情況、協調落實上級指示,發布預警信息。
。5)及時開展先期處置,協調解決應急工作時出現的重大問題。
。ǘ┺k事機構
1、XX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環保辦,辦公室主任為XX,成員有。
2、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負責全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綜合協調及相關組織工作。
。2)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突發水源污染事件應急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建設,并向領導小組提出改進建議。
。3)負責督促檢查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
(4)負責收集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相關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后向鎮領導小組報告。
(5)傳達鎮領導小組的決定,并對決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督辦。
。6)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鎮屬相關部門工作職責
鎮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做好飲用水源的監督管理和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鎮農服中心:定期申請區環保局對轄區飲用水源進行監測和預警。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后,及時向鎮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報告,提出防止進一步擴散的措施建議。
鎮水廠:在飲用水源發生突發事故時,啟動《XX鎮飲用水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協同相關部門分析事故原因,判明污染物,提出處理意見,防止污染擴大;負責全鎮范圍內水資源的合理調度;在飲用水源突發污染事故時,根據污染程度和區環保局的意見,視情況采取停水、減壓供水、改路供水;啟用備用水源等處置措施。
鎮安監辦:有關飲用水源污染事故原因的調查定性和處理;定期檢查轄區內重大危險企業,督促其制定、完善相關事故的應急預案,向區安監局及時匯報重大危險源的相關情況。
雙龍派出所:負責維護事故現場治安秩序,配合交通部門確保救援物資運輸暢通,參與事故現場處置和調查處理。參加有關危險化學品的'處置工作。
鎮衛生院:突發事故發生后,負責疏散人員和疾病防控及組織救護;負責組織開展中毒病人的救治、區域內飲用水污染事故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工作,加強對飲用水的衛生安全監督監測,提出控制污染對策建議。
鎮財政所:負責飲用水源應急預案防護裝備和應急物資的采購。
鎮獸牧站:加強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域內家禽、牲畜的監控。雙龍中學:發生突發水源事故后,協助政府做好學校的穩控工作、保證學校飲用水的來源衛生、安全。
教管中心:指導XX鎮的各個中小學、幼兒園做好積極應對突發飲用水源事件。
其他責任部門:指揮部根據事故現場救援需要和相關部門職責,確定參加事故現場處置和救援的部門,共同做好事故現場的處置和各項救援工作。
各村(居)委會,一旦發生飲用水源污染事故時,及時組織群眾進行自救。
三、響應和處置
。ㄒ唬╉憫
各村(居)、場鎮各部門一旦發現飲用水源污染跡象,應立即向鎮環保局辦公室報告,鎮及時開展先期處置工作。
。ǘ┨幹
1、迅速報告
在接到事故報警后,鎮政府值班人員要詳細做好記錄,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其狀況,迅速核實情況。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區級相關部門報告,并對事故情況進行后續報告。
2、快速到現場
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各項應急工作,并視情況宣布啟動本預案,并立即向區環保局、區疾控中心報告,請求派專家、技術人員到雙龍勘查。鎮相關工作人員在30分鐘內趕赴事發現場,開展應急工作。
3、現場控制
鎮工作人員達現場后,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配合派出所、安監辦等控制現場,同時劃定緊急隔離區線、設置警告標志,切斷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擴散。
4、現場調查
區專家、技術人員到雙龍后,在我鎮工作人員配合下,迅速展開現場調查、取證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初步分析影響程度等。
5、現場報告
鎮領導小組就現場調查情況、應急監測數據和現場處置情況,及時報告區府應急辦、區環保局、區衛生疾控中,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部署下一步工作。
6、污染處置
區專家、科技人員根據現場調查,向應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提出污染處置方案和救援方案。并迅速對事故周圍環境(居民住宅、農田保護區、水流域、地形)和人員反應作初步調查。
7、污染警戒區域劃定和消息發布
區專家、科技人員根據污染監測數據和現場調查,向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提出污染警戒區域(劃定禁止取水區域或居住區域)的建議,由鎮領導小組發布警報決定。
8、加強輿論引導
鎮環保辦應與鎮宣傳辦溝通協調,加強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輿論引導,建立快速發布機制,避免因發布滯后造成工作被動。對媒體的不準確報道,應當及時溝通,澄清事實真相,以正視聽。
9、污染警報解除
污染警報解除由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根據監測數據報區環保局疾控中心同意后發布。
。ㄈ┖笃谔幹
1、善后處置
事故結束后,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成員親赴災地,慰問受災群眾,妥善安置災后重建工作及群眾財產損失情況統計,制定補償標準。財政所采購充足的生活勞保物資,保證災民的生計。
2、調查取證
鎮環保辦公室全程詳細記錄污染事件過程、污染范圍、周圍環境狀況、污染物排放情況、污染途徑、危害程度等內容,調查、分析事故原因。盡可能采用原始的第一手資料,科學分析確定事故責任人,依法對涉案人員作調查詢問筆錄,立案查處。
3、結案歸檔
污染事故處理完畢后,及時歸納、整理,形成總結報告,按照一事一卷要求存檔備案,并上報有關部門。
四、保障措施
。ㄒ唬⿷标犖榻ㄔO
鎮建立和培訓一支常備不懈,掌握處置飲用水源突發事故能力的應急力量,由鎮環保部門、安監辦、綜治辦等相關人員組成。各應急成員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按要求完成應急處置任務。確保全天候通訊暢通(包括公休日),要做好日常的應急準備。
(二)交通運輸保障
本鎮備有小型長安車1輛、安全應急車2輛,用于應急物資運輸和傷員的運輸,并根據交通道路狀況提請公安交警、交通路政實行交通管制,確保運輸車輛拉得出用得上。
。ㄈ┽t療衛生保障
與鎮衛生院建立傷員求助機制,確保醫療救治、醫藥物資的渠道通暢。
。ㄋ模┲伟脖U
根據事故的性質,在事故現場設立警戒區和安排警戒人員,維護秩序。事發的村(居)委要動員、組織群眾,協助做好應急治安的保障工作。
(五)物資保障
有關于應急處置飲用水源污染環境事件所必要的生活、搶險物資的專用款項。
。┥鐣⻊訂T保障
事故難以控制時,動員社會公眾自愿者援助救災。
。ㄆ撸┘夹g儲備與保障
當技術人員、設備短缺時,提區環保局疾控中心組織專家、科技人員。
。ò耍┡嘤柡脱萘
按安全和環保管理部門的要求和工作需要,鎮環保辦公室定期組織人員安全技能培訓,為應急處理做好人員貯備工作。
五、責任與獎懲
(一)行政責任和獎勵
飲用水源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在飲用水源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ǘ┬淌仑熑
在飲用水源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遲報、瞞報、漏報和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遲報、瞞報、漏報和謊報飲用水源污染事件重要情況的。
2、未依照規定完成飲用水源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所需設施、設備、急需物資的生產、供應、運輸和儲備的。
3、飲用水源污染事件發生后,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
4、在飲用水源污染事件調查、控制、救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
5、有關部門應履行而拒不履行應急處理職責的。
6、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
飲用水應急預案12
根據上級有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我校生活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
一、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及分工: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生活飲用水日常管理:
。保畬W校學生生活用水采用市政供水,飲用水學生采用各樓層直飲機供水,飲用水設備統一由區教體局招投標采購。
2.由設備供貨商專人負責消毒及管理設備設施。每學期定期開展對學校飲水機相關設施必要的保養和維護,定期更換濾芯等耗材,并統一做好記錄。
3.學校每天由保潔員負責對飲水機進行清洗保潔,進行監測保證正常運行,如有故障立即向總務處報告,如通過目測、鼻嗅、口嘗等手段,監測學校水質是否有變化,同時接受廣大師生對飲水水質異常的.報告。
三、事故報告:
1.學校疑似飲用水污染事故突發后,飲用水管理員或當事人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阻止其他任何人使用),立即報告校長并保留水樣。
2.校長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通知其它安全領導小組成員趕到現場進行初步確認。
3.事故初步確認后,校長在10分鐘內向師區教體局、疾控中心等上級相關部門報告。
四、應急處理:
1.在校長向相關部門報告同時,領導小組副組長立即組織對校內已經飲用過污染水的師生進行清理,小組成員對水源、設施、現場等進行保護,維持秩序。
2.班主任按副組長指揮組織純凈飲用過污染水的學生到指定地點休息、觀察,等候醫護人員進行緊急救護;如有學生出現異常癥狀,由小組成員進行初步處理;小組成員和班主任協助醫務人員進行緊急救護。
3.小組成員負責協同其它教師聯系家長并組織學生在教室休息或自習。
4.小組成員負責接待到校家長,并進行安撫、慰問。
5.由總務主任和食堂主任聯系組織衛生的純凈水或食堂單獨燒開水等方式提供水源,以滿足師生正常的飲水、生活需求。
五、善后處理:
1.成立善后處理工作小組,安排行政和教師對受害人員家屬進行慰問安撫。
2.領導小組協調各方面關系,協助相關部門查找污染原因,積極配合專業部門人士消除污染,盡早恢復學校正常用水。
紹興市**小學
飲用水應急預案13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建立健全應對樂清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機制,提高政府處置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高效、有序地組織預防、控制和解除事件危機。
1.2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5)《浙江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
(6)《溫州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7)《溫州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8)《樂清市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9)《溫州市市級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應對樂清市飲用水水源地,即淡溪水庫水源地、十八玍水庫(含仰根水庫)水源地、鐘前水庫水源地、大荊溪石門潭飲用水水源地、白石水庫水源地(備用水源)、福溪水庫水源地(備用水源)的水源保護區、水源保護區邊界向上游連接水體及周邊匯水區域上溯24小時流程范圍內的水域和分水嶺內的陸域,最大不超過匯水區域的范圍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環境事件主要包括:
(1)由于工礦企業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使得化學品、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水源地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
。2)由于暴雨、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使得污染物進入水源地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
(3)由于惡意破壞等人為因素使得污染物進入水源地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
。4)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等。
1.4分級標準
參照《溫州市市級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結合樂清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可控性,將樂清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由高到低劃分為三個級別:重大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I級)、較大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II級)一般飲用水水源源突發環境事件(III級)。涉及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等級劃分標準如下:
。1)重大環境事件(Ⅰ級):遭受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質等污染導致庫區水源嚴重污染,且取水口水質經過自來水廠處理仍無法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造成市級飲用水源地取水被迫中斷,嚴重影響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和人民群眾正常生活。
(2)較大環境事件(Ⅱ級):遭受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質等污染導致庫區水源較嚴重污染,取水口水質經過自來水廠處理雖然能夠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但是僅能供應部分區域用水,造成市級飲用水源地局部供水中斷,影響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和人民群眾正常生活。
。3)一般環境事件(Ⅲ級):遭受生物、化學、毒劑、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質等污染導致庫區水源污染,但取水口水質經過自來水廠處理能夠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不影響市級飲用水源地正常取水。
1.5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積極預防。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及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健全預防預警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積極做好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監管工作,完善救援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培訓、演練,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加強群策群防機制的建立,發動群眾及時報告突發性水源地事件及其隱患,及時處置可能導致事故的隱患。
。2)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針對不同原因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的特點,實行分類管理,相關部門各司其職。
(3)屬地為主,先期處置。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工作,強化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環境安全主體責任。由于生產經營單位原因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進行先期處置,控制事態、減輕后果,并報告當地環保部門和相關主管部門。
。4)部門聯動,社會動員。建立和完善部門聯動機制。有關部門在接到突發環境事件報告后,如果判斷可能引發突發環境事件,要及時通報生態環境部門;充分發揮部門專業優勢,共同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實行信息公開,建立社會應急動員機制,充實救援隊伍,提高公眾自救、互救能力。
。5)依靠科技,規范管理。積極鼓勵環境應急相關科研工作,重視環境應急專家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應急科技應用水平;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建立科學有效的應急機制,使應急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2、風險評估
2.1水源地基本信息
淡溪水庫于1958年建成運行,水庫總庫容4029萬立方米,設計供水量3650萬立方米/年,為淡溪鎮、虹橋鎮、蒲歧鎮、南岳鎮在用水源,樂清市區的備用水源。十八玍水庫(含仰根水庫)總庫容共159萬立方米(其中,十八玍水庫庫容103萬立方米,仰根水庫庫容56萬立方米),設計供水量300萬立方米/年,供水范圍為樂清市市區。大荊溪石門潭飲用水水源地為大荊鎮和雁蕩鎮建成區集中供水區域,服務人口約為20萬人,供水量達1095萬立方米/年。鐘前水庫于1960年建成運行,水庫總庫容2134萬立方米,是柳市鎮、白石街道、北白象鎮、翁垟街道的補充飲用水水源;白石水庫于1958年建成運行,水庫總庫容1197萬立方米,白石水庫為柳市鎮、白石街道、北白象鎮、翁垟街道的備用飲用水水源,設計供水量3650萬立方米/年;福溪水庫為樂清市仙溪下游區域、虹柳片區的備用水源,1973年建成關閘試蓄,水庫正常庫容2270萬立方米。
2.2樂清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歷史發生情況
根據20xx-20xx年樂清市環境狀況公報,樂清市未發生因飲用水水源地引起的突發環境事件。
2.3樂清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未來出現概率
淡溪水庫水源地、十八玍水庫(含仰根水庫)水源地、大荊溪石門潭飲用水水源地、鐘前水庫水源地、白石水庫水源地(備用水源)和福溪水庫水源地(備用水源)均已完成水源保護區劃定、標志標識牌設置,并在水源一級保護區安裝隔離防護網,實現了封閉管理。針對;奋囕v穿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問題,《浙江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溫州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范化管理實施辦法》已經進一步規范了各部門在水源保護區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管理方面的職責,切實加強了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的安全管理,為有效預防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安全事故發生提供了制度保障。
結合歷史情況分析,樂清市各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出現概率較低。
2.4現有應急資源調查
樂清市及市生態環境局具有應對樂清市各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能力、應急隊伍等社會資源。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應急監測能力。樂清市環境監測站主要負責各飲用水水源地的監督性監測工作。在發生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時,進行應急監測,并對污染物進行跟蹤監測,直至事故污染消除,警報解除。
環境應急隊伍。樂清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負責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對污染狀況進行跟蹤調查,直至污染消除,警報解除。同時還擁有水體污染防治類和應急處置類專家,可為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相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應急物資儲備。樂清市水利局和樂清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都儲備了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物資和技術。
3、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樂清市飲用水水源地應急組織機構由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現場指揮部和專家技術組組成。
3.1領導機構
市政府成立樂清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市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和協調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市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副市長擔任組長,市政府聯系應急和飲用水水源保護相關工作的副秘書長、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局長擔任副組長。
成員單位包括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支援大隊、市供水集團和屬地政府。
3.2 領導小組辦公室
市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平時設在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作為日常辦事機構,辦公室主任由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局長兼任。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根據應急響應級別和現場應急處置需要,市領導小組及時轉為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指揮部),負責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轉為指揮部后,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改稱指揮部辦公室。發生重大級別突發環境事件時辦公室改設在市政府,辦公室主任由市政府聯系應急工作的副秘書長兼任,人員由各單位抽調。
辦公室職責:執行市領導小組(指揮部)的決定和指示;負責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的綜合協調及相關組織管理工作,向市領導小組(指揮部)提出處理建議;對各單位履行應急預案中的職責情況進行指導、督促和檢查;承擔編制、評估、修訂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處理應急預案的具體工作;加強與毗鄰地區的聯系,建立健全應急工作協作機制;組建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預警和應急處置專家組;辦理市領導小組(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3.3主要成員單位職責
市委宣傳部:負責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的新聞報道和輿論引導等工作。
市公安局:負責對危害市飲用水水源安全的人為事件的處理和案件偵破,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障受水污染區域社會治安的穩定和道路交通的通暢;協助相關部門對危害飲用水水源安全的人為事件進行處理。
市民政局:負責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市飲用水水源污染事件中群眾應急生活救助工作,核查上報相關信息;負責應急救援款物接收、管理和分配并監督使用。
市交通運輸局:參與由交通運輸事故造成的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負責組織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物資運輸及所需車輛的征集與調用;負責前往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現場公路的搶修保通工作;負責優先安排應急物資運輸,保障疏散人員道路通暢;配合做好污染區域國、省道干線公路交通管制工作。
市水利局:指導供水單位做好水庫運維管理和水質保護,參與分析市飲用水水源污染原因和對污染事件進行調查取證;參與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供水預警、應急處置以及善后處置、生態恢復等后期處理工作。
市農業農村局:參與由農藥、化肥、畜禽養殖、動物疫病等造成的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參與由森林病蟲害防治使用農藥等造成的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
市衛生健康局:負責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工作。
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負責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的應急監測;分析市飲用水水源污染原因,提出處理處置意見,防止污染擴大;對污染事件進行調查取證,依法對污染事件責任單位做出處罰;對環境恢復、生態修復提出建議措施;承擔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市應急管理局:參與由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配合做好因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引起的供水中斷過程中的應急供水工作。
市供水集團:負責組織下屬水廠水質安全日常巡查管理,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負責管理范圍內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應急物資籌備、應急處置隊伍建設、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預警及應急處置工作。
市消防支援大隊:負責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救援,配合做好因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引起的供水中斷過程中的應急供水工作。
其他成員單位:根據各自職責做好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處置相關工作。
屬地政府: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市級政府統一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行政區域內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應急、后期處理工作。
3.4應急工作機構
市領導小組按需轉為指揮部后,其下同時成立應急監測組、新聞宣傳組、應急處置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置組、專家技術組6個現場工作小組,負責應急處置工作。
應急監測組:由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牽頭,市水利局、市衛生健康局等部門、屬地政府和有關自來水廠聯合組成應急監測組,主要通過對市飲用水水源地水文水質情況監測、水廠水質監測為預警和應急處置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
新聞宣傳組:由市委宣傳部牽頭,主要通過把握全市輿論導向,指導各新聞單位做好相關報道工作協調、監督市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預報、預警以及公眾信息的引導、傳播工作,統一發布相關信息。
應急處置組:由市指揮部辦公室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市水利局、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供水集團和屬地政府等組成,主要通過分析市飲用水水源污染原因,確定污染源,提出處置意見,經市指揮部同意后,實施處置工作;對污染事件進行調查取證,依法對污染事件責任單位做出處罰;通過合理水源調度,確保供水安全。
后勤保障組:由市民政局牽頭,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供電局和屬地政府組成,主要通過應急物資的儲備、供應、調度以及電力供應、通信暢通的保障為應急和后期處理提供物資和能源支撐。
善后處置組:由市指揮部辦公室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水利局、市衛生健康局、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和屬地政府等組成,開展市飲用水水源地水域的善后處置和生態恢復工作,消除飲用水水源污染帶來的影響。善后處置的具體工作由屬地政府負責。
專家技術組:由市指揮部辦公室牽頭,根據需要聘請飲用水安全危機的應急處置專家成立專家技術組,主要通過對事件原因進行分析、評估,提出應急處置方案和建議為現場應急指揮部決策提供幫助,并指導應急處置行動、應急工作評價、中長期環境影響評估。
4、應急響應
4.1事件報告與通報
生態環境、水利、衛健等相關部門和有關水廠要建立和完善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預警信息監測網絡,實施信息監測與報告制度,并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開展市飲用水水源預警信息、常規監測數據的收集、綜合分析、風險評估工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屬地政府,并及時通報有關部門和可能受到影響的供水單位。
4.2事件調查
生態環境部門或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組織進行現場調查,第一時間對污染源及可能產生污染的水域進行應急監測,采取初步應急處置措施,并對污染事件原因、危害程度和范圍作出初步判斷,提出啟動應急預案、啟動預案級別的建議。
4.3信息報送
4.3.1信息類別
事件信息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
初報由生態環境部門或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在發生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后1小時內報送市政府和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若確認為重大、較大環境事件(I級、Ⅱ級),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接到報告后1小時內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
續報由生態環境部門或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根據處置進展情況及時上報市政府和市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若確認為重大、較大環境事件(I級、Ⅱ級),市領導(指揮部)小組辦公室及時將處置進展情況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
處理結果報告在事件處理完畢且響應結束后,由生態環境部門或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上報市政府和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若確認為重大、較大環境事件(I級、Ⅱ級),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
市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在處置過程中級別發生變化的,按照變化后的級別報告信息。一時無法判明等級的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由生態環境部門或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按照重大(I級)或者較大(Ⅱ級)事件的報告程序上報。
4.3.2報送方式及內容
初報可先用電話簡單報告,隨后立即補書面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人員受害情況、事件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趨向等初步情況和可能受到突發環境事件影響的分布示意圖。
續報采用書面報告,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確切數據,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進展情況及采取的應急措施,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和處理的相關事宜及其他需上報的事項。
處理結果報告采用書面報告,處理結果報告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報告處理事件的措施、過程和結果;事件潛在或間接的危害、社會影響、責任追究、處理后的遺留問題;參加處理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出具有關危害與損失的證明文件等詳細情況。
4.4發布預警
市領導小組應迅速對收到的報告進行分析判斷,確定預警等級和響應級別。預警按照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分為三級。
I級預警:有可能發生重大環境事件的。
Ⅱ級預警:有可能發生較大環境事件的。
、蠹夘A警:有可能發生一般環境事件的。
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通信、信息網絡、警報器、宣傳車或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方式進行,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學校等特殊場所和警報盲區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公告方式。
進入預警狀態并確認響應級別后,市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應立即發布預警公告,并啟動對應的響應程序。
5、響應程序
5.1Ⅲ級響應
當發生一般環境事件時,實行Ⅲ級響應,市領導小組辦公室采取以下措施:
1.開通通信聯系。立即開通與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環境事件變化及應急工作進展情況。
2.啟動市級預案。督促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第一時間啟動本預案。
3.落實應急措施。督促下游相關鄉鎮、街道采取必要的措施,減小受害范圍;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在市級邊界時,經市政府同意后,通報相鄰縣(市、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要求有關水廠做好水質應急處理,確保正常供水。指令市生態環境部門監測機構和環境執法機構及市級其他相關部門進入待命狀態,為應急處置提供必要技術和物資支持。當事件超出本級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給予支援。
4.強化水質監測。組織生態環境、水利、衛健等部門加密對市飲用水源水質監測,密切注意水文、水質和氣象條件的變化對水源的影響。
5.宣布響應終止。根據突發環境事件處置進展情況擇機宣布響應終止和預警解除。同時,督促事發地縣級人民政府開展突發環境事件影響評估,上報評估總結報告。
5.2Ⅱ級響應
當發生較大環境事件時,實行Ⅱ級響應,市領導小組辦公室采取以下措施:
1.開通通信聯系。立即開通與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環境事件變化及應急工作進展情況,并及時向樂清市人民政府、溫州市生態環境局報告;
2.迅速啟動響應。根據突發環境事件處置的具體情況,市領導小組適時轉為市指揮部,統一調配應急監測組、新聞宣傳組、應急處置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置組、專家技術組,確保應急處置救援的物資、裝備和技術支持。必要時可將事故情況通報武警部隊請求支援。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水利、應急管理、公安等部門要迅速派人趕赴現場,負責事故現場保護和證據收集工作,公安部門針對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
3.開展調查監控。應急處置組和應急監測組攜帶環境事件專用應急監察、監測設備立即趕赴現場調查,進一步確認判斷污染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可能原因以及污染源性質、種類、數量和污染影響人群數量和分布等情況。應急監測組第一時間開展現場布點監測,盡快確認污染物種類,并協助應急處置組劃定污染區域和影響范圍;采取停水、減壓供水,通知沿途居民停止取水、用水。應急監測組要跟蹤監測污染情況,及時報送監測數據,直到確定污染消除。
4.開展應急處置。專家技術組根據現場調查結果提出污染處置方案和建議。應急處置組根據指揮部意見實施處置,如采取封堵和疏散相結合的處置方案進行應急處置(封堵即污染源封閉在較小范圍內,并通過打撈、吸附、疏導、稀釋污染物等有效措施,消除污染源,必要時可打壩封堵隔斷已受污染水體與可能被污染的水體,防止污染擴大;疏散即根據各水源地周邊水系情況,開啟相關閘口,將受污染水體疏導排放至安全區域,降低污染物濃度和影響程度)。
5.落實應急保障。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做好應急物資、電力供應、交通工具、救援設備、通信聯系等供應和調度工作,確保應急供應保障到位。
6.宣布響應終止。根據突發環境事件處置進展情況擇機宣布響應終止和預警解除。同時,組織事發地人民政府開展突發污染事件影響評估,上報評估總結報告。
5.3Ⅰ級響應
當發生重大環境事件時,實行Ⅰ級響應,市領導小組辦公室采取以下措施:
1.開通通信聯系。立即開通事發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和市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突發環境事件變化及應急工作進展,并及時向市政府和溫州市生態環境局告動態情況;同時向上級請求支援,建議啟動市級應急預案。
2.迅速啟動響應。市領導小組立即轉為市指揮部,統一指揮有關地區和部門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統一調配應急監測組、新聞宣傳組、應急處置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置組、專家技術組,提供應急處置救援的物資、裝備和技術支持;立即將事故情況通報武警部隊請求支援;市生態環境樂清分局、水利、應急管理、公安等部門要迅速派人趕赴現場,負責事故現場保護和證據收集工作,公安部門針對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
3.開展調查監控。應急處置組和應急監測組攜帶污染事故專用應急監察、監測設備立即趕赴現場調查,進一步確認判斷污染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可能原因以及污染源性質、種類、數量和污染影響人群數量和分布等情況。應急監測組第一時間開展現場布點監測,盡快確認污染物種類,并協助應急處置組劃定污染區域和影響范圍;采取停水、減壓供水,通知沿途居民停止取水、用水;事發地立即啟用備用水源供水,地區自來水廠啟動相應供水應急預案。
4.開展應急處置。專家技術組根據現場調查結果提出污染處置方案和建議。應急處置組根據指揮部意見實施處置,如采取封堵和疏散相結合的處置方案進行應急處置。
5.落實應急保障。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做好應急物資、電力供應、交通工具、救援設備、通信聯系等供應和調度工作,確保應急供應保障到位。
6.跟蹤監測污染。應急監測小組要對污染狀況進行跟蹤調查,根據監測數據預測污染遷移強度、速度和影響范圍,跟蹤監測污染情況,及時報送監測數據,直至突發環境事件影響消失,預警解除。
7.宣布響應終止。根據突發環境事件處置進展情況擇機宣布響應終止和預警解除。同時,組織事發地人民政府開展突發環境事件影響評估,上報評估總結報告。
5.4響應終止及預警解除
5.4.1響應終止的條件
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可終止應急程序:
1.本次突發環境事件產生的條件已經消除,污染情況得到基本控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水系水質得到恢復。
2.本次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對供水系統的影響已經消除,供水系統全面恢復正常。
5.4.2響應終止程序
1.根據環境污染事件危害監測和初步評估結果,由市領導小組(指揮部)決定終止時機,同時發布響應解除公告。
2.應急狀態終止后,市領導小組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繼續進行環境應急監測等工作。
6、后期處置
6.1善后處置
市指揮部負責協調事發地鎮(街道)、事發單位和其他相關部門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主要對事件造成傷亡的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助或按規定給予撫恤,對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對緊急調集征用的人力物力、受損的設施按照規定給予補償。對受災情況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科學評價,對現場及周邊可能遭受污染場所的清理凈化、廢物的處理、后續影響的監測、生態環境恢復等提出對策、措施和建議,并將結果報送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盡快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6.2責任追究
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由相關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立案查處。
6.3評估總結
一般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由市指揮部牽頭組織市級有關部門和專家技術組,對事件發生的起因、性質、影響、后果、責任,應急決策水平、預警預防能力、現場處置能力、應急保障能力、恢復重建能力等進行調查評估,提出保障水源地環境安全的改進措施建議,形成報告后上報市政府和溫州市生態環境局及相關主管部門;較大以上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由上級政府應急指揮機構組織開展調查評估,市指揮部及有關部門配合開展調查。
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落實整改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的重復發生。
6.4結案歸檔
突發環境事件結束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將事件有關的資料,包括電話記錄、現場調查、監測記錄、執法文書、采送樣單、檢驗原始記錄、檢驗報告、調查處理總結報告等進行整理,結案歸檔。
7、應急保障
7.1物資、裝備保障
各相關應急部門要加強應急準備,配備必需的應急救援設備(物資)包括醫療救護儀器藥品、個人防護裝備、消防設施、堵漏器材、廢水收集裝置、應急監測儀器設備和應急交通工具等。對一些不便自己儲備的設備(物資),則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落實民間調集征用的渠道,保證應急物資及時調集。
7.2隊伍保障
市生態環境局和有關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單位要加強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高應急處置的素質和能力,保證在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能迅速參與并完成搶救、排險、消毒、監測等現場處置工作。
7.3通信保障
有關通信運營企業負責為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所需的通信保障。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各有關單位建立通訊聯系,相關應急處置部門應配備必要的有線、無線通信器材,確保本預案啟動時各單位聯絡暢通。
8、監督管理
8.1宣傳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科普宣傳和教育工作,廣泛宣傳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與避險常識,增強公眾的防范意識和相關心理準備,提高公眾的防范能力。
8.2培訓
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和有關類別生態環境事件專業主管部門負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和重要目標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培養一批熟悉生態環境應急知識、充分掌握各類突發環境事件處置措施的應急處置工作人員。
8.3演練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定期組織不同類型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實戰演練應急演練,并對演練進行總結評估,完善與更新應急預案;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8.4獎勵與責任追究
對在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依據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或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對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造成危害行為的有關人員,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9、附則
9.1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承擔,根據飲用水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
9.2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樂清分局負責解釋。
9.3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樂清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樂政辦函〔20xx〕24號)同時廢止。
飲用水應急預案14
為了做好我校水質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健康生命安全,在水質受污染時,能夠及時、有效、有序地進行應急處理,使事故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及學校具體情況,特制訂本預案。
一、處理水質污染事件的領導機構及職責
1.總指揮:牟桂青
職責:全面負責處理水質污染事件發生的應急工作及向上級請示和匯報處理水質污染工作情況。
2.信息宣傳組:
組長:管強禮
組員:崔堂祺尚成帥
職責:負責向總指揮請示,匯報和編寫。印發有關水質受污染的`宣傳材料,及時對師生進行有關水質安全教育、指導。
3.應急處理組
組長:王保華
組員:李碩各班班主任
職責:負責向總指揮請示,匯報、貫徹落實總指揮對水質污染處理的各項指示,現場組織搶救有關受害的患者,及時治療,協調各工作組做好水質安全保衛、防范工作。
二、應急處理措施:
1.在水質受污染期間,各班、各教研組實行每天報告制度;
2.水質受污染后,立即向縣教育局、當地人民政府、當地衛生院或縣衛生部向報告,并及時將傷員或患者送到醫院檢查、治療、做好救治工作。
3.水質受污染后,及時做好事故區的封閉,隔離、警戒工作。
4.查清或配合有關部門查清水質受污染的原因,及時進行整改。
5.積極向有關部門救助,讓師生能夠用上標準飲用水,以便穩定師生情緒,維護好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飲用水應急預案15
根據上級有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我校生活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
一、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及分工:
組長:肖美麗
副組長:王志蘭
成員:曾美玲、李芳蘭、李友鳳、胡小蘭
二、活飲用水日常管理:
1、幼兒園生活飲用水及自備水源,應經當地疾控中心水源水質監測合格后,方可作為供水水源。
2、由專人負責抽水、燒水、供水、消毒及管理設備設施。抽水房上鎖,對學校飲用水設施進行必要的保養,以確保供水設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學校的'自來水供水蓄水池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清洗,每年至少采水樣送疾控中心檢測一次。
3、開水房鍋灶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清洗,保溫桶每日使用前進行清洗和消毒方能使用,并做好記錄。開水須燒開達到100℃,提供給學生直接飲用的開水應降溫到50-60℃后才提供飲用,開水桶應上鎖,確保學生安全。
4、飲用水管理員負責每日對自備水質進行監測:通過目測、鼻嗅、口嘗和簡單的化學試紙測定等手段,監測學校水質是否有變化。
三、事故報告:
學校疑似飲用水污染事故突發后,飲用水管理員或當事人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阻止其他任何人使用),立即報告校長并保留水樣。
【飲用水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飲用水源應急預案07-09
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08-11
飲用水的安全應急預案08-12
鄉鎮飲用水源應急預案07-09
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03-26
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范文08-17
小學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08-11
飲用水源應急預案范文04-10
農村飲用水源應急預案12-25
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12-06